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3313A -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3313A
CN116553313A CN202310497223.2A CN202310497223A CN116553313A CN 116553313 A CN116553313 A CN 116553313A CN 202310497223 A CN202310497223 A CN 202310497223A CN 116553313 A CN116553313 A CN 116553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loor
requests
running
full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72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颖
陈维虎
王靖
张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72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3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3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3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电梯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根据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预测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通过将本申请的电梯控制方法应用于各种电梯,有利于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以及节省电梯乘客的时间。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当前常规的电梯控制方案,当电梯***检测到轿厢重量或空间为满载或不满载,就会在所有楼层都输出满载提示或者都不输出满载提示,而不会对每个楼层进行独立地分析和独立地输出满载提示,从而误导乘客乘梯;并且当电梯没有检测到轿厢重量或空间为满载状态时,会逐个去响应所有的欲进梯请求,即使电梯的轿厢在运行过程中已经无法继续容纳乘客进入,电梯仍然会在对应的外呼楼层逐个停下,开门一次,继续运行。因此包含上述各情形在内的现有技术方案都严重影响了乘客的乘梯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乘客的乘梯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方法,所述电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乘客变化量;
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将所述剩余人数容纳量与所述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或剩余可用载重;
根据所述剩余可用空间和/或剩余可用载重,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空间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将所述剩余可用空间与所述可用空间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载重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载重,将所述剩余可用载重与所述可用载重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并在各楼层独立输出所述最小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电梯运行时长和电梯门的开闭时长;
将所述电梯运行时长与所述电梯门的开闭时长之和作为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和欲出梯请求数;
确定所述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将所述电梯外等待人数作为欲进梯请求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包括:
呼梯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
乘梯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状态提示模块,用于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电梯控制程序,其中,所述电梯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梯控制程序,其中,所述电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电梯控制方法,由于电梯所运行在的当前楼层是实时动态变化的,电梯也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所以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的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也是动态变化的。在获取到电梯从当前楼层至各相应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基于动态变化的欲出梯请求数和动态变化的欲进梯请求数,统计不断变化的乘客出入,对各楼层的乘客能否成功乘坐电梯进行实时预测和提前确定,电梯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当其运行至相应楼层时电梯厢内是否还能实际载客,也即是否实际满载,在确认实际满载的状态下,预先且实时地提醒相应楼层的乘客电梯已经满载,帮助乘客提前判断自己是否需要乘坐此趟电梯以及预知自己能否成功乘坐此趟电梯,便于乘客选择其他方式前往目的地或继续等待,大大节省了各楼层乘客等待的时间,从而提高乘客效率,并且在预测运行至相应楼层是满载状态之后在该相应楼层也不做停靠,从而提高电梯运行效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实时统计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其实际也是统计在运行方向上当前楼层至不同楼层之间的各运行区间即将出入的人数,基于乘客在运行区间的流动,可以预测到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到不同相应楼层时还可以容纳的人数,如果电梯预测到其运行到某一楼层已经不能够容纳其他人,那么就不会在该楼层停靠,节省乘客时间和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相较于传统通过检测电梯载重或空间来判定电梯是否满载从而控制电梯停靠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更加注重为不同楼层确定实时准确的满载情况,更加注重乘客的流动性以及满载状态提醒的实时性和前瞻性。