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0924A -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0924A
CN116670924A CN202180086246.3A CN202180086246A CN116670924A CN 116670924 A CN116670924 A CN 116670924A CN 202180086246 A CN202180086246 A CN 202180086246A CN 116670924 A CN116670924 A CN 116670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core
posi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62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昭延
金壮培
金度亨
李菅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70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0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5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01M10/0409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for cells with woun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包括:正极,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部分和正极未涂覆区域,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部分是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层压在正极集流器上形成的区域,所述正极未涂覆区域是未层压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正极接片,其设置在正极未涂覆区域中;负极,其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和负极未涂覆部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是通过将负极活性材料层压在负极集流器上形成的区域,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是未层压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负极接片,其设置在负极未涂覆区域中;以及间隔件,其使正极与负极彼此绝缘,其中,当正极、负极和间隔件卷绕时负极未涂覆部分包括位于芯体上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以及负极接片位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两个表面中的面向正极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保护带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上。

Description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2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83971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再次充电的,而且,紧凑的尺寸和高容量的可能性很高。因此,近来,对二次电池进行了许多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移动设备的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
根据电池盒的形状,可充电电池被分成硬币型电池、圆柱型电池、棱柱型电池和袋型电池。在这样的二次电池中,安装在电池盒中的电极组件是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力生成装置,该电力生成装置具有电极和间隔件堆叠的结构。
电极组件可以大致分成:果冻卷型电极组件,在该果冻卷型电极组件中,间隔件***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正极和负极中的每一个均设置为涂覆有活性材料的片的形式,以及然后,正极、间隔件和负极卷绕;堆叠型电极组件,在该堆叠型电极组件中,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顺序地堆叠,其中间隔件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以及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在该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中,堆叠型单元电池与具有长的长度的间隔膜一起卷绕。
在上述电极组件中,果冻卷型电极组件被广泛使用,因为果冻卷型电极组件具有易于制造并且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高的优点。
然而,存在的问题在于:设置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果冻卷型电极组件的芯体部分中的间隔件的一部分收缩,以及间隔件被正极芯体部分的端部断开而导致着火。另外,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果冻卷型电极组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在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方面重要的芯体塌陷(core collapse)出现会影响寿命。
[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6-0010121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间隔件损坏的电极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被设置为卷绕型电极组件的电极组件包括:正极,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部分和正极未涂覆部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部分是正极集电器上的其上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所述正极未涂覆部分是正极集电器上的其上未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正极接片,其设置在正极未涂覆部分上;负极,其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和负极未涂覆部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是负极集电器上的其上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是负极集电器上的其上未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负极接片,其设置在负极未涂覆部分上;以及间隔件,其被配置成使正极与负极绝缘,其中当正极、负极和间隔件卷绕时负极未涂覆部分包括设置在芯体处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负极接片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两个表面中的为正极的一侧的一个表面上,保护带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并且保护带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端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负极接片可以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两个表面中的正极侧的一个表面上,并且保护带可以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此处,保护带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上,以在卷绕期间由正极的芯体侧端部面向的间隔件损坏时防止保护带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电极组件卷绕之前的展开状态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在电极组件卷绕之前的展开状态的前视图。
图4是示出通过测量根据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着火稳定性而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具体优点和新颖特征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应当注意的是,附图标记尽可能以相同的标记添加至本说明书中的附图的部件,即使这些部件在其他附图中示出。此外,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将省略可能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主旨模糊的现有技术的详细描述。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以及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电极组件被卷绕之前的展开状态的前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100是卷绕型电极组件100,并且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2和113以及正极未涂覆部分115的正极110、设置在正极未涂覆部分115上的正极接片171、包含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以及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的负极120、设置在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中的每一个上的负极接片172、以及将正极110与负极120分开的间隔件160。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
