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8983A -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8983A
CN1518983A CNA031136265A CN03113626A CN1518983A CN 1518983 A CN1518983 A CN 1518983A CN A031136265 A CNA031136265 A CN A031136265A CN 03113626 A CN03113626 A CN 03113626A CN 1518983 A CN1518983 A CN 1518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vudine
hbv
hepatiti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uokawe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36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才古
黄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de (jiangx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 QINGL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 QINGLIAN filed Critical LAI QINGLIAN
Priority to CNA031136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18983A/zh
Publication of CN1518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英托卡韦(entecavir),阿地福韦(adefovirdipivoxil)和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FTC or emtricitabine)代替拉夫米定)这三种药物的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在抗乙型肝炎(HBV)病毒有互补、协同和增效作用。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这三种药物组合物的药用制剂和它们在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的患者方面的用途,其中包括在治疗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以及对核苷和/或非核苷抑制剂具有耐药性的HBV突变型感染的患者的用途。

Description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发明技术领城  本发明涉及英托卡韦(entecavir),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和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FTC or emtricitabine)代替拉夫米定这三种药物的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在抗乙型肝炎(HBV)病毒有协同和增效作用。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这三种药物组合物的药用制剂和它们在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的患者方面的用途,其中包括在治疗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以及对核苷和/或非核苷抑制剂具有耐药性的乙肝病毒(HBV)突变型感染的患者的用途。
发明背景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为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发病率高,难以治疗好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or CH-B)。目前世界上带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人大约有4亿,发病患者约1亿人,其中亚洲占了患者总数的75%。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57.63%,即全国至少有6亿人感染过HBV。其中带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人已达有1.2亿,发病患者约3千万,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发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将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我国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肝(HB)相关的疾病,同时用于治疗HB、肝硬化、肝癌的直接医疗耗费约300亿人民币。因此探求乙肝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当前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治疗乙型肝炎的关健在于抑制和去除HBV病毒与强化患者免疫功能。长期以来,人们一致力于研发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对强化患者免疫功能有效的药物。目前已开发出的已用于临床上治疗已肝疾病的主要药物有:生物反应调节剂,包括免疫调节剂,如α-干扰素(alfa-干扰素,英文名interferon-alfa,or INF-α),细胞因子,乙肝疫苗等。其中α-干扰素在治病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是目前唯一已确立的治疗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剂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α-干扰素同时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和增强人体肝细胞免疫功能的能力。但干扰素可引起不良的付作用,且这种治疗方法仅对不足三分之一的患者有长期持续的显效。中国的慢性乙肝病人,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在围产期或新儿期感染,对HBV有免疫耐受性,所以对α-干扰素的疗效比其他人种要低一些。
