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7456A -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7456A
CN1697456A CNA2005100701981A CN200510070198A CN1697456A CN 1697456 A CN1697456 A CN 1697456A CN A2005100701981 A CNA2005100701981 A CN A2005100701981A CN 200510070198 A CN200510070198 A CN 200510070198A CN 1697456 A CN1697456 A CN 1697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nterface
interfaces
global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01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圆栋
金永根
金坪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7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7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1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dc or by low-frequency ac, e.g. by 50 cycles/sec ac, or with network frequencies
    • H05B41/20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dc or by low-frequency ac, e.g. by 50 cycles/sec ac, or with network frequencies having no starting switch
    • H05B41/23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dc or by low-frequency ac, e.g. by 50 cycles/sec ac, or with network frequencies having no starting switch for lamps not having an auxiliary starting electrode
    • H05B41/231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dc or by low-frequency ac, e.g. by 50 cycles/sec ac, or with network frequencies having no starting switch for lamps not having an auxiliary starting electrode for high-pressure l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mps without preheating electrodes, e.g. for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s, high-pressure mercury or sodium lamps or low-pressure sodium lamps
    • H05B41/292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05B41/2921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protecting the circuit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05B41/2923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protecting the circuit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gainst abnormal power supply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77Multiple interfaces, e.g. multihomed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用于在包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包括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都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都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信。移动站不必为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生成一个IP地址。

Description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WLAN(无线局域网)和蓝牙是无线通信标准。这些标准的无线通信支持范围、质量和成本是不同的。在3个标准中,3GPP标准支持的无线通信范围最广,且在移动电话中广泛使用。WLAN标准支持的无线通信范围适中,且用于办公室中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在3个标准中,蓝牙支持的无线通信范围最小,且用于家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图1是传统3GPP通信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1,传统3GPP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操作。
在操作101中,移动站(MS)11通过BSS/UTRAN(基站子***/UMTS(通用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12发送激活PDP(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消息给SGS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业务支持节点)13。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的PDP地址字段不记录什么。之后,SGSN 13接收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在操作102中,SGSN 13通过3GPP骨干网发送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14。之后,当收到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时,GGSN 14生成接口标识符并根据接口标识符生成链路本地IP(网际协议)地址。GGSN 14为其管理的各个移动站分配其接口标识符池中存储的不重复接口标识符。因为由GGSN 14(一种类型的路由器)生成并分配地址,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有状态的地址配置方法。因此,不需要相对于链路本地IP地址作重复地址检测。
在操作103中,GGSN 14通过3GPP骨干网发送包含链路本地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SGSN 13。链路本地IP地址记录在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的PDP地址字段中。SGSN 13接收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并从所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
