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3266A - 消息传递部分的点编码映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息传递部分的点编码映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3266A
CN1613266A CNA038019582A CN03801958A CN1613266A CN 1613266 A CN1613266 A CN 1613266A CN A038019582 A CNA038019582 A CN A038019582A CN 03801958 A CN03801958 A CN 03801958A CN 1613266 A CN1613266 A CN 1613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pc
opc
mtp
node
signal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19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T·M·贝尔特兰
J·D·C·V·加姆波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613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3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5Provisions for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这里介绍了在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的边界节点与第二注册运营商的目的地节点之间路由电信网络中的信令消息的方法和网络节点。第一和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使用了同一点编码结构的编号方案而将每一个节点识别到其相应网络中。边界节点包括一个消息传递部分(MTP)。一旦接收到信令消息,则边界节点的MTP将与其中一个注册运营商网络的编号方案值相对应的源信令点编码(OPC)和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映射成对应于另一个注册运营商网络的OPC和DPC。此外,MTP使用经过映射的OPC和DPC来替换所述OPC和DPC,而信令则从边界节点发送到目的地节点。

Description

消息传递部分的点编码映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7号信令***(SS7/C7)网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来自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的信令消息传送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的映射函数和方法,其中这两个运营商网络全都使用了相同的国内编号方案来分配点编码标识。
背景技术
当前,电信网络的演变导致需要用到国际网关、全局码(GlobalTitle)数据库和点编码数据库,而所述网关和数据库则需要在竞争注册运营商网络之间进行复杂和准确的互联协调,以确保恰当地递送信令消息。
正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网络节点在SS7/C7网络内部对SS7/C7信令消息进行路由并对包括SS7/C7网络在内的不同信令链路进行管理。所述路由是通过信令点(SP)的消息传递部分(MTP)功能对SS7/C7信令消息的路由编号进行处理而被完成的。MTP包括三个等级。等级1和2便于将信令消息从一点经由单独信令链路传递另一点。等级3则便于超越单独信令线路需要而在SS7/C7网络上传递信令消息。换句话说,等级1和2涉及的是单独链路上的传送,而等级3通常涉及的是SS7/C7网络上的传送。
在等级3,节点是通过使用那些识别网络中的不同信令点的点编码来完成其路由任务的。节点的MTP等级3对信令消息中的目的地点编码进行识别并且选择恰当的信令链路来路由所述消息。例如,如果节点A通过一个信息转接点(STP)而向节点B发送一个信令消息,那么该消息包含了关于节点A中的信令点的源信令点编码和关于节点B中的信令点的目的地信令点编码。STP从一条信令链路中接受这个消息,并且读取目的地点编码以及将这个消息置于用于节点B的恰当链路上。
基于这一点,为了交换信令消息,竞争注册运营商网络需要使用网关以及全局码或电编码之类的复杂互通结构管理方案来互连其SS7/C7网络,然而这需要复杂的互通协调,以便确保恰当地传递信令消息。在定义点编码数据库的过程中,运营商网络之间的这种复杂的互通协作增加了出错的风险。对众多运营商来说,这种错误有可能导致点编码冲突,并且这种错误有可能导致出现如下问题,例如因为点编码重复所导致的循环路由(来回不断地进行信令消息路由)。例如,当运营商网络使用一个由同一运营商网络或竞争运营商网络内部的另一个节点所使用的点编码来定义一个节点并由此导致出现不正确的路由信息时,则会出现这个问题。错误路由的信息导致使用同一电编码而在节点之间重复路由每个经过处理的信令消息,但却未曾到达它的最终目的地。这种循环路由状态将会无限持续,并且有可能导致网络拥塞或是网络内部出现可能故障。
重复执行点编码也是非常危险的。首先,任何一个节点都不能对两个使用了同一点编码的不同节点进行路由。但是更糟的是,如果有这样一个节点出现故障,那么与之相邻的所有邻居都会广播管理消息(例如Transfer Prohibited(禁止传送),TFP),这些消息会在这两个网络中发送,并且根据所映射的编码点值而向转转点中的停止所有传送到故障节点和健康节点的信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和网络节点,它们解决了因为运营商网络在定义点编码数据库过程中需要的复杂互通协作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循环路由所引起的冲突。消息传递部分(MTP)点编码映射是这样一种功能,它允许同一国内网络中的不同运营商独立分配点编码,由此可以同一点编码用于两个或更多节点。这样改善了与若干国内网络相连的全球运营商(global operator)的相互连接,并且改善了与其他运营商互通的运营商的相互连接。
