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4200A -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4200A
CN116344200A CN202310205480.4A CN202310205480A CN116344200A CN 116344200 A CN116344200 A CN 116344200A CN 202310205480 A CN202310205480 A CN 202310205480A CN 116344200 A CN116344200 A CN 116344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
jig
slideway
coil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54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ang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ia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iang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ia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54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4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4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4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6Dispensing or 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其包括弯内八装置和弯脚装置,弯内八装置使骨架线圈的两引脚同时进行弯折,骨架线圈的引脚在折弯时受力平衡,对骨架线圈的影响小,弯折角度一致性高,品质好,且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更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包括上料装置、沾助焊剂装置、沾锡装置、下料装置、移动骨架线圈的机械臂以及本发明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本发明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具有配合有序、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骨架线圈现已推出嵌入引脚(一般为接线片/插针)的结构来优化线圈绕制工艺,该种骨架线圈包括骨架、导线和引脚,其在加工时需要先将导线的一端接驳在其中一个引脚上,待导线完全绕卷在骨架上后,还需要将导线尾端绕卷在另一个引脚上,并将导线的两端锡焊在两个引脚上。
部分骨架线圈生产线采用转盘串联其整个生产线,如申请号为CN20222019688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线圈引脚锡焊装置,其助焊剂工位、焊锡工位、检测工位和弯折工位依次设置在转盘的周边,通过在各工位处设置夹具机构将骨架线圈从转盘上转移至各工位处进行加工后,再移回转盘,流转至下一道工序。该种骨架线圈生产线的各工序可同步进行,虽然生产效率更高,但其占地面积较大,转盘上装载骨架线圈的治具一般沿转盘边缘依次布设,同一工位处,随着同时进行加工的骨架线圈数量的增加,所需转盘的尺寸也需相应增大,生产线的占地面积增大,不利于生产设备的小型化。
此外,锡焊完成后还需要对引脚进行折弯成形。骨架线圈引脚弯折的一致性是骨架线圈品质好坏的判断标准之一,不同产品使用的骨架线圈不同,骨架线圈上引脚的数量、位置、折弯角度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计一套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骨架线圈加工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良品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弯脚一致性高、效率高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配合有序、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其包括:弯内八装置和弯脚装置。
其中,弯内八装置用于将引脚弯折成八字,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导杆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一推杆和第一滑移孔,第二导杆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二滑移孔和第二推杆,第一导杆平行于第二导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滑移孔一一对应,第一推杆插于第二滑移孔内,第二推杆和第一滑移孔一一对应,第二推杆插于第一滑移孔内,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同步对称移动,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下升降。
弯脚装置用于将引脚弯折一定角度,其包括第五平移机构、第五升降机构、弯脚支座、弯脚杆、第六升降机构和弯脚下限位板。弯脚杆转动设于弯脚支座上,第五升降机构带动弯脚支座上下升降移动,第五平移机构带动弯脚支座水平移动,弯脚下限位板设于弯脚杆的下方,第六升降机构带动弯脚下限位板上下升降。
