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8451A -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8451A
CN1608451A CNA200310109943XA CN200310109943A CN1608451A CN 1608451 A CN1608451 A CN 1608451A CN A200310109943X A CNA200310109943X A CN A200310109943XA CN 200310109943 A CN200310109943 A CN 200310109943A CN 1608451 A CN1608451 A CN 1608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reed
shrimp
reed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09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富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of CAS
Priority to CNA2003101099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08451A/zh
Publication of CN1608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84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是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内容包括:改造苇塘工程,苇塘消毒,人工繁育喇蛄苗种,放养幼喇蛄,合理投喂饲料,水质管理与水位调控,排水捕捞。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淡水虾和芦苇共生的人工生态***,是一种生态渔业模式。充分利用了苇塘内水、土、光、热、生物等渔业自然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有效地发挥了苇塘生态***中各个生态位的效益,优化了苇塘生态***结构,使其从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其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均较显著,是恢复已退化的芦苇资源和综合开发利用苇塘国土资源的较好途径。

Description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是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技术背景
东北白虾是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区特有的水生甲壳动物,也是东北地区个体最大的淡水食用虾类,其味道、营养均可与河蟹媲美。同时,东北白虾还是高值经济鱼类和野生动物(如野鸭、甲鱼、鳜鱼、鲇、鸟鳢、细鳞鱼和哲罗鱼等)的优质饵料,这在目前名特优水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生产不断发展、动物蛋白源又显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东北白虾的人工养殖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东北白虾是一种渔业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动物,长期以来的大量捕捞,造成目前自然资源衰退,捕捞产量下降,开展养殖生产,也是提高产量,减轻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捕捞强度,保护该物种种质资源的较佳途径。
芦苇沼泽是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主要类型之一,约占该区沼泽总面积的30%,大多数集中连片分布,形成苇塘,是沼泽地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之一。苇塘内水草茂盛,天然饵料丰富,水质清澈,是东北白虾良好的栖息场所。那些与河流相通的苇塘,其天然白虾产量可达45~180kg/hm2。因此,依据白虾的自然生态习性,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开发自然苇塘养殖东北白虾,是芦苇沼泽地农业开发利用的较好途径。试验表明,苇塘养殖白虾后,在不影响芦苇产量的同时,增加了白虾新产品的产量,可使经济效益提高20~30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完全采用人工繁育的东北白虾苗种进行成体养殖,并根据东北白虾的生物学特点,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营造适宜白虾生长栖息的人工环境,实现芦苇和白虾的共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技术措施。
1、苇塘改造工程。养殖东北白虾的苇塘面积不限,只要开挖环沟和明水泡即可。苇塘四周的环沟宽5.0~10.0m,深0.8~1.0m,挖出的土在沟的外侧筑成1.2~1.5m高的堤坝。苇塘内的明水沟宽1.5~2.0m,深0.5m,并与四周的环沟相通,呈“井”字形布局,挖出的土在沟的两侧筑成斜坡形土坎,形成浅水区,可模拟自然环境,供白虾栖息活动。开挖明水沟是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可使苇草茂盛的自然苇塘增加透光通风性能,有利于水体增加氧气含量和提高水温,改善原始苇塘生态环境,促进虾的生长与天然饵料增殖,同时,还有利于捕捞成虾。改造后的苇塘明水面占30%左右,水草覆盖区占70%左右。保持一定量的苇草覆盖率,既可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净化水质,为蜕壳时提供良好的隐蔽场所,同时,还有利于虾分层栖息,疏散种群密度。此外,苇草还可为虾遮阴并提供部分青饲料。
