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7506A -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7506A
CN117297506A CN202311294576.9A CN202311294576A CN117297506A CN 117297506 A CN117297506 A CN 117297506A CN 202311294576 A CN202311294576 A CN 202311294576A CN 117297506 A CN117297506 A CN 117297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ressing
suction
piece
suc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4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震华
周冠华
莫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45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7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7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7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61B1/00068Valve switch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4Endoscopic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4Suction control
    • A61M1/743Suction control by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line, e.g. flow regulating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8Means for preventing overflow or contamination of the pump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吸引阀包括阀体、阀帽、阀杆、按压件和衔接件,其中:阀帽与阀体连接,且二者间限定出阀腔;阀杆与阀帽连接,且在阀腔内可移动设置,以在封闭位和抽吸位间切换;衔接件具有大气流道,且衔接件在阀腔内活动设置,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在衔接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衔接件推开阀帽侧壁上的弹性封堵结构,而通过大气流道将阀腔与外部连通;在衔接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衔接件与弹性封堵结构分离;按压件相对于阀杆可移动设置,用以在受压时驱使衔接件运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内窥镜技术中,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处易残留被吸取物的问题。

Description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能够直达病灶的医疗器械,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内窥镜可搭配负压装置而具备抽吸能力,以吸出人体内的待吸取物,例如,积液、病理样本等。
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的抽吸操作依赖其手柄上的吸引阀实现。通过按压吸引阀,其抽吸通道与负压通道连通,则可实现抽吸功能;解除按压后,吸引阀的大气通道与负压通道连通,则关闭了抽吸功能。然而在实践中,相关吸引阀在其大气通道处常残留有被吸取物,存在人员感染、污染环境的较高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用于至少解决相关内窥镜技术中,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处易残留被吸取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引阀,用于内窥镜。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阀帽、阀杆、按压件和衔接件,其中:
所述阀帽与所述阀体连接,且二者间限定出阀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帽连接,且在所述阀腔内可移动设置,以在封闭位和抽吸位间切换;
所述衔接件具有大气流道,且所述衔接件在所述阀腔内活动设置,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在所述衔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衔接件推开所述阀帽侧壁上的弹性封堵结构,而通过所述大气流道将所述阀腔与外部连通;在所述衔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衔接件与所述弹性封堵结构分离;
所述按压件相对于所述阀杆可移动设置,用以在受压时驱使所述衔接件运动;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阀杆间设有缓冲行程,所述缓冲行程用于使所述按压件驱使所述衔接件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后,再将按压作用传递至所述阀杆,而驱使所述阀杆由所述封闭位移动至所述抽吸位;
所述吸引阀被配置为,在解除所述按压作用后,所述阀杆可复位而移动至所述封闭位,所述按压件可复位而允许所述衔接件复位至所述第一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柄,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吸引阀。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部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中,通过在按压件与阀杆间设置缓冲行程,能够在预先驱使衔接件运动而关闭大气通道的前提下再驱动阀杆移动,确保在阀杆由封闭位切换至抽吸位而打开抽吸通道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大气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一来,当吸引阀开启而抽吸被吸取物时,阀帽侧壁上不再有因大气通道开启而形成的低压区域,从而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运动至阀帽侧壁上大气通道对应处的被吸取物,以防止被吸取物在大气通道处残留、积聚。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能够避免吸引阀在长期使用后堵塞大气通道。
其二,由于该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处残留被吸取物极少、甚至几乎不会残留被吸取物,那么,在按压吸引阀的操作过程中,就能够避免被吸取物从大气通道被挤出、甚至逸散至大气中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人员感染、污染环境的风险。
其三,由于处于第二状态的衔接件是与弹性封堵结构分离的,而弹性封堵结构本身就能够实现阀帽侧壁的封闭,此时再结合受压变形的阀帽对弹性封堵结构的进一步压缩,则能够强化阀帽侧壁上弹性封堵结构对应处的密封性能,从而实现更优的密封效果。
