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97764A - 电感器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97764A
CN118197764A CN202311680375.2A CN202311680375A CN118197764A CN 118197764 A CN118197764 A CN 118197764A CN 202311680375 A CN202311680375 A CN 202311680375A CN 118197764 A CN118197764 A CN 118197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electrode
face
coil
curved
inducto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03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村翔人
吉田雄一郎
谷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97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97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ils, e.g.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2017/007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a special conductive pattern, e.g. flat spi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线圈布线层与外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应力的电感器部件。该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设置于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的线圈;以及设置于坯体,与线圈电连接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和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底面对置的顶面,上述轴与底面平行且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交叉,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线圈布线层具有与第一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层,从轴向观察,第一线圈布线层具有:与顶面对置的顶面部和连接在第一外部电极与顶面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

Description

电感器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感器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感器部件,有在美国专利第1092325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部件。该电感器部件具有坯体、设置于坯体内并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的线圈以及设置于坯体并与线圈电连接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线圈具有沿着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线圈布线层具有与第一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层。从轴向观察,第一线圈布线层具有顶面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形成为直线状,其中,该顶面部与坯体的顶面对置,该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外部电极与顶面部之间。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10923259号说明书
近年来,实现了电感器部件的小型化,另外,为了提高Q特性而增加了线圈布线层的厚度。在这样的状况下,可知坯体中的线圈布线层的体积比例增大,在上述现有的电感器部件中,由于坯体与线圈布线层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在烧制时、安装时施加于线圈布线层的连接部的热应力增大。而且,可知由于施加于连接部的热应力增大,因此连接部与外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应力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线圈布线层与外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应力的电感器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具备:
坯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坯体,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顶面,
上述轴与上述底面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交叉,
上述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层,
从轴向观察,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层具有顶面部和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其中,上述顶面部与上述顶面对置,上述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顶面部之间。
根据上述方式,由于连接部包含曲线部,因此即使在烧制时、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施加热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另外,即使在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施加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由此,能够降低连接部与外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具备:
坯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坯体,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顶面,
上述轴与上述底面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交叉,
上述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层,
从轴向观察,上述第二线圈布线层具有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和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其中,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上述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之间并与上述底面对置。
根据上述方式,由于连接部包含曲线部,因此即使在烧制时、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施加热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另外,即使在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施加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由此,能够降低连接部与外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能够降低线圈布线层与外部电极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从电感器部件的第一侧面侧观察的透视主视图。
图3是电感器部件的分解俯视图。