既避免了电梯实际临近满载还要在每个楼层停靠的情形,也避免了电梯一旦在当前楼层检测到满载或不满载之后在每个楼层都输出或都不输出满载提示误导乘客乘梯的情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但识别电梯满载状态更加精确、更具有实时性,而且通过预测电梯满载状态更加具有前瞻性,从而使得电梯执行更加合理有效地运行控制,能够大幅提升乘客乘载电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电梯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一实施例步骤S20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一实施例步骤S10之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涉及的一整体应用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涉及的电梯***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电梯控制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梯,该电梯可以为客梯、货梯、医用电梯、杂物电梯、旅游电梯、车载电梯、船舶电梯、施工电梯和一些特种电梯等,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电梯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电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调整面板,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电梯控制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继续参照图1,图1中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操作***、用户接口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电梯控制程序。
在图1中,网络通信模块主要用于连接服务器,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乘客变化量;
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将所述剩余人数容纳量与所述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或剩余可用载重;
根据所述剩余可用空间和/或剩余可用载重,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空间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将所述剩余可用空间与所述可用空间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载重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载重,将所述剩余可用载重与所述可用载重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并在各楼层独立输出所述最小等待时长。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电梯运行时长和电梯门的开闭时长;
将所述电梯运行时长与所述电梯门的开闭时长之和作为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梯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和欲出梯请求数;
确定所述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将所述电梯外等待人数作为欲进梯请求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在此对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简要说明:
本申请基于模糊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安装在各楼层乘梯处的显示设备或语音设备,根据预测得到的各个楼层实际是否可乘梯的情况,独立地提前预告给各个厅站层等待乘梯的客户,能否成功乘坐此趟电梯,当轿厢剩余空间或载重在相关楼层不再满足乘梯需求时输出满载并直驶不停靠;并通过各楼层乘梯处的显示设备或语音设备,提前预告当前电梯抵达各个相应楼层所需要的时间,方便乘客决策是否需要乘坐此次电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该电梯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梯和电梯***。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当前楼层的电梯门为关闭状态时,执行步骤S10。
本实施例,可以按照一定采样频率实时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也可以在电梯每运行到下(上)一楼层就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当前楼层待运行至不同的楼层会产生不同的运行区间,比如3楼至6楼的运行区间就是3~6,3楼至8楼的运行区间就是3~8,不同的运行区间往往会有不同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
当前楼层指的是电梯当前所在楼层,比如: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当前时刻运行在6楼,当前楼层即为6楼。
各楼层可以是在经过当前楼层之后,电梯运行方向上的每个楼层,比如:整栋楼为10层楼,在电梯当前运行在6楼待继续上升时,那么7楼、8楼、9楼、10楼都是电梯在上升方向上的各个楼层。当前楼层可以认为是电梯运行的起点楼层,运行方向上的各个楼层可以认为是电梯运行时要经过的各个相应楼层。
以各楼层的其中一个相应楼层为例,从当前楼层至该相应楼层这一运行区间可以包括了两个楼层之间的所有中间楼层和该相应楼层。需要统计所有中间楼层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以及该相应楼层的欲出梯请求数,其中该相应楼层较为特殊,因为如果有该相应楼层对应的欲出梯请求,也就是有乘客在该相应楼层会下电梯,那么对于该相应楼层来说往往可以继续承载该层乘客,所以在当前楼层至该相应楼层的这一运行区间可以不需要统计该相应楼层的欲进梯请求数,但在运行方向上的该相应楼层的后一楼层则需要统计该相应楼层的欲进梯请求数,因为运行区间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当前楼层为6楼,某一相应楼层为10楼,那么就需要统计7楼~9楼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以及10楼的欲出梯请求数。另一相应楼层为11楼,那么就需要统计7楼~10楼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以及11楼的欲出梯请求数。