一种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包括上料装置、沾助焊剂装置、沾锡装置、机械臂下料装置及上述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输送机械臂从上料装置处获取骨架线圈后,将骨架线圈移动至沾助焊剂装置处沾取助焊剂,将骨架线圈移动至沾锡装置处沾取锡液,将骨架线圈移动至弯内八装置处使骨架线圈的引脚弯折成八字,最后将骨架线圈移动至下料装置上,弯脚装置对下料装置输送的骨架线圈进行弯脚。
优选的,沾锡装置包括锡炉、锡灰盒、刮锡机构、锡面检测机构和加锡机构。锡炉的底板和一侧板之间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贯穿锡炉底板的避空筒,避空筒的上端面高于锡面。刮锡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刮锡主板、刮锡副板和连杆件,刮锡主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的避空筒避让槽,连杆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平移机构的移动元件上,另一端固定有刮锡主板和刮锡副板,第二驱动机构使连杆件绕连杆件与第二平移机构的移动元件的铰接点旋转。锡炉的出锡口和避空筒的下方均设有锡灰盒。锡面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锡面高度,加锡机构用于向锡炉内注入锡液。
优选的,沾助焊剂装置包括助焊剂槽、若干的助焊剂杯、第四驱动机构和助焊剂泵。助焊剂槽的上部设有进液口,助焊剂槽的下部设有出液口,助焊剂泵与进液口连接,用于向助焊剂槽内泵入助焊剂,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助焊剂杯在助焊剂槽内上下升降。
优选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治具、第一转角滑道、第二转角滑道、满载治具滑道、空载治具滑道、第一侧推机构、第二侧推机构、第三侧推机构和第四侧推机构。第一转角滑道开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二转角滑道开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一转角滑道和第二转角滑道相互平行,空载治具滑道垂直连接于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之间,所述的满载治具滑道垂直连接于第一出口和第二进口之间。第一侧推机构和第二侧推机构设于第一转角滑道处,第一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一转角滑道的第一进口处推向第一出口处,第二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一转角滑道的第一出口处推入满载治具滑道内。第三侧推机构和第四侧推机构设于第二转角滑道处,第三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二转角滑道的第二进口处推向第二出口处,第四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二转角滑道的第二出口处推入空载治具滑道内。
优选的,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治具定位机构。下料治具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从其槽口至槽底宽度渐缩。第一治具定位机构设于满载治具滑道的一侧,其包括第一定位件以及带动第一定位件***定位槽的第十平移机构,第一定位件与定位槽的接触面为圆滑曲面。
优选的,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治具定位机构。第一转角滑道开设有平行于第一滑移孔的水平向滑移孔。第二治具定位机构包括轨迹板、导套、第二定位件、滑移件、固定件、弹簧和第十驱动机构。轨迹板设于水平向滑移孔的下方,轨迹板从第一进口方向至第一出口方向高度渐增,导套设于轨迹板和水平向滑移孔之间,固定件固定于导套侧壁,导套于固定件上方开设有竖向滑移孔,第二定位件插设于导套内,第二定位件的下端与轨迹板滑动接触,上端插设于水平向滑移孔内,滑移件插设于竖向滑移孔内并与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滑移件连接,第十驱动机构带动导套水平移动。
优选的,第一转角滑道的一侧设置有中转装置,中转装置包括第七平移机构、第七升降机构和中转治具。第七升降机构带动中转治具上下升降,第七平移机构带动中转治具水平移动,中转治具具有若干与骨架线圈契合的U型卡槽,当机械臂将骨架线圈从U型卡槽的上插口***U型卡槽后,中转装置将骨架线圈输送至下料装置处且使下料治具的治具针从U型卡槽的侧插口***骨架线圈的内孔。
优选的,机械臂包括第八平移机构、第八升降机构、第八旋转机构、固定座、旋转杆和工装治具。工装治具具有若干同排设置的治具针,治具针能够***骨架线圈的内孔中从而将骨架线圈固定,第八平移机构带动固定座水平移动,第八升降机构带动固定座上下升降,第八旋转机构固定于固定座上,旋转杆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座上并由第八旋转机构驱动转动,工装治具固定于旋转杆上。
优选的,满载治具滑道的一侧还设有电阻检测装置和影像检测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通过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同步对称移动将骨架线圈的引脚相向弯折成八字,折弯时,骨架线圈两侧受力,受力平衡,避免骨架线圈单侧受力对骨架线圈的影响,引脚弯折角度一致性高,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本发明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通过设置弯内八装置和弯折装置,提高其适用性,其不仅适用于引脚仅需弯折90°的骨架线圈,还适用于引脚弯内八的骨架线圈,适用范围更广。
