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3950B -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3950B
CN115923950B CN202211627955.0A CN202211627955A CN115923950B CN 115923950 B CN115923950 B CN 115923950B CN 202211627955 A CN202211627955 A CN 202211627955A CN 115923950 B CN115923950 B CN 115923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ail
control
tail wing
spe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79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23950A (zh
Inventor
唐慧芳
余见山
和仕超
魏群雄
郑端
熊振风
郑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79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3950B/zh
Priority to CN202311380490.8A priority patent/CN1182056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3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3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3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395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37508 priority patent/WO202412541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between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of the vehicle, e.g. between steering wheel and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2Streamlining the under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可以包括尾翼***、格栅***、气坝***、扩散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控制尾翼***、格栅***、气坝***和扩散器***运动来调节气流,从而解决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时的车辆的空气动力,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降低车辆行驶阻力,降低整车油耗/电耗,同时为客户提供极致的车机交互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中,为提升车辆性能,车辆内设置多个空气动力学套件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而一般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中,每个部件均对应一个单独的控制装置,且单独进行控制。实时上,每个空气动力学套件在控制时均可以对车辆的性能有所提升,但是无法做到每个空气动力学套件在同一条件下运动到最佳的位置,而使得车辆的性能并不能完全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空气动力学套件无法联动导致对车辆空气动力学性能提升能力较弱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的车辆。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包括:
尾翼***,设置在车辆尾部,所述尾翼***包括第一尾翼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受控地联动以改变相对所述车辆尾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车辆尾部的气流;
格栅***,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处,所述格栅***包括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扰流叶片,每一所述扰流叶片受控地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气口,以调节进入所述进气口的气流;
气坝***,设置在车辆底部,所述气坝***包括多个第一扰流板,所述多个第一扰流板分布在所述气坝***的左侧、中间和右侧,所述第一扰流板受控地运动改变相对所述车辆底部的位置,以对所述车辆底部的气流进行调节;
扩散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保险杠处,所述扩散器***包括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二扰流板受控地运动以改变相对所述后保险杠的位置,以对所述后保险杠处的气流进行调节;和
控制装置,配置成根据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控制所述尾翼***、所述格栅***、所述气坝***和所述扩散器***调节气流。
可选地,所述实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实时车速数据和运动模式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车辆的处于非运动模式和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第一车速值的至少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尾翼***、所述格栅***、所述气坝***和所述扩散器***均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实时运行数据包括散热模式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所述第一车速值、所述车辆处于散热模式时,控制所述格栅***的部分扰流叶片或全部扰流叶片开启至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实时运行数据包括刹车模式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所述第一车速值、且所述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所述尾翼***运动至开启到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得到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第二车速值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三预设角度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车速值大于所述第一车速值,所述第三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车速值,且所述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所述气坝***的所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开启至与所述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所述扩散器***的所述第二扰流板运动至与所述后保险杠的夹角为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车速值大于所述第二车速值,所述第五预设夹角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且所述第五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且所述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值大于所述第三车速值时,控制所述格栅***的部分扰流叶片或全部扰流叶片开启至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与所述车辆的尾部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控制所述气坝***的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开启至与所述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四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所述扩散器***的所述第二扰流片开启至与所述后保险杆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迎宾模式时,控制所述格栅***、所述气坝***、所述尾翼***和所述扩散器***顺次开启和关闭。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面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
