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2692A -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2692A
CN1822692A CN200610002415.8A CN200610002415A CN1822692A CN 1822692 A CN1822692 A CN 1822692A CN 200610002415 A CN200610002415 A CN 200610002415A CN 1822692 A CN1822692 A CN 1822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entioned
terminal
access point
radio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02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2692B (zh
Inventor
中野义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2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2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26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为了识别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关系,以使因终端移动造成的中断减少。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构成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所有无线信号;***侧通信单元,将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对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定期地进行收发;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根据无线通信单元和***侧通信单元所接收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息和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位置关系识别单元,参照终端管理表,根据来自同一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息,识别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可适用于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作为接入点而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多个接入点而构成的无线通信网络***,通过将各个接入点与存在于各自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来实现。
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为了确保无线终端的移动性,需要预先识别出各个接入点的位置。以往,作为识别各个接入点的位置的方法,例如有在接入点设置时预先用手工进行登记的方法,或利用例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来取得各个接入点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等(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当无线终端超过连接中的接入点的无线到达范围进行移动时,需要切换将要连接的接入点。以往,这种交接(handover:越区切换)处理的方法,在无线终端判断出与接入点的接收强度低于阈值时,发送用于检查其他接入点的存在的ProbeReq命令。然后,接收到ProbeReq命令的所有接入点返回ProbeRsp命令,并使无线终端与该ProbeRsp命令的接收强度为最强的接入点进行连接(参照图2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1-258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3-174665号公报
可是,近年来人们希望在所有领域中适用无线通信网络***,并认为其形式也根据适用领域而存在各种形式。为此,人们希望使***形式具有柔性。若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及其扩展等,识别接入点的位置对***来说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基本处理之一。
但是,在如以往那样通过手工来登记位置信息的方法中,登记要花费时间,并且由于想到依照***的扩大等接入点的数量将增加,所以有可能会产生登记错误。另外,还有对于接入点的追加和设置位置的变更也不能进行灵活对应之类的问题。另外,使用GPS的方法需要在各个接入点上搭载对应GPS的位置信息获取装置,而存在成本升高之类的问题。
另外,以往因无线终端的移动而进行的连接对象切换处理是无线终端接收来自接收到ProbeReq命令的所有接入点的ProbeRsp命令,并从其中选择连接对象。为此,在周边有许多接入点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将被返回与该数量相应的许多ProbeRsp命令,且必须从这些许多个之中确定连接对象。由此,将会在无线终端确定连接对象上花费时间,而存在在此期间通信被中断之类的问题。
进而,在以往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设无线终端与接收电场强度最强的接入点进行连接。为此,根据情况不同,尽管在附近存在多个接入点,但一台接入点将与多个无线终端连接,仅该连接点的处理负荷增大,还有可能对网络的通信效率带来影响。
因而,要求能够也从未连接的无线终端取入无线信号,同时进行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交换,来使之进行无线终端和周边的接入点的位置关系的识别,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定的扩展处理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网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种课题,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构成实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具有:(1)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所有无线信号;(2)***侧通信单元,定期向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的收发;(3)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根据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和***侧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其他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息和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4)位置关系识别单元,参照终端管理表,根据来自同一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息,识别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关系。
