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1326A -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1326A
CN116911326A CN202211492383.XA CN202211492383A CN116911326A CN 116911326 A CN116911326 A CN 116911326A CN 202211492383 A CN202211492383 A CN 202211492383A CN 116911326 A CN116911326 A CN 116911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ag
exciter
receiver
p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23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响
曹艳艳
于泽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23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11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11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1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发送方法包括:激励器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脉冲宽度编码PIE编码得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由此,可以使得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和从激励器到标签的链路上承载的信号特征不同,标签不会对不符合PIE编码的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的信号进行响应,从而可以降低标签误激活、误操作的概率。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分离式架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中,读写器被拆分为激励器和接收器,接收器中的待发送给标签的信号需经过激励器转发给标签。为了降低信号解析转发时延,目前通常采用直接转发方式,即激励器接收到接收器发送的信号后,直接将该信号转发给标签。这种情况下,将会造成标签容易被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的信号误激活,影响RFID***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分离式架构RFID***中的标签容易误激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激励器,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脉冲宽度编码PIE编码得到;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得到;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的码元速率进行调整,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信号调制激励信号,获得能够为所述标签供能且携带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的第三信号,所述激励信号用于为所述标签供能;
将所述第三信号发送给所述标签。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获得第二信号;
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激励器,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包括以下任一项: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应用于激励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得到;
恢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应用于接收器,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获得第二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激励器,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所述第二信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激励器可以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得到,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由此,通过对RFID空口协议规定的PIE编码信号即第二信号进行处理,可以使得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和从激励器到标签的链路上承载的信号特征不同,标签不会对不符合PIE编码的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的信号进行响应,从而可以降低标签误激活、误操作的概率,且可以在不改造RFID***、不增加激励器复杂度的同时,提高RFID***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离式架构RFID***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PIE编码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盘存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码型极性翻转时的信号转发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说明以下内容。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离式架构RFID***的示意图。该RFID***包括接收器11、激励器12和标签13,其中,标签13通常设置在被管理的物品上,接收器11向激励器12发送信号(或称为指令,比如盘存指令等),激励器12将接收器11发送的信号转发到标签13,同时发送激励信号至标签13,该激励信号用于为标签13供能。之后,标签13接收激励信号的能量并解调接收到的信号,并将自身标签信息等通过天线发送到接收器11;接收器11接收到标签13反馈的信号后,进行命令交互并解调编码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11到激励器12的链路可称为中间链路,激励器12到标签13的链路可称为激励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FID***可选为超高频(UHF)频段RFID***等。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激励器,比如图1中所示的激励器12。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得到;
步骤22:对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第二信号;
步骤23:将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
这里,上述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可选为盘存指令、反馈信号等,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脉冲宽度编码(Pulse Interval Encoding,PIE)为RFID空口协议中规定的PIE编码。如图3所示,PIE编码是一个非常简单的1比特编码:data-0对应的编码是一个标准长度,定义为Tari,在一个Tari周期内翻转一次,如从高电平翻转到低电平;data-1对应的编码的长度为1.5Tari到2.0Tari之间;其中低电平表示为PW。通过对RFID空口协议中规定的PIE编码以及对不发送指令时接收器发送连续波(CW)的通信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RFID***中接收器向标签发送数据的本质是调整低电平PW的时间间隔,来达到传输不同数据的目的。
上述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的方式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选择,只需保证在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传输的第一信号的时域特征与在从激励器到标签的链路上传输的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不同,从而避免标签误激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激励器可以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得到,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由此,通过对RFID空口协议规定的PIE编码信号即第二信号进行处理,可以使得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和从激励器到标签的链路上承载的信号特征不同,标签不会对不符合PIE编码的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的信号进行响应,从而可以降低标签误激活、误操作的概率,且可以在不改造RFID***、不增加激励器复杂度的同时,提高RFID***的性能。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盘存过程等。如图4所示,盘存过程包括:
S41:接收器发送盘存指令Query至激励器;
S42:激励器转发盘存指令Query至标签;
S43:标签在由盘存指令Query激活后,反馈句柄RN16给接收器,同时开始计时;
S44:接收器需在T2时间内将向标签反馈的携带同一句柄RN16的ACK发送给激励器;
S45:激励器转发携带同一句柄RN16的ACK给标签。
S46:标签发送标签信息(编码区EPC)给接收器。
对于图4所示的盘存过程,1)接收器在发送盘存指令至激励器时,可以先对盘存指令进行PIE编码并改变时域特征,然后将改变时域特征后的信号发送给激励器;而激励器在接收到改变时域特征后的信号后,会将该信号恢复为PIE编码后的盘存指令并转发给标签;2)接收器在发送ACK(RN16)至激励器时,可以先对ACK(RN16)进行PIE编码并改变时域特征,然后将改变时域特征后的信号发送给激励器;而激励器在接收到改变时域特征后的信号后,会将该信号恢复为PIE编码后的ACK(RN16)并转发给标签。这样,可以保证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的信号特征与从激励器到标签的链路上的信号特征不同,从而避免标签误激活、误操作,提高盘存效率。
可选的,上述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可以包括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型。
由于在盘存过程中,标签在T2时间内必须收到接收器反馈的带有同一句柄的ACK,否则标签将转移状态到断开arbitrate状态,不再响应后续消息,导致本轮盘存失败,而在分离式架构RFID***中,ACK经由激励器转发给标签,因此需尽量减少激励器的转发时延。
为了尽量减少激励器的转发时延,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在改变PIE编码信号(即第二信号)的码型时,可以采用高低电平翻转方式,并在激励器再通过高低电平翻转恢复出PIE编码信号并转发。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信号可以是通过对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得到,即将第二信号中的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和将第二信号中的高电平转化为低电平得到。进一步的,对第一信号进行恢复包括: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即将所述第一信号中的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和将所述第一信号中的高电平转化为低电平,获得第二信号。这样经过简单的高低电平翻转过程,即可实现PIE编码信号的处理和恢复,从而减少激励器的恢复与转发时延,同时还可以降低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信号的高电平占比,从而降低功耗和噪声。进一步的在应用于盘存过程时,还可以避免T2时延超时而影响标签盘存,提高标签盘存效率。
例如,假设待转发的PIE编码信号的波形为高电平-PW(低电平)-高电平-PW(低电平)-高电平,则如图5所示,该PIE编码信号在接收器经高低电平翻转后的信号波形为低电平-PW(高电平)-低电平-PW(高电平)-低电平,接收器将高低电平翻转后的PIE编码信号发送给激励器,由激励器再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而恢复出PIE编码信号,即恢复信号波形为高电平-PW(低电平)-高电平-PW(低电平)-高电平,从而实现PIE编码信号的快速恢复与转发。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可以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进一步的,对第一信号进行恢复包括:对所述第一信号的码元速率进行调整,获得第二信号。这样可以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第二信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激励器可以采用数能同传,即在给标签供能的同时转发相应信号。由于为了持续地给标签供能,需要激励信号有持续地高电平,而PIE编码信号是通过调整其的低电平PW的时间间隔来达到传输不同数据的目的,因此,激励器可以通过将PIE编码信号调制至激励信号,实现在给标签供能的同时转发PIE编码信号。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可以包括:首先,利用所述第二信号调制激励信号,获得能够为所述标签供能且携带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的第三信号,所述激励信号用于为标签供能;然后,将所述第三信号发送给所述标签。由此,可以实现在给标签供能的同时转发相应PIE编码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制可选为但不限于振幅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调制、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等等。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接收器,比如图1中所示的接收器11。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获得第二信号;