另一类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拉夫米定(lamivudine)、泛昔洛韦(famciclovir)、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阿地福韦代谢物(adefovir)、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FTC or emtricitabine)和英托卡韦(entecavir)等。其中拉夫米定是第一个已由FDA批准上市的、目前研究最多的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据报道拉夫米定对抑制HBV复制有效,连续给药52周之后,大多数患者表现出大幅度降低复制HBV水平,约有52%的患者保持未能捡测出HBV病毒的水平。但是,在应用拉夫米定超过6个月之后,HBV会出现YMDD变异,患者出现对拉夫米定的耐药现象,且部分病人的HBV-DNA转阳,ALT水平上升。研究表明在应用拉夫米定超过4年之后,超过65%的病人出现YMDD乙肝变异病毒。停药之后,有的病人的ALT、HBV-DNA水平反跳到比治疗前的还要高。还有疗效已肯定的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药物是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该药在体内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活性,阿地福韦对抑制YMDD变异的HBV病毒也有效。该药是第二个已被FDA批准上市的***疾病的核苷类药物。对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转氨酶正常化率为48%,HBeAg转阴率为12%。对慢性乙肝HBeAg-阴性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转氨酶(ALT)正常化率为72%。其缺点是毒付作用大,剂量不能超过每天10mg。
再有疗效较显著的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是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FTC或emtricitabine)。此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拉夫米定十分类似,因此其抗HBV作用机制也可能类似于拉夫米定。该药目前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据报道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对抑制HBV复制有效,大多数患者服药后表现出大幅度降低复制HBV水平。
另一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十分有效的药物是英托卡韦(entecavir),该药在体内外有极强的抑制HBV复制的活性,体外抑制HBV复制的活性试验表明,英托卡韦的活性要比拉夫米定大30倍。据报道英托卡韦对抑制YMDD变异的HBV病毒也有效。该药目前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对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转氨酶正常化率为69%,HBeAg转阴率为9-11%。其缺点是毒付作用大,剂量不能超过每天1mg。
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是导致乙肝进展的根本原因。治愈乙肝的关健是抑制病毒复制、杀灭病毒、恢复肝功能,减少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的恢复与再生,减少和防止肝纤维化。多年的研究显示任何单一药物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必须施以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或多种药物联合施用,才可达到上述治愈乙肝疾病的目标。
最近在研究用二种药物联用治疗已肝疾病方面已有一定进展。目前有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等联合治疗方法。其中研究较多的是α-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使用。初步报告显示该联合用药可提高抗病毒效果、减少拉米夫定引起的病毒变异率及病毒变异引起的耐药。如M.Cindoruk等人(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vol.63,No.3,P.167-175,March 2002)经临床研究发现,与单一药物疗效相比,α-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六个月之后,可使转氨酶复常率增加30%,完全应答增加6%,部分应答增加10%,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增加8%。
世界专利(WO0016755 A2)公开了拉夫米定(lamivudine)与阿地福韦(adefovir或PMEA和adefovir dipivoxil)联合用药或这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来治疗及预防带已肝病毒(HBV)患者的方法和用途。
世界专利(WO0016754 A2)公开了拉夫米定(lamivudine)与洛布卡韦(lobucavir)联合用药或这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来治疗及预防带已肝病毒(HBV)患者的方法和用途。世界专利(WO9823285 A1)公开了α-干扰素与潘昔洛韦(penciclovir)联合用药或这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来治疗及预防带已肝病毒(HBV)患者的方法和用途。
世界专利(WO0025797 A1)公开了脱氧氟硫代胞嘧啶(FTC或emtricitabine)与潘昔洛韦(penciclovir)、与阿地福韦(adefovir或PMEA和adefovir dipivoxil)或与泛昔洛韦(famcilovir)联合用药或其中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来治疗及预防带已肝病毒(HBV)患者的方法和用途。
美国专利(US6432966 B1)公开了拉夫米定(lamivudine)与英托卡韦(entecavir)联合用药或这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来治疗及预防带已肝病毒(HBV)患者的方法和用途。
综上所述,目前已被FDA批准上市的抗乙肝病毒有效的三种药物以及正在进行III临床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由于它们的单独使用,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有的药物出现耐药性,如拉夫米定。阿地福韦剂量增加时就显现毒付作用。鉴于乙肝病毒及其疾病在世界上的大规模流行以及患者所面临的严重和悲剧性的后果,有很强的必要去寻找和发明新的、更有效的和低毒性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发明详叙  我们现在出人意地发现英托卡韦(entecavir),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emtricitabine)代替拉夫米定)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在抗乙肝病毒(HBV)上显示出意外的增效和协同作用。本发明的特点是应用这些药物组合物将提供协同抗HBV病毒作用、更完全彻底的杀死和抑制病毒作用、长期的病毒抑制作用、限制药物抗性HBV变异体如YMDD的出现、减低单个药物的剂量与相应的毒性、减少和防止肝纤维化,从而达到长期控制、甚至治愈乙肝疾的目的。这些药物组合物的应用还可降低每日给药次数,因些增加患者按医服药的依从性。
