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6475A - 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6475A
CN116406475A CN202180073808.0A CN202180073808A CN116406475A CN 116406475 A CN116406475 A CN 116406475A CN 202180073808 A CN202180073808 A CN 202180073808A CN 116406475 A CN116406475 A CN 116406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ontact
electronic component
switch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38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矶田宽人
西室敏也
渡边真辅
佐藤俊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825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40044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557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400451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0557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400451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06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6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具有: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第3接点;以及导电性按下构件,其具有配置在开关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第3接点,而且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按下按压部。

Description

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一种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有对开关附加有各种功能的电子零件。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7-226995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子零件,其使通过在覆盖上表面的防水片上印刷导电性树脂而形成的导电层与基板上形成的接地用图案导通。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零件通过使防水片上形成的导电层与接地用图案导通而能在防水片的上部容易地形成防静电用的接地电极。
此外,对于搭载于便携设备中并具有开关功能的电子零件,期望在搭载开关功能以外的各种功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123367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记载的输入装置中,对能检测与手指的接触相应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以及手指做出的按下动作这两者的检测电路连接开关,由此,除了能实现按下动作的检测以外,还能检测手指对开关的接触。专利文献2记载的输入装置将开关的固定接点及可动接点用作静电电容检测用电容器的电极,由此,能在不变更开关的大小的情况下除了实现按下动作的检测以外还检测手指对开关的接触。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业界在研究实现以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经由开关从人体获取电流而获取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等生物体信息。通过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零件搭载于移动终端,可以经由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零件的防水片上形成的导电层从人体获取电流。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零件中,由于导电层形成于防水片上,所以有因长年重复按下动作而从防水片剥离、脱落之虞。当导电层从防水片上脱落时,供从人体供给的电流流通的路径被切断,移动终端无法再获取生物体信息。此外,在导电层使用导电性树脂时,所印刷的导电性树脂的电阻值比金属高,所以有生物体信息的检测精度下降之虞。
本揭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不论用于开关的按下动作如何经年劣化之虞都较低、检测精度高的电流路径还有小型且点击感好的电子零件。
本揭示的电子零件具有: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第3接点;以及导电性按下构件,其具有配置在开关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第3接点,而且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按下按压部。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按下构件,其具有按下面,配置在开关上方;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在开关与按下构件之间,下端接触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构件,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开关的上表面移动按下构件。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一对脚构件,所述一对脚构件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按压部移动按下面。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一对脚构件各自具有从按压部侧朝基板的端部侧延伸的第1延伸部和从基板的端部侧朝按压部侧延伸且与第1延伸部连接的第2延伸部,第2延伸部接触第3接点。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一对脚构件各自具有从按下面的一端沿按下面的侧面朝按下面的另一端延伸的第1延伸部、连接于第1延伸部并沿按下面的另一端的侧面延伸的第2延伸部、以及连接于第2延伸部并沿与第1延伸部所沿按下面的侧面相向的侧面延伸的第3延伸部,第3延伸部接触第3接点。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导电性按下构件还具有:导电性的支承构件,其与第3接点连接,而且配置在按压部的上方或周边;以及1个或多个脚部,其连接按下面与支承部,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按压部移动按下面。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支承构件与按下面及脚部分开而单独成型,按下面的厚度以及脚部的厚度比支承构件的厚度薄。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还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配置在导电性按下构件的下表面以及开关的上表面中的任一方,限制导电性按下构件朝开关方向的移动。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导电性按下构件通过拉深加工来形成凹部。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电子零件具有多个脚构件,多个脚构件各自以按下面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电子零件具有多个脚构件,多个脚构件各自以按下面为基准而具有线对称的形状。
进而,在本揭示的电子零件中,优选开关具有一对第3接点,所述一对第3接点中的至少一方固定于导电性按下构件。
此外,本揭示的开关具有:开关基板,其在表面形成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第3接点,在背面形成有连接于第1接点的第1背面电极、连接于第2接点的第2背面电极、以及连接于第3接点的第3背面电极;可动接点,其具有凸形的拱顶形状,以端部接触第2接点的方式配置在开关基板的上表面,在被按下时,中央部与第1接点接触;框架构件,其配置在开关基板上,形成有围绕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可动接点的通孔和围绕第3接点的通孔或缺口;以及密封片,其将围绕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可动接点的通孔密封,而且不密封围绕第3接点的通孔或缺口。
进而,本揭示的开关优选还具有推压件,所述推压件具有圆柱状的形状,具有下部及上部,所述下部配置在可动接点的顶部,所述上部具有直径比下部的直径长的圆柱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下部的上方。
进而,本揭示的开关优选还具有一对钩件,所述一对钩件隔着框架构件加以配置,卡合部配置在外侧。
此外,本揭示的电子设备具有:壳体;导电性的操作构件,其一端从壳体突出;电子零件,其以按下面接触操作构件的另一端的方式配置在壳体内部;以及控制装置,其配置在壳体内部,经由电子零件而被输入与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电子零件具有: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基板上表面的第3接点;以及导电性按下构件,其具有配置在开关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由按下面按下按压部。
本揭示的电子零件能够形成不论用于开关的按下动作如何经年劣化之虞都较低、检测精度高的电流路径,而且体型小、能改善点击感。
附图说明
图1的(a)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1的(b)为图1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2的(a)为图1的(a)中单点划线A所示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的(b)为图1的(a)所示的操作构件、电子零件、以及安装电子零件的基板的立体图。
图3的(a)为图1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的(b)为沿着图3额(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为图1的(a)所示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5为图1的(a)所示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a)为图5所示的开关基板的立体图(之一),图6的(b)为图5所示的开关基板的立体图(之二)。
图7为图5所示的开关的电路图。
图8为图2的(a)所示的弹性构件及按下构件的立体图。
图9为图2的(a)所示的弹性构件及按下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戴在操作者的左手腕的电子设备的图。
图11为表示因操作者的右手的食指接触戴在操作者的左手腕的电子设备的操作构件而形成的电流电路的电路图的图。
图12的(a)为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12的(b)为沿着图12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3为图12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4的(a)为图13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俯视图,图14的(b)为图13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仰视图。
图15的(a)为图12的(a)所示的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的俯视图,图15的(b)为图12的(a)所示的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的侧视图,图15的(c)为图12的(a)所示的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的主视图。
图16的(a)为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16的(b)为沿着图16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7为图16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8的(a)为图17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俯视图,图18的(b)为图17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仰视图。
图19的(a)为图16的(a)所示的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的俯视图,图19的(b)为图16的(a)所示的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的侧视图,图19的(c)为图16的(a)所示的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的主视图。
图20的(a)为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0的(b)为沿着图20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21为图20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22的(a)为图21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俯视图,图22的(b)为图21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仰视图。
图23的(a)为图20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俯视图,图23的(b)为图20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侧视图,图23的(c)为图20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主视图。
图24的(a)为第5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4的(b)为沿着图24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25为图24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26的(a)为图25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俯视图,图26的(b)为图25所示的开关基板的仰视图。
图27的(a)为图24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俯视图,图27的(b)为图24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侧视图,图27的(c)为图24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主视图。
图28的(a)为第6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8的(b)为沿着图28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29为图28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0的(a)为图28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俯视图,图30的(b)为图28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侧视图,图30的(c)为图28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主视图。
图31的(a)为第7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1的(b)为沿着图31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2为图3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3的(a)为图31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俯视图,图33的(b)为图31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侧视图,图33的(c)为图31的(a)所示的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的主视图。
图34为第1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
图35的(a)为第2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5的(b)为沿着图35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6的(a)为第3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6的(b)为沿着图36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7的(a)为第4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7的(b)为沿着图37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8的(a)为第5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8的(b)为沿着图38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9的(a)为第6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9的(b)为沿着图39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0的(a)为第7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0的(b)为沿着图40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1的(a)为第8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1的(b)为沿着图41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2的(a)为第9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2的(b)为沿着图42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3的(a)为第10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3的(b)为沿着图43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4的(a)为第11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4的(b)为沿着图44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5的(a)为第1变形例的开关的立体图,图45的(b)为沿着图45的(a)的C-C线的截面图。