2、本发明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通过各部分装置的有序配合,实现骨架线圈的全自动组装,全过程均不需要人工参与,可同步进行多个骨架线圈的加工,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骨架线圈弯脚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机械臂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弯内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治具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第二治具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中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弯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电阻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影像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的骨架线圈弯脚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的沾助焊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二的沾锡装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A一端的对称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引脚,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位于第二侧的第三引脚A3和第四引脚A4,其中,导线的一端绕卷在第一引脚A1上,导线的另一端绕卷在第二引脚A2上。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10、机械臂11、沾助焊剂装置12、沾锡装置13、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下料装置16、电阻检测装置20和影像检测装置21。其中,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包括弯内八装置14和弯脚装置15。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通过机械臂11移动骨架线圈A,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转盘实现骨架线圈A的移动,本实施例的生产线占地面积更小,机械臂11一次性转移骨架线圈A的数量可根据用于需要自行设置,如本实施例中,机械臂11可一次性转移12个骨架线圈A,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不仅利于骨架线圈生产设备的小型化,还保证了骨架线圈A的生产效率。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0包括:上料平移机构101、上料升降机构102和上料治具103。上料治具103具有若干与骨架线圈A契合的U型卡槽1031,上料平移机构101和上料升降机构102均为气缸驱动的双直线导轨机构。上料升降机构102固定在上料平移机构101的移动元件上,上料治具103固定在上料升降机构102的移动元件上。
上料装置10用于从输送工装装置22上取下骨架线圈A,以方便机械臂11插取。具体动作如下:上料平移机构101和上料升降机构102将上料治具103移动至输送工装装置22上的骨架线圈A的下方,上料升降机构102带动上料治具103上移,使骨架线圈A从U型卡槽1031的上插口***U型卡槽1031内,随后上料平移机构101带动上料治具103后退,将骨架线圈A从输送工装装置22的治具针上取下。
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机械臂11包括:第八平移机构111、第八升降机构112、第八旋转机构113、固定座114、旋转杆115和工装治具116。工装治具116具有若干同排设置的治具针1161,第八平移机构111和第八升降机构112均采用线性模组,定位精度高。第八升降机构112固定在第八平移机构111的滑座上,固定座114固定在第八升降机构112的滑座上,固定座114的两端安装有轴承,旋转杆11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轴承内,第八旋转机构113固定在固定座114上,且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杆115连接。
第八平移机构111和第八升降机构112带动工装治具116移动,使工装治具116的治具针1161从上料治具103的侧插口***骨架线圈A的内孔中而将骨架线圈A固定在工装治具116上,随后,第八升降机构112带动工装治具116上移将骨架线圈A从U型卡槽1031中取出。随后机械臂11将骨架线圈A移动至沾助焊剂装置12处使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沾取助焊剂,接着将骨架线圈A移动至沾锡装置13处使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沾锡。
