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4189A -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4189A
CN115784189A CN202211293436.5A CN202211293436A CN115784189A CN 115784189 A CN115784189 A CN 115784189A CN 202211293436 A CN202211293436 A CN 202211293436A CN 115784189 A CN115784189 A CN 115784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lithium
solution
source
electrod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3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良烁
张敬捧
贾传龙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ldencel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ldencel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ldencel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ldencel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934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41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4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4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称取铁源、磷源、锂源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铁源溶液、磷源溶液和锂源溶液;向铁源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络合剂和磷源溶液搅拌,再将所得锂源溶液以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加入氨水再次搅拌;将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釜转移到干燥箱中,加热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值中性;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煅烧,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Description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社会上最有前景的的二次电池,其本身具备较多优势:能量密度较大、安全性能好、充放电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等特点。因此成为动力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锂离子电池各方面的性能都得以提升,如安全性、循环稳定性等,成为动力和储能电池的首选,推动和促进了电动汽车及智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的优劣。如若要大力推广锂离子电池,扩大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那么提高正极材料性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备环境友好,安全性高,使用温度高,原材料价格低廉等长处,成为目前电池界竞相开发研究的热点,是最有前途的的动力型锂离子正极材料,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众所周知,不同的合成条件和制备方法对产物的性质有着巨大的影响,与传统的制备条件如温度、压力一样,磁场也可以被用来控制化学反应,它对产物的电导率、晶型和形貌都有较大影响。探讨研究磁场作用对锂电池材料的性能影响是一个新的提升锂电池性能的新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实现制备出来的磷酸铁锂材料形貌均匀,尺寸相近,进一步提升成正极材料导电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0.01~0.1摩尔铁源、0.01~0.1摩尔磷源、0.03~0.3摩尔锂源分别溶于100~15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铁源溶液、磷源溶液和锂源溶液;
2)向步骤(1)所得铁源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1~5克络合剂和磷源溶液搅拌0.5~2小时,再将步骤(1)所得锂源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0.5~2小时,加入浓度为0.2~2摩尔/升的氨水再次搅拌0.5~2小时;
3)将步骤(2)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0-15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釜转移到干燥箱中,加热到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值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根据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所述铁源为氯化铁、硝酸铁、醋酸铁、硫酸铁和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根据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_二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根据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所述络合剂为柠檬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根据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步骤1)中称取0.05摩尔铁源、0.05摩尔磷源、0.15摩尔锂源分别溶于10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铁源溶液、磷源溶液和锂源溶液;
根据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步骤2)中,向步骤(1)所得铁源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克络合剂和磷源溶液搅拌1.5小时,再将步骤(1)所得锂源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小时,加入浓度为1摩尔/升的氨水再次搅拌1小时。
根据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步骤3)中,磁场强度为12mT。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结果为:由于材料受到的磁化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平方呈正比,在磁场作用下,所有物质(非磁性材料和磁性材料)在不均匀的强磁场中都会受到显著的作用。外加磁场会对磷酸铁锂材料形貌造成影响,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磷酸铁锂材料之间的团聚程度明显改善,并且尺寸不断增加,具有最高的比电容、倍率特性及循环稳定性。
外加磁场相比其他的化学处理方式,具有清洁、无接触、高能量等优越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磷酸铁锂材料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倍率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1
通过水热磁场作为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步骤包括,
1)称取13.9gFeSO4·7H2O、4.9gH3PO4、3.6gLiOH分别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溶液。
2)向所得FeSO4·7H2O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g络合剂和H3PO4溶液搅拌1.5个小时,再将LiOH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个小时,加入浓度为1mol/L的氨水再次搅拌1个小时。
3)将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12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装置转移到干燥箱中,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将制备出的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电镜扫描拍摄,拍摄出的电镜扫描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制得的磷酸铁锂材料大小均匀,且团聚现象较少。
将本发明制备出的磷酸铁锂材料与石墨负极匹配制备成锂电池,然后测试电化学性能,化学性能如图2和图3所示,与目前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作出的锂电池材料相比,展现了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2
1)称取13.9gFeSO4·7H2O、4.9gH3PO4、3.6gLiOH分别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溶液;
2)向所得FeSO4·7H2O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g络合剂和H3PO4溶液搅拌1.5个小时,再将LiOH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个小时,加入浓度为1mol/L的氨水再次搅拌1个小时。
3)将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3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装置转移到干燥箱中,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4)实施例3
1)称取13.9gFeSO4·7H2O、4.9gH3PO4、3.6gLiOH分别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溶液;
2)向所得FeSO4·7H2O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g络合剂和H3PO4溶液搅拌1.5个小时,再将LiOH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个小时,加入浓度为1mol/L的氨水再次搅拌1个小时。
3)将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6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装置转移到干燥箱中,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4)实施例4
1)称取13.9gFeSO4·7H2O、4.9gH3PO4、3.6gLiOH分别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溶液;
2)向所得FeSO4·7H2O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g络合剂和H3PO4溶液搅拌1.5个小时,再将LiOH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个小时,加入浓度为1mol/L的氨水再次搅拌1个小时。
3)将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9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装置转移到干燥箱中,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4)实施例5
1)称取13.9gFeSO4·7H2O、4.9gH3PO4、3.6gLiOH分别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均一溶液;
2)向所得FeSO4·7H2O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g络合剂和H3PO4溶液搅拌1.5个小时,再将LiOH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个小时,加入浓度为1mol/L的氨水再次搅拌1个小时。
3)将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15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装置转移到干燥箱中,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结果为:外加磁场具有清洁、无接触、高能量等优越的特性,由于材料受到的磁化力与磁感应强度的平方呈正比,在磁场作用下,所有物质(非磁性材料和磁性材料)在不均匀的强磁场中都会受到显著的作用。外加磁场会对磷酸铁锂材料形貌造成影响,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磷酸铁锂材料之间的团聚程度明显改善,并且尺寸不断增加,具有最高的比电容、倍率特性及循环稳定性。

Claims (7)

