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7479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7479A
CN115527479A CN202211209189.6A CN202211209189A CN115527479A CN 115527479 A CN115527479 A CN 115527479A CN 202211209189 A CN202211209189 A CN 202211209189A CN 115527479 A CN115527479 A CN 115527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etal lay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9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91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7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7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均为单边驱动,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第二移位寄存器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移位寄存器通过第一连接线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连接线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的连接点位于显示区的中间区,和/或,第二移位寄存器通过第二连接线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二连接线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本发明减小了不同列像素间的栅极驱动的负载差异,提高了显示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技术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应地,越来越多的材料和技术被用于显示屏。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当今,主流的显示屏主要有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中,OLED显示显示面板具备自发光、广视角、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色域广、能耗低、面板薄、色彩丰富、可实现柔性显示、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异特性,因此被誉为下一代的“明星”平板显示技术。OLED显示显示面板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阳极提供空穴注入,阴极提供电子注入,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阴极和阳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层中复合,形成处于束缚能级的电子空穴对(即激子),激子辐射退激发发出光子,产生可见光。
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通常采用7T1C(T为晶体管,C为存储电容)、8T1C、16T1C等,但是存在像素列显示不均的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像素列显示不均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于改善像素列显示不均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行,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其中,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向所述像素电路提供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向所述像素电路提供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显示区包括中间区、与所述中间区相邻的第一区和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中间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发光控制信号线和第一扫描信号线,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第一扫描信号线均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中间区;
和/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中间区。
另一方面,本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为像素电路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和为像素电路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二移位寄存器的均为单边区域,第一移位寄存器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移位寄存器位于第二非显示区。相关技术中由于第一移位寄存器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均为单边驱动,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相连接的发光控制信号线上负载有一整行的像素行,同样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相连接的第一扫描信号线上负载有同一行像素行,由于像素电路自身产生一定的电阻负载,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较远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会逐渐降低,低于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较近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同样,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较远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会逐渐降低,低于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较近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导致不同像素列的像素显示不均。本发明中,沿第一方向上,显示区包括中间区、以及位于中间区两侧的第一区和第二区,在显示面板上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线,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光控制信号线不直接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一连接线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即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而是位于显示区的中间区,这样发光控制信号从第一连接线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发光控制信号线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负载产生的发光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当然,同样的,在显示面板上也可以设置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一扫描信号线不直接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二连接线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二连接线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即第二移位寄存器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二非显示区而是位于显示区的中间区,这样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二连接线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第一扫描信号线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负载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B’的一种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C’的一种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鉴于相关技术的显示面板存在像素列显示不均的问题,发明人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如下研究,参照图1,图1是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显示面板000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中包括像素P’,像素P’中具有像素电路Q’,沿第一方向X上,非显示区BB’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在第一非显示区BB1’中具有第一移位寄存器021,第一移位寄存器021为像素电路Q’提供发光控制信号Emit,发光控制信号线050与第一移位寄存器021直接电连接,在第二非显示区BB2’中具有第二移位寄存器022,第二移位寄存器为像素电路Q’提供第一控制信号S1,第一扫描信号线030与第二移位寄存器022直接电连接,当然在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中还具有第三移位寄存器023,第三移位寄存器023为像素电路Q’提供第二控制信号S2,第一移位寄存器02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022均为单边驱动,每条发光控制信号线050上均负载一行的像素电路Q’,每条第一扫描信号线030上同样负载一行的像素电路Q’,由于像素电路Q’自身具有一定的电阻负载,所以发光控制信号Emit和第一控制信号S1必然会产生减弱的,图1中像素P1’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021近,像素P2’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021远,像素P2’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022近,像素P1’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022远,所以像素P1’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Emit会大于像素P2’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Emit,像素P2’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S1会大于像素P1’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S1,由此造成像素P1’和像素P2’在显示时不均匀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于改善上述问题,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参照图2至图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