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297A - 电气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气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297A
CN1192297A CN96195960A CN96195960A CN1192297A CN 1192297 A CN1192297 A CN 1192297A CN 96195960 A CN96195960 A CN 96195960A CN 96195960 A CN96195960 A CN 96195960A CN 1192297 A CN1192297 A CN 1192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ic terminal
contact portion
spring elemen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5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霍尔
J·J·麦唐纳德
K·鲁普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r Corp EEDS and Interiors
Original Assignee
Lear Corp EEDS and Interior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r Corp EEDS and Interiors filed Critical Lear Corp EEDS and Interiors
Publication of CN119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在汽车工业中专用的一种电气端子,它包括与一个连接部分电气连接的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一个入口端,一个出口端,以及设在二者之间的一个内舱。主体部分进一步具有一个设在内舱内部的触点弹簧元件,用于对一个插头叶片施加压力,使其与主体部分形成电气接触,从而使其与导线连接部分形成电气连接。

Description

电气端子
本申请涉及到电气端子,特别是涉及到汽车工业中使用的电气端子,它具有比较低的***力和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这种***力的拔出力。
在汽车工业的各种场合都要用到电连接器。具体地说,在自动车的电气***中通常需要利用电连接器在一对分离的导线之间实现电连接。已知的用途还有设在分离的导线与一个插头式导电叶片之间或是设在一对插头式导电叶片之间的电连接器。插头式元件上惯用的连接器具有可以接收插头元件的筒形或是盒式的形状。在以下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此类惯用的电连接器:1989年1月17日授予Roy等人的US4798545号,名称为“ElectricalTerminal Receptacle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Housing Adapted for theSame”;1985年7月30日授予Cairns等人的US4531808号,名称为“BladeCoupling Terminal”;1984年7月17日授予Inoue的US4460239号,名称为“Connector Terminal”;以及1994年5月29日授予Inoue的US4451109号,名称为“Connector Terminal”。在本文中参考了上述各项专利。
在汽车工业中已经采用的另一类电连接器是由折叠成盒状形式的四个侧壁构成的,一个导电的尾部元件从盒中向外延伸,导电的尾部能够弯曲到一个分离的导线上。在这种结构中,在盒的内部有一对可弯曲的线束分别从基本上平行的壁上突出。每个线束大体上是扁平的,有一个中心切口基本上沿着线束的整个纵向长度延伸。
惯用的电气连接器受到许多限制。惯用结构的叶片形式会在插头叶片内部产生大的***力。在***插头叶片时,就会使各个线束的压力超过线束材料的弹力塑性范围,从而使各个线束形成永久的压缩状态。因此,在完成***时,保持叶片与插头连接器接触的压力是很小的,并且在插头叶片与插头电连接器之间有可能出现脱离的问题。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工业的改进的电气端子,它的插头叶片元件具有比较低的***力,并且使插头元件的拔出力等于或是大于这种***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叶片元件配合使用的电气端子,该电气端子包括一个接线部分和一个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与接线部分电气连接的内腔。主体部分包括:一个入口端;与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以及基本上处在上述内腔内部的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在***和拔出叶片元件时可以拆掉触点弹簧元件。触点弹簧元件包括一个内表面;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一个主枢轴点;一个副枢轴点;与出口端相邻的一个曲面部分;以及从曲面部分朝着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可以绕着主枢轴点转动,接触部分上包括一个外接触面。当叶片元件被局部***主体部分时,叶片元件可以接触到外接触面,从而使接触部分绕着主枢轴点转动。叶片元件的进一步***会使触点弹簧元件绕着副枢轴点转动,直到叶片元件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的***力时为止。
以下将要参照附图来说明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的电气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而进行了局部的分解。
图2表示沿着图1中2-2线提取的本发明的电气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触点弹簧元件的一个放大图。
图4A,B和C表示了图1的电气端子的主体部分在各个制作阶段中的局部图。
图5A,B,C,D和E表示了图1的电气端子的主体部分在各种操作模式下的局部图。
图6是用于制作图1的电气端子的一块金属板材的平面图。
图7表示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图1的侧剖面图。