使用本发明的三种药物复方制剂或本发明的三种药物联合给药可以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强化和提高三种药物对乙肝患者的总疗效,同时克服这些药物的缺点(疗效低、毒付作用和耐药性)。通过联合用药,即在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的同时产生相应的抗病毒作用、或者由于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增加药效。药物总剂量的降低还会降低HBV发生药物抗性变异体的频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复方制剂和药物组合物,它包含有英托卡韦(entecavir)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emtricitab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代替拉夫米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物”衍生物”包括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的盐、酯和其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的代谢产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酯包括英托卡韦(entecavir),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和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脱氧氟硫代胞嘧啶)的单、双、三重磷酸酯或其它来自于这三种药物的化合物与有机和无机酸或碱反应所生成的酯。
本发明所涉及的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未定(或脱氧氟硫代胞嘧啶)的盐,包括药学上各种可接受的无机和有机酸的盐,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甲磺酸和苯磺酸盐;也包括适当碱土金属类的盐,如钠、镁、钙;还包括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无机和有机铵盐。
本发明中的英托卡韦(entecavir)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阿地福韦(adefovirdipivoxil)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emtricitabine)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代替拉夫米定)的药物组合物也简称为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涉及的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是二(新戊酰氧基甲基)9-[(R)-2-(膦酰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还包括阿地福韦代谢物(adefovir),以及它们的脂和具有抗病毒活性活性的其他代谢产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涉及的治疗包括对确定的HBV感染、症状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用于治疗HB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包括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核苷和或非核苷抑制剂具有耐药性的感染的药物组合给药和复方制剂;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治疗HBV感染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方法,它包括用治疗有效量的英托卡韦(entecavir)、治疗有效量的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治疗有效量的拉夫米定(lamivudine)(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或它们的衍生物所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和复方制剂来治疗已被HBV感染的哺乳动物(包括人)。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也称联合或序贯)给药包括同时、交替和依顺次给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如是交替或依顺次给药,第二种和第三种药物的延迟不应降低药物活性组份之间的相互协同和增效作用。应该理解,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或其衍些物,不论是以同时或交替形式,应可以是各个药物单独、多重或以任何组合的方式给药。本发明优选同时或交替给药,最优选同时给药。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药物复方制剂包括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三种药物为单一组合制剂形式。即复方制剂中同时含有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三种药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用阿地福韦来制造一种与英托卡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同时或交替给药的药用物质,来治疗和预防乙肝病毒(HBV)感染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应该理解,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可以用来制造上述的药用物质。
本发明还提供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三种药物在单一组合制剂(或复方制剂)和药物组合给药中各个化合物(药物)的协同存在的剂量。例如比列为0.1-2∶1-10∶25-500(以重量计);优选0.5-1∶5-10∶50-200(以重量计);最优选0.5∶5∶100(以重量计)。为方便起见,组合中每个化合物的用量一般可采用其单个使用时显示抗HBV病毒活性的量比较有利。
