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5641A -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5641A
CN1685641A CNA038235080A CN03823508A CN1685641A CN 1685641 A CN1685641 A CN 1685641A CN A038235080 A CNA038235080 A CN A038235080A CN 03823508 A CN03823508 A CN 03823508A CN 1685641 A CN1685641 A CN 1685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office
innings
mentioned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35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1651C (zh
Inventor
泽田健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16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16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在自局在位于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区域内时,自动检测出在自局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内出现了其他局的情况,开始与该其他局自律地进行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并且,以第1无线通信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对来自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内容和来自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其他局的通信内容相互进行中继,在其他局移动到自局的第2移动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以外,或者有来自该其他局的通信结束要求时,结束中继控制。

Description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尤其涉及以移动电话、无线LAN为代表的移动体无线领域,以及自律分散型网络、车内无线LAN、车与车之间的无线通信、路与车之间的无线通信等ITS(Intelligent TransportSystem:智能传输***)领域中的移动体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移动电话、无线LAN中,采用蜂窝方式或热区方式。移动终端中的自律分散型网络、车内无线LAN、车与车之间的通信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没有被实用化。正在研究开发的路与车之间的通信技术使用了ETC自动费用收受***等,但是,这些属于热区方式。
现在被实用化的移动无线终端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各个无线方式之间没有兼容性,所以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即,
(1)在要接受更多服务的情况下,必须持有多个终端;
(2)不能在多个方式间进行信息的共享和结合;
(3)在ITS中需要实用的自律分散型网络,但是,现在能够构成该网络的用于确立车内无线LAN、车与车之间的无线通信、路与车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技术还不存在。
特开平2000-31895号公报和特开平8-84373号公报公开了为了扩大可通信的区域将移动机作为中继机来使用的通信方法,但是,移动机不能构成自律分散网络,而且,不能将多个不同的无线方式进行有机组合来扩大通信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机组合多个现在被实用化的无线方式或有望将来被实用化的无线方式,解决上述(1)~(3)的问题。
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包括:①第1无线通信单元,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与无线基站相互无线连接;②第2无线通信单元,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与无线局相互无线连接;③用户接口单元,可以与用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④第1抽出单元,从通过第1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⑤第2抽出单元,从通过第2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⑥控制单元,根据用户信息和由第1、第2抽出单元所抽出的控制信息,决定自局的动作方针,生成基于该动作方针的路径控制信息;⑦路由器单元,根据上述路径控制信息,对用户信息和通过第1、第2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信息的路径进行控制。
上述控制单元①在自局位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区域内时,检测出在自局的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内、且在该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外出现了具有上述第2无线通信单元的其他局的情况;②根据来自上述其他局的要求,由上述第2无线通信单元,开始与该其他局进行通信;③同时进行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以及与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其他局的通信,并且,④控制上述路由器单元,对来自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将其发送给其他局,对来自利用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其他局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将其发送给基站;⑤在上述其他局移动到自局的第2移动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外、或者有来自该其他局的通信结束要求时,结束中继控制。
另外,上述控制单元①在自局移动到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时,在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检索存在上述第1、第2无线通信单元的其他局的情况;②当检测出该其他局时,向该其他局进行中继要求,并以该其他局为中继,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能够有机组合多个现在被实用化的无线方式或有望将来被实用化的无线方式来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图11是对存在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进行识别的处理流程图。
图12是能够以无线方式A、B直接通信的其他局信息记录例。
图13是可以作为第1实施例的移动局来使用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4是第1实施例的自局的中继处理流程图。
图15是第1实施例的其他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16是第2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2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第3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3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18是第4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4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19是第5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5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20是第6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6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21是第7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7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22是第8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8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23是第9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9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图24是第10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10中的自局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A)本发明的概略
(a)第1实施例的概略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六边形所示的区域10是第1无线通信***,例如第3代移动电话通信***中的基站1的通信区域,圆形所示的区域20是第2无线通信***,例如移动无线LAN***中的通信区域。移动局2、3能够以第1移动无线方式(方式A)和第2移动无线方式(方式B)通信。