其四,由于处于第二状态的衔接件是与弹性封堵结构分离的,则在继续按压吸引阀直至阀杆移动至抽吸位的过程中,衔接件不会与阀帽侧壁配合而对阀帽的变形造成阻碍,也即能够允许阀帽在吸引阀受压过程中顺利实现变形,从而利于吸引阀顺畅实现按压操作、优化了术者的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结构);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衔接件X-X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且衔接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且衔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阀帽在衔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隐藏部分阀帽);
图11为图10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阀杆在复位过程中衔接件与阀帽的配合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阀杆在复位过程中衔接件与阀帽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阀体、110-负压通道、120-抽吸通道、130-第一定位部、140-第二定位部、150-第三定位部、160-支撑部、
200-阀帽、200a-第一帽体、200a1-第一卡接凸起、200b-第二帽体、200b1-第二卡接凸起、210-弹性封堵结构、210a-定位凹部、211-塞瓣、220-第一加强部、230-第二加强部、240-第二引导面、250-避让槽、
300-阀杆、310-第一按压头端、311-第一卡槽、320-第一杆体、321-过流空间、322-第一引导孔道、330-封堵端、340-止抵部、350-引导管、351-第二引导孔道、
400-按压件、410-第二按压头端、411-第二卡槽、420-第二杆体、
500-衔接件、510-大气流道、520-进气口、530-出气口、540-抵压部、
600-牵引线、600a-限位球、700-第三复位结构、
800-第一密封体、810-连通口、820-第一密封凸起、
900-第二密封体、910-第二密封凸起、
S-阀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下面首先结合应用场景对其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在相关的内窥镜技术中,吸引阀设于内窥镜的手柄上,其阀帽外露于手柄壳体之外,以便于术者按压阀帽而切换吸引阀的状态。在内窥镜已外接负压装置的情况下,负压装置向吸引阀提供负压抽吸力,此时,吸引阀常被配置为处于关闭状态,也即负压抽吸力作用于大气、不会抽取待吸取物(如痰液等类型的积液、如患部组织等类型的病理样本),术者可不用按压吸引阀;而在需要抽吸待吸取物时,术者通过按压吸引阀的阀帽,则将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此时,负压抽吸力作用于被吸取物,以顺利进行抽吸操作。
注意,术者通过持续按压阀帽,即可实现对被吸取物的持续抽吸,而松开阀帽,则关闭吸引阀,操作工序较为简单,利于术者单人、单手操作内窥镜。
在相关内窥镜的使用过程中,吸引阀连通大气的大气通道处常残留有被吸取物,在吸引阀长期使用后,大气通道还易被堵塞。同时,由于吸引阀的状态切换是依靠其自身受压而实现,在按压吸引阀的阀帽过程中,大气通道处的被吸取物易被挤出,特别是挤压动作造成大气通道处的气压变化,甚至会驱使被吸取物的细小颗粒进入大气、并随气流逸散,上述情况都会增大人员感染、污染环境的风险。
经过研究,发明人发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吸引阀在状态切换的过程中,因大气通道和抽吸通道同时开启所导致的。
以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抽吸状态的过程为例,术者需要按压阀帽而关闭大气通道,而在按压动作的初始阶段,即开始按压阀帽时,阀杆已经解除了对抽吸通道的密封而打开抽吸通道,但按压阀帽、关闭大气通道需要一个过程,如此,在将大气通道关闭的时段内,抽吸通道始终与大气通道同时打开。可见,相关吸引阀是都在同时开启抽吸通道和大气通道的情况下进行抽吸操作。
在负压作用通过抽吸通道抽吸被吸取物时,被吸取物除了被抽吸至负压通道外,部分会运动(例如溅射)至阀帽的侧壁上,特别是在大气通道处也因负压作用而存在气流运动,这就在大气通道处形成了低压区域,也进一步驱使被吸取物运动至大气通道对应处的阀帽侧壁,由此导致被吸取物在大气通道处的残留、积聚,从而造成人员感染、环境污染的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引阀,用于内窥镜。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目的、方案和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图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包括阀体100、阀帽200、阀杆300、按压件400和衔接件500,其中:
阀体100为吸引阀的主体构件,其作为吸引阀中包括阀帽200在内的其他多数构件的安装基础。阀体100上通常设有定位结构,以在将吸引阀安装于内窥镜的手柄内时能够实现可靠装配。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阀体100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30、第二定位部140和第三定位部150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定位部130用于实现吸引阀轴向的定位装配,第二定位部140用于实现吸引阀周向的定位装配,第三定位部150用于实现吸引阀在轴向和周向上的定位装配。
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吸引阀的轴向可以参照阀杆300的延伸方向,吸引阀的周向可以参照围绕阀杆300的方向,吸引阀的径向可以参照阀杆300的径向,以上仅为对吸引阀相关的空间位置特征的相对示意,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技术特征的限定。
阀帽200与阀体100连接,且二者间限定出阀腔S。阀体100具有与阀腔S连通的抽吸通道120和负压通道110,在进行抽吸操作时,自内窥镜***部前端抽吸的被吸取物会依次通过器械通道和抽吸通道120进入到阀腔S内,阀腔S相当于作为被吸取物的暂储存腔室,然后再被抽吸至负压通道110内;同时,阀腔S还为阀杆300、按压件400等提供了操作空间,具体可参见图3。
阀杆300在阀腔S内可移动设置,以在封闭位和抽吸位间切换。可以理解,吸引阀通过阀杆300实现控制状态的切换,具体是通过阀杆300响应术者的按压操作而改变与抽吸通道120的配合关系来实现。其中,在阀杆300处于封闭位的情况下,其对抽吸通道120进行封堵,从而阻止抽吸通道120内的被吸取物进入阀腔S;在阀杆300处于抽吸位的情况下,阀杆300解除了对抽吸通道120的封堵,这样一来,抽吸通道120的被吸取物在负压作用下就能顺利进入阀腔S。
同时,阀杆300与阀帽200连接,这样一来,就能够依靠具有弹性的阀帽200提供复位弹性力,具体是在阀杆300处于抽吸位的情况下,当解除了按压作用,则阀杆300能够在阀帽200恢复形变的过程中被带动复位至封闭位。当然,在阀类结构中,其内部的活动件通常均利用复位结构实现状态切换,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的按压件400和衔接件500,它们的具体复位原理后文再做详述。
为了降低被吸取物自吸引阀的部件间隙泄漏的风险,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吸引阀可包括设于阀腔S内的第一密封体800,第一密封体800对应于负压通道110进行密封设置,其上开设有用于连通阀腔S与负压通道110的连通口81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体800具有靠近阀体100与阀帽200的连接缝处的第一密封凸起820,第一密封凸起820与阀体100的侧壁抵接而实现密封,以强化对应阀体100与阀帽200间的连接缝处的密封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吸引阀可包括设于阀腔S内的第二密封体900,第二密封体900对应于抽吸通道120与阀腔S的连通处密封设置。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密封体900具有与阀体100侧壁抵接的第二密封凸起910,以强化第二密封体900与阀体100的密封效果,防止抽吸通道120的被吸取物自第二密封体900与阀体100的间隙泄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未限制第一密封体800和第二密封体900的具体材质,二者可选由橡胶、弹性树脂等制成。
