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5803A -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5803A
CN1635803A CNA2003101234041A CN200310123404A CN1635803A CN 1635803 A CN1635803 A CN 1635803A CN A2003101234041 A CNA2003101234041 A CN A2003101234041A CN 200310123404 A CN200310123404 A CN 200310123404A CN 1635803 A CN1635803 A CN 1635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indicating
answer signal
transmission
down channel
indicating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34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涛
王平
金秉润
朴成日
李玄又
郑扩勇
李惠英
金成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3101234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35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635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5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用于传输码分多址数字移动通信***中的下行应答信号方法,包括步骤: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根据打孔方法对选定的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对在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方法及一种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的映射方法。利用该传输方法和映射方法,可以减少传输信令负担。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的映射关系通过预定的映射方法以及各自的编号便可以获知,而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具体涉及在自动重发请求技术中应答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伙伴计划(简称3GPP)是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化组织,其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包括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模式技术标准。3GPP自成立至今,已经公布了Release 99,Release4,Release 5这三个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版本。其中,Release99版本于1999年10月公布,主要包括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以及时分双工(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Release 4版本于2000年公布,主要包括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Release 5于2001年公布,这个版本是在Release 4版本的基础上添加了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功能。目前,3GPP正在实施3.84Mcps的频分双工(FDB)以及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预研,并且预期将于2004年在对上述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预研的基础之上正式研究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标准化工作,所产生的技术方案将包含于未来的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以及时分双工(TDB)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Release 6版本中。
无论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中3.84Mcps码片速率的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的上行增强技术而言,还是对于1.28Mcps码片速率的时分双工(TDD)的上行链路增强技术而言,上行信道增强的目的是:通过无线网络对上行传输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提高***的上行容量,并使之适合于传输突发性较强的数据业务。对于频分双工***而言,通过上行增强技术,改善上行专用传输信道的性能,提高小区的覆盖率和吞吐量,提高上行传输速率,减少上行链路延迟。对于时分双工***而言,通过上行增强技术,改善上行专用传输信道和上行公共传输信道的性能,提高小区的覆盖率和吞吐量,提高上行传输速率,减少上行链路延迟。目前研究的上行增强技术主要包括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技术,调度技术等。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下简称HARQ)是上行信道增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HARQ方法是将数据包的自动重发和信道编码结合起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方法。在使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中,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数据包后会返回给发送端一个应答信号。该应答信号用于指示传输的数据包是否被正确接收。如果发送的数据包被正确接收,接收端反馈的应答信号为肯定应答信号(以下简称为ACK)。如果发送的数据包没有被正确接收,接收端反馈的应答信号为否定应答信号(以下简称为NACK)。如果发送端接收到NACK信号,发送端通常会重新发送同一数据包或其相关信息;如果发送端接收到ACK信号,发送端可以起始一个新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为HARQ的正确操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已有的3GPP规范版本中并没有规定如何传输下行的ACK/NACK应答信号。因此如何传输上行增强研究项目中与HARQ相关的ACK/NACK信号是目前3GPP物理层工作组讨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公司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方案。比如,在3GPP会议上,三星公司提出通过对专用物理数据信道进行打孔来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在这种方法中,物理信道原有的某些传输比特根据预定的打孔方法被打掉,而在相应的比特位置传输应答信号。
不过目前已提出的方案是针对于频分双工(以下简称为FDD)***提出的,并不能用于时分双工(以下简称为TDD)***中。这主要是因为TDD***与FDD***中上行链路容许同时存在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以下简称为CCTrCH)的数目不同。在FDD***中,上行链路只容许存在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然而,在TDD***中,上行链路容许存在一条或多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
在3GPP规范中,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有两种类型,即包括专用类型的CCTrCH和公用类型的CCTrCH。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通过编码复用可以构成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专用类型的CCTrCH是指一个或多个专用信道(DCH)通过编码复用处理组成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公用类型的CCTrCH是指一个或多个公用信道(DCH)通过编码复用处理组成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一个广播信道可以通过编码构成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一个随机接入信道或前向接入信道可以通过编码构成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一个或多个上行共享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也可以通过编码构成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
在频分双工码分多址***中,上行链路只容许存在一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引入了HARQ技术之后,下行链路只用给出一个对应的应答信号。因此,针对于FDD***提出的方案只考虑如何传输一个下行ACK/NACK信号,目前不需要考虑而且也没有考虑如何传输多个ACK/NACK信号以及多个ACK/NACK信号与多条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映射关系。
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中,一个用户终端UE的上行链路可以容许同时存在一条或多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多条CCTrCH可以是多个专用类型的CCTrCH合并成的,也可以是多个公用类型的CCTrCH合并成的,而且也可以是专用类型的CCTrCH和公用类型的CCTrCH共同合并而成的。一个CCTrCH可以被映射到一个或几个物理信道上。如果是一个上行CCTrCH被映射到多个物理信道上,那么这些物理信道的扩频因子可以不同。
如果TDD***引入了上行增强HARQ技术,那么上行链路就可能有多条支持HARQ技术的CCTrCH,因此下行链路必须分别给出这些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所对应的ACK/NACK应答信号。如此一来,下行链路中就存在传输多个ACK/NACK的可能性。因此,在TDD***中,需要考虑如何传输多个ACK/NACK信号。本发明提出利用对下行物理信道进行打孔的方式来传输多个下行ACK/NACK信号。
在低码片速率(1.28Mcps)的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以下简称为LCR-TDD)中,一个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5毫秒,10毫秒,20毫秒,40毫秒和80毫秒。在目前R99规范版本中,只有随机接入信道构成的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5毫秒。不过引入HARQ技术之后,为了降低上行链路延迟,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也可能是5毫秒。也就是说,支持HARQ技术的且由专用信道构成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可能是5毫秒。另外,支持HARQ技术的且由上行共享信道构成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也可能是5毫秒。不过由于目前Release6规范版本尚在研究中,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可能是5毫秒还是10毫秒并没有被确定。
在低码片速率(1.28Mcps)的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毫秒。LCT-TDD***为了实现快速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校准以及对一些新技术进行支持,将一个10毫秒的无线帧分成两个结构完成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的帧和子帧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即一个子帧长,那么该上行CCTrCH通过物理信道映射会在一个子帧内完成传输。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即一个无线帧长,那么该上行CCTrCH通过物理信道映射会在两个子帧内完成传输,即在一个无线帧内完成传输。
在高码片速率(3.84Mcps)的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以下简称为HCR-TDD)中,一个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10毫秒,20毫秒,40毫秒和80毫秒。不过引入HARQ技术之后,为了降低上行链路延迟,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应该是10毫秒。在这种传输时间间隔为10毫秒的情况下,上行CCTrCH通过物理信道映射会在一个无线帧内完成传输。
另外,在TDD***中,如何确定多个应答信号和多个上行CCTrCH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研究。Node B可以采用显性的方式通知用户终端这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显性的方式意味着在传输每个ACK/NACK应答信号的同时也需要指明与这个信号相关的CCTrCH编号。也就是说每个ACK/NACK应答信号必须与相关的上行CCTrCH编号共同传输。采用这种方式,信令开销很大。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在TDD***中引入了HARQ增强技术之后,不仅要考虑如何传输多个ACK/NACK信号,而且必须考虑多个ACK/NACK信号与多条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中利用对下行物理信道进行打孔的方式来传输应答信号ACK/NACK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中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映射关系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用于传输码分多址数字移动通信***中的下行应答信号方法,包括步骤:
(1)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
(2)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
(3)根据打孔方法对选定的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
(4)对在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
(5)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映射关系的方法,用于获得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应答信号的方法,包括步骤:
(1)对接收到的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2)确定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以及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
(3)对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全部应答信号进行编号;
(4)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
(5)确定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与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方法及一种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的映射方法。利用该传输方法和映射方法,可以减少传输信令负担。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的映射关系通过预定的映射方法以及各自的编号便可以获知,而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低码片速率(1.28Mcps)的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的帧和子帧的层次结构图。
图2是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一个或多个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基本实现框图。
