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0086B -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0086B
CN116750086B CN202310765145.XA CN202310765145A CN116750086B CN 116750086 B CN116750086 B CN 116750086B CN 202310765145 A CN202310765145 A CN 202310765145A CN 116750086 B CN116750086 B CN 116750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vehicle
reinforcing rib
rib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51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50086A (zh
Inventor
苏永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651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0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0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0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50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0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本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本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合理分配加强部件的加强作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横梁的轻量化,同时可以保证横梁的支撑稳定性,提高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中的加强结构是均匀分布在横梁上的,对整个横梁产生一致化的加强作用,使得整个横梁的结构强度是一致的,但是横梁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不同,如此设置导致横梁受力较低的位置的结构强度会出现过剩,而横梁的关键受力位置的结构强度又无法尽可能的增加的问题,影响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用于与车辆的前罩锁扣以及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板以及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筋组和第二加强筋组,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的厚度设置为不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筋组用于对所述第一主体的结构强度加强,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用于对所述第二主体的结构强度加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相互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前罩锁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设置为不同,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呈角度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均设置为不相同。
可选地,在第三方向上观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筋组包括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第四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加强筋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四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厚度设置为不同。
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加强筋组和至少一个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加强筋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筋板,在第三方向上观看,两个所述筋板共同组成“X”字型结构,两个所述筋板的厚度均不相同。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四加强筋的厚度均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主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主体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加强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部件的一部分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主体,两个所述加强部件的另一部分共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
可选地,所述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用于卡接在车辆的机舱纵梁上,以限制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前舱加强板,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能够限制所述横梁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金属件,所述横梁为塑料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采用嵌件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加强部件对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使得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产生差异,在需要安装零部件以及与车身进行连接的位置可着重提高结构强度,使得该区域的结构强度明显增加,而对于不需要安装零部件以及与车身进行连接的位置,可以适当降低结构强度,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合理分配加强部件的加强作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横梁的轻量化,同时可以保证横梁的支撑稳定性,提高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的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梁,11、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5、第三连接部,16、第四连接部;
2、第一加强筋组,21、第一加强筋,22、第二加强筋;
3、第二加强筋组,31、第三加强筋,311、筋板,32、第四加强筋;
4、连接件,41、底板,42、侧板,43、减重缺口;
5、第一连接支架;
6、加强件;
7、前保险杠;
8、机舱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第一方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第三方向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相对于车辆正常行驶的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朝向车头的方向为“前”,朝向车尾的方向为“后”,朝向顶棚的方向“上”,朝向地板的方向为“下”,朝向左车轮的方向“左”,朝向右车轮的方向为“右”,“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本公开中的“前碰”是指车辆的前部遭受撞击的情况,“侧碰”是指车辆的侧面遭受撞击的情况。此外,在没有其他特殊解释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前保险杠7、机舱纵梁8、前罩锁扣、前保险杠加强板”等名词的含义是其在本领域内公知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主要为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比如满足对前保险杠7、前储物盒、前大灯、前罩锁扣、扬声器等的定位和支撑功能的需求,以及满足前罩锁扣开启、关闭情况下刚度、强度性能,还有相关零部件安装位置的变形量要求等等。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中的加强结构是均匀分布在横梁1上的,对整个横梁1产生一致化的加强作用,使得整个横梁1的结构强度是一致的,但是正是由于横梁1上会安装不同的零部件,并且不同的位置会与车身的结构进行连接,从而横梁1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是不同的,如此设置导致横梁1受力较低的位置的结构强度会出现过剩,而横梁1的关键受力位置的结构强度又无法尽可能的增加的问题,影响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为此,如图1-图4所示,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包括横梁1,横梁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横梁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8连接,横梁1上形成有加强部件,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横梁1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横梁1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
