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5929A -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5929A
CN1605929A CNA2004100811686A CN200410081168A CN1605929A CN 1605929 A CN1605929 A CN 1605929A CN A2004100811686 A CNA2004100811686 A CN A2004100811686A CN 200410081168 A CN200410081168 A CN 200410081168A CN 1605929 A CN1605929 A CN 1605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xed part
light beam
fa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11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5656C (zh
Inventor
大冢信敏
高坂善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0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5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56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565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0Projectors with built-in or built-on scre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04N5/7416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involving the use of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e.g. a light valve, controlled by a video signal
    • H04N5/7441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involving the use of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e.g. a light valve, controlled by a video signal the modulator being an array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面投影机。跨过光学装置(44)的保持框架(446)和固定部件(447放置有热传导性的框架(448)。并设置有与液晶面板(440)的射出侧的防尘玻璃和固定部件(447)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450)。保持框架(446)与固定部件(447)通过热传导性接合剂固定。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47)安装有热传导性部件(452)。在该固定部件(447)的上部板状体(447C)上安装具有多个翅片部件(449B)的散热片(449)。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背投式投影机)。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公知一种所谓三板式的前投式投影机,该投影机将由光源射出的光束通过分色镜分成三原色的红、绿、蓝色光,并通过三个液晶面板(光调制装置)分别对各色光相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通过色合成光学装置对图像调制后的各色光进行合成,并通过投射透镜将彩色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的前面上。
此外,还已知一种背面投影机,该投影机将来自光源的光束照射到液晶面板(光调制装置)上,通过色合成光学装置对通过该液晶面板相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后的光束进行合成,通过投射透镜放大,并通过反射镜变换光路,从而引导至到屏幕的背面上。
在如上所述的投影机中,已知作为将光调制装置和色合成光学装置构成为一体的光学装置,并且将液晶面板通过楔状的隔离件/衬垫或销隔离件而接合固定在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
光调制装置等的光学元件由于光束的透射和吸收而发热并且温度上升。因此,传统地使用通过风扇送入空气等冷却介质来直接冷却光学元件本身的冷却结构(文献1:特开2000-298311,第5页,图5)。
近年来,随着投影机的高亮度化的进展,要求对光调制装置等的光学元件进行更有效冷却的方法。
在此,虽然可以考虑增加送入空气等冷却介质的风扇的转速来提高冷却效率,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由于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噪音而不能实现低噪音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并可以提高冷却效率的光学装置以及背面投影机。
本发明的一种光学装置具有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相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和用于合成由该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制装置容纳保持在形成有与其图像形成区域相应的开口部的保持框架中,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固定在沿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安装的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在所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具有多个板状的翅片部件的散热片。
在此,作为热传导性固定部件的材料,可以例如为铝或铜、镁等金属。
而且,本发明的光学装置可以安装在前投式投影机上,也可以安装在背面投影机上。
根据上述本发明,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固定在安装于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固定部件上。因此,在所述光调制装置处产生的热可以通过保持框架传递至固定部件。由于在该固定部件上设置有散热片,可以确保大的散热面积,所以可以对传递至固定部件的热进行有效的散热。
由此可以提高该光调制装置的散热效率(冷却效率),所以不必提高用于冷却该光调制装置的冷却扇的旋转速度,可以实现低噪音化。
此外,由于可以降低用于冷却该光调制装置的冷却扇的冷却能力,所以可以使用便宜的冷却扇,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可以提高该光调制装置的冷却效率,所以可以实现该光调制装置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时,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固定部件一体地形成。
根据所述的本发明,通过将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固定部件一体地形成,可以防止部件数目的增加。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散热片也可以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装拆。
在所述的本发明中,由于所述散热片可以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装拆,例如,在与光束的色光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光调制装置时,可以与该光调制装置的发热相对应地安装散热片或拆卸散热片。例如,在用于对发热最低的红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上可以不安装散热片。如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实现光学装置的低成本化。
此外,本发明优选地,在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上进行用于防止光反射的防反射处理。
在此,作为防反射处理,例如可以在散热片的翅片部件上进行镀黑色处理、黑色氧化铝处理等。
根据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上进行了防反射处理,所以可以防止光的漫反射。
而且,通过作为防反射处理的镀黑色处理、黑色氧化铝处理可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性能(辐射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向所述光调制装置上吹送冷却流体,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的排列方向相对冷却流体的流路大约倾斜45°。
根据所述的本发明,由于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的排列方向相对冷却流体的流路大约倾斜45°,所以冷却流体可以容易地到达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的表面,可以提高所述散热片的冷却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跨过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与其相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
根据所述的本发明,由于跨过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热传导性部件,所以可以将从光调制装置传递至保持框架的热通过该热传导性部件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如此可以提高光调制装置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光学装置具有用于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相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和用于合成由该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制装置容纳保持在形成有与其图像形成区域相应的开口部的保持框架中,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固定在沿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安装的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跨过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与其相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
