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8331A - 墙壁支承处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墙壁支承处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8331A
CN1258331A CN 98805587 CN98805587A CN1258331A CN 1258331 A CN1258331 A CN 1258331A CN 98805587 CN98805587 CN 98805587 CN 98805587 A CN98805587 A CN 98805587A CN 1258331 A CN1258331 A CN 1258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loor member
groove
spare
d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8055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99C (zh
Inventor
乔治·韦格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258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9/00Machines or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material to surfaces to form a permanent layer thereon
    • B28B19/003Machines or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material to surfaces to form a permanent layer thereon to insulating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02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2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装置,用于把预制或就地浇筑的各墙壁(1、2)和各楼层构件(4、5)相互接合在一起。可取的是,各单砖层墙壁浇筑得带有所附隔热层和各薄板楼层构件,后者借助于各凹槽(16)支承在形成于楼层构件各端部处的各齿状突起(15)上。这些突起容纳在设置在各墙壁上的各凹槽之中,可能具有弹性固定以及形成中心加载。再者,各墙壁通过接触于各齿状突起(13)的相应顶部和底部表面而使彼此沿中心和沿铅直方向受载。各墙壁的齿状突起(13)穿过各楼层构件板件的凹槽(16)。各墙件部分可以由于所述各齿状突起和所述各凹槽分别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而锁定在一起。各墙壁可以建造得完全没有由于在隔热层(8)上的混凝土侵蚀所造成的热力分流现象。

Description

墙壁支承处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或***,用来相互接合各种构件,诸如墙壁、楼房砌块和基础梁件,它们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板件或平板,用作各上覆墙壁的支承构件,以及用作至少一个楼层构件的一个构件,其中楼层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板件或平板,最好是带有所附隔热层的各单砌层墙壁,以及楼面板件铺于其上的各薄板楼层构件。
其座放在各墙壁上并可以弹性方式予以装接和形成中心加载。
这些墙壁本身在铅直方向上彼此沿中心加载。
各构件可以由于各装接装置的不同几何形状而被锁定在一起。
在以带有混凝土墙壁和混凝土楼板的混凝土构件建造比如地下室、错层式房屋、多层套房大楼、独家住宅和单元楼房时,按照当今的技术,均采用经过隔热的混凝土墙壁以及不同类型的予制而成的楼层构件。
热力分流现象是这种结构所遭受到的问题之一。
特别对于以下两种情况作了对比,即隔热层装接所在的单砌层混凝土墙壁和这种隔热层模制在其上的墙壁:
外部墙壁的混凝土板件-这种混凝土板件通常面对里面-用作各楼板构件的一种支承装置,并用作上覆外部墙壁的一种支承装置,这些墙壁本身又支承任何其他各楼层以及楼顶。外部墙壁隔热层是面对外边的并配有一种适当的表面涂层。
已有各种技术的实例:
在已有技术的情况下,一沿纵向延伸的孔眼水平地制成在墙壁上,用于装放一中间楼层构件。
此楼层构件必须在其被支承的部位处不被紧固在墙壁上,以便避免可能起到把楼层构件和墙壁二者撕扭开来的作用的各种不良的力和力矩。
因此,墙壁板件在一在支承构件周围和以上延伸的已弯曲平面上装入墙壁。相应各上覆墙壁的下部必须被给予一对应的形状。这些上覆墙壁可以不由楼层构件支承,但应当只是加载于各下伏墙壁。由于这种几何形状而导致的加厚墙壁混凝土会侵占位于墙壁外侧的隔热层,以致这一隔热层将显著地薄于相反的另外一种情况。这也会导致墙壁结构之中的一种不良的热力分流现象。这方面的一些实例示于本发明申请的图28A和28B之中,以及专利说明书SE 501752的图5和10之中。
楼层构件支承在其各梁件上。因此,由于地上压力和/或风载所造成的水平力经由各梁件的底面传递到此构件上。当采用具有相对较弱凸缘的各加强梁件时,必需加强所述各梁件的端部以便对付相对于构件平板偏心地作用的力量。墙壁设有一水平凹槽或孔眼,适应楼层构件的整个厚度或高度。
前面提及的在楼层构件支承构件周围越过混凝土墙壁板件的弯曲部分可导致来自从上覆各墙壁向下作用的力量的、一种非对称、沿铅直方向作用的载荷,造成弯曲以及同时的屈曲。这对于墙壁的承载能力具有有害的效应。
这些非对称的弯曲力目前是通过提供各混凝土墙壁板件或带有均匀设置的各铅直的T形梁件腹板而予以克服的。这些腹板一般具有一600mm的中心间距。请见本专利申请的图28B。
这些加强装置还会侵占隔热层并产生热力分流现象。它们也必须象梁件那样予以加强,从而增加了成本。
赛璐珞塑料被制备得带有在那些有待为各T形梁件腹板填充混凝土的部位处的一些凹槽。这种工作也是花费时间和成本很高的。
已有各种技术的另外一些实例:
包括在此申请之中的图29是符合专利申请SE 9100825-0的外部墙壁接头和中间楼板接头的一剖面视图。外部墙壁具有一从外面设置的混凝土支承板件。此混凝土板件的肘托状加厚部分用作一楼层构件支承构件。
楼层构件在其沿着墙壁的整个宽度上支承在其混凝土板件上。
尽管某种形式的支承构件被安放在墙壁混凝土与楼层构件混凝土之间的接触区域上,但仍然获得一种最坏一类的热力分流现象。首先,混凝土基本上完全从外侧伸进楼房的内部,而其次,实际上在位于楼层构件支承构件附近和在此构件以下一相当距离之内的那部分墙壁上没有任何隔热层。这种构造还会导致墙壁板件的偏心承载。
各种声音传播问题
当各楼层是由轻质薄楼层构件分隔时,在相邻楼层之间就难以达到有效的隔音。特别是难以隔绝冲击声音,比如由走路产生的声音等。冲击声音脉冲基本上是结构噪声。因此希望在所述各支承构件处把楼层构件板件与各墙壁隔绝开来。
不过,在这方面的一项问题是,楼层构件和各墙壁必须接合在一起以便获得一种稳固的建筑结构。在当前的技术中,比如由专利申请SE 9100825-0所述,墙壁和楼层构件是浇筑在一起的,这样促进了声音传输。
本发明对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与楼房基础中地上压力相关的各种问题。
在回填式墙壁的情况下,诸如关于错层式房屋,一用于匍伏空间结构-或地下室楼层构件-上方的浮式楼板的底梁与一上覆墙壁之间的稳固性和紧密性是难以达到的,如果底梁和墙壁二者都承受严重的地上压力的话。
