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3660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3660A
CN116543660A CN202210094547.7A CN202210094547A CN116543660A CN 116543660 A CN116543660 A CN 116543660A CN 202210094547 A CN202210094547 A CN 202210094547A CN 116543660 A CN116543660 A CN 116543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mi
region
hol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45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溢
王昭舜
曾竣懋
程彦彰
刘驰
高敏哲
陈路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0945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3660A/zh
Priority to TW111105205A priority patent/TWI812004B/zh
Priority to US17/939,688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634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54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3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08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using both translucent and non-transluc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8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Noodl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发光元件以及一光扩散结构。其中,壳体包含一第一透光孔以及一第二透光孔。发光元件设于壳体内,且对准第一透光孔。光扩散结构包含一第一光扩散层以及一第二光扩散层。第一光扩散层设于壳体以及发光元件间,且包括一第一半透光区以及一第一遮光区。其中,第一半透光区对应于第一透光孔,第一遮光区环绕第一半透光区。第二光扩散层设于壳体以及发光元件间,且包括一第二半透光区以及一第二遮光区。其中,第二半透光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第二遮光区环绕第二半透光区。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壳体上产生发光效果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为了凸显产品的独特性,常常在壳体上利用发光图案产生发光效果。
传统的电子装置通常是在壳体形成多个开孔,内部配合开孔数量设置多个光源朝向各个开孔射出光线。通过对各光源进行控制,即可产生各种不同的发光图案以产生发光效果。然而,发光图案的影像品质取决于开孔的分布密度。若是提高开孔密度而不增加相对应的光源数量,容易产生开孔亮度不均的问题。反之,若是配合开孔密度增加光源数量,除了容易导致***内部温度过高,也会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案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发光元件以及一光扩散结构。其中,壳体包含一第一透光孔以及一第二透光孔。发光元件设于壳体内,且对准第一透光孔。光扩散结构包含一第一光扩散膜以及一第二光扩散膜。第一光扩散层设于壳体以及发光元件间,且包括一第一半透光区以及一第一遮光区。其中,第一半透光区对应于第一透光孔,第一遮光区环绕第一半透光区。第二光扩散层设于壳体以及发光元件间,且包括一第二半透光区以及一第二遮光区。其中,第二半透光区对应于第二透光孔,第二遮光区环绕第二半透光区。
本案的电子装置利用第一光扩散层以及第二光扩散层,可以有效地将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线分散至第一透光孔以及第二透光孔向外投射。如此,即可使用较少数量的发光元件达到理想的影像品质,避免***内部温度过高,同时亦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以***图显示本案电子装置的发光单位的内部结构的一实施例;
图3是本案光扩散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案光扩散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以剖面图显示图2的发光单位的内部结构以及光路径;
图6是以***图显示本案电子装置的发光单位的内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以及
图7是以剖面图显示图6的发光单位的内部结构以及光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本案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案实施例的目的。
图1是本案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此电子装置1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可装饰发光效果的电子产品。
如第一图所示,电子装置10的壳体110可划分出多个阵列排列的发光单位A,每一个发光单位A对应至壳体110上的一第一透光孔112以及邻近于第一透光孔112的至少一第二透光孔114。壳体110是一不透光壳体,例如一金属壳体。
一实施例中,如第一图与图2所示,每一个发光单位A对应至一第一透光孔112以及环绕第一透光孔112的八个第二透光孔114,进而定义出一个方形区域。第一透光孔112位于这个方形区域的中央处,第二透光孔114位于这个方形区域周边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发光单位A中的第二透光孔114的数量可视需求(如透光孔密度与分布方式、单一个光源的强度等)进行调整。
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二透光孔114对称地分布于第一透光孔112的周围,以利于呈现均匀的发光效果。
请一并参照图2,图2是以***图显示本案电子装置的发光单位A的内部结构的一实施例。图中以四个发光单位A为例,发光单位A的数量可视需求调整。
多个发光元件132位于壳体110内,且阵列排列于一电路板134上。这些发光单位A分别对应至一发光元件132。每一发光元件132对准壳体110上的第一透光孔112。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32是一发光二极管元件。
