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8605A -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8605A
CN117188605A CN202311153488.7A CN202311153488A CN117188605A CN 117188605 A CN117188605 A CN 117188605A CN 202311153488 A CN202311153488 A CN 202311153488A CN 117188605 A CN117188605 A CN 117188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column
steel bar
template
steel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34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雪
贾俊涛
李攀
肖思
任建双
刘欣悦
艾红军
宋梅紫
孙冬青
李春华
杨祥铎
付东伟
谭冰宇
张帅
刘鹏涛
孙登杰
***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Firs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34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8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8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8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柱钢筋、柱模板、多个水平设置的梁钢筋、梁模板、帽钢筋和帽模板;各柱钢筋的一端连接在混凝土桩上,各柱钢筋呈环形布设,柱模板围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浇筑区域;帽钢筋是柱钢筋和梁钢筋的连接节点,帽钢筋设置在各柱钢筋的顶部且各柱钢筋均穿设固定在帽钢筋上,帽模板围成帽浇筑区域,承重柱浇筑区域与帽浇筑区域重叠形成连接浇筑区域;各梁钢筋均穿设在帽钢筋上且与帽钢筋固定,梁模板围成梁浇筑区域,各梁钢筋穿过连接浇筑区域。本申请具有解决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造覆盖面积较大的空间结构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开始进行大量建设,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承重柱的布设至关重要,承重柱关系着大跨度的公共建筑的安全性。
承重柱是结构构件,起着主体承重的作用,属于建筑物中不可随意拆除的结构。承重柱作为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竖向构件,承担所有或主要的竖向荷载。承重柱的柱截面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其中由于柱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具有更加的美观性,而且柱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不具有凸棱,后期不需要安装防撞件,给施工带来了便捷,因此,柱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应用较为广泛。
相关技术中记载的承重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浇筑而成,即承重柱在浇筑过程中是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桩的基础上以构件钢筋作为内芯,再继续浇筑,以加大钢筋混凝土承重柱的整体抗压性和柔韧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承重柱和承重梁一起配合设计,从而提高整体的支撑强度。但是,承重柱和承重梁的连接节点处施工难度大,承重柱的钢筋和承重梁的钢筋在节点处不便于连接,导致节点处的钢筋安装质量不佳,尤其是多个承重梁同时在一个承重柱处交接时,这样会导致施工效率较低,而且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以提高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包括柱钢筋、柱模板、梁钢筋、梁模板、帽钢筋和帽模板;
所述柱钢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柱钢筋均竖直设置,各所述柱钢筋的一端连接在混凝土桩上,各所述柱钢筋呈环形布设,所述柱模板围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浇筑区域,各所述柱钢筋均位于所述承重柱浇筑区域内;
所述帽钢筋是所述柱钢筋和所述梁钢筋的连接节点,所述帽钢筋设置在各所述柱钢筋的顶部且各所述柱钢筋均穿设绑扎在所述帽钢筋上,所述帽模板围成帽浇筑区域且所述帽钢筋位于所述帽浇筑区域内,所述承重柱浇筑区域与所述帽浇筑区域重叠形成圆形的连接浇筑区域;
所述梁钢筋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梁钢筋均水平设置,各所述梁钢筋均穿设在所述帽钢筋上且与所述帽钢筋绑扎,所述梁模板围成梁浇筑区域且各所述梁钢筋均位于所述梁浇筑区域内,各所述梁钢筋穿过所述连接浇筑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首先绑扎柱钢筋,然后将预制好的帽钢筋吊装至预设位置,完成柱钢筋和帽钢筋的绑扎,再然后穿设梁钢筋并完成梁钢筋和帽钢筋的绑扎,再依次完成柱模板、梁模板和帽模板的安装。这样,帽钢筋便相当于一个枢纽的作用,能够实现承重梁和承重柱的连接,在承重梁和承重柱的节点处,不再需要对承重柱的钢筋和承重梁的钢筋进行单独的绑扎,而是通过帽钢筋充当一个连接节点,承重柱的钢筋和承重梁的钢筋分别绑扎在帽钢筋上,这样便解决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便可以实现承重梁和承重柱的浇筑连接,提高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效率,而且帽钢筋可以在预制完成后直接进行吊装,方便快捷,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质量。
