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8548A - 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8548A
CN1738548A CNA2004800023313A CN200480002331A CN1738548A CN 1738548 A CN1738548 A CN 1738548A CN A2004800023313 A CNA2004800023313 A CN A2004800023313A CN 200480002331 A CN200480002331 A CN 200480002331A CN 1738548 A CN1738548 A CN 1738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fatty acid
acid ester
polyol fatty
hydrophi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2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6691C (zh
Inventor
山口瑠美
山口裕章
南部宏畅
L·R·朱内加
山崎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Kagaku KK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Kaga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Kagaku KK filed Critical Taiyo Kagaku KK
Publication of CN1738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8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66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66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辅酶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含有辅酶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以及含有上述组合物的食品或饮料。

Description

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食品领域中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辅酶Q10(CoQ10)也被称为泛癸利酮、泛醌-10等,根据其独特的生理作用被作为代谢性强心剂等医药品使用。另外,在国内,随着对食药区分的观点的改变,其被用于食品用途已成为可能,并可期待其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对CoQ10的研究成果显著,除了CoQ10的抗氧化作用引起的心肌保护作用、防癌、抗老化作用、抑制血中LDL氧化之外,还报道有抑制血压升高、改善缺血心肌的氧利用效率、激活心肌线粒体的ATP合成、改善心脏功能等。但是,CoQ10在常温下为黄色~橙色的固体,几乎不溶于水、醇,并且也难溶于油,因此在食品用途中极难被广泛利用,特别是具有在饮料方面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缺点。
作为CoQ10的制剂化方法,已知有将CoQ10、乳化剂、多元醇及水混合后、进行高压处理制成脂溶性物质的水性液剂的制备方法(例如,参见特开2000-212066号公报)、使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进行可溶化的方法(例如,参见特表2001-504343号公报)等。但是,采用前者方法制备的水性液剂为利用1000kg/cm2的超高压处理一次性获得CoQ10的水性液剂,但是稳定性差,并经时析出白色混浊、或CoQ10的结晶。另外,根据后者的方法,使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从其制造步骤方面考虑,此类环氧乙烷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反应中将生成毒性高副产物,因此并不优选用于食品用途。
另外,作为提高了CoQ10的生物体吸收率的制剂,提出了将热溶解后的CoQ10加入加热后的食用油中、或在食用油中加入CoQ10后进行加热溶解、然后进行冷却而得到的、CoQ10以结晶形态分散的CoQ10与食用油的混合物(例如,参见特开2003-125734号公报)。但是,本制剂不能直接添加在水性食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保存稳定性优良、且提高了CoQ10的生物体吸收性、适用于食品用途的含CoQ10的组合物。
即、本发明提供
(1)一种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含有辅酶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2)上述(1)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是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和/或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
(3)上述(1)或(2)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8以上;
(4)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为,与单独使用辅酶Q10的情况相比,该组合物为提高了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的辅酶Q10高吸收性组合物;
(5)一种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辅酶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6)一种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经由下述步骤制造的:形成辅酶Q10与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复合物的第1步骤,将第1步骤中得到的该复合物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的第2步骤。
(7)上述(5)或(6)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被乳化或可溶化为水包油型。
(8)上述(7)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300nm以下。
(9)上述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6以下,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8以上。
(10)一种上述(1)~(9)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食品或饮料。
(11)一种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12)用于制备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生物体吸收性试验1中、将各试验样品给予大鼠后1~24小时内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图2为表示在生物体吸收性试验2中、试验A和A’及对比试验B和B’中将各试验样品给予大鼠后1~24小时内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的测定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含CoQ10的组合物大致由2种方案构成。第1种方案为含有Co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组合物(以下、称为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第2种方案为含有Co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组合物(以下、称为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另外,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和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合称为本发明的组合物。另外,有时也将本发明的含CoQ10的组合物的制剂称为“泛癸利酮制剂”。以下,依次说明各方案的组合物。
(1)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为该组合物含有Co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该组合物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从便于使用考虑,优选颗粒状、粉末状或液状。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不存在现有的CoQ10析出的问题,保存稳定性优良。即使在液态的情况下,CoQ10也可以被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稳定地乳化或可溶化,例如,将该组合物在室温等条件下保存时,CoQ10的结晶也难以析出,与颗粒状等制剂同样,具有优良的保存稳定性。并且,本发明的第1组合物可通过在水中长期稳定的乳化或可溶化而制得。
使该组合物在水中乳化或可溶化时,CoQ10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无特别限定,通常为1nm~10000nm,从提高生物体吸收性考虑,优选为1nm~5000nm、更优选1nm~1000nm、进一步优选为1nm~500nm、最优选为1nm~100nm。
平均乳化粒径例如可以采用激光折射型粒度分布测定器(NICOMP MODEL370,Particle Sizing Systems社制)进行测定。
通过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乳化或可溶化作用,可抑制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中含有的CoQ10的结晶化,因此,可推测该组合物为在被生物体吸收时处于适于吸收的单分散状态的组合物。因此,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中的CoQ10的生物体吸收性高。另外,推测CoQ10被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被膜包裹,因此CoQ10在生物体内被持续吸收。
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可以使用通常在食品领域内广泛使用的原料进行制造,因此可适用于食品用途。即使将该组合物添加在水性介质中,实质上也不发生CoQ10析出,因此,可方便地用于特别是目前难以采用CoQ10的饮料等水性食品中。
CoQ10是指具有由10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的异戊间二烯链作为侧链的苯醌衍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在动植物等中,参与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体系。作为本发明的使用的CoQ10,只要是可为生物体、例如,哺乳动物中的人所摄取的物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CoQ10,例如,可以举出通常使用的工业合成品、利用发酵法得到的酵母提取物等菌体提取物、从沙丁鱼、猪、牛、鸡、椰菜、茄子、大蒜、白菜等动植物中提取的提取物等,上述物质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优选使用通过发酵法得到的酵母提取物。
另外,由于自然界中存在以1~12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的异戊间二烯链作为侧链的辅酶(CoQ1~12),因此,只要不影响实现本发明所希望的效果,本发明的CoQ10中也可包含部分上述异戊间二烯链长度不同的类似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亲水性”通常是指HLB为8以上。主要从水性食品的应用性方面考虑,HLB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以上。此处,“HLB为8左右”并非是指HLB为8、而是指至少足以发挥与HLB为8的多元醇脂肪酸酯相同程度的本发明所希望的效果的HLB值。本说明书中HLB的计算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下述的现有方法等进行计算。
