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1573C -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1573C
CN1281573C CN02821631.8A CN02821631A CN1281573C CN 1281573 C CN1281573 C CN 1281573C CN 02821631 A CN02821631 A CN 02821631A CN 1281573 C CN1281573 C CN 12815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boiling
tower
acrylic
acid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216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8758A (zh
Inventor
矢田修平
小川宁之
铃木芳郎
保坂浩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8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8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15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15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 C07C67/31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hydrogenolysis of functional groups
    • C07C67/32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hydrogenolysis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elimin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only in singly bound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51/43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of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51/4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of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5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67/5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和/或纯化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从各步骤排出的高沸点重组分混合物(高沸点物质混合物)按其中的(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进行分类和处置。因而,从制备(甲基)丙烯酸和/或其酯的设备的蒸馏塔、高沸点物质裂解反应器等中排出的类似液体本性的高沸点物质混合在相同的储罐中。由于这种混合不导致聚合物沉淀,所以容易处置和贮存。因此,可以使各储罐一体化,这极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及设备所需的面积。

Description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下文中称之为″(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和/或纯化(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中从各步骤单元排出的高沸点物质容易处置和有效地贮存。
                          背景技术
在通过催化气相氧化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下文中称之为(甲基)丙烯酸)的工艺中及通过直接酯化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的工艺中,在各步骤单元如脱水塔,蒸馏塔,乙酸分离塔,高沸点物质裂解反应器(高沸点物质裂解塔)等产生不同的高沸点物质。一般地,这些高沸点物质临时贮存在储罐中,随后进行处理如回收处理,焚化处置或填埋处置。某些类型的高沸点物质经过高沸点物质裂解反应器贮存在储罐中。为了贮存,需要使用布置在各生产步骤的储罐,因为高沸点物质产生于不同的来源并具有各步骤的特性。
迄今为止,仍在使用这种贮存方法,以避免产生于各步骤的高沸点物质混合时,其中所含的聚合抑制剂、聚合物副产物等发生沉淀的问题。这是因为沉淀的聚合物作为粘性组分粘附在设备内部,导致故障。这在设备建设中需要单独的用于高沸点物质的储罐。从而导致工程费用高及安装储罐所需的面积大。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当从各步骤中排出的高沸点物质按特定组分的组成来分类并将组成相似的高沸点物质混合在一起时,储罐可以合并成一体并工作而不导致任何液态变化。由此得以完成本发明。
