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7364A -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7364A
CN116207364A CN202111439674.8A CN202111439674A CN116207364A CN 116207364 A CN116207364 A CN 116207364A CN 202111439674 A CN202111439674 A CN 202111439674A CN 116207364 A CN116207364 A CN 116207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attery
bending
temperatur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96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96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7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7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膜,层叠设置的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阳极极片形成卷绕层,所述卷绕层经卷绕形成具有平直区和弯折区的卷绕结构;其中,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中的所述卷绕层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对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加热。通过至少在卷绕式电芯的弯折区设置加热部件,电池即使在低温场景下充电,至少可以对弯折区加热,从而预防电池内部析锂发生。

Description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都是卷芯再加上包装材料(即壳体)构成,而通过卷绕层叠设置的阴极极片、隔膜及阳极极片可获得卷绕式电芯。隔膜通常具有基材及设置于基材两个表面的粘结层,以通过两个表面的粘结层分别与阴极极片及阳极极片相粘结。
卷绕式电芯通常呈椭圆形,其包括卷绕层平直的平直区及卷绕层弯折的弯折区,由于弯折区相比平直区更易出现析锂现象,特别是在高倍率和低温充电场景下更为严重,严重的析锂会导致容量的衰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种缺陷,一般的卷绕式电芯通常选择电解液浸润性较好的隔膜,如使用颗粒度较大的隔膜涂层,通过增加隔膜的孔隙率以增加电解液的浸润能力,以减少弯折区析锂现象,然而孔隙率较大的隔膜涂层虽然浸润性较好,但是其厚度通常较大,导致卷绕式电芯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目前卷绕式电芯弯折区相比平直区更易出现析锂现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膜,层叠设置的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阳极极片形成卷绕层,所述卷绕层经卷绕形成具有平直区和弯折区的卷绕结构;
其中,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中的所述卷绕层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对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区包括两个弯折子区,两个所述弯折子区分别位于所述平直区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弯折子区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加热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区上的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延伸至所述平直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直区设置有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用于对所述平直区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极极片和所述阳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极极片的集流体上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阳极极片的集流体上设置有负极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设置在所述阴极极片的集流体和/或所述阳极极片的集流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金属层,所述加热片设置在两个所述金属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包覆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式电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卷绕结构上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弯折区和/或所述平直区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卷绕式电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充电方法,所述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膜,层叠设置的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阳极极片形成卷绕层,所述卷绕层经卷绕形成具有平直区和弯折区的卷绕结构,其中,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中的所述卷绕层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对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加热,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弯折区的温度;
若所述弯折区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对所述第一加热部件通电以对所述弯折区加热;
当所述弯折区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检测所述平直区的温度;
若所述平直区与所述弯折区的温差第二预设温度以上时,则对所述第一加热部件通电加热;
当所述平直区与所述弯折区的温差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导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所述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将外部热量传导至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用以加热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至少在卷绕式电芯的弯折区设置加热部件,电池即使在低温场景下充电,至少可以对弯折区加热,从而预防电池内部析锂发生;另外,加热部件可以解决电池各个部位需要进行热交换的对象所存在的差异,这样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分布均匀,从而避免引起锂枝晶生长,提高电芯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部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的充电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绕式电芯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极片100、隔膜200及阳极极片300,层叠设置的阴极极片100、隔膜200、阳极极片300形成卷绕层11,卷绕层11通过卷绕形成卷绕结构,卷绕结构具有平直区400及弯折区500。本申请中,平直区400指的是卷绕结构上的卷绕层11平直延伸的水平区域;弯折区500指的是平直区400两侧的弧形区域,弯折区500上的卷绕层11呈弧形延伸。
