CN1868003A - 移位寄存器、具有此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位寄存器、具有此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8003A
CN1868003A CNA038135094A CN03813509A CN1868003A CN 1868003 A CN1868003 A CN 1868003A CN A038135094 A CNA038135094 A CN A038135094A CN 03813509 A CN03813509 A CN 03813509A CN 1868003 A CN1868003 A CN 1868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evel
pseudo
scan lin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13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8003B (zh
Inventor
文胜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200379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4540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3/0011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3104879A2/en
Publication of CN1868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8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8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800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一种双向移位寄存器和具有该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该移位寄存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复位最后级的伪级。伪级由最后级的控制信号或者伪级的输出信号复位。因此,可降低功耗和布局面积。该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和两个伪级,并且用于选择移位方向的两个选择信号被施加给每一级。

Description

移位寄存器、具有此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和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具有该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LCD)装置、以及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LCD装置相比于其他显示装置例如CRT型显示装置具有多种优点。详细地说,与其他显示装置相比,LCD装置可采用具有较低功耗的较薄且较轻的结构来制造,并需要较低的驱动电压,并且它可提供类似于CRT型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质量。LCD装置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当向液晶分子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被改变,液晶分子的透光度被调节,从而显示图像。
LCD装置被分类为扭曲向列(TN,twisted nematic)型LCD装置和超扭曲向列(STN,super-twisted nematic)型LCD装置。根据驱动LCD装置的方法,LCD装置还可被分类为有源矩阵型LCD装置和无源矩阵型LCD装置。有源矩阵型LCD装置采用开关元件和TN液晶。有源矩阵型LCD装置用于薄膜晶体管(TFT)LCD装置中。然而,无源矩阵型LCD装置采用STN液晶。
有源矩阵型LCD装置使用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以便驱动LCD装置。然而,无源矩阵型LCD装置不使用晶体管来驱动LCD装置,从而无源矩阵型LCD装置不需要用于驱动LCD装置的复杂电路。
TFT LCD装置被分类为非晶硅TFT LCD(或a-Si TFT LCD)装置和多晶硅TFT LCD装置。与非晶硅TFT LCD装置相比,多晶硅TFT LCD(或poly-SiTFT LCD)装置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低的价格,但是通过复杂的工艺来制造。因此,多晶硅TFT LCD用于具有小显示屏的显示装置诸如移动电话中。
非晶硅TFT LCD装置可提供大显示屏和高成品率(或高生产率),并且用于具有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如膝上型计算机、LCD监视器或高清晰电视(HDTV)中。
图1是示出传统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CD的示意图,而图2是示出传统非晶硅薄膜晶体管LCD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多晶硅TFT LCD装置包括在玻璃衬底10上形成的多晶硅TFT像素阵列。在玻璃衬底10上形成数据驱动电路12和栅极驱动电路14。集成印刷电路板20通过薄膜电缆18连接到端部分16,这样由于数据驱动电路12和栅极驱动电路14集成在玻璃衬底10上,可以降低多晶硅TFT LCD装置的制造成本并且最小化功耗。
然而,如图2所示,在非晶硅TFT LCD装置中,数据驱动器芯片34通过薄膜上芯片(COF,chip on film)被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32上,并且数据印刷电路板36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32连接到非晶硅TFT像素阵列上的数据线端。栅极驱动器芯片40通过薄膜上芯片(COF)被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38上,并且栅极印刷电路板42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38连接到非晶硅TFT像素阵列上的栅极线端。
非晶硅TFT LCD装置具有成品率(或生产率)方面的优点,但是具有制造成本和厚度方面的缺点。
用于将电源电压提供给栅极驱动电路的电源可以安装在数据印刷电路板上,以便去除栅极印刷电路板。
然而,即使当栅极驱动电路安装在数据印刷电路板上时,栅极驱动电路也是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上。由于多个柔性印刷电路被粘合到玻璃衬底,非晶硅TFT LCD装置使用复杂的外部导线粘合工艺将柔性印刷电路粘合到玻璃衬底。因此,非晶硅TFT LCD装置的制造成本提高。
因此,根据制造非晶硅TFT LCD装置的最新方法,采用与在玻璃衬底上形成像素阵列的工艺相同的工艺,在玻璃衬底上形成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以便减少制造非晶硅TFT LCD装置的工序数。
然而,在传统非晶硅TFT LCD装置的移位寄存器中,移位方向是固定的,并且传统非晶硅TFT LCD装置不提供其中发生前向移位或后向移位的双向移位寄存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被提供用来基本上消除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其可以驱动具有大显示屏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低的功耗并具有设计移位寄存器所需的减小的布局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可以驱动具有大显示屏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低的功耗并具有设计移位寄存器所需的减小的布局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移位功能的移位寄存器,于是可以在显示屏上颠倒显示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具有双向移位功能,于是可以在显示屏上颠倒显示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其包括多个级和一个伪级(dummy stage)。这些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第一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第一时钟,以及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第二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这些级分别将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以顺序输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扫描线驱动信号。所述伪级生成伪输出信号,并且响应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伪输出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其包括多个级和一个伪级。这些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第一控制信号,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第一时钟,并且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第二控制信号,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这些级分别将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以顺序输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扫描线驱动信号。所述伪级耦合至最后级并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并且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最后级的控制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阵列、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单元阵列形成在透明衬底上,并且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并且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线耦合并驱动开关元件。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和一个伪级。这些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并且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第一控制信号,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控制信号,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这些级分别将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并顺序输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栅极线驱动信号,以顺序选择栅极线。所述伪级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栅极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并且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伪输出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阵列、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单元阵列形成在透明衬底上,并且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并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线耦合并驱动开关元件。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和一个伪级。这些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第一控制信号,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第一时钟,并且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第二控制信号,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并且这些级分别将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以顺序输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栅极线驱动信号。所述伪级耦合至最后级并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栅极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并且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最后级的控制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向显示面板提供多个扫描线驱动信号来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便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去激活(inactivate)第一扫描线。接收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以便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N扫描线。N是大于2的自然数。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M是大于N的整数,并具有与扫描线数目相同的数值。响应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控制信号,并且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M扫描线。响应控制信号,在预定延迟周期之后降低控制信号的第四电压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向显示面板提供多个扫描线驱动信号来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便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一扫描线。接收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以便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N扫描线。N是大于2的自然数。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M是大于N的整数,并具有与扫描线数目相同的数值。响应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伪输出信号,并且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M扫描线。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响应控制信号而降低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并且控制信号基本上具有第一电压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的移位寄存器。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并且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级、第N级(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最后级、第一伪级和第二伪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级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N级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最后级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在前向移位期间,第一伪级去激活(或复位)最后级。在后向移位期间,第二伪级去激活第一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的移位寄存器。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并且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同步地在前向和后向上顺序移位。该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级、第N级(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最后级、第一伪级和第二伪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级接收扫描开始信号,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二级生成的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级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N级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N级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N是大于2的整数。