换言之,本发明的基本点在于一种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其为制备和/或纯化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各步骤单元排出的高沸点重组分混合物(下文中称之为″高沸点物质混合物″)按其中的(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分类和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以丙烯为原料制备丙烯酸的工艺实例之一的流程图。
图2是制备丙烯酸的工艺另一实例的流程图。
图3是制备丙烯酸的工艺又一实例的流程图。
图4是制备丙烯酸酯的工艺实例的流程图。
图5是高沸点物质混合储罐及附属设备的实例。
图中各标记及数字的意义如下。
A代表丙烯酸收集塔,
B代表脱水塔,
C代表低沸点分离塔(乙酸分离塔),
D代表高沸点分离塔(丙烯酸纯化塔),
E代表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F代表蒸馏塔,其中脱水塔B和低沸点分离塔C(乙酸分离塔)合二而一,
G代表汽提塔,
H代表高沸点移除塔,
K代表溶剂纯化塔,
L代表酯化反应器,
M代表丙烯酸分离塔,
N代表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Q代表醇萃取塔,
P代表醇回收塔,
R代表低沸点分离塔,
S代表酯纯化塔,及
T代表高沸点物质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得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其酯(即丙烯酸单体)蒸馏中的高沸点重组分(高沸点物质)的处置。例如,其可以应用于利用Mo-V-T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Mo-V-Sb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等气相氧化丙烷制备丙烯酸的工艺,或者应用于在Mo-B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存在下气相催化氧化丙烯或异丁烯得到丙烯醛或甲基丙烯醛,并在Mo-V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存在下进一步进行气相催化氧化而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工艺。该工艺可以是丙烯主要氧化成丙烯醛的在前反应及丙烯醛主要氧化成丙烯酸的在后反应分别于不同的反应器中单独进行的工艺,也可以是在前反应的催化剂和在后反应的催化剂同时装填于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的工艺。而且,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制备其酯的工艺。
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类似的化合物。
通过这些制备方法得到的未纯化的丙烯酸单体一般包含高沸点杂质如丙烯酸单体的二聚体和三聚体,其酯,马来酸酐,苯甲醛,β-羟基丙酸,β-羟基丙酸酯,β-烷氧基丙酸,及β-烷氧基丙酸酯。
当蒸馏含这种高沸点杂质的丙烯酸单体时,从蒸馏塔中得到(甲基)丙烯酸化合物馏分,同时得到高沸点物质作为塔底馏分。高沸点物质还包括在蒸馏塔之外的其它步骤中浓缩、产生或分离的物质,例如高沸点裂解反应器(裂解残余物,浓缩物等)。本发明用于这种高沸点物质的处理如贮存、运输和保管等。
下面利用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说明制备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的方法。
图1是以丙烯为原料制备丙烯酸的工艺实例之一的流程图。图中的标记和数字的意义如下。
A:丙烯酸收集塔
B:脱水塔
C:低沸点分离塔(乙酸分离塔)
D:高沸点分离塔(丙烯酸纯化塔)
E: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1-3:聚合抑制剂供应管线
4:含丙烯酸的氧化反应气体
5:丙烯酸水溶液管线
11:粗丙烯酸管线
15:丙烯酸采出管线
19:高纯丙烯酸采出管线
21:高沸点物质采出管线
含丙烯酸的气体4是利用含分子氧的气体通过催化气相氧化丙烷、丙烯和/或丙烯醛而得到的,其通过管线引入到丙烯酸收集塔A中,并与水接触得到丙烯酸水溶液。
随后,将丙烯酸水溶液提供给脱水塔B。将共沸剂提供给脱水塔。借助于蒸馏通过塔顶得到包含水和共沸剂的共沸混合物,同时从塔底得到含乙酸的丙烯酸。将已经借助于蒸馏通过塔顶得到的包含水和共沸剂的共沸混合物引入到储罐10中,其中该混合物分离成主要由共沸剂构成的有机相和主要由水构成的水相。有机相循环至脱水塔B。另一方面,水相通过管线7循环至丙烯酸收集塔A,并且用作要与含丙烯酸的气体接触的收集水(collectingwater)。这样,有机相和水相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根据需要,水通过管线8提供。为了回收管线7中的处理液中存在的共沸剂,水相可以通过共沸剂回收塔(未示出)循环至丙烯酸收集塔A。
将通过管线11从脱水塔B的底部采出的粗丙烯酸引入到低沸点分离塔C(乙酸分离塔)中,以便除去其中残留的乙酸。这里,乙酸通过塔顶及管线12和13分离和除去。存在管线13中的乙酸部分或全部返回工艺中的情形,因为它包含丙烯酸。另一方面,通过管线14从塔底得到基本上不合乙酸的丙烯酸。由于该丙烯酸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其自然而然地可以用作丙烯酸酯的原料。某些情况下,该酸作为产物通过管线15运送。为了得到更高纯度的丙烯酸,将上面得到的丙烯酸通过管线16引入到高沸点分离塔D(丙烯酸纯化塔)中,并且高沸点物质分离并通过管线17除去。因而,可以通过管线18和19得到高纯的丙烯酸。将管线17中的高沸点物质引入到高沸点裂解反应器E中,其部分作为丙烯酸回收并通过管线20送至工艺中。高沸点物质分离并通过管线21除去,并贮存和保留在储罐(未示出)中。
图2是制备丙烯酸的工艺另一实例的流程图。
