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7445A - 便携信息终端及照相机构 - Google Patents

便携信息终端及照相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7445A
CN1457445A CN02800307A CN02800307A CN1457445A CN 1457445 A CN1457445 A CN 1457445A CN 02800307 A CN02800307 A CN 02800307A CN 02800307 A CN02800307 A CN 02800307A CN 1457445 A CN1457445 A CN 1457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tical facilities
ac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portab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00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江晴树
仲川宪史
当摩清
黑须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reci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57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7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信息终端,该便携信息终端由主体(10),CCD(24)和光学机构(30)形成,该CCD(24)设置于主体(10)的内部,其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该光学机构(30)包括沿光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32,34),以及使上述多个透镜相对地移动,进行变焦驱动的驱动机构(37),以便相对上述CCD(24),改变拍摄景物的放大倍数。由此,可在从长焦,到广角的较宽的范围,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可在通信***中,接收发送该图像信息。

Description

便携信息终端及照相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对操作者或周边的风景等进行拍摄的光学机构的便携电话、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的便携信息终端(下面,将便携电话、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统称为“便携信息终端”),及可与该便携信息终端装拆自如的照相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开发了宽带代码分割多路存取(W-CDMA)等无线通信***,伴随着因该通信环境导致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人们开发了可接收发送图像信号的便携电话、或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的便携信息终端(PDA等)。另外,在用于发送图像信号的照相机构中,比如,象在JP特开2000-252144号公报,JP特开2000-253118号公报等中描述的那样,人们知道具有后置式、或固定式的单焦点光学机构的照相机构(所谓移动照相机)。
在这样的过去的照相机构中,由于固定式的机构通常以设置于规定的位置的方式固定,故其妨碍整体尺寸的减小;另一方面,后置式的机构具有在打算拍摄时,不能立即处于可拍摄状态等的不利情况。
另外,在单焦点的光学机构中,由于通常视角一定,故难于设定任意的视角,在改变拍摄范围时,必须改变便携信息终端的位置,或拍摄景物的位置,并一一调整拍摄景物与光学机构(透镜)之间的距离,在操作上不方便。
此外,即使在未拍摄的状态,由于光学机构通常处于露出的状态,故具有在透镜的表面上附着指纹、或灰尘等不利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信息终端,及可与该便携信息终端自由装卸的照相机构,整个装置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结构的简化,同时具有如下的光学机构,即,可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进行广角和长焦的拍摄,另外,可以简单的操作使其处于可拍摄的状态,此外,在不拍摄时,可防止灰尘等附着于光学机构上。
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包括,可显示信息的显示部;设置有上述显示部而且形成轮廓的主体;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拍摄器件;包括沿光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及使多个透镜相对地移动、进行变焦驱动的驱动机构,以便相对拍摄器件,改变拍摄景物的放大倍数的光学机构。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光学机构为可变焦的光学***,故可调整视角,可进行从长焦,到广角的幅度较宽的拍摄。
在上述结构中,光学机构既可做成使其在拍摄时、突出于主体的外部,而在非拍摄时、退入主体内部,也可以做成使其在拍摄时、位于主体的内部,并进行变焦动作。这样一来,在前者时,可自由地设定变焦动作的移动范围,在后者时,由于光学机构不突出在外部,故可防止碰撞等情况。
在上述结构中,驱动机构也可做成使得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通过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这样一来,可通过光学机构的变焦动作,在长焦拍摄~广角拍摄的范围内,进行连续的拍摄。
在上述结构中,驱动机构还可做成使多个透镜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时,使给拍摄器件进行供电/断电的开关动作。这样一来,可利用驱动机构与变焦驱动联动,借助拍摄器件进行拍摄,可马上进行拍摄。
在上述结构中,驱动机构也可以具有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变焦动作的操作部。这样一来,通过手动方式对光学机构的变焦动作进行操作,可实现小型化,结构的简化,成本的降低等。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使主体具有可伸缩的天线,而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与天线的伸缩动作联动而进行变焦驱动作的联动机构。这样一来,仅仅通过天线的伸缩操作,便可使光学机构实现变焦动作和向非工作位置的恢复动作。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做成使主体具有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以便覆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盖板,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与盖板的开闭动作联动而进行变焦驱动的联动机构。这样一来,仅仅通过盖板的开闭操作,便可使光学机构实现变焦动作和向非工作位置的恢复动作。
在这里,也可以做成使联动机构具有连接部件和联动弹簧,该连接部件与驱动机构的一部分连接,联动弹簧施加使盖板的动作述连接部件联动的偏置力。另外,还可以做成使得驱动机构将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通过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使联动机构具有与盖板的打开动作联动并在多个透镜到达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时刻,抵抗联动弹簧的偏置力,限制连接部件的移动的限制部件。进而,还可以做成使限制部件在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范围内可调整限制连接部件的移动的限制位置的结构。还可以做成使限制部件具有对连接部件起凸轮作用的凸轮部和可通过手动方式往复自如地进行操作的操作部。还可以做成使盖板在关闭状态覆盖上述光学机构。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做成使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电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的电动式促动器和将电动式促动器接通/关断的开关。这样一来,仅仅通过开关的开/闭操作,便可使光学机构实现变焦动作和向非工作位置的恢复动作。
在这里,也可以做成使上述主体具有可伸缩的天线,上述开关可与天线的伸缩动作联动而被切换。另外,也可以做成使主体具有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的盖板,以便覆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述开关可与盖板联动而被切换。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做成使起具有照相机构,该照相机构包括拍摄器件和光学机构,同时可旋转地与主体连接,该光学机构在拍摄时于照相机构的内部进行变焦动作。这样一来,由于光学机构不突出于照相机构的外部,故可防止碰撞等,另外,可通过使其旋转,任意地选择拍摄方向。另外,还可以做成使该光学机构在拍摄时突出于照相机构的外部,而在未拍摄时,退入到照相机构内部;并且,照相机构相对主体可旋转地连接,以便在使光学机构退入的状态将其隐蔽。这样一来,由于在未拍摄时,将光学机构隐蔽,故可防止在光学机构的表面上,附着灰尘等、或破损等。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做成使主体具有可遮挡光学机构的前面的遮挡部件,和与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联动、从而使遮挡部件进行遮挡动作和露出动作的联动机构。这样一来,在不拍摄时对光学机构进行保护,而在拍摄时由于与驱动机构联动,因而遮挡部件后退,从而使实现露出动作的时刻无偏差,可确保功能上的可靠性。在这里,也可以做成使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的操作部,使遮挡部件与操作部的操作联动,以便进行遮挡动作和露出动作。另外,还可以将驱动机构做成使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通过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将联动机构做成使遮挡部件与其联动,即,在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开始进行变焦动作之前,使上述光学机构的前面露出,而在多个透镜退入到非工作位置后,将光学机构的前面遮挡。此外,遮挡部件是以绕规定轴摆动的方式支承的遮挡板,联动机构可以由以下部件构成,即,与驱动机构的联动而绕规定轴摆动的摆动臂;使摆动臂的动作与遮挡板联动的同时沿使光学机构的前面露出的方向施加偏置力的联动弹簧;在遮挡动作时、在规定时刻板对遮挡板进行约束的约束机构,使其与摇摆臂整体移动。
本发明的照相机构包括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拍摄器件;包括沿光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及使多个透镜相对地移动而进行变焦驱动的驱动机构,以便相对于拍摄器件,改变拍摄景物的放大倍数的光学机构;与拍摄器件连接,至少传递拍摄信息的信号的连接端子;以可装卸的方式形成于便携信息终端上的连接部。
采用该结构,由于光学机构为可变焦的光学***,可调整视角,可进行从长焦到广角的、较大幅度范围内的拍摄,另外,由于可进行装卸,故适合用于各种便携信息终端。