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M级响应从第(M-1)级输出的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四电压值。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M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四电压值。M是大于N的整数。第一伪级接收第一时钟信号和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以生成第一伪输出信号,并且第一伪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降低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五电压值。第二伪级接收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以生成第二伪输出信号,并且第二伪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降低第二伪输出信号的第六电压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阵列、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单元阵列形成在透明衬底上。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并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并且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其中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级、第N级(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最后级、第一伪级和第二伪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级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N级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最后级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在前向移位期间,第一伪级去激活最后级,而在后向移位期间,第二伪级去激活第一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阵列、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单元阵列形成在透明衬底上。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并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并且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其中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同步地在前向和后向上顺序移位。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级、第N级(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M级(M是大于N的整数)、最后级、第一伪级和第二伪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级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生成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并响应从第二级生成的第二栅极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一级响应第二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N级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N级响应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
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M级响应从第(M-1)级输出的第(M-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四电压值。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第M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M-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四电压值。第一伪级接收第一时钟信号和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以生成第一伪输出信号,并且第一伪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降低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五电压值。第二伪级接收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以生成第二伪输出信号。第二伪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降低第二伪输出信号的第六电压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透明衬底、面对第一透明衬底的第二透明衬底、介于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之间的液晶层、显示单元阵列、栅极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显示单元阵列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上。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第一开关元件,并且第一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栅极驱动电路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上,并执行双向移位操作,其中在前向或后向上顺序选择栅极线。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第一伪级和第二伪级。第一伪级降低从最后级输出的最后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并且第二伪级降低从第一级输出的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并去激活第一伪级。数据驱动电路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且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数据驱动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和多个数据线块。数据线块分别具有多个第二开关元件,每个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极耦合至数据输入端,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极耦合至各个数据线,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电极共同耦合至各个块选择端。移位寄存器具有多个相互级联的数据级,并且第一数据级接收用于启动数据线块的选择的扫描开始信号。数据级输出块选择信号以便顺序选择每一个数据线块。柔性印刷电路板分别向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柔性印刷电路包括在其上安装的控制集成电路和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以从第一扫描线到最后扫描线的前向移位或者从最后扫描线到第一扫描线的后向移位顺序选择扫描线。在前向移位中,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在后向移位中,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在前向移位中,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生成第2、第3、...、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在后向移位中,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生成第2、第3、...、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N是大于4的整数。在前向移位中,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在后向移位中,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在前向移位期间生成第一伪输出信号,以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在后向移位期间生成第二伪输出信号,以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以从第一扫描线到最后扫描线的前向移位或者从最后扫描线到第一扫描线的后向移位顺序选择扫描线。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执行前向移位。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执行后向移位。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前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下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每一个的第二电压值,以便执行前向移位。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下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前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每一个的第二电压值,以便执行后向移位,其中N是大于4的整数。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执行前向移位。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执行后向移位。在前向移位期间,响应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一伪输出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然后,降低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在后向移位期间,响应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二伪输出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降低第二伪输出信号的第五电压值。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该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和用于复位最后级的一个伪级。该伪级由最后级的控制信号或伪级的输出信号而非扫描开始信号来复位(或去激活)。由于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不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因此可降低由于伪级的输出信号而造成的功耗。另外,由于伪级不是由扫描开始信号复位的,因此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布局面积被减小。另外,由于扫描开始信号线的寄生电容可被减小,信号畸变可以减轻,并且由于寄生电容而造成的第一和第二时钟的功耗可以降低。
此外,该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和两个伪级,并且用于选择移位方向的两个选择信号被施加到每个极。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可以交替施加到第一和第二时钟端以便改变移位方向。因此,可以执行双向移位操作(前向或后向移位操作)而无需向移位寄存器增加其他电路。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传统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CD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传统非晶硅薄膜晶体管LCD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LCD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衬底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4的数据驱动电路的方框图;
图6是示出图4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图6的移位寄存器的级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从图7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图9是示出从图6的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图10是示出图7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和第(N+1)级的电路图;
图11是示出图7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和第(N+1)级的电路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和第(N+1)级的电路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用于非晶硅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
图17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电路图;
图18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伪级0的电路图;
图19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级的电路图;
图20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四级的电路图;
图21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伪级1的电路图;
图22是示出在前向移位期间从图16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图23是示出在后向移位期间从图16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用于非晶硅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
图25是示出图24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电路图;
图26是示出图24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级的电路图;
图27是示出图24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四级的电路图;
图28是示出在前向移位期间从图24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图29是示出在后向移位期间从图24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图30、31、32和33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以及
图34、35、36和37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LCD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组件110、背光组件120、底板(chassis)130和罩壳(cover case)140。
液晶显示面板组件11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2、柔性印刷电路板116和集成控制芯片118。液晶显示面板112包括TFT衬底112a和滤色器衬底112b。
在TFT衬底112a上形成显示单元阵列、数据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和外部连接端。在滤色器衬底112b上形成滤色器和透明公共电极。滤色器衬底112b面对TFT衬底112a,并且在滤色器衬底112b与TFT衬底112a之间填充液晶。
集成控制芯片118通过柔性印刷电路116电连接到在TFT衬底112a的显示单元阵列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将数据信号、数据定时信号、栅极定时信号以及用于驱动栅极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提供给在TFT衬底112a上形成的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开关元件,并且开关元件分别连接到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线连接并驱动开关元件。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连接并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
