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7586A -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7586A
CN116027586A CN202211596974.1A CN202211596974A CN116027586A CN 116027586 A CN116027586 A CN 116027586A CN 202211596974 A CN202211596974 A CN 202211596974A CN 116027586 A CN116027586 A CN 116027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support column
backlight modul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69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969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7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7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位于基板的一侧;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发光元件;调光支撑柱,调光支撑柱位于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光学膜层,光学膜层位于调光支撑柱远离基板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发光元件和调光支撑柱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通过设置调光支撑柱,不仅可以增加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混光距离,还可以改善亮暗不均,实现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在显示技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因为高发光效率、低功耗、色域广、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显示领域常见的背光模组分为直下式背光和侧入式背光两种。侧入式背光是将LED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通过导光板将线光源转化为而光源,通过一系列的光学膜片将面光源的光均匀化。直下式背光的LED呈矩阵排列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下方以直接形成面光源。但是直下式背光中,由于LED的阵列排布方式,相邻的两个LED之间存在间隔,而每个LED的发光角度有限,从而导致LED正面的亮度最高,在间隔部分由于光源较少则会呈现偏暗的情况,导致在显示面板上呈现亮区和暗区交替分布的现象,即显示屏显示效果呈现满天星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出光不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
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位于基板的一侧;
保护层,保护层覆盖发光元件;
调光支撑柱,调光支撑柱位于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
光学膜层,光学膜层位于调光支撑柱远离基板的一侧;
沿第一方向,发光元件和调光支撑柱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其中,第一方向为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并将发光元件组装在基板的一侧表面;
然后提供一模具,模具表面有凹槽,并且凹槽和发光元件相对应;
将模具和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对位,在二者的空隙间填充入保护胶,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化的保护层和调光支撑柱,然后分离模具;
最后在所述调光支撑柱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组装光学膜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提供基板;并将发光元件组装在基板的一侧表面;
然后涂布保护层,使保护层覆盖发光元件;
提供一离型膜,在离型膜表面排布多个调光支撑柱;将调光支撑柱和发光元件相对应,然后将调光支撑柱粘接在保护层表面,撤去离型膜;
最后在调光支撑柱在调光支撑柱远离发光元件的一侧组装光学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调光支撑柱和光学膜层,调光支撑柱位于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光学膜层位于调光支撑柱远离基板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置发光元件和调光支撑柱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通过上述结构,调光支撑柱可以对发光元件小角度光线的强度进行削弱、打散,并加强到亮度较暗的侧面位置,使得发光元件的光线在进入光学膜层之前进行第一道均匀化,进而叠加光学膜层的第二道均匀化作用;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增加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混光距离,最大程度的实现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改善亮暗不均的满天星问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调光支撑柱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扩散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直下式背光中,由于LED的阵列排布方式,相邻的两个LED之间存在间隔,而每个LED的发光角度有限,从而导致LED正面的亮度最高,在间隔部分由于光源较少则会呈现偏暗的情况,导致在显示面板上呈现亮区和暗区交替分布的现象。为了改善上述显示不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中具体的发明内容,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基板1,发光元件2,发光元件2位于基板1的一侧,用来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保护层3,保护层3覆盖发光元件2;调光支撑柱4,调光支撑柱4位于发光元件2远离基板1的一侧;光学膜层5,光学膜层5位于调光支撑柱4远离基板1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发光元件2和调光支撑柱4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其中,第一方向为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采用发光元件2作为光源,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3,避免因为后续膜层组装过程中的操作,影响发光元件2的发光性能。光学膜层5主要是通过散射、折射等作用对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线进行调节,实现光线的均匀化。本发明中提出在发光元件2和光学膜层5之间设置调光支撑柱4。