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9999A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9999A
CN1769999A CNA2005101175786A CN200510117578A CN1769999A CN 1769999 A CN1769999 A CN 1769999A CN A2005101175786 A CNA2005101175786 A CN A2005101175786A CN 200510117578 A CN200510117578 A CN 200510117578A CN 1769999 A CN1769999 A CN 1769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vable plate
plate
principal axis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75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3990C (zh
Inventor
黑田明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69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39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399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7Optical 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keyst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Convergence or focus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成投影机的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其具备:固定板(81);第1移动板(82),其可以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移动,该Y轴方向及X轴方向在和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相互正交;第1调整驱动部(86),其用来使第1移动板(82)沿Y轴方向进行移动;第2移动板(83),其可以沿X轴方向移动,并且和第1移动板(82)接合,使第1移动板(82)沿X轴方向移动;以及第2调整驱动部(87),其用来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对固定板(81)沿投影方向进行叠层配置。第1移动板(82)对固定板(81)可以移动地进行接触,用来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会议、学会、展示会等的展示中使用投影机已为众所周知。该投影机用来把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再加以合成,由投影光学装置进行放大投影并投影到屏幕上。
对于这种投影机而言,有时将投影机固定到较低的位置向上方倾斜地进行投影,或有时固定到较高的位置向下方进行倾斜投影。为此,针对光调制装置等的光学***,设置下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技术已为众所周知(例如,参见文献:特开2003-315916号公报),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用来沿与射出光束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使投影光学装置进行移动。
文献中记述的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固定基座,因具有其两侧部被弯折且相互相对的支持片而呈凹形状;移动基座,用来支持投影光学装置,并因在其两侧部上具有台阶部而呈凸形状;以及支承机构,当使固定基座和移动基座相对时安装到支持片和台阶部之间。而且,移动基座被支承机构所导向而相对固定基座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使投影光学装置沿上下方向移动。
近年来,不限于沿上下方向变更投影位置的垂直方向的倾斜投影,还要求可实现沿左右方向变更投影位置的水平方向的倾斜投影的结构。
但是,采用文献中记述的投影位置调整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垂直方向的倾斜投影,却不是处理水平方向的倾斜投影的结构。为此,不能谋求投影机便利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可以沿下述2个轴方向调整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位置,并谋求便利性的提高,上述2个轴方向在与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分别正交。
本发明的投影机具备:光调制装置,用来将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并形成光学像;投影光学装置,用来对通过上述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以及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用来使上述投影光学装置在与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进行移动,调整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位置;其特征为,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固定板,固定于该投影机内部;第1移动板,可以沿第1轴方向及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该第1轴方向及第2轴方向在与上述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相互正交;第1调整驱动部,用来使上述第1移动板沿上述第1轴方向移动;第2移动板,可以沿上述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并且和上述第1移动板接合,使上述第1移动板沿上述第2轴方向移动;以及第2调整驱动部,用来使上述第2移动板沿上述第2轴方向移动;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固定板沿上述投影方向或与上述投影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叠层配置,上述第1移动板对上述固定板可移动地进行接触,用来支持并固定上述投影光学装置。
在此,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在将投影机设置到预定位置的状态下,按投影机自重作用的垂直轴方向(上下方向)设定第1轴方向,按和上述垂直轴方向正交的水平轴方向(左右方向)设定第2轴方向。另外,相反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按上述垂直轴的方向(上下方向)设定第2轴方向,按上述水平轴的方向(左右方向)设定第1轴方向。
另外,第1调整驱动部及第2调整驱动部的结构,只要可以使上述第1移动板沿第1轴方向移动并使上述第2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就可以采用任一种结构。
在本发明中,在第1移动板上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通过驱动第1调整驱动部,第1移动板沿第1轴方向进行移动。也就是说,可以使投影光学装置沿第1轴方向移动,将投影位置沿第1轴方向调整。另外,通过驱动第2调整驱动部,第2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因为第2移动板和第1移动板接合,所以与第2移动板一并,第1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也就是说,可以使投影光学装置沿第2轴方向移动,将投影位置沿第2轴方向调整。
因而,可以沿下述2个轴方向调整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位置,谋求投影机便利性的提高,上述2个轴方向在与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分别正交。
此外,作为沿第1轴方向及第2轴方向调整投影位置的其他结构,可以考虑下面的结构。
例如,对固定板安装第1移动板,使之可以沿第1轴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对第1移动板使第2移动板与之接合,使之可以沿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然后,在第2移动板上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采用这种结构,通过使第1移动板沿第1轴方向移动,与第1移动板一并,第2移动板沿第1轴方向进行移动。也就是说,可以使投影光学装置沿第1轴方向移动,将投影位置沿第1轴方向调整。另外,通过使第2移动板相对第1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可以使投影光学装置沿第2轴方向移动,将投影位置沿第2轴方向调整。
但是,就上述结构来说,由于其构成为,用来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的第2移动板介由第1移动板安装到固定板上,因而例如在因第1移动板及第2移动板制造公差等的影响而在各部件间产生了间隙的情况下,当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易于出现波动,难以以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本发明中,由于用来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的第1移动板相对固定板可移动地进行接触,因而导致其沿着固定板进行移动。因此,和上述结构相比,当使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的第1移动板移动时,第1移动板不出现晃动,也就是当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第1移动板通过与上述固定板对向的端面支持并固定上述投影光学装置。
可是,在其构成为第1移动板通过与固定板对向的端面相反侧的端面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时,需要将投影光学装置中用来支持并固定于第1移动板上的部位(例如,凸缘部)插通到第2移动板中,并固定到第1移动板的与固定板对向的端面相反侧的端面上。为此,需要在第2移动板上形成可插通上述部位的构造,使第2移动板的结构复杂化。另外,在考虑到第2移动板的强度时,需要将第2移动板形成得较大,无法谋求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1移动板靠与固定板对向的端面支持并固定投影光学装置,因而不需要在第2移动板上形成可插通上述部位的结构,能够谋求第2移动板结构的简单化。另外,还可以良好维持第2移动板的强度,也能谋求第2移动板的小型化,进而谋求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辅助板,配置为,和上述固定板连接,在和上述固定板之间可以夹持安装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第2移动板;加载部件,介入安装于上述第1移动板和上述第2移动板之间以及上述第2移动板和上述辅助板之间中的至少任一部件间,用来使上述第2移动板相对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辅助板之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加载。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1移动板和第2移动板之间以及第2移动板和辅助板之间之中的至少任一部件间介入安装加载部件,因而可以使第2移动板相对第1移动板及辅助板之中的任一个进行加载。因此,可以利用加载部件来填充在第2移动板和第1移动板及/或辅助板之间因制造公差等而产生的间隙,并且当使第2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移动时,可以使第2移动板不出现晃动,使第2移动板良好移动。另外,如上所述,通过介入安装加载部件,致使第1移动板也对固定板进行加载,对于固定板也可以使第1移动板良好移动。因而,当使各移动板进行移动而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更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辅助板可以沿上述第2轴方向进行移动地接合,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基体,对上述第2移动板沿上述第1轴方向进行配置,用来限制上述第2移动板在上述第1轴方向的移动;和加载部件,介入安装于上述基体和上述第2移动板之间,用来使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辅助板沿上述第1轴方向进行加载。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基体和第2移动板之间介入安装了加载部件,因而可以使第2移动板对辅助板进行加载。因此,可以利用加载部件来填充在第2移动板和辅助板之间因制造公差等而产生的间隙,并且当使第2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移动时,第2移动板不出现晃动,可以使第2移动板良好移动。因而,当使第2移动板沿第2轴方向移动而将投影位置沿第2轴方向调整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更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加载部件具有圆筒形状,并且在上述第1移动板上的与上述第2移动板对向的端面及上述第2移动板上的上述第1轴方向侧的端面之中的至少任一端面上,形成可配置上述加载部件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加载部件具有圆筒形状,因而例如使该加载部件为对树脂材料等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的模制品,借此易于进行该加载部件的制造,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减低,并且还能谋求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轻质化。
