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7701B -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701B
CN115777701B CN202211639809.XA CN202211639809A CN115777701B CN 115777701 B CN115777701 B CN 115777701B CN 202211639809 A CN202211639809 A CN 202211639809A CN 115777701 B CN115777701 B CN 115777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content
mixed solution
thiacloprid
disp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98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7701A (zh
Inventor
王爱臣
李林杰
阙菘葆
莫俊锐
廖联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98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7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领域。所述悬浮剂包括噻虫啉、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水;所述润湿剂选自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嵌段聚醚HDB‑500、琥珀磺酸盐SP‑4099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分散剂选自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悬浮剂的粒径小,粘度小,粒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噻虫啉是是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的作用机理与其它传统杀虫剂有所不同。它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接合后膜,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昆虫神经***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与常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没有交互抗性,因而可用于抗性治理,并且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非常突出的环境相容性,对梨果类水果、棉花、蔬菜和马铃薯上的重要害虫有优异的防效。对各种甲虫(如马铃薯甲虫、苹花象甲、稻象甲)和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树上的潜叶蛾和苹果蠹蛾也有效,并且对相应的所有作物都适用,是蔬菜、水果无公害基地首选产品。
噻虫啉在国内市场已使用多年,其效果优异,并且使用安全,受到广大农户一致好评,近年来随着其应用的推广,它在不同作物上的防虫增产效果逐渐被发现,将目的传统悬浮剂开发成纳米级(粒径D98<1.000μm)的悬浮剂,提高生物利用率,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但发明人发现,当将噻虫啉及其辅料成分研磨至粒径D98<1.000μm时,容易出现粘稠膏化的问题和粒径无法长时间稳定存在的问题。
因此,仍亟需一种粒径小,粘度小,粒径稳定性好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浮剂。
一种悬浮剂,其包括:噻虫啉、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水;所述润湿剂选自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嵌段聚醚HDB-500、琥珀磺酸盐SP-4099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分散剂选自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TRST、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30.00wt%-5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3.00wt%-6.00wt%,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5.00wt%-15.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05wt%-1.0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3.00wt%-6.00wt%,所述水的含量为22.00wt%-58.95wt%。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30.00wt%-5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3.00wt%-6.00wt%,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5.00wt%-15.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05wt%-1.0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3.00wt%-6.00wt%,余量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3.00wt%-6.00wt%,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12.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10wt%-0.5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琥珀磺酸盐SP-4099,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HDB-500和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HDB-500和琥珀磺酸盐SP-4099,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镁铝、黄原胶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冻剂选自丙二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铝;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6.0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的含量为6.00wt%,所述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5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采用本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所得悬浮剂的粒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所得悬浮剂的粘度,有利于提高研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琥珀磺酸盐SP-4099,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铝;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4.5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4.00wt%,所述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的含量为8.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5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HDB-500和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嵌段聚醚HDB-500的含量为1.50wt%,所述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的含量为1.5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的含量为6.0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1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采用本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所得悬浮剂的粒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所得悬浮剂的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HDB-500和琥珀磺酸盐SP-4099,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嵌段聚醚HDB-500的含量为1.50wt%,所述琥珀磺酸盐SP-4099的含量为4.5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的含量为6.0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1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剂中物料的粒径D98<1.00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剂中物料的粒径D98≤0.70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剂中物料的粒径D98为0.600μm-1.00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剂中物料的粒径D98为0.600μm-0.700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第一方面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S1:将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全部的分散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1;
