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9105A - 光盘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9105A
CN1689105A CNA038240793A CN03824079A CN1689105A CN 1689105 A CN1689105 A CN 1689105A CN A038240793 A CNA038240793 A CN A038240793A CN 03824079 A CN03824079 A CN 03824079A CN 1689105 A CN1689105 A CN 1689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head
air
compact disk
semiconductor laser
dis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40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2803C (zh
Inventor
若林宽尔
丸山益生
佐治义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9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9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28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28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11B33/1406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 G11B33/1426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by cooling plates, e.g. fi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11B33/1406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设备,包括:布置在一箱形驱动器壳体(2)中的光盘驱动机构,该光盘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其上安装有半导体激光器(5)的光学头(7)、驱动光盘(8)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一移送该光学头(7)的移送机构;以及使该驱动器壳体(2)中的空气流动的搅动风扇(12)。在该光盘设备中,形成有一个风路,以使得该驱动器壳体(2)中的空气以这样方式流动,即由于搅动风扇(12)的旋转,空气被朝着搅动风扇(12)抽出,并且抽出的空气朝着该光学头(7)或半导体激光器(5)排出。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升高,同时保证了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光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上安装有光盘驱动器的光盘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如果灰尘连续进入光盘驱动器,灰尘就会附着于光学头的光学***上,尤其是物镜上,并且从光学头发射出的光的量就会逐渐减少。在光量逐渐减少时,记录/再现信号以及物镜的聚焦控制信号和轨道控制信号的振幅也逐渐恶化,最终***失效,因此就不可能再进行记录/再现。因此,为了保证光盘驱动器的可靠性,必须采取防尘措施,以尽可能地防止灰尘进入,例如密封地封住光盘驱动器。
另一方面,其上安装有光盘驱动器的光盘设备装备有作为热源的部件,例如光盘马达、光学头移送马达、安装在光学头上的半导体激光器、用于驱动这些元件的驱动电路以及电源。
当如上所述光盘设备为了防尘的目的而密封地封住时,各热源所产生的热不大可能被传递出去,从而热就在原处保留下来并聚集。尤其是,对于半导体激光器而言,运行的温度环境和寿命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当在高温下使用时,元件的寿命会缩短。因此,希望元件在尽可能低的温度环境下运行。然而,在利用该高功率元件进行记录操作时,元件自身所产生的热会变得很高。
而且,由于光盘驱动器被密封地封住,热聚集起来,元件的温度会升高至超过基于其寿命而设定的元件的保证温度范围。因此,为了保证设备的足够可靠性,必须采取措施,以将热从半导体激光器中辐射出去。
作为防尘和散热措施相互冲突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JP8(1996)-102180 A中提出了一种光盘子***设备。该光盘子***包括光盘驱动器、驱动该光盘驱动器的电源以及冷却壳体的内部的冷却器。在该设备中,壳体的内部被一底系定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放置有光盘驱动器和冷却器的第一腔室被密封地封住,冷却器形成一内部空气循环通路。
按照该常规例子,由于第一腔室被密封地封住,置于其中的光盘驱动器不会受到灰尘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冷却器循环第一腔室中的空气,第一腔室中的温度分布就会逐渐变得均匀,从而安装在光学头上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也会降低。
然而,在该构造中,内部空气循环通路形成于密封地封住的第一腔室中,以形成一个遍及该第一腔室的气流。虽然该气流具有引起热传递从而使腔室中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的作用,但是随着气流量和速度变得更高,通常由于空气冷却而引起的热传递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因此,当气流量和速度相对于由热源而产生的热量而言较低时,热辐射效应相对于热源而言也较小。在光盘的元件之中,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最低的热阻,并且是一个热源。因而,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是改进该设备的热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最有效方式。
根据JP8(1996)-102180A中公开的设备,气流遍及第一腔室地形成,并且因此在流量和流速上,由风扇所产生的一部分气流到达半导体激光器。通过这种构造,在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方面不太有效,并且不能获得足够的热辐射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半导体激光器的热辐射效应,就需要使用大直径的风扇来增加流量,并且通过增大风扇的转速来增大流速。
然而,当风扇的直径增大时,设备也变大,从而导致在适销性上的损失。因此,在增大流量上存在着限制。而且,当风扇的转速增大时,风扇的噪声变高,从而导致了在适销性上的损失。另外,风扇自身产生的热也增加,这降低了热辐射效应。因此,在增大流速上也存在着限制。
如上所述,在JP(1996)-102180A的构造中,仍然存在着对于半导体激光器获得所需热辐射效应的限制,并且不可能保证设备的热可靠性和耐久性。
