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7497A -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7497A
CN116387497A CN202310653960.7A CN202310653960A CN116387497A CN 116387497 A CN116387497 A CN 116387497A CN 202310653960 A CN202310653960 A CN 202310653960A CN 116387497 A CN116387497 A CN 116387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on
mixed solution
organic matter
lithium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39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7497B (zh
Inventor
孙海鸥
赵梅玉
李晓平
张子轩
梁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yiti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yiti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yiti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yiti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39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7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7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7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87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7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污渍,得到除杂硅原料;S2、在所述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S3、将碳酸盐混合物与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通过物理方式结合,得到预焙烧硅材料;S4、所述预焙烧硅材料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焙烧处理,得到碳覆层硅材料;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无有毒气体生成,对环境友好。

Description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作为一种理论比容量超过石墨电极材料10倍的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材料,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富有前景的一种材料。但由于硅本身较差的导电性及在充放电过程中引起的体积变化等问题,极大的限制了硅基材料的发展。至此,人们也做了许多努力来克服这些问题,例如利用纳米结构(硅纳米线、硅纳米管、硅纳米球等)来缓解硅负极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然而硅纳米材料的成本仍然过高,不适合大规模制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硅材料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碳质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且碳质材料负极材料本身是离子和电子的混合体;另外,硅与碳的化学性质相近,二者能紧密结合,因此碳常用作与硅复合的首选基质。
基于以上原理,中国专利CN108767220A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电池负极材料和电池。该发明硅碳复合材料为空心微球结构,包括外壳和空腔,外壳包覆空腔,外壳主要由硅和碳复合而成,够通过空腔为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提供空间,从而有效缓解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和结构坍塌问题,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电池容量;通过硅碳协同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然而该发明的制备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制备SiO2溶胶,原料限制多、来源面较窄;此外,制备过程中还需要加入难溶的金属单质作为还原剂,容易引入杂质并难以去除,生产的效率较低。
半导体材料硅具有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被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和光伏产业。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多晶硅锭或单晶硅棒先开方形成方棒,再对方棒进行切片成为0.18~0.19mm的多晶硅片或单晶硅片。由于切割丝的直径与所需晶体硅锭的厚度相差不多,所以在线切割过程中均会有质量分数为40%~50%的晶体硅被切割掉落形成切割废料,数量巨大;而且这些切割硅废料的粒径极细,在1~10μm之间,如果处置不当,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危害,形成粉体污染或水体污染。所以,如果能将这些部分切割硅废料进行回收并利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中,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切割硅废料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化学处理法、热等离子体熔炼法以及高温感应熔炼法,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硅粉中杂质的去除,而对切割后的硅粉废料进行表面处理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极其稀少。相较于纳米级硅粉,切割硅废料的粒度属于微米级,其振实密度高,因此后者更具有电池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切割硅废料为原料也大大降低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将低成本和微米尺寸的硅废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方法。考虑到在切割过程中会在硅废料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较厚的氧化膜的存在会极大的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降低材料本身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以及材料的比容量,所以,去除硅颗粒表面的氧化层并设计出合理的硅碳复合结构是提高切割硅废料储锂性能的关键。但使用常见的碳、氢气等还原剂等进行还原时,由于动力学限制,还原速度极慢。常见的除去硅颗粒表面氧化膜的方法是利用氢氟酸刻蚀:SiO2+4HF=SiF4(g)+2H2O,但氢氟酸的使用一方面会增加设备的腐蚀,其次会产生SiF4这样的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还造成了硅的损失,回收困难。基于此,本发明提出利用熔盐的方法进行硅颗粒表面氧化物的刻蚀,并进行硅碳复合,成功将切割硅废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电池负极材料,整个过程未使用强酸强碱,未产生有毒气体等二次污染物,环境友好,硅损失小,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工艺简捷的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污渍,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在所述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碳酸盐混合物与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通过物理方式结合,得到预焙烧硅材料;
