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0074A - 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0074A
CN116530074A CN202180081176.2A CN202180081176A CN116530074A CN 116530074 A CN116530074 A CN 116530074A CN 202180081176 A CN202180081176 A CN 202180081176A CN 116530074 A CN116530074 A CN 116530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grip
handle
support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1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彦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p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p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pal Ltd filed Critical Propal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1/01819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19373A1/ko
Publication of CN116530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0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握持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方面能够提高便利性和经济性的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本发明提供的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包括:束带部,其在移动设备的后侧沿上下方向配置,具有伸缩性;工具部,其形成有所述束带部能够贯通配置的孔,如果在护板部前面与束带部背面之间放置手指,就具备借助束带部的弹性恢复力提供摩擦力的握持空间。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设备抓握的装置,更具体地,就是涉及一种在握持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方面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制造及保管经济性的移动设备的握持辅助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随着电子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附加了多种功能。因此,它被应用于通过安装各种应用程序而实现多种功能、播放以视频为代表的多种内容、通过安装的摄像头拍摄照片、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及收发邮件等。
这种智能手机是必需品,不论男女老少,越来越多的人都是随时随地携带和使用。因此,基于这种功能的实现,为了更加稳定而方便地对属于高价产品的智能手机进行握持,开发且销售着束带、智能环、手机支架(pop socket)等智能手机握持装置。
但是,现有的束带、智能环或手机支架等用于智能手机握持的产品体积较大或者会发生从手指滑落等情况,仍然会给智能手机的握持带来不便。特别是,现有的束带产品把手插进去的时候没有阻止智能手机向下滑的功能,使用时需要过度的力量,因此会给使用带来不便。智能环或者手机支架产品位置固定,需要将手指紧贴智能手机背面使用,因此很难长时间使用。
另外,作为用于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另一项现有技术,有美国注册专利第09793941号提出的“帮助用户握住移动设备的装置”。
但是,所述另一项现有技术手指支具(finger brace)与第1至第4弹性长度构件(first,second,third,and fourth flexible lengths)之间的结合结构不仅复杂,而且第1至第4弹性长度构件(first,second,third,and fourth flexible lengths)的两个分支设置结构会给使用带来不便,难以稳定地进行握持。
另外,韩国注册专利第10-1062570号公开了环状形态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用指环,确保能够将手指放入而使用智能手机。
图1是所述现有技术指环的立体图,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它附着在便携式终端设备3的背面,形成可以将手指***的圆环,由此能够安全且容易地对便携式终端设备3进行握持。在将手指***圆环构件12的状态下,可以使便携式终端设备3沿多个角度进行左右旋转,从而能够大幅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如果想要利用便携式终端设备3收看广播、电影等视频内容,不仅可以将便携式终端设备3放置于桌上等平面上,而且还能够容易将其搁置于墙壁上。
虽然这种指环形态的握持装置能够弥补现有智能手机壳的握持能力,有助于防止发生坠落事故,但是由于只有一根手指能够伸入,使用产生的疲劳会仅累积到一根手指上。另外,虽然为了在保管时能够使体积最小化而在圆环部分附加有铰链,以便在保管与使用时能够区分使用,但是为此而设计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还增加了体积和重量。这不仅导致便携性的下降,而且使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也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在束带中间附着对手指进行支撑的支撑板,防止智能手机向下滑落,支撑板能够沿束带移动,可根据不同目的变更支撑板的位置使用,同时使用伸缩性好的束带,确保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够使手的位置比较自由地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确保既能够最大化移动设备的抓握能力,又能够根据多种握持形态变形使用,从而保障其便携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构成为包括:束带,其沿上下配置在智能手机的后方且具有伸缩性;支撑板,所述束带贯通配置在贯通孔,且在与所述束带之间***任意一个手指。
所述支撑板可以在所述贯通孔沿所述束带移动。
在所述支撑板,任意一个手指***下部支承面与所述束带之间,上部依靠另一手指提供支撑,在所述贯通孔内借助与所述束带的摩擦力沿所述束带的移动受到限制。
所述支撑板上具备能够使上部与下部折叠的折叠部。
所述折叠部具备铰链轴和针对折叠提供恢复力的铰链复原部。
所述铰链复原部在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至铰链轴的位置配置有铰链结合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部和下部而提供恢复力。
所述支撑板在束带的恢复力作用下,可以沿上部靠近智能手机的方向接受旋转力。
所述贯通孔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方向形成。
