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5189B -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5189B
CN116295189B CN202310551817.7A CN202310551817A CN116295189B CN 116295189 B CN116295189 B CN 116295189B CN 202310551817 A CN202310551817 A CN 202310551817A CN 116295189 B CN116295189 B CN 116295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matrix
camera
dam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18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95189A (zh
Inventor
段俊钊
郭泽民
许桂平
高云龙
初艳华
甄祥奎
于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u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u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u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u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18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5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5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5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95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5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3Satellite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坝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大坝中设置多个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监测装置;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将根据监测卫星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监测中心计算得到一个监测值;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一个监测矩阵,并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求解监测矩阵,得到判别值,将判别值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判别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外,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本发明提高了大坝位移监测精度和准确性,实现大坝位移的及时预警和预防。

Description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稳定性评价与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一环。其中,建筑物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一些受力特殊的建筑物,如大坝等,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其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传统的大坝位移监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地面测量技术,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这些方法虽然可靠性较高,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并且监测数据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很难得到准确和实时的监测结果。此外,由于大坝结构较为庞大,监测点分布范围广,传统的地面测量技术无法满足对大坝位移的全面监测需求,监测精度和效率都存在一定的限制。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基于卫星监测的大坝位移监测技术。该技术利用卫星和监测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实现对大坝的实时监测。这种技术具有监测数据精度高、监测范围广、效率高、监测结果准确等优点,成为了目前大坝位移监测领域的主流技术。
然而,目前的卫星监测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大坝结构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在大坝上分布大量的监测点,从而涉及到监测设备的密集布置和高效数据传输等技术问题;其次,卫星监测技术本身涉及到多颗卫星、多个监测点和复杂的数据处理算法,对于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要求较高;最后,目前的卫星监测技术往往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成本,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可能无法承担这种高成本的监测技术。
综上所述,尽管基于卫星监测的大坝位移监测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需要在监测点布置、监测设备、数据处理算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满足大坝位移监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多个监测点和监测装置,利用监测卫星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目标大坝的位移监测,具有高精度、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目标大坝中设置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点的位置须满足星点约束方程;
步骤S2: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监测装置;每两个所述监测装置组成一组监测组,并设置其中一个为通信装置;被设置为通信装置的监测装置将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坐标,并接收监测组中另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并将两个位置坐标均实时发送至监测卫星;
步骤S3: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将根据监测卫星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记为D1和D2,再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记为R1和R2,以及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S;然后将相对距离S、D1、D2、R1和R2打包成为监测数据发送至监测中心;
步骤S4:监测中心在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的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利用监测数据中的夹角差、距离差和相对距离,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测位置状态量矩阵,并求解这个矩阵,得到一个监测值,该监测值为当前时刻对应的监测值;
步骤S5: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一个监测矩阵,并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求解监测矩阵,得到判别值,将判别值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判别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外,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设置监测点的方法包括:在目标大坝表面随机选择多个位置作为监测点,并测量每个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以及通过相机拍摄获得监测点的像素坐标;根据相机的自身参数,得到相机投影矩阵;将像素坐标、精确位置坐标和相机投影矩阵代入星点约束方程,得到监测点在不同视角下的理论像素坐标;然后,计算理论像素坐标与实际像素坐标之间的差异,即误差向量,对其进行平方和运算,得到所有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不断调整在目标大坝表面随机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循环执行N次上述步骤,以得到N个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选择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最小时对应的在目标大坝中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作为在目标大坝中设置的多个监测点。
