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3607C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3607C
CN1263607C CN200310104723.8A CN200310104723A CN1263607C CN 1263607 C CN1263607 C CN 1263607C CN 200310104723 A CN200310104723 A CN 200310104723A CN 1263607 C CN1263607 C CN 12636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eeding
feeding parts
print cartridge
described liquid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10104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8765A (zh
Inventor
松本齐
吉川真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8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8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36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6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Nozzle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100)具备:具有容纳液体封入部(210)的供给部件外壳(220)等的液体供给部件(200),和具有配置该液体供给部件的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310)和沿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附近移动的托架部(130)的液体喷射装置主体部;在配置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所述托架部侧上,设置向所述托架部侧突出形成的信息存储装置装载部(231),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设置贯通所述信息存储装置装载部的贯通窗部(320),在该贯通窗部附近移动的所述托架部的对应于所述贯通窗部的部分上形成托架部侧信息存储装置(410)。可从液体供给部件向液体喷射装置主体发送信息。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等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打印机装置,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墨盒装载在配备有喷墨式记录头的托架上,从墨盒中接收墨水的供给,并且喷墨式记录头进行打印。
但是,在这种打印机装置中,装载在托架上的墨盒的容量小,例如不能对应于办公室用或业务用的较大量的打印。因此,采用如下方式,即,不用托架而将墨盒配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主体侧,并将副筒(sub tank)装载在托架上,从墨盒向副筒提供墨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配置在打印机装置上的喷墨式记录头构成为通过从墨盒接收封入墨盒内的墨水种类、墨水余量、序列号或有效期限等数据来进行适当的墨水喷射。
因此,在墨盒中配置存储这种数据的IC芯片,并将与该IC芯片接触、传递数据用的通信部配置在打印机装置中。另外,该通信部构成为连接于墨盒。
具体而言,墨盒的IC芯片构成为经通信部的连接用端子向打印机装置提供墨水的种类等数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980号公报(图1)
但是,在该通信部的连接用端子与墨盒的IC芯片传递数据时,必需相互接触。
因此,若墨盒的IC芯片位置、和通信部的连接用端子的位置不能正确定位,则不能交换数据,所以存在必需正确定位的问题。
另外,由于每个墨盒的数据不同,所以必需在通信部中配置数量与墨盒的数量相同的连接端子,还存在不能降低成本的问题。
另一方面,若不用连接用端子而通过非接触交换信息,则还存在信息交换精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非接触来高精度、且不导致成本增加、可从液体供给部件向液体喷射装置主体发送信息的液体喷射装置。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如下实现,即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配置液体供给部件的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和容纳液体喷射头、并沿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附近移动的托架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附近移动的托架部的对应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的部分上,形成有托架侧信息通信装置,所述托架侧信息通信装置用于与设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中的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在配置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上,设置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装载部,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附近移动的托架部中对应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的部分上,形成托架侧信息通信装置。
因此,因为配置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装载部中的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装载部与所述托架侧信息通信装置接近,所以可高精度地准确进行彼此的信息交换。
因此,可提供一种通过非接触来高精度且不导致成本增加、可从液体供给部件向液体喷射装置主体发送信息的液体喷射装置。
最好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设置对应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的贯通窗部,在该贯通窗部附近移动的所述托架部的对应于所述贯通窗部的部分上,形成所述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
