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7054A - 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 - Google Patents

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7054A
CN117757054A CN202311224441.5A CN202311224441A CN117757054A CN 117757054 A CN117757054 A CN 117757054A CN 202311224441 A CN202311224441 A CN 202311224441A CN 117757054 A CN117757054 A CN 117757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liquid polycarbonate
polycarbonate compound
polyether glycol
carbon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44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柏豪
简玮辰
林雅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Jap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 Jap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 Jap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 Japan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57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7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此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而可具有较柔韧的机械性质,进而使所制得的聚氨酯具有较佳的柔韧性与延伸性。通过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制得的聚氨酯可满足应用所需的分子量要求与机械性质。

Description

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聚碳酸酯化合物,特别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分子量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以及通过其所形成的聚氨酯。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聚合物主链具有胺基甲酸酯基团的材料。基于其结构的特性,聚氨脂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与加工性质,而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然而,聚氨酯材料的机械性质较硬韧,而无法满足其他须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应用范畴。虽然目前一些方法选用特定的反应单体来调整聚氨酯的机械性质,但是所选用的反应单体通常较为昂贵,或者所制得的聚氨酯仍无法兼具良好的柔韧性与延伸性,而须进一步改善。
有鉴于此,亟须提供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以进一步改善习知聚碳酸酯化合物与聚氨酯的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而可兼具高分子量与较柔韧的机械性质,以及良好的聚醚兼容性。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通过特定的聚醚二醇化合物来进行缩合反应,以制得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中,所使用的反应器排除精馏单元的设置。
本发明的又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聚氨酯,其是利用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出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如下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且m代表1至40的整数。其中,基于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为100重量百分比,-COO-基团的含量为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
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或者伸甲基烯基醚;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是由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反应所形成。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碳酸化合物包含碳酸乙烯酯及/或碳酸二甲酯。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提出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此制作方法是先添加碳酸化合物与如下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至反应器中,其中反应器排除精馏单元的设置。
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或者伸甲基烯基醚;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
然后,对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于进行缩合反应时,碳酸化合物形成与一结构化合物,其中/>是与聚醚二醇化合物的衍生物反应键结,以形成如下式(I)所示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
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m代表1至40的整数。其中,基于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为100重量百分比,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含有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反应器的压力为800torr至6000torr。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缩合反应包含第一阶段反应与第二阶段反应。进行第一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为800torr至6000torr,而进行第二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小于760torr。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前述的第一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为1000torr至5000torr,且进行第二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小于400torr。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缩合反应包含第一阶段反应与第二阶段反应。其中,当第一阶段反应的产物具有设定分子量时,进行减压操作,以进行第二阶段反应。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与产物的设定分子量的比例为1∶0.1至1∶0.6。