自局2在处于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基站1的通信区域10内时,会检测到在自局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B的通信区域20内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通信区域10以外出现了其他的移动局3的情况。然后,根据来自其他局3的中继要求,利用第2无线通信方式B开始与该其他局通信,并且同时进行与利用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基站1的通信以及与利用第2无线通信方式B的其他局3的通信,控制路由器,对来自利用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基站1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将其发送给其他局3,对来自利用第2无线通信方式B的其他局3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并将其发送给基站1。另外,自局2在其他局2移动到自局2的第2移动通信方式B的通信区域20外、或者具有来自该其他局3的通信结束要求时,结束中继控制。
自局可以根据图11所示的流程图对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进行识别。但是,假设各局具有唯一的地址(例如IPV6地址)。自局定期地发送附带了自身地址的检查信号电波(步骤S1)。接收到该检查信号电波的其他局将该检查信号电波的发送源地址作为接收地址,发送附带了自身地址的应答信号(步骤S2)。自局接收该应答信号电波,识别、收集、并保存周围的可以通信的局(步骤S3)。该应答信号中可以包含其他局同样获取的可以通信的局的信息。图12是能够以无线方式A、B直接通信的其他局信息记录例,能够以无线方式A通信的终端的地址是A1、A2、…,能够以无线方式B通信的终端的地址是B1、B2、…。以上的周边终端收集方法是在自律分散型无线网络(自组织网络)中进行的方法。
第1实施例在自局2存在于较大规模的蜂窝型通信***的小区10内的情况下,在位于该小区外侧的其他局3希望与基站1通信时,自局2只有在位于可以进行中继的位置上时才对二者进行中继。对于其他局3希望与基站1通信的情况,通过常时监视来自该其他局的信号来实现。
(b)第2实施例的概略
图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当自局2移动到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基站1的通信区域10外时,检索位于该通信区域10内、且位于自局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B的通信区域20内的能够以无线通信方式A、B通信的其他局4。自局2当检测到该其他局4时,对该其他局进行中继要求,通过该其他局4与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基站1进行通信。
第2实施例是与第1实施例在其他局和自局的立场相反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局4的中继实现自局2的通信希望的例子。
(c)第3实施例的概略
图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六边形所示的区域10是第1无线通信***(例如,第3代移动通信电话***)中的基站1的通信区域,第1圆形所示的区域20是第2无线通信***中的通信区域,第2圆形所示的区域30是第3无线通信***中的通信区域。
自局2能够以第1移动无线方式(方式A)和第2、第3移动无线方式(方式B1、B2)通信。自局2检测在自局的第3无线通信方式B2的通信区域30内、第2无线通信方式B1的通信区域20外出现了其他的移动局5的情况。然后,根据来自其他局5的中继要求,利用第3无线通信方式B2开始与该其他局通信,并且同时进行与利用第2无线通信方式B1的其他局4的通信以及与利用第3无线通信方式B2的其他局5的通信,控制路由器单元,对来自利用第2无线通信方式B1的其他局4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将其发送给其他局5,对来自利用第3无线通信方式B2的其他局5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将其发送给其他局4。
第3实施例通过自局2在其他局4、5之间进行中继,利用已经对来自基站1的通信信号中继过的其他局4再一次进行中继,由此,实现更广的服务区域。
(d)第4实施例的概略
图4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自局2位于基站1的通信区域10外,当该自局2移动到位于该基站1的通信区域内的其他局4的第2无线方式B的通信区域21内时,向该其他局4进行中继要求,并由该其他局4进行中继,与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基站1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如果自局2移动到第1无线通信方式A的通信区域10内,则通过第1无线方式与基站1直接进行通信。
第4实施例在自局2从很远的圈外靠近希望通信的小区10的附近时,通过位于小区内的其他局4的中继,在移动到小区内之前可以进行与位于小区内时相同的通信。
(e)第5实施例的概略
图5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自局2位于基站的通信区域外,当其移动到其他局6的第2无线方式B的通信区域22内时,自律地开始与该其他局6通信。当自局从很远的圈外移动到某个其他局6的可通信区域22内时,进行对等(Peer to Peer)的随机接入,自律地变成与其他局6的通信状态,进而,通过保持该状态,希望将来能遇到想进行通信的基站1。对等网络是“由1对1的不接受其他局帮助的、可以自律地确立通信过程的节点构成的无线网络”。
(f)第6实施例的概略
图6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自局2位于基站1的通信区域外时,当其移动到多个其他局7、8以第2无线方式相互自律地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40内时,与该其他局7、8自律地进行通信。即,在第6实施例中,在多个其他局7、8处于对等的通信状态时,例如,在形成第5实施例的对等网络并等待第3个局的出现时,自局2加入该网络中,由此确立了自律分散网络。自律分散网络是“由节点相当于基站的局和不具有用于执行无线资源的控制功能的专用终端功能的、可以自律地构筑无线网络的节点构成的无线网络”。
(g)第7实施例的概略
图7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自局2位于基站1的通信区域外,并且,当其移动到包括了正在通信的局7在内的多个其他局7、8以第2无线方式相互自律地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40内时,与上述通信中的局7一起与其他局8同时进行通信。
第7实施例是实现了如下情况的例子:在包括了自局2在内的多个其他局7、8通过中继节点动作时,通过自局2的位置变更,进化成自律分散网络。
(h)第8实施例的概略
图8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当自局2移动到基站1的通信区域10外、其他局7的第2无线方式B的通信区域20内时,通过对等方式自律地与该其他局7进行通信,在进行该通信的同时,在自局2移动到基站的通信区域10内时,因来自该通信中的其他局7的要求,对该其他局7和基站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即,第8实施例在存在对等关系的自局2和其他局7靠近希望通信的基站1的通信区域10时,将自局2设定成中继局,对其他局7和基站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i)第9实施例的概略
图9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当自局2移动到基站1的通信区域10外、其他局7的第2无线方式B的通信区域20内时,通过对等方式自律地与该其他局7进行通信,在进行该通信的同时,在其他局7移动到基站的通信区域10内时,自局2请求其他局7对基站1的通信进行中继。第9实施例即使与第8实施例在自局与其他局的关系上相反,也能向其他局7发送中继要求,由此可以进行中继。
(j)第10实施例的概略
图10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概略动作说明图。
自局2位于基站1的通信区域10外,并且以第2无线方式与多个其他局7、8构成自律分散网络,并进行自律通信,并且,当自局2移动到基站的通信区域10内时,根据来自该通信中的其他局的要求,对该其他局7、8和基站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第10实施例是在由自局2和多个其他局7、8所保持的自律分散状态下的局群中,当自局2移动到希望通信的小区10内后,维持自律分散状态,并且,发挥中继局的作用。
(B)第1实施例
图13是可以作为第1实施例的移动局2、3来使用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包括:第1无线终端部51,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例如第3代移动电话方式)与无线基站1(参照图1)相互无线连接来进行通信;第2无线终端部52,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例如移动无线LAN方式)与无线局相互无线连接来进行通信;用户接口部53,可以与用户(键盘操作显示部等)进行双方向的信息传递;第1解码器54,从通过第1无线通信终端部51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第2解码器55,从通过第2无线终端部52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路由器控制部控制单元56,根据用户信息和由第1、第2解码器所抽出的控制信息决定自局的动作方针,并生成基于该动作方针的路径控制信息RCI;路由器57,根据路径控制信息RCI,对用户信息、以及通过第1、第2无线终端51、52接收到的信息的路径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第1实施例是在自局2位于较大规模的蜂窝型通信***的小区10内的情况下,当位于该小区外侧的其他局3希望与基站1通信时,自局2只有在位于可以进行中继的位置上时才为二者进行中继。
在图1的状态中,自局2根据14的流程进行中继控制。自局的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以第2无线方式B从其他局3中接收到的信号,第2解码器55对接收信息的头部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路由器控制部56对头部信息进行解析(步骤101),检查是否要求中继(步骤102)。例如可通过检测目的地地址是否是第2无线方式B以外的地址来检测出是否有中继要求。
如果没有中继要求,则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以便输出到用户侧,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通过用户接口53输出到用户侧(步骤103)。