图46的(a)为第2变形例的开关的立体图,图46的(b)为沿着图46的(a)的C-C线的截面图。
图47的(a)为第12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7的(b)为图47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7的(c)为沿着图47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8的(a)为第13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8的(b)为图48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8的(c)为沿着图48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9的(a)为第14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9的(b)为沿着图49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49的(c)为表示图49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被按下构件按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9的(d)为沿着图49的(c)的B-B线的截面图。
图50的(a)为表示图3所示的电子零件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的分布的图,图50的(b)为表示图12所示的电子零件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的分布的图,图50的(c)为表示图20所示的电子零件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的分布的图。
图51的(a)为表示图3、12及20所示的电子零件以及图3所示的开关的荷载特性的图,图51的(b)为表示将图3所示的开关的点击率设为100%时的图3、12及20所示的电子零件各自的点击率的比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揭示的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说明。但应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涵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物。
(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1的(a)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1的(b)为图1的(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电子设备100是具有壳体101、操作构件102、触控面板103、背面电极104、控制装置110以及电子零件1的智能手表,借助表带120戴在操作电子设备100的操作者的手腕上。
壳体101由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以及陶瓷等高硬度且腐蚀性低的原材料形成,收纳操作构件102、控制装置110以及电子零件1等电子设备100的零件。操作构件102由高硬度的钢材形成,一端突出至壳体101外侧,另一端配置成接触电子零件1,由操作者接触及按下。
触控面板103配置在壳体101表面上形成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触控面板103由表镜保护,所述表镜由蓝宝石玻璃及无机玻璃等高硬度且透明的材料形成。触控面板103将与操作者的操作相应的输入信息输出至控制装置110,而且显示与从控制装置110输出的输出信息相对应的图像。
背面电极104由金属等导电性构件形成,配置在壳体101表面上形成的圆形状的开口部。背面电极104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10,在操作者将电子设备100戴在手腕上时形成控制装置110与操作者的手腕之间的电流路径。
控制装置110例如为中央运算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半导体电路,配置在壳体101内部。控制装置110对从操作构件102及触控面板103输入的输入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生成与显示到触控面板103上的图像相对应的输出信息,并将生成的输出信息输出至触控面板103。从操作构件102输入的输入信息经由电子零件1输入至控制装置110。
电子零件1配置在壳体101内部,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10,将与操作者的操作相应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10。在操作者以手指接触操作构件102时,电子零件1形成控制装置110与操作者的手指之间的电流路径,被输入表示ECG等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号,并将输入的生物体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10。此外,在操作者以手指按下操作构件102时,电子零件1将表示操作构件102已被按下这一情况的导通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10。
图2的(a)为图1的(a)中单点划线A所示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的(b)为图1的(a)所示的操作构件102、电子零件1、以及安装电子零件1的基板的立体图。
电子设备100还具有弹簧构件105、收纳构件106、垫圈107以及基板108。弹簧构件105及收纳构件106与操作构件102一起能移动地配置在开口部109附近。操作构件102具有表冠121和柄轴122。表冠121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形状,以上表面突出至壳体101外部的方式加以配置,以便操作者能够操作。柄轴122具有直径比表冠121的直径短而且高度比表冠121的高度长的大致圆形状的形状,从表冠121的下表面朝下方延伸。
弹簧构件105是也称为螺旋弹簧及盘簧的弹性构件,以一端接触表冠121的下表面且另一端接触收纳构件106的方式收纳在收纳构件106内。此外,弹簧构件105供柄轴122贯通。随着由操作者按下表冠121的上表面,弹簧构件105被压缩,当操作者结束表冠121的上表面的按下时,弹簧构件105复原。
收纳构件106由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收纳操作构件102及弹簧构件105。收纳构件106形成供柄轴122贯通的通孔,而且具有保持表冠121的底面以及配置在保持表冠121的底面与通孔之间而保持弹簧构件105的底面。
垫圈107为弹簧垫圈,配置在收纳构件106与电子零件1之间,而且供柄轴122贯通。随着由操作者按下表冠121的上表面,垫圈107变形,当操作者结束表冠121的上表面的按下时,垫圈107复原。
基板108为可挠性印刷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FPC),具有第1基板电极181、第2基板电极182、第3基板电极183以及第4基板电极184,将电子零件1与控制装置110之间电连接。第1基板电极181、第2基板电极182、第3基板电极183以及第4基板电极184通过软钎焊连接于电子零件1的外缘上形成的连接电极。
图3的(a)为电子零件1的立体图,图3的(b)为沿着图3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具有开关10、弹性构件16以及按下构件17,随着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此外,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电子零件1从操作者获取电流而获取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等生物体信息。
图4为开关10的立体图,图5为开关10的分解立体图。
开关10具有开关基板11、框材12、可动接点13、推压件14以及密封片15,随着上表面被按下,可动接点13进行翻转动作而导通,当上表面不再被按下时断开。
图6的(a)为开关基板11的立体图(之一),图6的(b)为开关基板11的立体图(之二)。图6的(a)展示开关基板11的表面侧,图6的(a)展示开关基板11的背面侧。
开关基板11具有基材20、第1接点21、第2接点22、第3接点23a及23b、第1背面电极24、第2背面电极25、以及第3背面电极26。基材20由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在一对长边的端部附近形成具有半圆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27a、27b、27c以及27d。在基材20的表面20a配置第1接点21、第2接点22以及第3接点23a及23b,在基材20的背面20b配置第1背面电极24、第2背面电极25以及第3背面电极26。
第1接点21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20表面的中央部的、具有大致圆形的平面形状的导体。第2接点22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以围绕第1接点21的方式配置在基材20表面的、具有框状的平面形状的导体。第2接点22配置成供可动接点13的外缘接触,第1接点21在可动接点13进行翻转动作时供可动接点13的顶部接触。
第3接点23a及23b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20表面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沿基材20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一对导体。第3接点23a及23b配置成供弹性构件16的下端接触。
第1背面电极24经由通孔28a内填充的导体与第1接点21电连接。第1背面电极24形成于凹部27a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1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2背面电极25经由通孔28b内填充的导体与第2接点22电连接。第2背面电极25形成于凹部27b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1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3背面电极26经由通孔28c及28d内填充的导体与第3接点23a及23b电连接。第3背面电极26形成于凹部27c及27d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1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框材12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具有与开关基板11的外形相同的外形的框架构件。框材12形成第1通孔12a、第2通孔12b及12c。第1通孔12a形成于框材12的中央区域,与开关基板11的表面20a一同形成供第1接点21、第2接点22、可动接点13以及推压件14配置的收纳部。第2通孔12b形成于框材1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23a的方式配置。第2通孔12c形成于框材1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23b的方式配置。
可动接点13具有第1可动接点13a、第2可动接点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13c。第1可动接点13a、第2可动接点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13c各自由薄且形成为拱顶状的不锈钢及铜等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构件形成,以与第1接点21绝缘、与第2接点22导通的方式重叠配置。第1可动接点13a、第2可动接点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13c是以成为具有相对的边的草袋形状的方式切割凸形的拱顶状的板簧构件而形成。
推压件14由圆柱形状的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配置在第3可动接点13c中央部的上方的按下构件。通过配置推压件14,开关10的按下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密封片15是由聚酰亚胺等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片材,对由开关基板11的表面20a以及第1通孔12a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的第1接点21、第2接点22、可动接点13以及推压件14进行保护。密封片15以覆盖由开关基板11及框材12形成的收纳部的方式粘接于框材12表面,由此固定在框材12上。
密封片15具有倾斜部15a和按压部15b,并且形成第1开口部15c及第2开口部15d。倾斜部15a以覆盖从第1通孔12a突出的第1可动接点13a、第2可动接点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13c的外缘的方式倾斜,按压部15b以覆盖推压件14的方式形成平面。第1开口部15c形成于框材1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23a的方式配置。第2开口部15d形成于框材1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23b的方式配置。密封片15将第1通孔12a密封,而且不密封第2通孔12b及12c。
图7为开关10的电路图。
开关10具有第1输入端子IN1、第2输入端子IN2、第1输出端子OUT1、第2输出端子OUT2、第3输出端子OUT3以及第4输出端子OUT4。第1输入端子IN1及第2输入端子IN2对应于第3接点23a及23b。第1输出端子OUT1及第2输出端子OUT2对应于凹部27a及27b内配置的连接电极,第3输出端子OUT3及第4输出端子OUT4对应于凹部27c及27d内配置的连接电极。
随着按压部15b被按下,可动接点13接触第1接点21,开关10随之导通,第1输出端子OUT1与第2输出端子OUT2之间得以导通。第1输入端子IN1及第2输入端子IN2配置成供弹性构件16的下端接触,由此,经由按下构件17而形成接触操作构件102的操作者的手指与控制装置110之间的电流电路。
图8为弹性构件16及按下构件17的立体图,图9为弹性构件16及按下构件17的分解立体图。弹性构件16以下端接触第3接点23a及23b的方式配置在开关10与按下构件17之间,作为能移动地支承按下面41的弹性部发挥功能。此外,按下构件17具有按下面41,配置在开关10上方。弹性构件16及按下构件17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41,下端接触开关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10的按压部。
弹性构件16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具有一对脚部31a及31b、一对接触部32a及32b、顶部33、一对连接部34a及34b、一对支承部35a及35b、以及嵌合部36a、36b、36c及36d。随着按下构件17的按下面被按下,弹性构件16朝开关10的上表面移动按下构件17。
脚部31a从顶部33一边朝上侧弯曲一边延伸至接触部32a。脚部31b从顶部33沿与脚部31a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一边朝上侧弯曲一边延伸至接触部32b。脚部31a及31b形成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以顶部33为中心朝向按下构件17而具有凸状的形状,配置在一对支承部35a及35b之间,而且连接于一对支承部35a及35b两者。一对接触部32a及32b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沿框材12的第2通孔12b及12c的内侧壁配置在弹性构件16下端。由于有框材12的第2通孔12b及12c的内侧壁,所以一对接触部32a及32b容易***。一对接触部32a及32b各自通过采用软钎焊或者导电性树脂的粘接等而以接触部32a及32b不滑动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3接点23a及23b。一对接触部32a及32b比框材12薄,从而受到保护而不被外力影响。进而,即便焊料或粘接剂附着于一对接触部32a及32b的上表面,也不会接触到其他构件等,所以不会出现电短路。
顶部33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配置在一对脚部31a及31b之间。一对连接部34a及34b连接于未连接有一对脚部31a及31b的顶部33的一对边。一对支承部35a及35b是隔着一对脚部31a及31b而平行地延伸的平板状的构件,沿按下构件17的相对的长边支承按下构件17。
嵌合部36a及36b配置在支承部35a两端,通过呈U字形弯折来夹持按下构件17。嵌合部36c及36d配置在支承部35b两端,通过呈U字形弯折来夹持按下构件17。再者,嵌合部36a、36b、36c及36d有时统称为嵌合部36。嵌合部36也可通过焊接等方法加以固定。
按下构件17具有按下面41,是在具有在4个角形成有缺口42a、42b、42c及42d的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的、含有钛的铜或者淬火后的钢等强度高的材料上镀有高导电性的镀层的金属等导体。缺口42a、42b、42c及42d供弹性构件16的嵌合部36a、36b、36c及36d嵌合,由此,按下构件17得以固定在弹性构件16上。再者,缺口42a、42b、42c及42d有时统称为缺口42。
弹性构件16沿按下构件17的相对的长边支承按下构件17,由此,不论按下面41的哪一部分被按下,按下构件17都会在将按下面41的延伸方向维持在与按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情况下朝开关10下降。按下构件17比弹性构件16厚,所以即便操作者以手指按下操作构件102,也不易变形。弹性构件16比按下构件17薄,因此易于调整开关性能,尤其能提升点击感。
电子零件1将嵌合部36嵌合于按下构件17的缺口42而与按下构件17一体化的弹性构件16的接触部32a及32b通过软钎焊固定于开关10的第3接点23a及23b。
图10为表示戴在操作者的左手腕的电子设备100的图。