另外,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构成实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具有:(1)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所有无线信号;(2)***侧通信单元,定期向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的收发;(3)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根据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和***侧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信息和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4)连接对象切换单元,根据终端管理表,仅在自身装置成为来自同一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最强的连接对象候补的情况下,返回对于无线终端发送的存在与否确认消息的应答信息,执行连接对象切换。
进而,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构成实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具有:(1)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各个无线终端发送的所有无线信号;(2)***侧通信单元,定期向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的收发;(3)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根据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和***侧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信息和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4)负荷分散单元,在自身装置连接着多个无线终端的情况下,根据终端管理表,把连接对象切换为多个无线终端中接收强度较低的无线终端和可以接收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进而,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和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各个无线终端,实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各个无线通信装置是第1~第3技术方案任一中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网络***,就能够也从未连接的无线终端取入无线信号,同时进行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交换,来使之进行无线终端和周边的接入点的位置关系的识别,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定的扩展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说明以往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交接处理的说明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接入点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接入点执行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管理表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接入点中的动作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个接入点具有的终端管理表的内容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个接入点具有的终端管理表的内容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接入点中的位置关系识别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接入点中的位置关系识别处理的具体示例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位置关系识别结果示例。
图1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交接处理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接入点具有的终端管理表的内容示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负荷分散处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概要结构图。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10构成为具有4台接入点(1-1~1-4),各个接入点1-1~1-4构成为连接有线网络3。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网络***10具有可以移动的无线网络终端2,处于各个接入点1(1-1~1-4)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无线网络终端2与形成该无线到达范围的接入点1(1-1~1-4)进行无线通信。
此处,各个接入点1-1~1-4之间连接的有线网络3是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来实现通信的网络。有线网络3的通信协议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进行遵循TCP/IP的通信。
无线网络终端2是可以与接入点1(1-1~1-4)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网络终端2只要能够按照规定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个人电脑(例如笔记本式PC)、手机、PDA终端、PHS终端等。
接入点1(1-1~1-4)具有规定的无线电波的到达范围,能够与处于该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无线网络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并且,接入点1(1-1~1-4)例如可以固定设置在墙壁和天井等上,例如可以适用能够容易装卸的结构、或者例如设在台车等上能够移动的结构。
在图1中,在各个接入点1-1~1-4的下面利用实线表示的圆圈,表示各个接入点1-1~1-4的无线到达范围。并且,在无线网络终端2处于多个接入点1-1~1-4的无线到达范围重叠的范围内时,无线网络终端2可以与任一个接入点1-1~1-4通信。另外,在图1中,各个接入点1-1~1-4相互不在彼此的无线到达范围内,所以各个接入点1-1~1-4之间不能进行无线通信。