可选的,所述帽钢筋包括帽顶钢筋、帽底钢筋和连接钢筋,所述帽顶钢筋和所述帽底钢筋竖向排布且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帽顶钢筋和所述帽底钢筋通过多个所述连接钢筋连接,所述帽顶钢筋、所述帽底钢筋和所述连接钢筋围成所述帽浇筑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实现了模块化施工,即承重柱、承重梁和帽钢筋这三部分,然后便按照浇筑顺序依次进行浇筑,可以保证浇筑质量。
可选的,所述帽顶钢筋包括第一帽顶筋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帽顶筋的第二帽顶筋,所述帽底钢筋包括第一帽底筋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帽底筋的第二帽底筋,所述第一帽顶筋、所述第一帽底筋和所述连接钢筋围成所述连接浇筑区域,所述第一帽顶筋和所述第二帽顶筋之间、所述第一帽底筋和所述第二帽底筋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帽钢筋作为一个连接节点,强度需要进行保证,这直接决定了承重梁和承载柱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加设多个加强筋,可以提高整体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钢筋呈环形,所述连接钢筋套设连接在所述第一帽顶筋、所述第二帽顶筋、所述第一帽底筋、所述第二帽底筋和各所述加强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钢筋呈环形时,连接钢筋能够整体包覆在第一帽顶筋、第二帽顶筋、第一帽底筋、第二帽底筋和各加强筋上,进一步地提高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柱模板、所述梁模板和所述帽模板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紧固的钢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好模板后,使用钢带进行紧固,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钢带包括束紧带、紧固件和两个耳板,两个所述耳板分别连接在所述束紧带的两端,两个所述耳板分别与所述束紧带垂直设置,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设在两个所述耳板上,通过调节所述紧固件,能够改变所述束紧带的松紧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当模板的直径不同时,可以调整整体的松紧度,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柱模板、所述梁模板和所述帽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可以对模板进行加固,降低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托架,所述支撑板紧贴所述柱模板、所述梁模板和所述帽模板的外壁设置,所述托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托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手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和托架实现了对模板的固定,而且支撑板可以直接采用木质材质,相比传统采用定型钢模的施工方法,本申请中使用的技术方案在确保支撑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可选的,所述托架包括托板和支撑杆,所述托板和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板和支撑杆可拆卸连接,便于不同长度的支撑杆与托板进行组装,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
可选的,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绑扎柱钢筋;
吊装帽钢筋并与柱钢筋进行绑扎;
绑扎梁钢筋;
支设柱模板;
支设梁模板;
拼装帽模板;
浇筑混凝土;
拆模养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步,绑扎柱钢筋;第三步,吊装帽钢筋并与柱钢筋进行绑扎;第四步,绑扎梁钢筋;第五步,支设柱模板;第六步,支设梁模板;第七步,拼装帽模板;第八步,浇筑混凝土;第九步,拆模养护。这样,便实现了模块化施工,即承重柱、承重梁和帽钢筋这三部分,帽钢筋在加工区域完成预制并进行组装,吊运至相对位置,从而解决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以及各个模板拼装的难题,提高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效率,具有更好的成型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的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包括柱钢筋、帽钢筋、梁钢筋,柱钢筋连接在混凝土桩上,各柱钢筋竖直设置,各柱钢筋呈环形均匀分布,帽钢筋的直径大于承重柱的直径各柱钢筋穿设在帽钢筋上,且各柱钢筋均与帽钢筋进行固接,梁钢筋水平穿设在帽钢筋上,且各梁钢筋与帽钢筋进行固接。这样,帽钢筋便相当于枢纽作用,能够实现承重梁和承重柱的连接,在承重梁和承重柱的节点处,不再需要对承重柱的钢筋和承重梁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而是通过帽钢筋充当一个连接部,承重柱的钢筋和承重梁的钢筋分别绑扎在帽钢筋上,这样便解决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效率,而且帽钢筋可以预制后直接进行吊装,方便快捷,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质量;