请参考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弯内八装置14包括:第一升降机构141、第一驱动机构142、第一导杆143、第二导杆144、第一推杆145、第二推杆146和定位板147。第一升降机构141包括支撑座1411、固定在支撑座1411上的升降气缸1412、固定在支撑座1411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1413、以及与两个直线导轨1413的移动元件和升降气缸1412的活塞杆连接的安装座1414。第一导杆143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一推杆145和第一滑移孔1431,第二导杆144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二滑移孔1441和第二推杆146,第一导杆143和第二导杆144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推杆145和第二滑移孔1441一一对应,第二推杆146和第一滑移孔1431一一对应,第一推杆145插于第二滑移孔1441内,第二推杆146插于第一滑移孔1431内。第一驱动机构142固定于固定座114上,第一驱动机构142驱动第一导杆143和第二导杆144同步对称移动。定位板147设于第一导杆143和第二导杆144的下方,用于骨架线圈A的水平定位。由于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A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两个引脚,因此在定位板147的侧边开设有若干贯穿定位板147的U型槽1471,以使骨架线圈A搁置在定位板147的上表面,骨架线圈A的第三引脚A3和第四引脚A4***U型槽1471。本实施例的弯内八装置14使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同步受力弯折,弯折角度误差小,速度快。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42包括:第一气缸1421、第二气缸1422、第一连接块1423和第二连接块1424,安装座1414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第一导向孔1414a和一个第二导向孔1414b,第一导杆14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侧的第一导向孔1414a内,第二导杆144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侧的第二导向孔1414b内,第一气缸1421和第二气缸1422均固定在安装座1414上,第一气缸1421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接块1423与第一导杆143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422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块1424与第二导杆144固定连接。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142也可采用正反牙丝杆机构,其包括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114上的正反牙丝杆,螺纹连接在正反牙丝杆上的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以及驱动正反牙丝杆正反转的旋转气缸或者电机,第一导杆143与左旋螺母固定连接,第二导杆144与右旋螺母固定连接。
完成沾锡后,机械臂11翻转骨架线圈A,使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在上,第三引脚A3和第四引脚A4在下,同时,机械臂11将骨架线圈A搁置在定位板147的上表面,第一升降机构141带动第一导杆143和第二导杆144下降,使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相邻两个第一推杆145和第二推杆146之间,第一驱动机构142带动第一导杆143和第二导杆144同步对称移动,相邻两个第一推杆145和第二推杆146相向移动,将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相向折弯成八字,随后弯内八装置14复位,机械臂11将弯内八的骨架线圈A移动至下料装置16上。
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下料装置16包括:下料治具161、第一转角滑道162、第二转角滑道163、满载治具滑道164、空载治具滑道165、第一侧推机构166、第二侧推机构167、第三侧推机构168和第四侧推机构169。
第一转角滑道162开设有第一进口1621和第一出口1622,第二转角滑道163开设有与第一出口1622相对设置的第二进口1631,以及与第一进口1621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口1632,第一转角滑道162和第二转角滑道163相互平行,空载治具滑道165垂直连接在第一进口1621和第一出口1622之间,满载治具滑道164垂直连接在第一出口1622和第二进口1631之间。
第一转角滑道162开设有第三滑移孔1623和第四滑移孔1624,第一侧推机构166和第二侧推机构167设于第一转角滑道162的下方。第一侧推机构166包括插设于第三滑移孔1623内的第一侧推杆1661以及带动第一侧推杆1661将位于第一转角滑道162的第一进口1621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向第一出口1622处的第十一平移机构1662。第二侧推机构167包括插设于第四滑移孔1624内的第二侧推杆1671以及带动第二侧推杆1671将位于第一转角滑道162的第一出口1622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入满载治具滑道164内的第十二平移机构1672。