其中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分别指的是统计从当前楼层至各楼层,电梯运行区间(楼层间)的欲出梯请求的数量、欲进梯请求的数量。比较好理解的是,对于没有选层器的普通电梯,欲出梯请求指的是在电梯厢内按动的楼层,比如用户进了电梯按了5楼,那么就会产生一个欲出梯请求;欲进梯请求指的是在电梯厢外按动的上下外呼按钮,比如用户在电梯外按了向上的箭头,表面用户在当前楼层候梯并有上行的用梯需求,那么也就会产生一个欲进梯请求。对于有选层器的电梯,无论是欲出梯请求还是欲进梯请求都是在电梯轿厢外发生,也即乘客在电梯外通过选层器选择想要到达的楼层,而电梯内往往是没有楼层按钮可供按动以触发欲出梯请求。
进一步地,对于普通没有选层器的电梯来说,在电梯外由于只能按动上或下的按钮,一般只会产生一个欲进梯请求,但对于具有选层器的电梯来说,由于可以在电梯外直接选择乘客欲前往的楼层,比如,一些用户通过选层器按动了7楼、8楼、9楼,那么就会产生多个欲进、出梯请求,在该例中为3个欲进梯请求,同时也有3个欲出梯请求。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楼层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从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各运行区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也都可能随之而变化。
步骤S20,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在确定了欲出梯请求数和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就可以预测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的运行区间的乘客流动量,也即在各运行区间至少会有多少乘客下电梯,又至少会有多少乘客上电梯。其中,一个欲出梯请求就可以表示至少一个乘客会在该欲出梯请求对应的楼层下电梯;一个欲进梯请求就可以表示至少一个乘客会在该欲进梯请求对应的楼层上电梯。
那么将统计得到的某一运行区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所述欲进梯请求数进行相减,比如将欲进梯请求数减去欲出梯请求数就可以预测得到从当前楼层运行至相应楼层时会增加或减少多少乘客,也即乘客变化量,进而可以将在当前楼层检测得到的剩余容纳量与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在剩余容纳量大于或等于乘客变化量的情况下,说明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相应楼层时还可以承载乘客,其不为满载状态,反之则为满载状态不能承载乘客。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剩余容纳量与乘客变化量,所指代的量,既可以是人数量、也可以是载重量、也可以是空间量,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30,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
运行方向上的各楼层对应不同的运行区间,那么在不同的运行区间也会有不同的乘客变化量,所以在各相应楼层需要独立预测分析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相应楼层时的满载情况,比较好理解地是,比如电梯当前要从1楼运行至5楼,各楼层就包括了2楼、3楼、4楼、5楼,对应的运行区间就有1~2、1~3、1~4、1~5,这些运行区间由于进出电梯的乘客数量不同,所以在各楼层需要独立预测和输出满载情况。
以各楼层中的某一相应楼层为例进行说明,如果预测得到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该相应楼层时为满载状态,那么为了减少没必要的停靠,提高电梯运行效率,那么在该相应楼层不停靠。更重要的是,不仅在该相应楼层不停靠,而且还可以在预测到为满载状态时,通过输出满载提示的方式提前且独立地告知该相应楼层的乘客电梯已经满载,这样乘客就不会一直做无用的等待,节省用户时间。此外,对于各楼层中不为满载状态的楼层则不会输出满载提示,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各楼层根据其独立对应的满载状态独立地输出满载提示或不输出满载提示,避免对在不同楼层等待乘梯的乘客造成电梯满载与否的误导。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输出满载提示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外招显示设备显示满载提示和/或语音设备播放满载提示。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电梯控制方法,由于电梯所运行在的当前楼层是实时动态变化的,电梯也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所以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的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也是动态变化的。在获取到电梯从当前楼层至各相应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基于动态变化的欲出梯请求数和动态变化的欲进梯请求数,统计不断变化的乘客出入,对各楼层的乘客能否成功乘坐电梯进行实时预测和提前确定,电梯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当其运行至相应楼层时电梯厢内是否还能实际载客,也即是否实际满载,在确认实际满载的状态下,预先且实时地提醒相应楼层的乘客电梯已经满载,帮助乘客提前判断自己是否需要乘坐此趟电梯以及预知自己能否成功乘坐此趟电梯,便于乘客选择其他方式前往目的地或继续等待,大大节省了各楼层乘客等待的时间,从而提高乘客效率,并且在预测运行至相应楼层是满载状态之后在该相应楼层也不做停靠,从而提高电梯运行效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实时统计当前楼层至各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其实际也是统计在运行方向上当前楼层至不同楼层之间的各运行区间即将出入的人数,基于乘客在运行区间的流动,可以预测到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到不同相应楼层时还可以容纳的人数,如果电梯预测到其运行到某一楼层已经不能够容纳其他人,那么就不会在该楼层停靠,节省乘客时间和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相较于传统通过检测电梯载重或空间来判定电梯是否满载从而控制电梯停靠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更加注重为不同楼层确定实时准确的满载情况,更加注重乘客的流动性以及满载状态提醒的实时性和前瞻性。既避免了电梯实际临近满载还要在每个楼层停靠的情形,也避免了电梯一旦在当前楼层检测到满载或不满载之后在每个楼层都输出或都不输出满载提示误导乘客乘梯的情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但识别电梯满载状态更加精确、更具有实时性,而且通过预测电梯满载状态更加具有前瞻性,从而使得电梯执行更加合理有效地运行控制,能够大幅提升乘客乘载电梯的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请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乘客变化量;
