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9855A - 照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9855A
CN116819855A CN202211328632.1A CN202211328632A CN116819855A CN 116819855 A CN116819855 A CN 116819855A CN 202211328632 A CN202211328632 A CN 202211328632A CN 116819855 A CN116819855 A CN 116819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camera module
lens barrel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86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田晃弘
石末义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19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9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照相机模块,具备:第一透镜筒,其保持包含第二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而接收物体光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筒,其保持包含一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而相对于第一透镜组配置在物体光的行进方向侧的第二透镜组;以及透镜驱动装置,其保持第二透镜筒的外周,以使第二透镜组在沿着其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驱动装置的与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透镜筒的与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

Description

照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物体光聚光于摄像部的透镜和沿其光轴方向驱动透镜的驱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有一种将整套保持有多个摄像透镜的透镜筒抽出的全组抽出方式的照相机模块,该照相机模块具备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多个摄像透镜、保持该多个摄像透镜的透镜筒以及驱动透镜筒的透镜驱动装置(日本专利第5611533号说明书)。
另外,为了减小搭载照相机模块的智能手机的厚度,已知有全组抽出方式的照相机模块,其在多个摄影透镜的前段具备棱镜、反射镜等反射元件,利用该反射元件能够使来自被摄体的光的光轴方向从与智能手机背面垂直的方向向与智能手机背面平行的方向倾斜(美国专利第1037192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第5611533号说明书中,需要用于使摄像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与全组抽出方式的抽出量的长度对应的量的间隙。
因此,特别是在具备焦距大的望远透镜的照相机模块中,抽出量变长,因此大型化,存在照相机模块的小型化、薄型化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如上述的美国专利第10371928号说明书那样将全组抽出方式和折弯光学***组合的情况下,在透镜与反射元件之间,需要基于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的全组抽出量以上的间隙距离。
根据此间隙距离,光线扩展相当于透镜的视场角的量。如果光线扩展,则反射元件也需要变大,照相机模块的厚度、轨迹也变大。
因此,在本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想要得到全组抽出量长的照相机模块,则同样地存在照相机模块会大型化,而小型化、薄型化变得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以实现照相机模块的小型化、薄型化作为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具备:第一透镜筒,其保持包含两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而接收物体光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筒,其保持包含一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而对所述物体光进行聚光,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组而配置在所述物体光的行进方向侧的第二透镜组;以及透镜驱动装置,其保持所述第二透镜筒的外周,以使所述第二透镜组在沿着其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透镜筒的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实现照相机模块的小型化、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A向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在包含光轴的平面上切断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设置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中的光学部的构成图。
图5是图4所示的B-B向视剖视立体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中将第一透镜筒组装于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比较例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C-C向视剖视图。
