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5009B -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5009B
CN115845009B CN202211007911.8A CN202211007911A CN115845009B CN 115845009 B CN115845009 B CN 115845009B CN 202211007911 A CN202211007911 A CN 202211007911A CN 115845009 B CN115845009 B CN 115845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iarrhea
navel moxibustion
application
spl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79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5009A (zh
Inventor
李素云
王明航
谢洋
梁国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2110079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5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5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5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5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其各原料组成为:黄芪10~14份,党参6~10份,白术10~14份,茯苓4~8份,山药2~6份,炙甘草2~6份,半夏4~8份,陈皮2~6份,香附4~8份,木香1~3份,黄连2~6份,吴茱萸2~6份,白蔻仁2~6份,当归4~8份,白芍4~8份。本发明提供的方药配置合理均衡,各原料协同发挥作用,补气健脾、和中止痢,无毒副作用,在治疗脾虚泄泻方面,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诸多优点,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口服或者***治疗方法,本发明采用脐灸疗法适用范围更广,药物吸收快,疗效更加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脾虚腹泻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腹泻是指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所致的泄泻。脾虚腹泻的病因机理是由于水湿阻于胃肠,脾虚失运,不能制水,湿注肠道所致。小儿脾虚泻,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元气不足,致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多因脾虚运化失常,久病及肾所致。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且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困扰。而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上治疗脾虚腹泻,常采用止泻药、解痉止痛药、补充肠道益生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易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同时还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副作用,停药后病情更是容易反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以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脐灸药粉治疗脾虚泄泻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黄芪10~14份,党参6~10份,白术10~14份,茯苓4~8份,山药2~6份,炙甘草2~6份,半夏4~8份,陈皮2~6份,香附4~8份,木香1~3份,黄连2~6份,吴茱萸2~6份,白蔻仁2~6份,当归4~8份,白芍4~8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0份,党参6份,白术10份,茯苓4份,山药2份,炙甘草2份,半夏4份,陈皮2份,香附4份,木香1份,黄连2份,吴茱萸2份,白蔻仁2份,当归4份,白芍4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2份,党参8份,白术12份,茯苓6份,山药4份,炙甘草4份,半夏6份,陈皮4份,香附6份,木香2份,黄连4份,吴茱萸4份,白蔻仁4份,当归6份,白芍6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4份,党参10份,白术14份,茯苓8份,山药6份,炙甘草6份,半夏8份,陈皮6份,香附8份,木香3份,黄连6份,吴茱萸6份,白蔻仁6份,当归8份,白芍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脐灸药粉在制备治疗脾虚泄泻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选自脐灸药粉。
优选的,所述脐灸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炙甘草、半夏、陈皮、香附、木香、黄连、吴茱萸、白蔻仁、当归和白芍混合干燥,研磨成粉,得到脐灸药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脐灸药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扎孔的生姜片贴放于人体肚脐部位静置,然后将所述脐灸药粉平摊在生姜片上,然后点燃脐灸药粉,当肚脐部位感觉到灼痛时,及时取下,待灼痛消失后,重复操作4~5次。
优选的,所述生姜片的厚度为4~5mm,生姜片上扎孔的个数为8~10个;
将扎孔的生姜片贴放于人体肚脐部位静置的时间为8~10min。
优选的,所述脐灸药粉平摊在生姜片上的质量为8~10g脐灸药粉/4平方厘米生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其各原料组成为:黄芪10~14份,党参6~10份,白术10~14份,茯苓4~8份,山药2~6份,炙甘草2~6份,半夏4~8份,陈皮2~6份,香附4~8份,木香1~3份,黄连2~6份,吴茱萸2~6份,白蔻仁2~6份,当归4~8份,白芍4~8份。