但是在药物组合给药或复方制剂中,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三种药物的量是可以变化的,需考虑的因素包括给药的途径、制剂的形式与性质、人的体重及身体状况以及所治疗的乙型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给药单个制剂和复方制剂中,英托卡韦的剂量为0.01-10mg/日,其优选剂量为0.1-2mg/日,最优选剂量为0.5-1mg/日;拉夫米定的剂量为每日1-500mg,其优选剂量为每日50-200mg,最优选剂量为每日50-150mg;阿地福韦的剂量为每日1-50mg,其优选剂量为每日2-20mg,最优选剂量为每日5-10mg。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的剂量为每日1-500mg,其优选剂量为每日50-200mg,最优选剂量为每日100-150mg。
除非有另外说明,本发明中药物组合的所有活性化合物都是按药物本身的重量来计算。如果是英托卡韦、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solvates)、酯或代谢物,应按比列调整它们相应的剂量。同时制剂的剂量可以配制成二种或多种以方便在一天中分适当次数给药。这些不同剂量的制剂可以用复方制剂的形式给药,其中复方制剂中含有1-800mg,优选5-300mg,最优选10-150mg的三种活性组份。
本发明所述药物复方制剂中,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分别为0.1-5mg,1-50mg和1-500mg。优选量为0.5-1mg,5-10mg和50-150mg。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给药的制剂中,在英托卡韦制剂中其活性成份含量为0.1-5mg,优选量为0.5-2mg;在阿地福韦制剂中其活性成份含量为1-50mg,优选量为5-10mg;在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制剂中其活性成份含量为1-500mg,优选量为50-150mg。
虽然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化学原料药的形式给药,但本发明优选把它们制成药物的制剂。本发明中的药品制剂含有一种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裁体或辅料。所用的裁体或辅料必须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相互相容,同时也与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相容。若组药物组合物中的各个活性成分是单独给药,则各个活性成份应制成药物的制剂。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的组合物可用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裁体配制成一种单位剂量的药物配方或制剂(也称复方制剂)。这种复方制剂含有0.1-5mg的英托卡韦、1-50mg的阿地福韦、1-500mg的在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给药方法,也包括以药物包的形式开处方给患者,该药物包中含有以各单一药物制剂所组成的用于整个疗程的药物组合。也包括一包装和三包装,其包中分别含有用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活性代谢产物所做成的制剂。
应该理解,本发明所述药物复方制剂和药物组合给药的用药途径包括口服、注谢、外用以及吸入等常用的给药方法。其制剂可以是以药学上熟知的方法所制成的复方制剂或单一制剂。这些方法代表了本发明的另一特点和包括了配制活性组分与裁体所需的步骤。通常这种制剂是一种由活性组分与裁体紧密地和均匀地结合而且成型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中适合口服给药的剂型包括胶囊、片剂、口服液、注射液、粉末剂、颗粒剂、水或非水中的溶液剂或混悬剂、水包油或油包水液体乳剂以及喷雾剂。用以制备单个药物制剂和复方药物制剂的载体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这些载体必须是药学上可接受的,且可与配方中的其它组分在化学和物理性质方面相容。
对于片剂,可以通过用用一种或多种辅料由压缩和模制的方法来制造。压缩片剂的制作方式是用合适的压片机来压缩以粉未或颗粒形式存在的活性组分和粘合剂(例如,聚乙烯吡略烷酮、凝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润滑剂、隋性辅料、防腐剂和崩解剂(如淀粉乙醇酸钠、交叉联结的吡略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纳)或分散剂。模制片剂的制作方式是用合适的制模机来模制以粉未或颗粒形式存在的活性组分和隋性辅料所组成的混合物。片剂还可以制成涂层的和已修整好的,也可配制为缓释或控释剂型。
本发明中的组合物优选以口服方式给药。适用于外用(局部)给药的制剂包括用调味剂如糖、黄耆胶与活性组分混合所制成的锭剂。适用于***道给药的制剂包括用可可脂或水杨酸脂与活性组分混合所制成的栓剂。
本发明中的适用于***道方式给药的、且裁体是固体的药物制剂最优选是复方栓剂。合适的裁体包括可可脂和其它常用的药用辅料。栓剂可用混合活性组分和软化了的或溶解了的裁体在制模中冷铸来制作。
本发明中所述的口服液可由制成均匀的溶液及混悬液或者制成干粉剂后在使用前再用水溶解。这种口服液可由常规方法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如悬浮试剂如山梨(糖)醇浆,纤维素衍生物或氢化后的可食用脂肪,乳化剂(如卵磷脂),非水载体以及防腐剂(甲基或丙基乙苯酸酯)来备制。口服液制剂也可含有色素、甜味剂和缓冲盐。
口服制剂还可以做成缓释或控释剂型以控制任选其中一种活性成份或任选其中二种活性成份和所有三种活性成份的释放速率。
对于适用于注射给药的制剂,可制成水溶或非水溶的、无细菌的注射液,这种注射液可含有抗氧化剂、缓冲盐、抑菌剂和溶质,这种溶质可使制剂与接受者的血液形成等渗(压);也可制成水溶或非水溶的、无细菌的悬浮液中可包括悬浮剂和增稠剂;还可制成专门用来耙向血液中的组分和组织器官的脂质体和微型颗粒***。制剂可以是放在包装中(如管瓶,安瓶)的单一剂量或多种剂量,以及储藏于冷冻干燥的条件下,用之前加上无细菌裁体(如水用于注射)即可的粉剂。
应该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用于制备药物复方制剂和单一制剂的组分还包括其它常用的适用于口服给药的物质如甜味剂、增稠剂和调味剂。
可用化学上的常规方法来合成或制备本发明中所述组合物中的化合物。拉夫米定(lamvudine)的制备方法公开于国际专利WO91/17159和WO95/29174中。英托卡韦(entecavir)的制备方法公开于欧洲专利(EP No.048754)中。
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FTC or Emtricitabine)和它的对映体的制备方法分别描述于美国专利5,204,466,5,700,937,5,728,575 and 5,827,727之中。
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的制备方法描述于欧洲专利(EP No.481214)中;阿地福韦代谢物(adefovir)的制备方法描述于欧洲专利No.206459中,美国专利US5641763和US5142051描述它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