图9是其他比较例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向视剖视图,其相当于将照相机模块300的中央部沿光轴方向切断后的剖视图。
照相机模块300包括光学***304和摄像部306,该摄像部306具有将经由该光学***304的物体光聚光的成像面311并对物体光进行光电转换。
光学***304具有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及透镜驱动装置305,其中,第一透镜组G1包含两块以上的透镜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并接收物体光,第二透镜组G2包含一块以上的透镜且作为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并配置于第一透镜组G1的后段用以将物体光聚光,透镜驱动装置305使第二透镜组G2在沿着第二光轴301的方向上移动。
照相机模块300还具备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外周的第一透镜筒307和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外周的第二透镜筒308。透镜驱动部305保持第二透镜筒308的外周。
透镜驱动部305的垂直于第一光轴302的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透镜筒307的垂直于第一光轴302的方向的尺寸。
第一透镜筒307具有:透镜保持部312,其形成为包围第一透镜组G1的外周;以及驱动装置内包部313,其为了内包透镜驱动装置305而从透镜保持部312沿着第一光轴302延伸。
而且,照相机模块300还具备配置在比光学***304的第一透镜组G1靠前段的反射元件303。反射元件303将沿着第二光轴301放出的物体光沿着第一光轴302向光学***304引导。光学***304将物体光沿着第二光轴301聚光于成像面311。
第一透镜组G1和摄像部306固定于壳体BS,使得向发出物体光的近距离物体处的聚焦中在沿着第二光轴301的方向上的第一透镜组G1与摄像部306之间的距离不变。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构成为具备反射元件303、光学***304以及摄像部306,其中反射元件303配置在最靠被摄体侧且沿着第一光轴302引导来自被摄体的沿着第二光轴301的光,光学***304配置在比该反射元件303靠后段,摄像部306进行经由光学***304的光的光电转换。
光学***304包括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以及透镜驱动装置305,其中第一透镜组G1位于最靠近反射元件303附近,第二透镜组G2配置在比第一透镜组G1靠后段的位置,透镜驱动装置305使该第二透镜组G2在与第二光轴301大致一致的方向移动。
另外,照相机模块300还具备内包于光学***304的孔径光圈St、配置在摄像部306的前方的红外线截止滤光器IR、直接或间接地支承上述的全部构成部件的壳体BS。
反射元件303将从被摄体沿着第二光轴301前进的光线折弯并沿着第二光轴301引导并向光学***304传递。反射元件303折弯光线的角度、即第一光轴302与第二光轴301之间的角度优选为90度,但能够适当变更,并不限定于90度。
另外,反射元件303能够适当地使用棱镜、反射板(镜)等各种反射材料,但从加工精度出发,优选使用棱镜。
而且,反射元件303由照相机模块300的壳体BS支承,但通过在反射元件303与壳体BS之间设置驱动机构,如后所述,能够实现光学式抖动修正功能。
光学***304使通过反射元件303沿着第二光轴301被引导的光线聚光于摄像部306的成像面311上而成像。
光学***304具备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以及孔径光圈St,且由壳体BS支承,但通过在光学***304与壳体BS之间设置驱动机构,如后所述,能够实现光学式抖动修正功能。
透镜驱动装置305通过在与第二光轴301大致一致的方向上驱动第二透镜组G2来进行聚焦。
图3是示出在包含光轴的平面上切断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305的剖视图。
透镜驱动装置305包括:可动部309,其保持第二透镜筒308的外周;以及固定部310,其配置在可动部309的外周侧,在驱动第二透镜筒308时位置不变动。通过使可动部309相对于上述固定部310沿着第一光轴302位移,能够调整第二透镜组G2的第一光轴302方向的位置。
透镜驱动装置305已知有使用步进马达的装置、使用压电元件的装置以及使用VCM的装置等各种装置,并不限定于任一种。但是,从尺寸、性能、价格方面来看,期望使用VCM的透镜驱动装置305。
光学***304使通过反射元件303沿着第二光轴301被引导的光线聚光于摄像部306上而成像。
摄像部306是通过光电转换而将通过光学***304聚光于成像面311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器件。电信号经过软件处理,最终向图像输出。
摄像部306通过在与壳体BS之间设置驱动机构,如后所述,能够实现光学式手抖动修正功能。
红外线截止滤光器IR具有从入射到摄像部306的光将红外线光截止的作用。
另外,若异物(垃圾)直接附着在摄像部306上,则聚光被遮挡,图像大幅劣化,因此通过将红外线截止滤光器IR设置于比摄像部306靠前方的位置,红外线截止滤光器IR也具有降低异物直接附着在摄像部306上的风险的作用。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能够通过将反射元件303以任意的两个轴为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光学式抖动修正的构成。
上述构成包括抖动检测单元、控制器、驱动部以及保持部件,其中,抖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手抖动的状态,控制器基于从抖动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控制反射元件303的驱动部,驱动部用于使反射元件303转动,保持部件保持反射元件303并传递驱动部的运动而使反射元件303运动。
或者,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也能够为通过使光学***304平行于任意的两个轴移动来实现光学式手抖动校正的构成。