另外,在上述常规例子的设备中,由于空气循环通道形成为穿过光盘驱动器所配置区域以外的地方,整个设备变大,从而导致了在适销性上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常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设备,它通过有效的热传递来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具有改进的热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通过密封地封住光盘驱动器保证了防尘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盘设备包括:置于一箱形驱动器壳体中的光盘驱动机构,该光盘驱动机构包括其上安装有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头、驱动光盘的旋转驱动装置和移送该光学头的移送机构;以及使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流动的搅动风扇。在该光盘设备中,形成有一风路,以使得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以这样的方式流动,即由于搅动风扇的旋转,空气被朝着搅动风扇侧抽出,并且抽出的空气朝着光学头或半导体激光器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2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盘设备的实验结果;
图4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5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盘设备处于光学头7位于光盘8的内圆周侧上时的内部结构;
图6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盘设备处于光学头7位于光盘8的外圆周侧上时的内部结构;
图7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8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9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0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在第一光学头26运行时的内部结构;
图11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图10所示状态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2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在第二光学头32运行时的内部结构;
图13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图12所示状态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4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根据本发明,一光学头设置在驱动器壳体内,以使得可保证防尘,并且从驱动器壳体内部抽出并从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被吹向光学头或半导体激光器,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同时保证了防尘效果。
在本发明的光盘设备中,优选地,该驱动器壳体置于一箱形主体壳体内,该主体壳体内部被分成驱动器壳体和具有用于外界空气的气孔的舱板区域,一用于驱动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和一用于该驱动电路的电源置于该舱板区域中。通过这种构造,舱板区域可被从舱板区域的气孔引入的外界空气冷却,因此可抑制驱动电路和电源产生的热传递到驱动器壳体的内部。
优选地,该驱动器壳体置于一箱形主体壳体内,该主体壳体内部被分隔成驱动器壳体和具有用于外界空气的气孔的舱板区域,光学头由其上安装有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光学头以及其上安装有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二光学头构成。光盘驱动机构包括该第一和第二光学头、移送第一光学头的第一移送机构、移送第二光学头的第二移送机构以及分别为第一和第二移送机构独立提供的用于驱动光盘驱动器的旋转驱动装置。第一和第二移送机构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光学头移送方向的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与安装在任一旋转驱动装置上的光盘的表面平行。用于驱动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该驱动电路的电源置于舱板区域中,并且搅动风扇置于与第一移送机构相对的位置处,以使得从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首先流向第一移送机构,然后流向第二移送机构。
通过这种提供有第一和第二光学头的构造,由于用于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移送机构置于更靠近搅动风扇的一侧,温度升高大于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便可被充分冷却。
此外,舱板区域可用从舱板区域的气孔引入的外界空气冷却,因此可抑制从驱动电路和电源产生的热向驱动器壳体的内部传递。
优选地,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置于沿垂直于该第一光学头移送方向的方向更靠近搅动风扇的第一光学头的侧面上。通过这种构造,可更有效地冷却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地,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置于沿垂直于该第二光学头移送方向的方向更靠近搅动风扇的第二光学头的侧面上。通过这种构造,可更有效地冷却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地,在利用第二光学头的记录/再现操作中,改变第一移送装置的位置,以使得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可被直接吹向第二光学头。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更远离搅动风扇的位置的第二光学头的运行中,从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也直接被吹向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同时温度没有升高,流动速度也没有由于防护件的堵塞而降低。因此,可有效地冷却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地,风路形成为使得光学头下面的空气被抽出,并且抽出的空气通过搅动风扇被排向光学头或半导体激光器。通过这种构造,光学头下面的低温空气被吹向光学头或半导体激光器,从而可有效地进行冷却。
优选地,在驱动器壳体的一侧壁上形成有抽出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的吸入口以及排出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的排出口,并且风路由一连接该吸入口和该排出口并朝着驱动器壳体的外面延伸的风管形成,并且搅动风扇置于该风管中。通过这种构造,风管布置为朝着驱动器壳体的外面延伸,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舱板区域中的空间,并且可在不使设备变大的情况下提供搅动风扇。
优选地,该风管被绝热材料覆盖。通过这种构造,可以防止穿过风管的空气被置于舱板区域中的电路基底或电源所产生的热导致温度升高。因此,即使在利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的记录操作中,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也可保持很低。
优选地,还包括有一用于冷却通过该风管的空气的冷却器。通过这种构造,可以增加由搅动风扇获得的冷却效果,并且可抑制由于周围温度条件所导致的冷却效果下降。
