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4002C -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4002C
CN1264002C CNB018012248A CN01801224A CN1264002C CN 1264002 C CN1264002 C CN 1264002C CN B018012248 A CNB018012248 A CN B018012248A CN 01801224 A CN01801224 A CN 01801224A CN 1264002 C CN1264002 C CN 12640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evice
load
casing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12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2633A (zh
Inventor
高桥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385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429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383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163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966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163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1986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163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2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2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40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40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32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drive at two or more points spaced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convey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1/00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1/00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 G01G11/04Apparatus for weighing a continuous stream of material during flow; Conveyor belt weighers hav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28Frames,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6Articles and bu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计量精度的计量输送机。该计量输送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X的输送装置3,检测出由输送装置3输送的被计量物X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5,和收纳载荷检测器5的箱体7;载荷检测器5的固定端5b与箱体7连接,自由端5c与支承输送装置3的支承部件120连接,同时,该支承部件120从箱体7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被计量物品的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线等上,边用输送装置输送物品边计测例如其重量的计量输送机那样的物品检查机例如具有在由支架支承的一对滚筒间卷绕着作为输送皮带的环形平皮带等的输送装置。任一方的滚筒均为接受来自使输送皮带行走的马达等驱动源的动力的驱动滚筒,作为动力传递用皮带的环形同步皮带等卷绕在与该驱动滚筒同轴设置的皮带轮和设置在上述驱动源的驱动轴上的皮带轮之间。
输送装置与弹性体的自由端侧连接,以相对作为载荷检测器的测垂传感器成为负载。弹性体的固定端侧与支脚部件或固定支架、固定托架等固定部件连接。并且,测重传感器通常收纳于不受到湿气或灰尘等外部环境影响的壳箱体内。
输送装置和箱体的位置关系为,由于被计量物品要设置在输送装置上必须将输送装置的上方开阔地开放,或者,异物如下落到输送装置上则计量值会发生误差等,因此,一般将输送装置设置在箱体的正上方,或者与箱体并列设置。因而,以往技术中,在箱体的上表面或侧面上形成开口,支承输送装置的支承部件穿过该开口,从箱体的上表面或侧面向外部伸出。支承部件的一端侧与弹性体的自由端侧连接,而另一端侧按原样延伸到上方或侧方直至输送装置,穿过支承部件的开口用隔膜塞住。
但是,这种输送装置是用于食品的输送或计量的,此时,食品汁或残渣等会下落或飞散,附着到箱体表面上。而且,箱体的上表面或侧面有穿过支承部件的开口或隔膜等时,附着在这些构件上的残渣等容易滞留,会繁殖杂菌,使卫生状态下降,或者因咬入残渣等使隔膜产生破孔。此外,即使由清洗液进行定期的清洁作业时,因箱体上表面或侧面的表面结构复杂,也会影响上述开口或隔膜周边的清洁性。
作为针对此问题的技术,由日本特开平9-297051号公报公开。该技术为,在将测重传感器收纳于箱体内之后,将弹性体的固定端部与箱体外部的固定部件相连接的部件从箱体的下表面伸出到外部。这样的话,开口或隔膜不位于箱体的上表面或侧面,可提高清洁性。
可是,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弹性体的固定端部与箱体外部的固定部件连接,而自由端部与箱体连接。并且,在箱体的表面装有支承部件,由箱体支承输送装置。因此,除了输送装置的重量或支承部件的重量、乃至驱动马达或动力传递用皮带和皮带轮等动力传递机构的重量外,箱体的重量作为物品袋由测重传感器承载,毛重增加,计量输送机的测定***的固有振动数下降,导致计量精度降低。
另外,在该计量输送机中,驱动马达的转轴在与测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接受负载而变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为此,通过转轴的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一部分方向与上述的变位方向相一致。因此,存在测重传感器输出的计量信号中产生杂音,导致计量精度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因重力物品的载荷向下承载于测重传感器上,弹性体在载荷检测时变位的方向成为上下方向。也就是说,以往这种形式的计量输送机中,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与弹性体的变位方向相垂直,而驱动源的转轴的轴线平行于输送装置的输送面。
这样的话,因驱动源的转轴的回转,产生离心力,振动发生时,该离心力引起的振动方向的一部分也作用于上下方向。并且,上下方向由于是测重传感器的弹性体在载荷检测时变位的方向,上述振动导致的载荷的变化由测重传感器检测出,测重传感器的计量信号中成为杂音表示,计量精度降低。
这样的振动在转轴的回转平衡越被破坏时越发增大。也就是说,当旋转物的重量相对于转轴中心的平衡破坏时,或者,转轴摇摆时等情况下,噪音变大。
对此的措施可使用日本特开平8-136330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即,除了朝上下方向变位以检测出被计量物的重量的、通常的第一测重传感器外,还具有在水平方向中的朝输送方向变位的第二测重传感器。该第二测重传感器检测出因回转物回转而作用在输送方向上的振摆。在此,该振摆因是离心力所致,在垂直于输送面的平面内,在所有方向上大小是相等的。因此,将由该第二测重传感器检测出的振摆,通过减法订正来自第一测重传感器检测出的计量信号的相位,来除去振动导致的杂音。
但是,在该装置中,必须要有多个测重传感器,不仅机器的硬件结构复杂,而且软件中计量信号的处理程序也很复杂,在成本方面不理想。也就是说,希望采用简单的结构,并且避免因驱动源的回转振动在载荷检测器的计量信号中出现杂音而降低计量精度的现象。
此外,在这种计量输送机中,由于要将测重传感器和驱动马达或动力传递机构全都配置在输送用皮带的上下行走面之间,输送装置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变大。因此,输送装置的重量、即物品袋重量变大,计量输送机的固有振动数下降,从而不能例如使用截止频率高的低通滤波器。为此,滤波器的应答性不会比之更高,由于滤波器的处理时间不会比之更短,所以有损计量的高速化。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以上现状,提供一种包含计量精度的检查精度得以提高的技术。下面详细地说明也包含其他目的的本发明。
发明的公开
即,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第1结构的检查机为一种计量输送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和收纳载荷检测器的箱体,所述载荷检测器的固定端与箱体连接,而自由端与支承输送装置的支承部件连接,同时,该支承部件从箱体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
采用该第1结构,将收纳于箱体内的载荷检测器与输送装置连接的支承部件不是在箱体的上表面或侧面、而是从箱体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所以,在箱体的上表面或侧面不必设置穿过支承部件的开口或隔膜。
此外,由于不是将支承部件设置在箱体上且由该箱体支承输送装置的结构,在箱体表面不必装配各种部件。因此,箱体的表面形状成为无突起或凹凸的顺滑的形状,可抑制被计量物的残渣附着、或存留或咬入。另外,清洗作业容易进行,可提高清洁性。
并且,弹性体的固定端侧与箱体连接,箱体的重量不加算到物品袋中,不会增加毛重,可提高计量精度。
上述第1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输送装置设置在箱体的正上方,支承部件从箱体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后,朝向输送装置延伸到箱体的上方。
采用该实施例,一旦从箱体向下方延伸的支承部件向上方折回延伸,如以往那样,输送装置可设置在箱体的正上方。结果,输送装置的上方宽广地开放,可避免异物从箱体向输送装置下落,最终提高了计量精度。
上述第1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与输送装置相对置的箱体的表面由向下方连续形成的倾斜面构成。
采用该实施例,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残渣等即使因下落或飞散附着到箱体表面上,也会滑落,不会存留或滞留。因此,在此杂菌繁殖、卫生状况下降的现象得以降低。
上述第1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驱动输送装置的驱动源收纳于箱体内。
采用该实施例,驱动输送装置的马达等驱动源也收纳于箱体内,不必另外设置收纳驱动源的第二箱体。因此,计量输送机整体的结构得以简化,由此也减轻了残渣附着或清洁性的问题。
另外,由于相对驱动源的例如电线等不从箱体的外部露出,表面形状也顺畅,可减轻残渣附着或清洁性的问题。此外,上述电线等不必通过隔膜穿过箱体的内外,避免损害防水性或防尘性。
上述第1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收纳于支承部件内。
采用该实施例,为利用支承部件、将动力传递用皮带或皮带轮等动力传递机构收纳于其中的结构,可防止动力传递机构上附着残渣。另外,不必另外设置收纳动力传递机构用的箱体,计量输送机整体的结构得以简化,由此也可减轻残渣附着或清洁性的问题。
本发明第2结构的输送装置的特征为,通过支架弯折,环状输送用皮带装卸于由该支架支承的至少一对滚筒上,所述支架的弯折支点设置在比该支架不弯折时的、连接滚筒转轴芯两者的延长线还偏置于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同时,设有阻止所述支架朝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弯折的阻止部件。
采用该第2结构,支架的弯折支点不是在该支架不弯折时的滚筒的转轴延长线上,而是偏置于任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因此,该支架在不弯折时,承受拉伸的输送皮带的弹性复原力,必定弯折向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因而,此时,由于阻止支架朝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的弯折,该支架在不弯折的状态时,将其不弯折的状态维持住,成为锁定状态。
