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3013A -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3013A
CN1383013A CN02118157A CN02118157A CN1383013A CN 1383013 A CN1383013 A CN 1383013A CN 02118157 A CN02118157 A CN 02118157A CN 02118157 A CN02118157 A CN 02118157A CN 1383013 A CN1383013 A CN 1383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optical fiber
optical
light
optic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18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7214C (zh
Inventor
安田成留
寺川裕佳里
细川速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3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3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72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72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2006/1208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2B2006/121Channel; buried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2006/1208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2B2006/12119Be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2006/12133Functions
    • G02B2006/1215Spli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Photo Coupler, Interrupter,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高效率地使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耦合于光纤,减小与光纤的耦合光损耗。且即使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偏离光纤的NA也难以产生光损耗。向设置在接收侧基板(22)的上表面的槽(25)填充芯料从而形成弯曲的接收用波导(26)。向设置在发送侧基板(24)的下表面的槽(27)填充芯料从而形成直线状的发送用波导(28)。以夹住包层(23)的方式接合接收侧基板(22)和发送侧基板(24),以能够光学地相互分离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 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的光学元件。进而,本发明涉及在光纤之间双向发送接收光信号的光收发器、耦合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网或通信控制设备等的发展,利用光纤的通信已渐渐成为主流,例如,设置在各个家庭的信息家电等的终端也需要通过光纤连接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并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此外,相互连接设置在家庭的计算机、电视机、DVD、游戏机等时,也需要使用光纤。为此,需要一种可以用于信息家电等的便宜、小型、效率良好的光收发器。
作为这样的光收发器,有特开平11-183743号公开专利开示的1芯双向光收发器。图1所示是该光收发器1的构造的水平断面图,在基板2上设置有接收用波导3和发送用波导4。接收用波导3从基板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直线状地形成,与一侧的端面相对置地配置了感光元件5,另一端面上耦合了光纤7的端面。接收用波导3为了耦合从光纤出来的光并将该光引导到感光元件5侧,并导向感光元件5,而设计成在光纤7侧导光路径大在感光元件5侧导光路径小的锥面形状。此外,邻接感光元件5配置有投光元件6,发送用波导4从与投光元件6对置的位置出发,沿斜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整体地连接在接收用波导3的光纤侧的端部上。因为该发送用波导4是耦合来自半导体激光器等投光元件6的光并向光纤7侧导光的传输器件,故与接收用波导3相比较,导光路径变小。
在现有的光收发器中,在投光元件或感光元件的外形尺寸相对于光纤的断面尺寸不是足够小时,不能平行地构成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需要相对于光纤7斜向地倾斜接收用波导和发送用波导双方或者某一方。因此,在图1的光收发器中,是斜向地倾斜着发送用波导4。
这样,在光收发器1中,因为是斜向地倾斜设置了发送用波导4,故在从投光元件6出射的光经发送用波导4入射到光纤7时,是相对于光纤7的光轴从倾斜的方向入射,产生一部分从光纤7的NA(数值孔径)偏离的光。由于NA之外的光即使一度进入光纤内也会逃逸到光纤外,故不与光纤7耦合而成为损耗。
例如,如图2(a)所示的那样,即便从光收发器1的发送用波导4出射的光的、以出射光轴的方向为基准的出射光的光强分布位于光纤的NA范围内,但如果从光收发器1出射的光自光纤7的光轴倾斜,则从以光纤7的光轴为基准的角度看图2(a)的光强分布,结果如图2(b)那样,光强分布产生偏移,偏离光纤7的NA范围的部分光(图2(b)中施加了斜线的区域的光)将成为损耗。