2、苇塘消毒。秋天排干苇塘内的积水,经过严冬酷冻和日晒,可清除肉食性鱼类和水鳖等吞食幼虾的水生动物。春季虾苗放养前10天注水15~20cm,用生石灰2250~3750kg/hm2化浆后全塘泼洒,进行清塘消毒。由于芦苇沼泽地土壤腐殖质较多,pH值在6.0以下,并且水体和土壤中钙离子较缺乏,因此,生石灰清塘消毒的用量必须增加,一般较常规用量增加750~1500kg/hm2,以改良酸化的土壤。同时,还可增加水体和土壤中虾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钙的含量。
3、白虾苗种的繁育。人工繁殖苗种,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技术环节。
(1)人工繁殖:繁殖池面积以1000~2000m2为宜,常水位水深1.2~1.5m。池塘要在头一年秋季排干积水,翌年开春边化冻边清除池底淤泥,并在池底铺一层3~5cm厚的卵石、砂砾、碎砖头瓦片等杂物,四周放些树枝,以满足喇蛄栖息、活动与繁殖需要。然后注水30~40cm,用生石灰1500~2250kg/hm2带水清塘。春季化冻后,预先将捕自天然水域的成体虾用网箱暂养于大水面中如河流、泡沼或鱼池。到4月中、下旬左右,选择体质健壮、肢体完整、体长7cm以上的性成熟个体作为亲本,按雌、雄2∶1的比例放于繁殖池中,密度以7~10尾/m2为宜。投放亲本前,将繁殖池塘水深提高到0.8~1.0m。亲本白虾投放第二天开始,每天将池水排出一部分如20%~30%,同时注入等量的新水,使之形成微流水,以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亲本白虾放养后40~50天,开始发现蚤状幼体,利用其较强的趋光性进行收集。收集蚤状幼体的方法是:夜间在繁殖池的下风头,用灯光照射水面诱捕,最后将池水完全排干,用筛绢过滤捕捞干净。
(2)苗种培育:苗种培育池面积以600~1300m2为宜,常水位水深0.5~1.0m。蚤状幼体下塘前10~15天,采取清塘、搅动底泥、施肥等技术措施,促进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增殖轮虫,提高水层中轮虫生物量,保证蚤状幼体下塘时有充足的天然饵料。蚤状幼体下塘前3~5天,沿池边四周距岸边2.0m远处,移植适量的眼子菜、轮叶黑藻、菹草、水稗草等沉水植物,为白虾幼体提供生长与蜕壳的隐蔽物。当水体中的轮虫数量达到1000~2000个/L时,开始投放蚤状幼体,放养密度为150尾/m3水体。下塘5~7天后,每天补充适量的豆浆和熟蛋黄。以后逐渐以人工饲料为主,每天6~7点和18~19点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每10000尾蚤状幼体200g,并根据其活动情况、肠管充塞度和发育期等适当调整。采用上述方法,可培育体长30~45mm的幼虾苗种100尾/m3水体。
(3)苗种越冬:培养出的白虾苗种要进行越冬保种,以备明年春季放养,饲养商品虾。为提高越冬成活率,先将上述出塘的苗种全部投放到网箱中,在大水面预备越冬。在预备越冬期间,若水温高于8℃,则根据具体情况,每天16~17点投喂1次人工饲料,并及时清除网箱内外的污物,确保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11月份,水温降至5℃以下,将幼苗移至新网箱中正式越冬。越冬网箱规格为5m×5m×2m,呈东西方向平行定置于大水面水体中,上口距水面1.0m,箱底距水底0.5m~0.8m。在网箱中间定置1台潜水泵,泵体与水面和网箱平行横放,泵体距水面1.0~1.2m,距水底2.0~2.5m,水泵与网箱垂直距离4.0~5.0m。越冬期间,特别是1~2月份,除注意清扫网箱上部冰面积雪外,还应在夜间零点和早晨4~5点开动水泵20~30分钟;阴天的白天间歇开动水泵2~3次,使网箱处形成流动水体,保证网箱内外水体有一定的交换量,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实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越冬,可以使网箱内外水体溶解氧含量与大水面无网箱区的水体基本相同,可达到7.0~10.0mg/L,幼虾苗种成活率可达80%以上。
4、幼虾放养。幼虾苗种经过5个月左右的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向苇塘中投放。尽量在5月1日前投放完毕。因此时水温较低(6℃以下),放养成活率较高(85%以上),还可使虾苗提早适应苇塘新生态环境,提早生长,延长虾苗在苇塘中的生长时间,提高个体规格和群体产量。放养密度为7500~13500尾/hm2。为了控制苇塘水体的肥沃度,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还可增放一些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一般方法是投放规格为100~150g/尾的鲢鱼600~750尾和鳙鱼90~120尾/hm2
5、合理投喂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是否充足,种类搭配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虾的生长。根据沼泽地天然饵料资源量和种类,采取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相结合的人工投喂方式,以满足虾的营养需求。动物性饵料包括沼泽地采捕的小杂鱼、小虾、螺类、蚌类及水生昆虫等,植物性饵料包括鲜嫩水草及陆生青草、青菜和商品饲料如玉米、豆饼、麸皮、米糠等。根据高寒地区东北白虾生长特点,确定饲料的种类搭配、投喂时间和季节分配比例。一般的方法是,放养后至8月上旬是白虾体长增长较快的季节,此阶段的总投喂量中,青草类饲料占50%左右,商品饲料占20%左右,动物性饲料占30%左右;从8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中旬排水前,是虾增肉育肥季节,此阶段动物性饲料增加到60%左右,商品饲料和青草类饲料各占20%左右。所有动物性饲料和青草类饲料均剁碎鲜食,商品类饲料浸泡12小时后再投喂。饲料沿明水沟两侧的土坎上浅水区均匀撒投,不定点成堆投喂,防止个体间自相残食。投喂量以每次有少许剩余为标准,以确保饵料充足,防止逃逸。一般一个生长期的投喂量在1500~1800kg/hm2
