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8123A -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8123A
CN117118123A CN202310976795.9A CN202310976795A CN117118123A CN 117118123 A CN117118123 A CN 117118123A CN 202310976795 A CN202310976795 A CN 202310976795A CN 117118123 A CN117118123 A CN 117118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enerator
dust
base bod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67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健
李伟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o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767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8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8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8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设计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基体、缓冲组件和水冷组件,第一基体中空设置,内水平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第一基体内上下分隔为放置区和缓冲区,第一隔板顶侧设有发电机,多个缓冲组件设于缓冲区内,其特征在于,缓冲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贯穿设有弹性柱,弹性柱周围环绕有多个与弹性柱等高的减震竖板,弹性柱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顶端设有多个垂直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减震竖板垂直贯穿第三连接板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板顶端固联第一隔板,弹性柱与减震竖板底部固联第一基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稳定、散热性好且适用广的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发电机是指能将机械能或其它可再生能源转变成电能的发电设备。一般我们常见的发电机通常由汽轮机、水轮机或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等发动机)驱动,可再生新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由于柴油发电机的容量较大,可并机运行且持续供电时间长,还可独立运行,不与地区电网并列运行,不受电网故障的影响,可靠性较高。尤其对某些地区常用市电不是很可靠的情况下,把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既能起到应急电源的作用,又能通过低压***的合理优化,将一些平时比较重要的负荷在停电时使用,因此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按转换的电能方式可分为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两大类。交流发电机又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两种。同步发电机又分为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和凸极式同步发电机两种。现代发电站中最常用的是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很少用。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耐候性强的发电机保护装置。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 216598537 U,名为《一种带有电气保护装置的发电机控制柜》的使用新型。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电气保护装置的发电机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端侧壁上铰链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电器元件箱,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柜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内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上贯穿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安装板相连接的清理机构。该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电器元件箱进行散热、减震和防尘保护,同时能够电器元件箱上下晃动时,对滤板的表面进行自动清理,使用方便,避免出现堵塞,还能够对清理后的灰尘进行收集,保护了外部环境。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稳定、散热性好且适用广的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包括,
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中空设置,内水平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第一基体内上下分隔为放置区和缓冲区,第一隔板顶侧设有发电机;
缓冲组件,多个缓冲组件设于缓冲区内;
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多个设于第一隔板顶侧的蛇形水冷管道,水冷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贯穿第一基体侧壁设置;
