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96C -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96C
CN1159296C CNB011198516A CN01119851A CN1159296C CN 1159296 C CN1159296 C CN 1159296C CN B011198516 A CNB011198516 A CN B011198516A CN 01119851 A CN01119851 A CN 01119851A CN 1159296 C CN1159296 C CN 11592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methyl
reaction
photostabilizer
catalyz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98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6825A (zh
Inventor
陈立功
李阳
王东华
姚忠
韩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011198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96C/zh
Publication of CN1346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6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由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中间体的方法。采用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主要是由预混反应,脱水,加氢三步反应完成。使副产进一步减少,产品收率、纯度高,后处理进一步简化,产品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产品存放六个月后,色度仍符合标准。

Description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由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中间体的方法。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是性能优异的新型高效光稳定剂。随着高分子材料的飞速发展,对户外制品使用寿命的提高,HALS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几乎所有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并逐渐代替传统型光稳定剂成为消费的主流,目前已占世界光稳定剂消耗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世界上公开报道的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是:EP0508940和DE3007996公开了一类制备方法,此类工艺是采用两步法,先脱水成亚胺,然后在负载型Pd、Pt催化剂或骨架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还原为产物。由于第一步反应中反应时间短,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反应不完全,造成脱水不完全,而且在真空脱水过程中,共沸带走了未反应的2,2,6,6-四甲基-4-哌啶酮,造成反应原料的损失。由于第一步反应生成Shiff碱中间体的纯度不高,在第二步加氢过程会产生许多副产,影响产品的选择性和质量,给后处理带来一定难度,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EP0302020和US4605743公布了另一类制备方法,此工艺采用一步法,直接以负载型Pd、Pt催化剂或骨架镍催化剂催化氢化还原为产物,反应副产多,产品收率低,催化剂易中毒失活,生产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目前所用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三步法制备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
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的工艺,主要是由预混反应,脱水,加氢三步反应完成,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Figure C0111985100041
1).将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亲核加成生成醇胺化合物,将摩尔比为2~2.2∶1的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混合,常压下,在30~90℃搅拌反应4~48小时,使之反应完全。
2).第二步真空蒸馏,脱去加入的水或醇以及反应生成的水,真空脱水的温度在50~90℃之间,反应2~8小时,压力保持在1330Pa~13300Pa之间,最后可降至200Pa,使未反应的哌啶酮抽走,生成Shiff碱。
3).第三步将反应生成的Shiff碱中间体直接加入高压釜,以负载型Pt、Pa或骨架镍为催化剂,加氢还原为哌啶胺类化合物,Pd、Pt催化剂的加入量占反应物总重的0.001~0.1%,反应温度40~130℃;压力保持在30×101325~120×101325Pa。
本发明在于延长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时间,尽可能使反应物完全反应生成醇胺化合物,再真空脱水生成高纯度的Shiff碱中间体,最后催化加氢得到高质量的产物。。
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如下:
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
其中:R为C1~C18的亚烷基、C5~C6的亚环烷基、C5~C6的亚环烷基二亚
甲基或被1、2或3个氧原子阻断的C2~C18的亚烷基
第一步是通过N原子的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醇胺中间体,此反应速度较慢,水与醇的加入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温度对反应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Figure C0111985100052
第二步真空蒸馏脱水生成席夫碱中间体。
Figure C0111985100053
第三步的加氢还原是在0.001~0.04%负载型Pa、Pt催化剂或1~25%骨架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还原为产物。