第二转角滑道163开设有第五滑移孔1633和第六滑移孔1634,第三侧推机构168和第四侧推机构169设于第二转角滑道163的下方。第三侧推机构168包括插设于第五滑移孔1633内的第三侧推杆1681以及带动第三侧推杆1681将位于第二转角滑道163的第二进口1631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向第二出口1632处的第十三平移机构1682。第四侧推机构169包括插设于第六滑移孔1634内的第四侧推杆1691以及带动第四侧推杆1691将位于第二转角滑道163的第二出口1632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入空载治具滑道165内的第十四平移机构1692。本实施例的第十一平移机构1662、第十二平移机构1672、第十三平移机构1682和第十四平移机构1692均为气缸、滑轨组合机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角滑道162、满载治具滑道164、第二转角滑道163和空载治具滑道165之间形成环形回路,环形回路具有n个治具工位,环形回路上放置有n-1个下料治具161。第一侧推机构166将第一进口1621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向第一出口1622处,第一侧推机构166复位后,第四侧推机构169将第二转角滑道163的第二出口1632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入空载治具滑道165,空载治具滑道165上的下料治具161从第一进口1621进入第一转角滑道162,第四侧推机构169复位后,第三侧推机构168将第二转角滑道163的第二进口1631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向第二出口1632处,第三侧推机构168复位后,第二侧推机构167将第一转角滑道162的第一出口1622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入满载治具滑道164,满载治具滑道164上的下料治具161从第二进口1631进入第二转角滑道163,第二侧推机构167复位,至此完成下料装置16的一次循环。
本实施例的弯脚装置15、电阻检测装置20和影像检测装置21设于满载治具滑道164的一侧。因此,为了确保电阻检测和影像检测的准确性,于满载治具滑道164各工位处各设置一个第一治具定位机构17。
请参考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下料治具161开设有槽口至槽底宽度渐缩的定位槽1611(优选定位槽1611的内侧壁为斜面或圆滑曲面)。第一治具定位机构17包括与定位槽1611的接触面为圆滑曲面的第一定位件171以及带动第一定位件171***定位槽的第十平移机构172。
本实施例的下料治具161具有若干同排设置的治具针,因此,为了方便将骨架线圈A从工装治具116转移至下料治具161上,在第一转角滑道162的一侧设置中转装置19。请参考图10,本实施例的中转装置19包括:第七平移机构191、第七升降机构192和中转治具193。中转治具193具有若干同排设置且与骨架线圈A契合的U型卡槽1931,第七平移机构191和第七升降机构192均为气缸、滑轨组合机构。第七升降机构192固定在第七平移机构191的移动元件上,中转治具193固定在第七升降机构192的移动元件上。机械臂11将骨架线圈A从U型卡槽1931的上插口***U型卡槽1931后,中转装置19将骨架线圈A输送至下料装置16处且使下料治具161的治具针从U型卡槽1931的侧插口***骨架线圈A的内孔。下料治具161内的骨架线圈A的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在上,第三引脚A3和第四引脚A4在下。
本实施例还于第一转角滑道162处设置第二治具定位机构18,以辅助中转装置19将骨架线圈A装在下料治具161上,。请参考图7和图9,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角滑道162开设有平行于第三滑移孔1623的水平向滑移孔1625。第二治具定位机构18包括:轨迹板181、导套182、第二定位件183、滑移件184、固定件185、弹簧186和第十驱动机构187。轨迹板181位于水平向滑移孔1625的下方,轨迹板181从第一进口1621向第一出口1622方向高度渐增,导套182设于轨迹板181和水平向滑移孔1625之间,固定件185固定于导套182侧壁,导套182于固定件185上方开设有竖向滑移孔1821,第二定位件183插设于导套182内,第二定位件183的下端与轨迹板181滑动接触,第二定位件183的上端插设于水平向滑移孔1625,滑移件184插设于竖向滑移孔1821内并与第二定位件183固定连接,弹簧186的一端与固定件185连接,另一端与滑移件184连接,第十驱动机构187带动导套182水平移动。本实施例的第十平移机构172和第十驱动机构187均为气缸、滑轨组合机构。第十驱动机构187带动导套182从第一进口1621向第一出口1622方向移动,使第二定位件183从轨迹板181的低处向高处移动,弹簧186被逐渐拉伸,第二定位件183逐渐向上伸出水平向滑移孔1625并***下料治具161的定位槽1611内;第十驱动机构187复位,带动导套182从第一出口1622向第一进口1621方向移动,第二定位件183从轨迹板181高处向低处移动,弹簧186复位,第二定位件183向下收入水平向滑移孔1625内,以便第一侧推机构166将第一进口1621处的下料治具161推向第一出口1622处。
请参考图11,本实施例的弯脚装置15包括:第五平移机构151、固定在第五平移机构151的移动元件上的第五升降机构152、固定在第五升降机构152的移动元件上的弯脚支座153、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弯脚支座153上的弯脚杆154、顶面开设有引脚避让槽1561且设于弯脚杆154下方的弯脚下限位板156、带动弯脚下限位板156上下升降的第六升降机构155。第六升降机构155带动弯脚下限位板156上升以使骨架线圈A搁置在弯脚下限位板156的上表面且第三引脚A3和第四引脚A4插于引脚避让槽1561内,随后第五平移机构151和第五升降机构152将弯脚杆154移动至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的一侧,第五平移机构151带动弯脚杆154平移将第一引脚A1和第二引脚A2折弯90°。本实施例的第五平移机构151和第五升降机构152均为线性模组,精度更高,定位更精准,第六升降机构155为气缸、滑轨组合机构。
请参考图12,本实施例的电阻检测装置20包括位于骨架线圈A下方的探针201以及带动探针201上下升降的第九升降机构202。本实施例的第九升降机构202为气缸、滑轨组合机构。