2.本申请中的帽钢筋包括帽钢筋和帽模板,其中帽钢筋包括帽顶钢筋、帽底钢筋、肋筋和加强筋,本申请中的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制帽钢筋中的各个钢筋并进行组装;第二步,预制帽模板;第三步,绑扎柱钢筋;第四步,吊装帽钢筋并与柱钢筋进行绑扎;第五步,绑扎梁钢筋;第六步,支设柱模板、梁模板和帽模板;第七步,浇筑混凝土。这样,便实现了模块化施工,即承重柱、承重梁和帽钢筋这三部分,帽钢筋在加工区域完成预制并进行组装,吊运至相对位置,从而解决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以及各个模板拼装的难题,提高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效率,具有更好的成型效果。
3.本申请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柱模板、梁模板和帽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木楞和托架,木楞紧贴各模板的外壁设置,托架的一端抵接在木楞上,另一端与脚手架连接,这样通过使用木楞和托架便可以对模板进行加固,降低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的可能性,相比传统采用定型钢模的施工方法,本申请中使用的技术方案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将柱模板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帽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的钢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柱钢筋;2、梁钢筋;3、帽钢筋;31、帽顶钢筋;311、第一帽顶筋;312、第二帽顶筋;32、帽底钢筋;321、第一帽底筋;322、第二帽底筋;33、连接钢筋;34、加强筋;4、柱模板;5、承重柱浇筑区域;6、帽浇筑区域;7、连接浇筑区域;8、梁浇筑区域;9、钢带;91、束紧带;92、紧固件;93、耳板;10、支撑组件;101、支撑板;102、托架;1021、托板;102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参照图1和图2,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包括柱钢筋1、梁钢筋2和帽钢筋3,柱钢筋1设置有多个,多个柱钢筋1均竖直设置,各柱钢筋1的一端连接在混凝土桩上,梁钢筋2设置有多个,各梁钢筋2均水平设置,帽钢筋3设置在各柱钢筋1的顶部,帽钢筋3是柱钢筋1和梁钢筋2的连接节点,各梁钢筋2和各柱钢筋1均穿设在帽钢筋3上。
施工时,首先将柱钢筋1的一端与混凝土桩进行绑扎固定,然后将帽钢筋3吊装至柱钢筋1的顶部并将柱钢筋1和帽钢筋3进行绑扎固定,再将梁钢筋2穿设在帽钢筋3上并进行绑扎固定。这样,帽钢筋3作为柱钢筋1和梁钢筋2的连接节点,帽钢筋3既可以连接竖直设置的柱钢筋1,又可以连接水平设置的梁钢筋2,这样便解决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降低施工难度,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各柱钢筋1呈环形均匀间隔布设,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还包括柱模板4,柱模板4呈圆柱状,柱模板4的直径为承载柱的直径,柱模板4围成圆形的承重柱浇筑区域5,各柱钢筋1均位于承重柱浇筑区域5内。施工时,绑扎好柱钢筋1后,支设柱模板4,为后续浇筑混凝土打好基础。柱钢筋1能够提高承载柱的强度,以满足支撑要求。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承重柱浇筑区域5的其他位置也可以绑扎柱钢筋1,进一步提高支撑强度。
参照图2和图3,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还包括帽模板(图中未示出),帽模板围成帽浇筑区域6且帽钢筋3位于帽浇筑区域6内。其中帽钢筋3包括帽顶钢筋31、帽底钢筋32和连接钢筋33,帽顶钢筋31和帽底钢筋32上下竖向排布,帽顶钢筋31和帽底钢筋32之间存在间距,帽顶钢筋31和帽底钢筋32通过多个连接钢筋33连接,多个连接钢筋33沿帽顶钢筋3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帽顶钢筋31、帽底钢筋32和连接钢筋33围成的区域即为帽浇筑区域6。
帽钢筋3中成型有圆柱形的腔室,上述腔室是承重柱浇筑区域5与帽浇筑区域6重叠的区域,称为连接浇筑区域7。连接浇筑区域7的直径与承载柱的直径相同,各柱钢筋1均延伸至连接浇筑区域7内。这样,浇筑混凝土时,承重柱和帽钢筋3便可以融为一体,提高整体的强度。
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地,帽顶钢筋31包括第一帽顶筋311和直径大于第一帽顶筋311的第二帽顶筋312,帽底钢筋32包括第一帽底筋321和直径大于第一帽底筋321的第二帽底筋322,第一帽顶筋311和第一帽底筋321的直径相同,且均为承重柱的直径。第一帽顶筋311、第一帽底筋321和连接钢筋33围成的区域即为连接浇筑区域7。这样,当帽钢筋3整体的直径大于承重柱的直径,更加便于帽钢筋3的吊装,同时也便于后续穿设梁钢筋2。尤其是当多个承载梁交汇与一个承载柱时,帽钢筋3整体的直径大于承重柱的直径即增大了交汇面积,使得承载柱和承载梁的连接更加简单,大大降低施工难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帽底筋322和第二帽底筋322的直径相同,这样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受力均匀。当然,第二帽底筋322和第二帽底筋322的直径也可以不相同,使得整体呈凸台状。结合实际考虑,优选的是第二帽底筋322和第二帽底筋322的直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和图3,第一帽顶筋311和第二帽顶筋312之间、第一帽底筋321和第二帽底筋322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加强筋34,各加强筋34的直径不同,在第一帽顶筋311和第二帽顶筋312之间、第一帽底筋321和第二帽底筋322之间均匀分布。由于帽钢筋3作为一个连接节点,强度需要进行保证,这直接决定了承重梁和承载柱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加设多个加强筋34,可以提高整体的强度。