这是将图1中的脱水塔B与低沸点分离塔C(乙酸分离塔)合并成一个塔即蒸馏塔F的工艺。物质流基本上与图1中的相同。
图3是制备丙烯酸的工艺又一实例的流程图。
A:丙烯酸收集塔
G:汽提塔
D:高沸点分离塔(丙烯酸纯化塔)
H:高沸点移除塔
K:溶剂纯化塔
1-3:聚合抑制剂供应管线
4:含丙烯酸的氧化反应气体
5:含丙烯酸的溶液管线
11:粗丙烯酸管线
13:高纯丙烯酸采出管线
通过管线,将利用含分子氧的气体催化气相氧化丙烷、丙烯和/或丙烯醛而得到的含丙烯酸的气体4引入到丙烯酸收集塔A中,并使之与溶剂接触,得到含丙烯酸的溶液。
随后,将含丙烯酸的溶液提供给汽提塔G。通过管线10,将气体(例如从丙烯酸收集塔A的塔顶排出的管线6中的气体,或者通过氧化并除去管线中的气体中的有机物而得到的气体)提供给汽提塔G。借助于蒸馏通过塔顶得到水和乙酸,同时通过塔底得到含有溶剂的丙烯酸。将借助于蒸馏通过汽提塔G的塔顶回收的水和乙酸引入到丙烯酸收集塔A中。最终通过丙烯酸收集塔A的塔顶排出水和乙酸。为了得到高纯丙烯酸,将含溶剂的丙烯酸通过管线11从汽提塔G的塔底引入到高沸点分离塔D(丙烯酸纯化塔)中,而且高沸点物质分离并通过管线14除去。因而,通过管线13可以得到高纯的丙烯酸。具体地,管线14中的高沸点物质包括马来酸酐,苯甲醛等。将这些高沸点物质引入到高沸点移除塔H中,并通过管线16排出。溶剂通过管线17从塔底引入到溶剂纯化塔K中。尽管回收的溶剂通过塔顶和管线7返回至丙烯酸收集塔A中,但管线17中的部分或大部分溶剂可以通过包括管线7的管线***(未示出)返回丙烯酸收集塔A。高沸点物质通过塔底和管线18分离和除去,并贮存/保留在储罐(未示出)中。
图4是制备丙烯酸酯的工艺实例的流程图。图中的标记和数字如下。
L:酯化反应器
M:丙烯酸分离塔
N: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Q:醇萃取塔
P:醇回收塔
R:低沸点分离塔
S:酯纯化塔
1-3:聚合抑制剂供应管线
31:丙烯酸进料管线
32:醇进料管线
33:酯化反应混合物
35:循环的丙烯酸
37:高沸点杂质采出管线
39:粗丙烯酸酯采出管线
41:水供应管线
42:回收含醇水的管线
46:丙烯酸酯产物采出管线
通过管线31、管线32、管线35及管线48,分别将丙烯酸、醇、循环的丙烯酸及循环的醇给料于酯化反应器L。酯化反应器L装填有催化剂如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酯化反应混合物包含所生成的酯、未反应的丙烯酸、未反应的醇及所生成的水,将其通过管线33采出并提供给丙烯酸分离塔M。通过管线34,从丙烯酸分离塔M中采出基本上包含全部未反应的丙烯酸的塔底馏分,并作为循环液通过管线35提供给酯化反应器L。
将部分塔底馏分通过管线36提供给高沸点裂解反应器N,并将通过裂解得到的有价值的物质通过管线40循环至工艺中。该有价值物质循环所至的工艺部分随工艺条件而变化。包含聚合物的高沸点杂质通过管线37从***中除去并贮存/保留在储罐(未示出)中。而且,所生成的酯、未反应的醇及所生成的水作为丙烯酸分离塔M的塔顶馏出物,是通过管线38而得到。部分该馏出物作为回流物循环至丙烯酸分离塔M中,余下的部分通过管线39提供给萃取塔Q。
用于醇萃取的水通过管线41提供。通过管线42回收的含醇的水提供给醇回收塔P。所回收的醇通过管线48循环至酯化反应器。
将粗丙烯酸酯通过管线43提供给低沸点分离塔R。将包含丙烯酸酯的低沸点物质通过管线44采出,并循环至工艺的某一部分。该低沸点物质循环所至的工艺部分随工艺条件而变化。将已经从中除去低沸点物质的粗丙烯酸酯通过管线45提供给丙烯酸酯产物纯化塔S。通过管线46,从塔顶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酯。通过管线47,从塔底采出含少量的高沸点物质的液体,并将其循环至工艺的某一部分,因为它通常包含大量的丙烯酸。所述液体循环所至的工艺部分随工艺条件而变化。
如上述实例所示,本发明所应用的高沸点物质包括含有从分离、浓缩、回收和纯化(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各步骤单元中排出的高沸点杂质组分的所有高沸点物质。其典型实例是经图1和2所示管线21、图3所示管线16和18及图4所示管线37排出的塔底馏分。
这种高沸点物质以塔底馏分的形式得自蒸馏塔、高沸点物质裂解塔的塔底馏分,高沸点裂解反应器的裂解残余物等。蒸馏塔并不受限于具体的类型、塔板形状和填料形状(packing shape)等。而且,可以不受具体限制地使用聚合抑制剂,以便防止(甲基)丙烯酸化合物在蒸馏或蒸馏后的操作中聚合。这些聚合抑制剂也可以构成高沸点物质的一部分。高沸点裂解反应器也不受限于具体的形状、类型等,并且可使用例如任何的塔式反应器、罐式反应器等。
现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要处置的高沸点物质。高沸点物质的组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自由基聚合产物(通常简称为聚合物),低聚物如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其为(甲基)丙烯酸的Michael加成产物),丙烯酸二聚体酯,丙烯酸三聚体酯,丙烯酸四聚体酯,聚合抑制剂,马来酸,苯甲醛,糠醛,烷氧基丙酸,烷氧基丙酸酯,醇(如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2-乙基己醇等),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的Michael加成产物等。
顺便提及,身为丙烯酸的Michael加成产物的二聚体和三聚体的结构式如下:
丙烯酸二聚体:H2C=CH-C(=O)-O-CH2-CH2-C(=O)-OH
丙烯酸三聚体:H2C=CH-C(=O)-O-CH2-CH2-C(=O)-O-CH2-CH2-C(=O)-OH
在高纯(甲基)丙烯酸的制备中,有时使用除醛剂(如肼化合物等)与所存在的痕量的醛如苯甲醛或糠醛反应,以将其转化成高沸点物质并以此形式排出。也存在该物质为高沸点物质中所合成分之一的情形。因此,在本发明中,从制备高纯(甲基)丙烯酸的工艺中排出的高沸点物质,可按与上述粗丙烯酸工艺中排出的高沸点物质相同的方式处置。