请参考图13,本实施例的影像检测装置21包括第九平移机构213、固定在第九平移机构213的移动元件上的光源211、以及外接图像处理***的工业相机212。第九平移机构213为线性模组。
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布局合理、紧凑,各装置之间有序配合,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适用于端部一侧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引脚的骨架线圈A的沾锡。本实施例的骨架线圈A结构如图2所示,骨架端部一侧安装有四个引脚,依次为第一引脚A1、第二引脚A2、第三引脚A3和第四引脚A4,其中第一引脚A1和第四引脚A4需要沾锡。
请参考图15,本实施例的沾助焊剂装置12包括:助焊剂槽121、若干的助焊剂杯122、第四驱动机构123和助焊剂泵124。所述的助焊剂槽121的上部设有进液口1211,下部设有出液口1212,助焊剂泵124通过软管连接助焊剂槽121的进液口1211,用于向助焊剂槽121内泵入助焊剂。第四驱动机构123包括举杯架和竖向设置的滑台气缸,举杯架的一端固定在滑台气缸的滑台上,另一端伸入助焊剂槽121内且固定有若干同排设置的助焊剂杯122。
第四驱动机构123带动助焊剂杯122下降至杯口埋入助焊剂液面下,随后第四驱动结构123带动助焊剂杯122上升至杯口伸出助焊剂液面指定高度,此时助焊剂杯122内盛满助焊剂。机械臂11将骨架线圈A移动至助焊剂杯122的上方后,向下移动骨架线圈A使第一引脚A1和第四引脚A4分别***相邻两个助焊剂杯122内沾取助焊剂,而第二引脚A2和第三引脚A3位于相邻两个助焊剂杯122之间,不接触助焊剂。完成沾助焊剂工序后,机械臂11将骨架线圈A移动至沾锡装置13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各助焊剂杯122之间的间距,也可实现第二引脚A2和第三引脚A3的沾助焊剂,即让第二引脚A2和第三引脚A3分别***相邻两个助焊剂杯122内沾取助焊剂。
请参考图1,6,本实施例的沾锡装置13包括:锡炉131、锡灰盒132、刮锡机构133、锡面检测机构134和加锡机构135。锡炉131的底板和一块侧板之间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贯穿锡炉131底板的避空筒1311,避空筒1311的上端面高于锡面。刮锡机构133包括第二平移机构1331、第二驱动机构1332、刮锡主板1333、刮锡副板1334和连杆件1335。第二平移机构1331为导向杆气缸,连杆件1335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平移机构1331的移动元件上,另一端固定有刮锡主板1333和刮锡副板1334,刮锡主板1333的底面为斜面,且开设有若干用于避让避空筒1311的避空筒避让槽1333a。刮锡主板1333主要用于刮除避空筒1311之间的锡液,刮锡副板1334主要用于刮除避空筒1311和另一侧板之间的锡液。第二驱动机构1332为气缸,其固定于第二平移机构1331的移动元件上且位于连杆件1335一端的上方,用于使连杆件1335绕铰接点a旋转以将刮锡主板1333和刮锡副板1334抬起或者放下。锡炉131的出锡口和避空筒1311的下方均设有锡灰盒132。锡面检测机构134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锡面检测探针201,第三驱动机构为倾斜设置的导向杆气缸,锡面检测探针固定在第三驱动机构的移动元件上。
加锡机构135向锡炉131内注入锡液后,第二驱动机构1332向下推动连杆件1335的一端,使刮锡主板1333和刮锡副板1334抬起,第二平移机构1331将其移动至锡炉131上方,第二驱动机构1332复位,刮锡主板1333和刮锡副板1334落下,随后第二平移机构1331复位带动刮锡主板1333和刮锡副板1334刮除多余锡液,第三驱动机构将锡面探针201移动至锡炉131内以检测锡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机械臂11先将骨架线圈A移动至锡炉131上方,后向下移动骨架线圈A,使骨架线圈A的第二引脚A2和第三引脚A3***避空筒1311,第一引脚A1和第四引脚A4***锡液内,沾锡完成后,机械臂11将骨架线圈A移动至下一工序进行弯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各避空筒1311之间的间距,也可实现第二引脚A2和第三引脚A3的沾锡,即第二引脚A2和第三引脚A3***相邻两避空筒1311之间的锡液中,第一引脚A1***其中一个避空筒1311内,第四引脚A4***另一个避空筒1311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引脚弯折成八字的弯内八装置以及将引脚弯折一定角度的弯脚装置;
所述的弯内八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一导杆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一推杆和第一滑移孔,所述的第二导杆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二滑移孔和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一导杆平行于第二导杆,所述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滑移孔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一推杆插于第二滑移孔内,所述的第二推杆和第一滑移孔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推杆插于第一滑移孔内,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同步对称移动,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内八装置还包括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设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下方,用于所述的骨架线圈的水平定位;