另外,由于在第1移动板上的与第2移动板对向的端面及第2移动板上的第1轴方向一侧的端面之中的至少任一个端面上形成凹部,因而可以在该凹部中配置加载部件,并能够随同第1移动板及第2移动板的移动,使加载部件进行移动。因此,可以良好维持利用加载部件得到的加载状态,并且当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更进一步的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加载部件,以对于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第2移动板之中所配置的移动板的移动方向,使上述加载部件的圆筒轴成正交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凹部中。
根据本发明,由于加载部件,以对于所配置的移动板的移动方向使圆筒轴成正交的方式配置于凹部中,因而当使移动板进行移动时,加载部件的圆筒状的轴方向端部不对其他部件(例如,第2移动板、基体)产生机械性干涉,可以使移动板顺畅地移动。
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由多个透镜和镜筒构成,该镜筒可以变更上述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地收置上述多个透镜;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基体,安装于上述固定板上;杆构件,对上述基体可以移动地进行安装;相对位置变更部,安装于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的镜筒上,用来按照上述杆构件的移动在上述镜筒中变更上述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上述杆构件及上述相对位置变更部具有相互接合、可以按照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的上述第1轴方向及上述第2轴方向的移动来变更接合状态的接合结构。
根据本发明,由于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基体、杆构件及相对位置变更部,因而不仅可以进行投影位置的调整,通过变更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还可以进行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
另外,由于杆构件及相对位置变更部的接合结构可以按照投影光学装置的第1轴方向及第2轴方向的移动来变更接合状态,因而即使在投影光学装置进行了移动时,仍可以进行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前面一侧看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2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机的内部结构。
图3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机的内部结构。
图4模式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组件的光学***。
图5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
图6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
图7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
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中装置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9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调整驱动部的结构。
图10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调整驱动部的结构。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倍率、焦点调整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倍率、焦点调整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1.外观结构〕
图1是从上方前面一侧看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
投影机1用来将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并放大投影到屏幕等的投影面上。该投影机1如图1所示,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装壳体2及从该外装壳体2外露、作为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透镜3。
投影透镜3作为在筒状的镜筒31(参见图8)内收置多个透镜的组透镜来构成,用来对通过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按照图像信息调制后的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另外,该投影透镜3具有从镜筒31基端方的外周部分向外侧扩展的平面视大致矩形状的凸缘部32(参见图8),并且利用该凸缘部32与下述的投影位置调整装置进行连接。
还有,虽然具体的图示予以省略,但是镜筒31通过连接多个部件来构成,并由多个部件来支持多个透镜。这些多个部件之中的至少2个部件对于其他部件可旋转地构成。而且,投影透镜3构成为,可以通过使上述至少2个部件进行旋转,来变更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焦点调整。
外装壳体2是一种合成树脂制的壳体,用来收置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该外装壳体2如图1所示,具备:上部壳体21,用来覆盖装置主体的上部部分;下部壳体22,用来覆盖装置主体的下部部分(参见图2、图3)。
上部壳体21形成为,具有大致容器形状,该大致容器形状分别形成外装壳体2的上面、前面、侧面及背面。
在该上部壳体21上,其上面如图1所示,在后方一侧大致中央部分上用来实施投影机1的调整操作的多个操作按钮211沿左右方向延伸地露出。而且,若适当按下这些操作按钮211,则和配置于内部、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上所安装的触动开关进行接触,可以进行预期的操作。
还有,上述电路基板和下述的控制基板进行电连接,将相应于操作按钮211的按下的操作信号输出到上述控制基板。
另外,如图1所示,从位于上面的前方一侧的由前方看起来的右侧部分,构成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参见图5~图7)的2个旋钮861、871及2个杆构件921、922外露,该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用来实施投影透镜3的投影位置调整、投影透镜3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
若使2个旋钮861、871之中的旋钮861向Y1方向(前方)进行旋转,则投影透镜3向Y3方向(下方)移动,若使旋钮861向Y2方向(后方)进行旋转,则投影透镜3向Y4方向(上方)移动。另外,若使旋钮871向X1方向(从投影机1后方看上去的右向)进行旋转,则投影透镜3向X3方向(右向)移动,若使旋钮871向X2方向(从投影机1后方看上去的左向)进行旋转,则投影透镜3向X4方向(左向)移动。
另外,若使2个杆构件921、922之中的杆构件921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则构成投影透镜3的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产生变更,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另外,若使杆构件922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则构成投影透镜3的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产生变更,实施投影图像的焦点调整。
还有,对于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详细结构,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再者,如图1所示,在从上面前方看上去的左侧后方一侧形成矩形状的开口212,并且在该开口212上接合灯罩213。而且,通过将灯罩213取下,就可以经由开口212对构成投影机1装置主体的下述光源装置进行更换。
另外,在该上部壳体21上,在从前方看上去的左侧侧面如图1所示,形成排气口214,用来将外装壳体2内部的空气向外装壳体2外部排出。
再者,在该上部壳体21上,其前面如图1所示,在从前方看上去的右侧部分上向外装壳体2的内侧凹陷,并且在该凹陷处的中心部分上形成大致圆形状的开口215。而且,该开口215用来使投影透镜3的前端部分外露。
另外,如图1所示,在开口215的下方一侧形成2个开口216、217。从这些开口216、217之中的开口216,露出用来切换投影机1的启动关闭状态的电源开关25。另外,从开口217,使***式连接器26外露,可以将外部的电力供应给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
再者,如图1所示,在从前面前方看上去的左侧部分上设置接口盖218,通过打开该接口盖218,使用来输入来自外部电子设备的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等的多个连接端子(未图示)外露。而且,在上述多个连接端子上连接有用来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接口基板(未图示)。
还有,上述接口基板和下述的控制基板进行电连接,并且把由上述接口基板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控制基板。
再者还有,如图1所示,在从前面前方看上去的左侧部分上,和上述侧面上所形成的排气口214相同,形成排气口214,用来将外装壳体2内部的空气向外装壳体2外部排出。
〔2.内部结构〕
图2及图3表示的是投影机1的内部结构。具体而言,图2表示的是从图1的状态将上部壳体21取下后的状态。图3表示的是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将电源组件、冷却组件、控制基板及扬声器取下后的状态。
在外装壳体2的内部如图2或图3所示,收置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具备:平面视大致L字状的光学组件4,沿着外装壳体2的长度方向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一个端部向前方延伸;控制基板5(图2),配置于该光学组件4的上方;电源组件6(图2),配置于光学组件4的L字状内侧;冷却组件7(图2),用来对外装壳体2内部进行冷却;以及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用来实施投影透镜3的位置调整及投影透镜3的倍率、焦点调整。
〔2-1.光学组件的结构〕
图4模式表示的是光学组件4的光学***。
光学组件4用来将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该光学组件4如图4所示,在功能上大致分为积分器照明光学***41、色分离光学***42、中继光学***43、光学装置44以及用来收置配置这些光学部件41~44的光学部件用壳体45。
积分器照明光学***41是一种光学***,用来使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在照明光轴正交面内的照度变得均匀。该积分器照明光学***41的结构具备:光源装置411、第1透镜阵列412、第2透镜阵列413、偏振转换元件414及重叠透镜415。
光源装置411具备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1A及反射器411B。而且,从光源灯411A所射出的放射状光束由反射器411B进行反射成为大致平行光束,不断向外部射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源灯411A采用高压水银灯,作为反射器411B采用抛物面镜。还有,作为光源灯411A,并不限于高压水银灯,例如也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卤素灯等。另外,虽然作为反射器411B采用了抛物面镜,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在由椭圆面镜构成的反射器的射出面上配置有平行化凹透镜的结构。