根据所述结构,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设置具有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的凸起部(装载部)贯通用的贯通窗部。
因此,贯通所述贯通窗部、并向所述托架部侧突出来配置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装载部上配置的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
另外,在该贯通窗部附近移动的所述托架部的对应于所述贯通窗部的部分上,形成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
因此,因为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与所述托架部侧信息通信部件接近,所以可高精度地可靠地进行彼此的信息交换。
因此,可提供一种通过非接触来高精度且不导致成本增加、可从液体供给部件向液体喷射装置主体发送信息的液体喷射装置。
最好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沿所述托架部的移动方向,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多个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在各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的所述托架部侧形成所述贯通窗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上,沿所述托架部的移动方向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多个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在各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的所述托架部侧形成所述贯通窗部。
因此,通过所述托架部移动,可在所述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与容纳在各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的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之间,非接触且高精度地交换信息。
因此,不必配置多个对应于每个液体供给部件的信息通信装置,可通过单个所述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与多个各液体供给部件的信息通信部来交换信息。
因此,可构成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液体喷射装置。
最好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的所述贯通窗部上,形成若将液体供给部件配置到该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则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窗部,在该开闭窗部上配置开闭窗侧信息通信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形成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上的所述贯通窗部上,形成若将液体供给部件配置到该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上、则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窗部,在该开闭窗部上配置开闭窗侧信息通信装置。
因此,若在一个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上未配置液体供给部件,则开闭窗部关闭,该贯通窗部由于开闭窗部而变为关闭状态。
此时,移动到该贯通窗部附近的所述托架部的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可从配置在开闭窗部的开闭窗部信息通信装置中获取所谓[无液体供给部件]的信息。
因此,可防止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取得错误信息于未然。
最好是,作为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供给部件外壳中的、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相对的部分上,形成供给部件侧限止用定位部,对应于该供给部件侧限止用定位部,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上,形成容纳部侧限止用定位部,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上,形成装载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装载面,并形成将装载在所述装载面上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上面、压向所述装载面侧的施压部件。
根据该结构,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上配置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使所述供给部件侧限止用定位部与所述容纳部侧限止用定位部限止,还通过所述施压部件,将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压向所述装载面侧。
因此,可更可靠地将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在所述液体供给容纳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例如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容纳对记录用纸进行打印的喷墨式记录头、并构成为可沿作为记录用纸的宽度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作为托架部的托架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表示墨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配置图3所示墨盒的、作为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的例如墨盒支架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墨盒配置在图4的墨盒支架上的状态下与托架的关系的示意说明图。
图6是从下侧观察图3的墨盒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7是改变方向表示图4的墨盒支架的示意立体图。