这些附图是用来解释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总体范围的。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预压″是指这样一种电气端子,它包括了一个在受力状态下安装的触点弹簧元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整形″指的是这样一种弹簧触点元件,在制作过程中已经使用整形叶片对弹簧元件进行了特意的过载整形,以便克服最初***时出现的有可能超过要求的冲击。
在图1中表示了本发明的电气端子1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而进行了局部的分解,并且采用了预压和整形的状态来表示这种电气端子10。电气端子10可以操作连接到一个插头叶片元件74(图5A-5F),并且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分12和一个主体部分14。导线连接部分12包括一个基座16和在基座中延伸的至少一个导线接头。在本实施例中,导线连接部分12包括一套邻接的导线接头18a,b和一套末端的导线接头19a,b。在基座16上延伸的导线接头18a,b和19a,b最初处在图1所示的开放状态,通过操作可以使导线20与基座16保持电气接触。
导线20上包括牢固地围住至少一部分导电芯线24的一个外绝缘套22。首先使导线20接触到基座16,然后将导线接头18a,b围绕着导电芯线24卷曲到闭合位置,并且将导线接头19a,b围绕着绝缘套22卷曲到闭合位置。这样就能用导线接头18a,b和19a,b使导电芯线24与基座16保持电气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导线接头18a,b和19a,b大体上是U形的;然而,只要是能够维持基座16与导电芯线24之间的电气接触,导线接头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的导线进行适应性的修改。
图1中的主体部分14最好采用盒式的形状,它包括一个入口端26,与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28,以及设置在入口端26和出口端28之间的一个内舱30。第一壁32,第二壁34,第三壁36和第四壁38进一步限定了这一内舱30。
第一壁32和第二壁34是相对的壁,它们基本上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彼此分开一个预定的距离。第一壁32延伸形成一个入口挡板40,入口挡板40上邻接第一壁32的一角上最好包括一个切入的凹槽4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壁34邻接着导线连接部分12的基座16,与其形成整体,并且包括升高的接触面44和底面46。如图6中所示,升高的接触面44是一个单独的脊形元件,其位置高于第二壁上其余的底面46。接触面44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基本平行的脊形元件构成。
参见图1,第三和第四壁36和38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壁32和34邻接。第三壁36和第四壁38是相对的壁,它们基本上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彼此分开一个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壁36邻接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壁32和第二壁34,并且包括一个设在其内的开口48。第三壁36上进一步包括一个伸入内舱30的凸缘50。如下文所述,在通过一个***的整形叶片(未示出)对触点弹簧元件52进行整形时,凸缘50的下面可以为触点弹簧元件52提供过载保护。如图2中所示,凸缘50处在升高的接触面44上方的预定高度HL上。HL是由触点弹簧元件52在形成过载之前可以移动的距离来确定的。HL是由以下的公式确定的:所需叶片的最大厚度+所需的触点弹簧材料的最大厚度+叶片元件与触点弹簧之间所需的公差+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确定的任何允许的制造公差。第四壁38邻接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壁32和第二壁34。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构成一个整体。或者是通过焊接等公知的方式将这些壁连接到一起。
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14进一步包括设在内舱30内部的触点弹簧元件52。触点弹簧元件52包括预压的接头53和互锁的接头54。如下文中所述,预压的接头53在预压和整形的状态下通过开口48延伸。互锁的接头54通过凹槽43延伸,构成一个与端子一体化的配合锁定装置。如图1所示,当接头54被***凹槽43时,就能将电气端子10限制在闭合的盒式结构中。
图2和3表示沿着图1中2-2线提取的一个局部截面的侧剖视图以及图2的触点弹簧元件52的一个放大图。如图2中所示,触点弹簧元件52包括一个固定端56和一个悬空端57。固定端56和悬空端57都靠近主体部分14的入口端26。该触点弹簧元件进一步包括第一部分58,第二部分60,弯曲部分62,接触部分64,以及一个斜面承载部分66。第一部分58,第二部分60,弯曲部分62,接触部分64,以及斜面承载部分66分别具有相应的长度L58,长度L60,半径R62,长度L64以及长度L66。触点弹簧元件52进一步包括位于其中心并且贯穿触点弹簧元件52全长的一条中间轴线″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58从固定端56朝着主体部分14的出口端28延伸。第一部分58与第一壁32基本上平行并且邻接。第二部分60从第一部分58朝着主体部分14的出口端28延伸,并且相对于第一部分58形成第一角度α。第一角度α是在沿着第一部分58的中心设置的中间轴线″M58″和沿着第二部分60的中心设置的中间轴线″M60″之间测得的角度。
参见图2和3,弯曲部分62处在第二部分60和接触部分6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弯曲部分62的曲率φ大约是180°,但是,如下文中所述,只要是能够按照本发明来操作触点弹簧元件52,也可以采取任意的曲率。接触部分64从弯曲部分62朝着入口端26延伸,并且包括从接触部分延伸通过开口48(图1)的预压接头53。斜面承载部分66从接触部分64朝着入口端26延伸。如图2所示,斜面承载部分66与第二壁34形成一个第二角度θ。第二角度θ是在沿着接触部分64的中心设置的中间轴线″M64″和沿着斜面承载部分66的中心设置的中间轴线″M66″之间测得的角度。