在步骤102中,如果有向基站1的中继要求,则判别自局是否在第1无线方式A的通信圈外(步骤104),如果在圈外,则不进行中继控制,无视该要求(步骤105)。另一方面,如果在圈内,则将从第2无线方式B中继到第1无线方式A的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106),并且,指示第1无线终端部51与基站1连接(步骤107)。以上,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路径选择到第1无线终端部51,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并连接基站,将该信息中继给基站(步骤103)。另外,当其他局移动到自局的第2无线移动方式B的通信区域外,或者有来自该其他局的通信结束要求时,结束中继控制。
图15是图1中的其他局3的控制流程图。
当通过用户接口输入用户信息时,路由器控制部56对该用户信息进行解析(步骤151),判别是否希望与第1无线方式A的移动局进行通信(步骤152),在希望与第2无线方式B的移动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以便输入到第2无线终端部52中,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发送用户信息(步骤153)。
在步骤152中,如果希望与第1无线方式A的移动局进行通信,则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定期收集的周边的可通信终端信息(参照图11、图12),检查周围是否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移动局(步骤154)。如果不存在,则将不能通信的情况通知给用户,并结束控制(步骤155),如果周围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移动局2(图1),则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以便将用户信息输入到第2无线终端部52中,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将上述移动局2作为中继局(步骤156)。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向中继局A发送用户信息。
(C)第2实施例
图16是第2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2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3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2所示,第2实施例是与第1实施方式在其他局和自局的立场相反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局4的中继实现自局2的通信希望的例子。
自局(移动无线终端装置)2为了识别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根据图11的处理流程,分别按第1无线方式A、第2无线方式B定期地发送检查信号电波,由第1、第2解码器54、55对从周边移动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这样,路由器控制部56把握了可根据各无线方式A、B进行通信的周边终端。
当通过用户接口53输入用户信息时,路由器控制部56对该用户信息进行解析,如果希望与第1无线方式A的移动局进行通信,则路由器控制器56参照上述第1解码器54定期收集的可通信终端信息,检查是否在第1无线方式A的通信圈外(步骤201),如果在通信圈内,则作成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1无线终端部51的路径控制信息RCI,并输入给路由器57。其结果,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1无线终端部51,该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基站1(方式A呼叫,步骤202),直接将用户信息发送给该基站1(步骤203)。
另一方面,在步骤201中,如果是在圈外,则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周边的可通信终端信息,检查周围是否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其他局(步骤204)。如果不存在,则将不能通信的情况通知给用户,并结束控制(步骤205)。另一方面,如果周围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移动局4(图2),则作成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2无线终端部52的路径控制信息RCI,并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以其他局4为中继进行发送。以上,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路由选择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呼叫其他局4(方式B呼叫,步骤206),向该其他局发布针对基站1的中继要求,通过该其他局4将用户信号发送给基站(步骤207)。
(D)第3实施例
图17是第3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3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3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结构是,移动无线通信装置除了设置有: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与无线基站相互无线连接来进行通信的第1无线终端部51;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与无线局相互无线连接来进行通信的第2无线终端部52以外,还设置有:能够以第3无线方式B1与无线局相互无线连接来进行通信的第3无线终端部61;以及从通过第3无线终端部61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的第3解码器62。
如图3所示,第3实施例通过由自局2在其他局4、5之间进行中继,利用已经对来自基站1的通信信号中继过的其他局4再一次进行中继,由此,实现更广的服务区域。
移动无线终端装置为了识别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根据图11的处理流程,分别按第1无线方式A、第2无线方式B1、第3无线方式B2定期地发送检查信号电波,由第1~第3解码器54、55、62对从周边移动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这样,路由器控制部56把握了可根据各无线方式A、B1、B2进行通信的周边终端。
第3无线终端部61以第3无线方式B2接收信号,将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3解码器6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301),如果没有中继要求,则决定将信号输出到用户侧(步骤302),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303),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301中,如果有向方式A或方式B1区域的中继要求,则参照所把握的可通信周边终端信息,检查周边是否存在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1进行通信的移动局,即是否存在有效地址(步骤304),如果不存在,则认为不能进行通信,并无视该要求。
如果存在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1进行通信的移动局4(参照图3),则决定从第3无线方式B2中继到第2无线方式B1(步骤305),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与第2无线方式B1的移动局4相连接(步骤303)。以上,路由器57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呼叫并连接移动局4,将所输入的信息中继给该移动局4。
另外,如果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1接收信号,则将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2解码器55。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311),如果没有中继要求,则决定将信号输出到用户侧(步骤312),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303),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311中,如果有向方式B2区域的中继要求,则参照所把握的可通信周边终端信息,检查是否可以与目的地的移动局进行通信(步骤313),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无视该要求,如果可以通信,则决定从第2无线方式B1中继到第3无线方式B2(步骤314),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3无线终端部52与第3无线方式B2的目的地移动局5(参照图3)相连接(步骤303)。以上,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3无线终端部61,第3无线终端部61呼叫并连接移动局5,将所输入的信息中继给该移动局5。
(E)第4实施例
图18是第4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4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3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4所示,第4实施例在自局2从很远的圈外靠近希望通信的小区10的附近时,通过位于小区内的其他局4的中继,可以在移动到小区内之前进行与位于小区内时相同的通信。
当通过用户接口53输入用户信息时,路由器控制部56对用户信息进行解析,如果希望与第1无线方式A的移动局进行通信,则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第1解码器54定期收集的周边的可通信终端信息,检查是否在第1无线方式A的通信圈外(步骤401),如果在通信圈内,则作成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1无线终端部51的路径控制信息RCI,并输入给路由器57。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1无线终端部51,该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基站1,直接将用户信息发送给该基站1(步骤402)。