步骤S2: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2;
步骤S3:将噻虫啉与混合液1混合,均质分散,得到混合液3;
步骤S4:取混合液3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粗磨至混合液3中物料粒径D98为7.0μm-8.0μm,加入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研磨,得到混合液4;
步骤S5: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对混合液4进行研磨,当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0-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得到混合液5;
步骤S6:将混合液5与防冻剂和混合液2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悬浮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混合液2的总质量计算,所述混合液2中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1.5wt%-3.0wt%。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混合液2的总质量计算,所述混合液2中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2.0wt%。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水的加入量为所述悬浮剂中全部水的质量减去所述步骤S2中所用水的质量后的剩余量。
有益效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某一个实施例具有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1)相比其他润湿剂或其他润湿剂组合,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润湿剂或润湿剂组合,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有利于降低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粘度。
(2)相比其他分散剂或其他分散剂组合,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散剂组合,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有利于降低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粘度。
(3)相比现有技术的其他处方,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处方,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有利于降低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粘度。
(4)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浮剂,其包括:噻虫啉、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水;所述润湿剂为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铝;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6.0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的含量为6.00wt%,所述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5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或者
一种悬浮剂,其包括: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HDB-500和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嵌段聚醚HDB-500的含量为1.50wt%,所述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的含量为1.5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AG TRST的含量为6.0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1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
所述优选技术方案所得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好,粘度更小。
(5)相比一次性全部加入润湿剂,在研磨的不同阶段分三次加入润湿剂,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
(6)相比只采用一种粒径的磨珠(如只采用0.15mm-0.20mm的磨珠),本发明在不同研磨阶段采用不同的磨珠进行研磨,先加入三分之一的润湿剂,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7.0μm-8.0μm,再加入三分之一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然后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进行细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0μm-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
术语定义
术语"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例如两种以上是指≥两种。
术语“和/或”应理解为意指可选项中的任一项或可选项中的任意两项或多项的组合。
术语“wt%”表示质量百分比。
术语“多种”表示至少两种,例如2种、3种、4种或5种等。
术语“室温”表示环境温度,一般指20℃-30℃或2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辅料的简称对应的全称及其厂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进一步披露一些非限制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均可以从市场上购得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制备而得。
术语“热储”表示将农药试样置于玻璃瓶中密封,在54℃±2℃的恒温箱中储存14天,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1-实施例4:悬浮剂的制备
处方:见表1。
表1:实施例1-实施例4的悬浮剂的处方
制备方法:
步骤S1:将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全部的分散剂与水(本步骤中的水的加入量为所述悬浮剂中全部水的质量减去所述步骤S2中所用水的质量后的剩余量)混合,得到混合液1;
步骤S2: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2,以所述混合液2的总质量计算,所述混合液2中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2.0wt%;
步骤S3:将噻虫啉与混合液1混合,均质分散,得到混合液3;
步骤S4:粗磨:取混合液3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粗磨至混合液3中物料粒径D98为7.0μm-8.0μm,加入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继续研磨5min,得到混合液4;
步骤S5:细磨: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对混合液4进行研磨,当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0μm-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得到混合液5;
步骤S6:将混合液5与防冻剂和混合液2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悬浮剂。
对比例1-对比例3:润湿剂的考察
处方:基于实施例1的处方进行润湿剂的考察,详细处方见表2。
表2:润湿剂的考察处方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
对比例4-对比例10:分散剂的考察处方:基于实施例1的处方进行分散剂的考察,详细处方见表3。
表3:分散剂的考察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
对比例11:悬浮剂处方的考察(参考CN107439540A的实施例2,但将粒径研磨至0.7微米以下)
