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510A -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510A
CN115379510A CN202110669277.3A CN202110669277A CN115379510A CN 115379510 A CN115379510 A CN 115379510A CN 202110669277 A CN202110669277 A CN 202110669277A CN 115379510 A CN115379510 A CN 115379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preamble
shift amount
signal
root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92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李雪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845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2423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9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提高根据前导码确定的传输时延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以及,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其中,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网络设备接收第一前导码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前导码对应的第二信号后,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根据自相关运算的峰值位置确定移位量,该移位量可以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5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542076.7、申请名称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中,存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前导码(preamble)的场景。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网络设备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前导码(即PRACH preamble)作为上行链路(uplink,UL)同步序列。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根指数以及序列总长度生成根序列,再根据该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的方式生成多个前导码,形成前导码集合。随后,终端设备可以从该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向网络设备发送。
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包括前导码的信号后,使用根指数集合中不同的根指数生成不同的根序列,使用不同的根序列分别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通过相关运算的主峰强度和主峰位置确定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然后根据主峰位置与该前导码对应的检测区间的起始点之间的间隔来确定传输时延,并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
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由于多普勒频偏的影响,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时,主峰会发生扩散,即在多个位置出现峰值,可能导致网络设备无法确定出终端设备实际使用的前导码,从而向终端设备发送误差较大的TA。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根据前导码确定的传输时延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终端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以终端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以及,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其中,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两个前导码对应的根指数进行设计,使得一个根指数为序列长度和另一根指数之差。通过该设计,使得多普勒频移对两个前导码对应的相关峰的影响最终可以相互抵消,从而确定实际传输过程中的真实移位量,进而根据该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提高该传输时延的准确性。后续该传输时延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定时提前的确定时,能够提高该上行定时提前的准确性;或者,用于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距离时,也能够提高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包括:终端设备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循环移位量由移位步长确定,移位步长与网络设备设定的覆盖半径相关。
基于该实施方式,移位步长与网络设备设定的覆盖半径相关,能够使得终端设备根据循环移位量得到的前导码发生的移位不超过前导码的总体检测区间,进而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在检测区间内检测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循环移位量和移位步长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1
其中,Cv为循环移位量,NCS为移位步长,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2
表示向下取整,L为序列长度。
基于该实施方式,取消了限制集合的设计,因此相比于增加前导码的检测区间的方案,本申请能够提供较多的前导码,从而使得终端设备针对前导码有较多的选择。当该方法用于随机接入场景时,可以提高同一时间可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或者降低冲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包括:根据第一根指数生成第一序列,以及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一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第一前导码。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包括:根据第二根指数生成第二序列,以及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二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第二前导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3
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4
第一前导码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5
第二序列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6
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7
第二前导码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28
其中,u为第一根指数,Cv为循环移位量,L为序列长度,i=0,1,…,L-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根据序列长度和第一根指数确定第二根指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为Zaddof-Chu序列。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网络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网络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以网络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一前导码由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由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之后,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并根据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一移位量,以及根据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二移位量,其中,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该阈值。最终,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移位量和第二移位量确定第三移位量,该第三移位量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对前导码对应的根指数进行设计,使得一个根指数为序列长度和另一根指数之差。通过该设计,使得多普勒频移对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以及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相关峰的影响最终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使得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实际传输过程中的真实移位量(即第三移位量),进而根据该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提高该传输时延的准确性。后续该传输时延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定时提前的确定时,能够提高该上行定时提前的准确性;或者,用于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距离时,也能够提高准确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网络设备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位量为: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第二移位量为: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移位量、第一移位量、以及第二移位量满足:
τ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31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32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33
中在范围[0,L)内的正整数;