第1透镜阵列412具备下述小透镜按矩阵状排列的结构,该小透镜从照明光轴方向看上去具有大致矩形的轮廓。各小透镜用来将从光源灯411A所射出的光束分割成部分光束,沿照明光轴方向射出。
第2透镜阵列413的结构与第1透镜阵列412大致相同,具备小透镜按矩阵状排列的结构。该第2透镜阵列413与重叠透镜415一并,具有下述功能,也就是使第1透镜阵列412的各小透镜的像成像于光学装置44的下述的液晶面板上的功能。
偏振转换元件414用来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413的光转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借此提高了光学装置44中光的利用效率。
具体而言,由偏振转换元件414转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后的各部分光束,通过重叠透镜415最终基本都重叠到光学装置44的下述的液晶面板上。对于使用了调制偏振光之类型的液晶面板的投影机来说,由于只能利用1种偏振光,因而只是来自发出任意偏振光的光源灯411A的光束的大致一半能被利用。因此,通过使用偏振转换元件414,将从光源灯411A所射出的光束转换成大致1种偏振光,使光学装置44中光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还有,这种偏振转换元件414例如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已进行了阐述。
色分离光学***42具备2片分色镜421、422和反射镜423。从积分器照明光学***41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通过2片分色镜421、422,被分离成红(R)、绿(G)、蓝(B)3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43具备入射方透镜431、中继透镜433以及反射镜432、434。该中继光学***43具有下述功能,也就是将作为通过色分离光学***42所分离出的色光的蓝色光引导到光学装置44的下述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上的功能。
此时,通过色分离光学***42的分色镜421,透射从积分器照明光学***41所射出的光束之中的绿色光成分和蓝色光成分,并且红色光成分进行反射。由分色镜421所反射的红色光通过反射镜423进行反射,并经过场透镜419到达红色光用液晶面板。该场透镜419用来将从第2透镜阵列413所射出的各部分光束转换成对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设置于蓝色光及绿色光用液晶面板的光入射方的场透镜419,也是相同的。
另外,在透射分色镜421的蓝色光和绿色光之中,绿色光通过分色镜422进行反射,并经过场透镜419到达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另一方面,蓝色光透射分色镜422,经过中继光学***43,再经过场透镜419到达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
还有,之所以对蓝色光使用中继光学***43的原因是,因为蓝色光的光程长度比其他色光的光程长度长,所以要防止因光的发散而引起的光利用效率下降。也就是说,是为了将入射到入射方透镜431的部分光束,按原状传送到场透镜419。还有,虽然在中继光学***43中设为通过有3种色光之中的蓝色光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红色光的结构。
光学装置44用来将所入射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彩色图像。该光学装置44具备:3个入射方偏振板442,用来入射由色分离光学***42所分离出的各色光;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设红色光用为441R,绿色光用为441G,蓝色光用为441B)及射出方偏振板444,其配置于该入射方偏振板442的后级;以及十字分色棱镜445。
液晶面板441例如采用多晶硅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来作为开关元件,并且在对向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内密封封入了液晶。而且,该液晶面板441将通过入射方偏振板442入射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予以射出。
入射方偏振板442用来只使通过色分离光学***42所分离出的各色光之中的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吸收其他的光束,并且是一种在蓝宝石玻璃等的基板上粘贴了偏振膜的偏振板。
另外,射出方偏振板444的结构也与入射方偏振板442大致相同,用来只使从液晶面板441所射出的光束之中的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并吸收其他的光束,使之透射的偏振光的偏振轴其设定为,对于在入射方偏振板442上使之透射的偏振光的偏振轴成正交。
十字分色棱镜445用来合成从射出方偏振板444所射出、对每种色光调制后的光学像,而形成彩色图像。在该十字分色棱镜445上,用来反射红色光的多层电介质膜以及用来反射蓝色光的多层电介质膜沿4个直角棱镜的边界设置成大致X字状,并且利用这些多层电介质膜来合成3种色光。
〔2-2.控制基板的结构〕
控制基板5作为安装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处理装置的电路基板来构成,用来对投影机1的整体进行控制。例如,该控制基板5根据从上述接口基板输出的信号来驱动液晶面板441并进行控制。然后,液晶面板441实施光调制而形成光学像。另外,例如该控制基板5对从上述接口基板输出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将预定的信号输出到分别配置于外装壳体2的后方角部分上的扬声器23、24(图2)。然后,扬声器23、24,基于所输入的信号输出声音。进而,例如该控制基板5还输入从和上述操作按钮211连接的电路基板输出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对投影机1的构成部件适当发出控制指令。
〔2-3.电源组件的结构〕
电源组件6用来给光源装置411及控制基板5等供应电力,并且如图2所示,沿着外装壳体2的前面进行配置。该电源组件6如图2所示,将具备电源电路的电源块61和灯驱动块62叠层配置。
电源块61用来将通过连接到***式连接器26上的电源电缆从外部所供应的电力,供应给灯驱动块62及控制基板5等。该电源块61具备:电路基板611,将变压器和转换电路等安装到单面,该变压器用来将输入的交流转换成预定电压,该转换电路用来将来自该变压器的输出转换成预定电压的直流;以及筒形部件612,用来覆盖该电路基板。其中,筒形部件612由铝构成,并且形成为两端被开口的大致箱状。
灯驱动块62具备将转换电路等安装于单面的电路基板621,该转换电路用来给上述光源装置411以稳定的电压供应电力,从电源块61所输入的工业用交流电流通过该灯驱动块62进行整流并转换,变为直流电流、交流矩形波电流向光源装置411(图4)供应。此外,灯驱动块62和电源块61的筒形部件612相同,具备筒形部件622,用来覆盖电路基板621。
〔2-4.冷却组件的结构〕
冷却组件7用来冷却投影机1内部的发热部件。该冷却组件7如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多叶片风扇71,用来向投影机1内部导入外部的冷却空气;以及排气装置72,用来将投影机1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多叶片风扇71位于投影透镜3的侧方,其吸气面与外装壳体2上的上部壳体21的从前方看上去的右侧侧面上所形成的吸气口(未图示)对向,其排出面的配置为朝向后方。
另外,虽然具体的图示予以省略,但是在多叶片风扇71的排出口上连接导管,从多叶片风扇71排出的冷却空气通过上述导管被引导向构成光学组件4的光学装置44下方一侧,并从下方朝向上方在液晶面板441和十字分色棱镜445之间的间隙进行流通。
排气装置72如图2所示,具备轴流风扇721和导管722。
轴流风扇721如图2所示,其吸气面与光源装置411对向,其排出面倾斜配置为,朝向外装壳体2上的上部壳体21的从前方看上去的左侧侧面。
导管722和轴流风扇721的排出面连接,用来将从轴流风扇721排出的空气引导向在上部壳体21的侧面上所形成的排气口214。
也就是说,通过排气装置72,吸入投影机1内部的空气,特别是光源装置411附近的空气,并经由排气口214不断向投影机1外部排出。
〔2-5.投影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
图5至图7表示的是,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结构。具体而言,图5及图6是从前方一侧看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立体图。图7是从后方一侧看到的立体图。
还有,在图5至图7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从投影透镜3的投影方向设为Z轴,将和该Z轴正交的2个轴设为X轴(水平轴)及Y轴(垂直轴)。
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如图5至图7所示,具备装置主体8A和倍率、焦点调整部9。
图8是装置主体8A的分解立体图。还有,在图8中,和图5至图7相同,将从投影透镜3的投影方向设为Z轴,将和该Z轴正交的2个轴设为X轴(水平轴)及Y轴(垂直轴)。
装置主体8A用来调整投影透镜3的投影位置。该装置主体8A如图8所示,具备固定板81、第1移动板82、第2移动板83、辅助板84、支持板85、第1调整驱动部86、第2调整驱动部87及加载部件88。
固定板81固定于光学部件用壳体45(图3)上,是支持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整体的部分。该固定板81如图8所示,具有平面看大致矩形形状。
在该固定板81上,在大致中央部分如图7或图8所示,形成平面视矩形状的开口部811,可插通投影透镜3的凸缘部32。
而且,在固定板81的+Z轴方向端面的开口部811周缘部分,第1移动板82进行滑动。
另外,在该固定板81上,在-Y轴方向一侧(下方一侧)的角部分及X轴方向两个端部的Y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如图7或图8所示,具有厚度尺寸比其他部分小的阶梯形状,形成固定用孔812。而且,介由这些固定用孔812将未图示的螺纹件螺纹接合到在光学部件用壳体45侧面上所形成的未图示的螺纹孔中,以此对固定板81进行固定。
再者,在该固定板81上,在四个角部分附近如图8所示,分别形成用来和辅助板84连接的固定用孔813。
再者还有,在该固定板81上,在+Z轴方向端面的Y轴方向两个端部侧如图8所示,分别突出设置终端位置限定部814,用来限定第1移动板82沿Y轴方向(上下方向)移动时的终端位置。
这些终端位置限定部814如图8所示,具有向+Z轴方向突出且沿X轴方向延伸的形状,当第1移动板82在固定板81的开口部811周缘部分滑动时,通过第1移动板82的Y轴方向端部(上下端部)与其进行接触,来限制该第1移动板82的移动。
同样,在固定板81的+Z轴方向端面的X轴方向两个端部侧如图8所示,突出设置终端位置限定部815,用来限定第1移动板82沿X轴方向(左右方向)移动时的终端位置。
该终端位置限定部815如图8所示,具有向+Z轴方向突出且沿Y轴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和终端位置限定部814相同,当第1移动板82滑动时,通过第1移动板82的X轴方向端部与其进行接触,来限制该第1移动板82的移动。
另外,在该固定板81上,在+X轴方向端部的Y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及一Y轴方向端部一侧(下端部一侧)如图8所示,分别向+X轴方向突出地形成回转轴816、817,该回转轴用来对第1调整驱动部86的下述的驱动传动装置及连杆部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回转。另外,该回转轴816、817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沿着X轴在内部形成螺纹孔,并且还作为用来固定支持板85的部位发挥作用。
再者,在该固定板81上,在+Y轴方向端部(上端部)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如图8所示,形成螺纹孔818,用来固定倍率、焦点调整部9下述的移位罩。
再者还有,在该固定板81上,在-Z轴方向端面上如图7所示,立起设置多个加强肋状物819。通过设置这种加强肋状物819,来缓解外力对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影响,抑制因外力而引起的投影位置偏移。
第1移动板82具有比下述矩形区域小的平面视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如图5、图7或图8所示,对于固定板81配置到+Z轴方向一侧,上述矩形区域由固定板81的终端位置限定部814、815包围。该第1移动板82如图8所示,接触到固定板81的+Z轴方向端面的开口部811周缘部分,并可沿Y轴方向(第1轴方向)及X轴方向(第2轴方向)移动地构成。另外,第1移动板82通过支持及固定投影透镜3,并进行移动,使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移动。
在该第1移动板82上,在大致中央部分如图8所示,形成开口部821,其可插通投影透镜3的镜筒31。
该开口部821形成为,为了减小和镜筒31的外周端部之间的间隙,而具有与镜筒31的外观尺寸接近的尺寸。由于如此来形成,因而可以避免光从镜筒31和开口部821之间的间隙泄漏,避免尘埃等侵入到投影机1内部。