另一方面,在步骤401中,如果是圈外,则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周边的可通信终端信息,对周围是否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移动局进行检查(步骤403)。如果不存在,则将不能通信的情况通知给用户,并结束控制(步骤404)。另一方面,如果周围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移动局4(图4),则作成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2无线终端部52的路径控制信息RCI,并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以其他局4为中继进行发送。以上,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路由选择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呼叫其他局4(方式B呼叫,步骤405),向该其他局发布针对基站1的中继要求(步骤406),通过该其他局4将用户信息发送给基站1。
(F)第5实施例
图19是第5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5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3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5所示,第5实施例为,当自局2从完全圈外移动到某个其他局6的可通信区域22内时,进行对等(Peer to Peer)的随机接入,自律地变成与其他局6的通信状态,进而,通过保持该状态,希望将来能遇到想进行通信的基站1。
移动无线终端装置为了识别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根据图11的处理流程,分别按第1无线方式A、第2无线方式B定期地发送检查信号电波,由第1、第2解码器54、55对从周边移动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这样,路由器控制部56把握了可以根据各无线方式A、B进行通信的周边终端。
检查是否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的有效地址(步骤5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通信的其他局6,形成对等网络(步骤502),以后,保持所形成的对等网络,以第2无线方式B向其他局6发送针对基站1的中继要求(步骤503)。如果其他局6不能中继,则无视该中继要求,但如果可以中继,则执行中继处理。
(G)第6实施例
图20是第6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6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7的第3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6所示,第6实施例为,在多个其他局7、8形成对等网络并等待第3个局出现时,自局2通过加入该网络中,确立了自律分散网络。
移动无线终端装置(自局2)为了识别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根据图11的处理流程,分别按第1无线方式A、第2无线方式B1、第3无线方式B2定期地发送检查信号电波,由第1~第3解码器54、55、62对从周边移动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这样,路由器控制部56把握了可以根据各无线方式A、B1、B2进行通信的周边终端。
检查是否能够以第3无线方式B2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2的有效地址(步骤6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3无线方式B2通信的其他局8,形成对等网络。同样,检查是否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1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1的有效地址(步骤602),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1通信的其他局7,形成对等网络。以上,由终端2、7、8形成自律分散型网络。
在该状态下,如果第3无线终端部61以第3无线方式B2从其他局8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3解码器6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603),如果没有中继要求,则决定将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604),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605),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603中,如果有向方式B1区域的终端7的中继要求,则决定从第3无线方式B2中继到第2无线方式B1(步骤606),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进行向第2无线方式B1的移动局7的中继(605)。以上,路由器57将第3无线终端6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向移动局7中继。
另一方面,如果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1从其他局7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2解码器5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607),如果没有中继要求,则决定将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608),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605),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607中,如果有向方式B2的其他局8的中继要求,则决定从第2无线方式B1中继到第3无线方式B2(步骤609),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3无线终端部61进行向第3无线方式B2的移动局8的中继(605)。以上,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52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3无线终端部61,第3无线终端部61向移动局8中继。
(H)第7实施例
图21是第7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7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7的第3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7所示,第7实施例为,自局2位于基站1的通信区域外,并且,其移动到包括正在通信的局7在内的多个其他局7、8以规定的无线方式相互自律地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40内,形成自律分散网络。自局2已经与其他局7形成了对等网络。因此,不需要图20中的步骤602的处理,其他的处理与图20的第6实施例相同。
(H)第8实施例
图22是第8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8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3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8所示,第8实施例为,当在第2无线方式B下处于对等关系的自局2和其他局7靠近希望通信的基站1的通信区域10、且自局2进入到可以与基站1通信的区域10内时,自局2变为中继局,对其他局7和基站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移动无线终端装置(自局2)为了识别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根据图11的处理流程,分别按第1无线方式A、第2无线方式B定期地发送检查信号电波,由第1、第2解码器54、55对接收到的来自周边移动局的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这样,路由器控制部56把握了可以根据各无线方式A、B进行通信的周边终端。
路由器控制部56检查是否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的有效地址(步骤8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通信的其他局7,形成对等网络。并且,在图8的状态下已经形成对等网络。
在该状态下,如果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从其他局7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2解码器5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802),如果是自局地址,则决定把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803),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804),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702中,如果有向方式A区域的基站1的中继要求,则决定从第2无线方式B中继到第1无线方式A(步骤805),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1无线终端部51进行向第1无线方式A的基站1的中继(步骤804)。另外,以上是自局2可以与基站1进行通信的情况,但是,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无视中继要求。
以上,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1无线终端部51,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并连接基站1,将来自移动局7的信息中继给基站1。