根据上述本发明,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固定在可安装于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固定部件上。此外,跨过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热传导性部件。所以在所述光调制装置处产生的热可以通过保持框架、热传导性部件传递至固定部件,如此,可以提高该光调制装置的散热效率(冷却效率),所以不必提高用于冷却该光调制装置的冷却扇的旋转速度,可以实现低噪音化。
此外,由于可以降低用于冷却该光调制装置的冷却扇的冷却能力,所以可以使用便宜的冷却扇,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可以提高该光调制装置的冷却效率,所以可以实现该光调制装置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时,优选地,在所述热传导性部件上形成有散热片。
根据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跨过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的热传导性部件上形成有散热片,所以可以确保热传导性部的表面积变大,所以可以有效地从热传导性部件散热。因此,可以防止热滞留在固定部件上,进一步提高该光调制装置的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热传导性接合剂固定接合。
此时,作为热传导性接合剂,可以例如为热传导性的接合剂或焊剂等。
根据所述的本发明,由于保持框架与固定部件通过热传导性接合剂固定接合,所以在光调制装置处产生的热传递至保持框架,而传递至保持框架的热通过热传导性接合剂传递至固定部件。如此,可以在保持框架与固定部件之间进行有效的热传导,可以提高该光调制装置的散热效率(冷却效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光调制装置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设置有与其相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
如此,可以将所述光调制装置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热通过热传导性部件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可以提高所述光调制装置的散热效率。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地,该光学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之间的光学变换板,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的透明部件、以及附着在该透明部件上的用于变换由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所述透明部件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固定。
在此,作为热传导性部件,可以例如为热传导性两面胶带、热传导性片、硅脂等。
一般地,在光学变换板的光学变换膜处伴随着光束的透射发生热。在所述的本发明中,由于所述光学变换板的透明部件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热传导性部件固定,所以可以将在光学变换膜处产生的热有效地从透明部件传递至固定部件。如此可以对光学变换板的热进行有效地散热。
如此,由于可以提高光学变换板的散热效率,所以光学变换板的透明部件也可以采用热传导性能比较低的部件。例如,可以将由蓝宝石制造的透明部件使用水晶进行制造,可以降低光学变换板的成本。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光学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之间的光学变换板,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的透明部件、以及附着在该透明部件上的用于变换由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跨过所述透明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与其相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
通过跨过所述光学变换板的透明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设置热传导性部件,可以将传递至透明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热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因此,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固定部件上形成有散热片,所以可以对传递至固定部件的热有效地进行散热。
在所述的本发明中,不仅在光调制装置处产生的热,而且在光学变换板处产生的热也可以从固定部件进行散热,可以提高光学变换板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背面投影机具有:包括用于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相应于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的光学装置以及用于扩放投射该光学像的投射光学***的图像形成部,用于容纳所述图像形成部的箱状的框体,和在该框体中露出地设置用于投影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光学像的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装置为根据以上所述的任一种光学装置。
在所述的本发明的背面投影机中,由于具有根据以上所述的任一种光学装置,所以可以实现与该光学装置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的背面投影机中,它具有:光学变换板,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用于变换入射至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调制装置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以及附着有该光学变换膜的透明部件;以及用于容纳该光学装置和该光学变换板的光学部件用框体,优选在用于将所述光学变换板固定在光学部件用框体上的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具有多个板状翅片部件的散热片。
在所述的本发明中,由于光学变换板固定在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所以可以将用于对入射到所述光调制装置的光束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的光学变换板的热传递至固定部件。
由于在固定部件上设置有散热片、可以确保散热面积变大,所以可以对传递至固定部件的热进行有效地散热。因此,可以提高用于对入射到所述光调制装置的光束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的光学变换板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背面投影机的投影电视机的正面侧透视图;
图2为示出该实施形态的投影电视机的内部结构的背面侧透视图;
图3为示出该实施形态的投影电视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4为从正面侧观察该实施形态的镜壳时的透视图;
图5为该实施形态的下部的机壳的正面侧透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上部机壳和图5所示下部机壳31的组装图;
图7为模式化地示出该实施形态的光学单元的图;
图8为示出该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该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0为示出该光学装置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1为示出固定部件和射出侧偏振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2为示出固定部件和射出侧偏振板的透视图;
图13为示出入射侧偏振板和形成于导光体上的凸台部的透视图;
图14A和图14B为示出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第1冷却流路的图;
图15A和图15B为示出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第2冷却流路的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光学装置的透视图;
图17为该光学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8为示出该光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9为示出该光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0为示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21为示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22为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变形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第一实施形态)
(1.投影电视机的结构)
图1为作为背面投影机的投影电视机10的正面侧透视图。
图2为示出该投影电视机10的背面侧透视图。
图3为示出该投影电视机10的内部结构的图。
该投影电视机10用于对应于图像信息将由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并将该光学像放大投射至屏幕上。如图1至图3所示,该投影电视机10大致由作为箱状的框体(筐体)的上部机壳11和下部机壳31(图1和图2)、设置成在该上部机壳11前面露出的屏幕14(图1)、和配置在上部机壳11内的镜15(图3)、配置在下部机壳31中的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光学单元40(图3)构成。而且,虽然省略了除上述构成以外的部分的具体说明,但是该投影电视机10还具有向光学单元40等供给来自外部的电力的电源装置、相应于由外部输入的图像信息来进行光学单元40的驱动控制等的控制基板等。
[1.1机壳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上部机壳11和下部机壳31形成该投影电视机10的外观,并且该上部机壳11和下部机壳31可以分开地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上部机壳11为容纳镜15(图3)的纵剖面为三角形的框体,具有安装该镜15(图3)的镜壳12、和形成在该镜壳12的正面侧的开口部的周边用以安装屏幕14的框架13。
图4为从正面侧观察该镜壳12时的透视图。
如图4所示,该镜壳12由背面壁21、一对侧壁22、23和底面壁24构成。
背面壁21具有长边位于上方的平面视图为梯形的形状,并形成为向其后方的下侧倾斜,在其内端面上以规定角度支承有镜15(图3)。
一对侧壁22、23具有平面视图为三角形状的形状,由该背面壁21的两端边缘向前突出,并沿朝后方的方向朝内侧倾斜地形成。