无论是对于无选层器还是有选层器的电梯,欲出梯请求数都可以等于运行区间的出电梯乘客数,也就是一个欲出梯请求可以表示出电梯的乘客数为1个,欲进梯请求数可以等于运行区间的入电梯乘客数,也就是一个欲进梯请求可以表示进电梯的乘客数为1个。
区别主要在于,两种电梯的欲进梯请求数。对于无选层器的电梯,在电梯当前的运行方向上,由于只有上/下按钮选项,所以只产生一个欲进梯请求数;而有选层器的电梯,欲进梯请求数可以是乘客在电梯外按动选层器按钮的数量,即选定了几个楼层,那么欲进梯请求数就有多少个,进而预测在各楼层所要进入的人数至少等于欲进梯请求数。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也已经提到过,有选层器的电梯和无选层器的电梯对于欲出梯请求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欲出梯请求触发的条件或者说场景不同,有选层器的电梯触发欲出梯请求发生在电梯外,也即在电梯外各楼层乘梯处设置选层器,通过选层器进行外部触发;而无选层器的电梯的欲出梯请求发生在乘客进入到电梯轿厢内部按动内部按钮时,这也是目前生活、生产中大多数电梯触发欲出梯请求时的场景。
可以将运行区间统计的入电梯乘客数减去出电梯乘客数,得到在运行区间的乘客变化量。
步骤S22,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将所述剩余人数容纳量与所述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电梯运行在不同当前楼层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检测电梯厢内载重、空间的方式确定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比如摄像头)以图像处理(人数识别)的方式确定剩余人数容纳量。具体地,将电梯的最大人数容纳量减去当前人数容纳量就得到了剩余人数容纳量。
将当前的剩余人数容纳量与待运行到各楼层预测的所述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就能够预测出所述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各相应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在剩余人数容纳量大于或等于乘客变化量,那么在运行到相应楼层时就不会为满载状态,反之,则为满载状态。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上述预测判断所述电梯运行至所述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条件,可以将欲出梯请求数和出电梯乘客数都表示为Nicop,将欲进梯请求数和入电梯乘客数为 Nilop,将Ph表示为剩余人数容纳量,就有:
Ph≥( Nilop-Nicop)(1)
其中i表示楼层。比如6楼,i=6;
在满足(1)时,预测判定为不满载,反之则满载。
通过本申请的这一实施例,可以通过预测每个运行区间的乘客变化量,并将剩余人数容纳量与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能够较为准确可靠地独立预测出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各相应楼层时是否会满载,为不同楼层独立地预测满载状态,同时提高了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效率。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的步骤,包括:
步骤a,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或剩余可用载重;
步骤b,根据所述剩余可用空间和/或剩余可用载重,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
对于剩余可用空间:
可以通过电梯的空间检测模块(可以使用摄像头等硬件)负责实时检测当前楼层电梯轿厢可用总空间;设轿内可用总空间为M,空间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已占用的空间为N,为考虑到轿内人员的舒适性预留部分空间w,则当前轿厢剩余可用空间为(M-N-w);电梯***预设每个乘客所占用的空间为Q, 则轿厢剩余可用总空间最多可容纳的人数,即剩余人数容纳量Ph1为 :
Ph1=(M-N-w)/ Q ;(2)
对于剩余可用载重:
可以通过电梯的载重检测模块(可以使用压力传感器等硬件)负责实时检测当前轿厢剩余可用载重重量,根据轿厢在未达到满载前的剩余可用载重重量来判断可再次容纳的乘客或货物的个数;轿内额定最大载重为M1, 当前实时检测到的轿厢载重为M2,可设定的单个乘客或货物的载重为m, 则当前轿厢可继续容纳的乘客个数,即剩余人数容纳量Ph2为:
Ph2=(M1-M2)/m(3)
对于剩余可用空间、剩余可用载重,既可以由(2)来单独确定剩余人数容纳量,也可以由(3)来单独确定剩余人数容纳量,还可以将(2)、(3)结合,在确定了各自得到的剩余人数容纳量之后,将其中较小(最小)的剩余人数容纳量作为所述剩余人数容纳量。
通过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既可以从载重维度确定电梯的承载状况,也可以从空间维度确定电梯的承载状况,还可以结合载重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电梯的承载状况,从而更加准确、全面、可靠地预测判定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不同的承载状态。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c,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空间变化量;
步骤d,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将所述剩余可用空间与所述可用空间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并参照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运行区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先确定乘客变化量,进而确定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相应楼层的运行区间的可用空间变化量。
具体来说,在确定了乘客变化量之后,可以将其乘上预设每个乘客所占用的空间Q得到可用空间变化量。可用空间变化量△W1,可以表示为:
△W1= Q*△h ;(4-1)
其中△h可以为乘客变化量,△h可以简单表示为:△h=Nilop-Nicop
通过电梯的空间检测模块检测以获取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也即上述(M-N-w),将剩余可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变化量进行比较,在剩余可用空间大于或等于可用空间变化量的情况下(P1≥△W1,P1表示剩余可用空间),可以预测判定电梯运行至所述相应楼层时不为满载状态,反之,相应楼层则为满载状态。