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有时使用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和HLB不足8左右、可以看作不具有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亲水性”的下述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所使用的酯的HLB作为两酯的总HLB的平均值(即、组合物中使用的各酯分子的HLB的总和除以酯分子总数得到的值)计算时,平均值为8左右以上、特别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其中,最优选为11以上。
一般而言,HLB是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疏水性)程度的尺度,亲水性越强该值越大。HLB的计算方法无特别限定。作为本发明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例如,可以使用经下示HLB计算方法中的至少1种方法确认具有亲水性的物质。另外,本发明中“HLB为8以上”是指经下述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求得的HLB为8以上的情况。同样,HLB的优选范围为9.5以上,更优选为11以上。
作为HLB的计算方法,例如,可以采用GRIFFIN式(下式)等现有的各种方法。
HLB=20×(亲水部分的分子量)/(乳化剂的总分子量)
上述式中的亲水部分是指从构成乳化剂(本说明书中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全部分子中除去烃链的部分。另外,使用酯类乳化剂时,可以按下式,由皂化值和构成脂肪酸的酸值算出。
HLB=20×(1-S/A)
S:皂化值,A:构成脂肪酸的酸值
另外,仅含有聚氧乙烯链作为亲水基团的物质可以由下式算出。
HLB=E/5
E:聚氧乙烯基团的重量比例
除了上述计算方法外,可以通过实验求出HLB。即,对HLB已知的乳化剂和未知的乳化剂进行组合,将HLB已知的油脂和水乳化,选择乳化状态最佳的混合比,由下式进行计算。
{(Wu×HLBu)+(Wa×HLBa)}/{Wu+Wa}=HLBo
Wu:HLB未知的乳化剂重量比例
Wa:HLB已知的乳化剂重量比例
HLBu:HLB未知的乳化剂的HLB(求出的乳化剂的HLB)
HLBa:HLB已知的乳化剂的HLB
HLBo:油脂的必需HLB
多元醇是指同一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醇。多元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甘油之类由单体构成的醇,也可以为聚甘油之类由聚合物构成的醇。构成聚合物的单体的聚合数(聚合度)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所使用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由多种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构成时,所使用的该酯的多元醇的聚合度可以作为各种酯的聚合度的平均值求得。
作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构成脂肪酸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直链或支链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另外,构成脂肪酸的种类也没有特别限定,在1种多元醇脂肪酸酯中也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脂肪酸。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可以用于食品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等甘油脂肪酸酯类;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蔗糖脂肪酸酯类;卵磷脂类;皂角苷类等,上述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由于能够有效地抑制CoQ10发生重结晶,因此优选使用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和/或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作为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作为上述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例如,优选使用单甘油硬脂酸柠檬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乙酸酯、单甘油硬脂酸琥珀酸酯、单甘油辛酸琥珀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乳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二乙酰基酒石酸酯等,其中,更优选使用单甘油硬脂酸柠檬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二乙酰基酒石酸酯。
作为上述聚甘油脂肪酸酯,例如,优选使用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2~10、构成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6~22的脂肪酸。作为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具体例,优选使用三甘油单月桂酸酯、三甘油单肉豆蔻酸酯、三甘油单油酸酯、三甘油单硬脂酸酯、五甘油单肉豆蔻酸酯、五甘油三肉豆蔻酸酯、五甘油单油酸酯、五甘油三油酸酯、五甘油单硬脂酸酯、五甘油三硬脂酸酯、五甘油单硬脂酸酯、六甘油单辛酸酯、六甘油二辛酸酯、六甘油单月桂酸酯、六甘油单肉豆蔻酸酯、六甘油单油酸酯、六甘油单硬脂酸酯、十甘油单月桂酸酯、十甘油单肉豆蔻酸酯、十甘油单油酸酯、十甘油单棕榈酸酯、十甘油单硬脂酸酯、十甘油二硬脂酸酯等。
作为上述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例如,优选使用聚甘油的平均聚合度为2~10、聚蓖麻醇酸的平均缩合度(蓖麻醇酸的平均缩合数)为2~4的物质。具体而言,更优选使用四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五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六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二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等。
作为上述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例如,优选使用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等。
作为上述蔗糖脂肪酸酯类,例如,优选使用蔗糖棕榈酸酯、蔗糖硬脂酸酯等。
作为上述卵磷脂类,例如,优选使用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酶解卵磷脂等。
作为上述皂角苷类,例如,优选使用槐角苷、皂皮树皂角苷、大豆皂角苷、丝兰皂角苷等。
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中Co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总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60重量%、更优选为3~40重量%。另外,作为CoQ10与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重量比,相对于100重量份CoQ10,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优选为10~5000重量份、更优选为40~35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500重量份。
为了制备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使用上述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包含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制备用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以及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应用。
另外,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例如,可以举出水、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油脂、脂溶性物质、多元醇脂肪酸酯以外的乳化剂等。
对于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等。水优选使用能够获得液态的本发明组合物的介质。另外,介质并不仅限于水。例如,只要是乙醇、甘油、丙二醇、液态糖等能够容易地添加到水性食品中的介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其中的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值,可以举出例如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中使用的酯。使用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时,可通过例如使CoQ10预先溶解在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中,从而以液态进行使用。另外,长期保存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时,可以期待有效地抑制CoQ10发生结晶化。
作为上述油脂、脂溶性物质,可以举出下述来自动植物等的油脂、维生素类等脂溶性物质。另外,作为多元醇脂肪酸酯以外的乳化剂,可以举出多元醇脂肪酸酯以外的任意公知乳化剂。
将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例如以水为介质制成液状时,也可以含有通常用于食品的稳定剂、保存剂、pH调节剂等作为其他成分。通过含有所述稳定剂等,可以提高CoQ10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另外,将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制成颗粒状或粉末状时,例如,也可以含有糊精、环糊精、褐藻酸Na、乳糖、半乳寡糖、半乳甘露聚糖酶解物、酪蛋白、黄原胶等水溶性赋形剂。所述赋形剂能够使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在干燥状态下稳定化,同时可有效地使该组合物在水中可溶化等。
在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中其他成分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在不影响表达本发明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调整。
将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制成液状时,例如可以使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溶解在介质(例如、水)中,在搅拌下添加CoQ10使其乳化,由此进行制备。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在介质中的溶解可通过将该酯添加到已加热至该酯熔点以上的介质中进行混合、或将该酯添加在介质中后进行加热使其溶解即可。搅拌及乳化可以使用例如桨式搅拌、PHYSCOTRON、乳化机(HOMOMIXER)、均化器、高压均化器、玻珠研磨机等来进行。另外,CoQ10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添加顺序等无特别限定。另外,上述稳定剂等其他成分只要在组合物的制备步骤中于适当的时间点进行添加即可。另外,在乳化CoQ10的步骤中,也可以预先利用中链(碳原子数:6~8)脂肪酸甘油三酯等合成油脂或从大豆、米、菜籽、可可豆、椰子、芝麻、红花、棕榈、棉、花生、鳄梨、木棉花、芥菜、牛蒡、小麦、月见草、山茶、玉蜀黍、向日葵等中获得的普通植物性油脂及从牛、乳、猪、沙丁鱼、鲭鱼、鲨鱼、秋刀鱼、鳕鱼等中获得的动物性油脂等油脂,使CoQ10混悬或溶解。然后,也可以在CoQ10的乳化步骤中,使CoQ10与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虾青素、玉米黄质等类胡萝卜素类;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D等维生素类等脂溶性物质一同乳化,通过并用上述物质能够进一步提高CoQ10的乳化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