在吸引阀包括第二密封体900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阀杆300的封堵端330可与第二密封体900密封配合、实现对抽吸通道120的封堵。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阀杆300的封堵端330也可与阀体100直接密封配合;为了提升密封性,阀杆300的封堵端330可由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阀杆300具有封堵抽吸通道120的封堵部位,该封堵部位的具体结构不受限制,图3示出的封堵端330仅为封堵部位的一种具体实现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衔接件500在阀腔S内活动设置,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可以理解,当衔接件500在阀腔S内运动时,其在阀腔S内的位置特征发生改变,其能够与阀帽200配合而切换相应的工作状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衔接件500是与阀帽200侧壁上的弹性封堵结构210配合而切换工作状态,当然,弹性封堵结构210位于衔接件500的运动路径上,以便于在衔接件500运动时实现相互配合。
在衔接件500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吸引阀的大气通道的状态也不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衔接件500具有大气流道510,其用于构建吸引阀的大气通道。
其中,在衔接件50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衔接件500推开阀帽200侧壁上的弹性封堵结构210,而通过大气流道510将阀腔S与外部连通;在衔接件5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衔接件500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分离。
可以理解,在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吸引阀搭配的负压装置用于抽吸大气,以避免对吸引阀内部结构过度抽吸而受损。对应于此,如图1~3和图6所示,衔接件500处于第一状态,其能够通过推抵弹性封堵结构210,将弹性封堵结构210推开而穿设于阀帽200侧壁,如此,如图4和图7所示,可使衔接件500上与大气流道510连通的进气口520外露于阀帽200外,而与大气流道510连通的出气口530依然位于阀腔S中,在负压装置的负压作用下,外部空气可依次经由衔接件500的进气口520、大气流道510和出气口530而被吸入阀腔S,然后再进入负压通道110,具体可参见图6,图中虚线箭头示出了对应外部空气的抽吸路径。其中,衔接件500的进气口520、大气流道510和出气口530即构建了吸引阀的大气通道。
如图8~图11所示,衔接件500处于第二状态,其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分离而解除对弹性封堵结构210的推抵作用,这样一来,弹性封堵结构210基于自身的弹性而回弹、恢复形变,实现对阀帽200侧壁的密封;此时,衔接件500完全位于阀腔S内,特别是衔接件500的进气口520位于阀腔S内,而不会将外部空气通入至阀腔S内,即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处被关闭。在此种情况下,负压作用不会再吸入外部空气,只要将阀杆300切换至抽吸位,则负压作用就能够经由抽吸通道120吸取被吸取物。
按压件400相对于阀杆300可移动设置,用以在受压时驱使衔接件500运动。可以理解,按压件400用于接收术者的按压操作,其能够在按压作用下实现移动,并驱使衔接件500实现动作,以让衔接件500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从而与吸引阀受压而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过程匹配。
注意,本申请实施例的按压件400与阀杆300间能够产生相对移动,也即,在按压件400受压移动的一些情况下,阀杆300大致可在阀腔S内维持原位,而按压件400驱使衔接件500运动而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的过程正对应处于按压件400相对于阀杆300移动的过程中,具体可对比参照图6和图8。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按压件400能够将按压作用传递至阀杆300,以驱使阀杆300由封闭位移动至抽吸位,具体可对比参照图8和图12。
与此同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按压件400与阀杆300间设有缓冲行程l,缓冲行程l用于使按压件400驱使衔接件500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再将按压作用传递至阀杆300,而驱使阀杆300由封闭位移动至抽吸位。
应理解的是,沿吸引阀的按压方向(可大致参考图6中的空心箭头),按压件400具有在按压作用下而实现移动的按压行程,该按压行程至阀杆300切换至抽吸位为止。示例性地,缓冲行程l可大致认为属于按压件400的按压行程的前段,按压件400带动阀杆300移动的行程可大致认为属于其按压行程的后段。结合前述,按压件400与阀杆300间的缓冲行程l属于按压件400相对于阀杆300可移动的行程,也就是说,在缓冲行程l内,按压件400能够驱使衔接件500运动,直至衔接件500在按压件400的驱使下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关闭。
可见,缓冲行程l实际上是使按压件400在大气通道关闭后,再将按压作用传递至阀杆300而驱使阀杆300移动的行程,那么,在阀杆300移动而解除对抽吸通道120的封堵的起始阶段,大气通道就已经确保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在阀杆300由封闭位至抽吸位的整个移动过程中,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和抽吸通道120均不会同时打开,这样就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前述相关吸引阀所存在的在大气通道残留被吸取物的技术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缓冲行程l之后,按压件400有多种方式将按压作用传递至阀杆300。例如,如图6所示,缓冲行程l为阀杆300的第一按压头端310与按压件400的第二按压头端410之间的距离,在该种实现方式中,吸引阀受压的过程中,按压件400移动直至其第二按压头端410与阀杆300的第一按压头端310相抵接的位置,则将受到的按压作用传递给阀杆300,从而驱使阀杆300移动而打开抽吸通道120。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按压件400可与阀杆300相互插接配合,二者可通过在插接部位处的相互抵接关系来传递按压作用。
在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负压装置施加的负压作用用于抽吸被吸取物。请参见图12,图12示出的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由于衔接件500处于第二状态下,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关闭,则负压作用不会抽吸吸引阀外部的空气,而此时阀杆300处于抽吸位,也即吸引阀的抽吸通道120被打开,人体内的被吸取物依次经由内窥镜***部的器械通道和抽吸通道120进入阀腔S内,然后再被吸入负压通道110,具体可参见图12,图中虚线箭头示出了对应被吸取物的抽吸路径。
如图3和图12所示,为了便于抽吸通道120内的被吸取物能够更为顺畅地进入阀腔S,阀杆300的主体部分(可以指后文的第一杆体320)可以设置有贯通的过流空间321,在阀杆300处于抽吸位的情况下,过流空间321可增大被吸取物的流通量,从而提升对被吸取物的抽吸效率。