S4、所述预焙烧硅材料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焙烧处理,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方法以硅废料为硅源,通过在其表面包覆形成含碳的有机物层,随后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焙烧处理,使硅颗粒表面用于包覆的有机物发生高温热解碳化;与此同时,硅废料颗粒表面的SiO2可作为一种牺牲层,与碳酸盐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水溶性硅酸盐和二氧化碳。焙烧过程中,同步形成了碳层和水溶性硅酸盐层,最后经水洗去除水溶性硅酸盐,在硅核与碳层之间留下空腔,得到具有硅核/空腔/碳层的多层核壳复合结构,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空腔的产生有效的缓解了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而外壳的碳层一方面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硅的体积膨胀。整个工艺流程简单,无有毒气体产生,安全无害。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硅废料为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如下:硅废料经洗涤,初步去除表面的有机物污渍;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无氧环境下进行热处理,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得到除杂硅原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方法如下:将碳源、氮源溶于水后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所述除杂硅原料,随后于无氧环境下发生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表面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干燥,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碳源为间苯二酚和甲醛。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氮源为三聚氰胺、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的,以重量份计,所述碳氮源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5份间苯二酚和5~10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加至30份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份氮源和9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加至30份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碳氮源混合液与所述除杂硅原料的质量比为40.5~44.5: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75~85℃,反应时间为18~30h。
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如下: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随后经球磨处理、压片处理,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球磨处理的时间为2~6h。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片处理的压力为2~6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为碳酸钠与碳酸钾形成的混合物,碳酸钠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为59:41。
碳酸钠和碳酸钾对二氧化硅刻蚀的相关反应如下:
Na2CO3+SiO2=Na2SiO3+CO2(g);
K2CO3+SiO2=K2SiO3+CO2(g)。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10:1。
碳酸根离子本身与硅也会反应生成碳,可调控碳酸盐混合物的加入量,使其在反应过程中额外产生少量碳,以增强硅的导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解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焙烧处理的温度为600~750℃,处理时间为4~6h。
优选的,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如下:所述碳覆层硅材料经水洗去除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以硅废料为原料,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硅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本方法将硅废料表面的氧化作为天然的可牺牲模板,先对硅废料包覆形成有机物层,再在焙烧处理中,利用碳酸盐混合物对氧化层进行刻蚀,使得硅核和外层碳壳之间留下可缓解硅体积膨胀的空腔,而外层的碳壳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本方法中,碳层与碳酸盐混合物的刻蚀过程均在焙烧中一步完成,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碳酸盐混合物的熔盐刻蚀工艺避免了如氢氟酸刻蚀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部分工艺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以下实施例中:
稀盐酸:2mol/L;
甲醛水溶液:37wt.%;
碳酸盐混合物:由碳酸钠与碳酸钾以摩尔比为59:41混合而成。
实施例1
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S1、首先将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依次用稀盐酸和无水丙酮洗涤,初步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杂质和有机冷却液;随后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800℃,并在该温度下热处理3h,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将4g间苯二酚和6g甲醛水溶液加至30mL去离子水,并在40℃下持续搅拌2h,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g三聚氰胺和9g甲醛水溶液溶于30mL去离子水,并在80℃下搅拌直至溶液变得澄清,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2g所述除杂硅原料,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密闭的三口烧瓶中,并在80℃下恒温加热24h进行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100℃干燥4h,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其中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2:1;球磨处理4h后,在4MPa压力下完成压片,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S4、将所述预焙烧硅材料放入氧化铝小瓷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于600℃下焙烧处理4h,焙烧结束后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除杂硅废料、有机覆层硅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间的结构转变如图1的示意图所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硅核/空腔/碳层的多层核壳复合结构。通过使用蓝电电池充放测试仪对实施例1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锂离子电化学储存测试,测试温度为室温,材料以扣式电池的形式进行测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1A/g的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高达2500mAh/g,经过300圈的循环,放电比容量仍然维持在1050mAh/g。测试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硅核/空腔/碳层的多层核壳复合结构在增加材料导电性的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硅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
实施例2
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S1、首先将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依次用稀盐酸和无水丙酮洗涤,初步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杂质和有机冷却液;随后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800℃,并在该温度下热处理3h,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将2g间苯二酚和5g甲醛水溶液加至30mL去离子水,并在40℃下持续搅拌2h,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g硝酸钠和9g甲醛水溶液溶于30mL去离子水,并在80℃下搅拌直至溶液变得澄清,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2g所述除杂硅原料,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密闭的三口烧瓶中,并在75℃下恒温加热30h进行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100℃干燥4h,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其中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1;球磨处理6h后,在6MPa压力下完成压片,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S4、将所述预焙烧硅材料放入氧化铝小瓷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于600℃下焙烧处理6h,焙烧结束后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实施例3