另外,在该第1移动板82上,在开口部821周缘的四个角位置上如图8所示,对应于投影透镜3的凸缘部32的固定用孔321,形成螺纹孔822。而且,在从-Z轴方向(和投影方向相反一侧)对开口部821插通了投影透镜3的镜筒31的状态下,介由凸缘部32的固定用孔321将螺纹件(未图示)螺纹接合到螺纹孔822中,以此将投影透镜3固定到第1移动板82上。也就是说,第1移动板82通过与固定板81对向的端面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
再者,在该第1移动板82上,在+Z轴方向端面的四个角位置上如图8所示,形成凹部823,该凹部其YZ平面的剖面为大致半圆状。而且,在这些各凹部823中分别配置加载部件88。
再者还有,在该第1移动板82上,在+Z轴方向端面的-X轴方向端部一侧如图8所示,形成接合突起824,该接合突起向+Z轴方向突出,沿Y轴方向延伸,用来和第2移动板83进行接合。
另外,在该第1移动板82上,在+X轴方向端部的Y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及-Y轴方向端部一侧(下端部一侧)如图8所示,向+X轴方向突出地分别形成移动突起825、826,该移动突起用来和第1调整驱动部86的下述的驱动传动装置及连杆部进行接合,承受上述驱动传动装置及上述连杆部的力。
第2移动板83具有和第1移动板82相同的形状,并且如图5、图7或图8所示,对于第1移动板82配置到+Z轴方向一侧。该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可以移动地来构成,并且通过和第1移动板82接合,并进行移动,使第1移动板82沿X轴方向移动。
在该第2移动板83上,在-Z轴方向端面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与第1移动板82的接合突起824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接合凹部。上述接合凹部形成为,具有比下述尺寸大的长度尺寸,上述尺寸是对接合突起824的Y轴方向长度尺寸加上第1移动板82向Y轴方向的移动量后的尺寸。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第1移动板82的接合突起824插通到第2移动板83的上述接合凹部中。然后,第1移动板82利用接合突起824及上述接合凹部来导向,相对第2移动板83沿Y轴方向进行移动。另外,第1移动板82利用接合突起824及上述接合凹部,与第2移动板83的X轴方向移动联动,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在该第2移动板83上,在大致中央部分如图8所示,形成开口部831,可插通投影透镜3的镜筒31。
该开口部831具有比镜筒31的外周形状大的形状,以便在对第2移动板83使第1移动板82移动并且投影透镜3进行移动时,镜筒31的外周端部和开口部831的内周端部之间不产生机械性干涉。
再者,在该第2移动板83上,在+Z轴方向端面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的各角部分上如图8所示,分别形成向-Z轴方向凹陷的凹部832、833。而且,在各凹部832、833上分别配置构成第2调整驱动部87的旋钮传动装置、中间传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和连杆部。
其中,在凹部832上如图8所示,形成移动突起834,该移动突起向+Z轴方向突出,用来和上述驱动传动装置进行接合,承受上述驱动传动装置的力。
另外,在凹部833上也相同,如图8所示形成移动突起835,该移动突起向+Z轴方向突出,用来和上述连杆部进行接合,承受上述连杆部的力。
再者还有,在该第2移动板83上,在+Z轴方向端面的-Y轴方向端部一侧如图8所示,分别形成接合突起836,该接合突起向+Z轴方向突出,沿X轴方向延伸,用来和辅助板84进行接合。
另外,在该第2移动板83上,在+Y轴方向端部(上端部)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如图8所示,形成凹部837,该凹部其XY平面的剖面为大致半圆状。而且,在该凹部837中配置加载部件88。
辅助板84具有和固定板81相同的形状,并且如图5、图7或图8所示,对于第2移动板83配置到+Z轴方向一侧,在其和固定板81之间夹持安装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
在该辅助板84上,在大致中央部分如图8所示,形成开口部841,可插通投影透镜3的镜筒31。
该开口部841具有比镜筒31的外周形状大的形状,以便在投影透镜3进行移动时,镜筒31的外周端部和开口部841的内周端部之间不产生机械性干涉。
另外,在该辅助板84上,在-Z轴方向端面上如图8所示,对应于固定板81的4个固定用孔813,形成连接部842,该连接部向-Z轴方向突出,用来和固定板81连接。还有,在图8中,虽然只图示出+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的2个连接部842,但是,在-Y轴方向一侧(下方一侧)上也形成2个连接部。
这些连接部842虽然具体的图示予以省略,但是沿着Z轴在内部形成螺纹孔。而且,在将各连接部842接触到固定板81的固定用孔813上的状态下,介由固定用孔813将螺纹件(未图示)螺纹接合到连接部842的上述螺纹孔中,以此对固定板81固定辅助板84。
再者,在该辅助板84上,在+Z轴方向端面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且-X轴方向一侧的角部分上如图8所示,形成向-Z轴方向凹陷的凹部843。而且,在凹部843上,配置构成第2调整驱动部87的旋钮871。
另外,在该凹部843中如图8所示,形成轴支承部844,该轴支承部向+Z轴方向突出,并在内部形成有插通孔844A。而且,该轴支承部844用来对插通孔844A插通构成第2调整驱动部87的旋钮传动装置的回转轴,并使旋钮871及上述旋钮传动装置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再者,在该凹部843的背面(-Z轴方向的端面),形成回转轴845A、845B(参见图10),用来对第2调整驱动部87的中间传动装置及驱动传动装置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再者还有,在辅助板84的-Z轴方向端面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且为+X轴方向一侧的角部分,形成回转轴845C(参见图10),用来对第2调整驱动部87的连杆部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再者还有,在该辅助板84上,在+Y轴方向端部(上端部)上如图8所示,形成:2个定位突起846A,用来对倍率、焦点调整部9的下述的移位罩进行定位;以及2个螺纹孔846B,用来进行固定。
另外,在该辅助板84上,在+X轴方向端部上形成:螺纹孔847(参见图9),用来固定支持板85;和回转轴848A、848B(参见图10),用来对第1调整驱动部86的旋钮传动装置及中间传动装置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再者,在该辅助板84上,在+Z轴方向端面上如图5、图6或图8所示,立起设置多个加强肋状物849。通过设置这种加强肋状物849,来缓解外力对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影响,抑制因外力而引起的投影位置偏移。
再者还有,在该辅助板84上,在-Z轴方向端面,在对应于第2移动板83的接合突起836的位置上形成沿X轴方向延伸的接合凹部840(参见图10)。该接合凹部840形成为,具有比下述尺寸大的长度尺寸,上述尺寸是对接合突起836的X轴方向的长度尺寸加上第2移动板83向X轴方向的移动量后的尺寸。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第2移动板83的接合突起836插通到辅助板84的接合凹部840中。而且,第2移动板83利用接合突起836及接合凹部840来导向,相对辅助板84沿X轴方向移动。
支持板85所图8所示,对于固定板81、第1移动板82、第2移动板83及辅助板84配置到+X轴方向一侧,是对第1调整驱动部86进行支持并且加强固定板81及辅助板84的连接状态的部分。该支持板85如图8所示,由具有剖面曲柄形状的板状构成,该板体是+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的部位851对于-Y轴方向一侧(下方一侧)的部位852向-X轴方向凹陷的板体。
在该支持板85上,在部位851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如图8所示,形成贯通表背面的轴支承部853。而且,在该轴支承部853中,插通构成第1调整驱动部86的旋钮传动装置的轴部,对旋钮861及上述旋钮传动装置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另外,在该支持板85上,部位851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且为+Z轴方向一侧的角部分如图8所示,形成向-X轴方向凹陷的阶梯部854。在该阶梯部854上如图8所示,在与辅助板84的螺纹孔847(参见图9)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固定用孔854A。而且,介由固定用孔854A对辅助板84的螺纹孔847(参见图9)螺纹接合螺纹件(未图示),以此把支持板85对辅助板84进行固定。
再者,在该支持板85上,在部位851上所图8所示,在与固定板81的回转轴816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固定用孔855。
再者还有,在该支持板85上,在部位851上如图8所示,在与第1移动板82的移动突起82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轨道孔856。该轨道孔856如图8所示,其形成为沿Y轴方向延伸,避免了因第1移动板82的移动,而使移动突起825对支持板85产生机械性干涉。
另外,在该支持板85上,在部位852上如图8所示,在与固定板81的回转轴817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固定用孔857。而且,介由固定用孔855、857对固定板81的回转轴816、817螺纹接合螺纹件(未图示),以此把支持板85对固定板81进行固定。
图9表示的是第1调整驱动部86的结构。具体而言,图9是由+X轴方向看到从装置主体8A取下支持板85后的状态的图。还有,在图9中,和图5至图8相同,将从投影透镜3的投影方向设为Z轴,将和该Z轴正交的2个轴设为X轴(水平轴)及Y轴(垂直轴)。
第1调整驱动部86是通过利用者的操作使第1移动板82沿Y轴方向移动并使投影透镜3的投影位置沿Y轴方向产生变更的部分。该第1调整驱动部86如图8或图9所示,具备旋钮861(图8)、旋钮传动装置862、中间传动装置863、驱动传动装置864及连杆部865。
旋钮861是操作部,其一部分从外装壳体2的上部壳体21上面外露,并由利用者进行操作。该旋钮861如图8所示,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形成为在内部具有空间的盖状,并且配置到支持板85的+X轴方向一侧。而且,在该旋钮861上如图8所示,在圆柱轴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上形成平面视的去掉圆形状的一部分的大致半圆形状的孔861A。另外,在旋钮861的具有空间的背面如图8所示,形成沿着孔861A的周缘部分突出的突出部861B。
旋钮传动装置862和旋钮861进行接合,用来与旋钮861一并进行旋转,将该旋转传递到中间传动装置863,并且如图8所示,配置到支持板85的-X轴方向一侧。该旋钮传动装置862如图8或图9所示,由轴部862A和齿轮862B构成。
轴部862A形成为,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其前端部分对应于旋钮861的孔861A的形状具有剖面大致半圆形状。而且,该轴部862A插通到支持板85的轴支承部853中,并且嵌入接合到旋钮861的孔861A中。
齿轮862B和轴部862A的基端部分进行连接,并和中间传动装置863的下述的第1齿轮进行啮合,用来将旋钮861的旋转传递到中间传动装置863。在该齿轮862B的旋转中心如图8所示,形成圆孔862B1,并且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该圆孔862B1被辅助板84的回转轴848A所插通,旋钮传动装置862被旋转轴848A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中间传动装置863如图8所示,是由径向尺寸较大的第1齿轮863A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2齿轮863B一体构成的,并且配置到支持板85的-X轴方向一侧。
第1齿轮863A用来和旋钮传动装置862的齿轮862B进行啮合。
第2齿轮863B用来和驱动传动装置864下述的啮合部进行啮合,将旋钮传动装置862的旋转传递到驱动传动装置864。
而且,在中间传动装置863的旋转中心如图8或图9所示,形成圆孔863C,并且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该圆孔863C被辅助板84的回转轴848B所插通,中间传动装置863被回转轴848B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驱动传动装置864如图8或图9所示,具有平面视扇形状,并且配置到支持板85的-X轴方向一侧。该驱动传动装置864如图8或图9所示,由传动装置主体864A和啮合部864B构成。
传动装置主体864A是被固定板81的回转轴816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的部分,并且在基端部分形成圆孔864C,可插通固定板81的回转轴816。
另外,在传动装置主体864A上形成轨道孔864D,该轨道孔沿从圆孔864C的中心位置扩展成放射状的方向延伸。而且,对该轨道孔864D,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插通第1移动板82的移动突起825。