进一步的,所述星点约束方程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uij表示第i个相机中观测到的第j个监测点的像素坐标,π(Xj,Pi)表示第i个相机对应的投影矩阵将监测点Xj投影到图像平面上的坐标,Pi表示第i个相机的投影矩阵,X表示所有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E(X)为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n为相机的总数,m为监测点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相机的投影矩阵通过相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内参数包括相机的焦距、主点位置和像素尺寸;所述外参数则包括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朝向;所述相机的投影矩阵表示为:
P=K[R|t];
其中,K是相机内参数矩阵,包括焦距、主点位置和像素尺寸,R和t分别表示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R|t]是外参数矩阵,表示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的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卫星自身的位置坐标记为(xs,ys,zs);假设第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x1,y1,z1),第二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x2,y2,z2),则使用三维欧几里得距离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D1和D2
其中,i表示监测装置的编号;Di为两个监测装置分别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监测卫星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的方法包括: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的方法包括: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
其中,i表示监测装置的编号,Di表示两个监测装置分别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D3-i表示另一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监测中心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一个测量矩阵Zk中;测量矩阵的每个元素为1或0,表示对应的监测点是否被观测到;如果一个监测点被观测到,则对应的测量矩阵元素为1;否则,为0;利用监测数据中的夹角差、距离差和相对距离,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测量状态向量zk和状态向量xk,其中状态向量xk包含了所有监测点的位置信息,测量状态向量zk包含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信息;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使用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对状态向量xk进行估计;根据观测向量zk对状态向量xk+1|k进行修正,得到对状态向量的更准确估计从状态向量xk+1|k+1中提取出监测信息,得到当前时刻对应的监测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时间顺序构建为一个监测矩阵Y,其中每一列代表一个时间步长的监测值;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对监测矩阵Y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差分矩阵D,其中Di,j=Yi+1,j-Yi,j;所述差分矩阵的每个元素是相邻时间步长的监测值之差,用于反映目标大坝的变化情况;根据差分矩阵D计算判别值M;将判别值M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M超出了预设的阈值范围,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差分矩阵D计算判别值M的公式为:
其中,N表示时间步长的数量,M表示监测点的数量,Di,j表示差分矩阵D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差分矩阵D的第j列元素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性:传统的大坝位移监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地面测量技术,监测数据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很难得到准确和实时的监测结果。而该发明提出的基于卫星监测的大坝位移监测方法,通过在目标大坝中设置多个监测点,并利用监测设备和卫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了对大坝位移的准确、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2.改进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算法:该发明提出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算法具有创新性和优化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坝位移监测的需要。通过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监测装置,并将两个位置坐标均实时发送至监测卫星,实现了对大坝位移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此外,该方法还提出了夹角差、距离差和相对距离等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测位置状态量矩阵,并求解这个矩阵,得到一个监测值,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3.实现大坝位移的及时预警和预防:该发明提供的基于卫星监测的大坝位移监测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大坝位移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大坝位移的迹象,并进行预警和预防措施,减少大坝位移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损失。例如,在监测中心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利用监测数据中的夹角差、距离差和相对距离等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判别值,并将判别值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判别值超出预设的阈值范围,则可以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位移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的在目标大坝中设置的监测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的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目标大坝中设置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点的位置须满足星点约束方程;
步骤S2: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监测装置;每两个所述监测装置组成一组监测组,并设置其中一个为通信装置;被设置为通信装置的监测装置将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坐标,并接收监测组中另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并将两个位置坐标均实时发送至监测卫星;
步骤S3: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将根据监测卫星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记为D1和D2,再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记为R1和R2,以及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S;然后将相对距离S、D1、D2、R1和R2打包成为监测数据发送至监测中心;
步骤S4:监测中心在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的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利用监测数据中的夹角差、距离差和相对距离,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测位置状态量矩阵,并求解这个矩阵,得到一个监测值,该监测值为当前时刻对应的监测值;
步骤S5: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一个监测矩阵,并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求解监测矩阵,得到判别值,将判别值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判别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外,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首先在目标大坝中设置多个监测点,并按照星点约束方程进行位置的布置。然后在每个监测点上设置监测装置,每两个监测装置组成一组监测组,并设置其中一个为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将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坐标,并接收监测组中另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并将两个位置坐标均实时发送至监测卫星。