本方案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可以包括尾翼***、格栅***、气坝***、扩散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控制尾翼***、格栅***、气坝***和扩散器***运动来调节气流,从而解决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时的车辆的空气动力,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降低车辆行驶阻力,降低整车油耗/电耗,同时为客户提供极致的车机交互体验。由于控制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尾翼***、格栅***、气坝***和扩散器***,因此相比各***单独控制,可以使得车辆的稳定性更高,油耗更低,与客户的交互体验很好。进而可以确保车辆的散热性能相比单独控制达到最优,空气动力学性能也达到最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的示意性框图;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本实施例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100可以包括尾翼***10、格栅***20、气坝***30、扩散器***40和控制装置50。其中,尾翼***10设置在车辆尾部,尾翼***10可以包括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受控地联动以改变相对车辆尾部的安装面的位置,以调节车辆尾部的气流。格栅***20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处,格栅***20包括进气口21和至少一个扰流叶片22,每一扰流叶片22受控地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进气口21,以调节进入进气口21的气流。气坝***30设置在车辆底部,气坝***30包括多个第一扰流板31,多个第一扰流板31分布在气坝***30的左侧、中间和右侧,第一扰流板31受控地运动改变相对车辆底部的位置,以对车辆底部的气流进行调节。扩散器***40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处,扩散器***40可以包括第二扰流板41,第二扰流板41受控地运动以改变相对后保险杠的位置,以对后保险杠处的气流进行调节。控制装置50配置成根据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控制尾翼***10、格栅***20、气坝***30和扩散器***40调节气流。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100可以包括尾翼***10、格栅***20、气坝***30、扩散器***40和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可以根据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控制尾翼***10、格栅***20、气坝***30和扩散器***40运动来调节气流,从而解决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时的车辆的空气动力,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降低车辆行驶阻力,降低整车油耗/电耗,同时为客户提供极致的车机交互体验。由于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可以同时控制尾翼***10、格栅***20、气坝***30和扩散器***40,因此相比各***单独控制,可以使得车辆的稳定性更高,油耗更低,与客户的交互体验很好。进而可以确保车辆的散热性能相比单独控制达到最优,空气动力学性能也达到最优。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尾翼***10可以设置在车辆尾部,尾翼***10可以包括尾翼控制器13、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尾翼控制器13接收控制装置50的信号,进而控制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联动以改变相对车辆尾部的安装面的位置,以调节车辆尾部的气流。相比单独的尾翼,本实施例采用双尾翼(即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对于车辆在行驶时的稳定性提升能力更好。
具体地,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在运动的过程中是联动,也就是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一起运动,并且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在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的安装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加,从而对于车辆尾部的气流的扰动更强,进而对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增加。反之,则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在从开启状态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从而对于车辆尾部的气流的逐渐减弱,进而对提升车辆的稳定性的能力减弱。
此外,在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的夹角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之间的夹角始终小于或预设夹角。该夹角可以是0-3度之间的任一夹角。且,在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之间的夹角为0度时,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相互平行。平行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可以使得空气更平稳的流动,使得车辆在行驶时具备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进而相比单尾翼可以提高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格栅***20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处,格栅***20可以包括格栅控制器23、进气口21和至少一个扰流叶片22,格栅控制器23接收控制装置50的信号,进而控制每一扰流叶片22受控地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进气口21,以调节进入进气口21的气流。
一般来说,格栅***20的所有扰流叶片22在打开时均处于同一角度,而在调节气流的大小时,主要是通过对格栅***20的扰流叶片22的开启的数量进行控制。一般来说,若不需要格栅***20进行气流调节时,所有的扰流叶片22均关闭,而当需要较小的气流调节时,可以开启部分扰流叶片22,在需要更大的气流调节时,可以逐渐增加对扰流叶片22开启的数量,直至所有扰流叶片22均开启时对车辆的气流的调节最强。当然,扰流叶片22的形状、数量以及叶片开启的顺序等,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设计。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气坝***30设置在车辆底部,气坝***30包括气坝控制器32和多个第一扰流板31,多个第一扰流板31分布在气坝***30的左侧、中间和右侧,气坝控制器32接收控制装置50的信号,进而控制第一扰流板31运动,改变相对车辆底部的位置,以对车辆底部的气流进行调节。
具体地,在当气坝***30关闭时,所有的第一扰流板31均关闭,而当气坝***30开启时,则第一扰流板31开启到与车辆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并且当需要气坝***30对车辆的气流扰动较小时,可以仅开启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扰流片开启。当需要气坝***30对车辆的气流扰动较大时,可以开启左侧、中间和右侧的第一扰流片,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扩散器***40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处,扩散器***40包括扩散器控制器42和第二扰流板41,扩散器控制器42接收控制装置50的信号,进而控制第二扰流板41运动以改变相对后保险杠的位置,以对后保险杠处的气流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的车辆的扩散器***40关闭时,第二扰流板41全部关闭,而当扩散器***40开启时,第二扰流板41则全部打开。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实时运行数据可以包括车辆实时车速数据和运动模式数据。控制装置50配置成在车辆的处于非运动模式和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第一车速值的至少一种条件时,控制尾翼***10、格栅***20、气坝***30和扩散器***40均处于关闭状态。