以下实例仅用于说明,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活性组分是指英托卡韦(entecavir)、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和拉夫米定(lamvudine)(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emtricitabine)及其本发明中提到过的衍生物。
实施实例
实例一:片剂的配方和制作
以下配方A、B and C是通过配方中的组分用湿法方式充分地均匀混合之后,再加入硬酯酸镁后压缩而制得。
配方A:每颗片中含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乳糖                       100
淀粉乙醇酸钠               9.5
3硬酯酸镁                  3
总重量                     218
配方B:每颗片中含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乳糖                       60
淀粉乙醇酸钠               8
硬酯酸镁                   2.5
微晶纤维素(PH 302型)       38
总重量                     214
配方C:每颗片中含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乳糖                        90
吡略烷酮                    3.5
淀粉                        28
硬酯酸镁                    3
总重量                      230
以下配方D和E通过直接压缩均匀地混合后的组分方法而制得。在配方E中所使用的乳糖是可直接压缩形号的乳糖。
配方D:每颗片中含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微晶纤维素(PH102)           20.5
胶凝过的淀粉                100
总重量                      226
配方E:每颗片中含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乳糖                        44
微晶纤维素(PH102)           50.5
总重量                      200
控释配方F是通过配方中的组分用湿法方式充分均匀混合后,再加入硬酯酸镁后压缩而制得。药物在6-8小时之内释放并在12小时之后全部释放。
配方F:每颗片中含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单水乳糖                 3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51.5
硬酯酸镁                 3
总重量                   190
实例二:胶囊配方及其制作
胶囊配方A:胶囊配方A的配制是用在上述实例一中配方D的组分混合物填入一个双重硬凝胶胶囊里。可用类似的方法来制作配方B。
胶囊配方B:每颗胶囊中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甘露糖醇                 84
淀粉乙醇酸钠             8
硬酯酸镁                 2.5
总重最                   200
胶囊配方C可把活性组分散于卵磷脂和花生油中,然后把分散物填入软和弹性的胶囊中。
胶囊配方C:每颗胶囊中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花生油                   64.5
卵磷脂                   50
总重量                   220
胶囊配方D(控释剂型)可用挤压机来挤压组分a,b and c,然后干燥和使压出物球状化。干燥后的丸片用控释膜涂层后填入一种双重的硬凝胶胶囊中。
胶囊配方D:每颗胶囊中有:
成份                     mg/每片
活性组分A                0.5
活性组分B                5
活性组分C                100
乳糖                     40.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34
乙基纤维素               50
总重量                   230
实例三:注射配方及其制作
注射配方A:0.5mg活性组分A、5mg活性组分B、100mg活性组分C、0.1M盐酸溶液和0.1M氢氧化纳溶液调节pH值致4-7、加无细菌水致10毫升。
注射配方A的制作方法是把活性组分溶解在大部分水中(35度-40度)、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
纳溶液调节pH值致4-7。每批用水调到所需的体积后通过微孔过滤器后装入一种无细菌的10毫升琥珀色玻璃瓶中。玻璃瓶由盖和密封材料密封。
实例四:糖浆配方及其制作
活性组分溶解在甘油醇和水中,分别加入苯甲酸纳水溶液、山梨醇溶液和调味剂,用纯净水调致所需要的体积。
糖浆配方:0.5mg活性组分A、5mg活性组分B、100mg活性组分C、2.5mg苯甲酸纳、600mg山梨醇、10mg橙汁调味剂及5毫升纯水
实例五:临床实例
本例研究目的是调查药物组合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临床***疾病的有效性。共有四位已证实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被选入本研究中。治疗开始时检查结果显示,这四位病人的HBeAg和HBsAg均为阳性,HBV-DNA水平为100-250pg/ml,血清转氨酶ALT在80-150IU/L左右。二位病人从前已接受过拉夫米定治疗而产生耐药性,即出现YMDD变异乙型肝炎病毒,其HBeAg和HBsAg仍为阳性。另外二位病人从前已接受过阿地福韦治疗,其HBsAg和HBeAg也仍为阳性。四位病人中没有一人出抗HBe阳转。在联合施用拉夫米定(每日50mg),阿地福韦(每日5mg)和英托卡韦(每日0.5mg)六个月后,所有四位病人的HBV-DNA完全受到抑制,用PCR技术无法捡测到HBV-DNA,HBeAg和HBsAg全部转为阴性,其中二位病人的YMDD变异型乙肝病毒也随之消失,另外二个病人也没有出现YMDD变异乙肝病毒。四位病人的ALT全部降致正常水平,其中二位病人抗HBe阳转。
临床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本发明中的药物组合物在抑制乙肝病毒和***疾病方面明显优于单个药物;以及清楚地显示在药物组合治疗中,药物之间互补、增效及协同作用。此外,病人对此药物组合给药方法有很好的承受性及安全性且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付作用出现。
实例六:单个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和药物组合物协同抑制乙肝病毒实验