图4是从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5是从第二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从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从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从第二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电感器部件;10…坯体;11…绝缘层;13…第一侧面;14…第二侧面;15…第一端面;16…第二端面;17…底面;18…顶面;20、20A、20B、20C…线圈;20a…卷绕部;20b…第一引出部;20c…第二引出部;30…第一外部电极;31…第一端面部;32…第一底面部;33…第一外部电极导体层;40…第二外部电极;41…第二端面部;42…第二底面部;43…第二外部电极导体层;51、51A、51B…第一线圈布线层;52、52C…第二线圈布线层;53…第三线圈布线层;61、62…第一导通布线层、第二导通布线层;510、520…顶面部;511、511A、511B、521、521C…连接部;511a、521a…第一曲线部;511b、521b…第二曲线部;511c、521c…第三曲线部;511d、521d…直线部;511e…第四曲线部;523…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AX…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器部件进行详细说明。此外,附图有包含部分示意性的图,而未反映出实际的尺寸、比例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从电感器部件的第一侧面侧观察的透视主视图。图3是电感器部件的分解俯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电感器部件1具有坯体10、线圈20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和第二外部电极40,其中,该线圈20设置于坯体10内并沿着轴AX卷绕成螺旋状,该第一外部电极30和第二外部电极40设置于坯体10并与线圈20电连接。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在图2中,为了能够容易地理解结构,将坯体和线圈描绘成透明,但也可以是半透明、不透明。
电感器部件1经由第一外部电极30、第二外部电极40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的布线电连接。电感器部件1例如作为高频电路的阻抗匹配用线圈(匹配线圈)来使用,用于电脑、DVD播放器、数码相机、TV、移动电话、汽车电子、医疗用/工业用机械等电子设备。但是,电感器部件1的用途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用于调谐电路、滤波电路、整流平滑电路等。
坯体1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坯体10的表面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15和第二端面16、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连接在第一端面15与第二端面16之间和第一侧面13与第二侧面14之间的底面17以及与底面17对置的顶面18。底面17是在将电感器部件1安装于未图示的安装基板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面。
如图示那样,X方向是与第一端面15及第二端面16正交,且从第一端面15朝向第二端面16的方向。Y方向是与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正交,且从第二侧面14朝向第一侧面13的方向。Z方向是与底面17及顶面18正交,且从底面17朝向顶面18的方向。X方向也称为坯体10的长度方向,Y方向也称为坯体10的宽度方向,Z方向也称为坯体10的高度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是彼此正交的方向,在按X、Y、Z的顺序排列时,构成左手系。
坯体10通过层叠多个绝缘层11而构成。绝缘层11例如由以硼硅酸玻璃为主要成分的材料、铁氧体、树脂等材料构成。绝缘层11的层叠方向是与坯体10的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以及底面17平行的方向(Y方向)。即,绝缘层11是在XZ平面上扩展的层状。本申请中的“平行”不限定于严格的平行关系,考虑到现实的偏差的范围,也包含实质上的平行关系。此外,坯体10有因烧制等,而多个绝缘层11彼此的界面不明确的情况。此外,在图3中,将从上向下的方向作为层叠方向(Y方向)。
第一外部电极30和第二外部电极40例如由Ag、Cu、Au、以这些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第一外部电极30是从第一端面15形成到底面17的L字形状。第一外部电极30被埋入到坯体10中,以使得从第一端面15和底面17露出。第一外部电极30由第一端面部31和第一底面部32构成,其中,该第一端面部31沿着第一端面15延伸,该第一底面部32与第一端面部31连接并沿着底面17延伸。
第二外部电极40是从第二端面16形成到底面17的L字形状。第二外部电极40被埋入到坯体10中,以使得从第二端面16和底面17露出。第二外部电极40由第二端面部41和第二底面部42构成,其中,该第二端面部41沿着第二端面16延伸,该第二底面部42与第二端面部41连接并沿着底面17延伸。
第一外部电极30具有层叠被埋入于坯体10(绝缘层11)的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导体层33而成的结构。第二外部电极40具有层叠被埋入于坯体10(绝缘层11)的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导体层43而成的结构。第一外部电极导体层33沿着第一端面15及底面17延伸,第二外部电极导体层43沿着第二端面16及底面17延伸。
由此,能够将第一外部电极30、第二外部电极40埋入坯体10内,因此与将外部电极外置于坯体10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电感器部件的小型化。另外,能够通过同一工序形成线圈20和外部电极30、40,通过降低线圈20与外部电极30、4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偏差,能够降低电感器部件1的电特性的偏差。
如图2所示,线圈20例如由与第一外部电极30、第二外部电极40相同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线圈20沿着绝缘层11的层叠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线圈20的第一端与第一外部电极30连接,线圈20的第二端与第二外部电极40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0与第一外部电极30、第二外部电极40一体化,而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不同种类材料、不同种类工艺来形成线圈和外部电极而存在边界。
线圈20沿着轴AX卷绕,使得轴AX与底面17平行,且轴AX与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交叉。线圈20的轴AX与绝缘层11的层叠方向(Y方向)一致。线圈20的轴AX是指线圈20的螺旋形状的中心轴。
线圈20具有卷绕部20a、第一引出部20b以及第二引出部20c,其中,该第一引出部20b连接在卷绕部20a的第一端与第一外部电极30之间,该第二引出部20c连接在卷绕部20a的第二端与第二外部电极4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部20a与第一引出部20b、第二引出部20c一体化,而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不同种类材料、不同种类工艺来形成卷绕部和引出部而存在边界。
卷绕部20a沿着轴AX卷绕成螺旋状。也就是说,所谓的卷绕部20a是指在从与轴AX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线圈20彼此相互重叠的呈螺旋状卷绕的部分。所谓的第一引出部20b、第二引出部20c是指从重叠的部分脱离的部分。
从线圈20的轴AX方向观察,线圈20的形状成为相对于通过线圈20的轴AX且平行于Z方向的直线左右对称的形状。由此,能够抑制电感器部件1的特性的偏差。
如图3所示,线圈20具有多个线圈布线层51~53和多个导通布线层61、62,其中,该多个线圈布线层51~53沿着轴AX层叠,该多个导通布线层61、62位于在轴AX方向上相邻的线圈布线层之间且连接在轴AX方向上相邻的线圈布线层。多个线圈布线层51~53分别设置于绝缘层11,多个导通布线层61、62分别设置于绝缘层11。
多个线圈布线层51~53分别沿着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并且构成螺旋。多个线圈布线层51~53分别在与轴AX方向(Y方向)正交的绝缘层11的主面(XZ平面)上卷绕而形成。各线圈布线层51~53的卷绕数小于1周,但也可以是1周以上。
多个导通布线层61、62在厚度方向(Y方向)上贯通绝缘层11。而且,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线圈布线层经由导通布线层串联电连接。这样,多个线圈布线层51~53相互串联电连接并且构成螺旋。