所述的弯脚装置包括:第五平移机构、第五升降机构、弯脚支座、弯脚杆、第六升降机构和弯脚下限位板;所述的弯脚杆转动设于弯脚支座上,所述的第五升降机构带动弯脚支座上下升降移动,所述的第五平移机构带动弯脚支座水平移动,所述的弯脚下限位板设于弯脚杆的下方,所述的第六升降机构带动弯脚下限位板上下升降。
3.一种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沾助焊剂装置、沾锡装置、机械臂、下料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所述的输送机械臂从上料装置处获取骨架线圈后,将所述的骨架线圈移动至沾助焊剂装置处沾取助焊剂,将所述的骨架线圈移动至沾锡装置处沾取锡液,将所述的骨架线圈移动至弯内八装置处使骨架线圈的引脚弯折成八字,最后将所述的骨架线圈移动至下料装置上;所述的弯脚装置设于下料装置的一侧,用于对下料装置输送的骨架线圈进行弯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沾锡装置包括:锡炉、锡灰盒、刮锡机构、锡面检测机构和加锡机构;所述的锡炉的底板和一侧板之间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且贯穿锡炉底板的避空筒,所述的避空筒的上端面高于锡面;所述的刮锡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刮锡主板、刮锡副板和连杆件,所述的刮锡主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的避空筒避让槽,所述的连杆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平移机构的移动元件上,其另一端固定有刮锡主板和刮锡副板,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使连杆件绕连杆件与第二平移机构的移动元件的铰接点旋转;所述的锡炉的出锡口和避空筒的下方均设有锡灰盒;所述的锡面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锡面高度;所述的加锡机构用于向锡炉内注入锡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沾助焊剂装置包括:助焊剂槽、若干的助焊剂杯、第四驱动机构和助焊剂泵,所述的助焊剂槽的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的助焊剂槽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助焊剂泵与进液口连接,用于向所述的助焊剂槽内泵入助焊剂,所述的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助焊剂杯在助焊剂槽内上下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治具、第一转角滑道、第二转角滑道、满载治具滑道、空载治具滑道、第一侧推机构、第二侧推机构、第三侧推机构和第四侧推机构;
所述的第一转角滑道开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的第二转角滑道开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的第一转角滑道和第二转角滑道相互平行,所述的空载治具滑道垂直连接于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之间,所述的满载治具滑道垂直连接于第一出口和第二进口之间;
所述的第一侧推机构和第二侧推机构设于第一转角滑道处,所述的第一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一转角滑道的第一进口处推向第一出口处,所述的第二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一转角滑道的第一出口处推入满载治具滑道内;所述的第三侧推机构和第四侧推机构设于第二转角滑道处,所述的第三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二转角滑道的第二进口处推向第二出口处,所述的第四侧推机构用于将下料治具从第二转角滑道的第二出口处推入空载治具滑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治具定位机构;所述的下料治具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从其槽口至槽底宽度渐缩,所述的第一治具定位机构设于满载治具滑道的一侧,其包括第一定位件以及带动第一定位件***定位槽的第十平移机构,所述的第一定位件与定位槽的接触面为圆滑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治具定位机构;所述的第一转角滑道开设有平行于第一滑移孔的水平向滑移孔;所述的第二治具定位机构包括:轨迹板、导套、第二定位件、滑移件、固定件、弹簧和第十驱动机构,所述的轨迹板设于水平向滑移孔的下方,所述的轨迹板从第一进口方向至第一出口方向高度渐增,所述的导套设于轨迹板和水平向滑移孔之间,所述的固定件固定于导套侧壁,所述的导套于固定件上方开设有竖向滑移孔,所述的第二定位件插设于导套内,所述的第二定位件的下端与轨迹板滑动接触,其上端插设于水平向滑移孔内,所述的滑移件插设于竖向滑移孔内并与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滑移件连接,所述的第十驱动机构带动导套水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一转角滑道的一侧的中转装置,所述的中转装置包括:第七平移机构、第七升降机构和中转治具,所述的第七升降机构带动中转治具上下升降,所述的第七平移机构带动中转治具水平移动,所述的中转治具具有若干与骨架线圈契合的U型卡槽,当所述的机械臂将骨架线圈从U型卡槽的上插口***U型卡槽后,所述的中转装置将骨架线圈输送至下料装置处且使下料治具的治具针从U型卡槽的侧插口***骨架线圈的内孔;