其结果,不必另外设置阻止支架弯折的专用的锁定销等,简化了输送装置的结构,抑制了部件数目,清洁性得以提高,并且提高了计量精度。另外,装卸输送用皮带之际,不必操作锁定销等,仅仅弯折支架或使支架直线状伸展就可,简化了输送用皮带的装卸动作。
上述第2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为物品的输送面。
采用该实施例,通过输送物品的重力或夹持的反力,阻止了支架朝弯折一侧弯折,结果,避免物品输送中支架姿势的锁定解除。
上述第2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所述滚筒以使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张紧的方式回转。
采用该实施例,支架朝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弯折的力更强,由此,支架在不弯折的状态下时,更牢固地维持着其不弯折的状态,成为锁定的状态。
上述第2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具有对至少任一方的滚筒向滚筒间距离加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采用该实施例,由于输送用皮带始终被可靠地拉伸,可确保其弹性复原力,担保支架的非弯折姿势的锁定。另外,可调节皮带的张力乃至皮带的弹性复原力,支架的弯折力能够可变地调节。
上述第2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输送用皮带上设有与滚筒卡合以限制在宽度方向错位的凹凸。
采用该实施例,由于限制了输送用皮带在宽度方向上错位,可抑制该皮带的蛇行,使该皮带始终处于稳定地拉伸状态。结果,可确保输送用皮带的弹性复原力,由此,也可担保支架的非弯折姿势的锁定。
上述第2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支架上设有从里面支承输送用皮带的行走面的顶板部件,阻止部件为所述顶板部件。
采用该实施例,设有从里面支承输送用皮带的行走面,以防止该输送用皮带的松弛,并且在顺畅地输送物品的顶板部件时,利用该顶板部件兼作阻止部件,可简化结构,抑制部件数目。
此外,这样的顶板部件是专门为了使输送物品在输送中保持稳定的姿势而设置的。在计量输送机中,物品不倒置、以稳定的姿势,通过作为检查手段的传感器类等,对于实现上述计量输送机的稳定且可靠地计量化是重要的。在计量输送机中,输送中物品(被计量物)的姿势被破坏一旦倒置时,会发生计量误差。另外,用磁或X射线检测出输送装置输送物品的同时混入物品中的金属片那样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机时,成为异物误检测出的原因。
本发明的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的特征为,通过支架弯折,环状输送用皮带可装卸于由该支架支承的至少一对滚筒上的输送装置,设有使至少一方的滚筒回转的驱动源,设置在该驱动源的驱动轴上的皮带轮,与任一方的滚筒同轴设置的皮带轮,和卷绕在所述皮带轮间的环形动力传递用皮带,所述支架的弯折支点设置成比该支架不弯折时的、从皮带轮的转轴的延长线偏置于一方的动力传递用皮带的行走面一侧,同时,设有阻止所述支架弯折于另一方的动力传递用皮带的行走面一侧的阻止部件。
采用该第3结构,支架上承受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滚筒的动力传递用皮带的弹性复原力,以替代卷绕在滚筒间的输送用皮带的弹性复原力或者同时承受两者的力,以朝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弯折。因此,支架在不弯折时,更牢固地维持在其不弯折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由此,可在更稳定地姿势下输送输送皮带上的被计量物,可提高计量精度。
此外,支架弯折时,在装卸输送用皮带的同时,也装卸动力传递用皮带。
本发明第4结构的物品检查机具有上述第2结构的输送装置。
上述第4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设有通过与输送装置卡合来支承该输送装置的卡合部,输送装置的支架不弯折时,该输送装置与卡合部卡合,而输送装置的支架弯折时,该输送装置与卡合部的卡合解除。
采用该实施例,通过将输送装置的支架伸展成直线状,可同时进行输送皮带朝输送装置上安装的动作和输送装置朝检查机上安装的动作。另外,通过输送装置的支架弯折,可同时进行输送皮带从输送装置上卸下的动作和输送装置从检查机上卸下的动作。
结果,不必另外设置将输送装置装配到检查机上的专用的固定工具等,简化了物品检查机的结构,可抑制部件数目,提高清洁性,抑制计量精度的下降。另外,装卸输送装置之际,不必操作固定工具等,仅仅将输送装置的支架弯折或伸展成直线状即可,使输送装置的装卸动作简单化。也就是说,可大幅度地改善维修性和清洁性。
本发明第5结构的检查机为一种边输送被计量物边计量其重量的计量输送机,其特征为,具有将输送面水平设置以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驱动该输送装置的驱动源,和支承这些构件以通过上下的变位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输送驱动源的回转轴线设置成平行于输送变位的方向。
上述第5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驱动源设置在载荷检测器的自由端。
另外,上述第5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具有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通过该动力传递机构,由驱动源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线转换成平行于输送面的方向。
本发明的计量装置的特征为具有上述第5结构的计量输送机。该计量输送机特别是作为计量装置(重量检验机)是最适用的。
在上述第5结构中,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与载荷检测器的变位方向相垂直时,驱动源的回转轴线与输送面不平行,而与变位方向平行。即,以驱动源的回转轴线平行于载荷检测器的变位方向的方式设置驱动源。
这样的话,作用有驱动源的驱动轴的回转摆动的方向与载荷检测器的变位方向相垂直,不一致。因此,避免载荷检测器检测出因回转导致的摆动噪音,计量信号中不会出现多余的外干扰噪音,可提高计量精度。
并且,为了将驱动源的驱动轴朝载荷检测器的变位方向延伸,只配置驱动源,从而可简化硬件结构。另外,可将载荷检测器的计量信号保持原样地使用,也可简化信号处理的软件结构。此外,由于是水平设置输送面,与例如将一对输送面垂直地对置设置并且在其对置面间夹持着被计量物输送的形式相比,可实现多种多样的被计量物的输送。
另外,如将作为主要的驱动噪音的发生源并且为重物的驱动源设置在载荷检测器的自由端侧,该驱动源的重心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由此,可降低外干扰噪音对载荷检测器的影响。并且,作为驱动噪音源的驱动源即使存在于自由端,其摆动的作用方向与载荷检测器的检测方向不同,所以载荷检测器不受驱动噪音的影响。
此外,具有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通过该动力传递机构,将由驱动源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线转换成与输送面相平行的方向时,由动力传递机构适当地修正驱动源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线延伸方向,同时,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可靠地传递给输送装置。
即,由于驱动源的回转轴线与载荷检测器的变位方向平行设置,由当初驱动源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线与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相垂直,即两者不一致。在此,通过设置在驱动源与输送装置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将回转驱动力的轴线转换成与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相平行的方向,由此,实现平稳地动力传递。通过采用如此结构,也可实现通用的输送。
本发明第6结构的检查机为一种边输送被计量物边计量其重量的计量输送机,其特征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驱动该输送装置的驱动源,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和支承这些构件以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通过将输送装置设置在载荷检测器的上方、将驱动源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与载荷检测器大致相同的位置或比载荷检测器还向下的位置、以及将动力传递机构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下方的位置与上方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使输送装置和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合成重心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本发明第7结构的检查机与第6结构同样,为一种边输送被计量物边计量其重量的计量输送机,其特征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驱动该输送装置的驱动源,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和支承这些构件以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通过将输送装置设置在载荷检测器的下方、将驱动源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与载荷检测器大致相同的位置、以及将动力传递机构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上方的位置与下方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使输送装置和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合成重心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本发明第8结构的检查机与第6结构相同,为一种边输送被计量物边计量其重量的计量输送机,其特征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驱动该输送装置的驱动源,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和支承这些构件以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通过将载荷检测器在被计量物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大致中央、将驱动源接近于载荷检测器设置、以及将动力传递机构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与上游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使输送装置和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合成重心在输送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本发明第9结构的检查机与第6结构相同,为一种边输送被计量物边计量其重量的计量输送机,其特征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驱动该输送装置的驱动源,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和支承这些构件以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通过将载荷检测器在被计量物的输送宽度方向上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大致中央、将驱动源在输送宽度方向上设置成与载荷检测器大致相同位置上、以及将动力传递机构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以与载荷检测器大致相同的位置和输送宽度方向左侧的位置或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或者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输送宽度方向左侧的位置与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