图3是表示接入点1(1-1~1-4)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如图3所示,接入点1(1-1~1-4)至少具有控制部11、有线网络侧通信部12、无线通信部13。
控制部11控制接入点1(1-1~1-4)实现的功能,例如利用CPU、ROM、RAM等构成。并且,CPU读出存储在ROM中的处理程序并执行该处理程序,从而实现规定的功能。
有线网络侧通信部12连接有线网络3,是在各个接入点1-1~1-4之间收发数据的通信单元。本实施方式的有线网络侧通信部12如上面所述可以适用把TCP/IP作为通信协议的结构。
无线通信部13是与存在于自身接入点1-1~1-4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无线网络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无线通信部13例如可以适用把IEEE802.11a、802.11b、802.11g等作为通信协议的结构。
图4是表示接入点1(1-1~1-4)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在图4中,接入点1(1-1~1-4)实现的主要功能至少具有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交接功能11b、负荷分散功能11c。另外,这些功能11a~11c通过控制部11的CPU读出ROM中的处理程序并执行来实现。
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取入已来到的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信号,测定该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根据各个无线网络终端2的接收电场强度生成终端管理表111。此时,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在从无线网络终端2发来的无线信号的发送方不是自身接入点1时也接收,并测定接收强度。
一般(以往)的无线通信网络在无线网络终端2处于多个接入点1的无线到达范围的重叠范围内时,无线网络终端2与多个接入点1中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交换信息。因此,此时的无线信号的发送方成为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的地址,所以其他接入点1即使不在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到达范围时,由于无线信号的发送方不是自身装置1,所以将该无线信号废弃。
但是,本实施方式在无线信号的发送方不是自身装置1时,各个接入点1也不将从无线网络终端2发来的无线信号废弃,而是全部接收。由此,接入点1可以管理来自包括未连接的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网络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另外,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通过有线网络3以广播方式发送终端管理表111。另外,对应于此,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通过有线网络以广播方式从其他接入点1接收终端管理表111,将自身接入点管理的终端管理表111的内容和从其他接入点接收的终端管理表111的内容进行合成。
由此,接入点也接收本来不接收的无线信号,并生成表示该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和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111,由此可以把握网络中的各个接入点的连接状况。
进而,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根据终端管理表111,识别自身接入点1和相邻接入点1的位置关系。
这里,图5是表示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管理的终端管理表111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在图5中,终端管理表111的项目例如具有记录接入点、通信接入点、无线NW终端、上次时间、上次电场强度、此次时间、此次电场强度等。
“记录接入点”表示生成了该终端管理表111的接入点,“通信接入点”表示与无线网络终端2正进行通信的接入点。“无线NW终端”表示通信接入点正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网络终端2。此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接入点和无线网络终端的名称,实际上表示能够识别接入点和无线网络终端的内容、例如MAC地址。
“上次时间”表示从通信接入点中的无线网络终端2接收了电波的上次时间,“上次接收强度”指此时(上次)的通信接入点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并且,“此次时间”表示从通信接入点中的无线网络终端2接收了电波的此次时间,“此次接收强度”指此时的通信接入点中的接收电场强度。
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中、根据终端管理表111识别与相邻接入点1的位置关系(拓扑)的方法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交接功能11b如后面所述,根据通过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生成的终端管理表111,把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选择作为该无线网络终端2的父接入点候补,在接入点1之间识别父接入点候补。然后,仅在自身接入点1是父接入点候补的情况下,当从无线网络终端2接收ProbeReq命令时,返回对于ProbeReq命令的ProbeRsp命令。
也就是,能够使返回ProbeRsp命令的接入点不是接收到ProbeReq命令的所有接入点1,而只是成为父接入点候补的接入点。
因此,在接入点1侧能够预先确定通过无线网络终端2的交接形成的连接对象的切换对象,并且发送给无线网络终端2的ProbeRsp命令的数量少于以往。结果,相比以往容易确定基于移动的无线网络终端2的连接对象,确定连接对象所需的时间变短。
负荷分散功能11c如后面所述,根据通过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生成的终端管理表111,检索自身接入点1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网络终端2是否可以与自身接入点1以外的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当存在除自身接入点1以外的接入点1时,指示该接入点1作为该无线网络终端2的父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另外,负荷分散功能11c在发出指示以成为无线网络终端2的父接入点后,结束与该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通信。
另一方面,相对于此,在接受到成为父接入点的指示的接入点1中,若负荷分散功能11c收到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的ProbeReq命令,则发送Probsep命令,进行与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通信。