所述支撑板具有在所述上部形成的第1孔及在下部形成的第2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配备有通过在所述上部形成的锁扣部进行锁扣而设定展开极限的上侧端突和设定向后方转动极限的下侧端突。
所述束带的端部分别附着至智能手机的上端侧和下端侧。
所述束带的端部分别附着至智能手机外壳的上端侧和下端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提供了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包括:束带,其沿上下方向配置在所述智能手机背面,由具有伸缩性的材质构成;以及支撑板,所述束带的下端通过贯通孔向前方引出,朝向所述智能手机的下部,其下部的支承面依靠***与所述束带之间的任意一根手指提供支撑,上部依靠另一根手指提供支撑,固定在所述束带上,以所述束带为媒介对所述智能手机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板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能够保持不沿垂直的所述束带下降的状态。
当所述支撑板的所述支承面和所述上部分别依靠中指和食指提供支撑时,在所述贯通孔内借助与所述束带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对从所述束带开始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所述支撑板上还包含能够使上侧与下侧折叠的折叠部。
所述折叠部由铰链复原部构成,其使所述支撑板能够以水平的铰链轴为中心将上侧与下侧折叠,并具有针对所述折叠的恢复力。
所述铰链复原部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和下侧彼此分割相接的一侧分别配备有通过铰链轴进行铰链结合的铰链结合部,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侧与下侧,可以提供恢复力。
所述折叠部可由折叠导向部构成,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侧与下侧边界上,以厚度减少的方式形成,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和下侧能够彼此折叠,并具有针对所述折叠的恢复力。
所述束带的两端可分别附着在所述智能手机的背面上端和下端。
所述束带的两端可分别附着在所述智能手机的外壳上端和下端。
所述束带的两端可分别附着在粘贴于所述智能手机的背面的粘贴板的上端和下端。
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贯通孔可以设置一个。
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贯通孔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束带可以按照“之”字形分别贯通所述贯通孔。
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贯通孔可以从端部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的一个侧面。
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贯通孔可以从一侧的一个侧面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的另一个侧面。
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贯通孔可以从一侧的一个侧面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的所述一个侧面。
所述支撑板的所述贯通孔可以从端部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并贯通所述中心部。
所述支撑板中,所述贯通孔可以设置在从一个侧面的端部开始延长至中心部的突出部上,使其内侧从端部开始贯通至中心部。
所述支撑板中,所述贯通孔可以分别按照贯通的方式设置在分别在一个侧面的端部和中心部上形成的突起部上。
所述支撑板在一个侧面的中心部上形成的突起部上形成有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突起部的上侧和下侧可以分别配备对所述束带进行支撑的支撑突起。
所述贯通孔可以在内侧设置对所述束带进行按压的弹性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项说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包括:束带部,其具有伸缩性,沿移动设备的上下方向配置;工具部,其由护板部及所述束带部贯通配置并使护板部与束带部的选择高度结合的孔部构成。
本发明配备有握持空间,当手指以所述孔部的位置为基准***下侧的护板部与束带部之间之后,随着束带部向后方的弹性恢复力和护板部向前方的转动,就能够使手指进行握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部贯通前后形成,所述束带部在孔部的部位弯折,从而可以起到保存工具部位置的作用。
所述护板部在***区的束带部恢复力作用下,可以沿上部靠近移动设备的方向接受旋转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孔部可以沿上下方向形成。
另外,所述工具部中,护板部由与轴承(shaft)部连接从而能够相互转动的第1护板部及第2护板部构成,孔部可以由在第1护板部上形成的第1孔及在第2护板部上形成的第2孔构成。
优选地,所述束带部按照能够沿后方遮盖在第1孔及第2孔之间形成的铰链部位的方式配置。
另外,所述工具部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使第1护板及第2护板的前面邻接配置在移动设备的后侧,可以在彼此后方沿邻接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2护板部可以构成通过在所述第1护板部上形成的锁扣部进行锁扣而设定展开极限的上侧端突和设定向后方转动极限的下侧端突。
另外,所述工具部可以作为搁置架使用,使从第1护板部与第2护板部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支撑在移动设备的后侧,另一个可以转动并由底面提供支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了具有伸缩性的束带,因此可以通过自然的拱形手形对智能手机进行握持,握持智能手机的手形不固定,能够随着手部的角度变化等实现包括支撑板在内的智能手机的多种姿势。同时,可以自由地将支撑板移动到任何方向使用,并能够使厚度达到最小化,方便携带及保管。可以最小化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的干扰。此外,在使用前及使用后也无需执行角度调节等额外的操作,可以立即使用。
另外,通过护板与束带的简单结构也能够适用于多种方式的抓握,提供有效的握持力。因此,不仅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而且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由于是通过将转动方式与弹性恢复力组合在手指或者手掌上形成握持,因此能够减少握持移动设备的肌肉负担,能够引导用户的健康、安全使用。