优选地,冷却器为一空气***。通过这种构造,可以简化结构。
优选地,冷却器为连接于该风管上的热管或者高导热材料。通过这种构造,显著提高了由搅动风扇所获得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冷却器为一珀尔帖元件。通过这种构造,显著提高了由搅动风扇所获得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搅动风扇布置为使得从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在光学头的整个可动范围上被吹向光学头或半导体激光器。通过这种构造,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总能保持很低。
优选地,还布置有一个管道,以使得从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在光学头的整个可动范围上被吹向光学头或半导体激光器。通过这种构造,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总能保持很低。
优选地,管道为一风向板,其倾角与光学头在光盘的径向上的移动一起改变,并且倾角的改变允许从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的方向随着光学头的移动而变化。通过这种构造,不论光学头位于可动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从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都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从而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总能保持很低。
优选地,还设有一个灰尘收集过滤器,以收集抽出空气中的灰尘。通过这种构造,当空气被搅动风扇抽出时消除了驱动器壳体中的灰尘,并且由于吸气连续进行,在驱动器壳体里便形成了更清洁的环境。
优选地,在位于一位置和一个安装在用于聚焦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的光学头上的物镜之间的直线上设有一防护件,其中从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从所述位置排出到驱动器壳体内部。通过这种构造,吹向物镜的空气流在物镜之前可被干扰,因此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附着至物镜上。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图2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在图1和2中,箱形驱动器壳体2安装在箱形主体壳体1中。主体壳体1内部被驱动器壳体2分隔成舱板区域(deck area)3和驱动器区域4。驱动器区域4通过驱动器壳体2与外界空气密封。
如图2所示,光学头7置于驱动器区域4中,并且光学头7由导轴11a和11b所支撑。光学头7上安装有一个用于进行记录/再现的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5以及一个用于聚焦来自半导体激光器5的光的物镜6。导轴11a为一螺杆轴,并且其端部连接至进给马达10的旋转轴。导轴11a和11b以及进给马达10构成一光学头移送机构。
光盘8通过夹持在作为旋转驱动装置的光盘马达9上而提供。用由物镜6所聚焦的光对光盘8进行照射。光学头7、光盘马达9和上述光学头移送机构构成一光盘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还设有一个用于运送置于驱动器壳体2中的托盘上的光盘8并将其运送出驱动器壳体2的装载机构,以及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驱动器壳体2以运进和运出光盘的机构。
如图1所示,在驱动器壳体2的一个侧面的底部提供有一吸入口12a。在吸入口12a之上形成有一排出口12b。吸入口12a和排出口12b由风管12c连接。风管12c粘附于驱动器壳体2上,以使得不会失去驱动器区域4的密封性。在风管12c中设有搅动风扇12。
风管12c放置为朝着驱动器壳体2的外面延伸。因而,可有效地利用舱板区域3中的空间,并且搅动风扇12可在不使设备变大的情况下提供。
通过旋转搅动风扇12,驱动器壳体2中的空气通过驱动器壳体2的底部的吸入口12a朝着搅动风扇12抽出,并从顶部排出口12b排出到驱动器壳体2的外面。
由于搅动风扇12和半导体激光器5布置为彼此相对,从搅动风扇12排出的气流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
在舱板区域3,在驱动器壳体2的上方布置有用于驱动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13。向驱动电路13供应电能的电源14布置在驱动器壳体2的一个侧面的一侧上。
以下将更详细说明如此构造的光盘设备的运行。当光盘8安装在光盘马达9上并且光盘设备开始一个记录/再现操作时,电源14自身会产生热。而且,电源14向半导体激光器5、用于旋转驱动光盘8的光盘马达9、用于产生使光学头7在光盘8的径向上移动的驱动力的进给马达10以及用于驱动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13供应电能。因此,这些元件也产生热。
如图2所示,舱板风扇15连接在一个形成于主体壳体1中的排气孔19的位置处,并且在主体壳体1的下表面上设有气孔16。舱板风扇15和电源14在舱板风扇15的旋转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而且,如图1所示,舱板风扇15和电源14在从舱板风扇15的正面看的垂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
通过舱板风扇15的旋转,外界空气从气孔16吸入舱板区域3中,并且舱板区域3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孔19排出到主体壳体1的外面。由于驱动电路3和电源14位于该气流中,它们所产生的热被传递到从外面连续供应的空气,并且该空气被排出到外面。
因此,舱板区域3被冷却,并且可尽可能地抑制驱动电路13和电源14所产生的热传递至驱动器壳体2的内部。而且,由于舱板风扇15和电源14之间如上所述的位置关系,可以有效地排出由于电源14所产生的热而导致其温度升高的热空气。
另一方面,在驱动器壳体2中,半导体激光器5、光盘马达9和进给马达10产生热,从而影响温度分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然热辐射,来自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5的热倾向于向上传递,并且因而驱动器区域4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下部区域的温度比上部区域的温度低。
下部区域的低温空气通过吸入口12a被抽出,并且通过搅动风扇12的旋转而从排出口12b直接吹向相对的半导体激光器5。于是,半导体激光器5的热能被强制辐射出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半导体激光器5和排出口12b彼此相对,在由搅动风扇12所产生的风具有最高流量和流动速度的状态下,下部区域的低温空气被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因此,可形成有效的热传递,并且可有效地抑制半导体激光器5中的温度升高。
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的空气在驱动器壳体2的上部区域中流动,流回到下部区域,并且再次通过吸入口12a被抽出。换言之,搅动风扇12的旋转允许驱动器壳体2中空气的强制对流,因此空气从下部区域流到上部区域,并且再从上部区域流到下部区域。于是,也可抑制除了半导体激光器5之外作为光源的光盘马达9和进给马达10中的温度升高。