本发明中要处理的高沸点物质在组成上是不同的,这取决于高沸点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其实例包括在(甲基)丙烯酸制备工艺中产生的高沸点物质,这种高沸点物质包含5~3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5~9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二聚体,5~50%重量的聚合物成分和其它物质,及高达1%重量的水。其实例还包括在(甲基)丙烯酸酯制备工艺中产生的高沸点物质,这种高沸点物质包含5~4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酯,0.1~1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5~60%重量的聚合物成分及其它物质,及高达1%重量的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高沸点的物质是按组成上(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进行分类和处理的。其中(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含量高的高沸点物质,特别是这些物质总含量高于10%重量或更高,尤其是20%重量或更高的高沸点物质是高度亲水性的,并且具有高的溶解聚合物于其中的能力。因而,即使当(甲基)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总含量为10%重量或更高的各高沸点物质彼此混合时,也不会发生任何液态变化或聚合物沉淀。
另一方面,其中(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含量低的高沸点物质,特别是这些物质的总含量低于10%重量,尤其是低于8%重量的高沸点物质是高度疏水性的。这类高沸点物质是高度疏水性的并且包含大量溶解于其中的聚合物成分。因而,即使当(甲基)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总含量低于10%重量的高沸点物质彼此混合时,也不会发生任何液态变化或聚合物沉淀。
然而,当(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含量高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与含量低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混合时,无论聚合物含量如何均发生聚合物沉淀,因为这些高沸点物质的液体本性不同。
本发明中,术语″(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的含义如下。当高沸点物质包含这些成分中任一成分时,该术语是指该成分的含量。当高沸点物质包含这些成分中的两种或多种时,该术语是指这些成分的全部的含量。
任何情况下,液体本性相似的高沸点物质可以不考虑混合比(即以任意比例)彼此混合,并且可以避免聚合物沉淀。对于混合操作也没有具体的限制。例如,将得自蒸馏塔的塔底馏分,高沸点裂解反应器的裂解产物或裂解残余物等的各种高沸点物质按(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来分类。其后,液体本性相似的高沸点物质可于管线***中彼此混合,也可以直接引入到储罐并贮存。某些情况下,高沸点物质可以借助于小的混合储罐进行混合。
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储罐中高沸点物质的混合程度,可以布置外部循环管线。优选在循环管线中布置过滤器,以除去所存在的痕量固体成分如聚合物。在图5中,71和72代表高沸点物质引入管线,73代表高沸点物质排放管线,74代表循环泵,75代表过滤器。
如上所述,液体本性相似的高沸点物质可以任意地以任何所需的比例混合,因为这种混合不导致聚合物沉淀。而且,由于(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为10%重量或更高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本身是亲水性的,所以即使当它们与含有有价值物的各种废水、乙酸水溶液或类似的工艺生成物混合时也不发生聚合物沉淀。这种情况下,这种混合可以有效地降低亲水性高沸点物质的粘度,促进向储罐的传输或清洁。顺便提及,对于(甲基)丙烯酸和/或其二聚体的含量低于10%重量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即使少量的水也会促进聚合物的沉淀。因此,优选在这些高沸点物质中保持其含量为2%重量或更低,特别是1%重量或更低。
实施例
现将通过下面的实施例更进一步地阐述本发明,但是不应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下面的实施例,除非本发明脱离其构思。顺便提及,丙烯酸二聚体的分析如下。
通过加热使丙烯酸生成二聚体。事先绘制丙烯酸二聚体在气相色谱中的校正曲线,所述丙烯酸二聚体通过高真空下的蒸馏而纯化(纯度95%重量),并根据校正曲线测定样品中二聚体的量。所使用的仪器和色谱柱分别为Shimadzu公司制造的GC14A,及Tokyo Kasei制造的FFAP-10。
<实施例1>
具有下列组成的高沸点物质1得自丙烯酸设备中的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丙烯酸;8重量%
丙烯酸二聚体;72重量%
马来酸;8重量%
其它物质(聚合物,聚合抑制剂等);12重量%
水;≤0.1重量%
同样,具有下列组成的高沸点物质2得自丙烯酸乙酯设备中的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丙烯酸;15重量%