背光组件120包括灯组件122、光导板124、光片126、反射板128以及模框(mold frame)129。
图4是示出图3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衬底的示意图。
参照图4,采用在TFT衬底112a上形成TFT的相同工艺,在TFT衬底112a上形成显示单元阵列150、数据驱动电路160、栅极驱动电路170、用于将数据驱动电路160连接到集成控制芯片118的外部连接端162和163、以及用于将栅极驱动电路170连接到集成控制芯片118的另一个外部连接端169。
显示单元阵列150包括m条数据线DL1、DL2、...、DLm和n条栅极线GL1、GL2、...、GLn。数据线DL1、DL2、...、DLm在列方向上延伸,而栅极线GL1、GL2、...、GLn在行方向上延伸。例如,具有2英寸屏幕尺寸的液晶显示面板被公开。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176条数据线和192条栅极线,从而提供525(176×3)×192的点分辨率。
在数据线和栅极线之间的交叉点上形成开关晶体管(ST;或者开关元件)。开关晶体管STi的漏极连接到数据线DLi,开关晶体管STi的栅极连接到栅极线GLi,并且开关晶体管STi的源极连接到像素电极PE。液晶LC被置于像素电极PE与公共电极CE之间。在滤色器衬底112b上形成公共电极CE。
因此,施加给像素电极PE和公共电极CE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调节通过液晶分子的光量,并且可显示图像。
数据驱动电路160包括移位寄存器164和528个开关晶体管(SWT)。8个数据线块BL1、BL2、...、BL8中的每一个包括66个开关晶体管(SWT)。
每个数据线块的66个输入端共同连接到外部连接端163,并且66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66条对应的数据线。外部连接端163具有66个数据输入端。块选择端连接到移位寄存器164的输出端。
528个开关晶体管(SWT)的源极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数据线,528个开关晶体管(SWT)的漏极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数据输入端,并且528个开关晶体管(SWT)的栅极连接到块选择端。528个开关晶体管(SWT)中的每一个均是非晶硅TFT MOS晶体管。
因此,528条数据线被分成8个块,每块66条数据线,并且8个块选择信号可顺序选择每个块。
移位寄存器164通过具有三个端的外部连接端162接收第一时钟CKH、第二时钟CKHB和块选择开始信号STH。移位寄存器164的每个输出端连接到相应数据线块的块选择端。
图5是示出图4的数据驱动电路的方框图。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164包括例如相互级联的9个级SRH1、SRH2、...、SRH9。每一级的输出端OUT连接到下一级的输入端IN。这些级包括8个级SRH1、SRH2、...、SRH8和一个伪级(SRC9)。8个级SRH1、SRH2、...、SRH8对应于8个数据线块。每一级包括输入端IN、输出端OUT、控制端CT、时钟端CK、第一电源电压端VSS和第二电源电压端VDD。8个级SRH1、SRH2、...、SRH8分别向每个数据线块BL1、BL2、...、BL8的块选择端提供块选择开始信号DE1、DE2、...、DE8。块选择开始信号DE1、DE2、...、DE8是用于选择每个数据线块的使能(enable)信号。
第一时钟CKH施加给奇数级SRH1、SRH3、SRH5、SRH7和SRH9,而第二时钟CKHB施加给偶数级SRH2、SRH4、SRH6、SRH8。第一时钟CKH的相位与第二时钟CKHB的相位相差180°。例如,第一时钟CKH和第二时钟CKHB的工作周期低于1/66ms。
下一级的输出信号(或栅极线驱动信号)施加给控制端CT作为控制信号。
每一级的输出信号顺序具有有效期(或高电平期),对应于有效期的数据线块被选择。
伪级SRH9向前一级(SRH8)的控制端CT提供控制信号。
图6是示出图4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的方框图。
参照图6,栅极驱动电路170包括移位寄存器,并且该移位寄存器包括相互级联的多个级SRC1、SRC2、...、SRC192和一个伪级。每一级的输出端OUT连接到下一级的输入端IN。这些级包括192个级SRC1、SRC2、...、SRC192和一个伪级。
每一级包括输入端IN、输出端OUT、控制端CT、时钟信号输入端CK、第一电源电压端VSS以及第二电源电压端VDD。
第一级SRC1和伪级通过输入端IN接收扫描开始信号STV。扫描开始信号STV是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的脉冲。每一级SRC1、SRC2、...、SRC192分别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GOUT2、...、GOUT192,并且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GOUT2、...、GOUT192分别连接到栅极线,以便选择栅极线。
第一时钟CKV施加给奇数级(SRC1、SRC3、SRC5、...),并且第二时钟CKVB施加给偶数级(SRH2、SRH4、SRH6、...)。第一时钟CKV的相位与第二时钟CKVB的相位相差180°。例如,第一时钟CKV和第二时钟CKVB的工作周期为约16.6/192ms。
数据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164中使用的时钟的工作周期约8倍大于栅极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170中使用的时钟的工作周期。
下一级SRC2、SRC3、SRC4的输出信号GOUT1、GOUT2、...、GOUT192分别施加给级SRC1、SRC2、SRC3的控制端CT作为控制信号。
每一级的输出信号顺序具有有效期(或高电平期),对应于有效期的栅极线被选择。
伪级复位(或去激活)最后级(SRH192)。具体地,伪级将最后级(SRH192)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值从高电压值(HIGH)降至低电压值(LOW)。
图7是示出图6的移位寄存器的级的电路图,而图8是示出从图7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参照图7,移位寄存器170的每一级包括上拉部分171、下拉部分172、上拉驱动部分173以及下拉驱动部分174。
上拉部分171包括第一NMOS晶体管M1,其漏极连接到时钟信号输入端CK,栅极连接到第三节点N3,并且源极连接到输出端GOUT[N]。
下拉部分172包括第二NMOS晶体管M2,其漏极连接到输出端OUT,栅极连接到第四节点N4,并且源极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端VSS。
上拉驱动部分173包括电容器C以及NMOS晶体管M3、M4和M5。电容器C连接在第三节点N3与输出端GOUT[N]之间。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VON,其栅极连接到前一级的输出端GOUT[N-1],并且其源极连接到第三节点N3。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到第三节点N3,其栅极连接到第四节点N4,并且其源极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VOFF。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到第三节点N3,其栅极连接到第四节点N4,并且其源极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VOFF。晶体管M3的晶体管尺寸大于晶体管M5约2倍。
下拉驱动部分174包括两个NMOS晶体管M6和M7。晶体管M6的漏极和栅极互连并且连接到第二电源电压VON,其源极连接到第四节点N4。晶体管M7的漏极连接到第四节点N4,其栅极连接到第三节点N3,并且其源极连接到第一电源电压VOFF。晶体管M6的晶体管尺寸大于晶体管M7约16倍。
如图8所示,当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以及扫描开始信号STV被提供给移位寄存器170时,第一级SRC1响应扫描开始信号STV的前(起始)沿而将第一时钟信号CKV的高电平期延迟Tdr1的预定时间,从而输出延迟的输出信号GOUT1。
如上所述,在玻璃衬底上形成的移位寄存器接收扫描开始信号STV、第一时钟CKV以及第二时钟CKVB,并且驱动在TFT衬底上形成的TFT的栅极。
以下将描述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级的操作。
图9是示出从图6的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参照图9,移位寄存器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KV或第二时钟信号CKVB,并且向多条栅极线顺序提供多个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GOUT2、GOUT3、...)。第二时钟CKVB的相位与第一时钟CKV的相位相差180°。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在2H的周期内摆动(swing),如图9所示。从定时控制器(未示出)输出的信号具有0伏到3伏范围内的电压,并被放大具有-8伏到24伏范围内的电压,从而获得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
再次参照图7,前一级的输出信号(或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N-1对电容器C进行充电,并且设置(或激活)当前级。下一级的输出信号(或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N+1对电容器C进行放电,并且复位(或去激活)当前级。
当第一时钟信号CKV、第二时钟信号CKVB和扫描开始信号STV施加给第一级时,响应扫描开始信号STV的上升沿而将第一时钟信号CKV的高电平期延迟预定的周期,而在输出端输出作为输出信号GOUT[1]。
响应通过输入端IN输入到晶体管M1的栅极的扫描开始信号STV的上升沿,电容器C开始充电。当在电容器C充电的电压Vc1大于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时,上拉晶体管M1导通,并在输出端OUT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KV的高电平期。
当在输出端OUT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KV的高电平期时,在电容器C自举(bootstrap)该输出电压或第一时钟信号CKV的高电平期,从而上拉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上升超过导通电压Von。因此,NMOS上拉晶体管M1保持完全导通状态。由于晶体管M3的晶体管尺寸大于晶体管M4约2倍,即使当晶体管M4由扫描开始信号STV导通时,晶体管M2导通。
同时,在扫描开始信号STV被输入到下拉驱动部分174之前,第三节点N3的电压由晶体管M6升至第二电源电压Von,并且晶体管M2导通。因此,输出端OUT的输出信号基本上具有第一电源电压Voff。当扫描开始信号STV被输入到下拉驱动部分174时,该晶体管导通,并且第四节点N4的电压降至基本上第一电源电压Voff。由于晶体管M7的晶体管尺寸大于晶体管M6约16倍,即使晶体管M6导通,第四节点N4基本上保持第一电源电压Voff。因此,下拉晶体管M2关断。
当扫描开始信号STV被施加给下拉驱动部分74时,下拉晶体管M2被关断,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被延迟第一时钟信号CKV的工作周期,以在输出端输出。
当从输出端OUT输出的输出信号的电压降至关断电压Voff(或Vss)时,晶体管M7关断。由于只有第二电源电压Von通过晶体管M6提供给第四节点N4,第四节点N4的电压开始从第一电源电压Voff升至第二电源电压Von。当第四节点的电压开始上升时,晶体管M4导通,并且电容器的电荷通过晶体管M4放电。因此,上拉晶体管M1开始关断。
然后,由于从下一级输出的输出信号GOUT[N+1]升至导通电压Von,晶体管M5导通。由于晶体管M5的晶体管尺寸大于晶体管M4约两倍,与仅晶体管M4导通的情况相比,第三节点N3的电压更快地降至第一电源电压Voff。
另外,当第四节点N4的电压升至第二电源电压Von时,下拉晶体管M2导通,并且从输出端OUT输出的输出电压从导通电压Von改变到关断电压Voff。
由于第四节点N4连接到晶体管M6,即使施加给控制端CT的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降至低电压值并且晶体管M5关断,第四节点N4也保持第二电源电压Von。因此,防止了由于下拉晶体管M2的关断而造成的故障。
如图8所示,顺序生成输出信号GOUT[1]、GOUT[2]、GOUT[3]、GOUT[4]、...。
如上所述,响应前一级的输出信号电容器C被充电,施加给上拉部分或下拉部分的时钟信号被输出作为当前级的输出信号。当在连接到下一级的输出端的栅极线生成下一级的输出信号时,下一级的输出信号导通放电晶体管M5,并对电容器C进行放电,从而终止移位寄存器的操作周期。
根据上述移位寄存器,由于当前级被下一级的输出信号复位,移位寄存器需要用于复位最后级的至少一个伪级。然而,伪级也应被复位。
如图10所示,扫描开始信号STV可连接到伪级的放电晶体管M5以便复位伪级。
图10是示出图7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和第(N+1)级的电路图,并且尤其示出了最后级与伪级之间的连接。
如图10所示,用于放电电容器C的放电晶体管M5由扫描开始信号STV进行放电,或者伪级由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
图11是示出图7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的图,尤其示出了当移位寄存器具有五个级和一个伪级时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伪级的输出信号不与栅极线驱动信号相关。
参照图11,响应扫描开始信号STV的上升沿,第一时钟信号CKV的电压在预定延迟周期之后变至高电平,然后在第一级的输出端生成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
接下来,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级的输出端顺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2]、GOUT[3]、GOUT[4]和GOUT[5]。由于扫描开始信号STV被施加给第一级和伪级(或第六级),在伪级被下一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之前,伪级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KVB。
然而,当伪级被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时,由于扫描开始信号被连接到将沿全部级延伸的第一级和第六级,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布局面积增大。
另外,由于扫描开始信号线按列方向排列,并与按行方向排列的其他布线重叠,扫描开始信号线与其他布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可能增大,从而可能发生信号的畸变。
由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对寄生电容进行放电和充电,功耗增加。在不发生图像显示的显示消隐期间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从而增加了功耗。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和第(N+1)级的电路图,而图13是示出图12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的图。
参照图12,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级包括上拉部分171、下拉部分172、上拉驱动部分173以及下拉驱动部分174。在图12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图7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最后级的下拉驱动部分174的输出连接到最后级的下拉部分172,并且还连接到伪级的上拉驱动部分173。
具体地,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到伪级的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
当第N级(最后级)输出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N]时,逆变器(inverter)(晶体管M6和M7)的输出具有低电压值。当第N级被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N+1]复位(或去激活)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变至高电压值。逆变器的高电平输出电压导通伪级的上拉驱动部分173的第五晶体管M5,并且复位伪级。
参照图13,生成输出信号GOUT[1]、GOUT[2]、GOUT[3]、GOUT[4]和GOUT[5]。伪级的输出信号GOUT[6]复位最后级,然后GOUT[6]的电压下降(或降低)。
由于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不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可以降低功耗。也就是,在图11中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而在图13中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不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从而可以降低由于伪级的输出信号而造成的功耗。
另外,由于伪级不是由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布局面积被减小。
另外,由于扫描开始信号线的寄生电容可被减小,从而信号的畸变可以减轻,并且可以降低由于寄生电容而造成的第一和第二时钟的功耗。
在图10中,由于扫描开始信号线被连接到第一级并且还连接到第六级以便复位伪级,需要另一布局面积,并且存在扫描开始信号线与其他布线之间的重叠。