参见图2,触点弹簧元件52最好是单一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它的外表面61和内表面63是分别由各部分58,60,62,64和66的内、外表面确定的。接触部分64的外表面确定了外接触表面72,它在***叶片元件(图5A)之前与升高的接触面44基本上是平行的。外接触表面72和升高的接触面44限定了一个叶片的通路73。在本实施例中用字母h表示的叶片通路73的高度是可变的,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容纳各种宽度的叶片元件74。本实施例中所设计的叶片通路可以接纳0.58-0.86mm的叶片元件,但是这仅仅是为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叶片元件的宽度变化来设计″h″。
参见图3,触点弹簧元件52是这样设计的,它在***插头叶片74(图5A-5F)时可以使其发生″跳动式″移动。如果第二部分L60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接触部分L64的长度,这种″跳动式″移动是最佳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触点弹簧元件52上的主、副枢轴点P1和P2各自的位置而进一步增强。枢轴点P2被设置在第一部分58和第二部分60的界面上,枢轴点P1被设置在弯曲部分62和接触部分64的界面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与插头叶片元件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的触点弹簧元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需要的***和拔出力来确定枢轴点P1和P2的位移。
以下参见图4A,B和C,在图中表示了图2的电气端子的主体部分14在制作的各个阶段中的局部平面侧视图。图4A表示触点弹簧元件52最初在形成盒式主体部分14之前所处的自由成形状态。如图4A中所示,在制作过程中,触点弹簧元件52被折叠成这种自由成形状态,然后马上将其形成盒式结构。在自由成形状态下,触点弹簧元件52包括在第一部分58的中间轴线M58与第二部分60的中间轴线M60之间测得的第一角度α′,并且还包括预压的接头53(未示出)。
图4B表示处在预压状态下的触点弹簧元件52。在形成主体部分14的过程中,通过将预压接头53移入开口48对自由成形的触点弹簧元件进行预压;从而使预压接头53对第三壁36施加一个正交的力。当预压接头被移入开口48时,接触部分64及其相应的斜面承载部分66绕着主枢轴点P1转动。在这种预压状态下,触点弹簧元件52最好不要绕着枢轴点P2转动,这样,第一角度α′就不会从自由成形状态发生变化。
图4C表示处在预压和整形状态下的触点弹簧元件52。对预压的触点弹簧元件进行整形可以使第二部分60绕着副枢轴点P2转动从而使第一角度α′变成一个较小的第一角度α,直到接触部分64与升高的接触面44基本上平行时为止,如图4C所示。可以通过***一个整形叶片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整形,其厚度足以获得所需的第一角度及相应的叶片通路高度″h″。预定的最大叶片通路高度以及相应的整形叶片厚度是通过试验来确定的。
通过对触点弹簧元件52进行整形,就能够设定所需的***力。在本实施例中,这一所需的***力大约是4牛顿。如果在最初***叶片元件74之前没有对触点弹簧元件52进行整形,在最初***叶片元件74时,最初的***力就会引起远远超过要求的***力。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没有整形,最初***叶片元件74时的***力可以达到10牛顿左右。对触点弹簧元件52进行整形可以消除最初的冲击,但是,在最初***叶片元件74时进行的整形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触点弹簧元件52。凸缘50在整形期间或是在没有整形的情况下最初***时可以防止触点弹簧元件52出现过载现象。如下文所述,凸缘50可以防止触点弹簧元件52的移动超过预定的距离,以免弹簧元件52进入过载状态。如果插头叶片的宽度足以使HL上方的触点弹簧元件被***端子中,接触部分64的内表面就会接触到凸缘50,而凸缘就会阻止弹簧向上移动,并且阻止插头叶片元件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整形之前的第一角度α′应该大于预压和整形之后的角度α,因为已经在整形过程中特意在P2点上对触点弹簧元件施加了过载,因此,该角度减小了。在本实施例中,对于1.5mm的电气端子来说,第二角度θ最好处在30°到45°之间,这一尺寸的角度可以引导插头叶片元件向下进入叶片通路73。
以下将要说明端子10的操作方式。参见图5A,B,C,D和E,在图中表示了图2中电气端子10的主体部分14在各种操作模式下的局部图。图5A表示在预压和整形之后以及将一个大约0.81mm的插头叶片元件74***叶片通路73之前的本发明的触点弹簧元件52。在本实施例中,在***插头叶片元件74之前,第一角度α大约是19.7°。如果将插头叶片元件74***端子10,楔形的叶片元件尖75就会接触到斜面承载部分66。定位在第二角度θ(图3)的斜面承载部分66引导插头叶片元件74按箭头″A″指示的方向向下进入叶片通路73。
图5B表示已经进入通路73的插头叶片元件74只有接触部分长度的一小半时的本发明的触点弹簧元件52,***的长度是根据叶片元件74上最厚的点74b来测量的。进入通路73的叶片元件74与外接触面72和升高的接触面44啮合。如图5B所示,由于插头叶片的厚度大于通路的高度″h″,它会使斜面承载部分66和接触部分64的第一端64a按照箭头″B″的方向围绕着枢轴点P1向上转动。当插头叶片元件进一步***通路73并且接近接触部分60的一半时,这一接触部分就会在箭头″B″的方向上围绕着枢轴点P1继续向上转动,而触点弹簧元件52则会对插头叶片的移动持续施加很小的阻力。在这一位置上,斜面承载部分66和接触部分64已经绕着枢轴点P1转动了一定角度,因此,接触部分64与升高的接触面44不再保持基本平行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B中所示,在***的叶片元件74至少达到通路73的大约一半之前,触点弹簧元件52基本上不会绕着副枢轴点P2发生移动。因此,在这一***点上还不能获得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74***力的拔出力。
图5C表示进入通路73的插头叶片元件74已经达到接触部分64的一半长度时的本发明的触点弹簧元件52。如图5C中所示,当***通路73的插头叶片元件74接近接触部分64的一半时,接触部分64的第二端62b就会绕着副枢轴点P2朝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弯曲部分62和第二部分60也绕着副枢轴点P2转动,使角度α减小到角度α″。如上文所述,绕着主、副枢轴点P1,P2的这种转动是一种″跳动式″的运动。当接触部分64再次达到与升高的接触面44基本平行时,这种″跳动式″的运动就基本上完成了。当叶片元件74至少达到了大约一半的***点,并且接触部分64与升高的接触面44基本平行时,接触部分就会对插头叶片元件74施加一个接触压力,使得叶片元件74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大于所需的叶片元件***力。这是一种理想的特性,这是因为,即使叶片元件74没有被完全***端子中,仍可以保证叶片元件74与端子10保持电气接触。