依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前述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2至1∶4.0。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态样,提出一种聚氨酯,其是利用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形成,其中此聚氨酯具有良好柔软性、伸缩性及较佳均匀性等机能。
应用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其导入-COO-基团于聚碳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链段之间,而使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进而兼具较高的分子量与较柔韧的机械性质。其次,通过-COO-基团的导入,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为液态,而具有较佳的操作性。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可通过缩合反应来形成。通过缩合反应的条件与反应器的参数,缩合反应中副产物的生成可有效被移除,而使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间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进而可制得本发明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与分子量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可进一步反应形成较柔韧且具有较佳延伸性的聚氨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仔细讨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和使用。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提供许多可应用的发明概念,其可实施于各式各样的特定内容中。所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供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其是通过对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所形成。所制得的聚氨酯具有较佳的柔韧性与延伸性。其中,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可通过对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进行反应来形成。
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且m代表1至40的整数。
在一些具体例中,聚碳酸酯化合物的数目平均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且基于聚碳酸酯化合物为100重量百分比,其中-COO-基团的含量为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故所制得的聚氨酯兼具较佳的柔韧性与延伸性。在其他具体例中,聚碳酸酯化合物的数目平均分子量较佳可为750至3000。
聚醚二醇化合物可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其他适当的聚醚二醇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任意组合。
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烷基碳数为1至8),或者伸甲基烯基醚(烯基碳数为2至4);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
举例而言,R1可例如为伸乙基、1,3-伸丙基、2-甲基-1,3-伸丙基、2,2-二甲基-1,3-伸丙基、1,4-伸丁基、2-甲基-1,4-伸丁基、1,5-伸戊基、3-甲基-1,5-伸戊基、1,6-伸己基、1,7-伸庚基、1,8-伸辛基、1,9-伸壬基、1,10-伸癸基、1,12-伸十二烷基、1,4-环庚烷基、1,4-环己烷基、1,3-环戊烷基、对苯酚双乙醇醚基、双酚A双乙醇醚基、双酚A二异丙醇醚基、聚氧烷基醚(如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及/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所衍生的二价官能基,及/或其他适当的基团。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例如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丁基、伸甲基乙基醚、伸甲基丙基醚、伸甲基丁基醚、伸甲基2-乙基己基醚、伸甲基烯丙基醚等,及/或其他适当的基团。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醚二醇化合物的数目平均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较佳为150g/mole至900g/mole,且更佳为180g/mole至850g/mole。当聚醚二醇化合物的数目平均分子量为前述范围时,所制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具有适当含量的-COO-基团,而兼具高分子量与较佳的柔韧性。
前述的碳酸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其仅须可与聚醚二醇化合物进行反应,并形成聚碳酸酯化合物中的酯基(即聚碳酸酯化合物中的-COO-基团)即可。在一些具体例中,碳酸化合物可包含但不限于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戊酯、碳酸二己酯、碳酸二辛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萘酯、其他适当的碳酸化合物,或上述化合物的任意混合。
本发明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是将前述的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添加至反应器中,以进行缩合反应,而可形成聚碳酸酯化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缩合反应于120℃至220℃下进行,且反应时间可为6小时至48小时。但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依据所选用的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种类与其含量,缩合反应的温度与反应时间可适当地调整,以反应形成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基于聚醚二醇化合物的用量为1摩尔,碳酸化合物的用量为0.2摩尔至4摩尔,且较佳为0.5摩尔至3摩尔。当碳酸化合物的用量为此范围时,所制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而可调整聚碳酸酯化合物的机械性质。