图3是在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的情况下,ACK/NACK应答信号与上行数据包的传输定时关系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Node B确定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实现框图。
图5是Node B确定每个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比特数目的实现框图。
图6是Node B在下行信道码打孔位置放置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实现框图。
图7是当NDL小于DUL时,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与传输该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图8是当NDL小于NUL时,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与传输该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图9是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一个或多个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第一种具体实现框图。
图10是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一个或多个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第二种具体实现框图。
图11是当NDL大于NUL时,而且***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的条件下,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与传输该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图12是UE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基本实现框图。
图13是UE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第一种实现方案的框图。
图14是UE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第二种实现方案的框图。
图15是Node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一个或多个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第三种具体实现框图。
图16是Node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一个或多个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第四种具体实现框图。
图17是UE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第三种实现方案的框图。
图18是UE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第四种实现方案的框图。
图19是第三个实施例中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在下行信道码中的传输位置。
图20是第四个实施例中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在下行信道码中的传输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中,一个UE的上行链路可以同时存在一条或多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如果这多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都引入了HARQ技术,那么下行链路需要反馈这些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应答信号。这表明了下行链路需要考虑传输多个ACK/NACK应答信号。
为了传输多个应答信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中通过对下行物理信道进行打孔来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的方法。本发明中,打孔意味着物理信道的原有的某些传输比特被打掉,这些被打掉的传输比特不再被传输,而在相应的比特位置传输应答信号。
在本发明中,Node B接收到某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上行数据之后,将对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每个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分别产生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然后根据预先规定的应答信号的传输定时确定在哪个传输时间单元传输这些应答信号,并确定哪些物理信道用于传输这些应答信号,接着对选定的物理信道进行打孔操作以传输应答信号。
本发明中,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基本步骤来实现,该过程的实现框图如图2所示。该过程的实现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201,Node B根据下行应答信号的传输定时确定在哪个传输时间单元传输应答信号。
步骤202,Node B确定使用哪个或哪些下行信道码来传输下行应答信号。
步骤203,Node B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对选定的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以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
步骤204,Node B对被考虑的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205,Node B根据预先定义的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将上行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信号依次放入指定的打孔位置进行传输。
以上步骤是针对一个指定用户终端而言的。在以上步骤中,步骤204可以在步骤205之前的任何一个步骤执行。如果有多个用户终端,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终端分别进行如上操作以传输各自对应的应答信号。
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那么Node B在以上步骤中以一个子帧为处理单元,并且本发明中的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子帧。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那么NodeB在以上步骤中以一个无线帧为处理单元,并且本发明中的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无线帧。
在本发明步骤201中,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应满足预定义的传输定时。对于步骤201的传输定时而言,本发明提出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应该至少比应答信号对应的上行CCTrCH传输时间落后一个传输时间单元。也就是说,如果上行CCTrCH在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完成传输,那么应答信号应该在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参数n表示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与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之间以传输时间单元来衡量的时间差。其中参数n应该必须大于或等于2。
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那么上行CCTrCH的传输只占用一个传输子帧。如果上行CCTrCH在第k个子帧内完成传输,那么应答信号应该在第(k+n)个子帧内传输。其中参数n表示传输上行CCTrCH与传输应答信号之间的子帧序号差。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参数n必须大于或等于2。
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那么上行CCTrCH的传输占用两个传输子帧,即占用一个无线帧。如果上行CCTrCH在第k个无线帧内完成传输,那么应答信号应该在第(k+n)个无线帧内传输。其中参数n表示传输上行CCTrCH与传输应答信号之间的无线帧序号差,参数n必须大于或等于2。
在本发明步骤201中,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满足同时发送,同时应答的原则。该原则表明对于指定用户而言,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完成传输的所有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应该同时在另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进行传输。
以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为例,在本发明中,如果指定用户终端在同一个子帧内被分配多个引入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那么这些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应答信号应该同时在同一个子帧内发送,而且这些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应该比HARQ过程所在的子帧在时间上至少落后一个子帧。
以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为例,在第k个子帧内,指定用户终端被分配NUL个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用以传输上行数据包,而且这些上行CCTrCH都支持HARQ技术,那么Node B接收到这些CCTrCH后会分别为这些CCTrCH产生了对应的应答信号。这些应答信号应该在第k个子帧之后的某一个子帧内进行传输,比如在第(k+2)个子帧或其后的子帧内传输。这也就是说,对于所有在第k个子帧内传输且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数据包,那么Node B在步骤201中将选定第(k+2)个子帧或其后的某个子帧来为其传输相应的应答信号。
图4给出了在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的条件下,ACK/NACK应答信号与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传输定时关系的一个示意图。在这个示意图中,指定UE在第k个子帧有两个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这两个上行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信号将在第(k+2)个子帧内传输给指定UE。
以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为例,在本发明中,如果指定用户终端在同一个无线帧内被分配多个引入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那么这些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应答信号应该同时在另一个无线帧内发送,而且这些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应该比HARQ过程所在的无线帧在时间上至少落后一个无线帧。
在本发明步骤202中,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的下行信道码并不固定。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指定的用户终端而言,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下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所映射的任何一个信道码都可以通过打孔的方式用于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不过,Node B将根据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的相对大小关系以及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来决定哪个或哪些下行信道码用于传输ACK/NACK信号。
本发明步骤202中选择传输ACK/NACK信号的物理信道的实现过程如图3所示。该过程的实现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202-1,Node B对在步骤201中选定的分配给该用户终端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所有可使用的信道码进行编号。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那么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应该是根据传输定时关系被确定的某个子帧。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那么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应该是根据传输定时关系被确定的某个帧。
步骤202-2,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被考虑的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执行步骤202-3;否则执行步骤202-4。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那么被考虑的传输时间单元应该是被考虑的某个子帧。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那么被考虑的传输时间单元应该是被考虑的的某个无线帧。
步骤202-3,如果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被考虑的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那么Node B决定将分配给该UE的全部下行信道码都必须用于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202-4,如果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不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那么Node B决定将只采用编号较小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以上步骤是针对一个指定用户而言的。如果有多个用户,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终端分别执行如上所述的选择步骤。
对于下行信道码选择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NUL,Node B和UE各自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知道。对于物理信道选择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NDL而言,NodeB和UE各自可以先通过高层信令知道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分配给UE的下行CCTrCH的总数目以及每个下行CCTrCH所映射的信道码的数目,然后通过对这些下行CCTrCH各自所映射的信道码的数目进行求和计算知道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
在本发明步骤(202-1)中需要对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所有可用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本发明提出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机制可以描述如下:
(1)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分配给指定用户终端的所有下行信道码都必须进行编号。
(2)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对应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小。
如果某个下行信道码所分配的扩频码的扩频序号小于另一个下行信道码所分配的扩频码的扩频序号,那么该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就小于另一个下行信道码的编号。
(3)先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
如果某一个下行信道码所分配的传输时隙在时间域上先于另一个下行信道码所分配的传输时隙,那么该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就小于另一个下行信道码的编号。