使输送装置和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合成重心在输送宽度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上述第6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通过将载荷检测器在被计量物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到输送装置的大致中央、将驱动源接近于载荷检测器设置、以及将动力传递机构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与上游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使输送装置和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合成重心在输送方向上也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上述第6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为,通过将载荷检测器在被计量物的输送宽度方向上设置到输送装置的大致中央、将驱动源在输送宽度方向上设置成与载荷检测器大致相同位置上、以及将动力传递机构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以与载荷检测器大致相同的位置和输送宽度方向左侧的位置或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或者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输送宽度方向左侧的位置与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使输送装置和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合成重心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也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本发明的计量装置的特征为具有上述第6结构的计量输送机。该计量装置特别是作为计量装置(重量检验机)使用是最合适的。
即使在上述第6~第9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任一种中,综合考虑输送装置、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相对载荷检测器的配置,作为调整重量均衡的结果,是将计量输送机的重心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因此,可缩短输送装置的重心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之间的中心间距,使作用于载荷检测器上的力矩力变小。结果,应除去的杂音成分的频率带区域变高,可缩短滤波处理的时间,可使计量高速化,提高计量精度。
特别是,在第6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将动力传递机构设置在位于载荷检测器上方的输送装置与配置在与载荷检测器大致同高或在其下方的驱动源之间之际,将动力传递机构夹持着载荷检测器且沿上下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调整输送装置在上下方向的重量平衡,使输送装置的重心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另外,在第7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在将动力传递机构设置在位于载荷检测器下方的输送装置与配置成与载荷检测器大致同高的驱动源之间之际,将动力传递机构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沿上下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调整输送装置在上下方向的重量平衡,使输送装置的重心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在第8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在相对载荷检测器以在输送方向上保持重量均衡方式设置的输送装置与接近载荷检测器设置的驱动源之间设置动力传递机构之际,将动力传递机构以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沿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调整输送装置在输送方向上的重量平衡,使输送装置的重心在输送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在第9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在相对载荷检测器以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保持重量均衡的方式设置的输送装置与设置在与载荷检测器大致同样的输送宽度方向上的驱动源之间设置动力传递机构之际,将动力传递机构设置成在与载荷检测器大致同样的在输送宽度方向的位置与比之要左侧或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或者设置在夹持着载荷检测器并且在输送宽度方向上延伸,调整输送装置在输送宽度方向上的重量平衡,使输送装置的重心在输送宽度方向上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
此外,在第6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实施例中,是将输送装置的重心在上下方向和输送方向这两个方向上以两维地方式接近于载荷检测器的力矩中心的。下面,将根据附图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包含其他目的的本发明。
附图简述
从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的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能够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例和图面仅用于图示和说明,不应用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上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所确定。在附图中,在多幅图面中,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符号。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计量输送机的计量装置的示意透视图。
图2为切去图1计量输送机的输送装置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切去图1计量输送机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1计量输送机的右侧视图,示出箱体内结构的局剖视图。
图5为图1计量输送机的纵剖视图,是从上游侧看下游方向的视图。
图6为图1计量输送机的输送装置的从动滚筒支承部周边的放大侧视图。
图7为示出输送皮带与滚筒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示出构成支承部件的支架上端部内表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组装输送装置时的说明图。
图10为说明图9输送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为组装计量输送机时的说明图。
图12为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侧视图,示出组装前的状态。
图13为其组装图。
图14为示出图12的输送装置变形例的示意侧视图。
图15为又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16为示出构成本发明的其他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右侧视图,示出箱体内构造的局剖视图。
图17为图16计量输送机的纵剖视图,是从上游侧看下游方向的视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其他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输送装置的局部切去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计量输送机的右侧视图,示出箱体内构造的局剖视图。
图20为图18计量输送机的纵剖视图,是从上游侧看下游方向的视图。
图21为图18计量输送机的其他实施例,输送机构设置在载荷检测器下方。
实施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在图1的实施例中,计量输送机2适用于作为计量装置的重量检验机1中。该计量输送机2具有平皮带式的输送装置3,和收纳作为载荷检测器的测重传感器5的箱体7。箱体7固定到前后一对支脚部件10,11上。计量输送机2设置在生产线的最后部,例如,将从图中未示出的制袋包装机供给的、作为被计量物的袋装商品X,在输送装置3上边沿箭头A方向输送边计测重量,进而由设置在下游的例如图中未示出的金属探测器等接收。
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3的结构为,在前后一对滚筒13,15之间卷绕着作为输送皮带的环形平皮带17。在输送方向A下游侧的滚筒(前侧滚筒)13是驱动滚筒,上游侧的滚筒(后侧滚筒)15是从动滚筒。在两滚筒13,15之间设有分割成5个的顶板部件21…21,23,25。
各顶板部件21…21,23,25每个均在前后细长延伸,并且以规定的间隔平行地并排设置。内侧的3个顶板部件21…21位于输送用皮带17的作为输送面的上侧行走面的正下方,在整个平面上从里面支承着该输送面。左右侧的顶板部件23,25位于滚筒13,15的端部附近,部分地从里面支承着输送用皮带17的输送面的侧缘部。
在此,输送用皮带17的宽度要比滚筒13,15的长度稍长,如图5和图7中符号17a所示,输送用皮带17的左右侧缘部向里面突出。并且,该突出缘部(凹凸)17a,17a与滚筒13,15的端部卡合。由此,输送用皮带17不会相对滚筒13,15的卷绕错位以及在宽度方向呈蛇行状,通常能够正确且稳定地卷绕在滚筒13,15之间。
另外,在外侧的顶板部件23,25的上表面上形成避开上述输送用皮带17的突出缘部17a,17a的台阶23a,25a。
如图5所示,顶板部件21…21,23,25任一个的纵向断面均弯折成コ字形。并且,如图2所示,顶板部件21…21,23,25由在宽度方向延伸的3个L型横梁31,33,35连接。正如图3~图5所示,左右侧的顶板部件23,25的外侧纵壁23b,25b以长度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构成该输送装置3的左右侧壁。
如图2所示,下游侧的驱动滚筒13与从其两端突出的轴13a,13b成一体回转。最下游侧的L型横梁31的纵壁上装有轴承装置37,39,该轴承装置37,39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着上述轴13a,13b。
一方的轴13a收纳于相对应的轴承装置37内。在该轴承装置37的外表面上突出设置着卡合部件41。对此,另一方的轴13b穿过相对应的轴承装置39。穿过的轴13b的端部13c在该轴承装置39的外表面上伸出。如图3所示,该轴13b的突出端部13c成形为矩形。
在此,左右的顶板部件23,25具有从里面支承输送用皮带17的输送面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作为输送装置3的支架的功能。也就是说,驱动滚筒13通过轴承装置37,39或L型横梁31,可由支架23,25自由回转地支承。
另外,如图2所示,最上游侧的L型横梁35的纵壁35a的左右两端部朝上游侧弯折,其弯折片部35b,35b上分别可自由回转地安装着以销部件52,52为支点的托架51,51。如图6所示,各托架51的上游侧端部成半圆形状,在其上游侧端部中,开口有前后为长的长孔53。并且,该长孔53,53中穿过从动滚筒15的轴15a的两端部15b,15b。
如图6所示,轴15a的两端部15b,15b分别成形为矩形,在上述长孔53,53中尽管不能回转,但可沿着长孔53,53前后自由移动地卡合在其中。如图2所示,轴15a穿过从动滚筒15,从动滚筒15相对该轴15a可相对回转。
在此,上述的左右一对托架51,51具有作为输送装置3的支架的功能。也就是说,从动滚筒15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在支架51,51上。
如图2所示,顶板部件55遍布于托架51,51的上缘部地方式与之接合。该顶板部件55的长度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延伸,其左右的外侧纵壁上突出设置着卡合部件57,57(参照图3,图4)。
此外,顶板部件55的上表面上,与前述的左右外侧的顶板部件23,25同样,形成为了避开输送用皮带17的里面的突出缘部17a,17a的台阶55a(参照图6)。
