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4600B - 导出塞 - Google Patents

导出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4600B
CN1824600B CN2005101241843A CN200510124184A CN1824600B CN 1824600 B CN1824600 B CN 1824600B CN 2005101241843 A CN2005101241843 A CN 2005101241843A CN 200510124184 A CN200510124184 A CN 200510124184A CN 1824600 B CN1824600 B CN 1824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rt
flow export
housing
raised line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41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4600A (zh
Inventor
市川淳
北冈英树
西冈政彦
水岛博
岸隆生
金内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4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4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4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4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出塞,其包括:壳体、阀体、和操作部件,所述壳体为立式的筒状,在其侧面上具有与液体容器的排出口相连接的流入口,并在该壳体的下端设有作为流出口的圆形开口;所述阀体具有圆筒状的阀部,该阀部与流出口的内周面面接触;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并通过使阀体在壳体内进行移动来开闭流出口。其中,在上述阀部的外周面和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这两者之一的整个周面上设有凸条,该凸条接触与上述周面相向的面,而且该凸条的高度被设置成能够使阀部的外周面与流出口的内周面保持在相互接触的范围内。由此,可提供一种通过对流出口进行封闭来防止液体泄漏且操作简单的导出塞。

Description

导出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出塞,其以可自由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容器的排出口上,并可使已装在容器内的调料和酒等内容液按任意的规定量流出。
背景技术
有时,要将事先装在容量较大的容器中的调料和酒等,适当地从该容器转移到桌子上的小瓶或酒壶等中。此时,一般来说要将可自由开闭的导出塞安装在容器上,通过操作导出塞任意地使内容液倒出。
例如,有如下这样的导出塞,即:将其壳体安装在容器的排出口上,将阀体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此壳体的内部,并通过对操作手柄等进行操作而使阀体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流出口(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327850号)。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导出塞,具有如下的缺点:
导出塞在结构上是通过将阀体***在壳体上设有开口的流出口内来关闭流出口的,在这样的导出塞中,由于在将阀体插在流出口上时,流出口的内周面与阀体的外周面之间处于面接触的状态,并以这种状态使内容液停止流出。因此,如果阀体与流出口间的间隙较大,则流出口会产生液体的泄漏,反之,当间隙较小时,阀体的滑动阻力则变大,难以对导出塞进行开闭操作。而且若操作中用力较大,则操作杆或导出塞的螺纹部等将受到过度的外力,有可能发生破损或降低导出塞的耐久性。
通过这样对阀体和流出口之间进行封闭,很难可靠地防止液体发生泄漏,而且很难轻松地进行开闭操作。
此外,有时如果在将内容液倒出之后,使附着在阀体的外表面的液体一直附着在那里,那么在内容液干燥之后,在阀体的表面上会附着由内容液形成的固态成分。这样地在阀体的周边产生固态成分是不好的,当内容液为食品等时,尤其需要特别地进行防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导出塞,即,采用这种通过将阀体***流出口内而使内容液停止流出的导出塞,不仅操作轻松,而且可以由阀体可靠地封闭流出口,使液体不会从流出口泄漏。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内容液的固态成分不附着在流出口的周边上的导出塞。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导出塞是如下那样构成的。