在操作104中,SGSN 13通过BSS/UTRAN 12发送包含所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给MS 11。链路本地IP地址记录在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的PDP地址字段中。之后,MS 11接收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并从所接收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之后,MS 11从所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中提取接口标识符。
在操作105中,MS 11通过BBS/UTRAN 12和SGSN 13发送路由器请求消息给GGSN 14,以请求MS 11当前所在子网的网络前缀(prefix)。GGSN 14接收路由器请求消息。
在操作106中,GGSN 14通过SGSN 13和BSS/UTRAN 12发送包含MS 11当前所在子网的网络前缀的路由器通告消息给MS 11。MS 11接收路由器通告消息并从所接收的路由器通告消息中提取网络前缀。接着,MS 11将接口标识符与网络前缀组合以生成全局IP地址。
在操作107中,MS 11通过BSS/UTRAN 12和SGSN 13发送包含全局IP地址的邻址请求消息给GGSN 14,用于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之后,GGSN 14接收邻址请求消息并丢弃所接收的邻址请求消息。全局IP地址是一个唯一地址,因为它是根据从链路本地IP地址中提取的接口标识符生成的,且已通过重复地址检测证实该链路本地IP地址是不重复的。因此,不需要用于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因此GGSN 14丢弃所接收的邻址请求消息。
在操作108中,MS 11根据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修改PDP上下文。
图2是传统WLAN通信方法或蓝牙通信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2,传统WLAN通信方法或蓝牙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操作。
在操作201中,移动站(MS)21生成任意一个链路本地IP地址,并通过接入点(AP)22发送包含该链路本地IP地址的邻址请求消息给接入路由器(AR)23,用于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因为移动站21任意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所以该操作是无状态的地址配置方法。因此,需要用于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之后,AR 23接收邻址请求消息,并从邻址请求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
在操作202中,AR 23执行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且如果链路本地IP地址有重复时则通过AP 22发送邻址通告消息给MS 21。
在操作203中,MS 21通过AP 22发送路由器请求消息给AR 23,以请求移动站32当前所在子网的网络前缀。接着AR 23接收路由器请求消息。
在操作204中,AR 23通过AP 22发送包含MS 21当前所在子网的网络前缀的路由器通告消息给MS 21。之后,MS 21接收路由器通告消息并从所接收的路由器通告消息中提取网络前缀。接着,MS 21将接口标识符与网络前缀组合以生成全局IP地址。
在操作205中,MS 21通过AP 22发送包含全局IP地址的邻址请求消息给AR 23。之后,AR 23接收邻址请求消息,并从所接收的邻址请求消息中提取全局IP地址。
在操作206中,AR 23执行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且如果链路本地IP地址有重复时通过AP 22发送邻址通告消息给MS 21。
全局IP地址是一个唯一地址,因为它是根据从链路本地IP地址中提取的接口标识符生成的,且已通过重复地址检测确定该链路本地IP地址是唯一的。因此,不需要对全局IP地址作重复地址检测。因此,可省略操作205和206。
如果某个移动站包含多个接口,例如有3GPP接口、WLAN接口和蓝牙接口,则必须通过图1和2所示额外步骤来获得IP地址。因此,一个移动站分配了太多IP地址,则需要花时间对每个IP地址执行这种额外步骤。尤其是,需要大量时间作重复地址检测,由此导致包丢失以及性能下降。
此外,由于GGSN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并发送给移动站,必须时刻管理接口标识符池以保证链路本地IP地址的唯一性。此外,由于接口标识符池的容量有限,只有有限数量的移动站可连接到GGSN。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其中不需要为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生成IP地址,且可解决GGS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持节点)中接口标识符池容量有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a)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都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b)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都使用(a)中获得的地址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地址获取单元,其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都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通信执行单元,其中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都使用地址获取单元中获得的地址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地址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a)请求一个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都使用的地址;(b)接收对(a)中请求的响应;以及(c)从(b)中接收的响应中提取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实施有关上述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是传统3GPP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是传统WLAN通信方法或蓝牙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环境;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图;
图5是图4全局地址获取单元的详细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局地址提供装置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8是图7中操作74的详细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局地址提供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通信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LAN或蓝牙通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环境。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环境包括移动站1、无线基站(RBS)2、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业务支持节点(SGSN)3、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4、接入点(AP)5和7、以及接入路由器(AR)6和8。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环境的简单图示仅为了有助于理解该环境。因此,实际实现时该通信环境还包括其他设备。