此外,因为相对于接收用波导3的前端部斜向地连接着发送用波导4的前端,故发送用波导弯曲,在弯曲位置也产生了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光收发器或光学元件中,使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高效地与光纤耦合,减小与光纤耦合时的损耗。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使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难于偏离光纤的NA而成为损耗。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它具备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其特征在于,直线状地形成上述发送用波导,弯曲状地形成上述接收用波导。
在本发明的光学元件中,因为是直线状地做成发送用波导,故没有发送用波导的弯曲部分的损耗。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因为在配置有感光元件等的感光侧,感光视野宽,没有光纤的NA那样限制感光的角度的问题,故接收用波导是没有直线状的要求,只要可以利用全反射使之导光即可。因而,通过缓缓地弯曲接收用波导,可以避免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彼此之间或者投光元件等的投光侧和感光元件等的感光侧彼此之间的干涉同时,且还可边抑制光的损耗边使光耦合到感光侧。
因此,即使是由投光元件或感光元件等构成的发送接收光侧与光纤相比不是足够小的情况,利用本发明也可以实现光利用效率高、传送距离远、信号的S/N比良好的光学元件。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实施方式,由于上述发送用波导与光纤的连接方向平行,故从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不易偏离到光纤的NA外,可以进一步减少光的损耗。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另一的实施方式,上述接收用波导一方的侧面只用曲面形成,另一方的侧面用平面和曲面形成。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因为在与上述接收用波导的弯曲方向垂直的方向,使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相互重合,故入射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重合的区域的光通过接收用波导出射到接收用波导的另一方的端面,入射到发送用波导的另一方端面的光通过发送用波导出射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重合的区域。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用1芯的光纤等传送发送用的光和接收用的光。进而,利用该光学元件,可以相互不受另一方的波导制约地进行设计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可以自由地控制光。因而,可以减小光的损耗或串光地进行设计。
另外,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因为在上述发送用波导上设置了控制光的角度的光线控制装置,故可以控制从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使之成为光纤的NA内的光,进一步减少光的损耗。
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的光学元件,它分别具备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发送用波导的至少光纤侧的端部,使发送用波导的距接收用波导远侧的面倾斜,以使发送用波导的断面面积越走向光纤侧越大。
在该光学元件中,在光从发送用波导出来的近前,可以将出射光的方向集中到平行于光纤的光轴的方向,降低光的损耗。此外,通过使距接收用波导远侧的面倾斜,可以减少反射到接收用波导侧的光,降低串光。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与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面对置地配置的投光元件和与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面对置地配置的感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光收发器,由于发送投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发送用波导呈直线状,故无发送损耗。另一方面,因为用于使感光元件感光的接收用波导缓缓地弯曲,故可以同时避免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彼此之间或者投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彼此之间的干涉,且边抑制光的损耗边使光耦合到感光元件上。
因而,即使是投光元件或感光元件与光纤相比不是足够小的情况,利用本发明也可以实现光利用效率高、传送距离远、信号的S/N比良好的光学元件。
本发明的耦合器的特征在于:具有使发送用波导的一端和接收用波导的一端重合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并与使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重合的位置对置地将光纤连接到上述光学元件上。
利用本发明的耦合器,可以将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的另一端与光收发器等的耦合器相连,利用1芯的光纤(第1光纤)传送其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