通过本申请的这一实施例,可以从空间的维度出发,并基于乘客变化量确定电梯厢内可用空间变化量,从而能够实时独立地为每个楼层预测电梯的承载状态,提升了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效率。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e,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载重变化量;
步骤f,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载重,将所述剩余可用载重与所述可用载重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并参照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运行区间的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先确定乘客变化量,进而确定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相应楼层的运行区间的可用载重变化量。
具体来说,在确定了乘客变化量之后,可以将其乘上预设每个乘客的载重m得到可用载重变化量。可用载重变化量△W2,可以表示为:
△W2= m*△h;(4-2)
其中△h可以为乘客变化量。
通过电梯的载重检测模块检测以获取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载重,也即上述(M1-M2),将剩余可用载重与可用载重变化量进行比较,在剩余可用载重大于或等于可用载重变化量的情况下(P2≥△W2,P2表示剩余可用载重),可以预测判定电梯运行至相应楼层时不为满载状态,反之,相应楼层则为满载状态。
通过本申请的这一实施例,可以从载重的维度出发,并基于乘客变化量确定电梯轿厢内可用载重变化量,从而能够实时独立地为每个楼层预测电梯的承载状态,提升了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步骤c~步骤d的实施例和步骤e~步骤f的实施例进行结合,也即在分别根据空间和载重确定了电梯从当前楼层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之后,只要通过空间和载重其中有一项检测方式预测结果为满载状态,就可以确定电梯运行至相应楼层时为满载状态,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仅通过载重检测或仅通过空间检测对电梯的承载状况产生误判,以此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请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0,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并在各楼层独立输出所述最小等待时长。
这一实施例中,可以在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满载状态的同时,预测各楼层的乘客在其所在的楼层至少所需等待电梯的时长,从而帮助乘客决定是否继续等待电梯或走楼梯,节省乘客时间以及便于乘客对时间作出合理安排,提高乘客到达目的地的效率。
例如电梯当前在20楼(当前楼层)下行,10楼为一个相应楼层,期间会响应20~10楼间多个欲进、出请求,处在10楼的乘客接收到此次运行的电梯到达10楼还需要3min, 而乘客若选择步行仅仅需要1min, 乘客基本会选择不再按下外呼按钮,直接步行下楼。
具体地,对于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所述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的方式,可以结合实时的当前楼层至相应楼层的距离、电梯的运行速度以及开关门所需的时间等因素,实时估算出相应楼层能够等到电梯到达该楼层的时间,通过外呼显示模块或语音模块提示准备使用电梯的乘客;乘客可以通过自行比较电梯***给出的最小等待时长和采用其他方式(如步行)需要的时间,决策是否需要乘坐此次电梯。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的步骤,包括:
步骤g,基于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电梯运行时长和电梯门的开闭时长;
步骤h,将所述电梯运行时长与所述电梯门的开闭时长之和作为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
为了便于理解该实施例的上述步骤,上述过程可以表示为:
(5)
其中:
Tij代表当前电梯在第j个楼层(当前楼层),第i个楼层(泛指各楼层)乘客至少需要等待的总时间,即所述最小等待时长;
TRun代表电梯从第j楼层到达第i楼层期间为响应中间楼层欲进、出请求,运行需要的时间,也即电梯运行时长;该电梯运行时长可以由欲出梯请求数和欲进梯请求数来共同确定。
TDoor代表电梯从第j楼层到达第i楼层期间为响应中间楼层欲进、出请求,所有开关门需要的时间,即电梯门的开闭时长;需要说明的是,开关门所需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梯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这一实施例,也即通过公式(5),充分考虑了电梯运行时的一些耗时项目,从而在欲进、出梯请求数量的基础上比较精确且独立地预测了各楼层乘客所需等待电梯的时长,帮助乘客规划时间,节省乘客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i,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和欲出梯请求数;
步骤j,确定所述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将所述电梯外等待人数作为欲进梯请求数。
在本申请的这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各个楼层的电梯外设置图像采集装置,比如摄像头,也即电梯还包括梯外摄像头,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检测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比如:在电梯从5楼上升过程中,10楼乘客在电梯外乘梯处按动电梯按钮10,产生一个对应的10楼欲进梯请求,进而就可以在该10楼进行电梯外人数识别,从而确定10楼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
这样一来,就可以确定所在各楼层的乘客较为准确的乘梯需求,将电梯外等待人数作为欲进梯请求数,执行步骤S20~步骤S30以及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运行区间的乘客人数的变化量、可用载重的变化量以及可用空间的变化量,从而作出更加精确的预测,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效率。
为了进一步地理解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请参照图5,在一具体的应用实施例中,按照顺序包括了:
电梯关门时轿厢剩余总空间可容纳人数为(M-N-w)/ Q ;还可以为(M1-M2)/m ;