具体而言,第一线圈布线层51、第三线圈布线层53以及第二线圈布线层52沿着Y方向依次层叠。第一线圈布线层51的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第一外部电极导体层33连接。第二线圈布线层52的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第二外部电极导体层43连接。
第一导通布线层61位于第一线圈布线层51与第三线圈布线层53之间,连接第一线圈布线层51的端部和第三线圈布线层53的端部。第二导通布线层62位于第三线圈布线层53与第二线圈布线层52之间,连接第三线圈布线层53的端部和第二线圈布线层52的端部。
图4是从第一线圈布线层51的轴AX方向观察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第一线圈布线层51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第一端面部31连接。第一线圈布线层51具有顶面部510和连接部511,其中,该顶面部510与顶面18对置,该连接部511连接在第一外部电极30(第一端面部31)与顶面部510之间。连接部511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511a、511b、511c。所谓的曲线部例如相当于圆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11包含曲线部511a、511b、511c,因此即使在烧制时、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热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另外,即使在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由此,能够降低连接部511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例如,能够防止在连接部511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边界部分产生裂缝。
如图4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顶面部510包含与顶面18平行的直线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部510形成为仅由直线部构成的直线状。由此,能够容易制造顶面部510,抑制电感器部件1的偏差。
从轴AX方向观察,连接部511从顶面部510朝向第一外部电极30依次具有:向线圈20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一曲线部511a、与第一端面15平行的直线部511d、向线圈20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二曲线部511b以及向线圈2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第三曲线部511c。第一曲线部511a与顶面部510连接。第三曲线部511c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第一端面部31连接。第一曲线部511a、第二曲线部511b、第三曲线部511c以及直线部511d彼此的边界用图4的虚线来表示。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11包含第一曲线部511a、第二曲线部511b以及第三曲线部511c,因此即使在安装时等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此外,也可以增减曲线部511a、511b、511c以及直线部511d的数量。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有直线部511d的长度为所有曲线部511a、511b以及511c的长度的40%以下。在这里,直线部511d的长度以及曲线部511a、511b以及511c的长度分别是指连接部51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的大小。中心线用图4的点划线来表示。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直线部511d的比例较少,因此即使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部511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如图4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与顶面部510连接的第一曲线部511a向线圈的径向外侧凸出。根据上述结构,在与顶面部510连接的第一曲线部511a中,线圈20的内径的面积变大。也就是说,在线圈20的角部,线圈20的内径变大。由此,能够提高电感特性以及Q特性。
如图4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连接部511包含直线部511d,在直线部511d与第一外部电极30之间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具体而言,连接部511在直线部511d与第一外部电极30之间包含第二曲线部511b及第三曲线部511c。由此,由于在容易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的第一外部电极30附近具有曲线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
优选地,直线部511d与第一端面15对置。由此,通过直线部511d与第一端面15对置,能够扩大线圈20的内径,能够提高电感。
优选地,直线部511d与第一外部电极30之间的至少一个曲线部向线圈20的径向内侧凸出。具体而言,第三曲线部511c向线圈20的径向内侧凸出。由此,由于第三曲线部511c远离第一端面15,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
优选地,直线部511d与第一外部电极30之间的至少一个曲线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直接连接。具体而言,第三曲线部511c与第一外部电极30直接连接。由此,由于第三曲线部511c远离第一端面15,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的应力。
图5是从第二线圈布线层52的轴AX方向观察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第二线圈布线层52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第二端面部41连接。第二线圈布线层52具有顶面部520和连接部521,其中,该顶面部520与顶面18对置,该连接部521连接在第二外部电极40(第二端面部41)与顶面部520之间。连接部521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521a、521b、521c。所谓的曲线部例如相当于圆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21包含曲线部521a、521b、521c,因此即使在烧制时、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热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另外,即使在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由此,能够降低连接部521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例如,能够防止在连接部521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产生裂缝。
如图5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顶面部520包含与顶面18平行的直线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部520形成为仅由直线部构成的直线状。由此,能够容易制造顶面部520,抑制电感器部件1的偏差。
从轴AX方向观察,连接部521从顶面部520朝向第二外部电极40依次具有:向线圈20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一曲线部521a、与第一端面15平行的直线部521d、向线圈20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二曲线部521b以及向线圈2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第三曲线部521c。第一曲线部521a与顶面部520连接。第三曲线部521c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第二端面部41连接。第一曲线部521a、第二曲线部521b、第三曲线部521c以及直线部521d的彼此的边界用图5的虚线来表示。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21包含第一曲线部521a、第二曲线部521b以及第三曲线部521c,因此即使在安装时等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此外,也可以增减曲线部521a、521b、521c以及直线部521d的数量。