图8(a)是表示图4的墨水导出针与图3的墨水包(Ink pack)开口的关系的示意截面图,(b)是表示将墨水导出针***墨水包开口中的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9是墨盒配置部的示意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将墨盒配置在墨盒配置部内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上壳体凸部与下壳体凹部啮合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12是表示上壳体的耦合凸部与下壳体的耦合凹部耦合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13是表示上壳体的耦合突片与下壳体的被耦合部耦合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14是表示表里颠倒地***墨盒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前后颠倒地***墨盒的实例的示意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将墨盒的表里及前后颠倒配置的情况的示意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主要部分的示意立体图。
图18是沿与图17不同方向表示的示意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开始将墨盒***墨盒配置部中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图20是表示进一步***墨盒、与滑块接触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将墨盒开始压入滑块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图22是表示进一步***、正确配置墨盒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图中:100-喷墨式记录装置,110-记录用纸托盘,120-排出用托盘,130-托架,131-导轴容纳部,133-平板部,133a-平板表面,140-喷墨式记录头,200-墨盒,210-墨水包,211-墨水包开口部,211a-栓体,211b-弹簧,220-上壳体,221-倾斜面,222-上壳体凸部,223-耦合凸部,224-耦合突片,230-下壳体,231-通信用凸部,231a-前端面,232-壳体开口,233-下壳体底面,234-定位凹部,235-下壳体凹部,236-耦合凹部,237-被耦合部,238-筋用凹部,239-防止误配置用筋,240-墨水吸收件,250-防止反差槽,300-墨盒支架,310、510-墨盒配置部,311-墨盒支撑面,312-装载面,313-施压弹簧,314-防止误配置用筋,315-防止反差筋,320-贯通窗部,400-IC标签,410-天线基板,420-开闭窗IC标签,511-开闭窗部,512-开闭窗平板,513-轴,514-滑块,515-垂直导轨,516-水平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另外,下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最佳具体例,附加技术上最好的各种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下述说明中具体限定本发明的记载,并且不限于这些形态。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例如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示意立体图。
喷墨式记录装置100,如图1所示,具有容纳记录用纸等的记录用纸托盘110,还具有对该记录用纸进行打印后排出记录用纸的排出用托盘120。
图2是表示容纳这样对记录用纸进行打印的喷墨式记录头、并构成为可沿作为记录用纸的宽度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作为托架部的托架130的示意立体图。
在该托架130中,配置将作为液体的例如墨水按黑、黄、品红及蓝绿等4种颜色分开容纳的副筒,从该副筒向喷墨式记录头供给各色的墨水,进行彩色打印等。
另外,图1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不是个人用、而是办公室用或业务用的记录装置,因为对应于较大量的打印,所以除托架130外,具有墨水的贮存部。
该墨水的贮存部是液体供给部件,例如是图1所示墨盒200。
在图1中,配置4个墨盒200,该墨盒200分别容纳黑、黄、品红及蓝绿等各色墨水。
另外,从这些各色墨盒200,经墨水补给管向托架130的各副筒补给墨水。
因此,即便托架130内的副筒中没有墨水,也可从墨盒200适当补给墨水,所以可形成进行大量打印等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
图3是表示墨盒2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具有作为封入墨水的液体封入部的例如墨水包210、和作为容纳该墨水包210的供给部件壳体的例如上壳体220(上供给部件壳体)与下壳体230(下供给部件壳体)。
图4是表示配置图3所示墨盒200的作为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的例如墨盒支架300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而言,在墨盒支架300中,形成4个作为用于容纳多个、例如4个墨盒200的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的例如墨盒配置部310。
另外,沿水平且沿托架130的移动方向(图4的箭头X方向)形成该墨盒配置部310。
图5是表示将墨盒200配置在图4的墨盒支架300上的状态下与托架130的关系的示意说明图。
如图5所示,托架130容纳喷墨式记录头140,由于托架130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移动,所以在图4中箭头X方向上且沿墨盒托架300的附近移动。
这样,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墨盒200、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主体部的例如墨盒支架300、托架130等的喷墨记录装置主体。
在配置在墨盒托架300中的墨盒200的图5的托架130侧,形成有向托架130侧突出地形成的作为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装载部的例如通信用凸部231。
即,在墨水包210上,如图3所示,形成作为液体用开口部的例如墨水包开口211。该墨水包开口211与配置在图4的墨盒支架300上的作为导出用针部的例如墨水导出针132连接,将墨水包210内的墨水经墨水开口211、墨水导出针132、墨水补给管引导到托架130内的副筒中。
因此,墨水包开口部211在与墨水导出针132连接时,由于会发生墨水泄漏,所以如图3所示,设置墨水吸收件240。
另外,在配置墨水包开口211的部分上,形成如图3所示作为壳体侧开口部的例如壳体开口232。
通过在该壳体开口232中配置墨水包210的墨水开口211,墨水开口211可与图4的墨水导出针132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230中与壳体开口232的形成面相同的面中,设置突出形成的通信用凸部231,在通信用凸部231的前端面231a的内侧,配置作为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的例如IC标签400。