本发明提供的方药配置合理均衡,各原料协同发挥作用,补气健脾、和中止痢,无毒副作用,在治疗脾虚泄泻方面,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诸多优点,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口服或者***治疗方法,本发明采用脐灸疗法适用范围更广,药物吸收快,疗效更加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黄芪10~14份,党参6~10份,白术10~14份,茯苓4~8份,山药2~6份,炙甘草2~6份,半夏4~8份,陈皮2~6份,香附4~8份,木香1~3份,黄连2~6份,吴茱萸2~6份,白蔻仁2~6份,当归4~8份,白芍4~8份。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包括10~14份的黄芪,优选为10、11、12、13、14,或10~14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党参6~10份,优选为6、7、8、9、10,或6~10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党参:性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白术10~14份,优选为10、11、12、13、14,或10~14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茯苓4~8份,优选为4、5、6、7、8,或4~8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山药2~6份,优选为2、3、4、5、6,或2~6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炙甘草2~6份,优选为2、3、4、5、6,或2~6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炙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半夏4~8份,优选为4、5、6、7、8,或4~8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陈皮2~6份,优选为2、3、4、5、6,或2~6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肺、脾经;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香附4~8份,优选为4、5、6、7、8,或4~8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木香1~3份,优选为1、1.5、2、2.5、3,或1~3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木香: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黄连2~6份,优选为2、3、4、5、6,或2~6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吴茱萸2~6份,优选为2、3、4、5、6,或2~6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白蔻仁2~6份,优选为2、3、4、5、6,或2~6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白蔻仁:性味辛,温。入肺、脾经。功能主治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当归4~8份,优选为4、5、6、7、8,或4~8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还包括白芍4~8份,优选为4、5、6、7、8,或4~8份之间的任意值。在本发明中,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自汗,盗汗。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0份,党参6份,白术10份,茯苓4份,山药2份,炙甘草2份,半夏4份,陈皮2份,香附4份,木香1份,黄连2份,吴茱萸2份,白蔻仁2份,当归4份,白芍4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2份,党参8份,白术12份,茯苓6份,山药4份,炙甘草4份,半夏6份,陈皮4份,香附6份,木香2份,黄连4份,吴茱萸4份,白蔻仁4份,当归6份,白芍6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4份,党参10份,白术14份,茯苓8份,山药6份,炙甘草6份,半夏8份,陈皮6份,香附8份,木香3份,黄连6份,吴茱萸6份,白蔻仁6份,当归8份,白芍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脐灸药粉在制备治疗脾虚泄泻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选自脐灸药粉。
在本发明中,所述脐灸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炙甘草、半夏、陈皮、香附、木香、黄连、吴茱萸、白蔻仁、当归和白芍混合干燥,研磨成粉,得到脐灸药粉。
其中,可以将上述中药分别干燥后粉碎再混合,也可以混合后一起干燥,再研磨成粉。其中,粉碎后,将中药粉末过80~100目筛,得到脐灸药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脐灸药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扎孔的生姜片贴放于人体肚脐部位静置,然后将所述脐灸药粉平摊在生姜片上,然后点燃脐灸药粉,当肚脐部位感觉到灼痛时,及时取下,待灼痛消失后,重复操作4~5次。
其中,所述生姜片的厚度为4~5mm,生姜片上扎孔的个数为8~10个;
将扎孔的生姜片贴放于人体肚脐部位静置的时间为8~10min。
所述脐灸药粉平摊在生姜片上的质量为8~10g脐灸药粉/4平方厘米生姜片。
在进行脐灸之前,采用75%的医用酒精或0.5%~1%碘伏的棉球按常规消毒法擦拭清洁肚脐部进行消毒。
本发明药粉方中以大剂量的黄芪、白术为君药,黄芪气微温,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本草经解》;王好古曰:黄芪益脾胃,是中州药,故在本方中专为益脾气而设。白术,味苦甘温,苦燥湿,《黄帝内经·素问》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甘补脾,温和中,为脾家要药《雷公炮制药性解》;《长沙药解》谓其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凡治泻,丸散优于汤剂《本草备要》。二者共奏益气健脾之功,复脾主运化之能,非他药所能及。党参、茯苓、山药为臣药,其中党参,补中益气生津,治久泻《中药大辞典》,陶弘景称其能疗肠胃中冷;茯苓,甘温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渗湿以止泻,黄元御谓其淋癃泄利之神品;山药,味甘温,可健脾气,止遗泄,除泻痢《雷公炮制药性解》;三者合用,主要功效在助君药疗脾虚,固护中焦以行脾气。半夏、陈皮、香附、木香、白蔻仁、吴茱萸相须配伍为佐助药,调畅气机助防君臣药力得行。其中陈皮味辛苦温,行滞气而泻郁满,凡补药涩药,必佐陈皮以利气《本草备要》,配合辛温之半夏,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雷公炮制药性解》;香附性平气香,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治霍乱吐泻,能推陈致新,诸书皆云益气;配合辛苦之木香以疏肝和脾,通大肠之壅滞;白蔻仁辛温,气香,能暖胃消谷,通行三焦,与吴茱萸共用,温中下气以理寒证。