在本发明中,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可以从0开始,但不局限于从0开始。另外,本发明中提到扩频码的扩频序号可以与目前已有规范中对扩频码的扩频序号进行编号的方案保持一致。目前已有规范中对扩频码的扩频序号进行编号的方案可以参见时分双工***的物理层规范25.221的R5版本。以上编号过程由***的物理层可以来完成。
本发明步骤203中,下行信道码的打孔操作的实现过程可以描述如下:步骤203-1,Node B确定每个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步骤203-2,Node B根据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确定的打孔数目对下行物理信道码进行打孔。
本发明中假设表示一个ACK/NACK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为NAck个比特。其中参数NAck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的值。该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
本发明中,确定下行信道码打孔数目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5所示。该过程可以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203-1-1,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执行步骤203-1-2;否则执行步骤203-1-3。
步骤203-1-2,如果NDL小于NUL,那么Node B对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数目的确定操作。全部下行信道码都将通过打孔来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而且每个下行信道码将携带一个或多个ACK/NACK信号。假设参数p表示nUL除以NDL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即
Figure A20031012340400231
那么对于编号较小的前(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掉NAck·p个比特的位置传输p个ACK/NACK信号;对于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而言,需要打掉NAck·(NUL-p(NDL-1))个比特的位置传输来传输(NUL-p(NDL-1))个ACK/NACK信号。
步骤203-1-3,如果NDL不小于NUL,而且Node B只对编号较小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数目的确定操作。对于编号较小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将通过打孔以来传输下行ACK/NACK信号,而且每个下行信道码只携带一个ACK/NACK信号。也就是说每个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为表示一个ACK/NACK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即打孔数目为NAck个比特。
本发明中,步骤203-2中下行信道码的打孔过程实现如下:根据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前面步骤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
本发明中,打孔方式可以为随机打孔方式以便尽可能保证每次打孔位置的随机性。本发明提出的随机打孔方法可以描述如下: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Pi,j=(PSYS×cnst+j+i)mod(Ndata,j),i=0,Λ,(MAck,j-1),j=0,Λ,(NDL-1)其中Pi,j表示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Ndata,j表示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参数MAck,j表示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MAck,j-1)。符号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的不同取值会导致打孔位置呈现不同的概率分布特性。符号PSYS表示一个***参数,该***参数与帧号或子帧号有关。该***参数采用帧号,还是子帧号是***预先确定的。对于低码片速率的时分双工***而言,***参数PSYS可以是SFN′,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子帧的子帧号。对于低码片速率的时分双工***中传输时间间隔为10毫秒的情况而言,***参数PSYS既可以是SFN′,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子帧的子帧号;又可以是SFN,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无线帧的***帧号。对于高码片速率的时分双工***而言,***参数PSYS可以是SFN,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无线帧的***帧号。操作符mod表示求余操作。
以上所述的随机位置打孔方法可以适用于传输时间间隔为5毫秒和10毫秒这两种情况。
本发明中,常数cnst的设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个条件,常数cnst应该与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Ndata,j互为质数。常数cnst的取值设置必须满足这个条件。符合这个条件的常数cnst值可以尽可能保证打孔位置能够服从均匀分布。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Ndata,j根据其时隙格式的不同可以取不同的值。对于接收端而言,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是在解码之前预先知道的。在考虑的某一传输时间单元内,指定用户终端可能分配多个下行信道码,这些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可能不同,常数cnst应该与这些可能的比特数目都互为质数。
第二个条件,常数cnst不应该取值过小。根据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的大小,对常数cnst取中等大小或偏大的值可以两个相邻传输时间单元中同一个信道码的打孔位置尽可能分散开。
参数cnst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符号。
无论参数PSYS是子帧号还***帧号,该参数都是Node B和UE两端都知道的一个***参数。
在本发明的步骤204中,Node B需要对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本发明提出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机制可以描述如下:
(1)只有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完成传输的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才进行编号。
(2)对于每个用户终端而言,所有在传输时间单元完成传输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都必须进行编号。
(3)最小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关联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小。
最小扩频序号是从与某一指定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相关联的一个扩频序号组中挑选出的最小值。该扩频序号组是由与某一指定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相关联的各个扩频码所对应的扩频序号构成。
每个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扩频码,而且每个扩频码都有一个扩频序号。该扩频序号可以根据目前已有的规范获知。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将根据被分配的多个扩频码的扩频序号进行编号,而且是根据其中的最小扩频序号进行编号。
如果与某个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相关联的最小扩频序号小于与另一个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相关联的最小扩频序号,那么该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就小于另一个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
以上编号机制是针对一个指定用户终端而言的。如果有多个用户终端,可以利用以上编号对每个用户终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在本发明中,上行CCTrCH的编号可以从0开始,但不局限于从0开始。
本发明上行CCTrCH编号机制中的第一条强调参与编号的上行CCTrCH必须已经传输完毕。这是因为,在本发明中,只有在步骤205中在指定打孔位置传输下行应答信号的过程中才需要用到上行CCTrCH的编号。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没有传输完毕,那么Node B是不可能为该上行CCTrCH产生应答信号,更谈不上传输应答信号,因此对于没有传输完毕的上行CCTrCH无需进行编号。
如果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为5毫秒,那么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子帧,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可以在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即一个子帧内完成传输。Node B接收到该子帧内的数据后,便可以对每个上行CCTrCH产生相应的应答信号,相应的应答信号必须反馈给UE。因此在这种情况下,Node B必须对同一个子帧传输的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如果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为10毫秒,那么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无线帧,上行CCTrCH在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即一个无线帧内才能传输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Node B必须对同一无线帧传输的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本发明步骤205中,Node B根据预定的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信号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6所示。该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205-1,Node B判断NDL与NUL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执行步骤205-2;否则执行步骤205-3。
步骤205-2,如果NDL小于NUL,那么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对于编号为0到((NDL-1)·p-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对p求余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i除以p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对于编号为((NDL-1)·p)到(NUL-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减去对p(NDL-1)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NDL-1)。也就是说,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从前至后依次承载编号为0到(p-1)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从前至后依次承载编号为p到(2p-1)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为(NDL-2)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从前至后依次承载编号为(NDL-2)·p到((NDL-1)·p-1)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从前至后依次承载编号为(NDL-1)·p到(NUL-1)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
图7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行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信号与传输该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205-3,如果NDL不小于NUL,那么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也就是说对于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相同编号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编号为0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编号为1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为(NUL-1)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编号(NUL-1)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
图8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行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信号与传输该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Node B利用打孔方式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反馈下行ACK/NACK信号的第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如图9所示。
步骤901,Node B根据下行应答信号的传输定时确定在哪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应答信号。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那么Node B根据传输定时关系可以确定哪个子帧内传输应答信号。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那么Node B根据传输定时关系可以确定哪个无线帧内传输应答信号。
步骤902,Node B对分配给该用户终端在步骤901中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使用的全部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903,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904至步骤908,否则执行步骤909至步骤913。
步骤904,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选定全部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用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905,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假设p表示NUL除以NDL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即
Figure A20031012340400281
那么对于编号较小的(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掉NAck·p个比特的位置传输p个ACK/NACK信号;对于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而言,需要打掉NAck·(NUL-p(NDL-1))个比特的位置传输来传输ACK/NACK信号。也就是说参数MAck,j的确定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M Ack , j = p · N Ack - - - j = 0 , Λ , ( N DL - 2 ) N Ack · ( N UL - p · ( N DL - 1 ) ) - - - j = ( N DL - 1 ) .