IC标签,将IC(integrated circuit)或天线等埋入带中,存储粘贴的墨盒200的墨水种类、墨水余量、序列号或有效期限等数据。另外,若在通信用凸部231上形成IC标签400的至少天线部,则可进行通信。
另外,在墨盒支架300的墨盒配置部310的图5的托架130侧,如图4所示,形成有贯通窗部320,向该贯通窗部320中***图3的通信用凸部231。
另外,如图2和图5所示,在托架130中设置平板部133,如图5所示,对应并接近于墨盒支架300的贯通窗部320来配置该平板部133。
在该平板部133的平板表面133a(参照图2)的里面侧,如图5所示,配置作为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的例如天线基板410。
因此,图5所示的IC标签400的天线与天线基板410的天线的距离为3mm至10mm左右,天线基板410若随着托架130的移动接近该墨盒200,则可非接触地可靠地将IC标签中储存的墨水余量等信息传递到天线基板410中。
另外,喷墨式记录装置100根据该墨水余量等信息,控制喷墨式记录头140等的墨水喷射等。
这样,可形成非接触、高精度且不会设置多个连接端子等而导致成本增加地将墨盒200的信息发送到托架130侧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
另外,如图4所示,水平地沿托架130的移动方向形成墨盒配置部310,还在托架130侧形成贯通窗部320。
因此,通过托架130沿箭头×方向移动,可容易地将天线基板410与IC标签400的距离设为可通信距离。
因此,不必对应于墨盒200的每个IC标签400来配置多个天线基板,形成可由设置在托架130的平板部133上的单个天线基板410与多个IC标签400交换信息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
因此,与接触式地对每个墨盒设置连接用端子的情况相比,成本格外低。
图6是从下侧观察图3的墨盒200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下壳体230中的与墨盒配置部310相对并作为装载面的下壳体底面233中,在多个、例如两个部位形成与墨盒配置部310限止后进行定位的、作为限止用定位部(供给部件侧限止用定位部)的例如定位凹部234。
该定位凹部234被配置在下壳体230中的与壳体开口232相反侧的下壳体230的后端侧。
图7是改变方向表示图4的墨盒支架300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7所示,对应于这两个部位的定位凹部234,在墨盒配置部310中形成作为容纳部侧限止用定位部(形成于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中的限止部)的例如墨盒支撑面311。
因此,若将墨盒200配置在墨盒支架300上,则如图5所示,定位用凹部234被限止在墨盒支撑面311上。
另外,当如图5那样将墨盒200配置在墨盒配置部310中时,将图4的墨水导出针132刺出连接到图3的墨盒200的墨水包开口211上。
因此,墨盒200通过墨水导出针132及两个部位的定位用凹部234共计3个部位被高精度地定位在墨盒配置部310上。
由此,图3的墨盒200的通信用凸部231也正确地从图4的贯通窗部320突出,所以可将托架130的天线基板410与墨盒200的IC标签400的距离设在适当范围,可总是进行精度好的通信。
另外,定位凹部234是与墨盒支撑面311限止的结构,所以可容易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定位,形成低成本的定位机构。
另外,在下壳体230的壳体开口232的附近形成图3的墨盒200的通信用凸部231。
因此,因为在作为定位机构的墨水导出针132的附近配置通信用凸部231,所以可更高精度地定位通信用凸部231。
因此,可更正确地保持托架130的天线基板410与IC标签400之间的距离,可进行更高精度的通信。
另外,如图6所示,将墨盒200的壳体分割成上壳体220及下壳体230,所以可容易地将墨水包210容纳到壳体内。
另外,在下壳体230中形成壳体开口232的一部分、两个部位的定位凹部234、234及通信用凸部231。
因此,起定位作用的部分对齐配置于下壳体230中,所以下壳体230可根据上壳体220来更高精度地定位。
通过在这样的下壳体230中形成通信用凸部231,还可进一步高精度地定位配置在通信用凸部231中的IC标签400的位置,更正确地保持托架130与天线基板410的距离,提高通信精度。
图8(a)是表示图4的墨水导出针132与图3的墨水包开口211的关系的示意截面图。图8(b)是表示将墨水导出针132***墨水包开口211中的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8(a)所示,在墨水包开口211中,形成可沿墨水导出针13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作为液体用栓部的例如栓体211a,该栓体211a具有用于使墨水包开口211变为关闭状态的作为施力机构的例如弹簧211b。
即,如图8(a)所示,由弹簧211b的力将栓体211a压向图中的右方向,墨水包开口211变为关闭状态。
如图8(b)所示,墨水导出针132的前端部与这样的栓体211a对接,若向图中左方向压入,则栓体211a也向左方向移动,如图8(b)所示,墨水包开口211变为打开状态。
因此,墨水包开口211,在搬运墨盒200等时,由于弹簧的弹力而变为关闭状态,内部的墨水不会泄漏。
另外,将墨盒200配置在墨盒配置部310中,将下壳体230的定位用凹部234限止在墨盒配置部310的墨盒支撑面311上,将墨水导出针132***墨水包开口211中,从而可容易地向墨水导出针132侧供给墨水。
并且,若由墨水导出针132将栓体211a压向左侧,则由于弹簧211b的力作用,墨盒200整体向图5的左方向移动。
但是,如图5所示,墨盒200的定位凹部234抵接墨盒配置部310的墨盒支撑面311。
因此,不仅可防墨盒200向左侧移动于未然,还可正确定位。
另外,在墨水包开口211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弹簧211b产生的弹力传递到下壳体230,能可靠地限止住定位凹部234与墨盒支撑面311。
如图4所示,在墨盒配置部310中,形成直接装载墨盒200的装载面312,并配置将装载在该装载面312上的墨盒200的上面压向装载面312侧的作为施压部件的例如施压弹簧313。
图9是墨盒配置部310的示意截面图。如图9所示,施压弹簧313被施力配置在图中作为下侧的装载面312侧。
在图9的墨盒配置部310中配置墨盒200,并将墨盒200的后端部的定位凹部234限止于墨盒支撑面311上,将墨水导出针132***墨水包开口211中。
并且,若由施压弹簧313从上方向装载面312侧压墨盒200,则在墨水导出针132、两个部位的墨盒支撑面311及施压弹簧313共计4个部位定位墨盒200,所以可进行更高精度的定位。
另外,如图3所示,在墨盒200的上壳体220的壳体开口232侧,形成向外缘倾斜的倾斜面221。
该倾斜面221是将图9的施压弹簧313引导到上壳体220的上面的引导用倾斜部的一例。
即,若从图9的墨盒配置部310的左侧***图3的墨盒200,则上壳体220的倾斜面221抵接施压弹簧313的前端部,引导该施压弹簧313的前端部。
在***墨盒200的同时,将被引导的施压弹簧313的前端部配置到上壳体220的上面。