缓冲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贯穿设有弹性柱,弹性柱周围环绕有多个与弹性柱等高的减震竖板,弹性柱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顶端设有多个垂直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接板;
减震竖板垂直贯穿第三连接板设置;
多个第一连接板顶端固联第一隔板,弹性柱与减震竖板底部固联第一基体。
通过对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整体的设计,当第一隔板顶侧的发电机工作时,其产生震动首先传递至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底部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上端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第一隔板,可以阻隔或减少发电机工作时向下方传递热量,进而防止或减少在放置区内热量进一步进入到缓冲区内,防止缓冲区内各缓冲组价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部分部件失灵,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此外,多个垂直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底部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缓冲柱,缓冲柱中部环绕设有第三连接板,且缓冲柱环绕设置有多个垂直于第三连接板的缓冲板体,当发电机产生震动传递至第一隔板后,第一隔板会纵向产生的震动能量会被弹性柱和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吸收;产生的不规则且方向各异的水平震动,弹性柱周围环绕的减震竖板会吸收水平震动的能量。在放置区内还设有水冷组件,通过蛇形水冷管道组成水冷组件进而对放置区进行冷却,进而带走放置区内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保证发电机在长时间工作时处于正常工作环境,通同时水冷组件可以降低整体装置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进而保证整体装置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更进一步的,各缓冲组件之间的第一连接板角度不相同。通过各缓冲组件之间的第一连接板角度不同,进而保证当发电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发电机产生的震动传递至第一隔板后,各缓冲组件可以通过角度互不相同的第一连接板,将不同方向的纵向震动进行吸收,同时保证缓冲组件对第一隔板的支撑作用。
更进一步的,缓冲组件整体采用可弹性形变的材料,进而保证缓冲组件可以在震动的过程中进行压缩或拉伸,在压缩或拉伸的同时可以对震动能量进行消耗,防止震动能量进一步向下传递,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可弹性形变材料的选用,当第一隔板产生横向左右震动时,可以通过震动能量的传递从而使得环绕在弹性柱周围的减震竖板相应发生形变,即减震板通过形变保证弹性柱的垂直度,进而保证第一隔板的水平度,保证发电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此外,缓冲可以保证第一隔板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防止第一隔板与发电机产生共振,进而保证整体装置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发电机周围设有多个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设于第一隔板上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下端设有电机,电机设于缓冲区内;
风扇组件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环绕设有多个扇叶,旋转轴底部连接电机,旋转轴外侧同轴间隔设有风扇罩壳,风扇罩壳顶部外侧设有辅助导流叶;
风扇罩壳侧部设有多个导流孔。
通过在发电机周围设置有多个通风组件,通过驱动风扇组件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基体内部的空气流通,对第一基体内部的气流进行向上引导,有助于热量分布的均匀化,防止热量集中在发电机周围导致热量过于集中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发电机的功率收到限制;此外,通风组件与水冷组件可共同作用,可以将发电机产生的热量被水冷组件快速带走,进一步降低第一基体内部的热量。
在风扇罩壳侧部设有多个导流孔,当旋转轴带动扇叶旋转,在风扇罩壳侧部多个导流孔会将周围的气体带入到风扇组件内,可以使第一基体内部气流形成一定的循环;此外,扇叶旋转带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风扇罩壳上部设有辅助导流叶,进而促进或尽可能多的是扇叶旋转带动的是辅助导流叶下方的气流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基体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另外,风扇罩壳的设置可以在吸收侧方发电机的热量,便于其内部扇叶工作后进行散热,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发电机的散热效率,还可以降低旋转轴带动扇叶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电机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垫,底部安装垫设于第一基体底面上侧。
通过对电机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垫,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电机对底部安装垫高度进行调整,进而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发电机或发电设备;同时底部安装垫可以在通风组件运转过程中进行减震,有利于在发电机工作过程中通风组件运转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在第一基体内气流循环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第一基体缓冲区内两个相对侧壁开设有通孔。