一般来说,当车辆非运动模式时,可以手动开启对空气动力学套件的控制,或者手动开启对空气动力学套件的智能控制。若没有采用手动的形式去控制空气动力学套件、或者车辆的实时车速值较小,或者两个条件均满足时,则空气动力学套件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车辆的稳定性和节油性能较好,因此可以无需空气动力学套件来提升车辆的性能。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实时运行数据包括散热模式数据。控制装置50还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第一车速值、车辆处于散热模式时,控制格栅***20的部分扰流叶片22或全部扰流叶片22开启至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该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一般而言,当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时,其稳定性及节油性能等都会下降,此时就需要空气动力学套件来提升车辆的性能。本实施例中,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速较小,车辆处于散热模式时,由于车辆对散热有要求,因此格栅***20的部分或全部扰流叶片22可以开启至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从而提升车辆的散热性能,避免车辆散热能力差造成车辆内部的温度过高。由于此时车辆的速度还较低,因此其他部件可以暂时关闭,无需开启。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实时运行数据可以包括刹车模式数据。控制装置50还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第一车速值、且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尾翼***10运动至开启到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均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得到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车速较小时,可以不用开启尾翼***10,而若此时进行刹车,则车辆的稳定性会降低,于是可以开启车辆的尾翼***10,从而为车辆的尾部提供下压力,进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在开启时是联动的,也就是共同运动,且在开启的过程中,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之间基本上保持平行的状态。当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第一车速值、且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那么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均与车辆的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二预设角度,该第二预设角度基本上等于25-30度左右,优选地,第二预设角度可以是27度左右。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还可以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第二车速值时,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运动至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三预设角度的位置,其中,第二车速值大于第一车速值,第三预设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车辆处于运动模式且正常行驶时,当车辆的车速增加时,则车辆的稳定性会变差。如前面,当车辆的实时车速值小于第一车速值时,尾翼***10关闭。而当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第一车速值时,尾翼***10会开启,其它部件则仍然保持关闭状态。而在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等于第二车速值时,则尾翼***10中,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会运动到与车辆的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三预设角度,给车辆尾部提供下压力,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该第三预设角度相比前面的第二预设角度来说要较小,具体第三预设角度可以是10°左右。在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运动到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夹角为10度左右时,可以为车辆提供足够的下压力,进而提升车辆的性能。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还可以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第二车速值,且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运动至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气坝***30的所有的第一扰流板31开启至与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预设角度。
本事实例中,当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第二车速值时,此时尾翼***10开启到第三预设角度即可满足车辆对于性能的要求,而此时车辆处于刹车模式,则车辆稳定性会进一步降低,需要尾翼***10和气坝***30同时开启才能满足车辆的性能的需求。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第二车速值,且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会由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三预设角度运动到第二预设角度,因第二预设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因此尾翼***10对车辆性能的提升能力更进一步。与此同时,车辆的气坝***30中的第一扰流板31则也会开启到与车辆的底部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角度。通过尾翼***10和气坝***30,共同提升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四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还可以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时,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运动至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扩散器***40的第二扰流板41运动至与后保险杠的夹角为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其中,第三车速值大于第二车速值,第五预设角度小于第二预设角度且第五预设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