具体地,阴极极片100包含阴极集流体和阴极活性材料层。其中,阴极集流体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可以包含铝箔、铝合金箔或复合集流体等。阴极活性材料层包括阴极活性材料。阴极活性材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可以包括镍钴锰酸锂(811、622、523、111)、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富锂锰基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锰铁锂或钛酸锂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申请中,对阴极集流体和阴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阴极集流体的厚度为5微米至20微米,优选为6微米至18微米,更优选为8微米至16微米。阴极材料层的厚度为30微米至120微米。本申请中,对阴极极片1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阴极极片100的厚度为35微米至140微米。
阳极极片300通常包含阳极集流体和阳极活性材料层,其中,阳极集流体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可以包含铜箔、铜合金箔、镍箔、不锈钢箔、钛箔、泡沫镍、泡沫铜或复合集流体等。阳极活性材料层包括阴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增稠剂。阳极活性材料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可以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微碳球(MCMB)、硬碳、软碳、硅、硅-碳复合物、SiOx(0<x<2)、Li-Sn合金、Li-Sn-O合金、Sn、SnO、SnO2、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Li4Ti5O12、Li-Al合金及金属锂等中的至少一种。导电材料可以包括基于碳的材料(例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碳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等)、基于金属的材料(例如,金属粉、金属纤维等,包括例如铜、镍、铝、银等)、导电聚合物(例如,聚亚苯基衍生物)和它们的混合物。在本申请中,对阳极集流体和阳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阳极集流体的厚度为6微米至10微米,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30微米至120微米。本申请中,阳极极片3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阳极极片300的厚度为50微米至150微米。
阴极极片100或阳极极片300通过模切或焊接方式分别在其集流体上设置极耳。对极耳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即可。例如,阴极极耳材料包括铝(Al)或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正极极耳材料包括镍(Ni)、铜(Cu)或铜镀镍(Ni-Cu)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对极耳的焊接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即可。例如,激光焊、超声焊或电阻焊等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对不同极耳引出的方向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即可。例如,极耳引出的方向可以为同向或异向。
隔膜200用于分隔阴极极片100与阳极极片300,以避免阴极极片100与阳极极片300彼此接触,从而避免电芯内部短路。其中,隔膜200能够浸润电解液,供带电离子通过,以形成电循环。具体地,隔膜200包括基材210以及设置于基材210两个表面的粘结层220,粘结层220可浸润电解液,并将隔膜200与阴极极片100或阳极极片300相粘结,抑制卷绕式电芯10在充放电循环中的体积膨胀。
本申请对隔膜200的基材210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即可。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主的聚烯烃(PO)类隔膜,聚酯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膜)、纤维素膜、聚酰亚胺膜(PI)、聚酰胺膜(PA),氨纶或芳纶膜、织造膜、非织造膜(无纺布)、微孔膜、复合膜、隔膜纸、碾压膜、纺丝膜等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膜200的基材210的材料选择聚丙烯,其对防止短路具有良好的作用,并可以通过关断效应改善电池的稳定性,并且聚丙烯通常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好的亲和性,有利于提高基材210与粘结层220之间的粘结效果。
在卷绕式电芯中,因其弯折区500更易出现析锂现象,特别是在高赔率和低温充电场景下,故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在至少部分弯折区500中的卷绕层11和/或至少部分弯折区50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600,该第一加热部件600用于对至少部分弯折区500加热,从而预防卷绕式电芯10析锂发生。
另外,电芯各个部位需要进行热交换的对象存在差异性,比如电芯中部区域(比如平直区400)的散热低于电池边缘区域(比如弯折区500)的散热,在热源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电芯中部区域的温度高于边缘区域,这样可能会造成电芯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锂枝晶生长,恶化电芯的性能。对此,因卷绕结构是一个整体,弯折区500与平直区400是相邻设置的,可以对弯折区500加热的同时,通过热传导也可以对平直区400进行加热,以防止弯折区500与平直区400的温差过大,避免造成电池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锂枝晶生长,恶化电芯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弯折区500包括两个弯折子区502、504,两个弯折子区502、504分别位于平直区400的相对两侧,两个弯折子区502、50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600,即两个弯折子区502、504中的至少一个的卷绕层11和/或两个弯折子区502、504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600。由此可见,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请参阅图1,在一个在弯折子区502上设置第一加热部件600(比如另一个弯折子区504靠近外部热源,比如高功率芯片),至少对单个弯折子区502/504进行直接加热;请参阅图2,也可以在两个弯折子区502、504上都设置该第一加热部件600,对全部的弯折区500进行直接加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弯折区500上的第一加热部件600延伸至平直区400,延伸距离在1毫米以上。本申请中,第一加热部件600的延伸距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延伸距离可以在10毫米以上。将加热部件延伸至平直区400有利于整个弯折子区502/504的卷绕层11的加热,温度不容易流失;同时也有利于弯折区500与平直区400的温度传导,避免温差过大,从而造成电芯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锂枝晶生长。
请参阅图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平直区400设置有第二加热部件700,第二加热部件700用于对平直区400加热。当电芯温度低于正常运行温度时,弯折区500和平直区400都设置有第一、第二加热部件600、700,在充电时可方便地提高第一、第二加热部件600、700的电流,电芯的内部温度将快速升高,优先保证卷绕结构整体的达到温度正常运行温度甚至最佳运行温度,从而可以预防电池整体发生析锂。