电极组件100可以是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力生成元件,并且电极组件100具有电极130和间隔件160结合并交替堆叠的结构。此处,电极组件100可以以电极130和间隔件160交替结合而卷绕的形状形成。此处,电极组件100可以以围绕中心轴C卷绕的圆柱形卷绕。
电极130可以包括正极110和负极120。此外,间隔件160使正极110与负极120彼此分开并电绝缘。
正极110可以包括:正极集电器111;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2和113,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部分是在正极集电器111上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114的区域;以及正极未涂覆部分115,该正极未涂覆部分是未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正极集电器111可以设置为例如由铝材料制成的箔。
正极活性材料114可以包括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铁磷酸盐或含有一种或更多种这些物质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正极未涂覆部分115可以设置在正极110的两侧之间。
负极120可以包括:负极集电器121;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是在负极集电器121上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以及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是未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例如,负极集电器121可以是由铜(Cu)或镍(Ni)材料制成的箔。
负极活性材料124可以包括例如合成石墨、锂金属、锂合金、碳、石油焦炭、活性炭、石墨、硅化合物、锡化合物、钛化合物或其合金。此处,负极活性材料还可以包括例如非石墨基的SiO(二氧化硅)或SiC(碳化硅)。
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可以分别设置在负极集电器121的两个表面上。此处,设置在负极集电器121中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中的每一个(其为正极110的一侧)的长度可以大于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2和113中的每一个的长度。此处,例如,设置在负极集电器121的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其为正极110的一侧)的长度大于设置在负极集电器121的另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3的长度,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
当正极110、负极120和间隔件160卷绕时,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可以包括设置在芯体处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
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可以设置在负极120的一侧处。
此处,负极120、第一间隔件140、正极110和第二间隔件150可以从一侧沿顺时针方向卷绕。
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负极120的另一侧处的外部负极未涂覆部分126。也就是说,当电极组件100卷绕时,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极组件100的芯体侧I处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设置在电极组件100的外侧O处的外部负极未涂覆部分126。
负极120可以形成为具有比正极110的长度更长的长度。
间隔件160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以使正极110和负极120彼此绝缘。
此外,间隔件160可以是例如由微孔聚乙烯、聚丙烯或其组合物制成的多层膜,或者是用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或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例如聚偏二氟乙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或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聚合物膜。
此外,间隔件160可以包括第一间隔件140和第二间隔件150。
此处,负极120、第一间隔件140、正极110和第二间隔件150可以从最外侧卷绕部分顺序地堆叠。
第一间隔件140和第二间隔件150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比正极110和负极120中的每一个更长。
电极接片170附接至电极130,并且电连接至电极130。
电极接片170可以包括附接至正极110的正极接片171和附接至负极120的负极接片172。
正极接片171可以设置在正极未涂覆部分115上,并且可以设置在沿从正极110指向第二间隔件150的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
负极接片172可以设置在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上,并且可以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两个表面中的作为正极110的一侧的一个表面上。
负极接片172的宽度可以是例如3mm至4mm。此处,更具体地,负极接片172的宽度可以是例如3.5mm,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还可以包括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保护带180和190。
保护带180和190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端部上。
另外,保护带180和19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包括例如聚酰亚胺(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此处,保护带180和19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材和施加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在这种情况下,基材可以由PI或PET材料制成。
此外,保护带180和190可以包括:第一保护带190,该第一保护带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一个表面的端部上;以及第二保护带180,该第二保护带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上。
第一保护带19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91,该第一部分191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以及第二部分192,该第二部分192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一个表面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护带190的长度L1可以大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的长度a1。
此处,在第一保护带190中,第一部分191可以例如附接至除了端部之外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护带190可以从例如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端部间隔6mm的部分附接,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第一保护带190中,第一部分191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整个另一个表面上。
第二保护带18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81,该第一部分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以及第二部分182,该第二部分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保护带180的长度可以大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的长度。
此处,在第二保护带180中,第一部分181可以例如附接至除了端部之外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第二保护带180中,第一部分181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整个另一个表面上。
第一保护带190的第二部分192和第二保护带180的第二部分182可以在电极130以及间隔件140和150的堆叠方向(图2中的垂直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的端部对准。此处,第一保护带190的第二部分192和第二保护带180的第二部分182可以在堆叠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的端部交叠超过3mm。