移动站1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
RBS 2遵循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标准,且连接移动站1,其离RBS2的距离在RBS 2发射的无线电波所能传输的有效通信距离之内,即在RBS2的管理域内。RBS 2所管理的域称为BSS/UTRAN(基站子***/通用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
SGSN 3遵循3GPP标准,位于RBS 2与GGSN 4之间,并通过3GPP骨干网连接RBS 2和GGSN 4。GGSN 4遵循3GPP标准,并将SGSN 3连接到外部分组网即因特网(Internet)。
AP 5遵循WLAN标准,且将移动站1连接到有线网,移动站1离AP 5的距离在AP 5发射的无线电波所能传输的有效通信距离之内,即在AP 5的管理域内。AP 5所管理的域称为BSS(基本业务组)。AR 6遵循WLAN标准,并将AP 5连接到外部分组网即因特网(Internet)。
AP 7遵循蓝牙标准,且连接移动站1,其位于AP 7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有效传输距离之内,即在AP 7的管理域内。AP 7所管理的域称为皮网(Piconet)。AR 8遵循蓝牙标准,并将AP 7连接到外部分组网即因特网(Internet)。
根据用户当前所处位置,可为移动站1的用户提供一种通信业务或同时提供多种通信业务。可自动选择所有通信业务中信号强度最高的通信业务。另外,用户可考虑通信业务的用处、质量和费用以选择适当的通信业务。
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多个接口可包括3GPP接口与WLAN接口或3GPP接口与蓝牙接口。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下面所描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接口可为其他各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接口与3GPP接口。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图。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括接口信息提取单元43、本地地址生成单元44、全局地址获取单元45、以及通信执行单元46。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位于图3所示移动站1的网络层的上层。除通信装置之外,移动站1还包括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多个接口处于链路层之下。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通过多个接口与外部通信。
接口信息提取单元43从多个接口中的WLAN(或蓝牙)接口42提取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在该实施例中,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是IEEE 802标准中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地址。MAC地址是一个48位物理地址,由WLAN(或蓝牙)接口厂商分配,并存储在WLAN(或蓝牙)接口的寄存器中。即接口信息提取单元43从WLAN(或蓝牙)接口42的寄存器中读取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
本地地址生成单元44根据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生成本地地址。在本实施例中,本地地址是一个用于通过3GPP接口41或WLAN(或蓝牙)接口执行本地通信时使用的地址,且根据IPv6(网际协议版本6)标准,它就是一个链路本地IP地址。换言之,本地地址是一个通过3GPP接口41或WLAN(或蓝牙)接口42仅供移动站1当前所处链路中使用的地址。
即本地地址生成单元44将根据IPv6标准的链路本地前缀FE80∷与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组合以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尤其是,128位链路本地IP地址包括64位链路本地前缀FE80∷和64位接口标识符。64位接口标识符包括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的前半部分24位、16位FFFE以及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的后半部分24位。
全局地址获取单元45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全局通信时使用的全局地址。在该实施例中,全局地址指通过多个接口全局通信时所使用的地址,尤其是根据IPv6标准,它是一个全局IP地址。即全局IP地址指通过多个接口供因特网(Internet)使用的IP地址。
尤其是,128位全局IP地址包括64位网络前缀和64位接口标识符。64位接口标识符包括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的前半部分24位、16位FFFE以及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的后半部分24位。该接口标识符与本地地址生成单元44生成的链路本地IP地址中包含的接口标识符相同。因此,用移动站1当前所处网络的网络前缀替换链路本地前缀FE80∷可将链路本地IP地址转换到全局IP地址。
即全局地址获取单元45将本地地址生成单元14生成的本地地址提供给可生成全局地址的外部设备,并从该外部设备获得全局地址。
图5是图4全局地址获取单元的详细结构图。
参照图5,全局地址获取单元45包括子网确定单元51、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响应接收单元53、以及全局地址提取单元54。
子网确定单元51确定移动站1当前所处子网。即子网确定单元51通过检查子网的网络前缀确定移动站当前所处子网。
当移动站1没有全局地址时,或当子网确定单元51之前所确定的子网与子网确定单元51当前所确定的子网不同时,即当子网的网络前缀改变时,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请求外部设备生成一个全局地址。
在该实施例中,外部设备是图3中的GGSN 4。GGSN 4是一个路由器,其将移动站1传输的分组路由到因特网(Internet)。因此,外部设备知道移动站1当前所处子网的网络前缀。可是,GGSN 4不知道根据移动站1含有的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生成的接口标识符。因此,移动站1必须将接口标识符提供给GGSN 4。
特别是,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发送包含本地地址生成单元44生成的本地地址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用3GPP术语描述,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发送包含本地地址生成单元44生成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激活PDP(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消息给SGSN 3。SGSN 3和GGSN 4通过3GPP骨干网连接。