其中,τ为第三移位量,τ1为第一移位量,τ2为第二移位量,L为序列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序列,包括:对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第一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阈值,确定第一序列,N为正整数。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序列,包括:对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第二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阈值,确定第二序列。其中,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由N个第三根指数确定,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由N个第四根指数确定,第四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三根指数之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网络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网络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以网络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共轭相乘,得到第三序列,并根据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移位量。其中,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一前导码由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由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第四序列由第五根指数确定,第五根指数为第一根指数的2倍,移位量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基于该方案,通过对两个前导码对应的根指数进行设计,使得一个根指数为序列长度和另一根指数之差,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共轭相乘得到的第三序列中,多普勒频偏导致的频率偏移所在的项为与元素点无关的定值。再将第三序列与第四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后,得到该频率偏移对自相关运算结果的峰值位置没有影响,即不存在峰值扩散问题,从而可以确定实际传输过程中的真实移位量,进而根据该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提高该传输时延的准确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移位量为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四序列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41
其中,y2u(i)为第四序列,u为第一根指数,L为序列长度,i=0,1,…,L-1。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M个根指数生成M个中间序列,对M个中间序列分别和第三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并根据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和阈值,确定第一根指数。M为正整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网络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网络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该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该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处理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网络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网络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网络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网络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处理器。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网络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网络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是芯片***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是芯片时,上述的发送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出信息,上述的接收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入信息。
其中,第四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该通信***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含用于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导码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前导码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导码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前导码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时”以及“若”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实现时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比如其当前所基于的方案,而独立实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依据需求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也可以相应的实现这些特征或功能,在此不予赘述。
本申请中,除特殊说明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下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的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过程中,PRACH使用Zaddof-Chu序列(即ZC序列)作为上行链路的同步序列。在随机接入过程中,ZC序列的定义满足如下公式(1):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61
其中,LRA为随机接入中对应的序列长度。u为根指数。xu表示根据根指数u生成的ZC序列。xu(i)表示ZC序列的第i个元素。序列长度和根指数可以由网络设备在***信息中配置。
在本申请中,上述公式(1)所示的ZC序列也可以称为根序列。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某个根指数生成的ZC序列可以通过循环移位(cyclic shift,CS)的方式生成多个前导码,从而形成一个前导码集合。该前导码集合包括了该ZC序列以及通过循环移位生成的多个前导码。可以理解的是,该ZC序列也是一个前导码。示例性的,根指数u对应的前导码集合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2)所示的形式:
xu,v(i)=xu((i+Cv)mod LRA) (2)
其中,xu,v(i)表示循环移位后得到的前导码的第i个元素。Cv为循环移位量。mod表示取模运算。Cv的取值与移位步长Ncs相关,Ncs的取值与小区半径相关。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该小区半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信息中配置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参数,使用该参数指示小区半径,终端设备在收到该***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参数确定Ncs的取值。
具体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技术指标(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38.211(即3GPP TS 38.211)协议6.3.3.1小节定义Cv的与Ncs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3):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71
其中,各个参数的物理含义可参考3GPP TS 38.2111协议6.3.3.1小节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指数和序列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根据非限制集合(unrestricted sets)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前导码的数量大于根据限制集合(restrictedsets)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前导码的数量。
在终端设备侧,生成上述前导码集合后,可以从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向网络设备发送。发送前导码时,前导码中任意两个相邻元素之间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相同。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将前导码中任意两个相邻元素之间在时域上的时间间隔称为第一时间间隔T,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名称,例如元素时间间隔或元素发送间隔。此外,前导码中的元素所在的时域位置可以称为元素点,当然也可以其他名称,例如元素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网络设备侧,通过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强度和主峰位置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码,这一检测原理来自于ZC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其中,自相关运算用于描述序列在任意两个不同时刻的取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前导码集合可以对应一个检测区间,其中的每个前导码对应该检测区间的一个检测子区间,每个前导码对应的检测子区间的时域长度包括循环移位步长Ncs个第一时间间隔的长度。前导码集合中所有前导码对应的检测子区间(即前导码集合对应的检测区间)的时域总长度不超过序列长度LRA个第一时间间隔的长度。
具体的,经过一定的传输时延后,网络设备会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码对应的信号(或者说承载前导码的信号)(后续简称为接收信号)。网络设备根据根指数集合中不同的根指数按照上述公式(1)分别生成不同的根序列,对每个根序列与接收信号分别进行自相关运算,通过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强度和主峰位置确定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例如,某个根序列与接收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用于生成该根序列的根指数即为终端设备选择的根指数,该主峰位置所在的检测子区间即为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所对应的检测子区间。
在没有多普勒频移影响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码若经过一定的传输时延到达网络设备侧,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如下公式(4)进行自相关运算,并在l=τ的位置找到唯一峰值,该唯一峰值即为主峰值,峰值强度等于LRA,其中LRA表示序列长度。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81
其中,Au(l)为自相关运算的结果,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082