底面壁24形成为跨接一对侧壁22、23,其具有长边位于前方侧的平面视图为大致梯形的形状,并形成为向其后方的上侧倾斜。在该底面壁24上,在前方侧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切口部24A,以及在从前方看时的左侧形成有开口部24B。
框架13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用于在其内侧面的规定位置处保持屏幕14,并在镜壳12的前方侧端边缘处通过螺纹件等固定。
图5为下部机壳31的正面侧透视图。
下部机壳31为容纳光学单元40、未示出的电源装置以及未示出的控制基板等的框体,它由前面板32(图1)、侧面板33、34(图2)、后面板35(图2)、底面部36、以及安装在底面部36上用于将光学单元40、所述电源装置以及所述控制基板等设置在下部机壳31的规定位置上的设置部37构成。
如图1所示,前面板32具有平面视图为矩形的形状,在左右侧上形成有大致相同尺寸的矩形开口部38。在该开口部3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未示出的扬声器。
如图2所示,侧面板33、34具有平面视图为梯形的形状,与镜壳12的一对侧壁22、23相同,沿朝后的方向朝内侧倾斜。在该侧面板33、34上,分别形成有狭缝状的开口部。形成在侧面板33上的开口部为用于向内部引入冷却空气的吸气口331(图2),形成在侧面板34上的开口部为用于排出被引入内部并冷却内部的空气的排气口341(图2)。
如图2所示,后面板35具有平面视图为矩形的形状,在其上设置有用于计算机连接用的连接部、视频输入端子、音频机器连接端子等的各种机器连接用端子。
如图5所示,底面部36具有平面视图为大致梯形的形状,用于支承该投影电视机10的全体。
设置部37形成为用于封装设置在下部机壳31中的各装置、并对各装置进行适当的分隔。
在该设置部37中,其上面371形成为对应于上部机壳11的底面壁24而朝向后方的上侧倾斜。此外,在该上面371上,在从正面侧看时大致中央部分的左侧部分,以及在从正面侧看时的右侧部分上分别形成为具有台阶的台阶部371A和371B。
在台阶部371A处,在其右侧部分形成有切口部371A1,而该切口部371 A1对应于设置在设置部37中的光学单元40(图3)的后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的上部位置,并且形成为面朝设置在设置部37中的光学单元40(图3)的后面所述的投射透镜。
在台阶部371B处,在底面部分处形成有切口部371B1,而该切口部371B1与设置在设置部37中的光学单元40(图3)的后面所述的光源装置上的排气扇54的排出口相对。
此外,在台阶部371B处,在从正面看时的右侧部分处连接有与形成在侧面板34上的排气口341(图2)相连接的管道55的吸气侧。
此外,在设置部37中,在从正面看时的左侧的端面处,如图5所示,形成有用于使该设置部37内部的空气流通的孔372。该孔372与光学单元40(图3)的后面所述的光源装置连通,可以用于使空气流通至该光源装置。
图6为图4所示的上部机壳11和图5所示下部机壳31的组装图。
当上部机壳11和下部机壳31组装在一起时,如图6所示,通过镜壳12的底面壁24和形成于下部机壳31的设置部37中的上面371上的台阶部371A而形成管道25,并且由底面壁24和台阶部371B形成管道26。因此,管道25的吸气侧经由上面371中的切口部371A1而和设置在下部机壳31中的光学单元40(图3)的后面所述的光学装置的上部侧相对置。此外,在管道26的吸气侧经由上面371中的切口部371B1(图5)而和排气扇54的排出口相对。
此外,当上部机壳11和下部机壳31组装在一起时,上部机壳11的切口部24A和下部机壳31的切口部371A1相对,从而形成从下部机壳31中设置的光学单元40(图3)的后面所述的投射透镜朝向镜15的被投射图像的光路。
(1-2.屏幕结构)
屏幕14为用于将光学单元40的后面所述的投射透镜所放大并经镜15反射的光学像由背面进行投影的透射型屏幕,如图1所示,通过上部机壳11的框架13而安装在镜壳12的正面侧。
该屏幕14由例如扩散板、菲涅耳片、双凸透镜状片、防护板等构成。由所述投射透镜射出并由镜15反射的光束,在由扩散板扩散后由菲涅耳片进行平行化、并由构成该双凸透镜状片的光学珠进行扩散,从而获得显示图像。
(1-3.镜结构)
如图3所示,镜15为具有平面视图形成为梯形状的一般的镜,在上部机壳11的背面壁21的内侧,该梯形状的长边作为上侧而倾斜地安装。该镜15的倾斜角基于前面侧的屏幕14和通过该光学单元40的后面所述的投射透镜所进行的图像反射之间设定的位置关系而进行设定。
(1-4.光学单元的结构)
图7为模式化地示出该光学单元40的图。
光学单元40是对构成光源装置的光源灯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对应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对该光学像放大投射的单元。
如图7所示,该光学单元40具有:积分器照明光学***41、色分离光学***42、中继光学***43、光学装置44、棱镜48、作为投射光学装置的投射透镜46和导光体47。
积分器照明光学***41为用于对构成光学装置44的后面所述的3个光调制装置(液晶面板)的图像形成区域进行均匀地照明的光学***。该积分器照明光学***41具有:光源装置411、第1透镜阵列412、第2透镜阵列413、偏振变换元件414和重叠透镜415。
光源装置411具有作为放射光源的光源灯416和反射器417,由该光源灯416射出的放射状的光线经反射器417反射而成为平行光线,并将该平行光线朝外部射出。
采用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灯416。除该高压水银灯以外还可以采用金属囱化物灯或囱素灯。
采用抛物面镜作为反射器417。还可以采用平行化凹透镜和椭圆面镜的组合来代替该抛物面镜。
第1透镜阵列412具有从光轴方向看时基本呈矩形轮廓的小透镜以矩阵状设置成的结构。各个小透镜将由光源灯416射出的光束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
第2透镜阵列413具有同第1透镜阵列412基本相同的结构,具有由小透镜以矩阵状设置成的结构。该第2透镜阵列413与后面所述的重叠透镜415一起具有将第1透镜阵列412的各个小透镜的像成像在后面所述的液晶面板上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14配置在第2透镜阵列413和重叠透镜415之间(并非一体地构成)。如此,偏振变换元件414将来自第2透镜阵列413的光变换成大致为1种偏振光,从而可以提高在光学装置44处的光利用效率。
具体地,通过偏振变换元件414而被变换成大致为1种偏振光的各部分光经由重叠透镜415而最终基本重叠在光学装置44的后面所述的液晶面板上。在使用偏振光调制类型的液晶面板的投影电视机10中,由于只能利用1种偏振光,而来自发生其它种类的随机偏振光的光源灯416的光的大约一半没有得到利用。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偏振变换元件414将由光源灯416射出的光束变换成大致为1种偏振光来提高在光学装置44处的光利用效率。
此外,该种偏振变换元件414在例如特开平8-304739中进行了介绍。
色分离光学***42具有两个分色镜421、422和一反射镜423,可以通过分色镜421、422将由积分器照明光学***41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成红(R)、绿(G)、蓝(B)3种颜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43具有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和反射镜432、434,具有将由色分离光学***42分离的色光即红色光引导至光学装置44的后面所述的红色光用液晶面板的功能。
此时,在色分离光学***42的分色镜421处使由积分器照明光学***41射出的光束的红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透射并使蓝色光成分反射。由分色镜421反射的蓝色光经反射镜423反射后通过场透镜418而到达光学装置44的后面所述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该场透镜418将由第2透镜阵列413射出的各部分色光变换成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设置在其它的绿色光用和红色光用液晶面板的光入射侧的场透镜418也相同。
在透射分色镜421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中,绿色光由分色镜422反射后通过场透镜418而到达绿色光用液晶面板。另一方面,红色光透射分色镜422后通过中继光学***43后又通过场透镜418而到达红色光用液晶面板。
对红色光使用中继光学***43是因为红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它色光的光路长度要长,并且是为了防止由光发散等造成光利用效率的降低。即,是为了使入射至入射侧透镜431的部分光束直接传导至场透镜418。在中继光学***43中构成为可以通过3色光中的红色光,但是并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例如构成为可以通过蓝色光。
光学装置44用于将入射的光束对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后形成彩色图像。它具有:由色分离光学***42分离的各色光所入射于其上的3个入射侧偏振板442、配置在各入射侧偏振板442后部的3个光调制装置(液晶面板)440(440R、440G、440B)、配置在各液晶面板440后部的3个射出侧偏振板443、和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444。上述入射侧偏振板442、液晶面板440、射出侧偏振板443和十字分色棱镜444一起构成一体化的单元。
液晶面板440使用例如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其将由色分离光学***42分离的各色光通过上述3个液晶面板440、位于光束入射侧的入射侧偏振板442、位于光束射出侧的射出侧偏振板443,对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像。
作为光学变换板的入射侧偏振板442仅使由色分离光学***42分离的各色光中按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而将其它光束吸收,在水晶等的透明部件(基板)442A(参照图13)上粘附有偏振膜(光学变换膜)。
作为光学变换板的射出侧偏振板443也与入射侧偏振板442基本相同地构成,在透明部件443A上粘附有未示出的偏振膜(光学变换膜)443B(参照图9)。它仅使由液晶面板440射出的光束中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而将其它光束吸收,
这些入射侧偏振板442和射出侧偏振板443相互的偏振光轴方向设定成垂直相交。
十字分色棱镜444用于对由射出侧偏振板443射出并以每个色光进行调制的光学像进行合成而形成彩色图像。
在该十字分色棱镜444中,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沿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而设置成大致X字形状,用于通过这些电介质多层膜而进行3色光的合成。
下面就光学装置44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棱镜48配置在光学装置44的光束射出侧,用于将由该光学装置44形成的彩色图像朝投射透镜46的方向即前方射出的彩色图像向上方折射并反射。
投射透镜46用于扩大由棱镜48反射的彩色图像并将其投射至镜15。该投射透镜46由在镜筒内容纳的多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所构成。
导光体47由合成树脂构成并容纳保持有上述各光学***41-44、48。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它具有形成用于滑动式地从上方装配各光学部件412-415、418、421-423、431-434的沟槽部的下导光体,和用于封盖上述下导光体的上部的开口侧的盖状的上导光体。