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有直线部521d的长度为所有曲线部521a、521b以及521c的长度的40%以下。在这里,直线部521d的长度以及曲线部521a、521b、521c的长度分别是指连接部5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的大小。中心线用图5的点划线来表示。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直线部521d的比例较少,因此即使对电感器部件1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部521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如图5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与顶面部520连接的第一曲线部521a向线圈的径向外侧凸出。根据上述结构,在与顶面部520连接的第一曲线部521a中,线圈20的内径的面积增大。也就是说,在线圈20的角部,线圈20的内径增大。由此,能够提高电感特性以及Q特性。
如图5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连接部521包含直线部521d,在直线部521d与第二外部电极40之间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具体而言,连接部521在直线部521d与第二外部电极40之间包含第二曲线部521b和第三曲线部521c。由此,由于在容易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的第二外部电极40附近具有曲线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
优选地,直线部521d与第二端面16对置。由此,通过直线部521d与第二端面16对置,能够扩大线圈20的内径,能够提高电感。
优选地,直线部521d与第二外部电极40之间的至少一个曲线部向线圈20的径向内侧凸出。具体而言,第三曲线部521c向线圈20的径向内侧凸出。由此,由于第三曲线部521c远离第二端面16,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
优选地,直线部521d与第二外部电极40之间的至少一个曲线部与第二外部电极40直接连接。具体而言,第三曲线部521c与第二外部电极40直接连接。由此,由于第三曲线部521c远离第二端面16,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的应力。
接下来,对电感器部件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图中,通过从上向下,将第一线圈布线层51~第三线圈布线层53、第一导通布线层61以及第二导通布线层62与绝缘层11一起交替地层叠,来制造电感器部件1。另外,线圈布线层51~53例如通过丝网印刷设置于绝缘层11。例如通过光刻工艺或者激光工艺在绝缘层11设置开口部,例如通过丝网印刷在开口部设置导通布线层61、62。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从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的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连接部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A的线圈20A中,从轴AX方向观察,第一线圈布线层51A的连接部511A形成为曲线状。所谓的曲线状是指不包含直线部,由至少一个曲线部构成。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对电感器部件1A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由于连接部511A不包含直线部,因此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A的应力。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部511A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优选地,连接部511A由至少四个曲线部构成。具体而言,从轴AX方向观察,连接部511A从顶面部510朝向第一外部电极30依次具有:向线圈20A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一曲线部511a、向线圈20A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第二曲线部511b、向线圈20A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三曲线部511c以及向线圈20A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第四曲线部511e。第一曲线部511a与顶面部510连接。第四曲线部511e与第一外部电极30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11A形成为蜿蜒状,因此即使对电感器部件1A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11A的应力。另外,线圈20A的卷绕方式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实现Q特性更高的设计。此外,也可以增加连接部的曲线部的数量。
虽然未图示,但优选地,同样地从轴AX方向观察,第二线圈布线层52的连接部521(参照图5)也可以形成为曲线状。由此,即使对电感器部件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由于连接部不包含直线部,因此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部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优选地,第二线圈布线层52的连接部521(参照图5)也可以由至少四个曲线部构成。由此,由于连接部形成为蜿蜒状,因此即使对电感器部件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另外,线圈的卷绕方式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实现Q特性更高的设计。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从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的第一线圈布线层的连接部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B的线圈20B中,从轴AX方向观察,第一线圈布线层51B的第三曲线部511c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第一底面部32连接。第三曲线部511c向线圈20B的径向内侧凸出。第三曲线部511c相当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二曲线部”的一个例子。第一线圈布线层51B的第一曲线部511a、第二曲线部511b以及直线部511d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第一线圈布线层51的第一曲线部511a、第二曲线部511b以及直线部511d相同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与第一底面部32连接的第三曲线部511c向线圈20B的径向内侧凸出,因此能够将第三曲线部511c如箭头A所示那样与第一端面部31分离地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第三曲线部511c与第一端面部31的杂散电容的产生。
另外,由于能够将第三曲线部511c与第一端面部31分离地配置,因此第三曲线部511c与第一端面部31之间的空间如箭头A所示那样变宽。由此,在通过光刻工艺来制造线圈布线层以及外部电极时,显影液的流动变好,显影性提高。
虽然未图示,但优选地,同样地从轴AX方向观察,第二线圈布线层52的第三曲线部521c(参照图5)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第二底面部42连接。第三曲线部521c向线圈的径向内侧凸出。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与第二底面部42连接的第三曲线部向线圈的径向内侧凸出,因此能够将第三曲线部与第二端面部41分离地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第三曲线部与第二端面部41的杂散电容的产生。