当然,第一帽顶筋311和第一帽底筋321之间、第二帽顶筋312和第二帽底筋322之间也可以设置加强筋34,进一步提高强度,本实施例中,不再做具体说明。
参照图2和图3,连接钢筋33呈环形,连接钢筋33套设连接在第一帽顶筋311、第二帽顶筋312、第一帽底筋321、第二帽底筋322和各加强筋34上,即第一帽顶筋311、第二帽顶筋312、第一帽底筋321、第二帽底筋322和各加强筋34均可以绑扎在连接钢筋33上。当连接钢筋33呈环形时,连接钢筋33能够整体包覆在第一帽顶筋311、第二帽顶筋312、第一帽底筋321、第二帽底筋322和各加强筋34上,使得每个钢筋之间均存在连接关系,进而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地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还包括梁模板(图中未示出),梁模板围成梁浇筑区域8且各梁钢筋2均位于梁浇筑区域8内,各梁钢筋2均穿设在帽钢筋3上且与帽钢筋3绑扎,各梁钢筋2穿过连接浇筑区域7。这样,梁钢筋2和柱钢筋1在连接浇筑区域7内进行交汇,当连接浇筑区域7浇筑混凝土后,梁钢筋2和柱钢筋1在连接浇筑区域7内形成了一个整体,即实现承载柱和承载梁的连接,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施工连接难度。
参照图1和图4,为了便于对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进行固定,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上均设置有钢带9,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上的钢带9均设置有多个,多条钢带9分别沿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当安装好模板后,使用钢带9进行紧固,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的可能性。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4,钢带9包括束紧带91、紧固件92和两个耳板93,两个耳板93分别连接在束紧带91的两端,两个耳板93分别与束紧带91垂直设置,紧固件92能够穿设在两个耳板93上,通过调节紧固件92,能够改变束紧带91的松紧度。紧固件92可以选用螺栓等。根据实际情况,施工时,各个模板的尺寸可能存在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当模板的直径不同时,可以调整整体的松紧度,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参照图1和图5,由于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较大,容易导致模板变形,一旦模板出现变形的情况,会影响施工质量,为了进一步降低模板出现变形的可能性,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还包括用于对柱模板4、梁模板和帽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10。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5,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板101和托架102,支撑板101紧贴柱模板4、梁模板和帽模板的外壁设置,托架102的一端抵接在支撑板101上,托架102的另一端与脚手架连接。支撑板101可以增大支撑面积,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支撑板101和托架102共同实现了外力的支撑,降低模板出现变形的可能性。当然,本实施例中,模板和支撑板101均可以采用木质的材质,相比传统采用定型钢模的施工方法,模板和支撑板101均采用木质的在确保支撑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参照图1和图5,托架102包括托板1021和支撑杆1022,托板1021呈U型,U型的凹槽便于卡住支撑板101,托板1021和支撑杆1022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插设连接等,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托板1021和支撑杆1022可拆卸连接,便于不同长度的支撑杆1022与托板1021进行组装,根据实际情况,便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支撑杆1022,以满足不同间距的安装需求,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在支撑板101上加装有斜支撑(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支撑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首先根据实际需求,预制好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将帽钢筋3组装好备用;然后绑扎柱钢筋1,吊装组装好的帽钢筋3,并将柱钢筋1绑扎在帽钢筋3上;再然后穿设各梁钢筋2,并将各梁钢筋2与帽钢筋3绑扎,依次支设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并用钢带9将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紧固,最后安装支撑板101,固定托架102,以完成支撑,便可以浇筑混凝土作业。这样,帽钢筋3作为柱钢筋1和梁钢筋2的连接节点,帽钢筋3既可以连接竖直设置的柱钢筋1,又可以连接水平设置的梁钢筋2,这样便解决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降低施工难度,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参照图6,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1、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设计;