处方: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噻虫啉40wt%、润湿分散剂5wt%、增效剂3wt%、增稠剂1wt%、防腐剂0.5wt%、防冻剂5wt%、消泡剂0.5wt%、余量为水。其中,润湿分散剂由sp-2700和PEAS03按4:1的质量比组成,增效剂为有机硅BQ-809F和有机硅T1118按3:1的质量比组成的混合物,增稠剂由黄原胶和硅酸镁铝按1:1的质量比组成,消泡剂为AF1501,防冻剂为乙二醇,防腐剂为卡松。
噻虫啉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70%配方量的水和润湿分散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混匀;
B)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噻虫啉,均质机均质25min,泵入砂磨机中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研磨至粒径D98≤4μm,再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研磨,研磨至粒径D98≤0.700μm,得到研磨物;
C)将剩余的水、增效剂、增稠剂、消泡剂、防腐剂和防冻剂混匀,均质机均质10min,边搅拌边加入所述研磨物,搅拌均匀,得到噻虫啉悬浮剂。
对比例12:润湿剂加入方式的考察(一次性加入)
处方:对比例12的各组分和组分比例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步骤S1:将全部的润湿剂、全部的分散剂与水(本步骤中的水的加入量为所述悬浮剂中全部水的质量减去所述步骤S2中所用水的质量后的剩余量)混合,得到混合液6;
步骤S2: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7,以所述混合液7的总质量计算,所述混合液7中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2.0wt%;
步骤S3:将噻虫啉与混合液6混合,均质分散,得到混合液8;
步骤S4:取混合液8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粗磨至混合液8中物料粒径D98为7.0μm-8.0μm,得到混合液9;
步骤S5: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对混合液9进行研磨,当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0μm-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得到混合液10;
步骤S6:将混合液10与防冻剂和混合液7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悬浮剂。
对比例13:研磨方式的考察(只采用0.15mm-0.20mm磨珠)
处方:对比例13的各组分和组分比例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
步骤S1:将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全部的分散剂与水(本步骤中的水的加入量为所述悬浮剂中全部水的质量减去所述步骤S2中所用水的质量后的剩余量)混合,得到混合液11;
步骤S2: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12,以所述混合液12的总质量计算,所述混合液12中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2.0wt%;
步骤S3:将噻虫啉与混合液11混合,均质分散,得到混合液13;
步骤S4:取混合液13采用0.15mm-0.20mm的磨珠进行粗磨,粗磨至混合液13中物料粒径D98为7-8μm,加入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继续研磨5min,得到混合液14;
步骤S5:继续采用0.15mm-0.20mm磨珠对混合液14进行研磨,当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得到混合液15;
步骤S6:将混合液15与防冻剂和混合液12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悬浮剂。
实施例5:性能检测
分别取实施例1-实施例4和对比例1-对比例13所得悬浮剂,检测研磨所需时间,所得悬浮剂0天的粒径D98和粘度,54℃热储14天粒径D98,结果如表4-表6所示。
表4:实施例1-实施例4所得悬浮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表5:对比例1-对比例3和对比例11-对比例13所得悬浮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表6:对比例4-对比例10所得悬浮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结论:
(1)相比其他润湿剂或其他润湿剂组合,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4所提供的润湿剂或润湿剂组合,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有利于降低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粘度。
(2)相比其他分散剂或其他分散剂组合,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4所提供的分散剂组合,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有利于降低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粘度。
(3)相比现有技术的其他处方,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4所提供的处方,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有利于降低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粘度。
(4)相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4,更优选实施例1和实施例3,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粒径热储稳定性更好,粘度更小。
(5)相比一次性全部加入润湿剂,在研磨的不同阶段分三次加入润湿剂,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
(6)相比只采用一种粒径的磨珠(如只采用0.15mm-0.20mm的磨珠),在不同研磨阶段采用不同的磨珠进行研磨,先加入三分之一的润湿剂,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7.0μm-8.0μm,再加入三分之一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然后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进行细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0μm-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更有利于提高所得粒径D98<1.000μm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粒径热储稳定性。
本发明的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2)

1.一种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噻虫啉、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水;
所述润湿剂为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铝;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6.0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的含量为6.00wt%,所述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5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或者
所述润湿剂为琥珀磺酸盐SP-4099,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和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硅酸镁铝;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4.5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4.00wt%,所述羧酸盐类分散剂RD-95的含量为8.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5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或者
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 HDB-500和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嵌段聚醚 HDB-500的含量为1.50wt%,所述异丙基萘磺酸盐4075的含量为1.5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EMULSON AG TRST的含量为6.0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1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或者