具体地,当车辆的车速进一步增加,增加到实时车速大于第三车速值时,可以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三预设角度运动到第五预设角度。该第五预设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因此在车辆的车速逐渐增加时,尾翼***10的开启角度也需要相应的增加,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当然,此时仅靠尾翼***10开启仍无法使得车辆的性能提升到最优,因此需要同时控制扩散器***40的第二扰流板41运动至与后保险杆夹角为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从而与尾翼***10共同提升车辆的性能,使得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尽可能的得到提升。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五预设角度可以是20°左右,其相比第三预设角度来说,角度更大。第六预设角度则可以根据情况来设定。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还配置成,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且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运动至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的实时车速在大于或等于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但是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由于车辆刹车对于车辆的稳定性破坏大于车速提升对于车辆的稳定性的破坏,因此只要车辆刹车,则车辆的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直接运动至与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从而尽可能提升车辆尾部对空气的下压力,提升车辆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还可以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运动模式、车辆的实时车速值大于第三车速值时,控制格栅***20的部分扰流叶片22或全部扰流叶片22开启至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与车辆的尾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控制气坝***30的位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扰流板31开启至与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扩散器***40的第二扰流片开启至与后保险杆之间的夹角为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第三车速值时,此时由于车辆的车速过快,因此需要将车辆的格栅***20的部分扰流叶片22或全部扰流叶片22开启至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对车辆进行散热,且控制尾翼***10的第一尾翼11和第二尾翼12与车辆的尾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对车辆尾部的空气进行下压,控制气坝***30的位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扰流板31开启至与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扩散器***40的第二扰流片开启至与后保险杆之间的夹角为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四个***均对车辆的性能进行提升,进而可以使得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50还配置成在车辆处于迎宾模式时,控制格栅***20、气坝***30、尾翼***10和扩散器***40顺次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中,格栅***20、气坝***30、尾翼***10和扩散器***40三相开启和关闭的意思是可以依次开启格栅***20、气坝***30、尾翼***10和扩散器***40后再依次关闭格栅***20、气坝***30、尾翼***10和扩散器***40,并如此反复。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上面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100。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尾翼***,设置在车辆尾部,所述尾翼***包括第一尾翼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受控地联动以改变相对所述车辆尾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车辆尾部的气流;
格栅***,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处,所述格栅***包括进气口和至少一个扰流叶片,每一所述扰流叶片受控地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气口,以调节进入所述进气口的气流;
气坝***,设置在车辆底部,所述气坝***包括多个第一扰流板,所述多个第一扰流板分布在所述气坝***的左侧、中间和右侧,所述第一扰流板受控地运动改变相对所述车辆底部的位置,以对所述车辆底部的气流进行调节;
扩散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保险杠处,所述扩散器***包括第二扰流板,所述第二扰流板受控地运动以改变相对所述后保险杠的位置,以对所述后保险杠处的气流进行调节;和
控制装置,配置成根据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控制所述尾翼***、所述格栅***、所述气坝***和所述扩散器***调节气流,所述实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实时车速数据、运动模式数据、刹车模式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第一车速值、且所述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所述尾翼***运动至开启到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得到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车辆的处于非运动模式和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所述第一车速值的至少一种条件时,控制所述尾翼***、所述格栅***、所述气坝***和所述扩散器***均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运行数据包括散热模式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小于所述第一车速值、所述车辆处于散热模式时,控制所述格栅***的部分扰流叶片或全部扰流叶片开启至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值且小于第二车速值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三预设角度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车速值大于所述第一车速值,所述第三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车速值,且所述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所述气坝***的所有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开启至与所述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第四预设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所述扩散器***的所述第二扰流板运动至与所述后保险杠的夹角为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车速值大于所述第二车速值,所述第五预设夹角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且所述第五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值且小于第三车速值,且所述车辆处于刹车模式时,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运动至与所述车辆尾部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均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运动模式、所述车辆的实时车速值大于所述第三车速值时,控制所述格栅***的部分扰流叶片或全部扰流叶片开启至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位置、控制所述尾翼***的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与所述车辆的尾部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五预设角度的位置、控制所述气坝***的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扰流板开启至与所述车辆底部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四预设角度的位置、同时控制所述扩散器***的所述第二扰流片开启至与所述后保险杆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六预设角度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车辆处于迎宾模式时,控制所述格栅***、所述气坝***、所述尾翼***和所述扩散器***顺次开启和关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