2至图4中的显示面板1000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包括多个像素行1,每个像素P行1中包括多个像素电路Q,非显示区BB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其中,第一非显示区BB1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21,第二非显示区BB2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22,第一移位寄存器21向像素电路Q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第二移位寄存器22向像素电路Q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显示区AA包括中间区11、与中间区11相邻的第一区12和第二区13,沿第一方向X上,中间区11位于第一区12和第二区13之间;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方向Y排布的发光控制信号线50和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发光控制信号线50和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均与像素电路Q电连接;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第一连接线60,第一连接线60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和/或,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第二连接线70,第二连接线70的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第二连接线70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
具体的,图2至图4中的显示面板100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仅示出了非显示区BB完全围绕显示区AA的情况,当然非显示区BB还可以部分围绕显示区AA,例如水滴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非显示区BB沿第一方向X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即左边框和右边框,当然非显示区BB沿第二方向Y上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图中未示出),下边框中通常会绑定有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驱动芯片提供显示时的信号。当然显示面板1000中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图中未示出),为像素电路Q传输数据信号。
图2至图4中,显示区AA包括中间区11、与中间区11相邻的第一区12和第二区13,沿第一方向X上,中间区11位于第一区12和第二区13之间,这里的中间区11是指沿第一方向X上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区11域,对应中间区1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然第一区1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和第二区13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移位寄存器2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B1中,即第一移位寄存器21为单边驱动,这样设置可以减小第一非显示区BB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实现窄边框,第一移位寄存器21为像素电路Q提供发光控制信号,同理第二移位寄存器22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B2中,即第二移位寄存器22为单边驱动,这样设置可以减小第二非显示区BB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实现窄边框,第二移位寄存器22为像素电路Q提供第一控制信号。对于第一移位寄存器2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第一移位寄存器2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位于非显示区BB的相对两侧即可,例如第一移位寄存器21位于左边框,第二移位寄存器22位于右边框,或者第一移位寄存器21位于右边框,第二移位寄存器22位于左边框。
图2至图4中还示出了第三移位寄存器23,第三移位寄存器23同时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中,即第三移位寄存器23为双边驱动,第三移位寄存器23可以为像素电路Q提供第二控制信号。
显示面板1000的显示区AA中每个像素P均包括一个像素电路Q,可参照图5,该像素电路Q可以为7T1C,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输入端Vref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其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的第二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与发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端PVDD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输入端Vdata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的第一端电连接;驱动晶体管M,驱动晶体管M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驱动晶体管M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和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与发光信号输入端Emit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M的第二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O的阳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输入端Vref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O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光元件O,发光元件O的第一端与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端和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端电连接,发光元件O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信号端PVEE电连接;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端PVDD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图5中的发光信号输入端Emit与图2至图4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S2与第二扫描信号线40电连接。
图2中以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第一连接线60,第一连接线60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为例;
图3中以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第二连接线70,第二连接线70的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第二连接线70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为例;
图4中以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第一连接线60,第一连接线60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同时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第二连接线70,第二连接线70的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第二连接线70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为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0中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为像素电路Q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的第一移位寄存器21和为像素电路Q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二移位寄存器22的均为单边区域,第一移位寄存器2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B1,第二移位寄存器22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B2。相关技术中由于第一移位寄存器2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均为单边驱动,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相连接的发光控制信号线50上负载有一整行的像素行1,同样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相连接的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上负载有同一行像素行1,由于像素电路Q自身产生一定的电阻负载,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21较远的像素电路Q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会逐渐降低,低于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21较近的像素电路Q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同样,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22较远的像素电路Q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会逐渐降低,低于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22较近的像素电路Q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导致不同像素列的像素显示不均。