希望确保,水平载荷分别作用在楼房支承垫层和各中间楼层构件板件之中。从统计上可见,底梁或基梁与墙壁之间的接合会造成一种接头,使得难以防止梁件被地上压力压入楼层。于是,实际上所有的错层式建筑都建造得带有地面板件或垫层。
新的装设和供暖观念,当地下室楼板是一种浮式结构时,即使在这些类型的建筑中也提供了一些重大的优点。
一种解决办法是,在一垫层上直接安置外墙而不使用底梁。不过,这在建造浮式地下室楼层构件方面会造成问题。在任何情况下,为此目的必需使用支承梁件,至少是在地下室楼层构件的各端部处。这些构件建造问题也会在不包括回填式墙壁的建筑之中遇到。
本发明也对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还希望把墙壁和楼层构件二者的各构件接合在一起,以致楼房将会阻抗周围土壤的沉陷。
本发明也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楼层构件与墙壁之间的连接,并且消除在支承构件部位处加厚墙壁混凝土的需要以及在承载墙壁上对于铅直的T形梁件腹板的需要。
另一项目的是,完全消除热力分流现象的存在。按照本发明,混凝土板件在没有向外传导热量的连接装置的情况下由一种基本上均匀厚度的无孔隔热层予以覆盖。
本发明的另一项目的是,把铅直载荷对中地引入所述墙壁的混凝土板件。
本发明的另一项目的是,提供用于连接墙壁和楼层构件的各种解决办法,它们将通过传递水平力量而提高稳固性。
再一项目的是,减少浮式地下室楼板所需的支承梁件的数量。
改进楼层构件与墙壁之间装接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即:使支承墙壁的混凝土板件上部边缘和/或上覆墙壁的混凝土板件底部边缘以及楼层构件的各端部都带有间断出现的一些凹槽或开口,都彼此适配并具有类似于一雉墙的各宽大间隔城齿之间的雉堞形状。这种结构也可与一种细木工拼接,比如一种燕尾式接头,相提并论。
一项实施例示范:
承载墙壁被给予一如此的高度,致使其混凝土板件的上部边缘达到某一水平,稍微居于属于楼板构件的混凝土板件的上部边缘以下,在所述墙壁板件上部边缘上配置许多矩形凹槽或孔眼。这些凹槽具有一铅直高度或深度,对应于属于楼板构件的混凝土板件的底部边缘。
属于楼板构件的混凝土板件被给予一如此的长度,致使其各端部会稍微伸出所述墙壁的混凝土板件,或者横过整个所述板件,比如直达至其外部边缘。属于楼层构件的板件设置在支在构件的附近,带有相应的各矩形凹槽,其深度至少达到墙壁板件的内部边缘,如沿水平方向所见,此处在楼板构件各端部处的余留混凝土,沿着墙壁板件,被给予一延伸段,对应于墙壁板件上各相应凹槽的长度。
属于楼板构件的板件的所谓各带齿端部配装到墙壁混凝土板件的各凹槽里面,以楼层构件板件的各支承齿部座放在墙壁板件上各相应凹槽的底部上。
源自楼板构件的支承力因而基本上对中地被传递到墙壁板件上去,此时一具有比如一水平平直底部边缘的上覆墙壁座放在下部墙壁板件的余留混凝土的上部边缘上而不触及或加载于楼层构件,而基本上对中地和铅直地把载荷传送到下伏墙壁板件。一种弹性材料可以相对于承重墙壁对中地置放在楼层构件支座的下面,以便确保源自楼层构件的力量将被对中地传递到承重墙壁上去。这会使楼层构件能够回应于不同强度的有用载荷、在两种情况下、于支承点处转动或扭动而不被锁定和折断。
这还使得能够使用由带有各加强梁件的各薄板组成的楼层构件,并使得楼层构件能够以其各混凝土薄板置放在各支承构件上而不在各楼板梁件上,不使楼板由于是固定不动的而带有被折断的风险。
这样形成了几项优点。源自地上压力或风力的水平作用力可以容易地被传到楼层构件板件上去,后者随后将在所述板件平面内承受基本上中心的作用力。这些力可以借助于薄板结构予以对付,这就表示材料上有所节省。
带有稀疏齿形的支承构件使得水平力能够容易地从长墙传递到所述板件上去和人字墙壁上去,而且反之亦然,以便提高稳固性。
楼板构件可以翻转而使板件或是面向上方或是面向下方。
板件被锁定以克服分离作用力的效应和阻止热力所导致的移动,比如借助于一些在所述支承构件的部位处牢固地接合在楼层构件板件和墙壁板件上部边缘的相应构件上各凹槽或孔眼之中的栓塞。
各上部和下部墙壁也可以以相应的方式予以固定,借助于在所述支承构件的部位处已经浇筑在墙壁板件上的一些栓塞。
在人字和长墙上的带齿支承构件把楼层构件板件牢固地锁定于其上并也在墙壁上部边缘处固定墙壁,以便保持墙壁就位并减少所需接头的数量。
各墙角也可以这样固定。
台阶式凹槽:
设置在楼层构件板件上的也可以具有较大的水平深度,以便获得在墙壁板件以内的一个间隙。
这一较大的深度可以具有比沿着承载墙壁的凹槽长度延伸段要小的长度延伸段,以便形成一种台阶式凹槽,起到一支承或固定构件的作用,所述墙壁的混凝土板件与楼层构件板件之间在凹槽各端部处具有接触。
墙壁与楼层构件板件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来连接比如电缆于活动的(或永久的)墙装插座。另外,间隙可以用来从一空心楼层构件传送供暖和通风空气到住房。
另外的符合本发明的“带齿”结构:
使得一楼板构件被置放在墙壁和楼层构件各容放凹槽之中的可能性还开阔了另一种新颖的可能性,即有效地使墙壁和楼层构件彼此锁定而不使用前述的栓塞。另外,它能使栓塞的使用唯一地局限于固定楼层到楼层的各墙件。
各个墙壁的上侧可以有效地锁定于各个楼板构件的短侧和长侧,方式是:在平面中观看时,给予楼板构件的齿状突起以燕尾状的形态。突起的各侧面做成大体上铅直的,或稍微倾斜于铅直平面并以燕尾状形态彼此相向置放。齿状突起的最宽部分构成楼层构件的端部或,在当前情况下,构成沿着一承载墙壁处的楼板构件长侧的、构件长侧的最外部分。
墙壁板件上凹槽的各侧面,以上方看来,被给予相应的倾斜形状,以致凹槽的最窄部分面向楼层构件板件。
这样可防止墙壁从楼层构件分离。
墙壁不能向外或向内或在侧向上移动。
这样可提供许多可能性来把墙壁和楼层构件稳固地接合在一起。
一种这样的可能性表现于在相应的各构件部分上制成各凹槽,其具有的精度导致要求楼层构件迳直地提供给墙壁板件并在墙壁板件上置放就位。
另一可能性在于,在出现于墙壁和各楼板构件的、各齿状突起的各侧边或各侧面之间的空隙中浇注接合制剂。
另外又一可能性是,形成接头弹性和消声特性。
一些嵌入件配装在墙件和楼板构件的齿状突起的各侧边之间以代替前述的接头制剂。
这些嵌入件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给予相互不同的厚度,以便允许空隙稍有变动。
依靠在楼板板件上方留有间隙,和在间隙各侧边处和在支承构件下面嵌入弹性嵌入件,造成了一种弹性接头,这一点乃是消减声音的前提。同时,还造成了长墙与人字墙之间的有效接合,以致获得稳固的结构。各楼板构件以通常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以获得平板效用。
为了便于运输,墙件和楼板构件通常将具有2.4m的宽度。这一宽度已经作为实例予以选择,因为它适合0.3m的模块***。2.4这一数字可以用8、6、4、3和2“等分”,从而可形成许多不包含奇数测量结果的组合。
一包括面向下方的各加强梁件的楼板构件可以给予比各梁件面向上方时较为宽疏的一个梁距,一般是一600mm的、中心至中心间距,对于向一楼板板件提供支承,这是必需的。一具有2400mm的宽度并带有面向下方的各梁件以及配置三根加强梁件的楼板构件一般将得出的间距或间隔是,400+800+800+400=2400,以致楼层构件将具有在被配装之后的c/c800mm的间距。
如果,一如本发明的情况,各梁件另外被给予一300+900+900+300=2400mm的间距,相邻构件的各外面梁件将以600mm的距离相互比较靠近。这另一种间隔或间距提供了另外一些优点。
由于各梁件比较靠近单元板件长侧的边缘,所以,在接触各相邻构件时由来自加载状况的楼板板件所形成的肘托将要短一些。这样就增大了在载荷传输方面的刚性,而且形成了各构件之间较为强固的连接并由此导致在动力学上较为稳固的楼层构件。构件对于扭力也是比较坚强的,并因此具有对于振动力的较大阻抗。
这一代换方案还具有另一有利的效果。