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S1、首先将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依次用稀盐酸和无水丙酮洗涤,初步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杂质和有机冷却液;随后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800℃,并在该温度下热处理3h,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将5g间苯二酚和10g甲醛水溶液加至30mL去离子水,并在40℃下持续搅拌2h,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g硝酸钾和9g甲醛水溶液溶于30mL去离子水,并在80℃下搅拌直至溶液变得澄清,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2g所述除杂硅原料,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密闭的三口烧瓶中,并在85℃下恒温加热18h进行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100℃干燥4h,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其中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0:1;球磨处理2h后,在2MPa压力下完成压片,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S4、将所述预焙烧硅材料放入氧化铝小瓷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于750℃下焙烧处理4h,焙烧结束后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实施例4
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S1、首先将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依次用稀盐酸和无水丙酮洗涤,初步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杂质和有机冷却液;随后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800℃,并在该温度下热处理3h,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将4g间苯二酚和6g甲醛水溶液加至30mL去离子水,并在40℃下持续搅拌2h,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g硝酸铵和9g甲醛水溶液溶于30mL去离子水,并在80℃下搅拌直至溶液变得澄清,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2g所述除杂硅原料,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密闭的三口烧瓶中,并在80℃下恒温加热24h进行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100℃干燥4h,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其中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2:1;球磨处理4h后,在4MPa压力下完成压片,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S4、将所述预焙烧硅材料放入氧化铝小瓷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于600℃下焙烧处理4h,焙烧结束后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实施例5
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S1、首先将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依次用稀盐酸和无水丙酮洗涤,初步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杂质和有机冷却液;随后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800℃,并在该温度下热处理3h,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将4g间苯二酚和6g甲醛水溶液加至30mL去离子水,并在40℃下持续搅拌2h,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g三聚氰胺和9g甲醛水溶液溶于30mL去离子水,并在80℃下搅拌直至溶液变得澄清,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2g所述除杂硅原料,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密闭的三口烧瓶中,并在80℃下恒温加热24h进行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100℃干燥4h,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其中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设定为预定值;球磨处理4h后,在4MPa压力下完成压片,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S4、将所述预焙烧硅材料放入氧化铝小瓷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于设定条件进行焙烧处理,焙烧结束后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控制步骤S3中n(Si):n(CO3 2-)的比例、步骤S4中焙烧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划分为表1中的实验组,并在预定工艺条件下制得相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表1:实验组不同生产工艺的区别参数
Figure SMS_1
本实施例中,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的实验组均可制得具有多层核壳复合结构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去除硅废料表面的污渍,得到除杂硅原料;
S2、在所述除杂硅原料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机物层,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S3、将碳酸盐混合物与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通过物理方式结合,得到预焙烧硅材料;
S4、所述预焙烧硅材料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焙烧处理,得到碳覆层硅材料;
S5、水洗去除所述碳覆层硅材料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如下:硅废料经洗涤,初步去除表面的有机物污渍;将初步除杂的硅废料置于无氧环境下进行热处理,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得到除杂硅原料;所述硅废料为晶体硅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切割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方法如下:将碳源、氮源溶于水后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随后向碳氮源混合液中加入所述除杂硅原料,随后于无氧环境下发生水热反应,在除杂硅原料表面形成有机物层;水热反应结束后,过滤反应产物并收集滤饼,滤饼经洗涤、干燥,得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间苯二酚和甲醛;所述氮源为三聚氰胺、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中的一种;所述碳氮源混合液与所述除杂硅原料的质量比为40.5~44.5:1;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75~85℃,反应时间为18~30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碳氮源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5份间苯二酚和5~10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加至30份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将5份氮源和9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加至30份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第二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碳氮源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方法如下:将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混合物混合,随后经球磨处理、压片处理,制得预焙烧硅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处理的时间为2~6h;所述压片处理的压力为2~6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为碳酸钠与碳酸钾形成的混合物,碳酸钠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为59:41;所述有机物覆层硅材料中硅元素与所述碳酸盐混合物中碳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焙烧处理的温度为600~750℃,处理时间为4~6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方法如下:所述碳覆层硅材料经水洗去除在焙烧处理中生成的水溶性硅酸盐,水洗后过滤收集滤饼,滤饼经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202310653960.7A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16387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3960.7A CN116387497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3960.7A CN116387497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7497A true CN116387497A (zh) 2023-07-04
