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783A - 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783A
CN116056783A CN202180062216.9A CN202180062216A CN116056783A CN 116056783 A CN116056783 A CN 116056783A CN 202180062216 A CN202180062216 A CN 202180062216A CN 116056783 A CN116056783 A CN 116056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resin
ignition device
caulking
igni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22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岛彬
升本贵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056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initiator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t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04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for producing gas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10Initi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10Initiators therefor
    • F42B3/12Bridge initi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021/26029Ign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 B60R21/272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f the gas just before or during liberation, e.g. hybrid inf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点火装置组装体具备:点火装置,具有点火器主体和点火器套环构件;以及外壳,具有固定有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筒状固定部,筒状固定部具有铆接固定部,点火器套环构件包括:筒状壁部,该筒状壁部是在内侧形成有连接器连接空间的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并且铆接于铆接固定部;开口端形成部,包括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区域部,该开口端形成部从筒状壁部的顶端侧起延伸并且形成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以及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区域部形成。

Description

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点火装置和固定有该点火装置的外壳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已知安全带预紧器用、气囊用充气机。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由气体发生剂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来使气囊膨胀的方式的充气机。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充气机中,筒状的外壳的开口端部向径向内侧折弯,点火装置的套环(collar)构件铆接于外壳的端部,由此来将点火装置固定于外壳的开口端部。点火装置的套环构件一般经由绝缘树脂材料将点火器主体保持于筒状壁部,该筒状壁部是在内侧形成有能供连接于点火器主体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空间的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
再者,多数情况下套环构件的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部侧的区域需要以适合被连接的连接器的方式进行设计,此外,在其内周面形成有固定连接器侧的突起的嵌合槽。因此,大多是由通过注塑成型等而形成的树脂材料在金属制的筒状壁部的顶端侧形成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部而不是由加工成本容易增加的金属形成开口端部。
与此相关,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气囊充气机用点火装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点火装置具备套环构件,该套环构件包括:筒状的金属主体部12,在其内侧形成有供连接器***的凹部并且保持点火器;以及筒状的塑料连接部16,从该金属主体部12起延伸,通过塑料连接部16形成有供连接器***的凹部的开口端。此外,在塑料连接部16的内壁面形成有用于供连接器嵌合的槽2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62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9/0114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折弯外壳的开口端部,通过铆接来固定点火装置的套环构件,由此组装点火装置组装体的情况下,在外壳的折弯后的开口端部的顶端面与形成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的树脂制的开口端形成部抵接时,开口端形成部可能会向径向内侧变形。特别是,由于套环构件的树脂制的开口端形成部中形成有用于供连接器嵌合的槽的部分薄壁化,因此,可能在外壳的开口端部的顶端面被按压时该部分容易发生变形,从而难以从外部将连接器***至连接器连接空间。
本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点火器主体和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点火装置中,在通过铆接将点火器套环构件固定于外壳时,减少点火器套环构件中的形成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的开口端形成部的变形的技术。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即,本公开的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点火装置组装体,具备:点火装置,具有点火器主体和保持该点火器主体的点火器套环构件;以及外壳,具有固定有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筒状固定部,所述筒状固定部具有由该筒状固定部的顶端侧向径向内侧折弯而成的铆接固定部,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包括:筒状壁部,所述筒状壁部是在内侧形成有能供连接于所述点火器主体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空间的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并且铆接于所述铆接固定部;开口端形成部,包括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从所述筒状壁部的顶端侧起延伸并且形成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以及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形成于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与所述铆接固定部的顶端面对置,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金属区域部形成。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由所述树脂区域部形成。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金属区域部和所述树脂区域部沿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周向交替设置。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中,所述金属区域部的周向的总长度比所述树脂区域部的周向的总长度长。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金属区域部和所述树脂区域部分别设于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各金属区域部的周向的长度比各树脂区域部的周向的长度长。