步骤906,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904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Pi,j=(PSYS×cnst+j+i)mod(Ndata,j),i=0,Λ,(MAck,j-1),j=0,Λ,(NDL-1)。
步骤907,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908,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如果参数i取值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0到((NDL-1)·p-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对p求余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i除以p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如果参数i取值不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NDL-1)·p)到(NUL-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减去对p(NDL-1)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NDL-1)。
步骤909,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选定编号较小的前NUL个的下行信道码,如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的下行信道码用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910,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为步骤909中选定的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确定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UL-1)。每个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为表示一个ACK/NACK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也就是说Node B确定参数MAck,j的取值为NAck
步骤911,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910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步骤909选定的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SYS×cnst+j+i)mod(Ndata,j),i=0,Λ,(MAck,j-1),j=0,Λ,(NUL-1)。
步骤912,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913,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在这种条件下,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
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那么可以得到Node B利用打孔方式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反馈下行ACK/NACK信号的第二种具体实现方案,如图10所示。
步骤1001,Node B根据下行应答信号的传输定时确定在哪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应答信号。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5毫秒,那么Node B根据传输定时关系可以确定哪个子帧内传输应答信号。如果支持HARQ的上行CCTrCH的传输时间间隔是10毫秒,那么Node B根据传输定时关系可以确定哪个无线帧内传输应答信号。
步骤1002,Node B对分配给该用户终端在步骤中1001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使用的全部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003,Node B选定全部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用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1004,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005至步骤1008,否则执行步骤1009至步骤1015。
步骤1005,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假设p表示NUL除以NDL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即
Figure A20031012340400301
那么对于编号较小的(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掉NAck·p个比特的位置传输p个ACK/NACK信号;对于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而言,需要打掉NAck·(NUL-p(NDL-1))个比特的位置传输来传输ACK/NACK信号。也就是说参数MAck,j的确定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M Ack , j = p · N Ack - - - j = 0 , Λ , ( N DL - 2 ) N Ack · ( N UL - p · ( N DL - 1 ) ) - - - j = ( N DL - 1 ) .
步骤1006,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1004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SYS×cnst+j+i)mod(Ndata,j),i=0,Λ,(MAck,j-1),j=0,Λ,(NDL-1)。
步骤1007,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008,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如果参数i取值小于((DNL-1)·p),即对于编号为0到((NDL-1)·p-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对p求余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i除以p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如果参数i取值不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NDL-1)·p)到(NUL-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减去对p(NDL-1)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NDL-1)。
步骤1009,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每个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为表示一个ACK/NACK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也就是说Node B确定参数MAck,j的取值为NAck
步骤1010,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1009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SYS×cnst+j+i)mod(Ndata,j),i=0,Λ,(MAck,j-1),j=0,Λ,(NDL-1)。
步骤1011,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012,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是否相等。如果这两者相等,即NDL等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013;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即NDL大于NUL,否则执行步骤1014。
步骤1013,在NDL等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在这种条件下,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
步骤1014,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在这种条件下,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描述如下: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承载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参数i的取值是j对NUL求余的结果,其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也就是说对于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相同编号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大于(NUL-1)的下行信道码依次重复承载前面的ACK/NACK信号。比如,编号为NUL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
图11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行CCTrCH所对应的ACK/NACK信号与传输该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两种实现过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Node B选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下行信道码的数量不同。在第一种方案中,Node B只选择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应答信号,并对这些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在这种方案中,每个应答信号只传输一次。然而,在第二种方案中,Node B选择全部可用的下行信道码来传输应答信号,并对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在这种方案中,每个应答信号至少传输一次。
本发明中,UE确定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下行应答信号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可以参见图12。该过程的基本实现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201,UE对接收到的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202,UE根据在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的相对大小关系以及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来确定在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下行信道码承载下行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在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下行ACK/NACK信号的总数目。
步骤1203,UE对各打孔位置所承载的下行ACK/NACK信号进行编号。
步骤1204,UE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205,UE根据预先定义的应答信号与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方法确定两者的映射关系。
以上步骤是针对一个指定用户终端而言的。如果有多个用户终端,可以针对每个用户终端分别进行如上操作以确认各自应答信号与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步骤1204可以步骤1205之前的任意位置执行。
在本发明步骤1201中,UE端上行CCTrCH的编号机制与NodeB端上行CCTrCH的编号机制相同。
在本发明步骤1203中,下行ACK/NACK信号的编号机制描述如下:
1.对于每个用户终端而言,所有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ACK/NACK信号必须进行编号。
2.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先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如果某一个ACK/NACK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隙在时间域上先于另一个ACK/NACK信号所占有的传输时隙,那么该ACK/NACK信号的编号就小于另一个ACK/NACK信号的编号。
3.在同一个码道内,先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
4.在同一个下行时隙内,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小于扩频序号较大的扩频码所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
如果一个用户终端在同一时隙内被分配多个扩频码,那么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小于扩频序号较大的扩频码所传输的ACK/NACK信号的编号。
对于以上编号机制中提到的扩频码的扩频序号可以与目前已有规范中对扩频码的扩频序号进行编号的方案保持一致。在本发明中,下行应答信号的编号可以从0开始,但不局限于从0开始。
在本发明步骤1204中,UE端下行信道码的编号机制与NodeB端下行信道码的编号机制相同。
在本发明步骤1205中,预先定义的应答信号与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方法描述如下:对于每个用户终端而言,编号为i的下行ACK/NACK信号是与编号为j的上行CCTrCH相关的应答信号。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0到(MAck-1),j是i对NUL进行取余操作的结果。MAck表示接收到的下行ACK/NACK信号的总数目,该参数由步骤1202确定。参数NUL表示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其中,参数MAck必须不小于NUL
如果***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那么针对本发明中提出的Node B端利用打孔方式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本发明提出了UE确定应答信号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的第一实现方案。该方案的实现框图可以参见图13。该实现方案的具体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301,UE对接收到的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302,UE判断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正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303,否则执行步骤1304。
步骤1303,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码为0到(NDL-2)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p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p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表示如下式,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SYS×cnst+j+i)mod(Ndata,j),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p-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DL-2);编号为(NDL-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了(NUL-p(NDL-1))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NUL-p(NDL-1))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为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SYS×cnst+j+i)mod(Ndata,j),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NUL-p·(NDL-1))-1),参数j的取值为(NDL-1)。符号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参数PSYS与Node B端传输应答信号时采用的参数保持一致。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子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子帧的子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无线帧的***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步骤1304,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编号为0到(NUL-1)的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一个ACK/NACK信号。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SYS×cnst+j+i)mod(Ndata,j),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符号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符号。参数PSYS与Node B端传输应答信号时采用的参数保持一致。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子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子帧的子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无线帧的***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步骤1305,UE对各打孔位置所承载的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进行编号。
步骤1306,UE对在被关注的传输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307,UE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本发明中预定的映射方法为:编号为i的下行ACK/NACK信号是与编号为j的上行CCTrCH相关的应答信号。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0到(MAck-1),j是i对NUL进行取余操作的结果。
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那么针对本发明中提出的Node B端利用打孔方式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的第二种实现方案,本发明提出了UE确定应答信号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的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的第二实现方案。该方案的实现框图可以参见图14。该实现方案的具体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401,UE对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接收到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402,UE判断在被处理传输时间单元内接收到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数据包所在的传输传输时间单元内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403,否则执行步骤1404。