测试化合物为英托卡韦、阿地福韦、拉夫米定和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这些化合物都以固体原料药形式存在。乙肝病毒HBV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文件(Jansen R W等,Antimicrob AgentsChem 1993;37(3):441-447)中所述的方法。所要测试的化合物溶解于二甲亚砜(DMSO)中,制成浓度为100mM的初始溶液。日常用的测试化合物溶液存放于负20度的冰箱内保存。人体的和且有产生乙肝病毒的肝原细胞(Hep-G2.2.15)种入1ml小管瓶中,并用细胞培养液加以培养(200微升),小管瓶中置入具有96井孔的微盘中。这些在小管瓶中的细胞分别用英托卡韦、阿地福韦、拉夫米定、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和组合物A(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拉夫米定)及组合物B(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加以处理。每个药物和药物组合物分别加入微盘中的三个小管瓶中。加入微盘中小管瓶前,药物和药物组合物的初始溶液用溶剂二甲亚砜进一步稀释后,英托卡韦的浓度为0.5nM,阿地福韦的浓度为5nM,拉夫米定和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的浓度为50nM。药物组合物A溶液中分别含有0.5nM、5nM和50nM的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拉夫米定。药物组合物B溶液中分别含有0.5nM、5nM和50nM的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每次注入小管瓶中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溶液的量为30微升。如此重复三个微盘。含有药物的培养液每隔一天用新鲜配制的不含药物的培养液补充一次(100微升),直到第九天;同时取出相等量的上层清液(100微升)并进行处理和分折。以没有经药物处理过的细胞中乙肝病毒数量为基数,来计算经单个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处理后细胞中所剩乙肝病毒数量的百分比(也称为抑制率)。结果见表一。
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药物合物A(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拉夫米定)和组合物B(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不仅具有加合抑制乙肝病毒作用,还具有统计学上明显的协同抑制乙肝病毒作用。
表一:英托卡韦、阿地福韦、拉夫米定、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和组合物A(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拉夫米定)及组合物B(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及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抗乙肝病毒的抑制率(P<0.05,n=9)
药物 抗乙肝病毒抑制率的平均值(n=4)
英托卡韦 28±4%
阿地福韦 24±4%
拉夫米定 18±3%
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 20±3%
药物组合物A 94±6%
药物组合物B 92±6%
药物组合物A简单加合计算值 70±4%
药物组合物B简单加合计算值 72±4%
药物组合物A协同作用增效值 24±6%
药物组合物B协同作用增效值 22±6%

Claims (11)

1.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有第一种抗乙肝病毒(HBV)有效量的英托卡韦(entecavir)及其衍生物、第二种抗乙肝(HBV)病毒有效量的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及其代谢物(adefovir)和衍生物,以及第三种抗乙肝(HBV)病毒有效量的拉夫米定(lamuvidine)及其衍生物。
2.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有第一种抗乙肝病毒(HBV)有效量的英托卡韦(entecavir)及其衍生物、第二种抗乙肝(HBV)病毒有效量的阿地福韦(adefovir dipivoxil)及其衍生物,以及第三种抗乙肝(HBV)有效量的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emtricitabine)及其衍生物。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该药物组合物中英托卡韦的剂量范围是每日0.1-5mg,其优选剂量范围是每日0.5-1mg;阿地福韦的剂量范围是每日1-40mg,其优选剂量范围是每日5-10mg;拉夫米定或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的剂量范围是每日10-500mg,其优选剂量范围是每日50-150mg。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含有该药物组合物的药物配方,这个配方中有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裁体。
5.如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用抗(HBV)有效量的该药物组合物来治疗和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其临床症状的方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药物组合(联合)给药包括同时、交替或按顺序给患者以抗(HBV)病毒有效量的英托卡韦,抗(HBV)病毒有效量的阿地福韦,以及抗(HBV)病毒有效量的拉夫米定或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
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药物组合物的给药方法包括单一制剂和复方制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药物组合物中的单一药物制剂和/或复方制剂的形式包括胶囊,粉剂,片剂,喷雾剂,注射液,吸入剂以及口服液。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药物单一制剂和复方制剂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外用及吸入。
1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用一种含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的药物制剂的药包来治疗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患者的方法。