电子设备100借助表带120而戴在操作者的左手腕200a上。通过操作者的右手的食指200b接触操作构件102,操作构件102与电子零件1相接触,形成供操作者的人体中流通的电流流通的电流电路。
图11为表示因操作者的右手的食指200b接触戴在操作者的左手腕200a上的电子设备100的操作构件102而形成的电流电路的电路图的图。
电子设备100还具有上拉电阻111、缓冲器112以及AD转换电路113。上拉电阻111中,一端被供给电源电压Vdd,另一端连接于背面电极104与缓冲器112之间。上拉电阻111将所形成的电流电路中流通的电流转换为表示操作者200的电位的电压。缓冲器112将表示操作者200的电位的电压放大并输出至AD转换电路113。AD转换电路113将从缓冲器112输入的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控制装置110。
通过将电子设备100戴在操作者200的左手腕200a上,操作者200的左手腕200a与背面电极104相接触,操作者200的左手腕200a得以电连接于上拉电阻111及缓冲器112。此外,通过操作者的右手的食指200b进行接触,操作者的右手的食指200b得以电连接于操作构件102的表冠121。此外,通过操作者的右手的食指200b进行接触,操作构件102的柄轴122得以电连接于电子零件1的按下构件17。
通过配置在按下面41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构件即操作构件102被人体即操作者200按下而接触按下面41,第3接点23a及23b、弹性构件16以及按下构件17形成经由操作者200的电路。此外,通过操作构件102***作者200进一步按下,按下面41将配置在开关10的基板11的上表面的可动接点13按下,可动接点13进行翻转动作,由此使得第1接点21及第2接点22导通。
(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作用效果)
电子零件1借助配置在开关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构件17以及配置在开关10与按下构件17之间、下端接触第3接点23a及23b的导电性的弹性构件16来形成电流路径。由于经由配置在开关10上方的导电性的弹性构件16及按下构件17来形成电流电路,所以电子零件1能形成不论用于开关的按下动作如何经年劣化之虞都较低的电流路径。
另外,例如在由1块板簧来形成操作构件102与开关10之间的电流路径时,为防止与推压件14接触时的变形,电流路径中配置的板簧的厚度会变厚。若电流路径中配置的板簧的厚度变厚,则操作者按下电子零件时的点击感便降低,所以不理想。
通过增大形成电流路径的1块板簧的尺寸,能够防止操作者按下时的点击感降低,但板簧的尺寸变大会使得电子零件的尺寸变大,所以不理想。在电子零件1中,通过由弹性构件16及按下构件17这2个构件来形成操作构件102与开关10之间的电流路径,能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点击感。再者,也可为仅一对接触部32a及32b与第3接点23a及23b中的至少一组进行固定连接。能够缓和未固定连接的脚部31a或31b的应力,所以弹性构件16的操作荷载降低,进而使得点击感提高。未固定的接触部32a或32b即便发生滑动也是被第2通孔12b及12c围绕,确保了绝缘性,所以不会与其他构件接触,不会短路。
此外,在电子零件1中,按下构件17由配置成将脚部31a及31b夹住、沿按下构件17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承部35a及35b加以支承,所以在按下面41被按下时不会使按下面41倾斜。由于按下构件17在不使按下面41倾斜的情况下被按下,所以电子零件1能够增大将按下面41按下的柄轴122与按下面41相接触的接触面的面积。由于能增大柄轴122与按下面41相接触的接触面的面积,所以电子零件1能减少柄轴122与按下面41之间的电流路径的电阻值的变动等所引起的噪声的产生。
此外,在电子零件1中,一对支承部35a及35b与按下构件17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所以更稳定地支承按下构件17,由此,能维持柄轴122与按下面41相接触的接触面的面积的增大。
此外,在电子零件1中,脚部31a及31b在顶部33连接于一对支承部35a及35b,所以移动距离增大,能以实现期望的点击感的方式调整移动距离。
此外,在电子零件1中,弹性构件16通过嵌合于按下构件17的缺口42a、42b、42c及42d来固定按下构件,所以能降低按下构件17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移的担忧。按下构件17借助嵌合部36a、36b、36c、36d及按下面41来固定长边方向,而且借助缺口42a、42b、42c及42d来固定短边方向,由此,组装时及操作时发生错位的担忧降低。
(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12的(a)为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12的(b)为沿着图12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13为图12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电子零件2具有开关210和一体成型的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与电子零件1一样,可搭载于电子设备100中。电子零件2随着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而且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而从操作者获取电流,从而获取ECG等生物体信息。
开关210具有开关基板211、框材212、可动接点213、推压件214以及密封片215,随着上表面被按下,可动接点213进行翻转动作而导通,当上表面不再被按下时断开。
图14的(a)为开关基板211的俯视图,图14的(b)为开关基板211的仰视图。
开关基板211具有基材220、第1接点221、第2接点222、第3接点223a及223b、第1背面电极224、第2背面电极225、以及第3背面电极226a及226b。基材220由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在一对短边的端部附近形成具有半圆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227a、227b、227c及227d。在基材220的表面220a配置有第1接点221、第2接点222以及第3接点223a及223b,在基材220的背面220b配置有第1背面电极224、第2背面电极225以及第3背面电极226a及226b。
第1接点221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220表面的中央部的导体。第2接点222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以围绕第1接点221的方式配置基材220表面的、具有大致U字形的平面形状的导体。第2接点222配置成供可动接点213的外缘接触,第1接点221在可动接点213进行翻转动作时供可动接点213的顶部接触。
第3接点223a及223b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220表面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沿基材220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一对导体。第3接点223a及223b配置成可通过软钎焊、焊接以及热压接等而连接于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各自的下端。
第1背面电极224经由通孔228a内填充的导体与第1接点221电连接。第1背面电极224形成于凹部227a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2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2背面电极225经由通孔228b内填充的导体与第2接点222电连接。第2背面电极225形成于凹部227b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2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3背面电极226a及226b经由通孔228c及228d内填充的导体与第3接点223a及223b电连接。第3背面电极226a及226b形成于凹部227c及227d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2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框材212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具有与开关基板211的外形相同的外形的框架构件。框材212形成有通孔212a、第1缺口212b以及第2缺口212c。通孔212a形成于框材212的中央区域,与开关基板211的表面220a一同形成供第1接点221、第2接点222、可动接点213以及推压件214配置的收纳部。第1缺口212b具有大致U字形的平面形状,形成于框材21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223a的方式配置。第2缺口212c具有朝第1缺口212b的反方向开口的大致U字形的平面形状,形成于框材21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223b的方式配置。
可动接点213具有第1可动接点213a、第2可动接点213b、第3可动接点2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213d。第1可动接点213a、第2可动接点213b、第3可动接点2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213d各自由薄且形成为拱顶状的不锈钢及铜等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构件形成。第1可动接点213a、第2可动接点213b、第3可动接点2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213d各自以与第1接点221绝缘、与第2接点222导通的方式重叠配置。第1可动接点213a、第2可动接点213b、第3可动接点2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213d是以成为具有相对的边的草袋形状的方式切割凸形的拱顶状的板簧构件而形成。
推压件214与推压件14一样,由圆柱形状的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配置在第4可动接点213d中央部的上方。通过配置推压件214,开关210的按下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密封片215是由聚酰亚胺等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片材,对由开关基板211的表面220a以及通孔212a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的第1接点221、第2接点222、可动接点213以及推压件214进行保护。密封片215以覆盖由开关基板211及框材212形成的收纳部的方式粘接于框材212表面,由此固定在框材212上。
密封片215具有倾斜部215a、按压部215b、第1长边部215c以及第2长边部215d。倾斜部215a以覆盖从通孔212a突出的第1可动接点213a、第2可动接点213b、第3可动接点2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213d的外缘的方式倾斜。按压部215b是被倾斜部215a围住的顶部,以覆盖推压件214的方式形成平面。第1长边部215c沿框材212的长边方向延伸。第2长边部215d沿框材212的长边方向延伸。密封片215将通孔212a密封,而且不密封第1缺口212b及第2缺口212c。
开关210的电路构成与开关10的电路构成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图15的(a)为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的俯视图,图15的(b)为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的侧视图,图15的(c)为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的主视图。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2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开关2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210的按压部215b。
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为一体成型。按下构件216具有按下面216a,配置在开关210的按压部215b上方。按下构件216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在一对对角分别经由沿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凹部216b及216c而连接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通过在按下构件216与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之间形成一对凹部216b及216c,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的刚性提高,能够降低按下面216a被按下时按下构件216以及脚构件217a及217b弯曲而导致施加至开关10的按下力降低的担忧。
脚构件217a具有第1延伸部231、第2延伸部232以及第3延伸部233,以如下方式进行支承,即,随着按下面216a被按下,能与脚构件217b一起朝按压部215b移动按下构件216。第1延伸部231一端连接于按下构件216,从按压部215b侧朝开关基板21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与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延伸部231所延伸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配置成与开关基板211的端部重叠。第1延伸部231内侧的面与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另一方面,第1延伸部231外侧的面以端部向开关基板211表面靠近的方式自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倾斜而延伸。
第2延伸部232从开关基板211的端部侧朝按压部215b侧一边弯曲一边延伸。第2延伸部232的一端连接于第3延伸部233的另一端,第2延伸部232的另一端配置成接触第3接点223a。第2延伸部232的顶端的底面为矩形的平面,通过软钎焊固定于第3接点223a。第2延伸部232的顶端的底面被第1缺口212b围绕,由此来限制移动。
第3延伸部233沿开关基板211的一短边而沿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第3延伸部233一端连接于第1延伸部231、另一端连接于第2延伸部232,由此,在使端部弯曲成圆弧状的情况下连接第1延伸部231与第2延伸部232。第3延伸部233与第2延伸部232一起形成反S字形的平面形状。
脚构件217b具有第1延伸部236、第2延伸部237以及第3延伸部238,随着按下面216a被按下,与脚构件217a一起朝按压部215b移动按下构件216。第1延伸部236一端连接于按下构件216,从按压部215b侧朝开关基板211的端部侧与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延伸部236所延伸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配置成与开关基板211的端部重叠。第1延伸部236内侧的面与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另一方面,第1延伸部236外侧的面以端部向开关基板211表面靠近的方式自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倾斜而延伸。
第2延伸部237从开关基板211的端部侧朝按压部215b侧一边弯曲一边延伸。第2延伸部237的一端连接于第3延伸部238的另一端,第2延伸部237的另一端配置成接触第3接点223b。第2延伸部232的顶端的底面为矩形的平面,通过软钎焊固定于第3接点223a。第2延伸部237的顶端的底面被第1缺口212b围绕,由此来限制移动。
第3延伸部238沿开关基板211的一短边而沿开关基板211表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第3延伸部238一端连接于第1延伸部236、另一端连接于第2延伸部237,由此,在使端部弯曲成圆弧状的情况下连接第1延伸部236与第2延伸部237。第3延伸部238与第2延伸部237一起形成反S字形的平面形状。
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各自以按下面216a的中心点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作为弹性构件的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在对角支承按下构件216,由此,按下构件216随着按下面216a被按下而朝开关210下降。
电子零件2通过将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的第2延伸部232及237的顶端软钎焊在开关210的第3接点223a及223b上来加以固定。
(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作用效果)
电子零件2由配置在开关2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来形成电流路径。由于经由配置在开关2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来形成电流电路,所以电子零件2能够形成不论用于开关的按下动作如何经年劣化之虞都较低的电流路径。
此外,在电子零件2中,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各自具有从按压部215b侧朝开关基板211的端部侧延伸的第1延伸部231及236和从开关基板211的端部侧朝按压部215b侧延伸的第2延伸部232及237。通过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各自具有从基板的中心朝端部往返的延伸部,电子零件2能在不增大基板面积的情况下加长按下面216a的按下距离。
此外,在电子零件2中,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各自的延伸部延伸至与开关基板211的端部重叠的位置为止,所以能进一步加长按下面216a的按下距离。
此外,在电子零件2中,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还具有沿开关基板211的短边延伸的第3延伸部,所以能进一步加长按下面216a的按下距离。
此外,在电子零件2中,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配置于沿着开关基板211的长边的部分开放而成的第1缺口212b及第2缺口212c,所以与第3接点223a及223b的软钎焊作业比较容易。
