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7391A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7391A
CN1507391A CNA028095669A CN02809566A CN1507391A CN 1507391 A CN1507391 A CN 1507391A CN A028095669 A CNA028095669 A CN A028095669A CN 02809566 A CN02809566 A CN 02809566A CN 1507391 A CN1507391 A CN 1507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gear
pump
wiping spare
printing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95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9299C (zh
Inventor
杉山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062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2334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062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8217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062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233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062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1980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7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7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92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92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3/00Power drives for actions or mechanisms
    • B41J23/02Mechanical power drives
    • B41J23/025Mechanical power drives using a single or common power source for two or more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1Means to remove deposits from wipers or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在具有一个供墨泵,一个缓冲清洁泵,一个抽吸泵,一个马达轴齿轮以及一个刮墨件的泵装置框架中,装入一个行星齿轮机构。缓冲清洁泵和抽吸泵具有通过转换具有马达轴齿轮的马达的转动方向而被选择驱动的结构。行星齿轮机构根据转动方向,将驱动力从马达轴齿轮传递至缓冲清洁泵或抽吸泵。在依赖于马达转动的阶段,通过以相同方向转动的马达的转动选择地驱动缓冲清洁泵和刮墨件。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刮墨件和清洁泵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已知传统的喷墨头具有多个油墨腔和多个与油墨腔一一对应的喷嘴。当在油墨中混有灰尘时,在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时或因其它原因,油墨在喷嘴和油墨腔中的状态可能会恶化。油墨状态的这种恶化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喷嘴不能正确地喷射出油墨。
包括这种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近来已设置了恢复机构,以便使喷嘴中油墨的不良状态恢复至良好的状态。这种恢复机构包括刮墨装置以及抽吸清洁装置。所述刮墨装置能够刮擦喷墨头的喷嘴表面。抽吸清洁装置以一抽吸盖覆盖喷嘴表面并操纵一台抽吸泵,以便经抽吸盖从喷嘴抽取油墨。
Maruyama的美国专利No.4,380,770披露了这样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油墨经头部以及抽吸盖的泵送流程,它们一起能够消除由油墨供给产生的气体并且克服对打印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油墨的滞流。这种打印机需要一个用于产生强制墨流的泵。
但是,具有一个恢复机构的喷墨打印机必须包括用于驱动恢复机构中不同装置的驱动机构。例如,需要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刮墨装置,并且需要马达来驱动抽吸清洁装置以及油墨流量泵。所有的这些驱动机构均会不理想地增大喷墨打印机的尺寸和生产成本。
另外,如果利用一个马达来驱动多个装置,则用于驱动一个装置的时间会受到驱动其它装置的时间的限制。由于不能有效地操纵这些装置,因此会增长打印周期的时间。这样便会阻止提高打印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在不增大打印机尺寸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产生喷墨问题的打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提供了这样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打印机主体,一个头部装置,一个泵装置,一个刮墨件,一个马达以及一个驱动机构。所述头部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并具有一个形成有多个油墨腔的油墨头。油墨头具有一个喷嘴表面,该喷嘴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分别以流体方式与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相应的油墨腔相连。泵装置用于调节油墨头中油墨状态。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泵。刮墨件用于刮擦油墨头的喷嘴表面。驱动机构可操作地将马达连接至刮墨件和在所述泵装置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泵。在依赖于马达转动的阶段驱动与马达相连的刮墨件和泵。
驱动机构包括一个传动齿轮,一个第一齿轮以及一个第二齿轮。传动齿轮用于传递马达的驱动力。第一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传动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形成有一个用于驱动刮墨件的凸轮槽。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传动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转动驱动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除了上述基本结构以外,喷墨打印机还包括一个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定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具有彼此相等的直径,并且彼此同心,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每一个齿轮均具有一个无齿部分。
调节机构最好包括一个形成在第一齿轮中的第一靠接部分以及一个形成在第二齿轮中的第二靠接部分。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停止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剩余的另一个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一靠接部分和第二靠接部分彼此靠接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剩余的另一个齿轮推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那一个齿轮并使其一起转动。
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一个齿轮的无齿部分面向传动齿轮,并且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那一个齿轮停止的同时,第一靠接部分和第二靠接部分彼此靠接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剩余的另一个齿轮推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那一个齿轮并使其一起转动。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剩余的另一个齿轮的无齿部分面向传动齿轮时,第一靠接部分和第二靠接部分彼此不靠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喷墨打印机,其除了基本结构以外,还包括:一个存储油墨的供墨源,一个第一油墨通道以及一个第二油墨通道。第一油墨通道用于将供墨源中的油墨供给至头部装置。第二油墨通道用于将头部装置中的油墨送回供墨源。泵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油墨通道中的第一泵。当第一泵被驱动时,能够产生从头部装置至供墨源的油墨流,当第一泵停止时,能够中断油墨流。
最好在从多个喷嘴中的任意喷嘴喷射出油墨滴时,停止第一泵。作为一个例子,供墨源包括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主体上的墨盒,一个第三油墨通道,以及一个经第三油墨通道、与墨盒以流体方式相连的子贮存器。子贮存器存储有从墨盒提供的油墨。泵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三油墨通道中的第二泵。当第二泵被驱动时,能够产生从墨盒至子贮存器的油墨流,当使第二泵停止时,能够中断油墨流。第一油墨通道将子贮存器中的油墨供给至头部装置,并且第二油墨通道将存储在头部装置中的油墨送回子贮存器。
最好在刮墨件的刮擦操作期间,第一泵不被驱动。还可设置一个抽吸盖,其可向头部装置运动,以密封多个喷嘴。泵装置可还包括一第三泵,其以流体方式与抽吸盖相连。第三泵经抽吸盖抽吸多个油墨腔中的油墨。最好在第三泵经抽吸盖抽吸多个油墨腔中的油墨时,第一泵停止。最好所述第一泵,第二泵和第三泵中的任意一个泵包括一个管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喷墨打印机,其中:驱动机构使刮墨件相对于喷嘴表面运动。刮墨件包括:一个刮片,一个刮片固定件以及一个存储机构。刮片由一种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与喷嘴表面接触的顶部部分。在刮墨件运动时,刮片能够刮擦喷嘴表面。刮片固定件用于支承刮片。
在刮片在其上刮擦的喷嘴表面和与喷嘴表面相对的刮片固定件上的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设置所述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用于存储通过刮片从喷嘴表面除去的油墨。将油墨存储在刮片和刮片固定件之间的间隙中。存储机构包括形成在刮片中的槽,这些槽能够使附着在刮片的顶部部分上的油墨朝所述间隙运动。存储机构可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刮片和刮片固定件之间的油墨存储件。当刮片刮擦喷嘴表面时,刮片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间隙打开。刮片固定件可包括一对支承板,刮片夹在该对支承板之间,在该对支承板中的一块板和刮片之间形成间隙,与该对支承板中剩余的一块板相比,该对支承板中的一块板朝刮片的顶部部分进一步伸出。
驱动机构驱动刮墨件以进行往复运动,并且使刮墨件执行第一操作,第二操作以及第三操作,在所述第一操作中,刮墨件从等待位置运动至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中的终止点,在所述第二操作中,刮墨件从往复运动中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运动至往复运动中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在所述第三操作中,刮墨件从所述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返回至等待位置。等待位置由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位置限定。
可设置一个头部位置调节机构,以使油墨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使油墨头运动至第一位置时,使刮片的顶部部分与喷嘴表面靠接,以收集附着在油墨头喷嘴表面上的油墨,同时刮墨件作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运动,而当油墨头运动至第二部分时,刮片的顶部部分不与喷嘴表面靠接,同时所述刮墨件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运动。