CN202211627955.0A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Active CN115923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7955.0A CN115923950B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CN202311380490.8A CN118205636A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PCT/CN2023/137508 WO2024125414A1 (zh) 2022-12-16 2023-12-08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7955.0A CN115923950B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0490.8A Division CN118205636A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3950A CN115923950A (zh) 2023-04-07
CN115923950B true CN115923950B (zh) 2023-10-31

Family

ID=8665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7955.0A Active CN115923950B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CN202311380490.8A Pending CN118205636A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0490.8A Pending CN118205636A (zh) 2022-12-16 2022-12-16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923950B (zh)
WO (1) WO20241254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3950B (zh) * 2022-12-16 2023-10-31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5795A (zh) * 2015-06-09 2015-09-02 王铁苗 一种车身后扩散器结构
CN105365717A (zh) * 2015-12-08 2016-03-02 莆田市云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风阻的汽车扰流装置
CN106541798A (zh) * 2015-09-17 2017-03-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空气动力性的车辆行驶高度的确定
CN106553642A (zh) * 2015-09-25 2017-04-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空气动力学的反馈控制
CN206107376U (zh) * 2016-10-14 2017-04-19 江苏大学 纯电动汽车前舱减阻装置
CN106573652A (zh) * 2014-08-05 2017-04-19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改进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CN106627809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车辆风阻系数的控制装置
JP2018135054A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抵抗低減装置及び車両
CN109532468A (zh) * 2018-12-24 2019-03-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
CN114044059A (zh) * 2021-12-15 2022-02-1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折叠尾翼控制***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5334B1 (fr) * 2002-10-02 2004-11-19 Plastic Omnium Cie Pare-chocs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spoiler articule entre trois positions d'equilibre stable
US20070257512A1 (en) * 2006-05-08 2007-11-08 Scott Anderson Fuel efficient dynamic air dam system
CN202294647U (zh) * 2011-11-09 2012-07-04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进气格栅装置
DE102011121538A1 (de) * 2011-12-17 2012-08-23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verstellbaren Luftleit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Anpassen der aerodynamischen Eigenschaften eines Kraftfahrzeugs
US10363811B2 (en) * 2013-06-13 2019-07-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peed controlled active grille shutter system
DE102013217110A1 (de) * 2013-08-28 2015-03-0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GB2528927B (en) * 2014-08-05 2018-06-06 Jaguar Land Rover Ltd Vehicle aerodynamic apparatus
CN105000076A (zh) * 2015-04-16 2015-10-28 浙江理工大学 汽车后扩散器结构
US20170036709A1 (en) * 2015-08-07 2017-02-0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aerodynamic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US9714058B2 (en) * 2015-12-04 2017-07-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ly controlled spoil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9669885B1 (en) * 2015-12-04 2017-06-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gulation of downforce on a vehicle body via control of an airstream through a vehicle duct
CN105438278B (zh) * 2015-12-08 2016-08-24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汽车扰流装置
US10071777B2 (en) * 2016-10-26 2018-09-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erodynamic actuat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80055978A (ko) * 2016-11-16 2018-05-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가변공력 시스템
CN107226140B (zh) * 2017-05-24 2019-04-30 江苏大学 一种fsae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
US10246141B2 (en) * 2017-08-15 2019-04-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riable-width aerodynamic spoiler assemblies and control logic for motor vehicles
DE202017006243U1 (de) * 2017-12-05 2019-03-06 Michael Engelfried Aerodynamisch wirksame Luftumleitung / Activ Air Diversion (AAD)