(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16的(a)为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16的(b)为沿着图16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17为图16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电子零件3具有开关310和一体成型的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与电子零件1及2一样,能搭载于电子设备100中。电子零件3随着电子设备100的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而且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而从操作者获取电流,从而获取ECG等生物体信息。
开关310具有开关基板311、框材312、可动接点313、推压件314以及密封片315,随着上表面被按下,可动接点313进行翻转动作而导通,当上表面不再被按下时断开。
图18的(a)为开关基板311的俯视图,图18的(b)为开关基板311的仰视图。
开关基板311具有基材320、第1接点321、第2接点322、也称为接合部的第3接点323a及323b、一对第1背面电极324、以及一对第2背面电极325。基材320由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在一对短边的端部附近形成具有半圆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327a、327b、327c及327d。在基材320的表面320a配置第1接点321、第2接点322以及第3接点323a及323b,在基材320的背面320b配置第1背面电极324及第2背面电极325。
第1接点321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320表面的中央部的导体。第2接点322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以围绕第1接点321的方式配置在基材320表面的、具有大致框状的平面形状的导体。第2接点322配置成供可动接点313的外缘接触,第1接点321在可动接点313进行翻转动作时供可动接点313的顶部接触。
第3接点323a及323b配置在基材320表面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具有沿基材320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平面形状,配置成可通过软钎焊、焊接以及热压接等而连接于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各者。第3接点323a及323b是与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不电连接而将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接合至开关311的接合部。
一对第1背面电极324经由从基材320表面贯通至背面的通孔内填充的导体与第1接点321电连接。第1背面电极324形成于凹部327a及327b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3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2背面电极325经由从基材320表面贯通至背面的通孔内填充的导体与第2接点322电连接。第2背面电极325形成于凹部327c及327d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3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框材312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具有与开关基板311的外形相同的外形的框架构件。框材312形成有第1通孔312a、第2通孔312b以及第3通孔312c。第1通孔312a形成于框材312的中央区域,与开关基板311的表面320a一同形成供第1接点321、第2接点322、可动接点313以及推压件314配置的收纳部。第2通孔312b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形成于框材31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323a的方式配置。第3通孔312c与第2通孔312b一样,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形成于框材31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323b的方式配置。
可动接点313具有第1可动接点313a、第2可动接点3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313c。第1可动接点313a、第2可动接点3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313c各自由薄且形成为拱顶状的不锈钢及铜等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构件形成,以与第1接点321绝缘、与第2接点322导通的方式重叠配置。第1可动接点313a、第2可动接点3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313c是以成为具有相对的边的草袋形状的方式切割凸形的拱顶状的板簧构件而形成。
推压件314与推压件14一样,由圆柱形状的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配置在第3可动接点313c中央部的上方的按下构件。通过配置推压件314,开关310的按下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密封片315是由聚酰亚胺等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片材,对由开关基板311的表面320a以及框材312的第1通孔312a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的第1接点321、第2接点322、可动接点313以及推压件314进行保护。密封片315以覆盖由开关基板311及框材312形成的收纳部的方式粘接于框材312表面,由此固定在框材312上。
密封片315具有倾斜部315a、按压部315b、第1开口部315c以及第2开口部315d。倾斜部315a以覆盖从第1通孔312a突出的第1可动接点313a、第2可动接点3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313c的外缘的方式倾斜。按压部315b是被倾斜部315a围住的顶部,以覆盖推压件314的方式形成平面。第1开口部315c具有与第2通孔312b相对应的形状,第2开口部315d具有与第3通孔312c相对应的形状。密封片315将第1通孔312a密封,而且不密封第2通孔312b及第3通孔312c。
图19的(a)为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的俯视图,图19的(b)为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的侧视图,图19的(c)为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的主视图。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3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开关3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310的按压部。
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与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一样,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为一体成型。按下构件316具有按下面316a,配置在开关310的按压部315b上方。按下构件316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在一对对角各者连接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
脚构件317a具有第1延伸部331、第2延伸部332以及第3延伸部333,随着按下面316a被按下,与脚构件317b一起朝按压部315b移动按下构件316。第1延伸部331一端连接于按下构件316,从按压部315b侧朝开关基板31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与开关基板311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延伸部331所延伸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配置成与开关基板311的端部重叠。
第2延伸部332从开关基板311的端部侧朝按压部315b侧一边弯曲一边延伸。第2延伸部332的一端连接于第3延伸部333的另一端,第2延伸部332的另一端配置在开关基板311外侧。第2延伸部332具有以接触第3接点323a的方式配置的大致U字形的凹部332a,凹部332a的底面借助粘接剂等接合于第3接点323a。第2延伸部332的顶端借助焊料而电连接于基板108。
朝开关基板311延伸的凹部332a的脚部的宽度比凹部332a的底面以及第2延伸部332的其他部分的宽度窄。由于朝开关基板311延伸的凹部332a的脚部的宽度窄,所以在将凹部332a的底面接合于第3接点323a时,能将更多的粘接剂填充至第2通孔312b。通过以粘接剂等来固定凹部332a,按下构件316得以与开关310一体化,防止按下构件315与开关310的错位的发生,而且在对按下构件315施加有应力时,凹部332a成为支点。此外,在对第2延伸部332的顶端332b进行软钎焊时,由于凹部332a已借助粘接剂等加以固定,所以容易进行软钎焊,进而减少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中流通的电信号中产生的噪声。
第2延伸部332从凹部332a朝外侧进一步延伸,在开关基板311外侧朝开关基板311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332在顶端332b具有电极,在外侧安装于搭载电子零件3的电子设备的基板。
第3延伸部333沿开关基板311的一短边而沿开关基板311表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第3延伸部333一端连接于第1延伸部331、另一端连接于第2延伸部332,由此连接第1延伸部331与第2延伸部332。第3延伸部333与第2延伸部332一起形成反S字形的平面形状。
脚构件317b具有第1延伸部336、第2延伸部337以及第3延伸部338,随着按下面316a被按下,与脚构件317a一起朝按压部315b移动按下构件316。第1延伸部336一端连接于按下构件316,从按压部315b侧朝开关基板311的端部侧,与开关基板311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延伸部336所延伸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配置成与开关基板311的端部重叠。
第2延伸部337从开关基板311的端部侧朝按压部315b侧一边弯曲一边延伸。第2延伸部337的一端连接于第3延伸部338的另一端,第2延伸部337的另一端配置在开关基板311外侧。第2延伸部337具有以接触第3接点323b的方式配置的大致U字形的凹部337a,凹部337a的底面借助粘接剂而接合于第3接点323a。第2延伸部337的顶端337b借助焊料而电连接于基板108。
朝开关基板311延伸的凹部337a的脚部的宽度比凹部337a的底面以及第2延伸部337的其他部分的宽度窄。由于朝开关基板311延伸的凹部332a的脚部的宽度窄,所以在将凹部337a的底面接合于第3接点323b时,能将更多的粘接剂填充至第3通孔312c。
第2延伸部337从凹部337a朝外侧进一步延伸,在开关基板311外侧朝开关基板311的方向延伸。第2延伸部337在顶端337b具有电极,在外侧安装于搭载电子零件3的电子设备的基板。
第3延伸部338沿开关基板311的一短边而沿开关基板311表面的延伸方向延伸。第3延伸部338一端连接于第1延伸部336、另一端连接于第2延伸部337,由此连接第1延伸部336与第2延伸部337。第3延伸部338与第2延伸部337一起形成反S字形的平面形状。
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各自以按下面316a的中心点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作为弹性构件的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在对角支承按下构件316,由此,按下构件316随着按下面316a被按下而朝开关310下降。
电子零件3通过将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的第2延伸部332及337的凹部332a及337a的底面接合于开关310的第3接点323a及323b来加以固定。
(第3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作用效果)
在电子零件3中,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各者借助粘接剂将凹部332a及337a固定于第3接点323a及323b,所以能减少施加至借助焊料而电连接于基板108的第2延伸部332及337的顶端332b及337b的应力。
此外,在电子零件3中,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各自延伸至开关基板311的端部为止,而且具有反S字形,由此,能使长度尽量变长、分散因按下面316a被按下而产生的应力。
在电子零件3中,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以凹部332a及337a固定于第3接点323a及323b,所以能减少施加至通过软钎焊固定在基板上的第2延伸部332及337的顶端332b及337b的应力。
(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20的(a)为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0的(b)为沿着图20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21为图20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电子零件4具有开关410和一体成型的按下构件416以及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与电子零件1~3一样,能搭载于电子设备100中。电子零件4随着电子设备100的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而且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而从操作者获取电流,从而获取ECG等生物体信息。
开关410具有开关基板411、框材412、可动接点413、推压件414以及密封片415,随着上表面被按下,可动接点413进行翻转动作而导通,当上表面不再被按下时断开。
图22的(a)为开关基板411的俯视图,图22的(b)为开关基板411的仰视图。
开关基板411具有基材420、第1接点421、第2接点422、第3接点423a及423b、第1背面电极424、第2背面电极425、以及一对第3背面电极426a及426b。基材420由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在一对长边的端部附近形成具有半圆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427a、427b、427c及427d。在基材420的表面420a配置有第1接点421、第2接点422以及第3接点423a及423b,在基材420的背面420b配置有第1背面电极424、第2背面电极425以及第3背面电极426a及426b。
第1接点421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420表面的中央部的导体。第2接点422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以围绕第1接点421的方式配置在基材420表面的、具有大致框状的平面形状的导体。第2接点422配置成供可动接点413的外缘接触,第1接点421配置成在可动接点413进行翻转动作时供可动接点413的顶部接触。
第3接点423a及423b配置在基材420表面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具有沿基材420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平面形状,配置成可通过软钎焊、焊接以及热压接等而连接于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各者。
第1背面电极424经由从基材420表面贯通至背面的通孔428a内填充的导体与第1接点421电连接。第1背面电极424形成于凹部427a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4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2背面电极425经由从基材420表面贯通至背面的通孔428b内填充的导体与第2接点422电连接。第2背面电极425形成于凹部427b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4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3背面电极426a及426b与第3接点423a及423b一体成型。第3背面电极426a及426b形成于凹部427c及427d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2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框材412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具有与开关基板411的外形相同的外形的框架构件。框材412形成通孔412a、第1缺口412b以及第2缺口412c。通孔412a形成于框材412的中央区域,与开关基板411的表面410a一同形成供第1接点421、第2接点422、可动接点413以及推压件414配置的收纳部。第1缺口412b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形成于框材41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423a的方式配置。第2缺口412c与第1缺口412b一样,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形成于框材41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附近,以围绕第3接点423b的方式配置。
可动接点413具有第1可动接点413a、第2可动接点4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413c。第1可动接点413a、第2可动接点4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413c各自由薄且形成为拱顶状的不锈钢及铜等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构件形成,以与第1接点421绝缘、与第2接点422导通的方式重叠配置。第1可动接点413a、第2可动接点4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413c是以成为具有相对的边的草袋形状的方式切割凸形的拱顶状的板簧构件而形成。