可还设置一个清洁机构,以便在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处清洁刮墨件。在刮墨件进行第三操作时,清洁机构与刮片的顶部部分靠接,以清洁刮片。清洁机构包括一个清洁部分以及一个油墨去除部分,清洁部分用于在清洁部分与刮片的顶部部分相抵靠时,接收附着在刮片上的油墨,油墨去除部分用于除去在清洁部分接收的油墨。清洁部分可包括一个凸起,当刮墨件进行第三操作时,所述凸起面向刮片的顶部部分。所述油墨去除部分形成有一个倾斜表面,该表面从所述凸起向往复运动中第二半个部分中的终止点向下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一个打印机主体,一个头部装置,一个恢复机构。头部装置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上并具有一个形成有多个油墨腔的油墨头。油墨头具有一个喷嘴表面,该喷嘴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分别以流体方式与多个油墨腔中相应的油墨腔相连。恢复机构用于清洁油墨头的喷嘴表面。恢复机构相对于喷嘴表面运动。即,恢复机构或喷嘴表面,或者两者可相对于彼此运动。恢复机构包括一个刮墨件,一个刮墨件固定件,以及一个存储机构。刮墨件由一种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与喷嘴表面接触的顶部部分。在刮墨件相对于喷嘴表面运动同时接触喷嘴表面时,刮墨件能够刮擦喷嘴表面。刮墨件固定件用于支承刮墨件。设置一个存储机构,以便在刮墨件和刮墨件固定件之间的间隙中,存储通过刮墨件从喷嘴表面除去的油墨。在刮墨件中形成有多个槽,这些槽用于使附着在刮墨件顶部部分上的油墨朝间隙运动。利用上述喷墨打印机,可不通过一个马达,而是通过其它驱动源驱动刮墨件。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说明,将能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其中:
图1为透视图,其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一部分内部结构;
图2剖面图,其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
图3为框图,其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控制***;
图4为示意图,其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油墨通道;
图5(a)为显示一个头部装置的剖面图;
图5(b)为剖面图,其显示了其上安装有图5(a)所示的头部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图5(c)为显示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上的头部装置的剖面图;
图6为显示头部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7为说明清洁和冲洗操作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8为显示油墨循环装置的平面图;
图9(a)和9(b)显示了一个缓冲清洁泵;
图10(a)~10(d)显示了所述缓冲清洁泵的转子;
图11(a)~11(c)显示了一个凸轮齿轮;
图12显示了一个缓冲清洁泵;
图13(a)~13(c)显示了一个刮墨件;
图14(a)~14(e)显示了刮墨件的刮片;
图15(a)~15(c)显示了刮墨件的刮片;
图16(a)为说明缓冲清洁泵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6(b)为说明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7为说明缓冲清洁泵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8(a)为显示在位置(1)处的凸轮齿轮;
图18(b)为显示在等待位置处的刮墨件;
图19(a)和19(b)为说明刮墨件操作的示意图;
图20(a)显示了为在位置(2)处的凸轮齿轮;
图20(b)显示了在刮擦结束位置处的刮墨件;
图21(a)显示了在位置(3)处的凸轮齿轮;
图21(b)为显示在刮墨件清洁等待位置处的刮墨件;
图22(a)和22(b)为说明刮墨件操作的示意图;
图23(a)显示了从位置(3)进一步转动的凸轮齿轮;
图23(b)显示了当凸轮齿轮处于图23(a)所示的位置时的刮墨件;
图24(a)显示了在位置(4)处的凸轮齿轮;
图24(b)显示了在刮墨件清洁结束位置处的刮墨件;
图25(a)显示了从位置(4)进一步转动的凸轮齿轮;
图25(b)显示了在凸轮齿轮处于图25(a)所示位置时的刮墨件;
图26(a)显示了从图25(a)位置进一步转动的凸轮齿轮;
图26(b)显示了在凸轮齿轮处于图26(a)所示位置时的刮墨件;
图27(a)显示了从图26(a)中的位置进一步转动的凸轮齿轮;
图27(b)显示了在凸轮齿轮处于图27(a)所示位置时的刮墨件;
图28(a)显示了在泵齿轮与行星齿轮分离处的凸轮齿轮;
图28(b)显示了在凸轮齿轮处于图28(a)所示位置时的刮墨件;
图29(a)显示了缓冲清洁泵和刮墨件的驱动图表;
图29(b)显示了当刮墨件工作时的马达速度控制图;
图29(c)显示了在进行抽吸清洁时,在缓冲清洁泵工作时的马达速度控制图;
图29(d)显示了在进行抽吸清洁时,在缓冲清洁泵工作时的马达速度控制图;
图30(a)~图30(c)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1(a)~图31(c)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2(a)~图32(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3(a)~图33(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4(a)~图34(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5(a)~图35(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6(a)~图36(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7(a)~图37(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8(a)~图38(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9(a)~图39(d)为说明凸轮齿轮和刮墨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图1为透视图,其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一部分内部结构。假定喷墨打印机设置在使用方向上,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了术语“向上”、“向下”、“上侧”、“下侧”、“上方”、“下方”、“在下方”等。喷墨头40向下朝一张水平固定在喷墨头40下方的打印纸P喷射墨滴。
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一个压印滚筒2,该压印滚筒可沿箭头F6所示的方向、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根据压印滚筒2的转动,以箭头F2所示的方向输送打印纸P。在压印滚筒2的附近且平行于该滚筒设置一根滑行杆3。打印纸P通过压印滚筒2和滑行杆3之间的空间。其上安装有喷墨头40的滑座4可滑动地支承在滑动杆3上。在滑行杆3一侧附近设置一个滑座马达5。将一个皮带轮6a牢固地固定至滑座马达5的驱动轴上。将另一个皮带轮6b牢固地设置在滑行杆3的另一侧附近。在两个皮带轮6a和6b之间,张紧设置一根循环带7。将滑座4固定在循环带7上,以便滑座4根据滑座马达5的转动、可滑动地沿箭头F7和F8所示的方向沿滑行杆3往复运动。
喷墨头40包括一个用于喷射黑墨的黑墨喷墨头41,一个用于喷射黄墨的黄墨喷墨头42,一个用于喷射蓝绿色墨的蓝绿色墨喷墨头43以及一个用于喷射深红色墨的深红色墨喷墨头44。图2显示了黑墨喷墨头41的详细结构。其它的喷墨头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所示,喷墨头41包括一个致动器41a和一根歧管30。致动器41a形状为矩形并且由如压电陶瓷这样的可变形材料制成,以便喷出黑墨滴。如图所示,致动器41a的一个表面形成有多个油墨腔41b以及多个虚拟油墨腔41c,这些油墨腔以预定间隔彼此平行设置,每一油墨腔均沿喷射方向延伸。
每一油墨腔41b均在一端具有一个与歧管30流体连通的进墨口,而另一端与一喷嘴41d流体连通。油墨腔41b还设有一个电极(未示出),其用于通过喷嘴41d、从油墨腔41b喷出墨滴。
参见图1,在超出打印纸P上的可打印范围的位置处,超出压印滚筒2的一端设置一个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吸墨垫8。吸墨垫8用于在冲洗时,吸收由喷墨头41~44喷出的油墨。进行冲洗的目的在于排出油墨中所含的气泡。当在抽吸清洁期间打开抽吸盖61时,气泡经喷嘴进入。冲洗还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以便维持喷墨能力,但是由于在喷嘴中的油墨会变干,因此会造成浪费。
超过压印滚筒2与吸墨垫8相对的相对端,另外在超出打印纸P上的可打印范围的位置处设置一个清洁装置60。清洁装置60用于使喷射状况不良或根本不能喷射的喷墨头40恢复至良好的喷射状态。清洁装置60包括抽吸盖61。在喷墨头40到达清洁位置时,该抽吸盖61面对喷墨头40。此时,凸轮62的转动以图1中箭头3所示的方向使抽吸盖61伸出,以便可选择地覆盖喷墨头41~44的喷嘴表面。驱动一个抽吸泵63,以在抽吸盖61中产生负压,从而从喷嘴抽吸不良的油墨(包括来自喷墨头41~44的油墨腔的气泡),以便使喷墨头恢复至能适当工作的状态。
在抽吸盖61更靠近压印滚筒2的一侧设置一个刮墨件65。刮墨件65用于刮除粘附在已接受抽吸清洁处理的喷墨头41~44的喷嘴表面的油墨和异物。在每一喷墨头处完成了抽吸清洁后,使喷墨头40移动至刮除位置。接着,刮墨件65沿箭头F4所示的方向伸出,并且当喷墨头朝记录区运动时,能够刮拭喷墨头41~44的喷嘴表面。结果,从喷嘴表面刮除油墨及类似物,以便打印纸P的记录表面将不被过量的油墨污染。
在抽吸盖61远离压印滚筒2的另一侧设置一个盖69。在喷墨头40返回至其原始位置后,盖69能够覆盖喷墨头40中的头部41~44的喷嘴表面。当喷墨头40返回至其原始位置时,盖69沿箭头F5所示的方向伸出,并且覆盖了所述头部41~44的喷嘴表面。这样便能防止在不使用打印机时,头部41~44中的油墨变干。
下面,将参照图3的框图说明打印机的主控制***。如图3所示,所述打印机包括一个CPU70以及一个门阵列(G/A)73。CPU70用于控制打印机中各个部件,门阵列73通过一个接口72接收由主机71传送的打印数据,并且进行打印数据的处理控制。CPU70包括以一个内部计时器T,该计时器用于测量在喷墨头40上进行维护的时间。使一ROM74和一RAM75与CPU70和门阵列73相连。ROM74能够存储操作程序,大量在冲洗期间将执行的喷射,以及其它预先设定的数据。RAM75暂时存储门阵列73已从主机71接收的打印数据。
使CPU70连接至一个纸张传感器76,一个原点传感器77,一块操作板81以及不同的马达驱动器。纸张传感器76用于探测打印纸P的有无。原点传感器77用于探测喷墨头40是否处于原点位置处。马达驱动器78用于驱动滑座马达5。马达驱动器80用于驱动用以使压印滚筒2转动的送纸马达79。马达驱动器89a和89b用于分别驱动供墨马达88a和88b。在该实施例中,缓冲清洁泵51和抽吸泵63(参见图3)具有通过转换供墨马达88a的转动方向可选择地被驱动的结构。通过供墨马达88b驱动一供墨泵13(参见图3)。供墨马达88a和88b能够以上述方式供给和循环黑色,黄色,蓝绿色和深红色油墨。
操作板81用于将各种信号输入CPU70。将一图像存储器82与门阵列73相连。图像存储器82用于暂时存储从主机71接收的打印数据作为图像数据。头部驱动器IC 210根据从门阵列73输出的打印数据84,转印时钟85以及打印时钟86驱动喷墨头40。
图4显示了喷墨打印机的油墨通道的结构。墨盒10可拆卸地固定至喷墨打印机主体1上并且含有预定量的油墨。墨盒10以流体方式、通过一根第一供给管11,一个供墨泵13,一个后面描述的第三接头18,以及一个第二供给管19与一个子贮存器12相连。第一和第二供给管11和19均由柔性材料制成。墨盒10和子贮存器12起到后文所述的喷墨头40的供墨源的作用。
供墨泵13为传统已知的管泵。泵13包括以一根柔性且具有弹性的管件13a,多个用于局部压迫管件13a的加压件13b(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加压件),一个用于沿周向支承加压件13b的转子13c以及一根与供墨马达88b相连的马达轴13d。马达轴13d使转子13c转动。根据转子13c的转动,管件13a中通过加压件13b压迫的部分沿箭头r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由墨盒产生的墨流朝子贮存器12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管件13a绕转子13c超过180度或更大,并且在转子13c的径向相对位置处设有两个加压件13b,因此,至少一个加压件13b始终与管件13a压接在一起。因此,当供墨泵13停止时,加压件13b中断油墨的流动。
除了供墨泵13以外,油墨通道结构还包括另外两个泵,一个后文所述的缓冲清洁泵51以及一个抽吸泵63。缓冲清洁泵51以及抽吸泵具有与供墨泵13的相同的结构。如前面所述的那样,使这些泵的供墨马达88a与CPU70相连。
子贮存器12具有一个经一根排气管15通向大气的上部开口。存储在子贮存器12中的油墨通过一第三柔性供给管14,一后文所述的第一接头部分16以及一第二接头部分17被供给至一缓冲贮存器20。将在缓冲贮存器20中的油墨供给至一根歧管30,并且使歧管30中的油墨又分布至形成在喷墨头40中的多个喷墨通道。可选择地将压力施加至油墨腔中的油墨上,以便从相应的喷嘴喷射出墨滴,以形成理想的点图。
在缓冲贮存器20的上侧空间中的空气进入油墨中。因此,经第二接头部分17,第一接头部分16,缓冲清洁管50,缓冲清洁泵51,第三接头18以及第二供给管19将具有气泡的油墨循环至子贮存器12。
缓冲清洁泵51与缓冲清洁管50流体相连,并且形成带有气泡的油墨流。缓冲清洁泵51包括一个具有柔性和弹性的管件51a,多个用于局部压迫管件51a的加压件13b(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一个用于沿周向支承多个加压件13b的转子51c,以及一根可选择地与供墨马达88a相连的马达轴51d。马达轴51d使转子51c转动。根据转子51c的转动,在由加压件51b压迫的管件51a上的部分沿箭头r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由缓冲贮存器20产生的墨流朝子贮存器12流动。
第三接头18形成有一个第一入口18a,一个第二入口18b以及一个出口18c。经第一入口18a,将从供墨泵13流出的油墨引入第三接头18内。经第二入口18b,将由缓冲清洁泵51产生的油墨和/或空气引入第三接头18内。混合来自第一和第二入口18a和18b的油墨和/或空气流,并且经出口18c将其供给至子贮存器12。出口18c通过第二供给管19与子贮存器12流体相连。
子贮存器12具有一个底部,该底部形成有一个与第二供给管19相连的油墨入口;和一个与第二供给管14相连的油墨出口。利用这种结构,来自墨盒10的新鲜油墨不会从升起的位置处落下,反而在不产生气泡并且不使空气与油墨混合的情况下,将新鲜油墨引入子贮存器12内。只要混合空气的油墨和/或在缓冲清洁泵51中混合有气泡的油墨经输入口进入子贮存器12内,空气和/或气泡便会向上运动,结果在子贮存器12中的油墨不包含空气或气泡。从输出口、经第三供给管14将子贮存器12中的油墨供给至缓冲贮存器20。