当前楼层与第i个楼层(各楼层)之间的欲出梯请求数为Nicop
当前楼层与第i个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为Nilop
判断Ncop=0 是否成立,即判断运行区间有无乘客出电梯,等于0则无乘客出电梯;
若Ncop=0 且满载成立,则第i个呼梯请求楼层以上/以下的欲进梯请求都不会被响应;电梯满载直驶。
若Ncop=0且满载不成立,则判断以下三项条件是否都成立或者有一项不成立:
Ph≥( Nilop-Nicop);
P1≥△W1
P2≥△W2
若上述条件都成立,则预测不为满载,电梯正常模式运行;
若上述条件都不成立或至少有一项不成立,则预测为临近满载,电梯通过显示设备或语音设备提示第i个楼层及以上/以下楼层“当前轿厢拥堵”其他楼层显示设备或语音设备显示正常运行信号。
结合图5,需要进一步说明当***检测到第i个楼层的乘客无法乘坐本趟电梯时,***会通过显示设备或对应的语音设备提醒本次运行方向上第i个楼层的乘客,当前轿厢存在拥堵(满载)的情况,本次可能无法成功使用电梯,其他楼层的显示和对应的语音设备正常输出;同时当Ncop为0且轿厢存在拥堵情况时(这里满载可以是简单地基于厢内检测到的当前载重和/或当前空间判定),所有的当前楼层以下的欲进梯请求都无法被响应,不会在此楼层开门,电梯满载直驶到下一个需要停靠的楼层,***会通过显示设备或对应的语音设备提醒满载。
示例性地,如电梯当前在9楼准备下行,轿厢当前剩余总空间或载重能再容纳2人;轿厢欲出梯请求楼层有7楼和1楼,***检测到的欲进梯请求的楼层有8楼,7楼,6楼,5楼,3楼,2楼;则8楼,7楼,6楼的显示设备或对应的语音设备显示正常,代表这些楼层等待的乘客是可以乘坐本趟电梯的,5楼、4楼、3楼、2楼、1楼的显示设备或对应的语音设备提前会接收到轿厢当前拥堵的信息提醒,这些楼层等待的乘客可能无法乘坐此趟电梯,可自行选择步行下楼或者继续等待电梯,大大减少无效等待的时间;
如果电梯到达8楼,此时进来了两个乘客,此时检测到的轿厢剩余总空间为0,运行方向上的其他楼层都没有对应的欲出梯请求,也即无乘客出电梯,此时只响应欲出梯请求楼层1楼,电梯通过显示设备或对应的语音设备在运行方向上的各个楼层都提醒乘客轿厢已满载,无法响应本次呼梯请求,随后满载直驶到1楼。
此外,请参照图6,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梯***,可以用于实现以上各个实施例的步骤。
如图6所示,整个电梯***可以包括:
空间检测模块1、载重检测模块2、欲进/出梯请求检测模块3、模糊控制处理模块4、呼梯响应模块5以及电梯预到达时间提示模块6;
其中:
空间检测模块1的输出口、载重检测模块2的输出口、欲进/出梯请求检测模块3的输出口分别与模糊控制处理模块4的输入口电连接;模糊控制处理模块4的输出口分别与呼梯响应模块5的输入口以及电梯预到达时间提示模块6的输入口电连接。
在空间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电梯厢内的空间信息和/或载重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电梯厢内的载重信息之后,将承重信息和/或空间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模糊控制处理模块4,以及欲进/出梯请求检测模块3在乘客在电梯内外按动电梯按钮之后对产生的欲进、出梯请求进行登记和数量的统计;将登记的欲进、出梯请求也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模糊控制处理模块4,模糊控制处理模块4主要包括处理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承重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欲进、出梯请求对电梯运行至各楼层的承重状况或空间状况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以电信号的形式分别传递给呼梯响应模块5以及电梯预到达时间提示模块6;呼梯响应模块5用于确定电梯运行至各楼层停靠状态;电梯预到达时间提示模块6可以用于显示和/或播放承载状态(即显示满载与否)以及最小等待时长。
此外,参照图7,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梯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包括:
呼梯检测模块A10,用于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
乘梯预测模块A20,用于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状态提示模块A30,用于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
可选地,所述乘梯预测模块A20,还用于:
根据所述欲出梯请求数和所述欲进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乘客变化量;
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将所述剩余人数容纳量与所述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可选地,所述乘梯预测模块A20,还用于: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或剩余可用载重;
根据所述剩余可用空间和/或剩余可用载重,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
可选地,所述乘梯预测模块A20,还用于: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空间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将所述剩余可用空间与所述可用空间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可选地,所述乘梯预测模块A20,还用于: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载重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载重,将所述剩余可用载重与所述可用载重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提示模块A30,还用于:
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并在各楼层独立输出所述最小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状态提示模块A30,还用于:
基于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电梯运行时长和电梯门的开闭时长;
将所述电梯运行时长与所述电梯门的开闭时长之和作为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呼梯检测模块A10,还用于: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和欲出梯请求数;
确定所述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将所述电梯外等待人数作为欲进梯请求数。