另一方面,如果第1无线终端部51以第1无线方式A从基站1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1解码器51。路由器控制部56检查是否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A的有效地址(步骤81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812),如果没有中继要求,则决定将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813),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804),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1无线终端部51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812中,如果有向方式B的其他局7的中继要求,则决定从第1无线方式A中继到第2无线方式B(步骤814),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进行向第2无线方式B的移动局7的中继(步骤804)。以上,路由器57将第1无线终端部5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向移动局7中继。
(I)第9实施例
图23是第9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9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3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9所示,第9实施例为,即使与第8实施例在自局与其他局的关系上相反,也能通过向其他局7发送中继要求来进行向基站的中继。
路由器控制部56检查是否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的有效地址(步骤9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通信的其他局7,形成对等网络。另外,在图9的状态下已经形成对等网络。
在该状态下,如果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从其他局7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2解码器5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是自局地址(步骤902),如果是自局地址,则决定输出到用户侧,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903)。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1无线方式A的地址或者自局以外的第2无线方式B的地址,则无视该要求(步骤904、905)。
另一方面,当通过用户接口53输入用户信息时,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该用户信息的目的地地址(步骤906),如果目的地是第2无线方式B的移动局,则作成将用户信息输入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的路径控制信息RCI,并输入给路由器57。其结果,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2无线终端部52,该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发送信息(步骤907)。
另一方面,如果目的地是第1无线方式A的地址,则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周边的可通信终端信息,检查周围是否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进行通信的其他局(步骤908)。如果不存在,则将不能通信的情况通知给用户,并结束控制(步骤909)。但是,如果周围存在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通信的移动局7(图9),则作成将用户信息输入给第1无线终端部51的路径控制信息RCI,并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1无线终端部51以其他局7为中继进行发送。以上,路由器57将用户信息路由选择到第1无线终端部51,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其他局7,并发布针对基站1的中继要求(步骤910),通过该其他局将用户信号发送给基站(步骤911)。
(J)第10实施例
图24是第10实施例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图10中的自局2的处理流程图,对与图17的第3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如图10所示,第10实施例为,在由自局2和多个其他局7、8所保持的自律分散状态下的局群中,当自局2移动到希望通信的小区10内后,维持自律分散状态,并且,发挥作为中继局的作用。
移动无线终端装置(自局2)为了识别位于自局周边的其他局,根据图11的处理流程,分别按第1无线方式A、第2无线方式B1、第3无线方式B2定期地发送检查信号电波,由第1~第3解码器54、55、62对从周边移动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入给路由器控制部56,这样,路由器控制部56把握了可以根据各无线方式A、B1、B2进行通信的周边终端。
路由器控制部56检查是否能够以第3无线方式B2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2的有效地址(步骤10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3无线方式B2通信的其他局8,形成对等网络。同样,检查是否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1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无线通信方式B1的有效地址(步骤11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呼叫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B1通信的其他局7,形成对等网络。以上,由终端2、7、8形成自律分散型网络。
在该状态下,如果第3无线终端部61以第3无线方式B2从其他局8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3解码器6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1002),如果是自局地址,则决定将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1003),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1301),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1002中,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2无线方式B1的地址,则决定从第3无线方式B2中继到第2无线方式B1(步骤1004),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进行向第2无线方式B1的移动局的中继(步骤1301)。以上,路由器57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1发送该信息。
在步骤1002中,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1无线方式A的地址,则决定从第3无线方式B2中继到第1无线方式A(步骤1005),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1无线终端部51进行向第1无线方式A的基站的中继(步骤1301)。以上,路由器57将第3无线终端部6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1无线终端部51,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并连接基站1,对接收信息进行中继,并发送给基站1。
另外,如果第2无线终端部52以第2无线方式B1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2解码器52。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1102),如果是自局地址,则决定将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1103),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1301),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1002中,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3无线方式B2的地址,则决定从第2无线方式B1中继到第3无线方式B2(步骤1104),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3无线终端部61进行向第3无线方式B2的移动局的中继(步骤1301)。以上,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3无线终端部61,第3无线终端部61用第3无线方式B2发送该信息。
在步骤1002中,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1无线方式A的地址,则决定从第2无线方式B1中继到第1无线方式A(步骤1105),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1无线终端部51进行向第1无线方式A的基站的中继(步骤1301)。以上,路由器57将第2无线终端部52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1无线终端部51,第1无线终端部51呼叫并连接基站1,对接收信息进行中继,并发送给基站1。
另外,路由器控制部56检查是否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A进行通信,即是否存在第1无线方式A的有效地址(步骤1201),如果不存在,则继续检查,如果存在,则进行以下的控制。
即,如果第1无线终端部51以第1无线方式A接收信息,则将该接收信息输入给路由器57和第1解码器51。路由器控制部56参照被解码后的目的地地址,调查是否有中继要求(步骤1202),如果是自局地址,则决定将信息输出到用户侧(步骤1203),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步骤1301),路由器57通过用户接口53将第1无线终端部51输出的信息输出到用户侧。