当墙壁和楼板构件二者在前侧中都被给予2.4m的宽度并彼此对中置放时(参见图3b和4),900mm的梁距能使两个较宽的凹槽制成在各楼板支座之间的楼层构件板件上。按照本发明,在属于承载墙壁的板件上的各齿状突起位于这些凹槽之中。这些突起构成了用于上覆墙壁的支承。
每一这种墙壁板件由两个支承构件对称地予以支承,这从装配方面来看是很理想的。这些表面大得足以使得能够造成一幢至少具有四个楼层的楼房。在一种楼房隔墙设计中,楼层构件板件做得比在前述用于消声用途的实例中的要厚一些,由此能使承载的齿状突起做得窄一些并因而为各墙件上的较长齿状突起提供地盘,以便使用较大的载荷。
将会看出,建造如此高度的楼房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各种解决办法,所有的载荷都对中地作用于墙壁板件。
关于楼层构件面对墙壁的偏移间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固定和锁定多种构件部分的有益方法。考查一下示于图3A和图4的用于楼层构件的一承载墙壁。如果以上实例中墙件的接头相对于楼板构件被移动比如半个间距,以致各墙壁接头将对中地位于相应各楼板构件中心的下面,则各墙件将锁定各楼板构件,而且反之亦然。
各楼层构件接头将设置得对中于一墙件并在此墙件的两个齿状突起之间。
再有,一楼板构件的各外部齿状突起将把两块墙件保持就位并可防止这两块墙件移动开来。
楼层构件的各边缘以同样的方式锁定相应的各墙件。见图2和图4。
其中以齿状突起获得支承构件的以上解决办法当然可以通过为楼层构件板件和上覆墙壁板件二者设置一些凹槽并通过为下伏墙壁板件设置一平直上侧或设置较小深度的相应各齿状突起而予以实现。
楼层构件各支承表面之间的上部和下部墙壁的接触表面也可以做成在几个相互适配的水平上,以避免水平位移并使得能够传递水平力。
本发明在比如希望象一盖过匍伏空间结构的楼板那样在一地下室楼板以下形成一装设空间时,也能使意义通过支承地下室楼板中的各浮式楼板构件而加以肯定。
按照上述,还希望减少墙壁接头的数量并由此把外部墙壁直接安放在一承载垫层或类似装置上。
图7和8是一种带有分隔墙壁的半独立式房屋或平顶房屋的剖面视图。图9A和11B表明剖面所配之处。
按照本发明,地下室楼板支座(图8)不是支承一支座梁件上的楼层构件,而设置在形成于墙壁板件之上的各凹槽之中。虽然这种支承方法也可以用在楼层构件的另一端部处,但以下的方法也实践上更为现实。
安装是从铺放图7中所示支座梁件开始的。图8中经过剖切的墙壁上的第一墙件随后被提升起来并支承在房屋外层的侧面或外侧。
楼板构件被吊装就位时以其左端稍低于其左端(如图中所见)。所述构件的左端被嵌入各凹槽,而后构件被落放就位,首先放到相应各凹槽的底部上,然而落到支承梁件上,后者在图示情况下是由混凝土制成的。
当希望在此阶段装好第一中间楼板构件时,图7中的墙件要提升起来。这时,两面墙壁可以通常的方式支撑起来顶住楼板构件,而中间楼板构件被装配就位。下一楼板构件以同样方式予以配装。这些随后的构件可以最初支承在那些已经配装好的构件上。
这种简单的过程只需要在楼层构件一端处的一个支承梁件。沿着楼板构件的长侧不需要任何支承,因此也不需要在这些位置处的支承梁件。当中间楼板接构要由各墙壁的“长侧墙件”予以支承时,这些墙件在中间楼层构件之前安放就位。
图10和图11A中所示各墙件也可以代之以一符合图11C的单一墙件。此墙件可以水平地或者在竖立在其长侧上时予以运送。墙件运送时所处的位置将取决于主要的装卸可能性。虽然图纸表明了一两层楼房,但将会理解,这些墙件在需要时也可用于建造一幢三层楼房。
墙件对于铅直载荷的支承能力也已大为提高,因为各凹槽之间的区域由非接合的混凝土组成,而且因为所述区域可予以加压增强。
关于平均天花板高度的其他墙件几何形状。
比如在2.4-2.5m天花板高度的情况下,具有带齿的顶和底侧的墙件的高度将大约是2500+400+80<=3000mm。
具有宽度3m的墙件在特许情况下可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内在一卡车平板上予以运送。当各墙件于座放在一条边缘上的同时被运送时,车辆的总高度将大约是4350mm。这要求空余高度是4.5m,这种空余高度出现在符合前述情况的工业化国家的干道和公路沿线,尽管在东欧国家中不是如此。图12和15表明用于相互连接符合本发明的各种构件的齿状突起的配置。这种解决办法允许使用一般的底梁和在一两层楼房的图示实例之中使用一般的带有平直的顶和底部边缘表面的上部楼层墙件。将会看到,任凭有一些带齿的构件连接方式,采用一种夹紧接头可以有效地实现一房屋底部密封结构的连接,见图13。按照本发明,墙壁齿状突起的反转配置能使底梁的上侧做成为平直的。
钥匙孔
墙件上凹槽的支承表面在本发明中也作了进一步的研制。
在上面提及的各项实施例中,采用了栓塞和凹槽来固定各种构件部分。不过,在此使用带凹槽支座的方法中还是希望比较简单地和更加有效地固紧和弹性支承各个构件。
图22A和22B表明一在平面上看具有燕尾状支承突起的楼层构件的支承突起,以及一墙件上的对应凹槽。图示的墙壁凹槽稍微高于两个支承突起厚度并具有分别的、不同平面截面的两层。上层具有的宽度稍微超过支承突起或齿部的最大宽度。下层的各侧面适配于支承突起的各侧面。
从楼层构件的侧面看,凹槽具有钥匙孔形态。
一弹性支承嵌入件可以安放在支承构件的底部。
图22A表明在配装楼层构件之后一嵌入件插下在所述各侧面之间。
采用一种燕尾形支承构件所获得的其他前述优点适用于其他方面。其他形状的支承齿部也是可以想像到的。比方,从上面看时,齿部可以具有T形,或者其各侧面可以是弯曲的,而在墙件支座上最宽部分在最里面。
接合和锁定铅直墙件部分
非常重要的是,铅直的各传力接触部位之间的接合制剂填满整个的表面面积并在浇筑时不跑出各接头,以及,所述接合制剂将不会比如由于非均匀受热的各墙件部分接触表面的移动而碎裂。
图23B是一墙件上段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墙壁板件的齿状突起设置一凹槽,用于在接头内挡持接合制剂。上覆的、直立墙件可以在其底部边缘表面上包括一对应适配的凹槽或一沿纵向延伸的沟槽。
原则上是要防止底部和顶部墙壁以完全密封连接方式相接触,而是接合制剂应当在对置的底部和顶部两表面之间受到压挤,以致接合制剂将完全充满凹穴而多余的剂料将通过所述各墙件部分之间的间隙渗出。各墙壁部分之间的距离是由比如各塑料间隔块确定的,后者在总装时安放在各平坦表面上并直到接合制剂硬化为止起到支承墙件的作用。这样造成一种具有良好贴合的强固接头,同时把各墙件部分锁定在一起,由于接合制剂充作一种锁定弹簧并可防止所述各墙件的各部分之间的水平相对移动。
逐步垮塌
在高大楼房、高层建筑和不安全基础状况的情况下,而且如果希望确保在楼板构件装接装置具有很大弹性时各墙件不会分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易围绕各个墙件的上部边缘浇筑一加强装置的可能性。
在示于图24和26A的实施例中,隔热层做出了凹槽以形成一槽沟,借助于此槽沟在配装一予制件时可以浇筑一加强装置。
由于墙壁板件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不装入绝,此槽沟或槽道可以设置得紧挨墙壁板件的外侧。槽道的横截面尺寸由必需的混凝土覆盖层确定。此横截面的尺度在一有12mm粗的加强筋的情况下是大约80mm。虽然这会形成必须予以接受的热力分流现象,但是与其他当今结构中产生的分流现象相比,这是比较适中的。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说明在各独立权利要求之中,而本发明的其他进展的特点说明在各附属权利之中。
图1A表明一墙壁的底部,包括几个并列的墙件部分。各墙件间隔的代换方案示于图1B。
图1B表明一墙壁的底部,包括几个并列的墙件部分。底边是平直的并用来放在符合图2的一下伏墙件的顶边上。
图2表明由几个并列的墙件部分组成的一墙壁的顶部。按照本发明,墙壁的顶部包括一些凹槽,与属于图4中最外面的各楼板构件的板件的长侧相互作用。
图3A表明一包括几个并列墙件部分的墙壁的顶部。墙壁画得转过90°度。各墙件可供代换的间隔示于图3B。