将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制成粉末状时,可以将例如作为其他成分的上述水溶性赋形剂(例如,糊精)预先溶解在介质(例如,水)中,在搅拌下,添加如上所述地得到的液状组合物使其乳化,经适当干燥进行制备。该赋形剂的配合量无特别限定,相对于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5~90重量份左右,更优选为10~50重量份左右。赋形剂和液状组合物的添加顺序等没有特别限定。干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平板干燥等,从干燥的简便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喷雾干燥。
另外,将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制成颗粒状时,可以使用例如淋幕式涂装机等造粒机将得到的粉末状组合物进行颗粒成型进行制备。
经上述操作可以制得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但是,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均具有优良的保存稳定性。其中,颗粒状、粉末状的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极高。而且,即使例如再次添加到水中时,也能够呈现出和以液体状态得到的组合物相同程度的良好的乳化或可溶化状态。
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自然可以是以液体状态得到的组合物,也可以是以颗粒状、粉末状得到的组合物,将该组合物给予生物体,CoQ10被生物体吸收时,由于CoQ10被乳化或可溶化,可推测充分抑制其发生结晶化。因此,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中的CoQ10的生物体吸收性高于单独使用CoQ10的情况。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与仅为CoQ10的情况相比,提高了CoQ10的生物体吸收性,是CoQ10高吸收性组合物。
(2)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含有Co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该组合物中可以使用的CoQ10、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其他成分、以及上述优选方案等与本发明的上述第1种组合物相同。另外,该组合物的优选方案也与本发明的上述第1种组合物相同。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为CoQ10被稳定地乳化或可溶化的、保存稳定性优良的含CoQ10组合物,可长期稳定地使其在水中乳化或可溶化。该组合物可以添加在各种食品,特别是在饮料中不增加白色混浊程度,并且不发生沉淀,可长期稳定地维持其形态。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中,与本发明的第1种组合物不同,将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作为必需成分之一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中使用的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优选具有能够稳定地分散、乳化或溶解在脂相中的性质、可用于食品的物质。此处,“亲油性”通常是指HLB不足8左右。该定义是为了与上述“亲水性”相区别,“不足8左右”并不严格。
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不足8,更优选6以下、进一步优选4以下。
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具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的物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单甘油单硬脂酸酯、单甘油单油酸酯、单甘油单肉豆蔻酸酯、单甘油单辛酸酯、单甘油单月桂酸酯、单甘油单山嵛酸酯、单甘油单芥子酸酯等单甘油单脂肪酸酯;单甘油二硬脂酸酯、单甘油二油酸酯、单甘油二辛酸酯、单甘油二月桂酸酯等单甘油二脂肪酸酯;单甘油硬脂酸柠檬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乙酸酯、单甘油椰子硬化油乙酸酯、单甘油硬脂酸琥珀酸酯、单甘油辛酸琥珀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乳酸酯、单甘油硬脂酸二乙酰基酒石酸酯等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单甘油牛脂硬化油脂肪酸酯、单甘油菜籽硬化油脂肪酸酯、单甘油大豆硬化油脂肪酸酯、单甘油棉籽油脂肪酸酯、单甘油红花油脂肪酸酯等采用各种油脂得到的单甘油脂肪酸酯、平均聚合度为2~10的聚甘油与碳原子数为6~22的脂肪酸形成的酯等聚甘油脂肪酸酯、及平均聚合度为2~10的聚甘油和缩合度为2~4的聚蓖麻醇酸形成的酯等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等甘油脂肪酸酯类;丙二醇单硬脂酸酯、丙二醇单油酸酯、及丙二醇单月桂酸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类;脱水山梨糖醇二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三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二油酸酯、及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等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以及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酶解卵磷脂等卵磷脂类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优选从甘油脂肪酸酯类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更优选单甘油单脂肪酸酯、单甘油二脂肪酸酯、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特别是单甘油脂肪酸乙酸酯、单甘油椰子硬化油乙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特别是平均聚合度为2~10的聚甘油和碳原子数为6~22的脂肪酸形成的酯)及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特别是平均聚合度为2~10的聚甘油和缩合度为2~4的聚蓖麻醇酸形成的酯)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特别是单甘油脂肪酸乙酸酯、单甘油椰子硬化油乙酸酯),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单甘油单硬脂酸酯的50%乙酰化物、椰子硬化油单甘油酯的完全乙酰化物。上述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均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作为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使用聚甘油脂肪酸酯时,没有特别限定,对于下述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与CoQ10的复合物,从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乳化粒子、或可溶化状态方面考虑,优选酯化度为75%以上或HLB为4以下的任一种物质。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使用上述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包含本发明第2种组合物的制备用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以及用于制备本发明第2种组合物的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中,Co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总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60重量%、更优选为5~50重量%。另外,作为CoQ10和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重量比,相对于100重量份Co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优选为25~2000重量份、更优选为50~10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0~500重量份。另外,作为Co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重量比,相对于100重量份CoQ10,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优选为50~10000重量份、更优选为100~50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00~2000重量份。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是混合上述Co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而得到的,对于下述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和CoQ10的复合物,从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乳化粒子、或可溶化状态方面考虑,此时使用的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6以下,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优选为8以上。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可以如下制备,具体而言,可通过将CoQ10和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搅拌,再将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搅拌来制备。搅拌时的加热条件优选为40~90℃,更优选为50~80℃,进一步优选为60~75℃。另外,搅拌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利用桨式搅拌、乳化机、均化器等,从搅拌效率及操作性方面考虑,优选利用乳化机。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的制法没有特别限定,该组合物例如优选经下述2个步骤进行制备:
混合CoQ10和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形成CoQ10和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复合物的第1步骤,和
混合第1步骤中得到的该复合物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第2步骤。
上述第1步骤中的CoQ10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定,在该复合物中,CoQ10的含有量优选为1~50重量%、更优选为5~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0~30重量%。通过配合所述配合量的CoQ10,最终可得到含有发挥其功能所必需的充分含量的CoQ10的期望的组合物。
上述第1步骤中得到CoQ10和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复合物(以下、称为复合物)。具体而言,将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加热至40~90℃,边搅拌边添加CoQ10,由此制备透明的复合物溶液。另外,CoQ10的熔点约为48℃,为了大幅缩短制备复合物所需时间,并且,考虑到CoQ10的热稳定性,优选加热至50~80℃,更优选加热至60~75℃。另外,使用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高熔点物质时,优选直至本发明的下述乳化步骤都能够保持在该物质的熔点以上。另外,推测该复合物具有存在于CoQ10分子内的10个的异戊二烯侧链和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烷基链彼此联合的形态。另外,第1步骤中的搅拌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利用桨式搅拌、乳化机、均化器等,从搅拌效率及操作性方面考虑,优选利用乳化机。