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在第一网络边界节点的MTP中接收一个发送到第二网络的输出信令消息的步骤。这个信令消息包含了处于相应的第一网络自己的点编码值编号方案中的路由信息(OPC和DPC)。然后,边界节点的MTP根据一个具有相关点编码映射表的选定链路集而将来自第一网络自身编号方案的OPC和DPC映射成相应的第二网络的外部编号方案值。然后,边界节点的MTP根据所映射的点编码值而将信令消息递送到相邻网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对从第二网络接收的输入信令消息进行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当在第一网络边界节点的MTP中接收到了来自第二网络的输入信令的时候开始的,其中所述信令消息包含了外部点编码编号方案中的路由信息(OPC和DPC)。然后,边界节点的MTP基于一个具有相关点编码映射表的链路集(输入消息是从所述链路集中接收的),而将来自外部编号方案的OPC和DPC映射成相应的第一网络自己的编号方案值。然后,边界节点的MTP根据所映射的点编码值而将信令消息递送到目的地节点。
本发明可以基于每一个链路集而进行操作并且(在由链路集互连的边界节点中)只有一个边界节点支持这种用于输出和输入信令消息的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因此,每一个相邻运营商都可以具有一个不同的映射和一个不同的可访问点编码的域。如果边界节点具有一个结合所应用的映射函数而被定义的链路集,则它会为所有输出消息和输入消息执行映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是一个将消息传递部分功能应用于包含了点编码的信令消息的网络节点,其中网络节点应用了第一级MTP的功能、第二级MTP的功能、第三级MTP的功能以及第四级MTP的功能。第三级MTP包括一个用于将信令消息中的点编码映射成与初始包含在信令消息中的点编码编号方案所不同的编号方案中的不同点编码的装置。
本发明包括一个网络,其中所述网络包括一个第一和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包括一个边界节点,第一和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根据同一编号方案来分配点编码,边界节点则包括一个用于链路集的MTP点编码映射表,其中所述链路集将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边界节点连接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相邻边界节点,MTP点编码映射表则将一个在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中分配的别名点编码关联于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节点,其中所述节点具有用于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同一节点的实际点编码。基于与连接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边界节点和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相邻边界节点的链路集相关联的MTP点编码映射表,第一运营商网络中的边界节点将用于输出信令的点编码值从自己的编号方案映射到一个外部编号方案,并且对输入信令消息来说,边界节点将来自外部编号方案的点编码值映射到自己的编号方案。
本发明还包括一个用于MTP点编码映射表的数据库,其中MTP点编码映射表包括一个用于相关链路集的第一身份(identity)字段;一个与自己的编号方案中的点编码相关联的第二身份字段;以及一个与外部编号方案中的点编码相关联的第三身份字段。第一身份字段通常包含的是与MTP点编码映射表相关联的链路集的链路集标识;第二身份字段通常包含的是与自己的编号方案相关联的点编码值;以及第三身份字段则包含的是与外部编号方案相关联的点编码值。
附图简述
通过结合附图来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结构和操作,其中:
图1显示的是一个在发送输出信令消息的情况下,使用了MTP点编码映射方法的典型的SS7/C7网络的框图;
图2显示的是一个在接收输入信号消息的情况下,使用了MTP点编码映射方法的典型的SS7/C7网络的框图;
图3显示的是用于输出信令消息的MTP点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显示的是用于输出信令消息的MTP点编码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描述的是用于MTP点编码映射的网络节点和数据库元素的功能。
优选实施例详述
参考图1,该图显示的是一个典型的SS7/C7网络的框图,其中在发送输出信令消息的情况下使用了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三个注册运营商网络20、30和40构成了一个国内电信网络10。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包括节点50、60和70,其中对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和第三注册运营商网络40来说,节点70充当的是的边界节点。可以看出的是,在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不同的链路集80连接了发端节点50、节点60和边界节点70。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包括节点90、100和110,其中对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来说,节点90充当的是的边界节点。可以看出的是,在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不同链路集120连接了节点90、节点100和节点110。同样,第三注册运营商网络40是由边界节点130(相对于第一许可网络20)和节点140组成的,这两个节点则是通过一个链路集150连接的。