通过在第一基体的缓冲区内的两个相对侧壁开设通孔,保证在缓冲区内空气流通,用空气流动带动缓冲区内的热量,防止缓冲区内散热积累过多;此外,通过缓冲组件中第一连接板和减震竖板的构造,可以更有效的与流动空气进行接触,提高换热的效率,将发电机从第一隔板向下传递的热量带走,进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进一步防止热量积累;另外,通过通风组件的设计,也进一步加快了位于缓冲区内的两个相对侧壁开设通孔气流的流通,从而增强缓冲区内气流的流动,进而使得整体装置的热量降低。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第一基体侧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褶皱板和第二褶皱板,第一褶皱板与第二褶皱板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与风扇组件高度对应设置;
通风口设于褶皱凹陷处。
通过对第一基体侧壁的设计,褶皱板相对于平板而言拥有较大的表面积,即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褶皱板和第二褶皱板,大大提高了第一基体内部空间换热面积,有利于第一基体内的散热;同时,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当噪音向外传递过程中,会经过第一褶皱板和第二褶皱板,第一褶皱板和第二褶皱板会吸收部分噪音进而降低噪音;另外,在第一褶皱板和第二褶皱板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通风孔与风扇组件高度对应设置,且通风口设于褶皱凹陷处,外部空气在通过褶皱结构是由一个较大的流通面积逐渐通过折叠结构上的较小的孔体,这样进入气流的流速能够得到提高,且在该折叠结构状态下,外界气流进入使,气流中可能夹带的颗粒物与褶皱板壁体接触的几率扩大,降低外界尘粒进入到吨车基体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第一基体顶部设有透气板,透气板包括矩形框体,矩形框体与第一基体内壁卡接,矩形框体内上下分别设有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第二防尘板与框体固连,第二防尘板和第一防尘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簧;
第一防尘板与第二防尘板均设有多个透气孔,第一防尘板与第二防尘板之间的透气孔交错设置。
当整体装置在正常运转时,由于在发电机周围设置有多个通风组件,并且通风组件会将气流引导向上流动,通过设置有透气板,在第一基体内部有向上移动的气流情况下,气流会经过第二防尘板向上推动,第一防尘板向外排出,进而提高第一基体内散热效率;同时,由于风扇罩壳上部设置有辅助导流叶,在通风组件运转过程中,扇叶可以带动辅助导流叶下方气流流动,进而带动沉积在风扇下方第一隔板上的尘粒悬浮,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有利于将沉积的尘粒排出第一基体内部;此外,由于在第一褶皱板和第二褶皱板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并且通风口与风扇组件高度对应设置,风扇组件运转从而带动气体向上流动从第一防尘板排出,有利于引导外界气体从通风孔进入。
当整体装置闲置或不在运转时,第一防尘板会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滑移,进而降低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防尘板与第二防尘板之间的透气孔是交错设置的,从而可以降低外界尘粒通过防尘板进入第一基体,防止尘粒附着在各组件表面影响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第一基体内侧壁设有多个除尘板组,除尘板组包括L型的除尘基板,除尘基板包括垂直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短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未相连一端均固联第一基体内侧壁;
第二侧板远离固连第一基体侧壁一侧设有过滤棉层。
当整体装置处于运转过程中,发电机产生的震动会产生部分浮尘,在发动机周围设置的通风组件可将浮尘吹起,浮尘可覆盖在水冷组件上,进而降低水冷组件的换热效率。第一基体内侧壁设置有多个除尘板组,可以对发电机周围设置的多个风扇组件引导的向上气流形成导流效果,具体的,靠近第一基体内壁方向的风扇组件在引导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向上气流受到除尘基板的影响,即限缩了第一基体内由底部向上流动的空间,促使气流向发电机方向流动,实现气流聚集,进而提高气流与发电机的接触量,提高散热效果,经过发电机向上进一步流动的气流经过顶部透气板排出,由于除尘板组的结构设计,实现第一基体内上部向上流通空间的扩大,进而提高向上排出气流的流通空间和向上流通速度,有助于气流快速在第一基体内部的流动,提高散热效果,且气流在经过除尘版组过程中能够起到过滤效果,也避免第一基体内壁粘附颗粒物。
更进一步的,可以对第一侧板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对第一侧板高度的调整,进而可以调整过滤棉层的倾斜角度,从而提高对底部气流的导流效果;还可以对顶部可能存在的滴液凝结水滴进行收集,防止滴落到发电机上。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过滤棉层远离第二侧板一侧设有多个传感器组件。
在过滤棉层远离第二侧板一侧设有多个传感器组件,首先可以通过传感器的重力作用,以将过滤棉层进一步扩大其有效面积,进而使得过滤棉层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扩大,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整截面积,提高除尘效果;另外,当通风组件带动气流上升时,上升气流流速来吹动传感器组件的位移,进而带动过滤棉层的位置状态变化,能够对第一基体顶部流动气流导向,根据不同的流动速度的气流来调整过滤棉层状态实现气流不同的向下导流状态,有助于提高气流在基体内部分布均匀效果,以及热量分布均匀效果,且保证了气流与过滤棉层的接触量,确保对气体中的尘粒过滤。
更进一步的,通风组件处设有处理组件,传感器组件与通风组件与处理组件连接。传感器组件可以将其对气流和温度的数据传递到处理组件进行处理,处理组件可相应对数据进行整理,进而对通风组件的通风量进行调整,在保证整体装置温度和浮尘的过滤情况下,可智能控制整体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整体剖视示意图;
图2为缓冲组件***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通风组件***示意图;
图5为第一基体侧壁剖视示意图;
图6为除尘板组立体示意图;