上述第2步骤中,进一步使用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构成将该复合物稳定地乳化成水包油型液滴的体系。具体而言,只要将加热至40~90℃的该复合物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混合、搅拌即可。该复合物的加热条件优选为50~80℃、更优选为60~75℃。对于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并无特别的温度条件限定,从混合及搅拌中的操作性方面考虑,优选加热至40~90℃。而且,将该复合物及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搅拌均匀,搅拌中的温度优选为40~90℃、更优选为50~80℃、进一步优选为60~75℃。另外,第2步骤中的搅拌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利用桨式搅拌、乳化机、均化器等,从搅拌效率及操作性方面考虑,优选利用乳化机。
本发明的第2步骤中使用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相对于本发明的第1步骤中得到的复合物1重量份,优选配合1.5~5重量份、更优选配合2~3重量份。通过在该复合物中配合该范围内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最终得到所希望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推测该复合物被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被膜包裹,能够持续释放CoQ10。
而且,在本发明中,将第2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乳化成水包油型液滴(乳化步骤)。乳化成水包油型液滴时,在水性基质中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然后,将油性原料混合、乳化的方法是一般常识,但在本发明的一大特征为,并不预先将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添加在水性基质中,而是添加在作为脂性原料的第1步骤中得到的复合物中。进行该操作的是在本发明的第2步骤。即、本发明的第1步骤中得到的复合物由于按上述现有乳化次序操作时的乳化稳定性不充分,因此按本发明的乳化次序,可将该复合物有效地包裹在由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烷基链构成的基质内,稳定地进行乳化及可溶化。但是,并不排除将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预先分别添加在水性基质中的操作。
对于乳化成水包油型时的水性基质,并不特别限定于水、醇、甘油、丙二醇、液糖等,可以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物。特别优选甘油,也可通过添加水、乙醇等来提高乳化稳定性、液体流动性。另外,水性基质的配合量相对于第2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1重量份,优选为0.8~20重量份、更优选为1~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2~2重量份。乳化方法优选将第2步骤中得到的混合物及水性基质分别加热至50~80℃、混合后进行乳化的方法,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乳化中可以利用的乳化机,可以举出乳化机、均化器、超高压均化器等。
由此可以得到CoQ10被乳化或可溶化为水包油型的本发明第2种组合物。从乳化粒子的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方面考虑,该组合物中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1nm~100nm。
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除了如上所述地制备外,例如,在本发明的乳化步骤中,配合食品通常使用的稳定剂、保存剂、pH调节剂等,可使乳化稳定性更为优良。另外,与本发明的上述第1种组合物相同,可以将本发明的第2种组合物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例如、制成粉末状时,只要配合上述水溶性的赋形剂制成干燥粉末即可。干燥方法可以举出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平板干燥等,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利用喷雾干燥。制成颗粒状时,将得到的粉末状组合物进一步用淋幕式涂装机等造粒机成型为颗粒即可。制成干燥粉末或颗粒状的本发明第2种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极其优良,即使再添加到水性介质中也能够保持原有的良好乳化状态。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直接经口摄取,由此可以将其作为CoQ10的生物体补充剂使用。另外,可以优选作为CoQ10强化食品等CoQ10补充剂使用。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含有本发明组合物的食品或饮料。另外,食品中也可能含有饮料。
本发明的食品或饮料尤其以人为对象,并不排除家畜或家庭宠物等的饲料。以下,对以人为对象的食品或饮料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食品或饮料也包含上述饲料。
本发明的食品或饮料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含有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食品或饮料即可。作为上述食品或饮料,例如,可以举出牛奶、乳饮料、奶酪、配制奶粉等乳制品;果汁、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等清凉饮料类;咖啡、红茶、绿茶等嗜好饮料类;糖果、口香糖、巧克力、曲齐、饼干、日式糖果、大米面制饼干、蛋糕·派等糖果类;面包、面类、蛋糕粉等小麦粉制品类;冰淇淋、冰棒、布丁、果冻、酸乳酪、果酱等甜品类;酱油、沙司、味噌、甜味料、香料、调味品等调味料类;酱汤、面汁、汤等汤汁类;鱼肉火腿·香肠、水产熬制品、水产罐头等水产加工品类;腌制物、农产品·果实罐头等农产加工品类、畜肉火腿·香肠、畜肉罐头等畜产加工品类、其他各种食品或饮料。
本发明的食品或饮料中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含有CoQ10强化所需的充分的量的组合物即可,可以根据适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食品或饮料的组合、该食品或饮料的摄取对象个体来适当决定。作为该组合物的含量,例如,在食品或饮料中,以CoQ10换算,优选为0.0001~50重量%、更优选为0.001~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002~10重量%。
本发明的食品或饮料例如可以如下制备,在现有的食品或饮料中添加本发明的组合物,另外,在制备上述食品或饮料时,通过将本发明的组合物预先添加到使用的原料中、或在制备步骤中一同配合而进行制备。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配制食品时(根据情况也可为饮料)与材料一同添加来制备本发明的食品。只要能够得到可发挥本发明所希望效果的食品或饮料即可,对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食品或饮料中的添加时间或添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本发明的食品或饮料含有高于现有食品或饮料的CoQ10,但是由于CoQ10被稳定地乳化或可溶化,因此不产生CoQ10析出导致的白色混浊等。特别是清凉饮料水等大部分为透明液体,配合本发明的组合物得到的该饮料的外观具有不逊色于现有饮料的透明性。由此,通过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不使食品或饮料的外观恶化,又对食品或饮料中的进行CoQ10强化。
另外,如下述实施例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显示出对各种疾病等的优良治疗、预防效果等,因此,可以将CoQ10作为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上述各种疾病等的治疗剂或预防剂。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含有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治疗剂或预防剂、用于制造上述治疗剂或预防剂的本发明组合物的应用。该治疗剂或预防剂优选为适于经口给药的制剂。该制剂可以按照医药品领域的公知方法、特别是现有含CoQ10的治疗剂或预防剂的制造方法,使用可药用的例如赋形剂、润湿剂、粘合剂、稳定剂、稀释剂等辅助剂制成粉末、颗粒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液剂或糖浆剂。该治疗剂或预防剂中本发明组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以CoQ10换算,优选为0.0001~50重量%,更优选为0.001~20重量%,最优选为0.002~10重量%。另外,该治疗剂或预防剂的给药量可基于根据治疗或预防的目标疾病、患者的年龄、体重等设定的作为有效成分的CoQ10在治疗或预防上的有效量(能够确认CoQ10产生的作用效果的量)进行适当决定。该给药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人优选每日给药0.15~20mg/kg体重左右。本发明得到的治疗剂或预防剂的药理效果可以使用例如患有目标疾病的大鼠等模型动物进行评价。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1
将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6、HLB=14;商品名“Sunsoft No.Q12F”、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2.0g添加到70℃的水50.0g中,用PHYSCOTRON〔(株)日音医理科器械制作所制〕进行搅拌。然后,保持70℃,且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5g、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5、蓖麻醇酸缩合度=2、HLB=14、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43g,用PHYSCOTRON进行搅拌,得到黄色的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实施例1-2
将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有机酸:柠檬酸、HLB=8.5;商品名“Sunsoft No.623M”、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2g、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6、HLB=10.5;商品名“Sunsoft No.Q18F”、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5g添加到60℃的水49.3g中,用PHYSCOTRON搅拌。然后,保持70℃、且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5g、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5、蓖麻醇酸缩合度=2、HLB=16、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43g,用PHYSCOTRON进行搅拌,得到黄色的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辅酶Q10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20.3nm。
实施例1-3