此外,也可以是,沿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内壁面的周向设有能供设于所述连接器的卡定用突起嵌合的嵌合槽。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开口端形成部的构件厚度在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中最小。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还包括树脂被覆部,所述树脂被覆部与所述树脂区域部一体树脂成型并且从所述树脂区域部起朝向所述筒状壁部的基端侧延伸,由此局部地被覆所述筒状壁部的内壁面,所述树脂被覆部具有划定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的树脂内壁面,所述树脂内壁面与所述筒状壁部的内壁面中未被所述树脂被覆部被覆的金属内壁面平齐地连接。
此外,在本公开的点火装置组装体中,也可以是,所述开口端形成部形成为环状,并且其外径小于所述筒状壁部的外径,所述铆接固定部对所述筒状壁部的顶端面进行固定。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点火器主体具有朝向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延伸的一对导电销,在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装接有:金属制的短路构件,用于在未***所述连接器时将所述一对导电销维持为短路状态;以及树脂制的保持件构件,保持所述短路构件,所述保持件构件具有沿所述筒状壁部和所述开口端形成部配置并且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保持件壁面部,在该一对保持件壁面部所夹的区域形成有能供所述连接器***的中空的连接器***部,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中与所述一对保持件壁面部对置配置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金属区域部形成。
此外,在本公开的点火装置组装体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有在所述点火器主体工作时被点火的气体发生剂。
此外,也可以是,本公开的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点火装置,具有点火器主体和保持该点火器主体的点火器套环构件,所述点火装置固定于外壳的筒状固定部,其中,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包括:筒状壁部,所述筒状壁部是在内侧形成有能供连接于所述点火器主体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空间的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并且铆接于由所述筒状固定部的顶端侧向径向内侧折弯而成的铆接固定部;开口端形成部,包括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从所述筒状壁部的顶端侧起延伸并且形成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以及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形成于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与所述铆接固定部的顶端面对置,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金属区域部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提供一种在具有点火器主体和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点火装置中,在通过铆接将点火器套环构件固定于外壳时,减少点火器套环构件中的形成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的开口端形成部的变形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充气机的轴向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点火装置的轴向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从顶端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点火器套环构件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第一区域对应的A-A剖面的图。
图5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第二区域对应的B-B剖面的图。
图6是对将点火装置固定于实施方式1的第二外壳的筒状固定部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区域部的配置方案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区域部的配置方案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从顶端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点火器套环构件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第三区域对应的C-C剖面的图。
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二区域R2对应的B-B剖面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从顶端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点火器套环构件的概略图。
图13是对保持件构件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点火装置及点火装置组装体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及其组合等为一个例子,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本公开不由实施方式限定,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1的点火装置组装体的一个例子的充气机1的轴向的概略剖视图。充气机1例如是气囊用充气机,是在工作时将使气囊(未图示)膨胀的工作用气体供给至气囊的装置。充气机1具备加压气体部2、气体发生器3、扩散器(diffuser)部4等。
加压气体部2具有形成外壳的筒状的第一外壳21,在第一外壳21的内部形成有填充有加压气体的加压气体室22。填充于加压气体室22的加压气体例如可以是氩气、氦气或者包含它们的混合物的加压气体。在第一外壳21的侧面形成有加压气体的填充孔23,在通过填充孔23将加压气体填充于加压气体室22的状态下,由闭塞销24闭塞填充孔23。