上述构成包括抖动检测单元、控制器、驱动部以及保持部件,其中,抖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手抖动的状态,控制器基于从抖动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控制光学***304的驱动部,驱动部用于使光学***304移动,保持部件保持光学***304并传递驱动部的运动而使光学***304运动。
或者,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也能够通过使摄像部306与任意的两个轴平行地移动来实现光学式的手抖校正。
上述构成包括抖动检测单元、控制器、驱动部以及保持部件,其中,抖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手抖动的状态,控制器基于从抖动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控制摄像部306的驱动部,驱动部用于使摄像部306移动,保持部件保持摄像部306并传递驱动部的运动而使摄像部306运动。
由于任一构成都通过构成部件的两轴的驱动来实现光学式手抖校正,因此,例如,如将反射元件303的旋转轴设为一轴,将光学***304的移动轴称为另一轴地那样,通过将其它部件的驱动方向各组合一轴,也能够实现光学式手抖校正。
由于一般已知实现这些光学式手抖校正的构成,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以及图示。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不再重复说明。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中设置的光学***304的构成图。图5是图4所示的B—B向视剖视立体图,相当于将光学***304的中央部在光轴方向上切断的剖视立体图。
然而,在一般的全部组抽出方式中,如果需要使与透镜驱动装置的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成为与全部透镜的最大径匹配的形状,则为了得到用于驱动透镜全部组的稳定的驱动力,需要增大透镜驱动装置的尺寸,在决定照相机模块的尺寸的基础上,透镜驱动装置的规格变得非常重要。
另外,在所谓的长焦透镜这样的焦距大的透镜中,由于视场角变小,因此拍摄物侧的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相对于位于摄像元件侧的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变大。即,一般来说,第一透镜组G1的直径比位于摄像元件附近的第二透镜组G2的直径大。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结构,透镜驱动装置305所保持的透镜仅为第二透镜组G2,因此与一般的全组抽出方式相比,能够使透镜驱动装置305小型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透镜驱动装置305具有如下特征:透镜驱动装置305的固定部310的相对于第一光轴302垂直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透镜筒307的相对于第一光轴302垂直方向的尺寸。换言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模块的尺寸不受透镜驱动装置305的大小影响。
作为其应用的结构,例如,可以将透镜驱动装置305内包于第一透镜筒307内。具体而言,能够将透镜驱动装置305内包于第一透镜筒307的驱动装置内包部313。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光学***304作为一体的光学单元,因此进行仅利用光学***304的生产和性能评价变得简易等,在生产方面有利。另外,作为另一应用的结构,即使将第一透镜筒307和透镜驱动装置305分别单独组装为各个部件,也能够发挥生产方面的有利点。
例如,首先,对壳体BS进行摄像部306和内包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驱动装置305的组装,之后,对壳体BS进行内包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透镜筒307的组装。
此时,通过使用拍摄部306输出拍摄信息,能够在组装第一透镜筒307时调整拍摄质量好的组装位置,并进行光学***304的第一透镜筒307的组装。
此外,也能够将透镜驱动装置305与壳体BS作为一体部件使用,在该情况下,对透镜驱动装置305与壳体BS的一体部件组装内包第二透镜组G2的第二透镜筒308。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谋求透镜驱动部的简化和组装部件的减少。
当然,相反地,也能够首先对壳体BS进行摄像部306和内包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透镜筒307的组装,之后,对壳体BS进行内含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驱动装置305的组装位置的调整,并且进行光学***304的组装。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中将第一透镜筒307组装于壳体BS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A的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筒307具有突起结构314,且壳体BS具有用于承接突起结构314的导入结构315,第一透镜筒307的第一光轴302方向上相对于摄像部306的位置由突起结构314以及导入结构315固定。
第一透镜筒307具备:底面;从底面的两端突出的一对侧面;以及连接一对侧面的顶面。而且,一对突起结构314从一对侧面朝向外侧突出。
壳体BS具备底面和从底面的两端突出的一对侧面。一对侧面具有以分别与一对突起结构314嵌合的方式切开的一对导入结构315。
另外,突起结构314可以设置在壳体BS上,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透镜筒307上设置导入结构315。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透镜组G1的沿着第一光轴302的方向的位置的调整。
(比较例)