图5D表示插头叶片元件74被完全***主体部分14之后的本发明的触点弹簧元件52。在叶片元件74完全***时,触点弹簧元件52的位置基本上与叶片元件74***一半时所处的位置相同。因此,象***一半时的情况一样,叶片元件74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的***力。在本实施例中,叶片元件74的所需的***力大约是在2-5牛顿之间,而最佳的***力是4牛顿。所需的拔出力应该等于或是大于这一***力,在本实施例中以4牛顿为最佳。触点弹簧元件的几何形状,外壳内设置的端子数量,材料的选择,叶片元件的电镀工艺以及其他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和拔出的力,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图5E表示插头叶片元件74正在被拔出,叶片元件74的一大半已经脱离了主体部分14,并且叶片已经回到了图5B的位置时的本发明的触点弹簧元件52,在这一位置上,拔出力不会大于或是等于***的力。触点弹簧元件52在拔出过程中的操作与上述的***过程是相反的。在叶片元件74的移动超过接触部分64的大约一半长度之前,接触部分64一直保持与升高的接触面44基本上平行,这样就能在插头叶片元件74上施加接触压力,并且维持一定程度的摩擦力,以便保持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力。在超过一半长度的标记时,触点弹簧元件52首先会绕着副枢轴点P2按照上述的跳动式运动方式发生转动,然后绕着主枢轴点P1转动,直至回到图5A的初始位置。
在图6中表示了用于制作图1的端子10的一块金属板材100的平面图。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电气端子10具有整体的金属结构,采用金属材料进行冲压成形,然后使用顺序冲模和金属剪裁工艺将其向内折叠而成。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用大约30种不同的工具制成图1的电气端子10。由于具有这种整体的结构,主体部分可以电连接到导线连接部分的基座16,与其形成单一的结构。
由于在最佳实施例中采用了整体的结构,使用的金属必须是高塑性和高强度的材料,因为必须用这种材料同时制成触点弹簧元件和主体部分。满足这种要求的推荐材料有Brush Wellman制造的铍-铜17410,1/2HTtemper。具有所需特性的最佳材料是市场上的一种铜合金,它就是OlinBrass制造的产品C7025 TM02,因为它与铍-铜一类的其他合适材料相比是比较便宜的。本发明的端子上还覆盖着一层防止腐蚀的导电镀层,例如采用常用的镀锡。
在图7中表示了设置在外壳100内部的电气端子10。端子10应该与外壳100相互配合,外壳可以在多个电路之间起到绝缘子的作用。
本发明的电气端子具有许多优点。其主要优点在于这种端子需要的***力很小,并且具有很大的接触压力和至少等于这种***力的拔出力。在电气端子中需要通过大的接触压力来实现叶片元件与端子之间的良好的电气接触。本发明所设计的上述触点弹簧元件施加在插头叶片元件上的接触压力足以保证叶片元件与端子的第二壁形成良好的电连接。这种电连接不会使插头叶片,电气端子(的第二壁)以及导线之间流动的电流出现中断现象。足够高的接触压力还可以减少出现潮湿和氧化膜的机会,在低接触压力的条件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会造成电路中断。另外,随着接触压力的下降,端子的灵敏度会使振动增大,有可能使端子脱离叶片元件,这样就可能造成电路的中断,至少会产生电路噪声。典型的***力应该是与接触压力成正比的,因此,当接触压力增大时,***力也会增大。
对于制成的产品来说,总是希望***力越小越好,因此需要在***力和增大接触压力的两种要求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高接触压力是导板几何形状,导板的预压和整形以及材料选择的结果。在本发明的设计中,叶片元件的***力很低,而接触压力却很高,从而使两方面都得以优化。这种两方面的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触点弹簧元件的特殊几何形状来实现的,如上文所述,它具有特定的配合方式和枢轴点的位置,并且其弯曲部分62的位置靠近出口端28。这种结构可以使斜面承载部分66也就是触点弹簧元件对最初***的插头叶片产生很小的阻力。本发明可以用1.5mm的端子提供8N到10N之间的接触压力,而***力处在2N到5N之间,最佳的***力是4N。
在本发明中,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力。这是因为***时的摩擦系数比拔出时要小。如图5B中所示,在最初***时,叶片元件上接触到弹簧元件的表面面积比图5C和5D中所示的拔出到叶片元件完全和一半***时接触到弹簧元件的表面面积要小。接触面积的差别是因为插头叶片在没有***到至少一半时不会完全接触到外接触面72,然而,如上文所述,在拔出时,插头叶片在到达一半的拔出点之前是与外接触面完全接触的。由于表面面积是与摩擦系数成正比的,开始拔出时的表面面积大于开始***时的表面面积,这样就会在拔出时产生较大的摩擦系数,拔出的力也就增大了。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耐用,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插头叶片可以多次***,而不会造成触点弹簧元件的疲劳,并且允许在端子中使用各种不同厚度的叶片。耐用的性能主要是由于包括了可配合的锁定装置,可以将端子限制在其盒式的结构中,并且用四壁结构来保护触点弹簧元件,使其与外界隔离。对于可重复性的问题来说,在拔出插头叶片元件时,接触元件就会恢复到图5A所示初始状态。在重新***叶片元件时,即使经过许多次操作,***力,接触压力以及拔出力仍然是不变的。通过试验可以证明,触点弹簧在经过大约100次操作后并没有或是只有很小的疲劳现象。由于这种电气端子的几何形状和端子所采用的材料,触点弹簧元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基本上不受影响。这两方面都可以保证端子处在其弹性限度之内,从而使触点弹簧元件得以返回其初始位置。凸缘50和承载斜面66这两个有益的非必要特征也可以提高其结构性能。凸缘50的高度可以防止触点弹簧元件出现过压现象。如果插头叶片的宽度足以迫使HL上方的触点弹簧元件***端子中,接触部分64的内表面就会接触到凸缘50,凸缘会制止弹簧向上移动,以便***插头叶片元件。这样做可以防止触点弹簧元件出现过压,否则,过压会使触点弹簧元件破裂或是被压碎,端子就作废了。另外,如上所述,斜面承载部分可以向下引导叶片元件,防止其损坏触点弹簧元件的内表面,这样就能防止叶片刺入触点弹簧元件的内部。插头叶片对内表面的任何损伤都会破坏触点弹簧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可以使用各种长度的插头叶片,并且在叶片没有完全***时仍可以使用。这些优点都是靠″跳动式″移动来实现的,如上文所述,这种移动方式可以在插头叶片到达接触部分内部的中间点时提供足够的接触压力。