气体发生器3具有形成外壳的筒状的第二外壳31,在形成于第二外壳31的内部的燃烧室32容纳有气体发生剂33。容纳于燃烧室32的气体发生剂33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硝酸胍(41重量%)、碱式硝酸铜(49重量%)以及粘合剂、添加物的公知的气体发生剂。此外,气体发生剂33例如可以采用颗粒状、丸状、圆柱状、盘状等各种形状。
气体发生器3具备固定于第二外壳31的一端侧的点火装置5。图1的附图标记34是形成于第二外壳31的一端侧的筒状固定部。筒状固定部34是筒状的开口端,筒状固定部34的顶端侧向径向内侧折弯,由此形成有铆接固定部35。点火装置5通过铆接筒状固定部34的铆接固定部35而固定于第二外壳31。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点火装置5的轴向的概略剖视图。点火装置5构成为包括点火器主体6、保持点火器主体6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以及将点火器主体6与点火器套环构件7接合为一体的树脂接合部9等。
点火器主体6是电点火器,具有容纳有起爆药(未图示)的点火部61和一对导电销62。在一对导电销62,供给用于使容纳于点火部61的起爆药点火的点火电流。此外,一对导电销62的基端侧保持为电绝缘状态并且***于点火部61的内部,以将一对导电销62的基端彼此连结的方式连接架设有未图示的桥丝(电阻体)。桥丝例如可以是镍铬合金线等。此外,作为起爆药,可以采用ZPP(锆-高氯酸钾)、ZWPP(锆-钨-高氯酸钾)、THPP(氢化钛-高氯酸钾)、三硝基间苯二酚铅等。需要说明的是,起爆药在与桥丝接触的状态下容纳于点火部61内。
点火器套环构件7具有: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72,在内侧形成有连接器连接空间71;以及开口端形成部73,从该筒状壁部72的顶端侧起延伸并且形成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开口端。连接器连接空间71是能供连接器***的空间。如图2所示,点火器主体6的一对导电销62从点火部61起朝向连接器连接空间71延伸,并配置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内部。
在此,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具有大致圆筒形。图2所示的附图标记CL是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中心轴。以下,在筒状壁部72的轴向上,将点火器主体6的相对于点火部61位于近处的一方的端部定义为基端部,将点火器主体6的相对于点火部61位于远处的一方的端部定义为顶端部。图2的附图标记721是筒状壁部72的顶端面。点火装置5通过由筒状固定部34的铆接固定部35铆接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的顶端面721而固定于第二外壳31。此外,树脂接合部9例如由在点火器主体6和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之间注塑成型的树脂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向分别配置于注塑成型模具内的点火器主体6和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周围注射加热熔融后的树脂材料,使点火器主体6和点火器套环构件7与树脂材料一体化,由此形成点火装置5。
此外,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形成部73构成为具有大致圆筒形,并包括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关于开口端形成部73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区域部的详情在后文叙述。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与开口端形成部73同轴配置,开口端形成部73的外径小于筒状壁部72的外径。
在此,图2的附图标记74是开口端形成部7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此外,附图标记75是位于开口端形成部73的顶端侧的开口端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是在如图1所示将点火装置5固定于第二外壳31时与筒状固定部34的铆接固定部35的顶端面35A(参照图1)对置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形成部7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形成有嵌合槽76。嵌合槽76设于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内壁面,由此嵌合槽76配置为面向连接器连接空间71。嵌合槽76是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内壁面的周向延伸,并能供设于连接器(未图示)的卡定用突起嵌合的槽。嵌合槽76可以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内壁面的周向形成为环状。此外,嵌合槽76也可以断续地形成于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内壁面的多个部位。此外,如图2所示,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形成部73的构件厚度在形成嵌合槽76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中最小。此外,连接于开口端形成部73的顶端侧的开口端部75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在将连接器装接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时,通过连接器的卡定用突起使开口端形成部73的开口端部75向径向外侧挠曲,由此能容易地使卡定用突起嵌合于嵌合槽76。
而且,当参照图1对气体发生器3进行说明时,气体发生器3的第二外壳31例如通过电阻焊接等与形成于加压气体部2的第一外壳21的一端侧的第一接合部25接合。此外,形成于加压气体部2的加压气体室22与气体发生器3的燃烧室32之间的第一连通孔36在气体发生器3工作前由碗状的第一破裂板37闭塞,由此燃烧室32的内部保持为常压。例如,第一破裂板37的周缘部37A电阻焊接于第二外壳31。此外,在第一破裂板37以从加压气体室22侧覆盖第一破裂板37的方式罩有具有气体通过孔38A的盖38。盖38具有其开口周缘部朝向外侧折弯的凸缘部,该凸缘部固定于第二外壳31的另一端侧。
此外,如图1所示,在形成于加压气体部2的第一外壳21的另一端侧的第二接合部26连接有扩散器部4。扩散器部4是设有多个用于在充气机1工作时使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排出至外部的气体排出孔41的盖体,扩散器部4例如通过电阻焊接等与第一外壳21的第二接合部26接合。此外,加压气体部2的加压气体室22与扩散器部4之间的第二连通孔42由第二破裂板43闭塞,由此扩散器部4的内部保持为常压。例如,第二破裂板43的周缘部43A电阻焊接于扩散器部4。
在使以上那样构成的充气机1工作时,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器向点火装置5(点火器主体6)的一对导电销62供给点火电流。其结果是,桥丝发热,点火部61内的起爆药点火并燃烧,生成燃烧产物(例如,火焰)。然后,起爆药的燃烧产物(例如,火焰)从点火部61放出,容纳于燃烧室32的气体发生剂33点火。其结果是,气体发生剂33燃烧,生成燃烧气体。然后,当随着由高温的燃烧气体造成的燃烧室32内的压力上升导致第一破裂板37开裂时,燃烧气体流入加压气体室22内。其结果是,由于加压气体室22内压力上升,第二破裂板43开裂,加压气体和燃烧气体从扩散器部4的气体排出孔41排出至外部,并向气囊供给。
接着,对铆接于第二外壳31的铆接固定部35的构成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本公开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形成。