图3B表明一包括几个并列墙件部分的墙壁的顶部。墙壁的顶部设有一些凹槽,与属于图4中楼板构件的板件的端侧相互作用。墙壁画得转过90度,以便表明它与图4中各楼板构件的相互作用。
图4是许多楼板构件的平面视图,它们组成一面薄板或板片,配有成格架形态的一些加强梁件。按照本发明,此板的各端包含一些凹槽,与图3中所示墙件的上侧相互作用。三角墙板件上的各凹槽适配得与图2中墙件的上侧相互作用。
图5是一符合图4、具有按照本发明位于端部的各凹槽的、内部楼板构件的透视图。
图6是一符合图2和图3B的墙件的上部的透视图,带有所述墙件的支承板件的上端上的各凹槽。装在一外部墙壁外侧上的隔热层用点划线表示。
图7是一楼房的剖面视图,外部墙壁类似于图9。属于中间楼层构件的板件安放在属于外部墙壁的混凝土板件的上边上。地下室楼层构件座放在各所谓垫层上的一单独基础梁件上。剖面切取在图9中的A-A线上。
图8是连同图7中视图一起切取的楼房剖面视图,并表明类似于图10、11A和11B的毗邻楼房的分隔墙壁。属于中间楼层构件的板件安放在属于分隔墙壁的混凝土板件的上边上。属于地下室楼层构件的板件的各端嵌入属于相应各墙件的板件上的各凹槽之中。剖面取在图11B的B-B线上。
图9A表明图7的由几个墙件部分组成的墙壁。上部楼层墙件的底边是平直的并用来座放在下面楼层各墙件的上边上,这些墙件的上部设有符合本发明的各凹槽。下部楼层的天花板画在中间楼层构件下面。剖面A-A,见图7。
图9B表明安装就位的各楼板构件。地下室楼层构件座放在一符合图7的基础梁件上。
图10表明在配装所述各墙件期间上部楼层的各墙件。地下室楼层构件和中间楼层构件应当首先安装就位。
图11A表明一符合图8的墙件,属于底部楼层并具有一适于竖立在各垫层或一单独板件上和伸向上部楼层的高度,以便支承中间楼层构件。设置了一些凹槽,用于把地下室楼层构件支承在与所述地下室楼层构件的板件的同一水平上。
图11B表明在一两层楼房中一按照图4、图5、图10和图11A的配装好的予制墙件。
图11C表明从一楼房的基础到房顶的、成一整体的一墙件,设有各凹槽用于支承地下室楼层构件和中间楼层构件二者。假平顶表示在上部墙壁的顶边处。
图12A是一楼房的剖面视图,外部墙壁类似于图15之中者。属于中间楼层构件的板件支承在属于外部墙壁的混凝土板件的上边上。地下室楼层构件的各带齿端部座放在一具有平直顶边表面的单独的基础梁件上。剖面C-C,见图15。
图12B是图12A中楼房的剖面视图并表明一双重套房分隔墙壁。中间楼层构件的带齿板件支承在属于分隔墙壁的混凝土板件的顶边表面上。地下室楼层构件座放在一基础梁件上,后者由毗邻的套房共同享用并具有一平直的顶边。
图13是图12A中所示T形基础梁件的一部分的剖面视图。此图表明一从下面密封建筑物的油布状织物如何按照本发明可以不顾各带齿支座而快速连接起来并用于各墙件与各楼房构件之间的连接上。各墙件是按照图15制作的。
图14是用于图示各实施例的各楼板构件之一的横截面视图,具有300、900、900、300mm的梁件节距或间隔。
图15A表明图12中所示的各墙壁。两楼层的各墙件是由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各部分组成的。按照本发明,相应上部楼层各墙件的各底边是平直的并用来座放在下部楼层各上侧的上边上。底部楼层的各墙件在其相应的顶和底侧表面上具有各齿状突起。形成在这些突起之间的各凹槽提供了相应各楼层构件的齿状支承突起。剖面D-D,见图12(和图13)。
图16表明一墙件的底部,具有一平直的底边,用来座放在图17A中所示的墙件上。
图17A表明一墙件的上部,包括在适配于一楼层构件板件的厚度的上边上的一些凹槽。图16中所示的墙件构成凹槽的上部界限。
图17B表明一上部与一下部墙件之间的连接,分界面居中地位于用于楼层构件板件的各凹槽之中,用于借助于楼层构件板件上的以图20A、20C和21B中所示的方式制成的各凹槽来锁定上部和下部墙件。
图17C表明一墙件连接,各齿状突起位于上部墙件的底边上。下部墙件的顶边是平直的。
图18A以平面图表明一墙件的部分上部边缘。凹槽具有平直的侧面并适合于与图18B和图18C中所示楼板构件相互作用。墙件的上部边缘是画上交叉阴影线的。各个凹槽的底部包括一个锁定栓塞容放孔口。
图18B以平面图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端部,设有凹槽用于与图18A中所示墙壁板件相互作用。此构件的支承齿部包括一个锁定栓塞容放孔口。
图18C以平面图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端部,设有凹槽用于与图18A中所示墙壁板件相互作用。带有支承台肩的凹槽也见图21A。
图19A以平面图表明一墙件的部分上部边缘。凹槽具有倾斜的侧面,适合于与符合图19B和图19C的楼板构件相互作用。此墙件的上部边缘画有交叉线。各个凹槽的底部包括一个锁定栓塞容放孔口。
图19B以平面图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一端,包括具有倾斜侧面的凹槽,适合于与图19A中所示的墙壁板件相互作用。此构件的支承齿部包括一锁定栓塞容放孔口。
图19C以平面图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一端,包括一些凹槽,适合于与图19A中所示的墙壁板件相互作用。凹槽包括台肩,用以固定图19A实施例的构件平板的内部边缘。
图20A是用于支承一楼板构件的一凹槽的剖视图。此凹槽分级制成以形成一钥匙孔状的孔口,在其铅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图20B原则上类似于图19B,但构件是在墙壁不存在的情况下画出的。
图20C原则上类似于图19C,但构件是在墙壁不存在的情况下画出的。
图21A以透视图表明一凹槽16,具有符合图18C的倾斜侧面22和台肩23。
图21B是一按照图19C设计的一凹槽的透视图。
图22A是一楼板构件的凹槽和齿状支承突起一端的透视图,所述凹槽和突起具有符合图20C的倾斜侧面和台肩。嵌入件配适于并向下嵌入楼层构件的齿状突起与墙壁凹槽的倾斜侧面之间,用于固定目的。
图22B是用于支承一楼板构件的一凹槽的透视图。凹槽与一在铅直方向上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钥匙孔状孔口是齐平的。
图23A是一墙壁板件的部分上部的透视图,其中墙壁的最上部具有附加台面用于固定竖立在所述部分上方的墙件。
图23B是一墙壁板件的部分上部的透视图,其中所述墙壁板件的最上部在39处做出凹槽以便挡持接合制剂。
图24A是一铅直剖面视图,表明一座放在墙壁板件上的楼板构件的板件,而且还表明用于把楼板构件固定于其中一栓塞已予接合的墙件的一个凹槽。此图还表明状为一濠沟状凹槽的一条槽道制成在墙壁隔热层上部边缘上内里部分上,用于在安装楼层构件之后浇筑一加强梁件束带。
图24B表明图20A中所示的部分支座和加强束带。
图25A是一铅直剖面视图,表明一座放在墙壁板件上的楼板构件的各齿状支承突起,在构件平板的下面和上方带有一间隙,使转动动作成为可能。
图25B表明图25A中所示板件支座的一部分。
图25C表明墙壁与一梁件凸缘之间的游隙或间隙。
图26A以平面图表明一墙壁的部分上部,由几个墙件部分组成。一浇筑加强束带用阴影表明。各细节剖面见图20。图中还表明用于固定隔热层8的铣制沟槽37的不同实施例局部。
图26B以平面图表明一楼板构件的一部分,用以安装在图21A所示的墙壁上。
图27A是图7中或图12中所示一楼板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此构件座放在墙壁板件上各齿状支承突起上,构件平板的下面和上方带有间隙以允许转动动作。
图27B表明图17A中所示板件支座的一部分。
图27C表明墙壁与一梁件凸缘之间的间隙。
图28A表明一种已知技术的实例。此图以剖面表明一地窖墙壁和一中间楼层构件以及一上部楼层墙壁的连接状况。
图28B表明一种已知技术的实例。此图表明符合图28A的外部墙壁和中间楼层构件。图中还表明用于加强混凝土墙壁板件的各T形梁件腹板。