本发明中,沿第一方向X上,显示区AA包括中间区11、以及位于中间区11两侧的第一区12和第二区13,在显示面板1000上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线60,第一连接线60的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的另一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50,发光控制信号线50不直接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一连接线60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第一连接线60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即第一移位寄存器21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B1而是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区11,这样发光控制信号从第一连接线60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发光控制信号线50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Q负载产生的发光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当然,同样的,在显示面板1000上也可以设置第二连接线70,第二连接线70的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第二连接线7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不直接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二连接线70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第二连接线70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即第二移位寄存器22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B2而是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区11,这样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二连接线70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Q负载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至图4,第一连接线60包括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二子连接线602,第一子连接线601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子连接线602电连接,第二子连接线602位于中间区11,第二子连接线602的另一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
和/或,第二连接线70包括第三子连接线701和第四子连接线702,第三子连接线701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电连接,第四子连接线702位于中间区11,第四子连接线702的另一端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
图2中,第一连接线60包括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二子连接线602,第一子连接线60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子连接线60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二子连接线602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子连接线601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子连接线602电连接,第二子连接线602位于中间区11,第二子连接线602的另一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50不直接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二子连接线602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第二子连接线602位于中间区11,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即第一移位寄存器21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B1而是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区11,这样发光控制信号从第二子连接线602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发光控制信号线50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Q负载产生的发光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
图4中,第二连接线70包括第三子连接线701和第四子连接线702,第三子连接线70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四子连接线70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三子连接线701和第四子连接线702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三子连接线701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电连接,第四子连接线702位于中间区11,第四子连接线702的另一端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不直接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三子连接线701、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第四子连接线702位于中间区11,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11,即第二移位寄存器22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B2而是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区11,这样第一控制信号从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Q负载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
对于图5中同时设置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图5中由于同时设置了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所以改善显示不均的效果更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8,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中,第一子连接线601位于相邻像素行1之间,第二子连接线602与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条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这样第一连接线60可以同时与相邻的两行像素行1的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由此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线60的数量,一方面能够降低显示面板1000内的走线数量,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成本。
图7中,第三子连接线701位于相邻像素行1之间,第四子连接线702与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条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这样第二连接线70可以同时与相邻的两行像素行1的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由此能够减少第二连接线70的数量,一方面能够降低显示面板1000内的走线数量,还能够降低成本。
图8中,第一子连接线601位于相邻像素行1之间,第二子连接线602与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条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第三子连接线701位于相邻像素行1之间,第四子连接线702与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条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这样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的数量,降低显示面板1000内的走线数量,还能够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第一子连接线601的长度为a,第三子连接线701的长度为b,第一移位寄存器2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之间的间距为c,a与b之和不大于c。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0中同时设置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第一子连接线601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1电连接,长度为a,第三子线连接与第二移位寄存器22电连接,长度为b,第一移位寄存器2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之间的距离为c,若a+b>c,那么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会有一段距离的交叠,一方面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长度较长,那么第一子连接线601自身的电阻也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第三子连接线701自身的电阻也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的电阻较大,负载也增大了,另一方向,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有交叠后会产生信号耦合,影响显示。本实施例中,a与b之和不大于c,即能够尽量缩短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长度,降低第一子连接线601的电阻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电阻,同时以免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之间信号耦合影响显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a=1/2c,或者,b=1/2c。
本实施例中,a=1/2c,b=1/2c,a+b=c,这样能够尽量缩短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长度,降低第一子连接线601的电阻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电阻,同时以免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之间信号耦合影响显示。另一方面,第二子连接线602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连接点左右两侧的像素数量相同,即负载相同,所以能够尽量保证连接点左右两侧的像素对称显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a=1/4c,b=1/4c。
本实施例中,a=1/4c,b=1/4c,a+b=1/2c<c,这样能够尽量缩短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长度,降低第一子连接线601的电阻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电阻,同时以免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之间信号耦合影响显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9,a=1/3c,b=1/3c。