推压件414与推压件14一样,由圆柱形状的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配置在第3可动接点413c中央部的上方的按下构件。通过配置推压件414,开关410的按下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密封片415是由聚酰亚胺等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片材,对由开关基板411的表面420a以及框材412的通孔412a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的第1接点421、第2接点422、可动接点413以及推压件414进行保护。密封片415以覆盖由开关基板411及框材412形成的收纳部的方式粘接于框材412表面,由此固定在框材412上。
密封片415具有倾斜部415a和按压部415b,而且形成第1缺口部415c及第2缺口部415d。倾斜部415a以覆盖从通孔412a突出的第1可动接点413a、第2可动接点413b以及第3可动接点413c的外缘的方式倾斜。按压部415b是被倾斜部415a围住的顶部,以覆盖推压件414的方式形成平面。第1缺口部415c具有与第1缺口412b相对应的形状,第2缺口部415d具有与第2缺口412c相对应的形状。密封片415将通孔412a密封,而且不密封第1缺口412b及第2缺口412c。
图23的(a)为按下构件416以及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的俯视图,图23的(b)为按下构件416以及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的侧视图,图23的(c)为按下构件416以及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的主视图。按下构件416以及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4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开关4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410的按压部。
按下构件416以及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与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一样,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为一体成型。按下构件416具有按下面416a,配置在开关410的按压部415b上方。按下构件416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在一对对角416b及416c各自连接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连接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的一对对角416b及416c各自形成有凹部416d及416e。
脚构件417a具有以围绕按下面416a的方式配置的第1延伸部431、第2延伸部432以及第3延伸部433,随着按下面416a被按下而与脚构件417b一起朝按压部415b移动按下构件416。第1延伸部431的一端连接于按下构件416的1个角。第1延伸部431从按压部415b侧朝开关基板41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与开关基板411的短边平行地从按下面416a的一端朝按下面416a的另一端沿按下面416a的侧面延伸。第1延伸部431的端部与开关基板411的端部重叠。
第2延伸部432一端连接于第1延伸部431、另一端连接于第3延伸部433,沿按下面416a的另一端的侧面延伸。第2延伸部432以覆盖开关基板41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边的方式配置。第3延伸部433一端连接于第2延伸部432、另一端连接于第3接点423a。第3延伸部433沿与第1延伸部431所沿按下面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一边倾斜一边延伸。在第3延伸部433与按下面416a之间配置脚构件417a。
脚构件417b具有以围绕按下面416a的方式配置的第1延伸部436、第2延伸部437以及第3延伸部438,随着按下面416a被按下而与脚构件417a一起朝按压部415b移动按下构件416。第1延伸部436的一端连接于按下构件416的连接第1延伸部431的角的对角。第1延伸部436从按压部415b侧朝开关基板41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与开关基板411的短边平行地从按下面416a的一端朝按下面416a的另一端沿按下面416a的侧面延伸。第1延伸部436的端部与开关基板411的端部重叠。
第2延伸部437一端连接于第1延伸部436、另一端连接于第3延伸部438,沿按下面416a的另一端的侧面延伸。第2延伸部437以覆盖开关基板41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边的方式配置。第3延伸部438一端连接于第2延伸部437、另一端连接于第3接点423b。第3延伸部438沿与第1延伸部436所沿按下面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一边倾斜一边延伸。在第3延伸部438与按下面416a之间配置脚构件417a的第1延伸部431。
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各自以按下面416a的中心点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作为弹性构件的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在对角支承按下构件416,由此,按下构件416随着按下面416a被按下而朝开关410下降。
电子零件4通过将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的第3延伸部433及438的顶端软钎焊在开关410的第3接点423a及423b上来加以固定。
(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作用效果)
在电子零件4中,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各自以围绕按下面416a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在不增大基板的面积的情况下加长按下面416a的按下距离。
此外,在电子零件4中,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各自延伸至与开关基板411的端部重叠的位置为止,所以能进一步加长按下面416a的按下距离。
此外,在电子零件4中,一对脚构件417a及417b配置于沿着开关基板411的短边的部分开放而成的第1缺口412b及第2缺口412c,所以与第3接点423a及423b的软钎焊作业比较容易。
(第5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24的(a)为第5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4的(b)为沿着图24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25为图24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电子零件5具有开关510和一体成型的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与电子零件1~4一样,能搭载于电子设备100中。电子零件5随着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而且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而从操作者获取电流,从而获取ECG等生物体信息。
开关510具有开关基板511、框材512、可动接点513、推压件514以及密封片515,随着上表面被按下,可动接点513进行翻转动作而导通,当上表面不再被按下时断开。
图26的(a)为开关基板511的俯视图,图26的(b)为开关基板511的仰视图。
开关基板511具有基材520、第1接点521、第2接点522、第3接点523a及523b、第1背面电极524、第2背面电极525、以及第3背面电极526a及526b。基材520由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在一对长边的端部附近形成具有半圆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527a、527b、527c及527d。在基材520的表面520a配置第1接点521、第2接点522以及第3接点523a及523b,在基材520的背面520b配置第1背面电极524、第2背面电极525以及第3背面电极526a及526b。
第1接点521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520表面的中央部的导体。第2接点522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以围绕第1接点521的方式配置在基材520表面的、具有大致U字形的平面形状的导体。第2接点522配置成供可动接点513的外缘接触,第1接点521在可动接点513进行翻转动作时供可动接点513的顶部接触。
第3接点523a及523b由铜等金属箔形成,是配置在基材520表面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的基材520的矩形状的一对导体。第3接点523a及523b配置成可借助焊料而连接于弹性构件517的下端。
第1背面电极524经由通孔528a内填充的导体与第1接点521电连接。第1背面电极524形成于凹部527a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5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2背面电极525经由通孔528b内填充的导体与第2接点522电连接。第2背面电极525形成于凹部527b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5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第3背面电极526a及526b经由通孔528c及528d内填充的导体与第3接点523a及523b电连接。第3背面电极526a及526b形成于凹部527c及527d的内壁,电连接于在基板108上安装电子零件5时软钎焊的连接电极。
框材512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具有围绕第2接点522周围的框状的外形的框架构件。框材512形成通孔512a。通孔512a与开关基板511的表面520a一同形成供第1接点521、第2接点522、可动接点513以及推压件514配置的收纳部。
可动接点513具有第1可动接点513a、第2可动接点513b、第3可动接点5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513d。第1可动接点513a、第2可动接点513b、第3可动接点5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513d各自由薄且形成为拱顶状的不锈钢及铜等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构件形成。第1可动接点513a、第2可动接点513b、第3可动接点5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513d各者以与第1接点521绝缘、与第2接点522导通的方式重叠配置。第1可动接点513a、第2可动接点513b、第3可动接点5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513d是以成为具有相对的边的草袋形状的方式切割凸形的拱顶状的板簧构件而形成。
推压件514与推压件14一样,由圆柱形状的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是配置在第4可动接点513d中央部的上方的按下构件。通过配置推压件514,开关510的按下操作的操作性提高。
密封片515是由聚酰亚胺等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片材,对由开关基板511的表面520a以及框材512的通孔512a形成的收纳部内收纳的第1接点521、第2接点522、可动接点513以及推压件514进行保护。密封片515以覆盖由开关基板511及框材512形成的收纳部的方式粘接于框材512表面,由此固定在框材512上。
密封片515具有倾斜部515a、按压部515b以及外缘部515c。倾斜部515a以覆盖从通孔512a突出的第1可动接点513a、第2可动接点513b、第3可动接点513c以及第4可动接点513d的外缘的方式倾斜。按压部515b是被倾斜部515a围住的顶部,以覆盖推压件514的方式形成平面。外缘部515c粘接于框材512表面。
开关510的电路构成与开关10的电路构成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图27的(a)为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的俯视图,图27的(b)为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的侧视图,图27的(c)为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的主视图。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5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开关5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510的按压部。
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与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一样,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以覆盖按压部515b上方的方式配置,而且电连接于第3接点523a及523b。此外,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具有以穿过按下部517a的中心点的与支承构件的长边方向平行的直线为轴的线对称的形状。
支承构件516具有基部516a、第1支承部516b以及第2支承部516c。基部516a具有围绕弹性构件517的按压部515b周围的框状即矩形状的形状,在一短边的内壁连接弹性构件517。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连接于基部516a的一对短边即基部516a两端,支承基部516a并连接于第3接点523a及523b各者。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的底面在中央形成有凹部。通过在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的底面的中央形成有凹部,在将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软钎焊至第3接点523a及523b时,接合面积增加而使得接合强度提高。
弹性构件517具有按下部517a和脚部517b。按下部517a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配置在被基部516a围住的开口部的大致中央部。脚部517b的一端连接于按下部517a的一边,而且另一端连接于基部516a的一短边。弹性构件517随着按下部517a***作构件102按下而朝按压部515b移动按下部517a。再者,脚部517b的宽度比按下部517a的宽度窄,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脚部的宽度也可与按下部的宽度相同。
电子零件5是通过将支承构件516的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的顶端软钎焊在开关510的第3接点523a及523b上来加以制造。
(第5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作用效果)
电子零件5由配置在开关510上方的导电性的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来形成电流路径。由于经由配置在开关510上方的导电性的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来形成电流电路,所以电子零件5能形成不论用于开关的按下动作如何经年劣化之虞都较低的电流路径。
此外,在电子零件5中,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为一体成型,所以零件数量减少,由此能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电子零件5中,第3接点523a及523b配置于不配置框材512的区域,所以支承构件516的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与开关基板511的第3接点523a及523b的软钎焊作业比较容易。
(第6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28的(a)为第6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8的(b)为沿着图28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29为图28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电子零件6具有开关510和一体成型的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与电子零件1~5一样,能搭载于电子设备100中。电子零件6随着电子设备100的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而且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而从操作者获取电流,从而获取ECG等生物体信息。
图30的(a)为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的俯视图,图30的(b)为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的侧视图,图30的(c)为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的主视图。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5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开关5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510的按压部。
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与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一样,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为一体成型。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与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一样,以覆盖按压部515b上方的方式配置,而且电连接于第3接点523a及523b。此外,支承构件616及弹性构件617具有以穿过按下部617a的中心点的与支承构件的短边方向平行的直线为轴的线对称的形状。
