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2851B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2851B
CN116792851B CN202310825004.2A CN202310825004A CN116792851B CN 116792851 B CN116792851 B CN 116792851B CN 202310825004 A CN202310825004 A CN 202310825004A CN 116792851 B CN116792851 B CN 116792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outlet
air in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250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2851A (zh
Inventor
李有尚
李泽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aice Dynam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aice Dynam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aice Dynam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aice Dynam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250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2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2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2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2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2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箱,其一侧设置有入气口,机箱的顶侧设置有排气口;滤气组件,其位于机箱内,滤气组件内设置有滤气腔,滤气组件的底侧设置有进气口,滤气组件的顶侧设置有出气口,滤气腔的内顶侧设置有多个水雾喷头,机箱内位于进气口与入气口之间设置有进气流道,机箱内位于出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有出气流道;冷凝机构,其位于出气流道内;灭菌机构,其位于冷凝机构的上方;风机,其可使得机箱内气体由进气流道流动至出气流道,本发明利用滤气组件内产生的水雾对气体进行吸附净化,可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大颗粒物质,提高对气体净化效果,并减少后期对内部清洁维护的要求,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当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差、或有害气体浓度较高等情况下,需要使用气体净化器对空气进行净化,气体净化器可吸附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一些气体净化器还可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现时的气体净化器一般依靠其内部的过滤网对空气中的灰尘等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当室内粉尘较大时,在长时间工作下,滤网的滤气效果较差,导致对气体的净化能力下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对气体的净化效果,需要频繁地对内部进行清洗维护,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箱,其一侧设置有入气口,所述机箱的顶侧设置有排气口;滤气组件,其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滤气组件内设置有滤气腔,所述滤气组件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滤气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滤气组件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滤气腔相互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滤气组件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围设形成有向所述滤气腔内延伸的扩散腔,所述滤气组件内环绕于所述扩散腔外侧的位置形成吸附沉淀区,所述滤气腔的内顶侧设置有多个水雾喷头,所述机箱内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入气口之间设置有进气流道,所述机箱内位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设置有出气流道;冷凝机构,其位于所述出气流道内;灭菌机构,其位于所述冷凝机构的上方;风机,其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风机可使得机箱内气体由所述进气流道流动至所述出气流道。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风机启动,使得机箱外的空气从入气口进入机箱的进气流道内,沿着进气流道流动至进气口,并进入扩散腔内,气流在扩散腔内向上扩散,并由扩散腔向外扩散至环绕其外侧的吸附沉淀区处,如此可充分扩散并填充至滤气腔各处,并且使得气流的方向发生改变,避免了直接向上从出气口流出的问题,此时多个水雾喷头从滤气腔的顶部向下喷出水雾,水雾在滤气腔内扩散,可有效填充滤气腔内部空间,并与扩散后的气流充分接触,使得气体内的大颗粒物质与水雾相结合形成液滴并下沉至滤气腔底部,极大地提高了吸附沉淀效果,而经过吸附净化后的气体则向上从出气口流入出气流道,气流在出气流道内先经过冷凝机构,由冷凝机构对气流冷凝除水,冷凝机构所产生的冷凝水可从出气口滴落到滤气腔内收集,而经过冷凝除水后的气流继续在出气流道内上升,经过灭菌机构对气流净化,最后从机箱的排气口向外排出,如此利用滤气组件内产生的水雾对气体进行吸附净化,可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大颗粒物质,提高对气体净化效果,并减少后期对内部清洁维护的要求,实用性更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气组件包括底盒、滤网、内筒与外筒,所述底盒固定于所述机箱内,所述底盒的底侧中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内筒连接于所述进气口并