另外,由于使用薄型构件,因此与现有的圆环方式或者体积大的外壳复杂结构相比,高低产生的不利明显减少,这可以带来体积和重量的减少,由此能够提高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用指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使用状态的侧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附着束带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附着束带的另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附着束带的又一实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对本发明第2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7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第11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第12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第13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21是对本发明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2是将本发明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的支撑板往下拉并横向拍照时使用例的图像。
图23是将本发明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的支撑板往下拉并进行键盘打字(keyboardtyping)时使用例的图像。
图24及图25是将本发明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的支撑板往旁边拉并用一只手操作时使用例的图像。
图26及图27是将本发明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的支撑板往上拉并观看视频时使用例的图像。
图28是本发明第15实施例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主视图。
图29是图28所示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侧剖面图。
图30是图28所示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31是本发明第16实施例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侧剖面图。
图32是图31所示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正面图。
图33至图35是本发明第16实施例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36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侧面图。
图37是本发明第17实施例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但是,下面介绍的实施例只不过是按照使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一般知识的人员能够容易实施发明的程度而详细说明的示例,并不意味着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果提到某个部分与其它部分“连接”,这不仅是指直接连接的情况,而且还包含在其中间搁着其它元件或者装置进行连接的情况。另外,如果提到某个部分“包含”某个构成要素,除非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其含义就并非是指排除其它构成要素,而是意味着还可以包含其它构成要素。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使用状态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2及图3可知,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100包含束带(strap)110和支撑板120。
所述束带110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智能手机的背面。
所述束带110可由具有能够复原的伸缩性的材质,例如:可由橡胶或者硅或含有氨纶的纤维等的多种伸缩性材质构成。因此,束带110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可以对其与支撑板120之间的摩擦力或者手指的摩擦力的增加做出贡献,从而能够确保稳定地对智能手机进行握持。
支撑板120的束带110下端通过贯通孔121从而向前方引出,朝向智能手机下部。所述支撑板的下部的支承面122依靠***其与束带110之间的某一根手指,例如:依靠中指提供支撑。而上部依靠其它手指,例如:依靠食指提供支撑,从而被固定在束带110上,确保能够以束带110为媒介对智能手机进行支撑。即,支撑板120的、设置于贯通孔121下侧从而与束带110相对的支承面122依靠位于其与束带110之间的至少某一根手指,例如:依靠中指提供支撑,而上部依据其它手指,例如:依靠食指提供支撑,从而能够以束带110为媒介对智能手机进行支撑。
支撑板120可通过贯通孔121沿束带110移动,因此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必须保持不会沿垂直的束带110下降的状态,当用手移动时也不能要求使用过度的力。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板120与束带110之间的摩擦力由贯通孔121的大小、个数、规格、与其它贯通孔121之间的距离、束带110的弯曲部分等而决定。
在所述支撑板120下部与束带110之间***手指使用,即使是在按照这种方式使用的情况下,支撑板120也不会移动,而是由束带110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120的固定原因在于支撑板120与束带110的基本摩擦力、束带110支撑手指产生的角度变化、手指将支撑板120向外推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加、束带110拉长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加、手指与束带110接触产生的摩擦力等因素。
另外,如果在支撑板120上沿束带110的长度方向存在束带110贯通的贯通孔121之间的间隔,就可以防止支撑板12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颠倒。
当所述支撑板120的支承面122和上部依靠中指和食指提供支撑时,就可以借助与束带110之间的摩擦力限制其在贯通孔121内从束带110开始移动。即,如果中指与支承面122紧密贴合,食指直接对支撑板120的上部进行支撑或者以束带110为媒介对支撑板120的上部进行支撑,由于对束带110的拉力等导致在贯通孔121内与束带110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因此可以对支撑板120在束带110上的移动进行限制乃至抑制。
如图4所示,关于束带110,举一个例子,其两端可以分别附着在所述智能手机的背面上端和下端。
如图5所示,关于束带110,再举一个例子,其两端可以分别附着在智能手机10的外壳20上端和下端。
如图6所示,关于束带110',再举一个例子,其两端可以分别附着在粘贴于智能手机10的背面的粘贴板130的上端和下端。