图3是从顶端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概略图。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周向上,将标有斜向阴影线的区域称为“第一区域R1”,将标有网格状阴影线的区域称为“第二区域R2”。图4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一区域R1对应的A-A剖面的图。图5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二区域R2对应的B-B剖面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图5中,对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主体6和树脂接合部9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在具有图4所示的A-A剖面的第一区域R1中,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由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74A形成。另一方面,在具有图5所示的B-B剖面的第二区域R2中,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由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74B形成。即,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剩余部分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和图5中,标有浅色阴影线的区域表示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区域,标有深色阴影线的区域表示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区域。
即,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二区域R2中,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和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金属区域部74B)由一体的金属材料形成,开口端部75由树脂材料形成。另一方面,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一区域R1中,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由金属材料形成,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树脂区域部74A)和开口端部75由一体的树脂材料形成。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的内周侧设有与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树脂区域部74A一体树脂成型的树脂被覆部77。树脂被覆部77从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树脂区域部74A)起朝向筒状壁部72的基端侧延伸,由此局部地被覆筒状壁部72的内壁面,树脂被覆部77具有划定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树脂内壁面77A。此外,图4所示的附图标记72A是筒状壁部72的内壁面中未被树脂被覆部77被覆的金属内壁面。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树脂内壁面77A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的金属内壁面72A平齐地连接。由此,筒状壁部72的金属内壁面72A与树脂内壁面77A为同一平面,因此能顺畅地将连接器***至连接器连接空间71。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中,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交替设置。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上交替配置有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各两处,各树脂区域部74A、金属区域部74B在周向上延伸的中心角均为90°。即,各树脂区域部74A、金属区域部74B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延伸的长度(圆弧长度)相互相等。不过,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的方案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采用各种方案。
图6是对将点火装置5固定于实施方式1的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在图6中,对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主体6和树脂接合部9的图示进行了省略。此外,图6所示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表示与第二区域R2对应的B-B剖面。
在将点火装置5固定于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时,如图6的上部所示,将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于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然后,由通过将筒状固定部34的顶端侧向径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的铆接固定部35固定筒状壁部72的顶端面721。由此,如图6的下部所示,在筒状壁部72的顶端面721抵接于筒状固定部34的铆接固定部35的状态下,点火装置5装配于第二外壳31。此时,沿筒状壁部72的顶端面721配置的筒状固定部34的铆接固定部35配置为其顶端面35A与开口端形成部7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对置,因此,有时铆接固定部35的顶端面35A会与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抵接从而发生干涉。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图3至图5中说明了的那样,沿开口端形成部7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交替形成有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金属区域部74B由金属形成,因此即使按压铆接固定部35的顶端面35A,也能抑制变形。并且,虽然开口端形成部7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的一部分由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74A形成,但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是交替形成的。因此,在将铆接固定部35的顶端面35A按压至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树脂区域部74A时,即使该树脂区域部74A发生了变形,也能通过其两侧的金属区域部74B来减少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整体朝向径向内侧的挠曲变形量。其结果是,能抑制开口端形成部73的开口端部75的开口区域(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开口面积)减少。由此,能抑制连接器变得不易***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因此能确保形成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树脂部分与金属部分的接触面积。更具体而言,能抑制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部75的树脂材料相对于形成第一区域R1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金属区域部74B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内壁面的周向以面向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方式形成有嵌合槽76,因此开口端形成部73的构件厚度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变为最小。这样薄壁化后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可以说本来就容易成为结构性的弱点。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能抑制上述结构性的弱点表面化。