向上延伸,所述内筒的顶端连接有挡板,所述内筒的外侧沿周向间隔排列有多个洞口,所述滤网环绕包裹于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内筒内围设形成所述扩散腔,所述外筒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外筒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底盒的内底面上,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吸附沉淀区,所述外筒的底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外筒的顶端连接有顶盖,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水雾喷头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围设形成所述滤气腔,所述底盒外侧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排水口。利用内筒与滤网在底盒上围设形成柱状的进气空腔,当气流从进气流道流入底盒底侧中部的进气口后,气流填充于进气空腔内,使得气流可均匀地从内筒外侧包裹的滤网进入至滤气腔内,并且在进气空腔作为气流进入滤气腔的缓冲空间,可有效减少从入气口误入杂物堵塞滤网的情况,滤网先对气流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第一次阻隔,然后进入至滤气腔内,滤气腔内的水雾再次对气流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沉降,部分液滴流经于滤网表面,可对滤网进行冲刷,以溶解清洗积聚滤网的网孔内积聚的大颗粒物质,进一步降低灰尘积聚并堵塞滤网网孔的情况,液滴汇流后的积水在底盒内储存,并经出水孔流出至外筒之外,由于底盒外侧的出水口位置高于排水口的位置,使得积水的液面可高于排水口,此时积水可将外筒的底部液封,使得气流不会从出水孔处向外逸出,而出水口可连接于外设的管道,通过出水口可排出底盒内过多的积水,如此可实现对气体进行滤网过滤以及水雾沉降净化,极大地对提高了气体吸附净化的效果,并且减少了滤网堵塞的情况,提高了整体使用体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气腔内填充有多个金属球,多个所述出水孔内均连接有隔网。当滤气腔内填充有金属球后,相邻金属球之间具有可供气流通过的缝隙,此时多个水雾喷头产生的水雾喷在多个金属球的表面,水雾或者积聚的液滴在金属球表面形成水膜,此时从滤网进行滤气腔内的气流在通过缝隙时与金属球表面的水膜接触,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吸附净化,如此可将进入滤气腔内的气流进行分散,并延长气流在滤气腔内的行程,而金属球表面的水膜可增加与气流接触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对气体净化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盒的底侧与所述机箱的内底侧之间连接有支架,所述底盒的底面与所述机箱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所述进气流道,所述机箱外侧正对所述进气流道的位置设置有不少于一个所述入气口。支架抬高底盒在机箱内的位置,并将底盒固定于机箱内,使得底盒的底面与机箱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可供气流进入的进气流道,入气口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当入气口有多个时,可从机箱不同方向吸入空气,并统一进入到进气流道内,实现吸气净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出气流道内的换热盘管与翅片,所述换热盘管通过管路连接有压缩机、冷凝装置与膨胀阀,所述换热盘管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翅片。换热盘管、压缩机、冷凝装置与膨胀阀内通过管路相互连接,冷媒可在换热盘管、压缩机、冷凝装置与膨胀阀之间循环流动,冷媒在换热盘管上吸收热量,此时流经换热盘管的气流会降温,从而减少气流内的水气,而换热盘管上的翅片可增加与气流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对气流的冷凝除水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翅片上设置有多个向下沉的汇流头,所述汇流头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汇流头的底端设置有漏水孔,所述翅片在所述出气流道内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中,一个所述翅片上的多个所述汇流头与另一个所述翅片上的多个所述汇流头相互错开。气流与换热盘管换热时,先吹至位于最底侧的翅片,从翅片上的多个漏水孔穿过该翅片,并到达位于上方的翅片上,由于相邻两个翅片中,一个翅片上的多个汇流头与另一个翅片上的多个汇流头相互错开,使得吹至上方翅片的气流被阻挡并沿着翅片表面流动,此时翅片可充分吸收气流的热量,如此增加了气流在经过换热盘管时的流动行程与时间,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冷凝除水效果,而汇流头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当翅片上冷凝有冷凝水时,汇流头可更好地使得冷凝头汇流并向下滴落,而滴落于翅片上的冷凝水可从汇流头底侧的漏水孔再向下滴落,减少翅片上的冷凝水积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灭菌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冷凝器位于所述底盒内,所述第二冷凝器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外侧,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膨胀阀。在压缩机与膨胀阀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可灵活地按照使用需要对经过灭菌机构后的气流升温,具体的,当从压缩机流出的冷媒通过第一冷凝器流回至膨胀阀时,由于位于第一冷媒器内的冷媒为温度较高的状态,而经过冷媒除水、净化后的气体温度较低,当流经第一冷媒器时,可对气体进行升温,当压缩机流出的冷媒流入第二冷凝器时,由于第二冷凝器位于底盘内,可与底盘内的积水进行换热降温后再重新流回至膨胀阀,如此可降低工作能耗,因此,在使用时,可按照使用需要将冷媒经过第一冷媒器或第二冷媒器、又或者是同时经过第一冷媒器与第二冷媒器后流入至膨胀阀,使得从排风口吹出的气流为低温、常温或加热的状态,拓展了整体的使用功能,实用性更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的中部向上凸起并形成收窄段,所述收窄段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收窄段上,所述出气流道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气流在经过内径逐渐缩小的收窄段时,由收窄段对气流压缩,然后再进入内径逐渐增大的导流罩时,气流可扩散释放,如此可使得气流更均匀地覆盖于翅片的各个位置上,翅片与气流换热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冷凝除水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罩的底端套设于所述收窄段的外侧,所述导流罩与所述收窄段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盖的外边缘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所述顶盖之间围设形成储水槽,多个所述水雾喷头连接于所述储水槽。