将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有机酸:柠檬酸、HLB=9.5;商品名“Sunsoft No.621B”、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0.0g、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10、HLB=11;商品名“Sunsoft No.Q182S”、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4.0g添加到60℃的水883.0g中,用乳化机(TOKUSHU KIKAI KOUG YO CO.,LTD.制)搅拌。然后,保持80℃、且边用乳化机搅拌边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50g、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5、蓖麻醇酸缩合度=2、HLB=18、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43.0g,用乳化机搅拌后添加甘油1000g,再用乳化机搅拌。然后,使其通过均化器(三和机械株式会社制),得到黄色的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辅酶Q10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40.4nm。
实施例1-4
将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6、HLB=14;商品名“Sunsoft No.Q12F”、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5g添加到加热至65℃的水50.5g中,用PHYSCOTRON搅拌。然后,保持70℃、且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5g和水43g,用PHYSCOTRON搅拌,得到黄色的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辅酶Q10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241nm。
实施例1-5
将聚甘油脂肪酸酯(HLB=11;商品名“Sunsoft No.Q182S”、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0.7g、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有机酸:二乙酰基酒石酸、HLB=9;商品名“Sunsoft No.641D”、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0.5g添加到80℃的水50.0g中,用PHYSCOTRON进行搅拌。然后,保持80℃、且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5g、用PHYSCOTRON进行搅拌,得到黄色的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辅酶Q10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175nm。
实施例1-6
将400g水预先加热到60~70℃,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酪蛋白(商品名“ACID CASEIN EDIBLE 30/60MESH”、MEGGLE社制)18.9g、碳酸钠(商品名“轻质苏打”、东曹株式会社制)1.3g、有机酸单甘油酯(有机酸:柠檬酸、HLB=9.5;商品名“SunsoftNo.621B”、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8.2g、聚甘油脂肪酸酯(HLB=10.5;商品名“Sunsoft No.Q18F”、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1.3g后,用乳化机搅拌30分钟至1小时。然后,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40.0g、糊精(商品名“Sundec#70”、三和淀粉工业株式会社制)20.3g,用乳化机搅拌约30分钟。然后,经喷雾干燥制成干燥粉末,得到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粉末。
实施例1-7
将褐藻酸Na(商品名“KIMITSU ALGIN I-3F”、君津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6.2g添加到加热至75℃的水400g中,添加卵磷脂(HLB=7;商品名“SUNLECITHIN L6”、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0.0g、溶血卵磷脂(HLB=12;商品名“SUNLECITHIN A”、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9.5g,用乳化机搅拌。然后,保持70℃,且边用乳化机搅拌边添加辅酶Q10(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0.0g,并在用乳化机搅拌的同时边添加糊精(商品名“BLD No.8”、参松工业株式会社制)44.3g,使其溶解,然后,经喷雾干燥制成干燥粉末,得到水包油滴乳化型含辅酶Q10组合物的粉末。
实施例1-8
混合水88.78g、果糖葡萄糖液糖10.8g、柠檬酸0.18g、柠檬酸三钠0.04g后,边搅拌边加热至93~95℃,添加、混合实施例1-3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0.2g,得到含辅酶Q10的饮料。
实施例1-9
混合小麦粉100g、人造黄油60g、砂糖40g、细盐1g、泡打粉1.6g、整蛋30g、水10g、实施例1-6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按常规方法制备曲齐坯料。脱模后,在160℃下焙烧11~12分钟,得到含辅酶Q10的曲齐。
实施例1-10
将100g实施例1-6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用淋幕式涂装机(FREUND产业株式会社制)边喷雾1(w/v)%糊精(商品名“BLDNo.8”、参松工业株式会社制)水溶液20g,边进行造粒,得到含有颗粒状辅酶Q10的添加剂。
实施例1-11
将市售牛奶99g冷藏(4℃),同时混合实施例1-3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得到每100g含有25mg辅酶Q10的牛奶。
实施例1-12
将市售茶饮料99g在60℃下边搅拌、边混合实施例1-3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得到每100g含50mg辅酶Q10的透明的茶饮料。
实施例1-13
将市售矿泉水99g在60℃下进行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0℃的实施例1-2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搅拌10分钟立即冷却,得到每100g含有50mg辅酶Q10的透明矿泉水。
实施例1-14
将市售咖啡饮料99g在室温下搅拌,同时混合实施例1-3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得到每100g含有25mg辅酶Q10的咖啡饮料。
实施例1-15
将市售红茶饮料99g在80℃下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5℃的实施例1-2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每100g含有50mg辅酶Q10的红茶饮料。
实施例1-16
将市售清汤粉末1份溶解在加热至95℃的水150mL中,混合实施例1-3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2g,得到每150mL含有50mg辅酶Q10的透明清汤。
实施例1-17
将市售面汁99g在80℃下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55℃的实施例1-2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每100g含有50mg辅酶Q10的透明面汁。
试验例1-1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饮料的乳化稳定性
将实施例1-2或3中记载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0.2g添加在水100mL中后搅拌,制备含辅酶Q10的水。使用该含辅酶Q10的水、实施例1-8的含辅酶Q10的饮料及作为比较例的市售辅酶Q10制剂0.2g,将与实施例1-8同样地制备的饮料作为试验样品,确认制备刚结束后,在冷藏(4℃)及40℃避光条件下经2周、4周、6周后的乳化状态及平均乳化粒径。平均乳化粒径的测定使用激光折射型粒度分布测定器(NICOMP MODEL370、Particle Sizing Systems社制)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及表2所示。
【表1】冷藏(4℃)避光保存的结果
 试验样品   项目   制备刚结束后   2周后   4周后   6周后
 含辅酶Q10的水(实施例1-2)   乳化状态   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20.3nm   20.9nm   21.8nm   22.1nm
 含辅酶Q10的水(实施例1-3)   乳化状态   大致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40.4nm   42.0nm   43.6nm   43.9nm
 含辅酶Q10的饮料(实施例1-8)   乳化状态   大致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40.1nm   39.8nm   38.2nm   37.4nm
 含辅酶Q10的饮料(比较例)   乳化状态   白色混浊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平均乳化粒径   275.6nm   301.0nm   300.2nm   298.5nm
【表2】40℃避光保存的结果
  试验样品   项目   制备刚结束后   2周后   4周后   6周后
  含辅酶Q10的水(实施例1-2)   乳化状态   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20.3nm   20.4nm   20.9nm   21.2nm
  含辅酶Q10的水(实施例1-3)   乳化状态   大致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40.4nm   38.3nm   42.1nm   40.0nm
  含辅酶Q10的饮料(实施例1-8)   乳化状态   大致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40.1nm   38.0nm   40.3nm   39.8nm
  含辅酶Q10的饮料(比较例)   乳化状态   白色混浊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平均乳化粒径   275.6nm   303.5nm   298.6nm   292.3nm
另外,以实施例1-6和7的粉末产品及辅酶Q10本身(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作为试验样品,确认开始保存前、及在50℃避光下经4周、12周后的保存状态。结果如表3所示。
【表3】50℃避光保存的结果
  试验样品   项目   开始保存前   4周后   12周后
  实施例1-6的粉末   保存状态   黄色粉末   黄色粉末   黄色粉末
  实施例1-7的粉末   保存状态   黄色粉末   黄色粉末   黄色粉末
  辅酶Q10粉末   保存状态   黄色粉末   融解   融解
由表1和2的结果可知,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含辅酶Q10的水(实施例1-2和3)、含辅酶Q10的饮料(实施例1-8)即使经6周后乳化状态等也未发生明显变化,处于极稳定的乳化或可溶化状态。另外,由表3的结果可知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粉末(实施例1-6和7)与辅酶Q10本身相比显示出极高的保存稳定性。
另外,在40℃下保存的实施例1-3的含辅酶Q10的水的辅酶Q10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经过6周时辅酶Q10的残留率较高,为85.2重量%。另外,在50℃下保存的实施例1-6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粉末的辅酶Q10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经过12周时的辅酶Q10残留率较高,为96.5重量%。
试验例1-2含有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食品的稳定性
对于实施例1-8~17的含有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食品,用肉眼评价制备刚完成后及室温(25℃)下经8小时后的状态。另外,将辅酶Q10本身融解进行使用,并使其辅酶Q10含量相同,以代替各实施例中使用的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将采用各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制备的样品作为分别对应于实施例1-8~17的对照品,同样地进行评价。