在某些情况下,即包括在打印或冲洗时喷墨头40喷射出墨滴之时,在抽吸泵63进行抽吸清洁之时,以及在刮墨件65刮除附着在喷墨头40上的油墨之时,缓冲清洁泵51均会停止其泵送操作。当缓冲清洁泵51停止时,至少一个加压件51b关闭所述通道以便将缓冲贮存器20保持在密封条件下。由于喷墨头40和子贮存器12之间在高度上存在差异,因此,施加至喷墨头40上的压力保持负压。
图5(a)~5(c)和6为剖面图,它们显示了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主体1上的头部装置9的结构。图5(a)为显示头部装置9的剖面图。图5(b)为显示喷墨打印机主体1的结构,所述头部装置9安装在该喷墨打印机主体1上。图5(c)为剖面图,其显示了安装至喷墨打印机主体1上的头部装置9。图6为显示头部装置9的放大剖面图。
头部装置9包括第二接头部分17,缓冲贮存器20,歧管30以及喷墨头40,所有这些部件均由一上侧壳体9a和一下侧壳体9b支承。为了美观,将盖9e固定至上侧壳体9a的上表面。
缓冲贮存器20由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限定,这两个壳体均通过注模、利用复合树脂材料制成。第一壳体21包括一个顶壁以及多个侧壁,并且下侧是开放的。第二壳体22的位置朝向第一壳体21中开放的下侧,并密封了该开放的下侧,形成了缓冲贮存器20的底壁。在第一壳体21的顶壁中形成有一空心管状壁23。所述空心管状壁23竖直延伸且从缓冲贮存器20向上伸出并向下伸入缓冲贮存器20内。作为空心管状壁23下端的油墨输入口23b设置在第二壳体22内表面附近。一根输入管54与空心管状壁23连接。设置该输入管54,以便经第三供给管14,将从子贮存器12供给的油墨引入缓冲贮存器20。
利用这种结构,将从子贮存器12供给的油墨供给至位于缓冲贮存器20底部附近的缓冲贮存器20内,从而能够防止油墨从一定高度落下以及形成气泡。特别是,当油墨输入口23b浸入油墨之下时,油墨的引入几乎不会引起紊流,如产生气泡。
将歧管30设置在缓冲贮存器20下方。歧管30用于向喷墨头40的油墨腔提供油墨。在形成了缓冲贮存器20底部的第二壳体22中形成一个供墨口24。供墨口24上形成一根供给管25,从而向下伸出。形成了一根输入管33,以便在对应于供给管25的位置处从歧管30的上侧伸出。在第二壳体22上设置一个过滤器26,以便覆盖供墨口24。即,过滤器26,供墨口24,供给管25和输入管33构成了一个用于将油墨从缓冲贮存器20供给至歧管30的供墨通道。
缓冲贮存器20的第一壳体21的顶壁21a形成了弯曲表面或形成有与一假想水平延伸平面相交的倾斜面。在顶壁21a的最上部形成有一个流出口52。使一根流出管53与流出口52相连。流出管53用于除去混合有空气和气泡的油墨并将所述油墨送回缓冲清洁管50。
即,在油墨中产生的气泡聚集在缓冲贮存器20顶壁21a的最上部,并且经流出口52、从缓冲贮存器20排出。与其相反,在良好状态下的油墨(即没有任何气泡)聚集在缓冲贮存器20底部表面的附近并且经过滤器26向下被供给至歧管30。因此,仅将在良好状态下的油墨(即没有任何气泡或外界物质)供给至喷墨头40。
如图5(a)所示,第二接头部分17由一个输入接头17a,一个输出接头17b以及一个接头盖17c构成。使输入接头17a与输入管54相连。使输出接头17b与流出管53相连。接头盖17c支承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在附图中,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沿垂直于图5(a)纸张表面的方向对准。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以大致圆柱形状构成,并且从一假想垂直线倾斜大约35~55度。因此,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的开口构成了与一假想水平面相交的假想平面。另外,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包括一个内部过滤器17f。
下侧壳体9b包括一个倾斜面9c,在该处设有第二接头部分17。在倾斜面9c上形成一个竖直延伸的孔9d。由于接头盖17c面向倾斜面9c,因此,应将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的开口设置在面向孔9d的位置处。另外,孔9d的下端以及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的开口的下端设置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位置处。
因此,即使在使头部装置9与滑座4分离时,油墨从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的开口的端部滴下,滴落的油墨也将会落在位于孔9d下方的倾斜面9c上,并且会聚集在下侧壳体9b中。另外,设置在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的过滤器17f由油墨润湿。因此,在从滑座4上拆除头部装置9时,空气也不会进入输入管54或流出管53。即使来自输入管54或流出管53的油墨经输入接头17a和输出接头17b的开口漏出,过滤器17f也能充分防止油墨泄漏。
向滑座4提供第一接头部分16。第一接头部分16由一与输入接头17a相连的供给接头16a,一与输出接头17b相连的循环接头16b以及一个安装部分16c构成。安装部分16c支承了供给接头16a和循环接头16b,并且还支承了头部装置9。如图4所示,使供给接头16a与第三供给管14相连。使循环接头16b与缓冲清洁管50相连。
因此,通过将头部装置9安装在安装部分16c上,输入接头17a与供给接头16a相连,输出接头17b与循环接头16b相连。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油墨循环路径。
当传感器12a探测到子贮存器12中的油墨量达到或低于某一固定量时,供墨泵13起动,以将油墨从墨盒10供给至子贮存器12内,直至预定量的油墨已聚集在子贮存器12中。这种操作独立于缓冲清洁泵51,抽吸泵63以及喷墨头40的操作进行。供墨泵13由一种上述已知的传统管泵构成,或以电方式或电磁方式控制,或者采用了这样的机械结构,即:转子13c仅沿箭头r1所示的方向转动,即,转子13c不能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无论供墨泵13是工作还是停止,油墨的流动均不会沿朝墨盒10的相反方向运动。
为了用油墨填充缓冲贮存器20以及喷墨头40,CPU70控制抽吸盖61密封喷墨头40中所有的喷嘴,并控制缓冲清洁泵51进行操作。结果,在缓冲贮存器20内产生负压,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来自子贮存器12的油墨引入缓冲贮存器20内。当在油墨已在缓冲贮存器20中聚集达到在供墨口24上方的足够高度之后,在CPU70的控制下驱动抽吸泵63时,缓冲贮存器20中的油墨将会由供墨口24填充打印头40的所有喷射通道,结果,在缓冲贮存器20已除去所有气泡的油墨被供给至喷墨头40,以便气泡不会进入喷墨头40的喷射通道。
在不同情况期间,均可停止缓冲清洁泵51的操作,以便关闭通过缓冲清洁管50的通道,从而使缓冲贮存器20处于密封状态。这些不同的情况包括如在打印和冲洗操作期间进行的喷墨头40的喷墨操作,且还包括由抽吸泵63进行的抽吸清洁以及由刮墨件65进行的刮墨操作。结果,在喷墨头40和子贮存器12之间高度的差异保持了喷墨头40内的负压。当从喷墨头40喷射出油墨时,以补充所消耗的油墨的量,将油墨从子贮存器12供给至缓冲贮存器20。
此时,油墨输入口23b与形成了缓冲贮存器20底部表面的第二二壳体22的表面相邻,并且向上通向油墨,因此,假设在油墨从上方向下涌到油墨表面上并与该油墨表面碰撞的情况下,由油墨输入口23b供给的油墨也不会产生泡沫或由空气填充。
周期性或在选定时刻,抽吸盖61能够在密封条件下覆盖喷墨头4的喷射开孔,并且以预定的持续时间驱动缓冲清洁泵51。由此,经输入口52能够排放已聚集在缓冲贮存器20上部的任何空气或气泡。因此,能够有效地除去已聚集在缓冲贮存器20上部的任何气泡。另外,与油墨一起将在第三供给管14中产生的气泡引入缓冲贮存器20内,以便可以使气泡与油墨分离并且以上述方式除去气泡。
以与供墨泵13相同的方式,缓冲清洁泵51具有转子51c仅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或被驱动转动的结构。因此,无论缓冲清洁泵51是否被驱动,油墨或空气均不会向后朝缓冲贮存器20流动。
以此方式,缓冲清洁泵51能够进行子贮存器12和缓冲贮存器20之间的油墨循环,以便无需使用阀机构或其它复杂的机构,就能够始终对喷墨头40供给不带有气泡的清洁油墨。此处,缓冲清洁泵51沿在缓冲贮存器20中产生负压的方向工作。因此,即使每一单位时间所循环的油墨的量增大而迅速进行油墨的循环,油墨也不会从喷墨头40的喷嘴泄漏。
通过油墨循环路径的油墨循环不是通过阀的操作而是通过由一管泵构成的缓冲清洁泵51的操作转换的,其中,所述缓冲清洁泵不能反向操作。因此,通过缓冲清洁泵51进行的转换操作将不会引起可能破坏打印头的喷嘴处的新月形状的油墨压力的波动。
应强调的是:在抽吸清洁操作(如后文所述)之前,或以一定的周期例如在经历了较长时间后(如一个星期一次)、或在已经历了较短时间后(如打印预定量纸张所需的时间),均可直接进行缓冲清洁泵51的上述驱动。如果周期性地进行工作,则可根据室温调节定时。油墨循环路径的各种管由气体可透过的材料制成。当打印机长时间未工作时,气体能够穿过所述管,以致在整个油墨循环路径中产生气泡。在这种情况下,可循环大量油墨,以便由第三供给管14和头部装置9产生的气泡聚集在子贮存器12的上部,并且能够从第三供给管14和头部装置9除去这些气泡。
下面,将参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在抽吸清洁和冲洗期间由CPU70进行的控制操作。
可在各种情况下开始抽吸清洁操作。例如,可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进行抽吸清洁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在打印操作之前未使用的持续时间,即根据由CPU70的定时器T测得的持续时间来改变抽吸清洁。另外,在更换了墨盒之后,可进行抽吸清洁,以便利用抽吸泵63,将油墨从新的墨盒中抽入所述头部内。作为可选择的方案,当使用者在发现出现不良的喷墨而按压一操作键时,便可进行抽吸清洁操作。
当以上述方式自动或可选择地输出抽吸清洁命令的信号(S100),随后使喷墨头40移动至面向抽吸盖61的清洁位置(S110)。随后,驱动抽吸盖61覆盖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在缓冲清洁泵51停止之后,驱动抽吸泵63,以从喷墨头40的喷嘴中抽吸油墨(S120)。这种抽吸清洁操作能够从喷墨头40的油墨腔中抽出包含气泡的不良油墨。
当完成抽吸清洁操作时,使喷墨头40经刮墨位置移动至冲洗位置(S130)。在该操作期间,缓冲清洁泵51保持关闭。当喷墨头40运动通过刮墨位置时,刮墨件65能够对喷嘴表面进行刮墨。随后,通过从油墨腔朝吸墨垫8喷射油墨来进行冲洗(S140)。在冲洗期间,缓冲清洁泵51关闭。冲洗操作能够可靠地喷射油墨以及在抽吸清洁期间进入油墨腔的任何气泡。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缓冲清洁泵51和刮墨件65的操作。
图8为显示油墨循环装置的平面图,所述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在打印机主体1中实现油墨循环的结构。
如图8所示,将一行星齿轮机构57安装在一泵装置框架55内,所述泵装置框架55具有供墨泵13,第三接头18,第二供给管19,子贮存器12,第三供给管14,缓冲清洁管50,缓冲清洁泵51,马达轴齿轮56,抽吸泵63以及刮墨件65。
根据本实施例,缓冲清洁泵51和抽吸泵63具有通过转换图3所示的单一供墨马达88a的转动方向而被选择驱动的结构。即,行星齿轮机构57根据转动方向,将驱动力从马达轴齿轮56传递至缓冲清洁泵51或抽吸泵。马达轴齿轮56和行星齿轮机构57设置在泵装置框架55中。将马达轴齿轮56固定至供墨马达88a的驱动轴上。另外,供墨泵13由供墨马达88b驱动。
图9(a)~12为显示用于驱动缓冲清洁泵51和刮墨件65的驱动机构的视图。
如在图10(a)中能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转子51c由合成树脂整体制成并且包括一个泵齿轮90,一个板状凸缘部分92,以及一个圆柱形部分96。泵齿轮90在其外周的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形成有齿轮齿。即,泵齿轮90在其外周的一部分由一无齿部分91形成。圆柱形部分96与泵齿轮90和板状凸缘部分92同轴并且与泵齿轮90和板状凸缘部分92连接在一起。
如图10(b)所示,泵齿轮90在圆柱形部分96的外侧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环状槽93,95。第一和第二环状槽93,95均由以泵齿轮90的转动中央轴线为中心的相同半径形成圆弧形状。使第一和第二环状槽93,95面向泵齿轮90的转动中央轴线,并且第一环状槽93的一个端部93c与以泵齿轮90的转动中央轴线为中心的第二环状槽95的一个端部95b对称。
凸缘92为以泵齿轮90的转动中央轴线为中心的大致盘状件。凸缘部分92包括两个第五凸起99,它们在对应于第一环状槽93的端部93c和第二环状槽95的端部95b的位置处、对称地设置为以转动中央轴线为中心。如图10(a)所示,凸缘部分92也包括两个圆弧状无齿部分92a,它们设置在对应于第一环状槽93的另一端93a和第二环状槽95的另一端95a的位置处。圆弧状无齿部分92a具有略大于加压件51b半径的半径。
在泵齿轮90和凸缘部分92之间设有两个加压件51b,这两个加压件均由圆柱形滚筒状部件制成。通过第一和第二环状槽93,95安装形成在加压件51b两端的中央轴的一端。加压件51b的中央轴的另一端靠在凸缘92的外周。同样,一对第五凸起99形成在凸缘部分92的外周。所述第五凸起99随转子51c的转动而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并且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推动加压件51b的中央轴,以便加压件51b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
弹性支承件94设置在第一环状槽93处,以便其伸入第一环状槽93内。同样,弹性支承件94设置在第二环状槽95处,以便其伸入第二环状槽95内。
弹性支承件94,第一环状槽93以及第二环状槽95有助于缓冲清洁泵51的组装和运输。即,组装加压件51b的人员首先使加压件51b与凸缘92的无齿部分92a,位于第一环状槽93另一端93a处的一个加压件51b的中央轴以及在第二环状槽95另一端95a的另一加压件51b的中央轴对准。接着,该人员使一个加压件51b的中央轴朝第二环状槽95的端部95b运动,并使另一加压件51b的中央轴朝第一环状槽93的端部93c运动,且运动通过弹性支承部分94。随后,在加压件51b中的一根中央轴越过弹性支承部分94以及在第二环状槽95的端部95b处的另一根中央轴后,该人员立刻使该第一根中央轴定位。在运输打印机1时,使管件51a不被加压件51b压迫。即,不必关心:在运走打印机之后,在打印机1实际售出和使用之前经历了多少时间。如果通过加压件51b,长时间使柔性管件材料51a保持在夹紧状态下,则管件51a可能会产生永久的变形。因此,在由工厂运输时,应将加压件51b设定在不夹紧管件51a的状态下。