(1.5光学装置的构造)
参照图8-图13说明光学装置44的构造。
如图8及图9所示,该光学装置44具有上述的液晶面板440、入射侧偏振板442、射出侧偏振板443、十字分色棱镜444,以及台座445、保持框架/罩壳446和固定部件447。
保持框架446用于容纳液晶面板440,并通过固定部件447一体地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入射侧偏振板442由导光体47固定,具体如后面所述。
台座445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上面,一体化的光学装置44固定在导光体47的下导光体上。该台座445为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材,并具有在从其四角延伸的突出部445A。在该突出部445A的前端部分上形成有孔445B。此外,台座445的矩形部分比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外周形状小地形成。因此,当固定部件447固定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侧面时,该台座445与固定部件447互相不发生干涉。
保持框架446用于容纳液晶面板440。
当在此对液晶面板440进行详细说明时,该液晶面板440例如使用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在相对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内密封封装有液晶。并在一对透明基板的光束入射侧以及光束射出侧安装有防尘玻璃。
保持框架446具有凹型框体446A和支持板446B,该凹型框体446A具有容纳液晶面板440的容纳部,而支持板446B与该凹型框体446A配合以施压固定被容纳的液晶面板440。此外,保持框架446在与被容纳的液晶面板440的面板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部446C。而且,在该保持框架446的四个角上形成有孔446D。如此,可通过设置在该支持板446B的左右两侧的钩扣446E和设置在该凹型框体446的对应位置处的钩扣接合部446F接合而进行该凹型框体446A和该支持板446B的固定。
液晶面板440在该保持框架446的开口部446C处露出,并由该部分形成图像的形成区域。即,各色光R、G、B被导入该液晶面板440的该部分,并对应于图像信息而形成光学像。
如此,跨过该保持框架446的凹型框体446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侧面446A2以及固定部件447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7A3、侧面447A4而安装一热传导性部件框架448。
该框架448形成为具有从光学装置44的光束入射侧看时呈平面视图大致コ字形,并构成为避开该保持框架446的开口部446C。如进一步具体地说明,则该框架448具有:与该保持框架446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的上侧部分接触的第一接触部448A、设置成与该第一接触部448A的两端部垂直相交并与该保持框架446的侧面446A2接触的第二接触部448B、设置成与该第二接触部448B垂直相交并与固定部件447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7A3接触的第三接触部448C、和设置成与该第三接触部448C垂直相交并与固定部件447的端面447A4接触的第四接触部448D。
实际上,在该固定部件447的侧面447A4上安装有:后面所述的热传导性部件450的延伸部450B、热传导性部件452的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所以该第四接触部448D通过延伸部450B、热传导性部件452的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而与该固定部件447的侧面447A4接触。
构成这种框架448的热传导性材料例如可以为石墨板/片、铜板、铜箔、铝箔等。其中,优选地使用石墨板。由于该石墨板具有很高的柔性,可以提高该保持框架446与固定部件447的密接性。而且,由于接触热阻非常低,所以可以提高由保持框架446向固定部件447的热传导效率。
在使用石墨板时,优选地使用表面用聚酯进行涂布的石墨板。通过使用这种表面涂布的石墨板,可以防止石墨板的表面粗糙。
在容纳于该保持框架446的液晶面板440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47之间设置有与其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450。
该热传导性部件450具有平面视图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在中央形成有用于光束透射的开口部,并且具有与液晶面板440的防尘玻璃的光束非透射部分相接触的接触部450A、从该接触部450A朝固定部件447一侧延伸而与该固定部件447的侧面447A4相触接的延伸部450B。
构成这种热传导性部件450的材料例如可以为石墨板、铜板、铜箔、铝箔等。其中,优选地使用石墨板。由于该石墨板具有很高的柔性,可以提高该液晶面板440的防尘玻璃与固定部件447的密接性。而且,由于接触热阻非常低,所以可以提高由防尘玻璃向固定部件447的热传导效率。
在使用石墨板时,优选地使用表面用聚酯进行涂布的石墨板。通过使用这种表面涂布的石墨板,可以防止石墨板的表面粗糙。
固定部件447用于保持固定所述用于容纳液晶面板440的保持框架446,并被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该固定部件447由热传导性部件例如铜或铝等构成。
该固定部件447具有:与液晶面板440的图像形成区域相对应地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47A1的矩形板状体447A、从该矩形板状体447A的四个角突出地设置的大致圆柱形状的销447B、形成在该矩形板状体447A的上部的上部板状体447C。
在此,销447B的位置不必要位于矩形板状体447A的角上。而且,该销447B的数目也不限于4个,只要有2个以上就可以。即,与设计相对应地只要形成为与保持框架446的孔446D相对应就可以。
固定部件447位于保持框架446与十字分色棱镜444之间。通过将固定部件447的矩形板状体447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接合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上而进行该固定部件447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固定。
通过将固定部件447的销447B***保持框架446的孔446D,并将热传导性接合剂的热传导性硅粘接剂(未示出)注入孔446D中而进行该固定部件447与保持框架446的固定。在此是将热传导性粘接剂注入孔446D中,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注入例如作为热传导性接合剂的焊剂。
上部板状体447C位于设置在十字分色棱镜444上方的台座445的上方,并且位于光束入射侧的端面形成平坦面。在该上部板状体447C的四个角上形成为螺纹孔447C1。而且,在该上部板状体447C的位于光束射出侧的端面上形成有朝向十字分色棱镜444延伸的多个突起部447C2。
此外,在矩形板状体447A的纵向两端部的下部部分(矩形板状体447A侧部分)形成有切口部。如此就可以防止台座445与上部板状体447C的干涉。
在这种上部板状体447C上安装散热片449。
散热片449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与设置在液晶面板440的图中未示出的一对基板间的控制用电缆的上端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
散热片449具有:安装在位于上部板状体447C的光束入射侧的面上的平面视图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板状部449A、和设置在该板状部449A上的多个板状的翅片部件449B。
散热片449用与该固定部件447相同的热传导性材料构成,例如由铜或铝等构成。
翅片部件449B沿后面所述的第一冷却流路51(图9上下方向)延伸并等间隔地设置。在该翅片部件449B上进行了防反射处理,例如镀黑色处理或黑色氧化铝处理。
该板状部449A的纵向两端部朝与上部板状体447C的相反侧弯曲,在该两端部下方部分(矩形板状体447A侧部分)形成有切口部。如此就可以防止与台座445的突出部445A的干涉。
在该板状部449A的四个角上,在与上部板状体447C的螺纹孔447C1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孔449A1。通过往该孔449A1及上述螺纹孔447C1中***螺纹件进行螺纹连接,将散热片449固定在上部板状体447C的上。如此,在本实施形态中,散热片449与上部板状体447C相对而通过螺纹件进行固定,并可以通过拧紧或松开螺纹件而可以装拆,例如,如图10所示,在对发热最低的红色光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440R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447上也可以不安装散热片449。
在固定散热片449与上部板状体447C时,在散热片449的板状部449A与上部板状体447C之间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性能,例如涂布有硅脂
在固定部件447的矩形板状体447A的光束射出侧,如图11所示,形成有用于容纳射出侧偏振板443的凹部447A2。即,该射出侧偏振板443配置在固定部件447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之间。
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基板)443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与凹部447A2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例如,在凹部447A2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上述开口部447A1的周边部分,安装有热传导性部件454,例如热传导性两面胶带、热传导性片、硅脂等,并通过该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射出侧偏振板443。
跨过这种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矩形板状体447A安装有与两者相接靠的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
如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2所示,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上部与矩形板状体447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上部之间安装有第一热传导性部件452A。
此外,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左右端部部分与矩形板状体447A的侧面474A4安装有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该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形成为大致直角地弯折地断面呈现大致L字型。
实际上,由于在固定部件447的侧面474A4上安装有热传导性部件450的延伸部450B,所以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通过该延伸部450B而与固定部件447的侧面474A4相接触。