在上述结中,也可以做成使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的操作部。这样一来,由于光学机构的变焦动作采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故可使照相机构的成本降低,使其小型化,并使结构简化。
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做成使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电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的电动式促动器和使电动式促动器动作/不动作的开关。这样一来,仅仅通过开关的开/闭操作,便可使光学机构实现变焦动作和向非工作位置的恢复动作。
附图说明
图1A,1B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外观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2为表示光学机构处于已收缩的非工作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光学机构处于突出在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光学机构进一步处于突出、位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用于说明作为与操作部做成一体的驱动机构的凸轮板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6A,6B为表示照相机构的结构的外观的正视图和从后方看到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8A,8B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另一实施例,表示在使照相机构形成组件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和安装照相机构时的透视图;
图9A,9B为说明图8A,8B所示的便携电话的动作图,其为表示光学机构处于隐蔽的容纳状态的正视图和表示光学机构露出状态的正视图;
图10A,10B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又一实施例图,其为表示使光学机构处于隐蔽的容纳状态的透视图和表示使光学机构露出状态的透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再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2A,12B,12C为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便携电话的操作图,图12A为表示天线处于收缩、光学机构已收缩的非工作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B为表示天线处于稍稍被拉出、光学机构处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C为表示天线处于进一步被拉出、光学机构位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侧视图;
图13为用于说明作为与天线联动的驱动机构的凸轮板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4A,14B为表示照相机构的结构的外观正视图和从后方看到的剖视图;
图15A,15B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再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16为从后方看到的照相机构的剖视图;
图17为形成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凸轮板的平面图;
图18为表示盖板和驱动机构的联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19A,19B,19C为说明图11所示的便携电话的操作用的侧视图,图19A为表示盖板关闭,光学机构处于已收缩的非工作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9B为表示盖板打开,光学机构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9C为表示使限制部件移动,光学机构处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0A,20B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21为从后方看到的照相机构的剖视图;
图22为形成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凸轮板的平面图;
图23为表示遮挡部件和驱动机构的联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
图25A,25B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再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26为表示在图25A,25B所示的便携电话中,使照相机构旋转以便光学机构位于前方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27A,27B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电话的再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28为表示在图27A,27B所示的便携电话中,使照相机构旋转以便光学机构位于前方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29为从后方看到的照相机构的剖视图;
图30为形成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凸轮板的平面图;
图31为表示相对便携信息终端的主体可装卸的本发明的照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
图32为表示照相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其为表示光学机构处于收缩的非工作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3为表示照相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光学机构突出,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4为表示照相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光学机构进一步突出,位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5为说明作为与操作部形成一体有的驱动机构的凸轮板的动作用的侧视图;
图36A,36B为表示照相机构的结构的外观正视图和从后方看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A,1B~图6A,6B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称为“便携电话”)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如图1A,1B所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10;可显示与设置于主体10上的各种发送接收信号有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视器)11;天线12;各种操作按钮13;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照相机构20;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照相机构20(即,光学机构30)的变焦调整的操作部37C;将天线12包括在组成部件的一部分中,并设置于主体10的内部,进行各种信号处理的信号发送接收部(未图示)等。
如图2,图5,图6A,图6B所示,照相机构20由下述部件构成:支承于壳体21上的光学机构30;红外线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等的水晶滤波器22;面板23;作为拍摄器件的CCD24;电路板25等。
如图5和图6A,6B所示,光学机构30由下述部件构成:固定于壳体21内部,沿光轴X方向伸长的3根导向轴31a,31b,31c;如图2所示,由导向轴31a~31c导向,并且保持凹透镜32的第1透镜架36,及保持凸透镜34和口径板35的第2透镜架36;沿光轴X方向,驱动第1透镜架33和第2透镜架36的凸轮板37等。
另外,第1透镜架33(凹透镜32)和第2透镜架36(凸透镜34)通过沿光轴X方向作相对移动,相对CCD24,可改变拍摄景物的放大倍数,并且进行对焦动作。即,通过凹透镜32,凸透镜34等,形成变焦透镜光学***。
第1透镜架33如图2~图6A,6B所示,具有保持凹透镜32的镜筒部33a,在镜筒部33a上,成整体形成第1连接部33b和第2连接部33c,第1连接部33b以可滑动方式与导向轴31a连接,第2连接轴33c以可滑动方式与导向轴31c连接。另外,销33d与第1连接部33b的部分做成一体,该销33d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于后面将要描述的凸轮槽37a中。
第2透镜架36,如图2~图6A,6B所示,具有保持凸透镜34的镜筒部36a,第1连接部36b和第2连接部36c与该镜筒部36a做成一体,第1连接部36b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导向轴31b连接,第2连接部36c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导向轴31c连接。另外,销36d与第1连接部36b的部分做成一体,该销36d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于后面将要描述的凸轮槽37b中。
此外,第1透镜架33的第1连接部33b和第2透镜架36的第1连接部36b具有通孔,该通孔与导向轴31a,31b紧密接触,从外面与该轴嵌合,另外,第1透镜架33中的第2连接部33c和第2透镜架36中的第2连接部36c,如图6A,6B所示,具有夹持导向轴31c的U形槽,通过这些通孔和U形槽,沿导向轴31a~31c,五晃动地、平滑地沿光轴X方向对第1透镜架33和第2透镜架36进行导向。
凸轮板37如图5和图6A,6B所示,由矩形的平板构成,通过形成于壳体21中的上下的矩形孔21a,21b,以往复移动的方式沿上下方向(V方向)进行导向。凸轮板37的侧面具有做成倾斜地呈直线状的第1凸轮槽37a;做成大致呈く状的第2凸轮槽37b。
在凸轮板37的侧面部,手动操作用的操作部37c与其做成一体,该操作部37c的端部侧露出在主体10的外部。因此,操作者握住操作部37c,使其沿上下方向(箭头V方向)运动,成一体的凸轮板37也一起上下移动,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可对第1透镜架33和第2透镜架36,施加凸轮作用。
上述凸轮板37的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通过第1透镜架33的销33d,第2透镜架36的销36d等,伴随操作部37c的移动操作,使光学机构30从长焦侧拍摄位置向广角侧拍摄位置移动,或反向移动,另外,形成使光学机构30退入主体10中的驱动机构。
即,光学机构30由多个透镜32,34,使多个透镜32,34沿光轴X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等构成。
还有,在凸轮板37上,形成有相对于向CCD24进行供电的电源的接通/断开动作的开关(未图示),实现接合和脱离的部分,在移动到距图5所示的位置仅规定量上方的拍摄位置(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时刻,与开关接合,将该开关接通,开始向CCD24供电。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板37沿反向移动,将开关断开,停止向CCD24供电。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