然而,如图12所示,由于伪级由最后级的逆变器的输出信号复位,布局面积可以减小,并且布线之间的重叠可以减少。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N级和第(N+1)级的电路图,而图15是示出图14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的图。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级包括上拉部分171、下拉部分172、上拉驱动部分173以及下拉驱动部分174。在图14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图7中的相同元件,因此将省略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
伪级的下拉驱动部分172的输出连接到最后级的上拉驱动部分173的放电晶体管M5以便复位最后级,并且还连接到伪级的上拉驱动部分173以便复位伪级。
具体地,伪级的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或者伪级的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到最后级的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并且还连接到伪级的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
伪级的输出信号导通伪级的放电晶体管M5的第五晶体管M5,并且复位伪级。
参照图15,生成输出信号GOUT[1]、GOUT[2]、GOUT[3]、GOUT[4]和GOUT[5]。伪级的输出信号GOUT[6]复位最后级,然后GOUT[6]的电压下降(或降低)。
由于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不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功耗可以降低。也就是,图11中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而图15中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不存在伪级的输出信号,于是可以降低由于伪级的输出信号而造成的功耗。
另外,由于伪级不是由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的,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布局面积减小。
另外,由于扫描开始信号线的寄生电容可以减小,于是信号的畸变可以减轻,并且由于寄生电容而造成的第一和第二时钟的功耗可以降低。
在图10中,由于扫描开始信号线连接到第一级并且还连接到第六级以便复位伪级,需要另一布局面积,并且存在扫描开始信号线与其他布线之间的重叠。
然而,如图14所示,由于伪级由伪级的输出信号复位,可以减小布局面积,并且可以减少布线之间的重叠。
输出信号GOUT[1]、GOUT[2]、GOUT[3]和GOUT[4]的移位方向在图6和7的移位寄存器中是固定的,并且使用图6和7的移位寄存器的非晶硅TFTLCD装置不提供前向移位功能或后向移位功能。也就是,由于不提供前向移位功能和后向移位功能,使用图6和7的移位寄存器的非晶硅TFT LCD装置不可以在显示屏上颠倒显示图像。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非晶硅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中采用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
参照图16,移位寄存器包括伪级0和伪级1。伪级0连接到第一级。另外,使用第一选择信号Vbuf和第二选择信号Vdis以便选择移位方向。
当移位方向变至后向移位时,伪级0生成用于复位第一级SRC1的伪输出信号(或第一复位控制信号)。
当第二电源电压Von施加给第一选择端Vbuf,第一电源电压Voff施加给第二选择端Vdis,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第一时钟端CKV,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第二时钟端CKVB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在前向移位操作中,按下列次序顺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GOUT[2]、GOUT[3]和GOUT[4]。
另外,当第一电源电压Voff施加给第一选择端Vbuf,第二电源电压Von施加给第二选择端Vdis,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第一时钟端CKV,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第二时钟端CKVB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在后向移位操作中,按下列次序顺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4]、GOUT[3]、GOUT[2]和GOUT[1]。
由于非晶硅TFT LCD装置使用NMOS晶体管,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Vbuf和Vdis的高电压值需要大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的最大电压。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Vbuf和Vdis彼此互补,并且第一和第二时钟ckv和ckvb彼此互补。也就是,第二选择信号Vdis的相位与第一选择信号Vbuf的相位相差180°,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的相位与第二时钟信号ckvb的相位相差180°。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可以交替施加给第一和第二时钟端CKV和CKVB以便改变移位方向。
图17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电路图,而图18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伪级0的电路图。图19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级的电路图,而图20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四级的电路图。图21是示出图16的移位寄存器中的伪级1的电路图。
参照图17,在第二和第三级中,第一选择端Vbuf连接到晶体管M1的漏极,并且第二选择端Vdis连接到晶体管M5的源极以便提供前向移位功能或后向移位功能。
当第一选择信号Vbuf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时钟端CKV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N级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设置(或激活),并且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复位(或去激活)。
当第二选择信号Vdis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时钟端CKV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N级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设置(或激活),并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复位(或去激活)。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Vbuf和Vdis彼此互补。
参照图19,在第一级中,晶体管M8和M9连接到缓冲晶体管M3的栅极。
第一选择信号Vbuf施加给晶体管M8的栅极以便选择扫描开始信号STV,并且第二选择信号Vdis施加给晶体管M9的栅极以便选择DUMMY0信号或伪级0的输出信号。
当第一选择信号Vbuf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时钟端CKV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一级由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2]复位(或去激活)。
当第二选择信号Vdis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时钟端CKV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一级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2]设置(或激活),并且由DUMMY0信号或伪级0的输出信号复位(或去激活)。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Vbuf和Vdis彼此互补。
参照图20,在第四级(最后级)中,晶体管M10和M11连接到放电晶体管M5的栅极。
第一选择信号Vbuf施加给晶体管M11的栅极以便选择DUMMY1信号或伪级1的输出信号,并且第二选择信号Vdis施加给晶体管M10的栅极以便选择扫描开始信号STV。
当第一选择信号Vbuf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时钟端CKV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四级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3]设置(或激活),并且由DUMMY 1信号或伪级1的输出信号复位(或去激活)。
当第二选择信号Vdis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时钟端CKV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四级由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3]复位(或去激活)。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Vbuf和Vdis彼此互补。
参照图21,在伪级1中,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4]施加给缓冲晶体管M3的栅极,电源端Von连接到晶体管M3的漏极,扫描开始信号STV施加给晶体管M5的栅极,并且电源端Voff连接到晶体管M5的源极。
当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时钟端CKV时,伪级1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4]设置,并且由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
在前向移位操作期间,伪级1将DUMMY1信号输出到第四级的晶体管M11的漏极,并且复位最后级(SRC4)。
参照图18,在伪级0中,下一级或第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施加给缓冲晶体管M3的栅极,电源端Von连接到晶体管M3的漏极,扫描开始信号STV施加给晶体管M5的栅极,并且电源端Voff连接到晶体管M5的源极。
当第一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时钟端CKV时,伪级0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设置,并且由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
在后向移位操作期间,伪级0将DUMMY0信号输出到第一级的晶体管M9的漏极,并且复位第一级(SRC1)。
图22是示出在前向移位期间从图16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当Vbuf=Von,Vdis=Voff,CKV=ckv,并且CKVB=ckvb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第二时钟信号ckv的相位与第一时钟信号ckvb的相位相差180°。
参照图22,响应扫描开始信号STV的上升沿,在预定延迟周期(t1)之后第一时钟信号ckv电压变至高电平,然后在第一级的输出端生成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
接着,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级的输出端川页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2]、GOUT[3]和GOUT[4]。
图23是示出在后向移位期间从图16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当Vbuf=Voff,Vdis=Von,CKV=ckvb,并且CKVB=ckv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
参照图23,响应扫描开始信号STV的上升沿,在预定延迟周期(t2)之后第一时钟信号ckv的电压变至高电平,然后在第四级的输出端生成第四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4]。
接着,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级的输出端顺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3]、GOUT[2]和GOUT[1]。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非晶硅TFT LCD的栅极驱动电路中采用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
参照图24,伪级0连接到第一级。另外,使用第三选择信号VSEL1和第四选择信号VSEL2以便选择移位方向。第三和第四选择信号VSEL1和VSEL2通过晶体管M8、M9、M10和M11施加给每一级。
第三和第四选择信号VSEL1和VSEL2的高电压值需要大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的最大电压。第三和第四选择信号VSEL1和VSEL2彼此互补,并且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彼此互补。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ckv和ckvb可以交替施加给第一和第二时钟端CKV和CKVB以便改变移位方向。
当第二电源电压Von施加给第三选择端VSEL1,第一电源电压Voff施加给第四选择端VSEL2,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第一时钟端CKV,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第二时钟端CKVB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在前向移位操作中,按下列次序顺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1]、GOUT[2]、GOUT[3]和GOUT[4]。
另外,当第一电源电压Voff施加给第三选择端VSEL1,第二电源电压Von施加给第四选择端VSEL2,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第一时钟端CKV,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第二时钟端CKVB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在后向移位操作中,按下列次序顺序生成栅极线驱动信号GOUT[4]、GOUT[3]、GOUT[2]和GOUT[1]。
图25是示出图24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电路图,图26是示出图24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一级的电路图,而图27是示出图24的移位寄存器中的第四级的电路图。
晶体管M8和M9连接到晶体管M3的漏极,并且晶体管M10和M11连接到晶体管M5的栅极。
第三选择端VSEL1连接到晶体管M8和M11的栅极,并且第四选择端VSEL2连接到晶体管M9和M10的栅极。
参照图25,在第二和第三级中,当第三选择信号VSEL1具有高电压值(HIGH)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N级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设置(或激活)。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由晶体管M8选择。第N级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复位(或去激活)。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由晶体管M11选择。
当第四选择信号VSEL2具有高电压值(HIGH)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N级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设置(或激活)。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由晶体管M9选择。第N级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复位(或去激活)。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N-1]由晶体管M10选择。也就是,第三和第四选择信号VSEL1和VSEL2确定移位方向。
参照图26,在第一级中,扫描开始信号STV施加给晶体管M8的漏极,DUMMY0信号或伪级0的输出信号施加给晶体管M10。
第三选择信号VSEL1施加给晶体管M8和M11的栅极以便选择扫描开始信号STV和GOUT[2]信号,并且第四选择信号VSEL2施加给晶体管M9和M10的栅极以便选择DUMMY0信号和GOUT[2]。
当第三选择信号VSEL1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时钟端CK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一级由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2]复位(或去激活)。