在该实施形态中,虽然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左右端部部分与矩形板状体447A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但是也可以跨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左右端部部分与矩形板状体447A的凹部447A2的内侧而设置第二及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B、452C。
这种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例如可以为石墨板、铜板、铜箔、铝箔等。其中,优选地使用石墨板。由于该石墨板具有很高的柔性,可以提高射出侧偏振板443与固定部件447的密接性。而且,由于接触热阻非常低,所以可以提高由射出侧偏振板443向固定部件447的热传导效率。
在使用石墨板时,优选地使用表面用聚酯进行涂布的石墨板。通过使用这种表面涂布的石墨板,可以防止石墨板的表面粗糙。
入射侧偏振板442没有一体地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的光束入射侧,而是固定地上述导光体47的下导光体上。在该下导光体上,如图13所示,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形成有用于滑动地固定入射侧偏振板442的沟471A的凸台部471。
入射侧偏振板442通过固定部件453配合在上述凸台部471的沟471A中。
固定部件453与固定部件447结构大致相同,只是没有突出地设置销。
在该固定部件453的上部板状体447C上安装有散热片449。
与射出侧偏振板443相同,入射侧偏振板442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53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而且跨过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基板)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53的矩形板状体447A安装有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
该热传导性部件452由第一至第三热传导性部件452A、452B、452C构成。
(2.冷却结构)
下面基于附图对投影电视机10的内部冷却结构进行说明。
图14A和图14B为示出各第1冷却流路51的图。具体地,图14A为从投影电视机10的侧面看到的第1冷却流路51的图,图14B为从投影电视机10的正面看到的第1冷却流路51的图。
图15A和图15B为示出各第2冷却流路53的图。具体地,图15A为从投影电视机10的侧面看到的第2冷却流路53的图,图15B为从投影电视机10的正面看到的第2冷却流路53的图。
如图14A、图14B和图15A、图15B所示,在投影电视机10的内部形成有主要用于冷却构成投影电视机10的光学装置44的第1冷却流路51和主要用于冷却光源装置411的第2冷却流路53。
虽然未示出,在第1冷却流路51中使用了位于光学装置44的上方、设置在管道25的吸气侧的冷却扇。
该冷却扇由空气的吸入方向和空气的排出方向为同一的轴流风扇构成,吸入光学装置44的上方空气并向管道25排出。如图14A、图14B所示,通过该冷却扇的驱动,光学装置44的上方空气被吸入,被吸入的空气通过下部机壳31的切口部371A1和镜壳12的切口部24A而排出到管道25中。排出到管道25中的空气从镜壳12的开口部24B流出、沿镜壳12的侧壁23、背面壁21以及侧壁22流通,然后又被冷却扇吸入。
通过该冷却扇而形成了由镜壳12及屏幕14等形成的内部空间循环的第1冷却流路51。
如图15A、图15B所示,第2冷却流路53使用安装在光学单元40的光源装置411上的排气扇54。
该排气扇54由与冷却扇相同的轴式流风扇构成。如图15A、图15B所示,通过该排气扇54的驱动,由下部机壳31的侧部面板33上形成的吸气口331将投影电视机10外部的空气朝内部吸引、通过形成在下部机壳3 1的设置部37上的孔372(图5)朝光源装置411导入。导入至光源装置411的空气在由排气扇54吸入的过程中对光源装置411的光源灯416和反射器417进行冷却。由排气扇54吸入的空气排出至管道26、并通过该管道26和管道55而从形成在下部机壳31的侧部面板33上的排气口341朝投影电视机10外部排出。
以上说明的第1冷却流路51和第2冷却流路53设置成相互不交叉。具体地,在光学单元40中,由于安装在光源装置411和光学装置44之间的积分器照明光学***41、色分离光学***42和中继光学***43容纳在导光体47中,所以,在该导光体47中不会发生从光学装置44朝向光源装置411、以及从光源装置411朝向光学装置44的空气流通。即使是在导光体47以外,通过下部机壳31的设置部37,光源装置411侧和光学装置44侧构成为分隔开,也不会发生从光学装置44朝向光源装置411、以及从光源装置411朝向光学装置44的空气流通。通过这种在投影电视机10中冷却流路隔断成相互不交叉的第1冷却流路51和第2冷却流路53,用于冷却光学装置44的第1冷却流路51不会从外部吸入空气,并可以使镜壳12、屏幕14等形成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循环而冷却光学装置44,从而不需要在将过滤器等的外部的空气引入时所要配置的部件。用于冷却光源装置411的第2冷却流路53虽然要引入外部的空气,但是在冷却光源时不需要从由外部引入的空气中除去灰尘等,从而可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当然,也可以在第2冷却流路53的吸气口331处配置过滤器,即使是在该情况下,也因为光学装置44不包含在流路中,使得可以不用提高过滤器的除尘能力就可以达到要求。
(2.光学装置的散热路径)
在本实施形态的投影电视机10中,对于光学装置44的冷却,并非仅由上述冷却扇进行强制冷却,还通过光学装置44的构造来确保散热路径。
通过来自光源装置411的光束的透射,在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0以及射出侧偏振板443的偏振膜443B、入射侧偏振板442的偏振膜处发生热。
首先说明液晶面板440的散热路径。
由于液晶面板440容纳于保持框架446中,所以在液晶面板440处发生的热通过该液晶面板440的防尘玻璃传递至保持框架446。
由于该保持框架446的孔446D和固定部件447的销447B通过热传导性粘着剂而固定,所以传递至保持框架446的一部分热通过该热传导性粘着剂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47。
由于在该保持框架446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和固定部件447之间安装有热传导性的框架448,所以传递至保持框架446的一部分热由保持框架446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通过该框架448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47。
此外,如上所述,在容纳于保持框架446中的液晶面板440的射出侧的防尘玻璃和固定部件447之间设置有与防尘玻璃的光束非透射部分以及固定部件447接触的热传导性部件450。因此,在液晶面板440处发生的热由该防尘玻璃传递至热传导性部件450,并进一步传递至固定部件447。
如上所述,在液晶面板440处发生的热被传递至固定部件447,该液晶面板440通过热传递而进行冷却。
下面就射出侧偏振板443的散热路径进行说明。
由于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安装在固定部件447的凹部447A2上,所以射出侧偏振板443的一部分热由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47。
而且,由于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矩形板状体447A安装有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所以射出侧偏振板443的一部分热由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2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47。如此,在射出侧偏振板443处发生的热传递至固定部件447,该射出侧偏振板443通过热传递而进行冷却。
如此,传递至固定部件447的热通过上部板状体447C而传递至散热片449,通过与通过上述第1冷却流路51的冷却空气的热交换进行散热。
接着就入射侧偏振板442的散热路径进行说明。
由于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固定部件453由热传导性部件452固定,所以入射侧偏振板442的一部分热通过该热传导性部件452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53。另外,跨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固定部件453安装有热传导性部件452,入射侧偏振板442的一部分热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2传递到固定部件453。如此,对入射侧偏振板442的热进行散热,通过热传导对入射侧偏振板442进行冷却。
传递至固定部件453的热通过散热片449与导光体47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3实施形态的效果)
因此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以实现下述效果。
(1)在本实施形态中,容纳液晶面板440的保持框架446通过固定部件447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上。因此伴随着光束透射而在液晶面板440处发生的热通过保持框架446传递至固定部件447。由于在该固定部件447的上部板状体447C处固定有散热片449,所以传递至固定部件447的热又传递至散热片449。由于确保该散热片449较大的表面积,所以可以有效地对传递来的热进行散热。
如此,由于可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冷却效率(散热效率),所以不必提高用于冷却该液晶面板440的冷却扇的旋转速度,可以实现低噪音化。
此外,由于可以降低冷却扇的冷却能力,所以可以使用便宜的冷却扇,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可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冷却效率,所以可以实现液晶面板440较长的使用寿命。
由于该固定部件447的上部板状体447C与该散热片449通过硅脂固定,所可以提高上部板状体447C与散热片449之间的密接性,并由于在固定部件447和散热片449之间不存在热传导性低的空气,所可以提高热传导性。
(2)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散热片449和固定部件447的上部板状体447C通过螺纹件固定,散热片449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447进行装拆,所以可以相应于液晶面板440的发热量而装拆散热片449。例如,在对发热量最低的红色光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440R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447上也可以不安装散热片449。如此,可以实现光学装置44的小型化并减少部件数目。
(3)此外,由于在散热片449的翅片部件449B上进行了防反射处理例如镀黑色等,所以可以防止光的漫反射。
此外,通过进行作为防反射处理的例如镀黑色等,可以提高翅片部件449B的散热性(辐射性)。