首先,在非操作的状态,如图1A,1B和图2所示,操作部37c位于下方端,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位于由主体10的表面退入的非工作位置(缩进状态)。此时,凸轮板37如图5所示,位于V方向向下的移动端。
在该状态,当操作者将操作部37c移动到图1A,1B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操作部37c′)时,则伴随该移动,凸轮板37向图5的上方移动。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通过第1凸轮槽37a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直至图5中的销33d的位置。第2透镜架36中的销36d通过第2凸轮槽37b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直至图5中的销36d′的位置(第2凸轮槽37b的弯曲点附近)。
此时,光学机构30(保持凹透镜32的镜筒33a)如图1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照相机构20′)和图3所示,由主体10的表面稍稍突出,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与此同时,凸轮板37的一部分与开关接合,开关接通,开始向CCD24供电。由此,马上可通过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CCD24)进行拍摄。
但是,如果操作者使操作部37c移动,则在上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处,定位机构(未图示)动作,对移动操作的阻力增加,由于不能用相同的操作力使其移动,在此时刻,使光学机构30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此外,作为定位机构,比如,可采用下述方案:在凸轮板37的侧面上设置凹槽(沟槽),通过将在平时压靠于凸轮板37的外周面上的弹簧的半圆形突起部压入该凹槽中,以实现定位。
当从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操作者以可解除定位机构的定位力的操作力,将操作部37c进一步移动到图1A,1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操作部37c″),则伴随该移动,凸轮板37进一步向图5的上方移动。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在第1凸轮槽37a的凸轮作用下,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直至图5中的销33d″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透镜架36的销36d在第2凸轮槽37b的凸轮作用下,向后方(箭头R方向)移动,直至图5中的销36d″的位置。
此时,光学机构30(保持凹透镜32的镜筒33a)如图1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照相机构20″)和图4所示,进一步由主体10的表面突出,定位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另一方面,当操作者使操作部37c反向(向下)移动时,则光学机构30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至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在此时刻,凸轮板37的一部分动作,将开关断开,停止向CCD24供电,接着,移至缩进状态的非工作位置。
这样,操作者仅仅进行操作部37c的移动操作,便可使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用CCD24进行拍摄,此外,可进行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连续的变焦操作。因此,在拍摄时,不要求进行麻烦的准备操作,由于仅仅进行使操作部37c移动的操作,便可马上处于拍摄状态,由此,可使达到可拍摄状态的时间滞后极小,获得具有方便性的便携电话。此外,由于可仅仅通过对操作部37c的移动量进行适当调整,就可连续地进行长焦拍摄与广角拍摄之间的切换,故在改变拍摄范围时,不必逐渐地改变拍摄距离。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为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另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该便携式个人计算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100;设置于主体100的表面,可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视器)101;各种操作按钮102;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上述照相机构20;通过手动方式,进行照相机构20的变焦调整的操作部37c;设置于主体100的内部,对各种信息信号进行处理的信息信号处理部(未图示)等。另外,由于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等)和操作部37c等,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故对其的描述省略。
同样在该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中,如图7所示,仅仅通过使操作部37c移动到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操作部37c′,操作部37c″),便可使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从收缩的非工作位置,移动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照相机构20′),进而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照相机构20″)。由此,可进行从长焦拍摄到广角拍摄的连续的切换,可在不改变拍摄位置的情况下,以所需的拍摄范围(视角)进行拍摄。
图8A,8B和图9A,9B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另一实施例。在该便携电话中,设置可隐蔽的照相机构120。即,如图8A,8B所示,该照相机构120的内部设置有前述的光学机构30,相对前述的照相机构20,仅仅是壳体不同,相对主体110,单独地形成并做成组件,以可旋转(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连接部处。
如图8A所示,在主体110上,设置管状的连接用突起111,与形成于照相机构120的底端部的连接部连接。此外,连接用突起111的前端呈卡口状,当在本来不使用的状态的旋转位置,***照相机构120使其旋转时,则防拔功能发挥作用,照相机构120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主体110上。另外,照相机构120的布线121等如图8B所示,穿过连接用突起111的内部送到主体110的内部。
如果对该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首先,在未使用的状态,如图9A所示,使照相机构120旋转以便使操作部37c位于前方,光学机构30位于向主体110的内侧而隐蔽的容纳位置。
此外,在用照相机构120的进行拍摄时,如图9B所示,使操作部37c旋转以便位于右面侧。由此,光学机构30处于露出的状态。接着,如果使操作部37c向上移动(双点划线所示的操作部37c′,表示非工作位置,实线所示的操作部37c表示可拍摄位置)(参照图8B),以便将位于收缩的非工作位置的光学机构30移动到拍摄位置,则可进行长焦,或广角的拍摄。
另一方面,在结束拍摄时,将操作部37c下降,使光学机构30收缩,然后,使照相机构120旋转,返回到图9A所示的原来的容纳位置,处于隐蔽状态。这样,在未使用时,通过使光学机构30能够隐蔽,可防止透镜表面的伤痕,指纹或灰尘等的附着。
图10A,10B表示与图8A,8B和图9A,9B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可隐蔽的照相机构用于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实施例。即,在主体130的右上端部,形成有与前述相同的连接用突起(未图示),如图10A,10B所示,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有照相机构140。在这里,在主体130的顶端部设置有分割部131,以便容易安装该照相机构140。另外,由于动作和作用效果与前述的相同,故这里的描述省略。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可改变光学机构30的放大倍数的驱动机构,采用了凸轮板37的凸轮作用,但不限于此,可采用其它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手动用的操作部,采用了由主体10,100,110,130突出构成的、直线移动的操作部37c,但也可在凸轮板37的侧面形成齿条,在主体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形成操作部,通过旋转操作小齿轮(操作部),进行光学机构30的变焦操作,另外,还可将该小齿轮与马达等的电动驱动器连接,通过开关的接通/断开的操作,对其进行电驱动。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构成光学机构30的变焦透镜,采用了凹透镜32和凸透镜34两个透镜,但不限于此,可采用更多的透镜。置有连接用突起111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只要是可旋转、或可隐蔽地支承的形式,也可采用其它的结构。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这些便携信息终端,由于将构成照相机构20的光学机构30做成可进行变焦拍摄的变焦透镜光学***,可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仅进行光学机构30的调整,就能从长焦侧到广角侧在幅度较宽的范围内进行拍摄。
另外,当进行光学机构30的变焦调整时,通过在主体10,100,110,130上设置手动操作用的操作部37c,可实现小型化,结构的简化等,同时,仅仅通过操作37c的移动操作,就可连续地进行长焦拍摄和广角拍摄的切换。
此外,伴随操作部37c的移动操作,可实现对CCD24供电的接通/断开,由此,可马上进行拍摄,可使达到可拍摄时的时间滞后等极小。
另外,将照相机构120,140装配成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对其支承,在不使用时,通过将该光学机构30做成能够隐蔽,可防止透镜的表面的损伤,指纹、或灰尘的附着等。
图11~图14A,14B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为便携电话)的其它实施例。另外,由于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等)与前述的图2~4所示的相同,故这里的说明省略。
该便携电话如图11所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200;用于覆盖设置于主体200的表面上的操作部等的盖板201;可显示与各种信号发送接受有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示器)202;可伸缩的天线203;组成部件的一部分包括天线203的,设置于主体200的内部并进行各种信号处理的信号发送接收部(未图示);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前述的照相机构20等。
凸轮板37如图13和图14A,14B所示,由矩形的平板构成,通过形成于壳体21中的上下的矩形孔21a,21b,沿上下方向(V方向)以可往复移动的方式进行导向。凸轮板37的侧面具有做成倾斜地呈直线状的第1凸轮槽37a和做成大致呈く字形的第2凸轮槽37b。天线203代替图4所示的操作部37c,与凸轮板37的顶端部连接,通过操作者握住天线203沿上下方向(箭头V方向)移动,做成一体的凸轮板37也上下移动。即,通过天线203和凸轮板37的连接结构,构成使凸轮板37与天线203的伸缩操作联动的联动机构。