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物质的摩尔比的范围2~2.2∶1。胺类化合物可以是含水的,也可是无水的。第一步反应时,可加入水或水与C1~C3醇的混合物;加入量占反应物总重的5~20%。反应在30~90℃之间进行4~48小时。由于第一步反应,胺类化合物亲核加成生成醇胺中间体,较难进行,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足够长的时间,使反应完全;水和醇等溶剂的加入,有利于反应的完全进行。
此反应的完全程度对第二步脱水反应的完全程度影响至关重要,最终影响哌啶胺类化合物的收率。
第二步真空脱水的温度在50~90℃之间,反应2~8小时,压力保持在1330Pa~13300Pa之间,最后可降至200Pa,使未反应的哌啶酮抽走。由于第一步反应进行的完全,第二步脱水更易进行,尽可能地去掉了水份,得到高纯度的席夫碱中间体,使第三步的加氢速度更快,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消除了在加氢过程中产生此类副产的可能。
第三步使用的加氢催化剂如是Pd、Pt催化剂,可以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形式使用,最好是负载在碳、碳酸盐或氧化铝载体上。Pd、Pt催化剂的加入量占反应物总重的0.001~0.1%,反应温度40~130℃;压力保持在30×101325~120×101325Pa。
若使用骨架镍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质量的5~20%,反应温度稍高为60~150℃,反应时氢压控制在30×101325Pa~250×101325Pa,最佳反应压力在60×101325Pa~100×101325Pa之间。反应时间1.5~4.0小时,可通过观察吸氢速度确定反应终点。
由于生成Shiff碱的纯度很高,第三步的加氢过程可以升高温度,所以催化剂可用骨架镍代替Pd、Pt,前者虽然活性稍低,但可循环套用;后者价格较贵,易中毒,较难循环使用。
脱水后的Shiff碱中间体,直接加入高压釜中,不加溶剂,也可加入溶剂;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用惰性气体(如氮气)置换釜中空气,然后再用氢气置换后,在一定的氢压和温度下加氢还原。
反应完毕后(氢气压力不再下降),降温后,卸压,减压抽滤分离催化剂与产品。产品可通过减压蒸馏或重结晶处理达到所需纯度。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
1.由于第一步反应,胺类化合物亲核加成生成醇胺中间体,较难进行,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足够长的时间,使反应完全;水和醇等溶剂的加入,有利于反应的完全进行。
第一步预混反应对第二步的脱水完全程度起着关键作用。
2.由于第一步反应进行的完全,第二步脱水更易进行,得到高纯度的席夫碱中间体,使第三步的加氢速度更快,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加氢副产很少。
3 由于水的存在,在加氢过程中产生许多副产;第二步的真空去水,尽可能地去掉了水份,消除了在加氢过程中产生此类副产的可能。
4 由于生成Shiff碱的纯度很高,第三步的加氢过程可以升高温度,所以催化剂可用骨架镍代替Pd、Pt,前者虽然活性稍低,但可循环套用;后者价格较贵,易中毒,较难循环使用。
5 由于第一步反应完全,第二步反应最后再降低压力,抽去了大部分未反应的过量哌啶酮,得到纯度很高的Shiff碱中间体,加氢后只剩下痕量的哌啶酮,产品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产品存放六个月后,色度仍符合标准。这省去了重结晶复杂的分离过程,降低了成本。只需减压蒸去低沸点的物质,产品既可达到所需纯度。
所以,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副产进一步减少,产品收率、纯度高,后处理进一步简化。
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例1:
128.7克(0.829mol)2,2,6,6-四甲基-4-哌啶酮和1,6-己二胺46.8克(0.403mol),加入到1升的反应瓶中。加热熔化,在60℃搅拌反应16小时,然后真空脱水,压力30×133Pa,反应5小时后生成的亚胺中间体加入到一升高压釜中,加入1克5%的Pt/C催化剂,再加入异丙醇60ml。在80℃下,氢压维持在40×101325Pa~50×101325Pa,4小时后结束反应。真空抽滤分离产物和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含量98.6%。减压蒸去轻组分得纯品。
实例2:
128.7克(0.829mol)2,2,6,6-四甲基-4-哌啶酮和1,6-己二胺46.8克(0.403mol),加入到1升的反应瓶中。加入水/异丙醇(1∶1)20ml,在60℃搅拌反应15小时,然后真空脱水,压力30×133Pa,反应5小时后生成的亚胺中间体加入到一升高压釜中,加入25克骨架镍催化剂。在100℃下,氢压维持在70×101325Pa~100×101325Pa,3小时后结束反应。真空抽滤分离产物和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含量97.1%。减压蒸去轻组分得纯品。
实例3:
128.7克(0.829mol)2,2,6,6-四甲基-4-哌啶酮和1,4-丁二胺35.5克(0.403mol),加入到1升的反应瓶中。加入水/异丙醇(1:类20ml,在65℃搅拌反应12小时,然后真空脱水,压力25×133Pa,反应5小时后生成的亚胺中间体加入到一升高压釜中,加入23克骨架镍催化剂。在100℃下,氢压维持在70×101325Pa~90×101325Pa,3小时后结束反应。真空抽滤分离产物和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含量98.1%。减压蒸去轻组分得纯品。
实例4:
137.5克(0.886mol)2,2,6,6-四甲基-4-哌啶酮和1,6-己二胺46.8克(0.403mol),加入到1升的反应瓶中。加热熔化,在65℃搅拌反应32小时,然后真空脱水,压力30×133Pa,反应4小时后生成的亚胺中间体加入到一升高压釜中,加入1克5%的Pt/C催化剂,再加入异丙醇60ml。在80℃下,氢压维持在40×101325Pa~50×101325Pa,4小时后结束反应。真空抽滤分离产物和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含量97.6%。减压蒸去轻组分得纯品。
实例5:
128.7克(0.829mol)2,2,6,6-四甲基-4-哌啶酮和1,10-癸二胺69.3克(0.403mol),加入到1升的反应瓶中。加热熔化,在75℃搅拌反应40小时,然后真空脱水,压力20×133Pa,反应5小时后生成的亚胺中间体加入到一升高压釜中,加入28克骨架镍催化剂。在110℃下,氢压维持在55×101325Pa~80×101325Pa,3.5小时后结束反应。真空抽滤分离产物和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含量98.6%。减压蒸去轻组分得纯品。
实例6:
128.7克(0.829mol)2,2,6,6-四甲基-4-哌啶酮和2,2,-二乙胺基醚41.9克(0.403mol),加入到1升的反应瓶中。加热熔化,在85℃搅拌反应42小时,然后真空脱水,压力40×133Pa,反应3小时后生成的亚胺中间体加入到一升高压釜中,加入骨架镍催化剂,再加入异丙醇60ml。在105℃下,氢压维持在80×101325Pa~100×101325Pa,4小时后结束反应。真空抽滤分离产物和催化剂,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含量98.6%。减压蒸去轻组分得纯品。