若发光元件和光学膜层紧邻设置,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线会直接进入光学膜层,而由于光学膜层沿第一方向的厚度是相对固定的,光线在光学膜层中的混光距离有限,从而会导致背光模组的光线还是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亮暗不均,因此基于上述原因,设置调光支撑柱4,可以增加光学元件2出射光线的混光距离。此外,沿第一方向,使发光元件2和调光支撑柱4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由于发光元件2出射光线分为小角度光线和大角度光线,其中,小角度光线是指发光元件2所发出的与第一方向之间夹角较小的光线,大角度光线是指发光元件2所发出的与第一方向之间夹角较大的光线;小角度的光线也可以理解为发光元件正面出射的光线,大角度的光线也可以理解为发光元件侧面出射的光线。对于发光元件2的出射光线,小角度光线的强度相对更大,产生的亮度也相对更高;大角度光线的强度相对较小,亮度也较暗;因此使得调光支撑柱4与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强光有交叠,从而对光线进行打散,削弱光线强度并加强到光线强度小的侧面位置,使得发光元件2的光线在进入光学膜层5之前进行第一道均匀化,进而叠加光学膜层5的第二道均匀化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背光模组100出光的均匀性,改善亮暗不均的满天星问题。
在本发明中,调光支撑柱4除了支撑柱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赋予其散射、反射或折射等调节光线的功能,例如引入不同材质的材料或形状设计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发光元件2和调光支撑柱4的交叠情况仅为示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产品结构调节发光元件2和调光支撑柱4的交叠程度,只要能够对发光元件出射光线中的强度大的部分进行削弱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发光元件2的中心O2与调光支撑柱4的中心O4重合;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平行于基板1所在平面。
具体而言,发光元件2的光线是沿各个方向均匀出射的,设置发光元件2和调光支撑柱4的中心重合,可以使得发光元件2各个方向出射的光线与调光支撑柱4的作用程度相同,即调光支撑柱4对各个方向出射的光线产生同样强度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各个方向进入光学膜层5中光线的均匀性,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调光支撑柱4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具体而言,为了对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都进行调节,可以让调光支撑柱4靠近发光元件的一侧尺寸较大,从而使得发光元件2所有小角度出射的光线传输路径都要经过调光支撑柱4,即使所有强度较大的光线在进入光学膜层5前都经历均匀化调节。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光线进入光学膜层5前不同位置的强弱相差程度,从而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
此外,发光元件2一般是成品,通过打件组装到基板1上,呈矩阵排布;在接下来安装调光支撑柱4时要保证与发光元件2对位精度,避免因为背光模组100整面中不同位置调光支撑柱4和发光元件2的交叠情况差异太大,从而影响进入光学膜层5中的光线亮暗均匀程度。通过设计发光元件2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调光支撑柱4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即沿基板1所在平面,调光支撑柱4靠近发光元件2的一侧的尺寸大于发光元件2的尺寸,还有利于实现对位组装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以调光支撑柱4靠近发光元件2的一侧尺寸进行限定,即调光支撑柱4可以是底面靠近发光元件2的圆台或棱台形状设计;此外,调光支撑柱4也可以是上下底面尺寸相等的圆柱或棱柱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处仅为举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调光支撑柱4包括支撑部41和反射部42,且支撑部41和反射部42沿第一方向排列。
具体而言,调光支撑柱中的调光功能可以具体指对发光元件2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避免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强度太大,造成局部亮度过高。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1主要用来控制调光支撑柱4的高度,反射部42主要用来对光线方向进行调节。与发光元件2的发光面相对应,设置支撑部41和反射部42沿第一方向排列,使得发光元件2不同方向出射的光线被反射的程度近似相同,即调光支撑柱4对各个方向出射的光线产生同样强度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各个方向进入光学膜层5中光线的均匀性,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反射部42位于支撑部41靠近发光元件2的一侧。
具体而言,在图3的背光模组100中,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会先照射到反射部42中,然后经反射,从发光元件2的上方进入相邻的发光元件2之间,混光后进入光学膜层5。因为光线先能在h1的高度中进行反射,对强度大的光线传输方向进行较大程度的调节,然后光线还能经过h2的高度进行混光。经过上述两个阶段,让光线再进入光学膜层5前能够有更充分的足够的混光距离和调光路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光线进入光学膜层5前不同位置的强弱相差程度,从而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反射部42位于支撑部41远离发光元件2的一侧,支撑部41包括扩散粒子43。
具体而言,在图4的背光模组100中,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先进入支撑部41,被其中设置的扩散粒子43改变传播路径,将原本单一的沿第一方向的传播路径调整为各个方向,部分光线进入两个发光元件2之间,然后再进入光学膜层5;由于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强度较大,在h2高度内,扩散粒子43对其传播方向调节能力有限,因此这部分光线可以在进入光学膜层5被反射部42进行二次调整,即被打散削弱,经过上述两道光线调节过程,从而最大程度的改善光线进入光学膜层5前不同位置的强弱相差程度,从而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附图示意的反射部42和支撑部43的高度比例仅为示意,反射部42可以是沿第一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也可以是贴附一层反射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调光支撑柱4包括扩散粒子43。