(4)由于容纳液晶面板440的保持框架446的孔446D和固定部件447的销447B通过热传导性粘着剂而固定,所以由液晶面板440传递至保持框架446的一部分热通过该热传导性粘着剂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47。如此可以有效地进行保持框架446和固定部件447之间的热传导,提高液晶面板440的散热效率。
(5)由于跨过容纳液晶面板440的保持框架446的凹型框体446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侧面446A2以及固定部件447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7A3、侧面447A4而设置有作为热传导性部件的框架448,所以在液晶面板440处发生的一部分热传递至保持框架446的凹型框体446A、框架448和固定部件447,所以可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散热效率。
而且,在液晶面板440的光束射出侧的防尘玻璃和固定部件447之间配置有热传导性部件450,所以可以将传递至射出侧的防尘玻璃的热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447。
如此,由于可以将热从液晶面板440的光束入射侧和光束射出侧双方传递至固定部件447,形成了多个热传递路径,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散热效率。
(6)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47的凹部447A2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所以可以将在射出侧偏振板443的偏振膜443B处发生的热从该透明部件443A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447。由于在固定部件447上形成有散热片449,所以可有效地对传递至固定部件447的热进行散热。
在所述的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可以将射出侧在偏振板443处发生的热从固定部件447进行散热,所以可以提高射出侧偏振板443的散热效率。
而且,由于可以提高射出侧偏振板443的散热效率,所以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可以采用热传导性低的部件。例如,可以将由蓝宝石制造的透明部件443A使用水晶进行制造,可以降低射出侧偏振板443的成本。
(7)此外,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47的矩形板状体447A安装有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
如此可以将传递至射出侧偏振板443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热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447。
如此,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可以将热从射出侧偏振板443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传递至固定部件447,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射出侧偏振板443的散热效率。
(8)由于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53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所以可以将入射侧偏振板442的热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453。
由于跨过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固定部件453安装有热传导性部件452,所以入射侧偏振板442的一部分热通过该热传导性部件452而传递至固定部件453。
由于在固定部件453上安装有散热片449,所以可有效地对传递至固定部件453的热进行散热。
如此,由于可以提高入射侧偏振板442的散热效率,所以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可以采用热传导性低的部件。例如,可以将由蓝宝石制造的透明部件使用水晶进行制造,可以降低入射侧偏振板442的成本。
(9)此外,由于框架448、热传导性部件450和热传导性部件452由石墨板制成,柔性高,可以提高保持框架446与固定部件447的密接性、液晶面板440的防尘玻璃与固定部件447的密接性、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与固定部件447的矩形板状体447A的密接性、和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与固定部件447的矩形板状体447A的密接性。因此,在石墨板与保持框架446等之间不存在热传导率低的空气,所以可以将来自保持框架446、防尘玻璃、透明部件443A、442A的热有效地传递至固定部件447、453。
由于石墨板的接触热阻非常低,所以可以提高从保持框架446至固定部件447的热传导效率、从防尘玻璃至固定部件447的热传导效率、从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至固定部件447的热传导效率、和从入射侧偏振板442的透明部件442A至固定部件453的热传导率。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散热效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散热效率、和入射侧偏振板442的散热效率。
(第二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16-19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而且,在下面的说明中,和已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记为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64具有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44的固定部件447不同的固定部件647。即,本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64具有:液晶面板440、入射侧偏振板442、射出侧偏振板443、十字分色棱镜444、台座445、保持框架446和固定部件647。除了固定部件647以外的其它部件与光学装置44的相同。
如图17所示,固定部件647由与固定部件447相同的材料构成,具有矩形板状体447A、以及在该矩形板状体447A的四角突出地设置的大致圆柱形的销447B,但是在不具有上部板状体447C的点处与固定部件447不同。由于在固定部件647上没有上部板状体447C,所以在本实施形态的光学装置64上没有安装在上部板状体447C上的散热片。
跨过这种固定部件647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7A3、侧面447A4,以及保持框架446的凹型框体446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侧面446A2安装有一热传导性部件框架448。
此外,在容纳保持框架446的液晶面板440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647之间设置有与其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450。
此外,如图18、19所示,在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基板)443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与固定部件647的凹部447A2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两面胶带、热传导性片、硅脂等的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
此外,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647的矩形板状体447A安装有与两者相接靠的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
这种光学装置64的各光学部件的散热路径与上述实施形态的相同,但是由于没有设置散热片,所以传递至固定部件647的热不会传递至散热片而是通过冷却空气进行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未示出,但是固定入射侧偏振板442的固定部件453也可以为没有上部板状体447C的形状。
根据本实施形态除了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形态的(4)-(9)相同的效果以外,还可以实现下述效果。
(10)在本实施形态中,容纳液晶面板440的保持框架446通过固定部件647固定在十字分色棱镜444上。因此伴随着光束透射而在液晶面板440处发生的热通过保持框架446传递至固定部件647散热。
如此,由于可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冷却效率(散热效率),所以不必提高用于冷却该液晶面板440的冷却扇的旋转速度,可以实现低噪音化。
此外,由于可以降低冷却扇的冷却能力,所以可以使用便宜的冷却扇,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可以提高液晶面板440的冷却效率,所以可以实现液晶面板440较长的使用寿命。
(11)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光学装置64的固定部件647不具有上部板状体447C而光学装置64没有散热片,所以可以实现减少光学装置64的部件数目以及该光学装置64的小型化。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在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含在本发明内。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将入射侧偏振板442安装在固定部件453上而固定在导光体47上,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将入射侧偏振板442直接***形成在导光体47上的凸出部471。在该情况下,在入射侧偏振板442处发生的热由透明部件442A直接传递至凸出部471,而由导光体47散热。如此就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跨过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47的矩形板状体447A安装有片状热传导性部件452,但是也可以不安装该热传导性部件452。
此外,射出侧偏振板443的透明部件443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与固定部件447的凹部447A2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4固定,但是也可以使用热传导性能低的粘接部件固定。在该情况下在透明部件443处发生的热通过热传导性部件452而散热至固定部件453。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在液晶面板440的光束射出侧防尘玻璃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固定部件447之间设置有热传导性部件450,但是也可以没有该热传导性部件450。而且,跨过容纳液晶面板440的保持框架446的凹型框体446A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6A1、侧面446A2以及固定部件447的光束入射侧端面447A3、侧面447A4,安装有一热传导性部件框架448,但是该框架448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如图20及图21所示,也可以使用散热片448E形成的框架448’。