啮合部864B形成于传动装置主体864A前端部分的圆弧状部分上,并且和中间传动装置863的第2齿轮863B进行啮合。
连杆部865如图8或图9所示,具有长方体的四个角部分被倒角的柱形状,并且配置到支持板85的-X轴方向一侧,用来辅助第1移动板82的Y轴方向(第1轴方向)的移动。
在该连杆部865上,在一个端部一侧形成圆孔865A。而且,对该圆孔865A,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插通固定板81的回转轴817,利用该回转轴817对连杆部865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另外,在该连杆部865上,在另一个端部一侧形成轨道孔865B,该轨道孔沿离开圆孔865A中心位置的方向延伸。而且,对该轨道孔865B,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插通第1移动板82的移动突起826。
按照上述那种结构,若利用者向Y1方向(图9)使旋钮861进行旋转,则该旋钮861的旋转通过旋钮传动装置862及中间传动装置863传递到驱动传动装置864,驱动传动装置864以回转轴816为中心向Y5方向(图9)进行旋转。此时,利用轨道孔864D对移动突起825进行导向,使第1移动板82向-Y轴方向(下方向)移动。而且,随同第1移动板82,投影透镜3向-Y轴方向(下方向)移动,投影位置被向-Y轴方向(下方向)作出调整。在此,连杆部865通过轨道孔865B及移动突起826,与第1移动板82的移动联动,并且和驱动传动装置864相同,以回转轴817为中心向Y5方向(图9)旋转。这样,通过使连杆部865与第1移动板82的移动联动,就使第1移动板82的Y轴方向的移动得以顺利实施。
另外,在利用者使旋钮861向Y2方向(图9)进行了旋转时,和上述相反,驱动传动装置864以回转轴816为中心向Y6方向(图9)进行旋转。此时,利用轨道孔864D对移动突起825进行导向,第1移动板82向+Y轴方向(上方向)移动,投影位置被向+Y轴方向(上方向)作出调整。
图10表示的是第2调整驱动部87的结构。具体而言,图10是从-Z轴方向看到在辅助板84上配置有第2调整驱动部87后的状态的图。还有,在图10中,和图5至图9相同,将从投影透镜3开始的投影方向设为Z轴,将和该Z轴正交的2个轴设为X轴(水平轴)及Y轴(垂直轴)。
第2调整驱动部87用来通过利用者的操作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移动,并且通过第1移动板82与该第2移动板83的移动联动,让投影透镜3的投影位置沿X轴方向产生变更。该第2调整驱动部87具备和第1调整驱动部87的旋钮861(包括孔861A及突出部861B)、旋钮传动装置862(包括轴部862A、齿轮862B及圆孔862B1)、中间传动装置863(包括第1齿轮863A、第2齿轮863B及圆孔863C)、驱动传动装置864(包括传动装置主体864A、啮合部864B、圆孔864C及轨道孔864D)及连杆部865(包括圆孔865A及轨道孔865B)相同的旋钮871(包括孔871A及未图示的突出部)、旋钮传动装置872(包括轴部872A、齿轮872B及圆孔872B1)、中间传动装置873(包括第1齿轮873A、第2齿轮873B及圆孔873C)、驱动传动装置874(包括传动装置主体874A、啮合部874B、圆孔874C及轨道孔874D)及连杆部875(包括圆孔875A及轨道孔875B)。
旋钮871是操作部,其一部分从外装壳体2的上部壳体21上面外露,并由利用者进行操作,如图10所示,配置到辅助板84的+Z轴方向一侧,配置于辅助板84的凹部843中。
旋钮传动装置872如图10所示,配置到辅助板84的-Z轴方向一侧。而且,该旋钮传动装置872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轴部872A插通到辅助板84的插通孔844A中,并且嵌入旋钮871上的孔871A中。
中间传动装置873如图10所示,配置到辅助板84的-Z轴方向一侧。而且,该中间传动装置873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在圆孔873C中插通辅助板84的回转轴845A,并且中间传动装置873被回转轴845A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
驱动传动装置874如图10所示,配置到辅助板84的-Z轴方向一侧。而且,该驱动传动装置874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在圆孔874C中插通辅助板84的回转轴845B,并且驱动传动装置874被回转轴845B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另外,驱动传动装置874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对轨道孔874D插通第2移动板83的移动突起834。
连杆部875如图10所示,配置到辅助板84的-Z轴方向一侧。而且,该连杆部875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在圆孔875A中插通辅助板84的回转轴845C,并且连杆部875被回转轴845C进行轴支承,使之可以旋转。另外,连杆部875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在轨道孔875B中插通第2移动板83的移动突起835。
按照上述那种结构,若利用者向X1方向(图10)使旋钮871进行旋转,则该旋钮871的旋转通过旋钮传动装置872及中间传动装置873传递到驱动传动装置874,驱动传动装置874以回转轴845B为中心向X5方向(图10)进行旋转。此时,利用轨道孔874D对移动突起834进行导向,使第2移动板83向-X轴方向移动。在此,利用第2移动板83的接合凹部(未图示)和第1移动板82的接合突起824,随同第2移动板83,使第1移动板82向-X轴方向移动。而且,随同第1移动板82,使投影透镜3向-X轴方向移动,投影位置被向-X轴方向调整。在此,连杆部875通过轨道孔875B及移动突起835,与第2移动板83的移动联动,并且和驱动传动装置874相同,以回转轴845C为中心向X5方向(图10)旋转。这样,通过使连杆部875与第2移动板83的移动联动,就使第2移动板83的X轴方向移动得以顺利实施。
另外,在利用者向X2方向(图10)使旋钮871进行了旋转时,和上述相反,驱动传动装置874以回转轴845B为中心向X6方向(图10)进行旋转。此时,利用轨道孔874D对移动突起834进行导向,使第2移动板83及第1移动板82向+X轴方向进行移动,投影位置被向+X轴方向调整。
加载部件88如图8所示,包括:4个第1加载部件88A,配置于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之间;以及1个第2加载部件88B,配置于第2移动板83及倍率、焦点调整部9下述的移位罩之间。
4个第1加载部件88A是一种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后所形成的具有圆筒形状的模制品。而且,这些第1加载部件88A如图8所示,以使圆筒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地配置于第1移动板82的各凹部823中。而且,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这些第1加载部件88A使第1移动板82对固定板81进行加载,并且使第2移动板83对辅助板84进行加载。
借此,可以使固定板81和第1移动板82之间发生摩擦阻力,与此同时也使辅助板84和第2移动板83之间发生摩擦阻力,并且在不对旋钮861或旋钮871进行操作时,可以将投影透镜3保持到所设定的移位位置上。特别是,防止了因投影透镜3的自重而从预定的移位位置使投影透镜3的位置发生改变。
第2加载部件88B如图8所示,和第1加载部件88A相同,是一种具有圆筒形状的模制品。而且,该第1加载部件88B以使圆筒轴方向朝向Z轴方向地配置于第2移动板83的凹部837中。而且,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该第2加载部件88B使第2移动板83对辅助板84向-Y轴方向(下方向)进行加载。也就是说,对于辅助板84的接合凹部840,使第2移动板83的接合突起836向-Y轴方向(下方向)加载。
图11是表示倍率、焦点调整部9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用来说明倍率、焦点调整部9的结构。具体而言,图12是从+Z轴方向看到变焦杆和变焦环之间的接合结构的图。还有,在图11及图12中,和图5至图10相同,将从投影透镜3的投影方向设为Z轴,将和该Z轴正交的2个轴设为X轴(水平轴)及Y轴(垂直轴)。
倍率、焦点调整部9用来实施投影透镜3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该倍率、焦点调整部9如图11所示,具备作为基体的移位罩91、一对杆构件92、作为相对位置变更部的一对环状部93及环形盖94。
移位罩91如图11所示,配置于装置主体8A的+Y轴方向端部一侧(上端部一侧)及投影透镜3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用来支持一对杆构件92使之可以移动。该移位罩91如图11所示,由基部911和支持部912构成。
基部911如图11所示,是固定于构成装置主体8A的固定板81及辅助板84上的部分。该基部911如图11所示,由平面视矩形状的板状体构成。
在该基部911上如图11所示,对应于固定板81的螺纹孔818及辅助板84的2个螺纹孔846B,形成3个固定用孔911A。另外,还对应于辅助板84的2个定位突起846A,形成2个定位用孔911B。而且,通过对2个定位用孔911B插通辅助板84的2个定位突起846A,对于装置主体8A使移位罩91进行定位,并通过介由3个固定用孔911A将螺纹件(未图示)螺纹接合到固定板81及辅助板84的各螺纹孔818、846B中,对于装置主体8A对移位罩91进行固定。
另外,在该基部911上如图11所示,对应于第1调整驱动部86的旋钮861及第2调整驱动部87的旋钮871,形成向+Y轴方向(上方)突出的平面视矩形状突出部911C、911D。
这些突出部911C、911D的大致中央部分如图11所示,向-Y轴方向(下方)凹陷,并且在底部部分上分别形成与旋钮861、871的形状对应的开口部911C1、911D1。也就是说,在对装置主体8A固定了移位罩91的状态下,介由开口部911C1、911D1使旋钮861、871的一部分外露。
支持部912用来支持一对杆构件92。该支持部912如图11所示,具有下述形状,该形状为从基部911的+Z轴方向端缘向-Y轴方向(下方向)大致下垂,并且从+Z轴方向端面开始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的部位912A向+Z轴方向突出。而且,在对装置主体8A固定了移位罩91的状态下,其配置为,支持部912覆盖从装置主体8A突出的投影透镜3的前端部分的+Y轴方向一侧(上方一侧)。
具有圆弧形状的部位912A是支持一对杆构件92的部分,并且如图11所示具有下述形状,该形状对于基端部分其前端部分向外侧具有台阶高低差地进行扩展。
在该部位912A上,在基端部分上如图11所示,于X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沿圆弧状的周方向延伸的2个导向孔912B、912C。而且,对该2个导向孔912B、912C接合一对杆构件92。
另外,在2个导向孔912B、912C的附近,形成3条导轨912D,该导轨沿着该导向孔912B、912C延伸并向外侧具有相同的高度地突出。另外,在部位912A的前端部分上,也同样形成导轨912E,其突出为具有和3条导轨912D相同的高度。这些导轨912D、912E是一对杆构件92进行接触的部分,并且和没有设置导轨912D、912E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一对杆构件92和支持部912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对一对杆构件92顺利地进行操作。
一对杆构件92是操作部,其一部分从外装壳体2的上部壳体21的上面外露,并且由利用者进行操作。这一对杆构件92如图11所示,包括:变焦杆921,用来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和聚焦杆922,用来实施投影图像的焦点调整。
变焦杆921如图11所示,对应于构成移位罩91的支持部912的部位912A的形状,从Z轴方向看上去具有大致圆弧形状。
在该变焦杆921上,在圆弧状的内侧面上如图11所示,于+Z轴方向一侧形成厚度尺寸变小的台阶高度差部921A。
另外,在该变焦杆921上,在圆弧状的内侧面X轴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上如图11所示,形成向-Y轴方向(下方)突出的接合部921B。
该接合部921B其Z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具有和移位罩91的导向孔912B的Z轴方向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在对移位罩91设置了变焦杆921的状态下,插通到导向孔912B中进行接合。也就是说,变焦杆921利用接合部921B及导向孔912B来导向,可以沿圆弧状的周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在该接合部921B的前端部分上形成环状接合部921B1,该环状接合部其径向尺寸比基端部分大,并且XY平面的剖面具有大致球形状。该环状接合部921B1是和一对环状部93的下述的变焦环进行接合的部分。
再者,在该变焦杆921上,在圆弧状的内侧面上,于接合部921B的圆弧状的周方向两侧,分别形成向-Y轴方向(下方向)突出的接合辅助部921C(图11、图12)。该接合辅助部921C和接合部921B相同,其Z轴方向的宽度尺寸具有和移位罩91的导向孔912B的Z轴方向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在对移位罩91设置了变焦杆921的状态下,插通到导向孔912B中进行接合。通过设置这种接合辅助部921C,就可以使变焦杆921向圆弧状周方向的移动更为顺畅地得以实施。