其中,加强部件能够对横梁1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不同的加强作用,使得横梁1能够的结构强度可根据是否安装零部件或者与车身进行连接来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强部件对横梁1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使得横梁1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产生差异,在需要安装零部件以及与车身进行连接的位置可着重提高结构强度,使得该区域的结构强度明显增加,而对于不需要安装零部件以及与车身进行连接的位置,可以适当降低结构强度,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合理分配加强部件的加强作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横梁1的轻量化,同时可以保证横梁1的支撑稳定性,提高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横梁1的截面形状可为C型结构,可以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满足轻量化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横梁1的C型结构的口朝向下方,加强部件位于横梁1内,加强部件与横梁1的内侧面一体成型。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横梁1包括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用于与车辆的前罩锁扣以及车辆的前保险杠7连接,第二主体12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板以及车辆的机舱纵梁8连接。
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的厚度设置为不相同,第一加强筋组2用于对第一主体11的结构强度加强,第二加强筋组3用于对第二主体12的结构强度加强。
其中,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一体成型,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共同组成整个横梁1,第一加强筋组2与第一主体11连接,第二加强筋组3与第二主体12连接。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的厚度不同,由于厚度的改变,代表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产生的加强作用是不同的,从而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的结构强度不同,实现针对性加强,避免资源浪费。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加强筋组2的厚度大于第二加强筋组3的厚度,从而第一主体11的结构强度大于第二主体12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加强筋组2的厚度也可以小于第二加强筋组3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车型的设置需要来进行调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的厚度可以仅仅只是略微不同,也可以差异较大,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过多限制。
可选地,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的结构不同,以此分别对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产生加强作用。
为了提高整体性,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相互连接。通过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也可产生相互作用,在对横梁1的不同位置进行针对加强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横梁1的整体结构强度。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也可不相互连接,二者不产生相互作用。
为了进一步针对性的产生加强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用于与前罩锁扣连接,第二连接部14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7连接。
第一加强筋组2包括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设置为不同,第一加强筋21与第二加强筋22相连,第一加强筋2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筋2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呈角度设置。
其中,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共同用于对第一主体11设置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的区域进行加强,以提高该区域的结构强度。通过将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相连,使得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相互之间可以产生作用力,提高第一主体11的整体的结构强度,而第一加强筋21沿第二方向延伸,主要产生在第二方向的支撑加强作用,第二加强筋22沿第一方向延伸,主要产生在第一方向的支撑加强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主体11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受力有所区别,因此,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设置不同,可以根据第一主体11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对应设置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以实现针对性加强作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可以集中增加受力较大位置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为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分别与车辆的前罩锁扣以及车辆的前保险杠7实现连接。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分别位于第一主体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因此,第一加强筋21的两端分别靠近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而第二加强筋22位于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筋21的厚度可小于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当然第一加强筋21的厚度也可以大于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
为了提高第一加强筋21和/或第二加强筋22分别的加强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筋21和/或第二加强筋2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加强筋21和/或每个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均设置为不相同。通过多个的第一加强筋21和/或第二加强筋22能够分别针对性的提高加强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加强筋2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加强筋21可间隔设置,而由于多个第一加强筋21与第一主体11的连接位置的不同,受力又有所不同,因此每个第一加强筋21的厚度也可不同,可以针对性的产生加强作用。同理,当第二加强筋2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加强筋22可间隔设置,而由于多个第二加强筋22与第二主体12的连接位置的不同,受力又有所不同,因此每个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也可不同,可以针对性的产生加强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加强筋21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加强筋22的数量为一个。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加强筋21的数量和第二加强筋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过多限制。
为了避开第一连接部13和/或第二连接部14,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方向上观看,第二加强筋22设置为弧形结构,第二加强筋22用于避让第一连接部13和/或第二连接部14,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大于第一加强筋21的厚度。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进行相关的连接配合,避免第二加强筋22产生阻挡干扰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加强筋22设置位置为主要作用力传输路径,因此将第二加强筋22的厚度设置大于第一加强筋21的厚度,可以集中针对性的提高该位置的结构强度,而又不需要将第一加强筋21提高到与第二加强筋22的同种程度,因此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了重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筋21与第二加强筋22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柱状部,第一柱状部能够增加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的连接处的强度,增加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一体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筋组3包括多个第三加强筋31和多个第四加强筋32,多个第三加强筋31沿第一方向分布,相邻两个第三加强筋31相互连接,多个第四加强筋32相互连接,多个第三加强筋31位于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四加强筋32之间,第三加强筋31和第四加强筋32的厚度设置为不同。