(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的)边界节点70是由链路集(160)互连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相邻边界节点90的,并且是由链路集(170)互连到(第三注册运营商网络40中的)相邻边界节点130的。在边界节点70的第三级消息传送部分(MTP)保存了分别与链路集160和170相关联的点编码映射表190和195。举例来说,边界节点70可以充当信令转接点(STP)或是信令端点(SEP)。应该意识到的是,STP不但可以发起和接收信令消息,而且有能力将信令消息从一个节点转接到另一个节点;而SEP只能发起和接收信令消息,但却没有转接功能。边界节点70必须与那些具有用于点编码的双编号方案的链路集合作,包括它自己的方案以及相邻注册运营商30和40的外部编号方案。
这种国内电信网络10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MTP点编码映射方法适合边界节点和互连这些边界节点的链路集。换句话说,例如对链路集160互连的边界节点70和90来说,只有一个边界节点(在这种情况下是边界节点70)具有相对链路集160有效的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因此这个节点将为输出和输入信令消息执行MTP点编码映射(在图2中描述了输入信令消息的情况)。否则,由于二重映射,如果这两个边界节点都具有有效的MTP点映射方法,则会在边界节点70和90之间出现循环路由状态。
这种国内电信网络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这三个注册运营商网络20、30和40使用了同一编号方案来识别各自的节点。这一点可以在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看出,其中所述网络的编号方案分别使用了点编码2-B、2-C和2-A来识别节点50、60和70。在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编号方案使用了点编码2-E、2-B和2-A来识别节点90,100和110。在第三注册运营商网络40中,它使用了点编码2-R和2-B来识别它的节点130和140。基于这种识别,这三个不同网络中的节点50,100和140都使用了同一点编码2-B,而两个不同网络中的节点70和110则使用了同一点编码2-A。
由于编号方案的这种特征,每一个注册运营商网络20和30都定义了一个外部编号方案,其中从每一个注册运营商网络的角度来看,相邻注册运营商网络节点的每一个实际点编码都被指派了一个别名点编码。例如从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的角度来看,(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的)节点90、100和110分别是使用别名点编码2-I、2-K和2-H来引用的,从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的角度来看,(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的)节点50和70分别是使用别名点编码2-X和2-W来引用的。从每一个注册运营商网络的角度来看,它自己的编号方案有效识别自己的相应节点,然后使用了带有别名点编码的外部编号方案而将消息路由到使用同一编号方案的不同注册运营商网络的节点。
通过在国内电信网络10内部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个输出信号从(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的)始发端节点50发送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终端节点110,在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自己的编号方案内部,这些节点50、110是由所述网络结合实际点编码2-B(用于节点50)以及别名点编码2-H(用于节点110)来识别的。然后,节点50将输出信令消息180发送到边界节点70(该节点充当信令传送点(STP))。信令消息180包括一个与2-B(根据自己的编号方案而拥有实际点编码)相等的源信令点编码(OPC)和一个与2-H相等(根据自己编号方案的目的地别名点编码)的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
当边界节点70接收到信令消息180时,它会基于DPC来确定目的地节点处于一个相邻网络(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并且将会选择链路集(LS 2-I)来路由信令信息180。但是如果激活了MTP点编码映射方法,那么对所有输出到一个相邻网络的输出信令消息来说,边界节点70首先检查是否存在一个与选定链路集160相关联的映射表。如果存在的话,则边界节点70访问(与链路集160相关联的)映射表190,以便从自己的编号方案映射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的外部编号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的角度来看,OPC 2-B映射成相应的外部值2-X(即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一个别名点编码),并且别名DPC 2-H映射成相应的外部值2-A(即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一个实际点编码)。然后,边界节点70用新的外部源信令点编码(EOPC)2-X(一个别名)来替换旧的OPC 2-B,并且(从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的角度来看)用新的外部目的地点编码(EDPC)2-A来替换旧的DPC 2-H(一个别名),以及经由链路集160而将信令消息180发送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相邻边界节点90。由于DPC=2-A是依照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自身编号方案的节点110的标识,因此节点90(依照自己的编号方案)将EOPC和EDPC视为有效并将消息180路由到最终目的地节点110。