光扩散结构140设于壳体110以及发光元件132间,且包括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第一光扩散层150包含一第一透光区152、一第一半透光区154以及一第一遮光区156。其中,第一半透光区154对应于第一透光孔112,第一遮光区156环绕第一半透光区154。第一透光区152位于第一半透光区154以及第一遮光区156之间,且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14。
第二光扩散层170设于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发光元件132间,且包括一第二透光区172、一第二半透光区174以及一第二遮光区176。其中,第二透光区172对应于第一透光孔112。第二半透光区174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14且环绕第二透光区172,第二遮光区176环绕第二半透光区174。
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层150在对应于第二透光孔114处具有第一透光区152。不过亦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利用第一半透光区154取代第一透光区152,以简化第一光扩散层150的设计。另外,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二光扩散层170在对应于第一透光孔112处具有第二透光区172。不过亦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利用第二半透光区174取代第二透光区172,以简化第二光扩散层170的设计。
一实施例中,第一半透光区154呈现一圆形区域,且对准第一透光孔112。第一透光区152包含八个圆形区域1522,分别对准八个第二透光孔114。这八个圆形区域1522可以是互相连接,也可以是各自独立。
一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172呈现一圆形区域,且对准第一透光孔112。第二半透光区174包含八个圆形区域1742,且分别对准八个第二透光孔114。这八个圆形区域1742可以是互相连接,也可以是各自独立。
请一并参照图3,图3是本案光扩散结构140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扩散结构140具有第一透光膜142与第二透光膜144作为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的基材。第一光扩散层150具有一遮光图案层158以及一半透反射图案层159。遮光图案层158与半透反射图案层159位于第一透光膜142的同一侧。遮光图案层158定义出图2中的第一遮光区156,半透反射图案层159定义出图2中的第一半透光区154,至于未覆盖有遮光图案层158以及半透反射图案层159的部分则为第一透光区152。相较于遮光图案层158,半透反射图案层159对于可见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系数以及透射系数。一实施例中,半透反射图案层159是一银色油墨层,遮光图案层158是一黑色油墨层。
本实施例中,遮光图案层158以及半透反射图案层159位于第一透光膜142的同一侧,或是位于第一透光膜142的相对两侧。
第二光扩散层170包含一遮光图案层178以及一半透光图案层179。遮光图案层178以及半透光图案层179位于第二透光膜144的同一侧。遮光图案层178定义出图2中的第二遮光区176,半透光图案层179定义出图2中的第二半透光区174,至于未覆盖有遮光图案层178以及半透光图案层179的部分则为第二透光区172。相较于遮光图案层178,半透光图案层179对于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系数。一实施例中,半透光图案层179是一白色油墨层,遮光图案层178是一黑色油墨层。
本实施例中,遮光图案层178以及半透光图案层179可位于第二透光膜144的同一侧,或是位于第二透光膜144的相对两侧。
一实施例中,相较于第一光扩散层150的半透反射图案层159,第二光扩散层170的半透光图案层179对于可见光的反射系数较低。
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层150上的遮光图案层158与第二光扩散层170上的遮光图案层178可采用相同油墨材料制造。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层150所具有的半透反射图案层159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所具有的半透光图案层179可采用不同油墨材料制造,亦可以采用相同油墨材料制造。
其次,在图3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分别位于第一透光膜142以及第二透光膜144上。不过亦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4,图4是本案光扩散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扩散结构140’中的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亦可以是位于单一个透光膜141的相对两侧,而非位于两个透光膜。
请一并参照图5,图5是以剖面图显示图2的发光单位A的内部结构以说明发光元件132所产生的光线向外投射的光路径。
如图5所示,发光元件132所产生的光线是依序通过第二光扩散层170、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壳体110上的第一透光孔112以及第二透光孔114向外投射。其中,由发光元件132垂直向上朝向第一透光孔112投射的光线R1,会穿透第二光扩散层170的第二透光区172投射至第一光扩散层150的第一半透光区154,被第一半透光区154向外散射并削弱其强度后,再通过第一透光孔112向外投射。由发光元件132斜向朝向第二透光孔114投射的光线R2,会投射至第二光扩散层170的第二半透光区174,被第二半透光区174削弱其强度后,再穿透第一光扩散层150的第一透光区152通过第二透光孔114向外投射。
由此可知,由第一透光孔112穿出的光线R1以及由第二透光孔114穿出的光线R2,都需要穿过半透光区,这些半透光区除了可会削弱光线强度,并可提升由各个透光孔穿出的光线的均匀度。如此,即可确保由第一透光孔112以及第二透光孔114向外投射的光线具有均匀的发光亮度,以确保发光单位A在壳体110上产生的发光图案的影像品质。
图5的实施例中,第二光扩散层170是位于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发光元件132之间。不过亦不限于此。依据实际需求,第一光扩散层1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的位置可以互换,亦可产生类似的效果。
图6是以***图显示本案电子装置的发光单位B的内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中以四个发光单位B为例,发光单位B的数量可视需求调整。
多个发光元件132位于壳体210内,且阵列排列于一电路板134上。这些发光单位B分别对应至一发光元件132。每一个发光单位B对应至壳体210上的一第一透光孔212、邻近于第一透光孔212的至少一第二透光孔214以及邻近于第一透光孔212的至少一第三透光孔216。