Claims (8)

1.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的工艺,主要是由预混反应,脱水,加氢三步反应完成,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Figure C0111985100021
1).将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亲核加成生成醇胺化合物,将摩尔比为2~2.2∶1的2,2,6,6-四甲基-4-哌啶酮与胺类化合物混合,常压下,在30~90℃搅拌反应4~48小时,使之反应完全;
2).第二步真空蒸馏,脱去加入的水或醇以及反应生成的水,真空脱水的温度在50~90℃之间,反应2~8小时,压力保持在1330Pa~13300Pa之间,最后可降至200Pa,使未反应的哌啶酮抽走,生成Shiff碱;
3).第三步将反应生成的Shiff碱中间体直接加入高压釜,以负载型Pt、Pa或骨架镍为催化剂,加氢还原为哌啶胺类化合物,Pd、Pt催化剂的加入量占反应物总重的0.001~0.1%,反应温度40~130℃;压力保持在30×101325~120×101325Pa;
其中:R为C1~C18的亚烷基、C5~C6的亚环烷基、C5~C6的亚环烷基二亚甲基或被1、2或3个氧原子阻断的C2~C18的亚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第一步原料中还可加入水和醇或水与醇的混合物(2∶1),加入量占底物总重5~15%;醇为C1~C3的烷基醇。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第三步反应中也可加入溶剂,溶剂为C1~C3烷基醇。
4.按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第三步若使用骨架镍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质量的5~20%,反应温度稍高为60~150℃,反应时氢压控制在60×101325Pa~100×101325Pa之间;反应时间1.5~4.0小时,可通过观察吸氢速度确定反应终点。
5.按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第三步使用的加氢催化剂如是Pd、Pt催化剂,这些催化剂是以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形式使用。
6.按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第三步使用的加氢催化剂如是Pd、Pt催化剂,这些催化剂是以其负载在碳、碳酸盐或氧化铝载体上。
7.按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第一步反应中,温度为40~80℃。
8.按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步法制备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I)方法,其特征为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第一步反应中,反应时间为16~36小时。
CNB011198516A 2001-07-02 2001-07-02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929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98516A CN1159296C (zh) 2001-07-02 2001-07-02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198516A CN1159296C (zh) 2001-07-02 2001-07-02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6825A CN1346825A (zh) 2002-05-01
CN1159296C true CN1159296C (zh) 2004-07-28

Family

ID=4663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985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9296C (zh) 2001-07-02 2001-07-02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9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1636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92097A (zh) * 2015-01-21 2015-05-06 苏州飞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己二胺哌啶的制备方法
CN110922353A (zh) * 2019-11-07 2020-03-27 宿迁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哌啶席夫碱合成及加氢还原方法
CN112645865B (zh) * 2020-12-25 2023-04-28 利安隆凯亚(河北)新材料有限公司 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的精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6825A (zh) 200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5205B (zh) 一种(r)-3-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CN1411450A (zh) 制备***啉硫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01306383B (zh) 杂多酸负载的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9296C (zh) 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1381C (zh) 制备酮亚胺的新方法
CN1225442C (zh) 制备卤取代二苄基醇的方法、如此制备的卤取代二苄基醇及其用途
CN111848495B (zh) 一种1-苄基-3-哌啶醇的合成方法
CN111778297B (zh) 一种改进的1-苄基-3-哌啶醇中间体合成方法
CN1199969C (zh) 新方法
CN1176075C (zh) 吡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90422C (zh) 硝苯地平的制备方法
CN114315610A (zh)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CN1145616A (zh) 氢醌的单缩醛的制备方法
US6689913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erbinafine and HCI salt thereof
CN1086686C (zh) 立体受阻胺氮氧自由基的制备方法
JP4305388B2 (ja) 1,2,4−ブタント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4797988B (zh) 一种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制备β-异佛尔酮的方法
CN115232086B (zh) 一种4-苄基-2(3h)-噁唑酮的制备方法
CN1903813A (zh) 3,5-二氟联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US20100137632A1 (en) Process for oseltamivir phosphate
CN1450050A (zh)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626519A (zh) 2-氯-5-氟-烟酸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569813A (zh) 4,6-二氨基间苯二酚的制备方法
CN116082140A (zh) 一种异辛醇选择性氧化制备异辛酸的方法
CN1164557C (zh) 一种二溴菊酸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