现在转到图2,该图显示的是在接收输入消息的情况中使用了MTP点编码映射方法的典型的SS7/C7网络的一个框图,其中所述方法是在图1所述的同一国内电信网络10中描述的,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的边界节点70则支持MTP点编码映射。在这个实施例中,输入信令消息(从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的角度来看)是从(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发端节点110发送到(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的)终端节点50的。在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的编号方案内部,这些节点50、110是由所述网络使用别名点编码2-X(用于节点50)和实际点编码2-A(用于节点110)来识别的。节点110将一个信令消息200发送到边界节点90。所述信令消息200包含了与2-A相等的OPC(依照其编号方案的自己的点编码)以及与2-X相等的DPC(依照其编号方案的目的地信令点编码)。
当边界节点90接收到信令消息200时,由于节点90不支持基于图1所述特征的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因此它会通过使用OPC=2-A和DPC=2-X并经由链路集160而将信令消息200路由到边界节点70,其中对通过链路集160互连的边界节点70和90来说,只有一个边界节点(在这这种情况下是边界节点70)激活了用于链路集160的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因此这个节点将为输入和输出消息执行MTP点编码映射。否则,由于二重映射,如果这两个边界节点都使得MTP点编码映射方法有效,那么会在边界节点70和90之间出现循环映射的情形。
当边界节点70接收到来自链路集160的输入信令消息200时,如果激活了MTP点编码映射方法,那么对来自相邻网络的所有输入消息来说,边界节点70首先检查是否存在一个与链路集160相关联的映射表,其中信令消息是在所述链路集上接收的。如果存在的话,则边界节点70访问映射表190(与链路集160相关联),以便从(第二注册运营商30的)外部编号方案映射成它的编号方案。在这种情况下,OPC 2-A(也就是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实际点编码)映射成自己的相应值2-H(也就是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的别名点编码),而DPC 2-X(也就是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30中的别名点编码)则映射成自己的相应值2-B(也就是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20中的实际点编码)。这时,边界节点70在信令消息200中将旧的OPC2-A替换成新的OPC 2-H并将旧的DPC 2-X替换成新的DPC 2-B,此外,由于DPC 2-B是依照注册运营商网络20自己的编号方案的这个节点的标识,因此所述节点70会将信令消息200发送到终端节点50。
现在转到图3,该图显示的是用于输出信令消息的MTP点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概述了在输出信令消息的情况下在位于(图1描述的)第一网络的边界节点70中提供MTP点编码映射方法的过程。所述过程始于边界节点在其消息传递部分(MTP)中接收(当节点充当STP时)或发起(当节点充当SEP时)一个发送输出消息的命令时的步骤210。所述消息包括依照自己的编号方案的实际OPC和别名DPC。然后,边界节点的MTP选择向位于第二网络中的目的地节点发送输出消息所经由的链路集(通常,消息中包含的路由信息被用于选择链路集,换句话说,DPC被用于选择一个链路集,而信令链路选择码(SLS)则被用于在链路集内部选择用以放置消息的链路)。为了检查选定链路是否支持MTP点编码映射,换句话说,由于消息是经由充当相对于第二网络的接口的选定链路集而被递送到第二网络的,如果存在一个与选定链路集相关联的映射表,则在步骤220执行了一个验证。例如,在链路集不支持MTP点编码映射的情况下,边界节点的MTP继续以常规方式传递信令消息(步骤270)。但是如果确定链路集支持MTP点编码映射,则(从第一网络自己的编号方案的角度来看)从信令消息中提取实际OPC和别名DPC(步骤230),并且在步骤240中对与链路集相关联的MTP点编码映射表进行选择(这个步骤是基于链路集标识来完成的,其中使用了所述标识作为针对来自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表集合的相关映射表的一个指针)。此后,在步骤250执行一个映射函数,其中将实际OPC和别名DPC从自己的编号方案映射成了外部编号方案中的相应的别名OPC和实际DPC。然后,边界节点的MTP在信令消息中用新的别名OPC以及新的别名DPC来替换旧的OPC和DPC(步骤260),在步骤270中将消息传递到目的地节点。
现在转到图4,该图显示的是用于输入信令消息的MTP点编码方法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展示了一个用于在输入信令消息的情况下在(图2描述的)边界节点70中执行MTP点编码映射的序列。所述过程是在当边界节点在其消息传递部分中接收到一个来自第二网络的输入信令消息的时候在步骤280中开始。所述输入信令消息包括依照外部编号方案的实际OPC和别名DPC。一旦接收到输入信令消息,换句话说,由于信令消息是从一个相邻网络接收的,如果存在一个与链路集相关联的映射表,则在步骤290中,边界节点的MTP将会检查链路集(其中输入信令消息是在所述链路集中接收的)是否支持MTP点编码映射。一旦确定该链路集不支持MTP点编码映射,则MTP边界节点继续以正常方式递送输入信令消息(步骤340)。但是如果确定链路集支持MTP点编码映射,则从输入信令消息中提取外部编号方案中的实际OPC和别名DPC(步骤300)并且在步骤310中选择与链路集关联的MTP点编码映射表(这个步骤是基于链路集标识来完成的,所述标识用作指向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表集合的相关映射表的指针)。此后,在步骤320执行一个映射函数,其中将实际OPC和别名DPC从外部编号方案映射成自己的编号方案中的相应别名OPC和实际DPC值。在边界节点的MTP用新的别名OPC和实际DPC替换了输入信令消息中的旧的实际OPC和别名DPC(步骤330)之后,在步骤340中将消息传递到第一网络中的目的地节点。