响应接收单元53接收对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的请求的响应。即响应接收单元53接收一个包含从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发送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中含有的本地地址转换而来的全局地址的响应消息。用3GPP术语描述,响应接收单元53从SGSN 3接收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其包含与全局地址请求单元52发送的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包含的链路本地IP地址对应的全局IP地址。
全局地址提取单元54从响应接收单元53接收的响应消息中提取全局地址。用3GPP术语描述,全局地址提取单元54从响应接收单元53接收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中提取全局IP地址。
参照图3,通信执行单元46使用全局地址提取单元54获取的全局地址即全局地址提取单元54提取的全局地址,通过多个接口中的一个即3GPP接口41或WLAN(或蓝牙)接口42进行通信。此外,当通过SBSN 3从通信执行单元46收到指示本地地址有重复的信息时,通信执行单元46根据重复地址处理方法处理本地地址问题。例如,根据有状态的地址配置方法,可由外部设备分配一个不重复地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局地址提供装置结构图。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局地址提供单元包括全局地址请求接收单元61、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重复地址检测单元63、全局地址生成单元64、全局地址发送单元65、以及重复信息发送单元66。全局地址提供装置装载在图3的GGSN 4中。
全局地址请求接收单元61接收图3中的移动站1发出的全局地址请求。即全局地址请求接收单元61接收移动站1发送的含有本地地址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用3GPP术语描述,全局地址请求接收单元61通过3GPP骨干网从SGSN 3接收含有本地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从全局地址请求接收单元61接收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中提取本地地址。用3GPP术语描述,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从全局地址请求接收单元61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
重复地址检测单元63检测从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移动站1之外的其他移动站使用的链路本地IP地址即重复地址。重复地址检测单元63构造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之前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数据库,并能根据该数据库确定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重复地址。
根据参照图1描述的传统3GPP通信方法,GGSN 14分别将其接口标识符池中存储的不重复的接口标识符分配给GGSN 14管理的移动站。因为由GGSN 14(一种类型的路由器)生成并分配地址,传统方法是一种有状态的地址配置方法。因此,不需要相对于全局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可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站1生成任意的链路本地IP地址。因此,本发明中使用的方法是无状态的地址配置方法。因此,GGSN 4必须进行重复地址检测。
全局地址生成单元64根据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通过多个接口中的每个接口生成全局通信时所使用的全局地址。即当重复地址检测单元63确定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提取的本地地址不是其他移动站使用的链路本地IP地址时,全局地址生成单元64将所提取的本地地址转换到全局地址。
具体而言,全局地址生成单元64用移动站1当前所处网络前缀替换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链路本地前缀FE80∷,以将链路本地IP地址转换为全局IP地址。该全局IP地址是一个唯一地址,因为它是根据从链路本地IP地址中提取的接口标识符生成的,且已通过重复地址检测确定该链路本地IP地址是唯一的。因此,不需要对全局IP地址作重复地址检测。
全局地址发送单元65将全局地址生成单元生成的全局地址发送给含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1。用3GPP术语描述,全局地址发送单元65将含有全局地址生成单元65生成的全局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发送给SGSN 3。SGSN 3接收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从所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中提取全局IP地址,并将含有所提取全局IP地址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发送给移动站1。
重复信息发送单元66通过SGSN 3等将有关重复地址检测单元73所作检测结果的信息,即有关移动站1发送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中包含的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重复地址的信息,发送给移动站1。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7,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包含图4所示通信装置中执行的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因此,上面对图4中通信装置所作描述将适用于下面描述的通信方法。
在操作71中,移动站1从多个接口中的WLAN(或蓝牙)接口42提取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在该实施例中,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指根据IEEE 802标准的MAC地址。
在操作72中,移动站1根据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生成本地地址。在本实施例中,本地地址指一个通过3GPP接口41或WLAN(或蓝牙)接口42执行本地通信时使用的地址,具体而言,是根据IPv6标准的链路本地IP地址。换言之,在操作72中,移动站1根据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
在操作73中,移动站1通过SGSN 3等从GGSN 4接收指示本地地址是重复地址的信息。
如果在操作73中没有收到指示本地地址是重复地址的信息,移动站1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MAC地址,获得通过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执行全局通信时所使用的全局地址。在该实施例中,全局地址指通过多个接口中的每个接口执行全局通信时所使用的地址,具体而言是根据IPv6标准的全局IP地址。换言之,在操作74中,移动站1将操作72中生成的本地地址提供给生成全局地址的GGSN 4以获得一个全局地址。
在操作75中,移动站1使用操作74中获得的全局地址通过多个接口中的一个接口,即3GPP接口41或WLAN(或蓝牙)接口42,进行通信。
如果在操作73中收到指示本地地址是重复地址的信息,则移动站1使用重复地址处理方法处理本地地址问题。
图8是图7中操作74的详细流程图。
参照图8,图7中的操作74包含以下操作。图7所示操作74包含由图5的全局地址获取单元45所执行的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因此,上面对图5中通信装置所作描述将适用于图8中的操作74。
在操作81中,移动站1检查其是否有全局地址,并确定移动站1当前所处子网。