具体而言,在调光支撑柱4中填充扩散粒子43,可以通过扩散粒子43对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传播路径进行调节,并且由于调光支撑柱4具有一定高度,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距离实现光线混合。支撑柱一般是由液体基质,经各种定形工艺后,然后产生特定的形状;而扩散粒子一般是小的颗粒状,因此可以将扩散粒子填充在制备支撑柱的基质中,然后一体成型得到调光支撑柱4结构。本实施例中调光支撑柱4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易于制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调光支撑柱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调光支撑柱4包括第一表面s1,第一表面s1包括凹槽44,其中,第一表面s1为调光支撑柱4远离发光元件2的表面;沿第一方向,调光支撑柱4形成第一截面;在第一截面,凹槽44处具有第一夹角φ,调光支撑柱的折射率为n,其中,n>1/sin(90°-φ/2),n>1,φ>0。
具体而言,除了采用调光膜层,配合支撑柱,制备调光支撑柱;还可以通过在支撑柱的表面设计形状,改变光线传播路径。将调光支撑柱4远离发光元件2的表面设计成凹槽形状,以沿第一方向调光支撑柱的第一截面为例,即图7所示结构,凹槽44在第一截面具有第一夹角φ,结合所采用的调光支撑柱4的折射率n,使得二者满足关系:n>1/sin(90°-φ/2),n>1,φ>0。经上述关系限定,使得沿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经凹槽44所在平面,可以实现全反射,即将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光线的传播路径,调节至发光元件2之间的区域,改善光线进入光学膜层5前不同位置的强弱相差程度,从而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在制备过程中,支撑柱可以通过一定形状的膜具定形,将膜具定制与凹槽相匹配的形状,再将制备支撑柱的液体基质填充在膜具中即可形成调光支撑柱4。本实施例中调光支撑柱4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易于制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5包括扩散膜51,扩散膜51和调光支撑柱4相邻设置。
光学膜层总体来说,目的都是为了让背光模组出光更加均匀,但其中也包括许多细分的种类,比如扩散膜,是让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加多样;棱镜膜,是让光线整体沿某个方向传播。在本实施例中,将扩散膜51设置在与调光支撑柱4相邻的位置,若是发光元件2的光线经调光支撑柱4后,亮暗均一性还是欠佳,则可以在扩散膜51中进一步混合均匀;经过调光支撑柱4和扩散膜51的均匀化作用,解决亮暗不均的问题后,再经由其他光学膜层实现不同目的的光线方向调节。
继续参考图8和图9,图9是图8中扩散膜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包括第一子发光元件21和第二子发光元件22,第一子发光元件21和第二子发光元件22交错设置;扩散膜51包括第一子扩散膜A51和第二子扩散膜B51,其中第一子扩散膜A51包括通孔H,通孔H与第二子发光元件22对应;第二子扩散膜B51位于第一子扩散膜A51远离发光元件2的一侧;调光支撑柱4包括第一调光支撑柱A4和第二调光支撑柱B4;其中,第一调光支撑柱A4与第一子发光元件21相对设置,用于支撑第一子扩散膜A51;第二调光支撑柱B4穿过通孔H与第二子发光元件22相对设置,用于支撑第二子扩散膜B51。
具体而言,不同高度的支撑柱匹配多层扩散膜,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混光结构交替的光线传播路径,即混光介质交替的光线传播路径。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光线经过多次均匀化作用,进一步改善亮暗不均的问题。在图9中,对比第一子扩散膜A51和第二子扩散膜B51的平面图,示意支撑柱整面的设置情况,其中,虚线示意通孔H的位置,实线示意调光支撑柱4对应的位置。比如在g1所示位置,第一子扩散膜A51中设置通孔H,以便对应第二子扩散膜B51的第二调光支撑柱B4穿过;在g2所示位置,设置与第一子扩散膜A51对应的第一调光支撑柱A4,第二子扩散膜B51靠近发光元件2的一侧不再设置结构。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背光模组100的尺寸及光线均匀性要求,灵活设置不同高度的调光支撑柱4,实现均匀光线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第一调光支撑柱A4和第二调光支撑柱B4的分布仅为示意。可以是规则的交替设置第一调光支撑柱A4和第二调光支撑柱B4,也可以是结合背光模组整面性的要求,按照其他规则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扩散膜51包括第一子扩散膜A51和第二子扩散膜B51,第二子扩散膜B51位于第一子扩散膜A51远离发光元件2的一侧;调光支撑柱4包括第一调光支撑柱A4和第二调光支撑柱B4;其中,第一调光支撑柱A4位于第一子扩散膜A51和发光元件2之间,第二调光支撑柱B4位于第一子扩散膜A51和第二子扩散膜B51之间。
具体而言,在设置多层扩散膜51时,也可以将调光支撑柱4设置在相邻的扩散膜51之间;比如设置两层扩散膜时,将第二调光支撑柱B4设置在第一子扩散膜A51和第二子扩散膜B51之间,这样也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混光结构交替的光线传播路径,即混光介质交替的光线传播路径。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将调光支撑柱4和扩散膜51逐层制作,对每一层结构之间的对位精准度要求低,只需要保证调光支撑柱4和对应的发光元件2之间的对位精准程度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光支撑柱A4和第二调光支撑柱B4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
具体而言,设置调光支撑柱4和发光元件2投影交叠,主要是为了对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强度较大的光线传播方向进行调节;因此当匹配多层扩散膜51,设置多层调光支撑柱4时,可以将不同层的调光支撑柱4也设置投影交叠,即在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将实现对发光元件2小角度出射的强度较大的光线进行多次打散,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光线进入光学膜层5前不同位置的强弱相差程度,从而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5包括扩散膜51、棱镜膜52和色彩转换膜53。
具体而言,光学膜层5主要的作用是使发光元件2的光线在从背光模组100出射前混合均匀,避免不同位置亮度不均的问题。参考图12,发光元件2的光线先经过扩散膜51,因为扩散膜51的作用是漫反射,因此可以实现整面的亮度均匀;其次光线再经过棱镜膜52,匹配特定的显示效果,朝向特定的方向进行汇聚;然后再经过色彩转换膜53,比如当发光元件是蓝色LED时,在从背光模组100出射前,可以经过色彩转换膜53转换为白光,为显示面板提供一个白色的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光学膜层5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调节光线功能的膜层,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设置,此处的列举仅为示意,并不作为本发明中的限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00可以是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背光模组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000还包括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背光模组100用于向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接下来将详细描述相关过程:
首先提供基板;并将发光元件组装在基板的一侧表面;
然后提供一模具,模具表面有凹槽,并且凹槽和发光元件相对应;
将模具和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对位,在二者的空隙间填充入保护胶,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化的保护层和调光支撑柱,然后分离模具;
最后在所述调光支撑柱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组装光学膜层。
通过将调光支撑柱和保护层一体注塑成型,可以避免调光支撑柱发生位移,简化了调光支撑柱的固定过程;即使在后续组装光学膜层的过程,有外力促使调光支撑柱发生位移,而调光支撑柱和保护层的结合点也会提供与外力相反的作用力,从而保持调光支撑柱的位置固定。
若是制作不同高度的调光支撑柱,也只需对模具做改进,即能制作出尺寸各异的调光支撑柱,因此,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制作上述背光结构,方法简单,易于制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基板;并将发光元件组装在基板的一侧表面;
然后涂布保护层,使保护层覆盖发光元件;
提供一离型膜,在离型膜表面排布多个调光支撑柱;将调光支撑柱和发光元件相对应,然后将调光支撑柱粘接在保护层表面,撤去离型膜;
最后在调光支撑柱在调光支撑柱远离发光元件的一侧组装光学膜层。
通过离型膜作为载体,根据发光元件的位置关系,排布调光支撑柱,当将调光支撑柱与发光元件对应固定好之后,即可轻松撤去。针对不同产品中不同的发光元件的排布方式,只需计算得出相关间距参数,即可设计调光支撑柱排布;而且离型膜价格便宜,不会过多的增加生产成本。
上述制作过程都仅描述了背光模组制备过程中与本发明改进点相关的结构,还有如铁框等结构的制作过程,本发明对此不做详细阐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调光支撑柱和光学膜层,调光支撑柱位于发光元件远离基板的一侧,光学膜层位于调光支撑柱远离基板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置发光元件和调光支撑柱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通过上述结构,调光支撑柱可以对发光元件小角度光线的强度进行削弱、打散,并加强到亮度较暗的侧面位置,使得发光元件的光线在进入光学膜层之前进行第一道均匀化,进而叠加光学膜层的第二道均匀化作用;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增加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混光距离,最大程度的实现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改善亮暗不均的满天星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
调光支撑柱,所述调光支撑柱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调光支撑柱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沿第一方向,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调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与所述调光支撑柱的中心重合;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调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支撑柱包括支撑部和反射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反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支撑部包括扩散粒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支撑柱包括扩散粒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支撑柱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凹槽,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调光支撑柱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表面;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调光支撑柱形成第一截面;在所述第一截面,所述凹槽处具有第一夹角φ,所述调光支撑柱的折射率为n,其中,n>1/sin(90°-φ/2),n>1,φ>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和所述调光支撑柱相邻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子发光元件和第二子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子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元件交错设置;
所述扩散膜包括第一子扩散膜和第二子扩散膜,其中所述第一子扩散膜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子发光元件对应;
所述第二子扩散膜位于所述第一子扩散膜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所述调光支撑柱包括第一调光支撑柱和第二调光支撑柱;
其中,所述第一调光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子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子扩散膜;
所述第二调光支撑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子发光元件相对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子扩散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包括第一子扩散膜和第二子扩散膜,所述第二子扩散膜位于所述第一子扩散膜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所述调光支撑柱包括第一调光支撑柱和第二调光支撑柱;
其中,所述第一调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子扩散膜和所述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调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子扩散膜和所述第二子扩散膜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支撑柱和所述第二调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扩散膜、棱镜膜和色彩转换膜。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
将发光元件组装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
提供一模具,所述模具表面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发光元件相对应;
将所述模具和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对位,在二者的空隙间填充入保护胶,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化的保护层和调光支撑柱,然后分离所述模具;
