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0007A - 采用抗il-11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抗il-11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0007A
CN116510007A CN202310044198.2A CN202310044198A CN116510007A CN 116510007 A CN116510007 A CN 116510007A CN 202310044198 A CN202310044198 A CN 202310044198A CN 116510007 A CN116510007 A CN 116510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seq
antibody
acid sequence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双
曾大地
张畅
王荣娟
焦莎莎
张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we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we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we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wei Shang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10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0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cytokines, lymphokines or interfer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cytokines, lymphokines or interferons
    • C07K16/244Interleukins [I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的药物组合,所述药物组合包含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和抗肿瘤药物,所述抗肿瘤药物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和抗肿瘤药物的协同给药方法。

Description

采用抗IL-11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22年1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2210112529.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权益,在此将其全部内容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抗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的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世界癌症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男性中新发癌症约1007万例,最常见的是肺癌、***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女性中新发癌症约923万例,最常见的是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和甲状腺癌。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和经济问题。
目前免疫疗法在诸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或癌症中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抗体被认为是癌症免疫治疗的最新突破。早期的临床前证据表明,PD-1和PD-L1的激活抑制了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并促进了肿瘤发生,负向调节T细胞免疫功能;阻断这种相互作用则会激活免疫***来对抗癌症。
迄今为止,各个制药公司已经对不同类型的抗体进行了大约500项临床研究,涉及多达20种实体和血液***恶性肿瘤。以针对PD-1的抗体药物为例,目前FDA已经批准了多种用于阻断PD-1信号的抗体来治疗各类癌症;此外还有其他用于阻断PD-1信号的抗体正在临床试验中。但是,这类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的单药治疗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有反应,而且有些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耐药的情况。
鉴于IO类药物的单药治疗的临床局限性,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联合治疗。大多数联合疗法的指导原则是通过改善肿瘤抗原呈递或拯救功能失调的免疫效应细胞来提高靶点阻断的功效。不同癌症疗法的组合使用可以提高反应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抗白介素-11(IL-11)的抗体能有效增强抗肿瘤药物的药效,所述抗肿瘤药物例如免疫检查点激动剂或抑制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靶向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用于***的组合疗法。
本发明中采用的术语“治疗”或“***”是指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情况:延缓或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细胞负载或肿瘤负荷,促进肿瘤消退,使得肿瘤收缩、坏死和/或消失,预防肿瘤复发,延长个体的存活持续时间等。
本发明中采用的术语“抗体”涵盖能够特异性结合或靶向某个抗原或靶点的任意已知抗体形式,包括天然存在的、可人工获得的或人工构建的功能性抗体蛋白。
本发明中采用的术语“抗体片段”涵盖抗体的各种功能性片段或活性片段,例如其抗原结合片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其包含:
(1)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和
(2)抗肿瘤药物。
不受限于任何理论,所述抗肿瘤药物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
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中,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通过与IL-11结合而阻断或抑制IL-11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特别地,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以高亲和力结合抗原IL-11,特别是人IL-11。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抗体:采用人IL-11或鼠IL-11作为免疫原而得到的鼠抗体,基于对所述鼠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而得到的人源化抗体,以及利用酵母展示技术对所述人源化抗体进行序列优化而得到的抗体。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通过与IL-11结合而阻断或抑制IL-11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包括:
重链可变区(VH),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互补决定区(CDRs)1(H-CDR1)、2(H-CDR2)和3(H-CDR3);和,轻链可变区(VL),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CDRs 1(L-CDR1)、2(L-CDR2)和3(L-CDR3)。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中:
(1)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源自以下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的重链CDR1(H-CDR1)、重链CDR2(H-CDR2)和重链CDR3(H-CDR3):
示于SEQ ID NO.7、SEQ ID NO.11、SEQ ID NO.15或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和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源自以下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的轻链CDR1(L-CDR1)、轻链CDR2(L-CDR2)和轻链CDR3(L-CDR3):