图7是比较例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100的立体图。照相机模块100是专利文献5611533所示的直型照相机模块。照相机模块100由作为摄像光学***的光学部1、用于驱动光学部1的透镜驱动装置2和对经由光学部1的光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部3构成。光学部1被保持在透镜驱动装置2的内部。摄像部3由传感器部4和安装传感器部4的基板5构成。照相机模块100是在基板5上按传感器部4、透镜驱动装置2的顺序沿光轴方向层叠的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光学部1侧设为上方,将摄像部3侧设为下方。
图8是图7所示的C-C向视剖视图。首先,基于图8,对照相机模块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将照相机模块100的中央部沿光轴方向切断后的剖视图。
光学部1是形成被摄体像的摄像光学***,其将外部的光导向摄像部3的传感器部4。光学部1由多个(图8中为3块)摄像透镜6和用于保持摄像透镜6的透镜筒7构成。透镜筒7固定于透镜驱动装置2。摄像透镜6的光轴与透镜筒7的轴心一致。
在照相机模块100中搭载有VCM(音圈马达)型的透镜驱动装置2。透镜驱动装置2利用电磁力沿光轴方向驱动光学部1。即,透镜驱动装置2使摄像透镜6在从无限远端到微距端之间上下移动。由此,照相机模块100发挥自动对焦功能。将整组保持有这样的摄像透镜6的透镜筒7抽出的方式称为全组抽出方式。
透镜驱动装置2具有可动部以及固定部,其中可动部在摄像透镜6的驱动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使光学部1(摄像透镜6)沿光轴方向移动,固定部在摄像透镜6的驱动时位置不变动。可动部收容于固定部的内部。可动部由透镜保持部8及线圈10构成,固定部由轭11、永磁体12、罩盖14以及基底15构成。
在透镜保持部8的外周端部(凸缘部)固定有线圈10。线圈10从透镜保持部8的外周端部(底部)延伸设置至光入射侧(后述的开口13侧)。
基底15构成透镜驱动装置2的底部,在基底15的背面设置有传感器部4。在基底15的中央部,为了确保光路而形成有开口16。
轭11是筒状的部件,其构成透镜驱动装置2的侧面部。轭11在内部收容可动部。轭11固定在基底15上。轭11的上方设置有罩盖14。罩盖14构成透镜驱动装置2的上部(顶面)。
在轭11的内侧面,以与线圈10对置的方式配置有由永磁体12构成的磁路。
透镜驱动装置2利用由线圈10和永磁体12产生的电磁力使摄像透镜6在光轴方向上驱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使电流流过由永磁体12形成的磁场中的线圈10而产生的力使摄像透镜6(透镜保持部8)在光轴方向上驱动。
另外,在透镜驱动装置2中,在透镜保持部8的上下表面(顶面和底面)设置有板簧9a、9b。板簧9a、9b沿光轴方向按压透镜保持部8。即,板簧9a、9b通过弹力,辅助性地将透镜保持部8支承为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板簧9a、9b具有螺旋状的图案。板簧9a、9b的一端固定于可动部,另一端固定于固定部即可。
如图8所示,在照相机模块100的组装状态下,形成在透镜保持部8的底面上的突起19与基底15抵接,同时通过板簧9a、9b的弹性力,由此透镜保持部8向下方施加作用力。
上述的以往的直型照相机模块100的厚度由从透镜前端到摄像元件表面的光学长度、摄像元件、基板等的厚度以及用于聚焦的照相机模块的全组抽出量规定。将该光学长度和全组抽出量相加的值称为光学全长。
其中,一般而言,光学长度与焦距(视角)成比例,透镜的全组抽出量如下式所示与焦距的平方大致成比例。
d=b-f=f2/(a-f)≈f2/a(但f<<a)
在此,a为从透镜的主点到被摄体的距离,b为从透镜的主点到成像面的距离,f为实际焦距,d为从无限远向a位置的聚焦所需的透镜的全组抽出量。
例如,以往的直型的照相机模块100主要采用广角透镜,采用35mm等效焦距为25mm左右。关于上述光学长度和全组抽出量,在1/2型传感器的情况下,光学长度为5mm,10cm聚焦的全组抽出量根据上述的数学式则为约0.2mm。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具备有多个照相机模块的被称为多眼透镜搭载或多镜头照相机搭载的智能手机等的电子设备。这除了广角照相机之外,还搭载有具备超广角、长焦透镜的照相机模块,组合数字校正并向使用者提供变焦照相机那样的使用便利性。
在用双镜头照相机使变焦比率为4倍的情况下,广角侧的35mm等效焦距为25m时,长焦侧采用长焦侧的35mm等效焦距为100mm的光学***。在上述光学长度和全组抽出量为1/2型传感器的情况下,光学长度为19mm,全组抽出量约为4.2mm,成为采用了相同尺寸的传感器的照相机的约4倍以上的模块厚度。因此,长焦侧的传感器尺寸大多较小,但在1/4型传感器的情况下,光学长度也为10mm,全组抽出量约为1.2mm成为2倍以上的厚度。
因此,为了减小该望远侧的照相机模块的厚度,提出了如图9所示的折弯型光学***的照相机模块结构。图9是其他比较例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200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该折弯型的照相机模块200具备棱镜、反射镜等反射元件208,能够使光轴方向从与智能手机背面垂直的方向205向与智能手机背面平行的方向206倾斜。
然而,在图9所示的照相机模块200中,在将全组抽出方式与折弯光学***组合的情况下,在透镜筒214与反射元件208之间,需要基于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筒214的全组抽出量以上的间隙距离。根据此间隙距离,光线扩展相当于透镜的视场角的量。如果光线扩展,则反射元件208也需要变大,照相机模块200的厚度、轨迹也变大。
因此,如果想要得到全组抽出量长的透镜驱动装置,则照相机模块200大型化,小型化、薄型化变得困难。
透镜驱动装置的大型化导致功耗的增加,对搭载照相机模块200的电子设备的电池持续时间、终端的小型化有影响,结果对电池成本有影响。
另外,无论直型、折弯型,VCM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通常是利用弹簧支承透镜驱动装置的可动部的结构。因此,当焦距、全组抽出量变大时,该弹簧的反作用力也变大。其结果,产生需要很大的推力以及因弹簧的变形量变大而对弹簧施加极大的变形等问题。弹簧的变形诱发透镜驱动装置的动作轴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并由于倾斜的光学***,导致拍摄画质的降低。