冷凝机构析出的冷凝水滴落于导流罩上,并沿着导流罩流入至导流罩与收窄段之间的间隙,最终流入至储水槽内,当需要使用水雾喷头喷出水雾时,可将水输入至储水槽内,与冷凝水相互混合,将水温降低,如此水雾喷头喷出的水雾温度亦较低,此时可减少气流经过滤气腔时的水汽含量,有利于冷凝机构对气流更快速地降温,提高冷凝除水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菌机构包括光触媒盒与紫外线灯,所述光触媒盒位于连接于所述出气流道内,所述光触媒盒的顶侧中部向下沉并形成上连接台,所述光触媒盒的底侧中部向上拱并形成下连接台,所述上连接台与所述下连接台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紫外线灯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台与所述下连接台之间,所述光触媒盒的内壁涂覆有光触媒涂层。除气后的气流从下连接台的透气孔内进入到光触媒盒内,紫外线灯在光触媒盒内工作,光触媒盒可对紫外线灯从各个位置上进行挡光,并充分激发光触媒盒内壁的光触媒涂层,以分解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另外,上连接台的下沉设计与下连接台的凸起设计可使得透气孔具有不同的朝向角度,从而使得进入光触媒盒内的气流四周分散,进一步提高了对气体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拨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机箱、110-入气口、120-排气口、130-出气流道、131-导流罩、132-间隙、210-进气口、220-出气口、230-水雾喷头、240-底盒、241-排水口、242-支架、250-滤网、260-内筒、270-外筒、271-出水孔、272-顶盖、273-收窄段、280-金属球、290-挡边、291-储水槽、300-风机、410-换热盘管、420-翅片、421-汇流头、422-漏水孔、510-第一冷凝器、520-第二冷凝器、610-光触媒盒、611-上连接台、612-下连接台、613-透气孔、620-紫外线灯、710-左固定架、711-竖杆、712-横梁、713-竖槽、714-横槽、720-右固定架、730-拨风单元、731-连接杆、732-前拨风片、733-后拨风片、740-传动杆、750-升降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箱100、用于对气体吸附过滤的滤气组件、用于对气体冷凝除水的冷凝机构、用于对气体进一步净化的灭菌机构以及用于使气体气流动的风机300,其中,在机箱100的一侧设置有入气口110,所述机箱100的顶侧设置有排气口120,滤气组件位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滤气组件内设置有滤气腔,所述滤气组件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滤气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口210,所述滤气组件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滤气腔相互连通的出气口220,所述滤气组件位于所述进气口210的位置围设形成有向所述滤气腔内延伸的扩散腔,所述滤气组件内环绕于所述扩散腔外侧的位置形成吸附沉淀区,所述滤气腔的内顶侧设置有多个水雾喷头230,在使用时水雾喷头230可连接有外设的管道,由外来水输入至水雾喷头230以进行供水,或者在机箱100内装有储水盒,储水盒与水雾喷头230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通,由水泵将储水盒内的水输送至水雾喷头230处,可在滤气组件的底侧开设用于排水的孔位,并将外设的管道连接于该孔位以排出滤气腔内的水,又或者是待滤气腔内的水储存达到一定量后再进行清理,所述机箱100内位于所述进气口210与所述入气口110之间设置有进气流道,所述机箱100内位于所述出气口220与所述排气口120之间设置有出气流道130,冷凝机构与灭菌机构均位于所述出气流道130内,而灭菌机构则位于所述冷凝机构的上方,风机300位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风机300可使得机箱100外的空气从入气口110进入至机箱100内,并使得机箱100内的气体由所述进气流道流动至所述出气流道130,并最终经排气口120向外排出。
由上述可知,风机300启动,使得机箱100外的空气从入气口110进入机箱100的进气流道内,沿着进气流道流动至进气口210,并进入扩散腔内,气流在扩散腔内向上扩散,并由扩散腔向外扩散至环绕其外侧的吸附沉淀区处,如此可充分扩散并填充至滤气腔各处,并且使得气流的方向发生改变,避免了直接向上从出气口220流出的问题,此时多个水雾喷头230从滤气腔的顶部向下喷出水雾,水雾在滤气腔内扩散,可有效填充滤气腔内部空间,并与扩散后的气流充分接触,使得气体内的大颗粒物质与水雾相结合形成液滴并下沉至滤气腔底部,极大地提高了吸附沉淀效果,而经过吸附净化后的气体则向上从出气口220流入出气流道130,气流在出气流道130内先经过冷凝机构,由冷凝机构对气流冷凝除水,冷凝机构所产生的冷凝水可从出气口220滴落到滤气腔内收集,而经过冷凝除水后的气流继续在出气流道130内上升,经过灭菌机构对气流净化,最后从机箱100的排气口120向外排出,如此利用滤气组件内产生的水雾对气体进行吸附净化,可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大颗粒物质,提高对气体净化效果,并减少后期对内部清洁维护的要求,实用性更强。