这样,在无线网络终端2可以与其他接入点1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与其他接入点1的无线通信,可以分散一台接入点1进行的无线通信的负担,所以能够实现网络的效率化。
(A-2)实施方式的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构成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10的接入点1的动作。
(A-2-1)接入点的位置关系识别处理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构成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10的接入点1的位置关系识别处理。
在这里,如图6所示,举例说明两台无线网络终端2-1及2-2可以与接入点1(1-1~1-4)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
此外,无线网络终端2-1与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1进行无线通信,无线网络终端2-2与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4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图7是表示接入点1的位置关系识别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在图7中,首先,当接入点1的电源被接通(S1)、并进行起动后,终端管理表111被初始化成记录内容全部被删除的状态(S2)。
接下来,无线网络终端2侧的电源也被接通,在将要开始无线通信时,无线网络终端2开始与最近的接入点1(在无线网络终端2中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进行无线通信。
就这里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简单地进行说明。例如,首先无线网络终端2无线发送ProbeReq命令。相对于此,处于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接入点1接收ProbeReq命令,并返回ProbeRsp命令。并且,在无线网络终端2中,开始与ProbeRsp命令的接收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进行无线通信。
另一方面,在接入点1中,在从无线网络终端2发来无线信号时,测定所发来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S3)。
在接入点1中,在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时,获取该无线信号中包含的发送方地址。并且,在接入点1中,所测定的接收电场强度及其接收时间被按照每个无线网络终端2记录在终端管理表111中(S4)。
此时,向终端管理表111的记录不仅由与无线网络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点1进行,而且由处于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所有接入点1进行。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无线网络终端2-1与接收电场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1进行无线通信,但接入点1-2和1-3属于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所以能够从无线网络终端2-1接收无线信号。因此,接入点1-2和1-3不将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1的无线信号废弃,而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并记录在终端管理表111中。
同样,在图6中,无线网络终端2-2与接入点1-4进行无线通信,但接入点1-3和1-4属于无线网络终端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所以能够从无线网络终端2-2接收无线信号。因此,接入点1-3也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并记录在终端管理表111中。
图8表示图6所示各个接入点1-1~1-4中的终端管理表111的记录内容示例。
图8(A)是接入点1-1的终端管理表111。接入点1-1位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无线到达范围内,所以能够测定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接入点1-1与无线网络终端2-1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如图8(A)所示,关于无线网络终端2-1,在“记录接入点”和“通信接入点”的项目中记录接入点1-1,并分别记录“上次时间”、“上次电场强度”、“此次时间”和“此次电场强度”。
另外,图8(B)和(C)是接入点1-2和1-3的终端管理表111。接入点1-2和1-3虽然位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无线到达范围内,但不进行无线通信,所以如图8(B)和(C)所示,关于无线网络终端2-1,在“记录接入点”的项目中分别记录接入点1-2和1-3,在“通信接入点”的项目中记录接入点1-1。
另外,接入点1-3虽然位于无线网络终端2-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但不进行无线通信(参照图6),所以如图8(C)所示,关于无线网络终端2-2,在“记录接入点”的项目中记录接入点1-3,在“通信接入点”的项目中记录接入点1-4。
另外,图8(D)是接入点1-4的终端管理表111。接入点1-4位于无线网络终端2-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而且进行无线通信,所以如图8(D)所示,关于无线网络终端2-2,在“记录接入点”和“通信接入点”的项目中记录接入点1-4。
在各个接入点1-1~1-4中,来自各个终端的接收强度被记录在终端管理表111中时,各个接入点1-1~1-4的终端管理表111以每个规定间隔通过有线网络3广播发送(S5)。
当从各个接入点1-1~1-4发送终端管理表111时,各个接入点1-1~1-4从其他的接入点1-1~1-4接收终端管理表111(S6)。
当从其他的接入点1-1~1-4接收终端管理表111时,在接入点1中,在自身接入点1的终端管理表111中管理所接收的终端管理表111(S7)。
图9表示图6的各个接入点1-1~1-4管理的终端管理表111的记录内容示例。
图9(A)是接入点1-1的终端管理表111。接入点1-1通过有线网络3接收并管理接入点1-2~1-4分别具有的终端管理表111,从而如图9(A)所示,可以完成有关无线网络终端2-1和2-2的终端管理表111。
此外,各个接入点1-1~1-4广播发送终端管理表111,所以如图9(A)、(B)、(C)、(D)所示,能够对各个接入点1-1~1-4分别保持相同内容的终端管理表111。
当合成终端管理表111后,在各个接入点1中与相邻接入点的位置关系得以识别(S8)。
这里,参照图10的流程图和图11的具体示例就与相邻接入点的位置关系识别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10中,在终端管理表111被合成时,判断终端管理表111的“记录接入点”项目中是否存在作为自身接入点1的接入点(S11)。