再者还有,在该变焦杆921上,在圆弧状的外侧面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位置上如图11所示,形成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921D。利用者通过把持该突起部921D,就可以使变焦杆921向圆弧状的周方向进行移动。
聚焦杆922如图11所示,具有和变焦杆921大致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该聚焦杆922具备和变焦杆921的接合部921B(包括环状接合部921B1)、接合辅助部921C及突起部921D同样的接合部922B(包括环状接合部922B1)、未图示的接合辅助部及突起部922D。
该聚焦杆922如图11所示,具有台阶高度差部922A,其-Z轴方向一侧的部分与+Z轴方向一侧的部位相比向内侧凹陷。而且,在对移位罩91设置了聚焦杆922的状态下,其配置为,在台阶高度差部922A上接触变焦杆921的阶梯部921A,并且变焦杆921及聚焦杆922和移位罩91的导轨912D、912E进行接触,变焦杆921及聚焦杆922的圆弧状的外侧面大致为同一平面。另外,聚焦杆922其接合部922B及上述接合辅助部插通到移位罩91的导向孔912C中进行接合,并且利用接合部922B及上述接合辅助部和导向孔912C来导向,可以沿圆弧状的周方向进行移动。
一对环状部93安装于投影透镜3的镜筒31上,用来按照一对杆构件92的移动使在镜筒31内部的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产生变更,令其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该一对环状部93包括:变焦环931,用来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和聚焦环932,用来实施投影图像的焦点调整。
变焦环931如图11所示,具有大致圆筒形状,该大致圆筒形状具有比投影透镜3的镜筒31大的径向尺寸,并且安装于下述部件(未图示)上,用来使上述部件进行旋转,该部件为由多个部件所构成的镜筒31之中的通过旋转来变更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而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的部件。
在该变焦环931上,在圆筒形状的外周面上如图11或图12所示,形成接合突起931A,该接合突起向外侧突出,用来和构成变焦杆921的接合部921B的环状接合部921B1进行接合。
该接合突起931A如图11或图12所示,由一对突起部931B、931C构成,该一对突起部隔开与环状接合部921B1的X轴方向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尺寸的间隔进行配置。
一对突起部931B、931C如图11或图12所示,包括:板状部931B1、931C1,从Z轴方向看上去具有大致直角三角形状,并且其配置为直角三角形状的斜边相互离开;和立起片931B2、931C2,从板状部931B1、931C1的对向的各端缘沿着YZ平面延伸。
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构成变焦杆921的接合部921B的环状接合部921B1配置到构成接合突起931A的一对突起部931B、931C间。而且,若变焦杆921由利用者进行了操作,使变焦杆921沿圆弧状的周方向产生移动,则通过环状接合部921B1来按压一对突起部931B、931C的某一个,使变焦环931以圆筒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按照变焦环931的旋转,安装了变焦环931的镜筒31的一个部件进行旋转,使镜筒31内部的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产生变更,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
另外,在通过装置主体8A使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进行了移动时,在一对突起部931B、931C间使环状接合部921B1进行滑动,使变焦杆921和变焦环931之间的接合状态产生变更。也就是说,即便在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进行了移动时,也与上面相同,若变焦杆921由利用者进行操作,则通过环状接合部921B1来按压一对突起部931B、931C的某一个,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
聚焦环932如图11所示,和变焦环931的形状大致相同,并且安装于下述部件(未图示)上,用来使上述部件进行旋转,该部件为由多个部件所构成的镜筒31之中的通过旋转来变更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而实施投影图像的焦点调整的部件。该聚焦环932如图11所示,具备和变焦环931的接合突起931A(包括一对突起部931B、931C、板状部931B1、931C1及立起片931B2、931C2)同样的接合突起932A(包括一对突起部932B、932C,板状部932B1、932C1及立起片932B2、932C2)。
在使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和变焦环931及变焦杆921相同,构成聚焦杆922的接合部922B的环状接合部922B1配置到构成聚焦环932的接合突起932A的一对突起部932B、932C间。而且,若聚焦杆922由利用者进行操作,使聚焦杆922沿圆弧状的周方向进行移动,则通过环状接合部922B1来按压一对突起部932B、932C的某一个,使安装了聚焦环932的镜筒31的一个部件进行旋转,使镜筒31内部的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产生变更,实施投影图像的焦点调整。
另外,在通过装置主体8A使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进行了移动时,和变焦环931及变焦杆921同样,在一对突起部932B、932C间使环状接合部922B1进行滑动,使聚焦杆922和聚焦环932之间的接合状态产生变更。也就是说,即便在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进行了移动时,也与上面相同,若聚焦杆922由利用者进行操作,则通过环状接合部922B1来按压一对突起部932B、932C的某一个,实施投影图像的焦点调整。
也就是说,上述的环状接合部921B1、922B1及接合突起931A、932A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接合结构。
另外,在该聚焦环932上,在+Z轴方向端缘如图11所示,形成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932D。而且,在伸出部932D的前端部分上如图11所示,隔开预定间隔来形成3个钩形接合部932D1。
环状盖94安装于聚焦环932上,用来覆盖构成投影透镜3的镜筒31前端部分周缘。该环状盖94如图11所示,形成为平面视圆形框状。
在该环状盖94上,在外周端缘上如图11所示,对应于聚焦环932的3个钩形接合部932D1,形成3个钩状物941。而且,通过将各钩状物941接合到钩形接合部932D1中,对聚焦环932安装环状盖94。
另外,在该环状盖94上,在内周端缘上如图11所示,形成伸出部942,该伸出部随着朝向-Z轴方向其开口尺寸逐渐变小。而且,在对聚焦环932安装了环状盖94的状态下,伸出部942的前端部分接触到聚焦环932的伸出部932D的+Z轴方向端面上。这样,通过设置环状盖94,来闭塞外装壳体2的开口部215和投影透镜3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光从间隙泄漏,以及尘埃等从外部侵入到投影机1内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移动板82上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另外,通过由利用者转动旋钮861,驱动第1调整驱动部86,而使第1移动板82沿Y轴方向移动。因此,可以使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移动,将投影位置沿Y轴方向做出调整。另外,通过由利用者转动旋钮871,驱动第2调整驱动部87,而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移动。此时,由于第2移动板83利用接合突起824及接合凹部(未图示),和第1移动板82接合,因而随同第2移动板83,第1移动板82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可以使投影透镜3沿X轴方向移动,将投影位置沿X轴方向做出调整。
因而,可以在和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沿分别正交的2个轴方向调整投影透镜3的投影位置,谋求投影机1便利性的提高。
另外,由于用来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的第1移动板82对固定板81可以移动地进行接触,因而沿着固定板81进行移动。因此,当使用来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的第1移动板82进行移动时,第1移动板82不出现晃动,也就是当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此,由于第1移动板82利用与固定板81对向的端面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因而不需要在第2移动板83上形成可插通投影透镜3的凸缘部32的结构。因此,能谋求第2移动板83结构的简单化。另外,不需要因考虑第2移动板83的强度而把第2移动板83形成得较大,还能谋求第2移动板83的小型化,进而谋求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在第1移动板82和第2移动板83之间介入安装第1加载部件88A,因而可以使第2移动板83对第1移动板82及辅助板84进行加载。因此,可以借助于第1加载部件88A来填充第2移动板83和第1移动板82及辅助板84之间因制造公差等而产生的间隙,当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移动时,可以使第2移动板83不出现晃动,可以使第2移动板83良好移动。另外,通过如上介入安装第1加载部件88A,使第1移动板82也对固定板81进行加载,可以对于固定板81也使第1移动板82良好移动。因而,当使各移动板82、83移动而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更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再者,由于在移位罩91和第2移动板83之间介入安装第2加载部件88B,因而可以使第2移动板83对辅助板84向-Y轴方向(下方)进行加载。因此,可以借助于第2加载部件88B来填充第2移动板83和辅助板84之间因制造公差等而产生的间隙,当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移动时,可以使第2移动板83不出现晃动,可以使第2移动板83良好移动。因而,当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移动并将投影位置沿X轴方向做出调整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更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在此,由于第1加载部件88A及第2加载部件88B是一种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形成的具有圆筒形状的模制品,因而加载部件88的制造较为容易,能谋求制造成本的减少,并且能够谋求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的轻质化及投影机1的轻质化。
另外,由于在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上形成了凹部823、837,因而可以在该凹部823、837中配置第1加载部件88A及第2加载部件88B,并且可以随同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的移动,使加载部件88进行移动。因此,可以良好维持利用加载部件88形成的加载状态,当调整投影位置时投影位置不出现波动,能够以更进一步的高精度调整投影位置。
再者,由于第1加载部件88A以使圆筒轴正交于第1移动板82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地配置于凹部823中,第2加载部件88B以使圆筒轴正交于第2移动板83的移动方向(X轴方向)地配置于凹部837中,因而当移动各移动板82、83时,加载部件88的圆筒状的轴方向端部不对第2移动板83及移位罩91产生机械性干涉,能够使各移动板82、83得以顺畅移动。
而且,由于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具备倍率、焦点调整部9,该倍率、焦点调整部的结构包括移位罩91、一对杆构件92及一对环状部93,因而不仅可以进行投影位置的调整,还可以使构成投影透镜3的多个透镜相对位置产生变更,进行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
另外,由于一对杆构件92及一对环状部93通过环状接合部921B1、922B1及接合突起931A、932A进行接合,因而可以按照投影透镜3的Y轴方向及X轴方向的移动来变更接合状态。因此,即便在使投影透镜3沿Y轴方向及X轴方向进行了移动时,也可以实现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及焦点调整。
另外,通过采用环状接合部921B1、922B1及接合突起931A、932A的接合结构,可以使一对杆构件92及一对环状部93的接合结构得以简单化,还能谋求倍率、焦点调整部9制造成本的减少。