在实际使用打印机1并且沿箭头r2的方向使转子51c转动时,加压件51b靠在管件51a上,以便产生阻力。所述阻力会使加压件51b的中央轴运动至靠在第五凸起99上并且沿箭头r2所示的方向使加压件51b转动。
泵齿轮90还设有第一和第二凸起97,98,这些凸起以相反的方向从凸缘92伸出。
凸轮齿轮58由一种合成树脂整体形成。齿轮齿58a形成在凸轮齿轮58的外周。齿轮齿58a的节圆半径与转子51的泵齿轮90相同。凸轮齿轮58在一侧包括一个能够与第一凸起97相邻接的第三凸起58d,一个能够与第二凸起98相邻接的第四凸起58e,在另一侧包括一个用于驱动刮墨件65的凸轮槽58c。凸轮槽58c设有一个槽口58k。
凸轮齿轮58还形成有一个用于探测转动的原始位置的缺口部分58f,以及在缺口部分58f两侧的第一边缘58g和第二边缘58h。第一边缘58g形成有一比较平缓的坡面,而第二边缘58h则形成有一比较陡的斜面。
通过设有第一凸起97和第二凸起98的表面固定转子51c和凸轮齿轮58,该表面面向并重叠在设有第三凸起58d和第四凸起58e的表面上。同轴支承齿轮齿58a和泵齿轮90,以便在由行星齿轮59邻接时,它们能够同步或交替与行星齿轮59啮合。
图13(a)~15(c)显示了刮墨件65的结构。刮墨件65由一橡胶刮片65a和一刮片固定件65f构成。
如在图14(a)~14(e)所示,橡胶刮片65a由一块由合成橡胶制成的整体板形成,且具有与一较薄部分65b相连的较厚主要部分65d。较薄部分65b的顶部具有一个形成为尖端的顶部部分65c。
较薄部分65b的侧面与主要部分65d的侧面平齐,在该平齐侧面中形成有槽65e。槽65e平行于竖直方向、穿过主要部分65d形成于距顶部部分65c几毫米的位置处。主要部分65d形成有一个固定孔65s,以便相对于刮片固定件65f固定和支承。
如图15(a)~15(c)所示,刮片固定件65f包括彼此被平行支承的一个前壁65h和一个后壁65g,一根形成于前壁65h和后壁65g下方的转动轴65k,以及一个设置在转动轴65k下方的致动器65m。
将橡胶刮片65a***于前壁65h和后壁65g之间,以便橡胶刮片65a的侧壁面向前壁65h。一个从前壁65h朝后壁65g伸出的固定部分65t进入固定孔65s内并将橡胶刮片65a支承在刮片固定件65f上。
前壁65h略高于后壁65g。另外,当橡胶刮片65a支承在前壁65h和后壁65g之间时,至少一毫米的较薄部分65b(即从顶部部分65c起)延伸高出后壁65g。用于通过毛细作用支承油墨的油墨保持部分65v(参见图13(c))形成于前壁65h和橡胶刮片65a彼此接触的位置之间。油墨保持部分65v能够防止油墨泄漏。油墨保持部分65v由能够通过毛细作用支承油墨并且能够防止泄漏的空间形成,并且最好包括一个设置在该空间中的能够吸收油墨的多孔件(如活性炭或海绵),或一层或多层薄膜材料。
如图15(b)所示,在与后壁65g相对的侧面,在前壁65h中形成一个钩子65p。将弹簧66一端固定在钩子65p上,另一端固定在泵装置框架55上。弹簧66拉动钩子65p,以便沿弹簧拉动的方向推动刮墨件65在转动轴65k上方的部分。致动器65m设置在刮片固定件65与钩子65p相对的端部,并且转动轴65k夹在它们之间。将转动轴65k可转动地支承在泵装置框架55上。沿与弹簧拉动钩子65p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致动器65m。
如图16(a)所示,将一个设置在连杆64一端的销64a装入凸轮槽58c内。销64a和凸轮槽58c的操作能驱动刮墨件65,往复从图20(b)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21(b)所示的位置处,并随后返回图20(b)所示的位置。与上述不同的是,图21(b)所示的位置为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和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而图20(b)所示的位置为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和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起始点。
如在后面描述的那样,刮墨刮片65由形成在凸轮齿轮58中的凸轮槽58c驱动。凸轮齿轮58的转动使凸轮槽58c转动。连杆64与凸轮槽58c的形状相关地前后摆动。连杆64的摆动传递至致动器65m,以便刮墨件65以转动轴65k为中心前后摆动。当如图16(a)所示,设置在连杆64一端的销64a同与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同心的凸轮槽58c的弧形部分接合并且凸轮齿轮58的无齿部分91面向行星齿轮59时,刮墨件65处于停止状态下。另外,驱动刮墨件65,以便在销64a在凸轮槽58c中向更靠近中央转动轴的位置运动时,顶部部分65c如图16(b)所示,向左和向右运动。
即,如图11(a)至11(c)所示,可以将凸轮槽58c分为七个不同的部分(a)~(g)。凸轮槽58c中离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最远的部分使刮墨件65向左运动,如图19(a)所示,该图显示了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相反,凸轮槽58c中靠近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的部分使刮墨件65向右运动,如图19(b)所示,该图显示了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起始点。
凸轮部分(a)为与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同心设置的较长弧形部分,并且最靠近凸轮齿轮58的外周设置。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a)处时,即使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销64a的位置也不会相对于凸轮齿轮58的中央转动轴改变。因此,刮墨件65保持停止在等待位置处。
凸轮部分(b)比凸轮部分(a)更靠近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b)并且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时,销64a运动更靠近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从而使刮墨件65向右运动,如图19(b)所示,即,向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起始点运动。
凸轮部分(c)为较短的部分,其最靠近转动中央轴并且与转动中央轴同心。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c)时,即使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销64a相对于靠近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的位置也不会改变。因此,刮墨件65a将保持静止。
凸轮部分(d)连接了凸轮部分(c)和凸轮部分(e),所述凸轮部分(c)为靠近转动中央轴的部分,而凸轮部分(e)为离转动中央轴最远的凸轮部分。因此,当销64a通过凸轮部分(d)时,刮墨件65作最大的运动。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d)处并且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时,销64a与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分离。因此,如图19(a)所示,刮墨件65向左,即,向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运动。
凸轮部分(e)为较短的凸轮部分,其离转动中央轴最远并且与转动中央轴同心。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e)时,即使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销64a相对于凸轮齿轮58a的转动中央轴的位置也不会改变。因此,刮墨件65a将保持静止。
凸轮部分(f)从凸轮部分(e)运动以更靠近转动中央轴。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f)并且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时,销64a接近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以便刮墨件65向右运动,如图19(b)所示,即,向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起始点运动。
凸轮部分(g)将凸轮部分(f)的端部与凸轮部分(a)的端部连接。当销64a位于凸轮部分(g)并且凸轮齿轮58以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时,销64a与凸轮齿轮58a的转动中央轴分离。因此,刮墨件65向左运动,如图19(a)所示,即,向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运动。
另外,如图16(a)和16(b)所示,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内。同样,使致动器65m与连杆64从设有销64a的端部伸出的另一端64b接合。
刮片清洁器67设置在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以及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刮片清洁器67用于清洁附着在橡胶刮片65a的顶部部分65c的油墨。应强调的是:将图16所示的橡胶刮片65a的位置(即在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期间,橡胶刮片65a的顶部部分65c刚超出刮片清洁器67的位置)称为等待位置。
刮墨件65的顶部部分65c能够从图19(a)所示的等待位置向图19(b)所示的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刮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结果,如图19(a)所示,附着在喷墨头40喷嘴表面的油墨会附着在最靠近前壁65h的顶部部分65c的表面。附着的油墨向橡胶刮片65a和前壁65h之间的空间运动并且通过毛细作用保持在油墨保持部分65v上。与刚完成刮擦操作后相比,能够减少油墨附着在顶部部分65c上的量。
后壁65g具有一定高度,较薄的部分65b具有一定厚度和长度,它们是可调节的,以便当刮墨件65刮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时,能够在喷嘴表面上产生适当的靠接力。另外,前壁65h的高度应适合在不与喷嘴表面干涉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使附着在顶部部分65c上的油墨移动至油墨保持部分65v。
另外,如图19(b)所示,在刮墨件65从双点划线所示的等待位置向由实线所示的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运动期间,橡胶刮片65a的较薄部分65b在接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的同时弯曲。当较薄部分65b弯曲时,在较薄部分65b和前壁65h之间打开一定间隙。保持在前壁65h顶部附近的油墨向下流入该间隙内。
如图22(a)和22(b)所示,刮片清洁器67能够清洁刮片件65的顶部部分65c。
刮片清洁器67由一种合成树脂形成一整体件,其包括:一块顶板67a,一块后板67c,以及一盒状支承部分67d。顶板67a具有一个相对于一假想水平面倾斜的内表面。后板67c具有竖直向上的姿态并且与顶板67a相连。支承部分67d设置至后板67c的下部。凸起67b设置在顶板67a的顶部,即,设置在中央-左侧边缘处,如图19(a)和19(b)所示。如图19(a)和19(b)所示,凸起67b向下伸出,并且形成有一个钝头顶部。
图19(b)显示了在刮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之后的橡胶刮片65a。为便于理解,油墨如图所示,以过大的尺寸附着在橡胶刮片65a上。即使通过毛细作用,将油墨引入前壁65h和橡胶刮片65a之间,当使刮墨件65运动返回至图22(a)所示的位置时,橡胶刮片65a在顶部部分65c附近的表面仍会由附着的油墨润湿。为了从橡胶刮片65a在顶部部分65c附近的表面刮除所述油墨,使刮墨件65从图22(a)所示的位置运动至图22(b)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处。结果,橡胶刮片65a由油墨润湿的表面擦过在刮片清洁器67内表面处的凸起67b,从而能够清除附着在橡胶刮片65a的顶部部分65c的少量油墨。被清除的油墨沿顶板67a的内表面向下运动,所述顶板67a的内表面离开橡胶刮片65a的顶部部分65c向下倾斜,并且通过后板67c进一步向下运动至支承部分67d。
如图22(a)所示,支承部分67d形成有一个开口67f。沿后板67c向下流动的油墨经开口67f流至一吸收件(未示出)。取而代之,可以将一个例如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的吸收件设置在支承部分67d内。
下面,将对刮墨件65和缓冲清洁泵51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16(a)~29(d)显示了包括缓冲清洁泵51,凸轮齿轮58和刮墨件65的一个周期的操作。
图16(a)和16(b)显示了在位置(0)处的凸轮齿轮58和刮墨件65。在位置(0)处,凸轮齿轮58的齿58a与行星齿轮59的齿啮合。但是,在位置(0)处,泵齿轮90的无齿部分91面向行星齿轮59,因此泵齿轮90不会与行星齿轮59啮合。另外,在与凸轮齿轮58的中心同心的弧形部分中,使设置在连杆64一端的销64a接合在凸轮齿轮58的凸轮槽58c内。因此,在位置(0)处,当行星齿轮59沿由图16(a)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时,如图16(a)所示,仅凸轮齿轮5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泵齿轮90将不转动,因此,转子51c和加压件51b将不会转动。结果,缓冲清洁泵51将保持在停止位置处,即,与管件51a一起保持关闭,以便在缓冲清洁管50中不会产生墨流。另外,使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a)中,以便刮墨件65停止在等待位置。
在位置(0)处,即使喷墨头40运动至刮墨件65的上方,喷墨头10和刮墨件65也将不会彼此接触。当将刮擦喷墨头40时,使喷墨头40运动至刮擦位置,以便刮墨件65能够刮擦喷墨头40。