支承构件616具有基部616a、第1支承部616b以及第2支承部616c。基部616a与基部516a一样,具有围绕弹性构件617的按压部515b周围的框状即矩形状的形状,在一长边的内壁连接弹性构件617。第1支承部616b及第2支承部616c与第1支承部516b及第2支承部516c一样,连接于基部616a两端而支承基部616a,而且连接于第3接点523a及523b各者。
弹性构件617具有按下部617a、第1脚部617b以及第2脚部617c,具有大致U字形的平面形状。按下部617a在长边两端连接第1脚部617b及第2脚部617c各者,配置在被基部616a围住的开口部的大致中央部。按下部617a具有沿第1脚部617b及第2脚部617c的延伸方向突出的突出部。第1脚部617b及第2脚部617c各自的另一端连接于基部616a的一长边。弹性构件617随着按下部617a***作构件102按下而朝按压部515b移动按下部617a。
电子零件6通过将支承构件616的第1支承部616b及第2支承部616c的顶端软钎焊在开关610的第3接点523a及523b上来加以固定。
(第7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构成及功能)
图31为第7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2为图31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立体图。
电子零件7具有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代替支承构件516及弹性构件517,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5。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以外的电子零件7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5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电子零件7与电子零件1~6一样,能搭载于电子设备100中。电子零件7随着电子设备100的操作者对操作构件102的按下而导通,而且随着操作者接触操作构件102而从操作者获取电流,从而获取ECG等生物体信息。
图33的(a)为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的俯视图,图33的(b)为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的侧视图,图33的(c)为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的主视图。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为以下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配置在开关510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开关510的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面,随着按下面被按下,由按下面按下开关510的按压部。
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与按下构件216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一样,由在磷青铜等弹簧性高的材料上镀有导电性高的金、银、钯等镀层的构件构成,成型为不同个体的构件。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以覆盖按压部15b上方的方式配置,而且电连接于第3接点23a及23b。此外,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具有以穿过按下面717a的中心点的与支承构件的长边方向平行的直线为轴的线对称的形状。支承构件716具有与支承构件516同样的构成及功能,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弹性构件717具有按下面717a和一对脚部717b及717b。按下面717a具有矩形状的平面形状,配置在按压部515b上方。一对脚部717b及717b各自具有大致S字形的平面形状,一端连接于按下面717a,另一端通过焊接等接合于支承构件716的短边。弹性构件717的厚度比支承构件716的厚度薄。
(第7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作用效果)
在电子零件7中,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形成为不同个体,因此可以通过使弹性构件717的厚度比支承构件716的厚度薄来减小弹性构件717的荷载、提升点击感。
此外,在电子零件7中,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形成为不同个体,所以能由与支承构件716及弹性构件717各自的功能相应的材料来形成。
(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变形例)
电子零件1~7具有作为按钮开关的开关,但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也可具有微动开关及指拨开关等按钮开关以外的开关,只要具有能与操作者之间形成电流路径的第3接点即可。
此外,电子零件1具有弹性构件16,所述弹性构件16具有一对支承部35a及35b以及被一对支承部35a及35b夹住的脚部31a及31b,但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也可具有拥有不同于弹性构件16的形状的导电性的弹性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也可具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盘簧作为配置在开关10与按下构件17之间的弹性构件。
此外,在电子零件1中,弹性构件16的一对支承部35a及35b是以与按下构件17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弹性构件的一对支承部只要沿按下构件的延伸方向延伸即可。
此外,在电子零件1中,一对支承部35a及35b由顶部33加以连接,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只要由朝向按下构件而具有凸状的形状的弹性部的任何部分加以连接即可。
在电子零件1中,按下构件17具有在四角形成有缺口的矩形状的平面形状,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按下构件也可具有圆形及三角形等不同于矩形的平面形状。此外,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按下构件也可不在角部形成缺口。
此外,搭载电子零件1~7的电子设备100为智能手表,但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为腕带型、戒指型以及扬声器型等手表型的智能手表以外的可穿戴设备。此外,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也可为智能手机等可穿戴设备以外的移动终端,也可为体重计及血压计等定置型电子设备。
在电子零件2~4中,一对脚构件以按下面的中心点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一对脚构件也可具有以按下面为基准的、也就是以穿过按下面的中心点的直线为轴的线对称的形状。
图34为第1变形例的电子零件8的立体图。
电子零件8具有按下构件816以及一对脚构件817a及817b代替按下构件316以及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3。按下构件816以及一对脚构件817a及817b以外的电子零件8的构成要素的构成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3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按下构件816具有按下面816a,在沿开关31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两端各连接一对脚构件817a及817b。
一对脚构件817a及817b具有以穿过按下面816a的中心点的直线为轴的线对称的形状。一对脚构件817a及817b各自为以按下面为基准的线对称而不是点对称,除此以外的构成与一对脚构件317a及317b的构成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此外,在电子零件1~7中,在以覆盖开关的上表面及框材的方式配置的按下构件等构件的背面不形成突起部,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也可在以覆盖开关的上表面及框材的方式配置的构件的背面形成突起部。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通过在以覆盖框材的上表面及框材的方式配置的构件的背面的任一处形成突起部来限制以覆盖框材的上表面及框材的方式配置的构件朝开关方向的移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通过限制以覆盖框材的上表面及框材的方式配置的构件朝开关方向的移动,能够防止因电子设备的掉落等而对从框材的通孔突出的可动接点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破损这一情况。
图35的(a)为第2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5的(b)为沿着图35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a具有弹性构件46代替弹性构件16,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弹性构件46以外的电子零件1a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1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弹性构件46在一对支承部35a及35b的中央部形成一对突起部46a及46b,这一点不同于弹性构件16。一对突起部46a及46b以外的弹性构件46的构成及功能与弹性构件16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46a及46b具有U字形的截面形状,从一对支承部35a及35b朝开关基板11突起。一对突起部46a及46b是通过弯曲加工与弹性构件46的其他构成一体成型。
电子零件1a通过形成从一对支承部35a及35b朝开关基板11突起的一对突起部46a及46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13破损这一情况。
图36的(a)为第3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6的(b)为沿着图36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b具有一对突起部56a及56b,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一对突起部56a及56b以外的电子零件1b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电子零件1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56a及56b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配置在密封片15表面。一对突起部56a及56b从开关基板11朝一对支承部35a及35b突起。
电子零件1b通过配置从开关基板11朝一对支承部35a及35b突起的一对突起部56a及56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13破损这一情况。
图37的(a)为第4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7的(b)为沿着图37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2a具有按下构件246代替按下构件216,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2。按下构件246以外的电子零件2a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2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按下构件246在沿开关210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形成有一对突起部246a及246b,这一点不同于弹性构件216。一对突起部246a及246b以外的按下构件246的构成及功能与按下构件216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246a及246b具有U字形的截面形状,从按下构件246朝开关基板211突起。一对突起部246a及246b是通过弯曲加工与按下构件246的其他构成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一体成型。
电子零件2a通过形成从按下构件246朝开关基板211突起的一对突起部246a及246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2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213破损这一情况。
图38的(a)为第5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8的(b)为沿着图38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2b具有一对突起部256a及256b,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2。一对突起部256a及256b以外的电子零件2b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电子零件2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256a及256b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配置在密封片215表面。一对突起部256a及256b从开关基板211朝按下构件216突起。
电子零件2b通过配置从开关基板211朝按下构件246突起的一对突起部256a及256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2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213破损这一情况。
图39的(a)为第6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39的(b)为沿着图39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5a具有支承构件546代替支承构件516,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5。支承构件546以外的电子零件5a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5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支承构件546在沿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边形成有一对突起部546a及546b,这一点不同于支承构件546。一对突起部546a及546b以外的支承构件546的构成及功能与支承构件516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546a及546b从支承构件546朝开关基板511突起,顶端接触密封片515。一对突起部546a及546b是通过弯曲加工与支承构件546的其他构成以及弹性构件517一体成型。
电子零件5a通过形成从支承构件546朝开关基板511突起的一对突起部546a及546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5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513破损这一情况。
图40的(a)为第7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0的(b)为沿着图40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5b具有一对突起部556a及556b,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5。一对突起部556a及556b以外的电子零件5b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电子零件5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556a及556b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配置在密封片515表面。一对突起部556a及556b从开关基板511朝支承构件516突起,上表面接触支承构件516的背面。
电子零件5b通过配置从开关基板511朝支承构件516突起的一对突起部556a及556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5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513破损这一情况。
图41的(a)为第8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1的(b)为沿着图41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7a具有弹性构件747代替弹性构件717,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7。弹性构件717以外的电子零件7a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7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弹性构件747在一对脚部717b及717b形成有一对突起部747a及747b,这一点不同于弹性构件717。一对突起部747a及747b以外的弹性构件747的构成及功能与弹性构件717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747a及747b从一对脚部717b及717b朝开关基板511突起。一对脚部717b及717b是通过弯曲加工与弹性构件747的其他构成一体成型。
电子零件7a通过形成从弹性构件747朝开关基板511突起的一对突起部747a及747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5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513破损这一情况。
图42的(a)为第9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2的(b)为沿着图42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7b具有一对突起部757a及757b,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7。一对突起部757a及757b以外的电子零件7b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电子零件7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757a及757b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配置在密封片515表面。一对突起部757a及757b从开关基板511朝支承构件716突起。