本发明的2芯/1芯变换适配器的特征在于:具有使发送用波导的一端和接收用波导的一端重合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元件,与使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重合的位置对置地将第1光纤连接到上述光学元件上,与上述发送用波导的另一端部对置地连接第2光纤,与上述接收用波导的另一端部对置地连接第3光纤,并至少在封闭上述光学元件的被覆部上设置与2芯连接线相连接的连接部。
利用本发明的2芯/1芯变换适配器,可以将第2及第3光纤连接到2芯线上,同时将第1光纤连接到1芯线上,并连接2芯线和1芯线,将2芯线变换成1芯线。
因而,利用上述的光收发器或耦合器、2芯/1芯变换适配器,可以实现用1芯的光纤传送收发双向的光,降低光纤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小光纤的体积而使之更便于使用。
这里,本发明的以上所说明过的构成要素在可能的限度内可以任意地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现有的光收发器构造的概略水平断面图。
图2(a)所示是从发送用波导出射的光的光强分布图,(b)所示是利用光纤观察该光强分布时的分布图。
图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光收发器的斜视图。
图4所示是在同上光收发器中使用的光波导回路的分解斜视图。
图5(a)所示是同上光收发器的收发光侧端面的图,(b)所示是光纤耦合侧端面的图。
图6所示是光纤侧耦合端面的接收用波导和发送用波导的配置图。
图7所示是发送用波导和在其内部传导的光的光线图。
图8所示是接收用波导和在其内部传导的光的光线图。
图9(a)、(b)给出的是比较接收用波导的端部和发送用波导的端部横向并列的情况和纵向叠层的情况的图。
图10所示是本发明的另外实施形态的概略断面图。
图11所示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概略断面图。
图12所示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概略断面图。
图13所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光收发器的斜视图。
图14所示是设置在同上光收发器上的光线控制部的平面图。
图15所示是使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波导回路的耦合器的斜视图。
图16是同上的耦合器的放大断面图。
图17是利用在两端设置了同上的耦合器的1芯光纤传输线,连接2个设备的光收发器之间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18(a)是连接2个设备的光收发器之间的现有的2芯连接线的构成的概略图,(b)是在现有的连接线上使用的耦合器的断面图。
图19是一端具有光收发器,另一端具有耦合器的1芯连接线的概略图。
图20是在一端设置了2芯/1芯变换适配器的1芯连接线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光收发器21A的斜视图,图4是用于光收发器21的光波导回路21的分解斜视图。该光波导回路21由接收侧基板22、包层23、发送侧基板24构成,且以夹住包层23的方式上下接合并一体化接收侧基板22以及发送侧基板24。
接收侧基板22由透明的树脂(如PMMA,折射率1.49)形成,其上面设置有两侧缘分别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槽25,在该槽25内,填充折射率比作为基板材料的透明树脂高的透明树脂(芯料,折射率1.6)形成接收用波导26。此外,发送侧基板24也由透明的树脂(如PMMA,折射率1.49)形成,其下表面设置有锥状的槽27,在该槽27内,填充折射率比作为基板材料的透明树脂高的透明树脂(芯料,折射率1.6)形成发送用波导28。包层23是利用紫外线硬化树脂等形成的薄膜(折射率1.36),具有较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的折射率小的折射率。包层23做得越薄越好。
接收侧基板22、包层23、发送侧基板24通过用包层23粘合接收侧基板22和发送侧基板24来被叠层一体化,且接收用波导26以及发送用波导28被包层23覆盖着。
如图3所示的那样,作为光收发器21A,在光波导回路21的一方端面上连接有光纤29,另一方端面上配设了投光元件30以及感光元件31。例如,在将这样的光收发器21A用于信息家电等设备时,投光元件30、感光元件31以及光波导回路21被预先安装在信息家电等设备的内部,在将光纤29的一端连接到设置在信息家电等设备上的耦合器上的同时,让光纤29的另一端耦合到光波导回路21的光纤耦合侧的端面,并经由光纤29连接光收发器21A和耦合器。
如图5(b)所示的那样,在光波导回路21的光纤侧耦合端面,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和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以夹住包层23的方式上下对置着。在光纤耦合侧的端面,因为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尺寸较光纤29的端面尺寸(芯线直径)面积小而位于光纤29的端面内,故从发送用波导28出射的光可以高效率地入射到光纤29。此外,在较包层23更下侧的区域,由于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尺寸大于光纤29的端面尺寸而使光纤29的端面全部都能够位于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内,故可以将从光纤29出射的光高效率地取入接收用波导26内。