另外,由于能够将第三曲线部与第二端面部41分离地配置,因此第三曲线部与第二端面部41之间的空间变宽。由此,在通过光刻工艺来制造线圈布线层以及外部电极时,显影液的流动变好,显影性提高。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电感器部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从第二线圈布线层的轴向观察的主视图。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的第二线圈布线层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1C的线圈20C中,第二线圈布线层52C与第二外部电极40连接。从轴AX方向观察,第二线圈布线层52C具有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523和连接部521C,其中,该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523与第一外部电极30对置,该连接部521C连接在第二外部电极40与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523之间。连接部521C与底面17对置。连接部521C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521a、521b、521c。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21C包含曲线部521a、521b、521c,因此即使在烧制时、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1C施加热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C的应力。另外,即使在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1C施加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C的应力。由此,能够降低连接部521C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例如,能够防止在连接部521C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产生裂缝。
如图8所示,从轴AX方向观察,连接部521C从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523朝向第二外部电极40依次具有:向线圈20C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一曲线部521a、与底面17平行的直线部521d、向线圈20C的径向外侧凸出的第二曲线部521b以及向线圈20C的径向内侧凸出的第三曲线部521c。第一曲线部521a与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523连接。第三曲线部521c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第二底面部42连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521C包含第一曲线部521a、第二曲线部521b以及第三曲线部521c,因此即使在安装时等对电感器部件1C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C的应力。此外,也可以增减曲线部521a、521b、521c以及直线部521d的数量。
优选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所有直线部521d的长度为所有曲线部521a、521b、521c的长度的40%以下。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直线部521d的比例较少,因此即使对电感器部件1C施加热应力、弯曲应力,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连接部521C的应力。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部521C与第二外部电极4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
虽然未图示,但优选地,同样地从轴AX方向观察,与第一外部电极30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层具有第二外部电极对置部和连接部,其中,该第二外部电极对置部与第二外部电极40对置,该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外部电极30与第二外部电极对置部之间。连接部与底面17对置。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连接部包含曲线部,因此即使在烧制时、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施加热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另外,即使在安装时对电感器部件施加弯曲应力,也能够降低施加于连接部的应力。由此,能够降低连接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边界部分的应力。例如,能够防止在连接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的边界部分产生裂缝。
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各自的特征点进行各种组合。另外,也可以增减线圈布线层的层数,另外,也可以增减导通布线层的层数。另外,线圈布线层的顶面部以及连接部可以包含直线部,也可以形成为曲线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分别是由端面部和底面部构成的L字电极,但也可以是由底面部构成的底面电极。
本公开包含以下的方式。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
坯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坯体,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顶面,
上述轴与上述底面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交叉,
上述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层,
从轴向观察,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层具有顶面部和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其中,上述顶面部与上述顶面对置,上述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顶面部之间。
<2>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
坯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坯体,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顶面,
上述轴与上述底面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交叉,
上述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层,
从轴向观察,上述第二线圈布线层具有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和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其中,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上述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之间并与上述底面对置。
<3>根据<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包含直线部,所有上述直线部的长度为所有上述曲线部的长度的40%以下。
<4>根据<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包含与上述顶面部连接的第一曲线部,上述第一曲线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外侧凸出。
<5>根据<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形成为曲线状。
<6>根据<5>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由至少四个上述曲线部构成。
<7>根据<1>或<4>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由第一端面部和第一底面部构成,其中,上述第一端面部沿着上述第一端面延伸,上述第一底面部与上述第一端面部连接并沿着上述底面延伸,