如图3和图12所示,为了防止吸引阀被过度按压,阀杆300的外周面设有止抵部340,阀体100上设有与止抵部340匹配的支撑部160,在阀杆300移动到位、即处于抽吸位后,止抵部340与支撑部160在按压方向上限位配合。
吸引阀被配置为,在解除按压作用后,阀杆300可复位而移动至封闭位,按压件400可复位而允许衔接件500复位至第一状态。可以理解,在需要关闭吸引阀的情况下,则可撤去对吸引阀的按压作用,阀杆300可在阀帽200的带动下复位切换至封闭位,而关闭抽吸通道120;按压件400也能够实现复位,则随之解除了对衔接件500的驱使作用,也即解除了对衔接件500的限制,以利于衔接件500复位至第一状态,而开启吸引阀的大气通道,这样,负压作用又能够通过衔接件500上的进气口520、大气流道510和出气口530而抽吸大气,可按先后顺序依次参照图12和图6。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预先关闭大气通道的前提下再驱动阀杆300移动,确保在阀杆300由封闭位切换至抽吸位而打开抽吸通道120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大气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一来,当吸引阀开启而抽吸被吸取物时,阀帽200侧壁上不再有因大气通道开启而形成的低压区域,从而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运动至阀帽200侧壁上大气通道对应处的被吸取物,以防止被吸取物在大气通道处残留、积聚。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能够有效防止被吸取物在大气通道处残留、积聚,从而避免吸引阀在长期使用后堵塞大气通道。
其次,由于该吸引阀的大气通道处残留被吸取物极少、甚至几乎不会残留被吸取物,那么,在按压吸引阀的操作过程中,就能够避免被吸取物从大气通道被挤出、甚至逸散至大气中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人员感染、污染环境的风险。
再者,相关技术是通过挤压阀帽200来关闭大气通道,这就导致每次关闭大气通道都使阀帽200上的对应大气通道处及其附近区域产生了极大幅度的变形,在长期使用后,阀帽200对应大气通道处易疲劳损伤,会导致大气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的密封性能变差,难以实现有效密封。反观本申请的实施例,由于在衔接件5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衔接件500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分离,而弹性封堵结构210本身就能够实现阀帽200侧壁的封闭,此时再结合阀帽200在按压作用下存在变形,阀帽200上对应弹性封堵结构210的部位在已经实现封闭的基础还被进一步压缩,从而能够强化阀帽200侧壁上弹性封堵结构210对应处的密封性能,以实现更优的密封效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在受压的过程中,衔接件50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其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分离,那么,在继续按压吸引阀直至阀杆300移动至抽吸位的过程中,衔接件500不会与阀帽200侧壁配合而对阀帽200的变形造成阻碍,也即能够允许阀帽200在吸引阀受压过程中顺利实现变形,从而利于吸引阀顺畅实现按压操作、优化了术者的操作手感。
关于弹性封堵结构210,本申请实施例未限制其具体结构。
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11所示,弹性封堵结构210包括相互密封接合的至少两个塞瓣211,弹性封堵结构210被配置为,在受到衔接件500的推抵作用的情况下,塞瓣211间彼此分离。
可以理解,此种布局下的塞瓣211之间形成有分离缝,在塞瓣211受到衔接件500推抵时,衔接件500可从分离缝中穿过,而撑开弹性封堵结构210;当然,在弹性封堵结构210回弹复位时,其分离缝对应处,塞瓣211间相互密封接合,以保持阀腔S的封闭。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封堵结构210利用阀帽200侧壁所在的空间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提升结构紧凑性,优化布局。
示例性地,阀帽200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阀腔S的大气孔,而弹性封堵结构210为对应大气孔设置的弹片,该弹片被预配置为抵压在阀帽200上大气孔处的侧壁上,且相互密封配合;在弹片受到衔接件500的推抵作用的情况下,弹片就被穿过大气孔的衔接件500推开,而经由大气流道510连通阀腔S和外部大气。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封堵结构210的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更为便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未限制衔接件500在阀腔S内的具体可移动设置特征。
示例性地,如图6~图11所示,衔接件500沿吸引阀的径向可移动设置,弹性封堵结构210设于阀帽200的周向侧壁,以对应位于衔接件500的移动路径上。其中,吸引阀的径向可理解为与其按压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应理解的是,衔接件500通过移动而实现其工作状态的切换,衔接件500在其移动方向上具有移动行程。在该实施例中,衔接件500的移动方向位于吸引阀的径向上,这样,衔接件500在移动时则利用的是吸引阀径向上的布局空间,而避开了在按压方向上按压件400和阀杆300等占据的空间,从而能够避免干涉,同时,衔接件500这样的布局因为利用了吸引阀径向上布局空间,也提升了对吸引阀内空间利用率。
示例性地,衔接件500沿吸引阀的按压方向可移动设置,弹性封堵结构210设于吸引阀上沿按压方向分布的侧壁,以对应位于衔接件500的移动路径上。进一步地,基于该实施例,衔接件500还可与按压件400固定连接,以在按压件400受压移动时就能够直接带动衔接件500沿按压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状态切换,此种结构布局能够减少传动结构,实现了吸引阀内部结构的简化。其中,在衔接件500与按压件400固定连接的实施例中,弹性封堵结构210可设于阀帽200上靠近吸引阀按压侧的侧壁(例如图3中弹性封堵结构210上侧的阀帽200侧壁),如此一来,在按压吸引阀的过程中,利于按压件400可直接带动衔接件500退出弹性封堵结构210。
值得说明的是,吸引阀的按压侧即是指,吸引阀靠近其在使用时被按压的一侧。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衔接件500也可在阀腔S内被配置为诸如转动等其他的活动设置方式,示例性地,转动配合的设置方式可以基于杠杆结构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吸引阀能够正常使用,其需要能够使其内部的活动件在解除按压作用后实现复位,从而恢复至按压前的状态。如前所述,阀帽200为阀杆300提供弹性复位力,如此,阀帽200或者其部分即为对应阀杆300的第一复位结构;另外,吸引阀还包括对应按压件400的第二复位结构,和对应衔接件500的第三复位结构700,第二复位结构和第三复位结构700的具体类型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未做限制,二者均可以为螺旋伸缩弹簧,也可以为折弯结构件等。