由于发送用波导28做成直线状,而接收用波导26是弯曲的,故在配置投光元件30以及感光元件31侧的端面(以下称之为收发光侧端面)上,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和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被左右分开。如图5(a)所示的那样,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与投光元件30对置,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与感光元件31对置。发送用波导28做成锥状,周围被比发送用波导28折射率低的发送侧基板24以及包层23包围着。发送用波导28在收发光侧端面的端面面积大于在光纤侧耦合端面的端面面积,以便能够用宽阔的面积捕捉从投光元件30出射的光并将之传送到光纤耦合侧端面,并尽可能没有损耗地从小的面积出射光使之入射到光纤29的芯线。作为结果,发送用波导28的光利用效率几乎达到100%。此外,接收用波导26周围被比接收用波导26折射率低的接收侧基板22以及包层23包围着,在光纤侧耦合端面具有大的端面尺寸,在收发光侧端面则具有小的端面尺寸,能够有效地捕捉从光纤出射的光并将之导向感光元件31。作为结果,接收用波导26的光利用效率几乎达到100%。
进而,因为在该光收发器21A中,接收侧基板22和发送侧基板24之间被包层23分离开,故没有传经接收侧基板22的光和传经发送侧基板24的光的干涉。此外,由于在光纤侧耦合端面上,接收侧基板22和发送侧基板24也被包层23分开,所以,即使从发送用波导28出射的光在光纤29的端面被反射也难以入射到接收用波导26,可以防止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之间的串光。
此外,在该光波导回路21中,如图6用C-C线示出的那样,在光纤侧耦合端面,接收用波导26的中心轴和发送用波导28的中心轴一致。因此,光纤29的连接位置即便是自图6中用实线给出的标准位置偏离,偏离到图6中用单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给出的位置,也不会改变光纤29与发送用波导28的重合面积或光纤29与接收用波导26的重合面积。由此,利用这样的构造,可以加大对光纤29的耦合位置的偏差的允许度,使对光纤29的耦合位置的偏差的适应性增强。
下面,详细地对接收用波导26以及发送用波导28进行说明。发送用波导28自收发光侧端面朝向光纤侧耦合端面直线状地笔直延伸,且为在投光元件31侧断面面积大、在光纤29侧断面面积变小的锥状形状。进而,使接收用波导26的轴心方向与光纤29的连接方向或光纤29的光轴方向平行地形成接收用波导26。因而,如图7所示的那样,从投光元件30出射的光耦合到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并进入发送用波导28内,在发送用波导28内边反复地进行全反射边进入到光纤29侧。因为发送用波导28为直线状且与光纤29的光轴平行,所以,从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出射的光作为近似光纤29的NA范围内的光入射到光纤29。由此,可以在从发送用波导28出射并进入光纤29时,抑制光的损耗。
如图8所示的那样,接收用波导26在与接收侧基板22平行的面内并在光纤侧耦合端面的一侧和收发光侧端面的另一侧之间弯曲。如果在平面视角内观看,接收用波导26的侧面由直线和曲线构成,接收用波导26的光纤侧的端面具有比较大的面积,感光元件31侧的端面具有比较小的面积。因而,从光纤29入射到接收用波导26内的光在接收用波导26的侧面边做1次乃至于数次的全反射边被导入感光元件31侧,集聚到小面积的端面。进而,从感光元件31的端面出来的光被感光元件31感光。这里,在接收用波导26的侧面中,直线部分a上几乎没有光入射,连续于直线部分的曲线部分b上不存在1次反射光。
如图5(b)所示的那样,在光纤侧耦合端面,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和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在光波导回路21的叠层方向重合。并且,由于接收用波导26在与光波导回路21的叠层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弯曲,故在光波导回路21的收发光侧端面,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和发送用波导28的端面在近似水平方向上并列。由此,在该光波导回路21中,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在光纤侧耦合端面纵向地并列,在收发光侧端面近似左右地并列,成为所谓的扭转构造。
图9的(a)(b)给出的是比较接收用波导26的端部和发送用波导28的端部横向并列的情况和纵向叠层的情况。因为需要使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与光纤29耦合,故不能在光纤侧耦合端面分开配置。为此,在如图9(a)那样在同一平面内设置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时,在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的设计上相互受到制约,难以封闭光。与之相反,如果如图9(b)那样,使接收用波导26和发送用波导28处于不同的平面,则可以不受其他光波导制约地设计接收用波导26或发送用波导28,自由地进行光的控制。为此,可以将投光元件30或感光元件31之间的光束的扩散封闭到光波导26、28的厚度方向,在降低串光方面可产生效果。
(第2实施形态)
图10所示是本发明的另外实施形态的概略断面图。在该光波导回路中,在发送用波导28的光纤侧耦合端面的近旁,使发送用波导28的上表面(远离光波导26侧的面)倾斜,且使之越靠近光纤侧发送用波导28的断面面积越大。这样,如果使发送用波导28的端部在光纤29侧扩大,则在该区域被发送用波导28的上表面全反射的光将近似平行地一致于光纤29的光轴地汇集,可使之在光纤29的端面没有反射地易于与光纤29耦合。由此,减少了光的损耗。此外,由于被光纤29的端面反射的光难以入射到接收用波导26,故也可以降低串光。这里,也可以让靠近光波导26侧的面倾斜。
此外,在图11的实施形态中,随着从投光元件30侧走向光纤29侧使发送用波导28的上表面倾斜(也可以使之下表面倾斜),以使发送用波导28的断面逐渐地变小,如果超过发送用波导28的断面最小的位置,则再让发送用波导28的上表面反向倾斜(也可以使之下表面倾斜),使发送用波导28的断面再逐渐地变大。这里,希望发送用波导28的最小断面位置在不产生光的损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使之变细。利用本实施形态,可以用发送用波导28较细地压缩投光元件30的光,以使最后出射的光的方向靠近光纤29的光轴,降低光的损耗和串光。