1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用含有英托卡韦、阿地福韦和拉夫米定(或用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代替拉夫米定)的药物组合物的单一或复方制剂,以及其药包来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的患者,包括治疗和预防对核苷和/或非核苷抑制剂具有抗药性的HBV突变型感染的患者。
CNA031136265A 2003-01-22 2003-01-22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Pending CN1518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136265A CN1518983A (zh) 2003-01-22 2003-01-22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136265A CN1518983A (zh) 2003-01-22 2003-01-22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983A true CN1518983A (zh) 2004-08-11

Family

ID=34283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136265A Pending CN1518983A (zh) 2003-01-22 2003-01-22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189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0561A (zh) * 2022-06-30 2022-09-30 中国药科大学 组合药物金属有机杂化纳米组装体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0561A (zh) * 2022-06-30 2022-09-30 中国药科大学 组合药物金属有机杂化纳米组装体及其应用
CN115120561B (zh) * 2022-06-30 2023-12-19 中国药科大学 组合药物金属有机杂化纳米组装体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928B (zh) 含左卡尼汀或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KR20050044587A (ko) B형 간염 바이러스 감염 치료용 포스포네이트뉴클레오타이드 유사체의 용도
CA2664935A1 (en)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and methods for using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AU770495B2 (e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viral myocarditis
JPH0635382B2 (ja) 抗不安薬としてのフルオキセチンの使用法
TW469132B (en) Antiviral combinations
RU2258509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олтипраза для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фиброза и цирроза печени и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олтипраз
CN103479635A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73705C (zh) β-2-羟甲基-5-(5-氟胞嘧啶-1-基)-1,3-噁噻戊环在制药中的应用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CN1711090A (zh) 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氮芥类似物和甲磺酸依马替尼的组合
CN1518983A (zh) 协同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组合物
CN110327362B (zh) 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CN115105519A (zh) 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59492A (zh) 硝唑尼特在***中的应用
RU2003100081A (ru) Способы и композиции, в которых используется сулодексид, для лечения диабетической нефропатии
CN1330373C (zh) 含alfa-干扰素,阿地福韦和二脱氧氟硫代胞嘧啶的药物组合物
JP4380967B2 (ja) ウイルス性心筋炎の予防または治療剤
CN1238053C (zh) 含alfa-干扰素,拉米夫定和阿地福韦酯的药包
CN100413504C (zh) 阿昔洛韦药物树脂生物粘附缓释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1864B (zh) 一种含有硝唑尼特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
CN100396295C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
CN1407891A (zh) 用于治疗和预防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
CN1543978A (zh) 静脉注射用高浓型水溶性维生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607560A (zh) 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45980C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口服缓、控释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EIDE( JIANGXI ) BI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AI QINGLIAN

Effective date: 20050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204

Address after: 336400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second area B

Applicant after: Meide (jiangxi)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 No. four, 703 South Hing Road, Nanhai, Foshan, Guangdong, Guicheng

Applicant before: Lai Qinglia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