在这种情况下,举个例子,用于束带110'附着固定的粘合物质可以配备在粘贴板130上。再举一个例子,可以配备在束带110'的两端,也可以将其全部配备在粘贴板130和束带110'的两端,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附着方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对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7可知,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200与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100相同,包含束带210和支撑板220,除了在支撑板220上配备有与确保能够将上侧与下侧折叠的折叠部对应的铰链复原部230这一点之外,其余部分均相同。因此这里就不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
所述铰链复原部230使支撑板220能够以水平的铰链轴233为中心将上侧和下侧折叠,其具有针对折叠的恢复力。所述铰链复原部230可以减少对支撑板220进行支撑的所有手指因压力加重而诱发的不便或者疼痛,能够防止手指在支撑板220与束带210之间被过度按压。这在将要后述的折叠导向部中也同样起作用。
所述铰链复原部230在支撑板220的上侧和下侧彼此分割连接的一侧分别配备有通过铰链轴233进行铰链结合的铰链结合部231、232,***铰链轴233或者设置在铰链轴233或其附近的盘簧或板簧等弹簧234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220的上侧与下侧,提供恢复力。在这里,为了防止弹簧234轻易从铰链轴233脱落,像本实施例中那样,将其设置在铰链结合部231、232内侧,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220的分割的上侧与下侧,可以提供使支撑板220的分割的上侧与下侧向构成同一平面的方向回归的弹力。
下面,将参照图8以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200为参考对智能手机10的握持进行说明,这不仅适用于以前的实施例,而且在以后的所有实施例中也同样适用。在这里,食指将支撑板220的上部向外推(c方向),在与食指接触的范围a内增加摩擦力,中指在支撑板220与束带210之间沿紧贴方向d对支撑板220和束带210提供支撑,从而在与中指的接触区b内增加摩擦力,通过这种作用将支撑板220固定在束带210上,并可以对智能手机10进行握持。另外,随着束带210的拉伸,在伸缩力产生的恢复力e作用下,可以使支撑板220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增加。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立体图。
参照图9可知,根据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300与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100相同,包含束带310和支撑板320,除了在支撑板320上配备有与能够将上侧与下侧折叠的折叠部对应的折叠导向部330这一点之外,其余部分均相同。因此这里就省略重复的说明。
所述折叠导向部330设置在支撑板320的上侧和下侧边界上,以减少厚度的方式形成,使支撑板320的上侧和下侧能够彼此折叠,具有针对折叠的恢复力。在这里,恢复力可以是指,可以利用支撑板320为具有恢复力的合成树脂等材质方面的特性,将支撑板320的分割上侧与下侧向构成同一平面的方向回归的力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可以按照多种形态形成贯通孔。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4至第1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中贯通孔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第4至第1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与根据第1至第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相同,也由束带和支撑板构成,除了贯通孔的个数、形态乃至结构之外,其余部分均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以区别为主进行说明。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4至第1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可以附加前面介绍的铰链复原部230或折叠导向部330,所述铰链复原部230或折叠导向部330可以设置在不妨碍贯通孔形成的区域内,具体地,可以设置在支撑板上避开上部与下部的手指支撑部位和贯通孔的范围内。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0可知,根据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400可以在支撑板420上设置单一的贯通孔421,使用尺寸比束带410截面更小的贯通孔421增加摩擦力,确保能够对支撑板420进行固定。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1可知,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500可以在支撑板520上设置多个贯通孔521,例如:可以设置3个,束带510分别按照“之”字形贯通所述贯通孔521。贯通孔521越多,支撑板520的固定力就越强,且与此相反可以对支撑板520的自由移动进行限制。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2可知,根据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握持装置600可以在支撑板620上设置多个贯通孔621,例如:可以设置4个,束带610分别按照“之”字形贯通所述贯通孔621。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3可知,根据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700中支撑板720的贯通孔721可以从端部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的一个侧面。因此,束带710可以从支撑板720的端部开始向内侧***,并从支撑板720的中心部向一个侧面引出。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4可知,根据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800中支撑板820的贯通孔821可以从一侧的一个侧面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的另一侧面。因此,束带810可以从支撑板820的一个侧面开始向内侧***,并从其相反侧面的中心部引出。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5可知,根据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900中支撑板920的贯通孔921可以从一侧的一个侧面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的所述一个侧面。因此,束带910在支撑板920上的***和引出可以在同一个面上完成。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6可知,根据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1000中支撑板1020的贯通孔1021可以从端部开始沿内侧延长至中心部并贯通中心部。因此,束带1010可以从支撑板1020的端部开始向内侧***,并能够通过中心部的贯通孔向两侧中的任意一侧引出。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7可知,根据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1100中支撑板1120的贯通孔1121可以设置在在一个侧面从端部开始延长至中心部的突出部1122上,贯通孔1121可以从端部开始至中心部为止贯通内侧。因此,束带1110可以沿支撑板1120的突出部1122从端部开始至中心部为止进行贯通设置。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8可知,根据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1200中,在支撑板1220的一个侧面分别形成于端部与中心部上的突起部1222上分别贯通形成贯通孔1221。因此,束带1210可以贯通突起部1222的各个贯通孔1221。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的侧剖面图。