图7为透气板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第一基体100,第一隔板101,放置区102,缓冲区103,发电机104,通孔105,第一褶皱板110,第二褶皱板120,缓冲组件200,第三连接板210,弹性柱220,减震竖板230,第二连接板240,第一连接板250,水冷管道310,水冷管道310,进水口311,出水口312,通风组件400,风扇组件410,旋转轴411,扇叶412,风扇罩壳413,辅助导流叶414,导流孔415,电机420,底部安装垫430,除尘板组500,除尘基板510,第一侧板511,第二侧板512,过滤棉层520,传感器组件530,透气板600,矩形框体610,第一防尘板620,第二防尘板630,第一弹簧6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发电机104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420装置,包括,
第一基体100,第一基体100中空设置,内水平设有第一隔板101,第一隔板101将第一基体100内上下分隔为放置区102和缓冲区103,第一隔板101顶侧设有发电机104;
缓冲组件200,多个缓冲组件200设于缓冲区103内;
水冷组件,水冷组件包括多个设于第一隔板101顶侧的蛇形水冷管道310,水冷管道310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贯穿第一基体100侧壁设置;
缓冲组件200包括第三连接板210,第三连接板210贯穿设有弹性柱220,弹性柱220周围环绕有多个与弹性柱220等高的减震竖板230,弹性柱220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240,第二连接板240顶端设有多个垂直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50;
减震竖板230垂直贯穿第三连接板210设置;
多个第一连接板250顶端固联第一隔板101,弹性柱220与减震竖板230底部固联第一基体100。
通过对发电机104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420装置整体的设计,当第一隔板101顶侧的发电机104工作时,其产生震动首先传递至第一隔板101,在第一隔板101底部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200,缓冲组件200上端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50垂直连接第一隔板101,可以阻隔或减少发电机104工作时向下方传递热量,进而防止或减少在放置区102内热量进一步进入到缓冲区103内,防止缓冲区103内各缓冲组价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部分部件失灵,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此外,多个垂直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50底部连接第二连接板240,第二连接板240底部设有缓冲柱,缓冲柱中部环绕设有第三连接板210,且缓冲柱环绕设置有多个垂直于第三连接板210的缓冲板体,当发电机104产生震动传递至第一隔板101后,第一隔板101会纵向产生的震动能量会被弹性柱220和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50吸收;产生的不规则且方向各异的水平震动,弹性柱220周围环绕的减震竖板230会吸收水平震动的能量。在放置区102内还设有水冷组件,通过蛇形水冷管道310组成水冷组件进而对放置区102进行冷却,进而带走放置区102内发电机10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保证发电机104在长时间工作时处于正常工作环境,通同时水冷组件可以降低整体装置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进而保证整体装置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更进一步的,各缓冲组件200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50角度不相同。通过各缓冲组件200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50角度不同,进而保证当发电机104处于工作状态时,发电机104产生的震动传递至第一隔板101后,各缓冲组件200可以通过角度互不相同的第一连接板250,将不同方向的纵向震动进行吸收,同时保证缓冲组件200对第一隔板101的支撑作用。
更进一步的,缓冲组件200整体采用可弹性形变的材料,进而保证缓冲组件200可以在震动的过程中进行压缩或拉伸,在压缩或拉伸的同时可以对震动能量进行消耗,防止震动能量进一步向下传递,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可弹性形变材料的选用,当第一隔板101产生横向左右震动时,可以通过震动能量的传递从而使得环绕在弹性柱220周围的减震竖板230相应发生形变,即减震板通过形变保证弹性柱220的垂直度,进而保证第一隔板101的水平度,保证发电机104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此外,缓冲可以保证第一隔板101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防止第一隔板101与发电机104产生共振,进而保证整体装置的安全。
如图1、4所示,发电机104周围设有多个通风组件400,通风组件400包括设于第一隔板101上的风扇组件410,风扇组件410下端设有电机420,电机420设于缓冲区103内;
风扇组件410包括旋转轴411,旋转轴411环绕设有多个扇叶412,旋转轴411底部连接电机420,旋转轴411外侧同轴间隔设有风扇罩壳413,风扇罩壳413顶部外侧设有辅助导流叶414;
风扇罩壳413侧部设有多个导流孔415。
通过在发电机104周围设置有多个通风组件400,通过驱动风扇组件410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基体100内部的空气流通,对第一基体100内部的气流进行向上引导,有助于热量分布的均匀化,防止热量集中在发电机104周围导致热量过于集中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发电机104的功率收到限制;此外,通风组件400与水冷组件可共同作用,可以将发电机104产生的热量被水冷组件快速带走,进一步降低第一基体100内部的热量。