示于SEQ ID NO.8、SEQ ID NO.12、SEQ ID NO.17或SEQ ID NO.18的氨基酸序列;
或者,
(2)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源自以下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的重链CDR1(H-CDR1)、重链CDR2(H-CDR2)和重链CDR3(H-CDR3):
示于SEQ ID NO.5、SEQ ID NO.9或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和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源自以下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的轻链CDR1(L-CDR1)、轻链CDR2(L-CDR2)和轻链CDR3(L-CDR3):
示于SEQ ID NO.6、SEQ ID NO.10或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
上述第(1)组和第(2)组中的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本发明中提供的抗IL-1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抗体重链或轻链可变区中互补决定区的定义工具(例如Chothia,Kabat,IMGT,Contact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确定各自所包含的重链CDRs和轻链CDRs。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Kabat工具划分所述可变区序列中的CDRs。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分别包含来自以下氨基酸序列配对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重链CDR1、重链CDR2和重链CDR3以及轻链CDR1、轻链CDR2和轻链CDR3:
(1)
(1-1)SEQ ID NO.7+SEQ ID NO.8;
(1-2)SEQ ID NO.11+SEQ ID NO.12;
(1-3)SEQ ID NO.15+SEQ ID NO.17;或
(1-4)SEQ ID NO.16+SEQ ID NO.18;
或者,
(2)
(2-1)SEQ ID NO.5+SEQ ID NO.6;
(2-2)SEQ ID NO.9+SEQ ID NO.10;或
(2-3)SEQ ID NO.19+SEQ ID NO.20。
如上文所述,可以采用Kabat工具划分上述氨基酸序列配对中每个可变区序列中的CDRs;在上述配对的情况下,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CDRs组合包含于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中。
相应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重链CDRs和轻链CDRs的组合(H-CDR1、H-CDR2、H-CDR3;和,L-CDR1、L-CDR2、L-CDR3):
(1)
(1-1)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9、SEQ ID NO.30、SEQ ID NO.31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2、SEQ ID NO.33、SEQ ID NO.34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
(1-2)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9、SEQ ID NO.35、SEQ ID NO.31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6、SEQ ID NO.33、SEQ ID NO.34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
或者,
(2)
(2-1)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3、SEQ ID NO.24、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6、SEQ ID NO.27、SEQ ID NO.28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或
(2-2)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7、SEQ ID NO.38、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9、SEQ ID NO.27、SEQ ID NO.28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抗体或其片段为抗人白介素-11(h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在GenBank:AAH12506.1中示例性地提供了人IL-11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至少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二者均包括上述CDRs以及其间的框架区(framework region,FR),各个区的排列方式为FR1-CDR1-FR2-CDR2-FR3-CDR3-FR4。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中:
(1)
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氨基酸序列:
示于SEQ ID NO.7、SEQ ID NO.11、SEQ ID NO.15或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氨基酸序列:
示于SEQ ID NO.8、SEQ ID NO.12或SEQ ID NO.17或SEQ ID NO.1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或者,
(2)
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氨基酸序列:
示于SEQ ID NO.5、SEQ ID NO.9或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氨基酸序列:
示于SEQ ID NO.6、SEQ ID NO.10或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至少75%同一性”导致的氨基酸序列的至多25%差异可存在于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中的任意框架区中,或者存在于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段中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以外的任意结构域或序列中。所述差异可以由任何位置的氨基酸缺失、添加或置换产生,其中置换可以是保守置换或非保守置换。所述“至少75%同一性”涵盖至少75%同一性至100%同一性之间任何百分比的同一性,例如75%、80%、85%、90%,甚至91%、92%、93%、94%、95%、96%、97%、98%、99%、甚至100%同一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氨基酸序列的组合:
(1)
(1-1)示于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1-2)示于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1-3)示于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7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
(1-3)示于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或者,
(2)
(2-1)示于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2-2)示于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
(2-3)示于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就抗原而言,本发明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为抗IL-1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优选地,所述抗体为鼠源抗体、兔源抗体、人源抗体、嵌合抗体或者完全或部分人源化抗体。所述抗体还可以是衍生化抗体,例如在初始的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进行CDRs移植、亲和力成熟、点突变改造、化学修饰等获得的抗体,其中所述化学修饰包括糖基化、乙酰化、聚乙二醇化、磷酸化、酰胺化、蛋白酶切割、与细胞配体或效应分子等连接、活性反应基团保护和/或封闭等。优选地,所述抗IL-11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可以为抗体的scFv、BsFv、dsFv、(dsFv)2、Fab、Fab'、F(ab')2或Fv等任意形式片段。