步骤1403,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码为0到(NDL-2)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p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p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表示如下式,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SYS×cnst+j+i)mod(Ndata,j),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p-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DL-2);编号为(NDL-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了(NUL-p(NDL-1))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NUL-p(NDL-1))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为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SYS×cnst+j+i)mod(Ndata,j),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NUL-p·(NDL-1))-1),参数j的取值为(NDL-1)。符号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参数PSYS与Node B端传输应答信号时采用的参数保持一致。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子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子帧的子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无线帧的***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步骤1404,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号为0到(NDL-1)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一个ACK/NACK信号。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SYS×cnst+j+i)mod(Ndata,j),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DL-1)。符号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参数PSYS与Node B端传输应答信号时采用的参数保持一致。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子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子帧的子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如果***确定在打孔公式中参数PSYS采用***帧号SFN,那么PSYS表示被打孔信道所在无线帧的***帧号,是Node B和UE端都知道的***参数。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DL个。
步骤1405,UE对各打孔位置所承载的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进行编号。
步骤1406,UE对在被关注的传输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407,UE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本发明中预定的映射方法为:编号为i的下行ACK/NACK信号是与编号为j的上行CCTrCH相关的应答信号。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0到(MAck-1),j是i对NUL进行取余操作的结果。
UE可以对接收到同一个应答信号的多个版本进行以得到相应的上行CCTrCH最终的应答信号。
UE确定应答信号与上行CCTrCH之间的映射关系的两种实现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304与步骤1404的不同。步骤1304是对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步骤1404是对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步骤1304中确定的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步骤1404中确定的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DL个。
在本发明中,打孔方式也可以为固定位置打孔。本发明中固定位置打孔是指打孔位置置只与打孔位置编号和预定传输有关,而与其他***参数无关。本发明提出的固定位置打孔方法可以描述如下: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Pi,j=(pcnst+i),j=0,Λ,(NDL-1),其中Pi,j表示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参数MAck,j表示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MAck,j-1)。假设参数Ndata,j表示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符号p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的取值可以为不大于(Ndata,j-MAck,j)的任意正数值。该参数pcnst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
如果打孔方式为固定位置打孔,那么在Node B传输应答信号过程中涉及到的打孔过程必须有所变化。也就是说,第一种实现方案中的步骤906和步骤911中用到的打孔公式应该采用本发明中给出的固定位置打孔公式。其余步骤不变。第二种实现方案中的步骤1006和步骤1010中用到的打孔公式应该采用本发明中给出的固定位置打孔公式。其余步骤不变。
这样一来可以得到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三种实现过程和第四种实现过程。图15给出了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三种实现过程的框图。图16给出了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四种实现过程的框图。
如果打孔方式为固定位置打孔而且***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如图15所示的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三种实现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401,Node B根据下行应答信号的传输定时确定在哪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应答信号。如果上行CCTrCH在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完成传输,那么Node B根据传输定时关系可以确定在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应答信号,即确定了参数n。
步骤1402,Node B对分配给该用户终端在步骤1401中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使用的全部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403,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数据包所在的传输传输时间单元内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404至步骤1408,否则执行步骤1409至步骤1413。
步骤1404,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选定全部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用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1405,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假设p表示NUL除以NDL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即那么对于编号较小的(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掉NAck·p个比特的位置传输p个ACK/NACK信号;对于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而言,需要打掉NAck·(NUL-p(NDL-1))个比特的位置传输来传输ACK/NACK信号。也就是说参数MAck,j的确定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M Ack , j = p · N Ack - - - j = 0 , Λ , ( N DL - 2 ) N Ack · ( N UL - p · ( N DL - 1 ) ) - - - j = N DL - 1 ) .
步骤1406,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1404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cnst+i),i=0,Λ,(MAck,j-1),j=0,Λ,(NDL-1)。
步骤1407,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408,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如果参数i取值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0到((NDL-1)·p-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对p求余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i除以p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如果参数i取值不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NDL-1)·p)到(NUL-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减去对p(NDL-1)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NDL-1)。
步骤1409,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选定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的下行信道码用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1410,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为步骤1409中选定的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确定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UL-1)。每个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为表示一个ACK/NACK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也就是说Node B确定参数MAck,j的取值为NAck
步骤1411,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1410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步骤1409选定的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cnst+i),i=0,Λ,(MAck,j-1),j=0,Λ,(NUL-1)。
步骤1412,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413,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在这种条件下,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
如果打孔方式为固定位置打孔而且***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如图16所示的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四种实现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501,Node B根据下行应答信号的传输定时确定在哪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应答信号。如果上行CCTrCH在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完成传输,那么Node B根据传输定时关系可以确定在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应答信号,即确定了参数n。
步骤1502,Node B对分配给该用户终端在步骤中1501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使用的全部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503,Node B选定全部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用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步骤1504,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数据包所在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505至步骤1508,否则执行步骤1509至步骤1515。
步骤1505,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假设p表示NUL除以NDL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即
Figure A20031012340400411
那么对于编号较小的(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掉NAck·p个比特的位置传输p个ACK/NACK信号;对于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而言,需要打掉NAck·(NUL-p(NDL-1))个比特的位置传输来传输ACK/NACK信号。也就是说参数MAck,j的确定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M Ack , j = p · N Ack - - - j = 0 , Λ , ( N DL - 2 ) N Ack · ( N UL - p · ( N DL - 1 ) ) - - - j = ( N DL - 1 ) .
步骤1506,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904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cnst+i),i=0,Λ,(MAck,j-1),j=0,Λ,(NDL-1)。
步骤1507,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508,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如果参数i取值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0到((NDL-1)·p-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对p求余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i除以p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如果参数i取值不小于(NDL-1)·p),即对于编号为((NDL-1)·p)到(NUL-1)的上行CCTrCH而言,参数k的取值是i减去对p(NDL-1)的结果,参数j的取值是(NDL-1)。
步骤1509,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为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即确定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MAck,j,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每个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为表示一个ACK/NACK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也就是说Node B确定参数MAck,j的取值为NAck
步骤1510,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按照预定的打孔方法以及步骤909中确定的打孔数目对每个下行信道码分别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j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Pi,j=(pcnst+i),i=0,Λ,(MAck,j-1),j=0,Λ,(NDL-1)。
步骤1511,Node B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512,Node B判断在选定的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在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数据包所在的传输时间单元内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是否相等。如果这两者相等,即NDL等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513;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即NDL大于NUL,否则执行步骤1514。
步骤1513,在NDL等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在这种条件下,Node B应该将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
步骤1514,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Node B根据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置ACK/NACK应答信号。在这种条件下,预定的ACK/NACK应答信号传输方案描述如下: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承载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其中,参数j的取值范围是从0到(NDL-1),参数i的取值是j对NUL求余的结果,其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也就是说对于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相同编号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编号大于(NUL-1)的下行信道码依次重复承载前面的ACK/NACK信号。比如,编号为NUL的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承载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
如果打孔方式为固定位置打孔,对于UE端而言,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过程也必须有所变化。本发明中固定位置打孔是指打孔位置置只与打孔位置编号和预定传输有关,而与其他***参数无关。也就是说,第一种实现方案中的步骤1203和步骤1204中用到的打孔公式应该采用本发明中给出的固定位置打孔公式。其余步骤不变。第二种实现方案中的步骤1303和步骤1304中用到的打孔公式应该采用本发明中给出的固定位置打孔公式。其余步骤不变。
这样一来可以得到UE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三种实现过程和第四种实现过程。针对于Node B端的第三种实现方案,图17给出了UE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三种实现过程。针对于Node B端的第四种实现方案,图18给出了UE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四种实现过程。
如果打孔方式为固定位置打孔而且***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如图17所示的UE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三种实现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701,UE对接收到的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702,UE判断接收到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正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703,否则执行步骤1704。