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会根据监测卫星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以及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然后将相对距离、距离、夹角等数据打包成为监测数据发送至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在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会利用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来构建测位置状态量矩阵,并求解这个矩阵,得到一个监测值,该监测值为当前时刻对应的监测值。然后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一个监测矩阵,并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求解监测矩阵,得到判别值。最后将判别值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判别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外,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
每两个监测装置组成一组监测组,并设置其中一个为通信装置,是为了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具体来说,每个监测点上设置的监测装置可以测量到其它监测点的位置坐标和相对距离等数据,但这些数据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才能得到对目标大坝的位移监测结果。
因此,在每个监测点中设置一个通信装置,可以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坐标,并接收监测组中另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将两个位置坐标均实时发送至监测卫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得到目标大坝的位移监测结果。
此外,设置其中一个监测装置为通信装置,还可以减少传输数据的量,提高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因为只需要将其中一个监测装置的数据传输至监测卫星,就可以得到该监测组的监测数据,而不需要将两个监测装置的数据都传输过去。这样可以降低传输负载和风险,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参考图2和图3,在图2中,展示了监测点在目标大坝中设置的示意图。其中的监测点为图中的散点。图3中描述了监测卫星与监测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实施例2: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中设置监测点的方法包括:在目标大坝表面随机选择多个位置作为监测点,并测量每个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以及通过相机拍摄获得监测点的像素坐标;根据相机的自身参数,得到相机投影矩阵;将像素坐标、精确位置坐标和相机投影矩阵代入星点约束方程,得到监测点在不同视角下的理论像素坐标;然后,计算理论像素坐标与实际像素坐标之间的差异,即误差向量,对其进行平方和运算,得到所有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不断调整在目标大坝表面随机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循环执行N次上述步骤,以得到N个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选择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最小时对应的在目标大坝中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作为在目标大坝中设置的多个监测点。
具体的,星点约束方程是指在三维空间中,由相机拍摄的多张图像中提取出的某些特征点的位置约束关系。这些约束关系可以被表示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称为星点约束方程组。这些方程组通常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三维重建和相机位姿估计等问题。
具体地说,如果已知相机在多个位置拍摄的多个图像,并且已经提取出这些图像中相同的特征点,并将它们匹配到一起,则可以根据这些匹配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得到这些相机之间的约束关系。这些约束关系可以表示为一组非线性方程,其中每个方程表示一个特征点在不同视角下的投影位置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中,由于存在误差和噪声,这些方程组往往是非线性的,并且需要使用迭代的方法来求解。常用的求解方法包括基于高斯牛顿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基于束调整的优化方法等。
由于随机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可能会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循环执行N次上述步骤,以得到N个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选择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最小时对应的在目标大坝中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作为在目标大坝中设置的多个监测点。
在这里利用了相机的自身参数和星点约束方程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监测点的精确定位和约束,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该方法还可以通过不断调整监测点的位置,得到最优的监测点布置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实施例3: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星点约束方程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uij表示第i个相机中观测到的第j个监测点的像素坐标,π(Xj,Pi)表示第i个相机对应的投影矩阵将监测点Xj投影到图像平面上的坐标,Pi表示第i个相机的投影矩阵,X表示所有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E(X)为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n为相机的总数,m为监测点的数量。
具体的,星点约束方程主要用于约束监测点在不同视角下的位置坐标,通过比较理论像素坐标与实际像素坐标之间的差异,进而得到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不断调整监测点的位置和相机的视角,可以得到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最小的监测点位置和相机视角,进而得到最优的监测点布置方案,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实施例4: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相机的投影矩阵通过相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内参数包括相机的焦距、主点位置和像素尺寸;所述外参数则包括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朝向;所述相机的投影矩阵表示为:
P=K[R|t];
其中,K是相机内参数矩阵,包括焦距、主点位置和像素尺寸,R和t分别表示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R|t]是外参数矩阵,表示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对相机进行标定,得到相机内参数矩阵K和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外参数矩阵[R|t],然后代入上述公式中,就可以得到相机的投影矩阵P。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多个相机进行监测,并需要对所有相机进行标定,以确保监测***能够准确地测量大坝的位移情况。
实施例5: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的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卫星自身的位置坐标记为(xs,ys,zs);假设第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x1,y1,z1),第二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x2,y2,z2),则使用三维欧几里得距离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D1和D2
其中,i表示监测装置的编号;Di为两个监测装置分别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
实施例6: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中监测卫星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的方法包括: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
实施例7: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中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的方法包括: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
其中,i表示监测装置的编号,D3-i表示另一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距离。