当进行缩合反应时,通过共价键的电子转移,碳酸化合物除可形成前述聚碳酸酯化合物中的基团外,碳酸化合物中的剩余基团亦可形成结构化合物。其中,由于低碳数(如碳数不大于6)的碳酸化合物具有较快的缩合反应性,故低碳数的碳酸化合物于反应时易生成结构化合物。此些结构化合物易与碳酸化合物反应,而降低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反应性,进而降低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产率。据此,此些结构化合物即为缩合反应不欲形成的副产物。须说明的是,于后续内容中,此些结构化合物简称为副产物。基于所选用的碳酸化合物的种类,所生成的副产物亦有所不同。举例而言,当碳酸化合物为碳酸烯酯时,具有最少碳数的碳酸乙烯酯(碳数为3)经反应可形成乙二醇的气态副产物,且乙二醇亦会与碳酸化合物产生反应,进而降低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反应性,且影响所欲具有特定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化合物的生成;当碳酸化合物为碳酸二酯时,具有最少碳数的碳酸二甲酯(碳数为3)经反应可形成甲醇的气态副产物,进而影响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反应性,以及所欲具有特定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化合物的生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进行缩合反应的反应器可例如为不含精馏单元(如工业设备精馏塔、蒸馏塔、分馏塔、填充塔,及/或其他类似的设备)的高压反应器,而可减少反应流程的复杂性。由于不使用精馏单元,故在反应过程中通过调节反应器内部压力,以移除缩合反应所产生的副产物,而确保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间可维持良好的反应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应器的压力可为800torr至6000torr,较佳可为1000torr至5000torr,且更佳为2000tort至4000torr。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缩合反应可区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而有助于移除副产物。于缩合反应的初期阶段,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可反应为寡聚合物,且反应器的压力可为800torr至6000torr。然后,调整反应器的压力为小于760torr,以有助于寡聚合物间的缩合反应,而形成本案的聚碳酸酯化合物。较佳地,反应器的初期压力可为1000torr至5000torr,且于进行前述寡聚合物的缩合时,反应器的压力调整为小于400torr。在其他实施例中,于缩合反应的初期,反应器的压力可为800torr至6000torr,以使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可反应为寡聚合物。较佳地,反应器的压力可为1000torr至5000torr,以有助于形成寡聚合物。当所欲制备的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与寡聚合物的分子量的比例为1∶0.1至1∶0.6时,降低反应器的压力为小于760torr,以有助于副产物的移除。较佳地,反应器的压力可降低至400torr。可理解的,于进行前述的初期缩合反应时,副产物的生成会增加反应器的压力,且通过后续压力的降低,反应器内的副产物可更有效地被移除,进而提升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间的反应性。
此外,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及/或反应器参数(例如: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摩尔比、缩合反应的温度、触媒用量,及/或其他条件),也有助于副产物的移除,且降低其对于缩合反应的干扰,而确保所制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分子量,且含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在一些具体例中,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例如为1∶0.2至1∶4.0,且较佳为1∶0.5至1∶3.0;缩合反应的温度可例如为120℃至220℃,且较佳为140℃至200℃;触媒用量可例如为10ppm至10000ppm,较佳为10ppm至1000ppm。当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摩尔比、缩合反应的温度,及/或触媒用量为前述的范围时,碳酸化合物的副产物可有效被移除,而确保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间的反应性,进而提升本发明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产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副产物的移除亦可通过其他方式来达成,但是须注意的是,反应所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须具有特定的分子量,且含有特定量的-COO-基团。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进行缩合反应时,相应的触媒添加至反应器中,以增进反应效率。在一些具体例中,触媒可包含但不限于锂、钠、钾、铷、铯、镁、钙、锶、钡、钛、钴、镍、锌、锗、砷、锆、铝、锡、铅、锑、铈等金属元素;前述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盐、金属烷氧化物或金属有机化物;其他适当的触媒材料;或上述触媒的任意混合。触媒用量对原料总用量为10ppm至10000ppm,且较佳为10ppm至1000ppm。
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化合物中,基于聚醚二醇化合物的选用,聚碳酸酯化合物可具有不同含量的-COO-基团。举例而言,当使用前述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且其数目平均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时,所形成的100重量百分比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如下式(I-1)所示)具有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COO-基团。
于式(I-1)中,R1、R2、R3、n1、n2与m的定义分别如前所述,在此不另赘述。
于所制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中,通过-COO-基团的导入,其可对聚碳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链段形成类似于中断的效果,而使聚碳酸酯化合物虽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但是仍可保持为液态,而提升其操作性,且有助于制得兼具柔韧性与延伸性的聚氨酯。据此,若聚碳酸酯化合物中-COO-基团的含量不为本发明前述的范围时,过少的-COO-基团将降低前述的中断效果,而无法使后续形成的聚氨酯具有柔韧性质;过多的-COO-虽可大幅提升前述的中断效果,但是聚碳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链段亦随之缩短,而降低所形成的聚氨酯的延伸性与机械强度,故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可理解的,前述聚合物链段的中断是指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中断,而非指共价键实质的断键。换言之,所形成的聚碳酸酯化合物的每一个高分子链可由数个低分子量的聚合物链段所形成,且此些聚合物链段之间是通过-COO-基团共价键结。