步骤1703,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码为0到(NDL-2)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p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p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表示如下式,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cnst+i),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p-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DL-2);编号为(NDL-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了(NUL-p(NDL-1))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NUL-p(NDL-1))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为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cnst+i),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NUL-p·(NDL-1))-1),参数j的取值为(NDL-1)。符号p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步骤1704,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编号为0到(NUL-1)的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号为0到(NUL-1)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一个ACK/NACK信号。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cnst+i),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UL-1)。符号p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符号。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步骤1705,UE对各打孔位置所承载的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进行编号。
步骤1706,UE对在被关注的传输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707,UE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本发明中预定的映射方法为:编号为i的下行ACK/NACK信号是与编号为j的上行CCTrCH相关的应答信号。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0到(MAck-1),j是i对NUL进行取余操作的结果。
如果打孔方式为固定位置打孔而且***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如图18所示的UE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四种实现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步骤1801,UE对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接收到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步骤1802,UE判断在被处理传输时间单元内接收到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数据包所在的传输传输时间单元内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即NDL小于NUL,则依次执行步骤1803,否则执行步骤1804。
步骤1803,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码为0到(NDL-2)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p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p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表示如下式,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cnst+i),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p-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DL-2);编号为(NDL-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了(NUL-p(NDL-1))个ACK/NACK信号,共打掉了NAck·(NUL-p·(NDL-1))个比特,其对应的打孔位置为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cnst+i),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NUL-p·(NDL-1))-1),参数j的取值为(NDL-1)。符号p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步骤1804,在NDL不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第(k+n)个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确定每个下行信道码的打孔位置信息以及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对于编号为0到(NDL-1)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携带了一个ACK/NACK信号。第j个下行信道码的第i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为Pi,j=(pcnst+i),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Ack-1),参数j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NDL-1)。符号pcnst表示一个常数,这个参数可以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也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
UE根据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可以知道该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ACK/NACK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DL个。
步骤1805,UE对各打孔位置所承载的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进行编号。
步骤1806,UE对在被关注的传输时间单元内,即第k个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
步骤1807,UE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确定上行CCTrCH与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本发明中预定的映射方法为:编号为i的下行ACK/NACK信号是与编号为j的上行CCTrCH相关的应答信号。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0到(MAck-1),j是i对NUL进行取余操作的结果。
实施例
首先以码片速率为1.28Mcps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为例来给出随机打孔方式中常数cnst的取值设置。下面给出与常数cnst取值有关的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1:如果常数cnst取值与下行扩频因子的取值无关,那么常数cnst可以取值为17,19,23等参数。
实施例2:如果常数cnst取值与下行扩频因子的取值无关,那么常数cnst可以设置如下:
1.如果下行扩频因子为16,那么常数cnst可以取值为17,19,23或29等参数。
2.如果下行扩频因子为1,那么常数cnst可以取值为447,557等参数。实施例3:
接着以码片速率为1.28Mcps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为例来进一步介绍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一种实现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假设条件描述如下:***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打孔方式位随机打孔方式。假设支持混合自动重发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5毫秒。假设***为指定用户在第k个子帧分配了两个上行CCTrCH,这两个上行CCTrCH均支持HARQ技术,这两个上行CCTrCH分别映射到扩频序号为0的信道码和扩频序号为1的信道码。***为指定用户在第(k+2)个子帧分配了三个下行信道码,这三个下行信道码所用的扩频码的扩频序号分别为5,7,8,每个信道码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为88。假设表示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1个比特。同时根据前面给出的常数cnst的实施例可以假设常数cnst为29。假设第(k+2)个子帧的子帧号为5。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知道参数NDL的值为3,参数NUL的值为2。
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为第k个子帧的上行CCTrCH传输应答信号的过程如下:Node B接收到第k个子帧的上行CCTrCH之后,为每个上行CCTrCH产生一个应答信号,然后利用本发明中提出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其实现过程如下:
(1)首先Node B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Node B根据预定的应答信号传输定时关系决定在第(k+2)个子帧内传输应答信号;
(2)其次Node B对第(k+2)个子帧内三个可用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扩频序号为8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
(3)接着Node B确定哪些信道码用于传输应答信号。假设***不容许在同一个子帧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那么Node B决定使用编号为0和1的两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应答信号。
(4)Node B对编号为0和1两个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8个比特位置,即(5*29+0+0)mod(88)=57。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即(5*29+1+0)mod(88)=58。
(5)Node B对第k个子帧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6)Node B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的第58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的第59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在这个实施例中应答信号的传输位置可以参见图19。图18所示的每个下行信道码包括三个部分,即两个数据部分和一个中间导频部分。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在第二个数据部分传输。
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当UE接收到第(k+2)个子帧内传输的数据后,应该采用本发明提到的确认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来获取每个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确认过程实现如下:
(1)UE对接收到的在第(k+2)个子帧内传输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扩频序号为8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
(2)UE确定第(k+2)个子帧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为2个。UE确定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8个比特位置;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
(3)UE对第(k+2)个子帧内携带的全部应答信号进行编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为1。
(4)UE对第k个子帧传输的且正等待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5)UE确定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与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UE可以知道编号为0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以码片速率为1.28Mcps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为例来进一步介绍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二种实现方案。实施例4中假设***容许在同一个子帧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其他假设条件与实施例3中相同。
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为第k个子帧的上行CCTrCH传输应答信号的过程如下:Node B接收到第k个子帧的上行CCTrCH之后,为每个上行CCTrCH产生一个应答信号,然后利用本发明中提出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其实现过程如下:
(1)首先Node B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Node B根据预定的应答信号传输定时关系决定在第(k+2)个子帧内传输应答信号;
(2)其次Node B对第(k+2)个子帧内三个可用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扩频序号为8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
(3)接着Node B确定哪些信道码用于传输应答信号。假设***不容许在同一个子帧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那么Node B决定使用编号为0,1,2的三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应答信号。
(4)Node B对编号为0,1,3的三个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8个比特位置,即(5*29+0+0)mod(88)=57。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即(5*29+1+0)mod(88)=58。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60个比特位置,即(5*29+2+0)mod(88)=59。
(5)Node B对第k个子帧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6)Node B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的第58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的第59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的第60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在这个实施例中应答信号的传输位置可以参见图20。图19所示的每个下行信道码包括三个部分,即两个数据部分和一个中间导频部分。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在第二个数据部分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被传输了两次。
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当UE接收到第(k+2)个子帧内传输的数据后,应该采用本发明提到的确认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二种实现方案来获取每个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确认过程实现如下:
(1)UE对接收到的在第(k+2)个子帧内传输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扩频序号为8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
(2)UE确定第(k+2)个子帧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为3个。UE确定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8个比特位置;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60个比特位置。
(3)UE对第(k+2)个子帧内携带的全部应答信号进行编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为1;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为2。
(4)UE对第k个子帧传输的且正等待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5)UE确定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与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UE可以知道编号为0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2的应答信号也是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UE可以将接收编号为0的应答信号以及编号为2的应答信号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得到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最终的应答信号。
实施例5:
接着以码片速率为1.28Mcps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为例来进一步介绍在支持混合自动重发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10毫秒的条件下,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一种实现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假设条件描述如下:***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打孔方式位随机打孔方式。假设支持混合自动重发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10毫秒。假设***为指定用户在第k个无线帧分配了两个上行CCTrCH,这两个上行CCTrCH均支持HARQ技术,这两个上行CCTrCH分别映射到扩频序号为0的信道码和扩频序号为1的信道码。***为指定用户在第(k+2)个无线帧的第一个子帧和第二个子帧内都分配了两个下行信道码,这两个下行信道码所用的扩频码的扩频序号分别为5,7,每个信道码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为88。假设表示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1个比特。同时根据前面给出的常数cnst的实施例可以假设常数cnst为29。同时假设第一个子帧内的下行信道码所在传输子帧的子帧号为2,第二个子帧内的下行信道码所在传输子帧的子帧号为3。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知道参数NDL的值为4,参数NUL的值为2。
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为第k个无线帧的上行CCTrCH传输应答信号的过程如下:Node B接收到第k个无线帧的上行CCTrCH之后,为每个上行CCTrCH产生一个应答信号,然后利用本发明中提出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其实现过程如下:
(1)首先Node B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Node B根据预定的应答信号传输定时关系决定在第(k+2)个无线帧内传输应答信号;
(2)其次Node B对第(k+2)个无线帧内四个可用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3。
(3)接着Node B确定哪些信道码用于传输应答信号。假设***不容许在同一个无线帧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那么Node B决定使用编号为0和1的两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应答信号。