6、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环境,不仅可促进虾的生长,还可防止逃逸。东北白虾的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澈,溶解氧含量在5.0mg/L以上,pH值在7.5~8.5之间,水深1.0~1.2m,透明度50cm以上,钙离子含量较丰富。因此,在饲养期间,要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和换掉老水。特别是盛夏高温季节,苇塘内水草腐烂发臭时,还要大量换水。由于沼泽地土壤呈弱酸性反应,容易降低水体pH值。因此,在养殖期间,每隔10~15天施一次生石灰30~40g/m3水体,既可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又可使pH值保持在适宜范围。
7、水位调控。养殖期间,要根据东北白虾的生长特点进行水位调节。在高寒地区,5~6月份虾体重增长量占全年的20%~30%。这个阶段苇塘面平均水深控制在20~50cm并逐渐加深,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天然饵料生物增殖,使虾提早生长。7~8月份体重增长量占全年的50%~60%。这期间苇塘面平均水深达到1.0~1.2m,用来增加水体空间和溶解氧含量,充分利用生长旺季,促进虾快速生长。9~10月份体重增长量占全年的10%~20%。这时苇塘面平均水深要由生长旺季的1.0~1.2m逐渐降低到30~50cm,有利于白天提高水温,夜间保持水温,使水温不致陡降。明水沟的保温效果更加明显。
8、排水捕捞。苇塘在10月中旬左右开始排水。排水速度以每天水位下降2~3cm为宜,这样可确保虾有充分的时间游出苇草丛,同时,还有利于虾继续生长。若水位下降过快,部分虾因来不及游出草丛而被搁浅,被水鸟、水老鼠等敌害吞食。10~15天后,苇塘面干涸,虾均集中到明水沟内,可方便地捕捞。
试验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水产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渔业模式。它改变了自然苇塘只长苇草的单一环境,创造了芦苇与虾共生互利的多样性环境,充分利用了苇塘内水、土、光、热、生物等渔业自然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有效地发挥了苇塘生态***中各个生态位的效益,优化了苇塘生态***结构,使其从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其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均较显著,是恢复已退化的芦苇资源和综合开发利用苇塘国土资源的较好途径。同时,苇塘养殖东北白虾也开辟了淡水渔业生产的新领域,提高了宜渔荒水、荒地等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商品虾产量可达120~360kg/hm2,增加经济效益1200~3600元/hm2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实例:采用本发明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区,进行了三个生长期的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试验研究。该试验区地处北纬46°~48°的高纬度地带,冬季严寒,冻土层可达2m以上,水体冰层在1.0~1.5m,结冰期180~200天,属高寒地区。试验苇塘面积2.15hm2,地处三江平原挠力河畔,水源充足。自然状况下,苇塘常年平均水深50cm左右,水体溶解氧含量平均4.92mg/L,平均水温14.7℃,pH值6.58,水体含盐量249.3mg/L,总硬度2.48mmol/L,总碱度1.41mmol/L,钙离子含量22.34mg/L,镁离子含量13.47mg/L,有效氮含量2.93mg/L,有效磷含量0.164mg/L。苇塘中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273.7g/m2。芦苇平均密度173株/m2,其它水草如菹草、眼子菜、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饲料植物的生物量平均2723g/m2。采用本发明技术对苇塘实施工程改造,改造后明水面占苇塘总面积的35%,水草覆盖区占6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苇塘消毒和苗种繁育,并于4月下旬向苇塘放养幼虾9000~12700尾/hm2,重量为18~27kg/hm2,个体规格1.87~2.12g/尾。养殖期间,完全按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投喂饲料、水质管理和水位调控。10月10~15日开始排水,按本发明的排水速度,到10月25~30日苇塘逐渐干涸,收捕成虾。共产商品虾146.05~228.17kg/hm2,密度8200~10300尾/hm2,回捕率79.4%~81.4%,群体增重6.64~7.47倍,个体规格17.63~22.06g/尾,新增纯效益1092.4~3122.0元/hm2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一户农民在该区七星河畔开发一处1.82hm2的天然苇塘养殖东北白虾。一个生长期共投放平均规格为1.94g/尾的幼虾6.6万尾(128kg),平均放养密度为12100尾/hm2(23.45kg/hm2)。秋季共收获商品虾1012.29kg(51100尾),平均产量185.4kg/hm2(9400尾/hm2),平均规格19.81g/尾,回捕率77.4%,个体增重9.21倍。