在吸引阀受压而由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过程中,按压作用会通过阀帽200的侧壁由按压侧向弹性封堵结构210传递,如图3所示,按压作用会在阀帽200侧壁上由上向下传递,这样会导致弹性封堵结构210中其靠近吸引阀按压侧的部分内部受力更大,而越远离吸引阀的按压侧则内部受力越小,长此以往,弹性封堵结构210中靠近吸引阀按压侧的部分因疲劳而塑形变形的风险更大,那么其弹性就会逐渐降低,在衔接件500推抵弹性封堵结构210的过程中,造成在按压方向上弹性封堵结构210对衔接件500的反作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这将不利于衔接件500切换至第一状态而实现顺利复位,也即不利于吸引阀关闭。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衔接件500沿吸引阀的径向可移动设置的情况下,阀帽200的侧壁对应弹性封堵结构210的部位相对于按压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阀腔S内。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弹性封堵结构210在按压方向上更靠近吸引阀的按压侧的部位相较于其在按压方向上更远离吸引阀的按压侧的部位,与吸引阀的轴线的距离更短,而在衔接件500复位过程中且未与弹性封堵结构210抵接的情况下,衔接件500的推抵端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在按压方向上越靠近吸引阀按压侧的部位的距离越小,而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在按压方向上越远离吸引阀按压侧的部位的距离越大。
在衔接件500复位伸出的过程中,弹性封堵结构210在按压方向上更靠近吸引阀按压侧的部位将先于更远离吸引阀按压侧的部位受到衔接件500的推抵作用,注意,受到衔接件500的推抵作用的时间节点直接影响衔接件500自身受到复位作用的损耗,也即弹性封堵结构210上的部位越先与衔接件500抵接,衔接件500受到复位作用的损耗越小,那么,弹性封堵结构210在按压方向上越靠近吸引阀按压侧的部位将受到衔接件500更大的推抵作用,而随着衔接件500的伸出动作,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变形逐渐消耗衔接件500受到的复位作用,也即弹性封堵结构210在按压方向上越远离吸引阀按压侧的部位受到逐渐减小的推抵作用。
可见,上述衔接件500对于该实施例具有“倾斜布置”特征的弹性封堵结构210的施力特点正好对应了前述的技术问题,从而改善在按压方向上弹性封堵结构210对衔接件500的反作用力分布不均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衔接件500更为顺畅地由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实现复位,以关闭吸引阀。
如前文所述,在吸引阀受压后,按压件400相对于阀杆300移动,则会驱使衔接件500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按压件400、阀杆300和衔接件500的配合关系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具体配合关系不做限制。
请参见图3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杆300可以包括第一杆体320和设于第一杆体320周向侧面的引导管350,第一杆体320具有第一引导孔道322,按压件400沿其可移动方向插接配合于第一引导孔道322,引导管350具有与第一引导孔道322连通的第二引导孔道351,第二引导孔道351沿吸引阀的径向延伸布置,衔接件500可移动设置于第二引导孔道351;其中:吸引阀还包括牵引线600,衔接件500通过牵引线600穿设于第一引导孔道322和第二引导孔道351而与按压件400连接,以在按压件400受压移动的情况下被牵引线600牵拉,从而与弹性封挡结构分离。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第一引导孔道322为按压件400的至少部分提供容置空间,示例性地,按压件400的第二杆体420插接于第一引导孔道322。第一引导孔道322的孔壁可对按压件400起到一定的径向限位约束作用,防止按压件400径向偏斜,而确保阀杆300受到的按压作用沿预设方向分布。注意,在该实施例中,阀杆300作为按压件400的安装基础,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示例性地,按压件400可以阀体100作为安装基础。
引导管350为衔接件500的至少部分提供了容置空间,而在衔接件500移动设置于第二引导孔道351的情况下,第二引导孔道351的孔壁对衔接件500起到一定的径向限位约束作用,防止衔接件500径向偏斜,从而确保衔接件500沿吸引阀的径向伸缩移动。由于引导管350为阀杆300的一部分,则衔接件500是以阀杆300作为可移动设置的安装基础,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示例性地,衔接件500可以阀体100作为安装基础。
牵引线600用于在按压件400和衔接件500间传递牵引力,以拉动衔接件500而沿第二引导孔道351移动。
如图6~图9所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术者向吸引阀施加按压作用,则按压件400在按压作用下沿第一引导孔道322移动,牵引线600逐渐张紧并随着按压件400向下移动,而向衔接件500施加沿吸引阀径向的牵引力,衔接件500在牵引线600的牵拉下逐渐解除了对弹性封堵结构210的推抵作用,直至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分离,这样也就使衔接件50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基于牵引线600自身的柔软特点,其能够将按压件400在按压方向上的移动动作便捷地转换为沿吸引阀径向上的牵引力,省去了复杂的传动结构。同时,牵引线600在张紧的情况下大致沿第二引导孔道351的延伸方向分布,则牵引线600提供的牵引力的施力方向与衔接件500的预设移动方向大致重合,这样能够减少按压件400对衔接件500的驱动作用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提升驱动效率,另外,这样还能够减少衔接件500径向的受力而降低其与引导管350管壁的摩擦,从而提升其在第二引导孔道351内移动的顺畅度。
为了简化安装程序,牵引线600可以包括设于其与按压件400连接一侧的限位部,在按压件400移动的过程中,牵引线600通过限位部而与按压件400在按压方向上限位配合,从而张紧牵引线600。示例性地,限位部为限位球600a,以避免应力集中。示例性地,牵引线600可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类型,以利于穿设于按压件400。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按压吸引阀的过程中,阀杆300会在阀腔S内移动,而阀杆300又通过设置引导管350作为衔接件500的安装基础,则引导管350和衔接件500在随阀杆300移动的过程中存在与阀腔S内相关结构干涉的情况,则需要在这些相关结构设置用于避让引导管350和/或衔接件500的避让结构,示例性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阀帽200在阀腔S的内部结构上设有用于避让引导管350和/或衔接件500的避让槽250。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按压件400与衔接件500中,至少有一者的接合部位设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引导面用于在按压件400推抵衔接件500的情况下引导衔接件500缩回。当然,该实施例仍未限制按压件400和衔接件500的具体安装基础,示例性地,按压件400和衔接件500均以阀杆300作为安装基础,具体地,按压件400沿第一引导孔道322插接配合,衔接件500沿第二引导孔道351可移动设置。
可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衔接件500位于按压件400的移动路径上,在按压件400受压移动的过程中,其与衔接件500相抵接,而向衔接件500传递抵压力。第一引导面能够改变按压件400与衔接件500的接合部位的施力方向,以使衔接件500的受力存在沿吸引阀的径向分布的分量,同时配合第二引导孔道351的限位约束作用,从而驱使衔接件500沿吸引阀的径向缩回,实现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切换。此种结构布局使得按压件400与衔接件500间的传动配合关系较为简单,也能够省去复杂的传动结构。
其中,第一引导面可以为引导斜面、引导弧面等面型。
如图5、图7和图9所示,在前述包括引导管350的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复位结构700置于引导管350内的第二引导孔道351内,且衔接件500的抵压部540与第三复位结构700配合,以在衔接件500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抵压第三复位结构700,第三复位结构700被压缩储能而向衔接件500施加用于复位的驱动力。示例性地,在衔接件500为衔接杆的情况下,抵压部540可沿衔接杆的周向环绕设置,以提升受力均衡性,从而优化第三复位结构700、衔接件500和按压件400间的施力配合关系。具体地,第三复位结构700为螺旋伸缩弹簧,则螺旋伸缩弹簧可套设在衔接件500的主体周向,且与抵压部540抵接配合。