图5描述的是用于MTP点编码映射的网络节点和数据库元素的功能。其中网络节点350(在这种情况下是一个边界节点)是由信令数据链路(第一级MTP)、信号链路(第二级MTP)370、信令网(第三级MTP)380以及用户部分(第四级MTP)450构成的。此外,MTP点编码映射390还包括MTP点编码映射表410,它是作为信令网(MTP等级3)380的功能而被显示的。
对来自用户部分(第四级MTP)450的信令消息(输出消息)来说,MTP点编码映射390(使用MTP点编码映射表410)将来自自身编号方案的实际OPC和别名DPC转换成外部编号方案中的别名OPC和实际DPC,而对输入信令消息(来自信令链路(第二级MTP)370的信令消息)而言,MTP点编码映射390是将外部编码方案(实际OPC和别名DPC)转换成自己的编号方案(别名OPC和实际DPC)。
每一个MTP点编码映射表410都与一个特定链路集相关联,但是每一个MTP点编码映射表410都可同时用于几个链路集。通常,这些MTP点编码映射表410在逻辑上可以处于由网络节点(STP或SEP)处理的MTP软件的数据库400中。
基于消息到达时所在的链路集的标识(数据库结构的字段420)(针对输入消息的情况)或是在选择链路集来对消息进行路由(针对输出消息的情况)的时候,可以选择恰当的MTP点编码映射表410。这个链路集标识表示的是信令消息的起点或目的地。然后,MTP点编码映射表410可以根据信令消息方向(输入或输出)使用信令消息的OPC或DPC来选择新的或是转换的OPC或DPC,其中对输入信令消息而言,为了将实际OPC和别名DPC转换成列430(自己的编号方案)中的相应的别名OPC和实际DPC值,在所述列440(外部编号方案)中将实际OPC和别名DPC中用作了索引,对输出信令消息来说,为了将实际OPC和别名DPC转换成列440(外部编号方案)的相应的别名OPC和实际DPC值,在列430(自己的编号方案)中信令消息的实际OPC和别名DPC用作了索引。
由于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在进入第三级MTP处理时充当了信令,因此可以适应多种类型的网络节点:例如电话交换机、移动交换中心、归属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信令控制点、信令切换点、记帐中心、报文中心、信令数据点、访问者位置寄存器、移动定位中心、操作维护中心等等。这些节点全都使用了MTP服务,因此,MTP点编码映射适合数个市场(例如ITU-T、中国(MPT)和日本(TTC)市场等等)。
MTP点编码映射允许几个注册运营商网络使用同一点编码编号方案,由此允许独立分配点编码。同样,以此为基础的MTP点编码映射方法包括一个用于链路集的MTP点编码映射表,其中所述链路集将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边界节点连接到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相邻边界节点。这样就可以允许全球性或是占主要地位的注册运营商网络在其边界节点中控制MTP点编码映射,从而改善与其他注册运营商网络的互通协作,换句话说,占主要地位的注册运营商网络可以为国内网络执行输入和输出信令消息的MTP点编码映射活动,由此不会对其他注册运营商网络带来协调影响,并且由此使得注册运营商网络免于路由问题,例如各个域中的点编码重复所导致的循环路由或是由于在网络间广播故障传递禁止消息所导致的有缺陷的管理。
虽然在这里参考具体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并不意味着以一种受限的含义来构造本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参考本发明说明书的基础上,关于实施例的多种修改以及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将会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设想的是,附加权利要求将会覆盖那些落入本发明范围的修改或是它们的等价物。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中路由信令消息的方法,其***网络包括一个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和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包括一个与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的第二边界节点相邻的第一边界节点,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使用了一个第一编号方案并且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使用了一个第二编号方案,其中第一和第二编号方案使用的是同一点编码结构的编号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边界节点上接收包含了依照第一编号方案的源信令点编码(OPC)和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的信令消息;
将信令消息的OPC和DPC从第一编号方案映射到第二编号方案;以及