一实施例中,每一个发光单位B对应至一第一透光孔212、环绕第一透光孔212的四个第二透光孔214以及环绕第一透光孔212的四个第三透光孔216。第一透光孔212以及第二透光孔214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第一透光孔212以及第三透光孔216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单一个发光单位所对应的第二透光孔214以及第三透光孔216的数量仅为本案的一例示。本案应不受限于此。其数量可视实际状况(如所需的透光孔密度与分布方式、单一个光源的强度等)而定。
一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每一个发光单位B所对应的第一透光孔212、四个第二透光孔214以及四个第三透光孔216定义出一个方形区域。第一透光孔212位于这个方形区域的中央处,第二透光孔214位于这个方形区域的角落位置,第三透光孔216则是位于这个方形区域的四周的中间位置。
光扩散结构240包含一第一光扩散层2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270。第一光扩散层250设于壳体210以及发光元件132间。第一光扩散层250包括一第一透光区252、一第一半透光区254以及一第一遮光区256。
第一半透光区254对应于第一透光孔212,第一遮光区256环绕第一半透光区254。第一透光区252位于第一半透光区254以及第一遮光区256之间,且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14以及第三透光孔216。
一实施例中,第一半透光区254呈现一圆形区域,且对准第一透光孔212。第一透光区252具有八个圆形区域2522,分别对准四个第二透光孔214以及四个第三透光孔216。这八个圆形区域2522可以是互相连接,也可以是各自独立。
一实施例中,第二光扩散层270设于第一光扩散层250以及发光元件132间。第二光扩散层270包含一第二透光区272、一第二半透光区274、一第三透光区275以及一第二遮光区276。
第二透光区272对应于第一透光孔212。第二半透光区274对应于第二透光孔214且环绕第二透光区272,第二遮光区276环绕第二半透光区274。第三透光区275对应于第三透光孔216。第二遮光区276环绕第三透光区275。
一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272以及第三透光区275整体呈现一个X形区域,由对应于第一透光孔212的位置延朝向周围四个第三透光孔216的位置延伸。第二遮光区276呈现一方型外框,环绕此X形区域。第二半透光区274则是位于第二遮光区276以及此X形区域之间。
请一并参照图7,图7是以剖面图显示图6的发光单位B的内部结构以说明发光元件132所产生的光线向外投射的光路径。
如图7所示,发光元件132所产生的光线,是依序通过第二光扩散层270、第一光扩散层250以及壳体210上的第一透光孔212、第二透光孔214以及第三透光孔216向外投射。
由发光元件132垂直向上朝向第一透光孔212投射的光线R3,会穿透第二光扩散层270的第二透光区272投射至第一光扩散层250的第一半透光区254,被第一半透光区254向外散射并削弱其强度后,再通过第一透光孔212向外投射。
由发光元件132斜向朝向第二透光孔214投射的光线R4,会投射至第二光扩散层270的第二半透光区274,被第二半透光区274向外散射并削弱后,再穿透第一光扩散层250的第一透光区252通过第二透光孔214向外投射。
由发光元件132朝向第三透光孔216投射的光线R5,会穿透第二光扩散层270的第三透光区275以及第一光扩散层250的第一透光区252,再通过第三透光孔216向外投射。
由此可知,由第一透光孔212穿出的光线R3以及由第二透光孔214穿出的光线R4,都需要穿过半透光区,这些半透光区除了可会削弱光线强度,并可提升由各个透光孔穿出的光线的均匀度。如此,可以确保由第一透光孔212以及第二透光孔214向外投射的光线具有均匀的发光亮度。
因为第一透光孔212以及第二透光孔214间的第一距离D1小于第一透光孔212以及第三透光孔216间的第二距离D2,光线R5由发光元件132(可视为一点光源)投射至第三透光孔216的距离大于光线R4由发光元件132投射至第二透光孔214的距离。
由于发光元件132经由第三透光区275投射至第三透光孔216的光线R5所经历的强度削减少于发光元件132经由第二半透光区274投射至第二透光孔214的光线R4,可弥补此光投射距离的差异,因此可使第二透光孔214与第三透光孔216有均匀的发光亮度,以确保发光单位B在壳体210产生的发光图案的影像品质。
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层150,2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270均具有遮光图案层158,178以形成第一遮光区156,256以及第二遮光区176,276于发光单位A,B的边缘处,防止相邻发光单位A,B互相干扰。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若是发光单位A,B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亦可以省略遮光图案层158,178。
本案的电子装置利用第一光扩散层150,250以及第二光扩散层170,270,可以有效地将发光元件132所产生的光线分散至第一透光孔112,212以及第二透光孔114,214向外投射。如此,可减少发光元件132的数量,同时达到理想的影像品质。此外,亦可以避免***内部因为过多发光元件132而造成温度过高的情形,同时亦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壳体,包含第一透光孔以及第二透光孔;
发光元件,设于上述壳体内,且对准上述第一透光孔;以及
光扩散结构,包含:
第一光扩散层,设于上述壳体以及上述发光元件间,且包括第一半透光区以及第一遮光区,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半透光区对应于上述第一透光孔,上述第一遮光区环绕上述第一半透光区;以及
第二光扩散层,设于上述壳体以及上述发光元件间,且包括第二半透光区以及第二遮光区,上述第二半透光区对应于上述第二透光孔,上述第二遮光区环绕上述第二半透光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光扩散层还包含第一透光区,位于上述第一半透光区以及上述第一遮光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光扩散层还包含第二透光区,上述第二透光区对应于上述第一透光孔,且上述第二半透光区环绕上述第二透光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光扩散层包含遮光图案层以及半透反射图案层,上述遮光图案层定义出上述第一遮光区,上述半透反射图案层定义出上述第一半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光扩散结构包含第一透光膜,上述遮光图案层以及上述半透反射图案层位于上述第一透光膜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半透反射图案层是银色油墨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遮光图案层是黑色油墨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