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6205A -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6205A
CN118006205A CN202410220071.6A CN202410220071A CN118006205A CN 118006205 A CN118006205 A CN 118006205A CN 202410220071 A CN202410220071 A CN 202410220071A CN 118006205 A CN118006205 A CN 118006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infrared stealth
agent
infrared
stealth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00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h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h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h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h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200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6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6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6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红外隐身涂料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红外隐身涂料包括如下原料:有机粘合剂、填料剂、颜料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水;其中填料剂为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和管状纳米材料的复配材料。本申请的涂料的制备方法为:先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颜料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A液;再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均匀,得到B液;最后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填料剂,与B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通过本申请制备的红外隐身涂料,提高了涂膜红外吸收率,增强了其隐身性能,同时改善了涂膜的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外隐身涂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隐形涂料是涂料家族的神秘一员。它并不是科幻作品中的"隐身”,而是军事术语中指控制目标的可观测性或控制目标特征信号的技巧和技术的结合。目前常见的隐身涂料有雷达隐身涂料、红外隐身涂料、激光隐身涂料、可见光隐身涂料以及近些年比较受关注的新型的隐身涂料,如多频段吸波材料、纳米图层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材料、等离子体隐身材料等。其中,目前常用的隐身材料为红外隐身涂料,其主要原理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可使红外探测设备难以探测到目标。国外的红外隐身技术发展迅猛,研制的红外隐身涂料产品已用于航空装备和地面武器装备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国内的红外隐身涂料研究发展也较为迅速,在红外隐身涂料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红外隐身涂料由于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坚固耐用、成本低廉,是目前热隐身材料中最重要的品种,迄今己研制应用的热隐身材料多属此类。
公开号为CN109836997A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通过采用自制复合玻璃陶瓷为填料,结合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以及其它材料,有效改善了红外隐身涂料的结构强度、耐磨性能和红外隐身性能。但是,其采用的复合玻璃陶瓷材料二氧化硅作为主要的玻璃形成体氧化物,同时也是作为红外隐身涂料的成分,只能吸收部分波段的红外光,在红外吸收光谱领域,其吸收峰范围主要集中在1000~1200cm-1、800~900cm-1、和400~600cmcm-1区域,相对频带范围有限。
近几年纳米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与性质的材料,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纳米材料的隐身原理与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纳米材料的隐身原理主要是基于光学、电磁和声学等原理,通过对入射光、电磁波或声波的吸收、散射和反射来达到隐身效果。
授权公开号为“CN104260514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隐身及防雷击性能的高导电性碳纳米管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购买市场上常见的多壁或单壁纳米管经一系列分散方法分散后经减压吸滤制备成纳米纸,将纳米纸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泡,利用于纳米管的比表面积较大,吸附硝酸银。纳米纸在日光灯下照射使得吸附的硝酸银分解产生银颗粒,从而提高纳米纸的电导率,高的导电性有利于对红外波段的光进行吸收,同时高的导电率能够作为导电体,提高瞬间电流的导通速率。但是申请中的碳纳米管未经过处理,所以吸附性能较低,因此,负载的硝酸银较少,导电率相对较低,降低红外波段的吸收。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宽红外波段吸收,隐身性能较好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红外隐身涂料的红外波段吸收范围小,红外隐身性能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涂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40~55wt%有机粘合剂、15~25wt%填料剂、5~10wt%颜料剂、0.2~3wt%分散剂、0.2~3wt%增稠剂、0.2~1.5wt%流平剂、0.2~0.8wt%消泡剂、0.2~0.8wt%成膜助剂,余量为水,其中,由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形成填料剂;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为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材料为管状结构或者层状结构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埃洛石纳米管和蒙脱石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填料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纳米材料和硝酸按质量比为1:(2~3)的比例混合,搅拌2~3h,随后真空抽滤洗涤,重复抽滤洗涤2~4遍,将得到的固体干燥4~5h,得到样品a;
b:将样品a和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按质量比为1:(2~3)混合得到混合物b,随后加入到水中,其中控制水与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4~5):1得到混合液c;