上面,对于本发明举例说明了最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为这些实施方式,而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及设计的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驱动第1调整驱动部86使第1移动板82沿Y轴方向移动,并通过驱动第2调整驱动部87使第2移动板83沿X轴方向移动,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通过驱动第1调整驱动部使第1移动板沿X轴方向移动,并通过驱动第2调整驱动部使第2移动板沿Y轴方向移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第1调整驱动部86由旋钮861、旋钮传动装置862、中间传动装置863、驱动传动装置864及连杆部865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其构成为可使第1移动板82沿第1轴方向移动,就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另外,第2调整驱动部87也相同,只要其构成为可使第2移动板83沿第2轴方向移动,就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对于固定板81按投影方向(+Z轴方向)进行了叠层配置,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对于固定板81按和投影方向相反的方向(-Z轴方向)进行叠层配置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优选的也是采用下述结构,即靠第1移动板的与固定板对向的端面支持并固定投影透镜3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第1加载部件88A介入安装到第1移动板82及第2移动板83之间,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介入安装于第2移动板83及辅助板84之间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加载部件88由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所形成的模制品来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如金属等材料来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投影位置调整装置8由装置主体8A和倍率、焦点调整部9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省略了倍率、焦点调整部9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一对杆构件92及一对环状部93的接合结构,采用了环状接合部921B1、922B1及接合突起931A、932A,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可以按照投影透镜3的Y轴方向及X轴方向的移动来变更接合状态,就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光学组件4具有平面视大致L字形状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平面视大致U字形状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只举出了使用3个液晶面板441的投影机1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只使用1个液晶面板的投影机、只使用2个液晶面板的投影机或者使用4个或4个以上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不同的透射型液晶面板,但是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液晶面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液晶面板,但是也可以使用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包括使用微镜的器件等。此时,可以省略光束入射方及光束射出方的偏振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只举出从观看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正投式投影机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从和观看屏幕的方向相反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式投影机中。
虽然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等在上面的记述中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主要对于特定的实施方式特别进行了图示及说明,但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目的的范围内,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形状、材料性质、数量及其他具体的结构方面,由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因而,上面所阐述的限定了形状、材料性质等的记述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示例说明的,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因此这些形状、材料性质等限定一部分或者全部限定之外的部件名称的记述,均包括于本发明中。

Claims (7)

1.一种投影机,其具备:光调制装置,其用来将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投影光学装置,其用来对通过上述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以及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其用来使上述投影光学装置在与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进行移动,调整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的投影位置,其特征为:
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固定板,其固定于该投影机内部;第1移动板,其可以沿第1轴方向及第2轴方向移动,该第1轴方向及第2轴方向在与上述投影方向正交的面内相互正交;第1调整驱动部,其用来使上述第1移动板沿上述第1轴方向移动;第2移动板,其可以沿上述第2轴方向移动,与上述第1移动板接合,使上述第1移动板沿上述第2轴方向移动;以及第2调整驱动部,其用来使上述第2移动板沿上述第2轴方向移动;
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固定板沿上述投影方向或与上述投影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叠层配置,
上述第1移动板对上述固定板可以移动地进行接触,用来支持固定上述投影光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第1移动板通过与上述固定板对向的端面支持固定上述投影光学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辅助板,其配置为,和上述固定板连接,在与上述固定板之间可以夹持安装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第2移动板;和加载部件,其介入安装于上述第1移动板和上述第2移动板之间以及上述第2移动板和上述辅助板之间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部件间,用来使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辅助板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加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辅助板可以沿上述第2轴方向移动地进行接合,
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基体,其对上述第2移动板沿上述第1轴方向进行配置,用来限制上述第2移动板在上述第1轴方向的移动;和加载部件,其介入安装于上述基体和上述第2移动板之间,用来使上述第2移动板对上述辅助板沿上述第1轴方向进行加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加载部件具有圆筒形状,
在上述第1移动板的与上述第2移动板对向的端面及上述第2移动板的上述第1轴方向侧的端面中的至少任一端面上,形成可配置上述加载部件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加载部件,以相对上述第1移动板及上述第2移动板中所配置的移动板的移动方向,使上述加载部件的圆筒轴成正交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凹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为:
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由多个透镜和镜筒构成,该镜筒可变更上述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地收置上述多个透镜,
上述投影位置调整装置具备:基体,其安装于上述固定板上;杆构件,其对上述基体可以移动地进行安装;以及相对位置变更部,其安装于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的镜筒上,用来按照上述杆构件的移动在上述镜筒中变更上述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
上述杆构件及上述相对位置变更部具有接合结构,相互接合,该接合结构可以按照上述投影光学装置的上述第1轴方向及上述第2轴方向的移动来变更接合状态。
CNB2005101175786A 2004-11-04 2005-11-04 投影机 Active CN1005239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1210/2004 2004-11-04
JP2004321210A JP4093224B2 (ja) 2004-11-04 2004-11-04 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999A true CN1769999A (zh) 2006-05-10
CN100523990C CN100523990C (zh) 2009-08-05

Family

ID=3573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75786A Active CN100523990C (zh) 2004-11-04 2005-11-04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54161B2 (zh)
EP (1) EP1655637B1 (zh)
JP (1) JP4093224B2 (zh)
KR (1) KR100682161B1 (zh)
CN (1) CN100523990C (zh)
DE (1) DE602005016876D1 (zh)
TW (1) TWI26839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303A (zh) * 2009-10-16 2011-05-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移位机构和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93630B (zh) * 2008-01-23 2011-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2298248A (zh) * 2010-06-22 2011-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1893743B (zh) * 2009-05-20 2012-01-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模组
CN109669310A (zh) * 2018-12-27 2019-04-23 深圳市锐图技术有限公司 光机和投影设备
CN109798493A (zh) * 2017-11-17 2019-05-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激光光源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8015U (en) * 2005-08-26 2006-02-2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obile phone antenna
TW200712735A (en) * 2005-09-16 2007-04-0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or
TWI283792B (en) * 2005-10-06 2007-07-11 Benq Corp Projector with a lens capable of shifting in two dimensions