除了可变区之外,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还包含重链恒定区(CH)和/或轻链恒定区(CL),优选地包含人或鼠的重链恒定区和/或轻链恒定区。优选地,所述抗体或其片段包含IgG、IgA、IgM、IgD或IgE的重链恒定区和/或κ或λ型轻链恒定区。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IL-11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优选为鼠、嵌合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克隆抗体包含鼠IgG1的重链恒定区序列,例如示于SEQ ID NO.3;和/或包含鼠源轻链恒定区,例如示于SEQ ID NO.4。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克隆抗体包含人源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例如分别示于SEQ IDNO.13和SEQ ID NO.14。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抗IL-11抗体为单克隆抗体。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抗IL-11抗体为免疫球蛋白,例如,所述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为人IgA、IgD、IgE、IgG或Ig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体为人IgG1或IgG4亚型。
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中,另一组分为所述抗肿瘤药物。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本发明提出的“抗肿瘤”药物是指用于***的药物,所述肿瘤优选为癌症。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是能够治疗以下肿瘤或癌症的药物:肺癌(例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经典霍德金淋巴瘤、胃癌、肝癌(例如原发性肝癌)、黑色素瘤、d-mmr突变或MSI-H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例如头颈部鳞癌)、尿道膀胱癌、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肾细胞癌、结直肠癌和尿路上皮癌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癌症为选自所述结直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黑色素瘤或头颈部肿瘤。
特别地,本发明提出的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所述抗-PD1抗体例如帕博利珠单抗(Pabolizumab)、纳武单抗(nivolumab)、lambrolizumab、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普特利单抗(Pucotenlimab)、派安普利单抗(Penpulimab)等以及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WBP336C。所述抗PD-L1抗体例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恩沃利单抗(Envafolimab)、舒格利单抗(Sugemalimab)等。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抗体,例如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TPP15285。
就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包括的两个组分的使用而言,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所述抗肿瘤药物可以同时或相继施用。或者,所述药物组合为药物组合物的形式(即两种组分在同一个体系中),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所述抗肿瘤药物同时施用。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可以用于***。所述肿瘤可以为癌症,例如肝癌或结直肠癌。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文所述的包括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和抗肿瘤药物的药物组合在制备用于***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用途中,所述肿瘤为癌症。优选地,所述癌症为肝癌或结直肠癌。
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文所述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在制备用于增强抗肿瘤药物的药效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用途中,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通过与IL-11结合而阻断或抑制IL-11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具体而言,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如上文所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用途中,抗肿瘤药物的药效是指在对荷瘤受试者进行治疗时实现的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情况:延缓或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细胞负载或肿瘤负荷,促进肿瘤消退,使得肿瘤收缩、坏死和/或消失,预防肿瘤复发,延长个体的存活持续时间等。
不受限于任何理论,所述抗肿瘤药物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
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所述抗-PD1抗体例如帕博利珠单抗(Pabolizumab)、纳武单抗(nivolumab)、lambrolizumab、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普特利单抗(Pucotenlimab)、派安普利单抗(Penpulimab)等以及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WBP336C。所述抗PD-L1抗体例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恩沃利单抗(Envafolimab)、舒格利单抗(Sugemalimab)等。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抗体,例如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TPP15285。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上文所述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在制备用于与抗肿瘤药物组合使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用途中,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通过与IL-11结合而阻断或抑制IL-11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具体而言,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如上文所述。
不受限于任何理论,所述抗肿瘤药物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
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所述抗-PD1抗体例如帕博利珠单抗(Pabolizumab)、纳武单抗(nivolumab)、lambrolizumab、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普特利单抗(Pucotenlimab)、派安普利单抗(Penpulimab)等以及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WBP336C。所述抗PD-L1抗体例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恩沃利单抗(Envafolimab)、舒格利单抗(Sugemalimab)等。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抗体,例如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TPP15285。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抗一种用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