c:将混合液c超声分散15~30min,搅拌2~3h,随后真空抽滤,洗涤,重复抽滤洗涤2~4遍,将得到的固体干燥4~5h,得到所述填料剂;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粘合剂包括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颜料剂为金属氧化物;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硬脂醇醚、聚山梨酸酯、聚乙烯醇、聚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硬脂醇醚;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包括脂肪酸钠、脂肪酸钾、脂肪酸乙醇胺、聚酰胺脂肪酸钠和聚酰胺脂肪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包括脂肪酸乙醇胺;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流平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丙二醇、甘油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流平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成膜助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三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成膜助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消泡剂包括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聚酯消泡剂、聚氨酯消泡剂、聚乙烯醇消泡剂中的一种多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消泡剂包括机硅消泡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颜料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均匀,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填料剂,与B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复配填料剂,将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复配,并通过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和成膜助剂,提高了填料剂在有机粘合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2)本申请填料剂中的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基于其导电和光学吸收特性,在不同波段的红外光吸收能力比较高,尤其是在中红外波段,由于掺锡氧化铟电阻率较低,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红外光;
(3)本申请填料剂中的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管状或层状结构,可以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使得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缓慢释放出掺锡氧化铟,从而延长隐身涂膜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申请的填料剂中纳米管状或层状材料经过进一步酸刻蚀处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扩大层间距或者管状空腔的容量,增加了掺锡氧化铟半导体的负载效率,延长了涂膜的使用寿命。
(4)本身的填料剂中使用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和纳米材料复配材料,还可以提高涂膜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红外隐身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吸收、反射或散射红外辐射波长的材料,从而达到隐身目的的特种材料。红外隐身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隐身性能的涂料,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申请人通过检索和不断的重复实验,发现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可以作为一种红外吸收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收中红外光谱的性能,能够吸收1400nm~3000nm。同时,本申请人还发现,一些具有层状或者管状的纳米材料可以吸附一些小分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缓慢将小分子物质释放出来,以期达到延长涂膜的使用性能,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天然的具有层状或者管状的纳米材料其吸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可能是因为天然材料未经过任何处理,其层状或者管状结构中已经存在其他物质,导致吸附本申请的锡氧化铟半导体时候,吸附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申请人对纳米材料做了进一步的酸处理,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吸附效果明显增加,同时还发现,涂膜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也所有提高。
以下结合具体的制备例对本申请的方案作进一步解释。
制备例
制备例1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称取InCl3·5H2O和SnCl3·5H2O,控制InCl3·5H2O和SnCl3·5H2O的质量比为20:1;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其中这两者的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5,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h,转速为400r/min,直至完全溶解;
第二步:向第一步制备的溶液加入聚乙二醇,其中聚乙二醇与第一步制备的溶液质量之比为4:1;通过水浴加热,控制温度为55℃,转速为400r/min,期间,用氨水调节pH为9,搅拌时长为3h,完全沉淀;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沉淀进行真空抽滤,真空抽滤12min,然后去离子水洗涤,重复抽滤洗涤3遍,将得到的固体在110℃干燥箱中干燥5h;
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干燥的固体转移至马弗炉中750℃煅烧1.5h,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
第五步:将第四步的样品,加入球磨仪,球磨至平均粒径为40μm,作为备用样品。
本制备例的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InCl3·5H2O和SnCl3·5H2O这三种物质通过阿拉丁试剂平台购买。
制备例2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纳米材料负载制备例1制备的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具体步骤如下:
碳纳米管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
将碳纳米管和掺锡氧化铟半导体按质量比为1:3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其中控制去离子水与碳纳米管和掺锡氧化铟半导体两者的总质量之比为5:1,然后室温下超声分散20min,随后,室温搅拌2.5h,将得到的样品真空抽滤15min,然后去离子水洗涤,重复抽滤洗涤3遍,将得到的固体在110℃干燥箱中干燥4.5h,标记为样品1;
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埃洛石纳米管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标记为样品2,蒙脱土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标记为样品3。
制备例3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用硝酸处理碳纳米管、埃洛石纳米管和蒙脱石,然后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具体步骤如下:
用浓度2mol/L硝酸溶液处理碳纳米管,其中控制硝酸溶液与碳纳米管质量比为2:1,室温搅拌2.5h,将得到的样品真空抽滤15min,然后去离子水洗涤,重复抽滤洗涤3遍,将得到的固体在110℃干燥箱中干燥4.5h。随后采用制备例2的方法,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将得到样品标记为11。
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埃洛石纳米管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标记为样品21,蒙脱土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标记为样品31。
实施例
实施例1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7wt%颜料剂、1.4wt%分散剂、1.5wt%增稠剂、0.9wt%流平剂、0.5wt%消泡剂、0.5wt%成膜助剂和22.2wt%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min,随后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46wt%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300r/min,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20wt%填料剂,与B液混合,室温下搅拌1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本申请的红外隐身涂料。