所述的机械臂包括:第八平移机构、第八升降机构、第八旋转机构、固定座、旋转杆和工装治具,所述的工装治具具有若干同排设置的治具针,所述的治具针能够***骨架线圈的内孔中从而将骨架线圈固定,所述的第八平移机构带动固定座水平移动,所述的第八升降机构带动固定座上下升降,所述的第八旋转机构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的旋转杆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座上并由第八旋转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的工装治具固定于旋转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骨架线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的满载治具滑道一侧的电阻检测装置和影像检测装置。
CN202310205480.4A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Pending CN116344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5480.4A CN116344200A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5480.4A CN116344200A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4200A true CN116344200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8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5480.4A Pending CN116344200A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42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199A (zh) * 2023-06-29 2023-10-20 诸暨市金闽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骨架上引脚的安插弯折装置
CN116900704A (zh) * 2023-09-06 2023-10-20 苏州市全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微型电机控制线圈自动装配生产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199A (zh) * 2023-06-29 2023-10-20 诸暨市金闽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骨架上引脚的安插弯折装置
CN116900199B (zh) * 2023-06-29 2024-04-05 诸暨市金闽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骨架上引脚的安插弯折装置
CN116900704A (zh) * 2023-09-06 2023-10-20 苏州市全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微型电机控制线圈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6900704B (zh) * 2023-09-06 2024-03-15 苏州市全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微型电机控制线圈自动装配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44200A (zh) 一种骨架线圈的自动化弯脚装置及骨架线圈的生产线
CN108551513B (zh) 一种手机屏幕测试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09317776B (zh) 全自动led灯脚上料校位装置及led自动焊线设备
CN106783710B (zh) 晶圆转移装置
CN105904187A (zh) 一种可快换多工位防水盲堵自动***设备
CN205600088U (zh) 自动焊锡机
CN108274232B (zh) 一种吸尘器马达组件自动组装机
CN105817729A (zh) 焊锡方法及自动焊锡机
CN105895361A (zh) 一种线圈组装机
CN109701889B (zh) 一种可调式连接器插孔自动测力装置
JPS58191494A (ja) 部品の載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68267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08761536U (zh) 一种pcb的自动搬运与测试装置
CN110860899B (zh) 一种单芯电容全自动焊接***
CN111332784A (zh) 一种对中定位横移升降装置
CN113003203A (zh) 芯片自动检测设备
CN114910770A (zh) Dfn封装芯片的检测装置
CN112038861A (zh) 一种卷绕形线缆打端子设备的沾锡下料装置和沾锡下料方法
CN114726168B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自动插磁钢设备
CN116315981A (zh) 一种检测线体前端自动插接设备及方法
CN113681288B (zh) 一次性烟弹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3969799U (zh) 一种电机线圈架的插针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16971011U (zh) 一种变压器测试打码检测一体设备
CN1287262A (zh) 自动组装热交换器的装置
CN110864746B (zh) 一种同步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