(1)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和
(2)抗肿瘤药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方法中,所述方法用于***,所述肿瘤优选为癌症。优选地,所述癌症为肝癌或结直肠癌。
不受限于任何理论,所述抗肿瘤药物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方法中,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通过与IL-11结合而阻断或抑制IL-11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具体而言,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如上文所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方法中,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或者靶向CCR8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所述抗-PD1抗体例如帕博利珠单抗(Pabolizumab)、纳武单抗(nivolumab)、lambrolizumab、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斯鲁利单抗(Serplulimab)、普特利单抗(Pucotenlimab)、派安普利单抗(Penpulimab)等以及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WBP336C。所述抗PD-L1抗体例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恩沃利单抗(Envafolimab)、舒格利单抗(Sugemalimab)等。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抗体,例如本申请“具体实施方案”部分提供的TPP15285。
在本发明提供的此方面的方法中,所述受试者为哺乳动物,优选为灵长类动物或啮齿类动物,更优选为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受试者为肝癌患者或结直肠癌患者。
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两个组分在受试者中的使用而言,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所述抗肿瘤药物可以同时或相继施用给所述受试者。或者,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所述抗肿瘤药物同时施用,优选在一个给药体系例如药物组合物中同时施用。给药方式可为肠胃外施用(例如皮下、腹膜内、肌内、胸骨内、静脉内、动脉内、鞘内、心室内、尿道内、颅内、肿瘤内或滑膜内的注射或输注;肾脏透析输注;局部灌注)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所述抗肿瘤药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基于抗IL-11的抗体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尤其是针对免疫检查点PD-1/PD-L1的抗体在抗肿瘤方面的显著协同作用,提出了两种药物针对相关疾病的组合疗法。不受限于任何理论,推测抗肿瘤药物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在肿瘤微环境中引起IL-11的表达上调或通路激活,从而通过IL-11抗体降低肿瘤微环境内IL-11水平或抑制其信号通路,起到了增强抗肿瘤药物药效、进而协同抗肿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IL-11刺激STAT3/IL-11RA/GP130-HEK293细胞报告基因表达的分析结果。
图2示出了荷MC38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2A:肿瘤体积;2B:肿瘤重量。
图3示出了荷Hepa 1-6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3A:肿瘤体积;3B:肿瘤重量。
图4示出了荷Hepa 1-6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4A:肿瘤体积;4B:肿瘤重量。
图5示出了荷MC38-hPD-L1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
图6示出了荷Hepa 1-6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6A:肿瘤体积;6B:肿瘤重量。
图7示出了荷CT26肿瘤细胞的Balb/C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7A:肿瘤体积;7B:肿瘤重量。
图8示出了荷B-hPD-L1 plus/hCD47 MC38肿瘤细胞的B-hPD-L1/hCD47/hSIRPα人源化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8A:肿瘤体积;8B:肿瘤重量。
图9示出了荷Hepa 1-6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9A:肿瘤体积;9B:肿瘤重量。
图10示出了荷MC38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10A:肿瘤体积;10B:肿瘤重量。
图11示出了荷MC38肿瘤细胞的C57BL/6小鼠的皮下移植瘤肿瘤生长情况,其中11A:肿瘤体积;11B:肿瘤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在下述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抗IL-11抗体分别与抗PD-(L)1抗体联合使用,在不同来源的肿瘤模型中观察抗肿瘤药效。
(一)抗体
除实施例中提供的抗IL-11抗体之外,本发明还采用了以下抗体。
1.抗IL-11抗体3C6-mFc:序列参见专利公布文件WO2019/238882A1;重链可变区序列(3C6-VH;SEQ ID NO.1)
EVQLVQSGAEVKKPGASVKISCKASGYTFTDYNMDWVKQAPGQRLEWIGDINPHNGGPIYNQKFTGRATLTVDKSASTAYMELSSLRSEDTAVYYCARGELGHWYFDVWGQGTTVTVSS
轻链可变区序列(3C6-VL:SEQ ID NO.2)
DIVLTQSPASLALSPGERATLSCRASKSVSTSGYSYIHWYQQKPGQAPRLLIYLASNLDSGVPARFSGSGSGTDFTLTISSLEEEDFATYYCQHSRDLPPTFGQGTKLEIK
2.抗鼠PD-1抗体WBP336C(muWBP336c):序列参见专利公布文件WO2019/062755A1;
重链可变区(WBP336C-VH:SEQ ID NO.21)
QVQLVQSGAEVKKPGSSVKVSCKASGFTFTTYYISWVRQAPGQGLEYLGYINMGSGGTNYNEKFKGRVTITADKSTSTAYMELSSLRSEDTAVYYCAIIGYFDYWGQGTMVTVSS
轻链可变区(WBP336C-VL:SEQ ID NO.22)
DVVMTQSPLSLPVTLGQPASISCRSSQSLLDSDGGTYLYWFQQRPGQSPRRLIYLVSTLG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LTHWPYTFGQGTKLEIK
3.anti-PD-L1 mAb:Atezolizumab。
4.anti-CCR8抗体TPP15285:序列参见专利公布文件WO2021152186A1;
WO2021152186A1中,TPP15285的重链可变区示于SEQ ID NO.229,轻链可变区示于SEQ ID NO.233。
5.抗CD47/PD-L1抗体2MW1531,序列参见专利公布文件CN114478770A:
CN114478770A中,2MW1531的抗PD-L1轻重链可变区示于SEQ IDNO.1/SEQ IDNO.3;抗CD47轻重链可变区示于SEQ ID NO.5/SEQ ID NO.8;轻重链恒定区示于SEQ IDNO.7/SEQ ID NO.10。
(二)抗体的恒定区序列
分别采用鼠源抗体与人源抗体的恒定区构建本发明的抗体。
鼠源抗体重链恒定区(SEQ ID NO.3)
AKTTPPSVYPLAPGSAAQTNSMVTLGCLVKGYFPEPVTVTWNSGSLSSGVHTFPAVLQSDLYTLSSSVTVPSSTWPSETVTCNVAHPASSTKVDKKIVPRDCGCKPCICTVPEVSSVFIFPPKPKDVLTITLTPKVTCVVVDISKDDPEVQFSWFVDDVEVHTAQTQPREEQFNSTFRSVSELPIMHQDWLNGKEFKCRVNSAAFPAPIEKTISKTKGRPKAPQVYTIPPPKEQMAKDKVSLTCMITDFFPEDITVEWQWNGQPAENYKNTQPIMDTDGSYFVYSKLNVQKSNWEAGNTFTCSVLHEGLHNHHTEKSLSHSPGK
鼠源抗体轻链恒定区(SEQ ID NO.4)
RTVAAPTVSIFPPSSEQLTSGGASVVCFLNNFYPKDINVKWKIDGSERQNGVLNSWTDQDSKDSTYSMSSTLTLTKDEYERHNSYTCEATHKTSTSPIVKSFNRNEC
人源抗体重链恒定区(SEQ ID NO.13)
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人源抗体轻链恒定区(SEQ ID NO.14)