丙烯酸二聚体;7重量%
丙烯酸乙酯;3重量%
乙氧基丙酸;36重量%
乙氧基丙酸乙酯;13重量%
其它物质(聚合物,聚合抑制剂等);25.4重量%
水;0.6重量%
将高沸点物质1和高沸点物质2在常温下以10∶90,50∶50,及90∶10的重量比混合。混合之后,检验所得各混合物的液体状态。结果,在各情况下均未观察到沉淀物。该实施例1示出了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80%重量的高沸点物质1与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22%重量的高沸点物质2的混合物的状态。可以看出,混合时液体状态未发生任何变化,因为这些高沸点物质各自均为亲水性的高沸点物质。
<实施例2>
向图5所示的高沸点物质储罐T中引入重量比为10∶4的高沸点物质1和高沸点物质2。所得二者的混合物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在循环储罐液体的泵过滤器上未观察到任何沉淀物。
<对比例1>
具有下列组成的高沸点物质3得自丙烯酸丁酯设备中的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丙烯酸;7重量%
丙烯酸二聚体;0重量%
丁氧基丙酸丁酯;68重量%
丙烯酸丁酯;11重量%
其它物质(聚合物,聚合抑制剂等);14重量%
水;≤0.1重量%
将高沸点物质1和高沸点物质3在室温下以10∶90,50∶50,及90∶10的重量比混合。在每种情况下,混合之后立即在混合容器内表面上观察到糊状的聚合物沉淀物。其后检验液体状态,结果观察到悬浮的固体物质的生成。该对比例1示出了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80%重量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1与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7%重量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3的混合物的状态。该对比例证明,混合液体本性不同的高沸点物质会导致聚合物沉淀。
<实施例3>
具有下列组成的高沸点物质4得自丙烯酸2-乙基己酯设备中的高沸点裂解反应器。
丙烯酸;0.2重量%
丙烯酸二聚体;0重量%
2-乙基己氧基丙酸2-乙基己酯;24重量%
丙烯酸2-乙基己酯;31重量%
其它物质(聚合物,聚合抑制剂等);44重量%
水;≤0.1重量%
将对比例1中所用的高沸点物质3与高沸点物质4在常温下以10∶90,50∶50,及90∶10的重量比混合。混合之后,检验所得每一混合物的液体状态。结果,在每一情况下均未观察到沉淀物。该实施例3示出了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7%重量的高沸点物质3与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0.2%重量的高沸点物质4的混合物的状态。可以看出,混合时液体状态未发生任何变化,因为这些高沸点物质各自均为疏水性的高沸点物质。
<实施例4>
向图5所示的高沸点物质储罐T中引入重量比为2∶1的高沸点物质3和高沸点物质4。所得二者的混合物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在循环储罐液体的泵过滤器上未观察到任何沉淀物。
<对比例2>
将高沸点物质1和高沸点物质4在常温下以10∶90,50∶50,及90∶10的重量比混合。每一情况下,在混合之后立即在混合容器的内表面上观察到糊状的聚合物沉淀。其后检验液体状态,结果观察到悬浮的固体物质的生成。该对比例2示出了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80%重量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1与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0.2%重量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4的混合物的状态。该对比例证明,混合液体本性不同的高沸点物质会导致聚合物沉淀。
<对比例3>
将高沸点物质2和高沸点物质3在常温下以10∶90,50∶50,及90∶10的重量比混合。在每一情况下,在混合之后立即在混合容器的内表面上观察到糊状的聚合物沉淀。其后检验液体状态,结果观察到悬浮的固体物质的生成。该对比例3示出了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22%重量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2与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7%重量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3的混合物的状态。该对比例证明,混合液体本性不同的高沸点物质会导致聚合物沉淀。
<对比例4>
将高沸点物质2和高沸点物质4在常温下以10∶90,50∶50,及90∶10的重量比混合。每种情况下,在混合之后立即在混合容器的内表面上观察到糊状的聚合物沉淀。其后检验液体状态,结果观察到悬浮的固体物质的生成。该对比例4示出了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22%重量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2与其中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含量为0.2%重量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4的混合物的状态。该对比例证明,混合液体本性不同的高沸点物质会导致聚合物沉淀。