第一保护带190的长度L1可以是例如17mm至40mm。此处,第一保护带190的长度L1可以是例如30mm至40mm。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护带190的长度L1可以更具体地是例如35mm至37mm。
第二保护带180的长度可以是例如17mm至25mm。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带180可以形成为具体地例如17mm至19mm。此处,第二保护带180的长度形成为17mm或更大,并且因此,当卷绕时,可以设置在堆叠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的端部交叠的部分。因此,当第二间隔件150被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损坏时,第二保护带180可以防止由于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与负极120之间的接触而发生短路。
例如,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第一保护带190和第二保护带180的附接长度可以是13mm,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
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可以在由于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面向的间隔件160损坏时通过保护带180和190防止发生短路。也就是说,第一保护带190可以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的面对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的部分上以防止发生电短路,其中第一间隔件140插置在第一保护带190与正极110之间并且当第一间隔件140被正极110的端部损坏时正极110的端部可能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接触。此外,当电极组件100卷绕时,第二保护带180可以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的面对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的部分上以防止发生电短路,其中第二间隔件150插置在第二保护带180与正极110之间并且当第二间隔件150被正极110的端部损坏时正极110的端部可能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接触。
另外,由于保护带180和190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因此可以防止在芯体侧发生芯体塌陷,从而防止电池寿命劣化。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200。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在电极组件卷绕之前的展开状态的前视图。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200是卷绕型电极组件,并且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2和113以及正极未涂覆部分115的正极110、设置在正极未涂覆部分115上的正极接片171、包含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以及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的负极120、设置在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中的每一个上的负极接片172、以及使正极110与负极120绝缘的间隔件16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200与根据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带280和290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将被省略或被简要描述,而且,将主要描述它们之间的不同。
更详细地,电极组件100具有电极130和间隔件160组合并交替堆叠的结构。此处,电极组件100可以以电极130和间隔件160交替结合而卷绕的形状形成。此处,电极组件100可以以围绕中心轴C卷绕的圆柱形卷绕。
电极130可以包括正极110和负极120。此外,间隔件160使正极110与负极120彼此分开并电绝缘。
正极110可以包括:正极集电器111;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2和113,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部分是在正极集电器111上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114的区域;以及正极未涂覆部分115,该正极未涂覆部分是未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正极集电器111可以设置为例如由铝材料制成的箔。
正极未涂覆部分115可以设置在正极110的两侧之间。
负极120可以包括:负极集电器121;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是在负极集电器121上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124的区域;以及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是未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例如,负极集电器121可以是由铜(Cu)或镍(Ni)材料制成的箔。
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可以分别设置在负极集电器121的两个表面上。此处,设置在负极集电器121中的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其为正极110的一侧)的长度可以大于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2和113中的每一个的长度。
当正极110、负极120和间隔件160卷绕时,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可以包括负极120的设置在芯体处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
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可以设置在负极120的一侧处。
此处,负极120、第一间隔件140、正极110和第二间隔件150可以从开始卷绕的一侧沿顺时针方向卷绕。
负极120可以形成为具有比正极110的长度更长的长度。
间隔件160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以使正极110和负极120彼此绝缘。
此外,间隔件160可以包括第一间隔件140和第二间隔件150。
此处,负极120、第一间隔件140、正极110和第二间隔件150可以从最外侧卷绕部分顺序地堆叠。
第一间隔件140和第二间隔件150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比正极110和负极120中的每一个更长。
电极接片170附接至电极130,并且电连接至电极130。
电极接片170可以包括附接至正极110的正极接片171和附接至负极120的负极接片172。
正极接片171可以设置在正极未涂覆部分115上,并且可以设置在沿从正极110指向第二间隔件150的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
负极接片172可以设置在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126上,并且可以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两个表面中的为正极110的一侧的一个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还可以包括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保护带280和290。
保护带280和290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端部上。
保护带280和290可以包括:第一保护带290,该第一保护带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一个表面的端部上;以及第二保护带280,该第二保护带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上。
第一保护带29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91,该第一部分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以及第二部分192,该第二部分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一个表面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护带290的长度可以大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一个表面的长度。
此处,在第一保护带290中,第一部分191可以例如附接至除了端部之外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第一保护带290中,第一部分191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整个另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保护带280的长度L2可以大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的长度。
第二保护带28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81,该第一部分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以及第二部分282,该第二部分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保护带280的长度a2可以大于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另一个表面的长度。