技术方案1:导出塞在结构上包括:壳体、阀体、和操作部件,所述壳体为立式的筒状,在其侧面上具有与液体容器的排出口相连接的流入口,并在该壳体的下端设有作为流出口的圆形开口;所述阀体具有圆筒状的阀部,该阀部与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面接触;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上部,并通过使上述阀体在壳体内进行移动来开闭上述流出口,其中,在上述阀部的外周面和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这两者之一的整个周面上设有凸条,该凸条接触与上述周面相向的面,而且该凸条的高度被设置成能够使上述阀部的外周面与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保持在相互接触的范围内。
凸条可以设置在阀部的外周面和流出口的内周面中的任一周面上,此外也可以设置多条凸条,也可以将凸条分别设置在双方的周面上。该凸条的高度为,即使在凸条已经与其相向的面接触时,阀部与流出口之间的面接触也不产生分离。所谓的阀部与流出口进行面接触是指,上述两者可相互滑动且紧密接触而几乎不会使液体泄漏的状态。因此,凸条的高度最好为稍微超过阀部和流出口之间的间隙的高度。此外,凸条必须是与其相向的面的整个周面连续地进行接触的。另外,由于存在凸条,所以,即使间隔着凸条的上、下的某一个面接触被解除,但至少在凸条的上、下的一侧由阀部的外周面与流出口的内周面进行着接触即可。
技术方案2:此技术方案2是基于技术方案1所述的导出塞,其中,将凸条设置在阀部的外周面上,并在关闭了流出口时,该凸条位于该流出口的内周面的大致中央。所谓的内周面的大体中央是指,假设将阀部***流出口中并使之贯穿了该流出口的内周面的流出口时,从凸部与流出口的内周面开始接触直到该凸部贯穿后与之分离为止该凸部实际上接触到的区间的中央。
技术方案3:此技术方案3是基于1或2所述的导出塞,其中,将阀部的下端做成了前端尖的锥状。锥面最好为圆锥状,但也可以不是圆锥状而是多棱锥状。此外,锥面的母线也可以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技术方案4:此技术方案4是基于所述的导出塞,其中,将锥面做成了夹角为直角的圆锥状,且在关闭了流出口时,该锥面的外形线与壳体的外壁面的外形线相连续。尽管将锥面的夹角采用为直角,但是夹角也不必是完全的直角,具有接近直角的角度即可。所谓的锥面与壳体的外壁面相连续是指,在使锥面与壳体的外壁面相互抵接的位置上没有高低差,且双方的接触线是大体平行的。
本发明的导出塞具有如下的效果:
由于进行面接触的流出口的内周面与阀部的外周面之间由凸条封闭,并且可以由阀体完全封闭流出口,所以,在封闭了流出口之后,不会使液体从阀体与流出口之间发生漏泄等。由于凸条的高度低于使两者的面接触解除的程度且以线状的形式接触,所以,可以可靠地进行密闭,而且在开闭时不会使阀体的操作较重。
由于在关闭了阀体时,凸条位于流出口的内周面的中央,所以即使在阀体的长度等方面产生误差而使凸条与流出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出现偏差时,也可以使凸条抵接在流出口的内周面上而可靠地封闭流出口。
由于将阀部的下方形成为锥状,所以附着在阀体的外表面上的内容液聚集在阀部的下端而形成液滴从尖端滴落下来。因此,不会出现内容液干燥后形成的固态成分附着在阀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另外,当附着在阀体的表面上的内容液聚集在一个部位时,所集聚的量一旦达到一个液滴的量便会成为液滴而滴落下来,因而内容液不会残留在阀体的表面上。从这一点着眼,由于在将阀体插在了流出口中之后,凸条将流出口的内周面与阀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内容液向流出口的外部推出,所以,附着在表面上的内容液和被推出的内容液加起来,可以形成一滴量的液滴。因为由阀体从流出口推出的内容液的量,是根据流出口的直径和凸条的移动量以及间隙的大小来算出的,并且将被聚集在阀体的顶点的内容液的全部液量作为一滴或一滴的整数倍而使内容液从阀部的尖端滴落下来,所以,内容液不会残留在阀体的表面上。
由于在关闭流出口时,阀体的锥面与壳体的外壁面相连续,所以,外观较好,而且当完全关闭流出口时,阀体的锥面与壳体的外壁面相连续,所以,可以从阀体和壳体的外观立刻看出导出塞已被完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导出塞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阀体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导出塞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导出塞处于打开状态下的侧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导出塞的手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导出塞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导出塞1在结构上包括:树脂制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内的阀体4;被拧在壳体2的上部上的作为操作部件的手柄6等。导出塞1通过螺纹盖48安装在容器50的排出口52上。
容器50是用来装调料和酒等内容液的由树脂制的盛放容器,其既可以是容易变形的软质性的容器,也可以是不易变形的硬质性的容器,并且具有与其成为一体的排出口52,此排出口52通过熔接等方式安装在下方壁面上。