CN108058562B (zh) * 2018-01-22 2022-12-20 福州大学 一种主动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90899U (zh) * 2018-01-26 2018-08-31 西华大学 一种方程式赛车可调尾翼***
CN109250001A (zh) * 2018-08-31 2019-01-22 深圳市海之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
CN210116572U (zh) * 2019-05-09 2020-02-2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动力学套件及车辆
GB2586248B (en) * 2019-08-13 2021-12-22 Gordon Murray Design Ltd Vehicle
CN110774885B (zh) * 2019-11-15 2021-03-02 吉林大学 一种协同调节的汽车前进气格栅与前扰流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9550A (zh) * 2019-12-11 2020-04-0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尾翼控制方法、控制器、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017048B (zh) * 2019-12-27 2021-10-29 常州市凌越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扰流板
US11485429B2 (en) * 2020-02-03 2022-11-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rol system for active aerodynamic devices
CN115298083A (zh) * 2020-06-05 2022-11-04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翼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US11390335B2 (en) * 2020-10-28 2022-07-19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ock Car Auto Racing, Llc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downward force exerted on the aft end of a motor vehicle
CN112848879B (zh) * 2021-02-05 2022-07-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散热方法、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CN214823696U (zh) * 2021-04-08 2021-11-23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主动尾翼扰流板
CN215284701U (zh) * 2021-06-16 2021-12-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和汽车
CN216301271U (zh) * 2021-11-10 2022-04-15 杭州伟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尾翼
CN216660076U (zh) * 2022-01-07 2022-06-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扰流板
CN115923950B (zh) * 2022-12-16 2023-10-31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652A (zh) * 2014-08-05 2017-04-19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改进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CN104875795A (zh) * 2015-06-09 2015-09-02 王铁苗 一种车身后扩散器结构
CN106541798A (zh) * 2015-09-17 2017-03-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空气动力性的车辆行驶高度的确定
CN106553642A (zh) * 2015-09-25 2017-04-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空气动力学的反馈控制
CN105365717A (zh) * 2015-12-08 2016-03-02 莆田市云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风阻的汽车扰流装置
CN206107376U (zh) * 2016-10-14 2017-04-19 江苏大学 纯电动汽车前舱减阻装置
CN106627809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车辆风阻系数的控制装置
JP2018135054A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抵抗低減装置及び車両
CN109532468A (zh) * 2018-12-24 2019-03-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
CN114044059A (zh) * 2021-12-15 2022-02-1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折叠尾翼控制***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25414A1 (zh) 2024-06-20
CN115923950A (zh) 2023-04-07
CN118205636A (zh) 202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4913B (zh) 机动车辆前部
US8667931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a vehicle air intake system
CN115923950B (zh) 车辆空气动力学套件控制***及车辆
US9994100B1 (en) Shutter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106256586A (zh) 基于发动机运行来调整车辆格栅关闭装置的方法和***
US11110975B2 (en) Active hood v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ero balance of a motor vehicle
JP6549696B2 (ja) 車輌の空力性能の変更
EP3243679B1 (en) Charge air shutter
GB2502963A (en) Airflow control system which may be a vehicle rear spoiler
WO2017151814A1 (en) Active air scoop
CN109398072B (zh) 智能进气格栅
CN116353334B (zh) 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车型的智能格栅控制***
KR20150071224A (ko)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시스템 및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EP2956642B1 (en) Vehicle engine air supply condensation control
CN112228182A (zh) 一种无人机用发动机滑油冷却控制***及控制方法
KR20180031235A (ko) 공력이득 기반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제어방법 및 환경 차량
CN113104005A (zh) 可变的气孔覆盖翼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2839860B (zh) 用于控制汽车上的气动载荷的调节装置
JPS619380A (ja) ボンネツト空気連動板
CN207374525U (zh) 导流组件及包括其的汽车
US1182135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m air treatment of a vehicle cooling system
TWI807600B (zh) 用於車輛的擾流板系統
CN21487420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气帘装置及其新能源汽车
CN113619379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汽车散热***结构及控制方法
KR20210032611A (ko) 차량용 지능형 에너지관리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