在实施例一中,滤气组件主要以水雾填充滤气腔的形式实现对气流的吸附净化,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滤气组件包括底盒240、滤网250、内筒260与外筒270,所述底盒240固定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底盒240的底侧中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210,所述内筒260连接于所述进气口210并向上延伸,所述内筒260的顶端连接有挡板,所述内筒260的外侧沿周向间隔排列有多个洞口,所述滤网250环绕包裹于所述内筒260的外侧,所述内筒260内围设形成所述扩散腔,滤网250可对多个洞口进行遮挡,在实际应用中,滤网250本身亦为筒状结构,并可拆卸地连接于内筒260的外侧,所述外筒270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内筒260的外侧,所述外筒270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底盒240的内底面上,所述外筒270与所述内筒26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吸附沉淀区,所述外筒270的底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271,所述外筒270的顶端连接有顶盖272,所述出气口220设置于所述顶盖272上,所述水雾喷头230设置于所述顶盖272上,所述外筒270与所述内筒26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滤气腔,所述底盒240外侧位于所述出气口220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排水口241。
在此实施例一中,利用内筒260与滤网250在底盒240上围设形成柱状的进气空腔,当气流从进气流道流入底盒240底侧中部的进气口210后,气流填充于进气空腔内,使得气流可均匀地从内筒260外侧包裹的滤网250进入至滤气腔内,并且在进气空腔作为气流进入滤气腔的缓冲空间,可有效减少从入气口110误入杂物堵塞滤网250的情况,滤网250先对气流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第一次阻隔,然后进入至滤气腔内,滤气腔内的水雾再次对气流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沉降,部分液滴流经于滤网250表面,可对滤网250进行冲刷,以溶解清洗积聚滤网250的网孔内积聚的大颗粒物质,进一步降低灰尘积聚并堵塞滤网250网孔的情况,液滴汇流后的积水在底盒240内储存,并经出水孔271流出至外筒270之外,由于底盒240外侧的出水口位置高于排水口241的位置,使得积水的液面可高于排水口241,此时积水可将外筒270的底部液封,使得气流不会从出水孔271处向外逸出,而出水口可连接于外设的管道,通过管道可将高于出水口的积水被动地排出,又或者待底盒240内的积水到达设定液位后,通过水泵将底盒240内的积水抽出,如此可实现对气体进行滤网250过滤以及水雾沉降净化,极大地对提高了气体吸附净化的效果,并且减少了滤网250堵塞的情况,提高了整体使用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内筒260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使得内筒260整体形成一个倒锥形,此时沿着滤网250表面向下流动的水不容易从滤网250的网孔处向内渗入内筒260内。
在实施例二中,滤气组件不再以气雾填充滤气腔的形式,而是以水膜对气体进行吸附净化的形式,具体的,所述滤气腔内填充有多个金属球280,多个所述出水孔271内均连接有隔网,隔网可对滤气腔内的金属球280进行阻挡,避免金属球280堵塞于出水孔271、或直接从出水孔271漏出至外筒270之外的情况。当滤气腔内填充有金属球280后,相邻金属球280之间具有可供气流通过的缝隙,此时多个水雾喷头230产生的水雾喷在多个金属球280的表面,水雾或者积聚的液滴在金属球280表面形成水膜,此时从滤网250进行滤气腔内的气流在通过缝隙时与金属球280表面的水膜接触,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吸附净化,如此可将进入滤气腔内的气流进行分散,并延长气流在滤气腔内的行程,而金属球280表面的水膜可增加与气流接触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对气体净化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直接在机箱100的底侧开设入气口110,此时机箱100入气口110至滤气组件进气口210之间的位置为进气流道,而在实际应用中,从机箱100侧壁进气可更好地促进室内的空气流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盒240的底侧与所述机箱100的内底侧之间连接有支架242,所述底盒240的底面与所述机箱10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所述进气流道,所述机箱100外侧正对所述进气流道的位置设置有不少于一个所述入气口110。支架242抬高底盒240在机箱100内的位置,并将底盒240固定于机箱100内,使得底盒240的底面与机箱10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可供气流进入的进气流道,入气口110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当入气口110有多个时,可从机箱100不同方向吸入空气,并统一进入到进气流道内,实现吸气净化。
在实际应用中,出气流道130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空腔,可直接由机箱100内壁围设而成,又或者在机箱100内加装隔板,多个隔板环绕首尾相连,从而围设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空腔。机箱100的底板与机箱100自身为可拆卸结构,支架242安装固定于底板上,当需要对机箱100内的底盒240进行清洁维护时,可将底板从机箱100拆出,底板上的支架242与底盒240亦一同可从机箱100内移出。
由于气体在经过滤气组件时需要经过水雾或水膜的吸附净化,因此从滤气组件流出的气流水汽较大,为了减少对灭菌机构的影响,需要在滤气组件的出气口220处设置冷凝机构,以使得气流内的水汽冷凝析出,冷凝机构可直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气流经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进行降温,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出气流道130内的换热盘管410与翅片420,所述换热盘管410通过管路连接有压缩机、冷凝装置与膨胀阀,所述换热盘管410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翅片420。换热盘管410与压缩机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压缩机与冷凝装置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冷凝装置与膨胀阀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膨胀阀与换热盘管410之间通过管路相互连接,如此冷媒可在换热盘管410、压缩机、冷凝装置与膨胀阀之间循环流动,冷媒在换热盘管410上吸收热量,此时流经换热盘管410的气流会降温,从而减少气流内的水气,而换热盘管410上的翅片420可增加与气流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对气流的冷凝除水效果。