如图6所示,各托架51上具有与从动滚筒15的轴15a的矩形端部15b接触,并且将其推压向上游侧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59。弹簧59的另一端部与板部件61接触。板部件61与螺杆63螺旋配合。螺杆63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在托架51的弯折片部51a上。
如图5所示,板部件61的一边与托架51的外表面对接。因此,通过使螺杆63回转,板部件61向前后移动。结果,可调整由弹簧59生成的弹力,调整将从动滚筒15朝上游侧推压的推压力。即,可调整成使驱动滚筒13与从动滚筒15之间的间隔可变。从动滚筒15在与输送用皮带17的张力相平衡处停下。由此,输送用皮带17的长度即使存在偏差,通常也可给予输送用皮带17适当的张力。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箱体7具有由构成下半部的主体71与构成上半部的盖部件72呈上下重合的结构和外观。箱体7的内部收纳作为载荷检测器的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和作为输送装置3的驱动源的驱动马达73。
如图4所示,弹性体5a通过安装部件75使其固定端部5b固定到箱体主体71一侧。在弹性体5a的自由端部5c上通过安装部件77和托架79装有上述驱动马达73。
如图5所示,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着。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马达73的驱动轴73a朝上下方向延伸。在托架79的下表面上装有中空的隔件81。该隔件81的下端部进而与齿轮箱83结合。
齿轮箱83穿过形成在箱体主体71下表面上的开口71a,从箱体7向下向外伸出。隔膜85夹入隔件81与齿轮箱83的配合面上。隔膜85也由开口71的周缘部和安装在该周缘部上的环形部件87夹持着,以塞住上述开口71a。
如图3~图5所示,各中空的圆柱部件91,93从齿轮箱83的左右侧面向水平方向延伸。其中,在输送装置3的侧面,对于朝向突出设置卡合部件41,57一侧的圆柱部件91,如图4和图5所示,在该圆柱部件91的延伸设置的端部装有侧视为V字形的臂部件95(参照图2)。该臂部件95的各臂95a,95b分别以离开的方式朝斜上方延伸,形成于各臂95a,95b上端部上的缺口95c,95d分别与上述输送装置3的卡合部件41,57卡合。
另外,在输送装置3的侧面,对于朝向突出设置卡合部件57和驱动滚筒13的轴13b的矩形端部13c一侧的圆柱部件93,如图3和图5所示,也在该圆柱部件93的延伸设置的端部装有侧视为V字形的臂部件97(参照图2)。该臂部件97的各臂97a,97b分别以离开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其中,朝向卡合部件57延伸的臂97b与上述同样,在上端部形成缺口97c,该缺口97c与上述输送装置3的卡合部件57卡合。
对此,在朝向驱动滚筒13的轴13b的端部13c延伸的臂97a的外表面上,如图5所示,装有细长的盖部件99,以形成密闭的小房间,在该小房间的内部装有支承板100。
如图5所示,在前述圆柱部件93的内部收纳传动轴101,装在该轴101上的斜齿轮103与装在马达73的驱动轴73a上的斜齿轮105啮合。传动轴101延伸到盖部件99的内部,通过上述支承板100等可自由回转地轴支承着。并且,传动轴101在上述盖部件99的内部的部分组装有传动皮带轮107。
另外,如图5所示,在支承板100的上部,与驱动滚筒13的轴13b相对应处,可自由回转地轴支承着作为转轴的第二传动轴109,在该轴109上装有第二传动皮带轮111。并且,动力传递用的环形同步皮带113卷绕在两传动皮带轮107,111之间。
在此,第二传动轴109从V字形臂部件97的臂97a朝内侧的输送装置3一侧突出,如图8所示,在其突出部分109a上形成可与上述驱动滚筒13的轴13b的矩形端部13c嵌合的矩形孔109b(参照图2)。
正如上述,隔件81、齿轮箱83、水平圆柱部件91,93和左右一对V字形臂部件95,97等支承着输送装置3的同时,全体构成将该输送装置3与弹性体5a的自由端部5c一侧连接的支承部件120(图1,图3~图5)。并且,箱体7内收纳驱动马达73的同时,在上述支承部件120内,收纳有由将该驱动马达73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3的轴101,109或皮带轮107,111,同步皮带113等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图5中用符号130表示)。
下面,说明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的作用。
首先,输送装置3中,支架23,25,51,51不在弯折支点52,52处弯曲,而是沿水平方向成直线状态的姿势,输送用皮带17在适当的张力下装到滚筒13,15之间。并且,其中,输送装置3的驱动滚筒轴13b的矩形端部13c嵌入从下游侧的V字形臂97a向内侧突出的、第二传动轴109的突出部分109a的矩形孔109b中。
接着,同样,在下游侧,对输送装置3的相反侧的驱动滚筒轴13a加以支承的轴承装置37的卡合部件41与同样在下游侧的相反侧的V字形臂95a的缺口95c相卡合。并且,通过使输送装置3下降,该输送装置3的上游侧的左右卡合部件57,57同样与上游侧的V字形臂95b,97b的缺口95d,97d相卡合。由此,输送装置3由支承部件120支承,全体成为计量输送机2乃至重量检验机1。
然后,驱动驱动马达73,通过斜齿轮105,103、第一传动轴101、第一传动皮带轮107、动力传递用同步皮带113、第二传动皮带轮111、第二传动轴109,将驱动马达73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滚筒13,由此,输送用皮带17的上侧的输送面在箭头A方向行走,以输送被计量物X。
另外,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的自由端部5c上,经由安装部件77和托架79连结有由上述驱动马达73、隔件81、齿轮箱83、圆柱部件91,93、V字形臂95,97、盖部件99等构成的支承部件120,和由传动轴101或皮带轮107等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130,以及输送装置3,它们的总重量作为物品袋重量,始终由测重传感器5承载。并且,输送被计量物X的过程中,该被计量物X的重量由于加在其中,因此,由其差检测出该被计量物X的重量。
特别是,在这种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中,在具有输送被计量物X的输送装置3、检测出由该输送装置3输送的被计量物X的重量的测重传感器5、和收纳该测重传感器5的箱体7的结构中,如图4所示,将上述测重传感器5的固定端5b与箱体7连接,自由端5c与支承输送装置3的支承部件120连接之后,该支承部件120从箱体7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
结果,在箱体7的上表面或侧面上没有必要设置穿过支承部件120的开口或隔膜。另外,由于不是在箱体7一侧设置支承部件120并且由箱体7支承输送装置3的结构,因此在箱体7的表面没有必要装配支承部件或其他的各种部件。因而,箱体7的表面形状成为无突起或凹凸的光滑的形状,被计量物的残渣附着或存留或咬入的可能性得以降低,同时,容易进行该箱体7的清洗作业乃至计量输送机2全体的清洗作业,清洁性得到了大幅度地改善。并且,由于输送装置3容易拆卸,由此,也提高了箱体7乃至计量输送机2的清洁性。
此外,一方面,箱体7与弹性体5a的固定端5b一侧连接,因此该箱体7的重量不加算到物品袋重量中,可抑制物品袋重量变大,因此,可提高该计量输送机2的计量精度。
在该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中,是在箱体7的正上方设置输送装置3,而支承部件120是从箱体7的下表面向外部突出后,朝向输送装置3,在箱体7的上方延伸的。
也就是说,一旦从箱体7向下方延伸的支承部件120通过向上方折返延伸,可将输送装置3配置在箱体7的正上方,结果,输送装置3的上方非常地开放,可无障碍地输送被计量物X,同时,可避免异物等从箱体7下落到输送装置3上以影响计量值这样的不良现象。
另外,在该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中,对置于输送装置3的箱体7的表面由向下方连续形成的倾斜面构成。即,如图1,图5所示,构成箱体7的上半部的盖部件72成为光滑的山字型形状。
由此,即使由输送装置3输送的被计量物X的残渣或下落或飞散而附着到箱体7的表面上,因其滑落等,也不会存留或滞留在箱体7的表面上。因此,可避免杂菌的繁殖或卫生状况下降这样不良现象的发生。
在该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中,驱动输送装置3的驱动马达73也收纳于箱体7内。因此,不必预先设置只收纳该驱动马达73的第二箱体,可简化计量输送机2全体的结构,由此也减轻了残渣附着等问题,改善了清洁性。
同时,相对驱动马达73的例如电线等不会在箱体7的外部露出,可只配置在箱体7的内部,由此,也使箱体7的表面形状顺滑,减轻了残渣附着等问题,改善了清洁性。此外,由于上述电线不必经隔膜85穿过箱体7的内外,也可避免箱体7的防水性或防尘性受到损害。
在该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中,将驱动马达73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3的动力传递机构130收纳于支承部件120内。因此,利用支承部件120,将动力传递用皮带113或皮带轮107,111等动力传递机构130收纳于其中,可防止动力传递机构130自身上附着物品X的残渣。另外,不必另外设置收纳动力传递机构130的箱体,简化了计量输送机2全体的结构,由此也减轻了物品X的残渣易附着的问题和清洁所附着残渣时的清洁性的问题。
下面,对具有本发明第2和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的计量输送机2加以说明。这些计量输送机2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结构的基本相同,下面说明其特征。
也就是说,在具有第2结构的输送装置的计量输送机中,作为前述输送装置3的顶板部件的支架23,25和作为托架的支架51可弯折,通过将这些支架弯折,环形输送用皮带17可装卸于由各支架支承的至少一对滚筒13,15上,前述支架23,25,51的弯折支点52设置在比不弯折各支架时的、连接滚筒13,15的转轴芯两者的延长线L更偏向皮带行走面一侧处,同时,设有阻止前述支架23,25,51朝皮带行走面另一侧弯折的阻止部件(顶板部件23,25)。
在具有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的计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使前述滚筒13,15的任一个回转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73,与该马达73的驱动轴73a连接的皮带轮107,与前述滚筒13,15的任一个同轴设置的皮带轮111,和卷绕在前述皮带轮107之间的环形动力传递用同步皮带113的结构中,前述各支架23,25,51的弯折支点52设置在比各支架不弯折时的、作为皮带轮111转轴的轴109的延长线更偏向于皮带行走面的一侧处,同时,设有阻止前述各支架23,25,51弯折到行走面另一侧的阻止部件(顶板部件23,25)。
具体而言,在第2结构的输送装置中,如图3,图4所示,前述支架23,25,51的弯折支点52,52不是在将作为驱动滚筒13的转轴芯的轴13a,13b与作为从动滚筒15的转轴芯的轴15a相连接的延长线L上,而是错位于下方。另外,在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中,前述弯折支点52错位于使前述驱动滚筒13回转的、作为皮带轮111转轴的轴109的延长线的下方。上述弯折支点52为将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着驱动滚筒13的支架23,25和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着从动滚筒15的支架51,51弯折时的支点。
因此,如图3,图4所示,支架23,25,51,51不弯折,以直线状伸展时,滚筒13,15之间的距离变长,卷绕在该滚筒13,15之间的输送用皮带17上可作用上适当的张力。因此,用该输送用皮带17,可合理地输送被计量物X。
此时,在拉伸的输送用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作用下,对支架23,25,51,51作用上围绕着上述支点52,52弯折的力。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该支点52,52偏置于连接滚筒13,15两者的中心线L的下方,因此,支架23,25,51,51如图3和图4中箭头B,B所示,在上侧的输送面侧弯折。
此时,如图2,图3,图6所示,作为支架的左右外侧的顶板部件23,25的上表面在上游侧延伸,直至同样作为支架的托架51,51的上方。结果,一方的支架(左右外侧的顶板部件,也就是阻止部件)23,25与另一方的支架(托架)51,51的上缘部接触,由此,阻止支架23,25,51,51如箭头B,B所示在上侧的输送面一侧继续弯折。
下面,参照图9~图11对具有这样的第2和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的计量输送机2的作用加以说明。