图17和18显示了在行星齿轮59使凸轮齿轮58从位置(0)处转动19.06度时,所进入的位置(1)。此时,原点传感器47的致动器抵靠在第二边缘58h上,从而探测凸轮齿轮58的原点。并且,在此状态下,不会将由行星齿轮59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泵齿轮90上,以便泵齿轮90保持静止。因此,缓冲清洁泵51保持在停止状态。如通过比较图16(a)和18(a)所能清楚理解的那样,在一与齿轮中心同心的弧形部分处,设置在连杆64一端的销64a保持接合在凸轮齿轮58的凸轮槽58c内。因此,刮墨件65保持在等待位置处。
图20(a)和20(b)显示了在凸轮齿轮58从位置(1)处转动62.73度时,所进入的位置(2)。行星齿轮59仅使凸轮齿轮58在位置(1)和(2)之间转动。泵齿轮90以相同的方位保持静止。从图18所示的位置(1)至图20所示的位置(2),销64a与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b)啮合。由于凸轮部分(b)接近凸轮齿轮58的中央轴,因此,接合在凸轮槽58c中的销64a接近中央轴,以便如图20(b)所示,连杆64的另一端64b向左摆动。刮墨件65的顶部部分65c从等待位置向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摆动。
如图19(b)所示,当刮墨件65从由图19(a)中点划线所示的等待位置向图19(b)中实线所示的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运动时,刮墨件65的顶部部分65c刮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刮擦操作将油墨从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输送至橡胶刮片65a,以便油墨附着在更靠近前壁65h的橡胶刮片65a表面上的橡胶刮片65a的顶部部分65c附近。通过槽65e将所述附着的油墨引入橡胶刮片65a和前壁65h之间,并且通过毛细作用将其保持在该处。
在位置(2)处,使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c)内。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c)为最靠近转动中央轴的部分,并且与转动中央轴同心。因此,在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处,能够稳定地支承刮墨件65,其中该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是第二半个部分的起始点。如后文将解释的那样,在该位置处,暂时停止供墨马达88a,并且使喷墨头40缩回至即使驱动刮墨件65往复运动也不会由刮墨件65的顶部部分65c接触喷墨头的位置处。
图21(a)和21(b)显示了在凸轮齿轮58从位置(2)转动71.59度时,所进入的位置(3)。与上述不同,位置(2)距作为原点位置的位置(1)134.32度。从位置(2)至位置(3),行星齿轮59的转动驱动仅使凸轮齿轮58转动并且泵齿轮90持续保持静止。从图20(a)和20(b)所示的位置(2)至图21(a)和21(b)所示的位置(3),使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d)中。由于凸轮部分(d)运动离开凸轮齿轮58的中央轴,因此,接合在凸轮槽58c中的销64a也运动离开凸轮齿轮58的中央轴,以便如图21(a)所示,连杆64的另一端64b向右转换。结果,刮墨件65的顶部部分65c从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起始点向终止点转换。此时,不接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的橡胶刮片65a的表面接触并越过刮片清洁器67的顶板67a的凸起67b并且运动进入图21(b)所示的位置(3)。
在位置(3)时,使销64a接合在凸轮部分(e)中。由于凸轮部分(e)与转动中央轴分离的最远并且与转动中央轴同心,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刮墨件65支承在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同样,刮墨件65抵靠在刮片清洁器67上。支承不接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的橡胶刮片65a的表面,以与刮片清洁器67接触。
图23(a)显示了从位置(3)转动54.55度(即从原点转动188.87度)的凸轮齿轮58。在该位置处,使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f)中,以便如图23(b)所示,刮片件65局部进入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内。在这一时间期间,如图22(b)所示,刮片清洁器67对与喷嘴表面接触的顶部部分65c进行清洁。
如果将能够保持油墨的薄膜、多孔件或其它部件***橡胶刮片65a和前壁65h之间的油墨保持部分65v内,则橡胶刮片65a的较薄部分65b从由图22(b)中实线所示的弯曲状态弹性地恢复至由图22(b)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保持在油墨保持部分65v内的油墨将不会溅出,其中,在所述由图22(b)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处,完成了刮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的过程。
当行星齿轮59的转动驱动使凸轮齿轮58从图23(a)所示的方位顺时针转动时,第三凸起58d抵靠在泵齿轮90(转子51c)的第一凸起97上。直至此时,泵齿轮90已保持静止。由于凸轮齿轮58第三凸起58d与第一凸起97之间的抵靠,因此,经第一凸起97,不仅将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传递至凸轮齿轮58,而且还会进一步传递至泵齿轮90。即,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转子51c)一起转动。结果,如图23(a)所示,加压件51b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缓冲清洁泵51开始在缓冲清洁管50中、从缓冲贮存器20向子贮存器12产生墨流。
图24(a)显示了在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使凸轮齿轮58以及泵齿轮90(转子51c)从图23(a)的方位转动8.87度(即从原点转动197.74度)时,所进入的位置(4)。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转子51c)一起从图23(a)的方位转动至图24(a)所示的位置(4)。即,缓冲清洁泵51工作并且销64a通过凸轮槽58c的转动朝凸轮齿轮58的转动中央轴略微运动。如图24(b)所示,刮墨件65的顶部65c完全运动至右侧,从而完成了刮墨件的清洁操作。
图25(a)显示了在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使凸轮齿轮58以及泵齿轮90从位置(4)转动81.58度(即从原点转动279.32度)后,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转子51c)的方位。在位置(4)至图25(a)所示的方位之间,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转子51c)均以与行星齿轮59啮合的方式转动。另外,刮墨件65返回至等待位置。
另外,在图25(a)所示的状态下,凸轮齿轮58的无齿部分58b面向行星齿轮59。与此相比,泵齿轮90与行星齿轮59啮合。结果,如图25(a)所示,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持续以顺时针方向使泵齿轮90(转子51c)和第一凸起转动。与此相比,不再将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传递至凸轮齿轮58,以便凸轮齿轮58不再如图25(a)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仅缓冲清洁泵51持续工作。
图26(a)显示了在凸轮齿轮58与行星齿轮59的啮合分离并且从图25的位置转动2.5度之后凸轮齿轮58的方位。如图26(b)所示,通过图8所示的弹簧66推动刮墨件65沿箭头g1的方向运动。转动轴65k将该推动力转换为沿箭头g2所示方向的致动器65的推动力。沿箭头g3方向的推动力作用于销64a上,以便销64a运动通过凸轮槽58c。
在一部分凸轮槽58c的弧形凸轮部分(a)中形成一个槽口58k。槽口58k为v形切口部分并且用于将刮墨件65定位于等待位置。在图26(a)所示的状态下,使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的槽口58k内,以便能够可靠地停止凸轮齿轮58的转动,并且能够抑制凸轮齿轮58的摆动。
在图25(a)以及图38(b)所示的状态下,通过靠在v形槽口58k的倾斜表面上的销64a产生推动力。由于该推动力,v形槽口58k的中心试图与销64a接合,以便凸轮齿轮58从图25(a)所示的方位转动至图26(a)所示的状态。
图27(a)显示了在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使泵齿轮90从图25(a)所示的状态转动245.45度(即从原点转动534.77度)后的泵齿轮90。从图26(a)所示的状态至图27(a)所示的状态,将由行星齿轮59产生的转动驱动力仅施加在泵齿轮90上。结果,仅缓冲清洁泵51工作。
凸轮齿轮58在图25(a)~28(b)所示的泵齿轮90的进一步转动期间,保持静止。因此,第三凸起58d和第四凸起58e保持静止。另一方面,泵齿轮90(转子51c)转动,以便第一凸起97和第二凸起98转动。因此,解除了第三凸起58d和第一凸起97之间的靠接,并且第三凸起58d和第一凸起97彼此分离。随泵齿轮90(转子51c)转动而转动的第二凸起98在图27(a)所示的状态下抵靠在凸轮齿轮58的第四凸起58e上。如图27(a)和28(a)所示,第二凸起98推靠在第四凸起58e上,以便将由行星齿轮59向泵齿轮90(转子51c)施加的转动驱动力传递至凸轮齿轮58。结果,泵齿轮90(转子51c)和凸轮齿轮58一起转动。
图28(a)显示了在由行星齿轮59产生的驱动力使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转子51c)从图27(a)所示的状态转动24.1度(即从原点转动548.87度)后的状态。从图27(a)所示的状态至图28(a)所示的状态,第四凸起58e推动泵齿轮90(转子51c)的第二凸起98,以使泵齿轮90也转动。在此期间,凸轮齿轮58的齿58a与行星齿轮59啮合。由于凸轮槽58c的形状,刮墨件65保持在等待位置处。
在图28(a)所示的状态下,泵齿轮90的无齿部分91面对行星齿轮59,以便解除泵齿轮90和行星齿轮59之间的啮合。之后,仅与行星齿轮59啮合的凸轮齿轮58转动,而泵齿轮90不转动。
在由行星齿轮59产生的驱动力仅使凸轮齿轮58从图28(a)所示的状态转动56.58度(即从原点转动605.45度)后,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返回至作为原点的位置(1)。
以此方式,由行星齿轮59产生的驱动力可选择地驱动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转动总共605.45度。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的这一可选择的转动可选择地驱动刮墨件65和缓冲清洁泵51。图29(a)为表示整个操作的时间图表。如在图29(a)中能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缓冲清洁泵51在由位置(1)至位置(2)的刮擦操作期间不会工作,以便能够进行合适的头部恢复操作。即,当例如在刮擦之前或在刮擦期间、扰乱了油墨在喷墨头40的喷嘴的新月形状时,停止缓冲清洁泵51能够防止将掺杂有灰尘和其它异物的油墨以及混合了气泡的油墨吸入喷墨头40的油墨腔内。在通过刮擦已使新月形恢复至正常状态后,使缓冲清洁泵51工作。
图29(b)表示了在进行刮擦操作时,与马达轴齿轮相连的马达的驱动。如图29(b)所示,从位置(1)至位置(2)进行刮擦。在位置(2)处,暂时停止马达,并使喷墨头40缩回。接着,以低速驱动马达,以使刮墨件65缓慢地进入位置(3)内,同时使油墨不会从顶部部分65c溅出。在暂时使马达停止在位置(3)之后,再次以低速驱动马达以进行刮擦。一旦完成了刮擦操作,便从位置(4)开始略微增大马达的速度,以操纵缓冲清洁泵51。一旦完成了缓冲清洁泵51的工作,便降低马达的速度。
图29(d)显示了在不执行刮擦操作时,用于驱动马达轴齿轮56的控制。图29(c)显示了在利用抽吸泵63进行抽吸清洁时的情况。在图29(c)所示的情况下,驱动缓冲清洁泵51,以使其以略微较高的速度工作,以便迅速进行油墨的循环。即使因缓冲清洁泵51的较快速度扰乱了喷嘴中的新月形状,通过在油墨循环之后连续进行刮擦操作和抽吸清洁操作,所述新月形状也能恢复至其适当的形状。在图29(c)所示的状态下,当驱动泵齿轮90时,以在图29(b)和29(d)所示状态下的更高速度驱动马达。
以上述方式驱动刮墨件65和缓冲清洁泵51。接着,分别说明刮墨件65和缓冲清洁泵51的间歇操作以及刮墨件的往复运动操作。
图30(a)~32(d)显示了在间歇操作期间的刮墨件65和缓冲清洁泵51。
如图30(a)所示,在位置(0)处仅驱动凸轮齿轮58,不驱动泵齿轮90。在该状态下,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仅使凸轮齿轮58转动19.06度,到达图29(c)所示的位置(1),以便探测原点。但是,由于销64a接合在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a)中,因此,刮墨件65保持在等待位置处。
接着,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从图31(a)所示的位置(1),仅驱动凸轮齿轮58转动188.87度。结果,如图31(b)所示,凸轮齿轮58的第三凸起58d抵靠在泵齿轮90的第一凸起97上。
如图31(b)和32(a)所示,当凸轮齿轮58的第三凸起58d抵靠在泵齿轮90的第一凸起97上时,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开始一起转动。当行星齿轮50的驱动力使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从图32(a)所示的状态转动90.45度时,随后,如图32(c)所示,解除了凸轮齿轮58和行星齿轮59的啮合。另一方面,泵齿轮90与行星齿轮59啮合。
如图32(c)和33(a)所示,当解除凸轮齿轮58和行星齿轮59的啮合时,行星齿轮59仅与泵齿轮90啮合,因此,仅使泵齿轮90转动。当行星齿轮59的驱动力仅使泵齿轮90从图32(a)所示的状态转动245.45度时,随后,如图32(c)所示,泵齿轮90的第二凸起98抵靠在凸轮齿轮58的第四凸起58e上。