在所述调光支撑柱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组装光学膜层。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
将发光元件组装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
涂布保护层,使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
提供一离型膜,在所述离型膜表面排布多个调光支撑柱;
将所述调光支撑柱和所述发光元件相对应,然后将所述调光支撑柱粘接在所述保护层表面,撤去所述离型膜;
在所述调光支撑柱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组装光学膜层。
CN202211596974.1A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027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6974.1A CN116027586A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6974.1A CN116027586A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7586A true CN116027586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5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6974.1A Pending CN116027586A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758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426A (zh) * 2007-01-12 2007-07-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
CN110161752A (zh) * 2019-05-28 2019-08-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845319U (zh) * 2021-01-07 2021-07-30 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光模组及采用该混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14779386A (zh) * 2022-04-02 2022-07-22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4967233A (zh) * 2022-05-24 2022-08-30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导光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07551A (zh) * 2021-05-28 2022-11-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426A (zh) * 2007-01-12 2007-07-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
CN110161752A (zh) * 2019-05-28 2019-08-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845319U (zh) * 2021-01-07 2021-07-30 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光模组及采用该混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15407551A (zh) * 2021-05-28 2022-11-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779386A (zh) * 2022-04-02 2022-07-22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4967233A (zh) * 2022-05-24 2022-08-30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导光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2800B2 (en) Light guide unit
US7597467B2 (en) Ligh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ghting unit
US7812900B2 (en) Providing light guide elements in a backlight module
US9222644B2 (en)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US803370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same
US8154688B2 (en) Plana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7316496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JP6315179B2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01381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10126008A1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86906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51739A (zh) 使用面发射(led)光源进行均匀照明的背光源装置
US20100110337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CN111509105B (zh) 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
US7740391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20100134718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78246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its fabricating method, as well as backlight module
CN11602758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1919409B1 (ko) 확산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2009301753A (ja) 発光素子モジュール、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24017606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98328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047704B1 (ko) 광학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00291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93399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