首先,输送用皮带17装到输送装置3上、处于使用状态时,如图9所示,在弯折支点52处将支架23,25,51,51朝输送面相反侧弯折,在该状态下,皮带17卷绕在滚筒13,15之间。由于缩短了滚筒13,15之间的距离,皮带17在放松的状态下可容易卷绕。
接着,将支架23,25,51,51以弯折支点52为中心沿箭头B,B方向回转,如图10所示,成为直线伸展的状态。该支架23,25,51,51在弯折支点52处不弯折,处于直线状态伸展的姿势时,由于加长了滚筒13,15之间的距离,输送用皮带17被适当拉伸,该皮带17可稳定地安装到滚筒13,15之间。
另外,作为输送用皮带17的张力的反作用力,该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作用到支架23,25,51,51上。其外部应力使支架23,25,51,51弯折,以围绕着弯折支点52,52向输送面方向或输送面相反方向摆动。但是,正如前述,弯折的支点52,52不在连接滚筒13,15之间的中心线L上,特别是偏置于输送面相反侧设置,因此,支架23,25,51,51例如图10所示的直线姿势时,必须朝输送面方向B,B弯折。
此时,正如前述,由于作为一方的支架的托架51,51的上缘部与作为另一方的支架的左右外侧的顶板部件23,25的上表面接触,阻止了越过直线姿势以外的朝B,B方向的弯折,所以该输送装置3的支架23,25,51,51最终维持在使用时的直线姿势,成为锁紧状态。
特别是,采用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卷绕在各滚筒13,15之间的输送用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以及前述同步皮带113的弹性复原力也由支架23,25,51,51承受,以使之朝向另一方的皮带行走面一侧更有力地弯折。因此,支架23,25,51,51在没有弯折时,通过前述顶板部件23,25,更牢固地维持在没有弯折的状态,成为锁紧状态。
因此,在第2,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中,不必另外设置阻止支架23,25,51,51弯折的专用的锁定销等,简化了输送装置3的结构。结果,减少了输送装置3的部件数目,可降低物品袋重量进而提高计量精度。另外,还易于进行输送装置3的清洁作业等,提高了清洁性。此外,装卸输送用皮带17时,不必操作锁定销等,仅使支架23,25,51,51弯折或直线状拉伸即可,可简化输送用皮带17的装卸动作。
并且,将输送装置3装配成使用时的姿势后,与前述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场合同样,将驱动滚筒轴13b的矩形端部13c嵌入从下游侧的V字形臂97a向内侧突出的、第二传动轴109的突出部分109a的矩形孔109b中。
接着,同样在下游侧,支承着输送装置3相反侧的驱动滚筒轴13a的轴承装置37的卡合部件41与同样在下游侧的相反侧V字形臂95a的缺口95c相卡合。并且,如图11中符号C所示,以这些卡合部作为支点,通过将输送装置3从支承部件120上下降,可使该输送装置3上游侧的左右的卡合部件57,57同样在上游侧的V字形臂95b,97b的缺口95d,97c相卡合。由此,输送装置3由支承部件120支承着,作为全体完成重量检验机1。
并且,与前述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场合同样,通过驱动驱动马达73,输送用皮带17上侧的输送面沿箭头A方向行走,输送被计量物X,在输送时检测出被计量物X的重量。
特别是,在该第2,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中,由于阻止支架23,25,51,51在输送皮带17的输送面一侧B,B处弯折,如图11中箭头所示,即使通过输送中的被计量物X的重量,作用上将支架23,25,51,51弯折的应力,该输送装置3也不会弯折,相反,进一步限制了朝输送面相反侧(与B方向相反)的弯折,可稳定地避免物品输送中直线姿势的支架23,25,51,51的锁定的解除。
另外,通过回转下游侧的驱动滚筒13,作为物品X输送面的输送皮带17上侧的皮带行走面张紧,因此,在该张紧力作用下,支架23,25,51,51进一步强力地朝输送面方向B,B弯折,由此,输送装置3也在使用时不弯折的状态时,更牢固地维持在其不弯折的状态,成为锁紧状态。
另外,正如前述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说明所表明,通过在托架51,51上具备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59,59,将上游的从动滚筒15进一步朝上游侧施力,同时,因螺杆63,63的回转,可调整其弹力,如输送用皮带17的材质或长度或者弹性等即使存在偏差,也可使终使该皮带17处于可靠地拉伸状态。结果,可确保该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担保支架23,25,51,51锁定在直线状态的非弯折姿势。另外,皮带17的张力、乃至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可调节,也可可变地调节弯折支架23,25,51,51的力。
正如前述第1结构的计量输送机的说明所表明的,通过在输送用皮带17上设置与滚筒13,15卡合以限制宽度方向的错位的凹凸的突出缘部17a,17a,可抑制输送用皮带17在行走中的蛇行,该皮带17始终处于稳定的拉伸状态。结果,可始终稳定地确保输送用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由此,也可担保将支架23,25,51,51锁定在直线状态的非弯曲姿势。
在第2,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中,设有从里面支承着输送用皮带17的输送面、因而防止该输送面松弛、以光滑且稳定地输送被计量物X用的顶板部件21…21,23,25时,利用该顶板部件,具体说为利用左右外侧的顶板部件23,25,并且将其兼作支架23,25,51,51的弯折阻止部件,由此,也可简化输送装置3的结构,消减部件数目等。
下面,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第2结构的输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此外,与上述第2结构的输送装置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以相同的序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支承部件120上形成钩型的卡合部120a,120a。另外,在输送装置3的输送机支架141,142上突出设置着销部件141a,142a。
输送机支架141,142在支点52处弯折,输送用皮带17在滚筒13,15之间卷绕着。在该姿势下,将销部件141a,142a装载在支承部件120的上缘部,如箭头D所示向下推入时,销部件141a,142a使支承部件120的上缘部朝E方向滑动,如图13所示,该销部件141a,142a嵌入卡合部120a,120a中与之卡合。这样一来,输送装置3由支承部件120支承着。
此时,输送机支架141,142笔直地伸展,处于使用状态。支承部件120上形成缺口120b,缺口120b中嵌合有构成弯折支点的支轴52,通过该支轴52与缺口120b接触,阻止了输送机支架141,142越过直线姿势进一步朝相反方向弯折的倾向。
在本实施例中,也将弯折支点52偏置于连接滚筒13,15之间的中心线,因此,在图13所示的直线姿势中,在输送皮带17的张力作用下,卡合部120a,120a处作用着朝上方向G,G的力,而在缺口120b处作用着朝下方向F的力。并且,在该状态下,该输送装置3由支承部件120支承着,锁定在直线姿势状态。
由此,如图13所示,输送装置3的支架141,142不弯折时,该输送装置3的销部件141a,142a与支承部件120的卡合部120a,120a卡合,另外,如图12所示,输送装置3的支架141,142弯折时,该输送装置的销部件141a,142a与支承部件120的卡合部120a,120a的卡合被解除。
于是,通过使输送机支架141,142呈直线状伸展,输送皮带17朝输送装置3上安装的动作与输送装置3朝支承部件120乃至检查机上安装的动作可同时进行。另外,通过弯折输送机支架141,142,输送皮带17从输送装置3上卸下的动作与输送装置3从支承部件120乃至检查机上卸下的动作可同时进行。
结果,不必另外设置将输送装置3装配到支承部件120上的专门的固定工具等,可简化计量输送机2的结构。最终,计量输送机2的部件数目得以减少,可降低物品袋重量,进而提高计量精度。另外,计量输送机2的清洁作业容易进行,提高了清洁性。此外,装卸输送装置3之际,不必操作固定工具等,仅弯折输送机支架141,142或使输送机支架直线状伸展即可,可简化输送装置3的装卸动作。
图14示出图12和图13所示实施例的变形例。在该例中,在支承部件120的上缘部,在比位于两端部的卡合部120a,120a更处于内侧处设有朝向卡合部120a,120a并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构成的导引部120c,120c。
在本例中,在支点52处弯折的输送机支架141,142朝箭头D方向推入时,由于销部件141a,142a沿导引部120c,120c的倾斜面滑动,导引到卡合部120a,120a,所以向箭头D方向推入的力要比图12和图13例中的力小。
图14示出了设置2个导引部120c,120c的例子,但也可只设有单方一个。
下面,参照图15说明第3结构的输送装置的另外实施例。此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以相同的序号。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驱动滚筒13的驱动马达151设置在输送用皮带17的上下的行走面之间。并且,环状动力传递用皮带154卷绕在设置于该驱动马达151的驱动轴上的皮带轮152和与驱动滚筒13同轴设置的皮带轮153之间。
此时,输送机支架141,142的弯折支点52不是在该支架141,142不弯折时的、连接上述皮带轮152,153的驱动轴芯两者的延长线上,比之要偏置于下方设置。另外,驱动马达151位于比弯折支点52更靠近从动滚筒15一侧处。
如此的话,输送机支架141,142承受将驱动马达151的动力传递给驱动滚筒13的动力传递用皮带154的弹性复原力,以取代卷绕在滚筒13,15之间的输送用皮带17的弹性复原力,或同时承受两者的力,以朝上方的输送面一侧弯折。因此,输送机支架141,142在不弯折的状态时,被更牢固地维持在不弯折的状态并成为锁紧状态。
另外,输送机支架141,142弯折时,装卸输送用皮带17的同时,也进行动力传递用皮带154的装卸。
此时,输送方向为A方向时,正如前述,最好输送用皮带17的上侧的输送面被张紧。为此,为了将驱动滚筒13朝箭头a方向回转,驱动马达151要朝箭头b方向回转。与之相反,为了张紧动力传递用皮带154的上侧行走面,使驱动马达151朝与箭头b相反的方向回转。此时,驱动滚筒13在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回转,输送用皮带17在与A方向相反的箭头H方向行走。在本发明中,根据状况,可适当地选择这些中任一种。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加以说明。该计量输送机2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结构相同,具有下面的特征。也就是说,具有通过上下的变位检测出由输送装置3输送的被计量物X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5,作为前述驱动源的马达73的回转轴线平行于前述被计量物X的变位方向设置着。
特别是,该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为将放置在输送用皮带17上的被计量物X沿水平方向输送的形式。因此,如图16,图17所示,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也就是说输送用皮带17,更详细地说,其上侧行走面在水平方向延伸。另外,卷绕输送用皮带17的滚筒13,15也同样在水平方向延伸。将该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延伸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图中沿着驱动滚筒13的延伸方向用符号L1例示。
一方面,测重传感器5承载着因重力输送装置3或被计量物X的向下的载荷。因此,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在载荷检测时朝上下方向变位。将该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在载荷检测时的变位方向作为第二方向,沿着图中自由端部5c延伸的方向用符号L2例示。
也就是说,在该计量输送机2中,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17的延伸方向L1与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的变位方向L2相垂直。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输送装置3的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设定成与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延伸方向L1并不在同一水平方向,而是与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的变位方向L2在相同的上下方向上。将该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延伸的方向作为第三方向,沿着图中驱动轴73a延伸的方向用符号L3例示。