在一些应用例中,本发明通过导入-COO-基团至聚碳酸酯化合物中,而使-COO-基团共价键结于聚合物链段之间,进而提升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并使其具有较佳的柔韧性。其次,利用此具有特定-COO-基团含量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来制备聚氨酯时,所得的聚氨酯除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外,其亦可兼具较佳的柔韧性、延伸性与均匀性。另外,通过调整缩合反应的条件与反应器的参数,缩合反应中碳酸化合物所形成的副产物可有效被移除,而有助于维持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间的反应性,进而可提升具有特定分子量与特定含量的-COO-基团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产率。
以下利用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制备聚碳酸酯化合物
实施例1至实施例3
实施例1
在具有搅拌机、温度计与氮气导入管的2L不锈钢反应器中,投入1000g的烷基聚醚二醇(数目平均分子量为200g/mol)、990g的碳酸二甲酯和1g的四丁氧基钛触媒。进行氮气置换后,于搅拌下将反应器内温度升至185℃,以进行缩合反应。首先,于2900torr至3700torr的压力反应10小时,接着压力降低至50torr至200torr,并持续反应4小时后,将反应器内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得到实施例1的聚碳酸酯化合物(PCDO-1,黏稠液体),且其羟基值为58.6mgKOH/g,-COO-基团含量约为17%。
为进一步确认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与聚醚二醇化合物均匀混合,并与异氰酸酯官能基的有机化合物反应形成聚氨酯,实施例1所制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是以1∶9至9∶1的混合比例,于80℃下与PTMEG、PEG与PPG等聚醚二醇化合物混合,并在持温混合8小时后,以目视的方式观察其外观变化,且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代表混合液均匀混合,「○」代表混合液些微混浊,「×」代表混合液是分层的,而「△」代表混合液的外观状态界于些微混浊(○)与分层(×)之间。
另外,以市售商品(UBE Corporation公司制作,且型号为UH200的聚碳酸酯化合物)进行相同的试验,其与PTMEG1000或PTMEG2000的混合液均是分层的,而不具有良好的混合性。
据此,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与聚醚二醇化合物良好地混合,而可进一步反应形成聚氨酯。
实施例2
在具有搅拌机、温度计与氮气导入管的2L不锈钢反应器中,投入1000g的聚氧丙烯醚二醇(数目平均分子量为400g/mol)、135g的碳酸二甲酯和0.6g的四丁氧基钛触媒。进行氮气置换后,于搅拌下将反应器内温度升至160℃,以进行缩合反应。首先,于2900torr至3700torr的压力反应7小时,接着压力降低至50torr至200torr,并持续反应5小时后,将反应器内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得到实施例2的聚碳酸酯化合物(PCDO-2,黏稠液体),且其羟基值为106.9mgKOH/g,-COO-基团含量约为6%。
实施例3
在具有搅拌机、温度计与氮气导入管的3L不锈钢反应器中,投入1000g的甲基丙二醇聚醚(数目平均分子量为130g/mol)、1400g的碳酸二甲酯和0.9g的四丁氧基钛触媒。进行氮气置换后,于搅拌下将反应器内温度升至175℃,以进行缩合反应。首先,于2900torr至3700torr的压力反应10小时,接着压力降低至50torr至200torr,并持续反应6小时后,将反应器内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得到实施例3的聚碳酸酯化合物(PCDO-3,黏稠液体),且其羟基值为28.5mgKOH/g,-COO-基团含量约为27%。
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与特定的聚醚二醇化合物亦可良好地混合,而有助于两者间的反应的进行,故可进一步反应形成兼具较柔韧的机械性质与较佳的延伸性和均匀性的聚氨酯。
据此,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是通过对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而可将碳酸化合物所衍生的-COO-基团共价键结于聚醚二醇化合物所衍生的聚合物链段之间,以使其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而使所制得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与较柔韧的机械性质。其中,由于-COO-基团的导入,反应所得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为液态化合物,故具有较佳的操作性。再者,本发明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可进一步反应制得聚氨酯,且聚氨酯具有较柔韧的机械性质与较佳的延伸性和均匀性,故可满足应用需求。另外,通过控制缩合反应的条件与反应器的参数,碳酸化合物于进行缩合反应时所产生的副产物可有效被移除,而可避免副产物对于碳酸化合物的损耗,进而有助于维持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间的反应性,故可提升本发明兼具柔韧性与延伸性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产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任何具有公知常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如下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且m代表1至40的整数;
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或者伸甲基烯基醚;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
其中基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为100重量百分比,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含有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COO-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是由碳酸化合物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反应所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碳酸化合物包含碳酸乙烯酯及/或碳酸二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
6.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含:
添加碳酸化合物与如下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至一反应器中,其中该反应器排除一精馏单元;
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或者伸甲基烯基醚;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以及