壳体2是立式圆筒状,其上方是敞开的,如图3所示,在其上部外周面上形成了一对相向的宽度不同的卡合片13。此外,如图3所示,在壳体2的上端面上且在夹着中心而相向的位置上,形成了一对卡止端面32,这一对卡止端面32是从壳体2的上端面大致垂直切下一部分而形成的。
在壳体2的下部侧面形成了流入口5。与流入口5相连的安装口7嵌合在容器50的排出口52内,并由安装在安装口7外侧的螺纹盖48进行紧固,使其以可自如拆装的方式固定在容器50上。此外,在与壳体2相向的安装口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片35。
如图1、图4所示,在壳体2的下端形成了向下方开口的流出口8,该流出口8由阀体4的阀部9嵌合。另外,在流出口8的外侧以可自如开闭的方式安装着覆盖流出口8的盖体22。
盖体22借助于作为开闭机构的合页11而与嵌合在壳体2上的环状安装环24相连接,盖体22以及合页11是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一体的。在盖体22的下部外周上形成了圆周状的槽部25,安装环24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嵌合在该槽部25上。如果打开盖体22,则由分别被形成在合页11的两侧上的结合凸片26将盖体22保持在打开的状态下,而如果关闭盖体22,则由被形成在与合页11相向的位置上的卡止凸片27将盖体22保持在关闭的状态下。
如图2所示,阀体4为圆筒状,在其上部有柄部23、下部有阀部9,柄部23以其与手柄6处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方式被嵌合固定在支承体28的内侧,上述支承体28被设置在手柄6上。阀部9是由向下方扩展的倾斜面、在此倾斜面的下端向侧面突出的凸部12、向凸部12的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筒部20、和在筒部20的下方形成了圆锥状的底部3等形成的。此外,在阀部9的上方设有稳定臂10,其向四个方向伸出并一直延伸到壳体2的内表面跟前。
凸部12在筒部20的上端被形成为向侧面突出的圆周状,其外周的直径大于流出口8的内径,这样可使阀体4不会从流出口8中脱落。
在筒部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圆周状的凸条21,该凸条21向外侧突出。凸条21的高度比筒部20和流出口8之间的间隙稍微大一些,当将筒部20***流出口8时,则筒部20与流出口8之间的面接触不会分离,且筒部20与流出口8的整个内周面相接触。另外,在由阀体4封闭了流出口8的状态下,凸条21位于流出口8的内周面的中央。
底部3是顶点的夹角为直角的圆锥状,并从筒部20的下端起,形成为头部越来越细的锥状。在由阀体4封闭了流出口8的状态下,底部3的周边与壳体2的外壁表面平缓地相连续。
如图5所示,手柄6是由向一个方向突出的凸片16、在外周面上形成了用来把持的凹凸圆盘形的把持板14、被安装在把持板14的下方的圆筒状的外筒体15、和支承体28形成的。
外筒体15以可自如滑动的方式嵌合在壳体2的外侧表面上,在外筒体15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呈螺旋状的2条分别与卡合片13的宽度相应的槽条18,该槽条18与卡合片13相旋合。此外,在外筒体15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凸片34,其用于与第二凸片35相抵接,但是不能超越第二凸片35。当旋紧手柄6时,第一凸片34与第二凸片35相互越过对方使转动手柄6转动,当已经旋紧了手柄6之后,从该状态向打开的方向转动了规定的角度时,第一凸片34与第二凸片35就相互抵接,相互不越过对方。
支承体28的下端被形成为壁厚较薄的密封部件17,如图1所示,支承体28的下端稍微向外侧扩展而与壳体2的内侧表面以滑动自如的方式紧密地接触,对壳体2的内部进行着液密密封。另外,由于手柄6和密封材料17为相同的材质,所以为了使密封部件17具有弹性且确保作为手柄6的强度,可根据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材质。
此外,如图3所示,在外筒体15和支承体28之间设有三棱柱形的卡止片33,其方向向下而与卡止端面32相对应。如果使手柄6向关闭的方向转动,那么在由阀体4使流出口8已封闭时,卡止片33就与卡止端面32相抵接,使手柄6向封闭方向的转动停止。
下面,对导出塞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安装口7组装在容器50的排出口52上,通过拧紧螺纹盖48将导出塞1固定在容器50上。于是,容器50内的内容液经过流入口5流入到导出塞1的内部。当阀体4已经嵌合在流出口8时,内容液不会从流出口8流出。
当要倒出内容液时,通过合页11使盖体22转动使壳体2的下部打开。如图4所示,盖体22通过卡合凸片26相互卡合而被保持在打开的状态。此后,当使手柄6沿着打开的方向转动时,手柄6就因螺纹旋合前进而向上方移动,如图4所示,通过与手柄6安装成一体的阀体4在壳体2内上升而打开流出口8。
此后,当将手柄6转动到规定的角度时,第一凸片34和第二凸片35就相互抵接。此时,由于手柄6的转动被停止,所以可以防止手柄6脱落,并且得到适当的开度使内容液从容器50内经过流出口8而以适当的流出速度导出。此外,由于阀部9是圆筒状,底部3是圆锥状,所以流出口8被均等地打开,而且由于内容液沿着底部3的形状流下来,所以液体将良好地流出而不会向周围飞溅。
另外,也可以将第一凸片34和第二凸片35设定成可沿着手柄6的打开方向相互越过的形式。这样,向打开方向旋转可分解导出塞1。