根据所映射的OPC和DPC而将信令消息从第一边界节点映射到电信网络的一个目的地节点。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是使用7号信令***(SS7/C7)执行的。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接收消息的步骤是在第一边界节点的消息传递部分(MTP)中执行的。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边界节点是一个信令转接点或是信令端点。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信令消息是一个输出信令消息或是一个输入信令消息。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目的地节点是在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映射信令消息的OPC和DPC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边界节点的消息传递部分(MTP)中检查与目的地节点相关联的链路集是否支持MTP点编码映射,如果支持的话
从信令消息中提取OPC和DPC;
选择一个与链路集相关联的MTP点编码映射表;
在第一边界节点的MTP中执行OPC到别名OPC的映射;
在第一边界节点的MTP中执行DPC到目的地节点的实际DPC的映射;以及
用别名OPC来替换OPC并且将DPC替换成实际DPC,其中别名OPC和实际DPC在第二注册运营商网络中是已知的。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链路集具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映射点编码表。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目的地节点处于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中,映射信令消息的OPC和DPC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边界节点的消息传递部分(MTP)中检查与目的地节点相关联的链路集是否支持MTP点编码映射,如果支持的话
从信令消息中提取OPC和DPC;
选择一个与链路集相关联的MTP点编码映射表;
在第一边界节点的MTP中执行OPC到别名OPC的映射;
在第一边界节点的MTP中执行DPC到目的地节点的实际DPC的映射;以及
用别名OPC来替换OPC并且用实际DPC来替换DPC,其中别名OPC和实际DPC在第一注册运营商网络中是已知的。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链路集具有与之关联的一个映射点编码表。
10.一种用于MTP点编码映射的数据库,包括:
一个用于相关的链路集的身份字段;
一个与自己的编号方案中的点编码相关联的身份字段;以及
一个与外部编号方案中的点编码相关联的身份字段。
11.权利要求12的数据库,其中用于相关链路集的身份字段包括将不同的注册运营商网络中的两个边界节点连接起来的链路集的链路集标识符,其中所述链路集与一个MTP点编码映射表相关联。
12.权利要求12的数据库,其中与自己的编号的点编码相关联的身份字段包含了依照自身编号方案的实际点编码值。
13.权利要求12的数据库,其中与外部编号的点编码相关联的身份字段包含了依照外部编号方案的别名点编码。
CNA038019582A 2002-01-04 2003-01-02 消息传递部分的点编码映射方法 Pending CN16132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038,981 2002-01-04
US10/038,981 US7190781B2 (en) 2002-01-04 2002-01-04 Message transfer part point code mapping method and no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3266A true CN1613266A (zh) 2005-05-04

Family

ID=2190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019582A Pending CN1613266A (zh) 2002-01-04 2003-01-02 消息传递部分的点编码映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190781B2 (zh)
EP (1) EP1461966B1 (zh)
CN (1) CN1613266A (zh)
AT (1) ATE306790T1 (zh)
AU (1) AU2003201046A1 (zh)
DE (1) DE60301854T2 (zh)
WO (1) WO2003056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1035A1 (en) * 2003-11-10 2005-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ple use of a signalling network node
GB2413725A (en) * 2004-04-28 2005-11-02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switch monitoring interface translates information from the switch to the format used by the monitoring system
CN100456750C (zh) * 2004-12-22 2009-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7号信令网消息的处理方法
WO2007029241A1 (en) * 2005-09-06 2007-03-15 Actelis Networks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channel transfer matrices
US20070066326A1 (en) * 2005-09-20 2007-03-22 Tekele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acilitating delivery of messaging service messages between domains of different type
DE602005022590D1 (de) 2005-10-21 2010-09-09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Unterscheidung von Netzeinheiten mit der gleichen Adresse