由此,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的回转摆动只作用于水平方向,该方向与弹性体5a变位的上下方向相垂直。因此,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的回转摆动所作用的方向(水平方向)与弹性体5a在载荷检测时变位的方向(上下方向)不一致。其结果,避免了测重传感器5挑选检测出上述回转摆动导致的载荷的变化,避免了在该测重传感器5的计量信号中表示多余的外干扰噪音。因此,有效地避免了计量精度的降低,提高了计量精度。
而且,由于只将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平行于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的变位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直设置,简化了该计量输送机2的硬件结构。另外,测重传感器5的计量信号中不包含上述杂音,可将该计量信号保持原样使用,从而也简化了信号处理的软件结构。
此外,通过将主要为驱动噪音的发生源并且为重物的驱动马达73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弹性体5a的自由端部5c一侧,驱动马达73的重心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由此,降低了外干扰噪音对测重传感器5的影响。并且,作为驱动噪音源的驱动马达73即使处于自由端部5c一侧,由于其摆动的作用方向与测重传感器5的检测方向不同,因此,测重传感器5不会受到驱动噪音的影响。
而且,由于驱动马达73的驱动轴73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由该驱动马达73最初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芯也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方向与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的延伸方向是不一致的。况且,与最初传递驱动力的驱动滚筒13的轴芯延伸的左右方向也不一致。
在此,在用设置在驱动马达73和驱动滚筒13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130传递动力期间,驱动马达73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芯延伸方向为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延伸的水平方向,并且可转换成驱动滚筒13的轴芯延伸的左右方向上。
具体为,使用一对斜齿轮105,103,动力传递路径从驱动轴73a的延伸方向L3至传动轴101的延伸方向L4是弯曲的。此时,传动轴101平行于驱动滚筒13,朝左右方向延伸。由此,驱动马达73的驱动力正确且顺畅地输入驱动滚筒13,并传递给输送装置3。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6~第9结构的计量输送机2加以说明。该计量输送机2的基本结构是与上述第1结构相同的,下面只说明其特征。也就是说,在输送装置3、驱动马达6和动力传递机构130相对测重传感器5的配置上下工夫,由这些构件构成的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从而可提高计量精度。
在此,在第6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前述输送装置3设置在作为载荷检测器的测重传感器5的上方,作为驱动源的马达73沿上下方向设置在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位置上或位于测重传感器5下方处,动力传递机构130夹持着测重传感器5并且在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从而使输送装置3和马达7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30的合成重心R在上下方向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在第7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前述输送装置3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下方,马达73以上下方向设置在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动力传递机构130夹持着测重传感器5以在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从而,输送装置3和马达7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30的合成重心R在上下方向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在第8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前述测重传感器5沿被计量物的输送方向设置在输送装置3的大致中央,马达73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设置,动力传递机构130夹持着测重传感器5并且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与上游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从而输送装置3和马达7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30的合成重心R在输送方向中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在第9结构的计量输送机中,前述测重传感器5沿被计量物的输送宽度方向设置在输送装置3的大致中央,马达73沿输送宽度方向设置在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动力传递机构130沿输送宽度方向在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的位置与输送宽度方向左侧的位置或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或者以夹持着测重传感器5并且在输送宽度方向左侧的位置与右侧的位置之间延伸的方式设置,从而,输送装置3和马达73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30的合成重心R在输送宽度方向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对以上的第6~第9结构的计量输送机进行具体地说明。首先,如图19和图20所示,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在上下方向上,以较短的距离L5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并且,如图18和图19所示,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在被计量物X的输送方向(前后方向)中,以较短的距离L5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此外,如图18和图20所示,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在被计量物X的输送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中,以较短的距离L5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在上下方向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首先,将输送装置3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上方,将驱动马达73设置在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高度处。因而,如此的话,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会过于离开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在此,将驱动马达73的回转轴73a朝下方延伸地设置,另外的作为重物的动力传递机构130(包括支承部件120)设置成从比测重传感器5要下方的位置朝上方的输送装置3延伸。也就是说,动力传递机构130和支承部件120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5还下方处。由此,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的偏置被校正,即该重心R降低,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与之相反,将动力传递机构130从测重传感器5上方的位置朝上方延伸地设置,或者从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朝上方延伸地设置,因此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的偏置不能校正,该重心R相反进一步朝上方偏置移动是不好的。
例如,可以将驱动马达73预先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5还下方的位置上。
在输送方向(前后方向)上,如图18和图19所示,首先,将测重传感器5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输送装置3的大致中央,将驱动马达73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5还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处。因而,如此的话,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会过于离开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在此,将驱动滚筒13设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而将作为重物的动力传递机构130(包括支承部件120)从比测重传感器5还处于上游侧的位置向下游侧的驱动滚筒13延伸地设置。由此,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的偏置被校正,该重心R位移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接近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与之相反,将驱动滚筒13设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而将动力传递机构130设置成仅仅在比测重传感器5还处于上游侧的区域中延伸,因此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的偏置不能被校正,该重心R相反会朝更上游侧偏置移动是不好的。
例如,将驱动马达73预先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5还处于输送方向下游侧时,将驱动滚筒13设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而将动力传递机构130以从比测重传感器5还处于下游侧的位置朝上游侧的位置延伸地设置。
在输送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中,如图18和图20所示,首先,将测重传感器5在输送宽度方向上配置在输送装置3的大致中央,将驱动马达73设置在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在该状态下,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在输送宽度方向上相一致。但是,作为重物的动力传递机构130(包括支承部件120)必须设置在驱动马达73和输送装置3之间,此时,可认为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朝输送宽度方向左侧或右侧移动。
但是,与动力传递机构130的重量相比,输送装置3的重量和驱动马达73的重量要重,所以,即使将动力传递机构130在输送宽度方向上朝左右任一方偏置设置,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错开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的程度也不会很大。在此,将动力传递机构130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以从与测重传感器5大致相同的位置朝输送宽度方向左侧或右侧任一方延伸设置。此时,即使存在左右基本对称形状的支承部件120,也可抑制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位移的程度。