本实施例中,a=1/3c,b=1/3c,a+b=2/3c<c,这样能够尽量缩短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长度,降低第一子连接线601的电阻和第三子连接线701的电阻,同时以免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三子连接线701之间信号耦合影响显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第二子连接线602的数量至少为2-5条,第二子连接线602沿第一方向X上均匀分布在中间区11中。
图10中仅以第二子连接线602的数量为3条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第二子连接线602的数量还可以为2条、4条和5条,可选的多条子连接线均匀分布,即相邻第二子连接线602之间的间距相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线连接分别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和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第二子线连接为2-5条时,相当于多条第二子连接线602为并联的关系,多条第二子连接线602并联后其电阻要小于一条第二子连接线602的电阻,当然多第二子连接线602的数量过多也会增加材料成本,而且显示面板1000内第二子连接线602的数量过多也会增加制作复杂工艺程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第四子连接线702的数量为2-5条,第四子连接线702沿第一方向X上均匀分布在中间区11中。
图11中仅以第四子连接线702的数量为4条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第四子连接线702的数量还可以为2条、3条和5条,可选的多条第四子连接线702均匀分布,即相邻第四子连接线702之间的间距相等,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子连接线702分别与第三子连接线701和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第四子连接线702为2-5条时,相当于多条第四子连接线702为并联的关系,多条第四子连接线702并联后其电阻要小于一条第四子连接线702的电阻,当然多第四子连接线702的数量过多也会增加材料成本,而且显示面板1000内第四子连接线702的数量过多也会增加制作复杂工艺程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5,像素电路Q包括驱动晶体管M、与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第一晶体管M1导通时对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进行复位,第二晶体管M2导通时对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进行阈值补偿,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输入端Vref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在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下导通,参考电压信号输入端Vref输入的参考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N1,对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进行复位;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在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S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下导通,数据信号输入端Vdata输入的数据信号经过驱动晶体管M和第二晶体管M2写入第一节点N1,对第一节点N1进行阈值补偿,也就是对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进行阈值补偿。
可以理解的是,在发光元件O发光时,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电位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需要保持稳定,在层保证发光元件O的发光时长,若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的晶体管发生漏电流,则第一节点N1的电位就会降低,影响发光元件O的发光时长,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中的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的材料可以为IGZO(铟镓锌氧化物)等,基于氧化物半导体(特别是铟镓锌氧InGaZnO)的薄膜晶体管(TFT)具有关态电流更小、电子迁移率更高的优点,所以将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设置为氧化物晶体管时能够减小第一节点的漏电流,维持第一节点的电位,延长发光元件O的发光时长,提高发光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2是图2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1000包括衬底基板1201、位于衬底基板1201一侧的第一金属层1202、位于第一金属层1202远离衬底基板1201一侧的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位于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远离衬底基板1201一侧的第二金属层1204、位于第二金属层1204远离衬底基板1201一侧的第三金属层1205,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一金属层1202和第二金属层1204同层,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在制作显示面板1000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1000在膜层设置上增设了第一金属层1202和第二金属层1204,第一金属层1202位于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靠近衬底基板1201的一侧,第二金属层1204位于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远离衬底基板1201的一侧,第一金属层1202和第二金属层1204同时与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形成双栅,图12中示出了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1202、第二金属层1204、第三金属层1205,在第一金属层1202和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之间、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和第二金属层1204之间均设有绝缘层1208。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具有关态电流更小、电子迁移率更高的优点,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一金属层1202和第二金属层1204同层,当然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还具有源极和漏极,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和漏极与第四金属层1206同层,可选的第四金属层1206位于第三金属层1205远离衬底基板1201的一侧。如图12,驱动晶体管M的栅极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第三金属层1205位于第二金属层1204远离衬底基板1201的一侧,驱动晶体管M的源极和漏极也可以位于第四金属层1206,图中还示出了驱动晶体管M的半导体层1207(可以为低温多晶硅有源层)与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同层,当然驱动晶体管M的半导体层1207与氧化物半导体层1203不同层,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0为LTPO(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低温多晶氧化物技术),结合了LTPS(低温多晶硅半导体)和氧化物半导体技术两种技术的优点,具有生产成本低、更高的电荷迁移率、高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优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2,第一子连接线601、第二子连接线602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发光控制信号线50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
第三子连接线701、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金属层1202同层,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与第一金属层1202同层。
图12中示意性的示出了发光控制信号线50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第一子连接线601、第二子连接线602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第三子连接线701、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金属层1202电连接,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与第一金属层1202同层。
可以理解的,发光控制信号线50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若将第一子连接线601与第二子连接线602也设置在第三金属层1205,那么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二子连接线602可以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在同一工艺制程制作,而且第二子连接线602与第三金属层1205同层,在第二子连接线602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连接处不需要换线打孔,简化了制作工艺。