在步骤1202中,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2无线方式B1的地址,则决定从第1无线方式A中继到第2无线方式B1(步骤1204),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2无线终端部52进行向第2无线方式B1的移动局的中继(步骤1301)。以上,路由器57将第1无线终端部5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2无线终端部52,第2无线终端部52对该信息进行中继并以第2无线方式B1发送该信息。
在步骤1202中,如果目的地地址是第3无线方式B2的地址,则决定从第1无线方式A中继到第3无线方式B2(步骤1205),将路径控制信息RCI输入给路由器57,并且,指示第3无线终端部61进行向第3无线方式B2的移动局的中继(步骤1301)。以上,路由器57将第1无线终端部51输出的信息路由选择到第3无线终端部61,第3无线终端部61以第3无线方式B2发送该信息。
根据以上本发明,通过有机组合多个现在被实用化的无线方式或有望将来被实用化的无线方式,从而解决以往的问题。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示出了采用第3代移动电话***中的无线方式作为第1无线方式,采用移动无线方式作为第2无线方式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无线方式,例如PHS、固定无线LAN、蓝牙通信等。

Claims (11)

1、一种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无线通信单元,能够以第1无线方式与无线基站相互无线连接;
第2无线通信单元,能够以第2无线方式与无线局相互无线连接;
用户接口单元,可以与用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
第1抽出单元,从通过第1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
第2抽出单元,从通过第2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抽出控制信息;
控制单元,根据用户信息和由第1、第2抽出单元所抽出的控制信息,决定自局的动作方针,并生成基于该动作方针的路径控制信息;
路由器单元,根据上述路径控制信息,对用户信息和通过第1、第2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信息的路径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
在自局位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区域内时,可检测到在自局的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内、且在该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以外出现了具有上述第2无线通信单元的其他局的情况;
根据来自上述其他局的要求,由上述第2无线通信单元,开始与该其他局进行通信;
同时进行与采用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以及与采用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其他局的通信,控制上述路由器单元,对来自采用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内容和来自采用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其他局的通信内容进行中继;
在上述其他局移动到自局的第2移动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外,或者有来自该其他局的通信结束要求时,结束中继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
在自局移动到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时,在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检索具有上述第1、第2无线通信单元的其他局;
在检测出该其他局时,向该其他局发出中继要求,并以该其他局为中继,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以第3无线方式与无线局进行相互无线连接的第3无线通信单元,
上述控制单元
在以上述其他局(第1其他局)为中继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当从位于上述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以外的、具有上述第3无线通信单元的第2其他局,发送来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的中继要求时,将来自该第2其他局的信息中继给第1其他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
在自局位于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并移动到位于该基站的通信区域内的其他局的上述第2无线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时,向该其他局发出中继要求,并以该其他局为中继,与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基站进行通信;
当自局移动到上述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时,通过上述第1无线通信单元与上述基站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自局位于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并移动到其他局的第2无线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时,自律地与该其他局进行通信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自局位于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时,当移动到由多个其他局以第2无线方式相互自律地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内时,形成与该其他局自律地进行通信的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自局存在于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并且移动到由包括正在与自局进行通信的局在内的多个其他局以第2无线方式相互自律地进行通信的通信区域内时,与上述正在通信的局一起形成与其他局进行通信的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自局移动到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的其他局的第2无线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时,形成与该其他局自律地进行通信的网络;
当自局在与该其他局进行通信的同时移动到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内时,根据来自该通信中的其他局的要求,对该其他局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自局移动到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的其他局的第2无线方式的通信区域内时,形成与该其他局自律地进行通信的网络;
当在自局与该其他局进行通信的同时其他局移动到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内时,请求该其他局对自局与基站的通信进行中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自局位于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以外,并且与多个其他局形成以规定的无线方式自律地进行通信的网络,当自局在与其他局进行通信的同时,移动到上述基站的通信区域内时,根据来自该通信中的其他局的要求,对该其他局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CNB038235080A 2003-01-31 2003-01-31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16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3/000951 WO2004068742A1 (ja) 2003-01-31 2003-01-31 移動体無線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5641A true CN1685641A (zh) 2005-10-19
CN100461651C CN100461651C (zh) 2009-02-11

Family

ID=32800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35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1651C (zh) 2003-01-31 2003-01-31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139589B2 (zh)
EP (1) EP1589677B1 (zh)
JP (1) JP4173485B2 (zh)
CN (1) CN100461651C (zh)
WO (1) WO20040687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28229A1 (fr) * 2006-04-29 2007-11-15 Alcatel Lucent Procédé d'accès, station de relais, station de base et système d'un réseau d'accès à relais multisaut sans fil