黄连为佐制药,其味苦寒,防他药辛温太过,微降其气,兼有厚肠胃之功。当归、白芍为使药,二者相使配伍,共理血气兼补阴血,助脾行统血之功,且白芍味酸能敛,为足太阴行经药,能治泻痢后中,脾虚腹痛;炙甘草为使药,此方中主为调和诸药,缓中补虚之功。方药配置合理均衡,各原料协同发挥作用,补气健脾、和中止痢,无毒副作用,在治疗脾虚泄泻方面,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诸多优点,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口服或者***治疗方法,本发明采用脐灸疗法适用范围更广,药物吸收快,疗效更加显著。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黄芪10份,党参6份,白术10份,茯苓4份,山药2份,炙甘草2份,半夏4份,陈皮2份,香附4份,木香1份,黄连2份,吴茱萸2份,白蔻仁2份,当归4份,白芍4份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黄芪12份,党参8份,白术12份,茯苓6份,山药4份,炙甘草4份,半夏6份,陈皮4份,香附6份,木香2份,黄连4份,吴茱萸4份,白蔻仁4份,当归6份,白芍6份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黄芪14份,党参10份,白术14份,茯苓8份,山药6份,炙甘草6份,半夏8份,陈皮6份,香附8份,木香3份,黄连6份,吴茱萸6份,白蔻仁6份,当归8份,白芍8份
对比例1:
称取原料药材党参20份、白术20份、粟米15份、莲子15份、薏苡10份、黄芪30份、陈皮15份、炙甘草15份、乌梅20份、柯子20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加入冰糖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对比例2:
去当归、白芍,木香、香附用量减半,具体如下:黄芪12份,党参8份,白术12份,茯苓6份,山药4份,炙甘草4份,半夏6份,陈皮4份,香附3份,木香1份,黄连4份,吴茱萸4份,白蔻仁4份。
实施例1~3和对比例2的制备方法:
制成粉剂:按重量份取上述各组分中药;将取得的药材干燥后混合均匀进行研磨成粉,过80-100目筛制成中药粉。
用法用量:①、取生姜切成片状,厚度在4-5mm为宜,然后将生姜片上扎8-10个小孔;②、采用75%的医用酒精或0.5%~1%碘伏的棉球按常规消毒法擦拭清洁肚脐部,然后将上述扎孔的生姜片贴放在人体肚脐上静置8-10min;③取本品制备的药粉平摊在生姜片上,用量为9g脐灸药粉/4平方厘米生姜片,然后点燃,当人体感觉到灼痛时,及时取下,待灼痛消失后,重复操作4-5次即可。
安全性评判
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若出现三级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时,立刻终止给药过程。
经过观察,500名患者在给药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三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0。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安全性评价
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相当的成年雌、雄小白鼠各20只,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20只,饲养条件一致,对照组不喂药,实施例2给药组每天喂药1次,每天记录各个小白鼠的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试验持续六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白鼠身体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且未见小白鼠生病或死亡。提示该药粉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试验例
本发明在治疗脾虚泄泻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了验证其有益效果,下面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具体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均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虚泄泻患者,选择脾虚泄泻患者500例。实施例1:共100例,男45例,女55例,病程20天-18个月,轻度泄泻67例,重度泄泻33例;实施例2:共100例,男42例,女58例,病程20天-18个月,轻度泄泻66例,重度泄泻34例;实施例3:男44例,女56例,病程20天-18个月,轻度泄泻69例,重度泄泻31例;对比例1:共100例,男44例,女56例,病程20天-18个月,轻度泄泻68例,重度泄泻32例;对比例2:共100例,男43例,女57例,病程20天-18个月,轻度泄泻65例,重度泄泻35例
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与泄泻相关的西医疾病理化检查(例如:大便常规、大便培养、X射线钡剂灌肠、纤维肠镜、肠道CT等)确诊。
3、治疗方法:按照本发明的用法进行脐灸,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3个疗程,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与泄泻相关的西医疾病理化检查正常后,再巩固治疗1个疗程,并3个月随访一次。
4、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与泄泻相关的西医疾病理化检查正常。
(2)显效:大便次数每日2—3次,近似成形,或便溏每日仅1次,伴随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与泄泻相关的西医疾病理化检查复查显著改善;
(3)有效:大便的次数和质有好转,伴随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5%且<70%,与泄泻相关的西医疾病理化检查复查有所改善;
(4)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5、疗效观察指标:症状体征总积分:根据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表,对患者的常见症状,如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腹痛、腹泻、食欲、睡眠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询问,并详细记录,总得分为患者症状、体征得分之和,分数越高表示症状和体征越严重。
6、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应用于临床100例脾虚泄泻患者治疗3个疗程,应用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治愈70例,约占70%;好转26例,约占26%;未愈4例,约占4%。总有效率约为96%。治疗效果如表2、表3所示。