此外,即使光学头7位于光盘8的径向上从内圆周到外圆周范围内的可动范围中的任何位置上,通过使从搅动风扇12排出的气流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总能保持很低。这可通过调整搅动风扇12的布置位置而实现。更具体地说,可调整搅动风扇12在光盘8的径向上的布置位置、搅动风扇12和半导体激光器5之间的距离或者排出口12b的大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在不使设备变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升高,同时通过密封地封住驱动器壳体2而保证了防尘。因此,即使在利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5进行的记录操作中,元件的温度也可保持很低,并且从而提高了元件的寿命,从而可以实现相对于热和灰尘而言具有高度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光盘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从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被吹向半导体激光器时,排出气流不仅被吹向半导体激光器,而且也被吹向其附近的光学头。因此,对于置于半导体激光器附近的用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的LSI和电路元件而言,冷却效果也提高了。这也适用于下述实施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壳体1的内部被驱动器壳体2分隔成密封封住的驱动器区域4以及可透过外界空气的舱板区域2。因此,在驱动器区域4中保证了防尘,并且也保证了光学头的光学***(尤其是物镜6)的防尘。
然而,在装载和卸载光盘时,驱动器壳体2的一部分被打开。于是,灰尘可能会进入驱动器区域4,并且附着有灰尘的光盘可能会被带入驱动器区域4。
当附着有灰尘的作为交换介质的光盘13被安装到驱动器马达9上时,由于光盘13的转动而搅动的空气或者由于搅动风扇12所产生的气流会导致灰尘在驱动器壳体2中扩散。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吸入口12a处连接有一灰尘收集过滤器17,以使得当空气通过吸入口12a被吸入时由灰尘收集过滤器17将灰尘消除。通过重复该操作,可在驱动器壳体2中形成更清洁的环境。
当即使空气通过灰尘收集过滤器17之后仍有一部分灰尘没有被消除时,或者当飘浮在驱动器壳体2中的灰尘混入来自排出口12的气流中时,灰尘可能会附着于物镜6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排出口12b和物镜6之间的直线上,在光学头7上设置一防护件18。因此,吹向物镜6的排出气流在物镜前会受到干扰,从而防止了包含在排出气流中的灰尘附着于物镜6上。
以下将对为证实本实施例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进行说明。图3为示出了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其中水平轴表示从运行开始起的时间t(分钟),垂直轴表示温度T(℃)。用t1示出的区间是搅动风扇12停止运行的区间,用t2示出的区间是搅动风扇12运行的区间。线50表示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线51表示驱动器壳体2的上部空间中的温度,线53表示驱动器壳体2的下部空间中的温度。
对于区间t1,驱动器壳体2的空间中的温度随着时间流逝几乎不变。相反,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随着时间流逝而增大,导致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与驱动器壳体2的下部空间的温度之间大约20℃的最大温度差值。
另一方面,对于搅动风扇12运行的区间t2,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且在100分钟之后变得几乎稳定于一个低于其在区间t2内的最大值的约为12℃的数值。
如此显著的温度下降归因于驱动器壳体2的下部空间中的其温度比半导体激光器5约低20℃的空气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于是,证实了本实施例的效果。
(实施例2)
图4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在图4中,以与图2所示部件同样的方式运行的部件被标识为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4中,在排出口12b附近设有一管道19。管道19被布置为允许从排出口12b排出的气流流向半导体激光器5。
在图4所示构造中,尽管半导体激光器5和排出口5没有被布置为彼此相对,但是管道19使排出气流的方向改变,从而从搅动风扇12排出的气流可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同样,在该构造中,如同实施例1,驱动器壳体2的下部区域的空气被抽出并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
管道19可由一平板元件形成,并且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变排出气流的方向。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半导体激光器5和排出口12b没有彼此相对的情况下,管道19的提供使得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排出气流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从而产生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图5和6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在图5和6中,以与图2所示部件同样的方式运行的部件被标识为相同的附图标记。图5示出了光学头7位于光盘8的内圆周侧的状态,图6示出了光学头7位于光盘8的外圆周侧的状态。
一个形成一管道的风向板20被构造为使得两个板条20a和20b由一连接板20c连接,从而形成平行连杆。两个板条20a和20b中每一个的一端固定至驱动器壳体2上,以可以转动,并且另一端固定至连接板20c上,以可以转动。这种固定方式可以通过使一突出销与设在每个板条20a和20b中的孔啮合的方式实现。连接板20c固定至光学头7上,并且因而与光学头7一起移动。
如图5所示,当光学头7朝着光盘8的内圆周侧移动时,由于光学头7的移动而使得一个沿平移方向的驱动力作用于连接板20c上,因此板条20a和20b转向光盘8的内圆周侧,从而使得形成一个从排出口12b通向半导体激光器5的管道。因此,从排出口12b排出的气流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
如图6所示,当光学头7朝着光盘8的外圆周侧移动时,板条20a和20b转向光盘8的外圆周侧,从而使得形成一个从排出口12b通向半导体激光器5的管道。因此,从排出口12b排出的气流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
根据本实施例,风向板20随着光学头7的移动而转动,因此风向板20的倾角被改变,因而从搅动风扇12排出的气流的方向也改变。倾角的改变使得排出气流的方向随着光学头7的移动变化。因此,不管光学头7处于可移动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从搅动风扇12排出的气流均可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从而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一直保持为很低。
此外,由于风向板20形成可以控制风向的管道,几乎整个排出气流均可被直接吹向半导体激光器5。因此,可以带来更充分的热传递,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半导体激光器5的温度升高。此外,由于可以如上所述充分地利用搅动风扇12的能力,搅动风扇12可以制造得更小,并且因此该设备也可制造得更小。