设置在框架448’上的散热片448E沿通过第一冷却流路51的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而且,相对于保持框架446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倾斜。通过如此在框架448’上形成散热片448E,可以确保增大表面面积,所以也可容易地进行传递至框架448’的热与通过第一冷却流路51的冷却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可以提高从框架448’的散热效率。
而且也可以没有该框架448。如此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虽然散热片449的各翅片部件449B沿第一冷却流路51延伸,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22所示,各翅片部件449B’的排列方向可以相对第一冷却流路51例如大约倾斜45°。
由于通过使用这种翅片部件449’可以容易地使冷却空气与该翅片部件449B’接触,所以可以提高翅片部件449B’的冷却效率。如此,通过提高翅片部件449B’的冷却效率,可以使得液晶面板440的热容易地传递至翅片部件449B’,提高液晶面板440的散热效率。
此外,在第一实施形态中,散热片449通过螺纹件固定在固定部件447的上部板状体447C上,该散热片449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447装拆,但是并不限于此,散热片449也可以与固定部件447形成为一体。如此就可以减少部件数目。而且,通过使散热片449与固定部件447形成为一体,可以提高从固定部件447至散热片449的热传递效率。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光学装置44用于作为背面投影机的投影电视机10中,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前面投影式投影机。

Claims (19)

1.一种光学装置,具有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相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和合成由该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装置容纳保持在形成有与其图像形成区域相应的开口部的保持框架中,
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固定在沿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安装的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
在所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具有板状的翅片部件的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固定部件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可以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装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上进行了用于防止光反射的防反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光调制装置上吹送冷却流体,
所述散热片的翅片部件的排列方向相对冷却流体的流路约倾斜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跨接于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间设置有与它们相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
7.一种光学装置,具有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相应于图像信息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和合成由该光调制装置所形成的光学像的色合成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制装置容纳保持在形成有与其图像形成区域相应的开口部的保持框架中,
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固定在沿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面安装的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
跨接于所述保持框架和所述固定部件间设置有与它们相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传导性部件上形成有散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传导性部件上形成有散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热传导性接合剂固定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纳所述光调制装置的保持框架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热传导性接合剂固定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调制装置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设置有与它们相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调制装置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设置有与它们相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之间的光学变换板,
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的透明部件以及附着在该透明部件上的变换由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
所述透明部件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之间的光学变换板,
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的透明部件以及附着在该透明部件上的变换由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
所述透明部件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通过热传导性部件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之间的光学变换板,
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的透明部件以及附着在该透明部件上的变换由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
跨接于所述透明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与它们相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所述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光束入射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之间的光学变换板,
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由热传导性材料构成的透明部件以及附着在该透明部件上的变换由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
跨接于所述透明部件的光束射出侧端面和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与它们相触接的热传导性部件。
18.一种背面投影机,具有:包括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相应于图像信息形成光学像的光学装置以及放大投射该光学像的投射光学***的图像形成部,容纳所述图像形成部的箱状的框体,和在该框体中露出地设置的投影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光学像的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面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光学变换板,所述光学变换板具有变换入射至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调制装置的光束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变换膜以及附着有该光学变换膜的透明部件;以及容纳该光学装置和该光学变换板的光学部件用框体,
在用于将所述光学变换板固定在光学部件用框体上的热传导性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具有多个板状翅片部件的散热片。
CNB2004100811686A 2003-10-07 2004-09-30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Active CN1003956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7916 2003-10-07
JP347916/2003 2003-10-07
JP405693/2003 2003-12-04
JP2003405693A JP2005134858A (ja) 2003-10-07 2003-12-04 光学装置及びリア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5929A true CN1605929A (zh) 2005-04-13
CN100395656C CN100395656C (zh) 2008-06-18

Family

ID=3455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11686A Active CN100395656C (zh) 2003-10-07 2004-09-30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88956B2 (zh)
JP (1) JP2005134858A (zh)
KR (1) KR100691056B1 (zh)