另外,在凸轮板37上,形成与向CCD24进行供电的电源的接通/断开动作的开关(未图示)相对应的,接合和脱开的部分(未图示),在到达移动到距图13所示的位置仅一定量向上方的拍摄位置(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时刻,与开关接合,使该开关接通,开始向CCD24供电。另一方面,当凸轮板37反向移动时,则将开关断开,停止向CCD24供电。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
首先,在非操作的状态,如图12A所示,天线203缩进、容容纳于主体200内,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如图2所示,位于从主体200的表面退入的非工作位置(缩进状态)。此时,凸轮板37如图13所示,位于V方向向下的移动端。
在该状态,当操作者将天线203拉伸到图12B所示的位置时,则伴随该移动,凸轮板37向图13的上方移动。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通过第1凸轮槽37a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到达图13中的销33d′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透镜架36的销36d通过第2凸轮槽37b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到达图13中的销33d′的位置(第2凸轮槽37b的弯曲点附近)。
此时,光学机构30(保持凹透镜32的镜筒33a)如图12B和图3所示,从主体200的表面稍稍突出,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与此同时,凸轮板37的一部分与开关接合,开关接通,开始向CCD24供电。由此,可马上进行拍摄。
但是,当操作者拉伸天线203时,则在图12B所示的拍摄位置处,定位机构(未图示)动作,对拉伸操作的阻力增加,由于无法用相同的拉力将天线拉出,由此,在此时刻,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还有,作为定位机构,可采用下述结构,比如,在天线203的外周,设置沟槽(环形槽),通过将在平时压靠于天线203的外周面上的弹簧的半圆形突起部压入该槽中,以实现定位。
当操作者从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通过可解除定位机构的定位力的拉力,将天线203进一步拉伸到图12C所示的位置时,则伴随该移动,凸轮板37向图13的上方进一步移动。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通过第1凸轮槽37a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移动(箭头F方向),到达图13中的销33d″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透镜架36的销36d通过第2凸轮37b的凸轮作用,向后方(箭头R的方向)移动,到达图13中的销36d″的位置。此时,光学机构30(保持凹透镜32的镜筒33a)如图12C和图4所示,从主体200的表面进一步突出,定位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另一方面,当操作者相反地进行将天线203缩进,并将其容纳于主体200中的动作时,则光学机构30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达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在此刻,凸轮板37的一部分动作,将开关断开,停止向CCD24供电,接着,到达处于缩进状态的非工作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学机构30采用可变焦的光学***,但即使为单焦点的光学机构,通过伴随天线203的移动,将光学机构定位于拍摄位置,进而,通过使开关的接通/断开的动作实现联动,可顺利地切换到拍摄动作。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可改变光学机构30的放大倍数的驱动机构采用了凸轮板37的凸轮作用,但不限于此,可采用其它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伴随天线203的伸缩操作,驱动凸轮板37的结构,但也可在凸轮板37上形成齿条,将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与马达等的电动驱动器连接,通过伴随天线203的伸缩操作将开关接通/断开,可实现电驱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给出了便携电话,但也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具有天线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该便携信息终端,操作者仅仅通过进行天线203的伸缩动作,便可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借助CCD24进行拍的伸缩动作,便可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借助CCD24进行拍摄,进而,可进行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连续的变焦动作。
因此,不必在拍摄时进行麻烦的准备操作,由于仅仅通过进行拉伸天线203的操作,便可马上处于拍摄状态,因此,可使达到可拍摄时的时间滞后极小,获得具有方便性的便携电话。另外,由于仅仅适当地调整天线的拉伸量,便可连续地在长焦拍摄与广角拍摄之间进行切换,因此,在改变拍摄范围时不必逐渐地改变拍摄距离。
图15A,15B~图19A,19B,19C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为便携电话)的又一实施例。另外,由于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与前述的图2~4所示的相同,故这里的说明省略。该便携电话如图15A,15B所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300;可显示与各种信号发送接收有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视器)301;可伸缩的天线302;各种操作按钮303;覆盖操作按钮303等的可开合的盖板304;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前述的照相机构20等。
凸轮板37如图16和图17所示,由矩形的平板构成,通过形成于壳体21中的上下的矩形孔21a,21b,沿上下方向(V方向)以往复移动方式对其进行导向。凸轮板37的侧面具有做成倾斜地呈直线状的第1凸轮槽37a和大致呈く字形的第2凸轮槽37b。如图1 6和图17所示,第1连接部件341的一端部341a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于凸轮板37的底端部,第1连接部件341的另一端部341b如图15B所示,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第2连接部件342的一端部342a上。第2连接部件342的另一端部342b如图15B和图18所示,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盖板304的支承轴315上。
在第2连接部件342和盖板304之间,如图18所示,设置有联动弹簧43。该联动弹簧43的设定使得在第2连接部件342和盖板304从规定角度脱开时施加偏置力。
即,如果盖板304和第2连接部件342以窄于规定角度的角度接近,则施加偏置力以便将两者推开,另一方面,如果盖板304和第2连接部件342要以大于规定角度的角度离开,则施加偏置力,以便将两者拉近。顺时针旋转的方向偏置,将第1连接部件341下拉,另一方面,在盖板304打开的状态,使第2连接部件342沿图15B中的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偏置,将第1连接部件341上抬。通过上述第1连接部件341和第2连接部件342,联动弹簧343等,便形成与盖板304的打开动作和关闭动作联动的、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和容纳位置的联动机构。
如图18所示,在第2连接部件342上,在另一端部342b附近形成平齐部342c。另一方面,如图15A和图18所示,限制部件344以可沿L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主体300上。限制部件344由与平齐部342c可接合脱开、实现凸轮作用的凸轮部344a,和突出于从主体300的外部,通过手动方式操作的操作部344b构成。
即,在图18中,当限制部件344位于L1方向的移动端时,第2连接部件342的摆动角度最小,当限制部件344位于L2方向的移动端时,第2连接部件342的摆动角度最大。
限制部件344通过盖板304的打开动作,可从光学机构30到达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时刻,限制第2连接部件342的摆动。然后,直到光学机构30到达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之前,可与该位置相对应,连续地限制第2连接部件342的摆动角度。
即,可通过盖板304的打开动作,首先使光学机构30突出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然后,通过调整限制部件344,调节第2连接部件342的摆动位置,可在从长焦侧端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范围,进行光学机构30的变焦操作。
另外,设置有检测限制部件344和第2连接部件342的平齐部342c接触的开关(未图示),该开关进行向CCD24供电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动作。即,将处于关闭状态的盖板304打开,在第2连接部件342的平齐部342c与凸轮部344a接触的同时该开关动作,开始向CCD24供电。
于是,当限制部件344位于图18中的L1方向端部的位置时,盖板304打开,在光学机构30突出到长焦侧端部的位置的时刻,CCD24成为接通状态,可进行拍摄。另外,当限制部件344位于图18中的L2方向端部的位置时,盖板304打开,光学机构30突出到广角侧端部位置的时刻,CCD24成为接通状态,可进行拍摄。当限制部件344位于上述两个位置之间的位置时,在光学机构30位于中间的变焦位置的时刻,CCD24成为接通状态,可进行拍摄。
象这样,由于仅仅通过将盖板304打开,开关便动作,可借助CCD24进行拍摄,故可马上进行拍摄,可减少拍摄前的时间滞后。
盖板304如图15A,15B所示,具有半圆部304a,该半圆部304a可绕支承轴315旋转,在关闭的状态,其不但覆盖操作按钮303,而且还覆盖光学机构30。因此,在关闭的状态,通过半圆部304a覆盖光学机构30,故将进入CCD24的外部光遮挡,另外,可防止在凹透镜32等上附着灰尘或发生损伤等情况。
象这样,作为以覆盖方式保护光学机构30的部件,不设置单独的部件,而同时采用盖板304的一部分,由此,可使部件数量减少,成本降低。另外,在这里,盖板304做成覆盖到操作按钮303和光学机构30程度的形状,但是,显然,也做成覆盖到显示部301的程度的形状。
下面根据图2~图4,图17,图19A,19B,119C,对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
首先,在非操作的状态,如图19A所示,盖板304关闭,光学机构30如图2所示,处于从主体300的表面退入的非工作位置。此时,凸轮板37如图17所示,位于V方向向下的移动端。另外,光学机构30处于被盖板304覆盖的状态。
此时,限制部件344位于L1方向的移动端。另外,如果在该状态,如图19B所示,操作者打开盖板304,则伴随该移动,第2连接部件342和第1连接部件341移动,使凸轮板37向图17的上方移动,第2连接部件342与限制部件344接触,实现停止,凸轮板37也停止。