本申请的电梯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电梯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梯控制程序,其中,电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电梯控制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电梯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若预测到运行方向上存在满载状态的楼层,则在该楼层输出满载提示,否则不输出满载提示,以独立输出各楼层的运行状况,且控制电梯在输出满载提示的楼层不停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乘客变化量;
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将所述剩余人数容纳量与所述乘客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或剩余可用载重;
根据所述剩余可用空间和/或剩余可用载重,确定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人数容纳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空间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空间,将所述剩余可用空间与所述可用空间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可用载重变化量;
获取所述电梯在所述当前楼层时的剩余可用载重,将所述剩余可用载重与所述可用载重变化量进行比较,以预测所述电梯运行至各楼层时是否为满载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并在各楼层独立输出所述最小等待时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欲进梯请求数和所述欲出梯请求数,确定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电梯运行时长和电梯门的开闭时长;
将所述电梯运行时长与所述电梯门的开闭时长之和作为所述电梯在运行方向上运行至各楼层时的最小等待时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数和欲出梯请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电梯从当前楼层至运行方向上各楼层之间的欲进梯请求和欲出梯请求数;
确定所述欲进梯请求对应的电梯外等待人数,将所述电梯外等待人数作为欲进梯请求数。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电梯控制程序,其中,所述电梯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梯控制程序,其中,所述电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0497223.2A 2023-05-05 2023-05-05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53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7223.2A CN116553313A (zh) 2023-05-05 2023-05-05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7223.2A CN116553313A (zh) 2023-05-05 2023-05-05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3313A true CN116553313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7223.2A Pending CN116553313A (zh) 2023-05-05 2023-05-05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33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7373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llocation of elevators based on learned travel direction and traffic
KR100990547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시스템
CN106809708B (zh) 电梯的群管理***
CN105980284B (zh) 电梯中的制动器操作管理
JP6416326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WO2007096947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06744089B (zh) 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JPH07232867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6584031B1 (ja) エレベータ
JP6894982B2 (ja) 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2020013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方法
JP2012218898A (ja) 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473234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625189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方法
JP201504820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6918906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16553313A (zh) 电梯控制方法、电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63840B (zh) 电梯控制***
CN114538220A (zh) 基于摄像头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29417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4231336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105876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2009202997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0302343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45691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