参照图19可知,根据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1300中,形成在支撑板1320一个侧面中心部上的突起部1322上形成有贯通孔1321,在突起部1322的上侧与下侧可以分别配备对束带1310进行支撑的支撑突起1323。因此,束带1310贯通突起部1322的贯通孔1321依靠各个支撑突起1323在贯通孔1321两侧被支撑。
参照图20可知,根据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中的贯通孔1421可以在内侧设置对束带1410进行按压的弹性体1422。弹性体1422可以使用以盘簧、板簧为代表的多种弹性构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体1422的构成可以应用于以前的所有实施例中。
参照图21可知,该图是用于对束带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进行说明,如果支撑板不固定在束带上而是可以移动状态下的最大摩擦力A以下的摩擦力在支撑板与束带之间发挥作用,即使不施加外力,支撑板也能够从倾斜或垂直状态的束带开始自由移动。另外,如果超过上述最大摩擦力A的摩擦力在束带与支撑板之间发挥作用,支撑板在施加的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束带移动,在支撑板能够支撑智能手机重量状态下的最小摩擦力B附近存在支撑板与束带之间的最佳摩擦力区间C。以此为基准,智能手机支撑的稳定感和支撑板的移动容易性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而彼此成反比。即,智能手机支撑的稳定感与摩擦力大小成正比,但是支撑板的移动容易性与摩擦力大小成反比。由此,束带与支撑板之间的基本摩擦力支撑智能手机的重量,但是也可以通过模拟或实验获得在用手可以毫不费力地移动范围内设置的过程。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无论贯通孔的个数为1个还是多个,束带与支撑板之间的基本摩擦力都能够支撑智能手机的重量,可以用手进行移动,并能够确保可以正常使用。实际上,支撑智能手机重量所需的摩擦力并不需要很大,例如:如下面表1所示,从当前市面上销售的苹果和三星的主要智能手机的重量来看,大部分都分布在100g中半到200g出头之间。即使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外壳的重量约10~40g左右,其重量大约也在250g以下。因此,只要能够依靠束带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其进行支撑就行。
【表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手机握持装置,在图22至图27中显示了多种使用例。据此,根据束带中支撑板位置的多种握持法可以实现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机的最佳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项说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包括:束带部,其在移动设备的后侧沿上下方向配置,具有伸缩性;工具部,其形成有所述束带部能够贯通配置的孔,如果在护板部前面与束带部背面之间放置手指,就具备借助束带部的弹性恢复力提供摩擦力的握持空间。
在这里,护板部可以理解为实际上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支撑板相同功能的结构。
下面提到的“移动设备”是指包括所述智能手机在内配备有显示屏的多种形态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可以理解为除了普通手机之外还包括带有屏幕、具有移动性的PDA、导航仪、平板电脑等在内的设备。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15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主视图。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将配置在移动设备后侧的状态定义为正面。
优选地,束带部2010在移动设备的后侧沿上下方向配置,并沿垂直方向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侧,但是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允许保持规定的倾斜角度进行配置。因此,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上下方向”并非仅意味着与移动设备的宽度垂直的方向。
虽然所述束带部2010的上下端以借助外壳2100内侧面与移动设备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固定设置的例子为基础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借助规定的粘合构件进行粘合,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考虑按照没有外壳2100的状态附着在移动设备的外罩(housing)上。
优选地,所述束带部2010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由至少具有上下方向伸缩性的材质构成,所述材质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如后所述,所述束带部2010依靠弹性恢复力形成手指与工具部1000之间的握持关系,为此,可以选择具有适当弹性系数的材质。即,在工具部1000一侧依靠手指对移动设备及/或外壳2100的负荷进行支撑时,不会因受自重影响而过分下垂,可以由在工具部1000上形成的规定的孔进行支撑,同时可选择对于手指的***或者变形等情况具有一定程度柔软性而能够适应的程度的弹性系数及摩擦系数。
如图中列举的实施例所示,如果束带部2010在外壳2100内面一侧将上下端固定,束带部2010的整体长度就可以比外壳2100的上下长度设置得稍长一些。
在所述束带部2010的路径的一部分上配置有工具部1000,其实际上执行提供手指握持力的功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呈现了所述工具部1000的变形例,基本地,具有护板部1100和孔部1101。
为了确保所述护板部1100具有规定的面积,能够与手指产生摩擦,并能够与束带部2010结合提供弹性恢复力,最好具有能够发挥杠杆作用这种程度的上下方向长度。
在本发明的第15实施例中,工具部1000构成按照一块板状形成的护板部1100和在所述护板部1100上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孔部1101。