当从容器50倒出了所希望的量的内容液时,就使手柄6沿着封闭方向转动。如果使手柄6转动到流出口8的关闭位置,卡止片33就抵接卡止端面32,使手柄6停止转动,并通过阀体4关闭流出口8而使容器50的内容液停止流出。
此时,由于凸条21与流出口8的内周面紧密接触,所以使内容液可靠地停止流出。此外,由于阀部9的底部3形成为圆锥状,所以附着在底部3上的内容液沿着底部3的表面流下来,并在前端聚集成液滴后落下来。
另外,凸条21将位于流出口8的内周面与筒部20之间的内容液刮落下来并将之推到外部。由于上述被推出的内容液的量,可根据阀部9和流出口8之间的间隙、凸条21与流出口8的内周面接触时移动的距离、和阀部9的内径算出,并通过将附着在阀部9的外表面上的内容液的量与上述内容液的量相加得到合计的液体量,可以将此合计的液体量设定为一滴液滴的量、或其整数倍的量,所以,内容液从阀部9的前端变成液滴而全部滴落下来,内容液不会残留在底部3的表面上。因此,不会出现残留在表面上的内容液因干燥而在阀部9上产生其固态成分的情况。
此外,在阀体4没有完全关闭流出口8的状态下,由于底部3的周边与壳体2的外壁面未相互连续,在此处形成了一个高低差,所以可以从导出塞1的外观立刻看出阀部9没有被完全关闭。
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凸条21形成在阀部9的外周面上,但是也可以将阀部9的外周面只做成圆筒体,在流出口8的内周面上设置向内周面的内侧突出的凸条21。此时,即使将阀部9***到流出口8中,附着在阀部9的外侧面上的内容液也会由凸条21刮掉并被推入到壳体2内,内容液因凸条21的存在而不向流出口8的外部流出。
在使内容液已停止倒出时,可以通过使盖体22转动来盖住流出口8的外部。盖体22由卡止凸片27保持在关闭状态,因而可以防止灰尘或虫子等附着在阀部9的底部3或流出口8的附近。
这样,当关闭流出口8时,由于在使阀部9与流出口8保持在面接触的状态下,上述导出塞1通过凸条21来封闭阀部9与流出口8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以可靠地使流出口8停止流出内容液,从而不会产生液体的泄漏。由于凸条21基本上位于流出口8的内周面的中央,所以即使在温度变化或各零部件的成型精度上存在偏差,也可以使流出口8的内周面抵接凸条21而可靠地封闭。由于底部3形成为圆锥状,所以当打开了流出口8时,内容液会顺利地流出。此外,由于底部3形成为方向向下的圆锥状,所以当使液体从流出口8停止流出后,附着在底部3的表面上的内容液就沿着底部3流下来,并从底部3的下部前端形成液滴后落下。因此,内容液不会残留在底部3的表面上,因而不会有内容液的干燥固态成分附着在流出口8的周边上。
此外,由于卡止端面32与卡止片33相互抵接而使手柄6在关闭方向上的转动停止,所以,可以防止手柄6向封闭方向过度的转动。此外,即使将手柄6勉强地转动,凸部12也会碰到流出口8的内侧边缘部,使阀体4不会脱落。
此外,当使手柄6向打开方向进行了转动时,不仅可以使第一凸片34和第二凸片35以规定的转动角度相互抵接,使转动停止并防止手柄6脱落,而且还可以在该时刻以适当的流出速度将内容液从容器50内导出。

Claims (4)

1.一种导出塞,其包括:壳体、阀体、和操作部件,
所述壳体为立式的筒状,在其侧面上具有与液体容器的排出口相连接的流入口,并在该壳体的下端设有作为流出口的圆形开口;
所述阀体具有圆筒状的阀部,该阀部与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面接触;
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上部,并通过使上述阀体在壳体内进行移动来开闭上述流出口,
其特征在于:在彼此相对的上述阀部的外周面和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这两方之一的面上沿整个圆周设有凸条,该凸条在与另一方的面之间以线状接触,而且该凸条的高度被设置成能够使上述阀部的外周面与上述流出口的内周面保持在相互接触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出塞,其特征在于:凸条设置在阀部的外周面上,并在关闭了流出口时,该凸条位于该流出口的内周面的大致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出塞,其特征在于:阀部的下端为前端尖的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出塞,其特征在于:关闭了流出口时的锥面的外形线与壳体的外壁面的外形线相连续,即,在使该锥面与壳体的外壁面相互抵接的位置上没有高低差,且双方的接触线是大体平行的。
CN2005101241843A 2005-02-25 2005-11-21 导出塞 Active CN1824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1611/2005 2005-02-25
JP2005051611A JP4582451B2 (ja) 2005-02-25 2005-02-25 注出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4600A CN1824600A (zh) 2006-08-30
CN1824600B true CN1824600B (zh) 2011-11-09

Family

ID=3693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41843A Active CN1824600B (zh) 2005-02-25 2005-11-21 导出塞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82451B2 (zh)