对于冷凝盘管上的翅片420,其排列方式有多种,如沿水平方向间隔地排列有多个,此时任意两个翅片420之间的空隙可供气流经过,翅片420上的冷凝水亦可直接在翅片420底侧向下滴落,而为了提高气流与翅片420的换热效果,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翅片420在出气流道130内沿上下方向间隔地排列,为了提高翅片420结构的稳定性,可直接将翅片420的外边缘固定于出气流道130的内侧壁上,而换热盘管410则沿上下方向往复弯折延伸,所述翅片420上设置有多个向下沉的汇流头421,所述汇流头421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汇流头421的底端设置有漏水孔422,所述翅片420在所述出气流道130内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420中,一个所述翅片420上的多个所述汇流头421与另一个所述翅片420上的多个所述汇流头421相互错开。
在此结构形式的冷凝盘管中,当气流与换热盘管410换热时,先吹至位于最底侧的翅片420,从翅片420上的多个漏水孔422穿过该翅片420,并到达位于上方的翅片420上,由于相邻两个翅片420中,一个翅片420上的多个汇流头421与另一个翅片420上的多个汇流头421相互错开,使得吹至上方翅片420的气流被阻挡并沿着翅片420表面流动,此时翅片420可充分吸收气流的热量,如此增加了气流在经过换热盘管410时的流动行程与时间,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冷凝除水效果,而汇流头421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当翅片420上冷凝有冷凝水时,汇流头421可更好地使得冷凝头汇流并向下滴落,而滴落于翅片420上的冷凝水可从汇流头421底侧的漏水孔422再向下滴落,减少翅片420上的冷凝水积聚。
经过滤气组件后的气体温度降低后,如直接从排气口120排出至室内,会改变室内的温度,因此需要考虑在此结构设计下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因此在本实施例利用冷凝装置可对气流温度进行调节,具体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510与第二冷凝器520,所述第一冷凝器510位于所述灭菌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冷凝器520位于所述底盒240内,所述第二冷凝器520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筒270的外侧,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冷凝器520可环绕外筒270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有多层,所述第一冷凝器510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20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凝器510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20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膨胀阀。
在压缩机与膨胀阀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冷凝器510与第二冷凝器520,可灵活地按照使用需要对经过灭菌机构后的气流升温,具体的,当从压缩机流出的冷媒通过第一冷凝器510流回至膨胀阀时,由于位于第一冷媒器内的冷媒为温度较高的状态,而经过冷媒除水、净化后的气体温度较低,当流经第一冷媒器时,可对气体进行升温,当压缩机流出的冷媒流入第二冷凝器520时,由于第二冷凝器520位于底盘内,可与底盘内的积水进行换热降温后再重新流回至膨胀阀,如此可降低工作能耗,因此,在使用时,可按照使用需要将冷媒经过第一冷媒器或第二冷媒器、又或者是同时经过第一冷媒器与第二冷媒器后流入至膨胀阀,使得从排风口吹出的气流为低温、常温或加热的状态,拓展了整体的使用功能,实用性更强。
当顶盖272上的出气口220孔径较小,而出气流道130的底端口径较大时,气流如直接进入出气流道130,此时容易使得气流过于集中地吹向出气流道130的中部,不利于气流与翅片420进行充分的换热,因此,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72的中部向上凸起并形成收窄段273,所述收窄段273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所述出气口220设置于所述收窄段273上,所述出气流道130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罩131,所述导流罩131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在实际应用中,可直接将出气流道130的底部收窄以形成导流罩131,从而简化整体结构。气流在经过内径逐渐缩小的收窄段273时,由收窄段273对气流压缩,然后再进入内径逐渐增大的导流罩131时,气流可扩散释放,如此可使得气流更均匀地覆盖于翅片420的各个位置上,翅片420与气流换热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冷凝除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直接将导流罩131的底端连接于收窄段273的顶端,此时冷凝机构对气流冷凝所产生的冷凝水直接从导流罩131经过收窄段273流入至滤气腔内,由于冷凝水的流向位置以及流量大小难以确定,直接滴落于滤气腔的情况下难以对冷凝水的冷量充分利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131的底端套设于所述收窄段273的外侧,所述导流罩131与所述收窄段273之间具有间隙132,所述顶盖272的外边缘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挡边290,所述挡边290与所述顶盖272之间围设形成储水槽291,挡边290的顶侧还可向外筒270的方向弯折,以遮挡储水槽291的顶部,多个所述水雾喷头230连接于所述储水槽291。冷凝机构析出的冷凝水滴落于导流罩131上,并沿着导流罩131流入至导流罩131与收窄段273之间的间隙132,最终流入至储水槽291内,当需要使用水雾喷头230喷出水雾时,可将水输入至储水槽291内,与冷凝水相互混合,将水温降低,如此水雾喷头230喷出的水雾温度亦较低,此时可减少气流经过滤气腔时的水汽含量,有利于冷凝机构对气流更快速地降温,另外,冷凝水还可对底盒240内的积水降温,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流经第二冷凝器520的冷媒的温度,提高冷凝除水效率。