<变形例>
在此,沿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配置的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方案。图7和图8是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和变形例2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树脂区域部74A和金属区域部74B的配置方案进行说明的图。在图7和图8中,概略性地示出从顶端侧观察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状态。此外,在图7和图8中,与图3同样,使用斜向阴影线表示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的“第一区域R1”,使用网格状阴影线表示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的“第二区域R2”。此外,在图7和图8中,对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主体6和树脂接合部9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1中,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周向上交替形成有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各两处,与各第二区域R2对应的中心角大于与各第一区域R1对应的中心角。其结果是,分别设于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的各金属区域部74B的周向的长度变为比各树脂区域部74A的周向的长度长。换言之,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周向上,金属区域部74B的周向的总长度变为比树脂区域部74A的周向的总长度长。其结果是,在将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的铆接固定部35固定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时,即使铆接固定部35的顶端面35A与开口端形成部7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发生了干涉,也能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更不易挠曲。
接着,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2中,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形成部73的两处形成有开口端形成部73被切割为槽状的空隙部(缺口)78。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形成有空隙部78的部分并未形成开口端形成部73。然后,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中未形成空隙部78的区域形成有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形成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周向上的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以及空隙部78的位置、数量、范围等没有特别限定。不过,如上述的那样,优选的是,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金属区域部74B的周向的总长度比树脂区域部74A、空隙部78的周向的总长度长。由此,在将点火器套环构件7固定于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时,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会变得更不易挠曲。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只要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即可。因此,也可以是,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整体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例如,也可以是,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整周的剖面都由图5所示的B-B剖面构成。根据这样的方案,在将点火器套环构件7固定于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时,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会变得更不易挠曲。
需要说明的是,也认为:在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整体的情况下,形成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树脂部分与金属部分的接触面积会减少,因此会变得不易确保树脂部分对金属部分的固定强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以下说明的变形例3的方案。
图9是从顶端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概略图。图示的第二区域R2与实施方式1同样。图示的第三区域R3是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外周侧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内周侧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的区域。图10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三区域R3对应的C-C剖面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和图10中,对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主体6和树脂接合部9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如图9所示,变形例3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在周向上交替形成有第二区域R2和第三区域R3。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二区域R2的剖面结构如图5中说明了的那样。另一方面,在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三区域R3的剖面结构如图10所示,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外周侧配置有金属区域部74B,在该金属区域部74B的内周侧配置有树脂区域部74A。此外,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形成第二区域R2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金属区域部74B与形成第三区域R3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金属区域部74B连接为环状。