尽管已经参照其具体实施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或修饰而不脱离其构思和范围。
本申请基于2001年11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1-354043),其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即使从制备(甲基)丙烯酸和/或其酯的设备中排出的液体本性相似的各高沸点物质彼此混合于相同的储罐中,仍不会发生聚合物沉淀。其处置和贮存因而变得容易。因此,储罐可以合而为一,而且工艺极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所需的面积。

Claims (6)

1.一种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从各步骤单元排出的高沸点重组分分类成亲水性高沸点重组分和疏水性高沸点重组分,并进行贮存、运输和保管,所述亲水性高沸点重组分中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总含量为10%重量或更高,所述疏水性高沸点重组分中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总含量小于1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所述高沸点重组分的至少之一是来自用于获得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馏分的蒸馏塔的塔底馏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所述高沸点重组分的至少之一是来自用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裂解反应器的残余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所述高沸点重组分的水含量为2%重量或更低。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两种或多种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总含量为10%重量或更高的亲水性高沸点物质混合物混合在一起,并贮存在相同的储罐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它们中任何一种的酯的方法,其中两种或多种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其二聚体的总含量低于10%重量的疏水性高沸点物质混合物混合在一起,并贮存在相同的储罐中。
CN02821631.8A 2001-11-20 2002-11-15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815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4043/2001 2001-11-20
JP2001354043 2001-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8758A CN1578758A (zh) 2005-02-09
CN1281573C true CN1281573C (zh) 2006-10-25

Family

ID=19165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163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281573C (zh) 2001-11-20 2002-11-15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44863B2 (zh)
CN (1) CN1281573C (zh)
AU (1) AU2002366017A1 (zh)
WO (1) WO20030439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44613A1 (en) 2001-10-30 2003-06-10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urifying (meth)acrylic acid
CN1281573C (zh) 2001-11-20 2006-10-2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WO2005051883A1 (ja) * 2003-11-28 2005-06-09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精製方法
US8765217B2 (en) 2008-11-04 2014-07-01 Entrotech, Inc. Method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meth)acrylate syrup and adhesives therefrom
US8329079B2 (en) 2009-04-20 2012-12-11 Entroch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artially polymerized compositions and polymers therefrom
KR20140060530A (ko) 2011-09-16 2014-05-20 에보니크 룀 게엠베하 고비점 물질 상 및 수성 상으로부터의 메타크릴산의 수거 방법