或者,在从投光元件30入射到发送用波导28的光的NA足够地小时,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那样,采用遍及全长地倾斜发送用波导28的上表面,随着接近光纤29侧,逐渐地增大发送用波导28的断面面积的做法。
(第3实施形态)
图1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光收发器36的斜视图。在该实施形态中,在投光元件30的近旁发送用波导28上设置有光线控制部32。光线控制部32由两侧设置的凹面反射部33和形成于空洞34的边缘的凸透镜部35构成。因而,从投光元件30以宽角度入射到发送用波导28的光被凹面反射部33全反射集聚成近于平行的光线,朝向中央部出射的光也被凸透镜部35聚集为近似平行光。由此,从发送用波导28出射的光均成为光纤29的NA内的光并耦合到光纤29,可以使光的损耗极小。这样的实施形态在使用如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等的长轴方向的光束那样的在比较宽的角度上扩展的投光元件30时特别有效。
(第4实施形态)
图15是使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波导回路21的耦合器37的斜视图,图16是其断面图。在这里给出的耦合器37中,例如,使用的是在第1实施形态(图3~图8)说明过那样的光波导回路21。即,光波导回路21内的发送用波导28形成为锥状,发送用波导28的面积小的一侧的端面和接收用波导26的一侧端面经由包层23在叠层方向重合。在该发送用波导28和接收用波导26的重合侧,光波导回路21上连接有1条光纤传输线38。光纤传输线38是用被覆42来覆盖塑料制的光纤39而成的光纤,剥除被覆42露出的光纤39的前端面对接在发送用波导28以及接收用波导26的端面上(参照图5(b))。
此外,在发送用波导28的面积大的一侧的端面上,连接有比该端面断面面积小的光纤40的端面,在接收用波导26的另一侧端面上,连接有较该端面断面面积大的光纤41的端面。光纤40以及41的外周面用壳体构件43被覆着,且光纤40以及41的端面从壳体构件43中露出。另外,在壳体构件43上设置有凹部44,通过将光波导回路21的端部嵌入该凹部44,可以相对于光波导回路21确定壳体构件43、进而光纤40以及41的端部的位置。
进而,光波导回路21、光纤传输线38的前端部、壳体构件43的一部分被树脂被覆部45所覆盖,从树脂被覆部45的前端面突出壳体构件43的前端部,在其前端上露出光纤40以及41的端面。此外,在树脂被覆部45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用于机械地嵌合对应的耦合器的嵌合部46。
图17给出了在1芯的光纤传输线38的两端设置了上述耦合器37的连接线(导线)47。该连接线47是为了连接设置在2个单独的设备上的光收发器48、49之间而使用的,其一侧的耦合器37(A)连接在设置在光收发器48(或设置有光收发器48的设备)上的耦合器(没有图示)上,另一侧的耦合器37(B)连接在设置在光收发器49上的耦合器(没有图示)上。因而,从光收发器48的投光元件50发送出来的光信号经由耦合器37(A)耦合到光纤传输线38,传经光纤传输线38内到达耦合器37(B),并由耦合器37(B)而被光收发器49的感光元件53所感光。相反地,从光收发器49的投光元件52发送出来的光信号经由耦合器37(B)耦合到光纤传输线38,传经光纤传输线38内到达耦合器37(A),并由耦合器37(A)而被光收发器48的感光元件51所感光。
如图18(b)所示的那样,在现有的耦合器54中,剥除2条光纤传输线55的被覆并露出光纤56的前端,用壳体构件57覆盖两光纤56的前端部并进一步用树脂被覆部58进行覆盖。并且,如图18(a)所示的那样,用在2条光纤传输线55的两端设置了该耦合器54的2芯连接线59连接光收发器48、49之间。即,用一侧的光纤传输线55直接地连接光收发器48的投光元件50和光收发器49的感光元件53,用另一侧的光纤传输线55直接地连接光收发器49的投光元件52和光收发器48的感光元件51。
因而,在现有的方法中,当连接具有投光元件和感光元件的光收发器48、49彼此时,需要2芯的连接线59,与之相反,如果利用本发明的耦合器37,因其用1芯的光纤传输线38即可以进行连接,故可以降低连接线47的成本。而且,在不使用时卷取保管方面也没有过大的体积。
这里,在上述光收发器48、49中,在被分别用2条光纤连结投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和耦合器之间时,该耦合器37也可以变成2芯/1芯变换适配器。
图19所示是在1芯的光纤传输线38的一端设置上述这样的耦合器37,在另一端设置光收发器61(例如,图3所示那样的光收发器)的连接线60。根据这样的构成,可在光纤传输线38的一侧不使用耦合器37,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而且,通过将一侧的耦合器37连接到光收发器49上,还可以在光收发器61的投光元件62以及感光元件63和光收发器49的感光元件53以及投光元件52之间进行双向通信,此外,通过从光收发器49上取下耦合器37,还可以分开光收发器61和49。
(第5实施形态)
图20所示是在一端设置了用于将2芯的连接线59连接到1芯的连接线上的2芯/1芯变换适配器64的1芯连接线65。设置在2芯连接线59端的耦合器54是与图18(b)给出的耦合器一样的东西。设置在1芯连接线65端的2芯/1芯变换适配器64具有和图16所示的耦合器大致相同的构造,但为了与耦合器54连接,其还具有用于***耦合器54的前端部的凹部66和用于***光纤56的前端的孔67,在将耦合器54***凹部66连接耦合器54和2芯/1芯变换适配器64时,可以使之对接耦合器54的光纤56的前端面和2芯/1芯变换适配器64的光纤40、41的前端面。
由此,通过使用该2芯/1芯变换适配器64,可以将2芯连接线59变换成1芯连接线65,并利用1芯连接线65使光信号做双向通信。
这里,在上述耦合器或2芯/1芯变换适配器中,没有光纤40、41也没关系。在上述耦合器或2芯/1芯变换适配器中,可以代替光纤40、41配置投光元件或感光元件,或者,也可以代替光纤40、41使对面侧耦合器等的光纤与光波导回路的端面相对接。