同理,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与第一金属层1202同层,若将第三子连接线701、第四子连接线702也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202,那么第三子连接线701和第四子连接线702可以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在同一工艺制程制作,而且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金属层1202同层,在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连接处不需要换线打孔,简化了制作工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2,第一金属层1202的材料、所述第二金属层1204、和所述第三金属层1205的材料均包括钼。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层1202、第二金属层1204和第三金属层1205的材料通常为钼,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的材料也可以为钼,不需要设置其它材料,材料易得,使用更广泛,第一连接线60和第二连接线70与第一金属层1202、第二金属层1204和第三金属层1205同材料制作能够简化制作工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14、图15和图16,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B-B’的一种剖面图,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C-C’的一种剖面图,图13和图15中省略了部分数据线80,仅示出了与数据连接线900连接的一部分数据线80,当然为了清楚的示意出第一金属层1202、第二金属层1204、第三金属层1205和第四金属层1206的膜层关系,图14和图16中还示出了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排布的数据线80,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扇出走线800和位于显示区AA的数据连接线900,数据连接线900连接扇出走线800和数据线80;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位于第三金属层1205远离衬底基板1201一侧的第四金属层1206、位于第四金属层1206远离衬底基板1201一侧的第五金属层1209,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与第四金属层1206同层,至少部分数据连接线900与第五金属层1209同层;数据连接线900至少部分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和/或第二子连接线602同层设置;和/或数据连接线900至少部分与第三子连接线701和/或第四子连接线702同层。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用户对显示面板1000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1000逐渐出现了窄边框技术,对于显示面板1000的下边框也进行了进一步压缩,对于扇出走线800来说,由于扇出走线800连接了驱动芯片和数据线80,所以扇出走线800的数量较多,而扇出走线800需要具有一定的角度才能够将足够多的扇出走线800排布在驱动芯片和显示区AA之间,这样扇出走线800在第二方向Y上占用的空间就比较大,为了对下边框进行压缩,出现了FIAA(Fanout in AA),这样将一部分连接扇出走线800与数据线80的数据连接线900设置在显示区AA中,减少了下边框中扇出走线800的数量,从而对下边框进行进一步压缩。
如图14所示,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与第四金属层1206同层,至少部分数据连接线900与第五金属层1209同层,即部分数据连接线900走第五金属层1209,第五金属层1209是显示面板1000中增设的一层金属层,将数据连接线900至少部分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和/或第二子连接线602同层设置,即第一子连接线601和/或第二子连接线602设置在第五金属层1209,一方面,该第五金属层1209上的走线较少,空间富余,能够方便制作第一子连接线601和/或第二子连接线602,另一方面,第五金属层1209的材料包括钛铝钛,钛铝钛这种材料的电阻是钼电阻的十分之一,将第一子连接线601和/或第二子连接线602设置在第五金属层1209还能够降低第一连接线60自身的电阻负载,将第一子连接线601和/或第二子连接线602设置在第五金属层1209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显示面板1000,能够大大降低第一连接线60的电阻。
当然由于第一子连接线60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子连接线602沿第二方向Y延伸,数据连接线900即包括第一方向X延伸的部分也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部分,所以需要避免数据连接线900与第一子连接线601或第二子连接线602交叉短路,图15中仅以数据连接线900均位于第五金属层1209,而第一子连接线601位于第四金属层1206、第二子连接线602位于第五金属层1209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与第四金属层1206同层,至少部分数据连接线900与第五金属层1209同层,即部分数据连接线900走第五金属层1209,第五金属层1209是显示面板1000中增设的一层金属层,将数据连接线900至少部分与第三子连接线701和/或第四子连接线702同层设置,即第三子连接线701和/或第四子连接线702设置在第五金属层1209,一方面,该第五金属层1209上的走线较少,空间富余,能够方便制作第三子连接线701和/或第四子连接线702,另一方面,第五金属层1209的材料包括钛铝钛,钛铝钛这种材料的电阻是钼电阻的十分之一,将第三子连接线701和/或第四子连接线702设置在第五金属层1209还能够降低第二连接线70自身的电阻负载,将第三子连接线701和/或第四子连接线702设置在第五金属层1209尤其适用于大尺寸的显示面板1000,能够大大降低第二连接线70的电阻。
当然由于第三子连接线70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四子连接线702沿第二方向Y延伸,数据连接线900即包括第一方向X延伸的部分也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部分,所以需要避免数据连接线900与第三子连接线701或第四子连接线702交叉短路,图15中仅以数据连接线900均位于第五金属层1209,而第三子连接线701位于第四金属层1206、第四子连接线702位于第五金属层1209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至图16,图13和图15中示出了数据连接线9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数据连接线90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902,第一数据连接线90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数据连接线902沿第二方向Y延伸;
图14中,第一数据连接线901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同层,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二子连接线602同层;图16中,第一数据连接线901与第三子连接线701同层,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四子连接线702同层。
当然也可以第一数据连接线901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同层,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二子连接线602同层,同时第一数据连接线901与第三子连接线701同层,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四子连接线702同层,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连接线601和第一数据连接线901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子连接线602与第二数据连接线90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将第一数据连接线901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同层,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二子连接线602同层更方便制作。
同理,第三子连接线701和第一数据连接线901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二数据连接线902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将第一数据连接线901与第三子连接线701同层,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四子连接线702同层更方便制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和图15,第二子连接线602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通过过孔电连接;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通过过孔电连接。
如图13所示,第二数据连接线902与第一子连接线601同层,而第二子连接线602与第一数据连接线901同层,第一数据线80可以设置在第四金属层1206或第五金属层1209上,所以第二子连接线602也可以设置在第四金属层1206或第五金属层1209上,通过过孔可以实现第二子连接线602与发光控制信号线50电连接;同理,如图15所示,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数据连接线901同层,第三子连接线70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902同层,第一数据线80可以设置在第四金属层1206或第五金属层1209上,所以第四子连接线702也可以设置在第四金属层1206或第五金属层1209上,通过过孔可以实现第四子连接线702与第一扫描线信号线30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0。图17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2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为像素电路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和为像素电路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二移位寄存器的均为单边区域,第一移位寄存器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移位寄存器位于第二非显示区。相关技术中由于第一移位寄存器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均为单边驱动,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相连接的发光控制信号线上负载有一整行的像素行,同样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相连接的第一扫描信号线上负载有同一行像素行,由于像素电路自身产生一定的电阻负载,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较远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会逐渐降低,低于距离第一移位寄存器较近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同样,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较远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会逐渐降低,低于距离第二移位寄存器较近的像素电路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导致不同像素列的像素显示不均。本发明中,沿第一方向上,显示区包括中间区、以及位于中间区两侧的第一区和第二区,在显示面板上可以设置第一连接线,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光控制信号线不直接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一连接线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即第一移位寄存器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一非显示区而是位于显示区的中间区,这样发光控制信号从第一连接线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发光控制信号线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负载产生的发光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当然,同样的,在显示面板上也可以设置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一扫描信号线不直接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而是通过第二连接线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二连接线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区,即第二移位寄存器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的接入点并不是位于第二非显示区而是位于显示区的中间区,这样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二连接线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接入后,经由第一扫描信号线向连接点的左右两侧传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像素电路负载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减弱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行,每个像素行中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其中,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向所述像素电路提供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向所述像素电路提供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显示区包括中间区、与所述中间区相邻的第一区和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中间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发光控制信号线和第一扫描信号线,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第一扫描信号线均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中间区;