然后,在“记录接入点”项目中存在作为自身接入点1的接入点的情况下,从把该自身接入点1作为记录接入点时的表内容中抽取出无线网络终端2(S12)。此外,在“记录接入点”项目中不存在作为自身接入点1的接入点的情况下就结束。
例如,图11是接入点1-1中的终端管理表111。在图11中,接入点1-1参照终端管理表111,检索“记录接入点”项目是接入点1-1的接入点,抽取记录在所检索的接入点1-1的“无线NW终端”项目中的无线网络终端2-1。
接下来,在抽取无线网络终端2时,判断是否存在“无线NW终端”项目中具有所抽取的无线网络终端2的数据(S13)。
然后,在存在作为“无线NW终端”项目具有无线网络终端2的数据时,能够抽取出记录在该数据的“记录接入点”中的接入点1(S14),并把所抽取出的接入点1识别为相邻接入点(S15)。
例如,在图11的情况下,抽取“无线NW终端”项目中具有在接入点1-1中抽取的无线网络终端2-1的“接入点1-1”、“接入点1-2”和“接入点1-3”。
此时,由于接入点1-1是自身接入点,所以相邻接入点可以识别为“接入点1-2”和“接入点1-3”。
如上所述那样,可以识别自身接入点的相邻接入点。
另外,在接入点1-2~1-4中也同样进行相邻接入点的识别,可以识别为接入点1-2的相邻接入点是“接入点1-1”和“接入点1-3”,接入点1-3的相邻接入点是“接入点1-1”、“接入点1-2”和“接入点1-4”,接入点1-4的相邻接入点是“接入点1-3”。
通过以上处理,各个接入点1就可以识别与相邻接入点的位置关系(图7的S9),在图11示例的情况下,各个接入点1可以识别如图12所示那样的位置关系。
(A-2-2)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交接处理
其次,参照图13,说明在图6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10中,无线网络终端2-1从接近接入点1-1的一侧向接近接入点1-3的一侧移动时,切换与无线网络终端2-1通信的接入点1的交接处理。
图13是说明无线通信网络***10中的交接处理的说明图。
首先,在图13中,无线网络终端2-1与接入点1-1进行无线通信(S21)。
此时,与在图7中说明过的情况相同,处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各个接入点1接收无线网络终端2-1发送的所有无线信号,测定接收电场强度(图7的S3、S4)。并且,各个接入点1-1~1-4定期地广播发送终端管理表111,进行终端管理表111的管理(图7的S5~S7)。
在各个接入点1-1~1-4中终端管理表111被合并时,在各个接入点1-1~1-4中参照终端管理表111进行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1的接收电场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是哪个接入点的判断。然后,把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1的接收电场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确定为父接入点候补,在各个接入点1-1~1-4之间相互定期地进行这一情况的通信,以预先进行识别(S22)。
例如,在图13的示例中,终端管理表111被参照,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1的接收电场强度最强的接入点被判断为是接入点1-3时,在各个接入点1-1~1-4之间,接入点1-3被确定识别为父接入点候补。由此,各个接入点1-1~1-4可以共同识别父接入点候补。
此外,用于确定并识别该父接入点候补的各个接入点之间的通知是定期进行的。因此,在图13中,在通过无线网络终端2-1发送ProbeReq命令之前,设各个接入点之间的通知为一次来表示,但是当然也可以进行数次。
之后,无线网络终端2-1移动到接入点1-3侧,在无线网络终端2-1中,来自当前正在进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点1-1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例如,接收电场强度低于阈值),无线网络终端2-1发送ProbeReq命令(S23)。
当从无线网络终端2-1发送ProbeReq命令时,只有被确定为父接入点候补的接入点1-3返回相对于ProbeReq命令的ProbeRsp命令(S24)。
此时,例如接入点1-1和1-2处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无线到达范围内,可以从无线网络终端2-1接收ProbeReq命令。
但是,在S22,接入点1-1和1-2预先识别相对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父接入点候补是接入点1-3,自身接入点1-1和1-2不是父接入点候补,所以临时停止相对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ProbeRsp命令的返回功能,不返回ProbeRsp命令。
相对于此,由于接入点1-3被识别为父接入点候补,所以直接起动对于无线网络终端2-1的ProbeRsp命令的回复功能,返回ProbeRsp命令。
通过这样进行处理,就可以因缩短ProbeRsp命令的回复次数为多次而导致的无线网络终端2-1中的连接对象确定为止的时间。
在S24,接入点1-3发送的ProbeRsp命令被赋予给无线网络终端2-1时,在无线网络终端2-1和接入点1-3之间进行规定的连接处理(Authentication和Reassociation等),与无线网络终端2-1进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点被从接入点1-1切换为接入点1-3,无线网络终端2-1与接入点1-3进行无线通信(S25)。
这样一来,进行无线通信网络***10中的交接处理。
(A-2-3)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负荷分散处理
在下面,参照图16的说明图来说明具有图14所示那样的无线通信网络***10的结构,且因三台无线网络终端2-1~2-3连接着一台接入点1-1而使接入点1-1的处理负荷进行分散的动作。
此外,设此时的接入点1-1具有的终端管理表111的内容为图15所示的内容。
在图16中,接入点1-1连接三台无线网络终端2-1~2-3(S31)。
接入点1-1参照终端管理表111检索连接中的无线网络终端2-1~2-3,并其检索出的多个无线网络终端2-1~2-3中选择接收电场强度最低的无线网络终端2(S32)。
例如,若参照图15的终端管理表111,接入点1-1就可知与接入点1-1连接着的无线网络终端2-1~2-3之中、无线网络终端2-2的接收电场强度最低。
然后,在接入点1-1中,当接收电场强度最低的无线网络终端2-2被选择时,参照终端管理表111,检索处于该无线网络终端2-2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接入点1是否具有自身接入点1-1以外的接入点(S33)。
例如,参照图15的终端管理表111,在“无线NW终端”项目中记录有“无线网络终端2-2”的表内容为“N0.5”,从该表内容的“记录接入点”项目中检索“接入点1-2”。
在该检索结果为没有自身接入点1-1以外的接入点的情况下,再次返回S32,其次对接收电场强度较低的无线网络终端2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一方面,若检索结果为可以检索到自身接入点1-1以外的接入点,则选择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2的接收电场强度最强的接入点1,并将该接入点作为父接入点候补,通过有线网络3发送这一情况。此时,接入点1-1对其他的接入点1-3和1-4分别进行委托以不成为父接入点候补(S34)。