图29表明一种已知技术的实例,并以剖面表明符合瑞典专利中请SE9100825-0的外部墙壁与中间楼层构件的连接状况。
图1A是包括成并列关系的几块墙件的一墙壁结构底部的示意图解,带有一承载板件1即一混凝土板件。几块墙件部分是并列设置的。
底边11是平直的并用来竖立在按照图2建造的相应各下伏墙件2的上边12上。墙件间距或节距的代换方案示于图1B。
图1B表明一墙壁的下部,包括成并列关系的几块墙件部分1。底边11是平直的并用来竖立在符合图2的相应下伏墙件2的上边12上。
图2表明一墙壁2的上部12,包括成并列关系的几块墙件部分。按照本发明,墙壁顶部12包括各凹槽14,适配于属于图4中所示最外面楼板构件的板件的长边。各齿状墙壁突起延伸得遍布楼层构件的各齿状突起并位于墙壁支承板件2下面,以便把一上覆墙壁支承在其支承板件1上。楼层构件板件的厚度用各点划线表明在带有各凹槽的一个平面上。一假平顶38表明在楼层构件的底边上。
图3A表明一墙壁的上部,包括成并列关系的几块墙件部分。此墙壁画得转过一90度的角度。交错于图3B中各墙件的间距或节距。
图3B表明一下伏墙壁2的上部,包括成并列关系的几块墙件部分。此上部配有各凹槽14,它们适配于图4中所示、属于各楼板构件的各板件的与端部关联的支承齿部14。此墙壁画得转过90度,以便表明其与图4中各楼板构件4、5的相互作用。楼层构件板件用各点划线表明。
图4从上方表明许多楼板构件4、5,由一包括栅格形态的各加强梁件6的薄板组成。所述板件的各端配有凹槽16,按照本发明,它们与图3中所示的各相应墙件上侧上的各齿状突起相互作用。沿着所述各件4、5各侧设置的凹槽16适配得用于与图2中所示的各墙件的上侧相互作用。所述各墙壁的内侧用点划线表明。
图5是符合图4的一内部楼板构件4、5的透视图,带有设置在其各端处的凹槽16,所述凹槽适配于与图6中所示墙壁的各齿状突起13相互作用。按照本发明,形成在楼板构件上各凹槽之间的承载突起15适配得用于与图6承载墙壁上的各凹槽14相互作用。
图6是符合图2和3B或符合图5的一墙件2上部的透视图,带有在属于所述墙件的支承板件2上端上的各凹槽14和齿状突起13。装在一外部墙壁外侧上的隔热层8用点划线表明。
图7表明一楼房的剖面,其中外部墙壁1、2是由几块类似于图9中的墙件部分1、2组成的。中间楼层构件5安放成其板件的各齿状支承突起座放在属于所述外部墙壁的混凝土板件的上部边缘上。地下室楼层构件4座放在一单独的基础梁件9上。外部墙壁2和边梁8座放在地面垫层上。剖面A-A见图9。
图8连同图7表明一楼房的剖面,其中把楼房7从楼房8分隔开来的隔墙由几块类似于图10、11A和11B的墙件部分组成。中间楼层构件5安放得使其板件的各齿状支承突起15座放在设置在属于所述隔墙的混凝土板件上的各凹槽的上部边缘上。地下室楼层构件4支承得使其板件的各端被***墙件板件2上的各孔眼20。剖面B-B,见图11B。
图9A表明包括几块墙件部分的、图7中的墙壁。上部楼层墙件1的底边是平直的并用于竖立在属于下部楼层相应各墙件2的上边13上,这些上边配有符合本发明的各凹槽14。剖面A-A在图7中。
图9B表明安装就位的地下室楼层构件4、5,地下室楼层构件4按照图7图例座放在一基础梁件9上。
图10表明在装配所述各墙件期间上部楼层1的各墙件。地下室楼层构件4和中间楼层构件5将首先安装就位。
图11A表明符合图8的一底部楼层墙件2,其高度适配得以致能使所述墙件竖立在所谓各垫层或各底板上并达到上部楼层而在那里支承中间楼层构件5。为了免除为支承地下室楼层构件对各基础梁件的需求,各凹槽20在与地下室楼层构件板件同一水平上设置在墙件2上,用于安装所述地下室楼层构件。各凹槽或各孔眼20的高度做得稍微大于楼层构件板件的厚度,以便易于把楼层构件4安装和固定于墙壁2。这些孔眼由已峻工楼房中的各裙板予以覆盖。
图11B表明装配在一两层楼房之中的一予制墙件,而假平顶33表明在上部墙壁1的上边和中间楼层构件5下方。剖面B-B,见图8。
图11C表明一单体墙件33,从楼房地基延伸到所述楼房的房顶并配有用于支承地下室楼层构件和中间楼层构件二者的各孔眼20。
图12A表明一楼房的一剖面,其中外部墙壁由类似于图15的几个墙件部分1、2组成。中间楼层构件5由于其板件座放在制成于属于外部墙壁的混凝土板件上相应各孔眼或各凹槽的上部边缘表面上而予以支承。地下室楼层构件4在其各端处具有各齿状突起并座放在一单独的基础梁柱1a上,其内腹板重合于下部楼层的墙壁2。基础梁件具有一平直的上部边缘并具有一较宽的底座以应稳定性和表面压力之需。下部楼层的外部墙壁2符合图15之中的剖面C-C。
图12B表明图12A中楼房的一剖面,并表明一套房分隔用的、双重隔墙1、2。中间楼层构件5由设置在属于所述隔墙的混凝土板件上的各孔眼或各凹槽14表面上部边缘上的其带齿板件15予以支承。地下室楼层构件4座放在一基础梁件10上,此梁件为两幢楼房所共用并具有一平直的上部边缘表面。
图13是图12A中所示T形基础梁件10的一部分的剖面视图。铅直部分或板件构成一支承件2,用于楼层构件和上覆墙壁的支承件1,此支承件在图示情况下具有混凝土板件的形状,带有一带齿的底部。见图15。此图表明一油布状布料34可以如何装在墙件与楼板构件之间的连接处以便密封楼房的底部,尽管存在有该支承装置的各齿状突起。墙件1、2按照图15予以建造。地面隔热层36安置在布料34之下。
图14是用于本各范例之中的楼板构件4、5之一的横截面。各加强梁件6。
图15A和15B分别是图12中所示各墙壁的图例。两个楼层的各墙件由各水平、狭长部分组成。按照本发明,上部楼层的墙件1的底部边缘是平直的,如11处所示,并用于竖立在下部楼层的支承构件2上侧上的各齿状支承突起13上。底部楼层的墙件2在其顶和底两侧上配有齿状构件13。这些齿状突起之间的各凹槽14适应于相应楼层构件的各齿状支承突起15。各图中示出用于容纳各墙壁栓塞17的孔口18。剖面D-D见图12(和图13)。基础梁件构成地下室楼层构件的支承装置2和上覆墙壁的支承装置1。
图16表明一墙件的底部,具有一平直的底边11并用于座放在图17A之中的墙件2上。
图17A表明一墙件2的上部,其上边包括各凹槽14,适配于一楼层构件板件的厚度。图16中所示的墙件构成凹槽的上限。
图17B表明一顶部与一底部墙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在上部构件1的底边和下部构件2的顶边上都有各齿状突起13。分界平面居中地画在楼层构件板件的各凹槽13上。当各墙壁凹槽14被给予比如按照图19A的各倾斜的侧面21,以及楼层构件板件上各齿状支承突起15被给予按照图20B和20C的一种燕尾构形时,顶部和底部构件1、2将借助于所述各凹槽予以锁定而无需锚定栓塞。
图17C表明一墙件连接部分,在上部墙件底边上带有各齿状突起。下部墙件2的顶边是平直的。
图18A从上方表明一墙件的部分上边。各凹槽19具有平直的侧面并适于与按照图18B和18C的各楼板构件11相互作用。墙件顶边的各齿状突起13用一种交叉号标记出来。在凹槽14底部处画出用于容纳一锁定栓塞17的孔口19。
图18B从上方表明一板件的端部,此板件属于一楼板构件并具有各齿状支承突起15,适于与图18A中所示墙壁板件上的各凹槽14相互作用。从图可见,此构件的齿状支承突起包括一用于容纳一锁定栓塞的孔口。此凹槽具有一适配得靠近墙壁留有一间隙24的深度。
图18C从上方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端部,包括各凹槽,适于与图18A中所示墙壁板件相互作用。这些凹槽包括各台肩23,用于固紧于图18A中所示构件平板的内边,同样参照图21A。
图19A从上方表明一墙件的部分上边。各凹槽具有倾斜的侧面并适于与楼板构件的各齿状支承突起14相互作用,所述各突起具有按照图19B和19C的一种燕尾形状。墙件的各上边用一交叉号标记出来。一锁定栓塞接纳孔口19设置在凹槽的底部。
图19B从上方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端部,包括带有倾斜侧面的各凹槽,用于与图19A中所示的墙壁板件相互作用。深度适于靠近墙壁形成一间隙24。各构件借助于各锁定栓塞17予以固定。