当如图33(c)和34(a)所示,泵齿轮90的第二凸起98抵靠在凸轮齿轮58的第四凸起58e上时,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一起转动。在此期间,行星齿轮59和凸轮齿轮58返回至啮合状态。当由行星齿轮59产生的驱动力从图34(a)所示的方位驱动凸轮齿轮58和泵齿轮90运动24.2度时,如图34(c)所示,将解除泵齿轮90和行星齿轮59之间的啮合,仅凸轮齿轮58处于可转动状态。
接着,参照图35(a)~39(d)说明刮墨件65的往复运动。如图35(a)所示,在位置(1)处,由于销64a与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a)接合,因此,刮墨件65处于等待位置。结果,探测到原点。当凸轮齿轮58从原点转动62.73度的角度时,销64a通过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b)。结果,如图35(b)和35(d)所示,刮墨件65从等待位置向作为刮墨件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的位置(2),向右运动。在此期间,刮墨件65刮擦喷墨头40的喷嘴表面。如图29(b)所示,行星齿轮59的转动驱动暂时停止,并使喷墨头40离开刮墨件65缩回。
在使喷墨头40缩回后,如图36(a)和36(c)所示,重新启动凸轮齿轮58的转动。从驱动凸轮齿轮58以使其从原点转动134.32度角时起,当销64a运动通过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c)时,如图36(d)所示,刮墨件65从等待位置向左运动。当销64a达到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d)时,刮墨件65运动至其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即刮墨件65的顶部部分65c运动至其接触后板67c内表面或刮片清洁器67的顶部部分67a的位置处。其被称为刮墨件的清洁等待位置。
当行星齿轮59的转动驱动凸轮齿轮58从图37(a)所示的刮墨件清洁等待位置直至如图37(c)所示,凸轮齿轮58从原点转动197.74度角时,刮片清洁器67进行刮墨件的清洁操作。即,在此期间,由于销64a通过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f),因此,如图37(d)所示,刮墨件65从刮墨件清洁等待位置向右运动。刮墨件65运动至其在位置(4)处的刮墨件清洁完成位置。
当行星齿轮59的转动驱动凸轮齿轮58从图38(a)所示的位置(4)转动时,由于销64a运动通过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g),因此,如图38(d)所示,刮墨件65向左运动。当销64a到达凸轮槽58c的凸轮部分(a)时,刮墨件65返回至等待位置。当凸轮齿轮58从原点达到279.32度角时,使凸轮齿轮58从与行星齿轮59的啮合脱离,从而凸轮齿轮58能够自由转动,并不会对其施加任何驱动力。另外,v形槽口58k的倾斜表面和销64a以一定的加载力彼此抵靠。该加载力使凸轮齿轮58略微转动,以便如图39(c)所示,槽口58k以及销64a彼此接合。这种接合能够防止因例如由润滑油产生的粘性阻力使凸轮齿轮58产生与泵齿轮90的转动驱动相关的转动。这种接合还能防止处于自由转动状态下的凸轮齿轮58因马达驱动的振动而振动。
如图1所示,使刮墨件65与滑座4的运动方向垂直。但是,也可以是刮墨件65与滑座4的运动方向平行。
另外,可以使刮墨件65与喷墨头40的喷嘴排列方向平行,或呈预定角度,或垂直。
另外,通过逆转压印滚筒2的转动方向以使凸轮62转动并且使刮墨件65沿图1所示的箭头F4的方向运动,可实现喷墨头40和刮墨件65之间的往复运动。另外,可以在安装有喷墨头40的滑座4上设置一个用以使喷墨头40来回摆动的机构。该机构能够使喷墨头40作朝向和离开泵装置框架55的运动。
虽然参照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作出各种改变和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例如,图1显示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喷墨头40向下将油墨喷射至以大致水平方向输送的打印纸P上。但是,只要能够在竖直方向保持缓冲贮存器20,歧管30以及喷墨头40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任意方向喷射油墨。
另外,图1中的喷墨头40包括一个用于喷射黑墨的黑墨喷墨头41,一个用于喷射黄墨的黄墨喷墨头42,一个用于喷射蓝绿色墨的蓝绿色墨喷墨头43以及一个用于喷射深红色墨的深红色墨喷墨头44。但是,只要能保维持正常的结构,也可以对喷墨头40进行改进,以便喷射出三种、两种或甚至是一种颜色的油墨。
本发明的打印机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打印方法。例如,通过使滑座4沿箭头F7,F8所示的方向扫描通过打印纸P,以使喷墨头40通过纸张P的表面进行扫描,随后以预定的量、沿F2所示的方向输送纸张P并且再次以箭头F7,F8所示的方向使喷墨头40扫描,可以以直线为基础进行打印。作为可选择的方案,通过首先使滑座4运动至预定位置,随后在打印期间仅使打印纸P沿箭头F2运动同时保持滑座4静止,也可进行打印。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抽吸泵63中使用了一个管泵。但是,代替所述管泵,可使用传统已知的活塞泵。也可以不设置其自身的马达来操作抽吸泵63,而使用供墨泵13的马达88b作为抽吸泵63的驱动源。因此,可转换马达88b,以便可选择地驱动抽吸泵63以及供墨泵13。或者,通过对缓冲清洁泵51提供其自身的马达,可转换缓冲清洁泵51的马达以便可选择地驱动抽吸泵63以及缓冲清洁泵51。通过使用例如一个行星齿轮机构,该机构在驱动送纸马达79向前转动时能够使压印滚筒2转动,并且在送纸马达79反转时能够驱动抽吸泵63,可实现这种转换操作。
工业实用性
为了在各种媒介(如纸张和衣服)上打印图像,符号等,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了喷墨打印机。也可以将所述打印机装配在其它装置(如传真机和多功能装置)内。在传真机中,所述打印机用于打印从远程传真机接收的传真数据。多功能装置设有例如FAX功能、复制功能以及打印机功能,其中,喷墨打印机能够分别打印出传真数据,从一份文件接收的图像数据,以及从一外部计算机接收的计算机数据。

Claims (22)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
一个打印机主体;
一个头部装置,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具有一个形成有多个油墨腔的油墨头,所述油墨头具有一个喷嘴表面,该喷嘴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分别与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相应的油墨腔流体相连;
一个用于调节所述油墨头中油墨状态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泵;
一个用于刮擦所述油墨头的所述喷嘴表面的刮墨件;
一个马达;
一个驱动机构,其可操作地将所述马达连接至所述刮墨件和在所述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泵,与所述马达相连的所述刮墨件和至少一个泵在依赖于所述马达转动的阶段被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一个用于传递所述马达的驱动力的传动齿轮;
一个第一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形成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刮墨件的凸轮槽;以及
一个第二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能够驱动所述泵;以及
一个调节机构,该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定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具有彼此相等的直径并且彼此同心,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每一个齿轮均具有一个无齿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个形成在所述第一齿轮中的第一靠接部分以及一个形成在所述第二齿轮中的第二靠接部分,当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停止而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剩余的另一个齿轮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一靠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靠接部分彼此靠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剩余的那个齿轮推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所述一个齿轮并使其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当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一个齿轮的无齿部分面向所述传动齿轮,并且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所述一个齿轮停止的同时,使所述第一靠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靠接部分彼此靠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剩余的那个齿轮推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所述一个齿轮并使其一起转动,当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剩余的一个齿轮的无齿部分面向所述传动齿轮时,所述第一靠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靠接部分彼此不靠接。
4.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
一个打印机主体;
一个头部装置,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具有一个形成有多个油墨腔的油墨头,所述油墨头具有一个喷嘴表面,该喷嘴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分别与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相应的油墨腔流体相连;
一个用于调节所述油墨头中油墨状态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泵;
一个用于刮擦所述油墨头的所述喷嘴表面的刮墨件;
一个马达;
一个驱动机构,其可操作地将所述马达连接至所述刮墨件和在所述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泵,与所述马达相连的所述刮墨件和至少一个泵在依赖于所述马达转动的阶段被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一个用于传递所述马达的驱动力的传动齿轮;
一个第一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形成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刮墨件的凸轮槽;以及
一个第二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能够驱动所述泵;
一个存储油墨的供墨源;
一个用于将所述供墨源中的油墨供给至所述头部装置的第一油墨通道;以及
一个用于将所述头部装置中的油墨送回所述供墨源的第二油墨通道,所述泵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墨通道中的第一泵,当所述第一泵被驱动时,能够产生从所述头部装置至所述供墨源的油墨流,当所述第一泵停止时,能够中断油墨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当从所述多个喷嘴中的任意一个喷嘴喷射出油墨滴时,停止所述第一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供墨源包括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喷墨打印机主体上的墨盒,一个第三油墨通道,以及一个经所述第三油墨通道、与所述墨盒流体相连的子贮存器,所述子贮存器存储有从所述墨盒提供的油墨,并且所述泵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三油墨通道中的第二泵,当所述第二泵被驱动时,能够产生从所述墨盒至所述子贮存器的油墨流,当使所述第二泵停止时,能够中断油墨流,所述第一油墨通道将所述子贮存器中的油墨供给至所述头部装置,并且所述第二油墨通道将存储在所述头部装置中的油墨送回所述子贮存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在所述刮墨件的刮擦操作期间,所述第一泵不被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还包括:一个抽吸盖,其可向所述头部装置运动,以密封所述多个喷嘴,其中,所述泵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三泵,其与所述抽吸盖流体相连,所述第三泵经所述抽吸盖抽吸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的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当所述第三泵经所述抽吸盖抽吸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的油墨时,所述第一泵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三泵中的任意一个泵包括一个管泵。
1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
一个打印机主体;