(4)Node B对编号为0和1两个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即(2*29+0+0)mod(88)=58。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1个比特位置,即(3*29+1+0)mod(88)=0。
(5)Node B对第k个无线帧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6)Node B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的第59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
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当UE接收到第(k+2)个无线帧内传输的数据后,应该采用本发明提到的确认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来获取每个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确认过程实现如下:
(1)UE对接收到的在第(k+2)个无线帧内传输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3。
(2)UE确定第(k+2)个无线帧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为2个。UE确定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1个比特位置。
(3)UE对第(k+2)个无线帧内携带的全部应答信号进行编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为1。
(4)UE对第k个无线帧传输的且正等待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5)UE确定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与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UE可以知道编号为0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
实施例6:
接着以码片速率为1.28Mcps的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为例来进一步介绍在支持混合自动重发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10毫秒的条件下,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第二种实现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假设条件描述如下:***容许在同一个无线帧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打孔方式位随机打孔方式。假设支持混合自动重发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10毫秒。假设***为指定用户在第k个无线帧分配了两个上行CCTrCH,这两个上行CCTrCH均支持HARQ技术,这两个上行CCTrCH分别映射到扩频序号为0的信道码和扩频序号为1的信道码。***为指定用户在第(k+2)个无线帧的第一个子帧和第二个子帧内都分配了两个下行信道码,这两个下行信道码所用的扩频码的扩频序号分别为5,7,每个信道码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为88。假设表示一个ACK/NACK应答信号需要1个比特。同时根据前面给出的常数cnst的实施例可以假设常数cnst为29。同时假设第一个子帧内的下行信道码所在传输子帧的子帧号为2,第二个子帧内的下行信道码所在传输子帧的子帧号为3。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知道参数NDL的值为4,参数NUL的值为2。
Node B利用打孔方式为第k个无线帧的上行CCTrCH传输应答信号的过程如下:Node B接收到第k个无线帧的上行CCTrCH之后,为每个上行CCTrCH产生一个应答信号,然后利用本发明中提出的第一种实现方案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其实现过程如下:
(1)首先Node B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Node B根据预定的应答信号传输定时关系决定在第(k+2)个无线帧内传输应答信号;
(2)其次Node B对第(k+2)个无线帧内四个可用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3。
(3)接着Node B确定哪些信道码用于传输应答信号。假设***容许在同一个无线帧内重复传输同一个ACK/NACK信号,那么Node B决定使用编号为0,1,2,3的四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应答信号。
(4)Node B对编号为0,1,2,3这四个下行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即(2*29+0+0)mod(88)=58。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1个比特位置,即(3*29+1+0)mod(88)=0。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61个比特位置,即(2*29+2+0)mod(88)=60。编号为3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3个比特位置,即(3*29+3+0)mod(88)=2。
(5)Node B对第k个无线帧的上行CCTrCH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6)Node B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的第59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的第61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3的下行信道码的第3个比特位置传输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
在这种假设情况下,当UE接收到第(k+2)个无线帧内传输的数据后,应该采用本发明提到的确认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CCTrCH映射关系的第二种实现方案来获取每个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映射关系的确认过程实现如下:
(1)UE对接收到的在第(k+2)个无线帧内传输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0;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5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1;第一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2;第二个子帧内扩频序号为7的下行信道码编号为3。
(2)UE确定第(k+2)个无线帧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为2个。UE确定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59个比特位置;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1个比特位置;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61个比特位置;编号为3的下行信道码被打掉1个比特,其打孔位置为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数据部分的第3个比特位置。
(3)UE对第(k+2)个无线帧内携带的全部应答信号进行编号。编号为0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编号为0;编号为1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为1;编号为2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编号为2;编号为3的下行信道码携带的应答信号为3。
(4)UE对第k个无线帧传输的且正等待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扩频序号为0的上行CCTrCH编号为0;扩频序号为1的上行CCTrCH编号为1。
(5)UE确定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与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根据预定的映射方法,UE可以知道编号为0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1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2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0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编号为3的应答信号是编号为1的上行CCTrCH的应答信号。

Claims (44)

1.一种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用于传输码分多址数字移动通信***中的下行应答信号方法,包括步骤:
(1)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
(2)确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
(3)根据打孔方法对选定的信道码进行打孔操作;
(4)对在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
(5)在指定的打孔位置放入需要传输的应答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5毫秒或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10毫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5毫秒,则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子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取值为10毫秒,则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无线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传输时间根据下述关系确定:下行ACK/NACK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至少比应答信号对应的上行CCTrCH传输时间落后一个传输时间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的确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对选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传输时间单元内所有可用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根据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的相对大小关系以及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来确定哪些下行信道码用于传输应答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的确定过程用到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应满足下述条件:
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分配给指定用户终端的所有下行信道码都必须进行编号;
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对应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小;
先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的确定过程为:如果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那么所有可用的下行信道码都将通过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如果可用的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不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CCTrCH的总数目NUL,那么只采用编号较小的前NUL个下行信道码来传输ACK/NACK应答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打孔操作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确定步骤(2)选定的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
根据预定的打孔方法及确定的打孔数目对下行物理信道码进行打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的确定操作将根据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的相对大小关系来确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那么所述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的确定如下:对于编号较小的前(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为传输p个应答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为传输(NUL-p*(NDL-1))个应答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其中,参数p表示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除以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DL之后向下取整的值,如果表示每个应答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为NAck,那么编号较小的前(NDL-1)个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为p与NAck的乘积结果,最后一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的计算步骤为:步骤(1)NDL减去1,步骤(2)p乘以步骤(1)的结果;步骤(3)NUL减去步骤(2)的结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不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那么所述步骤(1)中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数目的确定如下:对于步骤(2)选定传输应答信号的下行信道码而言,每个下行信道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为传输一个应答信号所需的比特数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打孔方法可以是随机位置打孔方法,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i+1)个打孔比特的位置Pi,j的计算步骤为:
子帧号SFN′乘以常数值cnst;
步骤(1)的结果加上信道码的编号j;
步骤(2)的结果加上打孔位置的编号i;
步骤(3)的结果对被打孔的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总比特数目Ndata,j进行求余操作之后的结果,
其中,打孔位置与被打孔的信道码的编号j,打孔位置的编号i,被打孔的信道码所在的子帧号SFN′,被打孔的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总比特数目Ndata,j,cnst预知的常数值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为10毫秒,那么子帧号可以用***帧号来代替。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应满足下述条件:
只有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完成传输的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才进行编号;
对于每个用户终端而言,所有在传输时间单元完成传输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都必须进行编号;
最小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关联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可以在步骤(5)之前的任何一个步骤执行。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应答信号传输放置次序根据下述传输方案进行:
如果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那么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应该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
如果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不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那么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应该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传输应答信号的信道码的确定过程为: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那么无论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的相对大小关系如何,所有可用的下行信道码都将通过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应答信号传输放置次序根据预定的传输方案进行,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那么预定的传输方案为:
当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时,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应该放在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k+1)个打孔位置至第(k+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
当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等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时,那么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应该放在编号为i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传输;
当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大于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时,编号为j的下行信道码的第1个打孔位置至第NAck个打孔位置上承载编号为i的上行CCTrCH所相应的ACK/NACK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打孔方法是固定位置打孔方法。
2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孔位置计算所用到的常数值cnst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常数cnst与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的取值互为质数.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孔位置计算所用到的常数值cnst在Node B和UE端预先固定或通过广播信道实时地通知UE符号。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位置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孔位置计算所用到的常数值pcnst的取值应该是不大于下行信道码的数据部分的比特数目取值与该下行数据码需要打孔的比特数目取值之差的任意正数值。
24.一种确定下行应答信号和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映射关系的方法,用于获得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应答信号的方法,包括步骤:
(1)对接收到的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下行信道码进行编号;
(2)确定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以及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
(3)对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全部应答信号进行编号;