对该碳酸化合物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进行一缩合反应,且于进行该缩合反应时,该碳酸化合物形成与一结构化合物,其中/>是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的一衍生物反应键结,以形成如下式(I)所示的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
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式(II)所示的该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m代表1至40的整数;
其中基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为100重量百分比,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含有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缩合反应包含:
进行一第一阶段反应,其中进行该第一阶段反应时,该反应器的该压力为800tort至6000torr;以及
于进行该第一阶段反应后,进行一第二阶段反应,其中进行该第二阶段反应时,该反应器的该压力小于760torr。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该第一阶段反应时,该反应器的该压力为1000torr至5000torr,且进行该第二阶段反应时,该反应器的该压力小于400torr。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缩合反应包含:
进行一第一阶段反应;以及
当该第一阶段反应的一产物具有一设定分子量时,进行一减压操作,以进行一第二阶段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与该产物的该设定分子量的一比例为1∶0.1至1∶0.6。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与该碳酸化合物的一摩尔比为1∶0.2至1∶4.0。
13.一种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形成。
CN202311224441.5A 2022-09-23 2023-09-21 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 Pending CN1177570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6147 2022-09-23
TW111136147A TWI837844B (zh) 2022-09-23 2022-09-23 液態聚碳酸酯化合物的製作方法及聚氨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7054A true CN117757054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4441.5A Pending CN117757054A (zh) 2022-09-23 2023-09-21 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7054A (zh)
TW (1) TWI8378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0233B (zh) * 2017-01-16 2018-11-23 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醚多元醇的制备工艺及耐油耐低温的聚氨酯弹性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3473A (zh) 2024-04-01
TWI837844B (zh) 202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9117B2 (en) Alkylene oxide polymerization using a double metal cyanide catalyst complex and a magnesium, group 3-group 15 metal or lanthanide series metal compound
EP1432751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carbonathomo- und copolymeren mittels doppel metallcyanid-katalyse
US8309664B2 (en) Silicone-polyether copolymer system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m by means of an alkoxylation reaction
KR101744362B1 (ko) 1급 히드록실 말단 기를 포함하는 폴리에테르 폴리올의 제조 방법
US6384178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carbonate diols with a high molecular weight
CN112029083B (zh) 一种聚醚碳酸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PL199860B1 (pl) Poliole poli(oksyetyleno/oksypropylenowe), sposób ich wytwarzania i ich zastosowanie
CN1145078A (zh) 具有末端羟基的聚碳酸酯的制法
US20060004176A1 (en) Oligocarbonate polyols having terminal secondary hydroxyl groups
CN114149576A (zh) 一种含氟聚碳酸酯二醇及其制备方法
JP2558165B2 (ja) 不飽和末端基を有する高分子量ポリ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の製造方法
JPH0525264A (ja) 反応性安定化ポリオール
CN108570151B (zh) 一种聚单硫代碳酸酯-聚酯共聚物、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KR20190025927A (ko) 폴리에테르 디올 제조 공정
CN117757054A (zh) 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
KR20140125736A (ko) 불포화 폴리카보네이트 디올, 이 폴리카보네이트 디올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의 용도
JP2005089463A (ja) 脂肪族オリゴ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TW202413483A (zh) 聚碳酸酯化合物與其製作方法
US5081224A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olefin-terminated polyesters
TW201527349A (zh) 內酯聚合物之製造方法
JP2810548B2 (ja) 末端ヒドロキシル基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法
CN114479047B (zh) 一种由环氧单体制备含季鏻盐聚合物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JP3270574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法
JPH02284918A (ja) 脂肪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H083294A (ja) 変性ポリ(3−ヒドロキシブチ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