利用本发明的光波导回路以及使用了该光波导回路的光波导回路或光收发器,可以降低发送用波导中的光的损耗。此外,还可以降低收发光信号间的串光。

Claims (9)

1.一种光学元件,分别具有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直线状地形成了上述发送用波导,弯曲状地形成了上述接收用波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用波导与光纤的连接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只用曲面形成上述接收用波导一侧的侧面,另一侧的侧面则用平面和曲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接收用波导的弯曲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使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相互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用波导上设置有控制光的角度的光线控制装置。
6.一种光学元件,分别具有发送用波导和接收用波导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发送用波导的光纤侧的端部,使发送用波导的远离接收用波导侧的面倾斜,以使发送用波导的断面面积越走向光纤侧其断面面积越大。
7.一种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乃至6所记载的光学元件、与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面对置地配置的投光元件和与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面对置地配置的感光元件。
8.一种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光学元件,且与使上述发送用波导的端部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重合的位置对置地将光纤连接到上述光学元件上。
9.一种2芯/1芯变换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光学元件,且与使上述发送用波导和上述接收用波导的端部重合的位置对置地将第1光纤连接到上述光学元件上,与上述发送用波导的另一端部对置地连接第2光纤,与上述接收用波导的另一端部对置地连接第3光纤,并至少在封闭上述光学元件的被覆部上设置与2芯连接线连接的连接部。
CN021181578A 2001-04-23 2002-04-23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2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5142/2001 2001-04-23
JP2001125142 2001-04-23
JP17747/2002 2002-01-25
JP2002017747A JP3879521B2 (ja) 2001-04-23 2002-01-25 光学素子及び当該光学素子を用いた光トランシーバその他の光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3013A true CN1383013A (zh) 2002-12-04
CN1217214C CN1217214C (zh) 2005-08-31

Family

ID=2661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181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214C (zh) 2001-04-23 2002-04-23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154864A1 (zh)
JP (1) JP3879521B2 (zh)
CN (1) CN1217214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384B (zh) * 2006-01-31 2011-01-12 皮雷利&C.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59071B (zh) * 2007-07-31 2011-02-02 株式会社东芝 光耦合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3022B2 (ja) * 2001-07-03 2006-03-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双方向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GB2459888B (en) * 2008-05-09 2011-06-08 Design Led Products Ltd Capacitive sensing apparatus
JP5404461B2 (ja) * 2010-02-09 2014-01-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
KR101389649B1 (ko) * 2012-06-14 2014-04-2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기 자동차용 충전기
JP7204556B2 (ja) * 2019-03-26 2023-01-16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光レセプタクル、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0873A (en) * 1980-01-25 1983-12-2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tical guided wave devices employing semiconductor-insulator structures