表示xu的共轭。τ表示传输时延引起的真实移位量,其为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检测区间(或检测子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个数包括该主峰位置所在的元素点,在此统一说明,下述实施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在确定主峰位置后,可以根据主峰位置与其所在的检测子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确定传输时延。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根据该传输时延确定上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并发送给终端设备,以实现上行同步。其中,主峰位置与其所在的检测子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可以为二者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个数;传输时延可以根据该元素点的个数和第一时间间隔确定(例如,传输时延=元素点的个数×第一时间间隔);上行定时提前与传输时延成正比,可以是将传输时延进行量化得到的。
示例性的,假设根指数u为301,序列长度LRA为839,小区半径为15千米(kilometer,km),对应的循环移位步长Ncs为119,根据该根指数通过循环移位得到的前导码集合可以包括7个前导码,该7个前导码的检测子区间可以如图1所示,其中的标识(identifier,ID)为该前导码集合包括的前导码的标识。以终端设备选择ID=5的前导码为例,在没有多普勒频移影响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通过上述检测过程可以在ID=5的前导码对应的检测子区间检测到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图1中以主峰位置为P0为例进行说明。确定主峰位置后,网络设备即可根据主峰位置与ID=5的前导码对应的检测子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确定传输时延,从而确定上行定时提前。
然而,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由于多普勒频偏的影响,网络设备对接收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时,主峰会发生扩散,即在多个位置出现峰值。具体的,与原始峰值位置(没有多普勒频偏影响时的峰值位置)距离du的镜像位置也会出峰值。在多普勒频偏为0.5倍子载波间隔时,原始峰值(没有多普勒频偏影响时的峰值)与镜像位置的峰值相同。多普勒频偏超过0.5倍子载波间隔后,镜像位置的峰值会超过原始峰值。从而可能导致网络设备将镜像位置所在的检测子区间对应的前导码确定为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进而根据镜像位置确定传输时延以及上行定时提前,最终导致该传输时延以及上行定时提前的误差较大。
示例性的,基于图1所示的示例,当终端设备高速移动导致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频偏超过0.5倍子载波间隔时,网络设备可能会检测到与原始峰值位置(P0)距离为du的镜像位置(即P1处)的峰值最大,从而网络设备误认为终端设备选择的是前导码标识为3的前导码,并根据该镜像位置确定传输时延和上行定时提前。另外,图1所示的P2位置为多普勒频偏为负频偏时原始峰值位置的镜像位置,可参考P1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高速移动场景引入了限制集合(restricted sets)和非限制集合(unrestricted sets)的设计,即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使用上述公式(3)中的应用于限制集合的循环移位量Cv对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前导码集合。
该设计中,为了保证在多普勒频偏不超过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确检测出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及上行定时提前,网络设备为限制集的每个前导码配置三个检测子区间,相邻检测子区间的起始点之间的间隔为du,每个检测子区间的长度包括Ncs个第一时间间隔的长度。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为ID=0以及ID=1的前导码分别配置三个检测子区间。以ID=0的前导码为例,当多普勒频偏在-0.5倍子载波间隔到0.5倍子载波间隔之间时,网络设备能够在ID=0的“0频偏”检测子区间检测到最大峰值。当多普勒频偏在0.5倍子载波间隔到1倍子载波间隔之间时,网络设备能够在ID=0的“+频偏”检测子区间检测到最大峰值。当多普勒频偏在-1倍子载波间隔到-0.5倍子载波间隔之间时,网络设备能够在ID=0的“-频偏”检测子区间检测到最大峰值,从而在多普勒频偏不超过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始终能够在ID=0的检测子区间检测到最大峰值,保证网络设备正确检测出终端设备选择的前导码。并且,在ID=0的各个检测子区间检测到最大峰值的位置与相应检测子区间的起始点之间的间隔相等,即图2中的d1、d2、d3相等,从而保证了传输时延和上行定时提前的准确性。
上述方案中,由于为同一前导码分配了多个检测子区间,而总的检测区间长度不超过LRA个第一时间间隔,因此在移位步长Ncs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了循环移位量Cv的取值(见上述公式(3)中Cv的后三种计算方式),而该限制会导致可用的前导码数量减少。从而在随机接入场景下,可能导致同一时间可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减少,或者,可能导致多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前导码而发生冲突。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根据前导码确定的传输时延的准确性。此外,能够增加可用前导码的数量,从而在随机接入场景下,能够提高同一时间可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或者降低冲突。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各种通信***,该通信***可以为3GPP通信***,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5G移动通信***、NR***、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或者LTE和5G混合组网的***,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该通信***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不予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D2D、V2X、和IoT等通信场景。
其中,上述适用本申请的通信***和通信场景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申请的通信***和通信场景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10。该通信***10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20,以及与该网络设备2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30。可选的,不同的终端设备30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30可以是用于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IoT、V2X、D2D、M2M、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无线终端或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30可以是无人机、IoT设备(例如,传感器,电表,水表等)、V2X设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能力的车辆、智能网联车、具有无人机对无人机(UAV toUAV,U2U)通信能力的无人机等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的网络设备20,是一种将终端设备30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LTE或演进的LTE***(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如传统的宏基站eNB和异构网络场景下的微基站eNB;或者可以是5G***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odeB或gNB);或者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可以是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基站;或者可以是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或非3GPP接入设备;或者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可以是WiFi***中的接入节点(access point,AP);或者可以是无线中继节点或无线回传节点;或者可以是IoT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V2X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D2D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或者M2M中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的网络设备20也可以是指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或者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包括CU和DU。CU和DU可以理解为是对网络设备从逻辑功能角度的划分。二者在物理上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部署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CU和DU之间可以通过接口相连,例如可以是F1接口。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层、业务数据适配协议栈(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协议层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中,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协议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协议层,物理(physical,PHY)协议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中。可以理解,对CU和DU处理功能按照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20与终端设备30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或通信设备,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终端设备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处理器301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收发器(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收发器303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的,终端设备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存储器302为例进行说明)、至少一个输出设备(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输出设备304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输入设备305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通信线路可以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1可以是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2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301相连接。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具体的,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或者,本申请中,也可以是处理器301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收发器303负责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涉及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或者计算机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3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者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303包括发射机(transmitter,Tx)和接收机(receiver,Rx)。