CN102204327A (zh) * 2008-11-07 2011-09-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便携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77526A (zh) * 2009-10-07 2012-07-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对等网络中经由蜂窝覆盖来进行注册和服务宣告的方法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3485B2 (ja) * 2003-01-31 2008-10-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無線端末装置
US7983670B1 (en) * 2004-03-18 2011-07-19 Verizon Corporate Services Group Inc. Wireless fallback for subscribers of wirelined networks
US20060198337A1 (en) * 2005-03-07 2006-09-07 Hoang Minh 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node in an ad-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24945B1 (en) * 2005-05-19 2008-02-27 Alcatel Lucent Radio access system with extended service coverage
US20070032223A1 (en) * 2005-08-08 2007-02-08 Alberth William P Jr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MS dialing assistance
JP4830879B2 (ja) * 2006-02-13 2011-12-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5431722B2 (ja) * 2006-03-02 2014-03-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端末、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96585B2 (en) * 2006-08-04 2017-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naging associations in ad hoc networks
US7860038B2 (en) * 2006-08-04 2010-12-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support for portable media player devices
US20080031208A1 (en) * 2006-08-04 2008-02-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while saving power
US8953565B1 (en) 2007-01-26 2015-02-1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roviding adaptive network access
JP4918721B2 (ja) * 2007-04-03 2012-04-18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移動体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04677B1 (ko) * 2007-09-03 2014-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계기를 기반으로 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자원을효율적으로 이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411860B2 (en) * 2007-10-30 2013-04-02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449024B1 (ko) * 2008-03-14 2014-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이렉트 링크 설정 네트워크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과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을 위한 프레임포맷
JP5092830B2 (ja) * 2008-03-21 2012-1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制御方法、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KR101190966B1 (ko) * 2008-10-22 2012-10-12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망을 통해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cpns 서버와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8886113B2 (en) * 2008-12-30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control of relay operation
KR20120023134A (ko) * 2009-05-27 2012-03-12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lan 액세스 포인트 장치,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통신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JPWO2010137380A1 (ja) * 2009-05-28 2012-11-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ホップ無線通信
KR101598886B1 (ko) * 2009-10-13 201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무선랜을 이용한 피어투피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20294A (zh) * 2010-03-11 2010-09-01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带细步进源本振电路的宽带接收机
CN101820305B (zh) * 2010-04-21 2013-04-10 西安上尚机电有限公司 空中通信中继与侦察***
CN101820307B (zh) * 2010-05-10 2013-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无线通信卫星
CN101867547B (zh) * 2010-05-24 2013-04-2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滤波器组多载波***的峰均比的方法
CN109788475B (zh) 2010-06-04 2024-01-02 得克萨斯***大学评议会 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30094386A1 (en) * 2010-06-18 2013-04-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794949B2 (en) 2010-07-30 2017-10-17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Distributed rate allocation and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311559B1 (en) * 2010-08-10 2012-11-13 Cellco Partnership Pass through toll collection device for cell phone architecture
WO2012122508A2 (en) 2011-03-09 2012-09-13 Board Of Regents Network routing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094928B2 (en) 2011-04-06 2015-07-28 Apple Inc. Multiple network mobile device connection management
WO2013042464A1 (ja) * 2011-09-22 2013-03-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車載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GB2498765A (en) * 2012-01-27 2013-07-31 Renesas Mobile Corp Discovery signall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51126A1 (ja) * 2012-09-27 2014-04-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プロセッサ及び基地局
CN105210417B (zh) 2013-05-10 2019-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网络外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和方法
JP5644907B2 (ja) * 2013-07-19 2014-12-24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装置
US9124337B2 (en) * 2013-08-30 2015-09-0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Repeater emulation to increase network range
JP2015138996A (ja) * 2014-01-20 2015-07-30 堅一 前 通信装置、通信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240624B2 (ja) * 2015-02-05 2017-11-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463531B2 (en) * 2015-04-10 2022-10-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ing cellular identifier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JP6544184B2 (ja) * 2015-09-30 2019-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4373A (ja) * 1994-07-13 1996-03-26 Nec Corp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そのための通信方式