1.一种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0.01~0.1摩尔铁源、0.01~0.1摩尔磷源、0.03~0.3摩尔锂源分别溶于100~15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铁源溶液、磷源溶液和锂源溶液;
2)向步骤(1)所得铁源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1~5克络合剂和磷源溶液搅拌0.5~2小时,再将步骤(1)所得锂源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0.5~2小时,加入浓度为0.2~2摩尔/升的氨水再次搅拌0.5~2小时;
3)将步骤(2)所得溶液转移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然后在外边施加磁场,磁场强度为0-15mT,最后密封反应釜,将整个反应釜转移到干燥箱中,加热到120℃反应2h,待冷却至室温后对产物进行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值中性;
4)将上述产物在Ar气氛围中以700℃煅烧6h,最终得到灰黑色的终产物 LiFeP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源为氯化铁、硝酸铁、醋酸铁、硫酸铁和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柠檬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0.05摩尔铁源、0.05摩尔磷源、0.15摩尔锂源分别溶于10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铁源溶液、磷源溶液和锂源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向步骤(1)所得铁源溶液中按质量分数比加入3克络合剂和磷源溶液搅拌1.5小时,再将步骤(1)所得锂源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2小时,加入浓度为1摩尔/升的氨水再次搅拌1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磁场强度为12mT。
CN202211293436.5A 2022-10-21 2022-10-21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Pending CN1157841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3436.5A CN115784189A (zh) 2022-10-21 2022-10-21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3436.5A CN115784189A (zh) 2022-10-21 2022-10-21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4189A true CN115784189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3436.5A Pending CN115784189A (zh) 2022-10-21 2022-10-21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41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277A (zh) * 2022-09-30 2022-12-20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场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1426A (zh) * 2007-03-16 2007-09-26 北京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合成方法
CN101434418A (zh) * 2008-12-04 2009-05-20 上海大学 磁场作用下水热法制备Co3O4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1901909A (zh) * 2009-05-28 2010-12-01 Tdk株式会社 活性物质、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496715A (zh) * 2011-12-22 2012-06-13 中国计量学院 制备LiFePO4的溶剂热方法
CN103956485A (zh) * 2014-01-21 2014-07-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分级结构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3617A (zh) * 2016-05-11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柱状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94108A (zh) * 2017-07-14 2017-11-2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方法
CN112331846A (zh) * 2019-08-27 2021-02-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高倍率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2960703A (zh) * 2021-02-02 2021-06-15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浓度梯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1144609A1 (en) * 2020-01-15 2021-07-22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bon nanoparticle based composite electrodes for a lithium-ion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1426A (zh) * 2007-03-16 2007-09-26 北京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合成方法
CN101434418A (zh) * 2008-12-04 2009-05-20 上海大学 磁场作用下水热法制备Co3O4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1901909A (zh) * 2009-05-28 2010-12-01 Tdk株式会社 活性物质、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496715A (zh) * 2011-12-22 2012-06-13 中国计量学院 制备LiFePO4的溶剂热方法
CN103956485A (zh) * 2014-01-21 2014-07-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分级结构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3617A (zh) * 2016-05-11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柱状磁性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94108A (zh) * 2017-07-14 2017-11-2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方法
CN112331846A (zh) * 2019-08-27 2021-02-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高倍率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WO2021144609A1 (en) * 2020-01-15 2021-07-22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bon nanoparticle based composite electrodes for a lithium-ion battery
CN112960703A (zh) * 2021-02-02 2021-06-15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浓度梯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俞琛捷;莫祥银;康彩荣;倪聪;丁毅;: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no. 03 *
彭春丽;张佳峰;曹璇;张宝;沈超;: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的研究进展", 化工新型材料, no. 01 *
易峰: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月刊)》, no. 05, pages 042 - 547 *
李环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FePO4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月刊)》, no. 05, pages 042 - 66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277A (zh) * 2022-09-30 2022-12-20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场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0277B (zh) * 2022-09-30 2024-02-13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场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7903B2 (en) Layered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cathode material with olivine structured LIMPO4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161705B (zh) 一种磷酸锰锂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4815B (zh) 一种铁基硫化物电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CN109879320B (zh) α-MoO3-x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材料和储能装置
CN102104143A (zh) 一种高性能动力电池用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法
CN111348637B (zh)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63228A (zh) 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3328073A (zh) 一种改性铁基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78174A (zh) 一种三氧化二铁纳米片/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30927B (zh) 一种磷酸锰铁锂包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CN115132981A (zh) 一种二元掺杂的铁基氟磷酸盐钠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84189A (zh) 水热磁场协同作用制备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11933904A (zh) 双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硫正极材料及锂硫电池
CN104733709A (zh) 一种晶型可控的磷酸锰铁锂或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21390B (zh) 三维花状单晶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21672B (zh) 一种橄榄形多孔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16703B (zh) 一种磷酸锰铁锂/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7204424B (zh) 一种富锂锰基层状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67231A (zh) 一种LiNixCoyMnl-x-yO2/Li2O·B2O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42710A (zh) 一种铬基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08960A (zh) 一种薄片状铵钒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55735B (zh) 一种空气氧化制备羟基磷酸盐及含锂磷酸盐的方法
CN107317010B (zh) 一种包覆型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Fast preparation of LiFePO4 nanoparticl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by microwave-assisted hydrothermal method
CN115611732A (zh) 一种四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