如前文所述,衔接件500用于构建吸引阀的大气通道,本申请的实施例未限制衔接件500的具体结构。示例性地,衔接件500通常可为衔接杆,其便于在阀腔S进行空间布局,衔接杆的进气口520和出气口530分别位于其轴向的两端。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7,衔接件500为衔接杆,大气流道510沿衔接杆的轴向延伸布设,衔接杆的出气口530开设于其周向侧面,牵引线600连接于衔接杆上背离其推抵端的一端。
如此布局下,开设于衔接杆周向侧面的出气口530能够将通过大气流道510被吸入的空气从衔接杆侧面排出,这样便于适应与引导管350的配合,能够避免出气口530位于引导管350内而导致难以实现负压抽吸的情况出现。另外,正是由于出气口530设于衔接杆的周向侧面,这样利于衔接杆在其背离推抵端的一端提供较大的布局空间,从而便于将牵引线600连接在该端,特别优选连接在该端端面的中部,如此,能够进一步使牵引线600向衔接杆施加的牵引力大致沿衔接杆的轴向分布,防止衔接杆在引导管350内偏斜而存在较大的摩擦损耗。
请参见图3~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线600的第一端与按压件400背离其按压侧的端面中部连接,且牵引线600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沿按压件400的轴向穿设于按压件400内。具体地,在牵引线600包括限位部的情况下,限位部可与按压件400背离其按压侧的端面中部限位配合。
如此布局下,在通过按压件400带动牵引线600而牵拉衔接件500的过程中,由于牵引线600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沿按压件400轴向分布,则其对按压件400施加的反作用力也大致沿按压件400的轴向分布,这样有利于防止按压件400在第一引导孔道322内偏斜,从而提升按压件400相对于阀杆300移动的顺畅度。在能够防止按压件400偏斜的基础上,按压件400与第一引导孔道322的孔壁间的摩擦损耗会降低,这样就能够使得通过牵引线600向衔接件500施加的牵拉力的传递效率更高,利于实现衔接件500的状态切换。
请参见图1、图2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帽200的侧壁具有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对应设置的第一加强部220,第一加强部220沿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周向环绕设置。可以理解,在按压吸引阀的过程中,阀帽200会受压产生变形,其因变形而在侧壁上形成的褶皱会对弹性封堵结构210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衔接件500处于第二状态、即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分离的情况下,阀帽200侧壁上的褶皱可能会导致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密封性能变差,示例性地,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塞瓣211间相互分离而无法密封。
针对于此,该实施例的第一加强部220为在弹性封堵结构210周向上设置的加强结构,其能够在弹性封堵结构210邻近处提供结构强化作用,相当于在弹性封堵结构210周向上形成应对阀帽200变形的屏障,从而减小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变形幅度甚至使弹性封堵结构210不产生变形,由此来确保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密封性能。另外,由于第一加强部220沿周向上环绕设置而成为闭环的整体结构,这将进一步地增大第一加强部220的截面面积,以提升第一加强部220及其附近区域的刚度,从而缓解阀帽200变形带来的影响。
请参见图1~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帽200的侧壁具有沿阀帽200的至少部分周向设置的第二加强部230,弹性封堵结构210位于第二加强部230的延伸路径上。如此布局下,第二加强部230能够对弹性封堵结构210对应处提供结构强化作用,同时,由于第二加强部230沿阀帽200的周向分布,则第二加强部230的延及区域均成为加强结构的一部分,这样可增大加强结构的截面面积,从而能够提升第二加强部230及其附近区域的刚度,以缓解阀帽200变形对弹性封堵结构210产生的影响,确保弹性封堵结构210在阀帽200受压的情况下仍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对于第一加强部220和/或第二加强部230,在阀帽200的内外表面均可以进行设置,以进一步提升对应弹性封堵结构210区域的强化作用。进一步地,阀帽200内外表面的加强结构(即第一加强部220和/或第二加强部230)沿吸引阀的径向对应设置,这样能够进一步地增大加强结构的截面面积,以提升刚度,从而防止弹性封堵结构210受阀帽200变形影响。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部220和第二加强部230可以相连接,以进一步地增强整体强度和刚度,从而进一步降低阀帽200变形对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影响。
在衔接件500沿吸引阀的径向可移动设置的实施例中,衔接件500在复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阻碍而无法顺畅地实现与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对应配合。示例性地,在图12~图14的实施例中,衔接件500随阀杆300移动,随着按压作用的解除,第三复位结构700驱使衔接件500由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衔接件500伸出而与阀帽200侧壁的内表面相抵接,在向上(如图14中虚线箭头所示)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第一加强部220的阻碍而不便于滑至弹性封堵结构210对应的位置。示例性地,衔接件500也可移动设置于阀体100上,其不随阀杆300移动,吸引阀按压后阀帽200变形而可能使弹性封堵结构210处于衔接件500的下侧,在按压作用解除后,阀帽200恢复形变,衔接件500向下移动,也可能存在移动受阻的情况。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阀帽200的侧壁具有第一加强部220的情况下,阀帽200还包括设于第一加强部220上的第二引导面240,第二引导面240用于引导衔接件500滑至与弹性封堵结构210对应的位置。如此布局下,在解除对吸引阀的按压作用后,衔接件500的推抵端能够随第二引导面240较为顺畅地滑入至弹性封堵结构210对应的位置,以利于衔接件500顺利推开弹性封堵结构210而切换至第一状态。当然,第二引导面240需要设于衔接件500在复位过程中的移动路径上。
请参见图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封堵结构210包括设于其中部区域的定位凹部210a,定位凹部210a用于在衔接件500复位时与衔接件500定位配合。
可以理解,定位凹部210a作为凹陷结构,在衔接件500复位过程中,定位凹部210a能够容纳衔接件500的抵压端、使衔接件500快速找准抵压部540位。同时,由于定位凹部210a设于弹性封堵结构210的中部,在衔接件500在定位凹部210a处对弹性封堵结构210施加抵压力时,弹性封堵结构210的受力较为均衡,以利于被衔接件500推开,从而确保了衔接件500能够顺畅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另外,在衔接件500的推抵端抵接于定位凹部210a的情况下,弹性封堵结构210围绕定位凹部210a的部分对衔接件500在径向上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防止衔接件500滑出定位凹部210a,提升了衔接件500在抵压过程中的受力稳定性。