而且,本变形例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在第三区域R3中形成为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树脂区域部74A与树脂被覆部77和开口端部75连接为一体。因此,能确保形成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树脂部分与金属部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树脂部分对金属部分的固定强度。此外,在本变形例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中,嵌合槽76仅形成于第二区域R2(参照图5),在第三区域R3未形成有嵌合槽76。由此,能变得容易确保在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三区域R3对应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中配置于金属区域部74B的内周侧的树脂区域部74A的树脂厚度,从而提高树脂区域部74A对金属区域部74B的固定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如本变形例所示的那样,嵌合槽76并不一定需要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整周形成,嵌合槽76只要设于与在装接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连接器处设置的卡定用突起对应的位置即可。此外,只要确保树脂区域部74A的树脂厚度,也可以仅在第三区域R3形成嵌合槽76。
此外,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二区域R2对应的B-B剖面的变形例的图。在图11中,对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主体6和树脂接合部9的图示进行了省略。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的B-B剖面中,开口端部75构成为包括树脂区域部75A和金属区域部75B。并且,如图11所示,通过使形成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金属区域部74B)的金属材料延伸至开口端形成部73的顶端而形成有开口端部75的金属区域部75B,在该金属区域部75B的内侧形成有树脂区域部75A。需要说明的是,与采用图11所示的B-B剖面的变形例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第一区域R2对应的A-A剖面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剖面结构。在该情况下,在A-A剖面中,如图4所示,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树脂区域部74A)、开口端部75以及树脂被覆部77由一体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形成B-B剖面的开口端部75的树脂区域部75A的树脂材料可以与形成A-A剖面的开口端部75的树脂材料沿周向一体连续地形成。因此,能牢固地固定构成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金属部分和树脂部分。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点火装置5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点火装置5中,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方案与实施方式1不同,其他的方案与实施方式1同样。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2是从顶端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概略图。在图12中,对点火装置5的点火器主体6的图示进行了省略。此外,在图12中,也使用斜向阴影线表示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的“第一区域R1”,使用网格状阴影线表示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的“第二区域R2”。本实施方式的点火器套环构件7构成为能将图13所示的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
图13所示的保持件构件8具备由树脂形成的保持件主体部81和金属制的短路构件82等。保持件主体部81构成为整体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外形,并包括基部80和从该基部80立起设置的一对保持件壁面部83、83。在基部80形成有开口部80A,从而能插通点火器主体6的一对导电销62。此外,在由保持件主体部81的一对保持件壁面部83、83所夹的区域形成有能供连接器***的中空的连接器***部84。保持件构件8的一对保持件壁面部83、83在将保持件构件8***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状态下沿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筒状壁部72和开口端形成部73配置。
此外,如图13所示,在保持件主体部81的一方的保持件壁面部83的上端部设有能与形成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形成部73的卡合部79(参照图12)卡合的固定部85。保持件主体部81的固定部85形成为朝向其半径方向外侧形成的凸部。另一方面,形成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开口端形成部73的卡合部79形成为能供固定部85嵌合的凹部(缺口部)。在将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连接器连接空间71时,通过使保持件主体部81的固定部85嵌合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卡合部79,来限制保持件构件8相对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位置,并且限制***后的保持件构件8的旋转。
此外,如图13所示,在保持件主体部81设有金属制的短路构件82。短路构件82设为面向连接器***部84内,在将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时,短路构件82通过与点火器主体6的一对导电销62弹性接触来使一对导电销62短路。由此,能在充气机1的搬运时、保管时等抑制充气机1(点火装置5)发生误动作。此外,在将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状态下,在保持件构件8的连接器***部84***有连接器时,连接器压靠于短路构件82。其结果是,与一对导电销62弹性接触的短路构件82从一对导电销62分离,从而获得连接器与导电销62的导通。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在保持件构件8的保持件壁面部83预先形成有突起,在将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连接器连接空间71时,将保持件壁面部83的突起嵌合于嵌合槽76,由此将保持件构件8固定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
在此,图12所示的附图标记Rw表示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此外,附图标记Rh表示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非对置区域”。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是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一部分,是在将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状态下与一对保持件壁面部83、83对置配置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此外,保持件壁面非对置区域Rh是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中除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以外的部位,在将保持件构件8装接于点火器套环构件7的连接器连接空间71的状态下与形成于一对保持件壁面部83、83之间的缺口部86(参照图13)对置配置。