第一加热部件600和第二加热部件700包括加热片,加热片设置在阴极极片100的阴极集流体和/或阳极极片300的阳极集流体上,即设置在卷绕层11中。加热片的材质包括镍、钛、铜、银、金、铂、铁、钴、铬、钨、钼、铝、镁、钾、钠、钙、锶、钡、硅、锗、锑、铅、铟或锌中的至少一种。请参阅图4至图6,以第一加热部件600为例,加热片可以是平直型,也可以是交流波形(如方波(如图4所示)、正弦波或三角波)型等,贴设在阴极集流体和/或阳极集流体上,并且第一加热部件6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接入电流的第一极耳602和第二极耳604。第一极耳602和第二极耳604的数量将根据加热片的数量确定,比如两个弯折子区502、504分别设置一个加热片、平直区400也设置一个加热片,那么第一极耳602和第二极耳604的将可以有三组。第二加热部件700的具体实施方式与第一加热部件600类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极耳602和第二极耳604之间的内阻为1毫欧以上。本申请中,第一极耳602和第二极耳604之间的内阻,即可以等效为第一加热部件600或第二加热部件700的电阻,其电阻值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该内阻为10毫欧以上。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以阴极电极100为例,阴极集流体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金属层112、114,加热片具体设置在两个金属层112、114之间。两个金属层112、114对加热片有保护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热传导的速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片也可以贴在集流体的表面。加热片的厚度d满足1微米≤d≤20微米,本申请中,加热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例如加热片的厚度d满足1微米≤d≤10微米。阳极极片300的具体实施方式与阴极电极100类同,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为提高加热功率,同一区域的阴极极片100(即阴极集流体)和阳极极片300(阳极集流体)上都设置有加热片,请参阅图7至图9,以在需要加热时,可以两个集流体上的加热片同时加热,提高升温速度。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需要一般的加热速度,可以仅在阴极集流体或阳极集流体上设置有加热片,请参阅图1至图3。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图7~图9的示出卷绕式电芯10中的仅在外层卷绕层11示出第一或第二加热部件600/700仅仅是为了示意,以及保持附图的清晰,不代表其他卷绕层11上没有设置第一或第二加热部件600/700,具体在哪些卷绕层11上设置第一或第二加热部件600/700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目的即可。
请参阅图10,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部件600包括加热膜,加热膜包覆在至少部分弯折区500的外表面。加热膜可以包覆在一个在弯折子区502、504上,至少对单个弯折子区502、504进行直接加热;也可以在两个弯折子区502、504上都设置该加热膜,对全部的弯折区500进行直接加热。可选地,第二加热部件700也包括加热膜,包覆于平直区400,图10示出的实施例是加热膜将弯折区500和平直区400全包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忽略平直区400,或其中一个弯折子区502/504的加热膜。可以理解的是,在卷绕结构上加热膜和加热片可以设置其中一种,也可以同时设置。加热膜可以是设置有加热线路的柔性电路板。
卷绕式电芯10还包括设置于卷绕结构上的温度检测器(未图示),温度检测器(比如热敏电阻)用于检测弯折区500和/或平直区400的温度。即,温度检测器可以设置在弯折区500,也可以设置在平直区400,也可以在弯折区500和平直区400同时设置。通常,如上述弯折区500温度相对较低,则将温度检测器贴于弯折区500,进而更精准的检测电池的下限温度,最大限度预防析锂发生。另外,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温度检测器的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部件是否加热,也可以控制是否都电池是否充放电,也可以控制充放电的电压电流大小。
在卷绕式电芯10的外表面包裹由包装材料形成壳体(未图示)则可以构成电池,并同时引出正负电极,如此可以应用于任意电子设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上设有加热部件。比如加热部件可以设置在壳体上,或者加热部件作为壳体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可选地,比如壳体可以直接构成上述的加热膜,或者加热膜可以直接贴附在壳体的表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内设置有导热部件(未图示),比如导热石墨片、铜管等,那么该导热部件可以作为上述加热部件被使用,以将外部热量传导至至少部分平直区400和/或弯折区500,用以加热至少部分平直区400和/或弯折区500。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电池的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110,检测卷绕式电芯10的弯折区500的温度。其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弯折区500内部或外侧的温度检测器检测弯折区500的温度。
步骤S120,若弯折区500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对第一加热部件600通电以对弯折区500加热。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包括电池正常运作的温度临界点,比如是5℃。当电池弯折区500的温度低于5℃时,易出现析锂现象,严重的析锂会导致容量的衰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通过第一加热部件600对弯折区500进行加热,以使得弯折区500的温度高于电池正常运作的温度临界点,让电池获得较好性能,和充电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弯折区500温度相对较低,可以只检测弯折区500,进而更精准的检测电池的下限温度,最大限度预防析锂发生。
步骤S130,当弯折区500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如此,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提高电池的寿命。
进一步地,在步骤S120中,如果平直区400设有第二加热部件700,为提高加热速度以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提高电池的寿命。可以对第一加热部件600通电以对弯折区500加热的同时,也对第二加热部件700通电以对平直区400加热。
请参阅图1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充电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检测平直区400的温度;其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平直区400内部或外侧的温度检测器检测弯折区500的温度。
步骤S220,若平直区400与弯折区500的温差第二预设温度以上时,则对第一加热部件600通电加热。
电池各个部位需要进行热交换的对象存在差异性,比如电池中部区域(比如平直区400)的散热低于电池边缘区域(比如弯折区500)的散热,在热源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电池中部区域的温度高于边缘区域,这样可能会造成电池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温差过大时引起锂枝晶生长,恶化电芯的性能。因此,需要对弯折区500进行加热,使得平直区400与弯折区500的温差小于第二预设温度。
步骤S230,当平直区400与弯折区500的温差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对电池进行充电。如此,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提高电池的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膜,层叠设置的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阳极极片形成卷绕层,所述卷绕层经卷绕形成具有平直区和弯折区的卷绕结构;