图19C从上方表明一楼板构件的板件端部,包括用于与图19A中所示的墙壁板件相互作用的各凹槽。凹槽包括各台肩24,用于固紧于图19A中所示构件平板的内边。
图20A是一剖面视图,此剖面在与用于支承各楼板构件的各凹槽同一水平上通过一墙件。凹槽在不同的水平上作成台阶,见图22B,而且具有一种钥匙孔状孔口的形态,在铅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原理上,图20B类似于图19B,但构件是在没有一墙壁的情况下画出的。
图20C原则上类似于图19C中所示的实施例,但是在没有一墙壁的情况下画出的。
图21A以透视图表明一凹槽16,具有按照图18C的各倾斜侧面22和各台肩23。
图21B以透视图表明一凹槽16,具有按照图19C的各倾斜侧面22和各台肩23。
图22A是一楼板构件端部的透视图,具有各凹槽16和各齿状支承突起15,带有按照图20C的各倾斜侧面22和各台肩23。此楼层构件借助于两个嵌入件25被锁定于墙壁,此两个嵌入件适于装入和下插在凹槽14、20和楼层构件各齿状支承突起15的各倾斜侧面之间。
图22B是用于支承一楼板构件的一孔眼20的透视图。此孔眼是由带有一在铅直方向上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钥匙孔式孔口的两层27、28构成的。孔眼的上部28具有各平直侧面,以便在装配时能够适应一楼板构件各齿状突起15的各倾斜侧面22。孔眼的底部27具有各倾斜侧面21,而所述孔眼底部的最宽部分在最里面和狭窄部分面向楼板构件,用于与按照图20B或20C和图20A设计的楼板构件的各齿状突起15相互作用。当楼层构件的齿状支承突起15已经向下落入所述孔眼的底部27时,齿状突起由于墙壁孔口小于所述突起的较宽部分而不能向外移动。当一楼层构件的齿状突起按照图20C予以设计时,楼板构件在孔眼20中既不能向外也不能向内移动。
图23A是一墙壁板件2部分上段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板件的齿状突起13被赋予额外的高度26,用于固定竖立在所述墙壁板件上并在其底边表面具有相应凹槽的墙件1。
图23B是一墙壁板件2部分上段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板件的齿状突起包括一凹槽39,用于卡持接头中的接合制剂(jointing composition)。竖立在墙壁板件上的墙件1可以在其底面上具有一相应的凹槽或沟槽,作为使用各栓塞的替代方案,用于固紧墙件各段而防止温度引发的移动等。
图24A是一楼板构件5的铅直剖面视图,此构件以一齿状支承突起15座放在墙壁板件上。在图中还表明一孔口,用于容纳一浇筑在墙件之中的栓塞17并发挥作用以固紧楼板构件。此图还表明一槽道31,制成在墙壁隔热层8内部上边上,其中在装配楼层构件之后浇筑一加强梁件束带32。此加强束带可以围绕整个楼房予以浇筑并发挥作用以加强予制结构而抵制所谓渐进破坏。按照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解决办法可满足某些楼房应用场合下的官方要求。如果各墙件不具有接头或拼接,或者如果这些接头或拼接的间距很大,则各槽道就地设置在这些接头或拼接附近并采用予浇筑锚固杆锚固于各墙件。
图24B表明图24A中所示的支座和加强束带的一部分。此图还表明在齿状支承突起15之下的一衬垫29。
图25A是一楼板构件5的铅直剖面视图并表明座放在一下伏墙壁板件上的一凹槽底部上的所述墙件的各齿状突起15。此图还表明存在着一些水平间隙,在构件平板以下和以上形成空隙30,以便在承受载荷时允许所述板件转动而无板件破裂的风险。上伏墙件具有一平直底面,而最下面的支承表面3是在一木制支柱结构的基木或板条构成的。
图25B表明符合图25A板件支座的一部分。此板件座放在一弹性衬垫29上。这样也起到使载荷对中于墙壁板件2中心的作用。
图25C是一细部视图,表明一间隙或空隙30形成在墙壁2与一梁件凸缘7之间,以便避免接触一不适于传递水平作用力的凸缘。
图26A从上方表明一墙壁2的上部,包括几块墙件,或者在图示情况下一由几部分组成的基础梁件10。一浇筑成的加强束带32用阴影线画出。各详细区段,见图24。
图26B从上方表明一楼板构件4、5的一部分,此构件用于装在图26A中所示的墙壁2上或基础梁件10上。
图27A是一楼板构件的支座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各齿状支承突起座放在墙壁板件上,在构件平板下方和上方带有空隙以便于转动某一角度。
图27B表明图27A中所示板件支座的一部分。
图27C表明一墙壁与一梁件凸缘7之间的空隙。
图示的各实施例只包括一些楼层构件,其包括一些带有加强梁件的薄板。不过,将会理解,本发明可以用于予制楼层构件或就地浇筑并具有其他任何形状的楼层构件,比方整板、所谓的空心板:一种具有一基本上矩形横截面的构件,由于沿纵向延伸的各管状槽道而是空心的;一种包括带有各整根加强梁件的各板件的构件,比如所谓的TT箱式构件;或者予制、浇筑的板状加强式底板,即所谓的在顶部带有就地浇筑的混凝土的Filigranelement,其中予制板件包括符合本发明的各齿状支承突起。就地浇筑的整体楼层构件板件,浇筑在模具或模板上,也可以接合于按照本发明配有凹槽的支承墙壁上。
所说明和图示的各实施例唯独包括那些包含最好是铅直的、带有所附隔热层的墙壁和基础梁件。不过,将会理解,本发明也可以同等应用于就地浇筑的墙件或包括其他材料组成的予制构件,后者比如在不同层次上具有不同密度和/或孔隙度以及支承能力。以及比如具有两个混凝土板件的壳式墙壁。以及所谓的三明治式构件,比如混凝土-隔热层-混凝土和轻质填料混凝土-隔热层-轻质填料混凝土等构件。以及砌筑墙壁或基础梁件。还有如图25中所示的木制墙壁。
还将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说明和图示的各示范实施例,以及它可以包括所有处在以下各项权利要求的范围以内的实施例和解决办法。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把一楼层构件(4、5)和一沿铅直方向延伸的承载墙壁(1、2;33)接合在一起的装置,其中墙壁包括一系列沿水平方向分隔开的凹槽(20);其中所述系列界定一位于所述系列上方的墙壁上部(1)和一位于所述系列下方的墙壁底部(2);其中所述各墙壁部分在各凹槽之间形成铅直方向的、载荷传输性接触;其中楼层构件包括一具有各齿状突起(15)的楼层构件板件(4、5),所述各齿状突起在靠近所述墙壁(1、2;33)的板件边缘上在楼层构件板件的平面中向外伸出,以及一位于每一对相互靠近的齿状突起(15)之间的凹槽(16);而且其中各齿状突起(15)配装在各墙壁凹槽(20)之中并由所述各墙壁凹槽的底边部分予以支承,其特征在于,各墙壁凹槽(20)的高度超出所述楼层构件板件上各齿状突起(15)的铅直高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墙壁下部(2)和墙壁上部(1)是相互分离的并在各墙壁凹槽(20)的铅直延伸范围之内的某一高度处接合在一起。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墙壁凹槽(14;20)是凹进的,一如从楼层构件板件(4、5)沿水平方向所见;以及配装在所述凹槽之中的楼层构件板件上的各齿状突起(15)具有一种大体上互补于凹进的各凹槽的形状,以致获得一种受形状约束的连接,将会防止楼层构件板件因受拉拽而从墙壁(1;2)松脱。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各齿状支承突起之间的楼层构件板件上的各凹槽的底边表面在其纵向中心区域具有另一凹槽,该凹槽在楼层构件板件(4、5)与墙壁(1;2)之间形成一铅直的贯穿间隙(24),其中所述底边表面的其余各端部形成各支承台肩(23),用于支承楼层构件板件顶住所述墙壁。