在此,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在其内侧配置有保持件构件8的各保持件壁面部83、83。因此,当将点火器套环构件7固定于第二外壳31的筒状固定部34时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向径向内侧挠曲时,与之相伴,可能各保持件壁面部83、83也会被按压向连接器***部84侧,从而变得无法确保连接器***部84的开口宽度为正规的尺寸。对此,可以通过使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来使上述不良状况不易发生。
另一方面,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非对置区域Rh是与保持件构件8的缺口部86对置配置的区域,因此即使保持件壁面非对置区域Rh稍微朝向内侧挠曲,也几乎不会对连接器***保持件构件8的连接器***部84产生影响。因此,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非对置区域Rh。
此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在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中,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的周向上的两端部侧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夹于两端部侧之间的区域由树脂区域部74A形成。在该情况下,使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中金属区域部74B的周向的总长度比树脂区域部74A的周向的总长度长为好。根据这样的方案,能在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的周向上使金属区域部74B占有的区域大于树脂区域部74A占有的区域。由此,能适当地抑制保持件构件8的各保持件壁面部83、83被按压向连接器***部84侧。当然,也可以由金属区域部74B形成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74的保持件壁面对置区域Rw的整体,由此能更适当地抑制各保持件壁面部83、83的倾斜。
以上,对本公开的点火装置及点火装置组装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各种方案也可以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其他任意特征组合。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点火装置及点火装置组装体应用于气囊用充气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点火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安全带预紧器用气体发生器、或者其他点火装置组装体。此外,也可以将除充气机的外壳以外的外壳作为装配点火装置的装配对象物。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机;
2:加压气体部;
3:气体发生器;
4:扩散器部;
5:点火装置;
6:点火器主体;
7:点火器套环构件;
9:树脂接合部;
34:筒状固定部;
35:铆接固定部;
71:连接器连接空间;
72:筒状壁部;
73:开口端形成部;
74: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
74A:树脂区域部;
74B:金属区域部;
75:开口端部;
76:嵌合槽。

Claims (12)

1.一种点火装置组装体,具备:
点火装置,具有点火器主体和保持所述点火器主体的点火器套环构件;以及
外壳,具有固定有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的筒状固定部,
所述筒状固定部具有由所述筒状固定部的顶端侧向径向内侧折弯而成的铆接固定部,
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包括:
筒状壁部,所述筒状壁部是在内侧形成有能供连接于所述点火器主体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空间的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并且铆接于所述铆接固定部;
开口端形成部,包括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从所述筒状壁部的顶端侧起延伸并且形成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以及
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形成于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与所述铆接固定部的顶端面对置,
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金属区域部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由所述树脂区域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金属区域部和所述树脂区域部沿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周向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在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中,所述金属区域部的周向的总长度比所述树脂区域部的周向的总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金属区域部和所述树脂区域部分别设于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
各金属区域部的周向的长度比各树脂区域部的周向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沿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内壁面的周向设有能供设于所述连接器的卡定用突起嵌合的嵌合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开口端形成部的构件厚度在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中最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还包括树脂被覆部,所述树脂被覆部与所述树脂区域部一体树脂成型并且从所述树脂区域部起朝向所述筒状壁部的基端侧延伸,由此局部地被覆所述筒状壁部的内壁面,
所述树脂被覆部具有划定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的树脂内壁面,
所述树脂内壁面与所述筒状壁部的内壁面中未被所述树脂被覆部被覆的金属内壁面平齐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开口端形成部形成为环状,并且所述开口端形成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筒状壁部的外径,
所述铆接固定部对所述筒状壁部的顶端面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所述点火器主体具有朝向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延伸的一对导电销,
在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装接有:金属制的短路构件,用于在未***所述连接器时将所述一对导电销维持为短路状态;以及树脂制的保持件构件,保持所述短路构件,