灭菌机构主要用于对气流进一步净化,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灭菌机构采用光触媒板、紫外线灯620、负离子灯等,可对气体进行消毒杀菌、提高气体洁净度,在采用紫外线灯620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人机共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灭菌机构包括光触媒盒610与紫外线灯620,所述光触媒盒610位于连接于所述出气流道130内,所述光触媒盒610的顶侧中部向下沉并形成上连接台611,所述光触媒盒610的底侧中部向上拱并形成下连接台612,所述上连接台611与所述下连接台612上均设置有透气孔613,所述紫外线灯620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台611与所述下连接台612之间,所述光触媒盒610的内壁涂覆有光触媒涂层。除气后的气流从下连接台612的透气孔613内进入到光触媒盒610内,紫外线灯620在光触媒盒610内工作,光触媒盒610可对紫外线灯620从各个位置上进行挡光,并充分激发光触媒盒610内壁的光触媒涂层,以分解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另外,上连接台611的下沉设计与下连接台612的凸起设计可使得透气孔613具有不同的朝向角度,从而使得进入光触媒盒610内的气流四周分散,进一步提高了对气体的净化效果。
风机300可只设置有一个,此时风机300可装入至机箱100的入气口110位置进气流道位置,而为了确保气流可在机箱100内充分流动,在本实施例中,可同时在机箱100入气口110与进气流道处安装风机300,两个风机300同时工作,可确保能从机箱100外侧引入距离较远的空气,并将空气向上排出较远的距离。
现时的出风方向通常为单一,此时直接将净化后的气流从排气口120向外排出,对于室内空气的扰动亦较为有限,因此一些机箱100位于排气口120的位置会加装可转动的叶片,从而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改变风向,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拨风机300构,所述拨风机300构包括左固定架710、右固定架720、拨风单元730、传动杆740与升降驱动750,所述左固定架710包括竖杆711与横梁712,多个所述竖杆711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连接于所述排气口120的左侧并向上延伸,所述横梁712连接于多个所述竖杆711之间,所有的所述竖杆711右侧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槽713,所述横梁712的右侧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槽714,所述拨风单元730包括连接杆731、前拨风片732与后拨风片733,所述前拨风片732的后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731的前侧,所述后拨风片733的前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731的后侧,所述前拨风片732与所述后拨风片733的旋转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前拨风片732的左前侧与右前侧均连接有第一滑轴,所述后拨风片733的左后侧与右后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轴,所述连接杆73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滑轴,所述连接杆731的左端***任一个所述竖槽713内,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轴与所述第二滑轴均***所述横槽714内,多个所述连接杆731均连接于传动杆740上,所述传动杆740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750上,所述升降驱动750可带动所述传动杆740上下活动,所述拨风单元730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左固定架710的结构与所述右固定架720的结构为左右对称结构。
对于每个拨风单元730,其连接杆731左右两端的第三滑轴***位于左右两侧相互正对的两个竖槽713内,前拨风片732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轴与后拨风片733左右两侧的第二滑轴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横槽714内,升降驱动750主要用于对传动杆740提供沿上下方向活动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电动丝杆、气缸或液压缸,当升降驱动750带动传动杆740向上活动时,可将连接杆731向上推,并使得前拨风片732与后拨风片733转动以趋向水平状态,此时多个拨风单元730内的前拨风片732与后拨风片733形成一个趋向水平的挡风面,在实际应用中,位于前侧拨风单元730内的后拨风片733与位于后侧拨风单元730内的前拨风片732相抵,所有拨风单元730的前拨风片732与后拨风片733形成一个完整的面,从排风口吹出的气流打至挡风面上,并向四周扩散;当升降驱动750带动传动杆740向下活动时,可将连接杆731向下拉,使得前拨风片732与后拨风片733转动以趋向竖直状态,此时拨风单元730内的前拨风片732与后拨风片733形成一个V型,从排风口吹的气流沿着V型面的引导向上方吹出,在实际应用中,升降驱动750还可带动传动杆740上下调节至不同的高度并定位,从而对吹出的气流导流至不同的方向,又或者升降驱动750带动传动杆740反复上下活动,使得吹出的气流朝向从上方至水平方向之间改变,为了实现升降驱动750稳定地带动传动杆740反复上下活动,还可采用电机摇杆的传动结构以实现对传动杆740的驱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100),其一侧设置有入气口(110),所述机箱(100)的顶侧设置有排气口(120);
滤气组件,其位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滤气组件内设置有滤气腔,所述滤气组件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滤气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口(210),所述滤气组件的顶侧设置有与所述滤气腔相互连通的出气口(220),所述滤气组件位于所述进气口(210)的位置围设形成有向所述滤气腔内延伸的扩散腔,所述滤气组件内环绕于所述扩散腔外侧的位置形成吸附沉淀区,所述滤气腔的内顶侧设置有多个水雾喷头(230),所述机箱(100)内位于所述进气口(210)与所述入气口(110)之间设置有进气流道,所述机箱(100)内位于所述出气口(220)与所述排气口(120)之间设置有出气流道(130),所述滤气组件包括底盒(240)、滤网(250)、内筒(260)与外筒(270),所述底盒(240)固定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底盒(240)的底侧中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