Claims (4)

1、一种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苇塘四周开挖环沟,宽5.0~10.0m,深0.8~1.0m,挖出的土在沟外侧筑1.2~1.5m高的堤坝,苇塘内开挖“井”字形明水沟,出土在沟两侧筑成斜坡形土坎,形成浅水区,用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供虾栖息,经上述改造后的苇塘明水面和水草丛生区分别占30%和70%左右;秋天排干苇塘积水,进行自然清塘消毒,翌年春季放养虾苗前7~10天注水15~20cm,用生石灰2250~3750kg/hm2消毒;4月中、下旬向苇塘投放规格为1~3g/尾的幼虾7500~13500尾/hm2,5月1日前放养完毕;苇塘面平均水深5~6月保持20~50cm,并逐渐加深,7~8月保持1.0~1.2m,9月到10月中旬逐渐降低到30~50cm,10月中旬开始排水,每天水位下降2~3cm;到下旬苇塘干涸,开始捕捞成虾;养殖期间,还要根据东北白虾生长特点,合理投喂饲料,确保虾的旺盛生长,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使水体的pH值、溶解氧、钙离子和透明度均保持在适宜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放养后到8月上旬期间,青草类饲料的投喂量占总投饲量的50%,商品类饲料占20%,动物性饲料占30%;8月中旬到10月中旬排水前,此期间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占总投饲量的60%,青饲料和商品类饲料各占20%;养殖期间,每隔10~15天施一次生石灰30~40g/m3水体;在水草容易腐烂的高温季节,要大量换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每天日出和日落后,在明水沟两侧的土坎浅水区,分别投喂1次饲料;饲料要均匀撒投,投喂数量以下次投喂前有少量剩余为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地区沼泽地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其特征是生石灰清塘消毒的用量必须较常规增加750~1500kg/hm2;养殖期间调节水质的用量较常规增加5~10g/m3水体。
CNA200310109943XA 2003-10-22 2003-10-22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Pending CN16084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09943XA CN1608451A (zh) 2003-10-22 2003-10-22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09943XA CN1608451A (zh) 2003-10-22 2003-10-22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8451A true CN1608451A (zh) 2005-04-27

Family

ID=3475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09943XA Pending CN1608451A (zh) 2003-10-22 2003-10-22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08451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799A (zh) * 2010-12-17 2011-06-01 惠东县巽寮镇瑞帝养殖场 原生态健康南美白对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2845351A (zh) * 2012-08-01 2013-01-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低污染排水方法及排水装置
CN103053509A (zh) * 2012-12-10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去除人工育苗水体中桡足类等敌害生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10859A (zh) * 2013-04-01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
CN103734046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CN104782535A (zh) * 2015-03-12 2015-07-22 郭永涛 安徽地区农家乐淡水虾养殖的方法
CN104938377A (zh) * 2015-06-0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构筑人工产卵场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及其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10663605A (zh) * 2019-10-12 2020-01-1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