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通过第1凸轮槽37a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到达图17中的销33d,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透镜架36的销36d通过第2凸轮槽37b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到达图17中的销36d,的位置。
此时,光学机构30(第1透镜架33)如图3和图19B所示,从主体300的表面稍稍突出,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与此同时,开关动作,开始向CCD24供电。由此,可马上进行拍摄。
如果从处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使限制部件344沿L2方向移动,则第2连接部件342进一步摆动,将第1连接部件341上抬,凸轮板37向图17中的上方进一步移动。接着,如果使限制部件344移动到L2方向的移动端,则凸轮板37移动到最顶端。
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通过第1凸轮槽37a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到达图17中的销33d″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透镜架36的销36d通过第2凸轮槽37b的凸轮作用,向后方(箭头R方向)移动,到达图17中的销36d″的位置。此时,光学机构30(第1透镜架33)如图4和图19C所示,定位于从主体300的表面以最大程度突出的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从此状态,相反地使限制部件344沿L1方向移动,则将第2连接部件342压回,光学机构30开始后退,到达长焦端部的拍摄位置。另外,如果在限制部件344处于任何的位置的状态,将盖板304关闭,则第2连接部件342和第1连接部件341开始返回到原始位置,并且在第2连接部件342与限制部件344脱离的时刻,向CCD24的供电中断。光学机构30也返回到缩回的非工作位置。
象这样,操作者仅仅通过将盖板304打开的动作,便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可借助CCD24进行拍摄,仅仅通过限制部件344的操作,便可进行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连续的变焦动作。
于是,在拍摄时,不必要求麻烦的准备操作,仅仅通过打开盖板304,便可马上进入可拍摄状态,由此,可使到拍摄时的时间滞后极小,获得具有方便性的便携电话。另外,仅仅通过适当地调整限制部件344的位置,便可连续地进行长焦拍摄~广角拍摄的切换,不必在改变拍摄范围时,逐渐地改变拍摄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学机构30采用了可变焦的光学***,但是,即使为单焦点的光学机构,仍可通过与盖板304联动,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进而通过使CCD24的接通/断开动作联动,可平滑地切换拍摄动作。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改变光学机构30的放大倍数的驱动机构采用了凸轮板37的凸轮作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它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表示的是与盖板304的开闭动作联动,驱动凸轮板37的结构,但也可在凸轮板37上形成齿条,将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与马达等的电动驱动器连接,通过与盖板304的开闭动作联动使开关接通/断开,由此,可实现电驱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适合采用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虽然表示的是便携电话,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具有与盖板相同的结构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该便携信息终端,则可仅仅通过将盖板304开闭,便将光学机构30定位于拍摄位置和容纳位置。另外,通过将光学机构30做成变焦光学***,故可在不改变拍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从长焦到广角的变焦拍摄。
还有,由于联动机构由连接部件341,342,联动弹簧343等构成,故使结构简化,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再有,由于设置有限制部件344,故即使在将盖板304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仍可将光学机构30停止在规定的拍摄位置,另外,进而可通过位置调整,故可在从长焦侧端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范围,进行光学机构的变焦操作。
另外,通过使光学机构30定位在拍摄位置时便开始向CCD24供电,仅仅通过盖板304的打开动作便可马上进行拍摄,可减小拍摄前的时间滞后。
此外,由于通过盖板304覆盖光学机构30,故显然,可防止对CCD24的遮光,光学机构30的透镜表面的指纹、或灰尘等的附着,因盖板304的兼用,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成本的降低等。
图20A,20B~图23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的又一实施例(在这里,为便携电话)。另外,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与前述的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形成驱动机构的凸轮板和壳体,其它与前述的图2~图4所示的相同,对于同一结构,省略描述。
该便携电话如图20A,20B所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400;设置于主体400的表面上,可显示与各种发送接收信号有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视器)401;天线402;各种操作按钮403;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前述照相机构20′;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照相机构20′的变焦调整的操作部437C;设置于主体400的内部的遮挡部件(遮挡板)450等。
在凸轮板437上,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其侧面上形成有操作部437c,另外,如图23所示,形成有连接联动机构的一部分的长孔437d。此外,如图22所示,在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的右上方部,形成有沿V方向仅以规定距离呈直线状延伸的自由区域Ga,Gb。即,相对前述的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形成仅仅添加有没有凸轮作用的自由区域Ga,Gb的结构。在壳体21中,如图21所示,形成有使操作部437突出到外侧,并限制其移动范围的开口部21c。
于是,如果操作者抓住操作部437c,使其沿V方向向上移动时,经过规定的自由行程(在此期间,进行遮挡板450退蔽,使光学机构30,露出的动作),光学机构30′的第1透镜架33开始向前方的突出动作,如图3和图4所示,从主体400向前方突出;另一方面,如果其沿V方向向下移动时,则如图2所示,实现后退,退入到主体400的内部并容纳于其中,容纳动作结束后,经过规定的自由行程(在此期间,遮挡板450进行遮挡光学机构30′的动作),使得操作部437c与开口部21c的底端接触并停止。
还有,在凸轮板437上,形成有与进行向CCD24供电的电源的接通/断开动作的开关(未图示)接合和脱离的部分(未图示),在到达从图21所示的位置仅仅向上方移动规定量的拍摄位置(图3所示的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时刻,该部分与开关接合,使该开关接通,开始向CCD24供电。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板437反向移动,将开关断开,停止向CCD24供电。
作为遮挡部件的遮挡板450如图20A和图23所示,按照绕固定在主体400上的支承轴(规定轴)451摆动的方式支承,在与光学机构30′面对一侧的相反侧,具有销450a。
再有,围绕支承轴451,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承有摇摆臂452。该摇摆臂452如图23所示,设置于其另一端部的销452a与凸轮板437的长孔437d连接,使得形成于大致中间区域的缺口部452b可与销450a接合脱离。
另外,在遮挡板450和摇摆臂452之间,如图23所示,设置有联动弹簧453。该联动弹簧453沿使摇摆臂452的动作与遮挡板450联动的同时使光学机构30′露出的方向(相对于摇摆臂452,使遮挡板450沿图23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施加偏置力。
因此,如图23所示,当从遮挡板450遮挡光学机构30′的状态使凸轮板437向上移动时,则该摇摆臂452沿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遮挡板450通过联动弹簧453的偏置力从光学机构30′退避而使其露出,与止动件(未图示)接触并停止。进而,如果使凸轮板437向上方移动,则遮挡板450保持其状态,缺口部452b与销450a脱离的同时,光学机构30′开始突出动作,进行从长焦侧到广角侧的变焦动作。
另一方面,当使凸轮板437反向移动时,则摇摆臂452开始沿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大同时,光学机构30′向非工作位置开始退入动作,在完全退入到非工作位置后,缺口部452b与销450a接合,使遮挡板450一起沿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另外,在凸轮板437停止的时刻,遮挡板450处于完全将光学机构30′遮挡的状态。
通过上述缺口部452b,销450a,形成约束机构,该约束机构在遮挡动作时,以规定的定时(光学机构30,完全退入的时刻),约束遮挡板450使其与摇摆臂452一起移动。另外,通过摇摆臂452,联动弹簧453,缺口部452b和销450a,构成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与驱动光学机构30′的驱动机构的动作联动,使遮挡板450进行遮挡动作和露出动作。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
首先,在非操作的状态,如图20A,20B所示,操作部437c位于下方端,光学机构30′如图2和图20A,20B所示,处于从主体400的表面退入的非工作位置,遮挡板450遮挡该光学机构30′。此时,凸轮板437位于V方向向下的移动端。
在此状态,如果操作者使操作部437c向上方移动,则凸轮板437向上方移动。由此,第1透镜架33的销33d和第2透镜架36的销36d如图22所示,将自由区域Ga,Gb分别朝下移动,到达实线所示的位置。另一方面,在该自由动作的期间,摇摆臂452沿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遮挡板450也沿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处于从光学机构30′退避,使其完全露出的状态。
接着,如果操作者使操作部437c向V方向的上方移动,则凸轮板437向上方移动,第1透镜架33的销33d和第2透镜架36的销36d通过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的凸轮作用,向前方(箭头F方向)移动,分别到达图22中的销33d′和销36d′的位置。
此时,光学机构30′如图3所示,从主体400的表面稍稍突出,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与此同时,凸轮板437的一部分与开关接合而接通,开始向CCD24供电。由此,可马上进行拍摄。