图10是表示将墨盒200配置在墨盒配置部310内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10所示,施压弹簧313配置在墨盒200的上壳体220的上面,压向装载面312侧。
这样,由于在上壳体220中形成倾斜面221,所以当***墨盒200时,通过施压弹簧313,可不妨碍***地将墨盒200平滑地配置在墨盒配置部310中。
因此,如图6所示,在上壳体220的外周、例如长边侧与后端部的短边侧,在3个部位形成作为上侧凸部的例如上壳体凸部222。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230上,共计形成15个对应于上壳体凸部222的作为下侧凹部的例如下壳体凹部235。
另外,将上壳体凸部222啮合在下壳体凹部235中。
图11是表示上壳体凸部222与下壳体凹部235啮合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11所示,不产生大的间隙地将上壳体凸部222容纳在下壳体凹部235的槽内。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壳体220的外周,例如在6个部位形成作为耦合用凸部的耦合凸部223。
对应于该耦合凸部223,在下壳体230的外周,例如在6个部位形成作为耦合用凹部的例如耦合凹部236。
图12是表示上壳体220的耦合凸部223与下壳体230的耦合凹部236耦合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12所示,将耦合凸部223拉入耦合到耦合凹部236内,上壳体220不容易与下壳体230分离。
这样,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在其外周上使上壳体凸部222与下壳体凹部235耦合。并且,在该耦合状态下,上壳体220的耦合凸部223与下壳体230的耦合凹部236耦合。
因此,可牢固结合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
另外,如图6所示,在从上壳体220的外周向内侧方向隔开的位置上、在例如两个部位形成作为内部耦合用突片的例如耦合突片224。
在下壳体230中,如图3所示配置对应于该耦合突片224的被耦合部237。
该被耦合部237在中央部形成贯通孔,耦合突片224的前端部耦合在该贯通孔中。
图13是表示上壳体220的耦合突片224与下壳体230的被耦合部237耦合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如图13所示,耦合突片224牢固地耦合在被耦合部237的贯通孔中。
这样,在从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的外周隔开的位置、即离开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的边界部的位置上形成耦合突片224与被耦合部237。
因此,在搬运墨盒200中等使墨盒200落下等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变形,配置在作为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的边界部的外周部上的耦合凸部223与耦合凹部236脱离耦合,两者可能会脱离。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从上壳体220及下壳体230的外周隔开的位置上配置耦合突片224与被耦合部237,所以上壳体220及下壳体230的变形产生的影响小,两者的耦合不容易脱离而被解除等。
因此,可形成即使有落下等冲击、壳体也不容易脱离的可靠性高的墨盒200。
由此,可防墨盒200未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上、不能交换IC数据等故障发生于未然。
因此,如图6所示,在下壳体230的下面,将筋用凹部238形成凹状,作为大致长方体的凹部。
另外,从该筋用凹部238的底面突出地形成多个防止误配置用筋239(防止供给部件误配置用筋)。
该防止误配置用筋239,以多个起到一个识别功能。
另外,如图7所示,在4个墨盒配置部310的每个中形成作为防止容纳部侧误配置筋的例如防止误配置用筋314。另外,这些防止误配置用筋314分别为不同形状。
因此,若墨盒200的防止误配置用筋239的形状与墨盒配置部310的防止误配置用筋314的形状对应,则墨盒200不抵接于该墨盒配置部310的防止误配置用筋314,能正确地配置。
但是,若形状不对应,则阻碍于墨盒配置部310的防止误配置用筋314,不能正确配置墨盒200。
即,在墨盒200中,如上所述,容纳黑、黄、品红及蓝绿等4色之一的墨水,特定了配置这些颜色的墨盒200的部位。
因此,在图7的墨盒配置部310上形成防止误配置用筋314,以不能***对应该颜色的墨盒200以外的墨盒200。另外,由于墨盒200也容纳特定颜色的墨水,所以为了识别颜色,形成对应于墨盒配置部310的防止误配置用筋314的防止误配置用筋239。
这样,一旦用户错误地将例如黑的墨盒200配置在黄的墨盒配置部310中,则与墨盒配置部310的防止误配置用筋239抵接,不能配置,用户可马上识别错误。因此,可防止配置错误色的墨盒200的错误于未然。
另外,如图6所示,在墨盒200中,在筋用凹部238内形成防止误配置用筋239,所以不能突出于下壳体230的表面来配置其前端部。
因此,当包装墨盒200后搬运时,防止误配置用筋239不会弄破包装等,可防商品价值等下降于未然。
另外,如图6所示,在墨盒200的下壳体230的筋用凹部238中,形成作为防止方向弄错的槽的例如防止反差槽250。
另外,如图7和图9所示,在墨盒配置部310中,形成对应于防止反差槽250的作为防止方向弄错筋的例如防止反差筋315。
因此,一旦错误配置墨盒200的表里或颠倒配置前端部与后端部时,墨盒配置部310的防止反差筋315不对应于下壳体230的防止反差槽250,墨盒200抵接于防止反差筋315,不能正确配置。
即,图14是表示表里颠倒地***墨盒200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如图14所示,墨盒200的上壳体220的倾斜面221抵接防止反差筋315,不能正确配置。
另外,此时,由于在墨盒200的一部分到达墨水导出针132之前被防止反差筋315阻止,所以可防止墨盒200因反差等而破坏墨水导出针132。
另外,图15是表示前后颠倒地***墨盒200的实例的示意说明图。
如图15所示,墨盒200的后端部抵接防止反差筋315,不能正确配置。
图16是表示将墨盒的表里及前后颠倒配置墨盒200的情况的示意说明图。
如图16所示,此时也与图14及图15一样,不能正确配置墨盒200。
因此,通过形成防止反差筋315与防止反差槽250的结构,可简易且可靠地防止反差等,可防止由于误***等破损墨水导出针132于未然。
(实施例2)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主要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图18是沿与图17不同方向表示的示意立体图。
实施例2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结构大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结构相同,所以设一样的结构为相同符号等,省略说明,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点。
图17是仅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支架中一个墨盒配置部510的示意立体图。在墨盒支架上形成多个墨盒配置部510。