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三)协同作用的判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如下金氏公式计算q值,来判断联合用药是否有协同效应:
q=E(A+B)/(EA+EB-EA×EB),
其中E(A+B)为两药合用的抑瘤率(TGI%),EA和EB为各药单用的抑瘤率,q<1说明两药合用有拮抗作用,q>=1说明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实施例1抗IL-11抗体的获得
用IL-11(巨和粒,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齐鲁制药厂,国药准字S20053046)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被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选出效价高的小鼠进行冲击免疫,然后分离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单细胞培养。取培养上清进行ELISA检测,分析上清和人IL-11(AAH12506.1,Pro22-Leu199)、鼠IL-11(NP_032376.1,Pro22-Leu199)的结合情况,选择出结合情况良好的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培养至一定数量后,收获细胞,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PCR,获得鼠源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
根据获得的鼠源抗体氨基酸序列,优化并合成编码基因,在编码基因两端设计酶切位点;随后通过酶切连接,将抗体可变区编码基因和鼠源抗体重、轻链恒定区编码基因片段(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SEQ ID NO.4)融合,并克隆入真核细胞瞬时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鼠源抗体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进行重组表达,利用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获得抗IL-11的鼠源抗体mu18A10m和mu8C8m,序列如下(按照Kabat规则划分CDR区,如下划线所示;下文与此相同)。
鼠抗mu18A10m:
mu18A10m-VH(SEQ ID NO.5;CDRs:SEQ ID NO.23/24/25)
QVQLQQPGAELVKPGASVKMSCKASGYKFITYNMDWVKQTPGQGLEWIGTIYPGNGDTSYNQKFKGKATLTADKSSSTAYMQLSSLTSEDSAVYYCARGDLYALDYWGQGTSVTVSS
mu18A10m-VL(SEQ ID NO.6;CDRs:SEQ ID NO.26/27/28)
SIVMTQTPKFLLVSAGDRVTITCKASQSVSNDVAWYQQKPGQSPKLLIYSASNRYTGVPDRFTGSGYGTDFTFTINTVQAEDLAVYFCQHDYSSPYTFGGGTKLEIKR
鼠抗mu8C8m:
mu8C8m-VH(SEQ ID NO.7;CDRs:SEQ ID NO.29/30/31)
DVQLVESGGGLVQPGGSRKLSCAASGFTFSSFGMHWVRQSPERGLEWVAYITSGSNTIYYADTVKGRFTISRDNPENTLFLQMTSLRSEDTAMYYCAREYYSYDEGFAYWGQGTLVTVSA
mu8C8m-VL(SEQ ID NO.8;CDRs:SEQ ID NO.32/33/34)
EIVLTQSPTTMAASPGEKITITCSVSSSISSNYLHWYQQKPGFSPKLLIYRTSNLASGVPARFSGSGSGTSHSLTIDTMEAEDVATYYCQQGVDVPFTFGSGTKLEIKR
对上述鼠源抗体分别进行人源化改造,包括将轻、重链CDR区移植至具有较高同源性的人源抗体模板上,并进行必要的回复突变,获得人源化抗体hz18A10(重链可变区hz18A10-VH,示于SEQ ID NO.9;轻链可变区hz18A10-VL,示于SEQ ID NO.10)和hz8C8(重链可变区hz8C8-VH,示于SEQ ID NO.11;轻链可变区hz8C8-VL,示于SEQ ID NO.12)。进一步地,以人源化抗体hz18A10和hz8C8为亲本抗体,通过构建酵母展示的单链抗体(scFv)突变库,经分选得到亲和力与亲本抗体相当或有所改善的突变体序列。
按照上文所述,和鼠源抗体重、轻链恒定区编码基因片段(SEQ ID NO.3,SEQ IDNO.4)融合,或者和人源抗体重、轻链恒定区编码基因片段(SEQ ID NO.13,SEQ ID NO.14)融合,表达获得抗IL-11的改造抗体。
得到的抗IL-11的改造抗体的可变区序列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改造抗体的重轻链可变区序列
表2.改造抗体的重轻链可变区序列
实施例2IL-11抗体的表征
采用抗IL-11抗体3C6-hFc作为阳性对照(3C6-hFc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见上文的SEQ ID NO.1和SEQ ID NO.2),对实施例1中获得的改造抗体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以下表征,该对照抗体与改造抗体的恒定区为人源抗体重链恒定区SEQ ID NO.13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14。
(一)IL-11抗体与IL-11的结合亲和力分析
采用Fortebio公司的Octet QKe system仪器,采用捕获人Fc段的AHC生物探针捕获抗体Fc段的方法测定改造抗体的亲和力,以同等浓度的重组表达的抗IL-11抗体3C6-hFc作为阳性对照。
具体地,用HBS-EP+(GE)缓冲液稀释抗体,流经AMC探针(Cat:18-5088,PALL)表面,将抗体捕获在探针表面;然后将HBS-EP+缓冲液稀释的人IL-11(300nM)作为流动相,与捕获在探针表面的抗体反应,结合时间为300s,解离时间为300s。实验完毕,扣除空白对照响应值,用软件进行1:1Langmuir结合模式拟合,计算抗原抗体结合的动力学常数。
(二)IL-11抗体阻断IL-11/IL-11Rα/GP130三体复合物形成的活性分析
通过竞争ELISA法分析改造抗体对IL-11/IL-11Rα/GP130三体复合物形成的阻断活性,以同等浓度的重组表达的抗IL-11抗体3C6-hFc作为阳性对照。
首先将IL-11Rα-His(NP_004503.1,Met 1-Val 363,C-terminus-6×His Tag)加入酶联板中包被过夜;第二天配制样品,首先将固定浓度的IL-11(Cat:12225-HNCE,SinoBiological)(0.4μg/ml)和梯度稀释的改造抗体(工作浓度75、25、8.33、2.78、0.926、0.309、0.103μg/ml)混合后共孵育,最后和终浓度1μg/ml的gp130-hFc(NP_034690.3,Met1-Glu617,C-terminus-mFc)混匀后加入酶联板。共孵育后洗涤、加入HRP标记的抗人Fc二抗并进行显色、检测。
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改造抗体的测定结果
表4.改造抗体的测定结果
(三)报告基因***分析改造抗体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1)IL-11Rα/GP130/STAT3-luc HEK293报告基因***构建
为了分析抗体的细胞学活性,构建了IL-11Rα/STAT3-luc HEK293报告基因***。在HEK293细胞中,转染入含有STAT3-Luciference报告基因***的载体(南京科佰),然后通过加压筛选,获得整合了STAT3-Luciference基因的稳定细胞株STAT3-Luc/HEK293;随后在该细胞株的基础上,转染入含有人IL-11Rα全长基因的载体(义翘神州),然后通过加压筛选,获得可以稳定表达人IL-11Rα的细胞库(IL-11Rα/STAT3-luc HEK293 Pool);最后对该细胞库进行单克隆分离和筛选,获得IL-11Rα/STAT3-luc HEK293单克隆,选取可以稳定传代的单克隆保存为细胞株。HEK293细胞组成型表达GP130,和稳定转染的IL-11Rα/STAT3-luc共同构成IL-11RA/GP130/STAT3-luc HEK293报告基因***。
测定活性时,将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IL-11稀释至适当浓度并进行梯度稀释,同时设置空白孔,加入细胞中,孵育24小时,然后检测报告基因表达情况。处理数据时,所有孔的显色值扣除空白孔显色值,所得数据做剂量-效果曲线。结果显示(图1),IL-11可以刺激报告基因的转录表达,并且具有明确的剂量效应。IL-11刺激STAT3报告基因转录表达的EC50为0.11ng/ml。
(2)报告基因***测定改造抗体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利用IL-11RA/GP130/STAT3-luc HEK293报告基因***,检测抗体抑制IL-11刺激细胞报告基因转录表达的活性。将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IL-11稀释至0.3ng/ml,和梯度稀释的抗体(10μg/ml,3倍梯度稀释10个梯度)共孵育30分钟,然后加入细胞中,孵育6小时,然后加入Luciferase分析试剂盒(诺唯赞,D1201-02 bio-lite)中的检测试剂并读取信号值(RLUsample)。