其中,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中的所述卷绕层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对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包括两个弯折子区,两个所述弯折子区分别位于所述平直区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弯折子区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加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上的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延伸至所述平直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区设置有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用于对所述平直区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极片和所述阳极极片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极片的集流体上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阳极极片的集流体上设置有负极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设置在所述阴极极片的集流体和/或所述阳极极片的集流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金属层,所述加热片设置在两个所述金属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包覆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电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卷绕结构上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弯折区和/或所述平直区的温度。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卷绕式电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
14.一种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阴极极片、阳极极片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隔膜,层叠设置的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阳极极片形成卷绕层,所述卷绕层经卷绕形成具有平直区和弯折区的卷绕结构,其中,在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中的所述卷绕层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用于对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加热,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弯折区的温度;
若所述弯折区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对所述第一加热部件通电以对所述弯折区加热;
当所述弯折区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平直区的温度;
若所述平直区与所述弯折区的温差第二预设温度以上时,则对所述第一加热部件通电加热;
当所述平直区与所述弯折区的温差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导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所述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将外部热量传导至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用以加热至少部分所述弯折区。
CN202111439674.8A 2021-11-30 2021-11-30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207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9674.8A CN116207364A (zh) 2021-11-30 2021-11-30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9674.8A CN116207364A (zh) 2021-11-30 2021-11-30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364A true CN116207364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1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9674.8A Pending CN116207364A (zh) 2021-11-30 2021-11-30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73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0652B2 (en) Current collector, electrode plat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JP7169269B2 (ja) 集電体、その極シートと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US10923728B1 (en) Current collector structur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JP5706526B2 (ja) ケーブル型二次電池
JP5510458B2 (ja) 電池
JP6885309B2 (ja) 直列積層型全固体電池
WO2016031690A1 (ja) 電極
US20130022865A1 (en) Current collector and nonaqueous secondary cell
CN107305942B (zh) 一种卷绕式负极片以及设有该负极片的电芯及锂浆料电池
EP2768063B1 (en) Cable-typ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2153865A1 (ja) 非水系二次電池、実装体および非水系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1483686B1 (ko) 케이블형 이차전지
JP6240127B2 (ja) 無線充電が可能なケーブル型二次電池
CN103004008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容量恢复装置及电池容量恢复方法
GB2460706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collector tab configurations and foil thickness
CN207868269U (zh) 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10805919U (zh) 二次电池及其电极构件、电池模块和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
TW201208910A (en) Bipolar battery
JP4472259B2 (ja) 電気化学素子
KR20120095039A (ko) 이차 전지용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WO2020192206A1 (zh) 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及电芯安装方法
CN112688022A (zh) 一种快速充放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8284582U (zh) 线缆型二次电池
CN111697261A (zh) 锂二次电池
CN116207364A (zh)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