结果为、对于实施例1-8及11~17的饮料等各种液状食品,对应的全部对照品在制备刚结束后出现辅酶Q10,在经过8小时的时间点析出辅酶Q10的结晶,相对于此,任一样品在制备刚完成后及经过8小时的时间点完全未发现状态的改变。另外,也未确认实施例1-9和10的固体食品存在任何问题。由此可知,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含有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食品,与原有食品的性状完全相同,是未发生任何性状变化、富含辅酶Q10的食品。
尤其,实施例中得到的饮料中包含透明饮料,但是通过添加含辅酶Q10的组合物,未损害其原有的透明性。这被认为是因为在添加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中,辅酶Q10通常被非常稳定地乳化或可溶化。由此可知,由于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能添加到水性介质中,因此在制备含该组合物的食品时不存在任何困难,该组合物对食品具有普遍使用性。
试验例1-3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试验1
将作为试验样品的实施例1-6的粉末及辅酶Q10本身分别给予大鼠,经时性采血,测定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由此评价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比较各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及喂食条件)
试验样品按下表4所示的给药方式对大鼠给药。使大鼠自由摄取饲料。另外,CMC-Na表示羧基甲基纤维素的钠盐。
【表4】
  试验样品   给药方式
  样品   实施例1-6的粉末产品   蒸馏水的溶液
  比较样品1   辅酶Q10粉末   大豆油的溶液
  比较样品2   辅酶Q10粉末   0.5(w/v)%CMC-Na水溶液的混悬液
样品1通过将实施例1-6的粉末添加在蒸馏水中、混合而制备。比较样品1通过将辅酶Q10本身加热溶解后、与大豆油混合而制备。比较样品2通过将辅酶Q10本身添加到0.5(w/v)%CMC-Na水溶液中、用超声波进行制备。
下面记载本试验的条件等。
大鼠:Crj-SD系,6周龄,雄性,n=4
给药量:按每1kg大鼠体重给予按辅酶Q10换算为30mg的试验样品。
给药液量:样品1及比较样品3中每1kg大鼠体重给予10mL,比较样品2中每1kg大鼠体重给予3mL。
给药方法:使用灌胃器强行经口给药。
采血:经颈静脉,使用添加了肝素的注射器采血约0.5mL。
采血时间:从给药开始1、2、4、8及24小时后。
血液处理:在刚采血后将血液在冰冻条件下保存,采血完成后立刻在4℃下进行离心分离,分离血浆。将分离后的血浆分注入保存容器内后,在-80℃下保存直至使用。
定量方法:按下述常规方法,在血液抽出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血浆中的辅酶Q10的浓度进行定量。即,相对于血浆0.2mL,添加、混合1(w/v)%FeCl3水溶液0.01mL、去离子水0.5mL及甲醇2mL。在得到的混合液中添加、混合己烷3mL,提取辅酶Q10。分离己烷,使其蒸发固化后,再溶解于乙醇0.2mL,进行定量。
(HPLC的条件)
检测器:紫外吸光光度计
检测波长:275nm
柱:YMC-Pack ODS-A303
(YMC社制)
流动相:甲醇∶己烷=88∶12(容量比)
流速:1mL/分钟
分析时间:40分钟
将样品1、比较样品1或比较样品2给予大鼠后1~24小时内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测定结果如表5及图1所示。
【表5】
  试验样品   给药方式
  样品1   实施例1-6的粉末产品   蒸馏水的溶液
  比较样品1   辅酶Q10粉末   大豆油的溶液
  比较样品2   辅酶Q10粉末   0.5(w/v)%CMC-Na水溶液的混悬液
给予样品1时,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从给药后4小时至8小时维持较高值,在8小时达峰值(Tmax)。另外,给予比较样品时,Tmax为给药后2小时。给予样品1时,呈现持续的辅酶Q10血中浓度模式。
另外,血浆中的最高浓度(Cmax)在给予样品1时,为比较样品1的2.1倍,比较样品2的1.6倍;1~24小时内血浆中浓度积分值(AUC1-24)在给予样品1时,为比较样品1的2.5倍,为比较样品2的1.8倍。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对每1kg大鼠体重给予以辅酶Q10换算为30mg的试验样品时,样品1显示出高于比较样品1和2的辅酶Q10的高生物体吸收性。
试验例1-4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试验2
将作为试验样品的实施例1-2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及辅酶Q10本身分别给予大鼠,经时采血,测定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由此评价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比较各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及喂食条件)
试验样品按下表6所示的给药方式对大鼠进行给药。另外,喂食条件为使大鼠自由摄取饲料(饱食);及在试验前日的夜晚停止喂食、在给予试验样品后8小时的采血后再次喂食的2种情况。
【表6】
  试验样品   喂食条件   给予形态
  试验  A   实施例1-2的组合物   饱食   蒸馏水的溶液
  比较试验  B   辅酶Q10粉末   0.5(w/v)%CMC-Na水溶液的混悬液
  试验  A’   实施例1-2的组合物   断食   蒸馏水的溶液
  比较试验  B’   辅酶Q10粉末   0.5(w/v)%CMC-Na水溶液的混悬液
试验A和A’中的蒸馏水溶液是通过将实施例1-2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添加在蒸馏水中、混合而制备。试验B和B’中的0.5(w/v)%CMC-Na水溶液的混悬液是通过将辅酶Q10本身添加到0.5(w/v)%CMC-Na水溶液中、用超声波进行制备。
下面给出本试验的条件等。
大鼠:SD系、7周龄、雄性、n=4。
给药量:每1kg大鼠体重给予按辅酶Q10换算为5mg的试验样品。
给药液体量:试验A、A’、B、B’中使用的混悬液或溶液的给药液量均为每1kg大鼠体重为5mL。
另外,给药方法、采血、采血时间、血液处理及定量方法与上述试验例1-3相同。
将试验A和B、以及试验A’和B’的各试验样品给予大鼠后1~24小时内血浆中的辅酶Q10浓度的测定结果如表7所示。另外,试验A和A’及比较试验B和B’的测定结果如图2的曲线图所示。
【表7】
                         血浆中辅酶Q10的浓度(μg/mL)   AUC1-24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8小时   24小时
  试验  A   0.63±0.21   0.50±0.18   0.27±0.06   0.19±0.05   0.12±0.05   5.02±1.28
  比较试验  B   0.12±0.07   0.17±0.11   0.26±0.09   0.27±0.09   0.11±0.04   4.78±1.31
  试验  A’   0.21±0.09   0.19±0.05   0.11±0.05   0.09±0.05   0.06±0.04   2.24±0.95
  比较试验  B’   0.03±0.01   0.03±0.01   0.03±0.00   0.03±0.01   0.04±0.11   0.78±0.30
由表7及图2的结果可知,作为本发明产品的、推测形成了乳化被膜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实施例1-2)与单独使用辅酶Q10相比,其吸收速度极快。由此可知,通过改善吸收性,能够期待更进一步提高对于下述已报道了辅酶Q10疗效的疾病的效果,如:心脏疾病(例如,缺血性心功能障碍、冠心病、心肌梗塞等)、高血压、糖尿病、癌、牙龈疾病、神经疾病(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舞蹈病)、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过敏(例如,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症、艾滋病、慢性肺疾病(例如,慢性闭塞性肺疾病、突发性肺纤维症等)等疾病,可以期待对恢复疲劳或改善皱纹作用、术后疗养(例如,外科手术、PTCA等)等更优良的效果。
实施例2-1
(泛癸利酮制剂)
<第1步骤>
将单甘油椰子硬化油乙酸酯(商品名“SUNFAT U-12”、HLB=1.5、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5g加热至50℃,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缓慢加入预先加热至55℃的泛癸利酮(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5g,得到黄色透明的泛癸利酮复合物。
<第2步骤及乳化步骤>
边将泛癸利酮复合物20g加热至50℃,边添加预先加热至50℃的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为5、蓖麻醇酸缩合度=2、HLB=14、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54g及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为5、蓖麻醇酸缩合度=2、HLB=16、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6g,用PHYSCOTRON搅拌均匀。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保持在50℃,且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依次添加甘油100g、水15g、乙醇5g,得到得到黄色透明的水包油滴乳化型泛癸利酮制剂。该制剂中泛癸利酮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52.0nm。
实施例2-2
<泛癸利酮制剂>
<第1步骤>
将单甘油单月桂酸酯(商品名“SUNSOFT No.750”、HLB=5.3、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9g加热至65℃使其融解,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缓慢添加泛癸利酮(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g,得到黄色透明的泛癸利酮复合物。
<第2步骤及乳化步骤>
将单甘油单硬脂酸二乙酰基酒石酸酯(商品名“SUNSOFT641C”、HLB=10、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25g、十甘油二硬脂酸酯(商品名“SUNSOFT Q-182S”、HLB=11、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35g预先加热至80℃使其融解,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泛癸利酮复合物20g。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保持在65℃,且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加入甘油100g、水20g,得到黄色透明的水包油滴乳化型泛癸利酮制剂。该制剂中泛癸利酮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80.7nm。
实施例2-3
<泛癸利酮制剂>
<第1步骤>
将五甘油三油酸酯(商品名“SUNSOFT A-173E”、HLB=7、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17g加热至45℃,边搅拌边缓慢添加预先加热至65℃的泛癸利酮(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3g,得到黄色透明的泛癸利酮复合物。
<第2步骤及乳化步骤>
在泛癸利酮复合物20g中添加五甘油单肉豆蔻酸酯(商品名“SUNSOFT A-141E”、HLB=13、太阳化学株式会社制)60g,边保持在45℃边用乳化机进行搅拌。然后,用乳化机搅拌,同时将得到的混合物分别添加到加热至50℃的甘油100g中,得到乳化物。将当该乳化物用PHYSCOTRON进一步均质化,然后加入乙醇6g,得到黄色透明的水包油滴乳化型泛癸利酮制剂。该制剂中泛癸利酮的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125nm。
实施例2-4
<泛癸利酮制剂>
将水200g预先加热至65~70℃、边用PHYSCOTRON搅拌,边添加糊精(BLD No.8、参松工业株式会社制)50g、使其溶解,保持65~70℃,同时缓慢投入实施例2-3的泛癸利酮制剂10g,使其乳化,然后用喷雾干燥制成干燥粉末,得到水包油滴乳化型泛癸利酮制剂粉末。