实验中以3C6-hFc为阳性对照抗体,以人无关IgG(NC-hIgG)作为阴性对照抗体,以加入了IL-11的PBS作为阳性空白对照(RLUhigh),以PBS作为阴性空白对照(RLUlow)。根据每个梯度浓度孔对应的读值,计算每个孔的抑制率,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抑制%=(RLUhigh-RLUsample)/(RLUhigh-RLUlow)×100%
最终以抗体浓度为横坐标,抑制率百分比平均值为纵坐标,用GraphPad Prism 9四参数公式拟合绘制量效曲线,从而得到每个抗体的IC50值。
参照以上方法,分析了改造抗体抑制IL-11刺激细胞报告基因转录表达的活性,结果显示(表5),大部分改造抗体都保持了和亲本抗体基本一致的阻断活性。
表5.改造抗体对报告基因***的阻断活性结果
/>
实施例3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皮下接种3×106个MC38鼠结肠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7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6,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当采用两种试剂时为同时给药,下文同),共给药3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2。
表6.C57BL/6小鼠荷MC38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其中,抗IL-11抗体mu8C8和WBP336C采用鼠重链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3和SEQID NO.4)构建,其中mu8C8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5和SEQ ID NO.17所示;下文同。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2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如在C57BL/6小鼠皮下移植MC38肿瘤模型中的分组实验结果所示,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可更明确地抑制肿瘤生长,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并且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实施例4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在肝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8周的雌性C57BL/6J小鼠(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接种5×106个Hepa 1-6小鼠肝癌肿瘤细胞(ATCC,CRL1930),待肿瘤生长至40-6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7,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3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3。
表7.C57BL/6小鼠荷Hepa1-6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其中,抗IL-11抗体mu18A10采用鼠重链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3和SEQ IDNO.4)构建,其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9和SEQ ID NO.20所示;下文同。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3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如在C57BL/6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细胞Hepa 1-6肿瘤模型中的分组实验结果所示,抗PD-1抗体表现出剂量依赖的抗肿瘤药效,当抗PD-1抗体与20mg/kg的抗IL-11抗体联用呈现出协同抗肿瘤效果,而这种协同抗肿瘤药效在不同剂量的抗PD-1抗体联用时都表现出协同效果。
实施例5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在肝癌中的治疗的量效关系
取6-8周的雌性C57BL/6J小鼠(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接种5×106个Hepa 1-6小鼠肝癌肿瘤细胞(ATCC,CRL1930),待肿瘤生长至50-6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8,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3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4。
表8.C57BL/6小鼠荷Hepa1-6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4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如在C57BL/6小鼠皮下移植Hepa 1-6肿瘤模型中的分组实验结果所示,不同剂量的抗IL-11抗体与2mg/kg的抗PD-1抗体联用呈现出剂量依赖的协同抗肿瘤效果,且高剂量联用组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抗PD-1抗体及抗IL-11抗体(*P<0.05,**P<0.01,***P<0.001)。
实施例6抗IL-11抗体与抗PD-L1抗体联用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8周的雌性C57BL/6J小鼠(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接种5×105个小鼠结直肠癌MC38-hPD-L1细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资源中心),待肿瘤生长至50-8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9,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2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5。
表9.C57BL/6小鼠荷MC38皮下移植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5,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如在C57BL/6小鼠皮下移植MC38-hPD-L1肿瘤模型中的分组实验结果所示,抗PD-L1抗体与抗IL-11抗体联用呈现出剂量依赖的协同抗肿瘤趋势。
实施例7抗IL-11抗体与抗PD-L1抗体联用在肝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接种1×106个Hepa 1-6鼠肝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49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10,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4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6。
表10.C57BL/6小鼠荷Hepa 1-6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其中,抗IL-11抗体mu8C8F采用鼠重链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3和SEQ IDNO.4)构建,其中mu8C8F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6和SEQ ID NO.18所示;下文同。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6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结果表明,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mu8C8F与Atezolizumab抗体联用可明确抑制肿瘤生长,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
实施例8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接种5×105个CT26鼠结肠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72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11,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4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7。