当第四选择信号VSEL2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时钟端CK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一级由下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2]设置(或激活),并且由DUMMY0信号或伪级0的输出信号复位(或去激活)。
参照图27,在第四级(最后级)中,第三选择信号VSEL1施加给晶体管M8和M11的栅极以便选择GOUT[3]和DUMMY1信号,并且第四选择信号VSEL2施加给晶体管M9和M10的栅极以便选择扫描开始信号STV和GOUT[3]。DUMMY 1信号或伪级1的输出信号用来提供后向移位功能。
当第三选择信号VSEL1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二时钟信号ckvb施加给时钟端CK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四级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3]设置(或激活),并且由DUMMY 1信号或伪级1的输出信号复位(或去激活)。
当第四选择信号VSEL2具有高电压值(HIGH)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kv施加给时钟端CK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也就是,第四级由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前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3]复位(或去激活)。
伪级0和伪级1具有与图18和21的伪级0和伪级1相同的电路结构。
图28是示出在前向移位期间从图24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当VSEL 1=Von,VSEL2=Voff,CKV=ckv并且CKVB=ckvb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第二时钟信号ckv的相位与第一时钟信号ckvb相差180°。
图29是示出在后向移位期间从图24的级输出的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图。
当VSEL1=Voff,VSEL2=Von,CKV=ckvb,并且CKVB=ckv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
图30、31、32和33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伪级0和伪级1由第一级或最后级的输出信号而非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以便防止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存在伪级0和伪级1的输出信号。图30示出图19的伪级0和第一级之间的连接,而图31示出图26的伪级0和第一级之间的连接。图32示出图20的伪级1和最后级之间的连接,而图33示出图27的伪级1和最后级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30和图31,第一级的下拉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到第一级的逆变器(M6和M7)的输出,并且通过伪级0的晶体管M13连接到伪级0的保持晶体管M5。
在伪级0中,当Vbuf=Von,Vdis=Voff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伪级0由通过伪级0的晶体管M12输入的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第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复位(或去激活)。当Vbuf=Voff,Vdis=Von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伪级0由第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设置(或激活),并且由第一级的逆变器的输出信号复位(或去激活)。
因此,在后向移位操作中,伪级0由控制信号或第一级的逆变器的输出而非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从而防止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仍然存在伪级0的输出信号。
参照图32和图33,最后级的下拉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到最后级的逆变器(M6和M7)的输出,并且通过伪级1的晶体管M13连接到伪级1的保持晶体管M5。
在伪级1中,当Vbuf=Von,Vdis=Voff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伪级1由最后级的输出信号GOUT[4]设置(或激活),并且由最后级的逆变器(M6和M7)的输出复位(或去激活)。当Vbuf=Voff,Vdis=Von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伪级1由通过伪级1的晶体管M14输入的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最后级的输出信号GOUT[4]复位(或去激活)。
因此,在前向移位操作中,伪级1由控制信号或最后级的逆变器的输出而非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从而防止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仍然存在伪级1的输出信号。
图34、35、36和37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方框图。伪级0和伪级1由伪级0和伪级1的输出信号而非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从而防止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存在伪级0和伪级1的输出信号。图34示出图19的伪级0和第一级之间的连接,而图35示出图26的伪级0和第一级之间的连接。图36示出图20的伪级1和最后级之间的连接,而图37示出图27的伪级1和最后级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34和图35,伪级0的输出信号通过伪级0的晶体管M1 3连接到伪级0的保持晶体管M5,并且第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连接到伪级0的缓冲晶体管M3的栅极。
在伪级0中,当Vbuf=Von,Vdis=Voff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伪级0由通过伪级0的晶体管M12输入的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第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复位(或去激活)。当Vbuf=Voff,Vdis=Von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伪级0由第一级的输出信号GOUT[1]设置(或激活),并由伪级0的输出信号复位(或去激活)。
因此,在后向移位操作中,伪级0由伪级0的输出信号复位,从而防止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仍然存在伪级0的输出信号。
参照图36和图37,伪级1的输出信号通过伪级1的晶体管M15连接到伪级1的保持晶体管M5,并且最后级的输出信号GOUT[4]连接到伪级1的缓冲晶体管M3的栅极。
在伪级1中,当Vbuf=Von,Vdis=Voff时,发生前向移位操作。伪级1由最后级的输出信号GOUT[4]设置(或激活),并且由最后级的逆变器(M6和M7)的输出复位(或去激活)。当Vbuf=Voff,Vdis=Von时,发生后向移位操作。伪级1由通过伪级1的晶体管M14输入的扫描开始信号STV设置(或激活),并且由最后级的输出信号GOUT[4]复位(或去激活)。
因此,在前向移位操作中,伪级1由控制信号或最后级的逆变器的输出而非扫描开始信号STV复位,从而防止在显示消隐周期期间仍然存在伪级1的输出信号。
虽然上述实施例讨论了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栅极线的移位寄存器,但是本发明也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
虽然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38)

1.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
多个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所述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所述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所述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所述级分别将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以顺序输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扫描线驱动信号;
一个伪级,用于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所述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所述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所述伪输出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级包括:
上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
下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上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以及
下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伪级包括:
伪上拉部分,用于向伪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
伪下拉部分,用于向伪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伪上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伪上拉部分,并且响应通过所述伪上拉部分施加给伪上拉驱动部分的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而关断所述伪上拉部分;以及
伪下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伪下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所述伪下拉部分。
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伪上拉驱动部分包括:
电容器,耦合在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和所述伪输出端之间;
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极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栅极接收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源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
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栅极耦合至所述伪下拉部分的第二输入节点,并且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源极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以及
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漏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栅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输出端,并且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源极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5.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
多个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所述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所述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所述级分别将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以顺序输出所述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扫描线驱动信号;
一个伪级,耦合至最后级,用于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所述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所述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所述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最后级的控制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级包括:
上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第一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
下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第一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上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以及
下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伪级包括:
伪上拉部分,用于向伪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
伪下拉部分,用于向所述伪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伪上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伪上拉部分,并且当最后级的下拉驱动部分被关断时关断所述伪上拉部分;以及
伪下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最后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伪下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所述伪下拉部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伪上拉驱动部分包括:
电容器,耦合在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和伪输出端之间;
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漏极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栅极接收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源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
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漏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栅极耦合至所述伪下拉部分的第二输入节点,并且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源极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以及
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漏极耦合至所述伪上拉部分的第一输入节点,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栅极耦合至最后级的伪下拉驱动部分的第二输出端,并且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三源极接收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在透明衬底上形成的显示单元阵列,该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
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用于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线耦合,用于驱动开关元件,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i)多个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所述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所述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所述级分别将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并且顺序输出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栅极线驱动信号,以顺序选择栅极线;和ii)一个伪级,用于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所述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栅极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所述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且响应所述伪输出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一级包括:
上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
下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上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栅极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以及
下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栅极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在透明衬底上形成的显示单元阵列,该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
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用于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线耦合,用于驱动所述开关元件,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i)多个级,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和第一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奇数级输出所述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和第二控制信号,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阻止从每个偶数级输出所述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所述级分别将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延迟第一周期,以顺序输出所述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作为栅极线驱动信号;和ii)一个伪级,耦合至最后级,用于生成伪输出信号,响应所述伪级的伪输出信号,最后级的栅极线驱动信号降至第一预定电压值以下,所述伪输出信号被延迟第二周期,并响应最后级的控制信号而降至第二预定电压值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每一级包括:
上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第一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时钟或第二时钟;
下拉部分,用于向每一级的第一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上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以及
下拉驱动部分,用于响应前一级的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部分,并且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部分。
13.一种通过向显示面板提供多个扫描线驱动信号来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一扫描线;
接收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以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N扫描线,N是大于2的自然数;
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M是大于N的整数,并具有与扫描线数目相同的数值;
响应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控制信号,并且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M扫描线;
响应所述控制信号,在预定延迟周期之后降低所述控制信号的第四电压值。
14.一种通过向显示面板提供多个扫描线驱动信号来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一扫描线;
接收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以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N扫描线,N是大于2的自然数;
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M是大于N的整数,并具有与扫描线数目相同的数值;
响应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伪输出信号,并且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去激活第M扫描线,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
响应控制信号,降低所述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所述控制信号基本上具有第一电压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降低所述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的步骤包括:
在输出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同时,响应所述伪输出信号而生成基本上具有第一电压值的控制信号;以及
在预定延迟之后,响应所述控制信号而降低所述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
16.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移位寄存器包括:
第一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
第N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最后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
第一伪级,用于在前向移位期间去激活所述最后级;以及
第二伪级,用于在后向移位期间去激活所述第一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一选择信号的第一相位与第二选择信号的第二相位相差180°。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的第一电位高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钟的第二电位。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交换所述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来改变所述级的移位方向。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级包括多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是非晶硅NMOS晶体管。
21.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同步地在前向和后向上顺序移位,该移位寄存器包括:
第一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二级生成的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第一级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二电压值;
第N级,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第N级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三电压值,N是大于2的整数;
第M级,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从第(M-1)级输出的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四电压值,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第M级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降低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所述第四电压值,M是大于N的整数;
第一伪级,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以生成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并且所述第一伪级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降低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五电压值;以及
第二伪级,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以生成所述第二伪输出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伪级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降低所述第二伪输出信号的第六电压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一级包括:
上拉晶体管,用于向第一级的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
下拉晶体管,用于向每一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通过第一选择晶体管输入到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扫描开始信号,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通过第二选择晶体管输入到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的所述第二伪输出信号,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所述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而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所述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下拉驱动部分,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或第二伪输出信号而关断所述下拉晶体管,并且该下拉驱动部分响应所述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下拉晶体管;以及
第三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上拉晶体管导通时被关断。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N级包括:
上拉晶体管,用于向第N级的输出端提供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
下拉晶体管,用于向第N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而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下拉驱动部分,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下拉晶体管,并且该下拉驱动部分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下拉晶体管;以及
第三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上拉晶体管导通时被关断。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M级包括:
上拉晶体管,用于向第M级的输出端提供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
下拉晶体管,用于向第M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通过第三选择晶体管输入到该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扫描开始信号,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而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通过第四选择晶体管输入到该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的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下拉驱动部分,响应第(M-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下拉晶体管,并且该下拉驱动部分响应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和扫描开始信号,导通所述下拉晶体管;以及
第三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上拉晶体管导通时被关断。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一伪级包括:
上拉晶体管,用于向第一伪级的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
下拉晶体管,用于向第一伪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第M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
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下拉驱动部分,响应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下拉晶体管,并且该下拉驱动部分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而导通所述下拉晶体管;以及
第三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上拉晶体管导通时被关断。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二伪级包括:
上拉晶体管,用于向第二伪级的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二伪输出信号;
下拉晶体管,用于向第二伪级的输出端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第一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导通所述上拉晶体管;
第二上拉驱动晶体管,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而关断所述上拉晶体管;
下拉驱动部分,响应所述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关断所述下拉晶体管,并且该下拉驱动部分响应所述扫描开始信号而导通所述下拉晶体管;以及
第三上拉驱动晶体管,当所述上拉晶体管导通时被关断。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一选择信号的第一相位与第二选择信号的第二相位相差180°。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的第一电位高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钟的第二电位。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通过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选择信号交换所述第一时钟和第二时钟来改变级的移位方向。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一级包括多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是非晶硅NMOS晶体管。
3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在透明衬底上形成的显示单元阵列,该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
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用于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
i)第一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
ii)第N级,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iii)最后级,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第一级到最后级的前向移位,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从最后级到第一级的后向移位;
iv)第一伪级,用于在前向移位期间去激活所述最后级;以及
v)第二伪级,用于在后向移位期间去激活所述第一级。
3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在透明衬底上形成的显示单元阵列,该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