所述护板部1100由比束带部2010更不容易变形的材质构成,例如:可以选择合成树脂、木材、玻璃、橡胶、金属等任意一种以上。
护板部1100整体上可以形成四边形,如果是可以支撑手指并紧贴移动设备后侧的形态,则不限制其形状。但是,优选具有至少能够将束带部2010的上下长度进行一定程度覆盖这种程度的高度。
在本发明第15实施例中,所述护板部1100由单一的板材构成,大致在宽度方向的中心形成能够使束带部2010贯通***的孔部1101。
在所述孔部1101内,借助与束带部2010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将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但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而选择高低可以调节这种程度的摩擦力。
根据所述实施例,以孔部1101为基准,在保管状态下,在上侧,护板部1100的背面紧贴束带部2010的前面;在下侧,护板部1100的前面紧贴束带部2010的背面。因此,在所述下侧,束带部2010与护板部1100之间的空间执行提供握持力的功能,下面将对此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29是图28所示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侧剖面图。
在外壳2100后侧配置有工具部1000和束带部2010,与前面重复的部分不再进行说明。为了方便说明,在图中将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和外壳2100的空间按照隔开的状态进行了显示,在实际的使用例中,如果是不施加负荷的情况,束带部2010及/或工具部1000会紧贴外壳2100背面进行配置。
如上所述,基本地,以束带部2010与工具部1000连接的孔部1101的部位为基准,上部和下部发挥互补的功能,在护板部1100的下部前面和与之正对的束带部2010的背面之间形成有提供规定握持力的空间。
具体地,将所述束带部2010上贯通孔部1101的部位定义为***区2011,将与护板部1100下部正对的部位定义为张力提供区2012。另外,将所述张力提供区2012与护板部1100之间的可隔开空间定义为握持(holding)空间1010。
护板部1100与宽度或者高度相比,其厚度比较薄。由于该规定的厚度,因此在孔部1101的部位会发生束带部2010的弯折。在第15实施例中,出现了至少两次弯折,在所述***区2011内,弹性恢复力提高了摩擦力,由此可以强化工具部1000对束带部2010的位置保存功能。
从图示的状态可以看出,在***区2011恢复力始终对束带部2010发挥作用,并沿着护板部1100上部靠近移动设备的方向,护板部1100下部远离的方向产生旋转扭矩。需要注意,这是产生适合图30所示使用状态的力量。
所述***区2011可以利用规定的铰链发挥功能,护板部1100可以按照能够以此为中心相对束带部2010转动的转动标准发挥作用。这是在实现握持的状态下,所述束带部2010完成规定的变形,然后在这种关系中用手将移动设备的外罩或外壳2100进行抓握时,发挥功能以增强抓握能力。下面,将参照图30对所述抓握的辅助功能进行具体说明。
图30是图28所示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使用状态图。
参照图29可知,护板部1100在上部其背面紧贴束带部2010的前面,在手指(食指)的***状态作用下将束带部2010拉长,从而借助弹性恢复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所述上部的贴合力。即,在上部,手指抵抗束带部2010将护板部1100以向后方转动的方式推开。
另一根手指(中指)***护板部1100下部与束带部2010之间的空间即握持空间1010内。
即,随着手指的***状态束带部2010发生变形,所述束带部2010基本上朝后方发挥恢复力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护板部1100以孔部1101为中心转动,在握持空间1010内有一种护板部1100与束带部2010试图相互靠近的力量在发挥作用。所述试图相互靠近的力量对手指进行加压,确保能够将手指固定在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上,其余手指只需施加较小的力量就能够进行握持。
下面,来更具体地看一下所述试图相互靠近力量的运转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产生试图相互靠近效果的原因在于,在孔部1101下侧即束带部2010的张力(tension)提供区2012变形导致产生的向后方的恢复力和在孔部1101上侧试图将护板部1100向后方推动产生的转动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引起的。
本发明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握持方式并非仅限定于图中所示实施例,***的手指种类或者方式或位置是可以选择的。关于这一点,后面将在其它实施例中作介绍。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侧剖面图。
在所述第15实施例中,护板部1100由单一的板材构成,由此能够理解在上下侧产生了方向互不相同的恢复力。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在本发明第16实施例中,将工具部1000的护板部采用两个护板进行配置。
上侧的第1护板部1210与下侧的第2护板部1220与轴承部1201连接,确保能够相互转动。同时,分别配置有用于束带部2010结合的结构。
因此,在第1护板部1210上沿铰链部位上侧形成有第1孔1211,在第2护板部1220上沿铰链部位下侧形成有第2孔1221。由于形成有上述两个孔,因此束带部2010的前后配置关系就产生了差异。
即,从束带部2010向下方前进来看,在第1孔1211内束带部2010从第1护板部1210前方一侧向后方引出,在第2孔1221内束带部2010从后方向前方引出并向下方延长。因此,当从后方看时,铰链部位被束带部2010包裹。
在采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运转的结构被束带部2010包裹,上下侧护板部的面向后方露出,因此在美观方面优秀,同时在配备能够使品牌或者广告等露出的空间方面也有利。
作为所述本发明的变形例,也可以第1孔1211和第2孔1221全部配置在第1护板部1210上,在下侧的第2护板部1220仅由弹性提供部1230的恢复力发挥作用。
与第15实施例相同,工具部1000相对束带部2010具有转动关系,在下侧提供有握持空间1010,具有握持力。因此从第1孔1211连接至第2孔1221的整体部位可以执行一定的位置保存功能。
由于所述重叠的面积宽,因此,需要注意,与第15实施例所示情形相比,工具部1000针对束带部2010的位置保存能力进一步提高了。
所述第1护板部1210与第2护板部1220能够相互转动,在图示状态下,按照大致相互平行的状态配置。但是,优选地,考虑手指***等的效率,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第1护板部1210与第2护板部1220可以具有一定的角度,例如:170°~175°。
所述第1护板部1210与第2护板部1220可以按照向后方折叠的形态运转,如图所示,恢复力可以向展开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为了防止向前方折叠,可以配置规定的止动件结构。上侧端突1222与下侧端突1223能够在规定上下方向转动角度方面发挥其功能。关于这一点,将在下面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32是图31所示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主视图。