CN112889723A (zh) * 2021-02-07 2021-06-04 陈锚 一种有机虾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CN115380855A (zh) * 2022-08-12 2022-11-25 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一种利用水泥池微流水高密度养殖东北蝲蛄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799A (zh) * 2010-12-17 2011-06-01 惠东县巽寮镇瑞帝养殖场 原生态健康南美白对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2077799B (zh) * 2010-12-17 2012-08-29 惠东县巽寮镇瑞帝养殖场 原生态健康南美白对虾虾苗的繁育方法
CN102845351A (zh) * 2012-08-01 2013-01-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低污染排水方法及排水装置
CN103053509A (zh) * 2012-12-10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去除人工育苗水体中桡足类等敌害生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10859A (zh) * 2013-04-01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
CN103210859B (zh) * 2013-04-01 2014-07-3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养殖的方法
CN103734046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CN104782535A (zh) * 2015-03-12 2015-07-22 郭永涛 安徽地区农家乐淡水虾养殖的方法
CN104938377A (zh) * 2015-06-0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构筑人工产卵场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及其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10663605A (zh) * 2019-10-12 2020-01-1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小龙虾池塘生态繁殖方法
CN112889723A (zh) * 2021-02-07 2021-06-04 陈锚 一种有机虾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CN115380855A (zh) * 2022-08-12 2022-11-25 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一种利用水泥池微流水高密度养殖东北蝲蛄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3884C (zh) 河蟹养殖方法
CN104206329B (zh)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1411311B (zh)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1584304B (zh) 生态养殖优质红膏河蟹的方法
CN101095404A (zh) 一种田螺的养殖方法
CN103891659A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2342254A (zh) 小龙虾种苗的培育技术
CN101091456A (zh) 一种田螺养殖的方法
CN103918615B (zh) 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养殖红沙蚕的方法
CN110235826A (zh)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12772321B (zh) 一种稻-小龙虾-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方法
CN100370896C (zh) 半滑舌鳎的亲鱼培育方法
CN106804496A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608451A (zh) 高寒地区沼泽地苇塘养殖东北白虾的方法
CN104521654A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167334C (zh) 一种文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方法
CN113455432A (zh) 一种河蟹小龙虾同池养殖的方法
KR102037626B1 (ko) 성게 육상수조 양식용 사료 및 제조방법
CN105210936A (zh) 一种龙虾茭白混合养殖技术
CN114451337A (zh) 一种内蒙古高原盐碱地盐碱水进行池塘拟穴青蟹养殖方法
CN102668943A (zh) 一种猕猴桃和水产的复合种养方法
CN109937923B (zh) 一种提高美洲鲥池塘养殖当年鱼种出池规格的方法
CN102273419B (zh) 一种马鲛鱼的养成方法
CN110973024A (zh) 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方法
CN110476845A (zh) 一种鳡鱼鱼种的工厂化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