所述保持件构件具有沿所述筒状壁部和所述开口端形成部配置并且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保持件壁面部,在所述一对保持件壁面部所夹的区域形成有能供所述连接器***的中空的连接器***部,
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中与所述一对保持件壁面部对置配置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金属区域部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装置组装体,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有在所述点火器主体工作时被点火的气体发生剂。
12.一种点火装置,具有点火器主体和保持所述点火器主体的点火器套环构件,所述点火装置固定于外壳的筒状固定部,其中,
所述点火器套环构件包括:
筒状壁部,所述筒状壁部是在内侧形成有能供连接于所述点火器主体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连接空间的筒状且金属制的筒状壁部,并且铆接于由所述筒状固定部的顶端侧向径向内侧折弯而成的铆接固定部;
开口端形成部,包括树脂制的树脂区域部和金属制的金属区域部,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从所述筒状壁部的顶端侧起延伸并且形成所述连接器连接空间的开口端;以及
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形成于所述开口端形成部,与所述铆接固定部的顶端面对置,
所述铆接顶端面对置区域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金属区域部形成。
CN202180062216.9A 2020-09-11 2021-06-29 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Pending CN1160567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2670 2020-09-11
JP2020152670A JP7495306B2 (ja) 2020-09-11 2020-09-11 点火装置組立体及び点火装置
PCT/JP2021/024468 WO2022054376A1 (ja) 2020-09-11 2021-06-29 点火装置組立体及び点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783A true CN116056783A (zh) 2023-05-02

Family

ID=8063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2216.9A Pending CN116056783A (zh) 2020-09-11 2021-06-29 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6660A1 (zh)
JP (1) JP7495306B2 (zh)
CN (1) CN116056783A (zh)
DE (1) DE112021004739T5 (zh)
WO (1) WO20220543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5410B2 (ja) * 2019-08-09 2023-07-2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26938A1 (fr) * 1999-10-14 2001-04-19 Nippon Kayaku Kabushiki-Kaisha Generateur de gaz
JP2001106016A (ja) 1999-10-14 2001-04-17 Nippon Kayaku Co Ltd ガス発生器
JP2002172996A (ja) 2000-12-07 2002-06-18 Nippon Kayaku Co Ltd 点火器及び点火玉
US6820556B1 (en) * 2001-11-21 2004-11-2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Initiator assembly
JP2003226222A (ja) 2001-11-30 2003-08-12 Daicel Chem Ind Ltd インフレータ
JP2004217059A (ja) 2003-01-15 2004-08-05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発生器
US7125041B2 (en) * 2003-01-15 2006-10-24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JP2008018856A (ja) * 2006-07-13 2008-01-31 Daicel Chem Ind Ltd 車両の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US20090114109A1 (en) 2007-11-01 2009-05-07 Arc Automotive Inc. Stamped and molded igniter body for airbag inflators
JP5381932B2 (ja) * 2010-03-02 2014-01-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装置
JP5293713B2 (ja) 2010-09-30 2013-09-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装置
JP7257190B2 (ja) 2019-03-06 2023-04-13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点火器組立体、保持部の成形方法、及びガス発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4376A1 (ja) 2022-03-17
JP2022046988A (ja) 2022-03-24
JP7495306B2 (ja) 2024-06-04
DE112021004739T5 (de) 2023-07-13
US20230366660A1 (en)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0556B1 (en) Initiator assembly
US6796245B2 (en) Unitary header/base/shorting bar holder for a micro gas generator, and micro gas generator using it
US7267056B2 (en) Initiator
EP1227016A1 (en) Gas generator
WO2001023826A1 (fr) Ensemble initiateur
EP1227294A1 (en) Electric type initiator and pretensioner
WO2003044445A1 (fr) Ensemble initiateur
US20020174792A1 (en) Initiator assembly and gas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CN116056783A (zh) 点火装置组装体及点火装置
JP6250434B2 (ja) ガス発生器
US20220205765A1 (en) Ignit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igniter assembly
JP4644296B2 (ja) ガス発生器
JP6618775B2 (ja) ガス発生器
JP7284044B2 (ja) 点火器保持構造
EP4289680A1 (en) Igniter assembly and gas generator
JP4730865B2 (ja) ガス発生器
US20050183606A1 (en) Gas generator
WO2022239790A1 (ja) 点火器組立体及びガス発生装置
JP2001106016A (ja) ガス発生器
JP2000329500A (ja) スクイブ
JP7346330B2 (ja) ガス発生器
WO2023149178A1 (ja) 巻線フィルタ
WO2024111478A1 (ja) ガス発生器
WO2023238766A1 (ja) ガス発生器
WO2024090470A1 (ja) ガス発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