当在操作81中证实移动站1没有全局地址时,或当之前所确定的子网与当前所确定的子网不同时,即当子网的网络前缀改变时,在操作82中移动站1请求外部设备生成一个全局地址。用3GPP术语描述,在操作82中,移动站1将含有操作72中生成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给SGSN 3。
在操作83中,移动站1接收对操作82中请求的响应。即在操作83中,移动站1接收包含有从操作82发送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本地地址转换成的全局地址的响应消息。用3GPP术语描述,在操作83中,移动站1从SGSN 3接收含有操作81中发送的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包含的链路本地IP地址所对应的全局IP地址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
在操作84中,移动站1从响应接收单元53接收的响应消息中提取全局地址。用3GPP术语描述,在操作84中,移动站1从操作83中接收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中提取全局IP地址。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局地址提供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全局地址提供方法包含以下操作。全局地址提供方法包括在图6的全局地址提供装置中执行的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因此,上面对图6中全局地址提供装置的描述也适用于图9中的全局地址提供方法。
在操作91中,GGSN 4接收图3中移动站1发出的全局地址请求。即在操作91中,GGSN 4接收移动站1发出的含有本地地址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用3GPP术语描述,在操作91中,GGSN 4通过3GPP骨干网从SGSN 3接收含有链路本地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
在操作92中,GGSN 4从操作91接收的全局地址请求消息中提取本地地址。用3GPP术语描述,在操作92中,GGSN 4从操作91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
在操作93中,GGSN 4检查操作92中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移动站1之外的其他移动站所使用,即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重复地址。在操作93中,GGSN 4构造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之前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数据库,并查询该数据库以确定本地地址提取单元62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重复地址。
在操作94中,根据有关WLAN(或蓝牙)接口42的信息生成通过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执行全局通信时使用的全局地址。即在操作94中,当操作83中确定链路本地IP地址不为其他移动站使用时,GGSN 4将操作92中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转换成全局IP地址。
在操作95中,GGSN 4将操作94中生成的全局地址发送给含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1。用3GPP术语描述,在操作95中,GGSN 4通过3GPP骨干网将含有操作94生成的全局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发送给SGSN 3。
在操作96中,当操作93中确定链路本地IP地址为另一个移动站所使用时,GGSN 4通过SGSN 3等将指示链路本地IP地址为重复地址的信息发送给移动站1。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3GPP通信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实施例的3GPP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操作。
在操作111中,移动站1通过BSS/UTRAN 2即RBS 2发送包含所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SGSN 3。链路本地IP地址记录在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PDP地址字段中。之后,SGSN 3接收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并从所接收的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
在操作112中,SGSN 3通过3GPP骨干网发送包含所提取的链路本地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给GGSN 4。之后,GGSN 4接收含链路本地IP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并从所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提取链路本地IP地址。接着,GGSN 4检查链路本地IP地址是否为重复地址。如果证实链路本地IP地址不是重复地址,则GGSN 4将链路本地IP地址转换成全局IP地址。
在操作113中,GGSN 4通过3GPP骨干网发送包含响应消息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给SGSN 3。全局IP地址记录在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的PDP地址字段中。接着,SGSN 3接收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并从所接收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中提取响应消息。
在操作114中,SGSN 3通过BSS/UTRAN 2即RBS 2等发送包含所提取的全局IP地址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给移动站1。全局IP地址记录在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的PDP地址字段中。之后,移动站1接收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并从所接收的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中提取全局IP地址。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3GPP通信方法中,不需要传统3GPP通信方法中所需要的操作115、116和117。这是因为为移动站1提供的全局IP地址是GGSN 4生成的。因此,不需要执行生成全局IP地址的操作115、116和117。
在操作118中,移动站1根据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修改PDP上下文。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LAN(或蓝牙)通信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11,在根据本发明的WLAN(或蓝牙)通信方法中,传统WLAN(或蓝牙)通信方法中所需的操作211、212、213、214、215和216就不再需要了。这是因为移动站1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且在GGSN 4中执行重复地址检测。因此,不需要执行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的操作211和212。此外,由于为移动站1提供的全局IP地址是由GGSN 4生成的,所以不需要执行生成全局IP地址的操作213、214、215和216。