光扩散层包含遮光图案层以及半透光图案层,上述遮光图案层定义出上述第二遮光区,上述半透光图案层定义出上述第二半透光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光扩散结构包含第二透光膜,上述遮光图案层以及上述半透光图案层位于上述第二透光膜的相对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半透光图案层是白色油墨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遮光图案层是黑色油墨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壳体还包含第三透光孔,上述第一透光孔以及上述第二透光孔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上述第一透光孔以及上述第三透光孔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上述第一距离小于上述第二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光扩散层还包含第二透光区以及第三透光区,上述第二透光区对应于上述第一透光孔,上述第三透光区对应于上述第三透光孔,上述第二半透光区环绕上述第二透光区,上述第二遮光区环绕上述第三透光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光扩散结构包含透光膜,上述第一光扩散层与上述第二光扩散层位于上述透光膜的相对两侧。
CN202210094547.7A 2022-01-26 2022-01-26 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6543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4547.7A CN116543660A (zh) 2022-01-26 2022-01-26 电子装置
TW111105205A TWI812004B (zh) 2022-01-26 2022-02-14 電子裝置
US17/939,688 US20230236343A1 (en) 2022-01-26 2022-09-07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4547.7A CN116543660A (zh) 2022-01-26 2022-01-26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3660A true CN116543660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31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4547.7A Pending CN116543660A (zh) 2022-01-26 2022-01-26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6343A1 (zh)
CN (1) CN116543660A (zh)
TW (1) TWI8120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79824U (en) * 1999-11-18 2002-03-11 Wen Tai Entpr Co Ltd Multi-functional advertisement board with varying light and image
JP2002323705A (ja) * 2001-04-25 2002-11-08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90050870A (ko) * 2012-10-04 2019-05-13 나노코 테크놀로지스 리미티드 양자점들을 이용한 조명 표지판
CN204614367U (zh) * 2015-04-08 2015-09-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Led显示模组
CN210896442U (zh) * 2019-12-20 2020-06-30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图案显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1675A (zh) 2023-08-01
US20230236343A1 (en) 2023-07-27
TWI812004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503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132663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8346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7033582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KR20150117510A (ko)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JP6644510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220100956A (ko) 수동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CN212725101U (zh) 背光键盘
JPH1114284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112987386A (zh) 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JP2007188074A (ja) 輝度分布の不均一を改善する光学部材
CN116543660A (zh) 电子装置
JP2018032586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214099471U (zh) 键盘装置
CN112764267B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102533254B1 (ko) 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장치
TW202246700A (zh) 直下式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TWI656299B (zh) 發光殼體
TWM612898U (zh) 觸控模組
KR20220008059A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JP5184240B2 (ja) 表示装置
CN111402723A (zh) 背光模块
CN112996302B (zh) 电子装置
CN114488564B (zh) 浮空影像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21901674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