CN116387497B CN116387497B (zh) 2023-07-28

Family

ID=8697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3960.7A Active CN116387497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749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613A (zh) * 2013-07-04 2013-10-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7768618A (zh) * 2017-09-25 2018-03-06 北京博雅合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CN109755482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9408A (zh) * 2019-06-26 2019-09-27 东北大学 基于切割硅废料的纳米硅和硅/碳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
AU2020101077A4 (en) * 2019-06-20 2020-07-23 Xiamen University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11807345A (zh) * 2020-06-17 2020-10-23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锂电池负极材料及锂电池
CN111816857A (zh) * 2020-07-21 2020-10-23 黄杰 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52758A (zh) * 2020-12-14 2021-04-13 云帆(镇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氧化物/碳微球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59122A (zh) * 2021-08-16 2021-11-16 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应用
US20210399289A1 (en) * 2018-11-14 2021-12-23 Université de Liège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
CN114122336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超细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中空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613A (zh) * 2013-07-04 2013-10-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7768618A (zh) * 2017-09-25 2018-03-06 北京博雅合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CN109755482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同济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399289A1 (en) * 2018-11-14 2021-12-23 Université de Liège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
AU2020101077A4 (en) * 2019-06-20 2020-07-23 Xiamen University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10289408A (zh) * 2019-06-26 2019-09-27 东北大学 基于切割硅废料的纳米硅和硅/碳复合材料及制法和应用
CN111807345A (zh) * 2020-06-17 2020-10-23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锂电池负极材料及锂电池
CN111816857A (zh) * 2020-07-21 2020-10-23 黄杰 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22336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超细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中空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52758A (zh) * 2020-12-14 2021-04-13 云帆(镇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氧化物/碳微球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59122A (zh) * 2021-08-16 2021-11-16 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7497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6723B (zh) 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7972B (zh)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负极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
KR102402341B1 (ko) 리튬이온전지 음극소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8059144B (zh) 一种生物质废料甘蔗渣制备的硬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48730B (zh)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60987B (zh) 硼掺杂空心硅球形颗粒/石墨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8757B (zh) B、n共掺杂石墨烯包覆硅纳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771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9460B (zh) 一种基于切割硅废料制备硼掺杂纳米金属/多孔硅碳复合负极的方法
CN107742715A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纳米多孔硅的制备方法
CN110474034B (zh) 一种氮掺多孔纳米片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79045B (zh) 以多孔聚合物微球为模板原位合成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785944A (zh) 等离子活化切割硅废料制备多孔硅/碳/纳米金属复合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9950499B (zh) 纳米多孔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极片
EP4273966A1 (en) Silicon-doped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for sam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9148868B (zh) 用于锂电池负极的片状硅粒
CN110061227B (zh) 纳米硅存留在碳壳中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制作方法和用途
CN102437334A (zh) 一种碳纳米管/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微波水热合成方法
CN116387497B (zh) 一种熔盐法处理硅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3851619B (zh) 利用冶金废硅粉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5548322A (zh) 一种改性的微晶石墨二次颗粒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87861B (zh) 一种硅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1856B (zh) 一种碳片笼包覆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11223B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负极回收制备三元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13415794B (zh) 一种通过磷化工艺制备的水系锌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300 3rd floor, building 1, 53 Shunren Road, Lin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YITI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 Linji Industrial Park, No. 53 Shunren Road, Lin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YITI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