实施例2-5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混合水88.78g、果糖葡萄糖液糖10.8g、柠檬酸0.18g、柠檬酸三钠0.04g后,边搅拌边加热至93~95℃,添加预先加热至60℃的实施例2-1的泛癸利酮制剂0.2g,混合得到含有泛癸利酮的透明饮料。
实施例2-6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混合小麦粉100g、人造黄油60g、砂糖40g、细盐1g、泡打粉1.6g、整蛋30g、水10g、实施例2-4的泛癸利酮制剂1g,制备曲齐坯料。脱模后,在180℃下焙烧11~12分钟,得到含辅酶Q10的曲齐。
实施例2-7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将实施例2-4的泛癸利酮制剂100g用淋幕式涂装机(FREUND产业株式会社制)边喷雾1%糊精20g(BLD No.8、参松工业株式会社制),边进行造粒,得到含有颗粒状泛癸利酮的添加剂。
实施例2-8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在60℃下搅拌市售牛奶99g,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0℃的实施例2-1的泛癸利酮制剂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含有25mg泛癸利酮/100g的牛奶。
实施例2-9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边将市售茶饮料99g在60℃下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0℃的实施例2-1的泛癸利酮制剂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含有25mg泛癸利酮/100g的透明茶饮料。
实施例2-10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将市售矿泉水99g边在60℃下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0℃的实施例2-1的泛癸利酮制剂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含有25mg泛癸利酮/100g的透明矿泉水。
实施例2-11
<合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将市售咖啡饮料99g在70℃下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5℃的实施例2-2的泛癸利酮制剂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含有5mg泛癸利酮/100g的咖啡饮料。
实施例2-12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将市售红茶饮料99g在80℃下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65℃的实施例2-2的泛癸利酮制剂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含有5mg泛癸利酮/100g的红茶饮料。
实施例2-13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将市售清汤粉末1份溶解在加热至95℃的水150ml中,混合实施例2-2的泛癸利酮制剂1g,得到含有5mg泛癸利酮/150ml的透明清汤。
实施例2-14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
将市售面汁99g在80℃下边搅拌,同时混合预先加热至55℃的实施例2-3的泛癸利酮制剂1g,搅拌10分钟后立即冷却,得到含有15mg泛癸利酮/100g的透明面汁。
试验例2-1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及该制剂的饮料的保存稳定性>
将加热至50℃的实施例2-1~3记载的泛癸利酮制剂0.2g添加到50℃的水100ml中后进行搅拌,制备含有泛癸利酮的水。对于该含有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5的含有泛癸利酮的饮料及作为比较例的使用其他公司制造的5重量%泛癸利酮制剂0.1g与实施例2-5同样地制备的饮料,确认在制备刚完成后、室温及50℃下1日、2周、4周后的乳化状态及平均乳化粒径。平均乳化粒径的测定使用上述激光折射型粒度分布测定器(NICOMP MODEL370)进行测定。结果如表8及表9所示。
表8泛癸利酮制剂的乳化稳定性(室温下保存)
  试验样品   项目   制备刚结束后   1日后   2周后   4周后
  含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1)   乳化状态   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52.0nm   50.5nm   61.3nm   66.8nm
  含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2)   乳化状态   细微白色混浊,乳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80.7nm   95.1nm   82.8nm   87.4nm
  含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3)   乳化状态   细微白色混浊,乳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125nm   137nm   128nm   132nm
  含泛癸利酮的饮料(实施例2-5)   乳化状态   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21.9nm   33.2nm   45.0nm   38.3nm
  比较例的饮料   乳化状态   白色混浊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平均乳化粒径   275.6nm   430.0nm   301.0nm   300.2nm
表9泛癸利酮制剂的乳化稳定性(50℃下保存)
  试验样品   项目   制备刚结束后   1日后   2周后   4周后
  含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1)   乳化状态   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45.8nm   63.0nm   52.9nm   51.6nm
  含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2)   乳化状态   细微白色混浊,乳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77.8nm   81.2nm   88.0nm   85.5nm
  含泛癸利酮的水(实施例2-3)   乳化状态   细微白色混浊,乳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98.6nm   95.4nm   91.3nm   89.7nm
  含泛癸利酮的饮料(实施例2-5)   乳化状态   透明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平均乳化粒径   16.5nm   18.4nm   17.3nm   17.1nm
  比较例的饮料   乳化状态   白色混浊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形成颈环
  平均乳化粒径   275.6nm   303.5nm   300.6nm   298.6nm
由表8、表9可知,实施例2-1~3的含有泛癸利酮的水显示出极其稳定的乳化或可溶化状态。另外,在50℃下保存的实施例2-5的含有泛癸利酮的饮料的泛癸利酮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经过4周时的泛癸利酮残留率较高,为91.4重量%。
试验例2-2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饮料)的保存稳定性>
对于实施例2-8~14中记载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用肉眼评价制备刚结束后及室温下经8小时后的性状。另外,使用泛癸利酮含量相同的泛癸利酮单独融解形成的样品,以代替各实施例中使用的泛癸利酮制剂,分别作为对应于实施例2-8~14的对照品,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对照品的全部饮料均在制备刚结束后出现泛癸利酮,经8小时的时间点析出泛癸利酮结晶,与此相反实施例2-8~14的全部饮料在制备刚结束后及经8小时后也完全没有变化,原有的饮料性状未发生任何改变。
本发明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与原有的食品性状完全相同,并且在未发生任何性状改变的情况下强化了泛癸利酮。特别是,即使是本发明的透明饮料也未损害原有的透明性。这是本发明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中包含的本发明的泛癸利酮制剂的效果。即、本发明的泛癸利酮制剂与称为亲油性及亲水性的极性相反的多元醇脂肪酸酯和泛癸利酮形成三者的复合基质,且利用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形成稳定化的纳米胶囊(平均乳化粒径10~150nm)。另外,本发明的泛癸利酮制剂可以添加到水性介质中,因此在制备本发明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时,无任何困难,对食品具有普遍使用性。
试验例2-3
<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的效果>
以22~51岁(平均年龄36.7岁、平均体重58.6kg)的健康正常的男性34名及女性16名作为受试者,使用实施例2-5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100ml(泛癸利酮的含量为5mg),早、中、晚1日3次(泛癸利酮15mg/日)共2周服用该食品,按以下评价基准进行评价。另外,利用实施例2-5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制备除去实施例2-1的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对照食品),同样对50名受试者进行同样的试验。
<评价基准>
与服用前相比体重显著变轻:2分
与服用前相比体重变轻:    1分
与服用前相比无变化:       0分
与服用前相比体重变重:    -1分
与服用前相比体重显著变重:-2分
结果,服用对照食品时,全部受试者的平均分为0.06,与此相反,服用本发明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时,平均分为1.64分,且没有1例负评价。这是本发明的含有泛癸利酮制剂的食品中包含的本发明的泛癸利酮制剂的效果。即、虽然推测在本发明的食品中泛癸利酮与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形成复合物,而且该复合物被封入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构成的纳米乳化粒子内,但是在体内,从该复合物内释放出泛癸利酮。因此,本发明的泛癸利酮制剂能够形成可稳定地添加到水性介质中的体系,同时是一种不影响泛癸利酮原有对人体的效果的制剂,这是本发明的食品的特征。另外,由于推测本发明的食品中的泛癸利酮被包括在10~150nm微细乳化粒子中,因此认为泛癸利酮的生体吸收性也得到提高。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保存稳定性优良、且提高了CoQ10的生物体吸收性、可适用于食品用途的含Co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各种食品加工中都能够操作性良好地添加到水性介质中,特别是由于能够应用到透明饮料中,因此对于今后的保健食品产业贡献极大,并在工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Claims (12)

1.一种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辅酶Q10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为单甘油脂肪酸有机酸酯和/或聚甘油缩合蓖麻醇酸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8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特征为,与单独使用辅酶Q10的情况相比,该组合物为提高了辅酶Q10的生物体吸收性的辅酶Q10高吸收性组合物。
5.一种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辅酶Q10、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