不用说,可以将动力传递机构130按左右2个对称设置,但这样的话,担心驱动滚筒13的回转会发生扭曲。另外,物品袋重量Wq也会增加,从而在计量精度方面不佳。
例如,可以将驱动马达73预先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5更朝输送宽度方向左侧或右侧处。此时,将动力传递机构130在输送宽度方向上以夹持着测重传感器5左右延伸的方式设置。即,将驱动马达73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左侧时,将动力传递机构130设置成从测重传感器5的左侧朝右侧延伸。此时,动力传递用同步皮带113等设置在输送装置3的右侧。相反,将驱动马达73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右侧时,动力传递机构130设置成从测重传感器5的右侧延伸到左侧。此时,动力传递用同步皮带113等设置在输送装置3的左侧。
正如上述,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以三维地、较短距离L5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所以可使作用在测重传感器5上的力矩力小。因此,应要除去由该力矩力发生的噪音成分的频率带区域变高,可缩短低通滤波器的滤波处理时间,可实现计量高速化,提高计量精度。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研究输送装置3、驱动马达73和动力传递机构130相对测重传感器5的设置,使由这些构件构成的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为了将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加大输送装置3,其中,由于不是收纳测重传感器5和驱动马达73或动力传递机构130,因此,输送装置3的重量乃至输送装置3的物品袋重量Wq不会变大。
因此,可同时缩小物品袋重量Wq和中心间距L5,能将作用在测重传感器5上的力矩力有效、可靠地减小。因此,噪音成分的频率带区域确实变高,确实缩短了低通滤波器的滤波处理时间,可确保计量的高速化。另外,提高了计量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3是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上方的,但可如图21所示,将输送装置3设置在测重传感器5的下方(下吊结构)。此时,例如,如图所示,将驱动马达73的回转轴73a朝上方延伸地设置,而将动力传递机构130和支承部件120以从比测重传感器5还上方的位置朝下方的输送装置3延伸的方式设置。也就是说,与前述例相反,动力传递机构130和支承部件120的一部分也可处于比测重传感器5还上方的位置上。由此,计量输送机2的重心R提升,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的力矩中心S。
此时,驱动马达73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于测重传感器5设置。即,例如,将驱动马达73设置在与测重传感器5相同高度处或比测重传感器5稍靠上方处。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作为载荷检测器采用的是测重传感器5,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电磁平衡式的载荷检测器。即,本发明可以使用如下结构的载荷检测器,其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由该自由端承载,根据上下方向的变位以检测出其载荷。
正如上述,尽管已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书后,在自明的范围内很容易地想到各种变更和修正。因此,这些变更和修正均不超出所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计量输送机,具有输送被计量物的输送装置,检测出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被计量物的重量的载荷检测器,和收纳载荷检测器的箱体,所述载荷检测器的固定端与箱体连接,而自由端与支承输送装置的支承部件连接,同时,该支承部件从箱体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正上方,所述支承部件从箱体的下表面向外部伸出后,朝向输送装置延伸到箱体的上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输送机,与输送装置相对置的所述箱体的表面由向下方连续形成的倾斜面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输送机,驱动输送装置的驱动源收纳于所述箱体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量输送机,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收纳于所述支承部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输送机,还包括用于驱动该输送装置的驱动源,其中输送装置具有水平设置的输送面载荷检测器支承驱动源并通过被计量物的上下的变位检测出被计量物的重量,所述驱动源的回转轴线设置成平行于所述变位的方向。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量输送机,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载荷检测器的自由端。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量输送机,具有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递机构,通过该动力传递机构,由所述驱动源生成的回转驱动力的轴线转换成平行于输送面的方向。
8.一种计量装置,具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量输送机。
CNB018012248A 2000-05-11 2001-05-10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2640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38590A JP4442990B2 (ja) 2000-05-11 2000-05-11 コンベア装置を備えた重量チェッカ
JP2000138304A JP3816301B2 (ja) 2000-05-11 2000-05-11 計量コンベア
JP138304/00 2000-05-11
JP138590/00 2000-05-11
JP2000196686A JP3816311B2 (ja) 2000-06-29 2000-06-29 計量コンベア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計量装置
JP196686/00 2000-06-29
JP198656/00 2000-06-30
JP2000198656A JP3816312B2 (ja) 2000-06-30 2000-06-30 計量コンベア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計量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16357 Division CN1754794B (zh) 2000-05-11 2001-05-10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2633A CN1372633A (zh) 2002-10-02
CN1264002C true CN1264002C (zh) 2006-07-12

Family

ID=2748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12248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4002C (zh) 2000-05-11 2001-05-10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803529B2 (zh)
EP (1) EP1281941B1 (zh)
KR (2) KR100812584B1 (zh)
CN (1) CN1264002C (zh)
AU (1) AU773473B2 (zh)
NZ (2) NZ516573A (zh)
WO (1) WO20010862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390A (zh) * 2015-08-27 2015-12-02 李伦锦 输送带许可包绕直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695640A (zh) * 2019-10-16 2020-01-17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柔性装配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6940B2 (en) * 2001-12-20 2009-05-26 Fujifilm Corporation Clean booth and sheet conveyor device
JP4307901B2 (ja) 2003-05-13 2009-08-05 株式会社イシダ 搬送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US20050072603A1 (en) * 2003-10-03 2005-04-07 Criscione Frank J. Weigh deck
DE10357982A1 (de) * 2003-12-11 2005-07-07 Garvens Automation Gmbh Gestell für eine Kontrollwaage
CN1805891B (zh) * 2004-03-26 2010-05-26 株式会社石田 输送装置和具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组合计量装置
WO2006084431A1 (de) * 2005-02-09 2006-08-17 Sartorius Aachen Gmbh & Co. Kg Kontrollwaage
DE102005018097A1 (de) * 2005-04-19 2006-10-26 Mettler-Toledo Garvens Gmbh Gestell für eine Kontrollwaage
DE102005055753B4 (de) * 2005-11-21 2007-10-11 Wipotec Wiege- Und Positioniersysteme Gmbh Wägezelle für bewegte Güter
DE102005055754B4 (de) * 2005-11-21 2016-10-20 Wipotec Wiege- Und Positioniersysteme Gmbh Aufnahme für das Antriebsaggregat einer Transportvorrichtung
JP4761131B2 (ja) * 2005-12-26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07020311A1 (de) * 2007-04-17 2008-10-30 Bizerba Gmbh & Co. Kg Wäge-Fördervorrichtung
DE102007021393C5 (de) * 2007-05-04 2018-11-15 Wipotec Gmbh Transportwaage, insbesondere Wägeförderer mit einem Transportband
JP4496243B2 (ja) * 2007-09-21 2010-07-0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64973B2 (ja) * 2007-11-02 2012-10-31 株式会社イシダ 重量検査装置
DE202009005883U1 (de) * 2009-01-23 2010-03-11 Futehally, Habib Förderbandwaage
US8733534B2 (en) * 2010-06-28 2014-05-27 Pteris Global Limited Belt conveyor system
US8955664B2 (en) 2010-06-28 2015-02-17 Pteris Global Ltd. Belt conveyor system
EP2416132B1 (de) * 2010-08-05 2013-03-27 Mettler-Toledo (Albstadt) GmbH Waage mit Anzeige- und Bedieneinheit
EP2517987A1 (de) 2011-04-29 2012-10-31 Mettler-Toledo Garvens GmbH Förderbandeinrichtung
ITBO20110089U1 (it) * 2011-11-07 2013-05-08 Pulsar Srl Convogliatore.