同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体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且在通用数字计算机上执行。
此外,可使用多种工具将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数据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诸如磁性存储介质(如ROM、软盘、硬盘等)、光记录介质(如CD-ROM或DVD)以及存储介质如载波(如通过Internet传输)。
根据本发明,GGSN生成多个接口中的每个接口通信时使用的IP地址,并将所生成的IP地址提供给移动站。因此,不需要为移动站含有的多个接口中的每个接口生成一个IP地址。因此,可防止为一个移动站分配太多的IP地址,且减少了为每个接口生成一个IP地址所消耗的时间。
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当有相同网络前缀的子网中接口改变时,可始终使用相同地址,导致大量分组丢失和性能下降的重复地址检测是不必要的,由此保证可靠的、快速的通信。
此外,根据本发明,因为移动站生成链路本地IP地址,不需要管理GGSN中的接口ID池以及在考虑接口标识符池的容量限制时不需要限制连接到GGSN中的移动站的数量。
尽管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特别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正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应认为实施例只是描述意义上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所用。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仅由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所定义,而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且该范畴内的所有差异都认为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Claims (20)

1.一种在包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a)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都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
(b)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都使用(a)中获得的地址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方法,其中在(a)中由外部设备生成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通信方法,其中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标准外部设备是GGS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持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该信息生成通过预定接口执行本地通信时使用的本地地址,
其中(a)中获得的地址是从本地地址转换成的全局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通信方法,其中信息地址是IEEE 802标准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地址,本地地址是IPv6(网际协议版本6)标准的链路本地IP地址,且全局地址是IPv6标准的全局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信方法,其中多个接口包括3GPP接口和WLAN(无线LAN(局域网))接口,且预定接口是WLAN接口,或者多个接口包括3GPP接口和蓝牙接口,且预定接口是蓝牙接口。
7.一种在包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一地址获取单元,其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所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
一通信执行单元,通过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所使用的地址获取单元中获得的地址执行通信。
8.一种在包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地址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a)请求一个通过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所使用的地址;
(b)接收对(a)中请求的响应;以及
(c)从(b)中接收的响应中提取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中的地址获取方法,其中在(a)中,请求外部设备生成全局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地址获取方法,其中外部设备是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标准的GGS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持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地址获取方法,其中(a)中的请求包含通过多个接口中的预定接口在本地通信时使用的本地地址,且(b)中的响应包括接收从本地地址转换成的全局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地址获取方法,其中在(a)中将包含本地地址的激活PDP(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给SGS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业务支持节点),且在(b)中接收激活PDP上下文许可消息,其是对激活PDP上下文请求消息的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地址获取方法,其中信息是根据IEEE 802标准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地址,本地地址是IPv6(网际协议版本6)标准的链路本地IP地址,且全局地址是IPv6标准的全局IP地址。
14.一种地址提供方法,包括:
(a)根据有关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生成通过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执行通信时所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
(b)将(a)中生成的地址发送给包含多个接口的移动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地址提供方法,还包括接收由移动站发出的地址请求,
其中,在(b)中响应地址请求发送该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地址提供方法,其中(a)中生成的地址是将通过预定接口执行本地通信时所使用的本地地址转换成的全局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地址提供方法,还包括检查本地地址是否为其他移动站使用,