5.按照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凹进的凹槽的铅直方向上的拓宽,一第二凹槽部分(28)制成在互补于齿状突起(15)的凹进墙壁凹槽(27)的上方;以及第二凹槽部分具有一自由的横截面积,至少与楼层构件板件齿状突起(15)的最大横截面外廓同等大小,以便能使所述楼层构件板件的齿状突起沿轴向嵌入所述第二凹槽部分(28),而后向下落入所述凹进的凹槽(27)。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弹性支承构件(29),用以构成相应各凹槽(14;20)的底部承载边缘部分,以便能使楼层构件板件各齿状突起(15)在凹槽中沿铅直方向倾斜,其中凹槽(14;20)的高度稍微大于突起(15)的高度,以便避免干涉所述齿状突起的上侧(12,13)。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楼层构件的各齿状突起(15)和各墙壁凹槽(14)在其间提供了一个侧向空隙;以及一弹性嵌入件(25)安放在一齿状突起(15)任一侧上所形成的间隙之中。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水平梁件(32)大致在各凹槽(14)的水平上浇筑在墙壁的外侧上,其中梁件的上侧位于各凹槽(14)的高度的附近,以及其中梁件跨接由沿侧向接合起来的各墙件建成的、一墙段(2)之中的各铅直接头间隙。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件适于把沿水平方向分开的各墙件固定在一起,并且最好是锚固于沿水平方向分开的各墙件。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楼层构件板件(4、5)由沿侧向接合起来的各楼板构件组成;墙壁由沿侧向接合起来的各墙件(1、2、33)组成;每一楼板构件的支承端部包括许多,至少三个,齿状突起(15),以及一在每一对相互靠近的齿状突起之间的凹槽(16);接合起来的各墙件具有大体上互补于楼板构件各齿状突起(15)的各凹槽(20);各墙件在它们相应的各凹槽之间包括配装在各楼板构件的各凹槽(16)之中的各部分(13、40);以及,沿着在一楼板构件支承端部处由所述楼板构件覆盖的墙壁延伸段的、一墙件上的所述部分的数目小于每一楼板构件上齿状突起的数目。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楼层构件板件(4、5)由沿侧向接合起来的各楼板构件组成;墙壁由沿侧向接合起来的各墙件(1、2、33)组成;每一楼板构件的支承端部包括多个,至少三个,齿状突起(15),以及在每一对相互靠近的齿状突起之间的凹槽(16);相互接合起来的各墙件包括大体上互补于楼板构件各齿状突起(15)的各凹槽(20);各墙件在它们相应的各凹槽之间包括配装在各楼板构件的各凹槽(16)之中的各部分(13、40);以及,沿着由一楼板构件支承端部覆盖的墙壁延伸段的、一墙件上的所述部分(13、40)的数目至少等于沿着在一楼板构件支承端部处由所述楼板构件覆盖的墙壁延伸段的、每一楼板构件上的齿状突起(15)的数目,所述部分(13、4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得对置于一楼层构件的侧向接头。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墙壁由一混凝土板件或一框架结构(3)组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墙壁凹槽(14)制成在一墙壁下部(2)的上边表面上;各凹槽之间的、墙壁下部各上边区域在一内部区域各自具有一抬高的部分(26);以及,支承在墙壁下部的上边表面(12、13)上的一墙壁上部(1)具有对应于并配装所述各抬高部分(26)的各凹槽。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墙壁由相互接合在一起的沿铅直方向分开的各墙件组成;各墙件的大体上水平的各接合表面具有相互面对的各凹槽(39),它们充填以接合制剂;以及,当硬化时,所述接合制剂构成一伸进所述两凹槽的块体,以致可防止出现在所述接头上的、各墙壁部分之间的水平相对运动。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下部墙壁的上边表面(12、13)所支承的墙壁上部(1)在底边表面(11)上具有纵向沟状凹槽,用于容纳接合制剂,以致构成一弹性锁定装置。
16.按照前述各项权利要求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它包括一由具有各加强梁件(6)的各楼板构件(4、5)组成的楼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楼板构件的各梁件被给予一间距,大约b/8+3b/8+3b/8+b/8=b。
CNB988055872A 1997-04-20 1998-04-20 墙壁支承处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8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701500A SE9701500D0 (sv) 1997-04-20 1997-04-20 Anordning vid väggupplag
SE97015002 1997-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8331A true CN1258331A (zh) 2000-06-28
CN1138899C CN1138899C (zh) 2004-02-18

Family

ID=2040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0558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899C (zh) 1997-04-20 1998-04-20 墙壁支承处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2) EP1012415B1 (zh)
CN (1) CN1138899C (zh)
AU (2) AU7095398A (zh)
CA (1) CA2287313A1 (zh)
DE (1) DE69828622T2 (zh)
DK (1) DK1012415T3 (zh)
PL (1) PL198167B1 (zh)
SE (1) SE9701500D0 (zh)
WO (2) WO199804812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079A (zh) * 2014-06-20 2015-12-30 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楼板与墙板焊接技术
CN106245806A (zh) * 2016-08-22 2016-12-21 沈阳建筑大学 装配式混凝土整体无热桥板墙的钩挂螺栓连接方法
CN110206158A (zh) * 2019-04-22 2019-09-06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双t板的水平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46746A (zh) * 2021-10-13 2021-12-28 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高效施工的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0764B2 (ja) * 2007-10-03 2014-11-26 キャフォール フィンチ,スティーブン 鉄道のアーチ型構造のライニングおよび中二階