(实施例4)
图7是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图8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图9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0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在第一光学头26运行时的内部结构。图11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图10所示状态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2是正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光盘设备在第二光学头32运行时的内部结构。图13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图12所示状态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
如图7所示,驱动器壳体22安装在光盘设备的主体壳体21中。主体壳体21内部被驱动器壳体22分隔成舱板区域23和驱动器区域24。驱动器区域24与外界空气密封地隔绝。
在驱动器区域24中,第一光学头26被设置并由第一导轴29a和29b支撑,一个用于利用短波进行记录/再现的光源的蓝光激光器25安装于该第一光学头26上。第一导轴29a为一螺杆轴,其端部连接至第一进给马达28的转轴。
用于蓝光激光器的光盘45被夹持在作为旋转驱动装置的第一光盘马达27上,并被旋转驱动。第一光盘马达27、支撑第一光学头26的第一导轴29a和29b以及第一进给马达28固定于第一移送基座30上。这些元件构成了第一移送机构53。
第二光学头32被布置并由第二导轴35a和35b支撑,在第二光学头32上安装有一个作为利用长波进行记录/再现的光源的红光激光器25。第二导轴35a为一螺杆轴,其端部连接至第二进给马达34的转轴。
用于红光激光器的光盘46(参看图12)被夹持在作为旋转驱动装置的第二光盘马达33上,并被旋转驱动。第二光盘马达33、支撑第二光学头32的第二导轴35a和35b以及第二进给马达34固定于第二移送基座36上。这些元件构成了第二移送机构54。
第一移送基座30和第二移送基座36在平行于蓝光激光器光盘45或红光激光器光盘46的表面的平面中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移送基座30和36移动方向的方向(箭头b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由提升/下降转轴47所支撑,以独立地自由转动。
在上述构造中,第一和第二光学头26和32、第一和第二光盘马达27和33以及第一和第二移送机构53和54构成一光盘驱动机构。
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还设置有一个用于装载置于驱动器壳体22中的托盘上的蓝光激光器光盘45或红光激光器光盘46并将其独立地运送出驱动器壳体22的装载机构,以及一个用于打开和闭合驱动器壳体22以载入或载出光盘的机构。
如图8所示,在驱动器壳体22的一个侧面的下部设有吸入口38。在吸入口38的上面形成有排出口39。吸入口38和排出口39通过风管40相连。风管40粘附在驱动器壳体22上,以使得不会丧失驱动器区域24的密封性。在风管40中设有搅动风扇37。
风管40布置为朝着驱动器壳体22的外面延伸。因此,可有效地利用舱板区域23,并且可以在不使设备变大的情况下提供搅动风扇37。
排出口39和蓝光激光器25布置为彼此相对,以使得从排出口39排出的气流被直接吹向蓝光激光器25。而且,其中形成有风管40的突出部分被绝热材料48覆盖。
如图8所示,在壳体主体21中的舱板区域23中,用于驱动第一和第二移送机构的电路衬底41置于驱动器壳体22之下,并且用于向电路衬底41供电的电源42置于驱动器壳体22一个侧面的一侧上。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如此构造的光盘设备的操作。
如图7所示,在利用第一光学头26的记录/再现操作中,蓝光激光器光盘45安装在光盘马达27上,光盘设备开始记录/再现操作。在这种状态下,第二光学头32处于非运行状态,并且如图10所示,第二移送基座36绕着升高/下降转轴47转动,从而被倾斜,以使得第二光学头位于从记录/再现操作位置下降的位置上。
当开始用第一光学头26记录/再现操作时,电源42自身产生热。而且,电源42将电能供给到光学头7的蓝光激光器25、转动驱动光盘45的第一光盘马达27、产生驱动力以在光盘45的径向上移动第一光学头26的第一进给马达28以及驱动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41。因此,这些元件也产生热。
如图7所示,舱板风扇43固定在形成于壳体21中的排出孔49的位置处,并且在壳体21的下表面上设有气孔44。舱板风扇43和电源42在舱板风扇43的旋转轴方向上彼此平行布置。而且,如图8所示,舱板风扇43和电源42在从舱板风扇43的前侧看的垂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
通过舱板风扇43的转动,外界空气从气孔44进入舱板区域23,并且舱板区域23的空气通过排出孔49排出到壳体21的外面。
由于电路衬底41和电源42位于该气流中,此处产生的热被传递至从外面连续供给的空气,并且空气被排出到外面。因此,舱板区域23被冷却,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从电路衬底41和电源42所产生的热传递至驱动器壳体22的内部。
而且,由于舱板风扇43和电源42如上所述的位置关系,可以有效地排出其温度由于电源42所产生的热而升高的热空气。
此外,由于风管40由绝热材料48所覆盖,便可以防止通过风管40的空气被置于舱板区域23中的电路衬底41或电源42所产生的热而引起的温度升高。因此,即使在使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进行记录操作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也可保持很低。
另一方面,在驱动器壳体22中,蓝光激光器25、第一光盘马达27和第一进给马达28产生热,从而影响温度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从作为光源的蓝光激光器25所产生的热由于自然的热辐射而倾向于向上传递,从而驱动器区域24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下部区域具有比上部区域低的温度。
如图10所示,下部区域的低温空气从吸入口38抽出,并直接通过搅动风扇37旋转而从排出口39吹向相对的蓝光激光器25。于是,可强制地使蓝光激光器25的热辐射出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蓝光激光器25和排出口39彼此相对,在由搅动风扇37所产生的风具有最高流量和流速的状况下,下部区域的低温空气被吹向蓝光激光器25。因此,产生了充分的热传递,并且有效地抑制了蓝光激光器25的温度升高。
吹向蓝光激光器25的空气在驱动器壳体22的上部区域中流动,并流回到下部区域,并且通过吸入口38再次被抽出。换言之,搅动风扇37的旋转允许驱动器壳体22中空气的强制对流,以使得其从下部区域流到上部区域,并且再从上部区域流到下部区域。于是,也可抑制除了蓝光激光器25之外的作为热源的第一光盘马达27和第一供给马达28的温度升高。
而且,不论第一光学头26位于可动范围内的任何位置,通过使从搅动风扇37排出的气流被吹向蓝光激光器25,蓝光激光器25的温度可始终保持很低。这可通过调整搅动风扇37的布置位置而实现。更具体地说,可调整搅动风扇37在光盘径向上的布置位置、搅动风扇37和半导体激光器25之间的距离、或者排出口39的大小。
当第一和第二光学头26和32彼此平行布置时,蓝光激光器25的第一光学头26布置在更靠近搅动风扇37的一侧上。而且,蓝光激光器25布置在第一光学头26的一个侧面上,该侧面在一个垂直于第一光学头26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更靠近搅动风扇37。因此,可以有效地冷却其温度升高大于红光激光器31的短波长蓝光激光器25。