在风扇罩壳413侧部设有多个导流孔415,当旋转轴411带动扇叶412旋转,在风扇罩壳413侧部多个导流孔415会将周围的气体带入到风扇组件410内,可以使第一基体100内部气流形成一定的循环;此外,扇叶412旋转带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风扇罩壳413上部设有辅助导流叶414,进而促进或尽可能多的是扇叶412旋转带动的是辅助导流叶414下方的气流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基体100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另外,风扇罩壳413的设置可以在吸收侧方发电机104的热量,便于其内部扇叶412工作后进行散热,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发电机104的散热效率,还可以降低旋转轴411带动扇叶412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如图4所示,电机420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垫430,底部安装垫430设于第一基体100底面上侧。
通过对电机420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垫430,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电机104对底部安装垫430高度进行调整,进而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发电机104或发电设备;同时底部安装垫430可以在通风组件400运转过程中进行减震,有利于在发电机104工作过程中通风组件400运转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在第一基体100内气流循环的稳定性。
如图3、5所示,第一基体100缓冲区103内两个相对侧壁开设有通孔105。
通过在第一基体100的缓冲区103内的两个相对侧壁开设通孔105,保证在缓冲区103内空气流通,用空气流动带动缓冲区103内的热量,防止缓冲区103内散热积累过多;此外,通过缓冲组件200中第一连接板250和减震竖板230的构造,可以更有效的与流动空气进行接触,提高换热的效率,将发电机104从第一隔板101向下传递的热量带走,进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进一步防止热量积累;另外,通过通风组件400的设计,也进一步加快了位于缓冲区103内的两个相对侧壁开设通孔105气流的流通,从而增强缓冲区103内气流的流动,进而使得整体装置的热量降低。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基体100侧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第一褶皱板110与第二褶皱板120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与风扇组件410高度对应设置;
通风口设于褶皱凹陷处。
通过对第一基体100侧壁的设计,褶皱板相对于平板而言拥有较大的表面积,即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大大提高了第一基体100内部空间换热面积,有利于第一基体100内的散热;同时,发电机104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当噪音向外传递过程中,会经过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会吸收部分噪音进而降低噪音;另外,在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通风孔与风扇组件410高度对应设置,且通风口设于褶皱凹陷处,外部空气在通过褶皱结构是由一个较大的流通面积逐渐通过折叠结构上的较小的孔体,这样进入气流的流速能够得到提高,且在该折叠结构状态下,外界气流进入使,气流中可能夹带的颗粒物与褶皱板壁体接触的几率扩大,降低外界尘粒进入到吨车基体内部空间。
实施例3:
如图3、7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基体100顶部设有透气板600,透气板600包括矩形框体610,矩形框体610与第一基体100内壁卡接,矩形框体610内上下分别设有第一防尘板620和第二防尘板630,第二防尘板630与矩形框体610固连,第二防尘板630和第一防尘板620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簧640;
第一防尘板620与第二防尘板630均设有多个透气孔,第一防尘板620与第二防尘板630之间的透气孔交错设置。
当整体装置在正常运转时,由于在发电机104周围设置有多个通风组件400,并且通风组件400会将气流引导向上流动,通过设置有透气板600,在第一基体100内部有向上移动的气流情况下,气流会经过第二防尘板630向上推动,第一防尘板620向外排出,进而提高第一基体100内散热效率;同时,由于风扇罩壳413上部设置有辅助导流叶414,在通风组件400运转过程中,扇叶412可以带动辅助导流叶414下方气流流动,进而带动沉积在风扇下方第一隔板101上的尘粒悬浮,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有利于将沉积的尘粒排出第一基体100内部;此外,由于在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并且通风口与风扇组件410高度对应设置,风扇组件410运转从而带动气体向上流动从第一防尘板620排出,有利于引导外界气体从通风孔进入。
当整体装置闲置或不在运转时,第一防尘板620会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滑移,进而降低第一防尘板620和第二防尘板630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防尘板620与第二防尘板630之间的透气孔是交错设置的,从而可以降低外界尘粒通过防尘板进入第一基体100,防止尘粒附着在各组件表面影响散热效率。
如图3、6所示,第一基体100内侧壁设有多个除尘板组500,除尘板组500包括L型的除尘基板510,除尘基板510包括垂直连接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第一侧板511短于第二侧板512,第一侧板511与第二侧板512未相连一端均固联第一基体100内侧壁;
第二侧板512远离固连第一基体100侧壁一侧设有过滤棉层520。
当整体装置处于运转过程中,发电机104产生的震动会产生部分浮尘,在发动机周围设置的通风组件400可将浮尘吹起,浮尘可覆盖在水冷组件上,进而降低水冷组件的换热效率。第一基体100内侧壁设置有多个除尘板组500,可以对发电机104周围设置的多个风扇组件410引导的向上气流形成导流效果,具体的,靠近第一基体100内壁方向的风扇组件410在引导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向上气流受到除尘基板510的影响,即限缩了第一基体100内由底部向上流动的空间,促使气流向发电机104方向流动,实现气流聚集,进而提高气流与发电机104的接触量,提高散热效果,经过发电机104向上进一步流动的气流经过顶部透气板600排出,由于除尘板组500的结构设计,实现第一基体100内上部向上流通空间的扩大,进而提高向上排出气流的流通空间和向上流通速度,有助于气流快速在第一基体100内部的流动,提高散热效果,且气流在经过除尘版组过程中能够起到过滤效果,也避免第一基体100内壁粘附颗粒物。