CN (1) CN1824600B (zh)
TW (1) TW20063055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2961B2 (ja) * 2013-01-23 2014-04-02 アサヒビール株式会社 飲料注出用コック
KR101936744B1 (ko) 2015-12-23 2019-01-11 코웨이 주식회사 물배출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095Y (zh) * 1999-09-13 2000-09-20 刘耀宇 一种液体精量灌注阀
WO2002081954A1 (en) * 2001-04-09 2002-10-17 Paul Francois Roos Taps for controlling liquid flow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286Y2 (zh) * 1984-12-10 1990-01-31
JPS62182255U (zh) * 1986-05-12 1987-11-19
JPH0577048U (ja) * 1992-03-27 1993-10-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注出コック
JPH0920397A (ja) * 1995-07-04 1997-01-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注出コック
JP4269275B2 (ja) * 2004-01-27 2009-05-27 株式会社ミツカングループ本社 注出栓
JP4269276B2 (ja) * 2004-01-27 2009-05-27 株式会社ミツカングループ本社 注出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7095Y (zh) * 1999-09-13 2000-09-20 刘耀宇 一种液体精量灌注阀
WO2002081954A1 (en) * 2001-04-09 2002-10-17 Paul Francois Roos Taps for controlling liquid flow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和61-101151U 1986.06.27
JP昭和61-87527U 1986.06.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0555A (en) 2006-09-01
JP2006234112A (ja) 2006-09-07
CN1824600A (zh) 2006-08-30
TWI379051B (zh) 2012-12-11
JP4582451B2 (ja)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292545B2 (en) Discharge cap for bottle-like container
US5139182A (en) Closure and dispensing device for containers
CA2765176C (en) Dispensing closure
US4832219A (en) Dual dispensing hinged closure
EP2744720B1 (en) Holder for a liquid
US8251240B2 (en) Plastic closure comprising a slide opening for a bottle neck or container neck
CN102389246B (zh) 饮料用容器的栓体
CN1824600B (zh) 导出塞
US3598285A (en) Captive dispensing and metering cap
CA2355207A1 (en) Pour flow control device
CN115724070A (zh) 用于饮料容器的盖组件
JP6962525B2 (ja) 飲料容器用の閉鎖装置
KR101876052B1 (ko) 정량조절 캡
US7025235B1 (en) Fluid dispenser with adjustable size dispensing orifice
US20060016836A1 (en) Shaped spouts for flip-top closures
US20230278852A1 (en) Adapter
RU81166U1 (ru) Закупор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утылки с жидкостью
EP1535854A1 (en) Cap for containers with cover lid rotating on a transverse horizontal axis snap activated by pushing with a finger or thumb
JP2004284619A (ja) プッシュプル注出キャップ
JP4803579B2 (ja) 計量・注出用装置を有する閉蓋具
CN202295618U (zh) 一种新型酱油壶
JP2003226400A (ja) 注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