实施例8: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监测中心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一个测量矩阵Zk中;测量矩阵的每个元素为1或0,表示对应的监测点是否被观测到;如果一个监测点被观测到,则对应的测量矩阵元素为1;否则,为0;利用监测数据中的夹角差、距离差和相对距离,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测量状态向量zk和状态向量xk,其中状态向量xk包含了所有监测点的位置信息,测量状态向量zk包含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信息;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使用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对状态向量xk进行估计;根据观测向量zk对状态向量xk+1|k进行修正,得到对状态向量的更准确估计从状态向量xk+1|k+1中提取出监测信息,得到当前时刻对应的监测值。
具体的,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Multiple Extended Kalman Filter,MEKF)又称为MEKF滤波器。构建MEKF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它们分别为:
状态转移方程:xk+1=f(xk,uk);
观测方程:zk=h(xk)+∈k
其中,f(xk,uk)是状态转移函数,uk是控制向量,h(xk)是观测函数,∈k是测量噪声。
使用MEKF对状态向量xk进行估计,步骤如下:
a.预测状态向量xk的下一时刻xk+1和协方差矩阵Pk+1,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是在时刻k对状态向量的估计值,Pk|k是在时刻k对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矩阵,Fk和Qk分别是状态转移矩阵和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
b.根据观测向量zk对状态向量xk+1|k进行修正,得到对状态向量的更准确估计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Kk+1是卡尔曼增益,Hk是观测矩阵,Rk是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
实施例9: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时间顺序构建为一个监测矩阵Y,其中每一列代表一个时间步长的监测值;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对监测矩阵Y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差分矩阵D,其中Di,j=Yi+1,j-Yi,j;所述差分矩阵的每个元素是相邻时间步长的监测值之差,用于反映目标大坝的变化情况;根据差分矩阵D计算判别值M;将判别值M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M超出了预设的阈值范围,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
具体的,所述预设的阈值范围预设的阈值范围通常是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大坝的特性来确定的。确定阈值范围的方法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工程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大坝位移的重要性以及对安全的影响程度。根据工程标准、安全规范或相关要求,确定对大坝位移的容许范围。
大坝特性评估:评估大坝的结构特性、材料性质和地质环境等因素,考虑大坝的设计寿命、材料强度、地质活动等因素对位移的影响。
经验数据参考:参考过去类似工程的经验数据,了解大坝在正常运行期间的位移范围,以及位移异常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安全分析与风险评估:进行安全分析,考虑大坝位移可能引发的风险和后果,确定对应的安全容许范围。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确定适当的阈值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是一个合理的界限,既要能够检测到潜在的位移问题,又要避免误报和过于频繁的警报。在确定阈值范围时,需要进行讨论和评估,以确保考虑了各种因素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实施例10: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差分矩阵D计算判别值M的公式为:
其中,N表示时间步长的数量,m表示监测点的数量,Di,j表示差分矩阵D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差分矩阵D的第j列元素的平均值。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混合树形滤波的立体匹配方法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目标大坝中设置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点的位置须满足预设的星点约束方程;
步骤S2: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监测装置;每两个所述的监测装置组成一组监测组,并设置其中一个为通信装置;所述被设置为通信装置的监测装置将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坐标,并接收监测组中另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并将两个位置坐标均实时发送至监测卫星;
步骤S3: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将根据监测卫星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距离,记为D1和D2,以及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S,再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夹角R1和R2
然后将S、D1、D2、R1和R2打包成为监测数据发送至监测中心;
步骤S4:监测中心接收到所有监测卫星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后,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一个测量矩阵Zk中;测量矩阵的每个元素为1或0,表示对应的监测点是否被观测到;如果一个监测点被观测到,则对应的测量矩阵元素为1;否则,为0;利用监测数据中的两个夹角R1和R2的差、两个距离D1和D2的差和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S,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观测向量zk和状态向量xk,其中状态向量xk包含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观测向量zk包含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构建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的状态转移方程和观测方程;使用多重扩展信息滤波器对状态向量xk进行估计;根据观测向量zk对状态向量xk+1|k进行修正,得到对状态向量的更准确估计从状态向量/>中提取出监测数据,得到当前时刻对应的监测值;xk是时刻k的状态向量,xk+1|k是时刻k对于k+1时刻的预测状态向量,/>是在时刻k+1对状态向量的估计值;
步骤S5: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一个监测矩阵,并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求解监测矩阵,得到判别值,将判别值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判别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外,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所述步骤S1中设置监测点的方法包括:在目标大坝表面随机选择多个位置作为监测点,并测量每个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以及通过相机拍摄获得监测点的像素坐标;根据相机的自身参数,得到相机投影矩阵;将像素坐标、精确位置坐标和相机投影矩阵代入星点约束方程,得到监测点在不同视角下的理论像素坐标;然后,计算理论像素坐标与实际像素坐标之间的差异,即误差向量,对其进行平方和运算,得到星点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不断调整在目标大坝表面随机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循环执行N次上述步骤,以得到N个星点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选择星点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最小时对应的在目标大坝中选择的监测点的位置作为在目标大坝中设置的多个监测点;
所述星点约束方程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uij表示第i个相机中观测到的第j个监测点的像素坐标,π(Xj,Pi)表示第i个相机对应的投影矩阵将监测点Xj投影到图像平面上的坐标,Pi表示第i个相机的投影矩阵,X表示所有监测点的精确位置坐标;E(X)为星点约束方程的平方误差之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的投影矩阵通过相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内参数包括相机的焦距、主点位置和像素尺寸;所述外参数则包括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朝向;所述相机的投影矩阵表示为:P=K[R|t];