本实施例选用的有机粘合剂为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按质量比为2:3复配;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11、21和31按质量比为1:1:1复配;选用的颜料剂为氧化锌;选用的分散剂为聚氧乙烯硬脂醇醚-10;选用的增稠剂脂肪酸二乙醇胺;选用的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选用的成膜助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选用的消泡剂包括有机硅消泡剂,以上助剂均通过购买得到。
其中,聚氧乙烯硬脂醇醚-10、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消泡剂均购于阿拉丁试剂平台,聚氨酯为非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PU-8160A,购于广州汇涂新材料有限公司,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E44,购于常州乐邦复材材料有限公司。
实施例2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5wt%颜料剂、0.2wt%分散剂、3wt%增稠剂、0.2wt%流平剂、0.7wt%消泡剂和0.8wt%成膜助剂和23.1wt%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min,随后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42wt%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25wt%填料剂,与B液混合,室温下搅拌1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本申请的红外隐身涂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组分相同,主要区别特征为各组分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3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6wt%颜料剂、1wt%分散剂、2.6wt%增稠剂、0.7wt%流平剂、0.2wt%消泡剂和0.3t%成膜助剂和23.2wt%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min,随后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44wt%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300r/min,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22wt%填料剂,与B液混合,室温下搅拌1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本申请的红外隐身涂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组分相同,主要区别特征为各组分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4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8wt%颜料剂、1.9wt%分散剂、1.7wt%增稠剂、1.2wt%流平剂、0.8wt%消泡剂和0.6wt%成膜助剂和20.8wt%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min,随后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46wt%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500r/min,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9wt%填料剂,与B液混合,室温下搅拌1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本申请的红外隐身涂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组分相同,主要区别特征为各组分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5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9wt%颜料剂、2.5wt%分散剂、0.8wt%增稠剂、0.9wt%流平剂、0.6wt%消泡剂和0.2wt%成膜助剂和19wt%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min,随后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A液;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50wt%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7wt%填料剂,室温下搅拌1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本申请的红外隐身涂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组分相同,主要区别特征为各组分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6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0wt%颜料剂、3wt%分散剂、0.2wt%增稠剂、1.5wt%流平剂、0.4wt%消泡剂和0.7wt%成膜助剂和14.2wt%水混合,室温下超声分散30min,随后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55wt%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室温下搅拌0.5h,转速控制在600r/min,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5wt%填料剂,与B液混合,室温下搅拌1h,转速控制在400r/min,得到本申请的红外隐身涂料。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组分相同,主要区别特征为各组分的用量不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1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2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3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2中的样品1。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2中的样品2。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2中的样品3。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2中的样品1、2和3按质量比为1:1:1复配。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21和31按质量比为1:1复配。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11和31按质量比为1:1复配。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3中的样品11和21按质量比为1:1复配。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制备例1掺锡氧化铟半导体。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选用的填料剂为碳纳米管材料。
性能检测
对于上述制备例及实施例的得到的产品性能进行检测
1.对于制备例2的样品1、样品2和样品3以及制备例3的样品11、样品21和样品31进行热重分析(TGA),计算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的负载量,仪器的型号为MN33-TG 209F3,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样品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11 样品21 样品31
负载量(%) 25.6 29.1 27.5 32.8 35.4 33.7