如图17所示,在墨盒配置部510的贯通窗部320中,形成使贯通窗部320开闭的开闭窗部511。
开闭窗部511具有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开闭窗平板512。另外,具有滑块514和轴513,滑块514,若将墨盒200***墨盒配置部510中,则与墨盒200抵接并水平移动,轴513,将滑块514的动作作为垂直方向的动作,使开闭窗平板512垂直移动。
并且,如图18所示,还具有沿垂直方向限制开闭窗平板512动作的垂直导轨515和沿水平方向限制滑块514的动作的水平导轨516。
另外,如图17所示,在开闭窗平板512上,在其内侧配置作为开闭窗侧信息通信装置的例如开闭窗IC标签420。
在开闭窗IC标签420中储存所谓[无墨盒]的信息,与托架130的天线基板410以非接触通信。
下面,用图19-图22为说明开闭窗部511的动作。
首选,图19是表示开始将墨盒200***墨盒配置部510中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在图19的状态下,为了使贯通窗部320变为关闭状态,将开闭窗平板512向下配置在下侧。
此时,若托架130接近,则托架130的天线基板410与开闭窗平板512的开闭窗IC标签420接近配置,可进行通信。
因此,由于托架130的天线基板410从开闭窗IC标签420接收所谓[无墨盒]的信息,所以喷墨式记录装置可正确把握对应墨盒配置部510的正确状况。
因此,与没有开闭窗的情况相比,喷墨式记录装置取得错误信息的可能性显著降低。
下面,图20是表示进一步***墨盒200、与滑块514接触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图21是表示墨盒200开始压入滑块514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如图20及图21所示,墨盒200抵接滑块514,若向水平方向开始施压,则滑块514也移动,经轴513,开闭窗平板512变为半开。
图22是表示进一步***、正确配置墨盒200的状态的示意说明图。
如图22所示,进一步对滑块514施压,墨盒200的定位用凹部234与墨盒配置部510的墨盒支撑面311限止。于是,开闭窗平板512完全向上移动,贯通窗部320变为打开状态,将墨盒200的通信用凸部231***该贯通窗部320,完成墨盒200的安装。
这样,在墨盒200安装到墨盒配置部510中的过程中,开闭窗部511由于对应地开闭,所以不要求用户进行特别动作,形成方便使用的机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也可使上述各实施例相互组合来构成。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配置液体供给部件的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和
容纳液体喷射头并沿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附近移动的托架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架部中对应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的部分上,形成有托架侧信息通信装置,所述托架侧信息通信装置用于与设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中的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中,设置有对应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的贯通窗部,
在该贯通窗部附近移动的所述托架部中对应于所述贯通窗部的部分上,形成有所述托架部侧信息通信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配置部中,沿所述托架部的移动方向,形成用于容纳多个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多个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
在各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的所述托架部侧,形成所述贯通窗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上的所述贯通窗部上,形成有若将液体供给部件配置到该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则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窗部,
在该开闭窗部上配置开闭窗侧信息通信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中的供给部件侧限止用定位部,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形成容纳部侧限止用定位部,
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形成装载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装载面,
形成将装载在所述装载面中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上面、压向所述装载面侧的施压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中的供给部件侧限止用定位部,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形成容纳部侧限止用定位部,
在所述液体供给部件容纳部中,形成装载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装载面,
形成将装载在所述装载面中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件的上面、压向所述装载面侧的施压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贯通窗部***在其上设置有所述液体供给部件信息通信部的凸起部。
CN200310104723.8A 2002-10-30 2003-10-30 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6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16094 2002-10-30
JP2002316094A JP3807359B2 (ja) 2002-10-30 2002-10-30 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8765A CN1498765A (zh) 2004-05-26
CN1263607C true CN1263607C (zh) 2006-07-12

Family

ID=3208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32010397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761421Y (zh) 2002-10-30 2003-10-30 液体喷射装置