在利用第二光学头32进行的记录/再现操作中,红光激光器光盘46(图12)安装在图7所示的第二光盘马达33上。当光盘设备开始记录/再现操作时,电源42自身产生热。而且,电源42向红光激光器31、旋转驱动光盘46的第二光盘马达33、产生驱动力以在光盘46的径向上移动第二光学头32的第二供给马达34以及驱动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41供电。因此,这些元件也产生热。
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光学头26处于非运行状态,并且如图12所示,第一移送基座30绕着升高/下降转轴47转向,从而被倾斜,以使第一光学头26的位置低于记录/再现操作中的位置。
通过舱板风扇43的旋转,空气从气孔44流到舱板区域23中的舱板风扇43。因此,可抑制电路基底41和电源42所产生的热传递到驱动器壳体22的内部。这与第一光学头26运行时的情况相同。
在驱动器壳体22中,红光激光器31、第二光盘马达33以及第二供给马达34产生热,因而影响温度分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然热辐射,来自光源的热倾向于向上传递,因此驱动器区域24在其高度方向上的下部区域具有比上部区域低的温度。
这里,第一光学头26如上所述处于非运行状态,并且在第一光学头26周围没有观察到由第一光学头26引起的温度升高。而且,如图12和13所示,第一光学头26绕着转轴47向下转动。此外,红光激光器31置于第二光学头32的一侧面上,该侧面在垂直于第二光学头32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更接近搅动风扇37。
因此,从搅动风扇37排出的气流通过如图12所示的位于第一光学头26之上的空间被直接吹向红光激光器31,同时温度没有升高,流动速度也没有由于防护件的堵塞而降低。换言之,驱动器壳体22的下部区域中的低温空气通过吸入口38被抽出,并通过搅动风扇37的旋转而从排出口39被直接吹向相对的红光激光器31。因此,可强制地辐射红光激光器31的热。
吹向红光激光器31的空气流回到下部区域,并再次通过吸入口38被抽出。换言之,搅动风扇37的旋转允许驱动器壳体22中空气的强制对流,以使其从下部区域流到上部区域,并且再从上部区域流到下部区域。于是,也可抑制除了红光激光器31之外的作为热源的第二光盘马达33和第二供给马达34的温度升高。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双光学头单元。如上所述,即使在位于远离搅动风扇37的位置上的用于红光激光器的光学头的运行中,从搅动风扇37排出的气流也可通过第一光学头26之上的空间被直接吹向红光激光器31,同时温度没有升高,流动速度也没有由于防护件的堵塞而降低。因此,无需特别地设置一个额外的搅动风扇,并且一个风扇37便已足够,从而可以抑制设备的扩大。
而且,保证了驱动器区域24的防尘,并且如实施例1所述,也保证了光学头26和32的光学***(尤其是物镜)的防尘。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双光学头单元。然而,如实施例1中所述,可在不使设备变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实现了一种相对于热和灰尘而言具有高度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光盘设备。
(实施例5)
图14是侧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盘设备的内部结构。在图中,以与图8所示部件同样的方式运行的部件被标识为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其中形成有风管40的突出部分被高导热材料53覆盖,并且热辐射翅片55附着于高导热材料53的外面,并且一珀尔帖元件(peltier element)54夹在该两者之间。
由于珀尔帖元件54的热电转换效应,高导热材料53被冷却,因而也可强制地冷却通过风管40的空气。珀尔帖元件54自身产生的热被传递到热辐射翅片55,并被由舱板风扇43所产生的风辐射。
通过这种构造,被强制冷却的空气从排出口39排放到驱动器壳体22的内部,由此不论周围温度条件如何,可强制地冷却蓝光激光器25或红光激光器31。
因此,即使在利用高功率的蓝光激光器25和红光激光器31进行记录操作时,激光器元件的温度也能保持很低,并且从而提高了元件的寿命。
虽然通过其中将珀尔帖元件54作为冷却器的例子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热辐射翅片55也可以单独提供。此外,热管或高导热材料可与热辐射翅片相结合。通过这种构造,热管或高导热材料促进了热传递,从而加强了冷却作用。
而且,虽然通过其中提供了第一移送机构和第二移送机构的例子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施例也可应用于只有一个移送机构的构造中。
虽然通过其中设置有灰尘收集过滤器17的例子对实施例1进行了描述,但是灰尘收集过滤器17也可设置在实施例2至5中任何一个中。
虽然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已经分别给出了关于其中设有管道19的构造以及其中设有风板20的构造的描述,但是这些构造也可设置在实施例1、4和5中的任何一个中。
虽然在实施例4中,已经给出了关于其中风管40被绝热材料48所覆盖的构造的描述,但是这种构造也可应用于实施例1至3中的任何一个中。
虽然在实施例1中,已经给出了关于其中防护件18设置于排出口12b和物镜6之间的光学头7上的构造的描述,但是这种构造也可设置在实施例2至5中的任何一个中。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不使设备变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升高,同时保证了防尘,从而可实现相对于热和灰尘而言的高度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作为图像、音乐、计算机数据等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来记录/再现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光盘设备。

Claims (18)

1.一种光盘设备,包括:
置于一箱形驱动器壳体中的光盘驱动机构,该光盘驱动机构包括其上安装有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头、驱动光盘的旋转驱动装置和移送该光学头的移送机构;以及
使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流动的搅动风扇,
其中,形成有一风路,以使得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以这样的方式流动,即由于搅动风扇的旋转,该空气被朝着搅动风扇侧抽出,且抽出的空气朝着该光学头或该半导体激光器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器壳体置于一箱形主体壳体中,该主体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成该驱动器壳体和一带有用于外界空气的气孔的舱板区域,以及
一用于驱动该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和一用于该驱动电路的电源置于该舱板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器壳体置于一箱形主体壳体中,该主体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成该驱动器壳体和一带有用于外界空气的气孔的舱板区域,
该光学头由一个其上安装有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光学头以及一个其上安装有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二光学头构成,