6.1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2所示,发明实施例1-3的临床有效率为92%、96%、91%,高于对比例组。
表2治疗后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6.2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如表3所示,与治疗前及实施例和对比例相比,发明实施例1-3能够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治疗前后各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注:*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
典型病例
1.李某某,女,48岁,主诉脾胃功能失调,习惯性腹泻、腹痛,5年多次诊治吃药均不能根治,身体瘦弱,面色淡黄、贫血,后利用实施例2提供的药粉脐灸,1个疗程后大便开始变化,有点形状,服用2个疗程后,大便成形,3疗程后,大便从以前每天2-3次到现在每天1次,腹泻腹痛症状消失,各种食物均可使用,体重恢复正常,后又连续治疗3个疗程加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2.王某某,男,25岁,主诉腹泻、腹痛,每天腹泻3-4次,身体无力,多方求医诊治治疗,没有明显改善,病症时好时坏,后利用实施例2提供的药粉脐灸,治疗2个月后,腹泻减轻,大便次数减少,后又连续治疗4个月,腹泻腹痛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3.杨某,女,42岁,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2019年3月患者至北京肿瘤医院行肠瘘修补术(具体不详),术后患者饮食不慎即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日行5—6次,至郑州市中医院就诊,查腹部CT示:肠梗阻,遂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予禁食水及营养补液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之后患者间断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饮食及睡眠,伴乏力、汗出、怕冷,今为求进一步中西医治疗,遂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入院症见:腹痛,大便质稀,色黄,加有食物残渣,5-6次每日,乏力,怕冷,汗出,活动后明显,纳可,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濡弱。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为:脾胃虚弱证。入院后实施例2提供的药粉进行脐灸治疗,1周后,大便开始变化,有点形状;按照脐灸方法治疗2周后,腹痛症状减轻,大便成形,乏力、怕冷、汗出等症状较前好转:治疗1个月后,大便性状、量及次数恢复正常,腹痛、乏力、怕冷、汗出等症状消失,后又继续治疗1个疗程加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4.刘某,女,51岁,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19年6月患者因食用大量西瓜出现腹泻症状,日3-4次,大便稀溏,未予重视,未予治疗。之后每当食用油腻及生冷食物后便会出现腹泻症状,于睢县中医院就诊,予口服中药及中药栓剂治疗,经治好转。后患者间断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服用中药对症治疗,病情时好时坏。2020年6月5日患者因受凉再次出现腹泻症状,日3-4次,伴乏力困倦,腹痛影响进食及夜眠,自行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后症状未见好转,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入院症见:精神差,腹痛腹泻,日3-4次,乏力困倦,纳差,不易入睡。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为:脾肾阳虚证。入院后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药粉进行脐灸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治愈,大便性状、量及次数恢复正常,精神可,无乏力困倦,正常饮食,睡眠良好。后又继续治疗1个疗程加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5.乔某,男,35岁,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2019年7月患者食用冷饮或受凉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薄,偶有腹胀,在当地医院服用药物后好转(具体不详)。2019年9月21日食用冷食后再次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水样大便,4-5次每日,腹胀,恶心呕吐。为求***治疗遂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入院症见:精神倦怠,腹痛,腹泻,水样大便4-5次/日,恶心呕吐,纳眠差,小便少。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辨证为:脾胃虚寒证。入院后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药粉进行脐灸治疗,连续治疗40天后治愈,患者精神可,大便性状、量及次数恢复正常,无腹痛、恶心呕吐,纳眠可。后又继续治疗1个疗程加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7、安全性评价
通过回访,在患者服药期间,经服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剂的患者均未出现腹部皮肤瘙痒,皮肤红肿,大便干结等副反应,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烫伤情况,其他均没有出现明显的浮肿现象。在跟踪调查患者停药后的一年复发情况时,结果发现,经服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剂的患者在一年内均没有出现脾虚泄泻反复发作现象,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剂具有见效快,药效强,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表4给药期间的副反应发生人数和停药后一年内的复发情况