相对于此,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的光学***304的包含两块以上的透镜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并接收物体光的第一透镜组G1以及包含一块以上的透镜且作为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并配置于第一透镜组G1的后段用以将物体光聚光第二透镜组G2满足:
-6.0<F/f2<-2.0 条件式(1),
ih/f<0.4 条件式(2),
0.7<TTL/f<1.0 条件式(3),
1.6<Fno<7.0 条件式(4),
De2<De1 条件式(5)。
因此,能够通过使第二透镜组G2在沿着该第二光轴301的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向发出物体光的近距离物体的对焦。因此,上述对焦不需要采用全组抽出方式,通过仅抽出第二透镜组G2就能够进行。其结果,能够实现光学***304、照相机模块300的小型化、薄型化。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300A具备:第一透镜筒307,其保持第一透镜组G1,该第一透镜组G1包含两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并接收物体光;第二透镜筒308,其保持第二透镜组G2,该第二透镜组G2包含一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该第二透镜组G2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配置于所述物体光的行进方向侧;以及透镜驱动装置305,其保持所述第二透镜筒308的外周,以使所述第二透镜组G2在沿着其第一光轴302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305的与所述第一光轴302交叉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透镜筒307的与所述第一光轴302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小。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小透镜驱动装置的与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因此,与一般的全组抽出方式相比,能够使照相机模块小型化。
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300A在上述方式1中,优选为所述透镜驱动装置305内包于所述第一透镜筒307中。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光学***作为一体的光学单元,因此进行仅利用光学***的生产和性能评价变得简易等,在生产方面有利。
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300A在上述方式1中,优选为还具备使所述物体光聚光的摄像部306,所述第一透镜筒307相对于所述摄像部306的位置为固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透镜组的第一光轴方向的位置的调整。
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A,在上述方式1中,优选为还具备***述第一透镜筒307的壳体BS,在所述第一透镜筒307和所述壳体BS中的一方形成有沿着所述第一透镜筒307的径向突出的突起结构314,在所述第一透镜筒307和所述壳体BS中的另一方形成有针对所述突起结构314的导入结构315。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固定第一透镜筒相对于拍摄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300A,在上述方式1中,优选为所述透镜驱动装置305具有:可动部309,为了使所述第二透镜组G2在沿着其第一光轴302的方向上移动而移动;以及固定部310,在所述第二透镜组G2移动时位置不变动,所述固定部310的与所述第一光轴302交叉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透镜筒307的与所述第一光轴302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小。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小透镜驱动装置的固定部的与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
本发明的方式6所涉及的照相机模块300、300A,在上述方式1中,优选为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配置在所述物体光的行进方向的相反侧的反射元件303,所述反射元件303沿所述第一光轴302引导沿着与所述第一光轴302交叉的第二光轴301放出的所述物体光,所述第一透镜组G1及所述第二透镜组G2沿所述第一光轴302聚集所述物体光。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形成折弯型光学***的照相机模块结构,且能够使光轴方向从与智能手机背面垂直的方向向与智能手机背面平行的方向倾斜,这在本发明中是优选的。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能够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法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Claims (6)

1.一种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透镜筒,其保持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包含两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上具有正的光焦度并接收物体光;
第二透镜筒,其保持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包含一块以上的透镜且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并为了使所述物体光聚光而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组配置在所述物体光的行进方向侧;以及