第1护板部1210与第2护板部1220具有轴承部1201能够贯通配置的规定贯通孔(参照编号未标示)。为了确保连接性,在下侧的第2护板部1220两侧上一侧支撑部1224和另一侧支撑部1225朝上方突出,在它们之间,从第1护板部1210向下方突出的连接突出部1213采用***的方式结合。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一侧部位配置有用于规定转动角度的结构,在另一侧配置有能够按照彼此保持水平状态提供恢复力的弹性提供部1230,这种配置关系可以置换或者重复。
在一侧支撑部1224与连接突出部1213之间配备有规定的隔离空间,处于第1护板部1210的后方部位搁置于第2护板部1220前方部位的状态。所述第1护板部1210的后方部位被定义为锁扣部1212。
参照图31来看,在未提供外力的状态下,在上侧端突1222位置锁扣部1212进行锁扣,与外壳2100紧密贴合,并保持展开状态。在下侧端突1223位置规定了针对第2护板部1220的第1护板部1210的最大转动(折叠)角度。优选地,所述最大转动角度以锐角为基准可以是60°以上且未满90°。例如:当所述最大转动角度为直至90°时,由于搁置等的利用率会受到限制,因此与相互垂直的情况相比,允许从完全展开的状态开始再进一步转动。但是,所述角度并非仅限定于前面介绍的例子。
图33至图35是根据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33与所述第15实施例相同,一根手指配置在第1护板部1210及束带部2010的前方,另一根手指配置在形成于第2护板部1220前方及束带部2010后方的握持空间1010内。
在这里,需要注意,束带部2010的弹性恢复力在以张力(tension)提供区2012为基准发挥作用的同时,由弹性提供部1230朝第2护板部1220前方产生的旋转力一起发挥作用,从而执行握持操作。
所述弹性提供部1230的恢复力使第1护板部1210紧密贴合至束带部2010。
作为一种优选的形态,食指I配置在第1护板部1210及束带部2010内侧,中指M横穿握持空间1010用整个手掌对外壳2100进行抓握。需要注意,即使不像以往那样在外壳2100边缘将手指握紧,在束带部2010与工具部1000的作用下,也可以保持抓握状态。因此,向手指或者手腕施加的疲劳会明显减少。
另外,在上述作用下,束带部2010稍微偏向另一侧配置,横向的恢复力同时发挥作用,因此进一步增强了握持的确定性。
图34显示了在上下侧都形成有握持空间1010的情况。
图中显示了束带部2010上下端固定于移动设备的上下侧或外壳2100上的状态下,工具部1000上下侧一起向后方折叠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食指I***第1护板部1210前面与束带部2010背面之间,中指M***第2护板部1220前面与束带部2010背面之间,依靠束带部2010的张力和弹性提供部1230针对第1护板部1210及第2护板部1220产生的向前方的转动恢复力提供握持力。
这种使用状态呈现了上下侧对称并与蝴蝶类似的状态。
图35显示了将根据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按照搁置架方式使用的情况。
为了作为搁置机构使用,束带部2010紧贴大部分外壳2100背面进行配置,从第1护板部1210与第2护板部1220中选择的任意一个紧贴外壳2100背面配置(在这里,束带部与护板部之间稍微存在一定的间隔,但是结构上隔开的情况也按照包含在紧贴概念之中的含义理解),另一个朝底面方向立起,使移动设备相对底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1护板部1210紧贴外壳2100,第2护板部1220形成一定的角度直接与底面接触。
如图所示,移动设备相对底面进行横向配置,在从两侧中选择的任意一侧由底面进行支撑的状态下,第2护板部1220的边缘部位与底面一同接触而立起。
弹性提供部1230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和束带部2010的张力产生的恢复力一起作用于所述第2护板部1220上,从而能够在移动设备及外壳2100的自重作用下保持转动状态。根据这种概念,第2护板部1220与第1护板部1210形成的角度以锐角为基准小于90°比较合适。即,将由锁扣部1212与下侧端突1223决定的最大允许角度决定为90°以下。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第17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侧面图。
本发明第17实施例可视为第15实施例的变形例。因此,护板部由单一的平板构成,从而形成平板型护板部1300。
与第15实施例不同,省略了贯通前后的孔部1101,形成了贯通上下形态的上下***部1310。作为这种上下***部1310设置形态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可以考虑在向前方突出的突起形态上形成有沿上下的贯通孔的情况。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考虑贯通平板型护板部1300的部分内部沿上下形成贯通孔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可以追加设置部分弯曲或者水平方向的孔。
束带部2010贯通上下***部1310的上下进行配置,以所述上下***部1310为基准,平板型护板部1300可以区分为上部与下部。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下部也形成有握持空间1010,所述上下***部1310配备有***区2011,以这一部位为基准,能够完成转动动作及张力(tension)的提供。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第17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抓握辅助件的使用状态图。
以上下***部1310的位置为基准,中指M***在平板型护板部1300下侧形成的握持空间1010内,食指I向束带部2010的前方***。
这种情况与第15实施例所示情况相同,在握持空间1010内束带部2010的恢复力和在上部平板型护板部1300向外侧转动的作用下,在下部产生前方转动动力,其接下来转化为握持力。
所述图33至图34所示使用状态均可适用或者准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如果遵循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还可以适用于多种变形例。另外,除了本发明中示例的握持形态之外,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手指乃至其它的方向乃至其它的组合,这意味着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环境的适应性优秀。
根据上述本发明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即使通过护板和束带的简单结构,也适应多种方式的抓握,从而提供有效的握持力。因此不仅能够增加使用的便利性,而且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另外,由于是通过将转动方式和弹性恢复力组合完成手指或者手掌的握持,因此可以减少握持移动设备的肌肉负担,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另外,由于采用了薄型构件,因此与现有的圆环方式或者体积大的外壳的复杂结构相比,高低产生的不利之处明显减少,这会带来体积和重量减少,因此具有能够提高便携性的效果。