本发明的电气端子还具有良好的电气操作性能,这是由于升高的接触面以及为端子选择的材料有助于直接形成第二壁通向导线接触部分的电流通路,并且不会中断。通过升高的接触面还可以增强不间断的电流通路,并且保证所有产品的一致性。堆积在第三和第四壁与第二壁之间的接缝中的材料可以防止插头叶片接触到第二壁。这样就能利用升高的接触面来确保各个电气端子中的插头叶片与第二壁之间的电气连接。
显而易见,对本文所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例如,电气端子可以用多个部分构成,例如一个包括主体部分和导线连接部分的部件和一个可以单独连接的触点弹簧元件。另外,本发明的触点弹簧元件可以用来夹持熔断器,金属丝(fret),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或是其他承载电流的元件。本发明的主体部分结构在没有斜面承载部分,升高的接触面,入口挡板,或是配合锁定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使用的材料也是可以改变的,而***和拔出力可以根据选择的材料而改变。因此,上述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仅仅是为了说明其最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仍可以作出其他变更。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与叶片元件配合使用的电气端子,上述电气端子包括:
一个导线连接部分;和
一个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与上述导线连接部分电气连接的内腔,上述主体部分包括:
一个入口端;
与上述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以及
基本上处在内腔内部的一个可移动的弹簧元件,上述触点弹簧元件的一端可以连接到上述主体部分,上述弹簧元件包括:
一个主枢轴点;
一个副枢轴点;
与上述出口端相邻的一个弯曲部分;以及
从上述弯曲部分朝着上述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在***上述叶片元件时可以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接触部分进一步包括:
从上述接触部分朝着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斜面承载部分,上述斜面承载部分相对于接触部分按照一定的角度延伸。
3.按照权利要求2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角度大约是30°。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接触部分进一步包括:
从上述接触部分通过上述主体部分的一个开口延伸的一个预压接头。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电气端子是由整体的金属结构构成的。
6.按照权利要求5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金属是铜的合金。
7.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主体部分进一步包括:
第一壁;
与上述第一壁相对并且基本上平行的第二壁;
与上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基本上垂直的第三壁;以及
与上述第三壁相对并且基本上平行的第四壁。
8.按照权利要求7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壁进一步包括一个升高的接触面。
9.一个叶片元件与一个电气端子的电气连接方法,该电气端子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分和限定了一个内舱的主体部分,在内舱中设有触点弹簧元件,该方法包括:
a.将叶片元件部分***内舱,直到叶片元件与触点弹簧元件的接触部分啮合,从而使弹簧元件绕着一个主枢轴点转动;以及
b.将叶片元件***内舱,当上述叶片元件插到一个中间位置时,此接触部分基本上平行于内舱的一个壁。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使触点弹簧元件的斜面承载部分与叶片元件啮合的步骤,该斜面承载部分引导叶片元件,使其接触到弹簧元件的接触部分。
11.一种电气端子,在其中可以***一个叶片元件,该端子包括:
具有一个内舱的主体部分,上述主体部分包括:
设置在其一端的入口端;
设置在入口端对面的出口端;以及
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它具有一个邻接上述出口端的主枢轴点,一个副枢轴点,以及一个邻接上述出口端的弯曲部分,其中,将叶片元件***内舱,就能使上述弹簧元件绕着上述主枢轴点和上述副枢轴点转动。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与上述主体部分电气连接的一个导线连接部分。
13.按照权利要求1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触点弹簧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个静止端和一个邻接上述出口端的自由端。
14.按照权利要求12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触点弹簧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接触部分,当上述叶片元件被***内舱时,上述叶片元件与上述接触部分啮合。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触点弹簧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个邻接上述接触部分的斜面承载部分,当上述叶片元件与上述斜面承载部分啮合时,就可以引导上述叶片元件,使其接触到上述接触部分。
16.按照权利要求1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主体部分包括构成盒式的形状并且限定了一个内舱的多个壁。