该光盘驱动机构包括该第一和第二光学头、用于移送该第一光学头的第一移送机构、用于移送该第二光学头的第二移送机构、以及分别为该第一和第二移送机构独立提供以驱动该光盘的旋转驱动装置,
该第一和第二移送机构在垂直于该第一和第二光学头的移送方向的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平行于安装在任一旋转驱动装置上的该光盘的表面,
一用于驱动该光盘驱动机构的驱动电路和一用于该驱动电路的电源置于该舱板区域中,以及
该搅动风扇置于与该第一移送机构相对的位置上,以使得从该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首先流到该第一移送机构并然后流到该第二移送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置于在垂直于该第一光学头的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更靠近该搅动风扇的第一光学头的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置于在垂直于该第二光学头的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更靠近该搅动风扇的第二光学头的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利用该第二光学头的记录/再现操作中,该第一移送机构的位置被改变,以使得从该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可被直接吹向该第二光学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风路被形成为使得该光学头下面的空气被抽出,并且被抽出的空气通过该搅动风扇被排向该光学头或该半导体激光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该驱动器壳体的一侧壁上形成有用于抽出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的吸入口以及用于排出该驱动器壳体中的空气的排出口,以及
该风路由一连接该吸入口和该排出口并朝着该驱动器壳体的外面延伸的风管形成,并且该搅动风扇置于该风管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风管被绝热材料所覆盖。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冷却通过该风管的空气的冷却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为一空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为连接在该风管上的一热管或高导热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为一珀尔帖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搅动风扇被布置为使得从该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在该光学头的整个可动范围上被吹向该光学头或该半导体激光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布置有一管道,以使得从该搅动风扇排出的空气在该光学头的整个可动范围上被吹向该光学头或该半导体激光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管道为一风向板,其倾角与该光学头在该光盘的径向上的移动一起改变,并且该倾角的改变允许从该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的方向跟随着该光学头的移动而变化。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灰尘收集过滤器,以收集抽出空气中的灰尘。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一位置和一个安装在用于聚焦该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的光学头上的物镜之间的直线上设有一防护件,其中从该搅动风扇排出的气流从该位置排出到该驱动器壳体内部。
CNB038240793A 2002-10-10 2003-07-28 光盘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28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7297/2002 2002-10-10
JP2002297297 2002-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9105A true CN1689105A (zh) 2005-10-26
CN100552803C CN100552803C (zh) 2009-10-21

Family

ID=3208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407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2803C (zh) 2002-10-10 2003-07-28 光盘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21720B2 (zh)
JP (1) JPWO2004034399A1 (zh)
KR (1) KR100655206B1 (zh)
CN (1) CN100552803C (zh)
WO (1) WO2004034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1840A1 (ja) * 2002-12-26 2004-07-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4557797B2 (ja) * 2005-05-20 2010-10-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301218B2 (ja) * 2005-07-27 2009-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908883B2 (ja) * 2006-03-15 2012-04-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957093B2 (en) * 2009-07-15 2011-06-07 Seagate Technology Llc Recording head with current controlled gamma ratio
WO2014073129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シート部材及び対物レンズの清浄方法
KR20140106051A (ko) * 2013-02-25 2014-09-03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모듈이 결합된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냉각장치
WO2019118352A1 (en) * 2017-12-11 2019-06-2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ir cooled variable-frequency dr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4072B2 (ja) * 1985-09-10 1995-12-0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読取装置
US5000000A (en) * 1988-08-31 1991-03-19 University Of Florida Ethanol production by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co-expressing Zymomonas PDC and ADH genes