此处,在第二保护带280中,第一部分181可以例如附接至除了端部之外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第二保护带280中,第一部分281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整个另一个表面上。
第一保护带290的第二部分292和第二保护带280的第二部分282可以在电极130以及间隔件140和150的堆叠方向(图3中的垂直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的端部对准。此处,第一保护带290的第二部分292和第二保护带280的第二部分282可以在堆叠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的端部交叠超过3mm。
第一保护带290的长度可以是例如17mm至25mm。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带290可以形成为具体地例如17mm至19mm。此处,第一保护带290的长度形成为17mm或更大,并且因此,可以设置在堆叠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的端部交叠的部分。因此,当第一间隔件140被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损坏时,第一保护带290可以防止由于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与负极120之间的接触而发生短路。
第二保护带280的长度L2可以是例如30mm至40mm。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保护带280的长度L2可以具体地是例如35mm至37mm。
因此,第二保护带280的长度L2形成为37mm或更小,并且因此,锂离子在正极110与负极120之间的移动不受阻碍,以防止电池性能劣化,并且还防止电极组件200的直径过度膨胀。
此外,第二保护带280的长度L2形成为35mm或更大,并且在将负极120的芯体侧(I)部分卷绕两次之后,即使正极110的芯体侧端部和第二保护带280彼此面对,也可能存在在堆叠方向上与正极110的芯体侧(I)端部交叠的部分。
二次电池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包括电极组件100和电池盒20。电极组件100是卷绕型电极组件,其中正极110、间隔件160和负极120交替地堆叠以卷绕,并且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部分和正极未涂覆部分的正极110、设置在正极未涂覆部分上的正极接片171、包含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和负极未涂覆部分的负极、设置在负极未涂覆部分上的负极接片172以及使正极110与负极绝缘的间隔件160。此处,当正极110、负极和间隔件160卷绕时,负极未涂覆部分可以包括负极的设置在芯体处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涉及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或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将被省略或简要描述,并且还将主要描述它们之间的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包括电极组件100和其中容纳电极组件100的电池盒20。此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还可以包括容纳在电池盒20中的电解液。
电池盒20可以具有向上开口的容纳部分21,在该容纳部分21中容纳有电极组件100。此处,电池盒20可以以例如圆柱形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还可以包括覆盖电池盒20的开口的容纳部分21的盖30。
电极接片170附接至电极130,并且电连接至电极130。
电极接片170可以包括附接至正极110的正极接片171和附接至负极120的负极接片172。
正极接片171可以沿在图1中设置有盖30的向上方向形成,以及负极接片172可以沿向下方向即朝向电池盒20的容纳部分21的底表面设置。此处,连接至正极接片171的盖30可以形成正极端子,以及连接至负极接片172的电池盒20的下部可以形成负极端子。此处,盖30和电池盒20可以彼此绝缘。
负极接片172可以设置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一个表面上,该表面是正极110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还可以包括附接至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的保护带180和190。
保护带180和190可以附接在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125和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2和123的端部上。
图4是示出通过测量根据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着火稳定性而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4所示的曲线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中保护带附接至负极芯体未涂覆部分的电极组件A和根据现有技术的其中保护带未附接至负极芯体未涂覆部分的电极组件B的着火稳定性。
另外,图4所示的曲线图示出了在将分别包括根据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容纳在室中之后通过凭借将室加热至约130℃来测量着火稳定性所获得的结果。此处,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A中设置的保护带的长度为35mm。
如图4的曲线图所示,可以看出,当经过约34分钟时,未附接有保护带的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极组件B着火,而将保护带附接至负极芯体未涂覆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A未着火。
因此,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A中,保护带附接至负极芯体未涂覆部分以防止发生短路,从而防止在芯体侧发生芯体塌陷,以防止着火。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做出各种改变。
此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将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阐明。
[附图标记说明]
10:二次电池
20:电池盒
21:容纳部分
30:盖
100、200:电极组件
110:正极
111:正极集电器
112、113:正极活性材料部分114:正极活性材料
115:正极未涂覆部分
120:负极
121:负极集电器
122、123:负极活性材料部分124:负极活性材料
125: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
126:外部负极未涂覆部分
130:电极
140:第一间隔件
150:第二间隔件
160:间隔件
170:电极接片
171:正极接片
172:负极接片
180、280:第二保护带
190、290:第一保护带
181、191、281、291:第一部分
182、192、282、292:第二部分
C:中心轴
I:芯体侧
O:外侧

Claims (10)

1.一种被设置为卷绕型电极组件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正极,其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部分和正极未涂覆部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部分是正极集电器上的其上堆叠有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所述正极未涂覆部分是正极集电器上的其上未堆叠有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正极接片,其设置在所述正极未涂覆部分上;
负极,其包括负极活性材料部分和负极未涂覆部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是负极集电器上的其上堆叠有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是负极集电器上的其上未堆叠有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区域;
负极接片,其设置在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上;以及
间隔件,其被配置成使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绝缘,
其中,当所述正极、所述负极和所述间隔件卷绕时,所述负极未涂覆部分包括设置在芯体处的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
所述负极接片设置在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两个表面中的为所述正极的一侧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附接至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保护带,并且
所述保护带附接在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和所述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端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保护带包括:
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附接在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一个表面和所述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一个表面的端部上;以及