JP2007219352A (ja) * 2006-02-20 2007-08-30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TW200736804A (en) * 2006-03-28 2007-10-0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ion device
JP4024280B1 (ja) * 2006-05-26 2007-12-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923853B2 (ja) * 2006-08-22 2012-04-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901595B2 (ja) * 2007-03-06 2012-03-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8246176B2 (en) 2007-03-06 2012-08-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operation section for displacing a lens
JP4962194B2 (ja) * 2007-08-02 2012-06-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入力モジュール調整装置及び画像入力モジュール調整方法
JP4479798B2 (ja) 2008-01-23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TW200938937A (en) * 2008-03-06 2009-09-16 Coretronic Corp Projection lens module and optical projector
TWM339013U (en) * 2008-03-31 2008-08-21 Coretronic Corp Turning mechanism
JP4656232B2 (ja) * 2008-11-28 2011-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5375109B2 (ja) * 2009-01-13 2013-12-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2004294A (zh) * 2009-09-01 2011-04-0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模组
CN103034026A (zh) * 2011-09-29 2013-04-10 索尼公司 镜头位置调整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投影装置
JP2013257375A (ja) * 2012-06-11 2013-12-26 Ricoh Co Ltd 画像投射装置
CN105511210B (zh) * 2014-09-22 2017-10-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
USD776744S1 (en) * 2014-10-30 2017-01-17 Sk Telecom Co., Ltd. Laser beam projector
USD768227S1 (en) * 2015-02-12 2016-10-04 Innoio Co., Ltd. Beam projector
TWI587062B (zh) * 2015-05-14 2017-06-1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結構
USD817381S1 (en) * 2015-09-30 2018-05-08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LED projector
TWI575301B (zh) * 2015-10-23 2017-03-2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D846017S1 (en) * 2017-04-17 2019-04-16 Shenzhen Gaea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ojector
USD850516S1 (en) * 2017-04-19 2019-06-04 Shenzhen Le Jia Da Technology Co., Ltd Projector
USD834635S1 (en) * 2017-11-10 2018-11-27 Shenzhen Topico Technology Co., Ltd. Mini projector
CN109634033A (zh) * 2018-11-30 2019-04-1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成像装置
KR102668749B1 (ko) * 2019-01-16 2024-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젝터
CN111610684B (zh) * 2019-02-25 2023-11-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透镜移位机构以及具备该透镜移位机构的投影仪
CN113568128B (zh) 2020-04-10 2024-02-0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调焦机构与投影装置
USD998683S1 (en) * 2021-08-31 2023-09-12 Formovie (Chongq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ojector
USD1020841S1 (en) * 2021-12-10 2024-04-02 Dangqu Network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Smart projector
USD1001871S1 (en) * 2022-01-26 2023-10-17 Shenzhen Ao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oj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1398B2 (ja) 1988-05-31 2001-08-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H05249409A (ja) 1992-03-09 1993-09-28 Hitachi Ltd 画像投射装置
JP3268886B2 (ja) 1993-05-21 2002-03-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US6375328B2 (en) 1997-05-20 2002-04-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modulation element and projector
JPH10335234A (ja) 1997-05-29 1998-12-18 Nikon Corp 投影露光装置
JPH11307436A (ja) 1998-04-27 1999-11-05 Fujitsu Ltd 投影露光装置及びレチクル及びレチクルの位置決め方法
JP3447659B2 (ja) 2000-03-01 2003-09-16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3643817B2 (ja) 2002-04-24 2005-04-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109910B2 (ja) 2002-06-14 2008-07-02 株式会社コシナ 投射レンズシフト装置
JP3913685B2 (ja) 2003-02-12 2007-05-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フト機構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7070284B2 (en) * 2003-06-19 2006-07-04 Marantz Japan, Inc. Projector apparatus
JP3928633B2 (ja) 2003-07-28 2007-06-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062853A (ja) 2003-07-28 2005-03-10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3630B (zh) * 2008-01-23 2011-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1893743B (zh) * 2009-05-20 2012-01-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模组
CN102043303A (zh) * 2009-10-16 2011-05-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移位机构和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2043303B (zh) * 2009-10-16 2012-10-1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移位机构和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98248A (zh) * 2010-06-22 2011-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2298248B (zh) * 2010-06-22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9798493A (zh) * 2017-11-17 2019-05-2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激光光源单元
CN109669310A (zh) * 2018-12-27 2019-04-23 深圳市锐图技术有限公司 光机和投影设备
CN109669310B (zh) * 2018-12-27 2021-04-23 深圳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机和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092384A1 (en) 2006-05-04
JP2006133419A (ja) 2006-05-25
TW200615678A (en) 2006-05-16
DE602005016876D1 (de) 2009-11-12
US7354161B2 (en) 2008-04-08
TWI268395B (en) 2006-12-11
KR20060052432A (ko) 2006-05-19
KR100682161B1 (ko) 2007-02-12
JP4093224B2 (ja) 2008-06-04
EP1655637A1 (en) 2006-05-10
CN100523990C (zh) 2009-08-05
EP1655637B1 (en)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9999A (zh) 投影机
CN1289962C (zh) 背投投影机
CN2684234Y (zh) 光学装置、光学单元和投影仪
CN1236330C (zh) 棱镜、投影装置和光学部件
CN1184797C (zh) 图像显示***、投影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752798A (zh) 薄型光学投影***和使用该光学投影***的图像显示设备
CN1710486A (zh)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707346A (zh) 防震装置
CN1577056A (zh) 投影机
CN1527069A (zh) 投影透镜
CN1926465A (zh) 二维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0761A (zh) 用于支架和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CN1287196C (zh) 置于安装壳内的电光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以及安装壳
CN1450377A (zh) 投影透镜、投影透镜制造方法和装有该投影透镜的投影仪
CN1749799A (zh) 变焦透镜及包含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投影装置
CN1955782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991561A (zh) 光学光阑装置、投影机、修正参数校正装置及方法
CN1906519A (zh) 投影光学***及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0351660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64147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924696A (zh) 投影机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1769960A (zh) 显示装置
CN1928706A (zh) 投影机
CN1692308A (zh) 光调制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