其中如果本地地址不为其他移动站所使用,则在(a)中从本地地址生成全局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地址提供方法,其中信息是根据IEEE 802标准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地址,本地地址是根据IPv6(网际协议版本6)标准的链路本地IP地址,且全局地址是IPv6标准的全局IP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地址提供方法,其中在(b)中通过SGS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业务支持节点)发送包含有全局地址的创建PDP上下文响应消息。
2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含有关于含遵循不同通信标准的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通信方法包括:
根据有关多个接口中的一个预定接口的信息获得多个接口中每个接口通信时都使用的一个地址;以及
使用所获得的地址通过多个接口中的一个接口进行通信。
CNA2005100701981A 2004-05-10 2005-05-10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697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32595/04 2004-05-10
KR1020040032595A KR100601673B1 (ko) 2004-05-10 2004-05-10 다중 인터페이스들이 탑재된 이동 스테이션에서의 통신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7456A true CN1697456A (zh) 2005-11-16

Family

ID=3534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701981A Pending CN1697456A (zh) 2004-05-10 2005-05-10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71032A1 (zh)
KR (1) KR100601673B1 (zh)
CN (1) CN16974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1127B (zh) * 2006-04-21 2012-0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节点的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56942A (zh) * 2009-11-05 2012-09-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3gpp网络中的地址转换器穿越的方法
CN105577847A (zh) * 2015-12-14 2016-05-11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7599B2 (en) * 2005-09-26 2010-10-19 Motorola-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amless mobility across multicast domains
KR100684612B1 (ko) 2006-03-07 2007-02-22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홈 게이트웨이
KR100773822B1 (ko) * 2006-03-20 2007-11-06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효율적인 IPv6용 IP 주소 할당을 위한 전화 접속네트워킹 방법
US20080013539A1 (en) * 2006-06-23 2008-01-17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radio interface grouping
EP1914954B1 (de) * 2006-10-17 2020-02-12 Swisscom A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US7873003B2 (en) 2006-11-08 2011-01-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allocating IP address to mobil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09014B1 (ko) * 2006-11-08 2009-07-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에 대한 동적 ip주소 할당방법
KR100860541B1 (ko) * 2006-12-08 2008-09-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일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에서 단말의 다중 인터페이스를 지원하는 시스템
US8385263B2 (en) * 2006-12-27 2013-02-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domain managing device, edg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KR100924835B1 (ko) * 2007-09-19 2009-11-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IPv6 전역 주소 할당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1547383B (zh) * 2008-03-26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认证方法及接入认证***以及相关设备
WO2009150233A2 (en) * 2008-06-13 2009-12-17 Media Patents, S. L. Method for sending data packets in a data network dur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node
US8316137B2 (en) * 2008-06-24 2012-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suring IPv6 uniqueness in a mobile subnetted environment
US8073007B2 (en) * 2008-06-24 2011-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technology IPv6 address configuration
KR101325807B1 (ko) * 2009-12-17 2013-11-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아이피브이식스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차량용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EP2705705B1 (en) 2011-05-03 2017-08-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 interfaces
US20130003600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of Interfaces Communicatively Coupled to Link-Local Zones in a Network
JP2013162307A (ja) * 2012-02-03 2013-08-19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200116285A (ko) 2019-04-01 202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0704B1 (en) * 1999-08-26 2003-06-17 Nokia Corporation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two mobile terminals in access point controlled wireless LAN systems