CN20031010472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607C (zh) 2002-10-30 2003-10-30 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32010397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761421Y (zh) 2002-10-30 2003-10-30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21654B2 (zh)
EP (1) EP1415817B1 (zh)
JP (1) JP3807359B2 (zh)
CN (2) CN2761421Y (zh)
AT (1) ATE318715T1 (zh)
DE (1) DE60303759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9413A1 (en) * 2002-03-19 2003-09-25 Lenz Gary A. Identification card watermarking
JP4590996B2 (ja) * 2004-09-14 2010-1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の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210726A (ja)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210729A (ja)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210728A (ja) *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210730A (ja) *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6085922B2 (ja) * 2012-09-13 2017-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2706B2 (ja) 1991-07-08 2002-1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0664187A (ja) * 1992-08-13 1994-03-08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ヘッドユニット
EP0622240B1 (en) * 1993-04-30 1998-06-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odular carriage assembly for an ink jet printer
US5980032A (en) 1994-10-31 1999-11-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liant ink interconnect between print cartridge and carriage
US5949459A (en) 1997-06-04 1999-09-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n ink container
US6039428A (en) 1998-05-13 2000-03-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for improving ink jet printer reli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ink shorts
JP3767334B2 (ja) 2000-06-21 2006-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273906A (ja) 2001-01-09 2002-09-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消費量演算機能の補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07359B2 (ja) 2006-08-09
CN2761421Y (zh) 2006-03-01
JP2004148651A (ja) 2004-05-27
EP1415817B1 (en) 2006-03-01
US20040145625A1 (en) 2004-07-29
CN1498765A (zh) 2004-05-26
US7121654B2 (en) 2006-10-17
EP1415817A1 (en) 2004-05-06
DE60303759D1 (de) 2006-04-27
ATE318715T1 (de) 2006-03-15
DE60303759T2 (de) 200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967C (zh) 喷墨记录设备的液体容器
CN1174859C (zh) 介质盒和带有可拆卸介质盒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265966C (zh) 液体容器和记录装置
CN2810982Y (zh) 液体容器和液体供给***
CN1156374C (zh) 油墨容器
CN1313270C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CN1197708C (zh) 打印设备及墨盒
JP4058436B2 (ja) インク収納容器
CN100346976C (zh) 墨盒
CN1276524C (zh) 端子和要装载部件的结构
CN1781719A (zh) 盒的液体充入方法、液体充入装置以及盒
CN1206106C (zh) 装置及其消耗品盒之间的非接触通信
CN101052528A (zh)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CN1651249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CN1990255A (zh) 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
CN1876380A (zh) 液体盒、接触装置、记录装置、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263607C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054025A (zh) 液体容器
CN1697736A (zh) 墨囊、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填墨及再填墨方法,墨盒制造方法以及墨盒重复利用方法
JP2006116786A (ja)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該容器用ホルダ
CN1723130A (zh) 液体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

Termin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