例如,在图15中,除接入点1-1之外,能够接收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2的无线信号的只有接入点1-2,所以接入点1-2被选择成为父接入点候补。
之后,接入点1-1结束与无线网络终端2-2的无线通信(S35)。
其后,无线网络终端2-2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点1,而发送ProbeReq命令(S36)。
当作为父接入点候补的接入点1-2接收来自无线网络终端2-2的ProbeReq命令时,只有接入点1-2返回对于ProbeReq命令的ProbeRsp命令(S37),在无线网络终端2-2和接入点1-2之间连接处理得以进行(S38)。
由此,对于与接入点1-1相连接的无线网络终端2-2,就能够把连接对象从接入点1-1切换为接入点1-2,所以能够减少接入点1-1的收容终端,能够减轻接入点1-1的处理负荷。
此外,也可以在接入点1-1中进行处理负荷的确认。然后,在接入点1-1的处理负荷未变小的情况下返回S32,进一步进行负荷分散处理,在接入点的处理负荷的负担变小的情况下就结束负荷分散处理(S39)。
(A-3)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也取入未连接的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无线信号,并测定该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且也获得来自其他接入点1的信息,并生成终端管理表111,从而就可以得知与相邻的其他接入点1的位置关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终端管理表111来确定对于某无线网络终端2的父接入点候补,在无线网络终端2移动时,只有成为该父接入点候补的接入点1返回ProbeRsp命令,所以无线网络终端2能够将一个接入点作为连接对象容易地进行切换,故在连接对象切换上不花费时间,通信的中断将会减少。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连接着多个无线网络终端2的情况下,可以参照终端管理表111来检索对于接收电场强度最低的无线网络终端的其他连接对象,并能够切换连接对象,所以接入点1的处理负荷减少,同时作为网络的通信效率亦变好。
(B)其他实施方式
(B-1)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在无线LAN环境下的过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以数字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例如,Zigbee(注册商标),Bluetooth(注册商标),手机***、PHS等***)。
(B-2)如果能够创建终端管理表111的话,就可以采取接入点具有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交接功能11b、负荷分散功能11c作为分别独立的功能或组合功能的结构。
(B-3)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各个接入点1之间通过有线网络3被连接起来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在各个接入点1之间收发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则并不限定于有线网,也可以适用于无线网或者使有线网和无线网结合起来的网络。
(B-4)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识别功能11a的说明中,设只能得知与其他接入点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某个接入点登记绝对的位置信息,以识别更详细的接入点的位置。
(B-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接功能11b的说明中,参照“此次电场强度”项目来确定父接入点候补。但是,也可以使用“上次电场强度”和“此次电场强度”的历史变化来确定。例如,可以把电场强度的历史变化减弱的(例如从“-60dbm”变为“-65dbm”的)从父接入点候补中去除掉。由此,在父接入点候补确定之际,就可以把历史变化增强的接入点作为对象,并减少对象数量,所以能够更为简单地确定。

Claims (6)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并构成实现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该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所有无线信号;
***侧通信单元,将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对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定期地进行收发;
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基于上述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和上述***侧通信单元所接收的来自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息和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
位置关系识别单元,参照上述终端管理表,基于来自同一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息,识别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关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管理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还具有连接对象切换单元,基于上述终端管理表,仅在自身装置成为来自同一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最强的连接对象候补的情况下,返回对于无线终端所发送的是否存在确认消息的应答信息,并执行连接对象切换。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管理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还具有负荷分散单元,在自身装置连接着多个上述无线终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终端管理表,把连接对象切换为上述多个上述无线终端之中接收强度较低的无线终端和可以接收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并构成实现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该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所有无线信号;
***侧通信单元,将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对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定期地进行收发;
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基于上述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和上述***侧通信单元所接收的来自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信息和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