可以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利用三维技术进行精确建模,确定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形状和尺寸。
S12、画线定位;
在施工现场确定承载柱和承载梁的位置,并进行画线,以便于判断是否满足垂直度、误差要求。
S13、帽钢筋3预制;
根据承载柱的直径大小,确定帽钢筋3整体直径大小,从而预制出合适长度的第一帽顶筋311、第二帽顶筋312、第一帽底筋321、第二帽底筋322、各加强筋34以及连接钢筋33。
S14、帽钢筋3组装;
根据预设方案,将第一帽顶筋311、第二帽顶筋312、第一帽底筋321、第二帽底筋322、各加强筋34以及连接钢筋33组装成整体的帽钢筋3以备用。
S15、预制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
根据预先设计的尺寸,完成梁模板、帽模板和柱模板4的预制。
S2、绑扎柱钢筋1;
将柱钢筋1的一端绑扎在混凝土桩上。
S3、吊装帽钢筋3并与柱钢筋1进行绑扎;
吊装帽钢筋3,使得柱钢筋1从连接浇筑区域7内穿过,然后将柱钢筋1与帽钢筋3进行绑扎,也可以进行焊接连接。
S4、绑扎梁钢筋2;
可以将梁钢筋2同时与柱钢筋1和帽钢筋3进行绑扎固定,当然也可以进行焊接。
S5、支设柱模板4;
S6、支设梁模板;
S7、拼装帽模板;
需要说明的是,S5-S7不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中,按照施工由下到上的顺序,优选为:首先,支设柱模板4,其次,支设梁模板,最后,拼装帽模板。由于帽模板是柱模板4和梁模板的连接节点处,宜最后安装。
当然,安装模板前,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S8、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操作,本实施例中,不再做具体说明。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可以为:先浇筑承载柱,然后浇筑承载梁,最后浇筑中间的帽钢筋3。
S9、拆模养护。
拆模时,各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养护液。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第一步,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其中需要确定承重柱和承载梁的尺寸和位置,并进行画线确定,预制各模板;第二步,绑扎柱钢筋1;第三步,吊装帽钢筋3并与柱钢筋1进行绑扎;第四步,绑扎梁钢筋2;第五步,支设柱模板4;第六步,支设梁模板;第七步,拼装帽模板;第八步,浇筑混凝土;第九步,拆模养护。这样,通过帽钢筋3充当一个连接节点,承重柱的钢筋和承重梁的钢筋分别绑扎在帽钢筋3上,这样便解决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模块化施工,即承重柱、承重梁和帽钢筋3这三部分,依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高了承重柱和承重梁节点处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效率,具有更好的成型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钢筋(1)、柱模板(4)、梁钢筋(2)、梁模板、帽钢筋(3)和帽模板;
所述柱钢筋(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柱钢筋(1)均竖直设置,各所述柱钢筋(1)的一端连接在混凝土桩上,各所述柱钢筋(1)呈环形布设,所述柱模板(4)围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浇筑区域(5),各所述柱钢筋(1)均位于所述承重柱浇筑区域(5)内;
所述帽钢筋(3)是所述柱钢筋(1)和所述梁钢筋(2)的连接节点,所述帽钢筋(3)设置在各所述柱钢筋(1)的顶部且各所述柱钢筋(1)均穿设绑扎在所述帽钢筋(3)上,所述帽模板围成帽浇筑区域(6)且所述帽钢筋(3)位于所述帽浇筑区域(6)内,所述承重柱浇筑区域(5)与所述帽浇筑区域(6)重叠形成圆形的连接浇筑区域(7);
所述梁钢筋(2)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梁钢筋(2)均水平设置,各所述梁钢筋(2)均穿设在所述帽钢筋(3)上且与所述帽钢筋(3)绑扎,所述梁模板围成梁浇筑区域(8)且各所述梁钢筋(2)均位于所述梁浇筑区域(8)内,各所述梁钢筋(2)穿过所述连接浇筑区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钢筋(3)包括帽顶钢筋(31)、帽底钢筋(32)和连接钢筋(33),所述帽顶钢筋(31)和所述帽底钢筋(32)竖向排布且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帽顶钢筋(31)和所述帽底钢筋(32)通过多个所述连接钢筋(33)连接,所述帽顶钢筋(31)、所述帽底钢筋(32)和所述连接钢筋(33)围成所述帽浇筑区域(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顶钢筋(31)包括第一帽顶筋(311)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帽顶筋(311)的第二帽顶筋(312),所述帽底钢筋(32)包括第一帽底筋(321)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帽底筋(321)的第二帽底筋(322),所述第一帽顶筋(311)、所述第一帽底筋(321)和所述连接钢筋(33)围成所述连接浇筑区域(7),所述第一帽顶筋(311)和所述第二帽顶筋(312)之间、所述第一帽底筋(321)和所述第二帽底筋(322)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加强筋(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33