数据驱动电路,与数据线耦合,用于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奇数级和偶数级,奇数级分别接收第一时钟,偶数级分别接收第二时钟,所述第二时钟的第一相位与第一时钟的第二相位相差180°,移位寄存器的这些级与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同步地在前向和后向上顺序移位,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
i)第一级,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接收扫描开始信号以生成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二级生成的第二栅极线驱动信号,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一级响应第二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所述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降低所述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二电压值;
ii)第N级,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从第(N+1)级输出的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N级响应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栅极线驱动信号,降低第N栅极线驱动信号的所述第三电压值,N是大于2的整数;
iii)第M级,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响应从第(M-1)级输出的第(M-1)栅极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降低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四电压值,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该第M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M-1)栅极线驱动信号,降低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的所述第四电压值,M是大于N的整数;
iv)第一伪级,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第M栅极线驱动信号以生成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并且该第一伪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降低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五电压值;以及
v)第二伪级,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以生成所述第二伪输出信号,并且该第二伪级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降低所述第二伪输出信号的第六电压值。
3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透明衬底;
第二透明衬底,面对所述第一透明衬底;
液晶层,介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之间;
显示单元阵列,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上,该显示单元阵列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第一开关元件,并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分别耦合至每一条数据线和每一条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上,用于执行在前向或后向上顺序选择栅极线的双向移位操作,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第一伪级和第二伪级,第一伪级降低从最后级输出的最后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第二伪级降低从第一级输出的第一栅极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并且去激活第一伪级;
数据驱动电路,形成于第一透明衬底上,用于向数据线提供图像信号,该数据驱动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和多个数据线块,数据线块分别具有多个第二开关元件,每个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电极耦合至数据输入端,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电极耦合至各个数据线,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电极共同耦合至各个块选择端,所述移位寄存器具有多个相互级联的数据级,第一数据级接收用于开始数据线块的选择的扫描开始信号,这些数据级输出块选择信号以便顺序选择每一个数据线块;
柔性印刷电路板,用于分别向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该柔性印刷电路包括在其上安装的控制集成电路和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
34.一种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以从第一扫描线到最后扫描线的前向移位或者从最后扫描线到第一扫描线的后向移位顺序选择扫描线,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前向移位以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后向移位以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
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前向移位以生成第2、第3、…、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后向移位以生成第2、第3、…、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N是大于4的整数;
当所述第一选择信号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执行前向移位以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而当所述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压值时,执行后向移位以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
在前向移位期间生成第一伪输出信号,以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二电压值;以及
在后向移位期间生成第二伪输出信号,以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由用于启动前向移位的扫描开始信号降低。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在预定延迟之后由第一伪输出信号降低。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由控制信号降低,并且该控制信号的第五电压值小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六电压值。
38.一种驱动多条扫描线的方法,以从第一扫描线到最后扫描线的前向移位或者从最后扫描线到第一扫描线的后向移位顺序选择扫描线,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执行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第二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便执行后向移位;
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前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下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每一个的第二电压值,以便执行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下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前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2、第3、…和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的每一个的第二电压值,以便执行后向移位,N是大于4的整数;
当第一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执行前向移位,而当第二选择信号具有第一电平时,响应扫描开始信号而生成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并且响应第(N-1)扫描线驱动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以便执行后向移位;
在前向移位期间,响应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一伪输出信号,并且响应第一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N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三电压值;
降低第一伪输出信号的第四电压值;
在后向移位期间,响应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而生成第二伪输出信号,并且响应第二伪输出信号而降低第一扫描线驱动信号的第一电压值;以及
降低第二伪输出信号的第五电压值。
CN038135094A 2002-06-10 2003-06-09 移位寄存器、具有此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868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32368A KR100745406B1 (ko) 2002-06-10 2002-06-10 양방향 쉬프트 기능을 가지는 비정질-실리콘 박막트랜지스터 게이트 구동 쉬프트 레지스터
KR10200232368 2002-06-10
KR10-2002-32368 2002-06-10
KR10-2002-37944 2002-07-02
KR1020020037944A KR100745404B1 (ko) 2002-07-02 2002-07-02 쉬프트 레지스터와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00237944 2002-07-02
PCT/KR2003/001118 WO2003104879A2 (en) 2002-06-01 2003-06-09 Shift regis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hift register and method of driving scan lines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8003A true CN1868003A (zh) 2006-11-22
CN1868003B CN1868003B (zh) 2010-04-28

Family

ID=3238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135094A Expired - Lifetime CN1868003B (zh) 2002-06-10 2003-06-09 移位寄存器、具有此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45406B1 (zh)
CN (1) CN1868003B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7778B2 (en) 2006-12-26 2010-12-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081969A (zh) * 2009-12-01 2011-06-0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电路及双向传输栅极驱动电路
CN102087827A (zh) * 2010-05-11 2011-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CN102222488A (zh) * 2011-06-27 2011-10-19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硅显示装置
CN102237031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选通移位寄存器和使用该选通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
CN102298896A (zh) * 2010-06-23 2011-12-28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双向移位寄存器及使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77836B (zh) * 2007-12-31 2012-04-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CN102646387A (zh) * 2011-05-19 2012-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行扫描驱动电路
CN102708818A (zh) * 2012-04-24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器
US8344989B2 (en) 2007-12-31 2013-01-01 Lg Display Co., Ltd. Shift register
CN103021466A (zh) * 2012-12-14 2013-04-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工作方法、栅极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CN103021318A (zh) * 2012-12-14 2013-04-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工作方法、栅极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CN103050077A (zh) * 2012-12-14 2013-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65592A (zh) * 2012-12-13 2013-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与显示器件
CN103295511A (zh) * 2012-09-19 2013-09-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CN103295642A (zh) * 2012-09-19 2013-09-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和平板显示装置
CN101399026B (zh) * 2007-09-28 2014-04-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4123905A (zh) * 2014-07-11 2014-10-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以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4464645B (zh) * 2012-07-30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
CN107068088A (zh) * 2017-04-14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032284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WO2019227901A1 (zh) * 2018-05-31 2019-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1369929A (zh) * 2020-04-10 2020-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TWI708227B (zh) * 2019-08-27 2020-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向閘極驅動陣列電路
CN111833805A (zh) * 2019-04-17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扫描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42198A (zh) * 2019-09-20 2021-03-23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显示面板
CN114974127A (zh) * 2022-06-30 2022-08-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6739B1 (ko) * 2003-12-29 2011-02-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쉬프트 레지스터
KR101023726B1 (ko) * 2004-03-31 2011-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쉬프트 레지스터