EP2650660A1 (de) * 2012-04-13 2013-10-16 Mettler-Toledo Garvens GmbH Metallmelderband mit integrierter Wägezelle
EP2856089B1 (en) 2012-06-04 2019-06-26 GEA Process Engineering nv Feeder unit, a feeder modul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feeder units, and method for discharging a constant mass flow of one or more powders into a receiving container
MX2016005846A (es) * 2013-11-08 2016-08-17 Gea Food Solutions Germany Gmbh Bascula con una mesa de pesaje rebatible.
EP3000753A1 (de) * 2014-09-26 2016-03-30 Mettler-Toledo Garvens GmbH Rollenhalterung für eine Transporteinrichtung
DE102015003678A1 (de) 2015-03-24 2016-09-29 Wipotec Wiege- Und Positioniersysteme Gmbh Wägesystem
GB2545168A (en) * 2015-12-01 2017-06-14 D & G Mech Solutions Ltd An improved conveyer weigh cell module
DE102017001226B4 (de) * 2017-02-09 2019-04-18 Schenck Process Europe Gmbh Förder- und Dosiervorrichtung
US11002589B1 (en) * 2018-12-12 2021-05-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lane weight measuring device
CN111238610B (zh) * 2020-02-27 2021-11-09 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称重装置
CN113155261B (zh) * 2021-04-13 2022-11-18 浙江致盛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运输及称重一体化检验***
CN115046619B (zh) * 2022-07-29 2023-04-07 东莞市速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称重传感器的精准检测设备
CN115891031B (zh) * 2023-01-06 2023-05-12 福建鼎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支架连续式注塑折弯自动生产流水线及工艺
CN117225724A (zh) * 2023-08-22 2023-12-15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海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物流包裹传输智能分拣设备
CN118067178A (zh) * 2024-04-22 2024-05-24 中山大学 一种全自动光学精密测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6776A (en) * 1967-10-26 1969-07-22 Koch Supplier Inc Belt conveyor for sanitary food conveying
US3561553A (en) * 1968-07-29 1971-02-09 Jeffrey Galion Inc Load-measuring system
US4411327A (en) * 1981-05-14 1983-10-25 Hottinger Baldwin Measurements, Inc.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load to a strain gage transducer beam
US4463816A (en) * 1983-03-18 1984-08-07 Autoweigh Co. Load cell assembly for conveyor weighing of bulk material
JPS60211317A (ja) * 1984-04-06 1985-10-23 Teraoka Seiko Co Ltd 連続計量装置における計量値の算出方法
US4570729A (en) 1984-10-01 1986-02-18 Hi-Speed Checkweigher Co., Inc. High speed transporting and weighing machine with dynamic balance
US4566584A (en) * 1984-10-29 1986-01-28 Hi-Speed Checkweigher Co., Inc. Weighing conveyor
DE3789149T2 (de) * 1987-10-23 1994-05-26 Frisco Findus Ag Fördereinrichtung.
JP2539002B2 (ja) 1988-07-19 1996-10-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取引処理装置
DE4103815A1 (de) 1990-03-10 1992-05-07 Truetzschler & Co Wiegeein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wiegen einer durchlaufenden faserschicht in der dosiervorrichtung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JPH0423727A (ja) 1990-05-18 1992-01-28 Brother Ind Ltd 搬送装置
US5294756A (en) * 1992-05-05 1994-03-15 Endress+Hauser Inc. Conveyor belt scale apparatus
JP2539002Y2 (ja) * 1992-07-14 1997-06-18 日新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検出機用ベルト簡易着脱型コンベヤー
JPH0752115B2 (ja) * 1993-02-12 1995-06-05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ベルトコンベヤ式自動計量装置
JP3251703B2 (ja) * 1993-04-28 2002-01-28 株式会社イシダ 計量コンベア
JPH0752115A (ja) 1993-08-20 1995-02-28 Sekisui Chem Co Ltd 水硬性無機質成形物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US5563384A (en) * 1994-03-28 1996-10-08 Iii Sigma Company Bulk density sampler apparatus
US5747747A (en) * 1996-01-23 1998-05-05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Continuing belt-type conveyor and means for weighing contents transported thereon
US6509533B1 (en) * 1998-05-29 2003-01-21 Anritsu Corporation Conveyor, and weighing machine and metal detecting machine using the conveyor
JP4811974B2 (ja) * 2001-05-11 2011-11-09 株式会社イシダ 物品の振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390A (zh) * 2015-08-27 2015-12-02 李伦锦 输送带许可包绕直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115390B (zh) * 2015-08-27 2017-12-19 重庆丰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输送带许可包绕直径测试方法
CN110695640A (zh) * 2019-10-16 2020-01-17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柔性装配线
CN110695640B (zh) * 2019-10-16 2021-06-15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柔性装配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12584B1 (ko) 2008-03-13
NZ530166A (en) 2005-06-24
US20040182612A1 (en) 2004-09-23
NZ516573A (en) 2004-02-27
KR100795744B1 (ko) 2008-01-17
US20020157877A1 (en) 2002-10-31
EP1281941A1 (en) 2003-02-05
US6958452B2 (en) 2005-10-25
EP1281941A4 (en) 2010-12-29
US6803529B2 (en) 2004-10-12
AU773473B2 (en) 2004-05-27
EP1281941B1 (en) 2012-07-04
AU5669301A (en) 2001-11-20
CN1372633A (zh) 2002-10-02
KR20020029421A (ko) 2002-04-18
WO2001086238A1 (fr) 2001-11-15
KR20070094037A (ko) 200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4002C (zh)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CN1266012C (zh) 纸类材料处理设备
CN1281933C (zh) 用于对高速传送器上的物体进行测量和换向的方法和装置
CN1232403C (zh) 供纸设备和具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CN1578376A (zh) 薄片处理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167284A (zh) 带一基本上垂直的送纸路径的成像设备
CN1394336A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CN1491176A (zh) 卷轴构件及薄膜卷绕方法
CN1819962A (zh) 纸张加工装置
JP201121147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754794A (zh) 输送装置和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物品检查机
CN1993034A (zh) 电子器件接收装置及其装载/卸载电子器件的方法
CN101042558A (zh) 支撑部件、色粉补给装置、色粉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98556A (zh) X射线检查装置
CN1941832A (zh) 文件或片材进给器
CN1292915C (zh) 双面记录装置
CN1420396A (zh) 纸张传送装置及其成像装置
CN1301545C (zh) 制造对象物的制造装置及制造对象物的制造方法
CN1310126A (zh) 饲料输送装置
CN1805891A (zh) 输送装置和具备有该输送装置的组合计量装置
CN1684889A (zh) 储存装置
CN1366488A (zh) 顶盖密封式包装装置,及顶盖密封式包装方法
CN1354119A (zh) 纸张进给装置和图像成形设备
CN101051494A (zh) 盘装置
CN1283137C (zh) 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