步骤62: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
步骤63: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激励器,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所述第二信号。
这里,上述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可选为盘存指令、反馈信号等,对此不作限定。上述PIE编码为RFID空口协议中规定的PIE编码。
由此,通过对RFID空口协议规定的PIE编码信号即第二信号改变信号特征,可以使得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和从激励器到标签的链路上承载的信号特征不同,标签不会对不符合PIE编码的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链路上的信号进行响应,从而可以降低标签误激活、误操作的概率,且可以在不改造RFID***、不增加激励器复杂度的同时,提高RFID***的性能。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第一信号包括以下任一项: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即将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和将所述第二信号中的高电平转化为低电平,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这样,经过简单的高低电平翻转过程,即可实现PIE编码信号的处理和恢复,从而减少激励器的恢复与转发时延,同时还可以降低从接收器到激励器的信号的高电平占比,从而降低功耗和噪声。进一步的在应用于盘存过程时,还可以避免T2时延超时而影响标签盘存,提高标签盘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号发送装置,或者该信号发送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信号发送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号发送装置执行信号发送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装置。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激励器,如图7所示,信号发送装置70包括:
接收模块71,用于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得到;
恢复模块72,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73,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得到;
所述恢复模块72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
所述恢复模块72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的码元速率进行调整,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3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信号调制激励信号,获得能够为所述标签供能且携带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的第三信号,所述激励信号用于为所述标签供能;将所述第三信号发送给所述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发送装置70,可以实现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接收器,如图8所示,信号发送装置80包括:
编码模块81,用于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获得第二信号;
处理模块82,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83,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激励器,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任一项: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发送装置80,可以实现上述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90,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存储在存储器9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90为激励器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9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2所示的信号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90为接收器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9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6所示的信号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2或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服务分类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激励器,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脉冲宽度编码PIE编码得到;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得到;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的码元速率进行调整,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信号调制激励信号,获得能够为所述标签供能且携带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的第三信号,所述激励信号用于为所述标签供能;
将所述第三信号发送给所述标签。
5.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获得第二信号;
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
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激励器,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所述第二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包括以下任一项:
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高低电平翻转,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改变第二信号的码元速率,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7.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激励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改变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所述第二信号是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得到;
恢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恢复,获得所述第二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标签。
8.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器,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对待发送给标签的目标信号进行PIE编码,获得第二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信号的时域特征,获得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给激励器,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恢复得到发送给标签的所述第二信号。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92383.XA 2022-11-25 2022-11-25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11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2383.XA CN116911326A (zh) 2022-11-25 2022-11-25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2383.XA CN116911326A (zh) 2022-11-25 2022-11-25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1326A true CN116911326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1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2383.XA Pending CN116911326A (zh) 2022-11-25 2022-11-25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13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5637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5940006A (en) Enhanced uplink modulated backscatter system
JP390544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質問器
US70094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ultiple RFID tags
CN101546370B (zh) 通信***和通信装置
JP2008276738A (ja) 無線周波数識別装置
US20110255626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hysical layer of low frequency band based on wireless magnetic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cluding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US202301072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1672804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2545926A (zh) 识别噪声源的类型的通信***
JP420086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6911326A (zh)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0401108C (zh) 一种利用电子标签进行通讯的***及其实现方法
US7570920B2 (en) AM-FM hybrid signal communicated to RFID tags
CN113962230A (zh) 一种射频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043934B (zh) 射频识别***及其工作方法
JP2006072826A (ja) 無線タグシステム、リーダライタ、無線タグ装置およびデータの書き込み・読み出し方法
CN112668351A (zh) Rfid应答器中的时钟恢复
JP2006254314A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管理方法
JP4463822B2 (ja) 非接触型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307031A (ja) 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US20240056217A1 (en)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7151130A (zh) 反向散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8052238A (zh) 标签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96703A (zh) 一种射频识别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