从上述轴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包含与上述第一底面部连接的第二曲线部,上述第二曲线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凸出。
<8>根据<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包含直线部,在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之间包含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
<9>根据<8>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端面对置。
<10>根据<9>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凸出。
<11>根据<10>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直接连接。

Claims (11)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
坯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坯体,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顶面,
上述轴与上述底面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交叉,
上述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层,
从轴向观察,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层具有顶面部和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其中,上述顶面部与上述顶面对置,上述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顶面部之间。
2.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
坯体;
线圈,设置于上述坯体内,沿着轴卷绕成螺旋状;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坯体,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坯体包含: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在上述第一端面与上述第二端面之间和上述第一侧面与上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底面以及与上述底面对置的顶面,
上述轴与上述底面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及上述第二侧面交叉,
上述线圈具有沿着上述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层,
从轴向观察,上述第二线圈布线层具有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和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包含至少一个曲线部,其中,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上述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对置部之间并与上述底面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包含直线部,所有上述直线部的长度为所有上述曲线部的长度的4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包含与上述顶面部连接的第一曲线部,上述第一曲线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外侧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形成为曲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由至少四个上述曲线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由第一端面部和第一底面部构成,其中,上述第一端面部沿着上述第一端面延伸,上述第一底面部与上述第一端面部连接并沿着上述底面延伸,
从上述轴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包含与上述第一底面部连接的第二曲线部,上述第二曲线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从上述轴向观察,上述连接部包含直线部,在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之间包含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端面对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向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上述直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上述曲线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直接连接。
CN202311680375.2A 2022-12-12 2023-12-08 电感器部件 Pending CN1181977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97928A JP2024083867A (ja) 2022-12-12 2022-12-12 インダクタ部品
JP2022-197928 2022-1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97764A true CN118197764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8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0375.2A Pending CN118197764A (zh) 2022-12-12 2023-12-08 电感器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94396A1 (zh)
JP (1) JP2024083867A (zh)
CN (1) CN11819776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83867A (ja) 2024-06-24
US20240194396A1 (en) 2024-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1305B2 (ja) 積層インダクタ
US7619500B1 (en) Common mode filter
US1158771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10828103B (zh) 共模扼流圈
KR20190135432A (ko) 코일 부품 및 전자 기기
CN212163292U (zh) 复合型电子部件以及电子电路
US20190096569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11477434A (zh) 层叠线圈部件
CN109300643B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87037B (zh) 线圈部件及其频率特性的变更方法
JP2018206950A (ja) コイル部品
CN109003778B (zh) Lc复合部件
CN111383819B (zh) 绕组型的线圈部件和鼓型芯
CN118197764A (zh) 电感器部件
CN113314291B (zh) 线圈部件
CN118197739A (zh) 电感器部件
US20200220266A1 (en) Antenna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tenna element
JP2002064016A (ja) 積層インダクタ
US20240194391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JP2003168945A (ja) Lcノイズ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38622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CN118430947A (zh) 电感器部件
CN112349476B (zh) 电感器部件
CN116504527A (zh)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5083725A (zh) 电感器部件以及电子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