SG2014012561A (en) * 2011-09-16 2014-09-26 Evonik Roehm Gmbh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US9732023B2 (en) 2013-03-18 2017-08-15 Evonik Roehm Gmbh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7926A (en) 1978-01-19 1982-03-02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d recovering acrylic acid
JPS5498718A (en) 1978-01-19 1979-08-03 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 Ltd Recovery of acrylic acid
IT1148117B (it) * 1982-03-05 1986-11-26 Medosan Ind Biochimi Attivita'antiflogistica,analgesica,antipiretica,mucolitica e seda tiva della tosse dell'1 metil-5-p-tolilpirrol-2-acetato di 2'metossi-fenile
FR2727964B1 (fr) * 1994-12-12 1997-01-24 Atochem Elf Sa Procede de recuperation des produits nobles legers contenus dans les residus de distillation des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de l'acide acrylique et de ses esters
JP2907043B2 (ja) * 1994-12-28 1999-06-21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酸またはメタ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ミカエル付加物の分解方法
JPH1112222A (ja) 1997-06-25 1999-01-19 Nippon Shokubai Co Ltd アクリル酸の回収方法
DE60001867T2 (de) 1999-01-29 2004-01-22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Acrylsäure
JP4260976B2 (ja) * 1999-04-05 2009-04-3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廃油の取扱い方法
CN1281573C (zh) 2001-11-20 2006-10-2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43968A1 (en) 2003-05-30
US7244863B2 (en) 2007-07-17
CN1578758A (zh) 2005-02-09
AU2002366017A1 (en) 2003-06-10
US20050054874A1 (en) 2005-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412C (zh) 连续制备(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烷基酯的方法
CN1024184C (zh) 生产醇的方法
CN1126195A (zh) 高纯乙酸的生产方法
CN1993308A (zh) 在金属盐存在下由多羟基脂肪烃和/或其酯用于生产氯代醇的方法
CN1538948A (zh) 吸水树脂的制备
CN1974511A (zh) 用于生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CN1708469A (zh) 生产羧酸的方法和生产羧酸的***
CN1063426C (zh) 丙烯催化氧化所得丙烯酸的提纯方法
CN1058700C (zh) 纯化乙酸的方法
CN1120531A (zh) 经直接酯化生产丙烯酸烷基酯的方法
CN1281573C (zh)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CN1133614C (zh) 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的制备
CN1277799C (zh) (甲基)丙烯酸类的制造方法
CN1553889A (zh) (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84325C (zh) (甲基)丙烯酸与一种链烷醇的酯化
CN100349846C (zh) 联合制备(i)甲酸、(ii)具有至少2个碳原子的羧酸和/或其衍生物和(iii)羧酸酐的灵活方法
CN1326431A (zh)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连续制备
CN1235858C (zh) 蒸馏(甲基)丙烯酸溶液的方法
CN1185201C (zh) 氧化丙烯和/或丙烯醛所得到的丙烯酸的纯化方法
CN1158841A (zh) (甲基)丙烯酸与链烷醇的酯化方法
CN1735582A (zh) 通过用成相剂萃取并结晶以提纯单体
CN1902154A (zh) 通过氧化气体底物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的纯化方法
CN1202050C (zh) 乙烯基化合物的阻聚方法
CN1117062C (zh) 制备羧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00342951C (zh) 分离装置、反应装置、以及生产芳族羧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