)呈环形,所述连接钢筋(33)套设连接在所述第一帽顶筋(311)、所述第二帽顶筋(312)、所述第一帽底筋(321)、所述第二帽底筋(322)和各所述加强筋(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模板(4)、所述梁模板和所述帽模板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紧固的钢带(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9)包括束紧带(91)、紧固件(92)和两个耳板(93),两个所述耳板(93)分别连接在所述束紧带(91)的两端,两个所述耳板(93)分别与所述束紧带(91)垂直设置,所述紧固件(92)能够穿设在两个所述耳板(93)上,通过调节所述紧固件(92),能够改变所述束紧带(91)的松紧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柱模板(4)、所述梁模板和所述帽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板(101)和托架(102),所述支撑板(101)紧贴所述柱模板(4)、所述梁模板和所述帽模板的外壁设置,所述托架(102)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托架(102)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手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02)包括托板(1021)和支撑杆(1022),所述托板(1021)和所述支撑杆(1022)可拆卸连接。
10.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绑扎柱钢筋(1);
吊装帽钢筋(3)并与柱钢筋(1)进行绑扎;
绑扎梁钢筋(2);
支设柱模板(4);
支设梁模板;
拼装帽模板;
浇筑混凝土;
拆模养护。
CN202311153488.7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7188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3488.7A CN117188605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3488.7A CN117188605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8605A true CN117188605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3488.7A Pending CN117188605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86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6449B (zh) 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9339229B (zh) 一种穿孔浆锚预制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08385904B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50431B (zh) 一种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区环带钢板式箍筋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82375B (zh) 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
CN113638304B (zh) 混凝土梁式桥隐盖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02185B (zh) 一种节能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CN113668370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22234A (zh) 一种等效型钢混凝土预制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1421637U (zh) 一种预制天沟的连接结构
CN210369292U (zh)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CN108755938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钢核心区节点
CN117188605A (zh)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917986U (zh) 装配式混凝土复合柱的标准拼装节及由该拼装节构成的复合柱
CN215329894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柱连接湿节点混凝土浇筑***
CN115233813A (zh) 带有卡接连接板的梁
CN213978605U (zh) 装配式墩柱连接结构
CN114263275A (zh) 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核心筒同层施工工法
CN211447283U (zh) 主楼和裙房的连接梁
JP3401598B2 (ja) 高橋脚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13898224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阶梯看台的施工方法
CN106555448B (zh) 带有预埋接缝梁段的t形刚性接缝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4785936U (zh) 一种基于核心筒结构且用于爬模爬升的辅助钢结构
CN217299470U (zh) 一种预制叠合梁结构
CN117605162B (zh) 一种混凝土柱与钢柱等截面转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