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在至少一个壁上包括设置在内舱内部的一个升高的接触面。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升高的接触面和上述外接触面限定了一个叶片通路,用于接收***内舱的叶片元件。
19.一种电气端子,在其中可以***一个叶片元件,该端子包括:
具有一个内舱的主体部分,上述内舱包括第一壁和一个分开的第二壁,上述主体部分包括:
设置在其一端的入口端;
设置在入口端对面的出口端;以及
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它具有一个离开上述入口端的主枢轴点,一个副枢轴点,以及一个邻接上述出口端的弯曲部分,其中,将叶片元件***内舱,就能使上述弹簧元件绕着上述主枢轴点和上述副枢轴点转动。

Claims (8)

1.一种与叶片元件配合使用的电气端子,上述电气端子包括:
一个导线连接部分;和
一个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与导线连接部分电气连接的内腔,上述主体部分包括:
一个入口端;
与上述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以及
基本上处在上述内腔内部的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在***和拔出上述叶片元件时可以拆掉上述触点弹簧元件,上述触点弹簧元件包括:
一个内表面;
与上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
一个主枢轴点;
一个副枢轴点;
与上述出口端相邻的一个弯曲部分;以及
从上述弯曲部分朝着上述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可以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上述接触部分包括一个外接触面;其中,
当叶片元件被局部***主体部分时,上述叶片元件可以接触到上述外接触面,从而使上述接触部分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上述叶片元件的进一步***会使上述触点弹簧元件绕着上述副枢轴点转动,直到叶片元件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的***力时为止。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接触部分进一步包括:
从上述接触部分朝着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斜面承载部分,上述斜面承载部分相对于接触部分按照一定的角度延伸。
3.按照权利要求2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角度大约是30°。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接触部分进一步包括:
从上述接触部分通过上述主体部分的一个开口延伸的一个预压接头。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电气端子是由整体的金属结构构成的。
6.按照权利要求5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金属是铜的合金。
7.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主体部分进一步包括:
第一壁;
与上述第一壁相对并且基本上平行的第二壁;
与上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基本上垂直的第三壁;以及
与上述第三壁相对并且基本上平行的第四壁。
8.按照权利要求7的电气端子,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壁进一步包括一个升高的接触面。
CN96195960A 1995-06-09 1996-05-17 电气端子 Pending CN11922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489,272 1995-06-09
US08/489,272 US5980336A (en) 1995-06-09 1995-06-09 Electrical termina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297A true CN1192297A (zh) 1998-09-02

Family

ID=2394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5960A Pending CN1192297A (zh) 1995-06-09 1996-05-17 电气端子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980336A (zh)
EP (1) EP0830712B1 (zh)
JP (1) JPH11510641A (zh)
CN (1) CN1192297A (zh)
DE (1) DE69606706T2 (zh)
ES (1) ES2144743T3 (zh)
WO (1) WO19960421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9421A (zh) * 2010-08-17 2013-05-15 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母电端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9413B1 (fr) * 1997-10-03 1999-11-26 Proner Comatel Sa Contact electrique femelle
JP3494347B2 (ja) * 1998-03-06 2004-02-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のへたり防止構造
JP3646778B2 (ja) * 1999-06-17 2005-05-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DE10014116A1 (de) * 2000-03-22 2001-09-27 Delphi Tech Inc Anschlußelement für elektrische Steckelemente
DE10161514B4 (de) * 2000-12-18 2007-04-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Anschlussbuchse