以上,基于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以上列举的实施例及附图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只能由后述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内容进行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束带,其沿上下配置在智能手机的后方且具有伸缩性;
支撑板,所述束带贯通配置在贯通孔,且在与所述束带之间***任意一根手指,
所述支撑板能够在所述贯通孔沿所述束带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板,任意一根手指***下部支承面与所述束带之间,上部依靠另一手指提供支撑,在所述贯通孔内借助与所述束带的摩擦力而限制沿所述束带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上具备能够使上部与下部折叠的折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部具备铰链轴和针对折叠提供恢复力的铰链复原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复原部在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至铰链轴的位置配置有铰链结合部,
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部和下部而提供恢复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在束带的恢复力作用下,沿上部靠近智能手机的方向接受旋转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方向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由在所述上部形成的第1孔及在下部形成的第2孔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配备有通过在所述上部形成的锁扣部进行锁扣而设定展开极限的上侧端突和设定向后方转动极限的下侧端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沿上下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的端部分别附着至智能手机的上端侧和下端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抓握辅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带的端部分别附着至智能手机外壳的上端侧和下端侧。
CN202180081176.2A 2020-12-04 2021-12-03 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 Pending CN1165300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68681 2020-12-04
KR10-2021-0162501 2021-11-23
KR1020210162501A KR102577883B1 (ko) 2021-11-23 2021-11-23 모바일 기기의 그립 보조구
PCT/KR2021/018192 WO2022119373A1 (ko) 2020-12-04 2021-12-03 모바일 기기의 그립 보조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0074A true CN116530074A (zh) 2023-08-01

Family

ID=8654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1176.2A Pending CN116530074A (zh) 2020-12-04 2021-12-03 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77883B1 (zh)
CN (1) CN11653007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0346B2 (en) * 2014-08-01 2016-03-29 Allen Hirsch Apparatus to assist a user with holding a mobile device
KR101960354B1 (ko) * 2017-07-10 2019-07-15 주식회사 윈케이글로벌 파지 및 거치 기능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용 액세서리
KR200492746Y1 (ko) * 2020-03-20 2020-12-03 윤여신 휴대 기기 스트랩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77883B1 (ko) 2023-09-13
KR20230075871A (ko) 202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96290A1 (zh) 折叠式显示装置
US10201221B1 (en) Hand strap
US642123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units including notebook computers, PDAs and battery operated units
US7509142B2 (en) Notebook computer with replaceable battery unit
US20130001382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US20120104059A1 (en) Notepad Holder
KR20130082443A (ko)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케이스 부대용품, 관련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4026412A (ja) カバー
TW200942195A (en) Handle of a hideaway type belt
KR200464678Y1 (ko) 태블릿 피씨용 가방
KR101187753B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CN116530074A (zh) 移动设备的抓握辅助件
JP3092458U (ja) 手書き式ネットワーク・パネルの保護カバー構成
KR20120082247A (ko) 팔뚝형 휴대용 정보기기 거치대
CN104490055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
JP7437105B2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のホルディング装置
KR200464019Y1 (ko) 받침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용 파우치
KR20120008365U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거치용 케이스
CN210747731U (zh) 一种便携式电脑收纳装置
KR200457661Y1 (ko) 와이드형 휴대폰 거치대
KR102378091B1 (ko) 스마트폰의 홀딩장치
CN102913722A (zh) 兼具悬挂、支撑及握持结构的装置
KR102025187B1 (ko) 다용도 카드지갑 홀더
KR102135207B1 (ko) 거치 기능을 구비한 스트립 타입 트랜스폼 핸들
US20170299113A1 (en) Support for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