CN (1) CN100395656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584A (zh) * 2011-03-14 2011-08-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445699A (zh) * 2015-05-12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9260B1 (ko) * 2005-03-08 2007-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699259B1 (ko) * 2005-03-08 2007-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420857B2 (ja) * 2005-06-06 2010-02-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KR100676537B1 (ko) * 2005-08-05 2007-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젝션 시스템 및 프로젝션 시스템의 냉각 시스템
KR100785128B1 (ko) 2005-12-01 2007-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젝션 시스템의 패널 조립체
TWI421438B (zh) 2005-12-21 2014-01-01 克里公司 照明裝置
US7439014B2 (en) * 2006-04-18 2008-10-21 Advanced Liquid Logic, Inc. Droplet-based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washing
US7648257B2 (en) * 2006-04-21 2010-01-19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s
JP4172503B2 (ja) * 2006-06-15 2008-10-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277922B2 (ja) * 2006-08-31 2009-06-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036819B2 (ja) * 2006-09-18 2012-09-26 クリ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照明装置、照明アセンブリー、取付体、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る方法
TW200837308A (en) * 2006-09-21 2008-09-16 Led Lighting Fixtures Inc Lighting assemblies, methods of installing same, and methods of replacing lights
WO2008061082A1 (en) * 2006-11-14 2008-05-22 Cree Led Lighting Solutions, Inc. Light engine assemblies
CN101622492B (zh) * 2006-11-14 2013-01-30 科锐公司 照明组件和用于照明组件的部件
US7967480B2 (en) * 2007-05-03 2011-06-28 Cree, Inc. Lighting fixture
WO2008137905A1 (en) 2007-05-07 2008-11-13 Cree Led Lighting Solutions, Inc. Light fixtures and lighting devices
US8240875B2 (en) * 2008-06-25 2012-08-14 Cree, Inc. Solid state linear array modules for general illumination
JP2010175583A (ja) * 2009-01-27 2010-08-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KR20100131125A (ko) * 2009-06-05 2010-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젝터
JP5609213B2 (ja) * 2010-04-01 2014-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1221159A (ja) * 2010-04-07 2011-11-04 Seiko Epson Corp 放熱部材、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604745B2 (ja) * 2015-05-15 2019-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変調素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7024A (ja) * 1991-04-16 1992-11-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パネル用冷却装置
JPH07248480A (ja) * 1994-03-09 1995-09-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冷却装置
FR2790308B1 (fr) * 1999-02-25 2001-05-18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a occulteur a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3608428B2 (ja) 1999-04-15 2005-0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284766B2 (ja) * 1999-07-29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US6755554B2 (en) * 2000-05-25 2004-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wheel assembly and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olor wheel unit and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device
JP2003149629A (ja) 2001-06-01 2003-05-2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951640B2 (ja) * 2001-06-29 2007-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射装置
JP4039130B2 (ja) * 2001-08-08 2008-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042474B2 (ja) 2001-08-08 2008-0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3066404A (ja) * 2001-08-27 2003-03-05 Sony Corp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2003075798A (ja) 2001-08-30 2003-03-12 Sony Corp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の組立方法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JP3991656B2 (ja) 2001-11-09 2007-10-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射装置
US6844993B2 (en) * 2002-06-19 2005-01-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having the optical device
JP4079048B2 (ja) * 2002-08-27 2008-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584A (zh) * 2011-03-14 2011-08-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445699A (zh) * 2015-05-12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88956B2 (en) 2007-03-13
KR100691056B1 (ko) 2007-03-09
CN100395656C (zh) 2008-06-18
JP2005134858A (ja) 2005-05-26
KR20050033829A (ko) 2005-04-13
US20050094105A1 (en) 200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5929A (zh) 光学装置及背面投影机
CN2684234Y (zh) 光学装置、光学单元和投影仪
CN1216318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1251018C (zh) 投影仪
CN1303472C (zh) 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673854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67774C (zh) 光调制装置、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89962C (zh) 背投投影机
CN1287196C (zh) 置于安装壳内的电光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以及安装壳
CN1627127A (zh)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仪
CN1698009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450377A (zh) 投影透镜、投影透镜制造方法和装有该投影透镜的投影仪
CN1942823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658063A (zh) 光调制元件、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67497A (zh)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CN1827293A (zh) 冷却组件、其制造方法、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48706A (zh) 光调制元件保持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811584A (zh) 背面投影机
CN164147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795416A (zh)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673805A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9230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00351660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488973A (zh) 光调制装置、具有光调制装置的光学装置、和具有该光调制装置或光学装置的投影仪
CN1692308A (zh) 光调制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