如果从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操作者使操作部437c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则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凸轮板437中的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作用,光学机构30′如图4所示,定位于从主体400最突出的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操作者使操作部437c沿反向(向下)移动,则光学机构30′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达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在此时刻,凸轮板437的一部分动作,将开关断开,停止向CCD24供电,接着,从主体400的表面完全退入,如图2所示,到达非工作位置。
然后,如果进一步使操作部437c向下移动,则摇摆臂452的缺口部452b与遮挡板450的销450a接合,使遮挡板450沿顺时针旋转方向一起旋转,遮挡板450处于将光学机构30′的前面完全遮挡的状态。
象这样,由于采用凸轮板437与光学机构30′的变焦动作联动,进行遮挡板450相对光学机构30′的遮挡和露出动作,故相对光学机构30′的进退动作,遮挡板450的动作定时不发生偏离,可防止相互的干扰等,从而确保功能上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操作者仅仅通过进行操作部437c的移动操作,便可进行光学机构30′的变焦操作和遮挡板450的动作,故不必进行麻烦的多项操作,可获得具有方便性的便携电话。
图24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为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的再一实施例。如图24所示,该便携式个人计算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500;设置于主体500的表面上,可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视器)501;各种操作按钮502;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前述的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上述照相机构20′的变焦调整的前述的操作部437c;遮挡光学机构30′的前述的遮挡板450等。另外,由于照相机构20′(光学机构30′)和遮挡板450,及联动机构等,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故省略这里的描述。
同样在该便携式个人计算机中,光学机构30′的变焦动作和遮挡板450的遮挡和露出动作仅仅通过对操作部437c进行操作而进行,另外,可在相互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以规定的定时可靠地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遮挡部件采用了可摇摆的遮挡板450,但也可为沿直线往复移动的部件。另外,在驱动机构中,作为使遮挡部件联动的联动机构采用了摇摆臂452,联动弹簧453等,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的联动机构,只要是其作用能在光学机构30′从缩进的非工作位置开始突出动作之前,遮挡部件使光学机构30′露出,而在光学机构30′退入到非工作位置后,遮挡部件遮挡光学机构30′者均可。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光学机构30′的驱动机构,虽表示的是通过手动操作驱动的形式,但并不限于此;只要确保与遮挡部件的联动关系,也可采用电动驱动器等进行电驱动。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这些便携信息终端,通过设置与光学机构30′的驱动机构联动、可遮挡光学机构30′的前面的遮挡部件450,显然,可防止相对光学机构30′的遮光,指纹、或灰尘等的附着,可在遮挡部件450相对光学机构30′的变焦动作的遮挡和露出动作的定时不发生偏离的情况下,防止相互的干扰等,从而确保功能上的可靠性。另外,作为使驱动机构和遮挡部件450联动的联动机构,通过采用摇摆臂452,联动弹簧453等,可实现结构简化,轻量化,小型化,并降低成本等。
图25A,25B和图26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为便携电话)的再一实施例。该便携电话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600;设置于主体600的表面上,可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液晶监视器)601;天线602;各种操作按钮603;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照相机构610;设置于主体600的内部,进行各种信息信号的处理的信息信号处理部(未图示)等。
照相机构610,其内部设置有前述的图2~图5所示的光学机构30等,其形成主体600的轮廓的一部分的同时,单独地形成并做成组件,其以可大致旋转90度(摇摆)的方式与主体600连接于连接部61处。另外,连接部611的结构与前述的图8A所示的形式相同。另外,光学机构30通过手动方式,使凸轮板37的操作部37c上下移动,由此,进行变焦操作,由于其与前述的内容相同,故省略在这里的描述。
在照相机构610中,如图25A,25B所示,设置有拍摄用的透明窗612,以及使操作部37c突出的开口部613,光学机构30以可进行变焦动作的方式设置于透明窗612的内侧的背后。即,光学机构30即使从图2所示的非工作位置,通过图3所示的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达图4所示的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情况下,仍不突出于照相机构610外部,而在内部进行变焦动作。
下面对该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首先,在非操作的状态,如图25A,25B所示,使照相机构610旋转,以便操作部37c位于前方,沿主体600的轮廓定位。
另外,在用照相机构610进行拍摄时,如图26所示,使照相机构610大致旋转90度,以便操作部37c位于右侧面。在该状态下,当使操作部37c向上移动,以便使位于非工作位置的光学机构30移动到拍摄位置时,则在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如前所述,使CCD24接通,可进行长焦~广角的拍摄。
另一方面,在结束拍摄时,如果使操作部37c向底端部下降,则在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如前所述,使CCD24断开,接着,光学机构30恢复到非工作位置。然后,沿反向使照相机构610旋转90度左右,返回到图25A,图25B所示的原始位置。象这样,即使在进行拍摄用的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光学机构30不突出于外部,而位于光学机构610平时所在的内部,由此,可防止光学机构30的碰撞,并可防止透镜表面的损伤,指纹或灰尘的附着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表示的是当透明窗612定位于前方时,进行拍摄用的变焦动作的情况,但即使在定向于两端之间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光学机构30的变焦动作进行拍摄。
图27A,27B~图30表示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在这里,为便携电话)的另一实施例,是将前述的图25A~图26所示的实施例的光学机构30从手动变为马达驱动。
该便携电话如图27A,27B所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主体600;显示部(液晶监视器)601;天线602;操作按钮603;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的照相机构620;设置于主体600的内部,进行各种信息信号的处理的信息信号处理部(未图示)。
照相机构620,其内部设置有光学机构30″,其形成主体600的轮廓的一部分的同时,单独地形成并做成组件,其以可大致旋转90度(摇摆)的方式与主体600连接于连接部621处。另外,连接部621的结构与前述的图8A所示的相同。另外,对于光学机构30″,除了利用马达640驱动凸轮板637以外,其余与图2-图5所示的前述的光学机构30的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对其说明省略。
在照相机构620中,如图27A,27B所示,设置有拍摄用的透明窗622,及使开关按钮650突出的开口部623,光学机构30″以可进行变焦动作的方式设置于透明窗622的内侧的背后。即,光学机构30″与前述相同,不突出于照相机构620的外部,而在内部进行变焦动作。
在该光学机构30″中,在凸轮板637上,如图29和30所示,除了第1凸轮槽37a,第2凸轮槽37b以外,还形成齿条637a。在壳体21上,固定有马达640,其小齿轮641与凸轮板637的齿条637a啮合。
因此,如果马达640沿一个方向旋转,则凸轮板637沿V方向向上移动,第1凸轮槽37a和第2凸轮槽37b对第1透镜架33和第2透镜架36施加凸轮作用,进行长焦~广角的变焦动作;另一方面,如果使马达640沿反向旋转,则凸轮板637沿V方向向下移动,使第1透镜架33和第2透镜架36恢复到非工作位置(缩进位置)。另外,通过按压从开口部623突出的一个开关按钮650,马达640沿一个方向旋转,通过按压另一开关按钮650,可使该马达640沿另一方向旋转。
下面对该便携电话的动作进行描述,首先在非操作的状态,如图27A,27B所示,使照相机构620旋转,以便开关按钮650位于前方,使其沿主体600的轮廓定位。
另外,在用照相机构620进行拍摄时,如图28所示,使照相机构620旋转90度左右,以便开关按钮650位于右侧面。在该状态下,当按压一个开关按钮650使马达640沿一个方向旋转,以便使位于非工作位置的光学机构30″移动到拍摄位置时,则在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如前所述,使CCD24接通,然后,通过适当地使马达640停止,则可进行长焦~广角的拍摄。
另一方面,在结束拍摄时,如果按压另一开关按钮650使马达640沿反向旋转,则在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使CCD24断开,接着,光学机构30″恢复到非工作位置。然后,使照相机构620沿方向旋转90度左右,恢复到图27A,27B所示的原始位置。象这样,即使在进行拍摄用的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光学机构30不突出于外部,而位于照相机构620平时所在的内部,由此,可防止光学机构30″的碰撞,而且,可防止透镜表面的损伤,指纹或灰尘的附着等。
图31~36A,36B表示以可装卸的方式形成于各种便携信息终端上的本发明的照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
照相机构700如图31所示,包括形成外轮廓的机构外壳710;以可进退的方式设置于机构外壳710的内部的前述的光学机构30;驱动光学机构30的凸轮板37等的驱动机构;红外线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等的水晶滤波器22;面板23;作为拍摄器件的CCD24;电路板25;与该电路板25连接的连接端子720等。
机构外壳710如图31和图36A,36B所示,由下述部分形成:可使光学机构30进退的开口部710a;用于使驱动机构的操作部37c在外部露出的长孔710b;用于与便携信息终端PDA的连接部C连接的插接部710c等。
由于光学机构30如图32~图35所示,为与前述的图2~图5所示的相同的结构,并且为实现同一动作的变焦透镜光学***,故在这里的描述省略。