和/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中间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所述第一子连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位于所述中间区,所述第二子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第三子连接线和第四子连接线,所述第三子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连接,所述第三子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子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四子连接线位于所述中间区,所述第四子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位于相邻像素行之间,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与沿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条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三子连接线位于相邻像素行之间,所述第四子连接线与沿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条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的长度为a,所述第三子连接线的长度为b,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之间的间距为c,a与b之和不大于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1/2c,b=1/2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1/4c,b=1/4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a=1/3c,b=1/3c。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接线的数量至少为2-5条,所述第二子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均匀分布在所述中间区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连接线的数量为2-5条,所述第四子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均匀分布在所述中间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时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时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阈值补偿,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氧化物半导体层、位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同层,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金属层同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与所述第三金属层电连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三金属层同层;
所述第三子连接线、所述第四子连接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所述第二金属层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同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均包括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一侧的扇出走线和位于显示区的数据连接线,所述数据连接线连接所述扇出走线和数据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四金属层、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五金属层,所述第五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铝钛,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与所述第四金属层同层,至少部分所述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五金属层同层;
所述数据连接线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和/或第二子连接线同层设置;和/或所述数据连接线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子连接线和/或第四子连接线同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数据连接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同层,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子连接线同层;
和/或,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三子连接线同层,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四子连接线同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通过过孔电连接;
所述第四子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通过过孔电连接。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209189.6A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527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9189.6A CN115527479A (zh)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9189.6A CN115527479A (zh)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7479A true CN115527479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69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9189.6A Pending CN115527479A (zh)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74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241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53387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0690265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444143B2 (en) AMOLED display panel and corresponding display device
US944954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CN11307817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60068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 varying width power supply wi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515203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58624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6577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992246A (zh) 发光控制移位寄存器及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4495835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4902320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9396683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64380B (zh)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及oled显示装置
US2023035464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52747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9921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8004858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1201621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AMOLED display device
CN114333699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基板
WO2023123237A1 (zh) 像素组、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783573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20096869A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1579333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