输出设备304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
输入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网络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收发器(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收发器203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的,网络设备2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存储器202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图4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网络接口204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NG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n接口)与其它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4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设备30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30和网络设备20的具体限定。比如,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和网络设备2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20与终端设备30之间的交互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展开说明。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机制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以适用CU或者DU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示例,下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RRC空闲态,也可以处于RRC连接态。在终端设备处于RRC空闲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方法可以用于定位或测距。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可能的通信场景或者通信***中,例如涉及到传输前导码的场景,都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发送和接收。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以及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
可选的,该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可以为ZC序列。当然,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良好自相关性的序列,本申请对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第一根指数可以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信息中广播该第一根指数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收到该***信息后,可以读取第一根指数的配置信息,从而确定第一根指数。或者,对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根指数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收到该RRC消息后,即可根据第一根指数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根指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第一根指数的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根指数的索引,或者,可以为第一根指数对应的逻辑序列号的索引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第一前导码的长度、以及第二前导码的长度可以均为该序列长度。该序列长度可以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广播或通过RRC消息发送该序列长度的配置信息,可参考前述第一根指数的配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第二根指数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的。即在该步骤S5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序列长度和第一根指数确定第二根指数。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序列长度和第一根指数,再根据序列长度和第一根指数确定第二根指数。
可选的,该循环移位量由移位步长确定,移位步长与网络设备设定的覆盖半径相关。该覆盖半径可以是网络设备的某个小区的覆盖半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网络设备可以在***信息中广播该覆盖半径的信息,终端设备收到该***信息后,可以读取该覆盖半径的信息,从而根据该覆盖半径确定移位步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循环移位量和循环移位步长满足如下公式(5):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31
其中,Cv为循环移位量,NCS为移位步长,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32
表示向下取整,L为序列长度。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取消了限制集合的设计,因此相比于图2所示的方案,本申请能够提供较多的前导码,从而使得终端设备针对前导码有较多的选择。当该方法用于随机接入场景时,可以提高同一时间可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或者降低冲突。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根指数生成第一序列,以及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一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第一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根指数和第一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6a)或(6b),或者说,第一序列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6a)或(6b):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33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34
其中,u为第一根指数,L为序列长度,i=0,1,…,L-1。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35
和xu为第一序列,其中的下标u表示使用的根指数为第一根指数u,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36
中的上标1表示第一个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除特殊说明外,各个公式中同一参数的物理含义相同。其中,同一参数的表示形式相同,例如公式(6a)和公式(6b)中的i为同一参数,u为同一参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一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第一前导码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7a)或公式(7b)。其中,Cv为循环移位量。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1
xu((i+Cv)mod L) (7b)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根指数生成第二序列,以及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二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第二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二根指数和第二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8a)或(8b),或者说,第二序列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8a)或(8b):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2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3
其中,u为第一根指数,L为序列长度,i=0,1,…,L-1。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4
和xL-u为第二序列,其中的下标L-u表示使用的根指数为第二根指数L-u,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5
中的上标2表示第二个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二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的第二前导码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9a)或公式(9b)。其中,Cv为循环移位量。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6
xL-u((i+Cv)mod L) (9b)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第一前导码,再确定第二前导码;或者,可以先确定第二前导码,再确定第一前导码;或者,可以同时确定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前导码经过信道传输时,可能受到多普勒频偏的影响,因此,网络设备侧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不完全是第一前导码本身,即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可以是第一前导码经过多普勒频移后的信号。类似的,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可以是第二前导码经过多普勒频移后的信号。
示例性的,以循环移位量等于0,第一前导码如上述公式6(b)所示,第二前导码如上述公式8(b)所示为例,在考虑多普勒频移的影响时,第一信号可以如下公式(10)所示,第二信号可以如下公式(11)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7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48
其中,r1为第一信号,r2为第二信号,τ为传输过程中的实际传输时延引起的真实移位量,可参考上述公式(4)中的相关说明。fd为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频率偏移值,K为第一前导码的发送时间与第二前导码的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以第一间隔T为基本单位。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资源上分别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相应的,网络设备在不同的资源上分别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