在电路板25上,如图32和图36B所示,连接端子720予以电连接,该连接端子720处于露出在插接部710c的内部空间的状态。在连接端子720上进行用于向CCD24供电、同时进行图像信号的发送的布线,其可为接触方式、非接触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照相机构的动作进行描述。
首先,在照相机构700安装于便携信息终端(比如,便携电话)的状态下,在非操作的状态,使操作部37c位于下方端,则光学机构30如图32所示,处于从机构外壳710的开口部710a退入的缩进状态(非工作位置)。此时,凸轮板37如图35所示,位于沿V方向向下的移动端。
在该状态下,当操作者将操作部37c向图35的上方移动到规定位置时,则伴随该移动,凸轮板37也向上方移动。由此,光学机构30如图33所示,从机构外壳710的表面稍稍突出,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但是,如果操作者使操作部37c移动,则在上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处,定位机构(未图示)动作,相对于移动操作的阻力增加,由于不能以相同的操作力使该其移动,由此,在此时刻,光学机构30定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如果操作者从位于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状态,以可解除定位机构的定位力的操作力,使操作部37c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伴随该移动,凸轮板37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由此,光学机构30如图34所示,从机构外壳710的表面进一步突出,定位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操作者使操作部37c沿反向(向下)移动,则光学机构30从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达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进而,到达处于缩进状态的非工作位置。
象这样,操作者仅仅通过进行操作部37c的移动操作,使光学机构30从长焦侧端部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可进行连续的变焦动作。
因此,在拍摄时,首先,将照相机构700与便携信息终端连接,通过仅仅进行使操作部37c移动的操作,并适当地调整该操作的移动量,便可连续地切换长焦拍摄~广角拍摄,在改变拍摄范围时,不必逐渐地改变拍摄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装载于可装卸的照相机构700上的光学机构30中,作为可改变放大倍数的驱动机构,虽采用了凸轮板37的凸轮作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它的机构;另外,作为手动用的操作部,采用了从主体710突出而形成的、呈直线移动的操作部37c,但是,作为替换方式,也可在凸轮板37的侧面形成齿条,以可旋转的方式将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设置于主体上形成操作部,通过对小齿轮(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光学机构30的变焦操作。另外,也可不采用平板状的凸轮板37,而采用螺旋面等实现联动。
另外,作为构成光学机构30的多个透镜,采用了凹透镜32和凸透镜34这两个透镜,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更多的透镜。
此外,当使光学机构30进行变焦动作时,设置有手动操作用的操作部37c,但也可不采用手动,而采用马达等的电磁驱动器形成电动方式。即,也可在凸轮板37上形成齿条,通过马达等的电动驱动器,使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旋转。
还有,作为连接端子720,虽做成可从容纳于便携信息终端中的电源(未图示)供给电力的形式,但也可采用设置于照相机构700的内部的电源,作为连接端子也可用于传递与CCD24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处理有关的信息的布线连接用。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该照相机构700,通过将光学机构30作为进行变焦拍摄的变焦透镜光学***,故在打算改变拍摄范围时,不改变拍摄距离,而仅仅进行光学机构30的调整,便可实现从长焦到广角的较宽的范围内的拍摄。另外,由于可装卸,故可适合于各种便携信息终端。另外,由于光学机构30的变焦操作为手动方式,故可实现低成本,小型化,简化结构等。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和照相机构可在从长焦到广角的较宽范围内,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故适用于于进行图像信息等的发送接收的通信***。

Claims (25)

1.一种便携信息终端,该便携信息终端包括:
显示部,该显示部可显示信息;
主体,该主体设置有上述显示部,其形成轮廓;
拍摄器件,该拍摄器件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
光学机构,该光学机构包括沿光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以及使上述多个透镜相对地移动,进行变焦驱动的驱动机构,以便相对上述拍摄器件,改变拍摄景物的放大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机构按照在拍摄时,在上述主体的外部突出,并且在非拍摄时,退入上述主体内部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机构按照在拍摄时,在上述主体的内部,进行变焦动作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使上述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通过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使下述该开关动作,该开关在上述多个透镜定位于上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时,进行/中断上述拍摄器件的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变焦动作的操作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包括可伸缩的天线;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用于伴随上述天线的伸缩动作,进行变焦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具有盖板,该盖板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以便覆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用于伴随上述盖板的开闭动作,进行变焦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接部件和联动弹簧,该连接部件与上述驱动机构的一部分连接,上述联动弹簧施加使上述盖板伴随上述连接部件而动作的偏置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使上述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通过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上述联动机构包括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在伴随上述盖板的打开动作而动作,在上述多个透镜到达上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时,抵抗上述联动弹簧的偏置力,限制上述连接部件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的,限制上述连接部件的移动的限制位置可在从上述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到上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的范围内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具有凸轮部,该凸轮部对上述连接部件,施加凸轮作用;操作部,该操作部可通过手动方式,往复移动地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板按照在关闭状态,覆盖上述光学机构的方式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式促动器,其用于通过电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开关,该开关使上述电动式促动器动作/不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包括可伸缩的天线,上述开关伴随上述天线的伸缩动作而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具有盖板,该盖板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以便覆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开关伴随上述盖板的开闭动作而切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照相机构,该照相机构具有上述拍摄器件和上述光学机构,并且可旋转地与上述主体连接;
上述光学机构按照在拍摄时,在上述照相机构的内部,进行变焦动作的方式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照相机构,该照相机构具有上述拍摄器件和上述光学机构;
上述光学机构按照在拍摄时在上述照相机构的外部突出,并且在非拍摄时,退入上述照相机构内部的方式形成;
上述照相机构可旋转地与上述主体连接,以便在使上述光学机构退入的状态将其隐蔽。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包括遮挡部件,该遮挡部件可遮挡上述光学机构的前面;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伴随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而运动,使上述遮挡部件进行遮挡动作和露出动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的操作部;
上述遮挡部件按照伴随上述操作部的操作而动作的方式形成,以便进行遮挡动作和露出动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使上述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通过长焦侧端部的拍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侧端部的拍摄位置;
上述联动机构按照下述方式,使上述遮挡部件伴随其动作,该方式为:在上述多个透镜从非工作位置,开始进行变焦动作之前,使上述光学机构的前面露出,并且在上述多个透镜退入到非工作位置后,将上述光学机构的前面遮挡。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便携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挡部件为以绕规定轴摆动的方式支承的遮挡板;
上述联动机构包括摆动臂,该摆动臂伴随上述驱动机构的动作而运动,绕上述规定轴旋转;联动弹簧,该联动弹簧使上述摆动臂伴随上述遮挡板而动作,并且沿使上述光学机构的前面露出的方向施加偏置力;约束机构,该约束机构在遮挡动作时,在规定时刻,按照与摇摆臂成整体移动的方式对上述遮挡板进行约束。
23.一种照相机构,该照相机构包括:
拍摄器件,该拍摄器件用于对拍摄景物进行拍摄;
光学机构,该光学机构包括沿光轴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以及使上述多个透镜相对地移动,进行变焦驱动的驱动机构,以便相对上述拍摄器件,改变拍摄景物的放大倍数;