更进一步的,可以对第一侧板511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对第一侧板511高度的调整,进而可以调整过滤棉层520的倾斜角度,从而提高对底部气流的导流效果;还可以对顶部可能存在的滴液凝结水滴进行收集,防止滴落到发电机104上。
如图3、6所示,过滤棉层520远离第二侧板512一侧设有多个传感器组件530。
在过滤棉层520远离第二侧板512一侧设有多个传感器组件530,首先可以通过传感器的重力作用,以将过滤棉层520进一步扩大其有效面积,进而使得过滤棉层520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扩大,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整截面积,提高除尘效果;另外,当通风组件400带动气流上升时,上升气流流速来吹动传感器组件530的位移,进而带动过滤棉层520的位置状态变化,能够对第一基体100顶部流动气流导向,根据不同的流动速度的气流来调整过滤棉层520状态实现气流不同的向下导流状态,有助于提高气流在基体内部分布均匀效果,以及热量分布均匀效果,且保证了气流与过滤棉层520的接触量,确保对气体中的尘粒过滤。
更进一步的,通风组件400处设有处理组件,传感器组件530与通风组件400与处理组件连接。传感器组件530可以将其对气流和温度的数据传递到处理组件进行处理,处理组件可相应对数据进行整理,进而对通风组件400的通风量进行调整,在保证整体装置温度和浮尘的过滤情况下,可智能控制整体功耗。
以上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包括,
第一基体(100),所述第一基体(100)中空设置,内水平设有第一隔板(101),所述第一隔板(101)将第一基体(100)内上下分隔为放置区(102)和缓冲区(103),所述第一隔板(101)顶侧设有发电机(104);
缓冲组件(200),多个所述缓冲组件(200)设于缓冲区(103)内;
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多个设于第一隔板顶侧的蛇形水冷管道(310),所述水冷管道(310)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所述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贯穿第一基体(100)侧壁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00)包括第三连接板(210),所述第三连接板(210)贯穿设有弹性柱(220),所述弹性柱(220)周围环绕有多个与弹性柱(220)等高的减震竖板(230),所述弹性柱(220)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240),所述第二连接板(240)顶端设有多个垂直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50);
所述减震竖板(230)垂直贯穿第三连接板(210)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50)顶端固联第一隔板(101),所述弹性柱(220)与减震竖板(230)底部固联第一基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104)周围设有多个通风组件(400),所述通风组件(400)包括设于第一隔板(101)上的风扇组件(410),所述风扇组件(410)下端设有电机(420),所述电机(420)设于缓冲区(103)内;
所述风扇组件(410)包括旋转轴(411),所述旋转轴(411)环绕设有多个扇叶(412),所述旋转轴(411)底部连接电机(420),所述旋转轴(411)外侧同轴间隔设有风扇罩壳(413),所述风扇罩壳(413)顶部外侧设有辅助导流叶(414);
所述风扇罩壳(413)侧部设有多个导流孔(4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20)底部设有底部安装垫(430),所述底部安装垫(430)设于第一基体(100)底面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00)缓冲区(103)内两个相对侧壁开设有通孔(10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00)侧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褶皱板(110)和第二褶皱板(120),所述第一褶皱板(110)与第二褶皱板(120)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与风扇组件(410)高度对应设置;
所述通风孔设于褶皱凹陷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00)顶部设有透气板(600),所述透气板(600)包括矩形框体(610),所述矩形框体(610)与第一基体(100)内壁卡接,所述矩形框体(610)内上下分别设有第一防尘板(620)和第二防尘板(630),所述第二防尘板(630)与矩形框体(610)固连,所述第二防尘板(630)和第一防尘板(620)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簧(640);
所述第一防尘板(620)与第二防尘板(630)均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第一防尘板(620)与第二防尘板(630)之间的透气孔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00)内侧壁设有多个除尘板组(500),所述除尘板组(500)包括L型的除尘基板(510),所述除尘基板(510)包括垂直连接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所述第一侧板(511)短于第二侧板(512),所述第一侧板(511)与第二侧板(512)未相连一端均固联第一基体(100)内侧壁;
所述第二侧板(512)远离固连第一基体(100)侧壁一侧设有过滤棉层(5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层(520)远离第二侧板(512)一侧设有多个传感器组件(530)。