EP2767373A1 (de) * 2013-02-15 2014-08-20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igen, bewehrten Betonelements
CN110821022A (zh) * 2019-11-28 2020-02-21 怀化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钢结构中的全预制高强度pc楼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82280B (de) * 1961-06-13 1968-11-07 Hermann Schaeler Bauunternehme Gebaeudekonstruktion in Stahlbetonquerwand-Bauart
FR1394123A (fr) * 1964-02-13 1965-04-02 Veran Costamagna & Cie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panneaux de cloisons légères en briques et plâtre
DE2120144C3 (de) * 1971-04-24 1973-12-13 Nordis Handels- Und Finanz- Ag, Vaduz Gebäude aus tunnelförmigen Raum elementen und tafelförmigen Deckenelemen ten
DE2239736A1 (de) * 1971-09-30 1973-04-05 Bauakademie Ddr Verfahren zur errichtung von gebaeuden aus vorgefertigten elementen
GB1448714A (en) * 1973-10-12 1976-09-08 Bekaert Sa Nv Construction panels
US5095674A (en) * 1988-02-22 1992-03-17 Huettemann Erik W Concrete building panel with intermeshed interior insulating slab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US5081805A (en) * 1989-08-23 1992-01-21 Jazzar M Omar A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uni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5588272A (en) * 1994-11-28 1996-12-31 Haponski; Edward L. Reinforced monolithic concrete wall structure for spanning spaced-apart footings and the lik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079A (zh) * 2014-06-20 2015-12-30 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楼板与墙板焊接技术
CN106245806A (zh) * 2016-08-22 2016-12-21 沈阳建筑大学 装配式混凝土整体无热桥板墙的钩挂螺栓连接方法
CN110206158A (zh) * 2019-04-22 2019-09-06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双t板的水平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46746A (zh) * 2021-10-13 2021-12-28 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高效施工的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9701500D0 (sv) 1997-04-20
PL336725A1 (en) 2000-07-03
DE69828622D1 (de) 2005-02-17
DE69828622T2 (de) 2005-09-29
CA2287313A1 (en) 1998-10-29
EP1012415A1 (en) 2000-06-28
AU7095298A (en) 1998-11-13
WO1998047679A1 (en) 1998-10-29
PL198167B1 (pl) 2008-06-30
CN1138899C (zh) 2004-02-18
DK1012415T3 (da) 2005-06-06
AU7095398A (en) 1998-11-13
EP1012415B1 (en) 2005-01-12
WO1998048123A1 (en) 1998-10-29
EP0941155A1 (en) 1999-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439C (zh) 无框架建筑***及建筑物
CN1212462C (zh) 地板和锁定***
CN1090267C (zh) 用于形成干砌墙的砌块
CN100340725C (zh) 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墙壁模壳的插板
CN103249892B (zh) 用于桥梁的上部结构
CN1138899C (zh) 墙壁支承处的装置
TWI681102B (zh) 壁材的安裝件及壁構造
CN101037894A (zh) 平顶建筑物的屋顶改造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US20110265411A1 (en) New plastic floor
CN1884761A (zh) 多功能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CN101040090A (zh) 一种复合建筑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73C (zh) 板桩
KR100980140B1 (ko) 지지부재를 이용한 건물 바닥용 완충층 연결구조
KR20190002389U (ko) 건식 난방용 조립식 패널
CN100350108C (zh) 用于完成施工和装饰的具有横向和竖向连接主槽的砖的***
KR200487420Y1 (ko) 멀티데크의 접합부재
JP5746588B2 (ja) 水平スリット材、それを使用した水平打継部の施工方法及び水平打継部の構造
CN1256484C (zh) 基础地基构成方法和建筑物基础结构
CN1572991A (zh)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法
CN200978480Y (zh) 多功能异形砌块
CN220908799U (zh) 一种装配式内隔墙墙体结构
CN1162296A (zh) 专门用于地、墙、顶或家具覆面的平板或者建筑构件,用于生产这些平板或建筑构件、其固定件的方法
KR101072497B1 (ko) 모듈러 건축물용 패널 시스템
KR101413134B1 (ko) 십자형연결재를 이용한 모듈러 유닛구조체와 기초의 접합부 구조
JP6133568B2 (ja) 下地ボックス固定材、該下地ボックス固定材を使用した棟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