连接对象切换单元,基于上述终端管理表,仅在自身装置成为来自同一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最强的连接对象候补的情况下,返回对于无线终端所发送的存在与否确认消息的应答信息,并执行连接对象切换。
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连接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并构成实现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网络***,该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无线通信单元,不仅接收连接着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无线信号,还接收未连接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出的所有无线信号;
***侧通信单元,将自身装置具有的信息对构成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定期地进行收发;
终端管理表生成单元,基于上述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和上述***侧通信单元所接收的来自其他无线通信单元的接收信息,生成表示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个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信息和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连接对象信息的终端管理表;以及
负荷分散单元,在自身装置连接着多个上述无线终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终端管理表,把连接对象切换为上述多个上述无线终端之中接收强度较低的无线终端和可以接收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6.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以及多个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与处于自身装置的无线到达范围内的上述各个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并实现上述各个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的,该无线通信网络***的特征在于:
上述各个无线通信装置是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0610002415.8A 2005-02-18 2006-01-27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2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42810 2005-02-18
JP2005-042810 2005-02-18
JP2005042810A JP4600079B2 (ja) 2005-02-18 2005-02-18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2692A true CN1822692A (zh) 2006-08-23
CN1822692B CN1822692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91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241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2692B (zh) 2005-02-18 2006-01-27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46111B2 (zh)
JP (1) JP4600079B2 (zh)
CN (1) CN1822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2418A1 (fr) * 2006-09-15 2008-03-20 Japan System Project., Ltd. dispositif de SAISIE de commandes destinÉ À un restaurant et systÈme de saisie de commandes utilisant celui-ci
US20090149184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Nokia Corporation Load balancing by terminal tying
WO2009071987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Nokia Corporation Load balancing by terminal tying
JP2009232155A (ja) * 2008-03-24 2009-10-08 Nec Infrontia Corp 無線lanシステム、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輻輳制御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901800B2 (ja) * 2008-04-14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局なら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
US8098590B2 (en) * 2008-06-13 2012-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103287B2 (en) * 2008-09-30 2012-01-24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wireless signal components
JP5288460B2 (ja) * 2008-10-03 2013-09-11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おけるローミング方法
US8204029B2 (en) * 2008-11-10 2012-06-19 Cisco Technology, Inc. Mobile intelligent roaming using multi-modal access point devices
US8805407B2 (en) 2012-08-31 2014-08-12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ca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pectrum
US8886161B2 (en) 2012-10-05 2014-11-11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spectrum usage of mobile carriers
US9100926B2 (en) 2013-08-01 2015-08-04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base station location