表11.Balb/C小鼠荷CT26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7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结果表明,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mu8C8F与anti-PD-1抗体联用可明确抑制肿瘤生长,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
实施例9抗IL-11抗体与抗CD47/PD-L1抗体联用在结肠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5-8周龄的B-hPD-L1/hCD47/hSIRPα人源化小鼠(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皮下接种5×105个B-hPD-L1 plus/hCD47 MC38鼠结肠癌细胞(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购自舜冉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MC38进行基因改造,敲除鼠源Pdl1和Cd47基因,并表达人的PD-L1和CD47蛋白,并命名为B-hPD-L1plus/hCD47MC38),待肿瘤生长至89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12,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4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8。
表12.B-hPD-L1/hCD47/hSIRPα人源化小鼠荷B-hPD-L1 plus/hCD47 MC38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8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结果表明,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mu8C8F与2MW1531抗体联用可明确抑制肿瘤生长,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
实施例10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在肝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接种5×106个Hepa 1-6鼠肝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5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13,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3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9。
表13.C57BL/6小鼠荷Hepa1-6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其中,抗IL-11抗体hz8C8F采用人重链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13和SEQ IDNO.14)构建,其中hz8C8F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5和SEQ ID NO.17所示;下文同。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9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结果表明,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hz8C8F与muWBP336C抗体联用可明确抑制肿瘤生长,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
实施例11抗IL-11抗体与抗CCR8抗体联用在结肠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皮下接种3×106个MC38鼠结肠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7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14,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4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10。
表14.C57BL/6小鼠荷MC38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其中,抗CCR8抗体TPP15285采用人重链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13和SEQ IDNO.14)构建。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10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1。
结果表明,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mu8C8F与抗CCR8抗体TPP15285联用可明确抑制肿瘤生长,且呈现剂量依赖的趋势。
实施例12抗IL-11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在结肠癌中的治疗作用
取6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皮下接种3×106个MC38鼠结肠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150mm3左右时进行随机分组,6只/组,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如表15,每组每周腹腔给药两次,共给药3次,给药同时测量瘤体积及小鼠体重,当小鼠体重下降超过15%时,或单只动物瘤体积超过3000mm3或一组动物平均瘤体积超过2000mm3时停止对相关小鼠的实验,给予小鼠安乐死。结果见图11。
表15.C57BL/6小鼠荷MC38肿瘤分组及给药剂量、频率
其中,抗IL-11抗体hz18A10F采用人重链和轻链恒定区(SEQ ID NO.13和SEQ IDNO.14)构建,其中hz18A10F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9和SEQ ID NO.20所示。
各组的抑瘤率见图11A,根据金氏公式计算hz8C8F与muWBP336c的联用q值>1,而hz18A10F与muWBP336c的联用q值<1。
结果表明,与使用同种型抗体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hz8C8F与hz18A10F两株抗体与抗PD1抗体muWBP336c联用均更好的抑制了MC38肿瘤生长,其中mu8C8F与muWBP336C的联用与muWBP336C单药相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
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或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药物组合,其包含:
(1)抗白介素-11(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和
(2)抗肿瘤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和/或
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能够通过与IL-11结合而阻断或抑制IL-11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
优选地,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重链CDRs和轻链CDRs的组合(H-CDR1、H-CDR2、H-CDR3;和,L-CDR1、L-CDR2、L-CDR3):
(1)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9、SEQ ID NO.30、SEQ ID NO.31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2、SEQ ID NO.33、SEQ ID NO.34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
(2)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9、SEQ ID NO.35、SEQ ID NO.31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6、SEQ ID NO.33、SEQ ID NO.34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
(3)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3、SEQ ID NO.24、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26、SEQ ID NO.27、SEQ ID NO.28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或