US8423663B2 (en) * 2007-08-06 2013-04-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full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s among compute nodes of an operational group in a global combining network of a parallel computer
GB2453556A (en) * 2007-10-10 2009-04-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ynamic allocation of E1 link circuits to a pool of MSC-S and ISUP identifier translation by a Media Gateway
CN103095474B (zh) * 2011-10-28 2015-08-19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tup消息配对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US9241292B2 (en) * 2013-09-25 2016-01-19 Google Inc. Seamless application connectivity
US9832073B2 (en) * 2013-10-17 2017-11-28 Cisco Technology, Inc. Analyz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complex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4055A (en) * 1989-12-08 1993-04-2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iques
US5061620A (en) * 1990-03-30 1991-10-29 Systemix, Inc.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US5486359A (en) * 1990-11-16 1996-01-23 Osiris Therapeutics, Inc.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S5849553A (en) * 1992-07-27 1998-12-1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mmalian multipotent neural stem cells
CA2131234A1 (en) 1993-09-02 1995-03-03 Karl M. Lewis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an improved signaling network for telephone systems
US6200802B1 (en) * 1993-10-08 2001-03-13 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5926482A (en) 1994-05-05 1999-07-2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 L.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n enhanced signal transfer point
US5843780A (en) * 1995-01-20 1998-12-01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Primate embryonic stem cells
US5852660A (en) * 1996-04-10 1998-12-22 Ericsson Inc. Network protocol conversion module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817343A (en) * 1996-05-14 1998-10-06 Alkermes, Inc.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olymer-based controlled-release devices
US5838782A (en) 1996-05-24 1998-11-17 Ericsson, Inc. System for converting a routing addres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094578A (en) 1996-07-10 2000-07-25 American Pcs Communications, Llc Gateway unit
US5987111A (en) * 1996-12-12 1999-11-16 Ameritech Corporation Method of aggregat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traffic
US5862129A (en) 1996-12-23 1999-01-19 Dsc Telecom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and elimination of circular routed SS7 global title translated messa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5892822A (en) * 1996-12-30 1999-04-06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all routing compliant with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routing requirements