JP6044598B2 (ja) * 2014-07-02 2016-1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22124B2 (en) * 2014-07-10 2017-04-11 Viavi Solutions Uk Limited Techniques for improved alloc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using geolocation and handover management
US9571979B2 (en) 2015-06-10 2017-02-14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 tower location estimation using multiple types of data sources
JP2017022556A (ja) * 2015-07-10 2017-01-2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472648B (zh) * 2015-11-24 2018-03-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调制解调器和移动终端
WO2017196040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를 자동적으로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09718B1 (ko) 2016-05-09 2021-10-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를 자동적으로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8838A (ja) * 1988-03-30 1989-10-04 Anritsu Corp 無線局装置
FI105515B (fi) * 1995-05-24 2000-08-31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kanavanvaihdon nopeuttamiseksi sekä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JP3477600B2 (ja) * 1996-07-19 2003-12-10 日本電気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
JP3884774B2 (ja) * 1997-04-17 2007-02-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
JP3625269B2 (ja) 2000-03-14 2005-03-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JP2002185458A (ja) * 2000-12-13 2002-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JP3939142B2 (ja) 2001-12-07 2007-07-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位置登録エリア構成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JP4155740B2 (ja) * 2002-01-11 2008-09-2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無線通信端末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基地局
CN1269368C (zh) * 2003-06-19 2006-08-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
JP4427415B2 (ja) * 2004-08-05 2010-03-10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無線制御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2692B (zh) 2010-05-12
US7546111B2 (en) 2009-06-09
JP2006229756A (ja) 2006-08-31
JP4600079B2 (ja) 2010-12-15
US20060189317A1 (en) 200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2692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网络***
CN1228992C (zh) 位置登陆区域构成方法、移动通信***、以及无线基站
CN1535045A (zh) 通信终端、基站、服务器、网络***和切换方法
CN100336409C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及其方法以及管理设备、基站和终端
CN1909732A (zh) 使用混合网络的越区切换***与方法
CN1697538A (zh) 无线基站设备设置***和方法
CN1305234C (zh) 多跳式通信***、无线电控制站、无线电站和多跳式通信方法
CN1610439A (zh) 切换方法及移动通信***
CN1767688A (zh) 位置登记方法、信息分配方法、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816171A (zh) 移动节点、基站、路由器以及分组通信***
CN1305257C (zh)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291617C (zh) 小区控制方法和小区***
CN1728857A (zh) 多模式移动终端和利用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触发通信业务的方法
WO2007039941A1 (ja) 携帯通信装置
CN1722693A (zh) 无线lan通信***、无线lan连接方法及无线lan终端装置
CN1575019A (zh) 提醒通讯装置使用者已达第一标地的邻区的方法及其***
CN1842038A (zh) 服务装置、客户端连接目的地切换控制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599508A (zh)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控制***和移动终端
CN1709007A (zh) 用于更好地选择使数据服务可用的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855867A (zh) 用于在无线网格网络中分发移动站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417C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它的控制方法
CN1852202A (zh) 负荷分散处理***、无线访问装置和无线网络
CN1443012A (zh) 切换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移动通信***
CN101471877A (zh) 异构网络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299C (zh) 通过无线分组通信进行一对多数据传输的传输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