可选的,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可以存在如下任一关系:时域位置相同,频域位置不同;时域位置不同,频域位置相同;时域位置相同,且频域位置相同。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
可选的,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两个不同的资源,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资源组包括的两个资源(例如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分别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
网络设备可能无法事先获知终端设备在哪个资源组上发送前导码,从而,网络设备可以在其配置的所有资源组上进行检测。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上分别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时,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上检测到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是在一次流程中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而不是在一次流程中发送一个前导码,该流程执行两次。例如,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是在一次随机接入过程或一次定位流程中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
S503、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序列,并根据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一移位量。
其中,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为自相关运算结果中的最大峰值。
可选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一序列,包括:网络设备对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第一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并根据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阈值,确定第一序列,N为正整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由N个第三根指数确定。示例性的,以第三根指数表示为u′为例,根据该第三根指数生成的第一序列集合中的序列可以如下公式(12)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51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基于公式(12)所示的序列,网络设备对第一序列集合中的序列和第一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的方式可以如下公式(13)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52
其中,Au′,1表示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r1(i)如上述公式(10)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53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54
的共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网络设备将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大于该阈值时对应的序列确定为第一序列,并将确定第一序列的第三根指数确定为第一根指数,即N个第三根指数中存在一个第三根指数u′等于u。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第一序列可以表示为如上公式(6a)或(6b)。
可选的,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一移位量,包括:网络设备将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确定为第一移位量。其中,该第一检测区间指总的前导码检测区间,时域长度包括L个第一时间间隔。也就是说,第一移位量为: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个数(包括该主峰位置所在的元素点)。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前导码传输时的真实移位量为τ,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频率偏移值为fd时,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14):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61
其中,Au,1(l)为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由公式(14)可得,当(u(l-τ)+fd)mod L=0时,|Au,1(l)|存在峰值,该峰值为主峰值。其中,||为绝对值运算符。
假设|Au,1(l)|在l=τ1处存在峰值,则第一移位量为τ1,(u(τ1-τ)+fd)mod L=0。即|Au,1(l)|的峰值位置为τ1,不存在多普勒频移影响时的真实移位量为τ。其中,|·|为绝对值运算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多普勒频率偏移的影响,|Au,1(l)|的峰值位置并不是真实移位量的位置,即τ1并不等于τ,而是在其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偏移,本申请以τ1=τ+p为例进行说明,即p为|Au,1(l)|的峰值位置τ1相对于真实移位量τ的偏移。将τ1=τ+p带入(u(τ1-τ)+fd)mod L=0,可得如下公式(15)所示的关系:
up+fd=XL (15)
其中,X为0或正整数。
S504、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序列,并根据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二移位量。
其中,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
可选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序列,包括:网络设备对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第二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该阈值,确定第二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该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由N个第四根指数确定。其中,N个第四根指数与上述N个第三根指数一一对应,且第四根指数为序列长度L和第三根指之差。示例性的,以第三根指数表示为u′为例,第四根指数可以表示为L-u′,根据该第四根指数生成的第二序列集合中的序列可以如下公式(16)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62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基于公式(14)所示的序列,网络设备对第二序列集合中的序列和第二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的方式可以如下公式(17)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63
其中,Au′,2(l)表示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r2(i)如上述公式(11)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71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72
的共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网络设备将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大于该阈值时对应的序列确定为第二序列,并将确定第二序列的第四根指数确定为第二根指数,即N个第四根指数中存在一个第四根指数L-u′等于L-u。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第二序列可以表示为如上公式(8a)或(8b)。
可选的,网络设备根据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二移位量,包括:网络设备将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确定为第二移位量。也就是说,第二移位量为: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个数(包括该主峰位置所在的元素点)。
示例性的,假设第二前导码传输时的真实移位量为τ,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频率偏移值为fd时,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18):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73
其中,Au,2(l)为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最终类似于上述公式(14),根据该公式(18)可得:当((L-u)(l-τ)+fd)mod L=0时,|Au,2(l)|存在峰值,该峰值为主峰值。
假设|Au,2(l)|在l=τ2处存在峰值,则第二移位量为τ2,((L-u)(τ2-τ)+fd)mod L=0。即|Au,2(l)|的峰值位置为τ2,不存在多普勒频移影响时的真实移位量为τ。将((L-u)(τ2-τ)+fd)mod L=0展开可得:
(L(τ2-τ)-u(τ2-τ)+fd)mod L=O
其中,L(τ2-τ)为L的倍数,从而可得-u(τ2-τ)+fd=XL,再结合τ1=τ+p以及上述公式(15)可得:τ2=τ-p。
也就是说,多普勒频移对Au,1(l)和Au,2(l)的峰值位置的影响是相反的。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自相关运算结果的峰值位置在[0,L)范围内,但是τ±p可能会超过该范围,从而实际观察到的Au,1(l)和Au,2(l)的峰值位置分别是τ1和τ2对L进行取模运算后的结果。
示例性的,以L=839,u=220,τ=100为例,假设fd为1倍子载波间隔,Au,1(l)的峰值位置可以如图6a所示,Au,2(l)的峰值位置可以如图6b所示。参见图6a,Au,1(l)的峰值位置为325,相对真实值100向右移动了225。参见图6b,Au,2(l)的峰值位置为714,相对真实值100向左移动了225。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先执行上述步骤S503,再执行步骤S504;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504,再执行步骤S503;或者,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503和步骤S504,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移位量和第二移位量确定第三移位量。
可选的,第三移位量、第一移位量、以及第二移位量满足:第三移位量τ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74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75
中在范围[0,L)内的正整数。
示例性的,基于图6a和图6b所示的示例,第一移位量τ1为325,第二移位量τ2为714,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76