2.红外发射率是评估隐身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红外辐射仪器进行测试,可以得到隐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样品准备、仪器校准、测试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隐身材料红外发射率的测试,可以为隐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因此对于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样品分别涂在4cm*4cm铝合金基板上,采用喷涂,喷涂3遍,每遍间隔时间为40min,喷涂量为0.05L/m2,参考HB20540-2018测试红外发射率,测试波段在1000nm~1200nm和1400nm~3000nm的红外发射率,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3.对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2的漆膜硬度进行铅笔硬度测试,参考标准ASTMD3363-2005《铅笔试验法测定涂膜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测试,涂膜的耐磨性,参考GB/T17682023,在500rd测试漆膜的耐磨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 硬度 耐磨性
实施例1 4H 600r
实施例2 4H 570r
实施例3 4H 590r
实施例4 4H 580r
实施例5 4H 580r
实施例6 4H 590r
实施例7 4H 560r
实施例8 4H 570r
实施例9 4H 560r
实施例10 3H 550r
实施例11 3H 560r
实施例12 3H 540r
实施例13 4H 560r
实施例14 4H 570r
实施例15 4H 550r
实施例16 4H 560r
对比例1 H 500r
对比例2 3H 530r
结果分析:
结合制备例1~3和表1可以看出,具有管状结构或者层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可以负载本申请制备的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未经过处理的材料负载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的量要略微低一些,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纳米材料都属于天然材料,在未经过处理,其管中或者层间具有一些其他小分子填充物,占据一定空间,导致没有办法负载更多的填料,而经过酸处理之后,一些小分子物质可能与H+发生反应,从而从层间或者管中洗脱出来,增大了空间,为负载更多填料提供空间。
结合实施例1~5和表2及表3可以看出,在本申请设定的参数范围内,制备的涂膜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在红外1000nm~1200nm和1400nm~3000nm波段,其红外发射率在0.01~0.03,这可能是因为掺锡氧化铟半导体中的金属对红外吸收效果较好,因此反射率较低,其中以实施例1的结果最佳,可能是在该配比添加下,红外隐身材料中的各组分相互协同,达到很好地隐身效果。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7~16和对比例1~2及表2和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来,发现本申请经过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和纳米填料之间复配,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隐身效果,还可以大大提升涂膜的耐磨性和硬度,其中对比例1的红外发射率较低,但是涂膜的硬度和耐磨性都较底,可能是对比例1的漆膜只添加了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并没有和纳米材料进行复配,因此掺锡氧化铟半导体能够很好地吸收红外光,然后红外发射率较低,但是没有纳米材料的复配,其涂膜硬度和耐磨性明显下降,但是对于航空材料来讲,涂膜硬度和耐磨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参数。而对比例2只用了碳纳米管材料作为填料,红外发射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单纯的纳米材料对红外光谱的吸收效果比较差。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7~9和实施例14~16,可以看出实施例7~9和实施例14~16的红外发射率略微提高,这可能是,这些纳米材料本身携带的一些基团,能够吸收红外,且每种纳米材料携带的基团不同,因此可以吸收不同波段的红外光,但是如果少了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其对红外的吸收就会下降。实施例10~13,可以看出,实施例10~13的红外发射率要高于实施例1,同时也高于实施例7~9和实施例14~16,这可能是因为,未经过酸处理的纳米材料,负载的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较少,所以对红外的吸收性能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通过对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和管状或者层状纳米材料进行复配得到的填料,和其他成分相互配合能够达到很好地吸收红外的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红外隐身材料,同时纳米材料的加入提高了涂膜的机械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40~55wt%有机粘合剂、15~25wt%填料剂、5~10wt%颜料剂、0.2~3wt%分散剂、0.2~3wt%增稠剂、0.2~1.5wt%流平剂、0.2~0.8wt%消泡剂、0.2~0.8wt%成膜助剂,余量为水;
其中,由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形成填料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为掺锡氧化铟半导体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管状结构或者层状结构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埃洛石纳米管和蒙脱石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纳米材料和硝酸按质量比为1:(2~3)的比例混合,搅拌2~3h,随后真空抽滤洗涤,重复抽滤洗涤2~4遍,将得到的固体干燥4~5h,得到样品a;
b:将样品a和掺杂金属半导体材料按质量比为1:(2~3)混合得到混合物b,随后加入到水中,其中控制水与混合物b的质量比为(4~5):1得到混合液c;
c:将混合液c超声分散15~30min,搅拌2~3h,随后真空抽滤,洗涤,重复抽滤洗涤2~4遍,将得到的固体干燥4~5h,得到所述填料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合剂包括环氧树脂和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颜料剂为金属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非离子型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硬脂醇醚、聚山梨酸酯、聚乙烯醇、聚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脂肪酸钠、脂肪酸钾、脂肪酸乙醇胺、聚酰胺脂肪酸钠和聚酰胺脂肪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丙二醇、甘油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三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颜料剂、分散剂、增稠剂、流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A液;
S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有机粘合剂,与A液混合均匀,得到B液;
S3.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填料剂,与B液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一种红外隐身涂料。
CN202410220071.6A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8006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0071.6A CN118006205A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0071.6A CN118006205A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6205A true CN118006205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20071.6A Pending CN118006205A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620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4495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137234A (ko) * 2013-05-22 2014-12-02 주식회사 나노솔루션 발열 직물 또는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4629362A (zh) * 2013-11-08 2015-05-2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含氟聚酰亚胺红外低发射率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43266B1 (ko) * 2015-04-23 2015-08-11 코오롱글로벌 주식회사 자외선 및 적외선 차단 조성물 및 코팅방법