一个头部装置,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具有一个形成有多个油墨腔的油墨头,所述油墨头具有一个喷嘴表面,该喷嘴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分别与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相应的油墨腔流体相连;
一个用于调节所述油墨头中油墨状态的泵装置,所述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泵;
一个用于刮擦所述油墨头的所述喷嘴表面的刮墨件;
一个马达;
一个驱动机构,其可操作地将所述马达连接至所述刮墨件和在所述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泵,与所述马达相连的所述刮墨件和至少一个泵在依赖于所述马达转动的阶段被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一个用于传递所述马达的驱动力的传动齿轮;
一个第一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形成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刮墨件的凸轮槽;以及
一个第二齿轮,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能够驱动所述泵,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刮墨件相对于所述喷嘴表面运动,并且所述刮墨件包括:
一个刮片,其由一种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与所述喷嘴表面接触的顶部部分,在所述刮墨件运动时,所述刮片刮擦喷嘴表面;
一个用于支承所述刮片的刮片固定件;以及
一个存储机构,其设置在一个间隙中,该间隙形成于所述刮片能在其上刮擦的所述喷嘴表面和与所述喷嘴表面相对的所述刮片固定件上的表面之间,以便存储通过所述刮片从所述喷嘴表面上除去的油墨,从而将所述油墨存储在所述刮片和所述刮片固定件之间的间隙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刮片中的槽,这些槽能够使附着在所述刮片的顶部部分上的油墨朝所述间隙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存储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刮片和所述刮片固定件之间的油墨存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当所述刮片刮擦所述喷嘴表面时,所述刮片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间隙打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刮片固定件包括一对支承板,所述刮片夹在所述支承板对之间,所述间隙形成在所述支承板对中的一块板和所述刮片之间,与所述支承板对中剩余的一块板相比,所述支承板对中的所述一块板朝所述刮片的顶部部分进一步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刮墨件,以进行往复运动,并且使所述刮墨件执行第一操作,第二操作以及第三操作,在所述第一操作中,所述刮墨件从等待位置运动至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中的终止点,在所述第二操作中,所述刮墨件从往复运动中第一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运动至往复运动中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在所述第三操作中,所述刮墨件从所述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返回至等待位置,其中,等待位置由所述第一半个部分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位置限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还包括:一个头部位置调节机构,其用于使所述油墨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使所述油墨头运动至第一位置时,使所述刮片的顶部部分与喷嘴表面靠接,以收集附着在所述油墨头喷嘴表面上的油墨,同时所述刮墨件作往复运动的第一半个部分的运动,而当所述油墨头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刮片的顶部部分不与喷嘴表面接触,同时所述刮墨件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还包括:一个清洁机构,其设置在往复运动的第二半个部分的终止点处,以便清洁所述刮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当所述刮墨件进行第三操作时,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刮片的顶部部分靠接以清洁刮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清洁机构包括一个清洁部分以及一个油墨去除部分,所述清洁部分用于在所述清洁部分与所述刮片的顶部部分相抵靠时,接收附着在所述刮片上的油墨,所述油墨去除部分用于除去在所述清洁部分接收的油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清洁部分包括一个凸起,当所述刮墨件进行第三操作时,所述凸起面向所述刮片的顶部,并且所述油墨去除部分形成有一个倾斜表面,该表面从所述凸起朝往复运动中第二半个部分中的终止点处向下倾斜。
22.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
一个打印机主体;
一个头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具有一个形成有多个油墨腔的油墨头,所述油墨头具有一个喷嘴表面,该喷嘴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分别与所述多个油墨腔中相应的油墨腔流体相连;
一个用于清洁所述油墨头的喷嘴表面的恢复机构,其中,所述恢复机构能相对于所述喷嘴表面运动,并包括:
一个刮墨件,其由一种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与所述喷嘴表面接触的顶部部分,在所述刮墨件相对于所述喷嘴表面运动同时接触所述喷嘴表面时,所述刮墨件能够刮擦喷嘴表面;
一个用于支承所述刮墨件的刮墨件固定件;以及
一个存储机构,其用于在所述刮墨件和所述刮墨件固定件之间的间隙中,存储通过所述刮墨件从所述喷嘴表面除去的油墨,在所述刮墨件中形成有多个槽,这些槽用于使附着在所述刮墨件顶部部分上的油墨朝所述间隙运动。
CNB028095669A 2001-07-06 2002-07-08 喷墨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92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6248/2001 2001-07-06
JP206249/2001 2001-07-06
JP206250/2001 2001-07-06
JP206246/2001 2001-07-06
JP2001206250A JP4923342B2 (ja) 2001-07-06 2001-07-06 印字装置
JP2001206246A JP4882172B2 (ja) 2001-07-06 2001-07-06 印字装置
JP2001206249A JP4923341B2 (ja) 2001-07-06 2001-07-06 印字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回復方法
JP2001206248A JP2003019808A (ja) 2001-07-06 2001-07-06 印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7391A true CN1507391A (zh) 2004-06-23
CN1289299C CN1289299C (zh) 2006-12-13

Family

ID=2748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956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9299C (zh) 2001-07-06 2002-07-08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09780B2 (zh)
EP (1) EP1404523B1 (zh)
CN (1) CN1289299C (zh)
DE (1) DE60235084D1 (zh)
HK (1) HK1066193A1 (zh)
WO (1) WO200300427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658A (zh) * 2010-06-25 2010-10-06 深圳市润天智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刮墨装置
CN104339871A (zh) * 2013-07-30 2015-02-11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流路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流路开关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6004054A (zh) * 2015-03-31 2016-10-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管泵和设有管泵的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9098A (ja) * 2003-03-28 2004-10-28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7753471B2 (en) * 2004-02-17 2010-07-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7118206B1 (en) * 2004-03-19 2006-10-10 3D Systems, Inc. Gas bubble removal from ink-jet dispensing devices
JP2005313606A (ja) * 2004-03-30 2005-11-1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のワイパ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EP1737550B1 (en) * 2004-04-13 2016-03-09 Iogen Energy Corporation Recovery of inorganic salt during processing of lignocellulosic feedstocks
US7290871B2 (en) * 2004-06-30 2007-11-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 cartridge with pocketed lid
US7237879B2 (en) * 2004-07-30 2007-07-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zzle failure in stored inkjet printheads
US7334883B2 (en) * 2004-08-25 2008-02-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printhea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ir-free ink delivery
JP4617122B2 (ja) * 2004-09-08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178897B2 (en) * 2004-09-15 2007-02-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removing liquid in the gap of a printhead
JP2006205386A (ja) * 2005-01-25 2006-08-10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7506958B2 (en) * 2005-10-11 2009-03-2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US7448723B2 (en) * 2005-10-11 2008-11-1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with pad cleaning action
US7472981B2 (en) * 2005-10-11 2009-01-0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assembly for maintaining a printhead in an operable condition
US7506952B2 (en) * 2005-10-11 2009-03-2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removing particulates from a printhead using film transfer
US7669958B2 (en) * 2005-10-11 2010-03-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cartridge comprising integral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with maintenance roller
US7448720B2 (en) * 2005-10-11 2008-11-1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assembly comprising wicking element
US7448722B2 (en) * 2005-10-11 2008-11-1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maintaining printhead in an operable condition