US5138687A (en) * 1989-09-26 1992-08-11 Omron Corporation Rib optical wavegui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066866B2 (ja) * 1989-10-25 2000-07-1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分岐器
US5093879A (en) * 1990-06-22 1992-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connectors
JPH063546A (ja) * 1992-06-18 1994-01-14 Ibiden Co Ltd シングルモード光導波路
DE59308072D1 (de) * 1992-12-03 1998-03-05 Siemens Ag Bidirektionaler optischer Sende- und Empfangsmodul
US5268978A (en) * 1992-12-18 1993-12-07 Polaroid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laser and geometric coupler
FR2715232B1 (fr) * 1994-01-19 1996-02-16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édé d'optimisation d'un trajet d'un guide optique et guide optique obtenu par ce procédé.
KR100289040B1 (ko) * 1997-12-22 2001-05-02 이계철 단일광섬유를이용한양방향광통신모듈
JP2000321452A (ja) * 1999-05-11 2000-11-24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導波路素子及び光導波路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1133645A (ja) * 1999-11-04 2001-05-18 Nec Corp 光導波路モジュールにおける迷光遮光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JP2002169043A (ja) * 2000-12-01 2002-06-14 Nec Corp 光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384B (zh) * 2006-01-31 2011-01-12 皮雷利&C.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59071B (zh) * 2007-07-31 2011-02-02 株式会社东芝 光耦合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154864A1 (en) 2002-10-24
JP3879521B2 (ja) 2007-02-14
CN1217214C (zh) 2005-08-31
JP2003014996A (ja) 2003-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8744C (zh) 光学元件和使用该元件的光学装置
CN100359830C (zh) 双向光传输装置
JP3941873B2 (ja) 二方向性光学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送受信配置
CN102023347B (zh) 光路变更部件和保持部件主体
US20030002822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odule and optical cable for the system
CN1239935C (zh)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CN101000397A (zh) 光学模块
US6632030B2 (en) Light bending optical block for fiber optic modules
WO2007072137A2 (en) Optical bi-directional rotary hinge
CN1217214C (zh)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KR20030090520A (ko) 쌍방향 광통신용광학부품 및 광송수신기
CN1455529A (zh) 用于双向光通信的光学部件
CN1507065A (zh) 光收发装置
CN212808707U (zh) 光插座及光模块
CN1523390A (zh) 光学通信模块及其连接器
US11409060B2 (en) Optical module
CN100376909C (zh)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US8899846B2 (en) Receptacle diplexer
JP2003107302A (ja) 光送受信器
CN220455564U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耦合组件
CN107209333A (zh) 光模块
JP2017161578A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JP4128547B2 (ja) 双方向光通信用光学分岐素子及び光送受信器
EP2096474B1 (en) Coupling lens for fiber optics
CN114236702A (zh) 一种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