JPH0983528A (ja) * 1995-09-12 1997-03-28 Sharp Corp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AR011161A1 (es) * 1997-02-28 2000-08-02 Kyocera Corp Unidad de comunicacion satelital movil de modalidad dual
US6130881A (en) * 1998-04-20 2000-10-10 Sarnoff Corporation Traffic routing in small wireless data networks
JP4163795B2 (ja) * 1998-05-08 2008-10-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
JP2001086557A (ja) * 1999-09-10 2001-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891857B1 (en) * 1999-09-29 2005-05-1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including proactive reduction of interference
JP4334081B2 (ja) * 1999-09-30 2009-09-1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端末及び回線接続方法
JP2001156787A (ja) * 1999-11-10 2001-06-08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無線アドホック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局探索方法及び装置
JP3652946B2 (ja) * 1999-12-28 2005-05-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7024196B1 (en) * 2000-06-26 2006-04-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processing load for decoding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s
EP1178693A1 (en) * 2000-08-03 2002-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accessing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3936834B2 (ja) * 2000-09-11 2007-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加入者系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US20020071416A1 (en) * 2000-12-13 2002-06-13 Greg Carlson Ad hoc wide area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US6804532B1 (en) * 2000-12-22 2004-10-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routing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quality
GB0108056D0 (en) * 2001-03-30 2001-05-23 British Telecomm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051367B1 (en) * 2001-05-14 2006-05-23 Juniper Networks, Inc.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packet processing
JP3791369B2 (ja) * 2001-08-30 2006-06-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端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検索情報の送信方法
JP4425502B2 (ja) * 2001-09-05 2010-03-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173485B2 (ja) * 2003-01-31 2008-10-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無線端末装置
JP4027818B2 (ja) * 2003-02-21 2007-12-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ホップ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制御局、無線局及びマルチホップ通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28229A1 (fr) * 2006-04-29 2007-11-15 Alcatel Lucent Procédé d'accès, station de relais, station de base et système d'un réseau d'accès à relais multisaut sans fil
CN102204327A (zh) * 2008-11-07 2011-09-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便携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204327B (zh) * 2008-11-07 2014-01-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便携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77526A (zh) * 2009-10-07 2012-07-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对等网络中经由蜂窝覆盖来进行注册和服务宣告的方法和***
CN102577526B (zh) * 2009-10-07 2015-03-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对等网络中经由蜂窝覆盖来进行注册和服务宣告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49270A1 (en) 2007-03-01
EP1589677A4 (en) 2008-04-02
WO2004068742A1 (ja) 2004-08-12
JPWO2004068742A1 (ja) 2006-05-25
US7139589B2 (en) 2006-11-21
JP4173485B2 (ja) 2008-10-29
US20050148315A1 (en) 2005-07-07
EP1589677A1 (en) 2005-10-26
CN100461651C (zh) 2009-02-11
EP1589677B1 (en)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5641A (zh) 移动体无线终端装置
CN1535045A (zh) 通信终端、基站、服务器、网络***和切换方法
CN1185835C (zh) 网络***和网络构成方法
CN1297173C (zh) 移动通信***,资源切换方法,网络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960400A (zh) 通信终端及其接收阻塞方法
CN1245844C (zh) 路由器、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及其通信方法
CN1794606A (zh) 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842038A (zh) 服务装置、客户端连接目的地切换控制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716856A (zh) 认证方法、终端装置、中继装置以及认证服务器
CN1628438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负载均衡
CN1843047A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
CN1794684A (zh) 控制装置、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767688A (zh) 位置登记方法、信息分配方法、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344096A (zh) 移动电话、gps、兰牙一体型复合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925656A (zh) 多模通信集成电路及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CN1505320A (zh) 通信控制设备、防火墙设备与数据通信方法
CN1756440A (zh) 通信业务控制方法和***
CN1390427A (zh) 移动通信***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CN1926865A (zh) 电视电话***、商用基站装置、机顶盒及电视电话方法
CN1774020A (zh) 移动电话及其与计算机通信网络通信的方法
CN1859335A (zh) 无线局域网中无线局域网接入网关策略加载方法
CN1620161A (zh) 移动通信***以及主基站和从基站
CN1175636C (zh) 移动通信***与网关交换器选择服务器以及网关交换器选择方法
CN1716946A (zh) 一种网络中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735273A (zh) 通信***中执行通信切换的方法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