其中,519.5不为正整数,939不在范围[0,839)内,从而可得第三移位量τ为100,与假设的真实移位量相同。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移位量作为真实移位量进行后续处理,例如,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也就是说,第三移位量可以用于确定传输时延。示例性的,传输时延可以由第三移位量与第二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数量(包括第三移位量的位置所在的元素点)以及第一时间间隔确定,该第二检测区间为第一检测区间包括的一个检测子区间,第三移位量位于该第二检测区间内。例如,传输时延=第三移位量与第二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数量×第一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网络设备根据第三移位量确定该传输时延后,可以根据该传输时延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定时提前。或者,可以根据该传输时延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例如该距离等于传输时延与光速的乘积。进一步的,该距离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的定位。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传输时延进行其他处理,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两个前导码对应的根指数进行设计,使得一个根指数为序列长度和另一根指数之差。通过该设计,使得多普勒频移对两个前导码对应的相关峰的影响最终可以相互抵消,从而确定实际传输过程中的真实移位量,进而根据该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提高该传输时延的准确性。后续该传输时延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定时提前的确定时,能够提高该上行定时提前的准确性;或者,用于确定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距离时,也能够提高准确性。此外,本申请使用非限制集合生成前导码,未对前导码的检测区间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增加可用前导码的数量,进而当该方法用于随机接入场景时,可以提高同一时间可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或者降低冲突。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对于图5所示的信号发送方法,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相应的信号接收方法。如图7所示,为该方法对应的整体流程,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701-S702、同上述步骤S501-S502,可参考上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703、网络设备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共轭相乘,得到第三序列。
示例性的,以真实移位量为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表示为如上公式(10)和公式(11)为例,第三序列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19):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81
其中,xu为第一前导码,xL-u为第二前导码,ru(i+τ)为第三序列,fd为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频率偏移值,K为第一前导码的发送时间与第二前导码的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以第一间隔T为基本单位。
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前导码为例,第一前导码的发送时间与第二前导码的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K可以为: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与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由于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从而,网络设备可以获知该时间间隔K。
此外,根据上述公式(19)可得,fd所在的项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82
与元素点i无关,为一个定值。
S704、网络设备根据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移位量。
其中,该移位量为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示例性的,该间隔可以为该主峰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间隔的元素点的个数(包括该主峰位置所在的元素点)。该移位量的功能与上述步骤S505中第三移位量的功能类似,可参考上述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根指数集合中的M个根指数生成M个不同的中间序列,分别对第三序列和生成的各个中间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再根据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和阈值,确定第一根指数,例如,将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时的中间序列对应的根指数确定为第一根指数。
示例性的,以根指数集合中的根指数表示为u′为例,根据该根指数生成的序列可以如下公式(20)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91
需要注意的是,该步骤S704中,网络设备在根据根指数生成序列时,指数的分子部分为2u′πi(i+1),为公式(6a)或(6b)所示的生成方式的2倍。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时的中间序列对应的根指数确定为第一根指数时,u′=u,该中间序列即为第四序列,该第四序列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92
其中,y2u(i)为该第四序列。
在上述公式(20)中,2u′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新的根指数。从而,2u可以理解为生成第四序列的新的根指数(以下称为第五根指数),该第五根指数为第一根指数的2倍。
可选的,基于公式(20)所示的序列,网络设备对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的方式可以如下公式(21)所示: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93
其中,Au(l)表示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
Figure BDA0003118177640000194
为y2u的共轭。由上述公式(21)可得,当(2u(l-τ))mod L=0时,|Au(l)|存在峰值,该峰值即为主峰值,且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频率偏移fd对该峰值的位置没有影响,即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峰值扩散的问题。
此外,当(2u(l-τ))mod L=0时,l=τ,也就是说,Au(l)在假设的真实移位量处存在峰值,从而根据该方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出真实的移位量,进而根据该真实的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
基于该方案,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两个前导码对应的根指数进行设计,使得一个根指数为序列长度和另一根指数之差。在接收端,网络设备将接收到的两个前导码对应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得fd所在的项为与元素点无关的定值。再将处理后的结果与其生成的新的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从而确定实际传输过程中的真实移位量,进而根据该移位量确定传输时延,提高该传输时延的准确性。此外,本申请使用非限制集合生成前导码,未对前导码的检测区间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增加可用前导码的数量。
上述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交互为例对本申请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此外,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以图5或图7所示方法中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了侧行链路(sidelink,SL)连接为例,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与上述图5或图7所示方法中的网络设备类似的动作,以确定侧行链路上的传输时延。进一步的,可以根据该传输时延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需要提前的时间,以便多个不同的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该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能够同步到达第二终端设备。或者,可以根据该传输时延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相对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位置,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的相对定位。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在该场景下,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control information,SCI),在该SCI中携带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SCI后,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以使第二终端设备能够进行自相关运算,从而确定移位量,进而确定传输时延。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20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指令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指令该终端设备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该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有可用于该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网络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种实施场景下,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例,图8示出了一种终端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80包括处理模块801和收发模块8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8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8中未示出),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8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802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8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8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执行的处理类(例如确定、生成等)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
处理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以及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