JP4401580B2 (ja) * 2001-02-15 2010-0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CN1720644B (zh) * 2002-12-03 2010-04-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连接端子
DE10359621A1 (de) * 2002-12-24 2004-08-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Sicherungsverbinder und Anschlußpaßstück für einen Verbinder
JP2005142066A (ja) * 2003-11-07 2005-06-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雌端子金具
CN2701110Y (zh) * 2004-04-05 2005-05-18 黎木德 具铣沟槽体的导线端子压著部结构
DE102004018492B3 (de) * 2004-04-14 2006-02-09 Yazaki Europe Ltd., Hemel Hempstead Steckbuchse zum elektrisch leitenden Verbinden mit einem Steckstift, insbesondere Flachsteckstift
JP4020907B2 (ja) * 2004-11-01 2007-12-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US8104173B2 (en) * 2008-04-08 2012-01-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ries of electric terminals
CN201289923Y (zh) * 2008-09-28 2009-08-12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接触端子和电连接器
WO2010085240A1 (en) * 2009-01-20 2010-07-29 Molex Incorporated Miniature receptacle terminals
JP2014032867A (ja) * 2012-08-03 2014-02-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雌端子金具
EP2866306B1 (de) * 2013-10-23 2020-07-2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Kontaktbuchse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2015159094A (ja) * 2014-02-25 2015-09-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US9905953B1 (en) 2016-09-30 2018-02-27 Slobodan Pavlovic High power spring-actu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451467B1 (en) * 2017-09-01 2022-02-23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Electric contact of sheet metal having a plastically elongated latching tongue and/or limit stop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2592165B1 (ko) 2018-02-26 2023-10-19 인벤티브 컨설팅 엘엘씨 고전력 응용을 위한 스프링 작동식 전기 커넥터
WO2019237009A1 (en) 2018-06-07 2019-12-12 Royal Precision Product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internal spring component
DE112020000459T5 (de) 2019-01-21 2021-11-25 Royal Precision Products, Llc Stromverteilungsanordnung mit schraubenlosem sammelschienensystem
US11721942B2 (en) 2019-09-09 2023-08-08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Connector system for a component in a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in a motor vehicle
CN114787815A (zh) 2019-09-09 2022-07-22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具有可读和可记录标记的连接器记录***
GB202006693D0 (en) 2020-05-06 2020-06-17 Technetix Bv Connector
JP2023536817A (ja) 2020-07-29 2023-08-30 イートン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 パワー リミテッド 円筒形端子本体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8895A (en) * 1971-02-01 1973-02-27 Amp Inc Connecting devic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3713080A (en) * 1971-09-20 1973-01-23 Ford Motor Co Electrical terminal
US4047791A (en) * 1974-12-06 1977-09-13 Amp Incorporated Low insertion force receptacle and cammed housing
US4002400A (en) * 1975-08-01 1977-01-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076369A (en) * 1976-07-26 1978-02-28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Box terminal for card edge receptacl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he like