电子零件7b通过配置从开关基板511朝支承构件716突起的一对突起部757a及757b,能够防止对可动接点5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513破损这一情况。
此外,在电子零件1~7中,按下面是平坦的,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包含按下面的导电性按下构件的上表面也可通过拉深加工来形成凹部。
图43的(a)为第10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3的(b)为沿着图43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c具有弹性构件66代替弹性构件16,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此外,电子零件1c不具有按下构件17,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弹性构件66以外的电子零件1a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1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弹性构件66在一对连接部34a及34b以及一对支承部35a及35b形成有一对凹部66a及66b,这一点不同于弹性构件16。一对凹部66a及66b的弹性构件66的构成及功能与弹性构件16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凹部66a及66b各自具有T字形的平面形状,是通过拉深加工而形成。
电子零件1c通过以拉深加工在弹性构件66上形成一对凹部66a及66b,使得弹性构件66的刚性提高,能够降低弹性构件66被按下时发生弯曲而导致施加至开关10的按下力降低之虞。在电子零件1c中,由于弹性构件66的刚性提高,因此得以省略按下构件17,相较于电子零件1而言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图44的(a)为第11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4的(b)为沿着图44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2c具有按下构件266代替按下构件216,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2。按下构件266以外的电子零件2c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2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按下构件266形成有凹部266a,这一点不同于按下构件216。凹部266a以外的按下构件246的构成及功能与按下构件216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凹部266a具有大致椭圆形状的平面形状,是通过拉深加工与按下构件266的其他构成以及一对脚构件217a及217b一体成型。
电子零件2c通过以拉深加工在按下构件266上形成凹部266a,使得按下构件266的刚性提高,能够降低按下构件266被按下时发生弯曲而导致施加至开关210的按下力降低之虞。
此外,在电子零件1~7中,开关具有圆柱状的单个推压件,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开关也可具有拥有圆柱状以外的形状的推压件,也可具有多个推压件。
图45的(a)为第1变形例的开关的立体图,图45的(b)为沿着图45的(a)的C-C线的截面图。
开关10a具有推压件14a代替推压件14,这一点不同于开关10。推压件14a以外的开关10a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开关10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推压件14a与推压件14一样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具有下部14b和上部14c。下部14b具有与推压件14同一直径的圆柱状的形状,配置在第3可动接点13c的中央部的上方。上部14c具有拥有比下部14b的直径长的直径的圆柱状的形状,配置成背面接触下部14b的上表面而且中心与下部14b的中心一致。由于上部14c的直径比下部14b的直径长,所以推压件14a具有T字形的截面形状。
上部14c的直径比对配置在开关10a上方的按下构件17的按下面进行按下的按下构件即操作构件102的柄轴122的底面的直径长。
在开关10a中,由于上部14c的直径比对按下构件17的按下面进行按下的按下构件的直径长,所以,即便在按下构件17倾斜的状态下按下开关10a的情况下,因上部14c的宽度比下部14b大,所以能以上部14c与下部14b的间隙来缓和按下构件17的倾斜而将恰当的按下力传递至开关10a。在开关10a中,即便在按下构件17变形而按下开关10a的情况下,上部14c以外的部分被按下而损坏可动接点13之虞也较低。
图46的(a)为第2变形例的开关的立体图,图46的(b)为沿着图46的(a)的C-C线的截面图。
开关10b除了具有推压件14以外还具有推压件14d,这一点不同于开关10。推压件14d以外的开关10b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开关10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推压件14d与推压件14一样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与上部14c一样具有拥有比推压件14的直径长的直径的圆柱状的形状。推压件14d以中心与推压件14的中心一致的方式隔着密封片15配置在推压件14上。推压件14d的直径与上部14c的直径一样,比像图2所示那样对配置在开关10b上方的按下构件17的按下面进行按下的按下构件即操作构件102的柄轴122的底面的直径长。在开关10b中,推压件14具有圆柱状的形状,是配置在可动接点的顶部的下部,推压件14d是具有直径比下部的直径长的圆柱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下部的上方的上部。
在开关10b中,由于推压件14d的直径比对配置在开关10a上方的按下构件17的按下面进行按下的按下构件即操作构件102的柄轴122的底面的直径长,所以,即便在按下构件17倾斜的状态下按下开关10b的情况下,也能将恰当的按下力传递至开关10a。在开关10b中,即便在按下构件17变形而按下开关10b的情况下,推压件14d以外的部分被按下而损坏可动接点13之虞也较低。
此外,电子零件1~7安装在作为FPC的基板108上,但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也可安装在刚性基板或fidget flexible基板(フィジットフレキ基板)上,也可安装在将电子零件与基板之间电连接的基台上。
图47的(a)为第12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7的(b)为图47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截面图,图47的(c)为沿着图47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d具有基台130,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基台130以外的电子零件1d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1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基台130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具有基部131、第1钩件132以及第2钩件133。基部131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形成对开关10、弹性构件16以及按下构件17进行收纳的凹部134。
第1钩件132及第2钩件133从基部131的一对短边各自的中央部立起而配置。第1钩件132及第2钩件133以形成于顶部的卡合部朝向外侧的方式配置。
电子零件1d安装在基板135上。基板135为fidget flexible基板,供电路元件136与电子零件1d一起安装。
通过电子零件1d具有拥有第1钩件132及第2钩件133的基台130,将电子零件1d装入电子设备的组装工序中的作业性提高。
图48的(a)为第13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8的(b)为图48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的分解截面图,图48的(c)为沿着图48的(a)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e具有基台140,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此外,电子零件1e不具有开关基板11,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基台140以外的电子零件1e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1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电子零件1e与电子零件1d一样安装在基板135上。
基台140具有基部141代替基部131,这一点不同于基台130。基部141以外的基台140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基台130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基部141具有大致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形成有对开关、弹性构件16以及按下构件17进行收纳的凹部144。在凹部144的底面配置有与第1接点21、第2接点22以及第3接点23a及23b相对应的接点。
由于电子零件1e不具有开关基板11,所以相较于电子零件1d而言制造成本降低。
图49的(a)为第14变形例的电子零件的立体图,图49的(b)为沿着图49的(a)的B-B线的截面图。图49的(c)为表示图49的(a)所示的电子零件被按下构件按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9的(d)为沿着图49的(c)的B-B线的截面图。
电子零件1f具有基台150代替基台130,这一点不同于电子零件1d。基台150以外的电子零件1f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电子零件1d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电子零件1f与电子零件1d一样安装在基板135上。
基台150在基部131的一对长边配置有一对突起部151,这一点不同于基台130。一对突起部151以外的基台150的构成及功能与标有同一符号的基台130的构成及功能相同,所以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一对突起部151的高度比可动接点13的高度高而且比按下构件17表面的高度低,配置成能接触对按下构件17的按下面进行按下的按下构件152的底面。
由于电子零件1f具有以能接触按下构件152的底面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突起部151,所以能防止因电子设备的掉落等而对可动接点13施加过度的按下力而导致可动接点13破损这一情况。
此外,在电子零件2~4中,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为一体成型,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按下构件及一对脚构件可单独形成并由连接构件加以连接而一体化。
此外,在电子零件2及4中,脚构件的凹部的底面是借助粘接剂接合于开关基板的接合部,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脚构件的凹部的底面也可通过焊接接合于接合部。
此外,电子零件1~7具有配置在可动接点的顶部的推压件,但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也可不具有推压件。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在不具有推压件时,在按下构件的按下面的背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凸部。
此外,在电子零件1~7中,开关具有多个可动接点,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开关也可具有单个可动接点。
此外,在电子零件1~7中,配置在开关表面的一对第3接点两者固定于导电性按下构件,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只要一对第3接点中的至少一者固定于导电性按下构件即可。
此外,在电子零件4及5中,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为一体成型,但在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中,支承构件及弹性构件可单独形成并由连接构件加以连接而一体化。
(最大应力的比较)
图50的(a)为表示电子零件1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的分布的图,图50的(b)为表示电子零件2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的分布的图,图50的(c)为表示电子零件4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的分布的图。
图50的(a)~50的(c)所示的应力分布是通过借助使用JSOL公司出品的Jvision这一软件的模拟而以15N的按下力按下电子零件1、2及4的按下面来获取的。
在电子零件1中,弹性构件16中产生的应力的最大值为183Mpa,在电子零件2中,脚构件217a及217b中产生的应力的最大值为147MPa。在电子零件2中,脚构件217a及217b的第2延伸部233及238从基板211的端部侧朝按压部215侧延伸,所以相较于电子零件1的弹性构件16而言因按下而弯曲的部分的长度长。电子零件2由于因按下而弯曲的部分的长度比电子零件1长,所以将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分散,由此,能使最大应力相较于电子零件1而言降低。
此外,在电子零件4中,脚构件417a及417b中产生的应力的最大值为175Mpa,而在以变得与电子零件2的脚构件217a及217b的长度相同的方式变更了电子零件4的脚构件的长度时,脚构件中产生的应力的最大值为110MPa。在电子零件4中,以围绕按下面416a的方式配置脚构件417a及417b,由此,相较于电子零件2的脚构件217a及217b而言因按下而弯曲的部分的长度长。由于电子零件4因按下而弯曲的部分的长度比电子零件2长,所以将被按下时产生的应力分散,由此,能使最大应力相较于电子零件2而言进一步降低。
(点击率的比较)
图51的(a)为表示电子零件1、2及4以及开关10的荷载特性的图,图51的(b)为表示将开关10的点击率设为100%时的电子零件1、2及4各自的点击率的比率的图。图51的(a)中,横轴表示伴随按下而来的朝下方的位移量,纵轴表示所施加的荷载即按下力。此外,波形W101表示发光装置1的荷载特性,波形W102表示发光装置2的荷载特性,波形W103表示发光装置4的荷载特性,波形W104表示开关10的荷载特性。
发光装置1的荷载特性与开关10的荷载特性存在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发光装置2及发光装置4的荷载特性与开关10的荷载特性类似。
此外,电子零件1的点击率为开关10的点击率的74%,电子零件2的点击率为开关10的点击率的93%,电子零件4的点击率为开关10的点击率的88%。电子零件2的点击率最好,电子零件4的点击率不及电子零件2的点击率,但值接近开关10的点击率的90%。
电子零件2中,脚部配置在按下面的两端,所以具有长边的长度为短边的长度的2倍以上的矩形状的平面形状。另一方面,电子零件4中,脚部环绕按下面周围,所以具有短边的长度与长边的长度大致相同的矩形状的平面形状。电子零件2的长边极长,所以,在以按下面216a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操作构件102下方的方式进行配置时,有与周围配置的其他电子零件发生干涉之虞,从而有配置作业变得繁杂之虞。另一方面,电子零件4的布局复杂,所以在以按下面216a位于电子设备100的操作构件102下方的方式进行配置时,与周围配置的其他电子零件发生干涉之虞较低,相较于电子零件2而言配置作业变得容易。
本揭示的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也可为以下所示的形态。
(1)一种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其具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第3接点;
导电性的按下构件,其具有平板形状的按下面,配置在开关上方;以及
导电性的弹性构件,其配置在开关与按下构件之间,下端接触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构件,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开关的上表面移动按下构件。
(2)根据(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弹性构件具有:
一对支承部,它们沿按下构件的延伸方向延伸;
弹性部,其朝向按下构件而具有凸状的形状,配置在一对支承部之间并连接于一对支承部的双方;以及
一对接触部,它们配置在弹性部的两端,接触第3接点。
(3)根据(2)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一对支承部与按下构件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
(4)根据(2)或(3)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弹性部在顶部连接于一对支承部的双方。
(5)根据(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按下面具有在四角形成有缺口的矩形状的平面形状,
弹性构件还具有嵌合部,所述嵌合部配置在一对支承部各自的两端,嵌合于缺口。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开关还具有:
开关基板,其形成有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第3接点;
可动接点,其具有凸形的拱顶形状,以端部接触第2接点的方式配置在开关基板的上表面,在被按下时,中央部与第1接点接触;
框架构件,其配置在开关基板上,形成有围绕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可动接点的第1通孔和围绕第3接点的第2通孔;以及
密封片,其将第1通孔密封,而且不密封第2通孔。
(7)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基板,其在表面形成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第3接点,在背面形成有连接于第1接点的第1背面电极、连接于第2接点的第2背面电极、以及连接于第3接点的第3背面电极;
可动接点,其具有凸形的拱顶形状,以端部接触第2接点的方式配置在开关基板的上表面,在被按下时,中央部与第1接点接触;
框架构件,其配置在开关基板上,形成有围绕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可动接点的第1通孔和围绕第3接点的第2通孔;以及