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与上述拍摄器件连接,至少传递拍摄信息的信号;
连接部,该连接部以可装卸的方式形成于便携信息终端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照相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有用于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的操作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照相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式促动器,该电动式促动器用于通过电动方式,进行变焦驱动;开关,该开关使上述电动式促动器动作/不动作。
CN02800307A 2001-02-19 2002-02-18 便携信息终端及照相机构 Pending CN14574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1045/2001 2001-02-19
JP2001041045 2001-02-19
JP41041/2001 2001-02-19
JP2001041041 2001-02-19
JP49578/2001 2001-02-26
JP2001049578 2001-02-26
JP87532/2001 2001-03-26
JP2001087532 2001-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7445A true CN1457445A (zh) 2003-11-19

Family

ID=27482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00307A Pending CN1457445A (zh) 2001-02-19 2002-02-18 便携信息终端及照相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2067036A1 (zh)
CN (1) CN1457445A (zh)
WO (1) WO200206703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9100C (zh) * 2004-08-23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变焦距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01119398B (zh) * 2006-08-04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盖式移动通信装置
WO2014198160A1 (zh) * 2013-06-09 2014-1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匝线圈复用电路、多匝线圈复用电路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034221A (zh) * 2017-09-08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拾音装置、拾音***、拾音方法、程序以及校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1221B2 (ja) * 2002-05-17 2006-11-2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端末装置
GB0226014D0 (en) * 2002-11-08 2002-12-18 Nokia Corp Camera-LSI and information device
JP4191501B2 (ja) * 2003-02-13 2008-12-0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4246116A (ja) * 2003-02-14 2004-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影装置
KR20050021949A (ko) * 2003-08-29 2005-03-07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 장치
JP4708753B2 (ja) * 2004-09-29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632814B2 (ja) * 2005-03-04 2011-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鏡胴、カメラおよび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4641203B2 (ja) * 2005-03-07 2011-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鏡胴、このレンズ鏡胴を用いたカメラ及び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2010243734A (ja) * 2009-04-03 2010-10-28 Nikon Corp 撮像装置
JP6870580B2 (ja) * 2017-11-06 2021-05-12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ボディ
JP7133645B2 (ja) 2018-11-30 2022-09-08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携帯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4030A (ja) * 1995-04-19 1996-11-05 Hitachi Ltd 携帯電話一体型ビデオカメラ
JPH1075545A (ja) * 1996-08-30 1998-03-17 Minolta Co Ltd 小型モータの取り付け構造
JPH116960A (ja) * 1997-06-16 1999-01-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3889512B2 (ja) * 1998-07-07 2007-03-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2000078549A (ja) * 1998-08-28 2000-03-14 Nec Corp テレビ電話機能を有する移動体通信端末
JP4261648B2 (ja) * 1998-10-22 2009-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2000235222A (ja) * 1999-02-15 2000-08-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及びアダプタ
JP2000321500A (ja) * 1999-03-11 2000-11-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結像光学系
JP2000292830A (ja) * 1999-04-09 2000-10-20 Canon Inc バリア開閉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JP2000356798A (ja) * 1999-06-15 2000-12-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2001223924A (ja) * 2000-02-09 2001-08-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JP4460734B2 (ja) * 2000-05-23 2010-05-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撮像装置
JP2002055278A (ja) * 2000-05-30 2002-02-20 Minolta Co Ltd 撮像レン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9100C (zh) * 2004-08-23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变焦距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01119398B (zh) * 2006-08-04 2010-1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盖式移动通信装置
WO2014198160A1 (zh) * 2013-06-09 2014-1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匝线圈复用电路、多匝线圈复用电路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US9930239B2 (en) 2013-06-09 2018-03-27 Xiaomi Inc. Multi-turn coil multiplex circui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multi-turn coil multiplex circuit
CN111034221A (zh) * 2017-09-08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拾音装置、拾音***、拾音方法、程序以及校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67036A1 (fr) 2002-08-29
JPWO2002067036A1 (ja) 200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57445A (zh) 便携信息终端及照相机构
CN100347605C (zh) 折叠型便携电话
CN1578325A (zh) 携带型电子设备
CN1275457C (zh) 摄像***、照相机、外部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CN101060761A (zh) 用于支架和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CN1574904A (zh) 具有图像拾取功能的显示设备和双向通信***
CN1286318C (zh) 电子设备
CN2689611Y (zh) 手提式信息终端
CN1550864A (zh) 摄像装置和透镜装置
WO2021104013A1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746885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577036A (zh) 带有照相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CN1591523A (zh) 显示***和包括该显示***的电子设备
CN1494701A (zh) 信息终端装置
CN101060759A (zh) 电子装置
CN103380398A (zh) 镜头保护装置、镜头单元和图像捕获装置
CN1708979A (zh) 数码相机和具有数码相机的移动电话
CN1578418A (zh) 具有图象拾取功能的显示器件和双向通信***
CN1893561A (zh) 图像拾取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748404A (zh) 便携终端装置
CN1674601A (zh) 滑动型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496177A (zh) 具有二维和三维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617550A (zh) 摄像装置以及照相组件
CN1476216A (zh) 可折叠的便携式电话机
JP200615437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