JPS57149369A (en) * 1981-03-11 1982-09-14 Asahi Chem Ind Co Ltd Novel adhesive
US4426127A (en) * 1981-11-23 1984-01-17 Omni Spectra, Inc.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US4423921A (en) * 1982-05-17 1984-01-03 Essex Group, Inc. Tab receptacle terminal
US4560231A (en) * 1983-03-10 1985-12-24 Elco International K.K.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472017A (en) * 1983-04-01 1984-09-18 Essex Group, Inc. Tab receptacle terminal
US4531808A (en) * 1983-05-16 1985-07-30 Ford Motor Company Blade coupling terminal
JPS6258882U (zh) * 1985-09-30 1987-04-11
JPS6416074U (zh) * 1987-07-21 1989-01-26
US4798545A (en) * 1987-09-23 1989-01-17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receptacle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housing adapted for the same
JP2750061B2 (ja) * 1992-11-30 1998-05-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WO1995010128A1 (fr) * 1993-10-01 1995-04-13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Borne de jonction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2923516B2 (ja) * 1993-09-14 1999-07-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子
FR2711853B1 (fr) * 1993-10-26 1995-12-01 Cinch Connecteurs Sa Organe de contact électrique femel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9421A (zh) * 2010-08-17 2013-05-15 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母电端子
CN103109421B (zh) * 2010-08-17 2016-06-22 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母电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30712A1 (en) 1998-03-25
JPH11510641A (ja) 1999-09-14
US5980336A (en) 1999-11-09
EP0830712B1 (en) 2000-02-16
DE69606706T2 (de) 2000-07-20
DE69606706D1 (de) 2000-03-23
WO1996042121A1 (en) 1996-12-27
ES2144743T3 (es) 200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297A (zh) 电气端子
US8333622B2 (en) Dual contact beam terminal
US5791945A (en) High force contact
EP031534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206775C (zh) 高速连接器
KR0141897B1 (ko) 변형 완화 수단을 구비한 절연체 변위 전기 커넥터
US80968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a coaxial cable
EP2738885B1 (en) Crimping di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US5707259A (en) Female terminal
CN1120271A (zh) 模制插座型连接器
CN1853319A (zh) 同轴插塞连接器
US2012005866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420587A (zh) 阴电气端子以及包含其的电气接插件
US7909645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ousing
CA2095685C (en) High density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208879C (zh) 扁平电缆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6227899B1 (en) Modular plug having improved crosstalk characteristics
GB1558811A (en) Electrical connentors
JP2862433B2 (ja) 電線用接続端子及び該端子用接続部品
EP0216623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3096804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コンタクトアセンブリ、多芯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および圧着工具
JPS61224278A (ja) 電気接続器及び接続方法
US656895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vertwisted wire pairs
JPH04332486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フローテイングパネルマウント
JP4048102B2 (ja)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