FI109950B (fi) * 2000-01-20 2002-10-31 Nokia Corp Osoitteen saanti
US7650424B2 (en) * 2000-04-04 2010-01-19 Alcatel-Lucent Usa Inc. Supporting mobile hosts o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JP3739260B2 (ja) * 2000-08-24 2006-01-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20030026230A1 (en) * 2001-08-02 2003-02-06 Juan-Antonio Ibanez Proxy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for dynamic address allocation
FI114276B (fi) * 2002-01-11 2004-09-15 Nokia Corp Verkkovierailun järjestäminen
US20030112794A1 (en) * 2001-12-19 2003-06-19 Bollapragada Manoh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DP contexts with a single PDP address at a GGSN
KR100796865B1 (ko) * 2001-12-31 2008-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와 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웍 접속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KR100425325B1 (ko) * 2002-04-13 2004-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네트워크에서 nat를 이용한 모바일 ip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US7050416B2 (en) * 2002-05-14 2006-05-23 Thomson Licensing Technique for IP communication among wireless devices
US7065367B2 (en) * 2002-07-11 2006-06-20 Oliver Michaelis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60221993D1 (de) * 2002-11-29 2007-10-04 Motorola Inc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Methode zur Authentifizierung dafür
US7463605B2 (en) * 2002-12-06 2008-12-09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local mobility management in a heterogeneous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4222043A (ja) * 2003-01-16 2004-08-05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US8005070B2 (en) * 2003-03-12 2011-08-23 Lon Communication Mgmt. Llc Extension of a local area phone system to a wide area network with handoff features
US7610047B2 (en) * 2003-06-06 2009-10-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utilizing wired cordless access with unlicensed/unregulated spectrum and wired access with licensed/regulated spectru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1127B (zh) * 2006-04-21 2012-0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节点的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56942A (zh) * 2009-11-05 2012-09-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3gpp网络中的地址转换器穿越的方法
CN105577847A (zh) * 2015-12-14 2016-05-11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107850A (ko) 2005-11-16
US20050271032A1 (en) 2005-12-08
KR100601673B1 (ko) 200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7456A (zh)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253819C (zh) 服务器、网络***、查找要求处理方法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418440A (zh) 地址获取
CN1581836A (zh) 域名服务***及其方法
CN1874217A (zh) 一种确定路由的方法
CN1870658A (zh) 分组网络中的用户定位***及方法
CN1802013A (zh) 实现网络服务提供商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612570A (zh) 支持移动终端的移动的方法和***
CN101043737A (zh) 一种终端和终端切换方法及***
CN1969529A (zh) 自主和异构网络发现和再用
CN1832428A (zh) 用户终端管理装置、程序和***
CN1929491A (zh) 在无线网络中动态分配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CN1411667A (zh) 一个消息业务
CN1773965A (zh) 使用迂回路由过程进行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842049A (zh) 重定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撑节点的方法
CN101047950A (zh) 在3gpp演进网络中配置默认承载的方法
CN1852304A (zh) 一种选择网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的方法
CN1503474A (zh) 无线接入网络***、无线接入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913713A (zh) 公共数据网接入方法及***
CN1859335A (zh) 无线局域网中无线局域网接入网关策略加载方法
CN1825827A (zh) IPv6和IPv4 GPRS核心网互通的方法及装置
CN1192576C (zh) 移动网络中实现多播业务的方法
CN1175636C (zh) 移动通信***与网关交换器选择服务器以及网关交换器选择方法
CN1949923A (zh) 无线通信***中空闲模式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无线通信***
CN1809218A (zh) 移动终端上报和更新存储配置参数信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