US6331406B1 (en) * 1997-03-31 2001-12-18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uman enbryonic germ cell and methods of use
US5953404A (en) * 1997-04-11 1999-09-14 Stentor Resource Centr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ediated access between signaling networks
US6178181B1 (en) 1997-12-01 2001-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pping function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ignaling system 7(SS7) telecommunications messages over data networks
US6143293A (en) * 1998-03-26 2000-11-07 Carnegie Mellon Assembled scaffolds for three dimensional cell culturing and tissue generation
DE19901204C2 (de) 1999-01-14 2001-02-0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Realisierung von Mehrfach-Punktcodes in einer Vermittlungsstelle
FI108768B (fi) 1999-02-23 2002-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helun reititys liikennöintiverkoissa
US6515985B2 (en) * 2000-02-08 2003-02-04 Airslide Systems Ltd. Convergence of telephone signaling, voice and data ove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US7580517B2 (en) * 2001-06-05 2009-08-25 Tekele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duplicate point code support in a signaling message routing n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01854T2 (de) 2006-07-13
EP1461966B1 (en) 2005-10-12
AU2003201046A1 (en) 2003-07-15
EP1461966A1 (en) 2004-09-29
US20030128832A1 (en) 2003-07-10
DE60301854D1 (de) 2005-11-17
US7190781B2 (en) 2007-03-13
WO2003056847A1 (en) 2003-07-10
ATE306790T1 (de) 200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385C (zh) 具有增强型信号传递点的电信设备、***和方法
CN1285224C (zh) 授权、择路和发送传输的方法和***
CN1083200C (zh) 端局共用局号的通信交换***及其信令消息路由选择方法
AU646164B2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s for mobile subscribers
US68199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special number call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0784899B1 (en) Regional centrex
CN1226366A (zh) 在电信网络中转换路由选择地址
CN1209251A (zh) 电信***内计费消息的传送机构
CN1613266A (zh) 消息传递部分的点编码映射方法
CN1183872A (zh) 提供可移动电话号码服务的***和方法
CN1229563A (zh) 无线通信***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270729A (zh) 用于无线办公室环境与公共蜂窝电话网互连的网络中枢
CN1142150A (zh) 增强的有效电话号码可移植性
CN1132430A (zh) 用于访问基于辅助单元功能的平台的辅助呼叫处理
CN1096192C (zh) 用于呼叫处理的通信***和业务控制器
CN1133302C (zh) 经面向分组的通信网选择连接路由的方法
CN1006436B (zh) 网络间的连接***
CN1139266C (zh) 用于七号信令网络链路组的信号业务路由选择方法
US5995609A (en) Number portability for a cluster of switches
CN1142686C (zh) 电话***及其服务提供方法
CN1870764B (zh) 信令点进行负荷分担的方法及***
US6236721B1 (en) Method for route searching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6560464B1 (en)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764198A (zh)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消息路由器
US6343325B1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as well as an exchange and a service control p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