JPH0358373A (ja) * 1989-07-26 1991-03-13 Fujitsu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3102652A (ja) * 1989-09-18 1991-04-30 Canon Inc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505250Y2 (ja) * 1989-12-20 1996-07-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690579B2 (ja) * 1989-12-27 1997-1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716576B2 (ja) * 1990-07-03 1998-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4195793A (ja) * 1990-11-26 1992-07-15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4195988A (ja) * 1990-11-28 1992-07-15 Nikon Corp 光学式情報媒体のドライブ装置
US5493457A (en) * 1991-10-18 1996-0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with cooling arrangement
US5255256A (en) * 1992-01-07 1993-10-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cal data storage system with reduced particle contamination
JPH05325533A (ja) * 1992-05-19 1993-12-10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H0676555A (ja) * 1992-08-31 1994-03-18 Nippon Seiko Kk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H06236677A (ja) * 1993-02-12 1994-08-23 Ricoh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87560A (ja) * 1994-06-17 1996-01-12 Hitachi Ltd リム−バブルディスク装置
JPH08102180A (ja) 1994-09-29 1996-04-16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サブシステム装置
JPH08147740A (ja) * 1994-11-24 1996-06-07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ダスト除去装置
JPH10124917A (ja) * 1996-10-18 1998-05-15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1112177A (ja) * 1997-10-02 1999-04-23 Nippon Columbia Co Ltd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JPH11110959A (ja) * 1997-10-02 1999-04-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414649B2 (ja) * 1998-09-10 2003-06-0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28566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の冷却構造
JP2001155478A (ja) * 1999-11-25 2001-06-08 Nec Eng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319469A (ja) * 2000-05-10 2001-11-16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338460A (ja) * 2000-05-25 2001-12-07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184166A (ja) * 2000-12-07 2002-06-28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184167A (ja) * 2000-12-07 2002-06-28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34399A1 (ja) 2004-04-22
JPWO2004034399A1 (ja) 2006-02-09
US7421720B2 (en) 2008-09-02
US20060072382A1 (en) 2006-04-06
KR20050014878A (ko) 2005-02-07
KR100655206B1 (ko) 2006-12-11
CN100552803C (zh)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1113C (zh) 涂布方法和涂布装置
CN1689105A (zh) 光盘设备
CN1831649A (zh) 涂敷、显影装置和涂敷、显影方法
CN101064240A (zh) 基板处理方法、基板处理***以及基板处理装置
CN1854908A (zh) 加热装置、和涂敷、显影装置以及加热方法
CN1950936A (zh) 搬运机械手以及搬运装置
CN1198277C (zh) 板状体制造方法以及控制气泡进入的装置
CN1526076A (zh) 电子部件处理设备以及电子部件温度控制方法
CN1835193A (zh) 大气输送室、被处理体的处理后输送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1060093A (zh) 基板搬送处理装置
CN1930623A (zh) 光盘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和向光盘照射紫外线的方法
CN101034661A (zh) 基板处理装置、基板处理条件研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873521A (zh) 光调制元件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图像投射装置
CN101030186A (zh) 接口电路、使用该接口电路的***装置、数据接口方法
CN1992161A (zh) 衬底处理方法、衬底处理***及衬底处理设备
CN1725323A (zh) 导热部件、安装辅助部件、光学头及光记录再生装置
CN1690919A (zh) 电子设备
CN167380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冷却单元
CN1862244A (zh) 精密平台
CN1278380C (zh) 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JP6006145B2 (ja) 疎水化処理装置、疎水化処理方法及び疎水化処理用記録媒体
CN157859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49848A (zh) 光源装置、光学装置及图像投影装置
CN1614760A (zh) 搭接方法及其搭接装置
CN1497556A (zh) 拾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