(4)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7、SEQ ID NO.38、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H-CDR2、H-CDR3;和,包含依次示于SEQ ID NO.39、SEQ ID NO.27、SEQ ID NO.28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L-CDR2、L-CDR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为抗人白介素-11(h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
优选地,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至少包含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二者各自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CDRs的组合以及所述CDRs间的框架区(framework region,FR),各个区的排列方式为FR1-CDR1-FR2-CDR2-FR3-CDR3-FR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氨基酸序列的组合:
(1)示于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2)示于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
(3)示于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7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4)示于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5)示于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6)示于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
(7)示于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示于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为抗IL-1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所述抗体为鼠源抗体、兔源抗体、人源抗体、嵌合抗体或者完全或部分人源化抗体;或是衍生化抗体;
所述抗原结合片段为抗体的scFv、BsFv、dsFv、(dsFv)2、Fab、Fab'、F(ab')2或Fv等任意形式片段;
优选地,所述抗IL-11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优选地包含鼠源或人源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
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与所述抗肿瘤药物同时或相继使用;
或者,所述药物组合为药物组合物的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在制备用于***的药物中的用途。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限定的抗白介素-11(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在制备用于增强抗肿瘤药物的药效的药物中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
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肝癌或结直肠癌。
14.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限定的抗IL-11的抗体或其片段在制备用于与抗肿瘤药物组合使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引起局部的IL-11表达上调和/或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的药物;
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免疫肿瘤学(IO)类抗体药物,优选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激动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针对PD-1或PD-L1的抑制剂和/或激动剂;
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PD-1或PD-L1的抗体或其片段或者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或者,所述抗肿瘤药物为趋化因子受体CCR8的抑制剂;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抗CCR8的抗体或其片段(例如抗原结合片段)。
CN202310044198.2A 2022-01-29 2023-01-29 采用抗il-11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Pending CN1165100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5297 2022-01-29
CN202210112529 2022-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0007A true CN116510007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198.2A Pending CN116510007A (zh) 2022-01-29 2023-01-29 采用抗il-11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0007A (zh)
WO (1) WO202314359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621439D0 (en) * 2016-12-16 2017-02-01 Singapore Health Services Pte Ltd And Nat Univ Of Singapore IL-11Ra Antibodies
EP3939999A1 (en) * 2020-07-14 2022-01-19 Fundación del Sector Público Estatal Centr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Oncológicas Carlos III (F.S.P. CNIO) Interleukin 11 receptor alpha subunit (il11ra)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WO2022033538A1 (zh) * 2020-08-13 2022-02-17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Il-11的抗体及其应用
CN113980129B (zh) * 2021-01-15 2023-07-28 东大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组il-11单克隆抗体及其医药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3590A1 (zh)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0568B2 (en) 4-1BB binding molecules
EP3341020B1 (en) Pd-l1 (&#34;programmed death-ligand 1&#34;) antibodies
JP7369688B2 (ja) 抗cd137分子及びその使用
US11866509B2 (en) Humanized antibodies against CEACAM1
CN102131828B (zh) 针对人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的抗体
WO2011045704A1 (en) Cancer treatment
RU2012126138A (ru) Специфические связывающие агенты против в7-н1
JP2020527356A (ja) 抗cd137抗体
EP2270053A1 (en) Humanized AXL antibodies
CN112041346A (zh) 用于与抗pd-1抗体组合的抗cd137抗体
CN112020517A (zh) 用于与抗pd-l1抗体组合的抗cd137抗体
CN116510007A (zh) 采用抗il-11抗体的肿瘤组合疗法
US11427647B2 (en)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humanized antibodies against CEACAM1
CN117794569A (zh) 使用抗ctla4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
CN112040970A (zh) 用于癌症疗法的组合物和方法
AU2013201617A1 (en) 4-1BB binding molecu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