透镜驱动装置,其为了使所述第二透镜组在沿着其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而保持所述第二透镜筒的外周,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透镜筒的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内包于所述第一透镜筒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所述物体光聚光的摄像部,
所述第一透镜筒相对于所述摄像部的位置为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述第一透镜筒的壳体,
在所述第一透镜筒和所述壳体中的一方形成有沿所述第一透镜筒的径向突出的突起结构,
在所述第一透镜筒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针对所述突起结构的导入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可动部,其为了使所述第二透镜组在沿着其第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而移动;以及固定部,其在所述第二透镜组移动时位置不变动,
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透镜筒的与所述第一光轴交叉的方向的尺寸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反射元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组配置于所述物体光的行进方向的相反侧,
所述反射元件沿所述第一光轴引导沿着与第一光轴交叉的第二光轴放出的所述物体光,
所述第一透镜组及所述第二透镜组沿所述第一光轴将所述物体光聚光。
CN202211328632.1A 2022-03-22 2022-10-27 照相机模块 Pending CN116819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5517A JP2023139801A (ja) 2022-03-22 2022-03-22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2-045517 2022-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9855A true CN116819855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2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8632.1A Pending CN116819855A (zh) 2022-03-22 2022-10-27 照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4646A1 (zh)
JP (1) JP2023139801A (zh)
CN (1) CN11681985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24646A1 (en) 2023-10-12
JP2023139801A (ja) 2023-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3699B (zh) 带手抖校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US8184967B2 (en) Lens barrel assembly for a camera
US7869702B2 (en) Image blur correcting device and camera
EP1734393A1 (en) Photographic optical system, photocographic lens unit, camera and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JP2013238848A (ja) 撮像装置
KR20080035601A (ko)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KR20070041341A (ko) 촬상 장치
JP2007047266A (ja) 撮像装置
CN115943344A (zh) 相机模块
JP5270267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ズーム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CN111107268B (zh) 带手抖校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CN115494629A (zh)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21171030A1 (en) A camera assembly
CN113645374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EP2053440B1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14114595B (zh) 一种镜头模组、摄像模组及终端
CN116819855A (zh) 照相机模块
KR20220010979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JP7254864B2 (ja) 光学系、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6774393A (zh) 光学***及照相机模块
JP2007047684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端末
US20240061220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camera module
CN219041886U (zh) 相机模块
CN115428429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KR20210131781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