210),所述内筒(260)连接于所述进气口(210)并向上延伸,所述内筒(260)的顶端连接有挡板,所述内筒(260)的外侧沿周向间隔排列有多个洞口,所述滤网(250)环绕包裹于所述内筒(260)的外侧,所述内筒(260)内围设形成所述扩散腔,所述外筒(270)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内筒(260)的外侧,所述外筒(270)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底盒(240)的内底面上,所述外筒(270)与所述内筒(26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吸附沉淀区,所述外筒(270)的底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271),所述外筒(270)的顶端连接有顶盖(272),所述出气口(220)设置于所述顶盖(272)上,所述水雾喷头(230)设置于所述顶盖(272)上,所述外筒(270)与所述内筒(26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滤气腔,所述底盒(240)外侧位于所述出气口(220)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排水口(241);
冷凝机构,其位于所述出气流道(130)内;
灭菌机构,其位于所述冷凝机构的上方;
风机(300),其位于所述机箱(100)内,所述风机(300)可使得机箱(100)内气体由所述进气流道流动至所述出气流道(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气腔内填充有多个金属球(280),多个所述出水孔(271)内均连接有隔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240)的底侧与所述机箱(100)的内底侧之间连接有支架(242),所述底盒(240)的底面与所述机箱(10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所述进气流道,所述机箱(100)外侧正对所述进气流道的位置设置有不少于一个所述入气口(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出气流道(130)内的换热盘管(410)与翅片(420),所述换热盘管(410)通过管路连接有压缩机、冷凝装置与膨胀阀,所述换热盘管(410)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翅片(4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420)上设置有多个向下沉的汇流头(421),所述汇流头(421)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汇流头(421)的底端设置有漏水孔(422),所述翅片(420)在所述出气流道(130)内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420)中,一个所述翅片(420)上的多个所述汇流头(421)与另一个所述翅片(420)上的多个所述汇流头(421)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510)与第二冷凝器(520),所述第一冷凝器(510)位于所述灭菌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冷凝器(520)位于所述底盒(240)内,所述第二冷凝器(520)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筒(270)的外侧,所述第一冷凝器(510)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20)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冷凝器(510)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20)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72)的中部向上凸起并形成收窄段(273),所述收窄段(273)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所述出气口(220)设置于所述收窄段(273)上,所述出气流道(130)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罩(131),所述导流罩(131)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31)的底端套设于所述收窄段(273)的外侧,所述导流罩(131)与所述收窄段(273)之间具有间隙(132),所述顶盖(272)的外边缘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挡边(290),所述挡边(290)与所述顶盖(272)之间围设形成储水槽(291),多个所述水雾喷头(230)连接于所述储水槽(2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机构包括光触媒盒(610)与紫外线灯(620),所述光触媒盒(610)位于连接于所述出气流道(130)内,所述光触媒盒(610)的顶侧中部向下沉并形成上连接台(611),所述光触媒盒(610)的底侧中部向上拱并形成下连接台(612),所述上连接台(611)与所述下连接台(612)上均设置有透气孔(613),所述紫外线灯(620)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台(611)与所述下连接台(612)之间,所述光触媒盒(610)的内壁涂覆有光触媒涂层。
CN202310825004.2A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116792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5004.2A CN116792851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5004.2A CN116792851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2851A CN116792851A (zh) 2023-09-22
CN116792851B true CN116792851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04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5004.2A Active CN116792851B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285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708A (zh) * 2003-06-20 2004-02-18 浙江大学 可控湿度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JP2015092128A (ja) * 2013-09-30 2015-05-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5867869U (zh) * 2015-12-29 2017-01-11 宁波博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