US7425051B2 (en) * 2005-10-11 2008-09-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having sloped engagement pad
US7753472B2 (en) * 2005-10-11 2010-07-1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station having rotational pad engagement
US7445310B2 (en) * 2005-10-11 2008-11-0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maintaining printhead in an operable condition with pad cleaning action
WO2007041753A1 (en) * 2005-10-11 2007-04-19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maintenance assembly comprising maintenance roller and cleaning mechanism
US7438381B2 (en) * 2005-10-11 2008-10-2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removing flooded ink from a printhead
US7669957B2 (en) * 2005-10-11 2010-03-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removing flooded ink from a printhead using a rotating roller
US7425049B2 (en) 2005-10-11 2008-09-1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of wicking ink away from a printhead
US7506971B2 (en) * 2005-10-28 2009-03-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printing device
US7645033B2 (en) * 2006-03-03 2010-01-1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 reservoir with automatic air vent
JP2008036947A (ja) * 2006-08-04 2008-02-21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4349411B2 (ja) * 2006-12-05 2009-10-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4952615B2 (ja) * 2007-02-28 2012-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7959277B2 (en) * 2008-11-18 2011-06-14 Xerox Corporation Air filter for use with a liquid ink umbilical interface in a printer
JP4869373B2 (ja) * 2009-03-25 2012-02-08 株式会社東芝 液体循環ユニット、液体循環装置、液滴噴射塗布装置、及び塗布体の形成方法
JP2011005672A (ja) * 2009-06-23 2011-01-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I482713B (zh) * 2012-11-08 2015-05-01 Kinpo Elect Inc 清潔與保護裝置及應用其之事務機
JP6281508B2 (ja) * 2015-03-06 2018-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582453B2 (ja) * 2015-03-11 2019-10-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の洗浄方法
US9757947B2 (en) * 2015-03-31 2017-09-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wiper for wiping ejection surface
KR102202028B1 (ko) * 2015-12-31 2021-01-12 주식회사 잉크테크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인쇄헤드 클리닝 장치
JP2018089783A (ja) 2016-11-30 2018-06-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動力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D903504S1 (en) 2018-06-11 2020-12-01 Ecolab Usa Inc. Pouch container
WO2019240807A1 (en) * 2018-06-15 2019-12-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ing cleaning fluid flow at a print apparatus
US11969994B2 (en) * 2020-09-14 2024-04-30 Assa Abloy Ab Ink jet nozzle health and printing relia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5867A (en) 1979-11-22 1981-06-23 Seiko Epson Corp Ink jet recorder
KR940010881B1 (ko) * 1988-10-07 1994-11-19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록장치
US5148203A (en) * 1989-09-18 1992-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drive mechanism for an ink ejection recovery systems
IT1257545B (it) * 1992-06-15 1996-01-30 Olivetti & Co Spa Apparecchiatura facsimile con stampante a getto d'inchiostro.
US5555461A (en) * 1994-01-03 1996-09-10 Xerox Corporation Self cleaning wiper blade for cleaning nozzle faces of ink jet printheads
JP3247545B2 (ja) * 1994-06-24 2002-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706038A (en) * 1994-10-28 1998-01-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Wet wi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JPH08224889A (ja) 1995-02-21 1996-09-03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3285074B2 (ja) * 1995-05-25 2002-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09314852A (ja) * 1996-05-28 1997-12-0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818485A (en) * 1996-11-22 1998-10-06 Xerox Corporation Thermal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with continuous ink circulation through a printhead
JPH10235894A (ja) * 1997-02-24 1998-09-08 Citizen Watc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33632B2 (ja) * 1997-06-11 2009-03-0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6312093B1 (en) 1997-11-14 2001-1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3846083B2 (ja) * 1998-02-06 2006-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69927443T2 (de) 1998-07-15 2006-06-29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JP2000103084A (ja) 1998-09-29 2000-04-1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658A (zh) * 2010-06-25 2010-10-06 深圳市润天智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刮墨装置
CN101850658B (zh) * 2010-06-25 2012-07-11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刮墨装置
CN104339871A (zh) * 2013-07-30 2015-02-11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流路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流路开关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4339871B (zh) * 2013-07-30 2017-01-18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流路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流路开关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6004054A (zh) * 2015-03-31 2016-10-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管泵和设有管泵的打印机
CN106004054B (zh) * 2015-03-31 2017-11-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管泵和设有管泵的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07031A1 (en) 2003-01-09
US6609780B2 (en) 2003-08-26
EP1404523A1 (en) 2004-04-07
CN1289299C (zh) 2006-12-13
HK1066193A1 (en) 2005-03-18
DE60235084D1 (de) 2010-03-04
EP1404523B1 (en) 2010-01-13
WO2003004276A1 (en) 2003-01-16
EP1404523A4 (en)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9299C (zh) 喷墨打印机
CN2827728Y (zh) 喷墨打印机
CN1456439A (zh) 用于清洁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的清洁装置
US6561637B2 (en) Ink jet head having buffer tank in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ink circulation pathway
CN1219646C (zh) 压力调整腔、具有该腔的喷墨记录头和使用该喷墨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设备
CN1093795C (zh) 具有排放恢复装置的喷墨记录设备
CN1230305C (zh) 清洁装置及喷墨打印机
CN2715995Y (zh) 喷墨打印机
CN1078534C (zh)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记录设备
CN1607098A (zh) 具有维护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285464C (zh) 打印机用墨盒
CN1184078C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墨水供给方法
CN1880079A (zh) 喷液头、喷液装置以及喷液头的制成方法
CN1654207A (zh)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931583A (zh) 记录头的维持恢复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10616A (zh) 压强调节机构、液槽、供液器、墨盒和喷墨打印装置
CN1927589A (zh) 喷墨打印设备
CN1255283C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451544A (zh) 用于清洁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的清洁装置
CN101045388A (zh) 清洁刮片及其制造方法和用于液体排放头的清洁装置
CN1727200A (zh) 记录设备及初始化该记录设备的方法
CN1075978C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264681C (zh) 维护喷墨打印头的方法
CN1827377A (zh) 成像设备
CN1253315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61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