如前文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在被按压过程中,需要使按压件400先移动缓冲行程l所对应的距离,而在该过程中需要确保阀杆300大致不移动,直至衔接件500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再将按压作用传递至阀杆300而开启抽吸通道12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置缓冲行程l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其未做具体限制。
示例性地,吸引阀包括用于使阀杆300复位的第一复位结构和用于使按压件400复位的第二复位结构,第一复位结构的刚度大于第二复位结构的刚度。其中,第一复位结构可以为阀帽200或者阀帽200的部分(例如后文所述的第二帽体200b)。示例性地,第二复位结构可以为后文所述的第一帽体200a或弹性复位件。
可以理解,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结构的刚度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刚度,也就是说,第一复位结构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更强,其受力时较难产生变形,而第二复位结构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更弱,其受力时更易产生变形。
如此布局下,在按压吸引阀的初始阶段,较小的按压作用就能够驱动按压件400移动,而驱使衔接件500实现状态切换,但该过程中因按压作用仍未达到第一复位结构的弹性变形极限值,因此确保不会驱使阀杆300移动。在进行结构配置时,则可使按压件400带动衔接件500实现了状态切换之后,继续增大按压作用才会驱使阀杆300移动、解除对抽吸通道120的封堵。
上述分析过程中,按压件400在阀杆300移动前的移动距离则为上述实施例的缓冲行程l
值得说明的是,在解除按压作用、吸引阀关闭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复位结构的刚度更大,则能够驱使阀杆300快速复位,而在第一时间内关闭抽吸通道120;同时由于第二复位结构的刚度更小,按压件400的复位效率低于阀杆300的复位效率,则衔接件500不会在第一时间被释放,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在抽吸通道120被关闭后,衔接件500再由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而开启吸引阀的大气通道,从而避免在吸引阀关闭的过程中同时打开抽吸通道120和大气通道。
可见,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基于第一复位结构和第二复位机构的刚度差异在按压件400与阀杆300间形成缓冲行程l
在另外的配置缓冲行程l的实施例中,按压件400与阀杆300可以分离设置,以形成缓冲行程l,直至按压件400驱使衔接件500完成状态切换后再与阀杆300抵接,并将按压作用传递至阀杆30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结构和第二复位结构的类型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制。
示例性地,如图3和图6所示,阀帽200包括沿吸引阀的按压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帽体200a和第二帽体200b,第一帽体200a与按压件400连接,以在按压件400受压移动后向按压件400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第二帽体200b与阀杆300连接,以在阀杆300受压移动后向阀杆300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
如此布局下,在阀帽200未被按压的情况下,第一帽体200a支撑按压件400,以使按压件400与阀杆300间存在缓冲行程l,也就是说,第一帽体200a即为前述的第二复位结构;第二帽体200b支撑阀杆300,以使阀杆300对抽吸通道120进行封堵,也就是说,第二帽体200b即为前述的第一复位结构。其中,相较于第二帽体200b,第一帽体200a设于更靠近吸引阀的按压侧,以在按压吸引阀时,能够向按压件400和第一帽体200a施加按压作用。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复位结构和第二复位结构相当于被集成在阀帽200这一个结构上,减少了部件数量,实现了吸引阀整体结构的简化。
请参见图4和图6,为了便于阀帽200与按压件400和阀杆300的装配,第一帽体200a可设有第一卡接凸起200a1,按压件400的第二按压头端410可设有第二卡槽411,第一卡接凸起200a1与第二卡槽411在吸引阀的按压方向上卡接配合;第二帽体200b可设有第二卡接凸起200b1,阀杆300的第一按压头端310可设有第一卡槽311,第二卡接凸起200b1与第一卡槽311在吸引阀的按压方向上卡接配合。
当然,本申请的实施例未限制阀帽200与按压件400、阀杆300的具体装配关系。
示例性地,吸引阀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与按压件400连接,以在按压件400受压移动后向按压件400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阀帽200用于在阀杆300受压移动后向阀杆300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即为第二复位结构。具体地,弹性复位件可设于阀杆300内,示例性地,弹性复位件设于第一引导孔道322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柄,其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提及的吸引阀,如此就使该手柄具备前述吸引阀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包括***部以及前述任一方案所提及的手柄,手柄与***部连接。该实施例的内窥镜具备前述手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引阀,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阀帽、阀杆、按压件和衔接件,其中:
所述阀帽与所述阀体连接,且二者间限定出阀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帽连接,且在所述阀腔内可移动设置,以在封闭位和抽吸位间切换;
所述衔接件具有大气流道,且所述衔接件在所述阀腔内活动设置,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在所述衔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衔接件推开所述阀帽侧壁上的弹性封堵结构,而通过所述大气流道将所述阀腔与外部连通;在所述衔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衔接件与所述弹性封堵结构分离;
所述按压件相对于所述阀杆可移动设置,用以在受压时驱使所述衔接件运动;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阀杆间设有缓冲行程,所述缓冲行程用于使所述按压件驱使所述衔接件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后,再将按压作用传递至所述阀杆,而驱使所述阀杆由所述封闭位移动至所述抽吸位;
所述吸引阀被配置为,在解除所述按压作用后,所述阀杆可复位而移动至所述封闭位,所述按压件可复位而允许所述衔接件复位至所述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沿所述吸引阀的径向可移动设置,所述弹性封堵结构设于所述阀帽的周向侧壁;或者,所述衔接件沿所述吸引阀的按压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弹性封堵结构设于所述吸引阀上沿所述按压方向分布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衔接件沿所述吸引阀的径向可移动设置的情况下,所述阀帽的侧壁对应所述弹性封堵结构的部位相对于所述按压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所述阀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周向侧面的引导管,所述第一杆体具有第一引导孔道,所述按压件沿其可移动方向插接配合于所述第一引导孔道,所述引导管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孔道连通的第二引导孔道,所述第二引导孔道沿所述吸引阀的径向延伸布置,所述衔接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孔道;其中:
所述吸引阀还包括牵引线,所述衔接件通过牵引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引导孔道和所述第二引导孔道而与所述按压件连接,以在所述按压件受压移动的情况下被所述牵引线牵拉,从而与所述弹性封挡结构分离;
或者,在所述按压件与所述衔接件中,至少有一者的接合部位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用于在所述按压件推抵所述衔接件的情况下引导所述衔接件缩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为衔接杆,所述大气流道沿所述衔接杆的轴向延伸布设,所述的出气口开设于其周向侧面,所述牵引线连接于所述衔接杆上背离其推抵端的一端;
和/或,所述牵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按压件背离其按压侧的端面中部连接,且所述牵引线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沿所述按压件的轴向穿设于所述按压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弹性封堵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沿所述弹性封堵结构的周向环绕设置;
和/或,所述阀帽的侧壁具有沿所述阀帽的至少部分周向设置的第二加强部,所述弹性封堵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延伸路径上;
和/或,所述弹性封堵结构包括相互密封接合的至少两个塞瓣,所述弹性封堵结构被配置为,在受到所述衔接件的推抵作用的情况下,所述塞瓣间彼此分离;
和/或,所述弹性封堵结构包括设于其中部区域的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凹部用于在所述衔接件复位时与所述衔接件定位配合;
和/或,所述吸引阀包括用于使所述阀杆复位的第一复位结构和用于使所述按压件复位的第二复位结构,所述第一复位结构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复位结构的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帽的侧壁具有所述第一加强部的情况下,所述阀帽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上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衔接件滑至与所述弹性封堵结构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包括沿所述吸引阀的按压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帽体和第二帽体,所述第一帽体与所述按压件连接,以在所述按压件受压移动后向所述按压件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帽体与所述阀杆连接,以在所述阀杆受压移动后向所述阀杆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
或者,所述吸引阀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按压件连接,以在所述按压件受压移动后向所述按压件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所述阀帽用于在所述阀杆受压移动后向所述阀杆施加用于复位的弹性力。
9.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阀。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部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部连接。
CN202311294576.9A 2023-10-09 2023-10-09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Pending CN117297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4576.9A CN117297506A (zh) 2023-10-09 2023-10-09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4576.9A CN117297506A (zh) 2023-10-09 2023-10-09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7506A true CN117297506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4576.9A Pending CN117297506A (zh) 2023-10-09 2023-10-09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75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872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872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97506A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JP5552014B2 (ja) 内視鏡の吸引ボタン
US10758647B2 (en) Medical push button valve
JP4783155B2 (ja) 内視鏡の吸引制御装置
JP5404569B2 (ja) 内視鏡の吸引ボタン
JP4608606B2 (ja) 内視鏡用流体制御装置
US9615724B2 (en) Fluid control apparatus for endoscope
WO2023071853A1 (zh) 一种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CN217611004U (zh) 吸引阀结构和内窥镜装置
JP2013106770A (ja) 内視鏡の吸引管路切り替え装置
WO2023071852A1 (zh) 一种吸引按钮、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CN116616678B (zh)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7297503A (zh) 一种吸引阀以及内窥镜
CN219021107U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CN117297507A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CN116687314A (zh) 吸引阀门及内窥镜
JP4608605B2 (ja) 内視鏡用流体制御装置
CN112074224A (zh) 内窥镜用流体控制装置
JP4217487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CN219062474U (zh) 内镜用吸引阀门
JP4247606B2 (ja) 内視鏡の鉗子栓
CN219921010U (zh)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JPS6351689B2 (zh)
JP2012075473A (ja) 内視鏡の吸引ボタン
JP2012249654A (ja) 管路切換装置及び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