CN106500196A (zh) * 2016-10-25 2017-03-15 谢龙观 多效功能空气净化机***
CN106556072A (zh) * 2016-11-18 2017-04-05 北京淘氪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08072104A (zh) * 2017-07-31 2018-05-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108211620A (zh) * 2018-01-12 2018-06-29 苏州仁尔必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空气净化除尘设备
KR20180088994A (ko) * 2017-01-31 2018-08-08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물­필터 플라즈마 공기청정기
CN109114669A (zh) * 2018-08-13 2019-01-01 黄鲁生 水雾净化空气装置
CN208936367U (zh) * 2018-10-30 2019-06-04 深圳市吉祥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12892185A (zh) * 2021-01-15 2021-06-04 中南大学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5260370U (zh) * 2021-01-28 2021-12-21 李姣姣 一种空气净化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708A (zh) * 2003-06-20 2004-02-18 浙江大学 可控湿度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JP2015092128A (ja) * 2013-09-30 2015-05-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5867869U (zh) * 2015-12-29 2017-01-11 宁波博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
CN106500196A (zh) * 2016-10-25 2017-03-15 谢龙观 多效功能空气净化机***
CN106556072A (zh) * 2016-11-18 2017-04-05 北京淘氪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KR20180088994A (ko) * 2017-01-31 2018-08-08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물­필터 플라즈마 공기청정기
CN108072104A (zh) * 2017-07-31 2018-05-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108211620A (zh) * 2018-01-12 2018-06-29 苏州仁尔必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空气净化除尘设备
CN109114669A (zh) * 2018-08-13 2019-01-01 黄鲁生 水雾净化空气装置
CN208936367U (zh) * 2018-10-30 2019-06-04 深圳市吉祥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12892185A (zh) * 2021-01-15 2021-06-04 中南大学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5260370U (zh) * 2021-01-28 2021-12-21 李姣姣 一种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2851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6243B1 (ko) 공기 정화용 습식 집진장치
CN1075046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CN204170568U (zh) 微孔鼓泡式空气净化器
CN116792851B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1793418B (zh) 油烟抽排净化装置
CN212431120U (zh) 水洗空气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09944555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06132493A1 (en) Portable water-cooled air conditioner
CN1888624A (zh) 空调器的换气用预冷器
WO2022217887A1 (zh) 水洗空气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07461814B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
CN1712813A (zh) 除湿器的排水结构
KR101442082B1 (ko) 에어컨 실외기용 장착식 정화냉각장치
CN112911895A (zh) 一种冷却除尘的电力检测装置降温设备
KR20080070140A (ko) 이동식 공기조화기
CN211299451U (zh) 一种无烟烹饪***
CN104075532A (zh) 风冷冰箱
CN107504587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765133U (zh) 一种新风空调
CN201680469U (zh) 油烟抽排净化装置
KR100445402B1 (ko) 주방용 환기시스템
CN219868026U (zh)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制冷式吸油烟机
KR10154735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6857713U (zh) 一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除尘装置
CN216777615U (zh) 一种食品车间多功能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