其中,第三加强筋31和第四加强筋32共同用于对第二主体12进行加强,第二主体12包括支臂和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8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与支臂一体成型,第三加强筋31连接于支臂,并主要用于对支臂加强,第四加强筋32连接于连接端,并主要用于对连接端加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支臂与连接端的受力情况不同,对应结构强度的加强需求不同,第三加强筋31和第四加强筋32的厚度设置为不同,可以更好的针对性的产生加强作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可以集中增加受力较大位置的结构强度。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加强筋31的厚度小于第四加强筋32的厚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支臂上设置用于安装扬声器的第三连接部15和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板连接的第四连接部16,第三加强筋31设置为能够避让第三连接部15,能够保证第三连接部15的正常连接安装,而第三加强筋31可以对第三连接部15处以及第四连接部16处产生加强作用。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螺孔,第四加强筋32能够对连接螺孔的周围产生加强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首尾两端的第三加强筋31分别与第一加强筋组2和至少一个第四加强筋32连接。通过如此设置,使得第三加强筋31与第一加强筋组2以及第四加强筋32产生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整个横梁1的结构强度。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加强筋31与第一加强筋组2以及第四加强筋32一体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加强筋31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筋板311,在第三方向上观看,两个筋板311共同组成“X”字型结构,两个筋板311的厚度均不相同。通过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第三加强筋31的加强作用,使得两个筋板311能够具有相互作用,能够共同产生加强作用,而由于两个筋板311与第二主体12的连接的位置不同,因此两个筋板311的厚度也设置不同,可以根据受力不同针对产生加强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两个筋板311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柱状部,第二柱状部能够增加两个筋板311的连接处的强度,增加两个筋板311的一体性。每个第三加强筋31的两个筋板311相互交叉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均可以设置为不同,能够针对第二主体12的不同位置对应产生加强作用。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四加强筋32的厚度均不相同。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针对性的产生加强作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可以集中增加受力较大位置的结构强度。这是由于每个第四加强筋32与第二主体12的连接位置不同,加强需求不同,因此可以将每个第四加强筋32的厚度对应设置。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主体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主体12形成于第一主体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加强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强部件的一部分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主体12,两个加强部件的另一部分共同设置在第一主体11。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利于分别与前保险杠7、前罩锁扣以及机舱纵梁8进行连接。其中,两个第二主体12以第一主体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加强部件的厚度为1.2mm-5mm,也即是第一加强筋组2和第二加强筋组3的厚度为1.2mm-5mm。
为了提高与前保险杠7的连接强度,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还包括连接件4,连接件4的第一端与横梁1连接,连接件4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7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件4可以提高横梁1与前保险杠7的连接整体性,从而可以提高横梁1与前保险杠7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包括底板41和侧板42,侧板42的底部与底板41一体成型,底板41远离侧板42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7连接,侧板42远离底板41的一端与横梁1连接。
其中,侧板42用于贴合在横梁1上,侧板42可与上述的第二连接部14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提高侧板42与横梁1的连接强度。底板41可搭接到前保险杠7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提高底板41与前保险杠7的连接强度。而底板41与侧板42一体成型,使得横梁1与前保险杆形成一个受力整体,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上观看,连接件4的形状为“L”字型。
如图3所示,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侧板42和底板41上设置有加强结构,能够对侧板42和底板41的强度增加,侧板42和底板41为金属材质,侧板42和底板41的中部位置可设置减重缺口43,以降低侧板42和底板41的重量,满足轻量化需求。
如图4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横梁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5和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5用于卡接在车辆的机舱纵梁8上,以限制横梁1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支架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前舱加强板,第二连接支架能够限制横梁1在第二方向上移动。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支架5限制横梁1在第一方向上发生移动,第二连接支架限制横梁1在第二方向上发生移动,可以保证横梁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车辆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支架5包括顶支架和两个侧支架,两个侧支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两个侧支架是位于机舱纵梁8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如此可以实现在第一方向上的限制作用。第二连接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一端与横梁1连接,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二端与车辆的前舱加强板连接,如此可以实现在第二方向上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还包括加强件6,加强件6为金属件,横梁1为塑料件,加强件6与横梁1采用嵌件注塑工艺一体成型。通过设置的加强件6可以提高横梁1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横梁1可以为塑料件,可以降低横梁1的重量,提高轻量化。
在一些示例中,加强件6的截面形状设置为C型结构,加强件6位于横梁1的内侧面。加强件6设置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主体11上,加强件6用于对第二连接部14以及第一连接部13的区域进行加强,以提高与前保险杠7和前罩锁扣的连接强度。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
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用于与车辆的前罩锁扣以及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筋组,所述第一加强筋组用于对所述第一主体的结构强度加强;
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前罩锁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设置为不同,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呈角度设置;