JP4475128B2 (ja) * 2005-02-01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その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548133B2 (ja) * 2005-02-01 2010-09-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双方向シフトレジスタ
KR101141541B1 (ko) * 2005-12-19 2012-05-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회로의 구동방법
KR101155895B1 (ko) * 2006-02-20 2012-06-2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430242B (zh) 2006-08-01 2014-03-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顯示器裝置及驅動顯示器裝置的方法
KR101641171B1 (ko) 2010-02-17 2016-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101340197B1 (ko) * 2011-09-23 2013-12-10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쉬프트 레지스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게이트 구동회로
KR101481675B1 (ko) * 2011-10-04 2015-01-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 방향 쉬프트 레지스터
CN202905121U (zh) 2012-09-13 2013-04-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路、移位寄存器、阵列基板及显示设备
KR102082408B1 (ko) * 2013-05-15 2020-0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소프트 페일에 의한 비정상 표시를 방지할 수 있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2643465B1 (ko) 2017-01-17 2024-03-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4062A (ja) * 1996-08-30 1998-03-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双方向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5859630A (en) * 1996-12-09 1999-01-12 Thomson Multimedia S.A. Bi-directional shift register
JP2000235372A (ja) * 1999-02-16 2000-08-29 Seiko Epson Corp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482910B2 (ja) * 1999-05-28 2004-01-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走査回路
JP2001325798A (ja) * 2000-05-16 2001-11-22 Sony Corp 論理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ited B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7778B2 (en) 2006-12-26 2010-12-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399026B (zh) * 2007-09-28 2014-04-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477836B (zh) * 2007-12-31 2012-04-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US8344989B2 (en) 2007-12-31 2013-01-01 Lg Display Co., Ltd. Shift register
CN102081969B (zh) * 2009-12-01 2014-06-2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电路及双向传输栅极驱动电路
CN102081969A (zh) * 2009-12-01 2011-06-0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电路及双向传输栅极驱动电路
US8878765B2 (en) 2010-05-07 2014-11-04 Lg Display Co., Ltd. Gate shift regist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237031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选通移位寄存器和使用该选通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
CN102237031B (zh) * 2010-05-07 2014-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选通移位寄存器和使用该选通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
CN102087827B (zh) * 2010-05-11 2013-05-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CN102087827A (zh) * 2010-05-11 2011-06-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
CN102298896A (zh) * 2010-06-23 2011-12-28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双向移位寄存器及使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98896B (zh) * 2010-06-23 2014-10-2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双向移位寄存器及使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2646387B (zh) * 2011-05-19 2014-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行扫描驱动电路
CN102646387A (zh) * 2011-05-19 2012-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行扫描驱动电路
CN102222488A (zh) * 2011-06-27 2011-10-19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非晶硅显示装置
CN102708818A (zh) * 2012-04-24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器
CN102708818B (zh) * 2012-04-24 2014-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器
US9064592B2 (en) 2012-04-24 2015-06-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and a display
CN104464645B (zh) * 2012-07-30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
CN103295642A (zh) * 2012-09-19 2013-09-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和平板显示装置
CN103295511A (zh) * 2012-09-19 2013-09-1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CN103295511B (zh) * 2012-09-19 2015-12-0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CN103295642B (zh) * 2012-09-19 2016-02-1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和平板显示装置
CN103065592A (zh) * 2012-12-13 2013-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与显示器件
CN103065592B (zh) * 2012-12-13 2014-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与显示器件
CN103021318A (zh) * 2012-12-14 2013-04-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工作方法、栅极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US9898991B2 (en) 2012-12-14 2018-02-2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US9153342B2 (en) 2012-12-14 2015-10-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050077B (zh) * 2012-12-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21318B (zh) * 2012-12-14 2016-0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工作方法、栅极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CN103050077A (zh) * 2012-12-14 2013-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21466B (zh) * 2012-12-14 2016-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工作方法、栅极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US9437146B2 (en) 2012-12-14 2016-09-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021466A (zh) * 2012-12-14 2013-04-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及其工作方法、栅极驱动装置、显示装置
CN104123905A (zh) * 2014-07-11 2014-10-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以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4123905B (zh) * 2014-07-11 2016-11-1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以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7068088A (zh) * 2017-04-14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0322845B (zh) * 2018-03-29 2021-08-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032284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US11189240B2 (en) 2018-03-29 2021-11-30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WO2019227901A1 (zh) * 2018-05-31 2019-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1176871B2 (en) 2018-05-31 2021-11-16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33805A (zh) * 2019-04-17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扫描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708227B (zh) * 2019-08-27 2020-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向閘極驅動陣列電路
CN112542198A (zh) * 2019-09-20 2021-03-23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显示面板
CN111369929B (zh) * 2020-04-10 2021-07-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1369929A (zh) * 2020-04-10 2020-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Goa电路及显示面板
US11705034B2 (en) 2020-04-10 2023-07-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GOA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CN114974127A (zh) * 2022-06-30 2022-08-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8003B (zh) 2010-04-28
KR100745406B1 (ko) 2007-08-02
KR20030095467A (ko) 2003-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8003A (zh) 移位寄存器、具有此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其驱动扫描线的方法
CN1194331C (zh)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扫描驱动方法
CN1526141A (zh) 移位寄存器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201281C (zh)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学装置及扫描驱动方法
CN1157708C (zh) 电光装置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装置和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197049C (zh) 信号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信号驱动方法
CN1480952A (zh) 移位寄存器和具有同样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器
CN1169107C (zh) 电光装置、其时钟信号调整方法和电路、其生产方法
CN100338645C (zh) 液晶驱动装置和液晶显示模块
CN1130586C (zh) 液晶显示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285961C (zh)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73949C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器电路和移位寄存器以及显示装置
CN1860519A (zh) 驱动移位寄存器的方法、移位寄存器、具有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561469A (zh) 液晶显示器
CN1573852A (zh) 增大了图象信号的写入容限的图象显示装置
CN1404028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79243A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具有该移位寄存器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758319A (zh) 伽马校正电路、显示驱动器、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684119A (zh) 驱动电路及光电装置
CN180986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523547A (zh) 半导体器件和使用了它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01064194A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具备该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758318A (zh) 源极驱动器、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758305A (zh) 电源电路、显示驱动器、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601597A (zh) 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NI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9-2,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Tang Ming Road

Patentee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DISPLA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