CN202310976795.9A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Pending CN117118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6795.9A CN117118123A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6795.9A CN117118123A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8123A true CN117118123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6795.9A Pending CN117118123A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812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75643A (en) * 1980-03-20 1981-11-18 Brunn Gmbh & Co Kg Sound and/or heat insulated machine housing
JP2000328957A (ja) * 1999-05-21 2000-11-28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発電機
WO2012139284A1 (zh) * 2011-04-13 2012-10-18 双悦(福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双排风式同步发电机及风冷超静音发电机组
CN214154243U (zh) * 2021-01-21 2021-09-07 哈尔滨风澳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型的发电机
CN218161969U (zh) * 2022-06-24 2022-12-27 陕西宇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电机底座
WO2023097817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浙江水泵总厂有限公司 发电机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发电机
CN117155004A (zh) * 2023-08-09 2023-12-01 杭州重红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机用隔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75643A (en) * 1980-03-20 1981-11-18 Brunn Gmbh & Co Kg Sound and/or heat insulated machine housing
JP2000328957A (ja) * 1999-05-21 2000-11-28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発電機
WO2012139284A1 (zh) * 2011-04-13 2012-10-18 双悦(福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双排风式同步发电机及风冷超静音发电机组
CN214154243U (zh) * 2021-01-21 2021-09-07 哈尔滨风澳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型的发电机
WO2023097817A1 (zh) * 2021-11-30 2023-06-08 浙江水泵总厂有限公司 发电机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发电机
CN218161969U (zh) * 2022-06-24 2022-12-27 陕西宇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电机底座
CN117155004A (zh) * 2023-08-09 2023-12-01 杭州重红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机用隔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1699B (zh) 一种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
CN117118123A (zh) 一种发电机防尘保护装置及电机装置
CN112542991A (zh)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及太阳能光伏发电***
CN218451180U (zh) 一种水箱风扇除尘装置
CN215835682U (zh) 冷却装置及变流器
CN213147457U (zh) 一种改善直接空冷岛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
CN215217257U (zh) 一种带有防沙尘功能的水轮机冷却塔
CN20976541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尘主机箱
CN112046264B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便于拆卸的散热电池箱
CN211527149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节水型冷却塔
CN206674358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输出装置构件
CN218349268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节能增效冷却塔
CN111706425A (zh) 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CN216051898U (zh) 一种计量多路新能源并网电量的电能表
CN211260999U (zh) 一种供热新能源设备安装座
CN216620724U (zh)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降噪结构
CN216530974U (zh) 一种便于维护且散热性好的交流发电机
CN211908111U (zh) 一种电力设施用兼具密闭和散热性能的配电柜
CN209313697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瓶车dc/dc转换器
CN211790232U (zh) 一种节能综合配电箱
CN220586682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N215595713U (zh) 一种沼气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19761620U (zh) 一种svg深度维护延寿装置
CN212786448U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节能装置
CN219841596U (zh) 一种工业空调换热器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