CN106752237A (zh) * 2016-12-14 2017-05-31 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隔热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水性隔热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360A (zh) * 2017-08-25 2017-12-0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亲水剂、制备方法及超亲水车窗玻璃
CN113248962A (zh) * 2021-05-21 2021-08-13 上海涂固安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89177A (zh) * 2022-11-01 2022-12-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彩色碳基电致变红外发射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3865A (zh) * 2023-01-18 2023-05-0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清洁抗静电隔热功能性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4495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137234A (ko) * 2013-05-22 2014-12-02 주식회사 나노솔루션 발열 직물 또는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4629362A (zh) * 2013-11-08 2015-05-2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含氟聚酰亚胺红外低发射率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43266B1 (ko) * 2015-04-23 2015-08-11 코오롱글로벌 주식회사 자외선 및 적외선 차단 조성물 및 코팅방법
CN106752237A (zh) * 2016-12-14 2017-05-31 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隔热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水性隔热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360A (zh) * 2017-08-25 2017-12-05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亲水剂、制备方法及超亲水车窗玻璃
CN113248962A (zh) * 2021-05-21 2021-08-13 上海涂固安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89177A (zh) * 2022-11-01 2022-12-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彩色碳基电致变红外发射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3865A (zh) * 2023-01-18 2023-05-0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清洁抗静电隔热功能性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 RAJ KUMAR BERA等: "Fabr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Indium Tin Oxide "Inverse Tandem" Absorbing Coatings with Tunable Spectral Selectivity for Solar–Thermal Applications", ENERGY TECHNOLOGY, vol. 3, no. 10, 29 July 2015 (2015-07-29), pages 1045 - 1050 *
保石;顾文慧;张晓光;: "红外雷达复合隐身技术探讨", 光电技术应用, no. 04, 15 August 2009 (2009-08-15), pages 29 - 31 *
谢小缔等: "负载氧化铟纳米颗粒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 机械工程材料, vol. 37, no. 1, 31 January 2013 (2013-01-31), pages 81 - 8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23465B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ille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ating comprising sam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0846881B (zh) 一种Co3O4/PANI/MXene/PI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07043134B (zh) 基于蓝牙通信频段应用片状羰基铁粉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78608B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104848A (ko) 금속-판상의 그라핀 분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파 차폐용 코팅 조성물
KR20130104869A (ko) 판상의 그라핀을 포함한 전자파 차폐용 코팅 조성물
CN112552733A (zh) 铯钨青铜水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5103B (zh) 一种纳米导热吸波助剂、低温固化热固性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71703A (zh) 基于MXene二维材料电磁屏蔽涂层的制备及应用
TW201838922A (zh) 熱射線遮蔽微粒子、熱射線遮蔽微粒子分散液、熱射線遮蔽膜用塗佈液,暨使用該等之熱射線遮蔽膜、熱射線遮蔽樹脂薄膜、熱射線遮蔽微粒子分散體
CN110511638B (zh) 一种功能性隔热环保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8006205A (zh) 一种红外隐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4537A (zh) 一种宽频电磁波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4310A (zh) 一种CeO2/MWCNT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62091B (zh) 一种二茂铁基手性聚席夫碱盐/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
CN111849275B (zh) 一种水性双组份电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251558B (zh) 一种云母粉/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13055B (zh) 一种改善聚合物绝缘沿面耐电纳米改性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10155938A (ja) 近赤外線吸収剤およびその分散液
CN109385163B (zh) 一种peek改性丙烯酸全屏蔽红外线和紫外线水性透明隔热涂料
CN111432508A (zh) 一种石墨烯快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426A (zh) 一种抗紫外线车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7577A (zh) 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7555A (zh) 一种无机非金属磁性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3475A (zh) 一种蓄热印花色浆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