在第三方向上观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板以及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二加强筋组,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的厚度设置为不相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用于对所述第二主体的结构强度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均设置为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组包括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第四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加强筋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四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厚度设置为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与第一加强筋组和至少一个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筋板,在第三方向上观看,两个所述筋板共同组成“X”字型结构,两个所述筋板的厚度均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四加强筋的厚度均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主体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加强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部件的一部分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主体,两个所述加强部件的另一部分共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用于卡接在车辆的机舱纵梁上,以限制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用于连接于车辆的前舱加强板,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能够限制所述横梁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金属件,所述横梁为塑料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采用嵌件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
CN202310765145.XA 2023-06-26 2023-06-26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116750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5145.XA CN116750086B (zh) 2023-06-26 2023-06-26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5145.XA CN116750086B (zh) 2023-06-26 2023-06-26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0086A CN116750086A (zh) 2023-09-15
CN116750086B true CN116750086B (zh) 2024-03-01

Family

ID=8795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5145.XA Active CN116750086B (zh) 2023-06-26 2023-06-26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008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4702B1 (en) * 1999-06-23 2003-10-21 Dynamit Nobel Kunstsoff Gmbh Front-end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090064668A (ko) * 2007-12-17 2009-06-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프론트엔드모듈의 보강구조물
CN102673655A (zh) * 2011-02-26 2012-09-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具有锁横梁和发动机罩锁钩的布置结构
CN209366085U (zh) * 2018-12-25 2019-09-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前端框架与碰撞横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112519887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113998006A (zh) * 2021-11-29 2022-02-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6833939U (zh) * 2022-02-28 2022-06-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车身
CN217227707U (zh) * 2022-02-21 2022-08-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端框架和车辆
CN218021821U (zh) * 2022-02-22 2022-12-1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加强结构、加强梁、车身后纵梁、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15871798A (zh) * 2023-01-04 2023-03-31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前端框架和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4702B1 (en) * 1999-06-23 2003-10-21 Dynamit Nobel Kunstsoff Gmbh Front-end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090064668A (ko) * 2007-12-17 2009-06-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프론트엔드모듈의 보강구조물
CN102673655A (zh) * 2011-02-26 2012-09-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具有锁横梁和发动机罩锁钩的布置结构
CN209366085U (zh) * 2018-12-25 2019-09-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前端框架与碰撞横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112519887A (zh) * 2019-09-19 2021-03-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113998006A (zh) * 2021-11-29 2022-02-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7227707U (zh) * 2022-02-21 2022-08-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端框架和车辆
CN218021821U (zh) * 2022-02-22 2022-12-1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加强结构、加强梁、车身后纵梁、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6833939U (zh) * 2022-02-28 2022-06-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车身
CN115871798A (zh) * 2023-01-04 2023-03-31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前端框架和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0086A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2060U (zh) 座椅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16750086B (zh)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05706899U (zh) 用于翼子板的加强板、翼子板组件及车辆
JP4106935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6101384A (zh) 车辆地板***
KR101399336B1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
CN215097838U (zh) 机罩内板总成
CN212579573U (zh) 汽车车门加强板、汽车车门及汽车
CN116552647B (zh) 一种可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前部的sob防碰撞结构
CN218316946U (zh) 一种新型行李箱前端封板结构
CN214930075U (zh) 后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身总成
CN216684614U (zh) 车体前部结构
CN217778770U (zh) 前端模块以及车辆
CN213228399U (zh) 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和车辆
CN218616893U (zh) 机舱纵梁后支撑结构和车辆
CN216269525U (zh) 一种汽车纵梁及其应用的副车架、汽车
CN219856794U (zh) 用于车辆的安装架组件以及车辆
CN220483417U (zh) 一种前机舱结构及汽车
CN220535763U (zh) 车架纵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945341U (zh) 前地板支撑梁及车辆
CN215590848U (zh) 汽车前机舱总成及汽车
JP2019151131A (ja) 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CN210063137U (zh) 车顶框架和车辆
CN219856796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总成、机舱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