收发模块8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802,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包括:收发模块802,用于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包括:处理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一根指数生成第一序列,以及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一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第一前导码。处理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包括:处理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二根指数生成第二序列,以及根据循环移位量对第二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第二前导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801,还用于根据序列长度和第一根指数确定第二根指数。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该终端设备8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硬件实现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终端设备8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30的形式。
作为一种示例,图8中的处理模块8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8中的收发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收发器303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图8中的终端设备80是芯片或芯片***时,收发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或通信接口)实现,处理模块8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80可执行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场景下,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为例,图9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9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90包括处理模块901和收发模块9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9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9中未示出),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9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902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9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9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类(例如确定、获取等)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
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一前导码由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由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
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第一序列,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根据第一序列和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一移位量;
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第二序列,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根据第二序列和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二移位量;
处理模块901,还用于根据第一移位量和第二移位量确定第三移位量,第三移位量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收发模块902,用于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第一序列,包括:处理模块901,用于对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第一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阈值,确定第一序列,N为正整数。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第二序列,包括:处理模块901,还用于对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第二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阈值,确定第二序列。其中,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由N个第三根指数确定,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由N个第四根指数确定,第四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三根指数之差。
作为另一种示例:
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第一前导码由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由第二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第一根指数之差;
处理模块901,用于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共轭相乘,得到第三序列;
处理模块901,还用于根据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移位量,第四序列由第五根指数确定,第五根指数为第一根指数的2倍,移位量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01,还用于根据M个根指数生成M个中间序列,M为正整数;处理模块901,还用于对M个中间序列分别和第三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处理模块901,还用于根据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和阈值,确定第一根指数。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该网络设备9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硬件实现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网络设备9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20的形式。
作为一种示例,图9中的处理模块9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20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9中的收发模块9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20中的收发器203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图9中的网络设备90是芯片或芯片***时,收发模块9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或通信接口)实现,处理模块9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90可执行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还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为了便于说明,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01和收发器1002。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或其中的芯片。图10仅示出了通信装置1000的主要部件。除处理器1001和收发器1002之外,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1003、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图未示意)。
其中,处理器10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1003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1002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和天线,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其中,处理器1001、收发器1002、以及存储器1003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当通信装置开机后,处理器1001可以读取存储器1003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100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1001,处理器1001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指令,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该通信装置是芯片***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以包括前面所述的装置。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以及根据第二根指数和所述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所述第一根指数之差;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和所述第二前导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和所述第二前导码,包括:
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前导码和所述第二前导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量由移位步长确定,所述移位步长与所述网络设备设定的覆盖半径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位量和所述移位步长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1
其中,Cv为所述循环移位量,NCS为所述移位步长,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2
表示向下取整,L为所述序列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一前导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根指数生成第一序列,以及根据所述循环移位量对所述第一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所述第一前导码;
所述根据第二根指数和所述循环移位量确定第二前导码,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根指数生成第二序列,以及根据所述循环移位量对所述第二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所述第二前导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3