(4)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等待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进行编号;
(5)确定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与应答信号的映射关系。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间单元为5毫秒或10毫秒。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时间单元为5毫秒,那么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子帧。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传输时间单元为10毫秒,那么传输时间单元为一个无线帧。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下行信道码的编号机制为:
(1)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分配给指定用户终端的所有下行信道码都必须进行编号;
(2)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对应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小;
(3)先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下行信道码的编号。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应答信号的总数目的确定过程为:如果***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那么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那么所述步骤(2)中应答信号的总数目的确定根据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相对大小关系来确定,其确定过程为:
当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不大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时,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UL个;
当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大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时,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携带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为NDL个。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是根据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相对大小关系以及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来执行的。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随机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等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随机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等于NUL的条件下,UE对编号为0到(NUL-1)的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大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如果***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并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随机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UE对编号为0到(NUL-1)的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大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并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随机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UE对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小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固定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小于NUL的条件下,UE对接收到的的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等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固定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等于NUL的条件下,UE对编号为0到(NUL-1)的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大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如果***不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并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固定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UE对编号为0到(NUL-1)的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3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中所用的打孔方法应该与应答信号的发送端所用到的打孔方法保持一致。
4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传输时间单元内可用的下行信道码的总数目NDL大于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而且如果***容许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对应答信号进行重复传输,并且预先定义的打孔方法是固定位置打孔方法,那么所述步骤(2)中下行信道码承载应答信号的打孔位置信息的确定过程为:在NDL大于NUL的条件下,UE对所有下行信道码进行操作。
4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应答信号的编号机制为:
i.对于每个用户终端而言,所有在同一传输时间单元内传输的应答信号必须进行编号;
ii.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内,先传输的应答信号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应答信号的编号。如果某一个应答信号所占用的传输时隙在时间域上先于另一个应答信号所占有的传输时隙,那么该应答信号的编号就小于另一个的编号;
iii.在同一个码道内,先传输的应答信号的编号小于其后传输的应答信号的编号;
iv.在同一个下行时隙内,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传输的应答信号的编号小于扩频序号较大的扩频码所传输对应的应答信号的编号。
4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机制为:
只有在同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完成传输的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才进行编号;
对于每个用户终端而言,所有在传输时间单元完成传输且支持HARQ技术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都必须进行编号;
最小扩频序号小的扩频码所关联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编号小。
4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可以在步骤(5)之前的任何一个步骤执行。
4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应答信号与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映射关系的映射方法为:
编号为i的下行应答信号是与编号为j的上行CCTrCH相关的应答信号;其中,参数i的取值范围取决于步骤(2)中确定的应答信号的总数目MAck,参数i的取值范围为0到(MAck-1),j是i对被考虑传输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应答信号的上行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总数目NUL进行取余操作的结果。
CNA2003101234041A 2003-12-26 2003-12-26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Pending CN1635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234041A CN1635803A (zh) 2003-12-26 2003-12-26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234041A CN1635803A (zh) 2003-12-26 2003-12-26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5803A true CN1635803A (zh) 2005-07-06

Family

ID=34844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34041A Pending CN1635803A (zh) 2003-12-26 2003-12-26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3580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5151A1 (zh) * 2008-08-07 2010-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复用方法
CN102273119B (zh) * 2009-03-03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CN103412840A (zh) * 2013-08-30 2013-1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VxWorks操作***下CPCI总线GPS授时定位功能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7295659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8028456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发送和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8702256A (zh) * 2015-12-18 2018-10-23 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藉由否定确认指示符(nack)避免以将串流自一无线通信装置传输至复数个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
CN109417525A (zh) * 2016-06-17 2019-03-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09802768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或基站的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235401A (zh) * 2017-01-03 2019-09-13 Lg 电子株式会社 重传穿孔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3691356A (zh) * 2016-08-11 2021-11-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基站和集成电路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5151A1 (zh) * 2008-08-07 2010-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复用方法
CN101340442B (zh) * 2008-08-07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复用方法
US8537752B2 (en) 2008-08-07 2013-09-17 Zt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method
CN102273119B (zh) * 2009-03-03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联合反馈信号编码方法
US8638768B2 (en) 2009-03-03 2014-0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method for encoding joint feedback signal
US9001807B2 (en) 2009-03-03 2015-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method for encoding joint feedback signal
US9198129B2 (en) 2009-03-03 2015-1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method for encoding joint feedback signal
US9402230B2 (en) 2009-03-03 2016-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method for encoding joint feedback signal
CN103412840A (zh) * 2013-08-30 2013-1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VxWorks操作***下CPCI总线GPS授时定位功能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3412840B (zh) * 2013-08-30 2016-08-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VxWorks操作***下CPCI总线GPS授时定位功能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8702256A (zh) * 2015-12-18 2018-10-23 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藉由否定确认指示符(nack)避免以将串流自一无线通信装置传输至复数个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
CN107295659A (zh) * 2016-04-0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417525A (zh) * 2016-06-17 2019-03-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09417525B (zh) * 2016-06-17 2021-09-03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563609B2 (en) 2016-06-17 2023-0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US11700532B2 (en) 2016-08-10 2023-07-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channe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WO2018028456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发送和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0841803B2 (en) 2016-08-10 2020-11-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channe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3691356A (zh) * 2016-08-11 2021-11-2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基站和集成电路
CN113691356B (zh) * 2016-08-11 2023-09-1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基站和集成电路
CN110235401A (zh) * 2017-01-03 2019-09-13 Lg 电子株式会社 重传穿孔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235401B (zh) * 2017-01-03 2022-01-07 Lg 电子株式会社 重传穿孔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802768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或基站的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9802768B (zh) * 2017-11-17 2022-01-1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或基站的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7848C (zh) 用于产生和发送最佳蜂窝标识符码的方法
CN101060706A (zh) 通信模式控制方法,移动通信***,基站控制装置,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
CN1265674C (zh) 用于在数据通信***内选择服务扇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288862C (zh)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和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
CN1236568C (zh)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方法、基站、移动台和信号发送方法
CN1223101C (zh) 在码分多址通信***中指定公用分组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CN1144441C (zh) 移动通信***中按照无线电链路协议发送可变长度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374811A (zh) 在移动无线***内管理处理资源的方法
CN1224199C (zh) 在码分多址通信***中确定持续值和相互传送数据的方法
CN1228952C (zh) 发射机和发射控制方法
CN1943259A (zh) 移动台、基站、通信***、数据量信息发送方法、发送控制信息通知方法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914941A (zh) 移动台、基站、通信***及通信方法
CN1166223C (zh) 对消息传输***进行操作的方法和用于该***的从站
CN1321007A (zh) 统计地复用实时和非实时的话音和数据业务的***
CN1324157A (zh) 半双工操作和统计复用全速率信道交错方法和***
CN1430363A (zh) 控制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传输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53053A (zh) 基于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及通信***
CN1241380C (zh) 传输装置和传输控制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控制方法
CN1669255A (zh) 使用专用频道的封包切换连接
CN1956347A (zh) 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363158A (zh) 单载波/ds-cdma分组传送方法与多载波/ds-cdma移动通信***上行链路分组传送方法及多载波/ds-cdma移动通信***下行信道结构
CN1187744A (zh) 扩频通信***
CN1635803A (zh) 利用打孔方式传输应答信号的方法
CN1299444C (zh)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移动通信***及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262072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中的编码/解码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