所述润湿剂为嵌段聚醚 HDB-500和琥珀磺酸盐SP-4099,所述分散剂为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和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以所述悬浮剂的总质量计算,所述噻虫啉的含量为40.00wt%,所述嵌段聚醚 HDB-500的含量为1.50wt%,所述琥珀磺酸盐SP-4099的含量为4.50wt%,所述磷酸酯类分散剂3016的含量为6.00wt%,所述聚羧酸盐类分散剂SP-2728的含量为6.00wt%,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10wt%,所述防冻剂的含量为5.00wt%,余量为水;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的包括:
步骤S1:将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全部的分散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1;
步骤S2: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2;
步骤S3:将噻虫啉与混合液1混合,均质分散,得到混合液3;
步骤S4:取混合液3采用0.6mm-0.8mm的磨珠进行粗磨,粗磨至混合液3中物料粒径D98为7.0μm -8.0μm,加入所述悬浮剂中三分之一的润湿剂,研磨,得到混合液4;
步骤S5:换用0.15mm-0.20mm的磨珠对混合液4进行研磨,当研磨至物料粒径D98为1.0-1.5μm时,加入剩余的润湿剂,继续研磨,研磨至物料粒径D98≤0.700μm,得到混合液5;
步骤S6:将混合液5与防冻剂和混合液2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悬浮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剂,所述悬浮剂中物料的粒径D98为0.600μm-0.700μm。
CN202211639809.XA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777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9809.XA CN115777701B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9809.XA CN115777701B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701A CN115777701A (zh) 2023-03-14
CN115777701B true CN115777701B (zh) 2023-08-11

Family

ID=85427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9809.XA Active CN115777701B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7761B (zh) * 2023-03-23 2023-05-30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配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9038A (zh) * 2009-08-19 2010-01-20 郭振荣 一种用于数码喷墨的水性纳米色浆的生产方法及带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容器
CN101669466A (zh) * 2009-10-13 2010-03-17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悬浮剂组合物
CN111392731A (zh) * 2020-04-08 2020-07-10 江苏新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的纳米硅砂磨制备方法
CN112742551A (zh) * 2020-12-22 2021-05-04 安徽儒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农药精细研磨设备
AU2021106568A4 (en) * 2021-08-23 2021-11-11 Institute of grain crops,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igh-yield production method of Astragalus sinicus see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55146A1 (en) * 2018-02-23 2020-12-30 Nouryon Chemicals International B.V. Pesticide suspension concentrate and fertilizer composition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9038A (zh) * 2009-08-19 2010-01-20 郭振荣 一种用于数码喷墨的水性纳米色浆的生产方法及带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容器
CN101669466A (zh) * 2009-10-13 2010-03-17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吡蚜酮的悬浮剂组合物
CN111392731A (zh) * 2020-04-08 2020-07-10 江苏新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的纳米硅砂磨制备方法
CN112742551A (zh) * 2020-12-22 2021-05-04 安徽儒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农药精细研磨设备
AU2021106568A4 (en) * 2021-08-23 2021-11-11 Institute of grain crops,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igh-yield production method of Astragalus sinicus see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701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7649B (zh)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15777701B (zh)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3036B (zh) 含有吡丙醚微胶囊的杀虫剂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4210B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930115A (zh) 一种含联苯类化合物的液体制剂及其应用
CN102037977B (zh) 一种含噻虫酰胺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CN105685051A (zh) 一种含甲氧虫酰肼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CN114467967B (zh) 一种含喹诺酮类化合物和铜制剂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04663701B (zh) 一种呋虫胺增效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1479A (zh)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2618A (zh)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乙螨唑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CN102763664B (zh) 含有螺螨双酯和联苯肼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55816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3598202A (zh) 一种甲维盐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1485329A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715569B (zh) 一种杀虫剂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CN101554155A (zh) 一种***酮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6642B (zh) 一种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CN1237337A (zh)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微乳剂
CN103283775A (zh) 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06465724A (zh) 含吡虫啉和氯氟氰菊酯的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51498A (zh) 一种含螺甲螨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907454A (zh) 防治水稻害虫的组合杀虫剂
CN109006827A (zh) 一种含有氟啶胺和喹螨醚的农药组合物
CN116019095B (zh)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的纳米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