6.一种含辅酶Q10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经由下述步骤制造的:形成辅酶Q10与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复合物的第1步骤,混合第1步骤中得到的该复合物和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第2步骤。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被乳化或可溶化为水包油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乳化粒子的平均乳化粒径为300nm以下。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其中,亲油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6以下,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HLB为8以上。
10.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食品或饮料。
11.一种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该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被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12.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含辅酶Q10的组合物的亲水性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用途。
CNB2004800023313A 2003-01-17 2004-01-15 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66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09013A JP4567945B2 (ja) 2003-01-17 2003-01-17 ユビデカレノン製剤
JP009013/2003 2003-01-17
JP165690/2003 2003-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548A true CN1738548A (zh) 2006-02-22
CN100536691C CN100536691C (zh) 2009-09-09

Family

ID=3311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23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6691C (zh) 2003-01-17 2004-01-15 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67945B2 (zh)
CN (1) CN100536691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7300A (zh) * 2012-09-28 2013-04-10 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的ve辅酶q10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963254A (zh) * 2016-06-28 2016-09-28 北京素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酶q10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12056560A (zh) * 2020-09-18 2020-12-11 烟台硕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酶q10和褐藻寡糖氧化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1597B2 (ja) * 2005-03-23 2012-07-11 東海物産株式会社 抗酸化組成物
JP5258144B2 (ja) * 2004-12-21 2013-08-07 株式会社分子生理化学研究所 吸収性の改善された固形状のコエンザイムq10経口製剤の製造方法
JP4970734B2 (ja) * 2005-03-03 2012-07-11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透明水性組成物
US20090098097A1 (en) * 2006-01-25 2009-04-16 Kanek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normalizing blood pressure
JP2007302585A (ja) * 2006-05-10 2007-11-22 Fuji Capsule Kk コエンザイムq10含有飲食品及び医薬品
JP4869266B2 (ja) * 2008-03-03 2012-02-08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コエンザイムq10を含有する飲料用乳化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38748A (zh) 2011-02-01 2013-10-02 株式会社钟化 含生理活性物质的水溶化制剂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8914A (en) * 1979-07-25 1981-02-23 Eisai Co Ltd Ubidecarenone composition having good absorbability
JPS5877810A (ja) * 1981-11-01 1983-05-11 Taiho Yakuhin Kogyo Kk ポリグリセロ−ル不飽和脂肪酸エステルを含む経口薬剤組成物
JPS59148718A (ja) * 1983-02-10 1984-08-25 Fujisawa Pharmaceut Co Ltd ユビデカレノン組成物
IT1191608B (it) * 1985-02-01 1988-03-23 Zambon Spa Composizione farmaceutica e forme farmaceutiche che la contengono
JPH0686374B2 (ja) * 1992-03-05 1994-11-02 エーザイ株式会社 脂溶性物質含有水性液
JPH06219923A (ja) * 1993-01-26 1994-08-09 Nippon Zetotsuku Kk 透明液状組成物
JPH0787892A (ja) * 1993-09-22 1995-04-04 Taiyo Kagaku Co Ltd 易溶性ココア及びその製造法
JP3294443B2 (ja) * 1994-09-13 2002-06-24 太陽化学株式会社 可溶化剤および可溶化組成物
JP3273882B2 (ja) * 1995-11-14 2002-04-15 明治製菓株式会社 チョコレート菓子の製造方法
JPH09279129A (ja) * 1996-04-12 1997-10-28 Taiyo Kagaku Co Ltd 防曇剤
JPH1094375A (ja) * 1996-09-20 1998-04-14 Nisshin Flour Milling Co Ltd 水溶きタイプのカラ揚げ粉
DE19647352C2 (de) * 1996-11-15 2000-06-29 Aqua Nova Getraenketechnologie Nicht alkoholisches Getränk mit einem Gehalt an Q 10
JP3973001B2 (ja) * 1998-02-13 2007-09-05 太陽化学株式会社 クリーム
JP2000157168A (ja) * 1998-04-01 2000-06-13 Nisshin Oil Mills Ltd:The 油性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90070B2 (ja) * 1998-11-16 2008-12-03 太陽化学株式会社 水溶性ビタミン強化食品
JP3880265B2 (ja) * 1998-11-16 2007-02-14 エーザ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ー・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脂溶性物質の水性液剤
US6294192B1 (en) * 1999-02-26 2001-09-25 Lipocine, Inc. Triglyceride-fre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delivery of hydrophobic therapeutic agents
JP4285859B2 (ja) * 1999-11-12 2009-06-24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W/o/w型複合エマルション
JP3996342B2 (ja) * 2000-11-02 2007-10-24 花王株式会社 油脂組成物
JP4350378B2 (ja) * 2001-03-29 2009-10-21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乳化化粧料及び外用剤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7300A (zh) * 2012-09-28 2013-04-10 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的ve辅酶q10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963254A (zh) * 2016-06-28 2016-09-28 北京素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酶q10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5963254B (zh) * 2016-06-28 2019-03-22 北京素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酶q10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12056560A (zh) * 2020-09-18 2020-12-11 烟台硕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酶q10和褐藻寡糖氧化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67945B2 (ja) 2010-10-27
CN100536691C (zh) 2009-09-09
JP2004261005A (ja) 200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14C (zh) 苦味消除剂
CN1794925A (zh) 新颖的营养药物性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720033A (zh) 含有辅酶q10的水溶性组合物
CN101177540B (zh) 叶黄素水溶性干粉的制备方法
JP5334492B2 (ja) 高濃度アスタキサンチン抽出物
CN1863540A (zh) 利用双歧杆菌属的微生物治疗与非类固醇的抗炎药有关的副作用的方法
CN1414834A (zh) 包含食用油或脂肪和基本上溶于其中的植物甾醇和/或植物甾烷醇的组合物
CN1617672A (zh) 含富泛醌醇油脂的食品
CN1796388A (zh) 芝麻素/异芝麻素组合物
CN102448330B (zh) 植物甾醇分散体
CN1738548A (zh) 含辅酶q10的组合物
CN1694695A (zh) 包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新颖的营养药物性组合物
CN1678203A (zh) 包含生物素的新颖的营养药物性组合物
CN1638755A (zh) 体温升高剂
JP2009291076A (ja) 乾燥酵母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CN1278710C (zh) 关节炎的预防剂或治疗剂
CN1791393A (zh) 用于抑制或预防骨密度减少的组合物、食品和饮料
CN1969032A (zh) 抑制挥发性醛类的产生和/或脂肪酸类的分解的方法及其用途
CN1960722A (zh) 烷基呋喃在制备抗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
JPWO2009048120A1 (ja) アスタキサンチン含有水溶性組成物
JP6235779B2 (ja) 葉酸含有組成物及び葉酸の安定化方法
JP2013245213A (ja) ビワ葉培養エキス−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包接物
CN1809369A (zh) 水芹科植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90517C (zh) 一种蜂胶水溶性固体分散物的制备方法
JPWO2005011672A1 (ja) 生活習慣病予防・改善用の油脂加工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