其中,K是相机内参数矩阵,包括焦距、主点位置和像素尺寸,R和t分别表示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R|t]是外参数矩阵,表示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监测卫星在接收到两个位置坐标后,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自身的距离的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卫星自身的位置坐标记为(xs,ys,zs);第一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x1,y1,z1),第二个监测装置的位置坐标为(x2,y2,z2),则使用三维欧几里得距离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与监测卫星的距离D1和D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监测卫星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的方法包括:使用如下公式计算出两个监测装置的相对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将不同时刻的监测值按时间顺序构建为一个监测矩阵Y,其中每一列代表一个时间步长的监测值;利用时序矩阵变化算法对监测矩阵Y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差分矩阵D,其中Dp,q=Yp+1,q-Yp,q;所述差分矩阵的每个元素是相邻时间步长的监测值之差,用于反映目标大坝的变化情况;根据差分矩阵D计算判别值M;将判别值M与预设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M超出了预设的阈值范围,则判断目标大坝发生了位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差分矩阵D计算判别值M的公式为:
其中,N表示时间步长的数量,m表示监测点的数量,Da,b表示差分矩阵D的第a行第b列元素,表示差分矩阵D的第b列元素的平均值。
CN202310551817.7A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Active CN116295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1817.7A CN116295189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1817.7A CN116295189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5189A CN116295189A (zh) 2023-06-23
CN116295189B true CN116295189B (zh) 2023-08-11

Family

ID=86796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1817.7A Active CN116295189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518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0978A (ja) * 1992-04-01 1993-10-29 Fujita Corp 斜面変位計測システム
CN108317949A (zh) * 2018-02-07 2018-07-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rtk高精度差分定位形变监测***及方法
EP3358079A1 (de) * 2017-02-06 2018-08-08 HP3 Rea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optimierung einer gleislage
CN111272165A (zh) * 2020-02-27 2020-06-12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点标定的智能车定位方法
CN112556632A (zh) * 2020-11-25 2021-03-26 北京数码汇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协同精密定位监测地质体形变的方法及结构
CN115507827A (zh) * 2022-10-12 2022-12-23 重庆甲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超宽带与高精度mems组成的网状分布式滑坡监测***
WO2023284344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滑坡形变识别实现灾害预警的方法与***
CN116086306A (zh) * 2023-04-13 2023-05-09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坝体的监测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0978A (ja) * 1992-04-01 1993-10-29 Fujita Corp 斜面変位計測システム
EP3358079A1 (de) * 2017-02-06 2018-08-08 HP3 Rea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optimierung einer gleislage
CN108317949A (zh) * 2018-02-07 2018-07-2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rtk高精度差分定位形变监测***及方法
CN111272165A (zh) * 2020-02-27 2020-06-12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点标定的智能车定位方法
CN112556632A (zh) * 2020-11-25 2021-03-26 北京数码汇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协同精密定位监测地质体形变的方法及结构
WO2023284344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滑坡形变识别实现灾害预警的方法与***
CN115507827A (zh) * 2022-10-12 2022-12-23 重庆甲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超宽带与高精度mems组成的网状分布式滑坡监测***
CN116086306A (zh) * 2023-04-13 2023-05-09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坝体的监测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风电基础沉降;强同波;胡从川;王谦;杨璐羽;;现代电子技术(第2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5189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8350B (zh) 一种臂架挠度的测量方法、装置及***
CN109559348B (zh) 一种基于特征点追踪的桥梁非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
KR100726009B1 (ko) 구조물의 변위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537515A (zh) 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铁塔螺栓缺陷展示方法和***
CN113240887A (zh) 边坡落石崩塌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798456B (zh) 一种工程机械臂架***工作幅度的测量方法、装置及***
CN103714571A (zh)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单像机三维重建方法
CN102768022A (zh) 采用数码照相技术的隧道围岩变形检测方法
EP3023912A1 (en) Crack data collection apparatus and server apparatus to collect crack data
CN110595433A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输电杆塔倾斜的测量方法
CN111473776A (zh) 一种基于单像近景摄影测量的滑坡裂缝监测方法
CN114719770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及空间定位技术的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3763484A (zh) 基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的船舶目标定位及速度估算方法
Dolloff et al. An assessment of WorldView-1 positional accuracy based on fifty contiguous stereo pairs of imagery
CN115035141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隧道裂缝远程监测与预警方法
CN115225865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边海防视频监控装置
CN116989679A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高速公路高边坡位移集成监测方法
CN115762067A (zh)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与视频数据融合的山体滑坡监测***
CN116295189B (zh) 一种大坝位移监测方法
CN111723643B (zh) 一种基于固定区域周期性图像采集的目标检测方法
CN106303412B (zh) 基于监控影像的排土场位移远程实时监测方法
CN114754695B (zh) 多视场桥梁挠度测量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409691A (zh) 融合激光测距和监控图像的双模态学习边坡风险检测方法
CN114648575A (zh) 一种基于orb算法的轨道边坡位移双目视觉检测方法及***
CN114022873A (zh) 仪表状态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