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二保护带附接在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和所述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附接至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一个表面的第一部分和附接至所述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一个表面的端部的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附接在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整个一个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附接至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的第一部分和附接至所述芯体侧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另一个表面的端部的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附接在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的另一个表面的整个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间隔件包括第一间隔件和第二间隔件,并且
所述负极、所述第一间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间隔件从最外侧卷绕部分顺序地堆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间隔件和所述第二间隔件中的每一个具有大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每一个的长度的长度,并且
所述负极具有大于所述正极的长度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芯体侧负极未涂覆部分设置在所述负极的一侧处,并且
所述负极、所述第一间隔件、所述正极和所述第二间隔件从开始卷绕的一侧沿顺时针方向卷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设置在所述负极集电器的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上,并且
设置在所述负极集电器的为所述正极的一侧的一个表面上的所述负极活性材料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部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正极未涂覆部分设置在所述正极的两侧之间,并且
所述正极接片设置在所述正极的沿所述第二间隔件的方向的一个表面上。
10.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
CN202180086246.3A 2020-12-24 2021-12-22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66709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83971 2020-12-24
KR1020200183971A KR20220092314A (ko) 2020-12-24 2020-12-24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PCT/KR2021/019599 WO2022139451A1 (ko) 2020-12-24 2021-12-22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0924A true CN116670924A (zh) 2023-08-29

Family

ID=8215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6246.3A Pending CN116670924A (zh) 2020-12-24 2021-12-22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5741A1 (zh)
EP (1) EP4270565A1 (zh)
JP (1) JP2024503795A (zh)
KR (1) KR20220092314A (zh)
CN (1) CN116670924A (zh)
WO (1) WO2022139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5017B6 (ja) * 2017-03-28 2022-04-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20240028850A (ko) * 2022-08-25 2024-03-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WO2024112009A1 (ko) * 2022-11-21 2024-05-3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젤리-롤형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WO2024136620A1 (ko) * 2022-12-23 2024-06-2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조립체, 원통형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9757B1 (ko) * 2001-11-23 2004-09-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부와 이를 채용한 이차전지
US8628876B2 (en) * 2008-06-20 2014-01-14 Samsung Sdi Co., Lt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with same
KR101009517B1 (ko) * 2008-06-23 2011-01-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극 조립체와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1684283B1 (ko) 2014-07-18 2016-12-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젤리롤형 전극 조립체
KR102235279B1 (ko) * 2014-10-31 2021-04-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7035017B6 (ja) * 2017-03-28 2022-04-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503795A (ja) 2024-01-29
WO2022139451A1 (ko) 2022-06-30
US20240055741A1 (en) 2024-02-15
KR20220092314A (ko) 2022-07-01
EP4270565A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5589B2 (en) Pouch-typ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US8993143B2 (en) Jelly-roll of structure having elastic member adhered on active material-non-coated portion and secondary battery employed with the same
US8999566B2 (en) Pouch-typ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379985B1 (ko)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CN112262491B (zh) 二次电池
CN116670924A (zh) 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US1037424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210265708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EP3598556A1 (en) Electrode and electrode assembly
US899955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1322799B2 (en) Electrode including single-sided electrode with inorganic coating layer attached to slurry on collector and electrod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JP7387977B2 (ja) 電極組立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二次電池
CN112771709B (zh) 二次电池
KR102141123B1 (ko) 전극 조립체
EP4164028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KR20240030811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JP2021168239A (ja) 蓄電素子
KR20240053547A (ko) 전극 조립체, 이차 전지,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20240028850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JP2021044085A (ja) 蓄電素子
JP2021044084A (ja) 蓄電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