密封片,其将第1通孔密封,而且不密封第2通孔。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导电性的操作构件,其一端从壳体突出;
电子零件,其以按下面接触操作构件的另一端的方式配置在壳体内部;以及
控制装置,其配置在壳体内部,经由电子零件而被输入与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
电子零件具有:
开关,其具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第3接点;
导电性的按下构件,其具有平板形状的按下面,配置在开关上方;以及
导电性的弹性构件,其配置在开关与按下构件之间,下端接触第3接点并支承按下构件,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开关的上表面移动按下构件。
此外,本揭示的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也可为以下所示的形态。
(1)一种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
接触部,其形成于基板上;
导电性的按下构件,其具有按下面,而且配置在按压部上方;以及
脚构件,其与按下构件连接,具有弹性及导电性,而且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按压部移动按下构件,
脚构件包含从按压部侧朝基板的端部侧延伸的第1延伸部以及从基板的端部侧朝按压部侧延伸的第2延伸部,而且第2延伸部与接触部接触。
(2)根据(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基板具有矩形形状,基板的端部是离按压部最远的1个边。
(3)根据(2)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脚构件还具有第3延伸部,所述第3延伸部沿1个边延伸,连接第1延伸部与第2延伸部。
(4)根据(3)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第3延伸部以重叠于基板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5)根据(3)或(4)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第3延伸部与第2延伸部一起形成反S字形的平面形状。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接触部是电连接于第2延伸部的第3接点。
(7)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第2延伸部具有以接触接合部的方式配置的凹部,
接触部接合于凹部的底面。
(8)根据(7)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第2延伸部在顶端还具有电极。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电子零件具有多个脚构件,多个脚构件各自以按下面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10)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电子零件具有多个脚构件,多个脚构件各自以按下面为基准而具有线对称的形状。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按下构件和脚构件是一体地形成的。
(12)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基板,其在表面形成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接触部,在背面形成有连接于第1接点的第1背面电极以及连接于第2接点的第2背面电极;
可动接点,其具有凸形的拱顶形状,以端部接触第2接点的方式配置在开关基板的上表面,在被按下时,中央部与第1接点接触;
框架构件,其配置在开关基板上,形成有围绕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可动接点的第1通孔和围绕接触部的缺口及第2通孔中的任一方;以及
密封片,其将第1通孔密封,而且不密封缺口及第2通孔中的任一方。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导电性的操作构件,其一端从壳体突出;
电子零件,其以按下面接触操作构件的另一端的方式配置在壳体内部;以及控制装置,其配置在壳体内部,经由电子零件而被输入与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
电子零件具有:
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
接触部,其形成于基板上;
导电性的按下构件,其具有按下面,而且配置在按压部上方;以及
脚构件,其与按下构件连接,具有弹性及导电性,而且随着按下面被按下而朝按压部移动按下构件,
脚构件包含从按压部侧朝基板的端部侧延伸的第1延伸部以及从基板的端部侧朝按压部侧延伸的第2延伸部,而且第2延伸部与接触部接触。
进而,本揭示的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也可为以下所示的形态。
(1)一种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
第3接点,其形成于基板上;
导电性的支承构件,其与第3接点连接,而且配置在按压部的上方或周边;以及
导电性的弹性构件,其包含按下部以及连接按下部与支承构件的1个或多个脚部,而且随着按下部被按下而朝按压部移动按下部。
(2)根据(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多个脚部包含第1脚部和第2脚部,第1脚部和第2脚部各自以按下部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3)根据(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多个脚部包含第1脚部和第2脚部,第1脚部和第2脚部各自以按下部为基准而具有线对称的形状。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支承构件具有基部和第1支承部及第2支承部,所述基部具有围绕按压部周围的口字形的形状,所述第1支承部及第2支承部连接于基部的两端,支承基部并连接于第3接点。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中,支承构件和弹性构件为一体成型。
(6)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基板,其在表面形成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上表面的第3接点,在背面形成有连接于第1接点的第1背面电极、连接于第2接点的第2背面电极、以及连接于第3接点的第3背面电极;
可动接点,其具有凸形的拱顶形状,以端部接触第2接点的方式配置在开关基板的上表面,在被按下时,中央部与第1接点接触;
框架构件,其配置在开关基板上,形成有围绕第1接点、第2接点以及可动接点的通孔;以及
密封片,其将通孔密封,而且不密封第3接点。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导电性的操作构件,其一端从壳体突出;
电子零件,其以按下面接触操作构件的另一端的方式配置在壳体内部;以及
控制装置,其配置在壳体内部,经由电子零件而被输入与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
电子零件具有:
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
第3接点,其形成于基板上;
导电性的支承构件,其与第3接点连接,而且配置在按压部的上方或周边;以及
导电性的弹性构件,其包含按下部以及连接按下部与支承构件的1个或多个脚部,而且随着按下部被按下而朝按压部移动按下部。

Claims (16)

1.一种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第3接点;以及
导电性按下构件,其具有配置在所述开关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所述第3接点,而且随着所述按下面被按下而按下所述按压部,
通过配置在所述按下面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构件被人体按下而接触所述按下面,所述第3接点及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形成经由人体的电路,
通过按下构件被人体进一步按下,所述按下面按下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第1接点及第2接点由此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
按下部,其具有所述按下面,配置在所述开关上方;以及
弹性部,其以下端接触所述第3接点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开关与所述按下部之间,能移动地支承所述按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具有一对脚部,所述一对脚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支承:随着所述按下面被按下,能朝所述按压部移动所述按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脚部各自具有:
第1延伸部,其从所述按压部侧朝所述基板的端部侧延伸;以及
第2延伸部,其从所述基板的端部侧朝所述按压部侧延伸,而且连接于所述第1延伸部,
所述第2延伸部接触所述第3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脚部各自具有:
第1延伸部,其从所述按下面的一端沿所述按下面的侧面朝所述按下面的另一端延伸;
第2延伸部,其连接于所述第1延伸部,沿所述按下面的另一端的侧面延伸;以及
第3延伸部,其连接于所述第2延伸部,沿与所述第1延伸部所沿所述按下面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延伸,
所述第3延伸部接触所述第3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还具有:
导电性的支承部,其与所述第3接点连接,而且配置在所述按压部的上方或周边;以及
1个或多个脚部,其连接所述按下面与所述支承部,随着所述按下面被按下而朝所述按压部移动所述按下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区别于所述按下面及所述脚部而单独成型,
所述按下面的厚度以及所述脚部的厚度比所述支承部的厚度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配置在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开关的上表面中的任一方,限制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朝所述开关方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通过拉深加工来形成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零件具有多个所述脚构件,所述多个脚构件各自以所述按下面为基准而具有点对称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零件具有多个所述脚构件,所述多个脚构件各自以所述按下面为基准而具有线对称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具有一对所述第3接点,所述一对第3接点中的至少一方固定于所述导电性按下构件。
13.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开关基板,其在表面形成有随着上表面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所述上表面的第3接点,在背面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1接点的第1背面电极、连接于所述第2接点的第2背面电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3接点的第3背面电极;
可动接点,其具有凸形的拱顶形状,以端部接触所述第2接点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开关基板的上表面,在被按下时,中央部与所述第1接点接触;
框架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开关基板上,形成有围绕所述第1接点、所述第2接点以及所述可动接点的通孔和围绕所述第3接点的通孔或缺口;以及
密封片,其将围绕所述第1接点、所述第2接点以及所述可动接点的通孔密封,而且不密封围绕所述第3接点的通孔或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推压件,所述推压件具有圆柱状的形状,具有下部及上部,所述下部配置在所述可动接点的顶部,所述上部具有直径比所述下部的直径长的圆柱状的形状,而且配置在所述下部的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一对钩件,所述一对钩件隔着所述框架构件加以配置,卡合部配置在外侧。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导电性的操作构件,其一端从所述壳体突出;
电子零件,其以按下面接触所述操作构件的另一端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以及
控制装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经由所述电子零件而被输入与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
所述电子零件具有:
开关,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而且随着按压部被按下而导通的第1接点及第2接点以及露出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第3接点;以及
导电性按下构件,其具有配置在所述开关上方的导电性的按下面,下端接触所述第3接点并支承所述按下面,随着所述按下面被按下,由所述按下面按下所述按压部。
CN202180073808.0A 2020-10-30 2021-10-29 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4064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2523 2020-10-30
JP2020182523A JP2024004498A (ja) 2020-10-30 2020-10-30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JP2021055779A JP2024004513A (ja) 2021-03-29 2021-03-29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JP2021-055779 2021-03-29
JP2021055718A JP2024004512A (ja) 2021-03-29 2021-03-29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JP2021-055718 2021-03-29
PCT/JP2021/040127 WO2022092292A1 (ja) 2020-10-30 2021-10-29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6475A true CN116406475A (zh) 2023-07-07

Family

ID=8138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3808.0A Pending CN116406475A (zh) 2020-10-30 2021-10-29 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6475A (zh)
WO (1) WO202209229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1959B2 (ja) * 2006-02-21 2011-08-10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小型スイッチ
JP4557043B2 (ja) * 2008-04-25 2010-10-06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押し込み操作型電子部品
JP6991458B2 (ja) * 2017-09-22 2022-01-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2292A1 (ja)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50461B2 (ja) 半導体装置
JP2013093313A (ja) スイッチ
JP6051705B2 (ja) スイッチ
CN101510480B (zh) 按钮开关
US202301576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5359617B2 (ja)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たインターポーザ
CN116406475A (zh) 电子零件、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CN106415763A (zh) 防水用基板开关以及防水用基板开关制造方法
CN106531518B (zh) 按压式开关以及按压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US10559437B1 (en) Membrane switch device and keyboard device
JP2024004498A (ja)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JP2024004513A (ja)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US10515771B2 (en) Switch unit
JP4346249B2 (ja) 座標入力装置およびキーボード入力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US84114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touch buttons thereof
JP2024004512A (ja) 電子部品、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060365A (ja) 携帯端末
JP7465777B2 (ja) 基板、スイッチ素子、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3217393A (ja) 電子機器のスイッチ
JP2010020911A (ja) 押釦スイッチの取付構造
JP5878400B2 (ja) リジッド基板と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との接続構造
WO2022215462A1 (ja) 感圧スイッチ
CN217244424U (zh) 可穿戴设备的生理数据测量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US11693492B2 (en) Mouse
CN213217085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