注:复发率=(复发人数)/(总人数)х10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黄芪10~14份,党参6~10份,白术10~14份,茯苓4~8份,山药2~6份,炙甘草2~6份,半夏4~8份,陈皮2~6份,香附4~8份,木香1~3份,黄连2~6份,吴茱萸2~6份,白蔻仁2~6份,当归4~8份,白芍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灸药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0份,党参6份,白术10份,茯苓4份,山药2份,炙甘草2份,半夏4份,陈皮2份,香附4份,木香1份,黄连2份,吴茱萸2份,白蔻仁2份,当归4份,白芍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灸药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2份,党参8份,白术12份,茯苓6份,山药4份,炙甘草4份,半夏6份,陈皮4份,香附6份,木香2份,黄连4份,吴茱萸4份,白蔻仁4份,当归6份,白芍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灸药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
黄芪14份,党参10份,白术14份,茯苓8份,山药6份,炙甘草6份,半夏8份,陈皮6份,香附8份,木香3份,黄连6份,吴茱萸6份,白蔻仁6份,当归8份,白芍8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脐灸药粉在制备治疗脾虚泄泻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选自脐灸药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脐灸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炙甘草、半夏、陈皮、香附、木香、黄连、吴茱萸、白蔻仁、当归和白芍混合干燥,研磨成粉,得到脐灸药粉。
CN202211007911.8A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845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7911.8A CN115845009B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7911.8A CN115845009B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5009A CN115845009A (zh) 2023-03-28
CN115845009B true CN115845009B (zh) 2023-09-29

Family

ID=8566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7911.8A Active CN115845009B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500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733A (zh) * 2011-11-17 2012-03-1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673A (zh) * 2015-05-15 2015-07-22 张学钊 一种用于小儿腹泻的中药脐贴
CN105944065A (zh) * 2016-06-28 2016-09-21 张开建 一种治疗胃实寒腹胀、疼痛的脐灸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733A (zh) * 2011-11-17 2012-03-1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673A (zh) * 2015-05-15 2015-07-22 张学钊 一种用于小儿腹泻的中药脐贴
CN105944065A (zh) * 2016-06-28 2016-09-21 张开建 一种治疗胃实寒腹胀、疼痛的脐灸膏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医大师治疗慢性泄泻用药规律研究;吴皓萌;徐志伟;敖海清;;中医杂志;第54卷(第07期);564-566 *
连建伟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来建琴;韩佳颖;;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第41卷(第02期);133-1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5009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338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801A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825914A (zh) 一种辅助治疗乳腺癌症的中药制剂
CN103920034A (zh) 减轻肿瘤病人化疗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5148210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055111B (zh)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45009B (zh)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的脐灸药粉及其应用
CN104474202B (zh) 一种治疗厌食的药物组合物
CN103285284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2885946A (zh) 治咳喘的中药药物
CN102861292B (zh)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950A (zh)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08616A (zh) 缓解肿瘤病人放疗反应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3330867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炎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8159257A (zh) 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5853882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22396A (zh) 一种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5056194A (zh) 一种治疗肝气犯胃、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66922A (zh) 一种治疗脾肾气虚型***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40396A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59B (zh) 治疗小儿痰多咳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