表示为: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4
所述第一前导码表示为: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5
所述第二序列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6
表示为: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7
所述第二前导码表示为: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18
其中,u为所述第一根指数,Cv为所述循环移位量,L为所述序列长度,i=0,1,…,L-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序列长度和所述第一根指数确定所述第二根指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导码和所述第二前导码为Zaddof-Chu序列。
9.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前导码由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所述第二前导码由第二根指数和所述循环移位量确定,所述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所述第一根指数之差;
确定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阈值;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一移位量;
确定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大于所述阈值;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第二移位量;
根据所述第一移位量和所述第二移位量确定第三移位量,所述第三移位量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包括:
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上分别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位量为: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一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所述第二移位量为: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第二信号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所述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位量、所述第一移位量、以及所述第二移位量满足:
τ为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21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22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23
中在范围[0,L)内的正整数;
其中,τ为所述第三移位量,τ1为所述第一移位量,τ2为所述第二移位量,L为所述序列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序列,包括:
对第一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所述N个第一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所述阈值,确定所述第一序列,N为正整数;
所述确定第二序列,包括:
对第二序列集合中的N个序列分别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根据所述N个第二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和所述阈值,确定所述第二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序列集合中的所述N个序列分别由N个第三根指数确定,所述第二序列集合中的所述N个序列分别由N个第四根指数确定,所述第四根指数为所述序列长度与所述第三根指数之差。
14.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是第一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第二前导码对应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前导码由第一根指数和循环移位量确定,所述第二前导码由第二根指数和所述循环移位量确定,所述第二根指数为序列长度与所述第一根指数之差;
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共轭相乘,得到第三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确定移位量,所述第四序列由第五根指数确定,所述第五根指数为所述第一根指数的2倍,所述移位量用于确定传输时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量为所述第三序列和所述第四序列的自相关运算结果的主峰值位置与第一检测区间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序列表示为:
Figure FDA0003118177630000031
其中,y2u(i)为所述第四序列,u为所述第一根指数,L为所述序列长度,i=0,1,...,L-1。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M个根指数生成M个中间序列,M为正整数;
对所述M个中间序列分别和所述第三序列进行自相关运算,得到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
根据所述M个第三自相关运算结果和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根指数。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69277.3A 2021-05-18 2021-06-16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379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580 WO2022242335A1 (zh) 2021-05-18 2022-03-31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20767 2021-05-18
CN202110542076 2021-05-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510A true CN115379510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9277.3A Pending CN115379510A (zh) 2021-05-18 2021-06-16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9510A (zh)
WO (1) WO20222423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313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1679A (zh) * 2015-09-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52750A (zh) * 2016-11-11 2019-06-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Zadoff-Chu序列的参考信号设计
CN111726883A (zh) * 2019-03-19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58375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方法和相关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07555A1 (en) * 2017-05-26 2018-1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correlation receiver for cell-id detection
CN112422218B (zh) * 2019-08-21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1679A (zh) * 2015-09-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52750A (zh) * 2016-11-11 2019-06-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Zadoff-Chu序列的参考信号设计
CN111726883A (zh) * 2019-03-19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58375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方法和相关通信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313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2335A1 (zh)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5388B (zh) 一种上行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0992527B2 (en) Subfram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0200002A1 (zh) 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装置
CN11511840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8347768B (zh) 前导资源分组方法、前导选择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202401299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5379510A (zh)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48B (zh) 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0876186A (zh) 针对非基于触发器的测距的功率节省
CN11143613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202089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132318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5623605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1752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3671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4757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391407A1 (e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387180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4077499A1 (en) Pucch resource for msg4 harq feedback repetition
WO2022257572A1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4366214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apability or incapability of a user equipment
WO2024012298A1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
US20240155650A1 (en)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005889A1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08278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